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辣蔬菜栽培技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21:17:02

点击下载

作者:同延龄,魏宏升,同延安

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辛辣蔬菜栽培技术

辛辣蔬菜栽培技术试读:

韭菜

、洋葱、

辣椒

在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栽培地区遍及全国。这类蔬菜富含硫、磷、铁、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尤其是辣椒,维生素含量可称蔬菜之最。此外,它们具有特殊的香辛味或辣味,故统称辛辣蔬菜。辛辣蔬菜不但有促进食欲之功效,而且是很好的杀菌剂,医学上常用于防病和治疗疾病,这也是人们把辛辣蔬菜视作珍贵蔬菜的原因之一。

辛辣蔬菜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特别是

大葱

和韭菜原产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形式多样的栽培方式,可以利用不同的条件进行周年生产,均衡供应。

洋葱

虽一年栽培一季,但具有明显的休眠特性,极耐贮藏,对淡季供应具有重要作用。辣椒除鲜食外,还可制成椒干及其他加工产品,是常年食用的美味佳肴。因此,辛辣蔬菜的突出特点是供应时间长,能周年满足生活需要。

辛辣蔬菜适应性强,栽培相对较易。在改革开放、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的情况下,不断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种植面积日益扩大,其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而且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因此,这类蔬菜也是脱贫致富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蔬菜。

作者出生并工作于辛辣蔬菜特产区——陕西华县(赤水大葱的故乡),多年专事辛辣蔬菜的生产和种子繁育,潜心钻研作务技术,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总结广大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参阅有关文献,编成此书,内容丰富,文字浅显易懂,实践性、可操作性强,可作为农民的科普读物。本书出版后对进一步推动辛辣蔬菜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崔鸿文韭菜

1.我国韭菜分布、药用价值、发展方向

我国韭菜南起闵台,北达黑龙江,东至滨海地带,西至青藏高原,普遍栽培,还有野韭菜产于辽、黑、吉、蒙、冀、鲁、晋、秦、甘、宁、青、新等地向阳山坡或草地上,都是与栽培韭菜同属而非同种的植物。由此可见,我国韭菜种类之多、分布范围之广。

韭菜有良好的药用价值,根据《别录》记载:“韭叶味辛,微酸温无毒,归心,安五脏,除胃热,病人可久食,种子主治遗精弱白”;《本草集注》载:“生则辛而行血,热则甘而补中、益肝,散滞、呆瘀”;《本草纲目》载:“韭籽补肝及命门,治小便频数,遗尿”;此外,在漆树产区,对于嗅到漆味而生漆疮的人,也可把韭叶捣碎涂在患处,而收治愈之效。

韭菜是广大人民喜食的蔬菜,它的食用部分是柔嫩多汁的叶子。其性耐寒,地下根茎在外界气温-40℃的条件下能安全越冬,早春嫩叶萌发快,对于解决春淡蔬菜供应起着重要作用,当寒冬凛冽、鲜菜缺乏之际,韭菜宿根只需增加温度就能生产嫩香可口的韭黄。由于它是多年生宿根植物,一经播种,就能多年生产,经久不衰,所以,也是菜农喜欢种植的蔬菜。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蔬菜食用量增加,栽培面积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加之塑料拱棚蔬菜生产的发展,栽培技术的进步,韭菜生产已呈现出周年生产的雏形。随着政府对菜篮子工程的重视及广大菜农的努力,韭菜的周年生产,均衡供应及开发多种花色品种,实现系列化产品的一天终究会到来。

2.韭菜的植物学特征

韭菜为多年生植物,种子播种后,从幼苗出土到5~6片真叶为幼苗期,从幼苗期起4~5年后为健壮期。6~7年后就进入衰老期,生机衰弱、产量下降。但如加强水肥管理,并采取分苗修根等措施,其寿命可延长到10余年甚至20~30年。(1)根 韭菜根为弦状须根,着生于茎盘的基部,其长度约30厘米,以表土下20厘米土层内分布最多,根的寿命1~2年,除吸收机能外,还有贮藏功能。在生长期间,新老根系不断更替,有逐年上移的特性。(2)茎 韭菜的茎分营养茎和花茎,1~2年生韭菜茎短缩呈盘状,根茎的上移是引起韭菜“跳根”的主要原因,根茎的生活年限为2~3年,随着新根茎的产生和上移,老根茎逐渐死亡。在生殖生长阶段,顶芽发育成花芽,抽生花薹(指花茎)。薹顶着生伞状花序,而后只要满足低温和长日照条件,每年均可抽薹开花形成种子。(3)叶 叶由叶鞘和叶片组成,叶簇生成株,有叶5~11片,叶片狭长而扁平,色泽与宽窄因品种而异,叶鞘闭合成筒状假茎,在黑暗的条件下,叶片和叶鞘黄化,故可采取遮光培土铺粪等措施,生成韭黄。(4)花 花横剖面呈圆形或近圆形,顶端着生伞状花序,花序上有小花约20~40朵。花为白色,花未开放前有总苞包被,每个花序从开始开花到终了约需20天左右。(5)果 为朔果,子房三室,内含种子3~5粒,种子呈盾形,黑色,种皮坚硬,内含大量油脂,发芽缓慢,种子寿命为1~2年。

3.韭菜生长需要的环境条件(1)温度 韭菜属于耐寒而适应性强的蔬菜,叶部能忍受-4~-5℃的低温,当气温下降到-6~-7℃,叶子才出现枯萎。地下茎含有较高的糖分,又因受土壤的保护而耐寒性更强。如黑龙江栽培的韭菜在极端最低温度达-42.6℃、冻土层186厘米、5厘米地温-15℃左右时,地下根茎仍能安全越冬。韭菜的生长适温为12~24℃,越过24℃植株生长缓慢,品质变劣,甚至不堪食用。在不同的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发芽期最低温度2~3℃,发芽适温15~18℃,幼苗期为12℃以上。产品器官形成期,温度要求偏高。(2)光照 韭菜属长日照作物,喜中性光照,光照过弱或过强都不适合韭菜的生长:光照过强,细胞壁易木质化,导致叶肉粗硬;光照过弱,呼吸作用增强,植株营养不足,叶片小,分蘖少,产量低。(3)水分 韭菜属半喜湿蔬菜,叶部耐旱,根系喜湿,因此对土壤水分要求较严格,发芽期与幼苗期要求土壤保持湿润,旺盛生长期及收获期保持水分充足,以提高产量和品质。(4)土壤营养 韭菜对土壤适应性很强,无论沙土、壤土和黏土均可栽培,但以土层深厚、耕层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强的土壤为好。韭菜对盐碱也有一定的抵抗力,在幼苗期耐盐碱能力弱,当土壤含盐量达0.2%以上时,即影响出苗,但成株后,却能在含盐量0.25%的土壤中正常生长。

韭菜是喜肥作物,对土壤营养要求较高,但绝对吸肥量居中。为了使韭菜叶子长得肥大而柔嫩,必须氮肥充足,为了保持韭菜多年的强盛生长势态,需增施钾肥,为了保证种株开花结籽的生殖需要,施磷肥很有必要。

4.韭菜生育期的划分(1)营养生长时期 由播种到花芽分化为营养生长时期,主要是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按其顺序可分为以下3个时期。

①发芽期。从播种到第一片真叶展开为发芽期,约需10~20天,此期要注意播种质量,创造良好的发芽出土条件。

②幼苗期。由第一片真叶展开到定植为幼苗期,约需40~60天,此期地上部生长缓慢,而根系生长较快,应注意中耕除草、间苗、追肥、浇水等工作,以促进秧苗茁壮生长,苗高18~20厘米,即可定植。

③营养生长盛期。从定植到花芽分化为营养生长盛期,定植后经过短期缓苗相继发生新根,增生新叶,渐次进入生长盛期,此时由于叶面积扩大,随着气温的适宜,根叶生长速度增快,部分植株已开始分蘖。

入冬以后外界气温下降到-6~-7℃时,地上部枯萎,植株被迫进入休眠期,营养物质转贮于鳞茎和须根之中,为翌春返青生长奠定了物质基础。(2)生殖生长期 韭菜在低温下完成春化过程,遇长日照即能开花结实。

韭菜与大葱、洋葱一样,新生植株必须长到一定大小,而有一定物质积累时,才能感受低温完成春化过程,韭菜抽薹的多少与营养条件有关,营养条件好,不但花薹粗壮,而且抽薹数增多。

5.韭菜的栽培方式

韭菜分为薹用韭生产和叶用韭生产。

薹用韭菜和普通韭菜系同一个种,只是花茎的高度和直径粗度特别发达而已,这种韭菜产于甘肃、广东、台湾,其性状是抽薹性特别强,且花茎长大,叶幅中等、较长,浓绿色,叶鞘多呈微黄赤色,叶粗硬,食用品质差,但周年能抽薹,故常用来采嫩花茎,代表品种为台湾“年花韭菜”。

叶用韭菜全国各地普遍栽培,主要的栽培方式如下:(1)露地青韭栽培 该法历史悠久,作务简便,是各地栽培面积最大的一种方式,现仍是韭菜生产的主要形式。(2)秋(覆膜)延后栽培 北方各地深秋10月气温下降、韭菜生长缓慢,为了抵御霜冻,创造适于韭菜生长的条件,许多地方采取塑料薄膜覆盖秋延后栽培的方式,对于延长韭菜供应,增加蔬菜花色品种,起到一定的作用,生产主要应用品种有791韭、嘉兴韭。(3)早春覆膜栽培 这是北方普遍采用的保护地韭菜生产栽培方式,一般多在1月份覆膜,黄淮地区一般不行加温,北京以北地区则采用加温方式生产,春节及春节以后陆续上市,主要应用品种为汉中冬韭。近年来,陕西省蔬菜研究所与华县辛辣蔬菜研究所合作,从汉中冬韭中提纯选出86—1和86—3两个选系,耐寒、抗病,更适于保护地韭菜生理的需要。(4)韭黄生产 叶部置于不透阳光的温暖荫蔽处,利用韭菜根茎积累的营养,进行叶用韭生产,因其叶及叶鞘呈黄色,又称韭黄生产,因栽培方法不同,故又有盖韭韭黄生产和囤韭韭黄生产的不同。

①盖韭韭黄生产。利用原生韭菜地加以覆盖物,制造荫蔽的环境,因覆盖物不同可分为马粪覆盖韭黄生产、壅土韭黄生产及瓦筒韭黄生产(也称瓦窝韭韭黄生产,如栅盖韭,陕西长安的罐罐韭)。

②囤韭韭黄生产。主要用于冬季生产,入冬前将生长良好的地上部已枯萎的韭根挖出,置于地窑荫蔽处,追施肥水,使其萌发生长,比较有名的如北京黄土岗的囤韭,安徽省肖县、辽宁海域的韭黄生产等。近年来,北京、西安等地利用防空地道(人防工程)生产韭黄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为大面积韭黄生产及人防工程的有效利用探索出很好的路子。

韭黄生产的成功关键,在于有营养积累的肥大根茎。所以,选择生长势强且耐寒的韭菜品种,及培育健强的、生长旺盛的韭菜植株,是韭黄生产成功的基础。韭黄生产较好的品种是汉中冬韭及韭。

6.韭菜的优良品种(1)汉中冬韭 苗高45~50厘米,叶丛较直立,叶扁平略呈三棱形,长约30厘米,浅绿色、纤维少、品质嫩、分蘖力强、产量高、抗寒力强,地上部在-10℃时也不至遭受冻害,因此,冬季地上部枯萎晚,春季萌发早,为初冬、早春供应的重要品种,适于覆盖和露地栽培。(2)791韭 叶丛直立,株高50厘米,叶鞘浅绿色,长而粗,叶片淡绿色,长而厚,宽1厘米左右,粗纤维少,味稍淡,品质好,产量高,分蘖力、生长势均较强,抗寒性强,春季萌发早,适于全国大多数地区栽培。(3)韭 叶丛半直立,株高33~40厘米,叶深绿色,长25~33厘米,宽约0.9厘米,叶鞘粗壮白色,圆柱形,分蘖力较弱,抗寒抗倒伏,纤维少,味浓,品质好。(4)钩头韭(又名大金钩韭,歪头韭) 叶较直立,叶片绿色,长35厘米左右,宽0.8~1厘米,先端略弯曲,反卷呈钩状,下段茎圆而粗,横径约0.7厘米,浅绿色,叶质嫩,纤维少,味稍淡,耐热耐旱性强,生长势强,分蘖力中等。(5)犀蒲韭 茎粗叶宽,黄绿色,生长势强,耐寒力强,在江南四季均可栽培,适宜软化栽培,纤维少,产量高,品质好。

7.韭菜的繁殖方式及其利弊

韭菜是开花结籽的宿根植物,繁殖方法分为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用种子播种的叫有性繁殖,利用韭菜老根分蘖进行分栽的叫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的优点是:只要有可供分栽的韭菜老根,即可进行繁殖,方法简便,操作容易,可节省育苗时间和种子,有利于缩短良种的繁殖时间,缺点是:植株分蘖力和生活力弱,寿命短,产量偏低,繁殖系数较低;同时,长期应用无性繁殖,容易引起生活力衰退,所以生产上以应用种子繁殖为主,分株繁殖为辅。

有性繁殖的优点是:植株生长势强,分蘖力和生活力强,植株寿命长、容易获得高产。繁殖方法又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形式。

直播可避免定植的麻烦,节省劳力,技术要求较低,但用地面积大,占地时间长,种子用量多,苗期管理不便,生产整齐度差,单位面积产量低,尤其在土壤黏重,或种子出苗率低和地下害虫严重的地方容易造成缺苗断垄。

育苗移栽虽有费工的缺陷,但由于苗期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栽植时便于根据苗情分类栽植,区别管理,又可以根据苗子大小、品种特性掌握合理的株、行距,适宜的亩667平方米苗数,有利于培育壮苗,一次安排到位。

8.韭菜的适宜播种期

韭菜的播种期,除冬季土壤冻结不能播种外,其他季节均可播种,但为了能将幼苗的生长期安排在幼苗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下,以利培育壮苗,则应根据韭菜的生物学特性和各地气温情况作恰当安排。如前所述,韭菜的发芽最低温度为2~3℃,最适为15~18℃,在最适气温内6~8天即可出苗,温度降低,出苗时间延长。叶子生长最适温度为12~20℃,超过24℃叶子发育不良。韭菜的幼苗期较长,从播种到成苗,苗高20厘米,茎粗0.5厘米左右有4~5片真叶的定植苗,约需60~70天时间,所以只有春秋两季具备韭菜育苗的有利条件。以陕西关中为例,春播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好,秋播以8月份为好。这样幼苗生长均有一段比较适宜的气温条件。秋播的冬前尚有70~80余天时间的生长期,可使幼苗长出4~5片真叶,能确保安全越冬。夏季高温干旱,且多暴雨,不利出苗与幼苗生长,所以最好安排在5月份高温来临之前,见表1。表1 韭菜的栽培季节(旬/月)

9.韭菜的播前准备工作(1)苗床的选择 韭菜的苗床宜选择地势高燥、土壤肥沃、能灌能排的壤土及沙质土壤,若以黏质土壤作苗床,冬前要进行翻耕加灌冻水,经过冻融后的土壤细疏松软有利出苗生长。凡上一年种过葱、韭、洋葱、大蒜的土壤,不宜作苗床,以免病虫害的传染,以及土壤营养缺乏,导致秧苗生长不良。(2)整地作畦 韭菜幼苗顶土能力弱,播前精细整地是保证全苗的技术关键。春播需在冬前翻耕土地,播前再行浅耕,结合施入基肥,播后精细耙耱,要求做到垅端畦平土细,夏播能否趁墒趁时耕耙,是影响整地质量的重要原因,耕地宜在上午、下午进行,耕后及时耙耱保墒,中午不宜整地,以免因不及时耙耱,土壤结块硬化,影响整地效果。起垄作畦应安排在下午,这样,未做完的工作第二天早晨可以接着去做。面积较大的,应分期起垄,避免起垄后,因未及时修整,中午太阳曝晒造成整地困难,整地效果差。雨前避免整地,以防阴雨造成土壤板结。畦的规格应根据地势、水利条件、土壤状况灵活掌握。(3)播前晒种 晒种可提高发芽率与发芽势,有利培育壮苗。(4)浸种催芽 韭菜可干籽播种,也可以浸种催芽,应根据栽培季节、播种方法、土壤墒情等情况酌情处理,一般春播气温偏低,干播比较安全,初夏早秋气温偏高,蒸发量大,为使幼苗趁墒及早出土,以浸种催芽播种为好。

浸种催芽是缩短幼苗出土时间的有效措施,一般经浸种催芽露白后播种的可提早出苗3~5天,方法是在播前4~5天把种子放入30℃温水中,清除水面飘浮的瘪籽,浸泡一昼夜后,捞出用湿布包裹放入15~20℃的地方催芽,每天用清水淘洗1次,经2~3天,约有一半胚根露白即可播种。

10.韭菜的育苗播种技术要点(1)播种方法 韭菜的育苗播种分干播和湿播两种方法。韭菜的播种方式分条播和撒播,条播有管理方便,利于掌握适宜的行、株距,节省种子的优点。撒播则有作业简单,省工等优点。

干播时宜用条播,湿播以撒播为宜,有利于作业。(2)技术要点

干播法:

①条播按10~12厘米行距开沟,沟深1.5~2厘米,将种子溜(撒)于沟内,再整平畦面,覆盖种子后灌水,幼苗出土前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土壤板结。

②撒播的种子均匀撒入畦面后,用菜耙轻耧使种子入土,镇压后灌水,再趁墒薄撒一层约0.5厘米沙土,保墒效果更好。其他管理同湿播法。

湿播法:方法是播前先将覆土取出筛细,整平畦面后浇水,待水渗下后,先薄撒一层细土,以免种子粘泥,影响呼吸,再将种子均匀地撒于畦内,分两次覆土,避免土壤毛细管因水上升造成板结,影响出苗,第一次覆土1.5厘米厚,间隔一些时间,再覆土0.5厘米,这样毛细管上下层不连接,就能保持表土既疏松又湿润的状态,避免表土板结影响出苗。(3)播种量 幼苗营养面积的大小,对于培育壮苗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播种量必须适宜,当然播种量的大小还和播种方法、土地条件、管理条件、种子质量等有关,一般667平方米播量4~5千克,若种子不纯净、发芽率低、土地不平整、管理条件差的则应酌量增加。

11.韭菜的直播要点

直播方式有条播、穴播两种,以条播为主,按其栽培方式,可分为平畦直播和平畦沟播,其要点如下:(1)整地作畦 细致整地后起垄作畦,保护地栽培的,还应根据覆盖方式决定畦宽,如4米的塑料拱棚一般按1.3米或2.6米畦距起垄,以便覆盖薄膜时可按1.3米两畦或2.6米一畦进行覆盖,一般垄宽30厘米,高25厘米左右。(2)播种技术要点

①平畦直播按20厘米左右开沟,沟深7~10厘米,宽10~12厘米,再将沟底整平进行播种,播后用小菜耙轻搂,使种子入土,或覆土2~3厘米,用脚踏、板拍等方法镇压后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若采用浇后覆草或覆土一层,保墒效果更好,此法行距较窄,开沟较浅,适于种植年限较短,粪土来源方便的地方,优点是易进入丰产期,早期产量高,缺点是易封垄、早衰、客土用量大。

②平畦沟播,在畦内按30~40厘米开沟,沟深10厘米,以上,沟宽15厘米左右,先踏实沟帮,然后整平沟底,播种时播幅宜宽10~11厘米,播后轻轻覆土2~3厘米,然后镇压浇水,其他管理同①,此法开沟较深,行距较宽,管理方便,种植年限长。(3)播期与播量 播期与育苗相同,播量一般只及育苗用量的1/2左右,要争取播种均匀,覆土薄厚一致,以免稀稠不匀,苗子大小不一。

12.韭菜的苗期管理

韭菜发芽较慢,幼苗期又长,管理工作应围绕以下几点来进行:(1)浇水追肥 韭菜出苗前应保持土壤湿润,如土壤发黄发白即需浇水,苗出齐后,可在浇水后撒土保墒。随着种苗生长渐次增加灌水间隔时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有利培养具有发达根系的健壮的秧苗。追肥需根据苗情掌握,一般每667平方米撒施尿素5~8千克即可。(2)中耕除草 由于韭菜幼苗生长缓慢,最易遭受杂草威胁,所以定期除草保持苗床清洁是幼苗管理重要措施,条播的可用锄在行间轻锄,结合用手拔除苗间杂草,撒播一般多在浇后趁畦土松软时拔除,也可用除草剂防治杂草,详见13题。(3)间定苗

①育苗床撒播的,一般按3厘米见方留1株,667平方米留苗20万株左右,条播的只将稠苗、病、残、弱苗拔除即可。

②直播根据栽培目的、播种方法灵活掌握。一般多行匀苗,即将稠处苗子移向稀处,并拔去弱小病苗。间定苗时间,育苗床宜早,多在2~3叶期进行,直播苗略迟。(4)防治病虫害 地下害虫有蛴螬、蝼蛄等,地上害虫有韭菜蝇,病害有灰霉、霜霉病,防治办法见26题。

13.韭菜的化学除草

韭菜分新生韭菜和老根韭菜(1)新生韭菜除草 人工除草;每667平方米需30~50个工,应用化学除草至少需施用两次药。

①播种后出苗前土壤处理。新生韭菜施除草通比较安全,效果好,2残效期45~50天。方法是用33%除草通乳油100~150毫升/667米,施药后可以不混土(在干燥情况下需混土)。用地乐胺也较安全,除2草效果好,残效30天左右,用量48%地乐胺乳油200毫升/667米,施药后也可混土,深度3~5厘米。使用除草醚和扑草净,有10%~30%植株产生药害,除草效果较好,残效20~30天。为了减轻药害,保证出苗率,在使用中必须掌握好药量,做到喷雾要匀,适当加大播种量(约增加10%左右)。在沙性土壤中,禁止使用扑草净。播后早施药可减轻药害,但由于两种药残效短,韭菜播种后,早施药虽然安全性增加,但除草效果不理想,只有晚播韭菜,才可以采用早施药措施。

其他除草剂也可在育苗韭菜上应用,它们是:50%除草剂1号可22湿性粉150克/667米;30%毒草胺乳油500毫升/667米;60%杀草丹22乳油300~400毫升/667米;15%异丙隆可湿性粉剂250克/667米;250%除草剂1号可湿性粉100克/667米与50%扑草净可湿性粉50克/66722米混合使用;30%毒草胺乳油350毫升/667米与25%除草醚乳油1502毫升/667米混合使用。

②出苗后土壤处理。由于新生韭菜生长期长,约4~5个月时间,再加上前期生长缓慢,杂草生长快,施用的除草剂有一定的残效期(约20~50天),残效期过后,杂草便大量发生,因而必须进行第二次除草。第二次除草时间,应根据施用药剂的残效期,和根据田间杂草再次萌动的时间来确定,第二次施药前要人工拔除大草,施用的2药剂如下:33%除草通乳油100~150毫升/667米;48%氟乐灵乳油22100~150毫升/667米;48%的地方胺乳油200毫升/667米;50%扑草22净可湿性粉100克/667米;50%除草剂1号可湿性粉150克/667米;2250%利谷隆可湿性粉50克/667米与50%扑草净可湿性粉50克/667米混合使用。喷药后可浇一次水,施用氟乐灵后进行浅混土。如果效果不好,育苗韭菜还得进行第三次除草,方法同第二次。

③茎叶兼土壤处理。播种较晚的新生韭菜在出苗前,而杂草已出2苗的情况下,可用20%百草枯水剂100~150毫升/667米与上述任何一种除草剂混用,除草效果较好。

④出苗后茎叶处理。出苗前未使用除草剂,出苗后韭菜地发生了2草荒,可用50%利谷隆可湿性粉150克/667米;或25%除草醚乳油22750~1000毫升/667米;或80%伏草隆可湿性粉75~100克/667米;2或80%伏草隆可湿性粉75克/667米加入33%除草隆乳油1000毫升/66722米;或25%虎威水溶液100毫升/667米加入12.5%盖草能乳油60毫2升/667米,进行茎叶喷雾,使大部分杂草死亡。这种茎叶处理,在杂草少的地区会给韭菜带来一定的药害,但对大部分韭菜是安全的。杂草干枯后,立即进行人工除草,然后按上述方法应用除草剂及时进行土壤处理,防止新草再次发生。(2)老根韭菜除草 老根韭菜抗药性较强,适用的除草剂较多,每收割1次需用药1次,收割后要清除田间大草、松土,待韭菜伤口2愈合后施药,主要使用的药剂和方法如下:每667米使用100~150毫升48%氟乐灵乳油喷雾后,结合混土进行中耕除大草,对韭菜安全,成本低,除草效果好。也可用50%扑草净可湿性粉100~150克/667米22;33%除草通乳油100~200毫升/667米;25%除草醚乳油500毫22升/667米;48%地乐胺乳油200毫升/667米;50%除草剂1号可湿性22粉150克/667米;50%扑草净可湿性粉75克/667米和50%利谷隆可湿2性粉50克/667米混合。以上药剂均做土壤处理,只有除草醚对叶面有烧伤作用,但对生长无影响,其他药剂对老根韭菜均安全,如果用20%除草醚微粒剂每667平方米21.25~1.5千克拌土20~30千克,撒施效果也好。

14.韭菜定植应注意事项(1)定植时期 定植时期的选择,主要在于定植后的气候条件是否有利于根系发育。根系发育需要日平均温度12~24℃,陕西省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清明前后)播种的应于夏至前(6月下旬)定植,谷雨节后(4月20日)播种的宜到白露(9月8日)后定植,秋季8月下旬~9月上旬播种的到11月上旬定植或到第二年早春土壤消冻后定植,正确选择定植时期有利于缓苗与发根,夏季温度高,蒸发量大,叶部失水多,11月中旬以后,气候渐冷,温度低不利于缓苗与发根。(2)定植前的准备

①定植地块的选择,原则同育苗地。

②整地,方法随栽培技术而异,栽植方法又可分为沟栽与平畦栽,畦的规格各地不一,用于覆盖栽培更依覆盖方式,选用薄膜幅度酌情决定畦宽。

③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好,既能改良土壤结构,有利于根系发育,又可利用基肥肥效期长的特点,防止脱肥现象。一般施肥量为厩肥4000~5000千克。

④防治地下害虫,地下害虫有蛴螬、蝼蛄等,结合整地施入4.5%甲敌粉1.5~2.5千克,或甲基异柳磷1500倍液喷在麦糠等附着物上撒入。(3)定植方法 定植前将苗挖出,按大小棵分组(便于区别管理),剪去须根先端,只留2~3厘米长,以利移栽作业,再将叶子先端剪去一段,减少水分蒸发,以维持吸收与蒸发的平衡,如是分株繁殖的老韭根,还应剪去两年以上老根茎。合理密植是韭菜高产稳产的关键,其密度应根据栽培方式、品种分蘖能力强弱来决定,过稀前期产量低,过密由于分蘖很快产生封垄,也难持续高产,适宜密度应以促进分蘖,持续高产,便于管理为原则。(4)韭菜的栽培方式分开沟栽培和平畦栽培两种。

①平畦栽培是按15~20厘米行距开沟,沟深3厘米左右,然后按10~12厘米,以窝距定穴,每穴栽10~15株,在定好的穴距上,左手护丛株于沟内,右手将沟沿上的土掩护丛株,依次类推,直至栽完全苗。

②沟栽是按30~40厘米的行距开沟,沟深15厘米左右,按穴距24厘米左右,沟内挖穴,每穴20~30株,于沟中穴内3厘米深栽植,深度对韭菜寿命和分蘖均有影响,一般应采取深栽浅埋,分次覆土的原则。栽植时以叶片与叶鞘联接处不埋入土中为宜,要栽平栽直,栽后要踏实。

沟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培土,随着植株增高,培土不断进行,把原来行间的高埂变为深沟,便于排灌。

15.韭菜定植后第一年管理要点

定植后及时浇水,以利秧苗成活,到新叶出现,新根产生时,结合浇水轻施缓苗肥。接着进行中耕、除草保墒,以后浇水间隔稍长,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以利根系生长。(1)春播育苗早秋定植 在定植1个月后,天气已转凉爽,定植韭菜根系已恢复,植株进入旺盛生长阶段,此时应充分供应肥水,促进叶的健旺生长,为鳞茎的膨大和根系生长奠定基础。一般5~7天灌水一次,并追施速效肥2~3次,以后气温逐渐降低,植株生长缓慢,根吸收能力减弱,同时叶部养分不断转运贮藏在鳞茎中,此时宜减少灌水与施肥次数,只要保持地表不干即可,若浇水过多,植株恋青,回根慢影响营养积累。

早秋定植的,一般不得收割而着重养根,即培养健壮的株丛,以建成强大的吸收器官和同化器官,为以后高产打下基础。(2)秋播春栽的 前期管理情况与春播秋栽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是,经过春夏两季100余天的定植后生长,定植幼苗根系已经健旺发达,地上部也已生长繁茂,进入8月份以后,天气渐凉,开始进入又一个韭菜旺盛生长期,此时宜进行第一次收获,以避免生长繁茂的植株遇雨产生倒伏霉烂,且收割后的韭菜新生植株茎粗叶宽,为增强秋季光合作用能力创造了条件,收割后伤口愈合、新叶长出时,宜重施水肥1次。第二次收割宜在9月中旬,两次收割间隔时间约40天,间隔时间比正常韭菜约长10天左右。收割间隔时间长,有利于植株根茎物质积累,此期加强水肥管理,促使根深叶茂。第二次收割直至下霜植株枯萎死亡,不再进行收割,以利叶部营养向根茎部转移,使来年返青早,产量提高。(3)初夏播种晚秋定植的 管理与秋播春栽的相同,只是第一次收割期也适当提前。(4)早秋播种初冬栽植的 管理与春栽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新栽幼苗更应加强越冬的保温防寒工作,以减少幼苗死亡率。

直播的韭菜管理工作应根据播种时间,苗龄苗态,植株健康状况(生长强弱参照育苗移栽的苗情)进行,韭菜越冬能力大小、长势强弱、产量高低决定于前一年植株体内营养物质积累状况,而营养积累取决于秋苗定植后的管理,韭菜越冬能力强弱,虽与植株冬前营养积累有关,但土壤保水力和寒风侵袭也是主要因素,因此在有条件时,用蒿草、马粪、枯枝落叶等进行地面覆盖,对越冬、返青都有较好效果。

16.韭菜第二年后的管理要点(1)正确处理收割与养根的关系 在韭菜生产上,养根与收割的关系,既矛盾又统一,养根是栽培手段,目的是提高韭菜生长势,增加营养物质积累,为持续高产、稳产、延长植株寿命打下基础。收割是栽培的目的,其结果势必引起营养物质消耗,减弱生长势,尤其收割次数多、留茬过低,必将使产量逐年下降,植株过早衰老,因此,要加强管理,并控制收割次数。一般在播种当年不收割,从第二年开始收割,并应根据植株的生长势强弱,植株年龄等具体情况,将每年收割次数控制在3~5次之间,才能达到秧壮、稳产、高产的目的。

韭菜叶片制造的营养物质,一方面供叶的再生长,另一方面贮存于根茎之中,据观察,韭菜收割后10天内,叶片生长所需营养的90%来源于韭菜根茎的贮存养分,所以,要获得韭菜高产,首先必须培养肥大根茎,而富含营养的根茎又是以旺盛的叶片为基础,所以,适当延长韭菜生长时间,增加收割间隔天数,对于提高产量和培养根茎都有好处,这是韭菜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2)促壮苗,促分蘖 韭菜株丛不断扩大,是由于营养器官更新复壮的结果。韭菜更新复壮的主要形式是分蘖和跳根,从1个叶鞘里形成两个或3个植株,这种现象叫分蘖,首先在靠近生长点上位的叶腋发生叶芽形成分蘖,分蘖开始以后,叶鞘逐渐增粗,叶片数目也增多,待长破叶鞘外皮后,变成独立植株。

韭菜年龄愈长,分蘖数亦愈多,而活的须根数目,每一分蘖约有十余根。

植株年龄与分蘖关系较为密切,定植后2~4年韭菜生长旺盛,分蘖力强,产量达到高峰,以后由于老龄根茎解体和老根死亡,使每穴分蘖数目不能无限度增加,到一定株龄后,植株新生和死亡达到动态平衡,即不断形成新分蘖,又不断发生植株衰亡。导致植株衰亡的原因主要是抽薹开花,使营养用于生殖生长,而使新形成的分蘖处于饥饿状态,因营养物质供应不足而中途死亡。另外,由于逐年分蘖株数增多,相互拥挤,株丛内部通风透光不良,使中部植株处于郁闭状态而引起死亡。

韭菜分蘖不是可以无限进行下去,因为每一株丛中央的1个分蘖(母株)生长到一定时期后会衰老枯死,有的分蘖抽薹开花后,该分蘖也枯死。分蘖的多少,除品种之间有差异外,与气温、施肥水平及繁殖方式等也有一定关系。土壤肥沃,水分充足,则分蘖力强产量较高;反之分蘖力弱,而产量较低。杭州“绵韭及雪韭”用播种苗繁殖时,分蘖数及分蘖系数都比用分株苗繁殖的多,若每丛栽的株数增加,总分蘖数虽然随之增加,但分蘖系数则相应下降。

分蘖是影响韭菜产量及生长的主要特性。影响分蘖势强弱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综前所述,除生育年限、栽培方式、栽植密度、品种特性外,尚和栽培季节、肥水条件、收获次数有密切关系。

春播一年生韭菜,当年秋季长出5~6片叶时,就可发生分蘖,以后逐年进行,二年生以上韭菜,每年分蘖1~3次,但一般为1~2次,分蘖时期从2月下旬到9月下旬均可进行,而以春季为主(春季多在4月,夏季多在7月),每次分蘖数以2株为最多,但也有1株或3株的。

植株营养状态,是影响分蘖的重要因素,生长旺盛植株,分蘖势强,南北各地春秋两季分蘖较多,是因为这时的气候条件适合于营养生长及蘖的分化,因此加强春秋两季水肥管理,对于促进韭菜分蘖、植株茂盛生长、夺取当年高产、增加根茎营养积累、争取来年丰产有重要作用。这是韭菜长盛不衰的高产栽培重要措施之一。

如果栽培过密,每年收割次数过多,肥水供应不足,都会影响植株营养状况,而使韭菜分蘖次数以及每次分蘖株数相应减少。(3)水肥管理要点 据河北农业大学调查,韭菜追肥与不追肥相比,追肥的植株生长速度均快于不追肥的。

韭菜耐肥性强,特别对氮肥有良好反应,除施足底肥外,还要“刀刀追肥”,追肥应以速效性氮肥为宜。

通过分蘖,韭菜根茎不断向上移动,下部老根茎也逐步衰亡,通常每个分蘖基部平均发生10~15条须根,每株1~2年生韭菜有15~27条须根,每株多年生有100~150条须根,由于分蘖不断上移,新根也随着新鳞茎层层上移,这种现象叫跳根。韭菜分蘖后,随即产生新根,因此,韭菜也有春根和秋根的区别,从第三年开始,在新根出现的同时,老根也不断死亡,并于每年夏季发生大量换根现象。

韭菜每年跳根的高度,与分蘖和收割次数有关,一般收割4~5茬,其跳根高度约1.5~2厘米。

在韭菜生长过程中,鳞茎和根系不断向地表延伸,往往使根茎裸露,植株倒伏,为此需要逐年盖客土,借以加厚土层,增加根系生长部位,盖土要在晴天中午进行,选择晒过的细土,覆土厚度应根据韭菜每年跳根高度而定,一般为2厘米左右。韭菜的跳根特性和喜肥特点决定了韭菜的施肥原则。应以圈肥、沤肥等有机肥辅以氮素化肥相结合的施肥技术,以满足韭菜对粪肥的持久需要。

由于圈肥、沤肥肥效期较长,营养较完全,大量施入除满足韭菜持久生长,长势不衰外,尚可改良土壤,改善韭菜根部的生态环境,增高土层,有利于韭菜分蘖与跳根的进行。圈、沤肥的施入时间一般按初夏、早秋、初冬3次进行,5月上旬立夏前后,韭菜经过春季营养生长,根部已经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为了满足韭菜分蘖与跳根的需要,此时宜进行第一次施肥,8月中旬立秋后,韭菜开始进入秋季旺盛生长阶段,可进行第二次施肥,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大雪前2后,结合浇冻水重施越冬粪肥,每667米每次施肥量3000~4000千克,基本上可满足韭菜跳根与分蘖需要。粪肥不足,也可添加大田肥土混合施入。每年除施入3次粪肥作基肥外,还应采用定期和不定期2追肥,定期可在韭菜割后3~5天内结合浇水每667米施入氮肥尿素5千克。不定期施肥主要在韭菜生长期间表现缺肥时施入,施肥量可大一点,切勿收割后立即施肥,以免引起肥害,施用未充分腐熟粪肥,易造成严重蛆害,如用氨水随浇水施入能取得明显防虫效果。

有些地区有施用黑豆、油渣的习惯,但应注意在施用时间及施用技术上的选择,在施用时间上,宜选择早春、晚秋及初冬无种蝇活动时施入,并须进行沤制,在其他各季施用,应在黑豆、油渣中施入杀虫剂,以免招致种蝇引起蛆害。

韭菜对水的要求是和气温高低、植株生长量的大小呈正相关,早春气温较低,蒸发量小,应适当控制浇水,若土壤潮湿,可以不灌水,直到第一茬收割后3~5天内,应以中耕为主。除有利于韭菜伤口愈合,避免遇水根茎腐烂外,主要还在于没有茎叶生长与蒸发的大量水分消耗。每茬韭菜的生长中后期及夏秋季韭菜茂盛生长时期,是水分需求量大的时期,一般应5~7天浇1次。立冬以后,韭菜被迫进入休眠,应在土壤封冻前浇足冻水,以确保韭菜安全越冬和翌春返青。(4)中耕除草 中耕可以改变土壤的物理状况,促进粪肥分解,改善韭菜根际生态环境。干旱时可以保墒,雨涝时可促进通气,早春与初冬可提高地温,中耕可以创造上干下湿,有利于控制病害的滋生与传播及消除杂草。

中耕一般在每茬韭菜割后及生长前期进行,韭菜割后及时用菜耙在畦面轻搂划破畦面,将枯草残叶清除干净,第二天韭菜显行后,即可进行中耕约3~5厘米,待土壤干燥后灌水,由于韭菜生长前期需水较少,可趁墒及时中耕保墒,此后中耕要浅,以划破地皮为好,约深2厘米左右。韭菜封垄以后,一般不再中耕,应抓紧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以满足韭菜旺长的需要,除草在韭菜生长期间随时进行。

每年早春,宜进行1次深中耕,目的在于破坏老朽根系,改善根际土壤,消除宿根杂草。深中耕一般逐行进行,方法是:土壤消冻,植株开始萌发时,在行间用镢头将畦土开挖约13.3厘米,20厘米深,将其堆在邻行,使韭菜根茎暴露,然后将客土及粪肥施入,即可进行第二行畦土的开挖,并将掘出土壤堆放在前一行上,依此类推,直到开挖全田后,修整畦面,浇水促进韭菜新根发生,对于改善根系环境,夺取当年高产,大有好处。(5)防治病虫害 早春保护地韭菜易感染灰霉、霜霉病,阴雨季节容易流行霜霉病,此类病害发生,和韭菜行间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过大有关,亦和韭菜旺盛或杂草丛生通风透光不良有密切关系。除进行中耕除草、培土以利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外(保护地栽培的宜加强通风散湿),应喷药防治。

韭菜的害虫,主要有葱蓟马、地蛆、蛴螬、蝼蛄等,在栽培措施方面,应注意勿施用未腐熟粪肥,每茬韭菜割后,及时清洁田园,浇水时顺水灌入氨水,可取得较好效果。防治地下害虫,一般采用灌根的办法。

17.韭菜收获应注意的问题(1)收获次数与产量 韭菜产量以每年总产量计算,每667平方米年产量与每年收割次数及每次产量有关,而每次收割量,等于每667平方米栽植丛数,每丛株数(分蘖数)及单株叶数与单叶重有关,每年收割次数及每次采收量及品质,因季节而不同,因而在相同肥水管理条件下,每年总产量,并不因采收次数增加而成正比例增加,事实上,采收次数多,而每次采收量会相对较低,采收次数少,每次采收量较高,一般每667平方米3000~5000千克。

韭菜再生力强,生长速度快,一年可收割多茬,但为持续高产,防止早衰,应严格控制收割次数,每年收割茬次多少,要视生长势强弱和施肥量多少而定,收获季节主要在春秋两季,春季(清明至芒种)收割2~3茬,秋季(处暑至秋分)收割1~2茬,产品品质,以春茬最佳,秋茬次之,夏季不宜收获。(2)收割方法、时间与产量。

收获时的留茬高度,必须适当,过浅影响产量和品质,过深损失茎根,一般割口处如为绿色说明下刀过浅,白色说明下刀过深,割口以黄色较为适宜,正如农谚所说,扬刀1寸等于多上1次粪。

为了避免留茬高影响韭菜的商品性,在生产中常采用割韭镰刀紧贴地面或略入地面而割的办法,这样收割的韭菜,刀口整齐,商品性好,收割作业进展快,为避免损伤根茎,影响下茬生产,应采取增施粪肥、客土的办法来提高畦面。

另据试验,韭菜在20~35天的生长时间内,时间愈长,产量愈高,但品质随之下降,时间与产量成正比,与品质成反比。

韭菜收割间隔的长短,应以植株长势和气温高低而定,春韭收割的间隔时间是随着温度升高而缩短,第一刀由返青到收割约需40天,第二刀约25~30天,第三刀需时20多天,如肥水不足,每茬生长天数就会拉长。如收割日期间隔短,鳞茎内无多余养分贮存,就会影响后刀产量,据山东历城菜农经验,以七叶一心时为割韭标准。(3)收获时间和品质 品质与收获季节,生长时间的长短及收获时间早晚有密切关系,此外,还受以下诸多因素的影响。韭菜品质,主要表现在叶中纤维素多少,组织木质化程度,除品种特征外,还与温度、水分及土壤营养有关,温度高、光照强、气候干旱、氮肥缺乏,则木质化程度大,而糖含量低,所以一般以春季采收的品质较好,尤其是在雨后叶子生长快、组织柔嫩,而夏季高温季节,叶子生长慢,纤维含量多,糖含量少,产量也较低,入秋以后,生长又迅速,品质亦较好,冬季用软化栽培韭菜,纤维少,而糖含量多,被认为是蔬菜中的珍品。韭菜以清晨收割为最好,因为经过一夜的生长,叶部水分尚未蒸腾,品质特别鲜嫩。

18.韭菜春季管理要点(1)灌水 早春,当平均温度达0℃左右,土壤逐渐解冻,若土壤墒情不足,应浇返青水,因早春气温较低,蒸发量不大,灌水量宜小,若土壤潮湿可不浇,直到第一茬收获后才开始浇水,以后随着温度上升,韭菜植株长大,需水量渐次增强,5月份是韭菜春季生长最旺盛的时候,应加强水肥管理,保持地面湿润,以满足韭菜旺长需要。(2)施肥 韭菜根部伸长最低温度为0~6℃,根毛发生最低温度为4~12℃,说明根毛发生所需求的温度比根伸长温度要高,在根毛伸长适温范围内,根部吸收养分随温度提高吸收速度加快。

由于低温时根部呼吸强度降低,供给能量少,根细胞质黏度增加,代谢弱,主动吸收慢,离子进入细胞困难,吸收矿物元素量少,还由于根细胞原生质流动减慢,吸收的矿物元素移动慢,养分输送、物质代谢减弱。

所以早春韭菜一般不予追肥,若需追肥时,宜在苗高10厘米时进行。由于不同态氮素对温度反应不同,在过高或过低温度下,根部对硝态氮吸收量大幅度下降,而氨态氮吸收量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早春追肥宜以尿素、氢铵等氨态氮肥为宜,春季以后,每茬韭菜收割后宜坚持刀刀追肥,即收割1次最少追肥1次甚至2次。(3)中耕 早春中耕有提高地温、保墒作用,应在土壤消冻后抓紧进行中耕保墒工作。韭菜开始萌发后,应深中耕1次,办法可参考16题,生长3年以上的韭菜,为了提高韭菜长势,减少不必要的分蘖,一些地方采取剔根紧撮客土等技术措施,其做法如下:(4)剔根和紧撮 土壤消冻后,韭菜萌发前,结合深中耕将韭菜行间土掘出,然后用竹竿将根际土壤挑出剔除枯死根茎及细弱分蘖。再把向外张开的植株撮拢在一起,填入细土,称紧撮,通过剔根和紧撮,结合消灭韭蛆,有利通风透光,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防止雨季倒伏和腐烂,还能防止早衰。(5)客土 也叫橏土(垫土),韭菜有跳根特性,为了促进新根生长,防止植株倒伏,因此用橏土办法来满足韭菜跳根需要,以弥补土粪不足,橏土宜用细碎土壤,在紧撮后,选晴天中午进行,覆土厚度以跳根高度而定,一般3~4厘米,覆土后,挠土,使客原土混合。(6)培土 培土多用于沟栽韭菜,把行间细土培于株丛旁,使叶鞘处于湿润黑暗环境中,有促进叶鞘伸长和软化作用。(7)防治病虫 韭蛆是韭菜的主要害虫,对露地韭菜夏秋两季均有危害,以春秋危害严重,轻者植株枯黄萎蔫,重者成片死亡,其防治方法,除忌用未腐熟肥料外,可用800~1000倍乐果乳剂或700倍敌百虫液灌根。

19.韭菜夏季管理要点

韭菜喜欢冷凉气候,不耐高温,温度在6~15℃时生长速度加快,15~20℃生长速度减慢,超过25℃以上几乎停止,在高于25℃不利于韭菜光合作用,所以韭菜在高温季节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增强,植株生长减弱,呈现“歇伏”现象,由于气温升高,光照强度加大,导致叶部组织纤维增加,品质下降,一般不进行收割,而以养苗为主,应继续加强根株培养,为秋季生产打好基础。

韭菜夏季管理应做好以下几点:(1)浇水施肥 夏季高温,水分蒸发量大,为给韭菜创造较适宜环境,应注意浇水施肥工作,夏季韭菜宜采用小水勤浇办法,并将浇水时间安排在早晚天凉时进行。夏季施肥宜淡宜少,忌施浓肥或大量施入。(2)排涝防病 夏季高温多雨,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韭菜疫病及枯萎病的发生与流行,除喷药防治病害外,应做好排水防涝工作,在暴雨过后,用井水浅灌,有降低地温、疏通毛细管作用,此外及时摘除地面黄叶,结合中耕修整畦面,改善行间通风透光条件,能减轻病害。(3)中耕除草 夏季韭菜忌高温,故宜于浇水后及时中耕保墒,保持上干下湿,有利于降低病害,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杂草滋生,应及时拔除,以利通风透光。(4)采种韭菜管理 韭菜在开花结实时,需要消耗大量养分,因此在抽薹开始以后,应加强肥水管理,避免因生殖生长营养消耗过大,影响植株生长、分蘖及营养物质的积累,影响来年产量。韭菜抽薹期不集中,为使成熟期一致,便于采收,应将早期和晚期的零星抽薹及时打掉,不作留种的,应在花薹幼嫩时摘除,以利根株培养。(5)套种遮荫的夏韭生产 由于夏季高温影响,在蔬菜生产中,常出现高温蔬菜淡季,为了增加高温淡季韭菜供应,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套种高秆作物。通常采用茄子、架豆与韭菜套种,方法是架豆于5月份种植,茄子于3月份育苗,5月份栽植,均套种于韭菜畦梁上,架豆窝距50厘米,每窝播种4~5粒,留苗2~4株(一般不间苗)茄子株距50厘米,架豆于6月份搭架,7~8月份高温季节即产生遮荫效果,可以减弱田间光照强度,改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韭菜生长和品质改善,此外套种作物尚可增加收益。

②使用遮阳网。这是近年来兴起的配合高温季节蔬菜生产新技术,遮阳网的使用,可均衡、有效减弱田间光照强度,增加田间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更可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是目前推广的高温淡季蔬菜高产栽培实用技术之一。

韭菜夏季生产以后,秋季一般不宜再收割,而应着重于培养根株,以利来年生产。

20.韭菜秋冬管理(1)秋季管理

①立秋以后,天气逐渐转凉,进入8月中旬,韭菜开始恢复生长,进入9月,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是韭菜生长的旺盛季节,也是培养根株最好时期。此期应加强水肥管理,以满足韭菜旺盛生长需要,追肥一般10~15天施1次,每667平方米每次追施尿素5~7千克,追肥后立即灌水,以达到水肥并济目的,以后管理可依照栽植第一年的方法进行。

②春秋两季冷凉季节易于传染灰霉病,同时地蛆危害也很严重,应注意防治。

③秋季韭菜收获次数要少,收获间隔时间宜长,以有利于根株培养,一般在8月下旬到9月下旬之间,收割1~2次,9月下旬以后停止收割,使韭菜凋萎前有30~40天的生长时间,并在霜冻以后使其自然凋萎,这样可使叶部营养逐步转移到根茎之中,提高根茎中的细胞液浓度,有利于增强植株越冬抗寒能力,为来春返青奠定物质基础。(2)冬季管理 入冬以后,经过多次浓霜侵袭及叶面冻融的温度变化,而使韭菜叶部细胞破裂,失水死亡。韭菜耐寒程度除和品种有关外,尚和栽培管理水平、植株生长状况有关,所以在韭菜生长后期,应减少水肥投入,以免韭菜生长过旺,抗寒力减弱。在收获时间上,应避免最后一次收获时间太晚,以利韭菜在遇到霜冻时,已长成健壮根株,增加对霜冻抵抗力,以提高韭菜叶部营养转移到根茎的能力,并为其转移争取一定时间。

韭菜叶部全部凋萎以后,应及时清除败枝残叶,浇冻水宜在12月上中旬土壤冻融期进行,因此时白天消融,晚上结冻。水分蒸发量小,畦面施土肥有保温保墒、保护根茎作用,宜在浇水后早晨土壤尚未结冻时进行,一般667平方米施肥粪3000~5000千克。

21.韭菜保护地栽培类型

韭菜是一种适于作为促成栽培的蔬菜,可作冬季及早春淡季供应,在北方各地应用普遍,源远流长。促成早熟栽培的方法有下列几种:(1)风障早熟栽培 利用风障提高地温及土温,促进生长,提早成熟。(2)盖韭栽培 可分为草帘盖韭、麦秸盖韭、花盆盖韭、培土盖韭、草棚盖韭及日光温室盖韭栽培等。(3)囤韭栽培 因不同场所而分为加温温室、日光温室、温床、阳畦、窑洞及掘窑囤韭栽培等。

所谓盖韭,就是在植株上加覆盖物,提高温度,促进生长,进行软化。所谓囤韭,就是把韭菜在冬前连根掘起,移到温暖地方,利用其根茎的营养物质,生长韭叶。囤韭以北方栽培较多,而利用培土、草棚、花盆、瓦筒等覆盖方法,进行软化栽培,则以南方较多。(4)中小棚塑料薄膜春早熟、秋延后栽培,这是新兴的保护地栽培技术,由于应用此技术具投资较少、作务容易、技术简单、产量高、品质好等优势,所以近年来已成为保护地韭菜生产的主要方法,并继续呈现出日益蓬勃发展的势头。(5)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保护地生产。

22.中小拱棚覆盖、秋延后栽培技术要点(1)时间选择(10月下旬~12月上旬):

①气温条件。以西安为例,10月下旬平均气温11.8℃,11月上旬9℃、中旬6.8℃、下旬3.7℃,12月上旬1.7℃,平均6.6℃。

②中小棚内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据测定,当外界气温在-2℃,持续时间在4小时以内,小棚内温度一般在2~3℃,当外界气温在6℃时,小棚内温度一般可保持10℃以上,晴天无风中午可达20℃以上,外界气温在9℃时,小棚内温度可达15℃以上,晴天无风小棚内温度可达25~30℃。(2)韭菜秋延后栽培的可行性,如前所述,韭菜在6~15℃范围内,生长速度最快,升至15~20℃时又减慢,超过25℃以上,韭菜生长几乎停止,韭菜耐低温、抗霜害,秋后经受早霜,地上部能照常生长。如果外界气温降到-6~-7℃时,地面上的叶子才开始萎蔫。所以在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约40天时间里,外界气温都适宜韭菜生长。只是由于夜晚低温和霜冻,扼杀了韭菜的生机,才使韭菜被迫转入休眠。中、小棚塑料薄膜的使用,改善了韭菜的生活环境,使得夜晚低温和霜冻得到充分隔绝保护,韭菜得以无恙生长,所以利用中小棚进行韭菜秋延后栽培,是延长韭菜供应期,增加蔬菜花色品种的有效途径。(3)品种选择 由于秋延后栽培面临外界气温逐步下降趋势,所以必须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经多年露地观测,河南平顶山农科所培育的791韭,具有耐寒力强,冬季枯萎迟等特点,宜作秋延后栽培的首选品种,其次如汉中冬韭,成都犀浦韭,亦可作为选用品种。(4)栽培技术要点

①及时扣棚。扣棚应抢在早霜来临之前进行,以免韭菜经过霜冻引起地上部物质向根茎转移,影响扣棚效果。扣棚前应将前茬韭菜及时收获,避免在韭菜生长途中进行,以免温度的剧烈变化,引起韭菜黄化、干梢,影响产量和品质,前茬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并重施一次基肥。

②扣棚后管理。

温度管理:扣棚前期,由于外界温度尚高,尤其晴天中午,棚内温度往往达到25℃以上,影响韭菜生长,应采取白天敞开两头通风,晚上盖严防寒的办法,覆盖新薄膜的,由于新薄膜密不透气,如果不注意通风,容易造成棚内气体交换受阻,而使韭菜产生呼吸障碍,影响生长,产生黄化,严重的成片死亡,以致覆盖失败。韭菜叶生长适温范围,比其他葱蒜类要窄,如在20℃以上,叶子生长比较纤弱,在保护地栽培的,宜将温度掌握在10~18℃范围内,若遇高温,时常发生叶烧现象,使叶尖白化,若是干旱引起的烧叶,则叶尖黄化、骤然通风,急剧降低了植株体温,会加剧叶烧现象发展。植株生长势的强弱、叶子幼嫩程度和发生叶烧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所以避免温度太高,韭菜生长太快、太嫩,保温防冻,通风换气,是栽培管理的关键,为使韭菜茁壮生长,即是阴天也要坚持通风。

水肥管理:10月下旬,上茬韭菜收割后,及时清洁田园,结合浇水,施入尿素或氢铵10~12千克,并晒田2~3日,以便有害气体挥发,俗称“放气”。扣棚后直至韭菜收割,由于气温渐低,水分蒸发缓慢,一般不再浇水与施肥。

病虫防治:此期地下虫以地蛆为主,发现后应浇灌敌百虫5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防治,霜霉、灰霉病,可用多菌灵烟雾剂,点燃后闷棚熏蒸防治。(5)收割 10月下旬收获后,扣棚生长势强的一般约经1个月后即可收割。长势一般的,须到12月上旬以后。直播667平方米产1000余千克,移栽的900余千克,此茬收获后,一般不再生产,而将棚扯除,以便进行其他畦行的春早熟韭菜覆盖,如需再收获一茬的,约经1个月后,在12月下旬至元月上旬即可收获,只是第二茬生产作业难度较大,且产量低。(6)注意要点

①选择扣棚时间。必须掌握在韭菜未经霜冻之前,若经多次霜冻,韭菜虽未枯死,但其叶部营养物质已向根部转运,而在此期间扣棚,会打乱韭菜的生理机制,引起生理紊乱,使韭菜在扣棚后不易恢复正常生长,影响产量。

②避免连茬覆盖。宜坚持前茬收获后覆盖,不宜在韭菜生长中途覆盖,以免造成损失。

③坚持通风换气,以便韭菜生长茁壮。

23.中小棚覆盖,春早熟韭菜栽培技术要点(1)时间选择 春早熟中小棚覆盖韭菜,是以利用韭菜根茎的积累营养为主,叶片光合作用为副的生产方式,所以在扣棚时间的选择上,应使韭菜地上部叶片充分枯凋,叶片养分充分转移到地下根茎部,韭菜已有一段较短的休眠期后进行覆盖,有利于韭菜从休眠状态逐渐苏醒过来,利用根茎的营养积累进行生产。此外,结合市场需要,确定覆膜日期(从覆膜到第一次收割需50多天),使之能在春节收割第一刀韭菜,据此推算,则将韭菜的扣棚时间安排在12月中下旬为宜。这时韭菜已有40余天的休眠期,到春节上市也有50多天的生长期,可谓两者兼顾,相得益彰。(2)气温条件 此期韭菜生产是在一年中最寒冷时月进行,拱棚内温度高低,能否满足韭菜的生长需要,是此茬韭菜生产成败的关键因素。大家知道,韭菜是耐寒性蔬菜,锻炼良好的韭菜叶片,可以忍耐-3~-4℃低温而不致发生冻害,据安志信1965年在天津调查,1月份棚内最低温度在0℃以下14天,绝对最低温度为-3℃,并没有发生冻害。(3)栽培的可行性 根据韭菜耐寒特性,利用中小棚塑料薄膜覆盖韭菜早熟栽培,棚内温度一般可维持在6℃以上,晴天中午可达10℃以上,具备了韭菜缓慢生长的条件。如果附以根际保护措施和加温设施,则可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保护地韭菜生产方式。(4)品种选择 利用中小棚栽培韭菜,首先要求品种对棚内条件适应性强,同时具分蘖力较强、高产、品质好、休眠期适度等性状,我国南北方都有许多优良地方品种,如分蘖力强、高产、优质的天津大黄苗,耐低温、休眠短的汉中冬韭,西宁大浦韭等。(5)栽培技术要点

①培育壮苗,打好基础。为了使中小棚早熟韭菜栽培能够取得较高产量,必须培养健强的营养体和强大根系,尤其在秋春韭菜营养生长最佳时期,应采取加强水肥管理,延长韭菜生长时间,减少收割次数,并掌握要使经受霜冻的韭菜植株,已有30天以上生长时间(即最后1次收割不应迟于9月20日),还要使多次霜冻后的韭菜逐渐自然枯萎,以利叶部营养物质向根茎部运转积累,采取以上多种措施,培养健壮的韭菜根茎,是韭菜春早熟覆盖栽培丰产的基础。

②清洁田园,扣棚松土。此期土壤已经结冻,即使耐寒韭菜品种,除心叶不死亡外,外叶已经干枯,此时应将韭菜地面以上部分全部铲除清理,重施基肥后扣棚。土壤水分不足的,即宜浇水,土壤肥力不足的,宜先浇水随水施入化肥,在浇水2~3天后扣棚,扣棚后不宜通风,以促使土壤尽快解冻。当土壤基本解冻后,应连续中耕几次,松土散湿,提高土温,促使韭菜解除休眠,恢复生长。

③调节温度,防寒防烧。韭菜耐寒性强,在高温条件下,叶片生长迅速,但质地软弱,收割后极易萎蔫,商品品质差。关于温度调节,一般白天掌握在20℃左右,夜间5℃左右,在生产实践中,只要不发生冻害,宁可降低温度,也不可盲目提高温度。保温防寒和通风换气是关键性的日常管理工作,津京地区大雪节在风障上再加风被,冬至节盖双层草苫(或加一层纸被),小寒节在棚南侧还要加盖草苫,并注意做好拱棚东西两端的防寒工作。总之,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就地取材,充分利用保温防寒设备,加强防护避免发生冻害。

黄淮流域,陕西关中地区,冬季一般不加盖草苫,冬至节后的膜内夜间温度一般常在2~℃以上,白天温度大多在10℃左右,日平均温度6~7℃,亦具备了韭菜缓慢生长的条件。由于此种生产方式是以利用根茎营养为主,叶片光合产物为副的“营养转化”生产方式,加之根部土壤温度比棚内气温为高,所以它的生产效果比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明显的。

④坚持通风,壮苗排毒

通风的利弊:坚持通风有利于棚内外气体交换,有利于韭菜生长;同时,通风可将膜内粪肥分解、植物呼吸等排出并积累在膜内的有害气体排除,避免对韭菜产生毒害。近些年有流传新薄膜不能覆盖韭菜的说法,其实主要是由于粪肥分解,塑料薄膜光解等因素产生膜内有害气体积累;对韭菜发生毒害所致。只要坚持通风换气工作,则新薄膜覆盖韭菜早熟栽培也是切实可行的。此外,坚持通风,使韭菜接受低温锻炼,可使韭菜茁壮生长,避免了由于长期生长在密不透气的环境中,纤弱幼嫩的叶片,由于收割与出售,骤然遇到不同环境条件而发生萎蔫,影响商品品质,当然由于通风降低了棚内温度,会对韭菜生长产生影响,推迟收割期(可以用提早覆盖方法来弥补),由于有以上诸多有利因素,这一小弊端也是瑕不掩瑜的。

通风时间与方法:一般春早熟覆盖韭菜生产,在第一茬覆盖后10天内,收割后7天内,第二茬收割后5天内,不予通风,采用闷棚松土提温,促使韭菜萌发。在开始通风时,通风口宜小,时间宜短,以后逐渐扩大和延长,并应掌握以下要点。

通风方位:一般选择在背风面,通风口应更换多个方位,避免长期在一个地方通风;切忌迎风开口揭膜。

通风时间与开口大小:除掌握由小到大外,尚须根据外界气温高低,天气阴晴诸因素灵活掌握,外界气温高,通风口宜大,时间稍长,反之宜小宜短,晴天宜长,阴天宜短,薄膜内温度高,通风宜长,反之宜短;并应注意,逐渐降低膜内温度,不可骤然大通风,而使韭菜产生“感冒”影响生长。

宜坚持通风:第一茬韭菜生长期间,正值全年最寒冷时节,通风相隔可稍长,一般2~3天1次,并应在天气好的中午进行,第二、三茬韭菜生长期间,已经大地回春,阳气日升,通风相隔时间逐渐缩短,直至每天通风,即是阴雨天也不停止,只是在阴雨天通风,宜适当减少通风量和通风时间。

⑤发现地蛆,及时防治。方法见21题秋延后栽培。

⑥收割。收割韭菜应掌握刀口要平,留茬要齐,堆放整齐,捆扎细致,并应注意第一次收割留茬宜高。

一般第一茬韭菜生长50余天,多在春节前收获出售,第二茬生长30天左右,第三茬生长20天即可收割,第三茬收割后已到三月下旬,外界气温早已升高,已不需覆盖。许多地方在第二茬收割后,即撤棚,进行露地生产,其效果并不比覆盖的差。

⑦撤棚后的管理。一般在棚内收两刀韭菜,即行撤棚,撤棚后,植株生长旺盛的,可再割1~2刀青头韭,只是为了培养根系,每茬露地青韭的生长时间,需要适当延长。以利恢复和培养根系,生长势欠佳的,应以培养植株为主,并做好锄草灭蛆工作。到炎夏时,若植株过于繁茂,可将叶片适当剪去一段(1/3~1/2),以免倒伏产生腐烂,入秋以后,加强水肥管理,促其积累营养,为下一次覆盖做好准备。

24.大棚韭菜生产技术

大棚韭菜生产是集秋延后栽培和春早熟栽培于一体进行冬季韭菜生产的一种栽培方式,由于此种栽培方式具有覆盖面积大,温度高,温幅变化小,便于作业等优点,在各大城市菜区已成为主要覆盖方式,并在各地形成许多著名产区,如辽宁海城、甘肃武山等。(1)主要栽培形式 有多年栽培和一年栽培两种,前者如甘肃武山,后者如辽宁海城、北镇等市县。

①多年生栽培法。播量一般每667平方米2~2.5千克,播种方式多用条播,亦有平畦直播和平畦沟播之分,方法见10题。春季播种后及夏秋管理与一般韭菜同。播后第一年一般不予收割,以利培养根茎,第二年春季可收割2~3次青韭,越夏期间,采用剪梢保苗办法,秋季一般不再收割,用于培养根株,初冬经霜后,使茎叶自然干萎,然后清洁田园,施肥浇水,扣棚进行冬季韭菜生产,冬季生产完结后,撤棚培养植株,以利下年再生产。

②一年生栽培法。播种方式多用条播,亦有平畦直播与平/畦沟播之分,唯行距较上述为窄,667平方米播量加大到5~7.5千克之多,亦采用春播夏管秋养根的管理方法,全年不割青韭,冬季韭叶干萎后,施肥扣棚进行冬季大棚青韭生产。在进行3~5茬青韭生产后,由于韭菜根茎消耗殆尽,不堪再用,即予以翻耕改种其他作物。(2)栽培要点

①培育壮苗。大棚青韭生产的丰产基础,取决于冬前根茎营养积累丰缺程度,因此重视露地青韭的水肥管理,促使植株繁茂,根系健壮发达,是大棚生产的有效措施之一。

②扣棚后管理。

温度管理:扣棚时间各地情况不尽相同,一般多在11月中、下旬进行,扣棚前期外界气温尚高,在韭菜未出土前一般不予通风,韭菜出土之后,应注意通风换气,避免高温烧苗影响韭菜正常生长。以后随着外界气温降低,逐渐缩短通风时间,减少通风次数。开春以后,外界气温渐升,亦应采取相应措施,逐渐延长通风时间,增加通风次数。整个温度管理要点,应以调整棚内温度和气体成分,创造使之适应于韭菜生长的环境为宗旨,并应根据韭菜生长要求,采取前期高温(出苗前扣棚不通风),中期中温,后期稍低(以利提高品质)的温度管理原则来进行。

水肥管理:由于冬季温度低,蒸发量小,一般多采取每茬韭菜割后出苗前,小水浇一次的措施,并随水施肥,以后韭菜生长期间直到收获一般不再浇水,而采取多中耕办法,松土保墒提温。

其他管理措施参见21题、22题。

25.韭菜软化栽培的主要方式及要点

蔬菜软化栽培是保护地栽培的一种特殊方法,即在蔬菜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利用一定的保温性措施,在适宜温度、湿度及黑暗或微弱光照条件下,主要依靠自身贮存的养分生长。在其生长过程中,不形成叶绿素或很少形成叶绿素,同时纤维素减少,组织变得柔软、脆嫩,颜色呈淡黄、黄白或淡绿色,品质优良而独具风味。(1)品种选择 适于我国各地冬春生产韭黄的韭菜品种有宽叶类型的马蔺韭、钩头韭、大黄苗、马鞭韭,适于密集囤韭栽培及夏秋软化栽培的品种在大青苗、铁丝苗、红根韭、犀浦韭、立青苗、小铁秆韭等。(2)育苗 韭菜软化栽培用的是韭菜鳞茎(根株)要求培育出分蘖多、粗长,具有发达根系的根株,以贮存大量营养物质供软化生长需要。

韭菜软化栽培有两种育苗方法,一种是直播育苗,另一种是移植育苗。

直播育苗是在软化场地上直播育苗就地软化。我国北方播种期在清明节至谷雨节之间,南方在春分节前后,因育苗期长达七八个月之久,所以应选排水良好地块,精细整地,每667平方米施用厩粪5000千克以上。每667平方米播种量5千克,一般采用宽垄密播或穴丛密播,这种播种方式后期通风采光好,中耕除草方便。

移栽育苗是在育苗畦内育成可供软化栽培的幼苗,然后在软化场地定植。播种期应比直播早数日,播种方法多为窄垄条播,也有采用撒播的,但除草费工,每667平方米播种量5~6千克。

其他田间管理与一般韭菜相同。(3)二年生、多年生韭菜根株管理 韭菜软化栽培中,除了利用一年生的根株之外,还可利用二年生或二年以上根株,后者根株粗大并且分蘖多,贮藏大量营养物质,更适宜作软化栽培。

二年生根株为第一年春播或秋播,在露地育苗过程中,不可收割青韭,要进行经常性除草和水肥管理,使韭菜根株粗大,并且分蘖多,同时控制韭菜地上部不可徒长。如果遇到雨水过多年份,韭菜植株倒伏时,一定设法及时束缚,或从叶梢割除一部分叶子,以免叶子腐烂,造成根株生长不良。

多年生根株常因年年软化栽培,使软化后的植株衰弱,根株内营养物质消耗也多,因此,软化后的多年生根株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管理。

当春季韭菜萌发后,即及时中耕培土,并采取剔根拢株技术,选优劣汰并灭除韭蛆,查苗补缺,加添客土,追施粪肥以满足分蘖与跳根的需要。

夏秋之交,韭菜开始抽薹现蕾,必须采收嫩苔或韭花,以减少营养消耗。

秋季适于韭菜生长,需加强追肥浇水,用腐熟人粪尿和速效化肥交替施用,追肥与浇水相结合,水量较大。到了秋末则停止浇水,控制植株生长,以适应韭菜休眠的特性,以及促使植株内营养物质向根株转移。

入冬后,叶片枯黄,叶鞘枯萎,应清除干枯的叶、鞘,然后浅中耕且搂平畦面,促进休眠。

如进行就地软化栽培,则在畦土上冻前浇越冬水,以供软化生长需要,如需刨根移到温室、窑洞内软化,则在冻土前将韭根刨出,先在露地堆积数日备用。(4)韭黄生产技术 我国韭黄的特产地很多,如山西太原市的窑洞韭黄,陕西西安市的温泉韭黄,河南洛阳市的马粪槽韭黄等等,由于窑洞韭黄生产与现在各大城市兴起的利用人防工程进行韭黄生产有很多相似之处,故将其栽培技术要点简述于下。

窑洞韭黄生产技术:

①韭根贮藏。栽培窑洞韭黄,一般采用二年生韭根,为了将韭根排开时间分批入窑洞内,必须妥善贮藏。贮藏方法是将韭根平铺在露地地面堆积33厘米,其上覆盖7~10厘米厚的园田土即可。

②囤韭根。窑洞韭黄生产,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但主要是为供应冬季市场需要。因此在11月下旬,于囤入窑洞前两天先将贮藏的韭根运到窑洞内“暖根”,使其解冻。然后将韭根鳞茎理齐,须根理顺,理成一大束、一大束的韭根待囤。因它的须根长达10~13厘米,所以囤时应当垂直紧码在栽培床内,不可弯曲,否则无法囤紧。当囤第一束韭根时要用砖挤紧,等到囤第二大把时,再将砖移开,以后顺序囤紧。

③浇水与温度管理。在窑洞黑暗条件下,韭菜主要依靠水分和温度来促进根株贮存的营养物质转化,生长为韭黄。因此,栽培床内囤满韭根以后,应立即浇水,同时给予一定温度,但是浇水间隔时间与水量大小,必须根据韭菜根的强弱,韭黄生长过程对水分要求以及窑洞内温度高低而定。

一般每隔两天浇水1次,在1.4~1.7米的栽培床内,囤韭后的第一次浇水30千克,韭黄生长高达10~13厘米时,浇水100~120千克。又因第一茬韭黄(第一次收割的)生长旺盛,需水量最大;第二、三茬韭黄生长势逐渐减弱,需水量也相应减少。如果韭黄尖端出现水珠时,表明水分尚足,不可浇水。否则,在大水低温条件下,容易烂根烂叶而减产。

韭菜是耐寒而适应性广的蔬菜,它在露地生长温度范围为月平均气温14~26℃之间。如果最高气温在29℃以上,或最低气温在7℃以下,则生长缓慢,窑洞的保温保湿性良好,在有炉灶煤火加温条件下,窑内气温可控制在15℃以上。这样的温湿度,适于韭黄生长。炉灶加温通常用粉煤黄土加水的混合物封火使其缓慢燃烧,每孔窑洞(3.7×20×2米)每天只用煤末5千克。惊蛰节后,地温上升,可停止加温。

④收获。当韭黄高达3厘米及时收获,以免生长过高而倒伏烂叶。韭黄生长较快,从囤韭到第一茬收割需16天左右,每床产量25千克。第二茬只需14天左右,每床产量20~25千克。第三茬又需16天左右,每床产量l0~15千克。以后几茬生长变慢,产量也低,每茬需时20天,产量在10千克以内。根据实测,50千克重的韭根,可收韭黄25千克以上。二年生韭根每667平方米净重750~1000千克,可产韭黄375~500千克。

窑洞韭黄色泽金黄鲜艳,尤以第二茬的韭黄质量最佳,叶宽粗壮整齐。如在每茬收割前几天适量受光,使韭黄稍呈绿色,则特惹人喜爱。(5)囤韭栽培 囤韭栽培是在冬、春两季保护地内,将大面积露地培育的韭菜根株,密集地假值(囤植)在栽培床里,创造高温多湿并且有弱光的环境,促使韭菜快速生长,其产品为组织细嫩、颜色淡绿的青韭,可作为馅食、炒食之用。

囤韭场地有阳畦、温床、土井、土窑、土温室等,其中以北京土温室囤韭栽培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温室设备简单,造价较低,产量高。

①培养根株。由于温室囤韭是密集的假植栽培,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要求韭菜根株生长直立,分蘖多、鳞茎壮,根系粗长。因此,铁丝苗、红根韭等品种适于囤韭栽培。有的地区采用秋播的1.5年生根株,虽然根株分蘖多、鳞茎壮,但育苗占地时间长,管理费工,成本高;也有采用多年生根株,它的分蘖疏散,鳞茎高低不齐,根系老化,产量低,只能作为最后一次利用根株的小面积囤韭生产。一般以采用早春密集条播的一年生根株为好。

②囤韭前的准备。囤韭前有两项准备工作,一项是刨出根株堆藏备用,另一项是将根株整理成束。

刨根堆藏:在韭菜地上部已枯黄,畦土表层尚未封冻时必须及时刨出根株,北京地区以立冬节后为刨根适期,最迟不得超过小雪节。刨根技术要求与韭黄栽培的相同,不再赘述。

囤韭栽培需要大面积栽培畦,每栋北京土温室(3间,栽培床总面积45平方米)生产三茬青韭(可收割9次)需要5667平方米育苗田。根据根株囤植前后次序,把刨出的根株运往温室附近,在露地的地面分堆贮藏。一般成长方形,宽度70厘米,高度不超过60厘米,根株堆妥后,先覆盖一层枯黄韭叶,再覆盖4厘米园田土。堆内温度不可超过2~3℃。在堆藏过程中,如果堆内温度过高则过早萌芽;温度过低则萌芽能力减弱。

根株整理:囤韭前几天,把根株运往温室内较暖处逐渐解冻,在一般情况下,开始解冻的第一、二天,室内气温保持10~15℃,第三、四天保持20℃以内,要防止高温解冻而造成烂根。在解冻期间还要注意将堆积根株上下层翻倒,使上下层温度均匀、萌芽一致。

为使囤植后的青韭生长整齐一致,应把根株鳞茎基部理齐,并且理直成束,再一束束、一层层放在筐内备用。

囤韭栽培床往往比温室基础低50厘米,以利保温保湿,同时要求床底有些缓坡,以便浇水通畅,水量比较均匀。还需要根据栽培床距离炉灶或温室窗户的远近,相应地调节栽培床底的深度,以便控制浇水量,炉灶或窗户附近的温度高,水分蒸发量较大,床底要深些,使浇水量加大,以供蒸发需要。反之,室温低处则床底较浅。这样,全床青韭便能生长整齐一致。

⑧囤韭软化栽培技术。

囤韭方法:一般采用铁杆紧固法,即双手紧握一大把根株垂直竖立在栽培床内,再用铁杆子紧靠根株插入床底,使根株挤紧稳定,然后逐步一大束、一大束用铁杆子挤紧固满全床。也有的根株捆成直径10厘米的束把,再用铁杆子挤紧每个束把。

浇水:浇水是温室囤韭软化栽培的关键技术。在温室内温湿度适宜条件下,由囤根到青韭收获需要18~20天。青韭生长全过程,可分三个生长期,各期浇水管理分述如后。

生长前期:在全床囤满韭根后,立即浇第一次水,水量要大,使栽培床底的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同时韭根需充分吸水,一般浇水量需要淹没根株,在根株以上仍有4~5厘米厚的水层。等水下渗后覆盖苇席。3~4天后韭芽萌发时浇第二次水,水量不可过大,水层有4厘米即可,不可淹没鳞茎。青韭生长高达12厘米时,再浇第三水,水量应比第二水稍大,以促进生长。第三水后,即可把苇席揭除。如果揭席过晚,青韭易发生弯曲或白尖现象。为使青韭色泽鲜艳,要求在雪白叶鞘与淡绿叶片中间呈现鹅黄色,必须注意揭席时间,可在午后15时,阳光偏西,光照减弱时,揭开苇席,使青韭稍见光,即可形成一段鹅黄色。

但是,第二、三茬青韭萌发较快,不必盖席。

生长盛期:揭席后,青韭生长速度逐渐加快,浇水和培土结合进行,揭席第二天进行第一次培土,培土厚度3厘米,然后随着青韭生长,进行第二、三次培土,这两次培土量逐渐减少,3次培土总厚度7厘米。培土用细沙土,经预先筛选,除去杂质,晒干备用。培土时选择晴天于13时以后,青韭叶面上没有结露现象时进行。以免叶片上沾土易烂。培土技术要求严格,要用双手把沙土向空中扬起飞散,使细小砂粒均匀落到青韭植株间隙。每次培土之后,各浇水一次。

生长后期:青韭临近收割前几天,植株生长高达30厘米以上,植株密集,通风较差,往往因浇水不当而造成韭叶腐烂,一般每隔3天浇水1次,再浇两次水即可收割。

总之,从囤根到第一刀收割共浇水七八次,浇水量大小,除了根据青韭生长速度之外,还要根据温室内温湿度大小,相应的增减浇水量。

青韭第二、三刀与第一刀的浇水方法有所不同。当第二、三刀收割后,因根株内尚有一定水分可供韭菜萌芽,不要立刻浇水,待上一刀收割伤口愈合后,青韭长到3厘米高时才能浇水,以免从收割处腐烂。其他浇水间隔时间与第一刀相同。但第二、三刀青韭生长逐渐减少,栽培床底的土壤含水量不断增多,从而浇水量也逐渐减少。即第二刀浇水量比第一刀减少1/3,第三刀比第二刀减少1/2。

加温:温室加温设备是设有烟道明火炉灶,燃烧无烟煤进行加温,它把温室空间烘暖,同时尽可能保持昼夜温度相对恒定,夜间温度稍高于白天温度,阴天室温也不比晴天低,以利于青韭迅速软化生长。

生长前期:从囤根到揭席是萌芽期,在大量浇水情况下,必须提高温度,促进萌芽。因此白天室内气温23~25℃,夜间25~28℃,日平均24~25℃。如果温度过低,不仅萌芽慢,还会发生烂根。

生长盛期:此期正当分期培土,要求比前期稍降温3~4℃,白天室内气温19~23℃,夜间23~25℃,日平均22~23℃,但不可因低温使叶尖结露、覆土困难。

生长后期:为防止青韭倒伏,除控制水量之外,还要适当降温,白天室内气温17~20℃,夜间20~22℃,日平均19~21℃。如果仅减少水量而不降温,易发生青韭干尖现象;反之,水量大而温度低,易发生腐烂现象。至于第二、三刀的加温方法,因栽培床底土壤含水量大,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也大,易使青韭结露,为防止结露现象,可在各生长期,把气温提高1~2℃。

3间土温室(约60平方米)1座加温炉灶1昼夜燃烧无烟煤约20千克,天气最冷时需25~30千克。春季外界气温回升,每天加煤次数可减少一次。这可降低煤炭用量,每天有15千克即可。

通风换气:温室内通风换气,使有害气体排出室外(煤炭燃烧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还可使温度降低。所以不论昼夜与外界冷暖,必须在每次加煤后的半小时内,把温室的门半开或留1个门缝,以保证管理人员安全,避免青韭受害,青韭培土期间,切忌室内温度过高,除了卷起温室通风卷窗外,门也要多开1小时,防止覆土前发生结露现象。在青韭生长前期,虽然需要较高温度,但12~13时仍需打开卷窗;生长盛期应延长开窗时间;生长后期,在浇水前后加强通风,使室内气温和地温降低一些。

早春外界气温已回升,必须加强通风换气,白天9~11时,3~4时各通风换气1次;夜间21~24时,3时或5时通风换气3~4次,每次半小时或l小时。春季外界气温逐渐升高,可以延长通风换气时间,甚至全天开窗,但要注意夜间通风换气时间,在温室南侧20厘米处,必须竖立蒲席作挡风设备,避免外界冷气袭入,保持室内有比较稳定的温湿度。

④收获。青韭生长高达30~50厘米即可收割一刀。每个栽培床(约9平方米)第一刀可收60~70千克,最高100千克;第二刀可收45~75千克;第三刀只收30~35千克。三刀共需70天,可收获150千克左右。

收获三刀后,根株内养分已经消耗完了。将原有根株废除后,另行囤植新根株。

26.韭菜套种技术要点

利用韭菜畦埂,套种短期早熟蔬菜,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空间及富余光热资源,达到一地多用,一年多收的目的,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

套种原则应以早熟、矮秆、异属作物为前提,以利用不同作物旺盛生长期的时间差及作物互补性,更好地利用水肥光气,达到互惠互利,增产增收的目的。(1)塑料大棚春早熟韭菜套种莴笋9月中旬莴笋露地育苗,以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