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无锡实践与特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14:15:01

点击下载

作者:刘焕明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无锡实践与特色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无锡实践与特色试读:

总序

宋林飞

未来四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振兴中华的第一个百年目标。2020年以后,我国将全面进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即再经过30年的奋斗,实现振兴中华的第二个百年目标。

当前,我们的中心任务是扬长补短,扶贫攻坚,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推进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只需关注小康社会,四年后再关注现代化?不是的,我们现在必须关注现代化,因为小康社会本身就是现代化的一个阶段。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现代化,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入发达国家门槛;第二阶段,中度现代化,即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第三阶段,高度现代化,即进入最发达国家行列。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一个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初步现代化。

实现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与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与目标。1964年12月21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全国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我国今后的战略目标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1]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完整科学地提出“四个现代化”,并将之确立为党的战略目标。

确立这个战略目标是完全正确的,但缺乏阶段性划分,时序也不可行。由于国内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干扰与国外封锁,要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赶上发达国家水平,并不可能。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实事求是看待现代化,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做了阶段性的科学划分。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初步现代化

邓小平使用“小康”“小康之家”“小康水平”“小康社会”的概念,都是为了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四个现代化”。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全新概念。他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2]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不久他又将刚刚提出的“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表述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之家”。达到“小康”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显然,现在我们应将“小康”理解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中国人还不富裕,但日子好过,社会上存在的问题能比较顺利地解决。

小康社会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目标。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第一次对实现小康目标后的发展战略作了设想,他提出,经过20年的时间,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后,还要“继续[3]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

三 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1984年4月18日,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二个目标就是要在30~50年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样,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时限就由20世纪末延伸[4]到21世纪中叶,目标定在“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1987年2月18日,邓小平对21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作了一个调整,把以前提出的[5]“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改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21世纪初开始“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以后,“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列为战略目标,并且明确为“第二个百年目标”,令人鼓舞。

四 实现高度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高目标

现代化国家与地区,是由联合国宣布的,使用“人类发展指数”(人均GDP、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预期寿命)来测定。目前,从联合国公布的发达国家或地区来看,人均GDP达到1万多美元是发达国家的门槛;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3万美元左右;还有达到5万美元左右的最发达国家。为此,应设置“全面建设高度发达国家”的长远目标。

2015年,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书中提出“中国现代化三阶段说”。第一阶段,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实现初步现代化,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阶段,到205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年翻一番以上,为3万美元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有,基本实现现代化,即实现中度现代化。第三阶段,到208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年翻一番,为5万美元以上,达到高度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普遍富有,实现[6]高度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是要在21世纪先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高度现代化三大目标。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以后将继续拉动世界经济发展,以及全球政治社会秩序的构建,给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带来发展与繁荣。

当今世界,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欢迎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崛起?不,总有一些国家看到中国发展就不舒服,总要折腾与遏制,并且花样不断翻新。树欲静而风不止。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2014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美国《世界邮报》的专访中,谈到当今处理大国关系时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

[7]阱”。这表明,我们面临巨大的风险,应坚持积极避免的正确态度,努力防止中国现代化进程被打断。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振兴中华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早日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五 区域率先符合现代化规律

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否要等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才启动?不是的,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已经在路上。区域率先是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

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东部沿海有条件的地区,应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同时推进基本现代化进程。创新是世界现代化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原动力,创新者也成为现代化的率先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总是首先在一定的区域取得进展和突破,继而影响或带动周边地区的现代化。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迈开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与基本特征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判断,是对全面小康理论的科学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也是历史赋予先行地区的光荣使命。

过去与现在,我国先发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率先迈上了基本现代化的新征程。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要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8]新江苏。

六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主要进展与评估

2013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印发了《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该规划明确,到2020年,苏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这一预期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目前,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已进入现代化国家与经济体的门槛。2014年,苏州市人均GDP为13.15万元,无锡市人均GDP为12.69万元,南京市人均GDP为10.77万元,常州市人均GDP为10.67万元,镇江市人均GDP为10.46万元,均超过了联合国公布的现代化国家与地区的人均GDP 1万多美元的最低水平。

近几年来,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各级党政部门学习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的要求,先行先试、高端引领、扬长补短,努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基本现代化的进程,努力建设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与富裕文明宜居区,朝着这些目标推进现代化建设,同时积极探索政府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取得了重要进展。

2015年,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经信委、江苏省住建厅、江苏省政府研究室、江苏省政府参事室与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常州大学、江苏大学,联合组建了苏南现代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这个中心由常州大学负责推进日常工作,第一项工作是开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进展研究,出版“苏南现代化研究丛书”。现在与读者见面的,是第一辑六本书,包括两大内容。

第一,总结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初步形成的主要特色。一是南京市推进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先后出台了关于科技人才创业特别社区、众创空间、知识产权、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等方面的法规与政策文件。建设科技创新创业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二是无锡市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构建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新机制,无锡市相继列入国家首批工业能耗在线监控试点城市、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国家光伏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全国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区域性试点城市、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三是常州市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开展市级产城融合示范区试点工作,培育产城融合发展的典型。推进以智能装备制造为重点的十大产业链建设,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四是苏州市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初步形成广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全市城乡低保、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实现“三大并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均保持在99%以上。五是镇江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率先推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影响评估制度,以县域为单位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双控考核。2014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成为全国第5家国家生态市、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其中,每个特色都形成了一本书,分别由蒋伏心、刘焕明、芮国强、夏永祥、马志强教授主编。

第二,评估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主要进展。2016年4~5月,经江苏省委主要领导同意,我组织部分省政府参事与学者,对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各市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依据调查得来的苏南地区党政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以及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教育厅提供的有关数据,我们对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进展做了定性与定量评估。

测评1:苏南地区现代化指标达标率。我们对“苏南地区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试行)”进行测评。2015年,在“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文明、政治文明”一级指标的44个三级指标中,苏南地区已经有29个三级指标达标,达标率为65.91%;7个指标实现程度在90%以上,接近达标;2个指标实现程度在80%~90%;6个指标实现程度在80%以下,差距较大。分市来看,苏州市、无锡市有26个指标已达标,达标率为59.09%;南京市和常州市有25个指标已达标,达标率为56.82%;镇江市有19个指标达标,达标率为43.18%。

测评2:苏南地区现代化建设综合得分。经对“苏南地区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试行)”进行百分制测评,2015年苏南地区现代化综合得分为90.15。分类来看,2015年苏南地区经济现代化综合得分为86.54,城乡现代化综合得分为83.54,社会现代化综合得分为97.69,生态文明综合得分为85.23;政治文明的综合群众满意度达到90.15%。分市来看,现代化综合得分南京市为89.27,无锡市为89.25,常州市为88.37,苏州市为91.00,镇江市为87.38。

测评3: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得分。经对人均GDP、平均受教育年限与预期寿命三大指数的综合测算,2015年苏南地区人类发展指数为0.935。其中,南京市为0.927,无锡市为0.943,常州市为0.928,苏州市为0.945,镇江市为0.923。联合国曾根据人类发展指数将世界各国分为四类:极高人类发展水平(0.900及以上)、高人类发展水平(0.800~0.899)、中等人类发展水平(0.500~0.799)、低人类发展水平(低于0.500)。2015年苏南地区总体人类发展指数为0.935,属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0.900及以上),相当于2005年德国的发展水平(第22位)。2015年苏南五市人类发展指数分布在0.923~0.945,即相当于2005年卢森堡(0.944,第18位)、希腊、以色列、德国、香港地区、意大利、新西兰及新加坡(0.922,第25位)的发展水平。

我们测算使用的“预期寿命”数据是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因此2015年苏南地区人类发展水平与2005年世界极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地区相比,实际差距没有10年。到2030年,苏南地区人类发展指数进行当年国际比较时,将有较大幅度进位,有望达到或者接近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正在继续推进,生机勃勃,这一伟大而精彩的实践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我们将组织专家进行继续追踪观察与调研,每年出版一辑多本著作,记录与分析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进展与面临的挑战,探索现代化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与创新做出一份贡献。

是为序。2016年12月

[1]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第439页。

[2]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第496页。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第356页。

[4] 《邓小平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79页。

[5]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第16页。

[6] 宋林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第405页。

[7] 《习近平:中国崛起应避免陷“修昔底德陷阱”》,2014年1月24日,来源:环球网、中国青年网,http://news.youth.cn/sz/201401/t20140124_4581940.htm。

[8] 《习近平: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12月15日,第1版。第一章绪论“两型社会”是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简称。在2005年3月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建设“两型社会”的科学发展理念得到我国政府及学术界的一致认同。随后,党的十七大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战略任务予以确立。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率先成为国家级的“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而2015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更是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成为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2016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的审议时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2011年9月,无锡被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建设“两型社会”既是一个新的发展要求,又是一个新的发展目标,是同时需要各个层面共同协作、长期努力的一项社会性工程。近年来,无锡根据“两型社会”的深刻内涵、发展规律及无锡的实际情况,明确思路,准确定位,在“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努力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回顾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不仅有利于无锡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更好地勾画“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蓝图,而且能够为我国其他地区的“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借鉴示范。第一节 “两型社会”建设的时代动因一 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时代动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步伐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当人们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时,也不得不面对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同时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控制污染、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等多重约束。很多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出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依然严峻。1.土地资源极为紧缺

我国幅员辽阔,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是世界第三大国。但我国又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拥有13亿多人口,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我国东南部分省份的人口密度甚至在每平方公里600人上下。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的耕地数量只有14.32亿亩,仅占全部土地面积的10.4%,人均耕地只有1.17亩多,不足世界人均耕地水平(3.75亩)的1/3。我国目前已利用的土地资源为100亿亩左右,占土地面积的2/3,还有1/3的土地是难以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以及永久积雪、石山、裸地等。同时,由于房地产大量占用土地资源,农业耕地资源被占用、不合理利用或过度利用,绿化设施不完善,土地资源正在以每年数百万亩的速度递减,因此,人均占用土地少,人均占用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是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现状。2.水资源严重匮乏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系统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影响也在不断凸显,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越来越受该国家或该地区水资源系统运行状况的约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水资源总量常年值为27711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从人均角度看,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为2055立方米,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25%,位于全球第109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分地区来看,在我国31个省份当中,有21个省份处于缺水状态。其中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3000立方米以下)的省份有4个,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2000立方米以下)的省份有8个,极度缺水(人均水资源500立方米以下)的省份有9个。通过进一步比较具体省份可以发现,极度缺水的9个省份大多为经济较为发达、水资源尚为丰富的地区,而不是西北、东北等水资源总量较少的地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全国用水总量也在逐年攀升。与此同时,全国废水的排放量也在逐年增长。资源型缺水与水质型缺水并存的局面导致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对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约束越来越明显,成为制约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3.能源安全形势严峻

能源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能源的开发利用也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环境破坏、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给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从全球来看,欧美能源消费已经进入微量增长阶段,但我国近年来能源消费还在以较快速度增长,在2011年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我国正处于总能耗急剧增长的过程中,单是发电设备(其中主要是燃煤发电),近几年每年装机容量增长接近1亿千瓦。在这个高速增长量中,可再生能源所起的作用很有限,难以替代原有的化石能源。另外,我国能源消费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例如,从2009年起,我国从一个煤炭的出口国转变为煤炭的净进口国。2011年,我国进口了1.8亿吨煤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进口国。随后,我国也进一步成为继美、日之后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发布的《壳牌能源远景2050》报告指出,中国2025年的一次能源需求将在全球占25%以上,到2050年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将增长到目前的4倍。严重依赖海外进口石油以及石油海外来源地过于集中等原因,将导致我国能源安全面临诸多不可预见和不确定性问题,我国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日益受到国际能源安全形势的影响。4.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人类的发展是以自然资源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基础的,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资源高消耗、环境重污染、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实际上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以巨大的生态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大量的废气和二氧化硫排放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一些大城市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浓度是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标准的2~5倍,大部分城市已经出现了雾霾。在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265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8.4%。480个城市(区、县)开展了降水监测,酸雨城市比例为22.5%,酸雨频率平均为14.0%。全国423条主要河流、62座重点湖泊(水库)的967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进行了水质监测,Ⅰ~Ⅲ类、Ⅳ~Ⅴ类、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64.5%、26.7%、8.8%。在以地下水含水系统为单元,潜水为主的浅层地下水和以承压水为主的中深层地下水为监测对象的5118 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水质为较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42.5%,极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8.8%。长期以来,大量的固体废物随意抛弃、堆积、填埋,综合回收利用率较低,在自然环境中的囤积数量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渗透到自然环境中,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目前,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虽然在逐步改善,但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最受公众关注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在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将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二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时代动因

无锡位于江苏南部、长江三角洲腹地,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小上海”之称。城市紧靠国际大都市上海,航空、铁路、公路和内河运输都比较发达,海内外社会关系极为广泛,劳动力素质较高,商品意识萌发较早,能工巧匠、商贾众多,发展现代工业具有人文、地理方面的诸多有利条件。

进入21世纪后,无锡的经济发展已经处于工业化后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08年,无锡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成为国内该项指标最高的城市之一。然而,作为江苏省人口密度最高、土地开发强度最大的地区,无锡的资源能源消耗巨大,支撑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足。2001~2010年无锡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高达23%,同时新占耕地总量接近35万亩,按照此占用耕地的速度,50年后无锡将无地可耕。2009年,无锡万元GDP能耗为0.756吨标准煤。虽然“十一五”时期万元GDP能耗以每年4%~5%的速度下降,但能源消耗总量仍以5%左右的增幅保持增长。“十一五”时期无锡大力实施减排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主要污染物COD和SO的排放量仍然超2过环境容量的承载能力。虽然每万元COD和SO的排放量分别是全省2平均水平的60%和50%,单位面积COD和SO却分别高达全省平均水2平的1.5倍和1.9倍。空气质量虽然不断改善,但氮氧化物和颗粒悬浮物的排放仍是影响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太湖水质和城区河道水质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标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只有80%。

在上述时代背景下,无锡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渴望显得尤为迫切。2009年4月,无锡向江苏省委、省政府递交了《无锡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计划从创新资源节约利用和创新环境保护两大领域进行突破,从土地、用水、清洁生产、太湖治理等16个方面进行“两型社会”建设。2011年9月,无锡被正式批准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江苏省委、省政府希望无锡能够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同时,也要求无锡着力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实现创新突破,不断探索完善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优化配置综合决策机制、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以及区域协作机制,为江苏其他城市的“两型社会”建设提供示范。第二节 “两型社会”的内涵、外延及影响因素一 “两型社会”的内涵“两型社会”是一个包括经济系统、环境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系统等在内的复合系统,需要各个系统进行自我组织和调控,从思想文化上、制度规范上、科学技术上、社会秩序上同步推进,从而全面实现经济领域、自然环境领域以及社会民生领域的“两型”化。因此,本书将在综合剖析资源节约型社会(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和环境友好型社会(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概念的基础上,清晰阐释“两型社会”的内涵。1.资源节约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前提条件

从其生成机理、生成条件和蕴藏量来看,自然资源可以分成有限资源与无限资源两大类,其中有限资源又可以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两种。对人类生存发展与自然资源消耗的关系而言,尤为重要的是要认识有限资源特别是其中能被人类用尽的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及其枯竭的可能性。资源节约是指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把一切进入生产过程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到最高限度,把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尽量使其再资源化。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有效保护和替代,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使污染物产生量最小化并使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具体包括三个层面:①确立节约资源的重要战略地位,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②尽快扭转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③倡导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以资源节约型的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2.环境友好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因素“环境”(environment)的本来含义是“围绕”。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是指围绕人类活动主体而存在的、在亿万年间由多种自然力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和由多种生命体及非生命体组成的生态空间客体。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首次创造了包含环境友好含义的“无害环境”概念,实质上是“环境友好”概念的雏形,是指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条件,进而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和谐发展理念。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式进行。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加速期,势必会相应地增加资源消耗,对原本紧缺的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了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必须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变革和战略上的突破,寻找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的路径。因此,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是对资源进行合理和公平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极大地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资源与环境的相互依存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

资源与环境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连带性和孪生性,是引发资源与环境、二者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连锁反应的决定性因素。“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就是要建立一种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资源最大限度节约利用和环境最大限度给予的有效保障的社会运行体系,从中找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途径和方法,从而达到资源与环境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协调统一。二 “两型社会”的外延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两型社会”的主要内涵和重要内容,而“两型社会”的外延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领域,需要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做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1.生产领域

马克思认为,生产是经济社会的微观主体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及其过程,是其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人们的生活自古以来就建立在生产上面,建立在这种或那种社会生产上面。增加资源消耗、破坏自然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必然结果,人类采取不同的生产方式,将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以“高耗能、高排放”为主要特征,必然导致能源资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品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而“两型社会”倡导的生产方式以“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为主要特征,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改善生态环境系统。

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消耗自然资源、追求数量扩张来实现增长。这种生产方式不考虑环境因素,一味强调对环境的征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和非循环的经济过程。人们高强度地任意开采各种能源资源,又将生产加工和消费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和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生态环境中。因此,随着传统生产方式创造财富的增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也就随之增多,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越严重。例如,长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令山西背负巨大的生态环境欠账。有公开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太原市的雾霾天气年均达到142.8天,也就是说全年约40%的时间为雾霾天。进入21世纪,太原市的雾霾程度有所减轻,但年均仍有46.7天左右的雾霾天气,个别年份的雾霾天气超过80天。2013年,太原市空气质量虽然明显改善,但重污染天数仍达38天,占有效监测天数的10.4%。“两型社会”倡导的生产方式则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持续循环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资源消耗减量化、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再生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发展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例如,青海省通过推行“两型社会”倡导的生产方式,统筹工业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最终实现50家重点用能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实现了以最小的资源能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到2015年,青海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3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以上,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2.流通领域

流通是将商品由供给主体向需求主体转移,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商品流通和生产一样,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流通、生产方式割裂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二者的关系,过多地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导致社会整体效益的下降;而“两型社会”倡导的流通方式以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为目的,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构建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

传统的流通、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存在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首先,车辆的燃油消耗、燃油污染、噪声污染和光污染是运输环节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其次,包装材料对环境也会造成破坏,如“白色污染”就是由于在商品流动过程中采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而形成的;最后,流动加工中由于流通加工中心过于分散,不能有效地对加工产生的废物等进行集中处理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例如,由于保鲜技术和配送的不合理,我国果蔬类农产品在流通环节损耗率达30%,如果将损耗率降低到5%,每年可减损1000多亿元。如果换算成土地可节省约1亿亩耕地,而1亿亩耕地可以为1.8亿人提供一年的口粮。“两型社会”倡导的流通方式不同于传统商品流通,既要追求经济利益,更要兼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一社会发展目标,其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使物流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并使废旧物资能回流到正常的物流过程中来,同时又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的健康发展。例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近期表示,公司正在推行“绿色物流”计划,“绿色物流”具体包括环保快递箱、环保快递袋、环保快递车等产品。其中,可降解快递箱和环保袋会在一段时间内在土壤中自然分解,避免污染;环保快递车是用新能源车逐步取代传统货车,降低运输环节的碳排放量。3.消费领域

马克思认为,消费是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环节,其不仅是生产的终点,也是生产的起点;消费不但会实现生产,而且反过来会促进生产,同时也会影响交换和分配。消费过程是以资源的消耗为前提的,不同的消费对象、方式、水平和结构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传统的消费方式以高消费为特征,很少关心社会生活环境利益,随着消费规模日益扩大,造成了资源的耗减和环境的恶化;而“两型社会”倡导的消费方式把节约文化、环境道德纳入社会运行的公序良俗,鼓励绿色消费,引导公众自觉选择节约环保、低碳排放的消费模式。

传统的消费方式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中心的,不管这种需求是否合理、适度,也不管这种需求对生态环境是否造成破坏。例如,早在2010年,《中国环境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就对我国许多城市的奢侈型水消费提出了警告。《报告》对北京的洗浴业进行调查后发现,一些浴场规模动辄数万乃至十几万平方米,而北京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两型社会”倡导的消费方式提倡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利于自身和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在生产、消费和废弃物处理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倡导资源的节约和重复利用,树立可持续消费观等。201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技术部等十部门出台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绿色消费理念成为社会共识,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奢侈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基本形成。三 “两型社会”的影响因素“两型社会”的复杂性特征既体现在区域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上,也体现在区域内部发展条件与基础的差异性和竞争性上,而且影响区域内部与外部的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要保证“两型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必须全面了解不同因素影响“两型社会”建设的机理:参与主体的决定性作用、宏观制度的保障性作用、微观政策的激励性作用和先进技术的支持性作用。1.参与主体的决定性作用

事实上,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行为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体行为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参与主体多元,包括个人、家庭、企业、政府及其他组织机构。因此,“两型社会”建设也必须由个人、社会和政府三方共同承担。不同的参与主体应该共同改变改造和征服自然、无限地向自然索取的行为方式,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行为文化。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政府的行政管理、社会组织的协调和个人自我约束与参与相结合,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不断向前发展。2.宏观制度的保障性作用

传统体制在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下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制度桎梏,突破这一制度桎梏必须要求制度创新。宏观制度是一种权威性、强制性的力量,政府可以通过制度创新来规范和引导各种参与主体开展“两型社会”建设。因此,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设计资源有效利用、严控污染源排放、设置环保指标等配套制度,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例如近几年,我国相继制定了排污收费制、环保目标责任制、限期治理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察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许可证制等多种法律法规,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性作用。3.微观政策的激励性作用

适当的政策激励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助推器,具有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治理成本与行政监控成本等优点。政府可以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收费、保险等微观政策,从责任追究、利益诱导和能力保障三方面入手,调节或影响参与主体的行为,使之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例如财政部、环保部在2015年联合发文《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部署在水污染防治领域大力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提出逐步将水污染防治领域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4.先进技术的支持性作用

历史经验证明,技术因素的确在减少生产的资源消耗,发现新的替代能源、替代材料,寻找更便宜的减少污染的途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技术的研发、引进和扩散,将同时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推动环保科技方面采取了许多强有力的调控政策和实际可行的操作举措,环保科技进展明显,许多国家还制定了环保科技发展战略路线图。因此,加快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充分利用的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是决定我国“两型社会”推进速度的关键因素,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的重要支点。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一 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给地球带来的破坏日益严重,同时也为自身生存带来了危害。目前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课题,以可持续方式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全球未来发展的主流。世界各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出台了不同的措施,各自具有独到的经验。

在美国,奥巴马政府推行包括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的“绿色新政”。其中新能源的开发是奥巴马“绿色新政”的核心。按计划,从2009年到2019年,美国在可替代能源上的投入将达到1500亿美元。同时,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节能环保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在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掌控主导权,掌握世界尖端科技的制高点,确保其世界经济领先者的角色。在未来,美国计划将大数据的理念融入环境保护工作中,通过实施环境大数据一体化、制度化、国际化等综合手段,提高环境保护工作信息化水平。

欧盟委员会在2010年3月公布了指导欧盟今后发展的“欧洲2020年战略”,提出此后10年的发展重点和目标,旨在将绿色技术、数字化和其高技术提高至全球领先水平,并决定在2013年之前投入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随后,在2010年出台的一份旨在推动德国经济现代化的战略文件中,生态工业政策成为德国经济现代化的指导方针,它包含6个方面的内容:环保政策要名副其实,制定各行业能源有效利用战略,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范围,可持续利用生物质能,推出刺激汽车业改革创新的措施及实行环保教育、资格认证等方面的措施。对于汽车工业这一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德国政府批准了总额为5亿欧元的电动汽车研发计划预算,并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各类节能环保技术,明确提出2020年绿色能源将会占能源总需求35%的发展目标。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巴西历届政府均十分重视绿色能源的研发,通过补贴、设置配额、统购燃料乙醇以及运用价格和行政干预等手段鼓励民众使用燃料乙醇,从而使巴西目前在生物燃料技术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最新研究表明,由于应用各种绿色能源并实施大力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近四年来,巴西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0亿吨。

受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制约,全球气候变暖对日本的影响远大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日本各届政府一直在宣传推广节能减排计划,主导建设低碳社会。在政府的引导下,日本企业纷纷将节能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重视节能技术的开发。日本节能中心每半年公布一次节能产品排行榜。目前,日本节能电器产品发展迅速,绝大部分空调的耗电量已降为10年前的30%~50%。日本政府还通过改革税制,鼓励企业节约能源,大力开发和使用节能新产品。

日本在培育国民形成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方面的经验在于制定了完备的立法体系,并在责任分配、教育说服、公众行为的引导和综合性法律调整四个方面规定了切实有效的法律制度。如今,节能措施已细化到日本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日本环境省从2005年起将空调温度由原先的26摄氏度调到28摄氏度,仅夏天空调温度调高2摄氏度一项,即可节能17%;在饮食方面,日本人总结了一整套从购买、保存到烹饪等各个环节详尽的节能窍门。在出行方面,目前多数日本家庭的轿车只在外出游玩时使用,平时上下班多选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韩国就提出了“低碳绿色增长”的经济振兴战略,依靠发展绿色环保技术和新再生能源,以实现节能减排、增加就业、创造经济发展新动力三大目标。2009年,韩国政府公布了“绿色增长”国家战略及“五年计划”,在2010年到2015年累计投资107万亿韩元(1美元约合1230韩元)发展绿色经济,争取使韩国在2020年年底前跻身全球七大“绿色大国”之列。韩国政府估计,到2013年,政府107万亿韩元的“绿色投资”已经创造156万至181万个就业岗位。

在韩国,“绿色增长”不仅是一项兴国战略,也是一场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全民绿色生活革命。为此,韩国政府计划在大城市开展“变废为能”活动,充分利用废弃资源,到2012年在全国建立14个“环境能源城”,到2020年建成600个利用农业副产品实现能源40%自给的“低碳绿色村庄”。另外,韩国政府还计划拥有200万户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绿色家庭。二 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建设“两型社会”战略的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系探索及实践政策设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针对“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现代消费方式、新型工业化战略、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政府治理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卓有见地的成果。1.消费方式变革“两型社会”的科学内涵表明,建设“两型社会”必然要求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消费”,倡导建立节约型消费模式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马凯强调,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倡导绿色消费、集约消费,引导人们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形成节俭办事、减少[1]污染、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陈德敏指出,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系统,其内涵涉及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以及经济环节的各个部[2]分,需要各个系统进行自我组织和调控。陈力提出,节约型消费方式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强力支撑,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形成节约型消[3]费方式。那么,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消费方式变革?诸多学者对此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建议。刁志萍指出,第一要务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消费理念、尊重生态价值的绿色消费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现代[4]消费理念等核心价值理念。尹世杰认为,要加速调整产业结构,持续开展资源短缺、环境脆弱的国情宣传和深度教育,强化全体国民的[5]环保理念和生态意识。张中华进一步指出,社会公众必须回归消费的本质来认识消费和指导消费,减少无效消费、负效消费,构建与和[6]谐社会相一致的消费方式。尹世杰随后又提出,构建符合“两型社会”的消费方式是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及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种方式。[7]郭庆堂和马晓辉的观点更为深入,他们认为不能将生产和消费割裂,要与“两型社会”倡导的生产方式结合起来指导消费方式,用信息网络技术推动消费方式的变革,使消费者与企业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消费者通过网络把自己偏好的商品信息输送给厂商,深度参与产品的设计和生

[8]产。2.新型工业化战略选择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点和落脚点。国内学者对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进行了深入挖掘,并形成了系统的认识。魏礼群认为,“两型社会”建设要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的控制能力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能力,尤其[9]要重视信息化对工业化的贡献,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任保平结合“两型社会”的内涵对新型工业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认为新型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必须在加快完成工业化目标的同时,启动和叠加信息化时代的任务,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10]同时完成工业化时代的目标和信息化时代的双重目标。金碚提出,“两型社会”的实现必须依靠新型工业化,通过科技进步不断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11]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3.产业结构合理化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产业选择模式,因此,可以说“两型社会”建设实质上是一个产业结构调整过程。谢自强、洪艳以湖南建设“两型社会”的实践为案例,提出筛选符合“两型社会”内在要求的产业集群,并设计具体培育措[12]施的路径。易晓波和曾英武从产业集群有利于获得外部经济效益、节约企业成本,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资源等优势出发,指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指出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引导和规划、发展循环经济等途径来推动[13]“两型社会”建设。贾晓娟全面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并以武汉城市圈的资源环境特点和产业结构调整为研究对象,对“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结构合理化提出独到的见解,例如:将产业链附加值高、资源利用率高、无污染、少污染的产业作为区域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循[14]环经济,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等。杜涛和陶良虎通过比较国内外物流产业的发展实际后发现,“两型社会”建设必须重视高效环保的现代化物流发展。随后他们以武汉城市圈的物流产业发展为例,提出[15]绿色物流的构筑策略。马凯则进一步强调,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向优势企业集中,[16]推动过剩产能向海外有序转移。4.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两型社会”建设的突出位置。胡伟和程亚萍认为,健全环境法的基[17]本制度,完善环境权的保障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制要求。孙佑海详细归纳了“两型社会”的法制建设必须做好的几个“结合”:将约束政府行为和约束企业、公众的行为相结合;将行政控制性规定与经济激励性规定相结合;将加快立法步伐与提高立法质量相结合;将制定新法与修改现行法律相结合;将环境资源立法与其他立法相结合;将制定法律与制定配套法规、规章相结合;将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将环境立法与环境法规的执行相结合;将法律手段调整与其他手段调整相结合;将环境立法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结

[18]合。阳中良和周雪敏强调,“两型社会”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将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公平四个[19]方面整合起来。张小罗和陈丽指出,法制建设是“两型社会”建设成功的保证,而立法是法制建设中须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应该对环境法中有悖于“两型社会”的地方进行必要的修改与完善,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容纳入宪法总则及环境资源的各项法规之[20]中。胡伏湘和胡希军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的实际情况,全面设计“两型社会”建设的环境生态系统,即从核心带、空气污染、水资源、绿地系统、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方面进行总体规划和详细设计。[21]李恩成、毛磊则以武汉城市圈的地方立法为例,指出“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关键在于制度的制定:要统筹制定环境保护战略规划,创新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开展宣传教育,树立资源节约、环境保[22]护的观念,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5.政府治理优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政府作为生态建设管理第一责任人,必须从宏观上组织和引导其他社会主体参与“两型社会”建设。黄锡生和张雪认为,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以及社会公共资源的消费者,在不同身份下的政策制定行为、具体决策行为、环境监管行为及消费行为的失范,会对环境资源造成负面影响,从而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阻碍。因此,对政府失范行为的表现及原因进行分析,对规范政府行为的制度进行[23]设计完善,是“两型社会”建设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彭益民指出,政府既是环境资源管理的主导者,又是环境资源开发的推动者和资源消费大户,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两型社会”建设将要求政府:切实转变职能,推进发展模式的转变;创新环境资源管理方式,完善政策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自身管理,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24]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李和中和谭英俊以综合配套改革的指导思想——经济主体型政府向公共服务主体型政府转变为前提条件,提出了“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中政府转型的思路:协调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利益,精简政府部门的叠加职能,改变现有的“部门生态”行政格局,从整体上统一规划,实现全方位和多层次的生态[25]管理布局。第四节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一 主要内容

本书以无锡“两型社会”建设为研究对象,吸收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两型社会”的现实背景和相关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对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政策举措、支撑体系、产业布局、城乡同构、理念创新等进行详细阐述,准确提炼无锡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的经验启示。本书的研究结论能够对江苏以及全国其他地区进一步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和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走出一条创新型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示范。

第一章主要阐述“两型社会”建设的时代动因、“两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逻辑安排等。

第二章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谐社会发展理论、五大发展理念等入手,阐释“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主要论述“两型社会”建设的经济发展背景、技术发展背景以及环境发展背景,正确认识无锡建设“两型社会”的现实背景。

第四章关注无锡“两型社会”建设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首先分析无锡“两型社会”建设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其次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与总体方向,最后勾勒建设的实践路径与优先领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