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绽放,工作自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20:34:35

点击下载

作者:胡波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若绽放,工作自来

你若绽放,工作自来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你若绽放,工作自来作者:胡波排版:aw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8-01ISBN:9787115364531本书由北京千华驻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你若绽放,工作自来

毕业了,即将告别纯真、充满幻想的年代,你要扬起风帆开始新的征程。勇敢而迷茫,不得不接受社会风雨的洗礼,每走一步都是对心和身的考验。有人幸运,有人失落,有人无助地盘算、思考:“我该去往何方?”“大学生就是社会一分子”的想法被现实打得支离破碎。看看身边已由父母安顿好工作的同学,幸运进入好公司的同学,这样的比较不觉给原本淡定的毕业生增加了几分恐慌。我们鼓起勇气向前行走时,多希望获得帮助,去推开那个心里所知却不曾真正准备推开的职场大门。

伴随着每一个毕业季的到来,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将要流入职场的大潮中。除了各高等学府的优秀大学生,考研、保荐、提前签约优秀企业的大学生,剩下的大学生只能依靠自己拼杀。

2013年3月的一个上午,我给新员工讲完职业生涯规划后回到办公室,在整理文件时,一位新员工跑了进来,表达了在上午课程中我帮他解决职业疑惑的感激之情。这是一位毕业后来到上海一年多,换了好几份工作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定位的员工。我以为他是恭维,这样的事情又不是第一次。晚上约了几个以前的同事一起聚会,大多是和我一起工作三四年的原下属,在闲谈中聊到了职业发展的问题,在激烈的讨论后,他们也表示了对我过去帮助他们的感谢。

深夜习惯性临睡前的思考,回想2003年作为普通学生的我,在毕业时的无助和疑惑,回想自2007年开始做毕业生和新员工的职业规划培训,一次次互动式的沟通探讨,帮助他们找到方向,我被冠以“现实主义激励”,没有浮华地煽动,没有高高在上的目标口号,没有华丽的词藻渲染,或许通透、直接、朴实是他们感觉有帮助的理由。在曾经获得收获的同事的鼓励下,我决定将多年来的职业体会写出来,献给即将踏入职场和踏入职场不久的人士,准确而言就是临近毕业和毕业后工作5年内的朋友们,但愿这样的分享对这些人能有所帮助。

对于那些不愁工作、不愁发展的凤毛麟角的优秀者,不是本书关注的重点。但关于职场竞争、职场定位的章节可以给出借鉴。我总相信:普通人才是最需要相互帮助的人群。本书每章节力求简洁朴实,还原职场平实的一面,在案例选择和故事分析上也力求来源于经历中的原型。在章节设置中,主要考虑了毕业生求职进程中所遇所想的变化过程,内容中突出不同角度的思维解决。例如,第2章对伪信心、迷茫、态度进行探讨,是从不同方向上挖掘自身独特自信心的源头;关于自我定位与规划也被放在不同章节中通过不同角度诠释;从第6章开始,主要讲的是职场中的问题思考,如何生存、如何应对困难等。

世间本无完美,所以世人追寻。初入职场不是只有进入大公司才算有发展,不是只有高薪水才算是好职业,大部分曾因就业而迷茫的大学生和中小企业一样,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职业应该算是最好的价值投资方式,它所带来的收益应该远远跑过GDP和物价,否则就是投资或经营的失败。我们所熟知的"打工皇帝”、“行业教父”级成功人士,就是正确的职业投资回报。他们的天赋、专长、个性并不是每个人所能拥有的,所处的时代和机遇也不可能重现,但无论是平凡者还是超凡者都遵循着一定基本原则:定位、心态、关系。受篇幅、经历所限,关于二者,也很难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但不失为开启职业思考的一把钥匙。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总感受希望和重重压力,希望成为一本对大家有帮助的书,压力也就源于这希望的寄托。所以很多地方反复在层次上、结构上推敲,幸运的是,我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感谢那位鼓励我写作的同事小梁,他也是书中案例、故事的原型之一,感谢罗小红女士和玄刚先生给予我很多的指导,感谢九九维康总裁杨鑫先生、中国纳爱斯公司营销部程鹰翔总监,还要感谢北京盛世卓杰传媒公司总经理王景先生,以及对本书给予关心支持帮助的人。由于本人才疏学浅,书中有疏漏或错误之处敬请谅解。胡波2014年7月第1章 | CHAPTER1 | 校园很美好,毕业很苦恼大学四年,就这样结束了

校园的生活总是单纯美丽,大学校园更是如此。美好的四年时光在我们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时候便转瞬即逝。大学四年就这样结束了?我们在这四年中究竟学到了什么?在散伙晚宴后才感到怅然若失,不知自己该去往何方。

是什么造成了现在大学生在毕业后的迷茫,我们先从大学生活中找找答案。正值花季、雨季的青少年们,告别了单调的高中学习,在大学校园里开始了全新的精彩生活。

有些学生进入大学后一心想成为学校骨干,于是便积极主动加入学生会和各种社团组织,整天忙于各种活动,认为自己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却无暇顾及学业,当面临毕业找工作时才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有多匮乏,那些在学校里参加社团的经验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想要找一份理想的工作还要靠扎扎实实的专业知识,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还有些人则疯狂地考取各类证,如秘书证、会计证、计算机证和普通话证等,花了很多钱和精力,可他们根本不知道哪一张证书会给未来的发展带来帮助。在求职碰壁时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证书等于能力吗?

大学时代的美好生活一定缺少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在校园里,甜蜜的情侣随处可见,他们花前月下、相互依偎,许下一生不变的诺言。甜蜜之余,缺课、节日高消费等现象随之出现,这些人因为沉迷在爱情的美好中,忽略了这些都需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所以在面临毕业时,许多爱情没能经受住考验,曾经的美好也只能是回忆罢了。让人不禁怀疑,大学时代的爱情是一时的冲动,还是心中真切对爱的向往?

网游对很多大学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娱乐方式。畅游于各种网游的虚拟场景中,亦真亦假、美轮美奂,许多人的精神世界在这里得到了满足,他们整日苦恼的是自己如何提高“作战”技术,如何购买更好的装备,如何修炼更高的等级。虚拟世界能给他们的将来带来什么呢?日夜颠倒的生活,课堂上大脑的空白,一张张用生活费用换来的点卡,所有烦恼在毕业时都找上门来,此时,他们才反应过来,四年的光阴就这样荒废了。

大学时的考试比较容易通过。考试前老师的“重点”复习课一定是人最多、最齐的一次,平时的“逃课高手”也都悉数到场。之后,大多同学挑灯夜战,突击上阵,基本能顺利过关。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大学就是一个尽情享受青春的阶段,却把未来抛在了脑后。

面临就业了,许多大学生却陷入了迷茫,回望大学时光,不禁感叹大学时间过得太快了,自己什么都还没有学到。

张大鹏就是千千万万迷茫的大学生中的一个,毕业于广东一所名牌大学,学的是通信工程专业。刚入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和方向是什么,所以选择了这个热门专业。

学校开设的课程相当广泛,他虽然各科成绩都合格,但是并没有哪一门学得特别精通。所以,毕业找工作时,他发现自己对通信行业的每个方向都略懂一二,可是自己擅长哪方面、对哪方面感兴趣他完全不知道。

张大鹏说,现在的迷茫都是他主观因素造成的,大学时没有认真思考自己对什么感兴趣,也没有扎实地学好理论知识,本科课程的设置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靠的是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去刻苦钻研,将来就业时也不会如此迷茫了。他还很认真地说:“大学生们千万别轻轻松松‘玩’四年,这样会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如果当初我能找到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向,并且努力深钻的话,我现在的工作境况则是另一番景象了。”

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企业需要大量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具有某项技术专长、熟悉某项技能和操作的实务型人才,但是大学里培养出来的人才却不能马上上岗。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走出校门时,才发现就业形势严峻,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过于肤浅,根本不能在短时间内接手工作。于是,他觉得,四年大学白读了,什么有用的东西都没学到,开始迷茫、抱怨,心生悔意。

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谭书敏说:“高校人才培养很容易滞后,输送的各类人才不可能和社会需求完全吻合,教育体系内部只能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尽量做出调整。”所以,大学生在学校应该重点培养自己学习、创新、沟通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校方要把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融入到大学教学培养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校就想清楚自己的就业方向,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们在走出校园后顺利走入职场。

成都人才市场副主任薛驰说:“高校教学需要改革,大学生自身也需努力。”大学生一方面要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夯实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要多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努力学习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把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培养自己在某方面的兴趣,并且在某一领域深入钻研,形成自己的特长。

大学里学到的只是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想要让自己的事业有所发展,还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进行锻炼。

王珅毕业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在在一家水电建设工程公司工作,负责一个项目的办公室事务。“白天得跑工地,晚上住在板房里,工作很累。虽然说大学里学的知识跟现在从事的工作不是很对口,但现在接触的人和事多,很锻炼人,我在工作中学到了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我对这份工作很满意,相信五六年内我可以成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他说。

大学毕业之后,你才认识到每个人在职场的发展程度和自己在大学的表现密切相关,于是抱怨大学短暂,抱怨自己没有把握好四年的时光而怅然若失,这已于事无补。大学生活虽然结束了,但是新的生活从此时开始了,离开校园的我们应该做的是想好以后的道路该怎么走,现在开始规划新的生活并为之努力,还为时不晚。难题不是毕业,而是选择

每年的六七月份都是一个伤感的季节,因为这是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当熟悉的毕业歌旋律响起,毕业生们都难以控制离别的悲伤,眼角饱含泪水。一晃,四年的时间就过去了,我们毕业了,虽然不舍得和同学分离,不舍得离开充满着美好回忆的校园,但是分别的感伤、离别的惆怅已留不住时间的脚步。

每个毕业生的内心不仅充满了分别的伤感,还带着即将走向现实社会,不知未来该如何选择的迷茫和无助。大学生迈出校园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大学毕业之后的选择有很多,公务员、考研、留学、创业、就业……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你该如何抉择?你做好准备了吗?

大学毕业后,每个人都会面临着一个和以往都完全不同的选择。在之前的人生道路中,从根本上来说你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到底考哪所“学校”。

大学毕业则不同,有些人选择继续深造——考研、留学——来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就业机会,但他们必须承担两三年后可能就业压力更大的风险。

有些人选择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进国企,为自己谋划一个安稳的未来。考公务员被众多学生及其家长看作是找“铁饭碗”的最佳途径,所以近几年“考碗”族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相关单位对公务员的招聘条件也提高了,许多职位都要求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学生才可以报考。事业单位和国企的工作虽然轻松、稳定,但也是人满为患,想要来这些单位工作的人同样需要经过层层选拔,好不容易被录用了,在开始的几年里做的工作大多是“跑腿”的工作,成长速度相对较慢。

大多数毕业生还是选择去企业工作,不论是外企还是私企,都可能有很好的发展机会,能够更快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选择企业工作的风险也是不容小觑的,经济危机一来可能就会倒下一大片,福利待遇也不一定能得到保证,稳定性相对较差。尤其是外企,它会为你提供更大的锻炼舞台,薪资待遇也比较好,但是外企除了存在上述的风险之外,还有着超强的工作压力,竞争也非常激烈。

一些有想法的人,在毕业后选择创业。创业的优点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将从事的行业,可以锻炼人的综合能力,培养人系统性的思维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质。除此之外,如果创业成功了,那种成就感是无可取代的。创业需要的资金也不是小数目,创业者是否拥有长远目光和周密规划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创业失败。大学毕业生想成功创业,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还要有激情、领导能力、行动力、商业信用和超强的适应能力。

这么多的选择中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不同想法的人选择的路不同而已。对于刚走出校园,还不了解社会的毕业生来说,这么多的选择更容易让他们迷失方向。

选对了行业和发展方向的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会发展得很快。而另有一些人却在初入职场时选错了方向,给他们的职业生涯带来很大的阻碍,导致其潜力无法充分发挥,很被动地工作,这些人频繁地换工作,但是几年过去了,他们还是在原地踏步,不清楚到底为什么别人能生活得很好而自己的薪水却只能够维持生计,这些很可能是盲目选择职业造成的。

这种选择错误的原因基本上有三个:

一是对自己的认识不足。不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喜欢做什么。盲目地选择了一份工作,结果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想跳槽又没有方向。有些人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能做,但是真正去做时,却发现自己的能力相差甚远。有一位学营销的学生在面试时被问道:“说一下营销对企业发展意味着什么?”他却回答不出来。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可能对实际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这足以说明他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对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的关系不够了解。如果这是他根据的自己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的行业,相信这个问题可以很好作答。

二是对具体职业不够了解。对将要从事的工作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发展前景如何,工作中需要什么知识和能力都不了解,这也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弊端的体现,反映出了教育与实践的脱节,以及大学生本身对社会实践不够重视,没有积极参与。

三是经济压力所迫。许多人认为自己大学毕业后应该独立了,在经济上不再需要家人的支持,到了该回报父母的时候了,所以只要能找到一份薪资待遇还可以的工作就满意了。即使自己对工作状态并不满意,他也会想:“先干着,赚点钱,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再转行。”从理论上来说,这样做也没错,可事情未必会按照你的意愿发展。如果那个合适的机会迟迟没有到来,才不得不去调整,你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和机会成本,会失去得更多。所以,大学生在求职前一定要问一下自己,到底对什么样的工作最感兴趣?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只有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适合的职业,你才会在工作中尽情发挥、突破自己,充分展示你的才华、提升你的能力,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每天的工作都能够让你感到快乐和满足。出色的工作表现会让你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四年前,我们带着自己的梦想和家人的期盼走进大学校园,毕业了,我们又将带着无数的祝福踏上新的征程。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我们就要学会适应社会,学会改变自己,学会看清形势,随机应变,学会做个有责任心、有进取心的人。离开校园,我们就要记住,在未来的职场中,能力比知识重要,方向比努力重要,健康比成绩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出国留学是为了逃避现实吗?

毕业后,很多人选择了出国留学。看似风光无限的留学之路其实布满了荆棘。出国留学并非是一个轻松的选择,反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高昂的出国费用、与亲人朋友的分别、独处异乡的孤独、陌生世界的未知,准备出国的同学们,你们做好准备了么?

选择出国留学的原因有很多种,有人想继续深造,有人想得到锻炼,有人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但仅为了逃避国内的就业压力或者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留学绝对不是最佳的选择。有些毕业生认为留学就像是一根救命稻草,出国渡金能让自己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胜出,找到一份好工作。

女孩盼盼刚上大一的时候,在暑假的一次与父母交谈时说出了毕业之后想出国留学的想法,父母当时也欣然同意。但到了大三,她告诉父母自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留学的事宜时,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父母给她的理由很简单:家庭条件不好,拿不出这笔钱来。父母承认他们当初表示支持只是想鼓励盼盼,觉得孩子有自己的理想是好事。虽然当时也曾经说过卖房子也要供盼盼出国之类的话,但他们从心里压根儿就没想过要这么做。因为这件事,盼盼和爸妈大吵了起来,还扬言毕业要留在外地,从此再不会回家——“我要跟他们冷战到底。”

心理咨询专家曾问过盼盼为什么非要出国留学,盼盼说自己的成绩中等偏下,毕业后想找份好工作很难,她又不甘心在国内随便找份工作混下去,看到很多同学都准备出国留学,又很羡慕国外宽松的环境和教学方式,就坚信自己最好的选择就是出国。当然她也承认,并不知道自己出国之后可以学到什么,也并不了解留学的具体情况。

一般来说,选择留学的学生有三类:第一类是想要出去深造学习国外先进的知识;第二类是想出国镀金拿文凭,回国找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还有一类就是逃避现实,因为感觉国内就业压力太大就想出国留学逃避压力。盼盼就是最后一种类型的典型代表。但是,盼盼并没有想过出国之后未必能够海阔天空。根据我从这几年做留学中介的朋友那里得到的信息来看,如果只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留学回来同样需要面临新的压力,并且在你留学的这几年,可能社会就业压力会比以前还大。有些人在国外能够一路名校、名企地走下来,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留学前就已经了解自己要的是什么,并在留学期间下了苦功;另一方面,他们在国内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国内学习成绩一般的人到了国外能上名校的案例很少见。

如果父母支持盼盼出国的话,情况又会怎么样呢?假如她能够发奋图强,经过努力可能会进入名校,然后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但是如果她只想找所普通的学校混个国外的文凭,学习依然不努力,等到毕业归来,也同样会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相反,可能加重时下毕业生普遍存在的眼高手低的求职心理。盼盼选择出国本身没有错,但她的出发点还不够成熟。单就盼盼对于留学不切实际的想法和与父母沟通时候的不理智行为来看,盼盼还没有真正做好留学的准备。

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而盲目地选择出国留学,这正是很多留学生在海外生活不如意的根本原因。有些习惯了被父母照顾的留学生甚至生活难以自理、学业难以负荷、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有限,这些都会给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

能顺利进入国外大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扎实掌握专业知识,获取一个能够被认可的平均学分绩点(即GPA,Grade Poiht Average),还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在标准化考试上,如托福、GMAT和被大家公认为世界上最难的英语考试——理工科学生申请外国高校所必须参加的GRE考试等。可是,当通过标准化考试,取得这块敲门砖后,如何写个人陈述、如何找到合适的推荐人写推荐书、申请什么样的学校等一系列问题也会接踵而来。所有的成功都不可能轻而易举,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获取的。

如果你有足够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那么你完全可以选择毕业后出国留学,去闯一闯,感受一下国外的教育方式。但是如果你没有准备充分,留学也是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出国不等于从此就有了美好的未来,在国内也不是不能获得成功,不管选择哪条路,作为一个刚刚走入社会的毕业生,你都需要努力。珍惜你现在拥有的一切吧,说不定能有意外的收获。继续考研,还是直接就业?

很多毕业生选择考研这条道路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他们希望通过考研来暂缓就业压力,扩大就业的渠道;二是考研也是提高学历和自身能力的一种方式,能够拓展以后的发展空间。

那么到底是直接就业好呢,还是考研好呢?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直接就业还是继续考研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管你准备如何选择,都要从自身情况出发,理性地作出选择,不要盲目跟风。考研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考研?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想要暂时逃避,还是想深入研究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者其他原因。如果你想通过考研逃避就业压力,那我还是劝你不要太乐观,因为研究生毕业也同样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而对于企业而言,工作经验远比一个硕士学历更有价值。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企业衡量人才的标准也从最初盲目地只看学历逐渐转变为用能力的高低来衡量,虽然这种转变的速度并不是很快,但是我们还是能明显地感受到现在社会越来越重视工作经验了。社会对人才的衡量,一定是综合评价,尤其重视工作能力。很多优秀的人才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而难以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只好去做一份志愿者的工作来换取工作经验。有了工作经验,想找份理想的工作就容易多了。

从长远来说,学历对一个人的发展还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建议那些想继续深造的同学,可以考虑工作2~5年后再回到学校读书,那时候在选择专业、学校方面会更有针对性。毕业生们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争取更高的学历,可以选择不影响工作的在职读研方式,既提升了自己的学识又增长了工作经验。

另外,有些专业比较适合考研,有些专业并不适合考研。如医学、法律等专业性比较强的,通过考研能够使你具有更高的专业水平,并且这些行业本身门槛较高,所以,考研可能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但有些专业,如营销、广告等,这些实践性比较强并且行业门槛比较低的,行业经验要比学历更重要,如果有需要才考虑再继续深造。

想要考研的同学需要注意:大学不是技能培训机构,所以不要希望研究生课程能给你增加什么技能。我虽然不赞成不论什么原因,学什么专业的人都要去考研,但也不赞成那些认为研究生学习并不能提高什么具体技能,所以就不应该去考的观点。研究生教育同大学本科教育一样,并不是技能培训,大学本来就不是教授某些具体技能的地方,也不是培训机构,所以,我们不应该对大学,特别是研究生阶段有这种错误的要求和期盼。当然,应用型专业硕士除外。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是否选择考研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专业、自身的情况以及行业状况来判断,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别让“赋闲生活”毁了你!

大学毕业三年了,张亮还是一个待在家里的“啃老族”,一直都不愿意出去找工作,他的母亲刘女士为了他工作的事儿苦恼不已。

刘女士说,她家在一个小镇上,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儿子今年都25岁了,曾在一所大学学习法学专业。从毕业到现在,张亮除了参加过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之外,就没出去找过工作。“他说出去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刘女士也搞不懂张亮的想法。

张亮的妈妈回忆说:“从6岁上学开始,他的成绩就一直非常好。”她也曾经很为儿子自豪。张亮小时候,父母都是监督着他学习,从上了大学后,他们感觉孩子长大了,就没有再过问孩子的学习。毕业时,家人也没有催促张亮赶紧找工作,还同意了他要回家发展的想法,但没想到,张亮回家后,总是在家待着,不愿意出去找工作。

刘女士还说:“他几次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都失败了,每回考试都是差几分,或者面试时没通过,他很受打击,现在和同学也很少沟通了,好像陌生了。让他在家做家务他都愿意,但是他就是不肯自己出来找份工作。”刘女士觉得张亮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就等于白读书了,所以她很着急,希望找个心理专家开导孩子。

其实,像张亮这样一毕业就“赋闲”在家的大学生并不是个别案例。有一部分人因为有社交恐惧症,他们不敢走向社会,对自己没信心,几次找工作受挫之后就没有勇气再次踏上求职之路,所以也只能赋闲在家;还有一部分人,家境比较好,找工作的时候往往眼高手低,不是嫌工作环境不好就是嫌待遇太差、工资低了,他们会认为还不够一个月零花钱呢,工作环境差一些他们也会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委屈。

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毕业生,走入职场,都会遭遇求职面试屡屡碰壁、待遇不理想、工作环境不好等情况,这很正常。因为你是一个新人,你既没有经验也没有人脉,工作能力还有所欠缺,你凭什么去要求高薪工作呢?

在当今就业形势下,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都不好找,即使找到了,也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让人满意。一般来说,年轻人包括事业在内的各个方面在28岁之前都不是很稳定,梦想和现实会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待在家里,不去接触社会,时间长了会形成依赖性的人格障碍,将来会更难融入社会,遇到一点挫折,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感觉不管做什么都能力不足,产生逃避心理。对这样的年轻人来说,先找一份工作是最重要的,不管什么类型的工作都有助于他的成长。先就业,然后再找喜欢的、合适的工作。

面对就业压力大的形势,大学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逃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赋闲”在家只会成为你求职的一个障碍。

首先,赋闲在家会让用人单位对你的能力产生质疑。大学生毕业后,该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具备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如果你赋闲在家没办法维持生存,企业必定会对你的责任感和生存能力产生质疑。

其次,从大四的10月份到第二年毕业前都是找工作的黄金时期。这个期间,所有的应届毕业生都在找工作,用人单位也会在这期间计划着从应届生中挑选可造之材。如果这个时段你选择“赋闲”在家,不出去找工作,错过了黄金时期,找工作会更加困难。

毕业后赋闲在家,做“啃老族”的人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职场,不了解社会。因为不了解才迟迟做不了选择。所以,赋闲在家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清楚自己到底擅长什么,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学到了什么,你的哪项技能才是你谋生的工具。另外,了解你将要从事的行业,如果不了解的话,可以找业内人士咨询,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流程并以此来判断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这份工作。选择一个有发展前途的适合自己的行业,先入了这个行业的门,积累经验,然后再谈如何发展。

很少有人一毕业就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只有持续地努力才能找对自己的职场方向。在大学校园内,你是天之骄子,是无忧无虑的大学生,但是走出校门,就是另一片天地,我们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但这个适应过程绝对不是“赋闲”在家。

先融入社会和工作环境,再择业是一条更适合自己的就业道路。一旦毕业就不要给自己留空档期,不要以“还不适应社会”之类的借口赋闲在家。让自己适应社会最好的方法就是走出去,积极求职。只要肯花时间,肯努力,工作总会找到的,你也一定能够融入社会。所以,请别再为你的逃避行为找借口,别让“赋闲在家”毁了你。“闪辞族”,别把青春“闪”没了!

有些人是毕业“赋闲”在家不积极找工作,有些人找工作倒是很积极,但是辞职率特别高。去年刚刚毕业的马琳就是这么一位“闪辞族”。

马琳学的专业是工商管理,去年刚毕业的时候,她对找什么样的工作倒是没要求,觉得先找一份工作能够让自己生存就行,所以很快就找了一份就业门槛相对较低的销售工作。起初,马琳干劲十足,她觉得虽然销售很苦很累,但是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并且这是一份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她一向认为挑战越大收获就会越多。

可是干了几个月之后,马琳发现自己的业务没有丝毫进展,看着身边的同事业绩飙升,工资翻倍,她有些坐不住了。马琳这时候开始怀疑自己可能不适合这份工作了,不然为什么业绩没有一点起色呢?熟悉销售工作的人应该都了解,没业绩也就没提成,马琳靠那点儿基本工资生活,日子过得很拮据。这时候,周围很多做销售的同学经过了磨合期,略微涨了些工资,业务也越来越熟练,干得越来越起劲儿。马琳觉得自己一开始的选择是错误的,如果自己不做销售的话,现在应该发展得也很不错了。

于是,她辞职来到一家私企做行政,马琳进去之后才知道,由于公司不景气,公司里的许多人都辞职了,所以马琳才被招了进去。本想找份有前途的工作,没想到却越换越糟糕。马琳心里特别着急,干了一个月就又辞职了。

接二连三的辞职经历让用人单位质疑她这么频繁跳槽是不是缺乏责任心,而且她从事过的工作和专业都不太对口,所以怀疑她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一个规划,只是为了找工作而找工作。因此,马琳的工作变得更加难找,后来她发现是“闪辞”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的麻烦。

很多毕业生像马琳一样,由于一开始对自己和将要从事的行业不太了解,就匆忙地找了一份工作。干了一段之后发现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于是换来换去,成了“闪辞族”。还有一些人对自己定位过高,对用人单位的期望过高,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对公司的各方面都不满意就选择了离职。离职之后,发现下一家企业还不如上一家就继续换,就这样也加入了“闪辞族”。这些人毕业一年或者更长时间了,工作还没稳定,就更别提积累工作经验了。一来二去折腾几次,就把自己的青春给“闪”没了。更糟糕的是自己的求职心态也越来越差,今天嫌这家公司的待遇不好,明天又嫌那家公司的管理不到位。等到身边人都已经事业小成的时候,这些人仍在苦苦地找工作,那时候,他们就只能独自叹息了。

对于“闪辞族”,我给出几条建议:

首先,要了解意向行业,加入这个行业之前要慎重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含义并非是第一份工作可以随意找。相反,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今后的发展方向,所以应该提前做好准备,了解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是什么,确定一个自己喜欢的行业,确定了方向之后,找到的工作会更加适合自己,也就不那么容易想辞职了。

其次,假如你当初并不了解自己想要从事哪个行业,已经误打误撞进入了一个行业,那就不妨做久一点。因为,进入行业时间太短,你并不能了解这个行业的真实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你才能确定自己是否真的不适合这个行业、不喜欢这个行业,然后再作出是否辞职的决定。

最后,如果你决定要辞职、改行,再择业的时候要更加慎重,提前做好功课,要吸取盲目就业的教训,增加求职时的胜算,找到适合自己的职场方向。另外,最好不要盲目“裸辞”,你辞职前至少应该对希望从事的行业或者企业进行全面的了解,也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千万别辞了上家没有方向地去寻找下家,这样不仅会出现断档期,而且会在找下一份工作的时候比较急躁、急于求成,丧失了良好的心态。

对工作期望过高的毕业生应该及时调整心态去适应职场。如果你非要抱着不找到喜欢的工作不罢休的态度,不断地“闪辞”,也许你的青春就这样“闪”没了。

总体来说,作为应届毕业生应该放低自己的姿态,好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专业基础以及将要从事的行业状况等。求职是一件不能盲目进行的事,因此在毕业前,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然后在自己已经确定的方向上找到一个平衡点。一旦求职成功就不要老想着跳槽,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行都能做出成绩,很多行业看上很风光,当你真正从事时它却并不一定适合你。

放平心态,不要盲目和其他人攀比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各个行业情况不同,或许你看得到人家人前的风光,但你没看到人家背后的努力。认清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跟自己纵向做比较才是一个应届毕业生应该做的。

另外,有些毕业生家长心疼孩子求职碰壁、工作吃苦,所以总会对孩子说:“没关系,这份工作做得不顺心就换一个。”这也给刚走出校园,对社会还不够了解的毕业生造成了不好的导向。这些困难都是刚进职场的新人所必须经历的,家长应该做的是鼓励孩子去努力提高自己,勇敢面对。这样,他的未来才会更美好。第2章 | CHAPTER2 | 怎样走过青春的迷茫?伪信心是职业发展的大敌

建立信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人容易迷失方向。所以,我们在内心世界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只能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努力达到我们内心的平衡,慢慢建立起信心。李嘉诚说过,他获得的第一桶金不是钱,而是自信。在工作中建立和获取信心远比工作本身更加重要。

那么信心到底是什么?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信心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你常感到自己像凑在人群中奏乐的南郭先生,浑然不知音符含义的时候,你就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信心。信心并非简单的自我催眠,而是个人认知系统中的一缕阳光,它是内心世界的折射,是前行中指明方向的灯塔。

自信是在不断积累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需要训练读懂自己、抗挫、发散思维、交际等能力,只有这样,才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做到临危不乱,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判断、去解决问题。

很多人在顺境中会很自信,觉得自己很有能力,但遇到挫折时就反复地质疑自己,这不叫自信,这叫伪自信。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其内涵却相差甚远。自信是对自身的肯定,不管身处何时何地,外在环境如何变化,别人对自己如何评价,自信的人都能淡定从容地处理眼前的各种状况。如果只在顺境中才能肯定自我,发现自己的优点,这就是伪自信。

自信不是自大,更不是自不量力的盲目自信。一些人对自己的未来过度乐观,在不知道所需要付出的难易大小、程度深浅的情况下,作出严重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选择。有些初入职场的求职者迫切地想坐上管理者位置,因为他们感觉自己在校期间,饱受嘉奖和好评,虽不算是校内明星,也算个优秀活跃分子,所以他们将求职起点定得过高。可踏入职场大门后,一次次的打击,给自己蒙上了阴影,特别是在自认为那些远不如自己的同学都找到了一份好工作的时候,巨大的心理落差将那份满满的自信猛击得粉碎,于是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究竟行不行?

罗磊一直坚信自己在大学毕业以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因为他上的是名校,专业成绩又好,而且在学校获得了很多荣誉证书,这些都是自己的竞争优势。找工作时,罗磊海投了无数简历,很快得到了面试通知,这更提高了他的自信心,每天尽是必胜的口号。

让罗磊没有想到的是在“最难就业季”里,他面试屡屡碰壁。起初他还用“就业形势不好”来安慰自己,但看着身边的同学陆续找到了工作,罗磊有些着急了,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抱怨自己运气不佳。罗磊虽然对自己的实力很有信心,却没有认真思考过,要想获得好工作自己需要做哪些准备?面试时需要怎么表达?这份工作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等。罗磊就像战场上只会向前冲却不知道如何开枪的士兵,结果可想而知。输掉一场战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何输,下次如何赢。“口号信心”“中空自信”都是伪信心的表现,真正的自信除了拥有必胜的信念,更需要切合实际的做事方法。不是盲从、盲目乐观,更不是自我催眠式的激励。

在求职的时候,首先要确定自己现阶段的方向和目标。那些目标明确、信心坚定的求职者能在“最难就业季”里坚持下来,最终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其次,在目标明确以后,我们需要为实现目标做准备,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并坚信自己能够完成。只有做好了准备,我们在找工作遇到挫折时才不会轻易放弃。

应届毕业生在初入职场时需要的是真正的自信。他们缺少社会阅历,在面对挫折的时候难免会灰心丧气。自信会让他们在面对职场中的困境时,保持良好的心态、清醒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到达胜利的彼岸。求职不但需要自信,同时需要做好应对失败的心理准备。如果你求职失败,不要全盘否定自己,要相信这只是你走向成功求职必经的一个过程,失败使你积累更多的经验,创造更多的机会,在下一次求职时,它们就会发挥作用。如果你认为自己失败了,而且放弃在失败中自我总结,这样你就会被真正击垮。

避免在求职过程中被击垮的好方法就是拒绝个人盲目乐观,做好全面预测,把求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考虑周全,做好准备,保持最强大的自信。这将会让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有应对能力,不会轻易放弃,相信只要努力,终有一天会收获成功。

许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对未来想做什么,如何做,想做到什么程度,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此时,你可以选择一个榜样或偶像供自己参照,指引方向,让未来变得更加明朗。

向自己崇拜的榜样学习,分析榜样是如何成功的,有助于提高自己成功的几率。你的偶像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自身具备的,如勤奋努力、勇敢坚韧、眼光长远等优秀品质在发挥作用。在学习他们这些优秀品质的时候,在无形中也就提高了自己的整体素质。

所以,大学生在求职创业的开始,可以把榜样的成就作为自己行动的目标。虽然目标可能会有些大,但至少我们有了不断努力的方向。树立目标的同时,我们已经确定了自己要做什么,然后着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你就会发现,经过努力,别人做到的事情,你也可以做到。机会源于充分相信自己的选择

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满脑子装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美好的人生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希望和理想串联而成的。虽然这些美好憧憬支撑着毕业生们永远前行,但是,当他们离开校园,进入到一个新环境中时,心中的理想好像变得越来越遥远了,理想渐渐消失,他们就会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质疑那份坚持是不是值得。

2009年夏天,周伟顺利获得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并臝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毕业之前,他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很多美好的设想,现在做了大家都羡慕的大学教师,他觉得这样的结果也不错。可不久之后,他发现这份工作包含着很大一部分的理论研究工作,而自己并不擅长理论研究,工作中的磕磕绊绊让周伟感到非常沮丧。

他跟朋友这样形容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我就像方头钉碰到圆口孔。”虽然,周围很多朋友都很羡慕他可以留校任教,找到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不用像在企业那么辛苦,还有寒暑假。可周伟却进入不了工作状态,也不开心,开始怀疑自己选择留校任教是不是个错误。

可以说,周伟正是现代很多年轻人的写照:由于自己刚刚进入社会不久,对各个职业的了解并不深入,再加上现代职业发展多元化,在各行各业“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状态下,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其实,职业的多元化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不管你身处哪个行业,哪个职位,机会都是无处不在的,只有相信自己的选择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机会。

激烈的职场竞争,要求我们的能力和素质更加全面。但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学习并拥有所有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在初入职场的阶段,遇见困难就怀疑自己选择的职业不适合,总想着其他行业可能机会更多,这种心态不利于今后的职业发展。相信自己的选择,并在这一领域内不断学习相关知识,累积相关资源,机会最终会自己找上门来。在自身职业素质得到提升的同时,积极正面的情绪会主导我们,激发更多的灵感和潜力,从而使我们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每一步路。

有句话说,“人生最大的敌人便是自己。”只要走过自己的“心门”,就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妄自菲薄是一些毕业生的共同弱点,造成他们缺乏斗志、逆来顺受、被动接受、情绪低落,甚至逃避现实。

肯定自我能帮助我们坚持自己的选择,并勇敢地走下去。有些人,常常对着镜子说“我是最棒的”,通过这种自我暗示和自我激励,学会表扬自己,欣赏自己。把自己的优点、成绩、满意的事情,统统找出来,在心中“炫耀”一下,反复暗示自己:“我能行”、"我可以”、“我是最棒的”、“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只是我需要时间和能力去证明”,逐步摆脱质疑自己选择的困扰。

每个人在求职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和不公平。虽然,人生来平等,但因受环境和物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平等总是相对的,这就是大时代的特点。即使我们此时没有办法展现出满满的自信,那也请记住:放弃自己就意味着彻底失败。因此,我们要给自己描绘一个成功的蓝图,反复提醒自己,“只要每天前进一小步,一定能够实现”,赋予未来蓝图更多的意义而不仅是物质追求,物质追求没有尽头,而伟大意义却能充实你的内心,这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只有你自己充分相信自己的选择,机会才会降临到你身上。

2000年,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杨少峰,在万人攒动的人才招聘会上打出了“谁聘我?年薪10万!”的广告,一夜之间,他成为了全国数十家媒体关注的新闻人物,并成功地为自己找到了高薪的工作。

杨少峰无疑是赢在了大胆的定位上。很多人都在把他称为“天才推销者”,其实,你也可以是位成功的自我推销者。把自己“卖”出个好价钱的关键是你敢不敢“拍卖”自己,而"敢不敢”的前提是“信不信”。只有明确地定位自己,并相信自己的选择是适合自己的,就一定会有机会展露你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琢玉高手,叫卞和,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

卞和双手捧着璞玉分别面见过楚厉王和楚武王,却都被当时的玉匠说成石头。卞和也因此失去了双脚。

直到楚文王即位,终于相信了他,并且让人剖开璞玉,才发现果然是稀世之玉,随后把它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原本也是蕴藏在山间的,不经过挖掘,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永远都不会被发现,被发现后如果不经琢磨,也永远都只是一块璞玉。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块璞玉,只是有的被雕琢,有的没有被雕琢而已。所以,不要轻易怀疑自己的选择,一定要记住,不管你选择了哪一条道路,挫折都是不可避免的,在遇到挫折或者被否定的时候,千万不要因此去怀疑自己的选择,不经雕琢的璞玉是永远不会显露出自己的价值的。要相信自己是一块和氏璧,坚持自己的选择,才能获得不一样的机遇。

我们的身边常有这样的人,他们看起来反应慢、不聪明,甚至有些木讷,但却往往能在特定的领域里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因为,他们始终相信自己是一块“和氏璧”,能够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假如,他们在遇到低谷和挫折的时候就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甚至改变道路,那他们怎么会取得现在的成就呢?

坚持自己的选择,当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的时候,成就感就会与日倶增,干劲十足,遇到困难时就不会退缩,而是勇敢地前进了。只要能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就不用愁何时能够获得成功。信心的孪生兄弟——迷茫

信心和迷茫这两个词从字面意思来看似乎没有多大联系,其实它们关系很紧密,就像孪生兄弟一样,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同时在我们的内心中互相较量。虽然信心和迷茫一般不会同时显现,但是一旦信心消失,迷茫就会马上主导你的情绪和行为。

作为公司部门领导,马伊娜凭借着女性特有的温柔,在同事中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平常也有很多新员工来找她谈心。

一天,一位刚刚入职的大学生在下班后找到她,倾诉自己现在的烦恼:“马经理,我对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并不满意,我本想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希望能通过这份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处境。可是,现在的工作收入太低,连基本生活都保证不了,您说我该怎么办呢?”

看着这个在职场中有些迷茫的新人,马伊娜微笑着问她:“如果你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那么,你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呢?”

这位大学生想了想,回答道:“我也说不清楚。我想去做销售工作,我觉得做销售工作能赚钱,但是我又对自己没有信心。所以,心里特别矛盾。”

马伊娜听完后点了点头,继续问她:“那你告诉我,你觉得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你生活的目标是什么?你最想要实现的又是什么呢?”

马伊娜的话,让这位大学生沉默了很久。过了一会儿,她吞吞吐吐地说“其实我也不太清楚我想要的是什么。一直以来,我都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好像对很多东西都有点兴趣,可是又提不起精神去学、去尝试。我经常会感到迷茫,我想,我应该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今后的发展目标有所思考了。”

马伊娜点点头说:“有这样的认识,你才算正式脱离了校园,走进了职场。我建议你向公司申请换个工作岗位。但由于你还不知道自己想去哪个部门,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工作,甚至对将来的工作都没有信心,所以,在你提出申请前需要去做两件事:首先,要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很多人会忽略了这一点;其次,努力实现你的规划,尽可能地做到有条理,这样,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看着这位员工依旧迷惑的表情,马伊娜说:“其实你和当年的我一样,心里很‘迷茫’。但是,想要改变迷茫的状态,除了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之外,还必须脚踏实地地做事,才能走出迷茫。职业是一个实践性工作,你需要给自己制定一个相对长远、切实可行的目标,然后做一份执行计划,这样,自己的未来才够清晰。”

马伊娜女士说得很对,真正阻挠自己成功的是“迷茫”的状态。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要走出迷茫,重拾信心,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和长远的计划。只有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准确的定位,并制定一份如何实现它的计划时,才能看清楚未来的轮廓,才能把阻挡在路上的绊脚石变成铺路石,继续向自己的目标迈进。

那么,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首先,需要制定一个适合你的目标,如果你把自己未来的目标定得太低,就没有办法充分发挥你的潜力;目标定得太高,实现它的可能性就会变小,你会因此失去信心和奋斗的积极性。只有客观地衡量自身实力,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按照客观情况制定自己的目标,你才能进入一个最佳状态,慢慢找到你所期待的生活。

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信心也是不可缺少的。任何人身上都具有某些其他人不具备、无法替代的特别之处,这就是他的特质和优势,哪怕是再小的优势,也是他的财富。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要秉着对自身优势无限相信的态度,挖掘出属于自己的特质,创造出更有价值的成就。

信心增加了,迷茫就消失了。信心是一种心理特性,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是一种积极、有效表达自我价值、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而迷茫的感觉就像黑夜里航行却失去灯塔的船只,没有方向,独自面对黑暗。这时,自卑、恐惧乘虚而入,放弃、逃避成为心理慰藉。

迷茫将导致你失去健康的心理状态。人都有表现自我、希望能够获得他人认同的本能。迷茫的人较难获得心理认同感,更容易导致自卑或自闭,降低了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正在不断缩短,自信心在日趋频繁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迷茫的心理状态阻碍了人们积极正面的交往,影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和效果。

迷茫让人丧失勇气。迷茫的人很难用一种大无畏的勇气来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更不可能表现出一种轻松自然的生活态度。

迷茫让人不能果断行事。对自己有信心的人勇于承担责任,迷茫却使人变得优柔寡断,瞻前顾后。

迷茫让人盲目自大。对自己有信心的人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谦虚待人,虚心进步。而迷茫的人,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和恐惧,常常表现得盲目自大、夸夸其谈。

不要让迷茫战胜信心,它只会让你不断放弃,不断选择,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我们要学会赶走迷茫,沿着既定的选择,逐步成长。当无法改变世界时,改变自己

刘明东又参加了一家公司面试,同样还是没有收到任何回音。这已经是他毕业后应聘的第七家单位了。眼看着周围的朋友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工作也越来越顺利,而自己还住在简陋的小屋里,求职未果,他十分苦闷。在安静的夜里,他反复地问自己:为什么会是这样?是没有别人的聪明才智吗?还是工作能力没有他们强?

一天,他向朋友诉说了自己的苦闷,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生活会变成现在这样。朋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刘明东的问题所在——不会控制情绪以及比较孤僻的性格。他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自己的缺点,只是以前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改变。

这次谈话结束后,刘明东开始自我检讨。自己以前不该得理不饶人,不该不分场合顶撞别人,不该稍感不满就抱怨……

反思以后,刘明东痛下决心,首先改变自己孤僻的性格,做一个积极、乐观、友好的人。他从一点一滴的细小之处做起,开始变得冷静、容易交流。没过多久,刘明东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满怀信心地再次去面试,经过几轮复试后,成功被录用了。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新公司工作了两年,性格的改变使刘明东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同事和领导中形成了不错的口碑。刘明东越来越沉稳,在公司经济状况一度不景气、人心浮动的时候,他选择了沉着应对,向公司领导提出了很多极具建设性的方案,并主动承担公司的部分业务。在之后的半年时间里,他几乎投入所有时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公司渡过了难关,成为了公司的中流砥柱。

外界环境不可能随着我们的心愿改变,我们只能努力改变自己去适应周围的环境,让自己变得强大,充满正能量。

想要改变自己,首先学会思考,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我们能够充分认识自己当前所处的境遇,能够根据形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失败的教训,分析为什么未能达到既定的目标,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出现。

及时纠正在为人处世中的缺点需要通过自我反省来实现,反省能够对心理活动进行整理与反馈。它能够让当局者变成旁观者,把自己变成一个被审视的对象。也就是说,反省能够让我们站在另一个人的角度,以第三者的立场来观察自己,反思自己,从而完善自己。只要有自我反省的勇气和意识,改变自己不是难事。

最终获得成功的人,不会在失败的时候抱怨别人,而是从自身寻找原因,反省自己的行为,审视自己的心理。其实心理和生理是一样的,如果你不在乎自己的身体,或者讳疾忌医,刚开始时可能还只是一些小疾病,但如果你不愿意接受自己有病的现实,选择积极治疗,小病就会发展成危及生命的大病。同样,如果不及时反省自己在职场中的种种表现,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你的竞争力就会逐渐退化,直到最终变得平庸。没有及时反省,就无法拥有站得高看得远的视野。

目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经常对别人的行为斤斤计较,却忘了审视自我。他们总是认为功劳成绩都是自己的,失误和责任都是别人的。这些观念导致他们在职场中四处碰壁。

有些毕业生坚持自己的个性,当现实需要他做出改变的时候,他总是很不情愿,“我现在很好,我为什么要改变?”黄玲玲就是他们中的一个,2011年毕业的她,很幸运地进入了一家排名靠前的电子商务公司,从事销售工作。黄玲玲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长大,个性非常自我。上学时我行我素的她工作时依然如此,除了自己的工作之外,她理都不理别人的事,和同事之间的摩擦不断增加,渐渐地,她被大家孤立了。有一次,一位好心的同事提醒她需要改一改自己的处世方式,可是她却很不屑地说:“改什么改,我一直这样,挺好的。”

黄玲玲的表现,源于她对角色的错误认知,造成"角色中断”导致的“毕业综合症”。毕业了,入职了,意味着一个人从学生变成了“职场人”,这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关键转折点。但是,很多学生却未能意识到这个转折,他们没能很好地完成从学生向“职场人”的转变,再加上工作环境不适应和挫折冲击等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学生很容易产生严重的抵触或抗拒心理,而且未能及时调整。

但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我们无法改变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我们无法控制别人,但可以掌握自己。”其实,我们自己的情绪是可以通过对自身认识、协调、引导和控制进行管理的。对情绪的管理,可以充分挖掘我们的情商,培养出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保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升自己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