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15:33:36

点击下载

作者:冯梦月、丁卉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试读:

我的中国,我的德国

冯梦月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有两个原因使我养成了这个不错的习惯。一是我在幼年总喜欢缠着老爸讲故事,他每次都是拿着书来讲,我自然认定,故事是从书上来的。上小学后,我认识了一些汉字,便借助新华字典读我喜欢的故事书。二是老妈不知从哪里听说,看电视对小孩子不好,对眼睛不好,对今后思维也不好,除了让我看动画片外,其他一律不让看,这样只好逼着我去读书。我会因为读书忘了自己坐在马桶上,也会忘了老妈让我去超市买盐。有一个大冬天,老妈见我洗脚看书,怕我冻感冒,不断地催我,结果读书入了迷的我把书当成擦脚布。历史书籍是我的最爱之一。尤其是中国古代史,也许是它离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较远,所以在我眼里倍显神秘。让我爱不释手的,是我上小学三年级时,老爸买的一套少儿版《二十四史》。中国历朝历代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他们的情感,因为远观,让我着迷。

由于老妈被派到德国工作的缘故,还不满13岁的我随行来到柏林,开始了留学生涯。刚到德国的那一年,我是在语言学校里度过的。第一次上学,因为迷路,居然在地铁里穿梭了5个小时。第一节课,我都记不起来是怎么听进去的,感觉自己像个傻子。初到德国的我,日常的一切,对我竟然那么地艰难,我很受打击。由于没有德语基础,与德国同学交流不畅,郁闷中,我竟把《二十四史》当成了精神食粮和交流对象,闲来便翻。半年后,老爸来探亲时,我大段背诵给他听,令他惊讶不已。

眨眼之间,来德国已经七年,我逐渐适应了这里的学习、生活和文化。德国中学的历史课主要讲德国、欧洲和美国的历史,滔滔绵绵、跌宕起伏;德语课上接触到的,不是歌德、席勒、海涅、莱辛等世界级古典巨匠,就是里尔克、黑塞、伯尔、格拉斯等现当代文坛巨子的作品,受益匪浅是毋庸置疑的,但我总有一种隔膜感。这也许就是根深蒂固的文化差异,中国的文化已经融入了我的血脉之中。好在有网络这个好帮手,我可以便捷地阅读中文,《论语》、《道德经》、《围城》、《四世同堂》……有一阵子,我还疯狂地迷上了宋代的婉约派诗词,大量搜集、诵读李清照的作品,不仅被弄得“凄凄惨惨切切”、柔肠百结,而且还模仿易安居士填词吟诵,以致被老妈笑称“冯清照”。

我的同学不全是德国人,也有来自土耳其、伊拉克、越南、希腊、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我发现,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大都仅限于人口众多、计划生育、社会主义、崛起大国等概念,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认知少得可怜,但也有例外。我在南德一所寄宿学校读书时,我的历史老师喜欢研究唐朝和武则天,因为这个缘故,我们成了好朋友。她很佩服我的唐代历史知识,像找到了知音一般。其实,关于唐代历史,我刚入门,她也略知皮毛而已。我现在就读的柏林洪堡文理中学,汉语可作为第二外语选修。除了学习简单的汉字和语句,还大量阅读翻译成德文的中文小说和历史常识。学到鲁迅的《狂人日记》时,同学萨拉问我,既然儒家思想属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为什么“仁义道德”就“吃人”了呢?这真是个好问题!儒家思想的核心虽可浓缩为“仁义理智信忠勇孝悌廉”十个字,但其精神内涵岂可三言两语以蔽之?更何况,中、西价值观本来就不在一个坐标系上。我只好从法律到伦理,左右开弓,总算让萨拉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遗憾的是,我们当下的年轻一代大多追求流行文化,往往忽略了对文化传统的认知和探寻。作为一个“资深”的小留学生,我的切身感受是,在“地球村”时代,传统文化不仅是本民族过去和现在之间的纽带,而且也是与其他民族之间对话和交流的桥梁,我们必须学习和了解。

丁卉是我老爸朋友的女儿,我们很小就认识,她小时候总叫我“姐姐”。五年前,我回国时去她家玩,不知怎么就谈到了唐诗宋词,她竟背出了我最喜爱的唐诗之一——白居易的《长恨歌》!真是心有灵犀。四年前,她去了新加坡留学。现在,我俩合作主编一套国学丛书,一来给自己充充电,二来想带领90后、00后的学弟学妹们通过阅读故事了解一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2011年5月29日,星期六

我的留学梦

丁卉

我人生的前十五年,现在想起来,就像是肥皂泡般的一场梦境。很平凡的家庭,很平凡的父母,很平凡的学校,很平凡的生活。每天两点一线,早出晚归,吃一样的热干面,喝一样的豆腐脑,对着大同小异的卷子或欣喜若狂或满腹惆怅。听身边的人抱怨课程多,抱怨考试难,也抱怨青春易逝韶华不再,然后自己就凑热闹一般的添油加醋几句。像肥皂泡的表面,太阳一照就五彩斑斓。平凡,但美好而温暖。

从家里到学校,穿过两条巷子一条马路,就这样一走十五年。

说实话,我一直以为这种生活我会一直过下去,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成家立业结婚生子颐养天年撒手人寰。我知道人都是很随遇而安的动物,都喜欢在自己的小幸福里沉溺,都不习惯离散,不习惯陌生,不习惯孤独寂寞。

所以考上莱佛士的时候,我犹豫了很久。一个人在武大的校园里漫无目的地游荡,我认真地问自己:丁卉,这辈子你到底想要什么?是荣耀功绩还是温暖幸福?你到底想做一个不惜一切代价改变世界的人,还是你只在乎那些深爱你陪伴你的存在?

我知道我不是在逃避,不是在为自己的怯懦找理由,我只是想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我只是不想,在多年以后,觉得这一切一切的牺牲都不值得;我只是不能忍受,在消逝之后孤独的感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要在一切发生之前都想清楚,都看清楚,然后选择属于我的人生,然后一辈子带着这个决定走下去,不后悔。

于是那晚我告诉父母:我不想去。

第二天,父亲没有去上班。在饭桌上,他给我讲了一个我从小就熟知的故事。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天下大乱,战争连年不断,人民生活很不安定,常常隔不了多久就得搬一次家。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虽为女儿身却有男儿之志。她离家万里,代父从军立下赫赫战功……

不知为何,在父亲和缓的声音中,在这个听了千百次的故事里,我的眼泪却无法抑制地掉下来,打湿了身前的《小窗幽记》。

末了,父亲说,丁卉,我们都容易被眼前的景象所蒙蔽,因为我们都害怕失去,都害怕回来的时候物是人非,所以都不敢跨越不敢尝试,都喜欢作茧自缚。但是你看,花木兰不怕。她离开家的时候,大概与你同龄。她跨关山越黄河,她也许犹豫过,但她从来没有放弃。那是她骨子里的一种气节。爸爸知道你是和她一样刚烈一样有抱负的女子。你觉得你认识的自己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你。爸爸知道你不会甘于平庸,你也不应该在琐碎与麻木中虚度年华。爸爸不想你长大以后憎恶这样的自己,后悔曾经的决定。你的骄傲不会允许,你的自尊也不会妥协。孩子,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生,所以我们都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拥抱无限的宇宙。这样,我们才能算真正的不枉此生。

我认真地看着父亲的眼睛,看着这双充满了怜爱与理解、信任和支持的眼睛,看着这双经历人生四十余年的眼睛,心忽然变得很柔软,也很坚定。

爸爸,我知道了。我会去的。我说。

就这样,父亲戏剧性地用花木兰的故事改变了我的人生。

其实说起来,我与国学一直有不解之缘。四岁的时候就基本背完了唐诗三百首(当然是被逼的……),上幼儿园就知道很多《春秋》、《战国》、《唐传奇》的著名故事,要么被感动得一塌糊涂,要么惊愕得不知所措。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第一次读完《红楼梦》,对妙玉爱得深切,扬言要把红楼诗词全数背下。三年级的时候和同班的女生在班上组了一个诗社,旨在传播文化,实在娱乐自我,最后以成员不足而告终。四年级读白话《史记》,为李广拍案叫绝;五年级读《资治通鉴》,六年级毕业的那个暑假在看完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后读完了《中华上下五千年》。

说起来我的小学生涯其实就是把中国历史走了一遭。那个时候的思想很单纯,总是想:我要是生活在古代就好了,有漂亮衣服穿,每天也不用上学。再被红楼水浒一浸濡,我就想:要是我是林黛玉,就投奔宋江去,省得在大观园受那些气!

上初中后我脱去了单纯幼稚,开始观察和思考。很长一段时间,我最喜欢的诗人是王维。喜欢“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安然;喜欢“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的出尘。王维是一个哲学家,一个住在月亮上的人,袖起笔落之间,都不沾染俗世一抹尘埃。王维很接近一种安宁的常态,寂寞而完美。我总是一个人想:要是这辈子和王维在一起多好,过一种如水般安静的生活。

于是初二那一年,我写了一部短篇小说《两两相忘》,故事以王维的诗词与生活态度为第二线索。女主角对自由的渴望,也就是我(在考试压迫下)对自由的向往。相比王维,陶渊明的自由就显得直白多了,因为直白所以激烈,也因为激烈,反而少了王维形而上的美。不过这些感悟,都是后话了。

初三的时候,疯狂地爱上了苏轼。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前对苏轼的印象就停留在一个壮汉屹立赤壁悲吟大浪淘沙之上。我不知道他的朝云,他的放逐,他的灵性,他的诗心。我是读了余秋雨,读了周国平,读了梁实秋以后才开始慢慢懂得,懂得他的倔强,懂得他的无奈,懂得他的柔肠百转,懂得朝云那一句:先生满肚子的不合时宜的真正含义。懂得以后我就为苏东坡流泪了。

我想很少有女生在真正读懂《江城子》以后不感动的。他那一句“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只让我想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那一刻我心中所有柔软的情绪都开始百转千回,在午夜酝酿了一个温暖的梦境,梦里朝云站在落英缤纷里,对苏东坡莞尔。

我后来鼓起勇气告诉我的语文老师:其实朝云与苏轼不能相守到老也未必是件完全凄凉的事情。要是有个男生为我写出这样的词那我死了也愿意。我的老师拍拍我的头,笑着说:放心吧,会有的。会有这么一个男孩子的。

现在来看,我的初中充盈着恬静安适,也饱含了情窦初开。也许是幸运,也许是悲凉,与我相知相守的人是王维,而让我寸断肝肠的人是苏轼。

然后回到我被《花木兰》改变的人生。

来到新加坡,我经历了“culturalshock”(文化地震)。其实时至今日,我还是觉得这里很多太过后现代的东西让我无法接受。比如这里总是有很多人“wantthingsfastandgood”(追求又快又好)。但是他们不知道,有很多情绪是要慢慢酝酿的,很多经验也要慢慢积累,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贪图捷径。

我找我最喜欢的生物老师聊天,他很释然地笑着对我说:“你知道,同中国相比,新加坡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没有历史,有文化也显得焦躁,显得苍白,显得小家子气。”

我忽然意识到很长时间以来让我感到不舒服的东西其实是源自于这个国度一种沉淀,一种归宿,一段历史的缺失。从小到大,我在国学的浸濡下成长,我习惯用很大气磅礴、纵横捭阖的眼光来看世界,看人生。我喜欢静静地思考,慢慢地感悟,像朱熹或者王国维那样,隐逸出尘也好积极入世也罢,我喜欢一种有张力的思考方式,喜欢思想源源不断地涌入脑海的感觉。我承认一直以来我都活在理想的世界里,我骄傲得不需要物质的承诺,成功的保障,我是一个思想者般的存在。而在中国的历史里,有那么多人与我相同。他们或以悲壮、或以淡然的英雄方式出现,以至于我把这种生活理想当成了一种常态,一种必然,而丝毫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奢侈,一种只属于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奢侈。

我想很多为文言文焦头烂额的人都不会懂得,有国学是我们的荣耀,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血脉里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它定义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不得不承认,现在接触中国历史和古典文学的机会少了许多。但是也因着这出国的特殊经历,因着情感的暂时封存,让我看到国学里更加精髓的一部分。不再是凄凄惨惨戚戚的离情别恨,而是中国的哲学。

说到哲学,就不得不提《道德经》。老子在一种神奇的模棱两可中表达了他对宇宙的理解。一位经常来新加坡传教的著名牧师唐崇荣曾经说过,老子比孔子强。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则已。”可见孔子不知“道”。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可见老子明白道是不可闻,不可道的,从而更接近道的本真。他接着说,在《圣经》约翰福音第一章里清楚地写着,上帝即是道,从而得出结论:上帝是东西方无数哲学家追溯的本源。

我并不是用此来证明上帝的存在。我想说在新加坡的这四年年里,我发现很多中西哲学有趣的对比点。比如孔子教导我们温良恭俭让,萨特说这些都是人性的虚假体现;比如孔子说君主应当修身,培养自身的美德;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反对说这些都是无用功,一个统治者只要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属民即可……我发现中国的哲学家,比如墨子的兼爱非攻,比如老子的上善若水,都是很温和的哲学,丝毫不带一丝希腊罗马的激进。

我为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找到了一个源头。为什么我们不愿意改变政策,不愿意改变态度,不乐于创新与尝试?其实我们缺少神秘和浪漫,缺少激情与想象,我们对真理这个东西不感兴趣,我们只想找一种最中立的方法,一种最温和的方式。这种人生态度可以叫中庸,也可以叫懦弱。所以我们一直很平稳,但我们不精彩。至少目前不够精彩。

哲学体现的是人的生活态度,而我们也都还在这样或那样的生活态度中跋涉。

这篇自叙写得如此冗长而真实,因为它大概是我成长过程中曾经感同身受的思想、情感与启发。从一个在《红楼梦》中不可自拔的小女生,长成如今这般虔诚的基督徒,这般勤勉的思想者,我相信有很多人与我相同,在寻找,在追逐。也有很多的朋友,在重复着我的道路,体会着我的感情。在思想的国度里,从来没有失败者,也没有落后者。我们都是在这个星球上行走的人,正如张悬所唱:生活生活,有快乐也有忧愁。

但我们都不是一个人。我们都是同路人。

写此文,与君共勉。

让的现实意义

冯梦月

说到让,不管是儿童或者成人第一反应都基本上是“孔融让梨”。呵呵,没错,这是“让”中的经典。很多家长都喜欢拿这个例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什么是让,却又是一个不好解释的一项美德。

在大多数人的家庭里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节假日的时候,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在有几个小孩的情况下,就会显得格外的热闹。吃完饭,母亲或者祖母会拿出水果点心分给大家,首先给小孩子选。这个时候,孔融让梨的典故就又会被提出来一次。

一般说到这里,家长总会激发小孩子的模仿性,然后孩子把手中的水果让给表哥,表妹。表哥,表妹再把水果重新让给妈妈,爸爸、妈妈再次推脱一番,水果最后再次落到孩子的手里。其实看似没有必要的表现,却是充满了亲情味道。这可能就是大家对让最基本的理解。

后来,还是有很多小朋友们不以为然,认为做多了觉得矫情又虚伪。孔融让梨,他为什么要“让”?说不定他本来就不喜欢吃梨,不是吗?那么,让身为一项重要的传统美德又有什么作用呢?当然,除了,孔融让梨的典故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的故事,我们之后可以在这本书中了解。现在“让”作为一种品质被讲起得越来越少了,但生活中我们却是经常能听到些关于“让”的字眼。“你为什么就不能让让同学呢?不可以那么骄傲。”“你得多让着她,她的职位级别比你高呢。”“他什么都不如你,你能让就让着他。”

这些话题都围绕着“让”,意义却不同,但是不管是什么意义,我们听完大都是心怀委屈的,对劝我们让的人有成见,对我们需要让的人也有了成见,因为不是心甘情愿的让;而被让的人,也不一定领情啊,因为他们由此就有一种被看成弱小者的感觉,于是他们也有了意见,双方可能就失了和气。这还是发生在熟悉的人之间的可能性。熟人之间都是如此的不情愿,就更加不用说陌生人了,这因此也是导致了很多社会上的混乱的隐患:

比方说,排队买车票,人们总是争先恐后的,大声叫嚷,插队现象普片,还理直气壮。

还有菜市集市上买东西,我到现在都没有学会如何和人讲价,看过无数次,觉得太有气势了!双方都在挑毛病,谁都不肯轻易让一让,轻则,买卖不成,重则,还有动手的不计其数。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影响了自己的心情,而你胜利了,为了那几块或者更少的利益又有什么意义呢?更不用说的在交通方面了,车不肯让人,人不肯让车,红绿灯什么的彻底成了摆设,秩序也成了空口白说,大家似乎都是用生命去不“让”。严重了违反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现代人对“谦让”,“忍让”,可能多了些歧义,觉得这其实是一种怯懦的表现,让了不仅自己吃亏,还会被人嘲笑。

很久之前我看到的一篇关于讲述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的真实故事,使我非常感动。拿出来跟大家简单的分享下。地震来临时,人们被巨大的恐慌所笼罩,全然不知所措,冷静全无,只是一味的逃窜,也毫无章法,被踩死的人都不计其数。而有一位老人,镇定的指挥大家,甚至不知从哪儿还找来了一个话筒,告诉大家应该尽量避免怎样的情况,把伤害减到最轻,哪些地方相对安全等等;还有一个幸存者正在排队从出口逃生,突然,排在他前面的那个人回过头,对着他微笑地比划了一个绅士的“请”的动作,让他走在前面。那个人得以幸存之后并没有打听到他的这个恩人的消息,但这种生死关头让他人先行的表现,他估计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当然,并不是说,他们的行为很伟大,值得我们效仿,恰恰相反,人的生命还是非常宝贵的,每个人都需要好好珍惜。然而,让的本身代表了一种气度和胸襟,能够真正懂得让的人也知道什么时候该让,什么时候不该让。在小的事情上,让也代表了不拘小节,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气质。与人争执时,不说话,不去理睬,我会微笑的自我解嘲。不用说,旁人都能够看出,这是一种从心底所散发出的淡漠。

1.尧舜禅(shàn)让

尧,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舜,姓姚,名重华。他们是传说中父系氏族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

传说中,尧是一位很杰出的首领,他执政贤明,关心百姓的疾苦,很注意同各部落首领搞好团结。他当政时,明确划分了各官的职权。尧本人生活也十分俭朴,从不铺张浪费。他做部落联盟的首领,长达七十年之久,现在年老了,就想找一个合适的继承人。于是他召开了各部落首领参加的部落联盟会议,来解决这个问题。会上,尧首先发言,他说:“我现在已经老了,得有个人接替我的工作,你们想一想,谁最合适呢?”

各部落的首领推选了几个人,尧听了之后直摇头说:“我对这几个人很了解,他们有的脾气暴躁,有的不诚实待人,都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等了一会儿,尧又说:“我看,就在你们当中推选一个吧。”

那些部落首领连忙推辞说:“我们功德不高,碌碌无为,哪里能接替这个位子呢!”后来,他们经过认真的商议,一致推荐说:“有个叫舜的人,倒是个很好的人选。”尧说:“嗯,我也听说过这么一个人,你们能说一说他的情况吗?”其中一位部落首领站了起来,说:“舜小的时候,他的亲娘就死了,父亲又娶了个后妻,生了个儿子叫象。舜可是个好孩子啊,勤劳诚恳,孝顺父母,家里的活儿几乎都是他干。可是继母和弟弟呢,却很坏,总是想害死他。”

尧听了,高兴地说:“让我观察一下他的为人吧。”

为了更好地观察舜的品行,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jià)给舜为妻,又叫自己的几个儿子跟他住在一起。舜成家后,仍旧同过去一样孝顺父母,爱护弟弟。可继母和弟弟却还要加害于他。

有一天,继母叫舜去修漏雨的谷仓,舜答应了。他带着两只斗笠,顺着梯子爬上了屋顶,开始认真地修补起来。这时,象偷偷地抽掉梯子,还放了一把火。于是舜把两只斗笠往胁(xié)下一挟,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从屋顶上跳了下来。继母和象见没有害死舜,就又叫他去挖井。舜下井后,先在井壁上挖了一个洞,通往邻居家的一口井。继母和象以为舜把井挖得很深了,于是把一筐又一筐的泥土“哗哗”地往里倒,不一会儿,井就被填得满满的。舜由于躲进了洞里,才没有被害死。

不久,舜到一座大山脚下耕田种地,收获了很多粮食,而继母和象的日子却越过越艰难。舜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把他们接去一起生活。尧观察多年,对舜的品行非常满意。可是,他对舜的才能还不大清楚,也想观察一下。于是,他又让舜担任各种官职,处理许多政事,结果舜也干得非常好。尧见舜既有高尚的品行,又有很强的才能,确信舜就是自己最合适的继承人,就把自己的首领位子让给了他。这种让位的做法,在历史上被称为“禅让”。《史记·五帝本纪》

本篇成语解释:

1.【铺张浪费】:pū zhāng làng fèi 铺张:讲究排场,追求形式上的好看。为了场面好看而浪费人力物力。

2.【碌碌无为】:lù lù wú wéi 碌碌:没有能力、随从附和的样子。形容没有能力和才干。

2.泰伯三让

泰伯(公元前1285年—公元前1195年),商朝岐(qí)山(今陕西省岐山县一带)人。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有两个人在一片空旷(kuàng)的荒郊野岭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不知道走了多少个白天黑夜,他们终于走到了一座小村庄,然后便在那里安家落户了。这两个人是谁呢?原来是泰伯和他的二弟。

泰伯兄弟共三人,他们的父亲是商朝的国王。父亲非常看重三弟的儿子,认为他不但品德高尚,而且很有才干。他逢人便夸这个孙子如何德才兼备,并说:“我的这个孙子,如果将来能继承我的王位,他肯定能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兴旺发达!”

泰伯得知这一情况后,私下对二弟说:“父王很赞赏侄儿的品行才干,并很想把王位传给他。如果侄儿将来要继承王位,那么三弟就必须先继承父王的王位。二弟,你说咋办呢?”

二弟听了泰伯的话说:“咱俩现在就向父王推荐他不就行了吗?”

泰伯皱了皱眉,说:“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吧。这么多年来,难道你对三弟的品行还不了解吗?他为人谦让,肯定不愿继位。”二弟忙问:“照你这么说,那该咋办咧?”泰伯说:“我看,我们俩最好逃走,走得远远的。到时候,三弟不继承王位也没有办法。二弟,你觉得我的主意怎么样?”二弟说:“行!行!我一百个赞成。”

于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们俩打点好行装,悄悄地离开了京城。泰伯和二弟在这个远离京城的地方住下后,都改了名换了姓。泰伯在当地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热心为百姓排难解纷,做了不少好事。因此,当地的百姓一致推选他做地方的长官。

泰伯听说此事,顿时慌了,忙找二弟说:“我可做不得长官呀!侄儿继承王位后,还要扩张领土、令四周的少数民族臣服于他呢。在这个地方当官为王,不是有意与侄儿作对吗?看来得想个法子推辞才行。”二弟说:“哥哥说得对,我支持你。”

后来,泰伯把头发剃光了,又叫人把他身上涂画得乱七八糟的。当地的百姓见他这样,也就不推选他当长官了。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

一天,他们俩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痛哭流涕。二弟对泰伯说:“我们俩在外漂泊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对父王尽过孝。在他老人家安葬前,我们俩回去看一看他的遗容吧?”

泰伯沉思了很久,说:“我也很想回去看一看啊!可是二弟,你想过没有,我们俩在外躲了这十几年到底是为了什么呀?现在正是最要紧的时候。如果我们俩这时回去,三弟肯定不愿意继承王位,那我们俩的苦不就白吃了吗?”二弟听了,忙说:“哥哥说得也是,真是不好办啊!”

父亲去世后,三弟继承了王位。三弟去世后,王位又传给了儿子,后人尊他为周文王。孔子对泰伯三让王位的评价很高,他是这样说的:“泰伯的品行,已达到了最高境界,简直无法用人间的语言来称颂!”《史记·吴泰伯世家》《论语·泰伯篇》

本篇成语解释:

1.【德才兼备】:dé cái jiān bèi 兼备:都具备。思想、品德和能力都好。

2.【安居乐业】:ān jū lè yè 安:安心;居:住、生活;乐:喜欢;业:劳动。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

3.【排难解纷】:pái nàn jiě fēn 给别人排除危难,调解纠纷。现多指调停双方间的争执。

3.让与不让

目夷,字子鱼,周朝时期宋国人,商汤的后代,宋桓(huán)公的儿子。

两个具有谦让美德的兄弟,在一件事上,相互谦让;但在另一件事上,一个主张谦让,另一个却主张坚决不让。这是怎么回事呢?看了下面的故事,你便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宋国当时的国王是桓公,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目夷,小儿子就是后来的宋襄(xiāng)公。目夷自幼就养成了谦让的美德,而且又很有才干。他的弟弟做太子时,常常觉得惭愧(cán kuì),心想:哥哥有德又有才,而我与哥哥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怎么配得上做太子呢?

桓公长年卧病在床。一天,他把小儿子叫到床边,说:“我的身体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了,在临死前,我想把后事交待好。你是太子,我死后当然由你继承王位。你一定要使我们的国家兴旺起来。”小儿子说:“孩儿虽是太子,但既不能文,又不能武,恐怕难以担当这个重任呀!”桓公听后,沉默了很久,问道:“你不想继承王位?那么谁来接替我的王位呢?”小儿子说道:“哥哥目夷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论年龄,他比我大;论才能,恐怕打着灯笼也难找到呀!请父王另立哥哥为太子吧!”桓公觉得小儿子的话非常有理,于是就同意了。

目夷后来听说了这件事,忙对父亲说:“父王千万不要答应弟弟的要求啊。您想一想,弟弟都能把王位让给我,可见他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啊!我又怎么能与他相比呢?”这之后,目夷就逃走了。

桓公死后,小儿子不得不继承了王位,称宋襄公。他非常佩服哥哥目夷的德才,于是把他找了回来,叫他掌管国家的军事。后来,南方的楚国为了扩张领土,与宋国发生了战争。双方在一条大河的两岸拉开了战幕。

一天,楚兵开始渡河向北进攻,霎(shà)时间,一条长河上黑压压的全是人头,眼看楚兵就要上岸了。目夷率领大军在河的北岸严阵以待,他见还击的时机到了,忙对襄公说:“您看,楚兵已过河心。如果我们现在立即给他们来个迎头痛击,他们肯定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必败无疑啊!请您下命令吧!”

襄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们不能做那种不仁不义的事情。楚兵正在渡河,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我们如果这时打他们,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吗?”于是他命令宋兵道:“快往后退,快往后退,给楚兵留个作战的场地!”宋兵一下子往后退了两里路。

不一会儿,楚兵全部上了岸。目夷见楚兵虽然都上了岸,但是一片混乱,没有摆成阵势,于是又对襄公说:“您看,楚兵现在正处于混乱的状态,而且他们刚渡过河,体力也消耗(hào)不少。如果我们趁机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一定会取胜的。”襄公又摇了摇头,说:“不可,不可。趁混乱时打他们,同趁过河时打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呢?还是等他们布好阵再打吧。”

楚兵布好阵后,顿时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楚兵人多力量大,宋兵以少对多,以弱对强,最终大败。襄公见宋兵大势已去,赶忙逃走,在混乱中被楚兵击伤了大腿,他哎哟叫了声,两腿顿时血流如注,可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是拼命地往回逃。

后来目夷对襄公说:“敌我双方交战,我方的目的就是要杀死敌兵。其他的事情可以谦让,怎么连打仗也要谦让呢?”目夷在王位问题上主张谦让;对敌时则主张抓住时机,狠狠打击。这正说明谦让是有原则性的。《史记·宋微子世家》

本篇成语解释:

1.【严阵以待】:yán zhèn yǐ dài 严:严整。指以充分准备好的、整齐严正的阵势等待敌人。

4.左羊之情

佐伯桃和羊角哀,是战国时期燕国(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端)人。“这些诸侯简直坏透了,只知道打仗,今天我打你,明天你打我。”“唉!还不都是为了吃掉对方,争做霸主。”“他们打就打吧,可我们老百姓就受苦喽!房子被烧毁了,庄稼被踩坏了,妻儿也不知哪儿去了……”

说话的是春秋时期的三个平民百姓,对各诸侯国之间的熊(xióng)熊战火,他们只能发发牢骚、叹叹气、掉掉眼泪。当时北方的燕国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佐伯桃,另一个叫羊角哀。看到战火连绵,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心里非常难过。他们很想干一番事业,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使得这两位年轻人很快便走到了一块儿,成了生死之交。

一天,佐伯桃对羊角哀说:“看来在北方这动荡的地方,我们难以施展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听说南方的楚国有位很贤明的君主,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羊角哀同意了。

于是,第二天一早,他们俩就冒着刺骨的严寒上路了。一路上,他们俩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翻过了无数座大山,蹚(tāng)过了无数条河流。这一天,他们俩终于走到了楚国的边境。这里是一片大得看不到边的荒原,不见鸟兽,不见人烟。更糟的是,这时天气突然变了,北风呼啸着,乌云也像黑幕一样遮住了天空,不一会儿,狂风便卷着鹅毛般的大雪向他俩袭来。

佐伯桃因饥饿、寒冷和劳累,实在支持不了而倒在了地上,他劝羊角哀说:“我恐怕永远到不了楚国了,你不要管我,一个人去吧!”

羊角哀伤心地说:“你不用担心,我就是背也要把你背到楚国去。”说着,他蹲下身来,背起佐伯桃一步一晃(huàng)地往前走。没多久,羊角哀也感觉到自己体力不支了,但他咬紧牙关,使尽了浑身的力气,终于把佐伯桃背到了一棵大柳树旁。他见树身上有个很大的洞,里面刚好可供一个人存身,心里顿时一阵激动:这下子可好了,可以让佐伯桃先避一避风雪,休息一会儿。于是他把佐伯桃放了下来,扶进洞里。

佐伯桃有气无力地说:“我真的走不了了,你赶紧走吧。在这个风雪逼人的地方,多待一会儿就多一分危险。与其两个人都受冻挨饿而死,不如救活一人。”羊角哀听后,一个劲儿地摇头说:“我还有力气,我能把你背到楚国。”

佐伯桃动情地说:“有你这样一位好朋友,我真是三生有幸。你的心意我领了。想当初我们俩是因为什么而成为朋友的?还不是为了实现我们的理想,救天下的百姓于水火之中。这个理想,不论是我们俩共同去实现,还是由一个人去实现,都算是达到我们的目的了。你说是不是这样的呢?”

羊角哀点点头说:“是这样的。等一会儿,你恢复了体力,带上这点剩下的干粮,去楚国吧!”佐伯桃连忙说:“不,不,还是你去。一方面,你的才能比我强,另一方面,我的身体的确不行了。”

两人相互劝说,可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佐伯桃说什么也不肯走了,羊角哀只得挥泪与他告别,临走时还对他说:“你等着,我一到楚国,就叫楚庄王给我配备人马来接你。”

辞别佐伯桃后,羊角哀日夜赶路,终于到了楚国的都城。楚庄王得知佐伯桃被困的消息后,立即派人马和羊角哀一起去营救。

羊角哀赶到时,佐伯桃已因寒冷、饥饿而死,他顿时痛哭起来。随后,他亲自掩埋了好友的遗体,依依而别。

后来,羊角哀果真干出了一番事业,实现了他和佐伯桃共同的理想。《列子·汤问》

本篇成语解释:

1.【水深火热】:shuǐ shēn huǒ rè比喻人民的生活极端痛苦。

2.【有气无力】:yǒu qì wú lì有声音而没劲头。形容无精打采的样子或做事懒散,没有劲头。

5.五让王位

季札(zhá 公元前576年—公元前485年),又称公子札,号延陵季子,春秋时期吴国(今淮河以南至钱塘江以北一带)人。

季札的父亲是吴国的国王,他有四个儿子,季札是最小的。季札小的时候,就十分懂事,并不因为自己年纪最小,就在父亲和哥哥们面前撒娇、耍(shuǎ)无赖。恰恰相反,凡是遇到什么好事儿,他总是谦让。季札不但有贤德,而且很有才干。

一天,父亲把季札的三个哥哥叫到一旁,说:“季札在你们兄弟四个中虽然最小,但他要人品有人品,要才能有才能,我很想以后立他为王,不知你们兄弟三个有没有什么意见?”

三个哥哥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说:“将来能够继承您的王位的只有四弟。我们三个没有一点儿意见。”

十多年后,父亲去世了,留下遗嘱让季札继位。听说这件事后,季札感到十分意外,坚决不同意,并对老大说:“你是兄长,而且又有治理国家的才能,王位应当由你继承才是。”老大忙说:“四弟德才兼备,而且父王又留下遗嘱(zhǔ),指名叫你继位。”季札说:“不管你怎么推辞,反正我是坚决不做国王的。”老大见实在说服不了弟弟,迫不得已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对季札说:“国家没有君主,那成什么样子呢?我看这样吧,我们兄弟要为父王守孝三年,在这三年内,我就暂(zàn)时代掌国王的权力,处理国家大事。等三年守孝期满,再由你正式继位。你看怎么样?”季札心想:这样也好,免得哥哥总是推让。三年以后,哥哥治理国家肯定很有成绩,到那时他还不肯当国王的话,恐怕连老百姓都不同意。于是他很爽快地说:“行!行!一言为定。”

三年很快就过去了。一天,老大对季札说:“你还记得三年前,父王去世后,你答应了我什么吗?”季札立即明白了老大的意思,但还是假装糊涂地说:“我答应你什么了啊?我一点儿都不知道啊。”老大见季札在装糊涂,不愿继承王位,于是板起脸说:“你不要跟在我,面前装糊涂了,如今我们兄弟为父王守孝三年已满,按照我们俩原来达成的协议,现在应该由你正式继承王位。”季札见老大很认真的样子,说:“不行,我一点儿治国的经验都没有。你执政三年,民富国强,还是由你继续执政,由你当国王吧!”老大真生气了,说道:“你再不继承王位,爹的在天之灵也不得安息啊!”季札见劝说不了老大,于是谎称道:“哥哥,你不要急嘛,让我今晚好好想一想,明天再给你答复吧。”老大见季札的态度有些改变,便同意了。

季札哪里是去想什么继承王位的问题啊,他趁着夜色逃走了。老大见季札已逃,加上老百姓又接连不断地上书,叫他继承王位,无奈之下,只得做了国王。他对老二、老三说:“以后王位继承就按兄弟相继的办法进行,也好让王位将来能传给四弟。”

于是,老大做了13年国王后,把王位传给了老二;老二在位17年,传给了老三;老三执政4年便去世了,王位该由季札继承了。可是季札心里十分清楚,老三的儿子想继承他父亲的王位,于是他又一次逃走了。《史记·吴太伯世家》

本篇成语解释:

1.【不假思索】:bù jiǎ sī suǒ假:假借,依靠。不经过思考而做出反应。形容做事、应答迅速。

2.【异口同声】:yì kǒu tóng shēng不同的人说出同样的话。形容所有人的说法或意见完全一致。

6.兄弟争死

仍和寿,春秋时期卫国(大约在今河南省境内)的兄弟俩。一对同父异母的兄弟,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这里所说的兄弟二人,老大叫仍,老二叫寿,他们俩是卫国国王卫宣公的儿子。虽然不是一个娘所生,但他们俩非常要好,常常一块儿玩乐,一块儿看书,就连睡觉也要同睡一张床。仍没了亲娘,但他对继母就像以往对亲娘一样,很孝顺。继母对他可就不同了,看他哪儿都不顺眼,老是想着要害死他。

眼看着卫宣公逐渐老了,仍和寿也逐渐长大成人,继母又多了个心病,那就是卫宣公的王位该由谁来继承。她当然想让寿继位,可是要怎样才能办到呢?于是她绞尽脑汁,使出了全身的本领,终于使卫宣公听从了她的意见,同意立寿为太子。但她还担心将来仍可能与寿争夺王位,便又想出一条毒计:她叫卫宣公下旨,派仍出使齐国,自己又暗地里指派了一批亲信假扮成盗贼,埋伏在仍去齐国的必经之地,等仍经过时就把他杀掉。

后来,这个阴谋不知道怎么被寿知道了,他担心哥哥被害,于是私下里悄悄地对仍说:“父王叫你出使齐国,你千万别去啊!那是娘布下的一个陷(xiàn)阱,她想杀了你!”仍也察觉到了一点风声,但他还是谢绝了寿的劝告,说:“父王叫我出使齐国,这是件大事,我怎能违令不遵呢?”寿见仍不听自己的劝告,便决定和他同去。

这天清晨,仍避开寿,悄悄地走了。不料,他后脚刚离岸上船,尾随而来的寿前脚也踏上了船头。仍发现寿赶来了,急忙把他往下推,可已经来不及了,船已经离岸启航了。仍一个劲地责备寿,说:“谁让你来的?如果爹娘找不着你,该多着急啊!”寿说:“哥哥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弟弟我十分敬佩。路上有什么危险,我也好给你做个帮手。咱兄弟俩,生要生在一起,死也要死在一起!”仍听了寿的话,很感动,忙说:“哥哥明白你的心意,只是你不该这么鲁莽。我一个人去齐国,万一路上遇到什么危险,受害的只有我,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你的情况就不一样啦,你是太子,将来还要做国君,治理国家呢。”

兄弟俩一路说着话。途中,寿突然提出要同仍喝酒,仍说:“出使齐国,喝醉了酒,会损害卫国形象的,还是不喝为好。”寿说:“现在离齐国还远着呢,再说喝点酒也能壮壮胆呀。”仍觉得寿的话有理,便同意了,于是兄弟二人喝起酒来。寿不停地向仍劝酒,不一会儿,仍便醉了。寿见河岸边有条渔船停在那里,忙把喝醉酒的仍移到渔船上,自己则独自一人驾着出使的船,向齐国的方向快速驶去。快到齐国边境时,埋伏在那里的一批假盗贼见出使齐国的船驶近了,便一拥而上,把寿给杀了。

仍酒醒后,见自己躺在一条渔船上,大叫一声:“不好!弟弟可能出事了!”说罢,便拼命地划起双桨(jiǎng)追赶寿,但太晚了。当仍看到被杀的寿时,心如刀割,痛哭不止,他心想:弟弟是为我而死的,我也只有一死才能报答他啊!于是便自杀了。兄弟俩惨死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卫国的百姓们一个个都掉下了同情的泪水。《诗经·邶风》

本篇成语解释:

1.【形影不离】:xíng yǐng bù lí像物体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极好,经常互相伴随。

2.【心如刀割】:xīn rú dāo gē心里痛苦得像被刀割一样。

7.秋毫无犯

齐桓公(?—公元前643年),本姓姜,名小白,春秋时期齐国国君。

森林里面有一个小小的湖泊,湖面上波光粼(lín)粼,湖边是郁郁葱葱的嫩草,真是湖光山色,景色迷人啊!

这一天,太阳已经从湖的那头跳了出来,湖水一片鲜红。湖这头有一位老人早早地到了湖边,他架起了一根长长的钓竿,身旁放着一只鱼篓(lǒu),还有一壶美酒,一只小狗。老人眯着眼,用余光盯着浮标,像座雕塑似的一动不动……

突然,树林里传来了嗒嗒的马蹄声,似乎有一大群人在追赶着什么,还有个人大声喊着:“哦——哦——追呀,就在前面——!”已经可以看见马蹄扬起的尘烟了。哦!原来是一群打猎的人。他们个个都穿得华丽耀眼,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老人把头扭了扭,微微睁开双眼,说了句:“又来了一群花花公子,无所事事啊!但愿不要影响我钓鱼。”

这群打猎的不是别人,正是春秋时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和他手下的人。马群经过老人身边时,齐桓公不经意间发现这片人烟稀少的地方竟然有人垂钓,心想肯定不是一般人。于是他下令众人勒住马头,想去问个明白。只见齐桓公牵着马匹来到老人身边,先鞠了一躬,然后轻轻地说:“这位老先生,在下有一事相求,特来打扰!”老人头都没抬一下,若无其事地说:“你是谁呀?”齐桓公又走近了一点,耐心地说:“在下是齐国国君,今天到这里打猎,不料惊扰了您钓鱼,如有得罪,请原谅!请问先生尊姓大名,今年高寿?”

老人早就听说了齐桓公的大名,一直想见一见,没想到今天竟能亲自与之交谈,心里一阵高兴。但他不露声色,只是微微一笑,扭过身子说:“我一个乡村老夫,贱名不值得一提,年龄嘛,今年83岁了。”齐桓公说:“这么高寿,您好福气呀,希望您给我些建议!”

老人捋了捋胡子,微微点了点头,然后说:“希望我们的君主年寿更高,并愿君主轻视金钱而看重百姓。”齐桓公说:“很好。好话一定还有第二句,希望您再说一句。”老人又说:“愿我们的君主不要以多学为羞辱、以下问为可耻,这样,贤德的人会投奔您,您就能获得规劝进谏的恰当人选了!”齐桓公十分高兴,又说:“很好,很好。希望您再告诫我第三句。”老人说:“愿我们的君主不要得罪百姓,要秋毫无犯啊!”齐桓公不高兴了,他说:“这句话与前两句不太相配,能不能更改一下?”老人却神情严肃地说:“这句话比前两句更好。要知道,儿子得罪了父亲,其姑姊(zǐ)叔伯可代为说情,父亲可以给予原谅;臣子得罪了君主,左右亲近的人会替他说情,君主可以免去他的罪过;但是君子得罪臣子和老百姓以后,谁能帮他纠正错误呢?”

齐桓公听后大受感动,说:“今天能遇到先生,真是我的福气啊!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于是,他磕首而去,从此以后对百姓们十分关心爱护,同时宽容别人的过错。《新序·杂事》

本篇成语解释:

1.【不露声色】:bù lù shēng sè声色:说话的声音和脸上的表情。不让心里的想法从话音和脸上流露出来。

2.【若无其事】:ruò wú qí shì像没有那回事儿一样。形容态度镇静,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3.【秋毫无犯】:qiū háo wú fàn秋毫:动物秋后新换的绒毛,比喻十分纤细的东西。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不拿民间一针一线。

8.宽容待人

楚庄王(?—公元前591年),本姓芈(mǐ),名旅,春秋时楚国国君。

如果有人想夺去你心爱的东西,你肯定会非常气愤,甚至会找机会报复他,是不是?但是,在春秋时期,却有一位国君在别人企图调戏他最宠爱的妃子时,不但没有严惩那个人,还宽容了他,而且帮助那个人渡过了当时的困境。这个国君就是楚国的楚庄王。

有一天晚上,楚庄王在宫中举行宴会,招待文武官员。只见烛光点点,一片朦胧,各位文武官员都穿着华美的衣服,个个精神抖擞。楚楚动人的舞女们翩(piān)翩起舞,更增添了宴会的迷人情调。烛光通过酒杯的反射,四处散射,整个大厅显得十分漂亮、温馨(xīn)。楚庄王还特地叫出他心爱的妃子给官员们倒酒。官员们都非常兴奋,喝得十分开心,吃得十分满意,宴会也慢慢地达到了高潮……

突然,一阵狂风吹灭了全部蜡烛,大厅里顿时漆黑一片,官员们有些慌乱,有人甚至惊叫起来。这时,有人乘机调戏楚庄王最宠爱的妃子,这个妃子很气愤:竟然有人敢调戏我,真是色胆包天!她想大声叫喊,但又怕因此败坏自己的名声,于是情急之下,她扯下了那个调戏者的帽缨(yīng),并藏在衣袖里面。

她马上把这件事低声告诉了楚庄王:“刚才有人调戏我,我怕影响您的声誉,所以没有叫喊,但我扯下了那个人的帽缨,等会儿您一定要查出那个色狼,重重地惩罚他!”楚庄王想了想,觉得不应扫大家的兴,而且他也不想失去官员的拥护,所以想宽容那个人。他认为可能是因为酒喝多了,那个官员才做出这样出格的事,于是对妃子说:“我请大家来喝酒,有人醉后失礼,责任并不全在他一人,就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吧!”说完,他向大家宣布,“请大家都把帽缨摘掉,尽情地喝酒吧,一定要喝个痛快,一醉方休啊!”

于是,参加宴会的百多位大臣都摘掉了自己的帽缨。等到点亮蜡烛时,由于各位官员都摘掉了帽缨,因此根本查不出是谁调戏了妃子。就这样,宴会办得很成功,各位大臣最后都满意而去。

三年之后,有一个国家兴兵攻打楚国,楚庄王亲自率军迎击。作战过程中,楚庄王发现有一位将军非常勇敢,每次作战,总是奋不顾身地冲在最前面。在他的带动下,士兵们个个英勇无比。最后,他们终于打败了敌人。“这个人为什么表现得如此英勇、突出?”楚庄王觉得有点想不通,就把他叫到面前,问道:“我平时待你只是一般,可为什么你在战争中那样舍生忘死呢?”那位将军马上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说:“臣该死!三年前的那次宴会上,趁黑调戏妃子的人就是我。当时我就想,得罪了您,肯定会没命,但是没想到您不但宽容了我,还使计帮我摆脱了尴尬(gān gà)的境况,所以我立志要用自己的生命来报答大王的恩情!”

楚庄王恍然大悟,虽然宽容一个人是非常难的一件事,但最终是会得到回报的。于是,他捋(lǚ)着胡子,高兴地笑了。《说苑·复恩》

本篇成语解释:

1.【得意洋洋】:dé yì yáng yáng十分得意的样子。

2.【奋不顾身】:fèn bù gù shēn奋勇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3.【声泪俱下】:shēng lèi jù xià边诉说,边哭泣。形容极其悲痛。

4.【舍生忘死】:shě shēng wàng sǐ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9.祁公举贤

祁黄羊,生卒年不详,名祁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大夫。

春秋时期,在晋国的乡间经常会出现一位骑毛驴的老人,他就是晋国大夫祁黄羊。他中等身材,精神矍烁(jué shuò),笑容可掬,和蔼可亲。祁黄羊平时总是穿着朴素的衣服,骑着毛驴,身边带着用来记事的东西。他经常出现在乡间,只要碰到有才能的人,就记下他们的名字,以便日后推荐给国君。

一天,人们议论纷纷:“听说祁公要退休了,他可是个有才能的人啊!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现在他一走,不知会是谁接替他。但愿也是一个像祁公这样既有德行,又有才能的人!”

这一年,祁黄羊已经60岁了,他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再日夜奔波会拖垮身体的,另外,他也认为应该让有作为的年轻人来接替他的位子。于是,有一天上朝时,他对晋悼(dào)公说:“国君,您看我胡子都一大把了,身体也大不如前了,年轻人中有不少人很有才能,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