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你的方向生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16:03:08

点击下载

作者:苑子文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向着你的方向生长

向着你的方向生长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向着你的方向生长作者:苑子文排版:辛萌哒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8-13ISBN:9787550033085本书由北京儒意欣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请相信,这个世界永远只有人懒于做积极的调整,没有人从一开始便甘于平庸。向着你的方向生长摄影:白痴猫的鱼人生海海,我是那么普通,同时又是那么重要。苑子文编者序给学弟学妹的一封信学弟学妹,你们好:

我是你们曾经且目前还在经历着漫长并充满险阻的学习阶段的学长,很高兴能通过文字的方式,找到你。

每个人来到这世间,都带着自己的使命,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小孩子要快快长大,大人们要努力生活,学生要好好读书,教师要授业解惑……不同的使命面对的挑战自然是不一样的,而具体分配到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身上时,成长背景和人生经历更是大不相同。

但相似的是,带着使命一路长大的我们,明明很想扮演好人生中的每一个角色,却又常常不得不直面自己的短板、弱点,不得不克服自己的懒惰、贪玩,也不得不接受残酷的结果和诸多的无奈,这是我们所有人都要面对的,没有谁能随随便便过轻松的生活。

想到这儿,是不是突然觉得好像生活稍稍公平了一点?

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时,每天满脑子都是高考。我无数次幻想过坐在考场上有如神助或者紧张得精神恍惚的场景,还没考试但早就把自己每一科可能考取的分数都估了个遍;我幻想着有一天迈进北大的校门时,该怎么庆祝终于挨过那些一天24小时都要全身绷紧、铆足了劲拼命学习的日子,又该何等潇洒地开始新生活;我幻想着读大学的这几年要挨个打卡想去的地方,还幻想着要去南方城市定居,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但也只是想想罢了。

无论是开一分钟的小差,还是坐在操场上看着人来人往的教学楼发呆良久,不管自己愿意与否,我都得从神往中慢慢抽离回到此刻的现实。因为时间不等人,只停留在遐想里,是没有意义的,不管多不舍想象中的那个明媚的未来,哪怕是充满疲倦和失落,也还是要继续对着课本苦读。

我一直认为,容易成功的人,会选择给自己一些美好设想的激励,但同时也会清醒地从当下做起;而那些一味沉浸在自己的理想模式中、不愿意回到现实付诸行动的人,则更容易选择懈怠和放弃。所以这本书我首先想要分享的心里话,是希望你学会审视自己——是否能在有把握的事情上,足够脚踏实地。

这本书的主人公,都是实干的典型,我希望通过他们的故事,让所有读到的人对自我有一个清醒的认知。

读大学之后,我变得很忙很忙,上课,参加学生活动,接一些社会上的商业工作。我特别骄傲地跟身边的人说,忙起来反而变得充实很多。现在的我还算不上够好,但我正在快乐地试错,我很笃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对此我深信不疑。

一所好的大学真的可以带给你很多,它不仅是“安排”你学习、毕业,也是让你融入到生活当中去——改变看世界的角度、做喜欢的工作、交往对的恋人、理解父母和陌生人……总之,与之匹配的一切会一一发生。你去到的学校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这是我希望你能明白的第二个层次。

以前读高中的时候,再苦再累我都跟自己说,过了这关就好了,但上了大学才发现还要写论文、准备各种考试。压力最大的时候,我又跟自己说,等正式工作了就好了,再也不用担心考试成绩,结果呢?工作中很多事情都非一锤定音。到后来我才慢慢意识到,写作需要广泛地阅读,健身需要重复地训练,当导演要拉片,做偶像要学声乐跳舞,人生需要不停地学习……

充电,放松,调整状态,疲倦,接近崩溃,重新站起,继续学习……我们都处于一个永恒的循环向上的过程。这本书里的八个主人公,无一例外都是“持续学习”型人格,这一点我认为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只有拥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我们才能不断摆脱每个阶段的桎梏和负作用力,这是我最后希望与你共勉的。

我与其他七位北大、清华的同学,以高考为叙述背景,以自身经历为线索,尝试着回顾了自己成长过程中最难忘的一部分记忆,并且归纳整理了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的学习技巧,等待与你分享。

这本书绝非教科书,依作者本人意见,部分作者姓名和内容采取了匿名化和指代性的处理。能把大家聚在一起不容易,真诚地希望所有读完这些故事的你,能有所感悟,鹏程万里。苑子文2019年5月15日我们都生而平凡,不要放弃每一个可以变优秀的机会。摄影:Yanzisland苑子文

2012年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后保送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2018年毕业后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我属于典型的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的人。在高中时期,平均每天学习时长达18小时,连周末都不会有休息的空余。压力最大的高三,每四天我才有一天可以在12点前睡觉。我并不是在这里鼓吹熬夜这种学习方式,我也一直相信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节奏,但总归‘努力’二字是没错的。

毕业后,我选择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不论是写书、做公益还是从事其他的工作,我都在积极地给自己所处的社会一个反馈,也给自己一个元气满满的交代:人生海海,我是那么普通,同时又是那么重要。”Chapter -1慢热的人生注定是一场追赶[一]

性格很慢热的我,一直是个后进生。

从小我就羡慕那种“别人家”的孩子,考试轻轻松松就能拿第一名,还身怀“十八般武艺”,奥数、英语、钢琴、书画……好像这些从来都不是难事,随便一考就能拿个让我望尘莫及的名次。他们让我看见一种优越感,一种对知识、经验、悟性毫不费劲的掌控力,不似我要很费力才能摸清学习的门道,掌握正确的逻辑和章法,要用百分之两百的努力才能慢慢追赶上他们的脚步。

但显然,“悟性”是天生的,而我们大部分人生来混沌,只能靠着一点求知欲努力争上游。有句老话:勤能补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既然没有天生“神力”,那就只有两条路可以选,要么“画地为牢”,甘于在自己适应的节奏里过安逸的生活;要么“化茧成蝶”,做一些疼痛的改变,让自己离奇迹更近一些,或许能看见人生不一样的风景。

骨子里很要强的我,自然选择了后者。

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被迫蹲班,因为考试成绩很差,时常在放学后被留下来反思。记得有一次,老师把我妈妈叫到教室门口,手里拿了一沓厚厚的试卷,她遮住了旁边的姓名栏,一张张飞速地翻,边翻边说:“你们家孩子,我都不用看名字,就知道哪张是他的试卷……那个字儿,简直是龙飞凤舞!我问你当家长的,管不管他?!”

老师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正抬头盯着她皱紧的嘴巴和时不时因为愤怒呵责而飞出去的唾沫,我多么希望她能网开一面就此打住。但看她一张一张地翻着试卷,我意识到这次她是认真的。

当时我整个人都被一种说不出的羞耻感包围着,站在妈妈身边,连大气都不敢出,头慢慢低下去,脖子也不自觉地缩了起来。我伸出因为和同学玩闹而变得黑乎乎的手,轻轻揪着妈妈的裙子,生怕她因为看到我的试卷而发起飚来。

时间一分一秒无比漫长地过去,我屏住呼吸,紧紧地闭着眼睛祈求一切平安无事,但最终,在一声尖锐的抱怨后,老师找到了我的试卷——不及格的分数,很潦草的字迹,妈妈瞪大了眼睛仔细看了看,无言以对。

那天回家的场景,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妈妈推着自行车,我少见老实地跟在车子另一边,没有了平日里的调皮捣蛋,我们一路沉默着。那是第一次妈妈没有因为我的学习而着急发脾气,我一路都在等待疾风骤雨一般的数落,却一句都没有等到。我不知道她是愤怒到了极点,还是已经对我失望透顶,或是因为别的,总之她没对我说一个字。

我耷拉着脑袋走着,偶然抬头望了眼天空中那半轮残缺的月亮,竟然也很冷漠地照在垂头丧气的我身上。忽然,我用双手捂住嘴巴,没忍住打了个喷嚏,我歪着头瞄了眼妈妈,她的脸上依然平静如水。没等她发话,我赶紧把敞着怀的校服拉链一口气提到了下巴处,虽是已经开春,但瘦小的我仍然不禁生出寒意。

此刻空荡荡的操场显得格外安静,我抱着双臂跟在妈妈身边走了好久,身体因为长时间过于小心谨慎而僵直到有些发木,满脑子都是“龙飞凤舞”四个字……而那也成了我学会的第一个成语。

到家以后,妈妈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去做饭,又叫全家人吃饭。我坐在离她最远的位子,小心翼翼地夹菜,慢慢地咀嚼,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夹菜,生怕某个举动一不小心招来她的注意,使妈妈想起我被找家长这件事。然而一顿饭吃下来她都没有提起这件事,反而云淡风轻地和爸爸说着白天发生在单位的那些琐事。当你意识到你拥有不一样的魅力时, 你才算真正拥有了自己。

吃完饭我主动帮她收拾碗筷,心想这事应该能顺利翻篇了,正准备抽身之际,她突然唤我,我吓得心里咯噔一下,老老实实站定,准备接受她的批评。然而妈妈仍然没有批评我,而是用很自然的方式和放松的口吻跟我语重心长地谈了会儿,她说:“妈妈永远不会因为你的成绩不好而对你发脾气,因为你不是给我学的,你是在给自己长本事。”

看到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她就放我去写作业了。

在那之后,我并没有停止被叫家长的噩梦,但确实次数越来越少了。而在每一次父母和老师的“敲打”与“矫正”下,我这块顽石也一点一点发生着变化。从蹲班倒数,到给班级画板报被老师夸赞,从第一次作业拿A到三年级考了双百,从考进初中实验班到升入重点高中的精英班,再到最后考进北大,可以说我经历了一次次近乎完美的拔节与蜕变。

成长的路上,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谁都难免走弯路、犯错误,但这些都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同一个地方跌倒;是你从来没有为自己犯下的错误反思过,更别说在这些反思中有所成长;是你意识不到,到底谁才是你人生舞台上自始至终、发光发亮的唯一主角。

就像每一次我高兴地跑回家,抱着妈妈大喊“我给你考了一百分”的时候,她都会打断我,让我把主语换成“自己”再说一遍一样,我的父母深信,让孩子正确地成长,就是把选择权合理地交到他们自己手中。[二]

小时候家里为我报过五六个兴趣班,奥数、硬笔书法、吉他、油画、素描,等等。但只有游泳这项我一跳到水池里就觉得开心的运动可以称之为兴趣,其他的,都只能算父母眼里我需要变优秀的加分项。

所以除了游泳以外,其他每一项都以我发现自己学着很吃力,于是选择逃课、被老师通知家长,最后与父母摊牌而告终。如果不是站在当下以一个“好学生”的身份坦荡地回望,我也许会感慨,自己当初怎么这么叛逆。

相信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样的经历。

我的父母和其他所有家长一样,迫切地希望自己家孩子变得出色,希望我会很多东西,希望我能上进。但不一样的是,他们会在我每一次不争气地犯懒想要放弃的时候,不是横加指责甚至惩罚,而是跟我反复确认,并最终尊重我的选择。他们会很认真地对我说:“现在的决定,是你自己做的,将来你要后悔的时候,只能狠狠地怪你自己。你,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真正面对不堪的办法不是躲避,而是直接击碎。

除此以外,再无任何怪罪苛责。

后来因为贪玩,因为懒散,因为各种各样属于在小孩子年纪会有的理由,我确实错过了很多学习机会,放弃了很多个兴趣班,而选择过更轻松舒服的周末。

是啊,我们都一样,当然不喜欢做辛苦的工作,不喜欢学费劲的技能,不喜欢去陌生的领域打拼,也不喜欢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力所能及、看得见回报的事情上,喜欢侥幸抄个近道、找到窍门,或者干脆就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在大多数人眼里,好像只有那些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才让人有安全感,才是可爱而令人愉悦的。

但某天我幡然醒悟,发现自己并没有经受什么磨砺,也没有足够多的蓄力和准备,就要去为心中高远的目标而拼搏闯荡时,顿感如遇风雨,狼狈不已。

所以直到今天,我常常因为没什么兴趣爱好而选择宅在家里;在别人聊起乐器、聊起美术甚至即兴表演的时候,我都会因为毫无谈资而尴尬得插不上嘴;而无数次去录制节目的时候,我都会为自己没什么特长可展示而感到懊悔,有时候还会被节目编导取笑说:“你除了学习好,什么都不会,但我总不能让你在综艺节目上背诗吧……”

如此,在每一个因认识到自己身无长技而追悔莫及的时候,我都会想起父母的那句话:决定是自己做的,你的人生你负责。于是我暗暗地告诉自己,当下的结果已经没办法改变,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追赶上别人。

时至今日,已经不再需要父母像小时候那样强迫我去各种特长班、补习班了,也突然明白了他们当时希望我变优秀、希望我会很多东西、希望我在任何场合都能游刃有余的迫切。大人的世界像是突然就被推到了眼前,还没等你准备好,就被带了进去。

我节省下来很多玩乐的时间,读书、看话剧,充实自己的世界观,尽量让知识面更广一些。没有工作安排的时候,我会去世界各地旅行,抽离出熟悉的环境、单一的状态,也会对生活有新的不同的解读。虽然没办法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一项精通的技能,但每一次有尝试的机会时,我都会更勇敢地去感受。

可能人都是这样,不管旁人怎么说教、强迫都不管用,必须要自己想通,要自己通过成长来验证真伪对错,才能真正明白该如何去做。

所以不管你是在认真学习,还是逃课去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不管你是打鸡血似的面对每一天,还是试图走捷径省些力气,你都有权利选择任何一种活法,毕竟这是你的人生。但你必须知道,你是自己人生舞台的唯一主角,如果你已经做好准备,今后漫长岁月里无论是风雨同行还是朝霞相伴,都同样毫无怨言地接受,那么你大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过想过的生活;但如果你同我一样,也会在未来某一刻无比地悔恨当初为什么没有更成熟一些、更努力一些,那么就在一开始便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人生吧。[三]

读初中的时候,按照地域划分片区我被划到了家附近的一所中学,由于小升初的考试成绩不错,我幸运地被分进了重点班。当时我的成绩也就算得上中等偏上,所以一开始没有被老师太重视,自然也就不那么扎眼。那时的我大概是属于如今看来更像甘于平庸的佛系人格,对很多事情都没有太强的表现欲,混进重点班的舒适感让我一度有些松懈,抱着事不关己的心态基本不参加班级活动,连课堂讨论也不愿意说话,明明一些问题自己知道答案,但就是不想参与。

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几个月之后,原本入学考试因为成绩不如我而进入普通班的弟弟,却当上了班长,几次考试成绩也跟着突飞猛进,拿到了比我好很多的名次。当我还在实验班里懵懵懂懂地混日子,成绩没掉太多就已经心满意足时,弟弟却不一样,他在每一个阶段都明确了自己的小目标,并积极地展开行动。

他喜欢给其他同学讲题,哪怕彼此水平相当,他也喜欢这种互动,用他的话说,这叫鞭策自己的“好学生意识”;他会主动和老师沟通自己的学习情况,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提高自己当时还比较普通的语文成绩;放学回家他也总是比我先做完作业,剩下的时间偶尔会整理一些班长要做的表格。

一个学期很快过去,最后的期末统考弟弟足足超过了我30分,我傻眼了,明明是一条起跑线上的人,怎么竟拉开如此大的差距?我站在榜单的橱窗面前,扪心自问:为什么弟弟可以做到的,哥哥却做不到?

后来我与他竞相刻苦读书,他买的辅导书,用铅笔做完一遍,我擦干净再做;我们每个月会有一次自测,就是互相给对方出一套试卷,然后交换判分、公布成绩;弟弟给自己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我也制订了很紧张的进度表。因为我深信,人都是有惰性的,但如果别人可以做到的,同样的时间,同样完整的人格,我也一定可以。

不仅在家里这样,白天到了学校,我开始主动与同学讨论问题,虽然有时候我也不太会,但往往在和别人一起讨论时,脑袋里会突然蹦出新思路;我跟老师也有了更积极的课堂和课后互动,我慢慢发现,好像并不是老师不重视我,而是学生实在太多了,她没有办法全部兼顾到,而我只要稍微主动一些,老师就会很愿意给我鼓励和肯定;以前在家里弟弟先写完作业时,我的心也会跟着放松下来,忍不住计划着要跟他去楼下找小伙伴玩,作业也就草草了事应付过去,但现在我会特意在按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再延长十分钟的学习时间,为的是让自己养成一个“耐得住寂寞”的好习惯。我在写字桌前的墙上贴了一张纸,像班里黑板上方抬头就能看见的那个红底白字的条幅那样,上面写着“不待扬鞭自奋蹄”。

第二个学年快结束的时候,我的成绩逐渐从班级中上游,提升到了年级前二十名,在弟弟的几次“怂恿”下,我鼓足勇气去竞选了班长。直到今天,我都记得竞选班长前的那个课间,弟弟握着我的手,眼神坚毅地说:“如果一个班里只有一个班长,那么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你?”

要知道,这个举动对我来说不亚于和初恋第一次约会,不亚于现在去剧组试镜,不亚于在一个公开的场合发表演讲,毕竟曾经的我是一个那么躲避讲台、不想表达自己、也没有融入班集体的孩子!

也许是因为平常和同学们打成了一片,也许是因为成绩进步飞快站稳了脚跟,当选班干部更有立场和底气,也许是因为老师的期待与信任,总之我成功地一次票选就当上了班长。就这样一直到初中毕业,我拿了厚厚的两沓奖状证书,一点点追赶家里那面和弟弟高低不齐的“奖状墙”,也开始慢慢习惯“好学生”这个身份认同。

你看,我们都是生而平凡的,所以才要抓住每一个可以变优秀的机会,有时候一次小小的尝试,就可以靠光亮更近一点。

请相信,这个世界永远只有人懒于做积极的调整,没有人从一开始便甘于平庸。[四]

我高中三年是在杨村一中度过的,那也是最刻骨铭心的三年。

其实起初我是考另一所可以免学费的中学的,但很遗憾发挥得不好,没能考上。我一直都承认自己不是聪明的学生,但毕竟初中也努力过几年,成绩不能说拔尖,但至少考那所学校应该是足够的,于是我不想就这么轻易放弃。

后来我辗转要到了校长的电话号码,编辑了很长很长的短信,大意是诚恳地告诉他,如果他收了我,我会特别努力地学习,不顾一切地给学校争光;如果他相信我,我会拼尽全力考上清华或北大,请他接收我。

结果是,我与校长的短信往来中,只躺着三条,都是我自己发的。

后来父母帮我缴了一笔不菲的学费,送我去了当地最好的中学读书,我带着强烈的自卑感进入了高中,混在三个学霸的身边。他们有沧州的,有廊坊的,有天津当地的,都比我学习好很多。

这种感觉很糟糕,像是三年前初中刚入学时那样,我又一次陷入不想发言、不想表现、也不想被注意到的那种自卑中,循环往复。

我记得高中学习碰到的第一个钉子就是数学,而数学里碰到的首个难题是函数。我就是无法理解,看不懂,也想不通。有一次我拿着笔记本到盯晚自习的老师身边,问她x和y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结果被老师以一种半信半疑的眼神,留在讲桌旁边罚站。我很清楚地记得,她非常不解地对我说:“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也问?你站在这儿想,想不清楚,你就一直站在这儿。”

我尴尬地笑笑,如她所说站在一旁苦想。我用余光看见像我一样问问题的同学一个又一个地上来,但不一样的是,几分钟的时间,他们就得到了满意的解答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而我满脑子都是后悔,或许根本不该向老师表现我的愚钝。

那天晚上我到最后也没想明白,老师也还是给我解答了,我似懂非懂地走回座位,虽然大家都在低着头忙自己的事情,但我还是难为情到满脸通红,一屁股坐在了硬硬的板凳上,为自己的慢热感到失望。

不仅是数学,我在其他科目上也有很吃力的情况。高中时期的政治是需要有答分点的,有的问题明明一两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但一定要把理论知识作为答分点,然后结合实际再去补充作答。一开始我根本不明白题目和这些理论有什么关系,所以只会写自己认为需要阐述的内容,就连老师都觉得我很轴。

结果自然是得不到什么分。

后来我疯狂地做题,总结相似题目之间的规律,想不明白,我就死记硬背,背下解题步骤,记下分析思路,哪怕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写,但也先写下来。结果很莫名其妙地,有一天我突然明白过来了——原来如此。

老实说,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真好,那种掌握之后的欢喜,像是蛰伏太久的蜉蝣,更让我坚信不管是做什么,都像小时候看的武侠片里一样,需要先做很多“无用功”,然后才可以天下无敌。摄影:白痴猫的鱼

高中的前两年,我和弟弟寄宿在当地某户人家里,管住不管吃,每隔几周可以回一次自己家,过个周末,然后再回来寄宿。我还记得有一天下大雪,我们俩拎着妈妈新晒好的被子和一大包吃的喝的返校,车开到小区门口的时候,我们坚持要自己下车,不让他们送到屋里,因为不想把那种温馨的家庭氛围带到冷冰冰的学习环境中,担心这样容易脆弱和分心。

我们拿着大包小包跑进卧室,挤在狭窄逼仄的空间里把手上的东西一样一样放下。尽管床头的暖气已经开到最大,但刚从冰雪天里进屋的我们还是很冷很冷,于是我和弟弟就互相把手放在彼此的卫衣帽子下面取暖。

等换好新的被子,身体也渐渐暖和了过来,我和弟弟便各自埋头做起复习题来。那时候想得少,没什么多余的心理活动,唯一的想法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这一间小小的出租屋里,我熬过无数个大夜,困了就站在楼下靠着墙壁背书,累了就坐在窗边找作文思路。高中的成绩偶尔起伏,考过第一,也有过严重失误,但向来如同一台理性缜密的机器一样,还来不及狂喜或者受挫,就又要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当中了。

这种没日没夜熬不出头的日子,实在是太艰难了,我每天都要在心里一遍遍地给自己打气,一定、一定、一定要更努力地去学,哪怕吃再多的苦也要拼一个问心无愧的结果,等学出来,去看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才算不辜负这十几个平方米里所有的暗暗用功。

其实到了北大之后,我听过很多学霸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意外地发现大家都描述得很轻松,甚至很多人都说高中下了晚自习,基本上不熬夜,回家洗洗就睡了,周末休息的时候还能发展个兴趣爱好。

我在心里浅浅地笑了。

相比这些天才学霸,对于我这种慢热型的人来说,是永远没办法这么轻松面对人生难题的。我一直相信,哪怕是天赋异禀的人都要靠运气才能谈论成功,更何况不那么聪明的人,哪有理由稍有成绩就放松停歇。

所以我曾经真的很努力,几乎是吃着饭看书,走着路背书,熬着夜看书,连洗头发都在背书,只要你能想到的时间,我都在学习。那时候洗手间的镜子旁,贴满了一整面墙的便利贴,刷牙的时候我就背古诗、背单词;晚上熬夜熬不动了,就跟弟弟商量着轮流睡觉,每个人睡半小时,然后再起来换另一个,就这样带着使命感,互相督促,延长能够学习的时间。

为了能熬夜,高中的我咖啡都是一小箱一小箱地买。因为喝了太多的咖啡,像是产生了免疫力,有时候感觉就像喝水一样不管用了,我就索性干吃咖啡粉,一包下口,顺着喉咙化出咖啡浓浓的特有的味道,不知道是真的起了效果,还是心理作用,一般这时候能清醒一整个晚上。

不像现在很多人喝杯咖啡看本书的悠闲,那会儿对我来说,咖啡就是提神的药,没时间品味,也不放糖,硬是捏着鼻子一口就喝下去。所以高中毕业后一直到现在,我都很少再喝咖啡了,像是条件反射一样,仿佛它代表着痛苦的味道,只要一喝,就会胃痛。

后来由于工作安排,我去了很多高中、大学做演讲,每到这时,我从不刻意回避自己曾经因为苦读才能离理想大学更近一点这个事实,对我来说,慢热的人生就注定是场费力的追赶。

我常常对学弟学妹讲,苦不会白吃,不是因为已经站在了北大的校门口,才去讲我曾经有多么努力才能站在这里,而是因为曾经无数次不计辛苦地付出、无限接近扛不下去的极点之后的那么一小点坚持,才有机会站在梦想学府的门口。也因此,我深信,所有的努力都是成功路上的基石,在谈天赋之前,首先要端正态度。就算是天才,如若不经过磨砺与敲打,无论如何也无法成为闪闪发光的金子。

在十年如一日的苦读之后,我有惊无险地考上了北大。从那一刻起,回看我的学习轨迹,大概一直处于一种先混沌后清醒的循环,而在这种循环里的向上觉醒,就是一种成长吧。

所以,其实你现在的学习情况如何,或者工作情况如何,都不是那么重要,以前学习不好的人,一样可以考上北大;现在的工摄影:王瑞媛 微博@瑞貳-摄影:贺良holan

我平生第一次为了一个具体清晰的目标而努力。作重复、没有价值,或者被其他人抢功,也不重要,一时一刻不是成功,厚积薄发才是大智慧。我一直相信,真正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潜力意识、行为习惯,锻炼自己的思维、提升自我的能力,以及历练内心,获得灵性的成长。

你得把自己当回事,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把工作也当成自己的事,短暂的落后,只是因为每个人的速度不同、起点不同,但这些都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就像跑一场马拉松一样,你要有自己的节奏、自己的意志,你要相信时间,得扛住,坚持下来。

因为苦心人,天不负。Tips考前独家分享

每次考试前,安静的空气、陌生的同学、宣读考场纪律的小喇叭,都让人呼吸局促,感到紧张。那么如何迅速在考场上缓解自己的情绪,并充分利用试卷发下来但还不能动笔的那几分钟就很关键了。

一、集中注意力

在发下卷子之前,为了避免注意力不集中,我通常会在考场桌子上找一个凹凸不平的地方,或者自己用笔画一个黑点,然后视线集中在那个点,盯着看,让心安静下来。这个小技巧有助于帮你舒缓情绪,集中考前的注意力。

二、充分利用开始动笔答题前的几分钟

发下卷子但仍不能答题的那几分钟,也别浪费,提前想好要利用这段时间看什么题目。

1.语文

通常语文我会审作文题目,然后在心里打腹稿,大概明确自己想写什么主题,会用到哪些作文素材,该如何回到作文题目的中心思想去扣题,以及一些比较精彩的句子。如果你对腹稿没什么信心的话,建议你可以先读阅读理解题,往往阅读理解题读一遍是不够的,所以提前利用好碎片时间,而不是东张西望或者来回翻试卷查看,甚至盯着卷子发呆,等铃声响起才作答。

2.数学

数学这一科比较特殊,因为大部分题需要用笔去算,所以绝大多数同学在考前这几分钟,都会随便翻翻试卷,看看都有哪些题型。我是不建议自己“吓”自己的,你看完题目,发现有不会的,会造成心理紧张,而且在高考的考场上,时间都是按秒计算的,所以该抓住的,还是要抓住。往往数学卷子我习惯先看立体几何题,因为它主要锻炼和考察空间想象力,不太需要动笔去计算,你可以用手去比画,想一下到底要如何求证,如何添加辅助线等。如果还有时间,再看看数列题的解题思路,这两类都是属于比较容易心算的。

3.英语

英语这一科我会去读阅读理解,因为不管是单选还是完形填空题,我认为都是需要安安静静仔细作答的。不同于其他科目,英语更多是考察语法和语感,有的题目你用笔尖压着题和选项,读一遍基本上答案就出来了。所以考前这几分钟,可以尽可能去把需要理解的长文读透,或者琢磨一下作文会用到的精彩句式。

4.文综

至于文综,我建议去看一些大题,然后在心里把知识点默背下来,反复几遍。往往进考场前,我们都会最后再看一看知识点,尤其是政治这种科目。但一拿到试卷,哪怕是清华、北大的同学也还是会紧张,所以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在心里把知识点默背一遍,等铃声一响,在题目旁边做一些笔记或记号,再逐一答题。

三、保持精神高度集中

在考场上,尽量少犹豫、少分神,有仔细琢磨“到底这一点答不答”的时间,答案早写上去了。此外,切记尽量一遍过,尽量确认自己选的答案,而不是侥幸于“先选这个”。这样既浪费时间,也不利于准确率,短短两个半小时,思维要活跃,落笔如有神。

最后,要增加自己的确认感,这有利于稳定考场情绪,给自己信心。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不管是多聪明还是多厉害的“学霸”,他们面对高考时,也依然会觉得自己没准备好,没复习完整。当年考完,我也觉得自己发挥得很差,人对自己有低于预期的估计,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保持信心,告诉自己,你不会的别人也不会,你只需要把你会的都做对,就可以保证不辜负自己的这些年了。

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确实很难,但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苦过来的。虽然我不认为高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但我至少认同,它可以影响你未来一段时间的人生走向。所以没有理由把这件事当作儿戏,掉以轻心,或者想要放弃。

六年前我从考场走出来的时候,也未曾想过自己能到北大就读,遑论出书把这一点点经验写给你。人生无处不惊喜,愿你也渡过这关,并一路璀璨。有时候一次小小的尝试,就可以靠光亮更近一点。摄影:小汤然苑子豪

2012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念国际政治专业。2016年,被保送至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念中外政治制度专业,2018年毕业,结束在北大的六年学习生涯。“高中时期的我非常刻苦,学习的动力是想让自己在同样的时间内变得更优秀。经历过意外的挫败,也接受过无法抗拒的成绩打击,但是仍然一路勇敢前行。相信笨鸟先飞和熟能生巧,更相信只要肯努力,万事皆可能。

研究生期间,我开始广泛扩展自己的眼界,在课堂内外学习更多的知识、道理、经验。毕业后成为了一名青年作者,同时还在不同的领域进行着很多跨界合作。这时候我对自己说,别看别人眼光,专注自己生活。”Chapter -2感谢爷爷,成长路上不曾缺席[ 小时候 ]“所有的乡愁,其实都是因为馋。”

最初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觉得说得真对。仔细回想一下,我对家乡食物的所有记忆,虽然没那么丰富,但仍然无比宝贵。

我出生在北方一个极其平凡的小城里,这座城市没有水,没有山,没有任何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也没有特色的美食和纪念品。逢寒暑假结束,又到开学之际,室友们纷纷带来自己家乡的特产美食:澳门的室友带来了粤式点心,昆明的室友带来了鲜花饼和云腿月饼,沈阳的室友带来了东北特产,台湾的室友带来了台南小吃。

只有我,两手空空。

即便如此尴尬,也丝毫掩盖不了我对家乡美食的热爱与回忆。

它们热烈肆意地占据着我对家乡的思念,它们就藏在很多个角落里,悄然无声,平凡到让人容易忘却。然而每当哪怕一点点关联出现时,它们就会像疯长的草一样,爬满我的味蕾,爬满我的浮想,爬满我的表达欲望。

我最爱家乡的火烧夹肉。

吃火烧夹肉,多是受爷爷的影响,那是他最爱吃的早点,于是在跟爷爷一起生活的日子里,这也毫无疑问地成了我和哥哥的早点。

这家店铺不算大,由一对中年夫妇经营,店铺名字也很简单,随男人的姓氏而起。每天早上六点不到,小店就随着渐渐苏醒的城市开张了。

小店的肉只选用当天新鲜优质的猪肉,肥瘦相间,独家秘制香料配方,大火熬炖三个小时,再用肉汁浸泡一整夜。第二天打开锅盖,肉质肥美软糯,卤蛋光泽滑润,浓油和赤酱完美混合,成为独特的肉汁,满满一锅的幸福感。

女人用铁质的汤勺舀满满一勺红烧肉,平铺于一个早被菜刀剁得满是痕迹的圆形木板上,她双手握着两把菜刀,有力又充满节奏地将肉剁碎。

这过程看似简单却有章法,横竖有序,碎细统一,直到肉被切成丝块状,既不是丝,也非块。起初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了不起,后来才知晓,丝块状的肉夹在酥脆的烧饼里,使被咬下的每一口火烧都能配上比例相当的肉,这才算得上完美。

肉剁好后,会再切半个青椒。青椒的搭配也很讲究,要既不辛辣,又清爽解腻。青椒首先是被单独切制的,大小和丝块状的肉相当,随后会被加入到肉里,混合剁制,充分融合。

最后一道工序是我的最爱,那就是用汤勺从锅里舀上半勺温热的肉汁,洒在剁好的青椒肉上,这时候,肉由于被剁碎,又浇了汤汁,已经彻彻底底湿润绵软了。

在小时候,我是绝不会在意这些看似程序复杂的手艺的,小孩子往往看不上大人的那些复杂,他们只单纯依恋简单的结果,好吃就是好吃,难下咽就是难下咽。虽然少了很多品鉴的心理过程,却也轻松畅快。

我问过爷爷,为什么要这样麻烦地做一个简单的早点。

爷爷说,付出心血做的事情,才会换来回报。

在年岁尚轻的时候,是领会不到这句话的含义的,满眼都是不必要的鄙夷,也难耐着性子去体会个中滋味。直到慢慢长大,每一次着急的行动都收不到想要的结果,每一次急功近利的渴望都以失望告终,每一次贪图捷径的敷衍都让自己越错越远,这才恍然大悟,这世间万事皆不易,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

可能正如《小王子》里所说,“你在你的玫瑰花上花费的时间,使得它变得如此珍贵”,我们每一点投入,都将使回报变得可以更丰厚一点。

到现在我仍记得爷爷跟我讲的这句话,它仿佛锅中的汤汁一样浓稠,浇在我接近干涸的心灵上,一次又一次。摄影:一麻油叶

除了这浓郁的汤汁外,这家店的火烧也很有特色,椒盐口味的内馅,外表撒满颗粒饱满的黑芝麻,然后放置在巨大的烤炉里烘烤,直到变形,蓬松圆鼓。

火烧的外皮酥脆无比,内馅却潮湿温润,这样的口感搭配浓油香腻的红烧肉末和清新的青椒碎粒,简直是老天对味蕾的恩赐。

我爱吃这家店的火烧夹肉,或者说,我爱同爷爷一起去吃。

爷爷是这家店的忠实顾客,更准确地说,是狂热粉丝。一年四季,他一天不落地在这家小店吃早餐,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他都要来吃上一顿,好像只有吃过火烧夹肉的早晨,一天才算真正开始。

我上小学那会儿,爷爷甚至还在店里给人家免费帮忙,偶尔收个零钱,顺手端个盘子,或者吆喝两嗓子“借过儿”,虽然是简单的帮忙,但他却乐在其中。

每天早上他都会盯着店铺的男主人给我煮一碗北方的馄饨,一碗十个,佐以虾皮、紫菜、香菜和半勺肉汤。馄饨皮薄剔透,馅料虽然小,却荤味十足。由于能吃,每天早上我总是会吃一个烧饼夹肉,再吃一个烧饼夹肉汁卤蛋,再连汤带水地吃下一整碗馄饨。

那时候不爱上学,早上总赖床,唯一让我起床的动力就是吃早餐,好像这家店铺真的唤醒了我和爷爷的味觉灵魂。

有阵子夫妇没出摊,我和爷爷耍脾气,闹腾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才知道,老板娘的老父亲住院了,因此夫妻俩着急回老家去陪护。

爷爷每天都会起很早,比我早很多出门,他是要先去那条街上探望探望的。倘若店铺依然没有开门,他老人家就会垂丧着脸,生怕我又噘着嘴不依不饶地抱怨。于是他只能哄骗我,给我买小卖店里的果脯面包回来,喊着:“上学要来不及啦,带个面包到学校去吃吧!”

每每这时,他都会骑着一辆古板又老旧的自行车载我去上学,我们走另一条远一些的路,耗时长,又难走,唯一的好处就是绝不会看见那家早点铺。

他是不肯也不敢带我去走那条街的。起初我认为,爷爷肯定是怕我到了店铺门口,发现没开门而跟他耍赖哭闹,所以我记恨过他,怪他如此狠心,为了自己片刻的安宁,不带我再去看看店铺是否开了门。

后来站在那条街的巷子口,我向前望着,脑海里试图拼凑出爷爷探路的样子,他一定无数次怀着紧张的心情过去,步履坚定而急促,又无数次慢悠悠地遗憾而归。

我这才彻悟,原来他只是单纯地想小心翼翼地保护我的“不失望”,正如后来人生里保护我的每一次一样。

终于有天店铺开门了,可夫妇两人神色都不太好,询问一番,是因为老父亲的病很重,结果并不乐观。更让他们纠结的是,如果救治,这几年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基本上都要花出去了。

那段日子,老板娘的青椒形状切得乱七八糟,肉汁的味道,也偶尔清淡,偶尔过重。

有天早上,我一边喝馄饨汤,一边看爷爷和他们“打架”,我摔下勺子就跑去劝阻。后来才知晓,是爷爷自己拿了五千元钱要塞给他们用,夫妇俩死活不肯收。

爷爷和他们的感情远不止于此,他常把我和哥哥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家里偶尔有些亲戚朋友送来的礼物,他也毫不吝啬地拿去塞给他们,即便奶奶为此总是一肚子火气。

爷爷的味觉神经是很敏感的,遇到肉汤炖得滋味不对,或是火候不到,他都会严厉地斥责夫妇俩,并且一板一眼地要他们认错。我常看到夫妇俩面对这个头发花白却一脸严肃认真的老人,笑得前仰后合,他们心里明白得很,对他们,这个老人有多较真,就有多真心。

小店坚持开了一阵子,就又关了。

而且这一关,就再也没开过。摄影:耿煜傑

那段日子,心神不宁的爷爷常走神。猜到应是老板娘的老父亲不太妙了,我不再哭闹,可爷爷依然心不在焉。

早上上学的时候,我总是跟在他后面,他不再避讳走那条有早点铺的街了,不知道是因为我很少再闹,还是因为小店已经彻底关张不会再开,而不必有额外的担心。

每每路过那条街的时候,他都会驻足望着那家早点铺很久很久,然后回过头,拉起我的手继续朝前走。

后来我吃过油条,金黄的油条炸得香酥无比,配上北方充满卤汁的豆腐脑,也算一种美味;我还偶尔吃煎饼,要放很多辣椒酱和香菜,一口咬下去,满口酥脆;还有猪肉包,松软的外皮里是带着汤汁的猪肉馅;炸糖饼、鸡蛋灌饼、薄饼卷三丝……

还有诸多诸多早餐,我都觉得好吃。

只是爷爷,再没吃过一顿让他恢复些许神色的早点。

半年后,我们的小城要竞选全国文明城市,这种路边的平房门脸店大部分都被贴了条,要求拆掉,它们被视作这个城市丑陋的异类——清晨,厨房的油一下锅,店铺就开始冒着浓烟,多数厨房被烟火熏得发黑,摆在外面的不整齐的椅子,时常侵占着人行道;遇上不讲究的食客,鸡蛋的碎壳、擦完嘴的纸、不喜欢吃的配料,都统统丢在地上;还有溅落在地的油渍,把地面变得斑斑点点……

它们以突兀的矮小姿态,与弥漫着香水味道的高楼大厦格格不入。

它们像没有纪律的漫游者,与规矩做着相斥的对抗。

它们被这个时代创造,又被这个时代抛弃。

多少年过去了,我再没吃过家乡的火烧夹肉,现在生活在北京的我,习惯把面包和麦片当作早餐。每个清晨,每当我拿起碗,往里倒入现成的麦片和酸奶时,总会觉得缺乏一种纯粹真实的幸福感,尽管我知道,搭配好的麦片拥有丰富的营养。

我想念等火烧被烤酥脆时产生的饥饿感,想念闻到肉汁味道时情不自禁流下的口水,想念着急贪吃时被馄饨热汤烫到的嘴,甚至想念那些不卫生小店的不完美。

前天我打电话给爷爷,问他那家店是不是始终都没有再联系上,他答是的。

爷爷问我,是否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对早点铺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我猜是夫妻俩一声不吭就走了,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不见,太伤人心了,尤其是当时给他们救济的五千元钱,也打了水漂。

爷爷答,不是。

在夫妻俩最后一次关店的那天,他们来家里拜访,可惜当天爷爷没在家,只有奶奶在。

奶奶收下了他们送来的牛奶,连同夫妻俩退回来的五千元钱。“老太太,谢谢老爷子的照顾,我们发了点财,不准备干卖早点这个事情了。我们要去全中国旅游了,让他老人家放心!送两箱牛奶,您也劝劝他,别老想着我们家的那个破早点,没什么营养,多喝点奶,比吃烧饼强!”

那日,夫妻俩如是说。

我忽然明白了爷爷的心结,正如他常对我所说——“人的一生是一场匆匆的旅程,要遇见的时间很长,而错过只是一瞬间的事情;然而错过可能只需要几秒钟,忘记却要用很多很多年。”

我一直记得爷爷说的这些话,于是我睡在深情的岁月里。

枕着许多许多的珍惜。[ 长大些 ]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青春期,在那个敏感的时间段里,很多人都试图把自己藏起来,藏得很深很深,即便是很亲近的家人,也无法拥有我们的秘密。

我和爷爷相处的过程中,也经历过这样一段日子,那时候我正读中学。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初中时我和哥哥通常都是住在爷爷那儿,到了周末才会回自己家,与爸妈团聚。

记忆已经模糊了事情原本的样子,只大约记得小学毕业后,我们就拒绝住在爷爷家里了。我的原因很简单,我希望睡在自己的床上,而不是跟哥哥一起睡在爷爷的床上。而且渐渐地,叛逆的自我主义冒出了头,我开始嫌弃爷爷睡觉打鼾,或是早上起得太早,总吵醒我。摄影:一麻油叶

记忆里跟爷爷的争执,最清晰的一次就发生在我读初中的时候。那年夏天格外地热,爷爷带我去买冰棒。人民广场边上有很多推着冰柜车的移动摊贩,我手里攥着钱,找到冰柜极大的一家去买。

小时候爱吃的冰棒很简单,甜到齁的七彩旋,或是有碎冰在里面的冰工厂,黄桃和山楂口味的都好吃。还有一种冰棒,一袋有五根不一样颜色的,分别是不同的口味。

小孩子的味觉很容易满足,他们也根本不会在意什么色素和添加剂,不像长大后的我们,学会了小心翼翼地挑选,多了保护自己的能力,却也少了很多干脆的快乐。

由于选冰棒的时间有点长,老板娘显然有些不悦,等我选好准备拿出来的时候,她着急地把冰柜的推拉门关上。因为还没完全把手抽出来,我的手指一下子就被推拉门夹住了,疼得我“啊”地叫出声来。

我知道老板娘是带着怨气故意这样对我的,于是我把冰棒摔在她的冰柜上,并且用恶狠狠的眼神瞪着她。由于爷爷在身边,所以老板娘还是有些歉意,她眼神慌乱,不知所措地看着我们,显然是担心我们会拉她去医院看手指。

没想到的是,爷爷竟然呵斥我,要我把摔在冰柜上的冰棒捡起来,并且跟老板娘道歉,说自己不该把冰棒砸在推拉门上。

惊讶多于委屈,心里面所有的酸涩瞬间奔涌而出,我一度质疑,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明明我才是他的家人。

小孩子难免不服气,我心里这么想着,眼泪就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掉,老板娘也在一旁使劲说着好听的话,哄着我说没事没事,是她关门着急了些,并且要送我那根早被摔成两半的冰棒。

爷爷让我把口袋里的零花钱拿出来,把冰棒钱给老板娘。我更加委屈了,哭得稀里哗啦。

我的难过,我的无助,我的渴望长大和渴望自由,我的挣脱,我的叛逆,全在一瞬间迸发出来,我抹着眼泪直接跑回了家。我一路跑,一路嘴里骂着爷爷,他一定是全世界最坏、最糟糕的爷爷,才会这样“狠毒”地对我。

回到家里,我抱着奶奶就开始哭。奶奶心疼坏了,不停地哄我,用手擦拭我早就哭花的脸。

记忆很深刻的是,那天爷爷回到家,手里拎着那根被摔成两半的冰棒,然后放到了冰箱里。看样子他最终还是把它买了回来,尽管按照路程和天气估算,这根冰棒早该化成了糖水。

夏日炎炎,等哭够了之后,我坐进家里铁制的大澡盆里冲凉,这才有了片刻舒爽的感觉。心里面的那些委屈和不安、烦闷和不解,也渐渐随着冲凉而消退。

晚饭是捞面,配两种卤。

北方的捞面很简单,手擀面放入锅中煮熟,捞出来放置到凉水里浸泡,这样的面条会更筋道。西红柿鸡蛋卤里会放木耳碎片、葱花,还有芝麻油,甜咸口味;而炸酱卤里是鸡蛋、青豆和葱花,咸香无比。

穿着一件白色的跨栏背心,我低着头走到桌子前,头也没敢抬地就准备捧起碗吃捞面,始终不敢把眼神和爷爷对上。

两筷子捞面、一勺黄瓜丝、一勺豆角丁、一勺白菜丝、一勺西红柿鸡蛋卤、一勺芝麻油蒜泥,我慢慢搅拌,然后把面条往嘴里送。

爷爷忽然开口了,并给我又夹了一筷子从外面买来的卤猪肝,说:“你长大就会渐渐明白,真正的君子,不会去以小人之心斤斤计较,越宽宏大量,就越容易得到尊重,这是第一。”

他又夹了一筷子猪耳朵,放进我碗里,说道:“第二,有能力的人,是要让对方感到羞愧,感到折服,感到自愧不如,而不是去和对方对抗。你的每一分魅力,靠的是让对方心悦诚服,而不是任性地耍脾气,或者任何武力模式的压制。”

他自己夹了一粒油炸花生米,放进嘴里,继续说:“你常常会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人,也包括不喜欢的事,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才能让自己更舒服,这是第三。”

他刚说完,我的眼泪就哗哗地流下来。

我一边往嘴里拼命送着面条,一边夹着爷爷给的这满满的爱,这才明白,他是,且始终是最爱我的那一个。

时至今日,我都一直跟自己说,学会把生活当中的那些不悦看淡,学会把命运里的那些无常习以为常,人生才会更加辽阔。

爷爷对我的影响远不只教会我做人做事这些道理,他给我的最大力量,莫过于高三那年的陪读。

那时候为了节省时间,爸妈在学校对面的小区里给我们租了房子,每天上下学只需要五分钟的路程,可以最大程度地便利我们的学习。

由于高中生活很苦,尤其是到了高三,日子更加难过,于是爷爷主动要求来陪读。八十岁的他负责一日三餐,生活一点也不简单,而是充满了忙碌。

早上五点半,爷爷就要去外面给我们买早餐了。为了让我们吃得更合胃口一些,早餐一周基本上不会重样,也因此,最远的一家牛肉馅饼,他需要走二十分钟才能买到。

我们吃早餐的时候,爷爷就会去帮忙把要穿的衣服都放在沙发上,把水壶里的热水灌好,把昨晚剥好的核桃和坚果放在保鲜盒里。吃完早餐的那一刻,我们就可以直接穿上衣服背好书包奔学校去了。

等我们去上学了,他便开始准备午饭。为了让我们有更好的身体,他变着花样地给我们炖补品,熬汤、炖鱼、烹海鲜……没事的时候就去书店里找营养学的菜谱书,一道菜谱一道菜谱地抄在本子上,回来给我们做。

午饭过后,爷爷收拾完饭桌就要给我们准备下午的补给品了。下午通常是水果,偶尔也有别的零食,搭配好放在保鲜盒里,再把水壶灌满,衣服放在沙发上。我们出发去上课后,不多久他又要开始准备晚饭了。摄影:藤条焖一泽Kyasawa

而下晚自习回来时,爷爷永远会给我们准备好热乎乎的洗脚水,让我们泡脚放松。消夜是早就准备好的酸奶,里面放了坚果碎粒,帮助我们熬到夜里十二点。

就这样,这一天忙忙碌碌地结束了,他疲惫地睡下,没几个小时就又要起来应付新的一天了。我们之间这种紧张的默契,持续了一年之久,每天爷爷为我们节省的时间,足够抵消一部分不踏实。

所以说那时候的累都不算累,学习再辛苦,瘦下来三十斤,也一点不觉得苦,因为我始终知道,在我身后一直有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在坚持着,他老人家一天不喊放弃,我就一天不喊放弃。

我们爷孙之间就这样一天又一天相互支撑着。这中间当然也出现过各种状况,比如吃着饭就看见爷爷的鼻血哗啦流下来,比如到了冬天他的膝盖疼到没办法快速走路,比如偶尔他睡过了头,懊恼无比……

而这期间我也经历过无数次崩溃的瞬间,有过无数次脆弱到掉眼泪的时候,跟自己说着“我不行”和“我坚持不下去了”。然而,爱可以让人变得更加坚强,为了彼此,我们都在努力。

高三一年的陪读时光很快过去,经历了所有欣喜、悲伤、沮丧、迷茫、坚毅之后,我毕业了,也如愿以偿考入了北大。

离开那间租来的房子时,爷爷有些不舍得,他骄傲地跟邻居说:“就是在这个夏天闷热、冬天漏风的小破房子里,我培养了两个北大的学生。”

任他吹吧,随他自恋吧,由他到处炫耀吧,他吃了太多苦了。

谢谢爷爷倾注在我身上的每一分支持,它们已经成为我的武器,与我一同战斗至今。[ 而现在 ]

爷爷今年八十五岁,身体健康,常挂念我们。

我和哥哥从小就是由爷爷带大的,因此与爷爷的感情非常深。

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和哥哥常打架,只要肢体碰到一起,就会发生冲突。于是爷爷睡在床中间,把我和哥哥各放一边,由此隔离开来。爷爷习惯了每天要午休半小时,可小孩子精力旺盛,根本不想睡什么觉。所以我就睁大眼睛,盯着天花板看,心想这大把的好时光,根本就不该躺在床上浪费掉。

因此只要我给哥哥哪怕一个“嘘”声的信号,他都可以立刻理会我,也准备着,随时和我战斗。

由于被爷爷在中间隔开,所以我们只能在头顶上空打架。就在爷爷午休时,其实我和哥哥已经在他的“领空”打得不可开交了。

偶尔被他老人家发现,会让我们隔得再远一些,等远到在爷爷的“领空”再也碰不到彼此的手脚时,我们就发明了新的办法——趁爷爷睡着,偷偷坐起来,坐着打。

有次动作大了点,不小心把爷爷吵醒,我和哥哥就随手做了个伸懒腰的动作,好像刚睡醒坐起来一样。爷爷问,怎么两个人都在伸懒腰,我抢着回答说:“双胞胎有心电感应。”

从小到大,爷爷一直陪着我们,教我们读书写字,对我们寄予厚望,也叮嘱健康,然后不知不觉地,我们随着慢慢的时间长高,他随着快快的时间变老。

爷爷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年轻时候勤恳学习,拿了不少荣誉奖励,成年后做文化工作,四处发表文章。有次“五四青年”的表彰活动,还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给他颁的奖,那张照片他贴在家里相册的第一页,每每翻起,都会骄傲地给我们讲述一遍。

因此他盼我们好好念书,考上理想的大学,为社会效力,也受到这样的表彰。

于是从很小的时候,他就对我们的学习格外关注,在他老人家的眼里,我们人生的道路早就被他设想好了——认真做功课,考上名牌大学,然后进入政府机关工作,扎扎实实实现人生价值。

只是并不太如他老人家所愿,我们选择了一条让自己快乐的道路。

我和哥哥在硕士毕业后并没有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是听从内心的声音,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写作,偶尔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做护肤品公司,也去戏剧世界里体验了一把。

我常听爸妈说起,爷爷总是问,硕士毕业后,我们工作落在了哪里。每当爸妈跟他慢慢解释,我们现在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自由又快乐的工作时,他还是会问,什么是自己的事情,又哪里来的自由。

每次见面爷爷都会询问我的生活,打听我的工作,直到一次又一次,渐渐问得不清晰,问得不有力,问得无章法,问得无头绪,我才恍然知道,爷爷老了。

他有很多好习惯,比如爱读书,最近这次来我家里,还是一屁股就坐在我的书堆前,一本一本翻。我看他把一本林清玄的书拿在手里反复翻看,多半是喜欢,就顺着说这本我早看完了,让他拿回家去读。

而我出版的书,他早就翻烂了,以至于某句话、某个情节,他常比我记得更深刻。

我给他拿了礼物,又去给奶奶翻一些可以带走的物件,比如八十三岁的她,偏爱香水,我送过她一瓶,这次她又在我的香水柜前打转。拿完了香水,她又喜欢我在家里点的蜡烛,只好许诺她,等下次再去巴黎给她带几瓶好闻的蜡烛回来。

去年我们代言了一个挺知名的头发洗护品牌,每次出新品,品牌方都会送来,我选了一些适合老人的拿给奶奶去用。这次刚好又送了一些过来,我便挑选了一些装在袋子里拿给奶奶。她说家里只有她一个人用,上次送她的还没用完,我随即问怎么是一个人,爷爷为什么不用。

奶奶答复我,爷爷说自己没什么头发,坚决不要用这些东西,稍微长长了一些,用香皂就直接洗了。

我跟爷爷有些严肃地说,香皂只可以洗手,不可以洗头。洗头发要用洗发液,洗身体要用沐浴液,每类产品有每类的使用规则,不可以混为一谈。

他笑了笑说:“爷爷都这个岁数了,分那么清干什么?”

我怕他是不舍得用,于是又解释一遍说,这些都是别人送的,没有花钱,而且一直送,一直有,要他随便用。

我说的每一句事实,在他看来都是安慰的假话,不管我怎么说,他都只会问我一样的问题:“免费送的你也要付出代价呀!哪里有白来的便宜?”

他一向“不信任”我,或者与其说不信任,不如说他一向“担心”我。担心我的工作,担心我的前途,担心我的生活,他总是一百个不放心,也坚决不肯相信我所说的那些别人给我的好心好意都是真的,他总认为,我没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一定过得很慌张。

可能看我说了他几句,于是爷爷就把我拉过去坐在沙发上,他将两只手放在我的腿上,拍了拍:“别老惦记爷爷奶奶,你们挣钱不容易,自己留着花,不要再给我们拿任何东西了,我们什么也不缺。”

看我又是一脸的无奈,他接着说:“放心吧,爷爷会好好的,照顾好身体,不给你们惹麻烦添乱。你们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只管往前冲,只要是正确的,就不要回头看,爷爷奶奶都很好,不要你们担心。”

我眼睛一下子酸了起来,明明他经常跟爸妈表示担心,总是问我们的工作到底稳不稳定,我们的生活到底好不好,如果不好,他还回老家去种树(当年爷爷退休,响应政府绿化生态的号召,拿了市里的专项指标,回老家种起了新型杨树,第一批种了两百多亩,忙活了十几年才赚到钱)。

可是到我们这里,他却只顾着说让我们随心去翱翔,不要有任何后顾之忧,他全力支持。

到底得有多少爱,才可以把那些自己的挂念和担忧,都悄悄吞进肚子里,默默埋在牵挂中。

我说:“放心,我们的生活很好,爷爷奶奶要照顾好自己,这是最重要的。”

他还不满意,执意要多念叨几句,吹着自己身体多好,去年又发了两笔奖金,每个月政府还会发老年人补贴,“爷爷一个月工资能有六千多,一年攒下来十万块,都留给你们用,你们不要有顾虑,想做什么,只要正确,爷爷支持!”

看着他又认真又着急的样子,我笑了。

他总是这样,逞强也要把自己最好的那部分留给我们。

每次家里吃饭,他都故意以先喝酒为由,磨蹭到最后才吃,谁都知道他就是担心饭菜不够多,总想让我们多吃点,自己最后随意凑合两口。所以慢慢地我们也发明了“对付”爷爷的办法,早早就说吃饱了,然后看着他开始动筷子。

我们之间的这些默契,傻傻的,却很可爱。

我跟爷爷说:“把工资都花掉,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要攒钱,这个岁数了,攒钱没用。”

他可能觉得我又有些瞧不起他了,连忙否定我:“怎么没用?我和你奶奶一年十万多,节省点,能给你们攒下十万块,都留给你们用!”“辛辛苦苦攒一年,才十万块,有啥用?”我没给他留任何面子,想彻底打消他为我们攒钱的这个念头,“现在我们租的这个房子,一平方米就要卖十万块,您攒一年,够我买一平方米,您攒二十年才够买一间卧室,还不说我跟哥哥要分享一半。”

我说完,他顿时沉默了,像是一团在寒风里的火焰,终于要熄灭了。“多少钱一平方米?”他没有底气地问。“十万,还不算北京最贵的,还不算买家具装修,不算水电,不算日常开销,就一平方米,抵你俩一年攒下来的工资,您给我们攒钱有用吗?”

他彻底沉默了。

可能是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被北京的房价吓到了,可能是为自己的无奈感到无助,也可能,单纯是因为老了,一时间不知道要接什么话了。

后来他都没怎么说话。

我慢慢才意识到,是我错了,我不该这样说,不该打破他这个夜以继日小心翼翼维护的愿景,不该把他的希望倒进残酷的现实里,然后让他彻底断了哪怕是奢侈不切实际的念想。

我恍然大悟,其实爷爷大概需要的,只是一个爱的出口,只是他用以维系生活的很大的一个缘由。

爱是这样复杂,爱充满无私,爱亦是彼此伤害。

爷爷临走时,我又悄悄把他拽到屋子里,跟他小声撒娇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