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16:25:44

点击下载

作者:砥柱中流周恩来1966—1976,南山,南哲,山西人民出版社,北京三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励志

出版社:大连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那年那月

那年那月试读:

作 者 简 介

范亮,1949年出生,大学文化,政工师。从事公安工作数年后,转到央企。之后,又被政府机关聘用十载至退休。历任助理、秘书、主任、书记等职务。

酷爱文学,长期从事公文写作与理论探索,用手中的笔去思考社会、描绘时代,撰写出多篇有价值的优秀作品,在全国各级报刊上发表。其代表作《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研究》一文被《中国石油报》发表;《论摆脱或适应秘书工作的属性》一文被收入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一书中,荣获优秀论文二等奖,又被新华丛书编委会收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大型文集《光辉的历程》一书中,荣获三等奖;公文《大连输油公司党委关于开展“学习大庆经验、发扬大庆精神”群众运动的报告》一文在全国石油系统公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并被中石油管道局作为公文写作的一个范例推广;长篇通讯《进口热媒炉配件不翼而飞,仅用七小时破案完璧归赵》和《一次难忘的义务劳动》两篇文章被编入回忆录《无愧年华》一书中。与序一的作者、作家侯德云(右)合影序一《那年那月》的文学趣味与历史重量◎ 侯德云1

我看,范亮这部名为《那年那月》的书籍,应该归拢到回忆录的范畴。

业内很多人都知道,作为自述文体的类型之一,回忆录有行文灵活、视角多变的特点,可分可合,可文可史,可注重父子人伦、男欢女爱、聚散离合,也可关注天下苍生、国家命运、民族兴亡。其中那些有较强历史感的回忆录,如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无疑是见证文学(文学起到为历史见证的作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类作品,在我的阅读视界之中,一向占有较大的比例。

从写作者的角度来说,既然未来不可预知,那么,借以倾诉的对象只能是过去和现在。而“现在”很快也会成为“过去”。这样说来,抒情、叙事、议论,都会涂抹或多或少的回忆色彩。

当然,纯粹的回忆录跟泛泛的携有回忆色彩的文章又有所不同。前者跟自传似乎更为接近,它们都拥有鲜明的“不平等”属性。这个“不平等”,是指作者的功名地位对作品的价值认定和传播范围均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且,它们也都需要跟重大历史事件有瓜葛,或者至少跟名人有瓜葛,才能普遍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样说来,似乎凡夫俗子便不具备撰写回忆录或自传的资格。表面看来是这样,但换一角度,我倒要振臂一呼,号召天下的草根平民,有能力、有条件的,都来写一写。这不是跟谁怄气,我是了解到民间记忆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之后才这么说的。我以为,除了商业价值不能相提并论,在其他所有方面,草根的回忆录跟名人的回忆录没有本质区别。严格说来,草根的回忆录也不是都不畅销,比如山东老太姜淑梅的《乱时候,穷时候》便是成功的一例。

我在《生于1966》自序中发过这样的感慨:“我应该在更早的时候,就去用心审视自己的人生旅痕,从中找出被宏大叙事所遮蔽的、属于自己也属于我们整整一代人的苦衷。”随后又提到作家野夫等人所继承的民间修史传统。在我眼里,《那年那月》也应该跻身于同样的写作谱系,是作者的“一人之史”。作为土生土长的瓦房店人,范亮的个人经历和情感,在我看来自然也是一部本乡本土的社会史和情感史。此外我还觉得,这本书中所蕴含的文学趣味和历史重量,也都值得玩味和品鉴。

所以,我很愿意为范亮的这本书说几句家常话。2

从这一桥段开始,我把范亮叫“老范”。此君年长在下16岁,我已经“老侯”久矣,他岂敢不“老范”?《那年那月》的文学趣味,在第一章《盼年》和第三章《赶海》中,都比较耀眼。这两章的内容,近乎“文人之文”。

我说的“文学趣味”,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则是作者的叙事趣味,我倾心于口语化,这显示出作者心态自如、笔墨潇洒的一面;二则是作者的生活趣味。换句话说,作者的兴奋点若是能跟读者的兴奋点契合,阅读过程就会更加兴致盎然。

老实说,老范的生活趣味比他的叙事趣味更让我心动。这是由于,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跟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环境与成长经历都非常相似,都在海边长大,都有渔家儿女的酸楚和喜乐。我从老范的文字里,再三再四看见自己的身影。阅读途中的这种相遇,并不常见。

老范的《盼年》是典型的童年记忆,类似于鲁迅的《朝花夕拾》。说起来也很奇怪,在很多作家笔下,童年都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时,所有津津乐道者也都知道,如鲁迅所说,那些记忆中的故乡风景“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它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朝花夕拾·小引》)。此中的情感纠葛,本无特效药可解,只好言者姑妄言之,听者姑妄听之。

老范的童年记忆,大多跟吃有关。有些直接说吃,有些间接说吃,而吃的内容,大多可以归在民俗里边。比如喝腊八粥、杀年猪、做豆腐、走油、吃元宵,既是民俗也是吃,两者掰扯不开。惭愧的是,我不记得自己小时候家里做过腊八粥,也不记得做过豆腐。这说明,我经历过的贫穷,可能甚于老范笔下的贫穷。

老范在《做豆腐》里说:“煮熟的豆浆盛在大缸里,父亲一边往缸里倒卤水,一边用木耙搅和,豆浆慢慢地凝固成一朵朵小白花,在缸里上下漂浮。”他看得可真仔细。人大概只有对自己眼馋心馋的事物,才会这般上心。

再看老范的《赶海》。读这一桥段的文字,我能隐隐感受到海风的吹拂,也能隐隐闻到海水和海鲜的微微腥气。每次赶海,都有贝,有螺,有螃蟹,有虾爬子,有章鱼……这也都是我曾经的欢乐。所不同者,老范在渤海,我在黄海。还有一个不同,老范的赶海经历主要集中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末期,而我是在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两相比较,我发现一个秘密,老范赶海的收获,无论鱼虾还是贝螺,都远远超过我。我不认为这是地域的差异,反而断定这是时间的差异。也就是说,随着时间推移,海货的丰富度也一天天降低,现在很可能已经降到历史最低点。

老范在《钓鱼》一文中说:“突然海面掀起一层波浪,接着看见一群鱼从海水里跳跃起来,再跌落到海里,一拨落下,一拨又起,估计每拨都有数百条鱼,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一群又黑又圆又粗的家伙像鱼雷似的跃出水面,又钻进水里,跃出,又钻进去,能有十多个,把水面搅得翻江倒海似的。”这个画面,把几个钓鱼的小孩都吓傻了。老范糊里糊涂回到家,把这事说给他爸听,他爸说,这是海狗攻击鱼群,出海人经常遇到。

那种“翻江倒海”的场面,我从来没遇到,只看见过一条椭圆形、暗绿色的大鱼从海面跃出,扑通,又落入水中,就在我前方不远处。我站在齐腰深的海水里下钓线,心想,那家伙会不会来咬我的钩呢?结果,那家伙不咬,等啊等啊等,等很久,就是不咬。

你瞅瞅,时间的变形能力有多么强大,相距十六年的两种海洋风景,竟是如此不同。3

相对于文学趣味,我更看重《那年那月》经历过的历史。

修水利。

那时候小学生也得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拔草间苗深翻地之类的农活都得干,修水利也一样。老范经历过的修水利,是“到北甸子盐碱滩挖沟”,“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红旗招展”。

大锅饭。

1958年9月,老范所在的生产队开始吃大锅饭。老范的舅母,经常抢不上饭,吃不饱,舅舅就给她买来一个大号碗,“像个小盆”。舅母捧着小盆喝粥,向右吸半圈,再向左吸半圈,发出哨子般的响声,常常让别人喷饭……后来大食堂解散了,在饥饿最严重的时段,老范说,是几麻袋干白菜帮子救了他们全家的性命。这故事,跟我家很相似。据我大哥回忆,也是到了要命的时段,几麻袋干白菜帮子救了我们全家的性命。

老范对吃的记忆如此饱满鲜活,我以为,这跟他那饥饿年代的经历有关。4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山水间,有一条“拍栏杆”的溪流。源头是宋朝诗人刘孟节,他感慨怀才不遇,借拍打栏杆发泄郁闷:“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之后,辛弃疾竟要把“栏杆拍遍”。到恭亲王奕䜣则变成“猛拍栏杆思往事,一场春梦不分明”。你看准喽,这回是“猛拍”,可见诗人心中的愤懑达到怎样强烈的程度。

说实话,无论是读国史还是“一人之史”,每每读到凄惨之处,我都压抑不住“猛拍栏杆”的冲动。读老范的《那年那月》也一样。很显然,这本书可以勾起读者一连串的情感反应和理性思考,并默默从中汲取教训,以作后事之师。我以为,能做到这个份上,老范足以感到欣慰。

这么多年,我读过太多“螺丝钉”模样的文学,也读过太多“浮妄”的文学,饱受折磨的情感让我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从而对“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明代公安派文学产生好感,更对以存真为宗旨的历史叙事和目下风行的民间记忆写作产生共鸣。老实说,尽管我无法核实老范的私人叙事跟过往的历史有多少细微的误差,但我还是要说,《那年那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的求真欲望。《当世界年轻的时候:参加西班牙内战的中国人》一书的作者倪慧如、邹宁远在简体版自序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当遗落的历史不再蒙尘时,我们不但找回了过去,也孕育了未来。”我为此言点赞。同时,我也衷心期待,在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方水土之上,能有越来越多的“老范”参与到民间记忆的写作中去,共同寻找我们的过去,也共同孕育我们的未来。2016年6月11日

※侯德云,笔名耘堂,辽宁省新金县(今大连市普兰店区)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瓦房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谁能让我忘记》《手很白》《简单的快乐》《红头老大》《轻轻地爱你一生》等小说集。2002年被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中国当代小小说风云人物榜·小小说星座”荣誉称号。序二海岛之子的心声◎ 隋长会

床头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拿起话筒,一个挺耳熟的声音传了过来:“我是范亮,我写了点儿东西想送给你看看。”

听是范亮,我一下子就回忆起四十年前,那时我在复县(今大连瓦房店市)公检法军管会上班。一天下午,办公室领导对我说:“军代表从农村又抽上来几个帮忙的,你领他们到后院宿舍安排个住宿的地方。”当时提着铺盖卷跟我走的是个身材清瘦、面庞稍红的小伙子,交谈得知,他是从交流岛公社新抽上来的,名字叫范亮。小伙子小我3岁,言语流畅,举止文雅,和一些农村青年有所不同,给我的第一印象挺好。打那以后,我们就在一个办公室工作。这个从偏远海岛农村来的小伙子,头脑聪明,手脚麻利,好学上进,还不计较个人得失。当时他们没有工资,每个月军管会给他们补助12元钱,除了吃饭,所剩可想而知。但对于这样的待遇,他从来没有怨言,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不管是分内工作,还是早晨、晚上种菜园、浇小麦,他都积极参加,有时晚上加班阅卷到深夜,第二天早晨照样早起干活。从他身上,既能看到海岛子弟勤劳朴实的优良作风,又能看到干啥像啥的个人潜质。由于他一直表现很优秀,后来组建复县边防大队,首先就把他选了过去,再后来他又成为现役军人。

范亮说他最近写了一部作品,名字叫《那年那月》,准备出版,烦我写个序。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力所难及。但老朋友张口了,盛情难却,只好慨然应诺一试。

拜读范亮的《那年那月》,可谓受益良多,感慨万端。瓦房店本土作者写出这样一部好作品,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那年那月》在文体上我不敢界定,但作品让人读起来就难以放下。他这种把民俗知识融进相关故事之中的笔法,让人感到新颖。比如在叙述农村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故事里,他不仅介绍了送灶王爷上天的过程,还介绍了灶王爷的出身、历史。在介绍过腊八、过大年、过元宵节等章节中,也都有相似的内容,让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

作者在《那年那月》中,运用了当今流行的语言词汇描写过去发生的故事,效果也相当不错。比如在《小年》一节中,他写道:“回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谁家也不敢怠慢了他,生怕灶王爷不高兴,到玉皇大帝那里告了黑状,……希望他能多说些好话,报喜不报忧。……嘴巴吃得香香的,……不该说的别说。其次是送红包,……灶王爷就无声地收下了。灶神与天宫里其他的官员相比,官职不大,又在人间一线工作,但很实惠……”所用词语诙谐、风趣,让人读来亲切又通俗。《那年那月》是作者用爱、用情写出来的。在介绍三年困难时期的章节里,讲到作者家有一条小狗,非常聪明可爱,还曾救过作者的命,就因为人都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不得不忍痛割爱。在介绍人与狗分别的情景时,我看了都差点儿掉下眼泪。还有到盐场会议室“偷”干白菜帮子一节:“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阴风凄凄,……我不禁打了个冷战,加上害怕,浑身都哆嗦起来,……三弟从那个缺玻璃的窗户口钻了进去……”当时,老母亲深更半夜领着两个年幼的儿子弄回来两麻袋干白菜帮子,使全家人勉强度过了寒冷的冬天,没有被饿死。

作者在《那年那月》中看似只是叙述了一个个故事,实际巧妙地阐述了一个个道理。比如在《钓鱼》的故事中:“鱼饵放下去,……(鱼)为了一口美食,仍经不住诱惑,抱着侥幸的心理,最终将自己的性命断送。”还有,在一次赶海中,一位赶海的妇女在里滩捡拾海货,众多的海货让她忙碌得忘记了涨潮时间。当她抬起头看见人都走了,潮水从四面八方涌上来时,她起满满一筐海货向外跑,蹚到第二道海沟时,潮水已涨到她的胸部,这时她如果把筐丢掉,还可能逃生,但她舍不得海货,潮水已经淹到脖子也不松手,结果一个海浪把她吞没了。作者感叹说:“很多时候人丢掉性命不是因为不可抗拒的因素,而是因为放不下身外之物,或者只是因为贪婪。”

总之,《那年那月》值得读者一看,因为它里面既没有“苏丹红”,也没有“瘦肉精”,有的是动人心弦的故事、启迪心灵的道理。

我期盼着作者的《今年今月》《明年明月》能够相继问世,以饱读者眼福。2012年3月

※隋长会,中共瓦房店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瓦房店市卫生局原党委副书记。序三史之为镜,惠泽后人◎ 张静贤

老同学范亮写书我并不意外,我们在辽宁省委党校本科班一起学习的时候,我曾看过他的文学作品及公文写作,领略过他十分雄厚的文化底蕴及超强的文学潜质。每逢学校期末考试,老师都会留大、中型论述题,他的归纳整理思路清晰、论点鲜明、论证有力、重点突出、有条有理、言简意赅、好背易记。所以,他整理出的文字材料在班级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范亮也给我出了一个难题,让我给这本书写个序,真的很难为情。我建议他请别人来写,能衬托这本书的闪光点。尽管推辞再三,老同学的执意态度“逼”得我只好应承下来。

我与范亮年龄相仿,又生活在同一历史年代,虽然家不在农村,但也曾有一些相似的经历。我姥姥家在吉林农村,我父亲是火车司机,那时的铁路职工家属,每年可以享受两次免票乘火车的待遇,每逢寒暑假,兄弟姊妹都随同母亲一起去姥姥家。本书所叙述的农家过年的情节和田间、地头、油灯、摸鱼及“瓜菜代”等大都有所熟悉,读到这些,心生同感,回味无穷,让我触碰到那一段艰苦难忘的童年时光。范亮写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也是我,是你,是他,是那个时代广大农村家庭生活的一个缩影,是那个艰苦岁月一代人的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

范亮沿着自己的亲身经历,细微地观察生活,采取了回忆、纪实的叙事方法,把海岛的历史背景、风土人情、沧桑变迁真实地反映出来。这些内容小中见大,伴随着历史的进程,贴近历史,贴近生活,语言生动流畅,文字朴实感人,内心感受刻画得细致入微。慢慢品读,有辛酸,有温暖,有感动,能让读者迅速融入其中,随着作者的思绪一同感受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书中记录了海岛人的生活习俗,详细描写了盼年、杀年猪、做豆腐、贴年画、走油、过大年放鞭炮的情景和心情。范亮家里兄弟多,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兄弟们去舅爷家吃杀猪菜的情形历历在目。可想而知,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平时饭都吃不饱,何况遇到一顿美餐,这顿饭的记忆是一辈子难以抹去的。那时的人们,生活向往如此简单,就是一顿饱饭、一件避寒的衣服,仅此而已。

三年困难时期,人们在饥饿中挣扎,对走出那场灾难的人来说,可谓是刻骨铭心。为了生存,不管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都拿来食用,岛上的麻雀、猫、狗、老鼠和蛇等活物几乎绝迹。孩子们饿急了,到处找晒干的玉米秸堆,翻找残留的玉米粒充饥,捡到发黄的干白菜帮子也如获至宝。家里养的小狗虽然救过主人的命,但为了生存,只好放弃它,别无选择。那个饥肠辘辘的年代,人饿得走路都打晃,何况那些食肉动物?生死抉择情节的描写,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感谢大海,让这些在艰苦岁月煎熬的海岛人从中获得一些可以充饥的食物。

读书如读人,这本书记录的是沧桑的岁月和个人经历。品味其书,从作者在艰苦环境的磨砺中成长的经历,我读出了作者与命运抗争的顽强无畏的精神,读出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读出了作者对父母、对妻子、对子女、对战友、对父老乡亲、对生活的深深的爱,读出了作者对实现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这些,我极为赞赏。这也是当今青年一代了解历史、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好教材。

沧桑巨变,现在的孩子们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和理解那个时代。丰衣足食的今天,我们都已避开鱼肉,将粗粮当美食,视野菜为山珍美味了。《那年那月》能使人们不忘过去,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2016年7月

※张静贤,瓦房店线路器材厂原党委书记。盼 年

小时候那种盼年情结,如同一首深沉优美的诗篇,又仿佛一首历久弥新的歌曲,始终在心底萦绕着不肯离去。

离开贫穷的海岛四十多年,每年春节我都雷打不动、风吹不摇地坚决要回农村老家过年。这个情结主要源于农村老家里有老人,有兄弟姊妹们,有熟悉的山山水水、盐田沟坝、父老乡亲,有从小时候就根深蒂固的对年的憧憬、向往和新奇。盼年,曾经温暖过我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心灵。回家过年

婚后的第一年春节,虽然在城里还没有一个固定的窝,但妻子的意思是婚后第一个春节应该在自己家里过。我执意要回农村老家过年,妻子最终随了我。

农村人进了城,就像漂流四方的游子,没有家的感觉。经历了风风雨雨,若干年后蓦然发现,农村仍然是自己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根永远扎在生养自己的地方。尤其是临近春节,更是归心似箭。回到家乡,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看到蓝天白云,夜晚能看到满天的繁星,那时便心静如水,可以随便东家走走、西家看看,和乡亲们唠唠家常,置身其中,惬意极了。回老家过年,内心是渴望回到自己的精神故乡。“月是故乡明,人是老家亲。”过年也是阖家团圆的日子。

20世纪70年代初,家乡还没有通汽车,从瓦房店回到老家要坐以五岛火车站为终点的小火车。五岛火车站实际上还没有进岛里,所在地是谢屯公社董炉大队,之所以定名为“五岛火车站”,是因为再往西就是渤海湾东岸海边的小平岛、交流岛、凤鸣岛、骆驼岛和西中岛五个岛屿,统称为“五岛”。五岛火车站承载着这五个岛屿上人员、物资的输送。

五个小岛,犹如五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辽东半岛的西海边,充满了非凡的灵秀之气。我出生在西中岛,是这五个岛屿中最里边的一个小岛,东临五里海套,与骆驼岛相望,西临渤海汪洋,南临广阔海湾,与旅顺老铁山余脉对峙,北隔葫芦岛海湾,与长兴岛相望。这里山青海蓝,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在全国地图上只有一个小点。早年出岛要乘船往返,后来建盐滩修了海坝才与陆地相连接,进出海岛可从海坝上穿行。

下了火车还要步行四十多里地才能到家。冰雪覆盖着大地,凛冽的北风像刀子一样使劲地刺着脸颊和手脚。我看到妻子双手捂着耳朵,顶风冒雪和我在冰雪路上一跐一滑艰难地向前奔走,心中顿生歉意。

一进岛里,眼前陡然一亮。看到大海,看到熟悉的农家小院、山坳间袅袅的炊烟、山坡上悠闲的牛羊、盐田沟坝,阳光溢满了胸怀,心里豁然开朗,心灵得到了洗涤和净化。每次离开浮躁的城市回到老家都会有这种感觉。

傍晚,步行到交流岛公社。那时候,四弟范俊在公社机关工作,我们在公社机关住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四弟给我们找了一台拉货的马车捎脚。从交流岛到西中岛还有近二十里的路程,我们瑟缩着,紧裹着棉大衣在马车上坐了不大一会儿,手脚就冻得像被猫咬狗啃似的,实在受不了了,就跳下车,跟车跑一会儿。挺过一路上的刺骨寒风,终于回到那温暖可亲的老家。

到家后,我们的手脚已冻得麻木。母亲早已经烧好了热炕,赶紧把我们让到炕上用棉被焐上,亲情的温暖和亲人们的笑脸滋润着心田,一股幸福的热流顿时暖遍全身。虽然经历了长途跋涉,挨冻受累,但一回到家和亲人们团聚了,兴奋和喜悦就让我们忘掉了疲劳。看到那显得破旧的房子,听到那亲切的乡音,心情就会立刻变得特别地舒畅和愉悦。

母亲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靠近年底,她每天都要向村口张望多次,盼望着我们回来,天天数着日子,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收拾卫生,为我们准备铺盖和好吃的。她端上来的一盘杏仁,是她将夏天收集的杏核一个一个地砸开,再把杏仁用水煮熟、浸泡、冷冻后留着等我们回来过年吃的。颗颗杏仁都凝聚着母亲对子女们深厚的爱。亲人的爱是如此地深邃、如此地厚重、如此地质朴!

屯子里的乡亲们听说城里人回来了,都跑来看望,农家小屋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三姨带来了红富士苹果,大舅送来了梭鱼、胖头鱼等海产品。捂住子、铁蛋、狗剩、王英瞪大眼睛听城里人的故事,当听到城里人吃、喝、拉、撒、睡都在屋子里,喝水也要花钱买,惊得不相信是真的,感到不可思议,反复询问。

乡亲们说笑打闹,问长问短,直到天黑,才渐渐散去。乡亲们走后,家里人开始忙活做晚饭,晚饭后还要接待来串门的乡亲们。晚饭后,屯里人相互串门、唠家常,已成为海岛人多年留下来的一种习俗,是海岛人联络感情、交流信息、消磨时间的一种方法。

随着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餐桌上的菜肴也越来越丰盛,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过年鞭炮也越放越多。年复一年,感觉年来得也越来越快,好像转眼即至,这也是日子好过的原因,但是却很难再找回童年和少年时那种盼年的滋味。那个时候放一个小鞭就心花怒放,现在看放礼花也没有多大感觉。已是三级厨师的五弟范勇学着当年做白菜猪肉豆腐炖粉条、炸花虾放花生仁裹糖,但总也吃不出童年和少年时代那个味道。也许在记忆深处留下的对童年和少年生活的感觉,是以后任何时候都无法代替的吧。我们由此常常想起小时候盼年、过年的那些美好的时光。腊 八 粥

小时候,一到冬天总缠着父母问:“还有多少天能过年呀?”父母就会摸着我们的头哄我们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别闹,过了腊八年就到。”那个时候盼过年,日子是那么地漫长,天天焦急地数着日子,真是让人望眼欲穿。好不容易挨进了腊月门,总会大病一场。父母说:“这是馋年了。”那个时候无医无药,病了,只能挺着。到了晚上咳嗽得重了,整宿不能入睡,只能啃萝卜压压咳。

那时,过年对我们小孩子的诱惑太大了,盼年是盼着能有好嚼咕(好吃的东西)吃,能吃到白菜猪肉豆腐炖粉条、纯黄玉米面饼子,可以换上一件衣服,就是给大哥做一件新衣服,他原来穿的衣服换给老二穿,老二的衣服换给老三穿,依此类推。过年的时候,还不用去拾草捡粪,可以放松地去玩耍,还能分到一盘100头的小鞭,感受到温馨与美妙、喜洋洋的气氛,还能看到大人们的笑脸。当然也盼望着自己快点儿长大,还有一种对未来未知前途的神秘向往。

进了腊月门,筹备过年的大幕就徐徐地拉开了,离朝思暮想的年越来越近了。腊月初七开始,大人们就忙碌着做腊八粥,把豆子、花生仁、大枣全都洗干净了,用水泡起来,地瓜削皮,切成小块。腊月初八一大早,母亲就起炕开始煮腊八粥,把洗好的这些原材料再加上小米、玉米饹子等放到锅里一起煮。

腊八粥亦名“佛粥”,据传说是起源于佛教寺院,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舍弃王位出家修道,经过六年艰苦修行,于农历十二月初八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的纪念日,故寺院僧人取香谷和果实以供奉佛祖,名曰“腊八粥”。腊八粥

还有一种说法。相传过去有一对小两口,好吃懒做,没几年光景便家徒四壁,只好上街乞讨。有一年腊八,天气非常寒冷,小两口没有办法出去乞讨,就在炕缝、地缝里找到一些黄豆、谷米熬粥果腹。小两口黯然泪下,决心改掉懒惰的毛病。后来他们勤劳耕作,过上了富裕生活。从此,每到腊八,两人就煮杂粮粥喝,来警示自己,慢慢演变成一种习俗流传下来。

民间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是明清时腊月里盛行的民俗之一,流传至今。

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早早地就从炕上爬起来,围着灶台不停地问:“好了吗?好了吗?”母亲说:“别急,待一会儿就好了。”于是我们就咽着口水等待着。在漫长的等待中,忽听母亲说:“好了。”她掀开锅盖,一股香香甜甜的气息扑鼻而来。母亲舀了一碗放到后高桌上,先敬神祭祖。之后,我们赶紧拿起碗筷,迫不及待地喝了起来,感觉那粥香甜软滑,太好喝了。我连喝三大碗,肚皮已经撑得鼓鼓的,还是不舍得放下碗筷。母亲不让再喝了,留下半盆放了起来。据说腊八粥喝剩下了是个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寓意。实际上还不够这一顿喝的。杀 年 猪

猪的嗷嗷嚎叫声是过年的前奏曲,它吹响了过年筹备活动的号角。那个时候,饲料短缺,猪养到腊月初就开始屠宰了。为了避免杀猪的时候这家请那家叫,屯子里的人相互打招呼定下了杀猪的日子。那天一大早,全屯的猪叫声此起彼伏。我们家穷得养不起猪,只能听别人家的猪叫声。舅爷早早地就过来叫我们到他家吃猪肉。舅爷家在当地算是一个大户人家,大舅爷和二舅爷老哥俩合伙过日子,舅奶、叔叔、婶子全家人都非常团结勤劳,日子过得扎扎实实、红红火火的。他们善良又乐于助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会主动地去帮助调解,人缘好,威望高。我出外工作多年回到老家后,得知大舅爷去世七天后大舅奶也跟着去了,我怀着悲痛的心情独自跑到大舅爷、大舅奶的坟头磕了三个响头,以谢小时候助困之恩。

听到舅爷喊我们去他家里吃猪肉,兄弟们高兴得雀跃欢叫,蹦跳着跑去,这是盼望许久的叫声。因为兴奋地盼望,以至于前一夜一宿都没能很好地入睡。

大肥猪被五花大绑地绑在案板上挣扎,几个壮男人摁头把腿,持刀人把杀猪刀从猪脖子上扎进去,一股鲜红的猪血顺着刀口蹿了出来。婶子赶紧拿来一个大盆放到猪头下面,血哗哗地流到盆里,她往盆子里放了一把盐,我赶紧拿根小木棍搅拌着起泡的猪血,以防止血液凝固了。猪血越流越少,猪也渐渐地停止了挣扎。众人放开了猪,任其慢慢地流血,大家开始各忙各的。有几个人把烧开的水倒到大缸里,把猪抬进去烫,一边烫一边拔去猪毛,然后把褪好毛的白条猪放到案上开膛破肚,扒出心、肝、肺、肠子等内脏。有的人接过肠子倒粪洗肠,再用猪血灌肠,猪血里兑了细玉米面、猪肉末、海蛎子肉以及葱花、香菜等配料。大锅里热气腾腾地煮着萝卜干子,大家把大块的猪肉、血肠放到大锅里一起炖。柴草堆在灶台前,炉膛里的火不时地从炉口处喷出。肉炖熟了,血肠用锥子扎一下不出血了,就捞了出来。把猪肉和血肠切成块装到大碗里,浓浓的杀猪菜香味让我们早早地就沉浸在年的味道里了。杀年猪

十几个人围坐一桌,盘腿坐在热炕头上,扯着嗓门大声说这说那,地下一桌人挥着胳膊打牌,亲朋见面相互的寒暄声、女人们的大嗓门、孩子们快乐的跑闹声交织在一起,到处都是欢声笑语,仿佛年真的已经到来了。等把大碗的猪肉、血肠和萝卜干子端上来,谁都不再玩了,也不唠闲话了。大家先举杯道声祝福,放下杯后只听得狼吞虎咽的声音非常响亮,先吃几口解了馋,就又开始边吃边聊了。舅爷和伯伯叔叔们边吃边喝酒边谈论着年景,大娘婶子们聊着家长里短,我们则瞪大眼睛专挑肥肉往嘴里塞,真是大饱了口福,把小肚子撑得圆滚滚的,松开裤腰带再吃几块肥肉,实在咽不下了,才放下筷子离开桌,跑到街上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那个时候,我们玩的玩具是猪膀胱。杀猪人把猪膀胱割下来——像一团肉——扔到灰堆里,我们这些小屁孩吃完饭后,就将猪膀胱用脚在灰里反复地揉搓,直到把这团肉揉搓成了一团皮,用嘴一吹鼓起一个大气球,用线绳将口扎住。大家你踢我弹,你争我抢,大呼小叫,满大街疯跑,到处飘荡着年的气息。

一年来,大人们千瓢糠万瓢水的付出,都是为过年做铺垫。杀年猪的喜庆气氛溢满了我童年的心灵。小 年

从农历腊月初八到腊月二十二是过年的序曲。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过年的大戏就鸣锣开场了。

小年,是传统的祭灶节,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神,送灶王爷上天述职。把灶王爷回天之日定为小年,可见人世间凡人对灶王爷非常敬重,民以食为天嘛。在农村,家家户户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据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考察人世间每家人的善恶,是掌管每家人福祸的神。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他要回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过去一年的德行,决定新的一年给这家人赐福还是降祸。腊月三十过大年时,再随其他各路神仙一起返回人间继续执政。因此,人们把灶王爷作为一家的保护神来崇拜,家家户户供奉的灶王爷画像上统一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谁家也不敢怠慢了他,生怕灶王爷不高兴,到玉皇大帝那里告了黑状,新的一年就遭殃了。所以,每年的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要烧纸焚香,摆供,磕头跪拜,为其送行。虽然平常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省吃俭用的,有时还上顿接不上下顿,灶王爷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但是人世间凡人都死要面子活受罪,在灶王爷上天汇报的时候,还是希望他能多说些好话,报喜不报忧。家家户户都绞尽脑汁,采取多种方式“贿赂”、讨好灶王爷。首先是请吃。包饺子、蒸年糕、蒸糖饼、炖猪肉粉条、炖梭鱼豆腐,还有上等的好酒,让灶王爷临走前吃好喝好,肚子吃得饱饱的,嘴巴吃得香香的,嘴唇粘得牢牢的,上去汇报时能多拣好的说,不该说的别说。其次是送红包。灶王爷吃完晚饭后,主祭人燃香烛于神案前,并燃放鞭炮,祭者口念祷词,均为祈福之语。祷告后,将灶神像从神位上请下来,用灶糖往他嘴上抹一下,放到纸做的马上焚烧,同时高呼“送灶王爷骑马升天”,灶王爷就骑着马随着青烟上天去了。全家人再跪地给他磕三个响头,放心地送行,祭祀结束。有的人家在烧纸焚香的时候,把一捆捆面值百万元、千万元的大捆纸钱放进去烧了,灶王爷就无声地收下了。灶神与天宫里其他的官员相比,官职不大,又在人间一线工作,但很实惠,享受着天宫俸禄,又能享用人间凡人们的供奉,也算是美差。按说灶王爷也是普通人出身,原先是给人家烧火帮灶打工的。有一年,玉皇大帝派王母娘娘到人间视察民情,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在天上待久了,闷得慌,就跟随着母亲下到人间散散心。她看到人间夫妻恩爱,很是向往。后来她看上了勤劳朴实、心地善良的烧火帮灶的小伙子,决定留在人间和他一起生活。玉皇大帝听后非常生气,把小女儿打下人间,不准她再回天庭。王母娘娘心疼女儿,百般求情,玉皇大帝才答应给那个烧火的穷小子一个灶王的职位。从此,这个穷烧火的一跃变成了玉皇大帝的女婿,可谓乘龙佳婿。坐到了灶神的位置上,有了权,人们就供奉他,他自觉不自觉地就端起了架子,慢慢地与老百姓拉开了距离。灶王爷画像

相传古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在煤矿打工,养家糊口,日久不归,老人十分想念。这天,老汉去煤矿看望,路上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相处融洽。闲谈中,老汉得知光脚片的是受阎王爷委派来矿上收回100名矿工的性命。老汉听后心急如焚,掏出身上仅有的一吊钱塞给光脚片的,乞求他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的答应了他,叮嘱他不要告诉别人。老汉见到儿子后假装生病,让儿子侍奉在身边,儿子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就出了事故,老汉把儿子领回了家。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此事。这话就被灶王爷听到了,二十三晚上灶王爷回天宫后,就向玉皇大帝汇报了这件事。玉皇大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的,阎王爷因负领导责任也受到了处分,并收回了老汉儿子的性命。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请灶王爷吃喝、塞红包、抹糖,希望他回到天庭汇报的时候多说好话,不该说的别说。要说灶王爷一年到头昼夜守在灶台旁,烟呛气蒸,还是很敬业的,只要不搬弄人间是非,逢年过节吃点儿喝点儿也不算什么,世人就图个平安和乐。

在整个祭灶过程中,我们小孩子高兴地蹦着跳着唱道:“二十三,过小年。灶王爷,上西天。言好事,能成仙。再回来,保平安。”在我童年的心灵里,过小年很神秘又很好玩。小年过后,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阵接着一阵,更强烈地预示着大年就在眼前了。除尘、贴年画

过了小年,余下的日子就像一串小鞭被点着,开始噼里啪啦地响起来,把平淡寒冷的山村激活了。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到年三十,这段时间叫作“迎春日”。举行过祭灶仪式后,便开始做迎接大年的准备工作。民谚:“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在年前扫尘搞卫生,是人们素有的传统习惯。除尘的习俗据说在尧舜时代就有了,“尘”与“陈”谐音,有“除陈布新”的意思,就是要把过去的穷运、晦气统统打扫出门,干干净净地迎新春。可见,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除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腊月二十四一大早,父母用头巾把头包好,开始忙碌着打扫屋里屋外的卫生:打开门窗,用扫帚将墙壁、屋顶棚上下扫干净,掸尘去灰,擦洗桌椅,清扫地面,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连房前屋后都仔细地清扫,掸拂尘垢蛛网,把家里家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我们小孩子也乐此不疲地帮助大人们忙前忙后,泼水扫院子,担水劈柴。

打扫完室内外卫生就开始糊墙。父亲到供销社买回来一卷子旧报纸,母亲用细玉米面兑六六粉打了一盆糨糊,我们兄弟几个挽起衣袖子开始糊墙,这是细工慢活,急不得。我拿炊帚往报纸上刷糨糊,刷好了一张递给大哥,大哥站在板凳子上往墙上糊,我还得帮助大哥看糊得端不端正,斜了就不好看了。大哥糊好一张就用笤帚扫一下,完后我再刷第二张报纸,刷早了报纸湿透就提不起来了。

每年都要往墙上糊一层报纸,一是可以保暖,二是一年来烟呛火燎的,墙上的旧报纸已经变黑,有的地方还被虫子吃出窟窿眼,年前糊上一层报纸,屋里显得又干净又亮堂。原先墙上的旧报纸厚厚的像树的年轮似的。最难糊的就是屋顶,要仰着脖子往上糊,很累人。大哥干累了,我换下大哥上去糊,三弟刷糨糊,我们轮流干,直糊到半夜才干完。又糊了一层报纸的窝,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那么地温馨。

第二天,父亲从供销社买回来一卷子年画,花花绿绿的年画印着龙凤、鲤鱼、荷莲、捧着硕大鲤鱼的福娃,还有四联一组的传统戏画,每一幅画都是那么喜气洋洋、艳丽夺目。让我记忆犹新、深深刻在脑海里的是“低标准三两粮”那年的春节,父亲买回的年画中有一张是福娃手里举着一只碗,碗底对着我们,画上写着:看谁舔得干净。福娃那张笑脸,越看越像苦笑。那张反映现实生活的年画如果保留到今天,那可太有意义啦。那个时候吃完饭,每个人都把碗舔得锃亮。可能从那个时候养成了习惯,至今吃完黏稠的玉米子粥,我也不自觉地把碗舔一遍。

年画贴到新糊了报纸的墙上,屋内立刻焕然一新,让人眼前陡然一亮,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那个时候,年前几乎家家户户都贴年画,困难家庭买旧报纸糊墙,家境好一点儿的买白纸糊墙,用花纸糊墙围子和顶棚,那更是亮堂。

我们小孩子结队挨家逐户观赏,尤其对每家的年画看得津津有味,比看小人书还过瘾。每到一家,大人们就往我们兜里塞好吃的,有年糕、饽饽、糖果、花生、瓜子、水果等,每个人兜里都装得满满的,不仅饱了眼福,也饱了口福。小屁孩们兴奋得大呼小叫,东家走西家串,甚是热闹,把要过年的气氛烘托得越发浓了。做 豆 腐

做豆腐,是年前的一个重要项目。民谚:“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素食词》中写道:“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那个时候,即使家景再穷,过年前家家户户也要做几板豆腐。“豆”与“斗”谐音,寓意努力奋斗;“腐”与“福”“富”谐音,人们每年都期盼着在新的一年里经过努力奋斗能大富大贵。我们小孩子则盼望着能吃上几顿大豆腐,以饱口福。

屯子里只有两台水磨,要提前几天排号等待。临近的头两天,大人们先拣出颗粒饱满的大豆提前用水泡上。做豆腐水质很重要,经过多年实践,用老房子后面小井里的水做出来的豆腐味道醇正。老房子后面那口小井只有半个人深,用三块大石板盖在上面做井沿,井底有两个泉水眼往外冒水,水质清澈甘甜,一年四季不干不冻,冬暖夏凉。这口井的井水做出来的豆浆,用卤水边点边搅,结脑多,豆腐细嫩,豆香味厚重,口感细腻润滑。用其他井里的水做出来的豆腐就没有这个效果。年前,家家户户都蓄备水,小井里的水天天见底。我们就下到井里,等水冒上来一瓢,就往桶里舀一瓢。

待把水磨抬回来,放到堂屋地中间,套上驴就赶紧磨豆子,因为下边还有多户人家等着用水磨和驴,要连昼带夜一口气将豆腐做完。磨豆子时用勺子把泡好的黄豆舀到磨盘上面,小毛驴在磨道上嘚儿嘚儿地跑,磨盘快速旋转,白白的豆浆唰唰地流淌下来。随着水磨的旋转,心中的喜悦油然而生,“一轮磨上流琼浆,百沸汤中滚雪花”。水磨磨出了浓浓的年味。

我拿着一根小木棍赶着毛驴快点儿走,还忙着往灶洞里添劈柴。父亲把磨出来的豆浆放到锅里煮,拿着铲子搅动着豆浆,豆浆泡泡越冒越大。母亲两只手各拿着一只大瓢,时刻准备着,像打冲锋似的眼睛紧盯着锅里冒着气泡的豆浆,看豆浆向上翻滚,冒了上来就立即往大缸里舀。煮熟的豆浆盛在大缸里,父亲一边往缸里倒卤水,一边用木耙搅和,豆浆慢慢地凝固成一朵朵小白花,在缸里上下漂浮。之后,父亲把呈脑状的豆花舀到吊着的布包里沥水,再倒进铺着白布的木板框里挤压。掀开白布,一盘光洁白嫩、热气腾腾、颤巍巍、豆香扑鼻的大豆腐就做好了,我们叫它“热浆豆腐”。兄弟们迫不及待地用手掰下一块就吃。那羊脂白玉似的豆腐在嘴里软滑着,不停留地就进了嗓子眼里,留下满口的豆香味,那种幸福满足感胜过今天吃珍馐美味。就在我伸手去拿第二块豆腐时,忽听母亲高声喊道:“快!跑啦!”只见一锅豆浆翻滚着向四下溢出,流淌得满地都是。我赶紧把灶洞里的劈柴撤出来,弄得满屋子烟气氤氲,呛得每一个人都满眼泪流。再看锅里,只剩下少半锅的豆浆了。父母脸色阴沉,但谁也不说话。这个时候是不能说不吉利话的。俗传灶王爷上天禀奏人间一年善恶后,腊月二十五就是玉皇大帝下降日,他要察访人间是非,以降祸福。所以在这一天大家要特别谨言慎行,大人们反复告诫小孩子不能口吐秽语,以免招致不祥。但是,我们知道父母为溢出的半锅豆浆而心痛,这里面包含着庄稼人一年的辛苦和希望。我也为自己贪吃没有帮助大人看好锅而感到内疚。再继续做豆腐,谁也不敢怠慢了,一直持续干到后半夜。炕席都被烙煳了,用根木棍把炕席垫起来,但火炕仍热得无法睡人,只好在炕沿坐着。推磨做豆腐

天快亮时,下边做豆腐的人家来人牵驴抬磨。我们赶紧收拾,把豆腐切割成方块,一块一块地摆放到小缸里撒上盐,做成咸豆腐。再把一部分切成小块放到外面冻,做成冻豆腐。早饭时,母亲端上来一盆热气腾腾的豆腐白菜炖粉条,里面还有几块五花肉。还有一盘拉缸盐梭鱼炖豆腐,豆腐和鱼在一起炖,鱼鲜豆腐嫩,炖的时间越长越好吃。“千炖豆腐万炖鱼”,炖得汁黏稠,鱼肉鲜嫩,豆腐炖出小蜂眼,吃起来筋道、香软,满口溢着豆香和鱼鲜味,真为特色菜肴。全家人围着桌子美美地吃起来。那种豆腐的香味永远尘封在童年记忆的深处。走 油

走油就是制作出一些油炸的食物。在那个年代,年前走油是我们翘首企盼了许久的一件大事。母亲将口省肚挪一年的半桶豆油倒到热锅里,一股久违了的油香扑鼻而来,满屋飘着油香味,飘荡着年的气息,这就意味着年已经到了。花虾、萝卜丝丸子、地瓜丸子、地瓜角、鱼等食材在油锅里慢慢地涂上了金黄色。我们兄弟姐妹们围着锅台边,流着口水期盼着,待母亲捞出一笊篱放到盆里还嗞嗞地鼓泡,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块,也顾不得烫,急急地先咬上一口,喷香酥脆的走油年味满嘴里传递着。尤其是炸花虾,这是母亲独创的一种美味,把白面用水调稀,放进葱花、虾皮等调料,再放进适量的花生仁,顺着油锅边溜下,油锅里浮起一片片金黄色的花虾。炸透了捞上来,再撒上一些白糖,吃起来酥脆香甜可口,那滋味至今让人留恋。

走油的当天,我们大饱了口福,余下的油炸食物,母亲都装到筐子里吊到屋梁上,留着过年和正月里来了客人作为主菜食用。这可把我们兄弟几个的馋虫给引出来了,像馋猫似的每天都要瞅几遍悬在梁上的那个筐。那种让人垂涎欲滴的诱惑力越来越大,后来我们竟发展到胆大妄为地去偷。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外祖父生病,父母去看望。我和几个弟弟齐声央求大哥从那个筐里拿点儿花虾吃,大哥经不住弟弟们的央求,就踩板凳爬到两米多高的菜柜顶上,站到菜柜顶上才能够着那个筐。大哥战栗着从菜柜顶上站起来,从筐里拿出一块花虾弯腰递给我,还没等我接到,只听见啊的一声,大哥头朝下栽了下来,重重地摔到地上。我们赶紧把他扶起来,大哥已经满脸是血,可把我们给吓坏了。大哥一边抹着脸上的血一边还安慰着我们说:“没事,没事,别怕。”大哥把脸上的血迹擦干净一看,坏了,鼻子竟然磕破了一个大口子,而且还在不断地往外流血。大家都慌了手脚,后悔不迭。那个时候也没有药,我从门框的旧春联上撕下一块红纸贴到了大哥的鼻子上。

父母回来后,看到大哥这个样子,问他鼻子怎么破了,大哥说:“我摔倒碰破的。”我们一个个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一下,好在父母没有追问。至今,大哥的鼻子上还留着一道伤痕,每每看到,心中总有一种苦涩和酸楚。大 年

春节,是一个民间历史最悠久、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又叫“阴历年”,俗称“大年”。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叫“年”,生活在海里,每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伤害人畜。后来人们发现它被一家门口晾晒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就是听到声响它也会跑掉。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红色、怕光、怕声响的弱点。每至新旧岁之交,人们就在家门口贴上红对联,挂红灯,放鞭炮,把“年”吓得待在海里不敢出来,久而久之便成了过年的习俗。到了正月初一,亲朋好友互相拜访,祝贺没有受到“年”的伤害,这就是过年和拜年的由来。

腊月三十(小月二十九)这一天,是过大年的重头戏。父母天还没有亮就起来了,父亲忙着在堂屋北墙挂上宗谱并摆上供桌,就是把高桌横放在宗谱前当作供桌,桌前挂一方花布遮挡。我们兄弟姐妹也兴奋地早早就从被窝里爬出来,帮着父亲刷糨糊贴春联,帮着母亲拉风匣烧火。

春联是由桃符演变而来的,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镇鬼除邪,所以用它来镇宅辟邪。桃符是一种长方形的桃木板,临近新春,人们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后改为纸质,叫“春联”。贴春联俗称“封门”,内外房门、街门框上都要贴,门框上、梁上还要贴上五颜六色的挂旗和横批,横批上大都写着“吉祥如意”“福寿安康”“财源广进”等祝福之词。每道门上贴上门神,打鬼保平安。屋内的箱子、柜子、缸、坛子上都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寓意“福到”。正房的灶台旁墙上贴上灶王爷的画像和对子,大门口迎面的地方立着一块木板,上面贴上“出门见喜”,鸡圈贴上“金鸡满架”,猪圈贴上“肥猪满圈”,粮囤贴上“粮食满仓”等,把所有美好憧憬与企盼都在这一天表达出来。祖先被迎接来家过年时,看到后辈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并对未来充满信心,便会感到欣慰,并给予保佑。贴春联

母亲这一天似乎忘掉了日常生活中的烦恼,精心地梳洗打扮,用线绞脸,用榆树皮煎水洗头,还用红纸抹了嘴唇,满脸带着笑容,那么地漂亮。然后,她就开始在堂屋里穿梭忙碌着,忙着摆供桌上的祭品,准备午餐。供桌上的祭品丰富多彩:各种美食排成了一行,每个盛满美食的碗旁边都放了一双红色的筷子;一对大红蜡烛上面有龙凤图案,写着“五谷丰登”“年年有余”几个金色大字;两边各摆放着一垛大白面饽饽,饽饽上面,用五根筷子捆在一起蘸红色点上红花点点;供桌中间放着焚香碗,祖爷祖奶“端坐”在宗谱上方,下边方格中写着各辈亲人的名字,两边挂联上写着“承祖宗一脉真传曰忠曰孝,教儿孙两条正路惟读惟耕”,横批上写着“俎豆千秋”。香火缭绕,一派庄重、肃穆、神圣的景象。灶神位居灶旁,也不能慢待了,同样要摆上供品,但档次就低了许多。

我们小孩子跟在大人们的身后屁颠屁颠地忙活着。最快乐和最期盼的是中午的这顿饭,这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似乎一年来所有好吃的东西都攒着,在这一天全都拿出来享用。暖烘烘的火炕上放着一张大桌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桌子正中放着一个小盆,装着白菜猪肉豆腐炖粉条,周围便如同众星捧月似的,有各种海鲜以及猪肝、猪肺、猪耳、猪心、猪皮冻等。猪心每个人都得吃点儿,表示一家人团结一心。还有咸白菜炖冻豆腐、红樱菜、鱼冻、四样走油菜,外加海蛎子汤、黄玉米面饼子管够造(方言,随便吃的意思),美酒佳肴摆了满满的一桌子。父亲喝白酒,母亲和我们这些小孩子喝苹果酒,全家人团聚在一起,觥筹交错,其乐融融,别提多高兴了。

午餐过后,母亲和姐姐就开始忙着剁肉,剁萝卜丝,拌饺子馅,和面,包饺子。父亲领着我们继续筹备迎接祖先回来过年的一些事项:在院子里适当的位置用纸箱或木箱建一个临时的小庙,立一个天地牌位,接待那些陪同祖先回家过年的天地各路神仙;从院子到街门口撒上谷草,称作“喂马草”,在门口横放一根木杆,称作“拦马杆”。可见祖先在那界混得不错,都骑着马回来过年。日落后,父亲领着我们在家附近的十字路口向祖坟方向遥拜,烧香纸,放鞭炮,三叩首,称之为“请神”,即请祖先回家过年。磕头起来领祖先往家里走,不能回头看,一直走到宗谱供桌前,烧香磕头,把请回来的祖先安排妥当。

自神请回来后,宗谱前的香火就不能断,不准打扫屋内外卫生、泼脏水、说不吉利的话。母亲将煮好的饺子端到祭祖的供桌上和灶王爷面前,让他们先享用,之后全家人才坐下共进晚餐。我(右一)与母亲一起过年

晚饭后,大人们又开始忙着包年夜饺子和初一早晨的饺子。过年吃饺子是一个传统习俗,俗话说,谁家过年不吃一顿饺子?除夕晚上和大年初一早晨是必须吃饺子的,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盘盘端上桌象征着“元宝滚滚来”之意。这两顿饺子有讲究,饺子馅要成丸,在饺子馅里放海蛎子或其他贝类,那味道可鲜啦。饺子里包有硬币、枣、糖块、豆腐等,谁吃到了,在新的一年里就会有钱、有福,那可是一年的好兆头。煮的饺子破了,不能说破了或碎了,要说挣了,而且挣得越多越好。说是有这么一个笑话,过年时,媳妇在外面厨房煮饺子,老公坐在炕上问:“饺子挣了没有?”媳妇姓裴,她回答说:“有我老裴在,还能挣吗!”呛得老公无语。一头蒜也要说成“一伙财”。当然,这些规矩都是人们企盼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望。全家人各司其职,包的包,擀的擀,边包边唠家常,热热闹闹地一会儿就把两顿量的饺子包好了。

兄弟们把前几天每人分得的一盘100响的小鞭从炕席下面拿出来,小心翼翼地打开红衣包装,露出齐刷刷的对头摆放的小鞭,有红色的、绿色的、粉色的,非常好看,谁也不舍得把一盘小鞭一次性点完。我们轻轻地把它拆开,数出10个头装到兜里,其余的包好再放到炕席底下继续烘着。把小鞭放到炕席底下烘干,小鞭就特响,不瞎芯。全家在农村老家过年

我们揣着小鞭,提着纸糊的灯笼,拿着一根已经点着的香,跑到大街上撒欢地乐。那时候,岛里没有通电,除夕晚上外面漆黑一片。我们掏出一个小鞭,哆哆嗦嗦地用香点着引芯,快速用力地向天空抛去,引芯在空中嗞嗞地响着,红色的火花划出一个弧形光环,在下落的半空中啪的一声炸响了,同时喷出一小球烟花,非常美丽,童年的心在这一刻也随之乐开了花。10头小鞭放完了,忍不住又回去抓了一把出来放。

到了晚上11点多钟,屯子里开始陆续响起了鞭炮声,父亲喊大家准备发子了。“发子”是庆贺“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的重大举动,是除夕夜里一项隆重的祈福仪式。过年的前一夜,就是阴历年的腊月三十夜,叫“除夕”,是新旧交替的时候。除夕晚上零点为新一年的开始,称为“子时”,“发子”意味着从子时开始发财。我们要在院子里焚烧纸钱,放鞭炮,借祖宗的阴德纳福生财、福禄安康。

父亲点亮供桌上的两根大红蜡烛,在院子中间放了一张小桌,摆上蜡烛和祭品。之后开始敬奉天地诸神和祖先的礼仪,在祖先的供桌前、灶王爷前、天地牌位前烧纸、焚香、磕头,表达对自然和祖先的敬畏。一时间,屋内外烟火缭绕,灯火通明。接着在院子里开始放鞭炮。据说爆竹的声音可以驱逐瘟神,带来来年的幸福,现在放爆竹成为辞旧迎新、渲染节日气氛的仪式,是过大年中最热闹的庆祝活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过后,父亲带领大家在院子供桌前磕头,为新一年祈福,这叫“祭天地”。祭完天地再到堂屋祭祖,父亲虔诚地点上一炷香,拜谢过祖先后,再给家里长辈人问好磕头,然后我们兄弟给辛劳一年的父母磕头拜年。这一切都做好了以后,全家人围坐在热炕上,热热闹闹地吃年夜饭。年夜饭也叫“团圆饭”,要吃饺子,寓意“交子”,它象征着团聚祥和。不大一会儿,外面拜年问好声响成了一片,正间屋和院子里都跪满了人磕头问好。父亲赶紧下地接待。大哥也率领我们到长辈家拜年,临走前,母亲一再叮嘱我们要转一圈,先是血缘近的大伯叔叔家、外公娘舅家,然后是远房长辈,再接着就是周围邻居。路上碰到一队队拜年的人,也看不清是谁,只管问好就是。我们每到一家,他们都热情地递烟塞糖,兜里装得满满的。到了舅爷家,磕完头后舅爷舅奶非要把我们让到炕上放上小桌,从锅里端上几碟熟菜,斟上自家酿造的黄米酒,喝两杯后,才放我们走。拜了一圈,天已经放白了,我们感觉既兴奋又有些疲倦,回家休息又不能睡觉,得守岁到天亮。大人们说:“年头见年尾,新的一年就见到了希望。如果三十晚上一宿不睡觉,通宵不寐,一年都惺惺。”

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跑到院子里去捡拾哑鞭、哑炮,然后剥出药粉点燃或安上小捻绳,过一把放焰火和放鞭炮的瘾。初一早晨,要早早地吃完饺子,不大一会儿,登门拜年的亲戚、朋友、邻居们一拨接着一拨地又来了,家里又开始热闹起来。当然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在大哥的带领下继续到昨晚没有拜到的家里去拜年。那个时候冬天的雪下得特别大,尤其是离年关越近,雪下得就越频繁,有的时候大雪封门,要挖开一条通道才能进出屋。墨蓝的天空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更加清亮,大雪挡不住拜年的人流,我们走在雪地上,脚下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走在村里的路上,常常可以遇到出门拜年的乡亲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穿红戴绿,说说笑笑,让沉静的大地也感受到了这种开心和喜悦。人们这家坐坐,那家走走,相互拜年,到处充满了人气和喜庆,人们从心底透出快乐,特有年味和人情味。年年雷同的拜年声、那些传统的老规矩从未让人感觉过乏味,淳朴的乡情至今让人留恋,让人感慨万千。

初二晚上吃完饺子,从酉时开始燃放鞭炮,撤掉门口的拦马杆送神,表示过年结束。初三早饭后,将宗谱请下。看到宗谱被拿了下来,我望着空荡荡的堂屋北墙,心中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凄凉和失落感。盼望许久的年在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中似乎突然停止,拉下了帷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