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哈佛一样的学育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04:41:31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向哈佛一样的学育人

向哈佛一样的学育人试读:

内容提要

人格,乃人之天生特性和素养。哈佛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健全的人格让孩子一生充满阳光,反之,有缺陷的人格让孩子的前程黯淡无光。

■哈佛成功人格的培养与铸就

在子女的教育上,现代父母要避免矫枉过正,陷入以下新的误区:

●过早定向培养是害了孩子

父母们一个个望子成龙心切,打着“定向培养”的旗号,变相给孩子增加负担。什么舞蹈、美术、书法、京剧、足球、电脑……品种之繁多,数不胜数。似乎不学这些孩子就不能出人头地。

应该说,这些学习项目都不错,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理应让孩子兼而学之,广泛吸取营养,以求全面发展。但做家长的倘若过早给孩子订立终极目标,定向培养,良好愿望往往换来苦涩结果。且不说孩子有无学习兴趣,即便是原先十分热衷的项目,天天站在那里不停地练,也难免会觉得索然寡味、苦不堪言的。如此重压下,孩子童年的乐趣无从找寻,知识面的拓宽、良好性格的形成和生活能力的培养自然也就很成问题。

■把决定权留给孩子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一个人遥远的未来是很难预测、定向的。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一趋势更为明显。说到底,学习有学习的规律,学子有学子的追求,为人父母者还是少些功利,让孩子顺其自然、全面发展为好。鲁迅弃医从文;苏步青学的机电专业,成名却在数学;里根原来是个演员,后来却成为美国的忠统;比尔·盖茨学业未完,介入电子领域,成为世界巨富……倘若不是早年涉猎广泛,博采百科精华,如果也被“定向培养”所缚,他们又怎能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取得令世人钦羡的成就?过早定向培养实际是害了孩子。

●怎样对待孩子早熟现象

对于孩子过分早熟的现象对全世界的父母来说是个不愿面对而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这固然是由于媒体、信息和商业联手形成的对脆弱的青春的强大冲击造成的,身为父母的我们也负有一定的责任。青少年接受教育时不是被告知“正确”与“错误”以及“羞耻感”,而是教育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自尊”,坏习惯也被当成了“个性”。

研究父母问题的专家对此表示担忧,这种帮助并不利于孩子适应“正常的成人期,我们要告诫父母们:孩子们对于进入社会处理复杂情况缺乏经验。虽然现在父母和子女之间比过去多了很多平等,但父母应该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对孩子说”不。这是为了让孩子不要过早告别美好的童年。

●勇于在孩子面前认错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是中国人死要面子,明明做错的事,在他人面前,尤其是要对自己的孩子承认错误,觉得实在太无脸面。所以许多家长宁愿将错就错,坚持错到底也不肯在孩子的面前道歉,以为这样可以维护自己的威信。

如果父母错怪孩子就应该诚恳地向孩子道歉,并告诉他:妈妈也有犯错的时候,但妈妈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希望你好,才误会了你,但做错了事总要承认错误,并为自己的行为错误负责,所以妈妈请求你原谅,并保证以后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

这样,母亲实际上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知错能改的形象。孩子绝不会看不起母亲,相反,他会认为自己的母亲通情达理,并引以为生活的楷模。

面对成长中的孩子,做父母的我们一样也可以以之为鉴,真正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

●要经常赞美你的孩子

对小孩来说,要他们积极进取,“称赞”这种手段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当孩子受到自己最信赖的双亲赞赏时,更会加倍努力。倘若父母忽略“赞许”在教育孩子时所发挥的作用,常吝啬于称赞孩子,小孩一定会感到失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

忽视孩子努力成果的态度,肯定会对儿童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有时讽刺孩子,起的反作用可能比责骂要大。例如,以往要父母再三督促才肯放下玩具去做功课的孩子,忽然有一天自动取出书本温习功课,很多父母常会不自觉地说:“啊!真难得!是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儿子竟会自动读书!”

母亲说这些话时,对孩子的表现也感到欣慰,只是孩子的表现不出乎自己意料,才语含讽刺率直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可是,这些讽刺的说法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如果父母能及时地鼓励他:“儿子真乖,我们儿子长大了!”盼望在父母心中成熟起来的孩子一定会经常主动把事情做好。相反,他会觉得:反正我怎么做都不对,我不如多玩玩。

不管孩子是因何种动机而努力,只要他表现进取,父母都应该肯定他们的努力并加以赞许。多年前美国就有教育和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心理实验:常被赞赏的孩子,由于有“我们被寄予厚望”的意识,于是更积极进取,成绩便不断进步;而经常受到漠视和讽刺的孩子,其大脑反应减慢,对人敌视,无进取心,无求知欲。

父母切忌吝啬于称赞孩子,当你对孩子的表现感到满意时,请直接说出你的感受。孩子考了高分,就称赞他说:“你做得很好!”使他知道父母对自己的热切期望。如果害怕孩子会得意忘形,亦可提醒他道:“这次你很幸运,以后更要努力学习,便可常常取得好成绩了!”

孩子日渐长大,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知识面逐渐扩展,对他来说,一切都是新的经验和发现,对所见所闻都感到新奇有趣。孩子们会对这些表示惊讶和激动。比如,孩子第一次见到自动门,会惊奇地说:“呀,妈妈看,那门会自己打开呀!它怎会知道我要进出呢?”

是的,也许对大人来说,这些都是理所当然或微不足道的,但小孩会为此而乐半天,此时,父母应分享孩子“发现”的喜悦,绝不可表现出“那有什么稀奇”的神情,或怕旁人见到自己的孩子这么“老土”,让自己丢“份子”。也许你保全了你的这点面子,但让孩子丢掉了童真,丢掉了好奇心。

在培养了孩子的上进心上,首先父母要激发子女的求知欲,一定要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要肯定孩子的努力,经常鼓励孩子,赞美孩子,使他对事物充满兴趣,让他充分体会发现的惊奇与喜悦,感受到成功的骄傲。所以,当子女向自己描述他们的新发现与新体领时,哪怕大人觉得很幼稚甚至不可思议,也应表现出与他们同样惊喜的态度,并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这样会使他们充满活力,并且产生要多做一点的欲望。

肯定、鼓励和赞美对孩子是何等重要,我们作父母者一定要认识到。

成功的伟人总是看见杯子里有半杯水,而不是杯子的一半是空着的。他们总是为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的每一步而感到欣慰。我们每一位父母若都能这样,对我们的孩子将是一大幸事。

■要弄清孩子为什么撒谎

当我们为大喊“狼来了”的孩子生气和悔恨时,我们是否探究过他“说谎”的原因?

婴儿及幼儿在不开心不满意的时候,就会直接用哭啼来表示。他逐渐长大,知道了哭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当他不快、疑虑的时候,往往将自己的感觉隐藏起来。有些孩子会以沉默的方式、独坐一角或摔东西来表现自己的情绪,这样父母也就很容易察觉孩子的异样。但也有些儿童并没有什么表现,只是将困扰的情绪埋于心底,渐渐形成郁结,失去应有的童趣。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的童年生活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对于孩子紧张不安的表现实在感到不明所以。如果父母有这种想法,显然是忽视了孩子的存在价值。五至七岁的儿童正处于性格转变期,因幼儿依恋父母的阶段过渡至自理自治的儿童时期;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校环境、新的老师,以及建立新的社会圈子,精神负担较大,而父母可能一点也不了解子女所遇的困难,反认为这年纪的孩子应该是最快乐的,因为结识了更多的玩伴,功课压力也较轻。

由于父母的不了解,孩子也不轻易将内心感受说出来,结果父母常会发现孩子说话口不对心。这并不表示孩子爱说谎话,而是他另找借口以掩饰心中的烦恼。

当有迹象显示孩子情绪受到困扰的,父母该怎样办才能透视孩子的小心灵、解除他的焦虑呢?

首先要从经验中分析孩子说话的弦外之音。譬如:

孩子说:肚子很痛,明天不上学了!

他的意思可能是:班上的同学经常欺负我,回到学校后又要活受罪了。

孩子说:橡皮擦有一股异味,我将它收藏好了。

他的意思可能是:妈妈常骂我写字马虎,要我擦了再写过。

心理困惑是孩子迷惘期的一种暂时性,只要父母能以孩子的立场去了解他,为他设想,孩子自然会感到舒缓,那么事情也就容易解决。

不过,父母亦须留意孩子另一类口不对心,否则任其发展下去,真会养成说谎的坏习惯。惯于说谎的孩子,表现虚伪,往往不能真诚地与人相处,对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实在不利。

严厉责罚说谎的孩子是没有用的,这样只会令他更加紧闭自己的心扉,或再次说谎以逃避可以预料的惩罚。应该细心分析孩子说谎的因由:是否父母要求太严格,孩子因恐惧而不敢说真话;是否由于遭受冷落,孩子利用谎言来引起对他的注意;是否因自卑心理作崇,希望赢得别人的赞美;是否因嫉妒心重,出于报复心理;是否因本身能力问题,承受不了过大过多的压力。

父母在寻找问题的症结时,更要同时反省自己,不要对孩子有过度的期望或干涉。以诚恳的态度认同孩子的感受,让他了解没有说谎的必要。

对于孩子第一次说慌要认真纠正。孩子说谎有个形成过程,假若孩子第一次说谎成功,就会为形成坏习惯打开一扇门,而坏习惯一旦形成,就难于纠正。对初次说谎的孩子,父母不能生硬训斥,又是批评又是打骂,当然也不能轻描淡写,更不能觉得好玩,这样会害了孩子。

当发现孩子撒谎时作为父母也不必如审问犯人一样,追究孩子或逼迫孩子。曾有心理学家说过:“说谎是因为怕说真话而挨骂的避难所。”孩子一方面被教导“不可说谎”,一方面亦确曾因说实话而遭责骂,这种结果,是孩子因自卫而撒谎的主因。

其实不要说是小孩子,有时候大人也会为推卸责任而说谎,比如:丈夫把晚间去喝酒的责任推到朋友身上;自己早上起床晚了,上班迟到,推说是路上塞车……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说谎要冷静对待,不要一副谈虎色变的样子。这时候父母应以同情的语气表示要责备孩子,让他说出真情来,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告诉他没有掩饰真情的必要,要信任父母,以后有什么想法要告诉父母,父母也会重视他的想法。

需要区分的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孩捏造一个故事的,他绝不是在说谎,而是他的想像力异常活跃,常将现实和想像混淆;例如他看到别的小孩患病,他也告诉妈妈:“我发烧了!”这是他凭想像而说出的话,根本不懂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父母不必为他偶尔编造的故事而勃然大怒,这样会造成他的罪恶感,更不必为此而担忧孩子会变坏。如果你发觉他时常描述一些假想的朋友或奇遇,你应该想想是否他的现实生活中缺乏玩伴,或是家庭气氛太冷淡?

小孩子常渴望被人拥抱、爱护,也希望父母能够轻松亲切地和自己谈天;如果周围的大人表情太严肃,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感情,孩子自然会幻想一些能够安慰他与了解他的朋友,正如饥饿的人一定喜欢幻想一些美食摆在自己眼前一样。

杜绝大孩子说谎的最佳对策是不追究,让他了解没有说谎的必要。对他说:“你可以把实情告诉我,问题出在哪儿?让我们看看有什么解决的办法。”他可能无法立刻给你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很可能连他自己也不太清楚烦恼从何而来,即使是明白到自己的烦恼所在,也未必能及时的坦白告诉你。父母必须花点时间去了解,让他觉得当初若能诚实告知真相,是会获得原谅的。

孩子“说谎”是常有的现象,有的是因为怕挨骂怕挨打,为了躲避劳动,有的孩子为了得到表扬也说谎话,有时也源于孩子怠惰的习性。比方父母说:“做好作业再玩!”玩得忘形的孩子会说:“今天没有家庭作业!”父母不要马上指责孩子撒谎,而应体谅孩子此时正玩得兴头上,与他一起玩,同时对他说:“没有作业真好,我们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不用担心明天要交作业。”这实际上也是在委婉地提醒孩子。由于父母认同了自己的愿望,孩子会觉悟并乖乖地去做作业。

无论大人或小孩,当陷入一个尴尬局面的,最圆滑的退路就是撒一个小小的谎言,这种情形没有什么大害;一些开玩笑的谎话,也无伤大雅。孩子渐渐长大,社交关系日益复杂,对社会有了粗浅的认知,这时会有更多的同龄朋友来分享他的内心世界。当他不想完全地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有的会在不觉间找借口来掩饰。父母必须明智地正确引导他们判断说谎内容和对象。苦诉他不能违背良心地推卸责任,因为有些谎言可能会损害朋友关系,惹起事端。

孩子的撒谎,有时并非真正的说谎,那是一种掩饰、一种推卸、一种抗争、一种期盼,他希望大人来读懂它。父母们不要动辄骂孩子“你怎么撒谎?”撒谎是坏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个爱说谎的坏孩子,无药可救了,便更加处处掩饰自己,想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很强、很优秀,以得到别人的夸耀,最后成为真正爱撒谎的人。

■怎样和独生宝贝相处

在人们的印象中,只要提起独生子女,脑海中便会出现刁蛮、任性、自私、小霸王等形象,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其实,不论是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于他人的性格特质。最近美国对独生子女所做的研究报告认为,独生子女通常表现成熟、慷慨、有领导才能、处事富弹性、能灵活变通、自制能力强。由此不难发现,只要父母能以完善的后天环境培育子女,现代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是和过去大不相同的。

以下所列举的。大多是独生子女的个性特征,当然只是就一般性倾向而言,其中亦有完全相反的个性。

●存心依赖、缺乏自发性

由于家人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纵容,孩子认为自己受到礼遇是理所当然的。对于大人的爱意,完全不懂得珍惜、领会,稍有不顺意,便以为大人不再爱他而产生偏见和不满。在家里孩子专横骄纵,人人都得让他三分,遇上些微疑族,总想依赖别人替他解决。然而踏足家门外,由于欠缺自信,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遇事便犹豫不决,不敢接受挑战,容易随波逐流或消沉。

在学习方面,由于家长过分关心,令许多小孩丧失自我思考的机会。有些家长甚至伴孩子做功课至深更半夜,父母求好心切,孩子难以养成自动自发的学习习惯,习惯父母在旁监督,否则便神游大虚,不能集中精神。经常抱怨孩子依赖的父母,实应自我检讨一下。

●任性专横,不尊敬长辈

现在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小孩,孩子没有同龄玩伴,小小年纪就体会孤单,如果父母因此对孩子娇生惯养,一切物质条件父母都尽力予以满足,事事迁就姑息,以为这样就是爱孩子,就是对孩子少陪伴的孤单生活的补偿,那么结果只会造成一代家中的“小皇帝”,让他们变得放任狂妄、自私、自大、不合群、任性专横。

●自我中心,领袖欲强

由于独生子女在家中是万千宠爱集一身,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孩子长大后,总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不管他做得好不好,每个人都应该无条件地加以赞美、认可,于是凡事率性而为,对旁人的好意也不存感激之心,情绪不稳定,常因小事与人争执。

在家里,孩子只习惯与成人相处,当与外面的小朋友交往时,便不懂得孩子与孩子的交往方法,依旧以自己为中心,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以他的意志为转移,他认为这件事应这样,别人就得这样做,他说那个东西好,别人就该给他。行事任性而不考虑别人的立场,只要求别人顺从他。可是怎么可能呢?现在的家庭中都是独生孩子,于是冲突使常有发生,父母便常听孩子从幼儿园或学校回家后满怀怨愤地诉说:某某真讨厌,我叫他帮我把积木捡起来他不干;某某真恶心,我不过就把他漂亮的钢笔弄坏了,他就不依不饶地骂我……

●性格孤僻,沉默寡言

对独生子女来说,父母的过度关爱,事事代为安排,往往使孩子失去发展合群性的机会。例如当孩子学习自己玩的时候(约六个月大),父母过分注意他,老拿东西给他、抱他,往往超过他的需要,令他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他也很少向人打招呼,因为总是父母先开口,教他叫叔叔或姨姨。父母常喜欢拿他来向人炫耀,偶尔无妨,次数多了则会令孩子感到尴尬。生病的,父母总是不眠不休的细心照顾,同样,当孩子顽皮时,父母也往往把事倩喜得太严重,以致小题大做。

孩子进入学校后,难以适应学校的团体生活,不容易结交小朋友。与同龄的小朋友玩耍时,也不能相安无事地玩在一起,不是争吵打架,便是显得畏缩、懦弱。

正因这样,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普遍较缓慢。父母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矫正,孩子便会逐渐养成孤僻、内向、软弱怕事、沉默寡言的性格。他不愿向人倾诉心事,什么事情都闷在心里,没有一般小朋友的天真活泼气息。另一方面,这类孩子做事又非常认真,追求完美,容易钻牛角尖。

有些父母过于严肃(并不是他们为人冷酷,当他们面对朋友或别人小孩时,可能表现得非常随和),对自己的独子(女)则逼得太紧,尤其是一些初为人父母者,由于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望子成龙之心亦过于急切,惟恐对孩子宽松了,孩子会不好管教,“只有一个孩子,没有吸取教训再来过的机会”,如此便常有管教过严的情形出现。就像一个初学骑马的人,心情紧张,不懂得如何配合马的动作,而对待马的方式也常常过于霸道。在这情形下,马和骑士两方面都非常吃力。有经验的骑士,便知道应如何放松自己去顺应马的运动,怎样才能坐得稳,以及怎样温和地指挥马。带孩子与骑马当然是两回事,但是在思想方法上,两者有相同之处。因此,父母应该放松心情,以和蔼、友善的态度与孩子接近。

●善于思考、创造力强

孩子智力的高低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而与后天的环境影响也有很大的关系。国外有一顶有趣的研究显示:一对夫妇的子女的智力,与其子女多寡有很大的关系。孩子少的家庭,子女的平均智力高于“多产”家庭的孩子们。

通常来说,长子(女)及独立子(女)的智力较高,亦即是说比较聪明,多数的科学家亦承认此说。曾有人作过统计,在百科全书的名人榜上,多是排行第一或是独生子女。例如科学家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等都是长子。

究其原因,第一个孩子是集父母期待于一身,如果是男孩的话,受父母的重视,更大于后来生的弟弟妹妹。第一次当父母,心情兴奋复杂紧张,在孩子尚未出生的,已盘算应该怎样栽培,希望他们将来能够成大器。小孩出生后,自然是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培养,与他谈话,给他讲故事,购买各样的玩具和书本,在种种有利智力发展的条件刺激下,长子(女)或独生子(女)自然较聪明。相对来说,第二、第三个孩子出生的,父母兴奋新鲜的感觉已不及初时,再加上孩子多了,不可能专注教导每一个孩子,于是较小的孩子在智能成长方面的有利条件显然是不及长子了。

由此看来,独生子女的后天环境得天独厚,那么,独生子女岂不是最聪明?事实不然,因为独生子女缺乏了兄弟姊妹间竞争因素的刺激。尽管他们在学校的成绩不错,但回到家里,没有兄弟姊妹一同学习的气氛,一个人难免感到枯燥乏味,兴味索然,不大愿意用功温习;加之遇到问题没有兄弟姊妹一起讨论,又乏人引导,只能靠自己摸索,所以成绩一旦不理想,其求知欲自然越来越低落。但在课本以外的活动中,由于他思考力强,创造力丰富,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表现。

独生子女虽然在家中没有兄弟姊妹作玩伴,但独处的时间多了,喜欢沉思,运用天马行空般的想像力玩游戏,往往自得其乐,而想像力与创造力是息息相关的。

美国心理学家巴瑞利在研究人类的创造力后,发现一些讲求创造力的艺术家如作曲家、作家、画家、建筑师等,他们小时候普遍都有孤独的特质。经过他的研究分析,认为孩子若能享受“孤独”的时刻,长大后都较能独立自主,思考力灵活流畅,想像力及创造力亦较丰富。

因此,独生子女的父母毋须过分忧虑孩子会太孤寂,刻意为他安排节目充塞时间,应让他拥有发展自我的时间与空间,对训练他的独立精神和培养他的思考力更有帮助。

●善良,有丰富的同情心

有些独生子女颇为敏感,善于察颜观色,很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他对周遭事物非常留意,因此颇能了解别人的感受,由于他懂得抓往别人的心理,堪称交际能手,对于一些不太严重的错误,也会大方地接受道歉,表示理解与体谅。

由于家里没有同龄的玩伴,孩子特别喜欢饲养小动物,细心料理,就像慈母般爱护它们。纵使他在父母跟前刁蛮任性,在小动物前他还是会显露出温柔的一面。

孩子尤其喜欢亲近年纪比他小的小孩,表现出关注、爱护与忍让之心,希望一尝当大哥哥或大姐姐的滋味。

总之,独生子女群体的劣势和优势都十分明显,关键还在于父母后天的教育引导。

■如何对待自己的独生宝贝

要独立子女能有健全的心智,父母必须加倍付出心力,要有坚持坚定而明确的教育方式,针对孩子实际要面对的生活环境(家里唯一的孩子所带来的种种问题),而施以正确的应对方法。只懂得维护父母至高无上的权威,冲着孩子吼叫:“我在养你,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这样是不能赢得孩子的敬爱的。唯有真正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感知他的疑惑,了解他的需要,按照他个性特点调整教育方式,这样才能与孩子建立和谐亲密的关系。

●三至六岁,热爱父母

大多数儿童到了三岁以后,随着智力的增长,能够听懂一些道理,以前那种执拗、霸道、反抗及敌意,开始逐渐改善。他们的情绪发展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对父母的感情不只是友善,还加上真挚的热爱。在他们的心中,父亲和母亲都是无所不能的超人,并且希望自己能够和父母一样。不过,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开始萌芽,常有其独特的想法,心中所想到的就要用行动来表现,有时为了维护自己的想法,即使违抗父母,也在所不惜;因此,他们在崇拜父母的同时,也不至于会绝对服从父母,不会经常表现顺从。

基本上,三至六岁的儿童比较容易诱导,但是四岁时期儿童往往是一个例外。四岁左右的儿童常常表现得非常倔强固执、傲慢,喜欢用大吵大闹、挥乐西、不吃饭等赌气方式来表示自己对大人违背自己意愿的反抗。这个时期,父母应该循循诱导加坚决执行,又不伤孩子自尊心,引着他渡过这一阶段。

孩子到了五岁,己可明显地看出各人天生不同的气质与个性,这个时期父母对孩子应教育多于养育。仔细观察孩子,了解他的兴趣及潜质,给予适当的培育。这时期也是思想成长的快速期,孩子对于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和自己的能力多少已有几分把握,怎样才能引起大人的注意亦心中有数。他们会主动去关心大人,用甜得腻人的话去讨父母欢心。事实上,这个时期的孩子是热烈而迫切地爱着最接近他们的人,如父母、祖父母、保姆等。他们喜欢缠着心爱的长者,靠在他们身上,舍不得离开。这段年龄可说是父母跟孩子相处最融洽的时期,孩子的情绪较三四岁时安定,他们会遵守一些约束以讨大人欢心,我们不妨好好利用这个阶段来培养孩子。只有一个孩子的父母要注意的是,如果只知享受此时的温馨时刻,对孩子过分溺爱,姑息他们的错误,待到养成不良的习惯后再来教导,难度就大了。

●六岁以后,渴求独立

儿童到了六岁之后,开始变得较不依赖父母,虽然在心底里依然是深爱着爸妈,但通常会不把它表现出采。对于其他的成人也比从前冷淡,反而比较注意其他儿童的言行。他不愿再被别人视为宠儿或乖孩子,由于他需要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因此开始向一些他所信赖的成人求取知识。通常来说,老师便成为他的偶像,这时的孩子往往奉老师所说的为金科玉律。常听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父母说:“我们的话孩子一点都不听,总说老师是怎么说的,老师没有怎么说。”有的家长甚至求助于老师,请老师去说服孩子听父母的话,因为“只有老师说的才是对的”。

他并没有遗忘父母所教过的是非观念,事实上,这些观念已深植于他的脑海中,并认为是自己的思想。当父母提醒他要做某件事时,他常会显得不耐烦,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知道,并希望父母能视他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尽管他还不能较好地约束自己成为真正负责任的人。他的道德观念十分强烈,有时会为了一些无意义的小事而不停地自责。

简而言之,六岁以后的儿童开始要求逐渐脱离家庭的束缚,并努力在外界做个负责的人。

孩子之所以由五岁以前的依恋父母转变为六岁以后的渴求独立,是因为儿童的潜意识造成这些变化。孩子在三岁至五岁的阶段,对父母是热情地爱慕,很高兴地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双亲中的异性含有占有欲的浪漫之清,但同时亦会有一种不舒适感觉——对于父母中同性的对立意识。逐渐,孩子在潜意识中,深怕这位父亲或母亲会怨恨自己,因此在感情上最终产生转变,将以往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一些抽象而与人无关的科目上,例如算术、阅读、写字、音乐、绘画、自然科学和机械等,由此也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儿童适合在此一阶段上学。

●进入小学后的迷惑

如果说学龄前儿童是“造型时期”,那么学龄期儿童即是“变型时期”。这时期的儿童正趋向成熟,心理状态处于多变。因此,父母要从各个方面关心孩子,为孩子今后的心理健康打好坚实基础。

六岁的孩子,开始进入小学就读。虽然他们已经过幼儿阶段,逐渐适应了团体生活,但小学校更讲求纪律,老师也不像幼儿园老师那样照顾儿童无微不至,这都多多少少给孩子的身体及精神带来压力。从这时起,他们必须注意时间的限制,由于时间的约束,他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事。如不准时起床,就会上学迟到,如果迟到就会受到批评。他们也要单独面对很多不同的新同学,也许有些同学是行为粗暴的,例如一声不响就拿走别人的文具,或故意碰撞别人而毫无歉意等,孩子不能再像幼儿园时凡事同老师哭诉,这样会被同伴耻笑,而需要学习忍让的精神,还要学习勇敢、不怕强者。这些变化,孩子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在读书方面,功课己很繁忙紧张。儿童并不理解为何要如此辛劳去学习枯燥乏味的课文,这种困思也在他们的精神上形成莫大的负担。

根据上述分析,一年级的小学生情绪较不稳定,容易发脾气,或发生食欲不振、睡眠不足等问题,是可以理解的。

父母虽然对独生子女寄予了无限的期望,但千万不要过分严格要求,不要订过高的标准,应该体谅孩子刚进入陌生团体生活所引起的自然反应,在家中设法消除他们在学校所承受的压力,以和蔼诚恳的态度与他们谈天,教他们正确的应付方法,使孩子能精神抖擞,愉快地上学,自信地面对同学和老师。这个时期的孩子,常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举止和坏习惯,令父母不悦。他们常会讲出老气横秋,教人好气又好笑的话,可能还会夹杂一些粗话,特别是当他心里感到压抑时,骂两句粗话,他心里就轻松得多。教育心理学家们称这个时期为“秽语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要求与别的孩子一样,穿着他们的年纪所时兴的服饰、蓄同样的发型、玩同样的流行玩具;可能随意不扣钮子、不绑鞋带;吃饭时狼吞虎咽,不注意进餐时的礼节;脱下的衣服随意乱丢;总是不端正地坐着,总是心不在焉地踢着桌腿;常忘记关门,偶尔记得时,却老是用力甩门。

父母常为督促提醒他们而感到烦恼,以为孩子已经完全忘了他们自小的教诲。事实上,这些转变显示了相当重大的意义:孩子正依照自己的行为规范逐渐成长,他们要求能脱离父母而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上述叛逆的行为正好表示了他们清楚地知道什么才是良好的行为。父母可以尽管放心,因为孩子虽然明知故犯,但这是一种正常的成长过程。当他们自认已争取到独立的主权后,自会一切恢复平静。

当然,这个时期的孩子并不是每个都反叛的,如果父母能够态度随和,不要求太多的话,孩子通常不会公然表现叛逆的行为。不过如果你仔细观察他们,必定也可以发现其态度的转变。

这并不是说应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父母可以不计较孩子的一些小毛病,但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仍得坚持自己的原则。例如孩子上学时,应该穿戴整齐,你得用尽量简单的话语告诉他,避免唠唠叨叨,以及专横地强迫孩子服从,这样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使他更加执拗于自己的叛逆行为。

●八九岁以后,兴趣广泛

孩子逐渐习惯了小学的学校生活后,开始结识了三五好友,会逐渐从过去和母亲密切接触的生活上,转移至与友伴(特别是同年级的同学)间的生活,变得更有同情心和爱心,对朋友亲切友善。他们重视与同学的生活更甚于在家与父母的生活,相形之下,在外面与同学一起的时间就会逐渐地比在家里多。

不过,引起独生子女由于不习惯与同龄的小孩相处,彼此冲突的情形也较多,尤其在交友方面常出现,往往需要较长的适应期才能与友伴建立和谐的关系。

八九岁以前的孩子,兴趣主要在运动游戏方面。八九岁以后,开始对社会上的各种事物产生浓厚兴趣,并极力学习外界的知识,透过各种传媒,如电视、电影、电台广播、报刊、杂志等吸收新知,充实自己。在这方面,独生子女通常拥有较佳的学习条件,因为父母会花费更多的心力在这唯一的孩子身上,让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所以,独生子女在智力的环境上,通常比一般孩子优胜。此外,在这个时期,儿童脑部功能的直接记忆部分特别发达,对学校课业的吸收甚有帮助;而这个年龄所记忆的事,往往是印象最深刻甚至会终生不忘。

这个时期是儿童在身体的活动转变到运用头脑的阶段,渴望接收各种自认为稀奇有趣的外界事物,步入更宽阔的社会;逐渐从以往父母子女的纵向生活方式,扩展至与友伴一起的横向生活方式。

●十至十二岁,主观世界开始形成

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独一无二的小孩,备受大人的爱护与迁就,是家里的中心人物。因此,孩子容易顺向于自我中心,亦即只从自己的立场和利益去诠释事物。

要消除孩子自私自大的心理,最有帮助的方法就是让他多与同年龄的儿童一起游戏。通过游戏过程中的冲突,使独生子女反省自己,知道不能肆意妄为,必须同时为别人考虑。因此,如果孩子喜欢和别的儿童一起游戏,父母应该予以鼓励,让他们玩个痛快。倘若过度保护孩子,担心他们会吃亏或被人欺负,孩子日后将难以适应外界社会而真正地吃亏或被人欺负。

孩子大约到了九岁的时候,开始对周围的事物予以实地的观察和理解,过去以自我为主的心态,逐渐转至从比较真实客观的角度去审度世事。到了十一二岁,这种倾向更是强烈;同时,对于自己本身的能力与特质会重新反省。

此阶段,孩子的兴趣会由自己身边的事物转移到别人或社会上发生的多种问题。所以,他们喜欢看报纸或电视的新闻报道,并会对报道中的事件表达自己赞赏或批判等意见。

表面看来,十一二岁的儿童情绪较稳定及理智,但此时他们的生理开始发生重要的变化——进入青春期。由于孩子没有经验,他们可能因为生理上第二性征的出现,引起心理上的压力,如恐惧。羞涩、自闭、小气、烦躁等。父母应从心理、生理两方面去帮助他们,让他们轻轻松松进入青春期;应以温馨的态度去关心孩子,使他们能顺利过渡。

十岁、十一岁的孩子,在思考能力方面,逐渐由过去死记的方式,转变为以原因及结果为基础的逻辑思考。他们不再像小时候,以周围大人的喜恶作为是非观念的标准,开始以自己的立场来决定善恶。他们现在所崇敬的人物,多是历史上或社会上的大人物,在他生活周围的人们,则渐渐失去权威性。

他们会对自己的父母或老师的处事方式及言行有所批判,亦会思考一般父母或老师应该易有的态度,进而发现自己的父母或老师并不如以前所认为的那样完美,似乎也有些缺失。不过,他们往往是错误的以电视、电影中所出现的父母或老师的形象为基础来批判自己的父母或老师。

由于孩子易受电视、电影、漫画、小说等影响,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观念,父母必须留意他们所接触的媒介的,帮助孩子有选择地接触这些传媒,扩展儿童的知识领域,让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

由此看来,这个阶段可说是孩子一生中记忆力最强、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父母宜多注意周遭的环境,以确保孩子能有适当、良好的外界刺激。

■做好孩子的青春期教育

父母必须记往,孩子们的一些问题即使令你感到难堪,但在孩子来说,也只是一种普通的好奇而已,父母应以自然的态度去讲解,孩子就不会对性有不正常的看法了。至于讲述的内容,不要故作神秘,也毋须描述得太露骨。父母只须在孩子的理解能力之内讲解,不必讲得太多,只要满足他一时的好奇心就可以了。

假使你发现孩子独自或与其他人一起玩有关性的游戏,即使你感到吃惊,当你劝止时,态度也应轻松自然而不要显出惊骇的表情,要以肯定的语气告诉他们:“爸妈不希望你们这样做,这是不礼貌的。”你要使他们明白你不赞同这些玩法,但是不可以使他觉得自己像个罪犯,同时多引导他进行别的活动,转移他的注意力。

要告诉孩子,其实性的意义不止于两性的交配,它比这点要广泛得多。它包括下一代的繁衍、男女和谐相处,以及男女在社会生活中的奋争等问题。总之,如果孩子能生活在一个充满爱意的家庭,看到的是父母和谐相处,体察到父母对孩子发自内心的深受,孩子便能了解到性的本质是自然、健康、美丽的,从而养成对性的正确观念。

其实,孩子对性的兴趣,是一种自然的成长过程。即使是一个只有一岁的婴儿,也会对自己的生殖器感兴趣,爱触摸玩弄,这纯是出自好奇,与玩弄手抬脚趾无异。待孩子长大一些,他们甚至偶尔会与其他孩子一起玩一些有关性的游戏。

作为父母,教导孩子一些正确的性知识,是有责任的。对于较小的孩子,可以用诗意的语言、讲述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对于较大的孩子,则可以科学、理智地讲授人体结构男女结合、孕育、生产的过程。

●“健忘症”与依赖心理

孩子在进入学习后,常常会出现“健忘”的问题,这是令家长感到困扰的问题,关于孩子的“健忘”,大概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种是孩子对老师所讲解的课文无法完全理解吸收,又不发问,最后便将所学忘得一干二净。一种可能是孩子智能上的缺点,记忆力不好,父母师长可加以辅导,再加上孩子的努力,必定可以将勤补拙。但这种智能有缺陷的孩子很少。

另一种则是在智能上并没有缺陷的孩子,而多是因为粗心大意或依赖成性所造成的。

如果孩子的“健忘”是由于后者的原因所致,当母亲的就应仔细检讨一下自己对子女是否照顾过于周到,以致孩子以为凡事有母亲代为处理,自己毫不在意。

在孩子“健忘”问题上,父母应立刻停止事事为孩子代劳。否则他依赖、“健忘”的情形会更加严重。因为孩子从小毋须为身边事操心,母亲的照料是民富其实的“无微不至”,他自然认为妈妈替他预备好该带的东西是理所当然的。他也不会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出门前仔细想想有什么遗漏还有什么事未做,因为他认为妈妈已为他一一设想,安排妥当了。

所以,必须在孩子入学前,就训练他的独立个性。孩子生活上的一些琐碎事务,交给他自己完成,要他知道自己的东西要自己准备,丢三落四,吃亏的是自己。起初,可能他做得不理想,但他会从教训中明白自己的不细心和过分依赖会使自己处于困境。渐渐地,孩子学会了独立,就会妥善处理自己的事情,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

●预防“信息消化不良”症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一位位忙碌的父母,今天送孩子去学钢琴,明天又送去跳芭蕾舞,再后来去上书法班……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喘不过气来。

有一位母亲埋怨道:“我的女儿最近不知怎么搞的,做事学习总是提不起劲,心不在焉。”这位七岁的小女孩之所以精神不集中,皆因受不了妈妈为她安排的“节目”所致。她每周除了上学外,还要学画画、弹琴、跳芭蕾舞,及要补习英语会话,身心的疲惫超过了小女孩身体的承受能力。甚至玩游戏的兴致也丧失了。

大脑是人体处理信息的器官,但信息要经过大脑我综合——分析、判断、归纳、记忆等消化过程,才能被吸收及利用。由于儿童的大脑发育还不健全,信息超过了大脑的吸收能力,犹如孩子稚嫩的肠胃接受不了大量的食物而产生食物消化不良一样,会发生“信息消化不良”。

儿童得了“信息消化不良”,首先出现的是心理症状,则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忧虑恍惚、夜惊、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思维及判断能力障碍、成绩下降等,有的孩子则怠课、逃学。长时间的“信息消化不民”,会导致胸闷气短。头晕脑胀、消瘦盗汗、心悸心慌、腹胀及肠胃功能紊乱,甚至发生血压升高、心律加快、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等,严重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怎样预防“信息消化不良”呢?

儿童大脑发育尚不成熟,对信息的吸收远不及成人,所以对儿童知识的灌输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按学校的教育计划施教是比较适宜的。一般采说,要增加孩子课外的知识吸收,7——8岁只能选择一种,每月累计增加学习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9-10岁选择1一2种,累计不超过6小时。对学习基础较差的,不能要求短时间内赶上去而增加过多的知识信息。

要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方法,并结合儿童对音乐、绘画、书法及其他技能的不同爱好,并以不影响基础知识学习和保证正常休息为原则,适当增加一点课外知识信息,且要将知识信息条理化、有序化、兴趣化,提高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

大脑细胞和高级神经中枢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磷脂、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需要远比其他器宫多,因而要合理安排儿童的饮食,多吃瘦肉、鱼、鸡蛋、豆类、乳制品和新鲜蔬菜、水果,以保持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促进大脑的发育。

合理安排儿童的生活,做到起居有时,保证每天有10个小时的睡眠,以保证孩子有充沛的精力去投入第二天的学习生活;有了充分的睡眠,才能有聪明的头脑。让孩子有一定时间参加体自锻炼和游戏也很重要,这可提高儿童大脑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给,使疲劳的神经细胞得到充分的调整和休息,有利于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如何对待孩子的反叛

孩子行为偏激,个性反叛,不愿与父母合作,屡劝无效,这的确令父母心灰意冷。有些人甚至消极的认为要孩子听从父母的话,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孩子这些抗拒、叛逆的行为,正显示了对父母的强烈反抗。

父母固然可用强者的姿态,对孩子采取高压手段,威吓他们服从,也可以用体罚的方式对付违抗命令的孩子。然而,父母真的希望子女就此成为盲从附和、没有自己思想的孩子吗?父母的高压真的能制服孩子吗?显然不。那么,应该怎样告诉孩子,父母定下的规范是为孩子好的呢?怎样才能令孩子了解父母的苦心,进而遵从合作呢?以下几点,不妨参考一下:

其一,家庭会议是孩子学习尊重别人权利,了解自己责任的最好机会。一家人坐下来一起讨论问题,各抒己见,了解各个人不同的立场,然后商议出大家接受的方法,或定下必须遵守的规则,此时,要郑重提醒孩子是否觉得自己有能力遵守。孩子从小得以学习遵守家庭纪律,长大后踏足社会才能遵守工作纪律,遵守工作规范,而不是无章法地我行我素。

其二,平时与孩子说话,多用诚恳的语气、体贴的态度,以示对孩子的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得以满足,对父母敬爱。这样,他尚可以接受为数不多的命令,因他知道平日慈爱的父母之所以突然命令自己,必有充足的理由。例如突发的危险,父母厉声喝止,也是为了孩子安全的缘故。因此,可能的话,父母尽量不要以命令的语气去指使孩子做这做那,这种强使孩子服从的方式,十二岁以下的儿童尚可接受,到了青少年阶段,命令就常常不能奏效,不仅不能,还会引致相反效果。

其三,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富有冒险精神,喜欢左翻翻、右探探,这实际上是他学习的一种方式。正如小孩子很喜欢爬高爬低,父母看来是很危险的事,但就孩子的成长来看,是值得冒险的。因为攀爬时,小孩必须先判断自己的能力,考虑正确的踏脚点,衡量自己的重量是否过重,有把握时,才会付储行动。当然有从高处摔下的可能性,但这是疏忽或对自己的判断力估计失误所引起的,能成下次行动的前车之鉴。父母不能单以安全为理由,剥夺孩子探索的乐趣。父母应该做的是采取安全措施,如将一些贵重、富经念性或易碎的物品妥善放好;药物、利器放在孩子取不到的地方,以避免发生危险的意外事件。孩子不可能一辈子活在父母的庇荫之下,让他在安全的情况下“冒险”,既满足了孩子本身的好奇,亦能训练他们随时应变的能力。

其五,从小就要给孩子灌输对事负责的观念。像“自己做事,自己负责”,譬如说孩子喝果汁后不清洗杯子或不收拾书包就上学,父母看在眼里,请按下心中要帮忙孩子的冲动,让他体会自己不负责任的后果:不干净的杯子惹来一大群蚂蚁,看得他毛骨悚然;不收拾书包,忘记带课本,被老师罚站,在同学面前出丑。其实孩子是最怕丢面子的,有了教训,孩子就会印象深刻,以后才会做得更好。

只要父母与孩子之间能以坦诚的态度,一起制定家庭的规范,孩子便不会怀疑或误解父母的苦心,也不会故意挑战父母,或超出行为规范的限制。

●留给孩子足够的面子

孩子是单纯而敏感的,经常听到父母的“谦虚话”很容易信以为真,久而久之,在外人面前抬不起头,而变得自卑怯弱,这是中国教育方式的重大失败。

大人们做事常会顾全颜面,小孩也会顾虑到面子问题,如果自己的尊严遭受伤害,其“耻辱感”不比大人轻。

小孩进入小学后,就常想在朋友面前表明自己的独立。他们认为自己已有独立人格,毋须再受双亲控制。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他们之间有一种不明文的“共识”,就是“游戏比读书重要”。这种看法在很多大人看来简直是胡闹,不应该,但对小孩子而言,是顺理成章的——游戏有趣、读书苦闷。

所以,我们常会见到以下这种情形:当孩子的朋友、同学邀他去玩时,母亲会替孩子说:“我家孩子要做作业,别来打搅!”代替孩子拒绝了邀请。这样在孩子的朋友面前代孩子作决定,等于向孩子朋友表示他还在父母的权威下生活,孩子会觉得大失面子。而且,由于父母的看法,破坏了孩子之间的不成文规定,孩子不但觉得尊严受损。重担心他的朋友从此看不起他,再也不愿意接受他。

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要扩展孩子的知识面,要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孩子多接触外界、多参加群体活动,比死啃书更重要。满足孩子玩的愿望,不仅给足了孩子的面子,更让他去学习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当自己的孩子为别人称赞时,中国的父母都会发扬谦虚的美德。揭穿孩子的“老底”:“别看他好像很能干,不用爸妈操心,可这么大了他晚上仍会尿床呢!”或“他这学期只考了第三名,比起上次考第一是退步了!”父母毫不留情的说出孩子的缺点,以为是客套谦虚,殊不知这佯会伤及孩子的自卑。

可见父母当众诉说孩子的不是,比私下直接对孩子说要产生更大的不良影响。其实,父母可把握孩子这种心理,让他们朝好的方向发展。和别人聊天时,对他们说:“我的孩子最近进步可大了!”孩子听到后,其开心更胜过直接的被称赞,于是便会加倍努力了。

如果孩子失手将家中的一件贵重的东西打破了,父母生气地大骂道:“这么贵重的东西,平时叫你留心别碰,别碰,你偏去玩,你十条小命搭进去也陪不起!”父母恶狠狠的模样及严厉的责词,只会增加孩子恐惧而不知反省自己的过失。

如果对于孩子某些过错不严加责备或追究,这样更可使犯错者心存歉疚,反省的效果会更好。犯错后,当事人已知会挨骂,心里总希望能逃过一劫,当真的遭到宽待时,内心的反应自然更加强烈了。

既不责难也不说教,原本预料会受痛骂的孩子会甚觉意外;其实,这些说法比任何叱责更能令孩子深感内疚,会促使他努力用功,改变现状。

教育孩子时刻要牢记,要给孩子留足面子。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当孩子游戏或者学习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是应该鼓励他们去单干,还是合作?有人曾问日本的一位小学校方:“您办学最注重什么?”这位校长回答说:“教育孩子理解别人。在现代社会,如果不能同上下相互理解和合作,知识再多也没用。”也就是说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们知道,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需要的是一种“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求具有高度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还必须要有健全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独立人格,自强自信,敢于拼搏,勇于创造,有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会团结他人。世界国民教育的主旋律也已经从培养儿童“学会生存”转变成了培养儿童学会关心。所以我们用积极教导孩子学好各种本领,塑造多种能人的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引导孩子去积极竞争。这既是现实社会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的呼唤。

孩子面临的21世纪将是一个更加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生产过程日趋自动化,地球的人口会越来越多……这一切都要求人们在进行更加激烈竞争的同时,需要进行更为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因为广泛意义上的竞争恰恰需要密切的合作做后盾。正因为竞争更多了,所以需要更多的合作。有人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工作态度与方式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在1901年到1972年期间286位获奖者中,近三分之一的人是因为与他人合作行工作而获奖。相比之下,未获奖的科学家当中,只有很少的与别人进行积极的合作。这个结果显示,与别人一道工作可以增加创造性。它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让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在一生当中涉足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要想在现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就必须学会与别人进行“信息分享”。科学领域就是这样。众所周知,在生物学里,单细胞的生存率是很低的,多种细胞在一起,才能进行营养的互相透,变得稳定、有规律地进行新陈代谢。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乔治·赫华斯博士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认为,事业的成败在于人品的优劣,他把“与同事真诚合作”列为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而把言行孤僻,不善与人合作,列为失败的九大要素之首。在现实社会,一个人若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与能力,那么他不仅在事业上不会有所建树,就连适应社会都会十分困难。而且,一个人建立和保持与他人合作关系的能力,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一项基本的指标。心理学研究表明,合作对儿童的发展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如情绪的成熟,顺应良好的社会关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对他人和社会基本信任的态度,乐观主义的精神等。

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从孩子懂事起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与别人合作的能力,即孩子的团队精神。您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教孩子学会欣赏和接受别人,即悦纳别人。也就是说,能够真诚的欣赏他人的长处,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愿意接受别人。从实质上来讲,合作就是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双方长处的珠联壁合,也是双方短处的相互遏制。只有相互认识到对方的长处,欣赏对方的长处,合作才会有真正的动力和基础。因此,家长要常给孩子灌输这样一个思想,任何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要学会真诚的欣赏。世上人无完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切不可因为别人有这个缺点或那个毛病,就嫌弃他、疏远他。要教育孩子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真诚地加以肯定与赞美。学会微笑与称赞是悦纳别人的捷径,也是开启对方心扉的金钥匙。

二是教孩子学会关心,学会善解人意。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的联系已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任何个人对他人的关心都是形成其合作能力的前提,而合作能力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让孩子学会关心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责任,更是家庭教育的责任。因此,家长在给予孩子关心的同时,必须让孩子也学会关心,让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也学会爱。

三是教孩子学会分享。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慷慨大方的气度,要经常提醒孩子想到别人。人若自私自利,凡事都只想到自己,就会遇事斤斤计较,也就难于与别人友好相处,又怎么谈得上与别人合作呢。这里给家长提供一些需要注意的原则与技巧问题。比方说,要让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来分享他所喜爱的玩具,切忌强迫,也不必讲些空洞的大道理,你可以这么说:“你玩一会儿,他玩一会儿,大家一起玩多好呀!都高兴……”适当地给孩子们以引导,让孩子觉得分享对他来说不是一种剥夺,而是平添更多更新更好的乐趣机会。当孩子较小时,父母不妨就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分享训练”:孩子手中拿着玩具,父母可以拿另外的东西,轻柔地、慢慢地递给他,从他手中取走玩具。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孩子便学会了互惠与信任。

四是为孩子创造机会,多参加有利于产生合作关系的活动。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提出了一种理论认为,当一个活动的目标和手段是参与者积极地相互依赖时,最可能产生合作关系。为此他做了一个实验,他把学习心理学概念课程的孩子分为5人一组,共10组,给每个组提出两个问题去解决。其中5个组是合作组,他们是作为一个组来评分的,即每人分数一样,这样一来,这个组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反之另外5个组是竞争组,他们每个人的分数是按个人的成绩分别评分的。结果表明,合作组成员表现出更大的相互依赖感、更密切的合作关系和协调一致。为此,家长不妨让孩子多玩一些诸如过家家、共同搭积木、拼板等需要彼此协作的活动。像许多体育和游戏活动,如足球、篮球、跳皮筋跳绳等,既有两团体之间的对抗与竞争,更有团队内部的协调导一致,所以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与竞争能力。

五是让孩子了解一些合作的规则与技巧。在合作中既要尊重对方,服从大局,讲统一,又要有自己的立场。容忍和随和是有尺度的,也就是说在合作过程中,不能唯我独尊,只想着自己,要充分顾及到他人的要求与需要,哪怕必要时做出一定的让步与牺牲;与此同时,迁就与让步是有限度的,不是放弃原则,在合作中要有自己的立场与个性,要知道取得同伴的信任与尊重是合作成功的前提。

在培养孩子团队精神的同时,需要家长们注意解决好这样两个问题。一个是要注意孩子的平行交往状况。所谓的平行交往是指孩子与自己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的人交朋友、结成伙伴关系的行为。它在孩子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的儿童心理学专家雷特通过研究指出,父母一定要注意儿童的早期平行交往情况,因为从中可以预测儿童日后在人群中的适应情况,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假如孩子不合群,不能与其他小朋友好好合作做游戏,那是因为孩子缺乏集体观念,从小被溺爱而变得孤独,占有欲过强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教育孩子理解他人、同情他人,明白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之学会与其他小朋友合作。与此同时,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特别是在中学这段时间里,父母还可以透过孩子的平行交往情况,帮助孩子明事非、辨美丑,关注孩子,随时从学校老师那里了解孩子的人际交往情况,出现不良现象立即加以制止和教育,做好孩子的思想疏通工作,向孩子讲明交朋友的意义,在与别人相处合作之中,学会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增强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见贤思齐,修正自身。

另一个方面是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好孩子的社交退缩问题。一些研究表明,社交性退缩多发生于独生子女身上,其中家庭教养不当是造成儿童社交性退缩的主要原因。其特征是孩子平时表现正常,只是在社交或集体生活中才出现异样表现,如见生人害羞,不说话,回避集体活动,不敢与人交往,胆怯退缩,表情淡漠。社交性退缩给孩子带来了许多心理障碍,它使儿童难于应付各种人际交往情境而导致自卑,不知如何与人交往,缺乏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在集体生活中不知所措,并直接影响到儿童的生活与学习。一些孩子因此而不愿上幼儿园,不愿上学。作为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与合作能力,及时预防并帮助孩子克服社交性退缩。一方面要为孩子打开生活空间,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广交朋友。父母若能在孩子社会交际处于萌芽阶段时,抓住机会为孩子提供多种社会生活和交往经验的话,就可以预防和避免孩子出现社交性退缩。另外,让孩子尽早参与集体生活。孩子在3岁之后开始产生交往的愿望,如果只和成人特别是父母交往,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交往心理的需要,他们更愿意更希望与同龄人交流、沟通。这时候,若能将孩子及时送入幼儿园,在集体生活中满足他们的要求,会使孩子的交际能力获得良好发展。因此,即使家中有条件照顾孩子,也最好能在孩子2岁左右送入托儿所,使孩子能及早地过上集体生活。否则,孩子长期生活在长辈设置的保护圈中,长大后面对陌生复杂的社会环境,就会显得不知所措、胆怯退缩,无法适应集体生活,也就更难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

一个人成功的因素除了善于合作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敢于竞争。在美国,也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叫得越多吃得越多。不开口,人家以为你不需要。电视主持人杨澜在美国学习时就遇到这样的事,课堂上大家都争着当导演,她想我何必跟别人争呢,干点别的吧。后来她发现,人家并不是觉得她是在谦让,而是认为她没有这个能力。当然,下次她也是当仁不让了。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有许多成功、许多机会是靠自己实力去争取获得的,这就是竞争。市场经济离不开竞争,随着我国社会主市场经济的建立,竞争将更加激烈,为了使我们今天的孩子能在明天更好地适应这种竞争,并力求竞争的胜利,我们有必要从就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竞争美德和竞争能力。

培养孩子的竞争美德,首先要明确竞争美德的内容。主要有四点十分突出:公平(公平竞争、凭实力取胜)、公正(行为正当,切忌奸诈)、公开(光明正大,不搞阴谋)、公心(出于公心,共度发展)。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我们将这些竞争美德具体化,提出下列要求;初步懂得竞争的最终目的是大家都取得进步,促使社会的发展;初步懂得竞争的对象首先是自己,竞争就是要不断超越自己;初步懂得要公平竞争,凭能力,凭智慧,争取胜利;初步懂得要公正竞争,正直,诚实,守法;初步懂得要公开竞争,不能搞阴谋诡计;初步懂得竞争要扬己之长,但不能坑害他人。小学低年级儿童应能从具体的竞争事例中,判别出哪些竞争品德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小学中年级儿童不但能进行具体事例的判别,而且能分析简单的事理。小学高年级儿童初步理解“四公”道德的内涵,而且能知道竞争中哪些是提倡的,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应该的。除此,初中学生还应知道哪些是违法的。

据一项调查显示,现在的孩子在竞争道德认识方面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认识上的盲目性。不懂得竞争还要讲道德。二是认识上的片面性。讲到取胜,就认为要抑制他人,致使他人失败;讲到友谊,就认为不要竞争。三是认识上的绝对性。要么好,就好到极点,不知在总体好中也可以有些不好的东西;要么不好,就坏得一无是处,不知在总体坏中也可能有些积极的因素。四是认识上的肤浅性。只看到表面现象,难以理解竞争对手之间的微笑握手,难以理解耍手腕与讲究技巧之间的区别。五是认识上的单一性。往往只注意竞争中的某一个或某一部分信息,并以此进行判断。一个人在竞争中取胜,总是认为胜者能力强,胜者了不起。常常会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针对孩子认识中出现的问题,许多老师和家长的做法是:正确示范。利用各种办法,提供具有良好竞争美德的竞争者或竞争活动的若干榜样,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随机引导。利用与孩子接触的一切机会,引导孩子思考竞争中的有关道德问题,并暗示其中正确的方向,系统传知、由浅入深地、系统地、一点一滴地向孩子讲解竞争美德的内容。开展讨论。经常就一些竞争道德问题,与孩子平心静气讨论。讨论时,家长一般不要武断下结论,而应多听孩子的意见,适时地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践行后思。和孩子一起或让孩子自己去按照竞争美德的要求,进行一些竞争实践。在其正确的行动之后,给以及时的强化,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哪些积极的意义?

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要让孩子明白只有与嫉妒告别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最后竞争的胜利,取得优秀业绩。嫉妒心理是人与人相处、人与人竞争中存在的一种阴暗心理。对孩子来说,危害性很大。对什么是竞争?什么是嫉妒?知心姐姐卢勤是这样说的:“比如说两个人跑步,一个在前边,一个在后边。后边的人想,前边这个人现在最好让石头绊一跤,然后我好超过他。这就是嫉妒,嫉妒是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上。可是反过来,如果后边的人想,我要使劲儿跑,超过他,我一定要超过他。这就是竞争,竞争是把成绩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知心姐姐在工作实践中发现许多有了些成绩的孩子,都不太懂得正确对待自己的成绩和别人的成绩;还有的孩子存在着“你好,我就打击你”的狭隘心理……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都是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的。家长和老师应该及时发现并予以解决。知心姐姐在《写给年轻妈妈》一书中指出: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既懂得竞争又懂得超脱的人,才会成功。孩子们应该从小就得到这种训练。克服嫉妒,参与正当的竞争,是我们对孩子的期望,也是未来对孩子们的要求。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竞争中求得共同的发展和进步是我们最迫切的愿望。因为,还有更为激烈,更为高层次的生存空间、生命资源等等的竞争在等着我们的孩子们,与人的竞争都处理不好,何以参与更为深刻、广泛的竞争呢?

■自信和毅力是孩子高飞的翅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推孟曾对800名男子进行长达几十年的跟踪,从中选出成果最多、成就最大的160人和成果最少的160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组人最显著的差别是个性心理品质,除智商上的差别外,成就最多的一组的进取心、自信心、毅力、意志等方面明显优于成就最少的一组。我国唐代文学家苏轼也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大发明家爱迪生则认为;“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

●自信

古今中外,凡是个人有所发展,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条成功的秘诀:自信。这些人尽管各自的出身、经历、思路、性格、兴趣等等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自己的才智、事业和追求充满必胜的信心。自信的意识,自信的力量,足以使一个人直面人生,以艰苦卓绝的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古有司马迁宫刑成《史记》、孙膑致残作《兵法》、李时珍历尽艰辛修《本草》;近代有又聋而又瞎的海伦·凯勒给全世界以新的启示。如今有高位截瘫的张海迪成为时代的先锋和模范。试观寰宇,多少人杰高擎自信心的旗帜,怀着巨大的希望生活,从厄运中奋起,在困难挫折中挺进,披荆斩棘,一路豪迈,终于冲上了人生的峰巅,向世界证实了人的伟大。

研究表明,像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也只用了大脑不到1/3的功能。美国学者詹姆斯则据其研究成果说:“普通人只开发他蕴藏能力的1/10。”这就是说,我们的绝大部分脑细胞处于待业状态。或者说与我们应当成就的相比较,我们不过是个半醒者。我们只利用了我们身心资源的很小的一部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人,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些,只是我们缺乏一种不懈努力和自信,让自己的潜力流失了。”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人脑不同于机器,使用多了、久了会有磨损,而是越用越好用,就像学外语,一旦掌握了一两门外语,再学第三门、第四门就容易多了。

梭罗是美国19世纪的哲学家和文学家,颇有名望;而爱默生当年不过是梭罗雇用的一个园丁,整天为主人种花、养草、打扫庭院。但若干年后,爱默生在哲学和文学上的成就和名望,与梭罗相提并论,甚至还有所超过。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个普通园丁也具有成为伟大人物的巨大潜能。你要认为自己能行那就能行,所以爱迪生总结出一句名言;“自信是英雄的本质”。他为什么会出类拔萃?就因为他坚信并开发了自己的潜能。

一个人不了解、也不相信自己的追求,哪里还会振作精神,倾注心血,去好学不倦努力奋斗呢?又怎么能开发自己的潜能呢?归根结底,自信意识就是发展的动力,是成功的秘诀。因此,要想使孩子早日成才,成大器,应启发和引导孩子的自信意识。

●毅力

成功者并非都有超常的智能,也不是不曾失败过,他们只是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人。有的甚至是经历失败最多、最重的人。以出版界为例,一些名家大师的传世畅销之作,起初也难逃退稿的厄运。例如赫尔曼·麦克尔维尔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最重要的代表作家。其作品《白鲸》,退稿时间:1851年。退稿信上写道:“十分遗憾,我等一致反对出版大作,因为此小说根本不可能赢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青睐。作品又臭又长,徒有其名而已。”

瓦尔特·惠特曼是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大诗人。其作品《草叶集》于1855年退稿。退稿信上写:“窃以为出版大作当属不甚明智之举。”

福楼拜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其作品《包法利夫人》于1856年退稿,退稿信上写:“整部作品被一大堆甚为精彩但过于繁复累赘的细节描写所淹没。”

约·罗·吉卜林是英国第一位荣膺诺贝尔文学大奖的名作家。他的《无题》于1889年退稿,信上说:“很抱歉,吉卜林先生,你根本不知道怎样使用英语写作。”

现今我国创作和出版成就卓著的贾平凹先生,当初寄往四面八方的小说稿一件一件连续被退回,总共有127件。

美国人爱迪生,刚上学时被称为“低能儿”,只上了3个月小学,就被赶出校门。但他没有因此而丧失信心。他刻苦钻研。外顽强的意志致力于创造发明。他光是研究电灯丝的耐热材料就有1600多种。他发明蓄电池,有些实验要用敞口酒杯进行,每次就用四百只。有一次试验后,酒杯全打破了,他的一个助手忧虑地问:“爱迪生先生,我们还能做什么呢?”他望着一大堆玻璃屑坚定地说;“我认为我们还能做的事情,便是再去弄许多酒杯继动干!”正是这种遇到失败、挫折继续干的拼命精神,使这位发明复完成了1682项发明。

以上这些例子折射出一个道理:失败是成功之母,信心和毅力是成功之父。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只有不断从困难和挫折中吸取教训,在失败中振奋精神,他的航船才会冲出险滩,达到成功的彼岸。难怪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告诫青年人:“要意志坚强,要勤奋,要探索,要发现,而且永不屈服。”

为了使孩子们自信与刚毅,我们要多向孩子进行成功教育,培养孩子的成功动机。成功教育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激励孩子追求成功,二是激励孩子不怕失败。要教育孩子: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也要做好失败的准备。人生不可能次次成功,但要从失败中走出来。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自己的失望或逃避失败,逃避失败就意味着放弃了成功的可能,做任何事情,信心十足并努力去做,不怕失败,就有成功的希望。

为了培养孩子不怕失败的品质,可以有意为孩子设定一些困难情境或任务,让孩子在经历几次失败后去体验成功的艰难与喜悦。但要注意难度水平适度,以孩子经过几次反复最终能成功为宜。

成功动机高的人有一个典型特征,即敢于冒风险。许多事情,成功与失败仅一步之遥,就看你是否敢于跨出这一步。杨振宁博士在科学研究中经常提醒自己:“是否已经丢掉了自己的胆魄。”因此,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勇于冒险的胆识是不可少的。当然,培养孩子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绝不是盲目的冒失行为。

部分家长不允许孩子出错,这会使孩子在片面追求正确性的同时,也丧失了探索的欲望,因为许多探索都是没有把握的。家长应鼓励孩子创新,鼓励他不要怕出错,不要仅用是否100分来衡量孩子学习的好坏,而是要看孩子是否具有敢于探索和敢于拼搏的精神,鼓励孩子多参与多尝试。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意识,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鼓励和表扬。在孩子取得成功时,要表扬称赞,并加以鼓励和指导,使他们从一个成功走到另一个成功。

■我国的孩子差在哪里

一个民族的教育观念,往往影响着和造就着无数孩子的成长道路。

●中国孩子与日本孩子的事实比较

不久前的夏天,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办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一、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

在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当年放牧的乌兰察布草原,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20公斤,匆匆前进着。他们的年龄在11~16岁之间,根据指挥部的要求,至少要步行50公里,若按日本人的计划。则应步行100公里!

说来也巧,就在中国孩子叫苦不迭之时,他们的背包带子纷纷断落。产品质量差给他们偷懒制造了极好的理由。他们争先恐后地将背包扔进马车里,揉揉勒得酸痛的双肩,轻松得又说又笑起来。可惜,有个漂亮女孩子背的是军用一迷彩包,带子结结实实,使她没有理由把包扔进马车。男孩子背自己的包没劲儿,替女孩背包不但精神焕发还干方百计让她开心。他们打打闹闹,落在了日本孩子的后面。尽管有男孩子照顾,这位漂亮女孩刚走几里路就病倒了,蟋缩一团瑟瑟发抖,一见医生泪如滚珠。于是,她被送回大本营,重新躺在席梦思床上,品尝着内蒙古奶茶的清香。

日本孩子也是孩子,也照样生病。矮小的男孩子黑木雄介肚子疼,脸色苍白,汗珠如豆。中国领队发现后,让他放下包他不放,让他坐车更是不肯。他说:“我是来锻炼的,当了逃兵是耻辱,怎么回去向教师和家长交待?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走到底!”在医生的劝说下,他才在草地上仰面躺下,大口大口地喘息。只过了一会儿,他又爬起来继续前进了。

二、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的路段把儿子拉上车。

下午,风雨交加,草原变得更难走了,踩下去便是一脚泥水。

当晚7时,队伍抵达了目的地——大井梁。孩子们支起了十几顶帐篷,准备就地野炊和宿营。内蒙古的孩子生起了篝火。日本孩子将黄瓜、香肠、柿子椒混在一起炒,又熬了米粥,这就是晚餐了。日本孩子先礼貌地请大人们吃,紧接着自己也狼吞虎咽起来。倒霉的是中国孩子,他们以为会有人把饭送到自己面前,至少也该保证人人有份吧,可那只是童话。于是,有些饿着肚子的中国孩子向领队哭冤叫屈。饭没了,屈有何用?

第二天早饭后,为了锻炼寻路本领,探险队伍分成10个小组,从不同方向朝大本营——狼宿海前进。在茫茫草原上,根本没有现成的路,他们只能凭着指南针和地图探索前进。如果哪一组孩子迷失了方向,他们将离大队人马越来越远,后果难以预料。

出发之前,日本宫崎市议员乡田实先生驱车赶来,看望了两国的孩子。这时,他的孙子已经发高烧一天多,许多人以为他会将孙子接走。谁知。他只鼓励了孙子几句,毫不犹豫地乘车离去。这让人想起昨天发生的一件事:当道路被洪水冲垮时,某地一位少工委干部马上把自己的孩子叫上车,风驰电掣地冲出艰难地带。

中日两位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是何等的不同!我们常常抱怨中国的独生子女娇气,缺乏自立能力和吃苦精神,可这板子该打在谁的屁股上呢?

三、日本孩子的吼声在草原上震荡

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中日两国孩子胜利地抵达了目的地——狼宿海。当夏令营宣告闭营时,宫崎市议员乡田实先生作了总结。他特意大声问日本孩子:“草原美不美?”

77个日本孩子齐声吼道:“美!”“天空蓝不蓝?”“蓝!”“你们还来不来?”“来!”这几声狂吼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天哪!这就是日本人对后代的教育吗?这就是大和民族精神吗?当日本孩子抬起头时,每个人的眼里闪动着泪花。

在这群日本孩子身后,站着的是他们的家长乃至整个日本社会。据悉,这次由日本福冈民间团体组织孩子到中国探险的活动得到日本各界的广泛支持。政府和新闻机构、企业不仅提供赞助,政界要员和企业老板还纷纷送自己的孩子参加探险队。他们的夏令营向社会公开招生,每个报名的孩子需交纳折合7000元人民币的日元。一句话,日本人愿意花钱送孩子到国外历险受罪。

四、中国孩子的表现在我们心中压上沉甸甸的问号

日本人满面笑容地离开中国,神态很轻松,但留给中国人的思考却是沉重的。

刚上路时日本孩子的背包鼓鼓囊囊,装满了食品和野营用具;而有些中国孩子的背包几乎是空了。装样子,只背点吃的。才走一半路有的中国孩子便把水喝光、干粮吃尽,只好靠别人支援,他们的生存意识太差!

运输车陷进了泥坑里,许多人都冲上去推车,连当地老乡也来帮忙。可有位少先队“小干部”却站在一边高喊“加油”,当惯了“官儿”。从小就只习惯于指挥别人。

短短的一次夏令营,暴露出中国孩子的许多弱点,这不得不令思考我们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问题。第一,同样是少年儿童组织,要培养的是什么人?光讲大话空话行吗?每个民族都在培养后代,日本人重视生存状态和环境意识,培养孩子的能力加公德;我们呢?望子成龙,可是成什么龙?我们的爱心表现为让孩子免受苦,殊不知过多的呵护只能使他们失去生存能力。日本人已经公开说,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第二,同样是少年儿童组织,还面临一个怎样培养孩子的问题。是布道式的,还是野外磨练式的?敢不敢为此承担一些风险和责任?许多人对探险夏令营赞不绝口,可一让他们承办或让他们送自己的孩子来,却都缩了回去,这说明了什么呢?

是的,一切关心中国未来命运的人,都值得想一想,这个现实的矛盾说什么了什么。

全球在竞争,教育是关键。十年,二十年……中国的孩子在世界竞争的舞台上,将如何表现呢?

●中日两国儿童养育观的差异

综上所述,中国与日本在儿童养育方式上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在于养育观的不同。

当中国的父母还在给他们的婴儿喂糊状食物时,日本人已开始给六个月的婴儿喂成人的饭菜了。中国人想的是孩子没牙,吃不了硬东西;日本人想的是吃硬东西有利于牙的萌出和发展咀嚼功能。

中国的成人们都认为幼儿养得越胖越好,所以对孩子吃饭的态度总是“多多益善”;而日本人是“生怕孩子胖”,因为“胖”是不健康的标志。结果,被中国人视为胖瘦适中的孩子到了日本却被诊断为“轻度肥胖”。

中国人认为,小孩子娇嫩,抗寒能力低,而病是冻出来的,所以小孩子总比成人穿得多,但是孩子尽管已厚成了“棉球”,却还是没完没了地生病;而日本人认为,小孩子只有少穿衣才能增强皮肤对温度的调节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抗寒能力、防止生病的目的,所以小孩总比成人穿得少。中国人育儿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轻锻炼”。在多数成人看来,给幼儿良好的照顾就是让孩子多吃多穿,至于身体锻炼则可有可无,结果儿童医院里总是人满为患,父母无不抱怨自己的孩子体弱多病;而日本对儿童的身体锻炼却极为注重,曾提出一个口号:培养不生病的孩子。

很显然,中日两国成人在儿童养育方面的观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于两国人对儿童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有极为不同认识。中国认为,儿童因不具备成人的肌体和能力而需加倍保护,以免夭折;日本人认为,要使儿童健全地成长则需加倍锻炼,以使尽快具备适应外界的体魄和性格。从提高儿童的生存能力来看,日本人的这种锻炼型的养育方式无疑具有积极主动性,创造条件让儿童适应环境,能使儿童在发展自身能力的过程中领先自己的力量走向成熟。相比之下,中国人的这种保护型的养育方式则具有消极被动性,创造条件让环境适应儿童,会使儿童因习惯于依赖外部力量而抑制和减慢自身能力的发展,甚至使一些属于人类本能的生存能力逐渐退化乃至消失。

中日两国家长对待孩子经历艰险的不同态度,反映出成人养育孩子的目标不一样。日本的父母希望孩子能从小经历艰险,以便从中锻炼出顽强的性格;中国的父母则希望孩子能一帆风顺,并总是尽可能地帮助孩子避开逆境。也就是说,中国的父母对培养孩子顽强的性格并不太关心,而把孩子生活得平顺安逸看作是两代人共同的幸福。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都不要吃任何苦头,这种意识贯穿在中国父母养育孩子的全过程中。

值得指出的是,日本人注重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并通过让孩子亲身体验逆境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这是我们中国人难以做到的。生性求安稳、怕风险的中国人既不忍于也不敢于将孩子置于艰险之中。所以,尽管中国的父母也教育孩子要不畏艰险、勇敢坚强,但这种教育大多只停留在口头上,仅仅是象征性的,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效果。坚韧不拔的性格靠说教是培养不出来的,而只能通过具体的养育方式和过程将其逐渐注入到儿童的“血脉”与“骨髓”里。

●美国孩子的独立意识

美国孩子的独立性是众所周知的,而独立性的养成与父母和老师的教育方式有着很大关系。

美国很多孩子从婴儿时期便独居一室。孩子长到三四岁,有了害怕的概念,家长可以到商店买一种专门的灯,很小很暗,插在插痤上,彻夜亮着,驱逐孩子对黑暗的恐怖。孩子再大些,便自己布置自己的房间,随心所欲,父母不会干涉。他们晚上睡觉前到孩子房间,给一个亲吻,说一句“晚安!做个好梦!”便回自己卧室。孩子往往抱个狗熊或娃娃,就自己入睡了。

美国人很爱孩子,但他们爱的方式与中国人不同。美国父母不会问题围着孩子转,不会像中国父母操那么多心。他们常常自己出门旅游,把孩子留给祖父母或花钱请人带几天。在晚会和宴会上,也绝看不到带孩子的父母。孩子与临时请来的生人在一起,很少认生、哭闹,他们很大方、开朗、并不纠缠父母。父母自己看护孩子时,也不总是捧着、抱着,孩子摔跤、啃脏东西、哭一会儿都不是大问题。

美国孩子从很小开始就做力所能及的事。笔者有位中国朋友,把7个月的儿子送到托儿所。她发现托儿所里这样小的孩子竟然需要自己托着瓶子喝水喝奶。她的孩子由于托不动水瓶便终日渴着。伤心之后,她不再送儿子去了。在中国不要说7个月的孩子,就是给3岁的孩子喂饭的情景也是常见的。在美国幼儿园里,两岁的孩子全部自己使用刀叉吃饭,常是一会儿扣翻了饭碗,一会儿碰掉了水杯,吃得天一半、地一半。老师可以耐心地打扫,但绝不会喂饭。

美国有不少富有家庭,但却很少有父母滥给孩子零用钱的。一对美国夫妇,先生作律师几十年,非常有钱。去年他们夫妇到中国旅游,对中国文化异常喜爱。他们花高价买中国古画,夫人对中国丝绸爱不释手,买的丝绸量之大,一辈子都穿不完。

就在他们花钱如流水的时候,12岁的小女儿把长途电话打到中国饭店。她说,父母走前留下的零花钱用完了,能不能从银行里取点家里的钱?母亲说,不能,你可以早晨去送报纸挣线。冬日的寒风中,每天早晨给各家各户送报纸,这就是母亲给女儿的建议。

这样的事,在中国父母眼中,大概有点残忍。但是,美国父母认为,杜绝孩子的懒惰,从小培养自立精神,这是教会他生活,是对他的一生负责,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反差

就中西方家庭教养的目的而言,两者有着相同之外,那就是教子成人、教子成才。然而在具体方式方法上,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养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认真地比较两者的差异、得失,从中吸取西方家庭教养中上益的经验为我所用,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特别是独生子女的教育培养无疑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西方家庭教育及抚养上的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择其要者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在培养孩子成才的问题上,中国的家长普遍地存在着智能中心主义倾向,而西方的家长更注重孩子天性的自由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塑造。

美籍华裔女作家谭爱梅曾对中美两国的家教作了比较,她说:“同样是小皇帝,在美国,孩子是社会的;在中国,孩子是爹妈的。中国父母在表示自己对孩子的爱意时,往往不在乎他们想些什么,他们的困惑,他们的不安……”中国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值特别高,因而往往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子女,孩子只要一上小学,玩耍的时间就非常少了,孩子放学回到家里先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此后家长还要辅导,让他们做各种各样的练习册。尤其是城市的孩子,一到星期天、节假日,家长们还要按自己的意志,骑着自行车送孩子参加作文班、书法班、美术班、电子琴班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也不管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孩子不喜欢学,家长就打、就骂,孩子简直成了学习的机器。有报道说上海一个女孩因为不愿弹钢琴,竟然将自己的手指剁掉了。1992年12月10日《中国教育报》报道:南京钢铁厂工人胡某的3岁儿子胡丹丹因为背不出“曲项向天歌”的“项”,竟被他的父亲踢死。1988年,上海市儿童少年家庭研究促进会对12个区的1141个家庭的家教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些家长一致认为孩子是使他们高兴的事是学习成绩好,最使他们不高兴、最担心的事是学习成绩差。浙江省社科院对近600名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60%的儿童的学习结果未达到父母的规定要求时,会遭到痛打(见1992.12.15《新化日报》)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的家长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父母的责任是要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必要的精神上、物质上的帮助。

二、在子女的养护上,中西方家长做法上的区别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中国家长对孩子包办代替,照顾得无微不至;而西方家长则更加注重孩子的自理能力的训练。有人讲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富有牺牲精神的父母。爱子心切,要把过去自己没有得到的幸福在孩子上补回来,因而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只要给孩子买吃买喝买玩具再多的钱也舍得花,生怕亏了孩子,什么饮料、娃哈哈、脑黄金,直往孩子肚里填。浙江社科院的调查还发现,当孩子吵要买玩具时,90%的家长会马上或在说服无效时购买。中国孩子的自理能力普遍较差,四五岁的孩子还要父母、爸爸奶奶追着喂,拍着睡。有人上了小学,还要家长穿衣喂饭。据报载,北京某小学一名四年级的学生竟然连鸡蛋皮也不剥。轮到值日,有的家长还去帮助孩子擦玻璃、扫院子。一位18岁的硕士研究生被某地质学院指定为留法预备生,这本是件好事,但正当要他乘飞机飞往巴黎时,他却交了休学报告,恐惧得全身抽搐。神经学家的结论是:病人发病的原因是社会生活能力差,出国反而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原来,他母亲从小对他十分溺爱,使他丧失了洗衣做饭的基本生活能力,离开了母亲的照顾,他就无法生存。凡是认识他的同学都说他是“研究生的科学水平,小学生的生活能力”。

西方的家长也爱孩子,但不像我们的家长这样,他们特别注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美国一岁多的孩子基本是自己吃饭,父母将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们的小桌上,让他们自己用小刀叉吃饭,吃的到处都是,将饭菜打翻,家长也不急不恼,这样,两岁的孩子都能够与家长一起用餐了。美国的孩子四五岁已能自己整理房间,十岁时就应干45分钟的家务。有人说孩子摔倒时最能看出中西方家长的区别:美国的孩子是自己爬起来;中国的孩子是家长扶起来。北京陈经纶中学的学生魏冉谈到她们应邀访问法、德、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的见闻,讲到三四岁的幼儿自己抹桌子、摆盘子、刀叉,为客人和爸爸、妈妈倒饮料。到超级市场购物时,全是小孩子自己往小车上装卸买的东西,家长根本不帮忙。

其二,中国的家长重生理,轻心理;而西方的家方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我国家长的做法却正好相反,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是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甚至一件小事就可以使他们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直到轻生厌世。据团中央1995年对两万多名中学生思想状况所做的调查,在“你认为你自己的弱点是什么?”的选择题中,有45.2%的同学认为自己“意志力不强”;17.5%的同学认为自己“经不起挫折”。北京某重点中学一名初三女生因与同学一起议论该校一女老师的胖瘦受到班主任的批评,竟于次日凌晨割腕、跳楼两次自杀,酿成终身残废的悲剧,而该生还是连续6年的“三好学生”。令人感叹的是当她醒来后知道自己住院时,竟如释重负地说:“那我就不用去学校给老师道歉了。”

相比之下,西方家长比较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美国的父母经常与很小的子女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跟父母商量。西方家长在孩子很小时就注意培养他们经受挫折的毅力,一两岁的孩子任他们在草地上摔跌滚爬。俄罗斯人非常注意儿童的勇敢精神的培养,各地的居民点都有吊环、荡板等各种体育设施,孩子去玩各种运动器械,家长从不多看多管。孩子摔痛哭叫,大人也不理睬,孩子哭一两声后,又去玩耍了。日本教育高桥敷在他的名著《丑陋的日本人》中,讲述了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法国人拉纳的儿子十分淘气,他用石砸我家窗户玻璃,拉纳夫妇并没有因此来道歉,而是小拉纳自己抱着一块玻璃,低着头来到我家。‘爸爸妈妈说,你自己干了坏事,自己去接受别人的训斥吧!’面对这个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可怜模样,我们摸摸他的头,真不忍心训斥他,结果还给他一些点心带回家去。事后,拉纳先生对我们十分不满。”对此,高桥敷很不解。拉纳先生说:“你这样对待孩子,使我们很为难,本应受到训斥的孩子,却反而受到您的抚慰,希望你考虑一下这对孩子将来的影响。请您原谅,我想让他再来一次,这次希望您看在朋友的情份上,给他以严厉的管教吧!”很显然,拉纳先生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孩子在挫折中经受教育。

在子女独立生活方面,中国家长过度扶持,子女也不以强赖父母为耻;西方家长则鼓励和教育孩子自食其力,子女也以不靠父母生活为荣。

有人说,中国的父母是最有牺牲精神的父母。这话一点也不过分。中国的家长将满足子女的需要当作自己的天职,视为莫大的幸福。家长不仅要把孩子抚养成人,还要帮他们结婚成家;不仅帮他们成家立业,而且还要帮他们照看儿女;不仅子女经济上不独立时供养他们,而且在子女已具经济能力的时候仍然资助他们。而做子女的也视“在家靠父母”为理所当然,有的甚至想方设法从父母那里多“沾”、多“捞”,兄弟姐妹之间常常为“沾”、“捞”不均发生争斗。在这方面,西方家长的做法与我们大相径庭,他们十分注重孩子的自立精神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据资料介绍,美国亿万富翁洛克菲勒家族的子女都从事过擦皮鞋、送牛奶之类的工作;前总统里根的儿子失业后,宁肯站在街上排队领救济金,也不肯要求父亲帮助。西方国家的子女一到成年或有了职业便与父母断绝了经济上的来往,此时,如果还依赖父母就会被人看不起。

三、在家长与子女的关系上,中国家长崇尚“服从”;西方家长则讲究“平等”

由于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对人们心态的影响,“孩子就应该顺从家长”的观念在中国家长的头脑里占有根深蒂固的地位。“上述浙江省社科院对家长的调查表明,有68%的家长愿意”不论说什么,孩子都听“在父母的约束下,近1/4的儿童不能常去找伙伴玩,超过1/3的儿童在家长的要求下只能参加语文、数学兴趣小组。在”顺从的压力下孩子想说的话不敢说,想干的事不敢做,在大人面前缩手缩脚,心情受到压抑;而家长对孩子了解、交流的渠道也因而被阻塞了。与我们的家长相反,西方家长在孩子教养上所表现的民主平等意识却非常强。他们绝不会强迫子女做不愿意做的事情。他们对孩子的错误选择如有不满,就耐心地加以劝说,而不会翻脸失和。美国的家长要孩子为他们做事时,总是带着商量的口气。德国的民法中还列有父母应该顾及孩子意愿的行为规定。有关研究表明,专制家庭里的孩子比民主家庭里的孩子更喜欢同别人吵架,不体谅别人,人缘不好,上进心不强,对赏罚不太关心。相反,民主型家庭里的孩子,能体谅别人,人缘较好,情绪稳定。

以上仅就中西方家庭教养的主要方面作了粗略的比较,仅此,我们也能看出两者的反差是何等的巨大。

我们的这一代儿童,将是开创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他们中的独生子女已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独生子女将在儿童中占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具有情感及教育优势、智能与体格发育较好、知识面广等长处;也有任性、自私、孤僻、高傲、不合群、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等短处。而做家长的对他们也往往存在着过分注意、过多顾虑、过高期望、过于关怀等心理的和行为的特点。鉴于独生子女及其家长的这些特点,我觉得更有必要借鉴西方家庭教养的上述积极的方面(当然,诸如西方子女一旦成家立业就与父母很少往来等做法笔者并不不赞成),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加以取舍,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实际,具有时代特征、更能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最优家庭教养方案。要求当代少年儿童学会“五自”(自理、自学、自律、自护、自强)。正是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的。我们的广大家长及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站在时代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高度来反思我们传统的家庭教养的利弊得失,认真地认识和对待少年儿童的家庭教养问题。

●中国与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若干比较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即将跨入21世纪的今天,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各国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育工程中,都很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这个问题在我国也早已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极大关注。然而,时至今日,我国不少家庭的家教仍未走出误区,甚至影响劳动者良好素质的形成。

西方国家育儿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成为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要从小就形成自立的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而独立生活能力来自从小的锻炼。所谓锻炼是多方面的,诸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的锻炼等等。但最根本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发展各自的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并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其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育儿观有很大不同。中国的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基于这种企盼,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一句话,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为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学习好,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由此看出,中国家长的育儿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

由于育儿观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导致教养孩子的方式方法也完全不同。西方国家的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所谓放手,即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普遍做法是根据不同年龄让孩子做自我服务性的劳动和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动手中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如一个美国家庭中有三个上小学的孩子,他们在家中都各有自己的角色和本事:10岁的男孩周末负责帮父割草、浇花、打扫庭院;12岁的女孩能根据不同的食品配方烘烤出各种各样美味的点心;8岁的小女孩会纺织五颜六色的茶杯垫。这显然是从小锻炼的结果。在中国家长看来,这似乎不可思议,可在西方国家并非个别现象。至于西方国家的中小学生兼报童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据英国报纸推销站联合会统计,全英约有50万送报童。稍大一些的中学生打工也是寻常现象,而且都得到家长支持。一位英国人说:“孩子打工挣钱,家长都不反对,甚至还鼓励,一则可节约一些开支,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让孩子知道钱必须用劳动去换取”,因而懂得不要乱花钱。上述各例,都说明西方国家家长在培养教育孩子方面是完全放手的。但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放手而不放任。所谓不放任,一般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宁苦而不娇。西方国家的家长特别重视锻炼孩子的吃苦精神。中、日孩子在“夏令营中的较量”活动中,日本孩子自我管理出色,拉练中集体动手准备野餐,有的孩子带病坚持拉练,个个都能吃苦耐劳,意志坚强。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平时吃苦锻炼的结果,也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欧美等国的儿童、少年,从小就从事送报、打工等劳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公报了。这对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是难以接受的,甚至可能有人认为这是“残忍”的。第二、家富而不奢。西方国家的家庭,经济条件多数优于中国国民的家庭,但他们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如德国的家长给孩子零用钱的原则是;定期发给,数额多少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而定。如孩子需预支某些“必需品”用钱时,家长会断然拒绝,其良苦用心是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而且,零用钱绝不作为奖励孩子的手段,目的是教育孩子懂得,他们努力学习完全是为了自己将来成为有用之材。对孩子的零用钱,美国家长更为“苛刻”。据调查发现,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没有零用钱,约有68%的受访青少年学生以工赚取零用钱。更令人惊叹的是美国首富洛克菲勒,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财产的大富翁,但其子女的零用钱却少得“可怜”。他家帐本扉页上印着孩子零用钱的规定:7~8岁每周美分;11~12岁每周1美元;12岁以上每周3美元。零用钱每周发放一次,要求子女们记清每一笔支出的用途,待下次领钱时交父亲检查,账目清楚、用途正当者,下周增发5美分;反之则减少。洛克菲勒认为:“过多的财富会给自己的子孙带来灾难”。这句蕴含着哲理的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第三、严教而不袒。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法国人拉纳的儿子打碎了一位朋友的窗玻璃,拉纳夫妇并未道歉,而是让儿子自己抱一块玻璃去赔偿认错,还要求朋友对孩子不要有丝毫原谅的表示。西方国家家长这种放手而不放任的家教方法,其优长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法有不少欠妥之处,大致可归纳如下几点。第一、社交上的“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而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间发生争执或不愉快的事情,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对方的态度,由此常常发展成家长间的争端或摩擦,对孩子产生的却是负面作用。第二、生活上的“包办代替”。中国的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在生活上以“包办代替”包揽孩子衣、食、住、行为快,怕孩子脏着、累着而不让他们沾家务劳动的边。总之,这种“包办代替”从横向涉及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纵向一直延伸到孩子成人。于是就出现了三四岁的孩子不能自己穿衣吃饭,五六岁的孩子不能自己扣扣子和系鞋带。城市的小学生多由家长接送还不算,有的连书包都由家长替背;中学生还要由家长给洗衣服;大学新生入学很多由家长“护送”、甚至连床铺都由家长给铺好。总之,中国的不少家长,特别是独生生女的家长,要亲自把孩子“从脚跟武装到牙齿”。第三、经济上的放任。为数不少的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经济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且不说经济宽余的家庭,就连经济拮据的家庭,家长也要勒紧腰带,甚至东挪西借来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和欲望,以适应互相攀比的消费风气。对孩子的零用钱普遍表现“大方”,随要随给。孩子上街一、两站也要乘车,甚至发展到一些中、小学生上下学“打的”、花钱雇人值日、做作业,更有甚者,有个别学生(大款子女)考试时花钱雇人替答卷。这纯粹是由家长的溺爱、娇惯特别是经济上的放任所造成的。

由于育儿观和教养方法的不同,其教育结束也表现出明显不同。西方国家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1)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他们18岁开始就不依靠父母、家庭,即使在读的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很多都靠自己打工补助自身的消费需用。就是很富裕的家庭,在读的孩子打工的也不少,如美国一位教授正在读大学的女儿每周末就在一家餐馆做跑堂工作。(2)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西方国家一些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参与“当家理财”,学会一些推销、与顾客沟通的能力等“经营之道”。实践使他们深未知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了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习惯。英国一住在约克郡的兄弟俩(12岁、14岁),在其父职业的影响下,独立地成立了“洗车公司”。哥俩干活认真,收费低廉。宁可多走路也去价格较低的商场买工具、车蜡、洗涤剂等,以降低成本,赢得顾客。(3)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事。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炼,西方国家的青少年不怕苦,有克服困难的毅力;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这些素质和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谋职、就业奠定了基础。

与此相反,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表现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缺乏适应环境和应变能力,不懂得恰当交往的技巧,人际关系差;怕苦怕累,只要求别人照顾,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知关心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笔者曾亲耳听一位母亲伤心地讲述她念大学的儿子时,说:“我儿子学习很好,但什么也不会干,而且非常自私,只关心他自己,根本不把父母放在眼里。我们有病他从不在意,可他自己有点小病,就催我们带他到大医院去看医生,嫌校医院水平低而不去那里就医。”她接着自责地说:“这不能怪别人,都怪我们从小把他惯坏了。”试想,只关心自己,连亲生父母都不关心的人,还会有什么社会责任感可谈呢?

综上不难看出,两种不同的育儿观和不同的教育方法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孰优孰劣非常清楚。

国人十分清楚,要保证未来世纪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最关键的问题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这首先应从家教做起。因为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从中国独生子女比例日增的特定国情来说,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系统工程中,必须大力改善家庭教育工作,使其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真正形成培养人才的“合力”。这就必须改变原有的家教观念。首先在育儿观上走出家庭小圈子,即从考虑吾儿(女)将来如何出人头地,到考虑一定把吾儿(女)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好公民(社会人),乃至能适应国际大环境的世界人。这要求从幼小时的家庭教育开始,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劳动意识、自立意识、吃苦精神和节俭意识、合作意识及关心他人的精神,等等。而所有这些品质的形成,要求孩子的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必须彻底改变那种“娇惯”、“保护”、“放任”的教子方法。从前面的比较中,可以说西方国家的家教方法对我们很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哈佛教育下的美国家长

诚然,美国的哈佛教育培养了无数的美国孩子,使得他们能够健康成长,美国的家长以此引以为荣。但是具体美国人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后代?美国孩子他国孩子与他国孩子区别在于什么?我们不妨借鉴一下……

■美国家长怎样对孩子说“不”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在所难免。当孩子提出无理的要求或做出危险的举动时,父母必须学会说“不”。然而,我们的父母不是过于宽容,就是过于严厉。前者如同放纵。后者则容易造成冲突。那么,怎样说“不”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此,我们不妨借鉴一下美国家长们的成功做法。

●美国家长何时说“不”

父母们必须明确何时何地说不,以下是四种必要的时候。

①当孩子们的健康或安全处于危险状态时该说“不”。

孩子们确实需要有探索、体验并尝试新生事物的自由,但是作为父母,你有责任保护他们的身心不受到伤害。

很明显,当孩子们想吞食含铅的墙壁涂料碎片,尝一尝他在垃圾堆里捡到的有毒物质,或者在繁忙的停车区跑来跑去,而不是抓住妈妈的手时,父母们必须说“不”。当孩子们在上学期间想晚上熬夜看电视或看成人电影时,也应当对他们说“不”。当他们想抽烟、喝酒或吸食毒品时,应该为了他们的健康和安全而说“不”。

②当孩子们即将违反规定时应该说“不”。

规定是为了保护孩子并且教育他们分清是非和主次以便过是幸福生活。家庭需要制定规定,以便每一个成员知道自己的家庭是如何生活的。规定教育孩子们怎样尊重别人的财产、权利和习惯。规定可以教育孩子怎样尊重他人。最重要的是,约束孩子能让他们学会遵从并履行规定——这是在道德、法制及有序社会中生存的至关重要的技能。

当孩子们在家里接受并且听从规定,他们能够离开家并融入到需要遵从更多规定的更广阔的外面世界中去,如果那些规定得到遵从,那么社会能更好地运作并且保护每个人的财产和权利。

③当孩子们态度蛮横或粗暴时应当说“不”。

所有的人都关注社会上的蛮横与粗暴行为——尤其是年轻人的暴力问题。为了让孩子们变得温和而且以非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必须听到“不”这一字眼并且学会接受它。

听到“不”并且服从约束意味着孩子会逐渐变得友好、文明并且以各种温和的方式解决问题。蛮横粗暴的孩子并不一定成长在纵容的环境中(尽管少数孩子是这样),更有可能的是他们没有学会怎样遵从约束,也没有学会自律。许多蛮横粗暴的孩子没有学会自我克制,而是模仿了成人的粗暴行为。

自律的青年人知道如何接受约束,并且知道如何面对拒绝。即使是在失望时,他们也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这种学习开始得很早而且持续了一段时间。在蹒跚学步的年龄遇到的不顺心的事是为将来学会自律付出的小代价。

④为了让孩子们富有责任感,应当对他们说“不”。

责任意味着什么?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能够对控制、要求、义务及信任做出反应。有责任心的孩子知道并且能履行自己的职责。有责任感的孩子并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当事情出格时,他会对自己或朋友(甚至是自己的父母或其他成年人)说“不”。我们可以相信这样一个孩子的处理方式能被人接受。

怎样让孩子变得有责任感?让他们在必要时听到“不”这一字眼,而且父母应用实际行动来表示自己的决心。孩子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变得富有责任感,即观察有责任心的父母,承担责任时能得到积极的奖赏与鼓励,并且知道关爱自己的父母不容许自己做错事;那些父母会说“不”而且说话算数。

●美国家长怎样说“不”

用合理的、有效的方式说“不”,需要自律。首先应当记住一个明显的事实:孩子们不喜欢遭到拒绝。当我们成人想干某事时,我们也不乐意听到“不”。

其次,你必须克服自己说“不”时的矛盾心理、清除做严父严母的内疚、焦虑、不安及勉强心理,对你来说至关重要。

做到这一点的方法之一是相信提出限制并不意味着气量狭小。你必须说服自己这一点,即关键是培养一个健康、有能力而且有责任感的孩子。另外,你必须记住说“不”不会使你变成坏人,尽管你自己有可能会这样看。

你必须真心相信孩子们需要有人提出约束,而且当有人阻止他们违反规定的行为时,他们会感到更加安全和有把握。

在说“不”时你必须学会应付孩子的恼怒。注意我说的是“学会”。这意味着你不必用天生的能力来管教恼火的孩子。掌握许多东西时需要练习,而这也不例外。

在听到“不”时,孩子们可能会表现出反抗、暴怒、恼火、指责、消极、不悦、执拗或者抵触。这些反应很正常。接受孩子们会有敌对反应这一事实是应付这些反应的第一步。

重要的是理解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些反应。这是本节的基本内容——孩子们为什么并且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恼火、反抗与执拗。如果你能理解并且接受这一点,即引起反应实属正常而且是成长与发展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你才有可能消除自己的无益情绪(如内疚、恼火、焦躁以及恐惧)并且用理智现实的方式来管教孩子。

澄清你认为对孩子重要的规定、期望、限制和约束。如果有一些你不清楚或者无力实施,不妨找有些经验的、成功的父母们谈谈或者参加父母支持小组。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给你直接的、有价值的反馈。

当你确信你想说“不”时,你可以学习使用让孩子更能接受的方式并且减少孩子的顽固反抗行为。尽管孩子偶而会有恼怒的反应,但是如果规定与约束明确并且合理,你自己言行一致,而且孩子知道你说话算数时,那么令人吃惊的事情就会发生:孩子们开始接受你的权威以及管教而且极少会发脾气。

●美国家长说“不”的十种方式

这里是用有效方式说“不”的十条建议。

①不要过度使用“不”这一字眼。

如果总是听到“不要”一词,任何孩子(或者大人)都会怨恨它(以及你)。“不要在沙发上跳来跳去”;“不,你不能动录像机”;“别把牛奶溅出来”;“不许顶嘴”;“不要甩门”。我想你能明白这一点。如果孩子们认为你总是说“不”,那么他们会怨恨你,而且下一次,会有愤怒、粗鲁甚至出格的反应。而谁又能真正责备他们呢?

蹒跚学步的孩童和学龄儿童以及青春期的孩子最反感的就是“不”这个词。试着用别的方式而不是用“不”来表达你的想法。尝试这样开始解释:“你知道我想让你这样做,但是这次不行,因为你走后我会一直提心吊胆。”

你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式间接地说“不”。另外,确保你能不时地说“是”。

②让孩子们自己做出一些决定。

你可以通过教他们思考和推理来鼓励他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如果你的孩子问他能否跟朋友们去逛逛集市而你以前从未同意过,你可以问一个问题。比如,你可以问:“你认为我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

③进行说服教育。

让孩子进行思考的另一种方式是进行说服教育。在说服过程中,你提醒孩子别忘了自己的价值和标准。比如,如果你的女儿问能否在天黑后到朋友家去,你可以说:“我知道你想这么做,因为你想跟朋友呆在一起。但是我知道你是个聪明孩子,而且我相信你会认为一个女孩子晚上独自走夜路不安全。”

在说服教育之后,你可以让孩子领会一下你的意思或者询问孩子的想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