汉字与植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20:38:48

点击下载

作者:蒋书红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汉字与植物

汉字与植物试读:

前言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曾说:“历史赞美把人们引向死亡的战场,却不屑于讲述使人们赖以生存的农田;历史清楚知道皇帝私生子的名字,却不能告诉我们麦子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人类的愚蠢之处!”这种局面发展到现在,虽然已有一定的改观,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人们的科技意识空前高涨,各类科普知识和基础常识都相应地得到了较大重视,相关书籍也丰富多彩、琳琅满目,但还是遗留有不少的疏漏空白,值得人们继续研究,做进一步的拓展提高。本书即是有感于此,尝试从汉字学的角度来介绍植物,将语言文字学专业知识与科普知识、文化知识、历史知识、风土民俗知识等相结合,以期另辟蹊径,带给读者朋友们新的视野、感受和启发。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对身边的植物进行过仔细的观察、研究,并将之反映到汉字的字形和意义上。汉字里,植物部首的数量很多且比例很高。根据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东汉时期许慎所编撰的《说文解字》来进行统计,与植物有关的汉字中,“艸”部字有445个,“木”部字有421个,“竹”部字有144个,“禾”部字有87个。“艸”、“木”、“竹”、“禾”这四大表示植物的部首所辖汉字总数高达1097字,约占《说文解字》所收总字数(9353个)的11.7%,如果再加上“米”、“瓜”、“果”、“衣”、“巾”、“食”这些与植物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字,以及它们当中一些与植物有关的异体字,其总数可占到《说文解字》所收总字数的20%左右。其数量之多、比例之高、汉字与植物关系之密切,由此可见一斑。

植物种类繁多,名目各异,一般叫得上名来的植物都有相应的汉字。尤其是一些常见或名贵的草木花果,不光有表示专名的汉字,而且这些汉字经过人们历代运用,还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赋予这些植物以文化象征,这些带有文化色彩的汉字又常出现于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中,如梅、兰、竹、菊、松等。此外,人们对一些汉字的形、音、义的衍生使用,也往往寄托了特殊的寓意,如“苹”谐音“平”,苹果成为中国人的送礼常品。这些都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习俗、思维观念、文化情怀等,它们是广博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因此汉字不仅形象地展现了中国古人对花草树木的观察结果,还包含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人文关怀,以及科普意识等。

与植物相关的汉字,主要有四种类型:表示植物名称的汉字、表示植物性状的汉字、表示与植物有关的动作的汉字、表示与植物有关的器物的汉字。其中以表示植物名称的汉字为多。

本书以与植物相关的汉字为纲,从甲骨文、金文、篆书等古文字形体角度展现古人对植物的观察认知,从文字意义和词汇角度叙述古人诗词文章中对植物名字的运用,并从植物的文化象征角度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拓展阐发与植物相关的历史知识、风土民俗等;有些植物或相关知识还配以直观形象的插图,尽量使之图文并茂,名物呼应。以上诸种努力,皆为企求本书能把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融于一体,做到信息量最大化,得到读者朋友们的认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本书中引自网络之图片,皆已于图题右上角标注“”号;另有少部分文本原材料引自汉典、百度百科等网站。由于辗转流传或本身信息要素不规范、不完全等原因,其原作者、发表时间、发布地点等产权信息难以考证查明,故未能在此书中一并规范作注。特此说明,谨向其原创作者致以诚挚歉意与万分感谢!蒋书红2015.12一、植物名称及相关汉字

植物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多细胞真核生物,绝大多数有叶绿素,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养料。植物有细胞壁,没有神经系统,没有感觉。它分为低等植物(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等)和高等植物(包括苔藓类、蕨类和种子植物等),起源于距今约二十五亿年前的元古代,已知约三十余万种。

汉字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种延续不断地使用至今的文字。公元前14世纪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考古所见最早的汉字,但甲骨文已是一种体系成熟的文字,因此它应该不是汉字的最初源头,从理论上来推测,汉字大约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距今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很早就体察万物并将之形诸文字了。观察植物,为之命名造字,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就是其中之一。

各种各样的植物,都有相应的名称。因为分类范围和包涵对象不同,这些名称,有的是植物的总称,有的是植物的分称。(一)植物总称

植物总称,是某类植物总体对象共有的名称,它的所指对象为同类事物的全部个体,而不仅仅是某个特定的具体对象。

有些总称,是着眼于植株整体的,如木、林、森、树等;有些总称,是着眼于植株局部的,如根、茎、枝、叶、花、果等部位。

1.植株整体的总称

木:mù 木本植物的总称。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小篆写作。象形字,像一棵树木的形状:中间一竖为树干,上部为枝条,下部为树根。树木“木”的本义是指树木,《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可引申指木料、木材,《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庄子·马蹄》:“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又可引申作形容词,呆板麻木义,如成语“呆若木鸡”,《红楼梦》:“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还可引申为五行之一,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木”,如“木星”、 “木气”(五行气之一,肝气)、“木德”等。

木星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与太阳的距离按由近及远排行第五,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质量最重、自转最快的行星。它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木星的质量是其他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多,是地球的317.89倍,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古代中国人称之为“岁星”,古代西方人称之为“朱比特”。

在世界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山西应县木塔的顶层,有清人刘仕伟题写的一块匾额——“木德参天”,典型地反映出古人对木构建筑文化意义的认识。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木”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物质,还具有多层次的文化内涵。“木”温润(木材的导热系数仅有石材的二十分之一、铁的八百分之一,因而无论外界气温如何,都能给人温和的触摸感受,这种生命体的特质使木材适于制造人体经常触碰的物件。研究表明,木质墙体的保温性能优于砖墙。此外,木材在空气湿度大时会自动吸潮,反之则会释放水分,缓和室内湿度变化。这些特性使其有助于创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可观(既可作为美景观赏,又可造纸写字。农业生产重视节气,而阴阳五行之说在古代直接联系着人们的活动,需要有大量的历书,所以印造历书便成为印刷术发明之后的一大功用)、生生不息、“本支百世”(枝干强壮茂盛,喻指子孙昌盛,百代不衰)。在庞杂的五行体系中,与“木”关联的多是各事物类别中最美好的要素,“木德”所具备的如文、儒、仁、乐、农、东、春、旭等要素,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所有关键词。这一现象并非偶然产生,“木”作为五行中唯一一种有生命的元素,其核心意义就是“生”,因此与“生”关联的大量概念都由“木”来承载,从而使木和木制器物获得了“天地之大德”的美好寓意。“木德”一词,在先秦两汉的典籍中,大量出现,如《孔子家语·五帝》:“孔子曰:‘五行用事,先起于木。木东方,万物之初皆出焉。是故王者则之,而首以木德王天下。其次则以所生之行,转相承也。’”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史记·封禅书》:“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这些话语表明,古人对“木”有着深刻的理解,赋予了“木”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木塔作为“木德”的载体,也被赋予了“与天地参”的象征意义而受到赞颂。在中国古代兴建过许多木塔和木制建筑,有的高度甚至超过应县木塔,从中可以反映出古人对“木德”的孜孜追求。“木”又是汉字中最为常用的部首之一。从“木”的字往往表示树木、木制器具的名称或其他与树木有关的事物。

林:lín 树林。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小篆写作。会意字,双木为林,表示树比较多。

广西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儿生长有许多桂树,因此得名“桂林”。先秦时期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说:“番禺之西,八桂成林。”即指当时广西一带多桂树。秦始皇时,曾设广西为“桂林郡”。桂树包括药用的肉桂和八月飘香的“八月桂”等,自古以来都以广西出产最多,是广西标志性的土特产之一。如今,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市区内以桂花树为主要绿化植物。树林

森:sēn 森林。甲骨文写作,小篆写作。会意字,三木为森,表示树非常多。

森林是人类的资源宝库,它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其他林产品,还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除尘降噪。森林是自然界的卫生保健医生,就像人类的肺,每一片树叶都是一个滤毒器,在光合作用中,叶面上的气孔敞开,空气中的有毒物质随着空气进入叶组织,储存在植物体内,而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气体则是纯净而无毒的。许多植物还能分泌出杀死结核、赤痢、伤寒、白喉等多种病菌的杀菌素,防止空气中的毒素达到有害的浓度。森林

树:shù 树木。小篆写作。形声字,从木,萡(shù)声(“从”表示跟某字意义相关,“从木”表示“树”的意义跟“木”相关;“声”表示跟某字读音相关,“萡声”表示“树”的读音在造字时代跟“萡”的读音相同或相近)。《广韵》:“树,木总名也。”《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树,生植之总名。”《礼记·月令》:“毋发大众,毋伐大树。”引申指种植,如《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又引申指竖起、建起、树立,如清朝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冯。’”还引申指培植、培养,如《管子·权修》:“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缺乏认识与征服能力,便产生一种对自然的崇拜,认为万物都有神灵主宰。其中,树也是崇拜对象之一。因为树的生命力顽强,果、根、枝等都可繁殖,所以人们对树的生命力、繁殖力产生了崇拜。例如,古人曾以“树”为姓氏,从中即可以窥见树木图腾的影子,他们希望自己能像树木一样顽强,子孙后代枝繁叶茂。在巴蜀、荆楚、吴越、西南边疆一带,这种树木图腾崇拜更加盛行。云南德昂族创世神话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中讲到,洪荒时代,世上只有花草树木,突然有一天,天上刮下一百零二片茶树叶,都变成了人,单叶变成了小伙子,双叶变成了姑娘,他们结为夫妇,从此才有了人类。云南独龙族神话《坛嘎朋》中讲到,人是从树丫包中爆出来的。此外,苗族还有“枫叶妈妈”的传说。这些史诗、神话传说、志怪故事的思想底蕴,其实就是对树的生命力的崇拜。

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根据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德斯教授的实验测算,一棵能存活50年的树,它的生态价值如果以金钱来计算的话,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的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约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约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约2500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忽略不计,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中国的“树中之最”:最高的树是蓝桉,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一带,它生长迅速,高耸入云,高度可达80米;最咸的树是木盐树,生长在黑龙江和吉林交界的地方,它能产盐,每年春天,树上都凝结出一层雪白的盐霜,人们用刀把它轻轻刮下来,就可当盐食用;最毒的树是箭毒木,生长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密林中,它的汁液像白色的乳汁,含剧毒,碰到人畜的伤口后渗入血液就会引起中毒死亡,傣族人常将它涂抹在箭头上制成毒箭打猎,野兽一旦中箭,见血封喉,立即毙命。

写诗护树:爱国名将冯玉祥爱树如命,曾在军中立下护树军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驻兵北京时,他率领官兵广植树木,被誉为“植树将军”。驻兵徐州时,他还写下一首护林诗喻示军民:“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植树节的来龙去脉:“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和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形式,可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情感,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扩大森林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近代植树节最早是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土地干旱,大风一起,黄沙满天,人们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设立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经过多年的努力,州内广阔的荒原变成了茂密的森林,植树节也延续了下来。

我国植树造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春秋时期)的清明节。当时清明节的习俗除了禁火、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清明时期,春雨绵绵,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因而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1893年,孙中山先生亲自起草了著名的《上李鸿章书》,提出中国欲强,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进行植树造林的计划,规划农业现代化的远景。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公布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的规定,自此中国有了植树节。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仪式。后因清明节对中国南方来说已过植树季节,同时也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1930年,国民政府又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不过,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真正成为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中国开始了“12年绿化运动”,目标是“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

植树造林成为中国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则始于改革开放之初。1979年2月,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即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同时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孙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中国植树节节徽

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决议指出,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应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决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人人动手,每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

1984年2月,全国绿化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定通过了“中国植树节节徽”。

1984年9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屮:chè 一棵草。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小篆写作。象形字,像一棵草的形状:中间一竖为草茎,两侧为草叶。《说文》:“屮,草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茎也。”徐铉曰:“屮,上下通也。象草木萌芽,通彻地上也。”

草(艸):cǎo 草类植物的总称。“艸”是“草”的本字。会意字,双屮为“艸”,表示草比较多。今天的“草”字,小篆写作,形声字,从艸,早声,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实也。”栎实即栎树的荚果,皂角也。后来“草”字被假借用以代替“艸”字来表示“草木”义,“艸”字就废弃了,并另造出“皂”字来代替“草”字表示“草斗、栎实”义。

有些草可以治病,因此叫“草药”。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神农氏,为了给人们治病,尝遍了世界上所有的草。他找到了许多可以治病的草药,可是自己却因误尝毒草中毒而死。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记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神农遍尝百草图

屈原的文章中,常用“香草”、“美人”之词,如 《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九歌·少司命》:“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今天人们多以“香草美人”代指女性,但其实屈原作品中的“香草美人”所指为男人。如“美人迟暮”中的“美人”指楚怀王,“恐美人之迟暮”的意思是担心楚怀王年老醒悟之时,即使想再重用自己,也为时已晚。“香草”本义为具有芳香气味的草类,古人常以之比喻人的品德高洁,以及品德高洁的忠贞之士,如西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汉语中的“美”字,除指人的容貌仪表外,还可指人的才德与品行,如《孟子·尽心下》:“可欲之谓善……充实之谓美。”这里的“美”显然不是指外表的美丽,而是指一个人的德行充实完美,所以古人也常将德高望重的人喻为“美人”。因此,屈原作品中的“香草”、“美人”,通常所指为君王、君子、忠贞之士,而且大多指代的是他人。但其有时还可自喻,如《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篳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香草美人”是楚辞中最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屈原首先将其用作诗歌的象征手法,是一大创造,丰富了诗歌的写作手法,增加了优美意象,真不愧是我国最早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卉:huì 草的总称。小篆写作。会意字,三屮为卉,表示草多。《说文》:“卉,艸之总名也。从艸、屮。”西汉扬雄《方言》:“卉,艸也。东越扬州之间曰卉。”《诗经·小雅·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后引申指花,如北宋王禹翶《桂阳罗君游太湖洞庭诗序》:“遂使幽云野泉,奇卉怪草,暨鸟兽虫鱼辈皆欣欣熙熙,似有知于感遇也。”北宋梅尧臣《寄题周源员外衢州萃贤亭》:“卉萼人未识,鸟响日可听。”

茻:mǎnɡ 草的总称。小篆写作。会意字,四屮为茻,表示草非常多。《说文》:“茻,众茻也。从四屮。”“茻”是“莽”的本字。今天的“莽”字,小篆写作,会意兼形声字,从犬,从茻,茻亦表读音,原意是指“逐兔茻中”,是一个动词。《说文》:“莽,南昌谓犬善逐菟草中为莽。从犬,从茻,茻亦声。”意即南昌方言中称犬善于草丛中逐兔为莽。后来假借“莽”字代替“茻”字来表示“众茻”义,“茻”字就废弃了。《易经·同人》:“伏戎于莽。”西汉刘安《淮南子》:“食莽饮水,枕块而死。”引申指茂密、盛多的样子,如《九章·怀沙》:“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或引申指大、漫无涯际的样子,如谭嗣同《出潼关渡河》:“平原莽千里。”或引申指草率、鲁莽,如《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予来年变齐,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蘩以滋,予终年厌飧。”意思是说,你处理政事不要草率鲁莽,治理百姓不要粗疏马虎。从前我种庄稼,耕地时草率马虎,而庄稼收成也草率马虎地来回报我;平土锄草时简单轻率,而庄稼收成也简单轻率地来回报我。我第二年改变了耕作方式,深耕细整,庄稼便繁茂茁壮,硕果累累,我一年到头都能吃得饱饱的。

苗:miáo 初生的植物。小篆写作。会意字,从艸,从田。苗的本义是指禾苗,如《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苗。”《公羊传·庄公七年》:“秋,大水。无麦、苗。”《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后引申泛指初生的植物、植物的幼体,如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但取芦菔、地黄辈观,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又引申指初生的动物,如“鱼苗”、“猪苗”等。

芽:yá 萌芽,植物的幼体。小篆写作。芽

形声字,从艸,牙声。《说文》:“芽,萌芽也。”可引申作动词,发芽义,如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清末王国维《暮春》:“晨翻书帙鸟无哗,晚步郊原草正芽。”也可指尚未发育完成的枝、叶或花的雏体,如五代王周《和杜运使巴峡地暖节物与中土异黯然有感诗三首》之一:“随柳参差破绿芽,此中依约欲飞花。”诗中的绿芽即指柳树新发的绿色的嫩叶。唐朝白居易《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意思是,(我收到了你寄给我的)一封红色信封的书信,(以及)十块清明节前采摘制作的团饼绿茶叶。北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植株局部的总称

植株局部,可分为根、茎、枝、叶、花、果六大类。(1)根类。

本:běn 植物的根。金文写作,小篆写作。《说文》:“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指事字,在“木”下加圆点或短横,以示所指位置。《国语·晋语一》:“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唐朝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引申指事物的根基或主体,如《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悌),这里的“本”指的是孝悌,孝悌是做人的根本。西汉贾谊《论积贮疏》:“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意思是说,现在背离农业而趋向工商业,白吃饭不种地的人很多,这是天下的大害,因为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为根基,重农轻商。或引申指事物的根源、本源,如《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意思是说,天是人类的始源,父母是人的本源。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

根:ɡēn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养料的部分。小篆写作。形声字,从木,艮声。 《庄子·至乐》:“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意思是说,乌足这种植物的根能变化生成金龟子的幼虫,它的叶子能变化生成蝴蝶。《史记·龟策列传》:“伏灵者,千岁松根也,食之不死。”西汉刘安《淮南子·俶真训》:“根茎枝叶,青葱苓茏。”唐朝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引申指事物的本源、根由、依据,如《淮南子·原道训》:“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南宋陈亮《与彭子寿祭酒》:“然病之生也,有根有柢。”或引申作动词,生根、扎根义,如《淮南子·原道训》:“夫萍树根于水,木树根于土。”《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树根是树木的重要营养器官。根的功能之一,将树木整体固定于土壤中,使整个树体维持重力平衡,支撑整棵树木,使之能挺立在地面上;功能之二,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水溶性的无机盐等营养,将其提供给树干和树叶;功能之三,有些树木的根可形成不定芽而具有繁殖作用。

树根在土壤中呈垂直和水平状分布,有明显的趋水性和趋肥性。据研究,在自然条件下,根系的深度和宽度往往是树冠面积的5~15倍。所以,我们平常所看到的一棵大树,跟它的地下部分比较起来,实际上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根

许多树根具有药用价值。如木棉的根味甘,性凉,有收敛止血、散结止痛的功效,主治慢性胃炎、胃溃疡、赤痢、瘰疬、产后浮肿等;枣树根能治关节酸痛、胃痛、吐血、血崩、风疹等;猕猴桃树根有清热、利尿、活血、消肿功效,可治跌打损伤、骨折肿痛、腹泻、水肿、脱肛等。

树根还能制作根雕。根雕是以树根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过程中,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辅助性进行人工处理修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根雕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会雕刻木像做装饰品。1982年,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清理马山一号楚墓时发现了根雕艺术作品《辟邪》,据考证,该文物制作于战国晚期,在公元前340年到公元前270年之间,距今2300年左右。其形为虎头、龙身、兔尾的四足怪兽,极富动势神韵,色彩古朴典雅。到了隋唐时期,根艺的发展已经趋于繁荣。而到了现代,根艺的创作水平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