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8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与高分作文分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15:56:02

点击下载

作者:胡琴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04-2018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与高分作文分析

2004-2018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与高分作文分析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2004-2018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与高分作文分析作者:胡琴排版:skip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1-01ISBN:9787533953683本书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绪论高考作文命题:从虚拟转向真实

每年高考结束后,上海《语文学习》编辑部都会约我写一篇谈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的稿子,并评点两三篇优秀考场作文。浙江省高考自主命题已经15年了,这个约定从没有间断。通过这些稿子,可以看到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研究的经验成果,领略浙江考生的思想精神风貌。我把这15篇稿子汇集出版,为今后命题和作文教学提供一些思考。

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内涵丰富,涉及的思想文化领域非常宽,从中可以看出命题者用尽心力不懈探索的精神。在构成题目的语料选择、情境描述和文体要求等方面也做了很多探索,主要体现为从虚拟情境转向真实的社会生活,追求文体与实际写作功能的一致性。

浙江省高考自主命题以来,作文命题内容倾向于设置真实的话题与情境。不虚拟语言情境,不回避社会热点。“文章合为时而著”,适应时代的需要,引导考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贴近社会实际,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与表达。2004年,浙江省高考开始自主命题,高考作文题语料便引用了一份调查报告的结论:某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标比例仅为7.5%,与该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要求考生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某省是确有所指的。人文素养反映了人的基本修养和品质,体现了人们处理与自然、社会及他人关系时的价值观;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建设繁荣富裕的物质家园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有人认为这样的问题直接关联社会政治,太现实,不应该让考生作文。即使需要讨论,也应该在思想政治课或者班会活动上去讨论,不应该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然而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常常从社会大处着眼,引导考生突破小散文格局去思考社会人生。2018年,又让考生思考“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浙学思想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这类高考作文题类似现代公务员考试的申论和古代科举的策论,所用的材料具有社会性、政治性,要求考生分析、判断、概括和阐释,发表自己的见解。

高考作文题应该直接关联社会政治,关注实际问题,还是虚拟情境,思考抽象的道理?应该引导考生作文直面现实,写实用性文章,阐明道义,还是面对内心,写作具有文学性的诗文?总体上看,浙江省高考作文的命题是从虚向实的,引导考生面对现实生活,写真实的文章。但是对这些问题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目前还存在很大的分歧。

恢复高考以后,语文命题逐步规范,作文题的意义价值指向两个方面。

一方面,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语料选择多为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凡人小事。例如,1993年北京等地的高考作文题虚构了这样一个语境:某班学生小张生病缺课,同班好友小王帮他补课后,小张的成绩上来了。小张的母亲很感激小王,尽管家里不富裕,但还是托人给小王捎来了二百元作为报酬。小王收到钱后感到很为难,他找班主任谈了自己的看法。班上的同学知道这件事后,产生了各种议论。假设你是该班的一名成员,就此事写一篇广播稿。

又如,1997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给了三个带有思辨性的材料,让考生思考并作文。

[材料1]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

[材料2]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从上面两个作文题的语料可以看出,社会关系由单纯转向复杂,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命题者试图正面引导考生反思传统的乐于助人行为在当时社会存在的意义。类似的题目大致从生活小事出发,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尽管有的社会语境似乎有虚拟的成分,但都按照学生的生活模拟,避免社会宏大叙事。当时有一种观念,认为考生不具备直接面对真实社会的能力,不适合写宏大叙事的文章。高考作文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现象,与社会热点、新闻事件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以免考生说大话,写大而空的文章。

另一方面,虚拟语言情境,虚拟社会生活。比较常见的方式是,运用寓言、历史故事等语料,其中包含哲学、社会、人生等教育观点,有时命题者为了突出价值取向甚至虚构生活场景,让考生思考阐发。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叙述了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乘船时,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渡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题目让考生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诚信”话题,在政治、经济、人和人的交往中,一直是一个热点。但命题者却避开了真实的社会生活,把它放到一个虚拟的寓言故事中。这种回避现实生活的命题理念,其实与过去认为基础教育为虚拟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它有很大的惯性,一直延续到现在。

2013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描述了几位朋友的一段探险经历:

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有人质疑这段材料的科学性,认为“色彩斑斓的大蝴蝶”不会在山洞里栖息,更不会“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其实命题者的重点在于其中包含的理,即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或者小小的蜡烛对自然生命的影响等道理,至于生活或者科学的真实就被忽视了。

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往往以真实(包括文学的真实)语料构成语境,在真实的语境中直接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引发考生的人文思考。例如,2008年讨论都市与乡村的话题,切中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痛点。2010年的话题“角色转换之间”,思考的内容则是时代发展、文明进步所带来的“文化反哺”现象。2011年的作文题语料阐明“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把握住了人心浮躁、急于成功等社会问题。2013年引导考生关注童真之心,引发人们反思:快速发展的工业文明,扭曲了人的一些本性;我们丧失了可贵的童心,社会会陷入怎样的灾难?2016年讨论网络虚拟世界,促使考生思考生活中的困惑:才从传统农耕社会转型进入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不久,如何面对迅猛而来的网络虚拟世界?2007年的高考作文话题“行走在消逝中”,一时成为各大报纸的标题,人们谈论着社会生活中的消逝,小到家长里短,大到国际政治经济,似乎人生一切都可以归结到“行走在消逝中”。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构成了相对完整的人文价值取向和典雅的风格特征。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在真实的语境中把人放在历史文化、现实社会和精神世界中,引导考生观察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把握时代脉搏,思考自然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往往会直接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会为考生往哲学、社会学方向思考留下空间,避免单向度思考和简单粗暴地下结论。

当然,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并没有排他性的价值主导,换言之,没有稳定的思想观念长期主导作文题的价值取向,而是有很大的包容性,容纳了各种思想观念。在社会形形色色的观念影响下,不同的命题者对很多现象、事实及有关问题的认识并不一致,从作文题可以看出其犹豫和摇摆。2004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用一份调查报告引出社会性很强的作文话题“人文素养与发展”,考生很不适应,产生很大的反响。2005年作文题又转向了文学性的语境,用诗词“一叶落知天下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出话题“一枝一叶一世界”。这些犹豫、摇摆其实是各种复杂观念冲突的结果。在摇摆的过程中,命题者不断探索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的新领域、新内容和新形式,形成了较完整而系统的认识与实践。

由于语境是真实的,直接明白地揭示作文话题,即使偶有要求考生概括的情况,也不隐讳话题或题目的含义,这样可以避免错误审题。有些老师甚至所谓的专家把作文题目的形式复杂化,分成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意作文、任务驱动作文等,五花八门,研究一些所谓的套路。这些还是中学写作教学圈内有一定共识的所谓研究,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会有这类形式主义的写作规律教学。如果审题教学只是训练学生研究分析这类形式,那么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是不需要老师教学形式主义的审题的,因为浙江省高考作文题要考生写什么是直接告诉考生的。考生没有必要研习这类套路,审题不要拐弯抹角,只要直接思考“我的时间”“对网络虚拟世界的态度”“学生、子女等晚辈对老师、父母等长辈的文化反哺现象”等题目要你思考的现象、事实与问题。

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的文体要求有“文体不限”“明确文体”等,近几年有“论述文”和“评说”等,从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的文体写作转向实现实际社会功能所需要的文体写作,完全实现了与课程标准的文体要求相对接。但是,对于要不要明确文体,应该提倡写什么文体,教研人员还是有很大的分歧。主张文体不限的人认为,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这样才公平。主张明确文体的人认为,一篇作文对文体只能有一个要求,虽然倾向于一种文体对其他文体写作会有限制,但是同一个作文题如果用不同文体思维标准来评价,是难以做到公平的。比如一篇文学作品和一篇论述文,放在一起评价,很难比较出好坏。如果单看它对题目确定的主题意义表达的效果或者写作目的任务完成的结果来比较评价,理论上可以不考虑考生运用什么文体,也能形成相对统一的标准。但是实际教学与评价是以文体为中心的,而不是以客观的主题意义或者目的任务的达成为目的的。作文题目几乎没有具体明确的目的任务;主题意义是要求考生阐释的,但题目可阐释的空间往往很大,因为阐释空间越大,越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评价这类文章必然涉及个人情怀,要看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这些没有相对客观的标准,这也是作文评价缺乏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原因。

文体分类有一个流变的过程。我国古代有过简单的二分法:韵文和散文。清代桐城派散文家姚鼐在其选编的《古文辞类纂》一书中,主要依据写作的实际功能,把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这些文体大多消失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依据文章写作学研究提出了以语言表达方式来分文体类型,特别突出了写作的记叙和议论能力。1978年制定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确定了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文体教学的基本格局。直到21世纪初,《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依据实际写作的功能把文体分为实用类、论述类和文学类三种。然而,实用类文章、论述类文章和文学类文章这三个概念并不是用同一个标准来划分的。实用类文章的概念是从文章的社会功能来确定的,论述类文章的概念是从表达方式来确定的,而文学属于文艺学的范畴。可见这三个概念的分类,没有严格按照逻辑学的同层次、同角度来划分,所以并非十分科学。这也造成了语文写作教学文体分类的混乱,例如“论述类文章”这一概念,同时又有论说文、议论性文章、论说类文章、论述类文本等提法,这些不同的提法,反映了我们对文体与思维关系的认识的复杂化。只有把握文体的本质,完整清晰地认识,才不至于迷乱。

文体背后是思维方式。政论文,有立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来选择立场,确定观点,关注观点是否有影响力,是否有利于行动,是否能达到目的。它借助论述的方法,包装自己的观点。屏蔽不利于观点的材料,只取有利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用情怀来感染读者,而忽略材料的正确性、真实性。不在意观点和材料是否有新意,即使有新意,也会说某个更加权威的人说过,以此来增加自己观点的权威性。学术写作讲求科学,以事实和推理来证明观点,说别人没有说过的,指出或者填补别人观点的漏洞。不仅关注能够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还要关注否定自己观点的材料。不仅可以证明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否定自己的观点,证明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文学写作要借助想象虚构,通过形象来感染人。文体不限意味着思维失范。即使不限制文体,考生还是会选择投合阅卷者口味的文体。近二十多年来流行的散文写作,就是师生摸索出来普遍得到认可的文体,这种文体有叙事,有描写,也有议论,适合各种口味的阅卷者。这让人想起唐代行卷制流行起来的传奇,这种文体有史传、文学和评议的元素,体现各种写作技能,适合各种欣赏趣味。至于写什么文体的分歧,主要在是虚构还是实用,是文学类还是实用类(包括论述类)两种类型上。文学想象、虚构与论述、阐释的思维方法有很大差异,要不要确定文体,也主要考虑这两种写法。

其实这个分歧自科举考试推行以来便一直存在。纵观历朝历代科举考试,总体而言,文学性的诗赋不被重视,逐渐退出科考。宋神宗“笃意经学,深悯贡举之弊,且以西北人材多不在选”,于是商议变革考试内容。究竟应该考什么?当时王安石和苏轼有不同看法。苏轼说:“自文章言之,则策论为有用,诗赋为无益;自政事言之,则诗赋、论策均为无用。然自祖宗以来莫之废者,以为设法取士,不过如此也。近世文章华丽,无如杨亿。使亿尚在,则忠清鲠亮之士也。通经学古,无如孙复、石介。使复、介尚在,则迂阔诞谩之士也。矧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者,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显然苏轼尊重唐代传统以诗赋选材,认为从政事来说,科举文所论与诗赋一样没有实际作用,因为考生没有实际的从政经验,难免空谈。现在不主张高考作文题贴近社会政治,也有类似这方面的顾虑,担心考生写脱离实际的大话空话。但苏轼以诗赋选材的依据似乎并不充分。他认为不管以什么体例考作文,都能选拔人才,也都可能选不出当用的人才。也许他擅长并喜欢诗赋,或者没有认识到体式的确关乎写作态度、思维方法,乃至文化风潮。唐代如果不以诗赋科考,不以综合各种语体的传奇行卷,可能就不会有今天依然脍炙人口的诗赋、传奇。宋代诗词流落民间,论写得特别出色,也与科举考试的文体价值转向有关系。

王安石的看法与苏轼不一样,他认为:“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材,致不如古。”他把官员不谙世事归罪于闭门学作诗赋。神宗采纳了王安石的意见,于是罢诗赋、帖经、墨义,考查策与论。写作形式与内容转向以务实的论述与阐释为主的策论。

选拔考试的价值取向与人才特长有很大的相关性。柔美细腻的散文题考查不了顶天立地的豪迈英雄;能指点江山,善理政事者,很难写出卿卿我我的小情调文章。明嘉靖年间的进士张居正当年科举考试的八股题为“生财有大道”。他在文章中论述了财与义、国家与民众等关系:“且夫聚人曰财,国而无财,非其国矣;理财曰义,财而不义,非其财矣。”他从聚人以财谈起,而非聚人以义,见解非腐儒所能及。他后来位居宰相,为政“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在他的主持下,明朝政治一新。明弘治年间进士王守仁当年的八股题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题目出自《论语》。文中可见他的心学思想已经成熟。

是其以吾心为重,而以吾身为轻,其慷慨激烈以为成仁之计者,固志士之勇为而亦仁人之优为也。视诸逡巡畏缩而苟全于一时者,诚何如哉!以存心为生,而以存身为累,其从容就义以明分义之公者,固仁人之所安,而亦志士之所决也。视诸回护隐伏而觊觎于不死者,又何如哉!是知观志士之所为,而天下之无志者可以愧矣;观仁人之所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

当今社会文化多样,语言与思维方式各异,人才类型也趋向多样化,单单以一份试卷、一道作文题无法选拔各种各样的人才,须要根据人才发展和社会需要设计多种试卷及多样化的作文题考查选拔。在现行的高考语文试卷模式下,很难有包容多样文体的作文题。近几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和浙江卷都尝试了搭配微写作,改变单一文体的局限,但从信度和效度的科学性来看并不理想。浙江卷大阅读的最后一题没有采用选择题的方式,而是采用简答题的形式,其实就是一个小写作题。如果把阅读简答题都作为写作题来理解,那会改变对传统作文的认识,这有待研究讨论来达成共识。

高考作文怎么教学才有效?过去我们对学生写作的认识存在严重误区,不是从学生写作主体去理解,不是把写作教学当作实践活动去理解,而是从客体、以文章形式去理解学生写作,把写作知识抽象出来,当作客观知识来教学。把写作知识大卸八块,以材料、主题、结构、语言、表达方式、修改、文风、文体为基础,以为只要能够综合学好这些知识,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并掌握一些必要的写作基本理论知识,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实这些知识脱离社会与生活,脱离学生的内心,写作教学的历史经验证明这条路走不通。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分辨“文章学”与“写作学”两个概念,认识到研究“文章”的是文章学,研究写作行为的是写作学,于是提出写作学“应以写为研究中心”的思想。此时,写作学第一次进入概括规律、揭示原理的理论层次。于是一些理论家提出了写作行为的本质规律,比如刘锡庆提出“双重转化”的观点——写作中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者头脑的转化,形成观念、情感,然后是作者观念、情感向文字表述的转化,即“物→意→文”的写作过程模型。后来,朱伯石提出“三级飞跃”论,即“感知飞跃”“内孕飞跃”和“外化飞跃”,强调了意化到物化过程的一个中介——内孕,形成“物→意→孕→文”的写作过程模型。金长民、林可夫提出“三重转化”论,即内化、意化和外化,强调了由外物到意化过程中的“内化”这个中介。但很明显,它们都是在“双重转化”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双重转化”的实质是从认识到表现,从内容到形式,这就直接进入了主体的认识,从而避免了意与物的割裂,认识主体与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的分离。

对写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有两种相反的认识:一种是从自然的、物质的能动性出发,比如观察日落、树木,进入主体,慢慢上升到社会、人类和思维的能动性,再写作实践,这是一种从基础到较高层次,一步一步走上去的路径;另外一条路径把人的精神、社会、人类共同的心灵作为写作实践的普照光,去改变物质层面的东西,改变自己的感觉、观察方法,回到写作主体本身,也就提升了主体。从人的存在出发,从写作主体的心灵、存在的社会出发,往客观性的自然性、物质性方向走,这是由近及远、贴近主体写作的;而从客观性的自然性、物质性往内心走,则是由远及近的。这两种写作教学的理念与路径虽然相反,但都把写作看作主体的实践活动。高考作文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一样,前提是教学理念要正确。

写作教学应该教什么?有四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思考与选择:为什么写?写什么?写给谁?怎么写?很多优秀的老师认为,写作课就是教学生怎么写,写什么是学生的事情,内容是学生自己学习的,写作课是不能教的。过于重视怎么写,忽视其他三个问题,导致作文教学文化缺失,内容空洞。其实为什么写、写什么、写给谁是前提,这三个问题解决了,才可以讨论怎么写。写作的内容可以通过交流获得。一段情可以碰撞出另一段情,一个思想可以碰撞出另一个思想,一句话可以碰撞出另一句话,一首诗可以碰撞出另一首诗,一篇文章可以碰撞出另一篇文章,一种形式可以碰撞出另一种形式。交流碰撞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和形式,可以生出新的形式和内容。怎么写要在有了内容之后才可以实施。作为高中生,从阅读中学习到的怎么写的知识已经够多了,不要再在写作课上多教学了,陈述性知识更是没有必要教学,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出现了障碍和问题,可以适当辅助以程序性知识,提醒学生有针对性地运用知识与方法。写作课主要是交流思想的,不是用来讲解写文章的知识的,深奥的写作知识尤其应该放到阅读课上教学。

写作教学处在虚拟的知识与情境中,就会忽视社会与生活的实际需要,弱化人文思考,但社会是以实际的思考内容和表达能力来评价学生和教学的。大学教授责怪中学培养的学生把论文写成抒情散文;企业家埋怨大学毕业生不会写说明书,不会做广告策划案;行政领导批评名校招来的公务员不会写报告。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因为过去我们认为基础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夯实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而这些知识是专家抽象出来的,是虚拟的,其实是在虚拟情境中培养能力。中学获得的写作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离社会实际需要的专业写作是有差距的,学生还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把中学获得的知识能力转化为专业的写作能力。大学学习和实际工作都要求中学毕业生必须具有专业写作基础,课程标准中的写作知识和写作要求也已经逐步和社会实际的写作要求接轨,浙江省高考作文也在促使学生面对现实社会、观察社会现象、把握重要概念、深入思考文化意义。胡 勤2018年10月15日2004年浙江省高考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某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标比例仅为7.5%,与该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该调查认为: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和品质,体现了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些什么想法呢?请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抒发感情,等等。【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话题作文的拓展与创新一

2004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命题仍然是材料加话题的形式,话题是“人文素养与发展”。话题材料源自2003年浙江省首次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需求调查的报告。这次调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课题组承担,历时一年。这是国内首次公众人文社科素养调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三十余家国内的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有人说,这个话题是“老、大、难”,太切近社会热点。也有人认为,人文素养已经讲了很多年,涉及了各个领域,渗透到我们生活做人的方方面面,过于宽泛,是一个天大的话题,让学生谈这个话题是困难的。

人文素养的确讲了很多年,然而人文素养不高仍然是制约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命题者针对当前社会的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把话题内容直接指向人文精神,提醒我们“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这句评价诗文的至理名言告诉我们,文以载道,反映社会现实是作文的天职。人文素养的问题,大至国家民族,小至个人发展,都会涉及。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都会接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作文题目让学生有话说了,但学生却说不出、说不深,大多是在浅层次上谈人文素养,这恰恰说明了人文素养被忽视、被淡化的现实。“7.5%”这一数据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叹号。我们必须记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值得人们珍藏的,不是她发达的经济和多高的人均生活水平,也不是绮丽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而是这个民族的人文精神。浙江省是文化大省、经济大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文素养与发展”这一高考作文话题出自浙江省,意义重大。

人们对高考的关注已经超越了考试题目本身。一年一次的高考作文几乎在引领一个时代的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往往还能折射出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法。法国的高考作文题颇有参照意义,比如:

能否同时拥有自由和快乐?

艺术活动是不是一种劳动?

语言是不是人类的一种发明?

强加的真理扼杀精神的自由吗?

公民讨论法律是否会对国家构成威胁?

是否存在本能(自然的欲望)?

不同的文化积淀孕育了独特的思维方式、思想内容和审美观,以异域的高考作文题反观,或许能发现另一种思维而对照出自身的不足。二

高考作文已经连续五年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把2004年浙江省高考话题作文连接到历史的长链上,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其拓展与创新。

1999年,高考作文第一次采用话题的形式命题,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从形式和内容上彻底改变了“八股”的面孔,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思维。但是话题内容离现实比较远,离考生更远。

2000年的话题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回到了现实,贴近了生活,切合学生实际。但从考生作文看,大多写感受,停留在生活的表层。

2001年和2002年的话题分别是“诚信”和“心灵的选择”,进入了道德思考层面,关注人性,解剖矛盾的人性。

2003年的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则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深层思考,要求展开哲理性思辨。

纵观过去五年的话题作文,可以发现两个明显的走向:从思想内容看,不断贴近生活,深入生活,由对生活的思考,进入到对人性的思考;从思维特点看,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考,再到哲理性思辨。

根据这两个走向,可以看出2004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的拓展和创新:超越了“我”,把“我”放到社会中,不仅仅是对“我”的思考、对“我”的解剖,更要直接面对社会进行思考,要思考国家、民族的过去与未来;追求更高的思维境界,思考人文精神,探求深层的文化内涵。

人类认识世界的一般规律总是从感性到理性到哲理性思辨,进而超越理性思维,进入艺术的境界,以求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完美融合。从道德诚信到心灵的选择到人文精神与发展,折射抑或引领了时代的追求,文化散文的兴盛正是这种追求的具体表现。三

2004年浙江省高考作文的话题大气、厚重。近几年的话题作文似乎已经进入一种模式:一个故事、一则寓言、一首诗,情境化的材料,话题小,从个例出发,切口小,很难写出大气的作文。为文而文,为我而文,是狭隘的作文;为思想而文,为精神而文,为社会而文,方成大气之作。

2004年浙江省高考作文的话题对有思想、有内涵的考生来说,有利于他们发挥,能写出好文章。他们不在自我世界里无病呻吟,不到风花雪月中谈情说爱,而是关注社会,关注人文。

他们品菊、品竹、品梅、品兰,品的是传统人文精神;他们吟诵“留取丹心照汗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传承的是民族的献身精神和探索精神。

他们思考的是孔子的循循善诱、庄周的逍遥无为、莎士比亚的愤世嫉俗。

他们思考的是德尔斐神殿的碑文:“人,认识你自己。”

他们思考的是屈原为什么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为什么纵身汨罗江竟荡开千年的涟漪。

他们思考的是为什么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西讨建立起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一旦撒手西归,帝国顷刻之间就四分五裂。

即使是听吴歌柔婉、看楼台倒影、感受水乡宁静,也会透视千年的人文底蕴,观照出当今城市的浮躁与喧嚣。

作文话题材料直指个人、民族的精神状况,表明命题者对于个人基本修养和品质的关注,强调了建设精神家园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当然也有遗憾。作文话题“大气”,但是二十多万篇作文中罕见大气之作,不乏空洞之文。少有学生关注和思考自己身边的人文历史,比如浙东唐诗之路、衢州的南孔、余姚的河姆渡、杭州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这些人文内容,很少有人写,甚至无人写。这些问题不仅应该让作文教学者思考,更值得中学语文教育界深思。优秀例文及评析我不相信

面对毫无特色,不伦不类,涌动着腥色、暴力、财富、权欲的现代城市,我还是不能相信。

我不相信这是那个全世界人记忆里神秘的东方国度,那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纸香墨飞、诗赋满江的文化之都。陈列在眼前的,仅仅是一个在百年穷困后,热衷于追名逐利的暴发户,如卡尔维诺笔下的“消失的城市”,在模仿、抄袭中走向恶俗。

我不相信,我们会被那史书里的一双双冷眼所看穿。司马迁轻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莎士比亚借麦克白之口怒斥:生命中除了声音与狂热别无他物!一时间,仿佛身上的锦衣华服被剥得一干二净,露出一具丑陋畸形的肉体,无地自容。

我更不相信,德尔斐神殿内,那座镌刻着“人,认识你自己”的石碑依然纯洁神圣。悲剧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喜剧把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违背了先贤的旨意,在哭笑不得、悲喜交加的痛苦中,迷失自我。

太久没有听到陶潜悠闲的牧歌,太久没有重温梅妻鹤子的生活。人文素养的新鲜空气,正在城市里消逝。陈眉公在《幽窗小记》里“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灵韵,如今又停在哪里?一边按美的法则编织生活,一边又把美从生活里剥得一干二净。

耶稣教导门徒:你们积累财宝在地下,会锈坏、被虫咬、被盗走;你们应在天上积累财宝,你们的财宝在哪里,你们的心就在哪里。物质生活再繁荣,也是虚名浮利,而精神的财富、人文的素养,却是丰富的,它们将永存。拥有了充实的精神,即使肉身不在天堂,天堂亦在每个人心中。

当然,我们不能放弃物质的理想,人穷志短,于人于家于国,穷困都是发展的障碍。然而若只重物质,轻易舍弃了人文素养,舍弃了精神的理想,那么就算美梦成真,也不过是躺在铺满黄金的地狱里。

我不相信,先哲的智慧,会落到在城市边缘流浪的下场。因为我清楚地听见,人文精神对渴求者的召唤,再没有无奈的失语、经验的无能,它将引领着我们,走向一个更加和谐、更有智慧的世界!“我不相信”一句,是从心底逼出来的。作者用它激荡全文,引出他对人文素养与发展的深沉思考。作者的思考背景宽阔,透出比一般中学生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面对着追名逐利、浮躁喧嚣,面对着令人忧虑的恶俗现象,面对着司马迁的轻叹、莎士比亚的怒斥、德尔斐神殿的碑文这些沉重的精神高山,倾听陶潜的牧歌和耶稣的教诲,“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作者表现出忧虑、激愤,更表达出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我不相信”分明是在告诉我们,要相信先哲的智慧,坚信人文精神将引领着我们,走向一个更加和谐、更有智慧的世界。那一缕馨香

曾经,我们在日落中感叹一季夏花撒落的斑斓;曾经,我们在云卷云舒中体会洗尽铅华的宁静;曾经,我们为头顶那片天空和心中的道德奉献终生,让思想成为这世上永不凋谢的最美丽的花朵。

在蹒跚却坚定的人类历史的步伐中,凸现出这样一条真理:每一次历史的柳暗花明,需要的是修养与素质的积累与沉淀。

碧丝天玉,四蹄走风,在夕阳的照映下,那是一个永远不屈的灵魂。徐悲鸿一生研究绘画艺术,且将本是温驯的白马画得如此栩栩如生,只因一切凸现了人格魅力和人文素养的存在。林和靖以梅为妻鹤为子,在一山一水间勾勒出自然与人和谐的线条,只因一颗自然的心在他心中沉淀。疏林清影、暗香浮动、人与自然之间跃动的音符,让一段段美好的传说将历史点缀得美妙绝伦。那些曾有的清洁的精神,为思想注入一缕馨香。

曾几何时,多少黑夜的浓雾迷住了双眼,多少中世纪的黑暗让本已寥落的晨星落入凡尘。

秦始皇尝在无数凄清的目光中,让诸子百家在火光中消亡,让天下儒生长眠于漠漠黄土。天下士子不屈的灵魂随着思想的湮没垂垂老去,可叹的是,一个盛世的浮华,竟也在这一瞬间灰飞烟灭。勿以一叶障目,勿让所谓的智慧污浊了天地人世,勿因对人文思想的禁锢成为历史罪人。

为了明天,陈寅恪洗尽凡尘,放下包袱,做了一个干干净净的学者;为了誓言,高渐离击筑刺秦王,虽然失败,却表现了几乎高于荆轲的人格精神;为了真正的中国文化,鲁迅弃医从文,拿起如椽大笔,为沉沦的精神世界配上一剂清醒的药;为了真理,苏格拉底义无反顾接过葡萄酒杯,践行为法治而献身的诺言。

修养,不是在历史一个悠然的转身中便闪烁出美丽的光芒。在一代又一代磨炼与顿悟的轮回中,修养和素质正以其独特的方式慢慢显现,为黑暗和混浊贴上繁星。

驼铃阵阵、彩旗纷飞,那是汉的乐章、唐的华彩。

斗转星移,大浪淘沙,那是人类闪耀着的最美丽的思想。

这篇文章文质兼美。作者善于用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思想情感。以“一缕馨香”比喻人文精神,以“驼铃阵阵、彩旗纷飞”比喻“汉的乐章、唐的华彩”,以“斗转星移,大浪淘沙”比喻“人类闪耀着的最美丽的思想”,把抽象的思想写得形象可感。“日落”“夏花”“浓雾”“晨星”“黄土”等意象,色彩绚烂,如彩练飞舞,文采由此而出。这篇文章不仅文采好,更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说鲁迅“拿起如椽大笔,为沉沦的精神世界配上一剂清醒的药”,说苏格拉底“义无反顾接过葡萄酒杯,践行为法治而献身的诺言”,这些内容仅靠文采是说不出的。2005年浙江省高考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唐诗曰:“一叶落知天下秋。”宋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

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高考作文文学性话题的特点

2005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由唐诗“一叶落知天下秋”和宋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出话题“一枝一叶一世界”。话题语言含蓄,富有象征性,既有感性体验的意味,也有理性思辨的色彩,超越了思想品格、伦理道德的范围,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文学性话题是富有诗意的、形象化的,它与哲理性话题不同,它涵盖的内容更广,对审题的要求也不一样。“一枝一叶一世界”这一话题内涵丰富,可以做多元化理解,包含小与大、有限与无限、瞬间与永恒等多重关系,这些关系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这一话题可以理解为一枝一叶组成一个世界。正如直线是由无数个点构成的,高楼大厦是由一砖一瓦构建而成的。大是由小组成的,无数个瞬间和有限构成永恒和无限。这是一种“万物皆数”的观点,世界由数构成,在自然界,事物随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虽然这种看世界的方法产生得很早,追求人文者想努力超越它,但是其真理的光芒依然闪耀。

这一话题也可以理解为从一枝一叶看世界。由小见大,见微知著。“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由小空间进入大空间,从小事物看到大世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瞬间蕴含着永恒,有限里看到无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一事一物觉宇宙之无穷,叹人生之短暂,这是儒道的思想。

这一话题还可以理解为一枝一叶就是一个世界。小就是大,一就是多,有限就是无限,瞬间就是永恒。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蚂蚁、蝼蛄、一花一草、砖头瓦片,都直接呈现大千世界,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从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里,去体验无限、永恒、空寂的宇宙本体。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这已经达到禅学中“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境界。

话题大及无穷,深至无底,蕴含深厚的人文底蕴。佛的世界、道的境界、儒的思想、前苏格拉底时代的种种哲学态度……人类一切思维方法都可以由此生发。对生活阅历、文化背景、思维特点、审美情感不同的考生来说,人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和题材内容,人人有话可说,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文学历史、生活琐事、社会现象,可以尽收笔底。不论伟大或渺小,神圣或卑微,从古希腊文化、大汉盛唐,到一阵秋风、一枝残荷、一本书,天地万物、世间万事、千秋万代,任何人、事与物都可以切题,都可以写。比如:

窗外的花谢了,易安居士伤感着“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后主踯躅着“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而龚自珍则豪情澎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无数文人骚客的咏叹下,我们的世界霎时丰富了很多;在敏锐的观察中,我们认识的细节化成了一幅巨大的山水写意画,我们认识的有限空间联结成无限的天地。(《感悟有限》)

梅子黄时的一川烟雨笼着如诗画的江南时,我却常常梦到冬日有着暖暖阳光的午后。老屋的后院,背倚着门的曾祖母拿着针线微微笑着。所有的怀念都是缘于一双小小的绣花鞋。

…………

红绣鞋已成过去。曾祖母承担一切风霜的美丽永远在我心中。(《红绣鞋 白布里》)

站在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的黄河轩辕台上,望着这一片沟壑与萧索,望着这与自己肤色一样的高原。所有的高亢的信天游都唱完时,留下的只有这一钩千年没有沉默过的孤月。

这里曾是古代商贾踩出的一串串脚印,这里曾是驼队商帮的歇脚地,出土的每一个彩陶和每一柄青铜剑几乎都能讲述一个先秦文明的故事,如今都沉没了。面对着异族武夫们的脚印,黄土高原汉子们携家离开了这片养育了他们,也养育了我们民族的母亲土地。(《文化苦旅》)

中国传统散文笔法,强调口子要小,一人一事,从小事物中感悟大道理。所以,《史记》中的本纪、魏晋随笔、唐宋散文,几乎任何一篇好文章,都能切合“一枝一叶一世界”这个题意,即使是从明清小说中截取的片段也不例外。

一个小小的话题,几乎能够涵盖无穷,是因为它富有文学性,具有形象性和象征性。文学性是形而上的东西,它超越了具体的人、事、物和道理,又蕴含在它们当中。考生大多不懂这类作文的三昧,如果有人懂,但他缺乏诚信,投机取巧,考前宿构,考时默写,评卷者将非常为难,很难判断该考生到底懂不懂题意,会不会写文章。

如果把话题缩小,直接让考生谈“寻常细微之物之于大千世界”或者谈“有限与无限、瞬间与永恒的关系”,话题的内容就会小于材料,对考生作文的限制就会大一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宿构,但是“味”又失去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骨髓里,喜欢绕过直白,追求“蕴藉”。

话题是从材料中生成的,材料和话题的同一性越强,歧义就越少,越便于考生和评卷者把握。然而两者的内容很难同一,除非是命题作文。一般来说,话题的限定少,其内容往往大于材料的内容,而从限制作文的角度考虑,话题的内容小于材料的内容更能有效防止宿构。比如2005年上海高考的作文题,提供了一组社会的广角镜头,呈现了不同的文化生活,要求考生审视和辨析,“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这后一句话使得话题内容小于材料内容,对作文范围做了适当限制。说理性的话题比较严谨,便于限制作文的内容,而文学性强的话题是富有张力的,有利于考生发挥个性进行创作,却不利于对作文进行限制。鱼和熊掌难以兼得,追求审美性和开放性,往往会影响有效的性质区分和范围限定。

2004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是从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需求的调查报告引出的话题——“人文素养与发展”。2005年浙江省高考又出了一个好作文题,从面对现实的人文思考,强调说理,转向了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重视审美感悟。命题依然沿着人文方向探索,意在以文学性强的话题发掘人文底蕴,培养人文素养,这一探索是很有意义的。而今人们为了实际的利益丢掉了审美情操,为了物质的享受丢掉了精神的追求。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下唤醒审美情感,拯救人文精神,是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呼声。

好作文题,应该能催生出好作文。可是三十多万考生,写出好作文的寥寥无几,平均分可能还略低于2004年。从考生作文看,大多披着华丽语言的外衣,满是整容的痕迹,没有实质内容,写日常生活见闻的文章几乎看不到。“人”“文”错位,各跑各的车。

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中感悟美丽,锤炼思想,领悟人生哲理,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不是高考试卷上一个文学性话题所能解决的,更应该成为教学者和命题者共同努力的方向。优秀例文及评析是尘埃,也是宇宙

东风乍起,温柔地轻抚我。

随风而落,有时,随波逐流。我不是树,我没有根。我没有迷人的芬芳,我没有美丽的外表,我是一切的卑微与渺小。但是伟岸的高山里有我,磅礴的江河里有我,圣洁的雪花里有我;我是这蔚蓝色星球的肌体,我是这苍茫宇宙的历史和未来。

当你用心把我放大十倍百倍后,我就不再卑微。透过我,你可曾看到美丽的希腊文化在亚历山大大帝的铁蹄下盛开?你可曾目睹中世纪的欧洲被天主教的阴霾笼罩?你可曾见识拿破仑的统治版图从中欧扩大到西欧?请你相信,捧我在手中,放我在心上,你将惊叹世界比你想象的更加不可思议。

我从曾经的泱泱中华帝国走来,身上沾满了盛世的歌舞升平和乱世的血雨腥风。

工匠们用我来涂制精美漆器,这华美的衣裳啊,正如气势恢宏的汉王朝一样,让一个统一的帝国灿烂无比。

新疆人从和田把我开采出来,整块的白玉,被一双双巧手雕刻成一个巨大的花瓶,献给唐皇,好比一轮金色的太阳光照四邻,伟大的唐王朝就是一个白玉花瓶,沉稳而精致,包罗万象。

官窑一个又一个,而我则是青花瓷王,只是一不小心,被粗心的小宫女打碎了。疆域辽阔的清王朝,宛如一个青花瓷瓶,工艺精湛,却不堪一击。

你感觉到我了吗?

天地万物,再高的山,再深的海,它们的气质、胸襟,我都有。

世间万事,再激昂的战争,再温柔的低诉,无非转眼一瞥,而我才懂得永恒。

千秋万代,再伟大的功绩,再神圣的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只能通过我来完成。只有一双能看见尘埃的眼,才能览尽宇宙风光。

只有一颗能包容尘埃的心,才能把无限时空装入胸怀。

不要再无视你身边的一粒小小尘埃,也许,它就能让你领略时代的星空,让你思想生命的哲理。

相信我,你面前的我,是尘埃,也是宇宙。

文章用拟人手法,把小小尘埃放到大宇宙中,思绪纵横,境界开阔。“我”为尘埃,透过“我”看宇宙万物的变化、人类历史文化的兴衰,感叹人生的哲理,辩证又形象地说明了小与大、瞬间与永恒、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文章选材丰富,而且作者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对材料进行了概述、再创,不落俗套。比如,以精美漆器比汉王朝,说清王朝“宛如一个青花瓷瓶”,等等。丰富的材料融入了作者自己的语言节奏中,一气呵成。红绣鞋 白布里

梅子黄时的一川烟雨笼着如诗画的江南时,我却常常梦到冬日有着暖暖阳光的午后。老屋的后院,背倚着门的曾祖母拿着针线微微笑着。所有的怀念都缘于一双小小的绣花鞋。

我所知道的绣花鞋,我所想象的绣花鞋,应该有着鲜艳的红色缎面,折射出令人陶醉的酒红色的光芒。它应该有金色丝线织就的凤凰牡丹并蒂莲开,它应该着在三寸金莲之上,微微地挪开步子,应该伴着宫廷才有的醉香和历史才有的沉醉。

我常常仰头观望日落时的天空。一团团白色的云朵就像美人踩过蓝绸时的香粉屐痕。听说女子缠足始于南唐李煜在位期间。谁都不曾料到,这一缠缠了千年,缠出了多少血泪!

小时候,我看着曾祖母小心地挪动莲步,觉得很好看,也曾私底下学着走得摇曳生姿,“花枝乱颤”。新鲜感过去之后,还是会嫌像被什么缚住了手脚,如此不得自由,于是我和一大帮孩子欢呼着、奔跑着,自由自在,像极了天上的鸟儿,飞得无拘无束。我想,曾祖母一定在用那种与年龄不相符的羡慕的眼光,看着我“飞”过巷子。

在曾祖母那个时代,女孩子都是要缠足的。听曾祖母说,她出生于宣统三年。那正是清王朝土崩瓦解的时候。历史书上说,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之时便颁布法令禁止女子缠足。不知是新法令的春风没有惠及此地,还是真如人们所说,丑恶的旧势力并未彻底死亡,我的曾祖母便缠了足。

我倒没有听她说过缠足的种种痛苦,她尽量在我面前展现美的一面,老人都是一样的,总想把最后的最好的一切都留给后代。比如我看到了她留下来的红绣鞋,一双极其美丽的绣花鞋,虽然我只看到她在生前穿着青面小鞋,由爷爷扶着散步,白发被风吹过。

奶奶说,曾祖母年轻时也是美丽的女子,所以我看着这双红绣鞋,总会想象一个美丽的新娘。在那个年代的乡村,美丽是不会永远属于一个年轻女子的,她有的是什么呢?三日入厨房,洗手做汤。从此脱下美丽的嫁衣和精致的红绣鞋,开始劳作,相夫教子,担起生活的重担,任沧桑爬上脊背,青丝变为白发。只有红绣鞋,在她百年之后依旧美丽如初。

曾祖母教过妈妈打盘纽,一个个精致得像艺术品。但始终不曾做红绣鞋。

我缓缓摸过红绣鞋的花纹,刹那间依稀看见飞天流转的衣纹,关于一个女人承受一切的美丽。

我去看戏文里青衣流转的水袖,看她美好的身段,却永远也找不到红袖添香时红绣鞋的神韵。

红绣鞋已成过去。曾祖母承担一切风霜的美丽永远在我心中。

红绣鞋。白布里。一个女人最平淡的传奇人生,由它默默无语地讲述。

作者以一双红绣鞋串起了曾祖母的一生,折射出一个逝去的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美丽女子的幽雅、内敛和平淡。文章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说曾祖母为何缠足,为什么“在那个年代的乡村,美丽是不会永远属于一个年轻女子的”。随手一句“三日入厨房,洗手做汤”,表

现出一个现代人对历史的追念和思考。文章构思精致,从容、自然而细腻的叙述,透出了作者对生活、历史、人生的深切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表现出很高的文学、文化素养。200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方式。(旅游学专家)

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疲劳到来之前,适当休息效果会更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有所息/生无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个字。⑤不得抄袭。关注浙江高考作文题的价值取向

200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沿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要求以“生有所息/生无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话题“生无所息”和材料中康德的话“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歌德的话“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都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版高中语文第五册课文《人是什么》。关于“生无所息”,课文中还有其他阐释,比如,“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一旦你的工作结束,便意味着你必须开始新的工作”,等等。

关于“息”,不必把课文的理解作为唯一,也不能拘泥于“朴学”意义的考证。作为话题,在不同的语境中,“息”的含义是丰富的,可以是“休息”“休闲”,休养生息,进而提升到“淡泊宁静”,也可以是“停息”“停滞不前”“半途而废”,或者是为了生而做“盘点”“调整”,等等。不同的理解都可以写出好的文章,然而思维品质、立意是有高下之分的。当然,错误地理解为“出息”,立意为“活着就要有出息”,则严重地偏离题意。

从题目的出处来看,命题的选材立意根植于教材,回归课本,似乎意在引导学生认真读好课文。而从话题的形式和立意来看,话题设置了两个立意相反的观点,材料又不是在同一个层面,以此引导学生以理性思辨的态度关注生活,从不同的层面,多角度地辩证地思考生命的意义,这才是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内在的价值取向。

任何作文题都会涉及价值取向的问题。高考作文备受社会关注,更要注意价值取向,它关系到教育的精神追求,关系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比如,德国是一个求实的国家,他们的作文教学就非常讲求实际,注重效果,作文题目与社会生活情景紧密结合,写作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熟练地使用语言文字,条理清晰、思路严谨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比较一下法国的高考作文题目,令人吃惊的是,这些题目,即使是博士都得思考一生。比如:

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

试分析休谟论“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

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不是一切交流的原则?

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

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利?

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

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

这些涵盖哲学、社会、政治等领域的本质问题,法国的学生从高中时期就开始思考了,不得不让人汗颜。写好了这样的作文,不出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家才怪。

我们的社会、学校没有给中学生打下思考这类问题的文化基础,学校的作文教学定位在“文通字顺”,喜欢“美文”,而不是追求有思想的文章,所培养的中学生很难承受这种法国式的思考,当然,也不能就此彻底否定这类追求。浙江省高考作文的命题者似乎想努力朝这个方向迈出一小步。之所以说“迈出一小步”,是因为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状况,话题没有做单一的取向,而是提供了多元选择。话题的终极目标是思考人的生命状态和意义,这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在思维方式的价值取向上,200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的命题者绝不是仅仅凭借个人的专业爱好和兴趣,而是在对历史、社会进行深入思考后做出的选择。

不同的人对作文话题的评价有不同思维方式的价值取向。作家、文艺工作者更青睐能够唤起情绪、形象和丰富联想的话题,他们思维方式上的价值取向是艺术思维、形象思维。而评卷者会非常警惕文学性过强的话题,因为这类话题很有张力,几乎一切好作文都可切题。在高考阅卷现场,要鉴别宿构、抄袭,是非常困难的,评卷者会认为好的作文题一定要有适当的限制。大多数老师和考生还是喜欢文学性强的话题,而理论工作者或许会喜欢富有哲理、逻辑性强的话题。

有的国家高考作文的命题已经有非常鲜明的思维方式的价值取向。比如美国高考的作文题:

癞蛤蟆是否有听觉?试证明之。

试说出一种根源在外太空的东西,并为你的理论做一完整的阐述。

请以下面的句子开头,写一个故事:“在多年以后,他想起自己第一次与冰有关的经验……”故事须提及一双袜子、一个纪念碑、一串钥匙、一头家畜和《莎士比亚全集》。

美国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是非常注重激发思维创新,注意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按照我国传统的写“美文”的思维方式去写美国的作文题,就成了马褂外面套西装,不伦不类。我们的高考也有过类似的追求,1999年高考作文的话题就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但它只是灵光一闪,没有带来更大的影响。我们还不习惯根据作文题不同思维方式的价值取向来写作和评价,却很善于把不同的作文题写成同一类文章,把不同价值取向的作文题和作文按照同一个标准来评价,这妨碍了思维品质的多元发展。

任何一个作文题都可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写出不同类型的作文,但是不同的作文题还是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价值取向的。2006年浙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