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庸金匮要略释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10:01:18

点击下载

作者:李金庸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李金庸金匮要略释义

李金庸金匮要略释义试读:

内容提要

《金匮要略》,东汉伟大医家张仲景所撰,是我国现存中医学重要文献之一。它综合《内经》《难经》医学理论,博采众方,参以己见,全面论述了中医学“杂病”脉证并治,是一部完整的理法方药悉具的始祖“方书”,它集中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精髓,故千百年来一直被奉为中医学经典必读之本。《李今庸金匮要略释义》一书,原为当代著名中医学家李今庸教授1963年主编的全国中医学院第二版统编教材《金匮要略讲义》。该讲义对《金匮要略》原文作了整理分段,适加校勘词解,以通俗语言作了阐释讲解;且每篇篇首均有提示,篇末有结语,提钢挈领,便于领会。

由于该讲义言简意赅,“没有一句废话”,故自出版以来,深受同行及广大读者的赞誉和喜爱,它虽历经50余年,但其影响力仍经久不衰。今应广大读者要求,再予重新刊印,并对其中存在的有未释疑难之处给予适当的说明和解释,同时对书中遗漏掉的经方和附方也给予补充。

此书可供各中医药大学、专科院校师生,广大西医学习中医者,中医学爱好者学习、参考之用。

出版说明

李今庸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他精通中医经典,曾先后长期讲授过《黄帝内经》《金匮要略》《难经》等中医经典课程,在中医界享有盛誉。

本书原名《金匮要略讲义》,是李今庸先生在1963年主持编写的全国中医学院统编第二版试用教材。本《讲义》历经50年,影响广泛。现根据需要,对书中的某些内容给予适当修订,并更名为《李今庸金匮要略释义》重新刊印发行。本次出版,由李琳在原书基础上加以整理修订。本书可供广大中医工作者及西医学习中医者、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李今庸(1925—),湖北省枣阳市人,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现任湖北中医药大学资深教授。临床医疗上,通晓中医内、外、妇、儿及五官各科,尤以治疗内科、妇科疾病见长。 1957年春调至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湖北中医药大学前身)任教,先后长期讲授过《黄帝内经》《金匮要略》《难经》及《中医基础学》等。擅长综合运用中医学、校勘学、训诂学、音韵学、古文字学、方言学、历史学、考古学以及避讳等方面的知识,对古代中医药文献及其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独撰著作有《读医心得》《读古医书随笔》《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金匮要略讲解》《古医书研究》《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今庸》《舌耕馀话》《李今庸医案医论精华》《李今庸讲中医经典》《古籍录语》等;主编有《新编黄帝内经纲目》《金匮要略讲义》《湖北医学史稿》《奇治外用方》《内经选读》《中医学辩证法简论》等;还发表了《中医药学应以东方文化的面貌走向现代化》《试论我国“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及中医药文化的思想特征》等上百篇论文。1991年起享受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6年获此项继承工作“突出贡献奖”。2013年1月被确定为国家首批老中医药专家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李今庸教授近照李今庸教授在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工作李今庸教授在研读史书李今庸教授在香港浸会大学讲学期间留影李今庸教授在香港讲学期间与女儿李琳合影李今庸教授与女儿李琳在桂林合影李今庸教授手书前言 《金匮要略》学科的奠基人——记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李今庸教授

李今庸教授,男,1925年生,湖北省枣阳市人。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华本草》编辑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一届理事、第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顾问及终身理事,全国李时珍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湖北省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委员及第五、第六、第七届常务委员暨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委员及第三、第四届常务委员,湖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第二、第三届副理事长等职务。现任湖北中医药大学资深教授,并兼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部客座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新中医》顾问,《中医药学刊》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全国李时珍学术研究会名誉主委,全国类风湿关节炎医疗中心网络及协作委员会高级顾问,文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医藏》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中华中医学会颁发的“国医楷模”奖,2002年获“中医药学术最高成就奖”,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先后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等最具影响力的会议四次,并都集体受到了中央首长的接见和合影留念。

李今庸教授先后在各地中医刊物和有关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出版和刊印的学术专著有《读医心得》《读古医书随笔》《金匮要略讲解》《金匮要略讲稿》《内经选读》《黄帝内经索引》《新编黄帝内经纲目》《中医辩证法简论》《湖北医学史稿》《奇治外用方》《论中医药学发展方向》《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今庸》《古医书研究》《舌耕馀话》《李今庸医案医论精华》《中华自然疗法图解》《古籍录语》《文字教育中医药文化有关资料选编》《中医药文化有关资料选编》(第1~5编)等20多部。

其中,《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今庸》《古医书研究》《舌耕馀话》《李今庸医案医论精华》系近年来新版的独撰专著,另有集数十年心血的学术专著《金匮要略研究》和《黄帝内经研究》两部即将出版,表明李今庸教授在75岁以后仍然勤奋不已,耕读不辍。这在我国老一辈中医药专家里,是极其少有的。“舌耕经典勤梳爬。”这是李今庸对自己55年《金匮要略》《黄帝内经》教学生涯的真实写照。《黄帝内经》研究领域中“北有任应秋,南有李今庸”的美谈,使《黄帝内经》研究同仁深深感受到李老是名副其实的“内经王”。其实,李老也是“金匮王”。

1.主编《金匮要略》教材

早在湖北中医学院创办之初的1958年,李老率先在湖北中医学院筹建了金匮教研组,任组长,为《金匮要略》的教、医、研奠定了组织基础。随即开始独立编写《金匮讲义》(内部油印),在湖北中医学院58、59级及第二届西学中班上使用,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由于该讲义在卫生部中医司及部分中医院校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故李老于1962年得以参加卫生部在庐山召开的“全国中医学院第二版试用教材会议”。1963年,李老代理湖北中医学院已故副院长、湖北近代学者蒋笠庵先生主编了全国中医学院第二版统编教材之一的《金匮要略讲义》,供全国中医学院本科教学使用。上述自编的《金匮讲义》在内容、体例上成为该教材的基础与蓝本。50多年过去了,不少《金匮要略》研究同仁仍赞誉它言简意赅,“没有一句废话”,故依然是各版《金匮要略》教材及其参考书的蓝本。1973年,由于“复课”的需要,应上海人民出版社之邀,李老将《金匮要略讲义》稍作修润,定名为《金匮要略释义》,并于当年出版。1987年,又在《释义》基础上编著全国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教材《金匮要略讲解》(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万事开头难,上述教材为中医院校的本科教育、函授教育以及“文革”中的“大普”教育解了燃眉之急,奠定了良好基础,可以说开创了中医院校多种层次《金匮要略》教学之先河。

2.讲授《金匮要略》课程

编教材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李老1959年为第二届高级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1960年为湖北中医学院58级学生讲授《金匮要略》课程。1963年《金匮要略讲义》的出版发行,为全国中医院校普遍正式开设《金匮要略》课积累了丰富经验。恢复高考不久的1979年,李老即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讲授《金匮要略》课。1980年再次到中国中医研究院,还到北京中医学院为研究生班讲授《金匮要略》课。1981年三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再次到北京中医学院为研究生班讲授《金匮要略》课。1984年四到中国中医研究院,三到北京中医学院,首次到河北省跨世纪名中医研究班为学员们讲授《金匮要略》课。

听过李老讲授《金匮要略》课的人中,如今已有许多都成为了《金匮》学科的骨干、顶梁柱、带头人。他们当中有的成为了新版《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金匮要略选读》及七年制首版教材《金匮要略》的主编,还主审了五年制七版教材《金匮要略讲义》(人卫系列);有的成为了《中国医药学报》副总编,并成为香港浸会大学的教授等,这些典型代表主要从事的就是《金匮要略》教学工作。

3.考证、完善《金匮要略》教材

几十年来,李老对《金匮要略》教材中争议较大的条文,症状、病名、脉象、病机、病位、方剂等,以五版教材为主,兼及部分《金匮要略》论著,进行了大量考证。这主要体现在李老所发表的多篇《金匮要略》研究论文,尤其是所著《古医书研究》。七年制首版教材《金匮要略》的主编曾在编委会上强调把其作为重要参考书目。《古医书研究》对《金匮要略》的12个篇章的18条、14方进行了大量的翔实考证。

李老首先指出了《金匮要略》教材建设的四个严重弊病,即望文生义、随文敷衍、牵强附会及妄改原文。

李老认为,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讨论任何一个问题,都应该让资料来讲话,研究古文献内容尤其要这样”。“阅读任何一部古典医学著作,都首先应该忠实其原文,认识其本义,并进而给以发扬或批判,因而首要的任务就只能是暴露其本来面貌,如以别的东西来掩盖或改变其本义,是不恰当的。”“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文化艺术(包括语言文字),有一定历史时期的特点。用汉唐时代的文献来研究《金匮要略》……是比较可靠的。”除汉以前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五十二病方》外,李老所引以汉、唐时期为主的工具书、名著多达70余种360余次。如《说文》《广雅》《玉篇》《广韵》《集韵》《尔雅》《方言》《释名》《龙龛手镜》《国语》《急就篇》《脉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诸病源候论》《汉书》《后汉书》《周礼》《淮南子》《文选》《针灸甲乙经》及《春秋》(三传)、《楚辞》、《列子》等。

对痉病的“其脉如蛇”症,李老将“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痉病也,发其汗已,其脉如蛇(一云‘其脉浛浛’)”及“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两条,理顺为“病者身热足寒……痉病也”及“痉病发其汗已,其脉浛浛如蛇暴者,为欲解;腹胀大如故,脉反伏弦者,必痉”。前者为痉病主证,后者的“其脉浛浛如蛇暴”者,谓“其脉缓懈无力而纵弛显见”。引用文献达70余种次之多,可谓解千古之疑团。

他如考证历节病的“身体魁羸”为“骨节磋跌”即今之“骨节变形”;虚劳病“酸削不能行”为“疼痛难以坚持正常行走”;胸痹病的“缓急”为筋脉“缓纵不收”及“拘急不伸”;气利证为“止有‘气’而毫无粪便也”等。葶苈大枣泻肺汤所主之“肺痈”为“肺壅”,并举17岁某女患急性肾炎,证见恶寒、发热、咳嗽、气粗、全身浮肿及苔白、脉浮,经用小青龙汤加葶苈子而愈来佐证之。《消渴小便利淋病》篇之“小便利”准确无误,不当妄加一“不”而成“小便不利”;《虚劳病》等篇的“弦则为减”“减则为寒”之“减”当读为“紧”;水气病的“寸口脉浮而迟”“趺阳脉浮而数”,其“浮而数”即“浮而小”,与“浮而迟”同义,此条中的“名曰沉”“名曰伏”则分别言“寸口脉”及“趺阳脉”之病机;腹满病“两胠疼痛”之“胠”为“脚”之省文;衄血者的“额上”之“额”为“头角”即“两额”;癫狂病之“邪哭”为“邪入”;“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之“衰”为“蓑”,即“重叠”之义;“三焦竭部”之“竭”当为“遏”之借字;气分证“阳前通”“阴前通”之“前”乃“剪”之本字;“淋秘”之“淋”本字为“癃”字,为后汉人避殇帝刘隆之讳而改“癃”为“淋”等。《虚劳病》篇“夫失精家,少腹弦急……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条当一分为二:“从‘夫失精家’句起,至‘为清谷、亡血、失精’句止,和后文‘天雄散方’为一条,是论述‘滑精’的证治;后段即从‘脉得诸芤动微紧’句起,至末尾‘分温三服’句止为一条,乃论述‘梦遗’的证治。”并认为“‘梦失精’之证,乃‘风邪乘于肝肾’所致……以‘桂枝汤’治风去邪,加‘龙骨、牡蛎’以收涩固精……”不囿于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表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之说。不但令人耳目一新,而且使天雄散有了“家”。治蛔虫的甘草粉蜜汤之“粉”乃“米粉”而非“铅粉”等等。上述不少考证结论被多种《金匮要略》教材(五版、七版、七年制首版等)所引用,使李老奠基的《金匮要略》教材日臻完善,且进一步丰富了中医药文化。《金匮要略释义》一书的编写,由于当年学识及时间所限,其中存在的错误在所难免,现根据需要,虽作了某些内容的修改,但因要保持原有的风貌,不能给予全面的修订,故读者学习时当参阅《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人卫版)、《古医书研究·〈金匮要略〉考义》(中医药版),以及即将出版的《伤寒论 金匮要略考义》(中医药版)等著作,以便能够更好更全面地读懂读通,《金匮要略》这部中医经典学科著作。湖北中医药大学 陈国权 李琳2014年10月绪 言《金匮要略》是中医学的古典医籍之一,是古代治疗杂病的典范。它原与《伤寒论》合为一书。全书共为二十五篇,其中第一篇《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篇相当于全书的总论。从《痉湿暍病脉证治》篇到《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是属于内科范围的疾病。第十八篇《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则属于外科。第十九篇是将不便归纳的几种疾患,如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等合而为一。第二十至二十二篇,是专论妇产科疾患。最后三篇为杂疗方和食物禁忌。

全书包括四十多种疾病,共载方剂二百零五首(其中四首只载方名而药味未见)。在剂型方面,有汤剂、丸剂、散剂、酒剂、坐药、洗剂以及外敷药等。此外,对于煎药和服药方法,以及药后反应等都有详细记载。

关于本书疾病分篇,大体上是以病机相同、证候相似或病位相近者为主。例如痉、湿、暍三种疾病,都由外邪为患,在初起时多有恶寒发热的表证,故合为一篇;百合、狐、阴阳毒三者的病机,或由热病转归,或由感染病毒,由于性质相近,故合为一篇。如《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因为中风有半身不遂,历节有疼痛遍历关节等症状,两者病势发展善行数变,故古人用“风”字来形容,其病机相仿,故合为一篇。血痹病虽然与感受外邪有关,但其主因则由阳气痹阻,血行不畅所导致;虚劳病是由五劳、七伤、六极引起内藏血气虚损的疾病,两者病机相似,故合为一篇。《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则是结合病机、病位分篇,因为胸痹、心痛两者皆由于胸阳或胃阳不振,水饮或痰涎停滞于胸次或胃中所致,两者病机与病位都相近,故合为一篇。《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所列举的几种病的发病机理都与心肝两藏有关,因为心主血,肝藏血,两藏功能失常,就会引起惊悸、吐血、衄血、下血或瘀血,故将这些病合在一篇论述。消渴、小便不利、淋病,都属肾藏或膀胱的病变,故合为一篇。又如肺痿、肺痈、咳嗽上气三者虽发病机理不同,证候有异,但皆属于肺部病变,故合为一篇。腹满、寒疝、宿食三者虽病因不同,但因发病部位都与胃肠有关,且皆有胀满或疼痛的症状,故合并论述。至于呕吐、哕、下利三者的发病主因和发病机理虽有所不同,但也都属于胃肠病变,故有合并论述的必要。

此外,也有一病成篇者,如疟疾、水气、黄疸、痰饮、奔豚气等;也有因许多疾病不便归类,合并成为一篇者,如《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篇。至于《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则别具一格,主要论述五藏的发病机理和证候。

本书是以藏府经络学说作为基本论点,认为证候的产生,都是藏府病理变化的反应。除在《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篇对与此有关问题作了原则性的阐述外,这一基本论点,渗透到全书各个病篇中。如《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指出内因是中风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根据其经络藏府所产生的病理变化,以在络、在经、入府、入藏来进行辨证。又如《水气病脉证并治》篇,根据内藏病变所出现的证候,有五藏之水的论述。《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还论述五藏中风、中寒,五藏积聚,以及五藏死脉等。这都说明不论伤寒或杂病,都是藏府病理变化所反映的临床证候,而且又各有不同的证候特点。根据藏府病机进行辨证,是本书的主要精神,即病与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

这一基本论点,又从本书脉法中体现出来。因为脉象的变化,同样是内藏病理变化所反映的一部分,所以本书往往用几种脉象合并起来以解释病机,有时还据脉象以指导治疗,判断预后。这种脉法,是有其实践意义的。这是本书脉学中的主要特点。《伤寒论》自序里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可知两书原为一体,但伤寒主要是以六经病机进行证候分类,杂病主要是以藏府病机指导辨证。由于伤寒是感邪为患,故变化较多;内伤则是本藏自病,故传变较少。因此,治伤寒是以祛邪为主,祛邪亦即安正;治内伤则以扶正为主,扶正亦即祛邪。虽然如此,但就藏府病机来说,伤寒与杂病有时亦有相同之处,如病在阳明(胃)者,多属实证热证;病在太阴(脾)者,多属虚证寒证。例如本书的《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篇、《黄疸病脉证并治》篇所论述的病机,与《伤寒论》的《阳明篇》《太阴篇》有很多共同之处,其治疗方法与方剂,也可以相互使用。如将两书结合研究,自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书对杂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根据人体内藏之间的整体性,提出治疗未病的藏府,以预防病势的发展;②根据治病求本的精神,重视人体正气,因为人体抗病能力悉赖正气,正气虚损,药物就较难为力,故本书对于慢性衰弱疾病,注意观察脾肾两藏功能是否衰退。因为脾胃是营养之源,肾是先天之本,内伤病至后期,往往会出现脾肾虚损症状,脾肾虚损,更会影响其他藏府,促使病情恶化,故补脾补肾,是治疗内伤疾患的治本之法。但同时也未尝忽视祛邪的一面,不过在祛邪时还是照顾正气,故本书对于用峻剂逐邪是极为慎重的,一般多从小量开始,以后逐渐增加,如用桂枝茯苓丸以行瘀化癥,或用大乌头煎以驱寒止痛时,皆在方后注明“不知稍增”或“不可一日再服”等语,都是避免因逐邪而损伤正气,以致病未去而正气已伤,治疗就比较困难,这是治疗杂病的关键问题。

本书对方剂的运用,往往是一方治疗多病。举例来说,如葶苈大枣泻肺汤,既用于痰饮,又用于肺痈;越婢汤本用于水气,如加半夏(越婢加半夏汤)则用于肺胀。同时一病又可以用数方,如枳实薤白桂枝汤与人参汤同治胸痹;大小青龙汤同治溢饮等等。这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的精神。至于药物的配伍问题,本书亦有独到之处,如麻黄与石膏同用,以治风水水肿或哮喘;附子与白术合用以治风湿痛。《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对附子的用法是:如用以回阳的则生用,且须配以干姜,多用于伤寒少阴病的亡阳证;如用以止痛的多炮用,不须伍以干姜,故本书中附子多为炮用。至于发作性的疝痛,则用乌头,因为乌头止痛作用较附子为强,但须与白蜜同用,既能缓和乌头的毒性,且可延长疗效。所有这些,都是张仲景总结前人经验,再通过自己实践,用以启迪后人的。

最后,关于本书的写作方法,从全书来看,作者在其所列举的四十多种疾病中,对于常见或比较复杂的疾病,一般是专篇论述,如水气、痰饮、黄疸等。在这些篇中,除重点论述本证外,还涉及与本证有关的证候,故范围较为广泛。如《水气病脉证并治》篇,古人认为水可化气,气亦可以化水;又认为水、气、血三者在生理或病理上,都有一定的关系,故在论述水气之后,还谈到气分病和血分病。又如《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因为水与饮同类,故在论述饮病的同时,又谈到属于一时性停水的证候和治法。至于《黄疸病脉证并治》篇除重点论述湿热黄疸外,还涉及虚黄。可知本书中凡一病成篇者,内容多较广泛。如为多病成篇者,在一病之中,往往是详于特殊,略于一般,对于人所易知的证候或治法,每多从略;对于人易忽略的证候和治法,则不厌其烦地加以阐述。如痉病之由于外邪,治法之发汗攻下;湿病的详于外湿;以及虚劳病重视阴阳两虚的证候等,皆说明这一问题。又如本书各篇中,有时用许多条文解决一个问题;相反,有时以一个条文说明许多问题。此外,对于病因或病机相似的疾病,在谈到治法时,或详于此,或略于彼。如水气与痰饮,两者病因是同源异流的,因此,在论述痰饮时,很为具体;在论述水气时,只提出发汗方法,至于逐水方法,则略而不谈,其实有关逐水方剂,可以在《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中去探求。所有这些,皆是在研究本书时所应注意的问题。陈修园曾这样说,“全篇以此病例彼病,为启悟之捷法”,是完全正确的。

总之,张仲景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根据藏府经络学说,运用朴素的表达方法,对于每一病种的理法方药都有详略不同的论述,为中医学奠定了治疗杂病的基础。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使这部著作达到完美无缺的境界;更因年代久远,辗转传抄,错误脱简在所难免。因此,学习本书时,应该实事求是地根据现有水平加以继承发扬,对目前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阙疑,不必强加解释,以免有失原义,所以对于本书的最后三篇杂疗方和食物禁忌,本释义也删去不载。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本篇论述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属全书概论性质。仲景在本篇中,根据《黄帝内经》《难经》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杂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各方面,都举例说明,并列出原则性的提示。学习本书以下各篇,首先必须学好本篇作为基础。

一、问曰:上工①治未病②,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③,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校勘】“酸入肝……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一段,《金匮要略心典》谓非仲景原文,系后人旁注误入正文。【词解】

① 上工:指高明的医生。

② 治未病:这里是指治未病的藏府。

③ 实脾:即调补脾藏之意。

释 义 本条首先说明五藏之间,有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作用,一藏有病,可以影响他藏。治病时必须照顾整体,治其未病之藏府,以防止疾病的传变。如见肝之病,应该认识到肝病最易传脾,在治肝的同时,当先调补脾藏,就是治其未病。其目的在使脾藏正气充实,不受邪侵。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须活看,就是说,如脾藏本气旺盛,则可不必实脾。这说明任何治病方法,必须灵活运用,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反之,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其肝,这是缺乏整体观的治疗方法,自然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其次,指出治病当分虚实,仍举肝病为例来作说明。肝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这是治肝虚的方法。酸入肝,肝虚当补之以本味,所以补用酸;焦苦入心,心为肝之子,子能令母实,所以助用焦苦;甘味之药能够调和中气,《难经·十四难》说,“损其肝者缓其中”,所以益用甘味之药。至于肝实病证,便须泻肝实脾,上法就不适用。

最后引用经文,对于虚实的治法作出结论:虚证如用泻药,则虚者更虚;实证如用补法,则实者愈实。必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才是正治。肝病如此,心、肺、脾、肾等藏,可以类推,所以说“余藏准此”。

本条所论,在临床运用上很有指导意义。临床上遇到的肝病,往往先见头昏、胁痛、胸腹胀闷,以后饮食减少、乏力、苔腻、脉弦或滑等症相继出现。这些症状,都与肝、脾有关。可见肝病传脾的理论,在临床上证明是基本正确的。又如肝虚之病,临床所见,有头目眩晕、视力减退、失眠多梦、舌光红、脉弦细等症,治疗上直接用芍药、五味子、山萸肉、酸枣仁等药调中,往往取得较好效果,即是根据“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的原则。如《临证指南》曹氏案,用牡蛎、白芍、炒生地、菊花炭、炙甘草、南枣肉以治肝虚风动,方中生地、菊花均炒用,即取“助用焦苦”之意。后世治肝之法,认识肝有体用之不同,治肝虚用滋水涵木、养血濡肝等法,从相生方面以养肝体;治肝实用清金制木、泻肝实脾等法,从相制方面以理肝用,也即是从本条虚实异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

二、夫人禀五常①,因风气②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③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④,中人多死,千般疢难⑤,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詳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⑥、针灸、膏摩⑦,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藏府之文理也。【词解】

① 五常:即五行。

② 风气:这里指自然界的气候。

③ 五藏元真:指五藏的真气。

④ 客气邪风:指不正常的气候,常为病毒侵袭人体之诱因。

⑤ 疢难:疢难即疾病。

⑥ 吐纳:是调整呼吸的一种养生却病方法。

⑦ 膏摩:用药膏摩擦体表一定部位的外治方法。

释 义 本条论述人与自然有密切关系,强调预防疾病重于治疗。首先指出自然界正常的气候,能生长万物;不正常的气候,能损害万物,对人体亦不例外。但同时又指出,人对于自然不是无能为力的,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五藏真气充实,营卫通畅,抗病力强,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在正气不足的情况下,邪气病毒才能乘虚而入,为害人体,甚至造成死亡。疾病的发展变化虽多,但不出下面三种情况:一是经络受邪,就传入藏府,此为邪气乘虚入内;二是皮肤受邪,仅在血脉传注,使四肢九窍壅塞不通,其病在外;三是房室、金刃、虫兽所伤,此又与上述因素不同。

后段重申若人能养生防病,邪气就不致侵犯经络;倘一时不慎,外邪入中经络,即应乘其未传藏府之时,及早施治。比如四肢才觉重滞,即用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方法治疗,不使九窍闭塞不通。只要平时对房室、饮食、起居等各方面,都能注意调节,再能防备意外灾伤,使体力强壮,则一切致病因素,自然无从侵入腠理。本条最后两句,大意是说人体的腠理是营卫气血交会出入之处,具有防御疾病的机能。

三、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释 义 本条举例说明面部和鼻部的望诊在临床上的应用。鼻位于中,内应于脾。现在鼻部出现青色,青是肝色,又见腹中痛,为肝乘脾;如再见极度怕冷,则属脾阳衰败。鼻部色现微黑,黑为水色,此属肾水反侮脾藏之象,所以主有水气。色黄是指面色黄,不单纯指鼻部。黄为脾色,由于脾病不能散精四布,因而水饮停于胸膈之间,所以色黄者胸上有寒,寒指水饮而言。面色白是血色不能上荣于面,失血过多之征,所以色白者主亡血。如亡血之人面色反现微赤,又不在气候炎热之时,此为血去阴伤,阴不涵阳,虚阳上浮之象。目正圆是两眼直视不能转动,此为风邪强盛,五藏之精气亡绝,多见于痉病,证属不治。但必须指出,本书各篇中所称死或不治,多为表明疾病已陷于危笃的说法,并非绝对不治,不可以辞害意。“色青为痛”以下一段,仍论面部的望诊。青为血脉凝涩之色,所以主痛。黑为肾色,劳则肾精不足,其色外露,所以主劳。风为阳邪,多从火化,火色赤,所以面赤主风。黄为脾色,脾病不能运化津液,所以便难。面色鲜明为体内停积水饮,上泛于面,形成面部水肿,所以反见明亮光润之色。

四、师曰:病人语声寂然①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②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③细而长者,头中病。一作痛。【词解】

① 语声寂然:谓病人安静无语声。

② 喑喑然:形容声音低微而不清彻。

③ 啾啾然:形容声音细小而长。

释 义 本条举例说明闻诊在临床上的应用。骨节间病,指关节疼痛一类病证。由于痛在关节,转动不利,动则作痛,故病人常喜安静,但偶一转动,其痛甚剧,故又突然惊呼。心膈间病,指结胸、痞满、懊一类病证,气道窒塞,所以发声喑喑然而不彻。头中病指头中痛,痛在头中,如作大声则震动头部,其痛愈甚,所以声不敢扬,但胸膈气道正常无病,所以声音虽细小而能清长。

五、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

释 义 本条论察呼吸、望形态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息,指呼吸。息摇肩,是呼吸困难,两肩上耸的状态,常伴见鼻翼扇动、咳嗽不爽、声音嘶哑等症,属肺气不宣、痰热内蕴所致,所以说“心中坚”。心中,指胸中;坚,指痰热内蕴而成实。息引胸中上气者咳,为胸中有邪,阻塞气道,以致肺气不降,呼吸时气上逆而为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乃上焦有热,以致肺叶枯萎,肺气不足,同时津液亦被煎熬而成痰涎,所以病人常吐涎沫,而呼吸时则呈张口短气的状态。

六、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则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①,在下焦者,其吸远②,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词解】

① 吸促:指吸气浅短。

② 吸远:指吸气深长而困难。

释 义 本条从呼吸的形态不同,辨别病位之上下,并判断其预后的吉凶。吸而微数,是吸气短促,多由于中焦邪实,气不得降所致。下其实,则气机通利,呼吸自然恢复常态。若邪实而又正虚,不能任受攻下,则为难治。在上焦主要指病在肺,吸促是肺气大虚;在下焦主要指病在肾,吸远是元阳衰竭,皆为难治。假使呼吸时全身振振动摇,这表示呼吸困难已极,无论病证在上在中在下,皆属不治。

七、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旺时而动,假令肝旺色青,四时各随其色①。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词解】

① 四时各随其色:指春青、夏赤、秋白、冬黑。

释 义 本条说明四时季节改变,脉象和色泽也有变动,但有正常与异常的不同。如春时肝旺,脉弦,色青,是为正常。假如此时色反现白,脉反现毛(秋脉),是为非其时而有其色脉,即属不正常的现象。本条旨在说明四时气候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表现于色脉,学者当领会其精神而不可拘泥。

八、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释 义 本条举例说明四时气候有正常与异常的情况。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实际是指冬至后六十天的雨水节,此时阳气始生未盛,称为少阳之时,天气转为温和,是正常的气候。如在此时之前,天气已转温和,此为未至而至,是时令未至而气候已至;如已交雨水节,天气未转温和,此为至而不至,是时令已至而气候不至;如此时天气不但未转温和,且严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是时令已届雨水而寒冬之气候当去而不去;如交雨水节后,天气竟转热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气候至而太过。凡此皆为异常。异常的气候,往往影响人体发生疾病,必须注意调摄。治病用药时也必须看到这点,因时制宜。

九、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①,其病在表;浮者在后②,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词解】

① 前:指关前寸脉。

② 后:指关后尺脉。

释 义 本条举例说明同一脉象,其出现的部位不同,主病即有差异。寸口属阳主表,浮在寸口,是邪在表,为外感之病。尺脉属阴主里,浮在尺部,是病在里,为内伤之病。由于肾阴亏损,阳气不能潜藏,所以两尺脉浮。肾主骨,腰为其外府,其脉贯脊。肾虚精髓不充,腰脊失养,故腰痛、背强、骨痿不能行走,甚则不能纳气归源,呼吸短促,濒于危笃之候,故云“极”。但须指出,表证属实者之见浮脉,必浮而有力;里证属虚者之见浮脉,必浮而无力。

十、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释 义 本条说明“厥阳独行”之病理,厥阳独行,是人体阴阳失去相对的平衡,阳气偏胜,孤阳上逆,有升无降,故称“有阳无阴”。临床上所见到的肝阳上亢,面赤眩晕,甚至跌仆,即属这一类性质的病证。

十一、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藏即死,入府即愈,此为卒厥①,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府即愈。【词解】

① 卒:同猝。卒厥,是忽然昏倒的一种病证。

释 义 本条举卒厥证为例,说明病证入藏者难治,入府者易愈。这里的寸脉,指两手的寸部脉而言。“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三句,是从脉而解释卒厥证的病理,但句中有省文,应该说沉大则为血实,滑则为气实,血实与气实相并,意方完整。左寸候心主血,右寸候肺主气,本证血气相并,故脉应于寸部。血气既相并而成实,已为病邪而非正常的血气,故云入藏即死,入府即愈。但入藏入府是假设之词,犹言在外在里。即死即愈也只是相对的说法,不能看成绝对。如本条所云入藏,指唇口青、身冷现象,唇口青是血液瘀滞不流,身冷为阳气涣散,病情严重,故云即死。所云入府,指身和、汗自出,是血气恢复正常运行的现象,故云即愈。

十二、问曰:脉脱①入藏即死,入府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②,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词解】

① 脉脱:指脉乍伏不见。是邪气阻遏正气,血脉一时不通所致。

② 浸淫疮:是皮肤病之一种,能从局部遍及全身。

释 义 本条举脉略证,是承上条卒厥一病而言。卒厥,其脉有见沉大而滑者,亦有脉乍伏而不见者,但入藏即死,入府即愈的病理则相同,故设为问答以明之。

以上两条的主要精神,在说明病在藏,病势重;病在府,病势轻。病由外传内的难治;由内传外的易治。这是一般规律。所以说:“非为一病,百病皆然。”

十三、问曰:阳病①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阴病②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③,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伤六极④,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饪⑤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⑥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⑦,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词解】

① 阳病:是指属外表经络的病证。

② 阴病:是指属内部藏府的病证。

③ 咽:指咽中梗塞。

④ 六极:指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极是极度劳损的意思。

⑤饪:饪指饮食。

⑥ 五邪:指风、寒、湿、雾、饮食之邪。

⑦ 前:指午前。

释 义 本条是古人对于疾病的一种计数方法。头、项、腰、脊、臂、脚等六者,病兼上下而在外,通谓之阳病。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等九者,病兼藏府而在内,通谓之阴病。阳病中有营病、卫病、营卫交病的不同,此一病而有三,三六得一十八,故曰阳病十八。阴病中有虚病、实病的区别,此一病而有二,二九得一十八,故曰阴病十八。五藏各有十八病,谓五藏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而为病,有在气分、血分、气血兼病三者之别,三六合为十八,所以说五藏病各有十八,五个十八,合为九十病。六微谓六淫之邪中于六府,府病较藏病为轻,所以称为六微。六微亦有气分、血分以及气血兼病三者之别,三六合为十八,六个十八,合为一百零八病。至于五劳七伤、六极以及妇人三十六病,不是六气外感,尚不包括在内,所以说“不在其中”。

清邪谓雾露之邪,浊邪谓水湿之邪。大邪、小邪,前人对此有不同的说法。《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云:“大邪:即指漫风之邪,漫风虽大而力散,故中于表分。小邪:即是户牑隙风,隙风虽小而力锐,故中于里分。”五邪中人,各有法度,谓所伤之部位及所表现之脉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风为阳邪中于午前,而脉必浮缓。寒为阴邪中于日暮,而脉必紧急。湿为重浊之邪,故伤于下而入关节。雾为轻清之邪,故伤于上而及皮腠。胃主纳食,脾主运化,故饮食不节,则伤脾胃。经脉在里为阴,络脉在外为阳,寒气归阴,所以寒极则伤经;热气归阳,所以热极则伤络。

十四、问曰:病有急当救①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词解】

① 救:急先救治的意思。

释 义 本条举例说明表里证同时出现,应以急者先治为原则。病在表,不可下,误下之,伤其脾胃,以致表证未除,里证又起。下利清谷不止,是里证,身体疼痛是表证,而以里证为急。因下利清谷不止,正气已经虚弱,不但不能抗病祛邪,进一步且将亡阳虚脱,故当急救其里以扶正气。如服药后大便已经正常,里证基本解除,则又须救表以祛其邪,以免再行传变入里,引起其他变化。

本条亦见于《伤寒论》,但彼为具体治疗,故列有方治,救里用四逆汤,救表用桂枝汤。此为论述治疗原则,故未出方。

十五、夫病痼疾①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②,后乃治其痼疾也。【词解】

① 痼疾:痼疾,是指难治的久病。

② 卒病:这里是指新病。

释 义 本条指久病新病同时存在,当以先治新病为原则。久病势缓,不能急治;卒病势急,稍缓能起变化。且痼疾难拔,卒病易治。故既有痼疾又加卒病者,一般当先治其卒病,后治其痼疾。但在痼疾与新病互相影响的情况下,治新病时又必须照顾到痼疾,如喘家病伤寒,用桂枝汤即须加厚朴、杏子。

十六、师曰:五藏病各有所得①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恶②,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词解】

① 所得:指适合病人的饮食居处。

② 所恶:所恶,指病人所厌恶的饮食居处。

释 义 本条主要指出,治疗疾病,除药物外,护理工作也很重要。如病人得到适当的饮食居处,能使疾病早期痊愈;反之,能使病情增剧。但五藏病的性质各有不同,因此,所得、所恶、所不喜,不能一概而论。如肝欲散,肺欲收;脾恶湿,肾恶燥;心病禁温食热衣,肺病禁寒饮食寒衣。又:病人的性情、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必须具体分析对待。此外,遇到病人突然想吃平素不喜欢的食物,这是藏气为邪气所改变,食后可能助长病气而引起发热,也不可不加注意。

十七、夫诸病在藏①,欲攻之,当随其所得②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词解】

① 在藏:这里泛指在里的疾病。

② 所得:相结合的意思。

释 义 本条指出病邪在里日久不解,往往与体内有害物质如痰、水、瘀血、宿食等相结合,医者当随其所得,施以恰当的治法。例如渴而小便不利,即为热与水结,当用猪苓汤利其水,水去而热除,渴亦随之而解。他证亦可依此类推,如热与食结用大、小承气汤,热与血结用桃仁承气汤,理亦相同。结 语

本篇对疾病的预防、病因、病机、诊断以及治疗等各方面,都作了概括性的论述。首先提出内养正气,外慎风邪,可以预防疾病。并举例说明各种疾病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可以根据藏府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先治其未病之藏府,以防止疾病的传变。未病时重视预防,已病后争取早期治疗,是本篇的一大特色。列“上工治未病”于首条,是有一定意义的。

在病因、病机方面,本篇主要从邪正两方面来阐述,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不正常的气候,常为邪气病毒侵袭人体的诱因,但主要关键还决定于正气的强弱,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而经络受邪,深入藏府的疾病,必有内在因素。其对于“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归纳,为后世陈无择的三因学说奠定了基础。

关于诊断方面,对望色泽、闻语声、视呼吸、察脉象,都作了示范性的介绍。指出病在表为浅,入里为深;在府易治,入藏难愈;四时气候的变动,可以影响于色脉。其主要精神在于启发后学重视客观的诊断,以探求疾病的本质,判断预后的吉凶;治疗上必须针对病情,因人因时而制宜。

最后,在治疗方面,指出虚实必须异治,表里当分缓急,新久宜有先后,攻邪当随其所得,都通过具体病例作出原则性的提示。此外,又提出对病人的饮食居处,也必须加以注意。

本篇条文不多,但所论述的,从预防到治疗,从原则到具体,无不具备,全面而又简明,在全书中具有纲领性的意义。学好本篇,对于学习以下各篇,会有很大的启发。痉湿病脉证治第二

痉,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证。外感内伤都可致痉。本篇主要论述从外感风寒病毒而得的痉病。

湿病一般有外湿和内湿的分别,且多兼挟他邪,如挟风、挟寒、挟热等类。本篇主要论述外湿,并及其兼证。

暍,为伤于暑邪而致病。但本篇所论中暍,与后世说的由于烈日下远行,猝然昏倒之中暍(或称中暑)有所不同。

由于痉、湿、暍三者都为外感所引起,且都从太阳病开始,所以合为一篇。

一、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校勘】

首条《甲乙经·卷七》无“反”字。次条《诸病源候论·卷七》无“不”字。并是。

释 义 以上二条论述痉病有刚柔二种的分别。太阳病的涵义和《伤寒论》同,包括头痛、发热、恶寒等症。既称为痉,至少出现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等现象。至于刚柔二痉的主要分别,在于一为表实无汗,一为表虚汗出,为伤寒或中风伤及太阳筋脉所致。

三、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释 义 本条说明痉病见脉沉细者为难治。太阳病发热,为病在表,脉应浮,即使成为痉病,脉也应弦紧有力,现在脉象反见沉而且细是气血不足,无力抗病的现象,所以称为难治。

四、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五、夫风病①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②。

六、疮家③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词解】

① 风病:指伤于风邪所致的疾患。

② 拘急:指四肢筋脉拘挛强急。

③ 疮家:指素患疮疡,流脓失血,津液亏损的人。亦有谓疮与创同,指被刀剑所伤,失血过多的人。实则两者应都包括在内。

释 义 以上三条,均为误治而成痉,其原发病与误治的经过虽各不同,而为汗下耗伤津液,筋脉失养,致成痉病之理则一致,但病情轻重显有差异。首条太阳病原可发汗,误在发汗之太过,津液受伤较轻;次条风病误下,复发其汗,重伤津液,其病稍重;末条疮家津血本已亏损,误发其汗,犯“夺血者无汗”之戒,耗血伤阴,其病为最重。但疮家亦有不经误汗而成痉病者,则属疮口感受风邪病毒深入经络所引起,后世称为破伤风,病情险恶,证治详见《中医内科学》。

七、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释 义 本条比较詳尽地论述了外感风邪引起痉病的证候。身热恶寒,仍是太阳表证。颈项强急,卒口噤,背反张,已见太阳筋病。风为阳邪,上行主动,所以出现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而足寒等证。“若发其汗者……寒甚”句,此乃他病之文,错简至此,不释。“发其汗已,其脉如蛇”句,应移至下条文之首,连下条一起读。

八、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释 义 《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云:本条论痉病欲解脉象与未解脉证。接上条“发其汗已,其脉如蛇”读于“暴者”为句。然其“脉”字下,当补“浛浛”二字,文作“发其汗已,其脉浛浛如蛇暴者,为欲解”(1)。本条“腹胀大”三字,移于下文“如故”之上,其“脉”字则当移于“反伏弦者痉”句上,读作“腹胀大如故,脉反伏弦者痉”(2)。(1)发其汗已……为欲解:痉脉沉紧弦直,发汗后变为缓解无力而弛缓显见,为邪去而正亦受损之象。痉为邪实之病,正虽受损而邪已清除,无邪则正将自复,故其病“为欲解”。(2)腹胀大如故……痉:故,乃“鼓”字之借。腹胀大如鼓,乃痉邪内盛,气机窒塞使然,而脉亦为之沉伏弦急,是乃痉病无疑。

九、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释 义 本条指出痉病的主脉。紧如弦,是劲急的脉象;直上下行,谓自寸至尺,皆见此脉,其直如弦。痉病筋脉强急,所以见此脉象。

此条学习,可参阅《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之讲解。

十、痉病有灸疮,难治。

释 义 痉病有灸疮难治,是说先有灸疮而后患痉病。因灸疮病人,脓液久渍,津血本已亏损,再患痉病,势必血枯津伤,转增风燥,病情当然较一般为严重,所以难治。

十一、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微取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释 义 本条指出痉病使用栝蒌桂枝汤的脉证,亦即柔痉的治法。太阳病,其证备,指头项强痛、发热、汗出、恶风等证俱备。身体强,然,是痉病见证。太阳病汗出而恶风的,脉象当见浮缓,今反沉迟,可知本证由于津液不足,致风邪化燥而成痉。沉迟之中,必带有弦紧,不同于沉迟无力的脉象。所以用栝蒌根滋养津液,合桂枝汤解肌祛邪,以舒缓筋脉。

十二、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释 义 本条指出痉病使用葛根汤的症状,亦即刚痉的治法。太阳病无汗为表实,小便反少是津液不足。本证由于无汗而小便又少,气机不得通利,势必逆上冲胸。今已见口噤不得语一证可知刚痉即将发作,所以用葛根汤,既能开泄腠理,发汗祛邪;且以滋养津液,舒缓筋脉。

十三、痉为病一本痉字上有刚字,胸满口噤,卧不着席①,脚挛急②,必齿③,可与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词解】

① 卧不着席:形容背反张的状态。

② 脚挛急:指下肢拘挛。

③齿:即磨牙。

释 义 本条论述里实成痉的证治,里热壅盛,所以胸部胀满。热盛劫烁津液,不能濡养筋脉,形成角弓反张,四肢挛急,较一般痉病为剧烈,而且口噤、齿等阳明经症状更为突出。本证多因邪气内闭,化燥成实所致,所以可与大承气汤泻热存阴以解其痉。

十四、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释 义 本条论述湿痹的证治。湿为六淫之一,先伤太阳而见表证。但湿邪易流关节,故关节疼痛剧烈,不得安静。湿性凝滞,所以脉沉而细。名为湿痹,乃湿邪流入关节,痹闭不通之意。如见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这是外湿引动内湿。湿胜则濡泄,所以大便反快。湿阻于中,阳气不通,所以小便不利。治当利其小便。小便得利,则里湿去,阳气通,湿痹亦除。

十五、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一云疼烦,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释 义 本条论述湿郁发黄的证候。湿邪留于肌肉之间,所以一身尽疼。发热身黄,属湿邪郁而化热,湿热蕴蒸所致。本篇所论湿病多属湿从寒化,本条论湿从热化,有对比之意。治详后《黄疸》篇。

十六、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①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校勘】

烦,《伤寒总病论·卷三》作“故”。【词解】

① 丹田:这里泛指下焦。

释 义 本条论湿家误下后的变证。湿家,湿热遏伏于里,阳气不达于外,出现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等证,治宜通其阳气,泄湿透热。如用攻下之法,反使阳气受伤,发生呃逆,同时湿热愈益遏伏,而成下热上寒之证。下焦有热,所以渴欲饮水而小便不利;上焦有寒,寒指湿而言,湿内留所以胸满,饮水则胸膈更觉不舒,甚则呕吐,所以不能饮。舌上如胎,指舌面上见到浮垢,似苔非苔,刮之即去,正是上焦有寒的证据。至于这些证候的治法,本条未出方药,可根据患者素体强弱,结合面色、脉象等来全面考虑。

十七、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释 义 本条亦论湿家误下后的变证。湿家下之,发生下列严重症状,必是病人原来已经湿胜阳微,误下重伤阳气,以致阳上越则为额上汗出,微喘;阳下脱则为小便清长或下利不止。阳亡则阴亦随之而竭,所以称为死证。

十八、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释 义 本条说明治风湿的发汗须微微汗出。因风为阳邪,容易表散;湿为阴邪,难以骤除。如汗出太多,则风气虽去而湿邪仍在,故病不愈。治风湿之法,应使阳气内蒸,肌肉关节之间都被阳气充溢,使湿邪无地以容,自能微微汗出,而风湿之邪尽去。

十九、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释 义 本条论头部伤于寒湿的证治。头痛鼻塞而烦,是其主证。鼻为肺窍,肺合皮毛而主表,所以同时出现身疼发热,面黄而喘。脉大知其病在于上。饮食如常,知其里和无病。纳药鼻中,目的在于宣泄上焦寒湿,使肺气通利。原文未出方,历来注家多主张用瓜蒂散搐鼻以出黄水,确否尚待临床验证。后世对于类似本条症状的治法,用辛夷消风散(辛夷、细辛、藁本、白芷、川芎、升麻、防风、甘草、木通),有一定疗效。

二十、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释 义 本条举湿家用麻黄加术汤证为例,说明湿邪在表,可用适当的方法发汗。身烦疼,是疼痛剧烈,不得安静的状态,为湿留肌肉所致。用麻黄加术汤,可知本证必挟风寒之邪,出现发热、恶寒、无汗等表证。表证当从汗解,而湿邪又不宜过汗,故用麻黄汤加白术。麻黄得术,虽发汗而不致过汗;术得麻黄,能并行表里之湿,最为适合病情,故能取微似汗而解。如用火攻发汗,则大汗淋漓,风去湿存,病必不除。且火热内攻,与湿相合,可能引起发黄或衄血等病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