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中医学教材系列·中医外科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22:45:18

点击下载

作者:马民,张桂娟

出版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二十一世纪中医学教材系列·中医外科学

二十一世纪中医学教材系列·中医外科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二十一世纪中医学教材系列·中医外科学作者:马民,张桂娟排版:辛萌哒出版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时间:2016-1-18ISBN:9787566816191本书由广州暨南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包括疮疡、皮肤病、乳房病、瘿、瘤、岩、肛肠疾病以及男性前阴病等。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跌打损伤、金刃刀伤、耳鼻喉病、口腔病等,均曾属于外科范围。随着医学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以上各病先后归属于相关专科。几千年来,中医外科学经历了自身经验的积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学科体系的逐渐成熟等不同阶段。

一、起源

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与野兽搏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再加上没有较好的生产工具,经常出现各种意外的创伤,于是就自发地运用树叶、野草等包扎伤口,拔除体内异物,压迫伤口止血等,形成最原始的外科治疗方法。以后发展到用砭石、石针刺开排脓治疗脓肿。这些原始的清创、止血、使用外用药以及小手术可以说是外科的起源。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上就有“疾自(鼻病)、疾耳、疾齿、疾舌、疾足、疾止(指或趾)、疥”等外科病名的记载。《山海经·东山经》:“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郭璞注说:“砭针,治痈肿者。”据考古学家论证,早在20万年前的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运用砭石。在当时,砭针是切开排脓的工具,也是历史上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民间行医者擅长各异,因此出现了医学分科。在周代,外科已形成独立的专科,《周礼·天官篇》把当时的医生分为疡医、疾医、食医和兽医四大类,其中疡医即外科医生,主治溃疡、肿疡、金疡和折疡。该书记载:“疡医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之祝药劀杀之齐。”祝药即敷药,劀即刮去脓血,杀即用腐蚀剂去恶肉或剪去恶肉,齐即疮面平复。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记载了痈、疽、感染、创伤、冻疮、诸虫咬伤、痔漏、肿瘤、皮肤病等多种外科疾病,并在“牝痔”中记载了割治疗法,如“杀狗,取其脬(膀胱),以穿龠(竹管)人膻(直肠)中,吹之,引出,徐以刀剥去其巢,治黄芩而屡傅之”。还有用小绳结扎“牝痔”,用地胆等药外敷“牝痔”,用滑润的“铤”作为检查治疗漏管的探针等。可见,当时外科的治疗水平已达到一定的高度。

二、形成

在汉朝(前206—220年),中医外科初具规模,形成一个学科。那时已有系统的理论著作《黄帝内经》问世,其中《灵枢·痈疽》所载外科病名有17种,专述痈疽的病因病机。“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这些理论均以外科病为例,从整体观念出发,对外科病的致病因素、发病过程、病理机制、治疗原则进行了高度概括。《黄帝内经》还记载了针砭、按摩、猪膏外用、醪药、手术等多种外科疗法,并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同时,已有升丹,如《周礼·天官篇》中有“凡疗疡以五毒攻之……”郑玄注五毒说:“今医人有五毒之药,合黄鳌,置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其中,烧三日夜,其烟上着,以鸡羽扫取以治疡。”此即升丹的炼制过程和应用。汉末的华佗(141—203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外科医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应用麻醉剂的医家,所发明的麻沸散可使患者全身麻醉,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剔骨疗伤和剖腹术,号称外科学的鼻祖。《后汉书·华佗传》中说:“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即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或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而欧洲在19世纪中叶才发明乙醚、哥罗芳等麻醉药。汉代医圣张仲景(150—219年)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对后世外科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他提出的中医辨证论治对外科疾病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治疗肠痈、寒疝、浸淫疮、狐惑等病的辨治体系,以及大黄牡丹皮汤、薏苡仁附子败酱散、乌梅丸等方药,至今仍为临床所应用。西汉前后问世的《金创瘛疭方》是我国第一部外科学专著,可惜已失传。由此可见,到了汉代,从理论、实践、药物、手术、著作等多方面看,中医外科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

三、发展

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中医外科有了较快的发展。葛洪(约281—341年)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许多有科学价值的经验。如用海藻治疗瘿疾,这是世界上最早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用狗脑敷治疯狗咬伤,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世界先例。龚庆宣所著的《刘涓子鬼遗方》(成书于499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书中记载了痈、疽、皮肤病等疾病的鉴别诊断、治疗与内外处方140个,如用止血、收敛、止痛、清热解毒等法治疗外伤,并首创水银膏以治疗皮肤病。书中所述对辨别有脓无脓和脓肿切开方法的描述很有实用价值,如:“痈大坚者,未有脓;半坚薄半有脓;当上薄者都有脓,便可破之。所破之法,应在下,逆上破之,令脓得易出。”隋朝由巢元方编写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书中的记载对痈疽、疔疮、瘿瘤、丹毒、痔瘘、兽蛇咬伤等疾病的病因病机有了一定的认识。书中对40多种皮肤病的病因病理进行了阐述,显示出相当的科学水平,如“湿疥者,小疮皮薄,常有汁出,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状如水内瘸虫”,认识到疥疮由疥虫引起;还指出漆疮与过敏体质有关。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记载了很多脏器疗法,如食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食牛羊乳治疗脚气病,食羊靥、鹿靥治疗瘿病,这些经验均为后世医家证实了其有效性和科学性。至于用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的记载,比1860年法国发明橡皮管导尿早1 200多年。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 000多条,其中不少外科方剂,对外科方药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宋代是我国医学发展较快的时期,外科专著日益增多,在理论上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治疗上扶正与祛邪并重、内治与外治并重。《太平圣惠方》(992年)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应鉴别“五善七恶”,在治疗上创立了“内消”、“托里”等内治方法。其他如用砒剂治疗痔疮、用蟾酥酒止血止痛、用烧灼法消毒手术器械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经验总结。魏岘的《魏氏家藏方》(1227年)首载枯痔散,用膏剂先涂痔核周围,以免产生疼痛,使枯痔疗法更为完善。《卫济宝书》(1170年)记载了如灸板、炼刀、竹刀、小钩等医疗器械的用法。李迅所著的《集验背疽方》(1196年)对背疽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作了全面论述。陈自明所撰的《外科精要》(1263年)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寒热虚实、辨证施治应用于外科疾病的临床诊治,并载有托里排脓多个方药,至今仍在临床中应用。元代的外科著作,有朱丹溪的《局方发挥》、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等。齐德之所著的《外科精义》(1335年)总结了元代以前各种方书的经验,他从整体出发,指出外科病为阴阳不和、气血凝滞所致,治疗疮疡应辨别阴阳虚实、脏腑气血,并提出“治其外而不治其内”是“治其末而不治其本”的精辟论点,提倡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世医得效方》(1337年)是一本创伤外科专著,在正骨方面有精确记述,对麻醉药的组方、适应证、剂量均有具体说明,对伤科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四、成熟

中医外科在明清时期已较为成熟,外科专著增多,并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如明代薛己所著的《外科枢要》(1529年),记载了有关外科病的理论、经验、方药,第一次详细叙述了对新生儿破伤风的诊治和预防。汪机的《外科理例》(1531年)提出了“治外必本诸内”的思想,指出:“外科者,以其痈疽疮疡皆见于外,故以外科名之,然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乎外,其如视诸掌乎。”他还创制了玉真散,以治疗破伤风。其他如窦梦麟的《疮疡经验全书》(1569)、王肯堂的《疡医证治准绳》(1608年)、陈实功的《外科正宗》(1617年)、张景岳的《外科钤》(1624年)等均有特色。此期以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成就最大,该书载有常见外科病症120余种,详述病因病机、证候、辨证、治疗、预后等,并附医案加以论证,论述清晰,内容完备,自唐代到明代的许多外科资料,大都收录其中,故后人对此书有“列证最详,论治最精”的评价,影响巨大,被后人誉为中医外科的一大学派——正宗派。从学术思想来看,该书重视脾胃,主张外科以调理脾胃为要。其主要成就为外治和手术方面,他用腐蚀药或刀针清除坏死组织,放通脓管,使毒外泄。该书记载手术方法14种,如“手术复位”“切开引流”“截肢”“除死骨”等多种外科手术方法都很有实用价值。其倡导脓成切开,位置宜下,切口够大,腐肉不脱则割,肉芽过长则剪,这些有效方法沿用至今。陈司成的《霉疮秘录》(1632年)是我国第一部梅毒学的专著,指出此病多由性交传染,且会通过胎传感染形成先天性梅毒,主张用丹砂、雄黄等含砷药物治疗,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砷剂治疗梅毒的记载。

清代在医科学术上独树一帜,影响较大的有王维德的《外科证治全生集》(1740年)。该书主张要善辨证之阴阳虚实,强调辨证论治。所谓“凭经治症,天下皆然;分别阴阳,唯余一家”。把复杂的外科分为阴阳两类,如痈阳、疽阴等。王氏重视“以消为贵,以托为畏”的内治法,反对滥用刀针。主张以“阳和通腠,温补气血”的法则,自拟阳和汤、醒消丸、小金丹、犀黄丸等,至今仍为临床运用。其学术观点被许克昌的《外科证治全书》等所继承,形成了中医外科的又一大学派——全生派。高秉钧的《疡科心得集》(1805年)揭示了外科病因的一般规律,在鉴别诊断上有所建树,并将温病学说融合于治疡之中,认为“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用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至宝丹等治疗疔疮走黄,疗效极佳,至今还在临床应用。后人结合高氏的理论与实践成就,形成了中医外科的第三大学派——心得派。其后,余听鸿的《外证医案汇编》对高秉钧的学术思想有所发展。此外,吴师机的《理瀹骈文》(1864年)专述药膏的外治法,书中的一些外治膏药对于中医外科临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近代张山雷于1927年所著的《疡科纲要》,内容简要,立论、辨证、用药均有特色,对中医外科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外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教学、临床、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1954年,首先在北京成立了中医研究院,之后各省、市先后成立了中医药研究院(所)。为培养中医人才,1956年起在各省、市相继成立了中医学院,一批著名的中医外科专家到中医学院任教,对历史上外科医家的学术经验进行全面、系统的传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师承家授的培养方式。为适应教育需要,1960年中医研究院编著《中医外科简编》,1960年、1964年上海中医学院两次主编《中医外科学》讲义,1980年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了中医专业所用《外科学》,作为全国中医院校使用的中医外科学统编教材。部分中医院校也相继编著了不同层次(包括自学考试)、各具特色的《中医外科学》教材,使学生能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中医外科学的理论知识,为培养中医外科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编著出版和重印了大量中医外科学专著,不断交流全国各地中医外科学的学术经验与成就,使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和经验得到了较快的普及与提高。中医外科在临床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些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专科专病,如中医药治疗急腹症、乳房疾病(尤其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周围血管疾病、烧伤、肛肠疾病、男科疾病、肿瘤、皮肤病等,取得了大批的研究成果,有的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坚信,在中医药现代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医外科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大的成绩,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二章中医外科疾病命名与基本术语第一节 疾病命名

中医外科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中医外科著作浩如烟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方言丰富多彩,历代医家对疾病认识角度不同,必然形成病名繁多而不统一的现象,有时一个病名包括多种性质的疾病,而同一性质的疾病因所患部位、阶段、形态等不同又有几个病名,这给我们学习、归纳、总结外科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外科疾病名目虽然繁多,但从它的病名含义来看,还是遵循一定规律的。一般是根据疾病的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症状、形态、颜色、疾病特性、范围大小、是否传染等来命名。

以部位命名者,如颈痈、背疽、乳痈、手发背。以穴位命名者,如环跳疽、太阳疔、委中毒。以脏腑命名者,如肺痈、肠痈、肝痈。以病因命名者,如破伤风、毒蛇咬伤、漆疮、冻疮、水火烫伤。以症状命名者,如红丝疔、内痔、麻风、瘰疬、乳头破碎。以形态命名者,如岩、鹅掌风、蛇头疔、蝼蛄疖、缠腰火丹。以颜色命名者,如丹毒、白癜风。以疾病特性命名者,如烂疔、湿疮、流注。以范围大小命名者,如小的为疖,大的为痈,较大的为发。以传染性命名者,如疫疔、时毒。第二节 基本术语

中医外科学是从实践中产生的一门科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基本术语有明显的专科特色与含义。为了便于学习和领会其中的内涵,现将临证中常见的基本术语解释如下。

一、总纲类

疡:有时也称为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古代称疡科为外科,疡医即外科医生。

疮疡:广义地说,是一切体表外科疾病的总称;狭义地说,是指体表可见的感染性化脓性疾病。

肿疡:指一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包括化脓性与非化脓性。

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中溃破的疮面。

二、疮疡类

痈:痈者,壅也。气血被毒邪壅聚而发于体表皮肉或脏腑之间的化脓性疾病,分为外痈和内痈两大类。外痈是指生长于体表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具有局部红肿热痛(少数初起局部皮色不变)的特征,一般范围为6~9厘米。内痈是指生长于脏腑内的脓肿,如肺痈、肠痈。

有头疽:指发生在肌肤之间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痈。初起即有粟米状脓头,红肿热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溃破之后,状如蜂窝,范围常在9厘米以上,甚至有超过30厘米者。本病多发于背部、项后,以中、老年居多,尤以消渴病者常见,易引起内陷证。

发:病变范围较痈为大,初起在皮肉腠理疏松的部位,突然红肿蔓延成片,灼热疼痛,红肿以中心最为明显,四周较淡,边缘不清,3~5日皮肤湿烂,随即变黑腐溃,或中软不溃,伴见明显的全身症状。

疖: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疾患,局部色红灼热疼痛,但突起根浅,肿势局限,大小在3厘米以内,易成脓,易破溃,出脓即愈。

疔:因其形状如粟,根深坚硬,如钉丁之状,故得名。《黄帝内经》曰:“膏粱之变,足生大丁。”此丁与疔同,泛指一切体表疮疡发病迅速而危险性较大者。但目前临床上所称的疔多发生在头面、手足等部位,初起局部无头,麻木作痒,继则红肿热痛。头面部疔疮若处理不当有走黄的危险,而手足部疔疮若生于指趾关节,可损筋伤骨,影响功能。

无头疽:发于骨骼及关节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因病变部位较深,患部漫肿,皮色不变,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溃后多损伤筋骨,如附骨疽(化脓性骨髓炎)、环跳疽(化脓性关节炎)。

丹毒:指皮肤间突然发生色红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起病突然,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局部皮肤焮红肿胀,并迅速向四周蔓延,或间有大小不等的水疱,有时边消退边发展,经治疗后一般在数日内痊愈。相当于西医学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走黄:为疔毒走散入血、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化脓性感染。临床上以颜面部疔疮合并走黄者最为多见。

内陷:凡生疮疡,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而引起的全身性化脓性感染。临床上除疔疮毒邪走散入血称为走黄外,其他疮疡引起毒邪内传脏腑者均称为内陷。因以有头疽并发者多见,故又称疽毒内陷,并因其发生在有头疽的各个阶段,又分为火陷、干陷、虚陷。

瘰疬:因其结核累累如串珠状,故称瘰疬。多见于颈项二侧及胸、腋、腹股沟等部位,病变表现为结块呈核状,性质为阴证,初起不红、不肿、不痛,与痨证有关,即西医所称的结核性淋巴结炎。

臁疮:生于小腿下部内外臁的慢性溃疡,是为臁疮。主要发生于小腿下1/3的踝骨上9厘米以内,溃疡日久难敛,或虽经收口,每因劳累破伤而复发,即西医所称的下肢慢性溃疡。

结核: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由不同原因形成的圆形小肿块。多生于四肢或胸腹部,包括临床常见的臖核(急性化脓性疾患引起附近淋巴结肿大称臖核)、皮下囊肿及小的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如乳中结核。古代文献中所说的结核,均指发生在皮肉间性质不同或不明的肿块,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病名,更不是指结核杆菌所致的结核疾患。

三、皮肤病类

疮:疮者,创也。广义的疮也是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狭义的疮是指皮肤外有形可见的各种损害性疾病的统称,如黄水疮、湿毒疮、水渍疮等。

疳:凡黏膜部发生浅表溃疡,呈凹形有腐肉而脓液不多的称为疳,如发于口腔的称口疳,发于牙龈部的称牙疳,发于龟头黏膜部的称下疳。

斑:凡是形成大片,摊于皮肤之上,斑如锦文,抚之不碍手者为斑,如雀斑、汗斑、黧黑斑等。

疹:《韵会》载:“皮外小起也。”《丹溪心法》载:“疹,浮小而有头粒者。”由此可见,凡皮肤间起丘疹如针尖大小者,称之为疹,如风疹、瘾疹。

癣:癣者,徒也,言其到处转移,状如苔藓。癣之含义甚广,凡皮肤增厚伴有鳞屑或有渗液、边界清楚的皮肤病,统称为癣,包括多种急慢性皮肤病,如真菌引起的体癣、白癣(银屑病)、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湿癣(湿疹)、干癣(慢性湿疹)、头癣、手癣、足癣等。

疣:长于皮肤上的良性赘生物,又称瘊子,多发于手背及指间,或如黄豆大小,上生多刺,又名刺疣、千日疮。

四、肛门病类

痔:痔者,峙也,有峙突的意思。凡肛门和耳、鼻孔等处,有小肉突起者,皆谓之痔。如生于鼻腔内的称鼻痔(鼻息肉),生于耳道内的称耳痔(耳道息肉),生于肛门齿线上的称内痔。由于痔的发病部位以肛门部较为多见,故归属在肛门病类中解释。

漏:凡溃疡疮孔处流脓,经久淋漓不止,犹如滴漏,故名漏。多发于乳房、颈部、肛门等处。漏,包括瘘管和窦道两种。瘘管是指体表与脏腑之间的病理性管道,具有内口和外口;窦道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一般只有一个外口。

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和反复感染而形成的慢性溃疡性梭形裂口。古代外科专著中没有肛裂病名的记载,对其症状及发病原因等,在《外科心法要诀》中有所提及,如“肛门围绕,折纹破裂,便结者,火燥也”。

肛痈:肛门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包括肛门周围多种疾病,如生于肛门内外的肛门痈、生于会阴部的悬痈、生于尾骨略上的坐马痈、生于尾膂穴高骨上的鹳口痈等。这些痈疽溃后久不收口,大多形成肛瘘等,故统称为肛痈,即西医学所称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五、肿瘤类

瘿:瘿者,缨也,如缨络之状,发于颈部结喉正中之处。局部漫肿或结块,可随吞咽上下活动。中医有五瘿:气瘿、肉瘿、血瘿、筋瘿、石瘿,相当于西医学的甲状腺疾病。

瘤:瘤者,留也。凡瘀血、浊气、痰滞停留于人体组织之中,因其聚而形成结块者,称为瘤。本病随处可生,多发于皮肉筋骨之内。中医有六瘤:气瘤、肉瘤、筋瘤、血瘤、骨瘤、脂瘤。

岩:发于体表的肿块,坚硬如石,形状不规则,状似岩突,破溃后疮口中间凹陷很深,形如岩穴,故名岩。如生于乳房的称乳岩,生于阴茎部的称肾岩(肾茎癌),生于唇部的称唇岩等。岩与癌同,即西医学之恶性肿瘤。

六、其他类

风:风为百病之长,故外科以风命名的疾病很多,病种广泛,包括疮疡、皮肤、口腔、肛门等疾病,如破伤风、麻风、白癜风、鹅掌风、喉风、唇风、肠风等。这些以风取名的疾病的共同特点就是发病多与风邪有关,多为起病较急、发展较快的急性疾患。

毒:邪之凶险者谓之毒,古代将一些病情重且发展快的疾病和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之为毒。外科以毒来取名的疾病很多,病种庞杂,包括感染性疾患如委中毒、耳根毒;病毒性的时毒;过敏性疾患,如风毒、湿毒;遗传梅毒称胎毒;痘及麻疹后遗的痘毒、痧毒等。由于以毒取名的疾患不能概括某一性质的疾病,故临床已较少应用。

痰:以痰取名的外科疾病大多发于皮里膜外,肿硬似馒,皮色不变,按之有囊性感,将溃时皮色转为暗红,溃后或出黏液,或脓中夹有败絮样物质。因此,以痰取名的疾病,归纳起来大致相当于西医的两大类疾病:一类是结核性疾病,如流痰(骨关节结核)、肾俞虚痰(腰部冷脓肿)、穿拐痰(踝关节结核)、乳痰(乳房部结核);一类是腺体性的囊肿性疾病,如痰包(舌下腺囊肿)、痰瘤(颌下腺囊肿)等。第三章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外科的各种疾病大多生于体表,表现为局部病症,但与全身有着密切的联系,即所谓“必先受于内,然后发于外”。任何一种外科疾病都有其不同的致病因素,病因不同,发病机理也不同。因此,了解外科疾病的各种病因病机,掌握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对于诊治外科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节 致病因素

中医学的病因学说的特点是“审证求因”,即通过审察病变的各种表现,来推求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并指导治疗的中医诊断原则。外科疾病的发生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为了恢复生理平衡而产生的一系列症候。因此,掌握好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特点,对于分析不同的外科疾病,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意义。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有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室损伤等。现分述之。

一、外感六淫邪毒

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是随着季节时令变化的六气,其太过或不及均能直接或间接地侵害人体而发生外科疾病。当这种气候变化成为致病因素时就称为六淫邪毒。《外科启玄》云:“天地有六淫之气,乃风、寒、暑、湿、燥、火,人感受之则营气不从,逆于肉理,变生痈肿疔疖。”六淫致病有两方面的因素:一为患者素体虚弱,卫外不固,六淫邪毒乘虚而入,这是个体发病的主要原因,如《内经》所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二为六淫邪气太盛,邪毒的毒力太强,超过了人体正常的抗病能力。六淫邪毒致病范围相当广泛,它包括现代医学生物性(细菌、病毒、原虫等)、物理性(高热、低热)、化学性(药物刺激)以及抗原抗体反应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

六淫邪毒所引起的外科疾病大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温、风热,易患热疮、风热疮;夏季多暑热,易生暑疔、暑湿流注;秋季多燥,皮肤易干燥、枯槁;冬季多寒,易患冻疮、脱疽等。其次,六淫邪毒致病与地理环境有关,如北方多风寒,患脱疽、冻疮者多;南方多湿热,患足癣、痱子者多。再者,六淫邪毒致病,可一邪独犯,亦可合邪致病,且以后者多见。另外,六淫邪毒均能化热生火,而外科疾病中以热毒、火毒致病者最为常见,这是六淫邪毒致病的一大特点。

1.风

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故发病迅速。风为阳邪,风盛则燥,风犯肌肤则见各种斑疹、风团,成块成片,或皮肤干燥,遍身奇痒,病变多不滋水,不糜烂,如瘾疹、干癣等。风邪上行,多侵犯人体头面、颈部,在外科多与湿、热相兼而发病,如颈痈、抱头火丹等。风邪病位在上,在表,其肿宣浮,患部皮色或红或不变,痛无定处,走注甚速,常伴恶风、头痛等全身症状。

2.寒

寒性收引凝滞,寒胜则痛,寒邪侵袭人体常可使经络受阻,气血凝滞,血行不畅,易患冻疮、脱疽等病。寒为阴邪,致病一般多为阴证,常侵袭人之筋骨关节。患部多表现为色紫青暗,不红不热,肿势散漫,痛有定处,得暖则减,化脓迟缓,常伴恶寒、四肢不温、小便清长等全身症状。

3.暑

暑为阳邪,乃火热所化,暑多挟湿。盛夏酷暑,蕴蒸肌肤,轻则长痱子,重则长疖肿;汗出过多,易伤津耗气,若汗出不畅,以致暑湿停留,易生痱;复经搔抓,破伤染毒,即可发生暑疖,甚至导致暑湿流注。如暑湿热邪相兼发病,症见患部焮红、肿胀、灼热、糜烂流脓,或伴滋水,或痒或痛,其痛遇冷则减,常伴口渴、胸闷、神疲乏力等全身症状。

4.湿

湿为重浊之邪,以长夏感受者多。湿性下趋,故外科疾病多发于下半身,多与湿邪有关。湿性粘腻,着而难去,为阴邪,多病程较长,难以速愈,或反复发作。湿邪致病,常与风、寒、暑、热相兼为病,但外科疾病中以湿热、暑湿致病多见。如湿热客于肌肤,表现为皮肤起水疱,糜烂、渗出,局部感染后水疱化脓,形成脓疱,伴有灼痛、瘙痒,见于急性湿疹继发感染,脓包疮等。如湿热下注,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滋流黄水,甚则焮红疼痛,水疱、溃烂、坏死,疼如汤泼火灼,或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如丹毒、下肢慢性溃疡并发感染、脱疽、淋证等。总之,湿邪致病肿胀明显、沉重如裹,水疱迭现,化热成脓,渗液流滋,瘙痒难忍,常伴纳差、胸闷腹胀、大便稀薄、四肢困倦、舌苔厚腻、脉濡或缓等全身症状。

5.燥

燥邪为病,有凉燥与温燥之别,在外科的发病过程中,以温燥者居多。燥为阳邪,最易伤津耗液,使皮肤失去津液濡养,多致皮肤干燥皲裂,外邪乘机侵袭,易致生痈,或引起手足部疔疮等。燥邪易侵犯手足、皮肤、黏膜等部位,引起患部干燥、枯槁、脱屑等,常伴口干唇燥、咽喉不爽、大便秘结或疼痛皲裂等全身症状。

6.火

火邪属热,为阳盛所生。火邪是外科疾病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火邪是热邪的进一步发展,火热郁久可化毒,热毒势缓,火毒势急。火热蕴于肌肤,可见局部焮红灼热,疼痛,热毒郁久,肉腐成脓,如疔、疖、痈、疽等。故《医宗金鉴》曰:“痈疽原是火毒生。”火毒内攻脏腑,症见高热头痛,烦躁不安,苔多黄厚,脉多红数,甚则神昏谵语、痉厥动风,如疔毒“走黄”,疽证“内陷”等。总之,火为阳邪,其病多为阳证,发病迅速,来势猛烈,局部红肿热痛,容易化脓腐烂,或有皮下瘀斑,常伴高热、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全身症状。

二、感受特殊之毒

特殊之毒包括虫毒、蛇毒、疯犬毒、漆毒、药毒、食物毒和疫毒。此外,凡未能找到明确致病的病邪也称为毒,如无名肿毒。外科疾病中,可因虫兽咬伤、感受特殊之毒而发病,如毒蛇咬伤、狂犬病;有因虫螯刺伤后引起的虫咬皮炎;某些人由于禀性不耐,接触生漆后而发漆疮;服用某些药物或食物后可引起一些过敏性皮肤病,如药毒(药物性皮炎)、瘾疹(荨麻疹)等;尚有金刃竹木创伤后所致的疮疡也属毒,如外伤染毒等。有的具有传染性,常伴有疼痛、瘙痒、麻木、发热、口渴、便秘等全身症状。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观察到某些致病因素不能用六淫毒邪来概括,而另创立了毒邪发病学说,这也是外科病因学的一大发展,为后世提供了辨证施治的依据。

三、情志内伤

情志是指人的内在精神活动,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故又称七情。在一般情况下,属于生理活动的范围,不会致病;若由于长期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了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会引发外科疾病。如情志不畅,肝气不舒,郁而化火;肝郁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以致气郁、火郁、痰湿互结经络,结聚成块,形成瘰疬。又如肝主疏泄,能调节乳汁的分泌与排泄,若产妇精神过度紧张,易致肝胃不和,使乳汁积滞、乳络不畅,以致气血凝滞,经络阻塞,导致乳痈的发生。又如瘿病的发生,多由于忧思恚怒,情志内伤,以致肝脾气逆,脏腑失和而生。至于肿瘤的发病,更与情志内伤有关,朱丹溪认为乳岩是“忧怒郁闷,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所致;失荣之病,《医宗金鉴》认为乃“忧思恚怒,气郁血逆与火凝结而成”。由于人的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尤其与肝胆胃三经关系至为密切,故由情志内伤引起的外科疾病,大多发生在乳房、胸胁、颈项两侧等肝胆胃三经循行部位,患处肿胀,或软如馒,或硬如石,常皮色不变,疼痛剧烈,或伴精神抑郁、性情急躁、易怒、喉间梗塞等症状。

四、饮食不节

饮食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健康的必要条件。饮食不节可导致外科疾病的发生。过食肥甘厚味、醇酒炙博或辛辣刺激之品,可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湿热火毒内生,同时感受外邪就易发生痈、有头疽、疔疮等外科疾病,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膏粱之变,足生大丁。”饮食不节、脾胃火毒所致的痈、有头疽、疔疮等病,较单纯由外邪所引起的更为严重,如消渴病合并有头疽。湿热火毒下注肛门则成肛周脓肿和痔疮等疾病,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暴饮暴食或素体脾胃阳虚引起的外科疾病则见食滞肠胃,宿食不化,脘腹饱胀,腹痛,恶心呕吐,嗳腐吞酸,如胃脘痈、肠痈等。饮食不洁,可因虫积腹痛导致蛔厥、肠结。

五、外来伤害

凡跌打损伤、金刃竹木、沸水、火焰、强酸、强碱等一切物理和化学因素都可直接伤害人体,轻则损伤皮肉筋骨,重则脏腑受损、气血所伤。凡外来伤害因素作用于人体后,首先引起损伤部位气血凝滞、邪毒与气血相搏,或成瘀肿,或热胜肉腐而成脓肿。同时也可因外伤而再染毒邪发生破伤风或手足疔疮等。或因损伤后导致筋脉瘀阻,气血运行失常,而发生脱疽等。因外来伤害发病急骤,变化迅速,临床应及时处理。

六、劳伤虚损

劳伤虚损包括房室损伤和劳倦所伤两类,导致脏腑气血受损,阴阳失和而发生疾病。房室伤于肾,由于肾气不足,肾精亏虚,风寒痰浊乘虚而入,阻滞气机,化为痰瘀,结聚骨、关节等处而形成流痰、附骨疽等。若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灼津为痰,痰火凝结,而生瘰疬,且瘰疬治愈之后,每因体虚而复发,尤以产妇更为多见。肝肾不足,寒湿外侵,凝聚经络,痹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可致脱疽。由房室损伤而致的外科疾病,多为慢性疾患,病变可深入骨与关节,虚寒证象多见,患部肿胀不著,不红不热,隐隐酸痛,化脓迟缓;或见阴亏火旺证象,患部皮色暗红,微热,常伴头晕腰酸、神疲乏力、遗精、月经不调等全身症状。此外,劳倦损于脾,元气虚弱,卫气不固,百病丛生,或发外疡,或生瘿瘤,或中气下陷,肛门失摄,或患痔疾、脱肛等症。

以上各种致病因素可以单独致病,也可以几种因素同时致病,且内伤和外感常常相合为病。所以对于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应该具体分析,分别对待。此外,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与其发病部位有一定的联系。如凡发于人体上部(头面、颈项、上肢)的,多因风温、风热所引起,因为风性上行;凡发于人体中部(胸、腹、腰、背)的,多因气郁、火郁所引起,因为气火多发于中部;凡发于人体下部(臀、腿、胫、足)的,多因寒湿、湿热所引起,因为湿性下趋。所以,临证时对每一种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应结合局部与全身症状进行全面分析,以审清病因,推断病机。第二节 发病机理

外科疾病的发生与脏腑、气血、经络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病机理主要是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调。

一、邪正盛衰

外科疾病与其他任何疾病一样,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邪气入侵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一般情况下,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盛、卫气卫外功能固密,即使人体感受六淫邪毒或情志内伤,也不一定发病;反之,人体正气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则邪气乘虚而入。当邪气侵袭人体时,正气就抵御邪气,若正气充盛,抗邪有力,则病邪难以侵袭人体;若邪气偏胜,正气相对不足,邪盛正衰,破坏了气血的正常运行,使局部气血凝滞,或阻于肌肤,或留于筋骨,或致脏腑失和,即可发生外科疾病。一般来说,邪实正盛,外科疾病均表现为阳证、实证,发展顺利,预后较好;正气不足则表现为阴证、虚证;正虚邪恋或正虚邪实则容易逆变,预后不良。在邪正斗争过程中,可产生一系列的全身症状,如形寒、发热、头昏、头痛、骨节酸楚、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或白或黄、脉或紧或数,甚则出现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苔黄糙或灰腻、舌质红绛、脉洪数或弦数等。邪正斗争不但决定疾病“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特性,而且直接影响着疾病的预后和转归。

二、气血凝滞

气血在经脉中循环周流,相辅而行,内养脏腑,外濡肌肤以维持生命活动,抵御外邪侵袭。如若外科疾病的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客于肌肤,则这种生理平衡被打破,引起经络阻塞而发生气血凝滞,瘀滞的气血不循脉道,则阻于肌肤、筋骨而发生各种外科疾病。外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随着病理过程的发展和变化而呈现动态变化。当致病因素造成局部气血凝滞,通过治疗,祛除致病因素,使气血运行恢复正常,则使外科疾病得以消散吸收而痊愈。如果局部气血凝滞进一步发展,郁而化热,致使热胜肉腐,血肉腐败而为脓。当脓肿形成后,如治疗得当,及时切开引流,或人体正气不衰,抗病能力尚强,脓肿自行溃破,脓液畅泄,毒从外解,气血凝滞得以解除,形成溃疡后,脓腐渐除,新肉生长,最后疮口愈合。

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否,与人体的气血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血旺盛者不易受邪发病,反之,则易于发病。气血的盛衰直接关系着外科疮疡的起发、破溃、收口等,对整个病程的长短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如气血充足,外科疮疡不仅易于起发、破溃,而且易于生肌长肉而愈合;如气不足者则难以起发、破溃,血不足者则难以生肌收口,甚至气血不足者无力抗邪托毒,毒不能随脓出而解,易发生邪毒内陷,侵入营血,内攻脏腑,引起危重证候的发生,故治疗外科疾病必须考虑患者气血盛衰的情况,常用补益托毒之剂,通过补益气血而扶正托毒外出,促使疾病早日康复。可见气血的盛衰,与外科疾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着密切关系。

三、经络阻塞

局部经络阻塞是外科疾病的发病机理之一,人身“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地”,身体经络的局部虚弱也能成为外科疾病的发病条件,如外伤瘀阻后形成瘀血流注;局部损伤后易为毒邪侵犯而发生痈肿,头皮外伤血肿后常可导致油风的发生等。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联络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传导毒邪的通路。体表的毒邪,由外传里,内攻脏腑;脏腑的内在病变,由里出表,外达体表,都是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形成的。此外,十二经脉气血的盛衰与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如《外科启玄》所说:“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此六经皆多气少血,凡有疮疡,最难收口;如手厥阴心胞经,手少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此四经皆多血少气,凡有疮疡宜托里;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此二经气血俱多。”在临床治疗上,《外科大成》提出:“气多者行其气,血多者破其血,气少者难于起发,补托之,血少者难于收敛,滋养之。”由此可见,经络与外科的发病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脏腑功能失调

人体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因此,外科疾病虽然绝大多数发于体表的某一部位,但与脏腑有着一定的联系。如脏腑功能失调,可以导致疮疡的发生。正如《外科启玄》说:“凡疮疡,皆由五脏不和、六腑壅滞,则令经脉不通而所生焉。”《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因心主火,火毒炽盛则可发生疔毒、疮疡等外科疾病。“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属土,喜燥恶湿,如脾失健运,水湿停滞,外溢皮肤可为渗出、糜烂、疮疡滋水淋漓,在部分疮疡和皮肤病中较为多见。“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则易感寒邪,寒邪外迫,凝滞经脉,则出现肢冷、畏寒等现象,从而引起脱疽、冻疮等疾病的发生;肠胃湿热蕴蒸,可发为痤疮;肺肾两亏,可发生瘰疬、流痰。可见,外科疾病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有一定关系。

脏腑的功能失调可以反映于体表,而体表的毒邪通过经络的传导对脏腑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有头疽、颜面部疔疮、疫疔、毒蛇咬伤等可因热毒、疫毒、蛇毒的毒邪炽盛,或因体虚正不胜邪,而使毒邪走散,内攻脏腑。如毒邪攻心,蒙蔽心包,扰乱神明,则出现神昏谵语;若毒邪犯肺可见咳嗽、胸痛、痰血等许多危重证状,而成走黄、内陷之证。其他如古代医家总结的判断外科疾病预后的“五善”“七恶”等,都说明了脏腑的受害与否,可作为判断外科疾病预后好坏的一个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与气血、脏腑、经络的关系极其密切。外科疾病总的机理即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引起局部的气血凝滞,营气不从,经络阻塞,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等,但概括而言,都脱离不了阴阳失衡这一病机总纲。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气血、脏腑、经络均寓于阴阳之中,如气为阳,血为阴;腑属阳,脏属阴。经络之中又有阳经、阴经之分,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破坏了这种关系,造成了阴阳的平衡失调,就可能导致外科疾病的发生。因此,在“审证求因”过程中只有抓住八纲辨证中的总纲才不致有误,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要把调理阴阳作为治疗外科疾病总的治疗原则。第四章中医外科疾病辨病与辨证第一节 辨病与辨证

中医外科疾患都是以病命名的,如《疡科心得集·疡证总论》云:“凡治痈肿,先辨虚实阴阳……又当辨其是疖、是痈、是疽、是发、是疔。”外科疾病的诊疗特点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且往往先辨病,后辨证。所谓辨病,就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现象、本质及其变化规律。任何疾病都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其发病原因、病机变化与转归、预后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局部红肿热痛是阳证疮疡的共同特征,而痈是局部光软无头,结块范围多为6~9厘米,易脓,易溃,易敛,一般不会造成陷证;有头疽初起即在肿块上有粟米状脓头,疮面渐渐腐烂,形似蜂窝,范围常超过9厘米,难脓,难溃,常可合并内陷。肉瘿与石瘿均为瘿,但前者是良性肿瘤,后者是恶性肿瘤,其转归预后绝然不同,必须及早分明。所以,在外科领域中,辨病尤为重要。因此,临床应先辨病,明确诊断,但同一疾病在发病不同阶段,或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其临床症状迥异,治法也不相同,故在辨病基础上尚需结合辨证。

中医学特别重视辨证,只有通过辨证,才能把握疾病的本质,抓住动态变化中的相对静止,进而指导临床施治。辨证即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来收集与疾病有关的临床资料并加以思考、推理和判断,进而对其病变的病因病位、病变机理、功能状态及演变趋势等作出综合性的评定,从而得出一个证的概念。外科疾病多有局部症状及体征,因此辨证不仅要辨全身症状,还要辨局部症状。如流痰发病缓慢,局部不红不热,化脓也迟,溃后脓稀薄如痰,不易收口,以阳证阴证来辨属阴证疮疡。但结合全身症状来辨,病的后期,如见日渐消瘦,精神委顿,面色无华,形体畏寒,心悸,失眠,自汗,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或虚大者,属气血两亏证;如见午后潮热,夜间盗汗,口燥咽干,食欲减退,或咳嗽,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属阴虚火旺证。又如脱疽,根据疾病发展和临床表现特点,临床上常分为寒湿阻络证、血脉瘀阻证、湿热毒盛证、热毒伤阴证和气血两虚证。因此,掌握好辨病的意义和原则,准确应用辨证的方法,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二节 中医外科疾病四诊应用

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是辨病与辨证是否正确的先决条件。四诊的内容虽有不同,但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的,临床运用时必须四诊合参,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和辨证。

一、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患者的局部表现和全身情况的一种诊察病情的方法,包括望局部病变、望精神、望形态、望舌等内容。(一)望局部病变

局部病变是外科患者必具备的临床症状,也是望诊的重点。某些疾病有其好发部位,如疔疮多发于颜面手足,冻疮好发于暴露部位或四肢末端,蛇串疮常发于胁肋部,白疕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疮疡之病,未溃者称肿疡,已溃者称溃疡。临床所见,凡肿疡局部病变色红者,多为热证;白者,多为寒证;青紫色者,多为血瘀;黑色者,多为坏死。岩性溃疡,多呈菜花样突起,或基底部见珍珠样结节,或如岩穴,渗流血水。臁疮溃疡边缘硬突,起“缸口”,周围皮肤乌黑。瘰疬的疮口呈现空腔或瘘管流脓渗液,久不愈合。如阳证溃疡未脓而突然疮陷色暗,是走黄、内陷的征象;阴证溃疡疮色紫暗,则为难愈、难敛的征象。(二)望精神

望精神,即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可以判断脏腑、阴阳、气血盛衰和病情轻重及预后的情况。如《外科秘录》曰:“疮疡形容憔悴,精神昏短……死兆也。”又曰:“疮疡奇痛奇疼而有神气,此生之机也。”凡精神振作,目光明亮,反应灵敏,形容自如,呼吸均匀,神采奕奕为有神,虽病而正气未衰,气血充足,脏腑功能良好,无论新病久疾,皆属佳兆;凡精神萎靡,目光黯然,迟钝缓慢,形容憔悴,呼吸急促或不均匀,是正气已衰,气血衰弱,脏腑功能失常之象,是谓失神,不论急慢性疾病,均属凶险。若神识昏糊不清,烦躁不安,为邪入营分、毒传心包的表现,多见于疔疮走黄、有头疽内陷。(三)望形态

望形态,即观察患者的外形体态及动静姿势,以预知疾病的内在变化。如肥胖者每易聚湿生痰,而瘦人阴虚多火而津少,所谓“肥胖者多痰,瘦者多火”。若患者跛行或步履维艰者,多为下肢筋骨关节有病,如环跳疽、下肢丹毒等;驼背者,多为脊椎有病。若颈项强硬,转动困难者,提示颈项部有病变,如有头疽、颈痈。若患者以手托下颌,而呈颈缩俯形之态,多为颈椎流痰。女性手托乳房缓慢而行者,多为乳痈。四肢抽搐、角弓反张,是为破伤风。总之,形态异常能提示病变的所在,有助于诊断。(四)望舌

望舌即舌诊,通过观察舌象以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一种诊察方法。望舌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舌质、舌苔和舌的形态三方面的变化。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苔为胃气的反映,因此舌象的各种变化可以测知脏腑气血的虚实、病邪的深浅、津液的盈亏。如舌尖红为心火上炎,多见于头面部疔疮及丹毒患者;红而起刺者属热极,红而干燥者属热盛阴伤,舌绛为邪热深入营分,多见于疔疮走黄、有头疽内陷。舌质淡白,多为气血不足;舌淡白而胖,多属阳虚,常见于疮疡溃后脓出过多的患者,或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流痰。舌胖嫩而舌边有齿痕,多属气虚、阳虚,系统性红蝴蝶疮后期或应用大剂量激素之后,常能见到此种舌质形态。舌光如镜,舌质红绛,伴有口糜,为病久阴伤胃虚,或应用大剂量抗生素之后也能见到此种舌质。疮疡初期有表证者多有白苔。热盛时舌尖边红而有白厚干苔;舌苔白嫩而滑,属里虚寒证,多见脱疽;青紫舌,多属瘀血征象,常见于瘀血流注。黄苔均为热象,疮疡在化脓阶段多见此苔;舌苔黄燥而起干刺或中有裂纹,为热极伤阴,多见于疔毒走黄或内陷证。腻苔,多为湿重的征象,白腻为寒湿,黄腻为湿热。黑苔有寒热之分,热者是苔黑而燥,为热极化火,津液难复,表示病情已至危候;寒者是苔黑而不燥裂,舌质亦滑而不紫赤,为阳虚寒极,命门火衰,黑色上泛所致。

二、闻诊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声音是指诊察患者的语言、呼吸、呕吐、呃逆等各种声响;嗅气味是指嗅患者分泌物的气味,如脓液、痰涕等。(一)听声音

1.语言

患者语音的强弱可以反映人体正气的盛衰,一般来说,声音高亢、烦躁多动者多属实证、热证;语音低微,少言而沉默者多属虚证、寒证。患者谵语、狂言,多为疮疡热毒走黄或内陷的证候之一。呻吟呼号,为疮疡毒势鸱张或酿脓阶段,或溃烂时出现剧烈疼痛的表现,常见于指疔、脱疽毒盛期、岩症晚期等。其他如烂疔疮面有捻发音;胸膜部疮疡透膜者,可有气泡破碎音等。

2.呼吸

正常情况下,外科疾病一般不会影响患者肺的呼吸功能,只有危重病症影响到全身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时候,才会出现异常呼吸。例如:气粗喘急,在外痈中多是毒邪内陷传肺之险证;在内痈中多为肠结、胃肠穿孔等腹胀过度的表现。气息低促,是正气不足的虚脱现象,多见于久病之人,如岩症晚期等。若急性病患者,由气粗喘息转为气息低微,为正气已伤,病情更趋危重。

3.呕吐、呃逆

多由病邪犯胃,胃气上逆所致。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出现呕吐、呃逆,其发生原因也截然不同,如肿疡初起,呃声高亢有力,呕吐物酸臭秽浊,多为热毒炽盛;溃疡后期,呃声低沉无力,呕吐物清稀,夹有食物,无酸臭气味,多为胃气虚寒。若岩症晚期而见呃逆,为胃气已绝,预后不良。(二)嗅气味

嗅气味,主要包括嗅病体的气味、分泌物和排泄物气味。疮疡溃后无特殊气味者多为顺症,容易愈合;如脓液腥臭秽浊,则病在深里,较难愈合。如肛门周围脓肿,溃脓臭秽,多成瘘管。儿童头部糜烂结有黄痂,伴有鼠尿臭者是头癣。小腿部腐烂坏死,有浅棕色混浊稀薄脓液,并有恶臭气味者,可能是气性坏疽。其他如已损骨之化脓性指头炎、皮脂腺囊肿感染等,其脓液及分泌物也多带有臭秽。

三、问诊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或陪诊者,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治经过和目前的症状。问诊的顺序是,首先问患者最痛苦的症状,然后了解其发病日期、治疗经过和目前状况,掌握病情是否被控制。问诊是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问诊的技巧常能体现医生对疾病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有目的的问诊不仅可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而且可以帮助医生在临床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外科疾病虽然有形可见,但对痛、痒等自觉症状必须通过问诊,从患者叙述中得知。具体问诊内容如下:(一)问寒热

形寒发热是机体邪正斗争的反应,外科疾病如有寒热,则标志着病邪鸱盛。疮疡初起,多有恶寒发热,是营卫不和,经络阻塞,疮毒焮发所致。中期酿脓阶段,则高热不退,肿痛日增。疮疡破溃,毒随脓泄,则身热自退,肿消痛减;若脓泄而发热不退,是为毒邪未去,正不胜邪,或为毒邪流窜。若疮疡高热而突发寒战,甚至一日多次,多为毒邪走黄或内陷。疮疡阴证,初起一般不发热,中期可有低热,后期则往来潮热,如流痰、瘰疬等。(二)问汗液

汗为心液,是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疮疡汗出而热退者,是为邪从汗出,有消散的可能,如汗出而热不退者,是为邪盛,往往有酿脓之可能。疮疡兼自汗,多为气血不足。大汗、身热、口渴、腹痛、脉洪大为里热实证。先寒战,后汗出,为“战汗”,乃邪正交争,是病情的转折点。气息急促,肢冷而大汗者,谨防虚脱。(三)问饮食

疮疡患者,纳食有味者病轻,预后佳。病久而不思纳食,为脾胃衰败,病情重。渴喜引饮,多为热重;渴不多饮,多为湿重。疮疡恶心不欲食,为邪犯胃腑;如伴有高热寒战,多为热毒内陷之证;过服苦寒清热药,亦可损伤胃气而致食欲不振。此外,瘾疹常与食海鱼、虾、蟹等有关。(四)问二便

二便通畅,乃属佳兆。疮疡便秘而尿黄赤,为火毒湿热内盛的表现;如大便溏薄,小便清长,为寒湿内蕴的表现。大便长期秘结,便时疼痛,便后带血色,鲜,多为内痔、肛裂之症。儿童腹部阵痛,而有血性黏液便者,多为肠结(肠梗阻)。柏油样便,多为上消化道出血。大便形状变细,次数增多,有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粪便内有血、脓、黏液,并有特殊臭味,为锁肛痔的症状。(五)问病因或诱因

疾病的发生多有病因可寻。例如:因感受疫疠、特殊之毒,每易发生疫疔;因受针尖、竹木或鱼骨刺伤,易发生手足疔疮;乳房结块经久不散者,多为情志所伤;因接触漆器,而禀性不耐者,易发生漆疮;因服用某些药物,而禀性不耐者,可发生药毒。(六)问旧病

如既往患过肺结核者,对骨关节结核、淋巴结核的诊断有所帮助。如糖尿病者并发痈、有头疽、疗疮、疖等疮疡疾病,一般病情较重,顽固难愈,治疗较困难。如肝肾功能不佳者,应谨慎使用砒霜制剂、黄药子等。(七)问职业

皮肤病常与职业有关。如渔民、机器制造工人、染匠,常发生皲裂疮;畜牧业或皮毛制革等工作者,易发生疫疔;长期站立工作者,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八)问女性月经

外科内服药,多为活血行气通络之品,有碍于女性妊娠、月经,临证时应审慎,同时应注意有些外科疾病与月经有直接关系,如乳癖,常伴月经不调,且在经前出现乳房胀痛、肿块增大,经后胀痛消失或减轻,肿块缩小。有些瘾疹常在月经前数日开始出现风团,并随月经的干净而消失,且常伴有痛经或月经不调。(九)问家族

如麻风、疥疮、头癣等,可由家人相互传染而来。乳癖、乳岩、胃肠道恶性肿瘤、红蝴蝶疮、白疕等外科疾病可能与家族的遗传因素有关。(十)问不洁性交

梅毒、淋病、尖锐湿疣多由不洁性交引起。

四、切诊

切诊包括脉诊(切脉)和触诊两个方面。(一)脉诊

人体的脉象变化可以反映体内脏腑、气血的变化。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脏腑功能、气血盛衰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切脉可以了解病变的深浅、邪气的盛衰以及正气的强弱,从而掌握病情的变化,故脉诊是外科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外科疾病的脉象所反映的意义往往与内科不同,更应重视。在此,仅将与外科有关的常见的脉象归纳分述于下:

1.浮脉

肿疡脉浮有力,为风寒、风热在表,或风热客于上焦;脉浮无力,为气血不足。溃疡脉浮,则为病势蔓延或有续发的可能;浮而无力,则为正气耗散,易生变证。

2.沉脉

肿疡脉沉,是邪气深闭,病在深部,为寒凝络道、气血壅塞,如附骨疽、流痰等病;溃疡脉沉,为毒邪尚存于内,正气无力驱邪外出。

3.迟脉

肿疡脉迟,多为寒邪内蕴,气血亏虚;溃疡脉迟,多是脓毒已泄,邪去正衰。

4.数脉

肿疡脉数,为热邪蕴结,其势正盛,或为酿脓;溃疡脉数,为热邪未净,毒邪未化,正气已衰,预后较差。若溃疡脓出,脉洪数大者,为邪盛正衰,此为重证。

5.滑脉

肿疡脉滑而数,为热盛,为有痰,或为酿脓;溃疡脉滑而大,为热邪未退,或痰多气虚。

6.涩脉

肿疡脉涩,为实邪壅塞,气血凝滞;溃疡脉涩,为阴血不足。

7.大脉

肿疡脉大,为邪盛正实;溃疡脉大,为邪盛病进,其毒难化。

8.小脉

肿疡脉见细小,为正不胜邪;溃疡脉细而小,多属气血两虚。

9.弦脉

肿疡脉弦为气血不和,痰饮郁结,主痛;溃疡脉弦而数,则属邪毒鸱张未减,气血已虚,为逆证。剧烈腹痛者,脉多弦紧。

10.细脉

肿疡脉细,为正不胜邪,属逆;溃疡毒气大泄,脉细而有神,为顺证。若细而弱,则为阴血不足,疮口难敛。

以上所述为临床常见的脉象,可以单见,也可兼见。如浮数互见属表热证,沉迟互见属里寒证。浮、数、滑、大为阳脉,多属热、属实、属阳;沉、迟、涩、小为阴脉,多属寒、属虚、属阴。一般热、实、阳证易愈,寒、虚、阴证难治。切脉时还须辨明有力与无力,方可得出正确的诊断。清代陈士铎说:“有余之脉,宜现于未溃之先,而不宜现于已溃之后;不足之脉,宜现于已溃之后,而不宜现于未溃之先。”一般来说,外科疾病在未溃之时,正是邪盛的时候,应该见有余之脉;已溃之后,邪去正衰,应该见不足之脉,这是正常的现象。若未溃时见不足之脉,如虚、弱、细、缓等脉,则为气血衰弱,毒深邪盛;已溃之后见有余之脉,如实、洪、弦、紧等脉,则为邪盛气滞难化,均为不正常的现象。若外科疾病在肿疡或溃疡之时,见到结、代之脉,属气血衰弱,寒痰瘀血凝滞,为不良现象;若在痛极之时,偶尔出现结、代之脉,则不一定是坏象。不论肿疡、溃疡,若见散、促之脉,为气血衰竭,脏腑之气将绝,且病邪尚在进展,预后多不良。

总之,脉诊是四诊中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但必须与望、闻、问三诊合参,才能全面了解病情,深入分析疾病的病因,确定疾病的性质,从而得出正确的诊断,指导具体的治疗。如遇到脉证不符的情况,有时要舍证从脉,有时要舍脉从证。疮疡后期已见腐脱新生,而脉结代或散促,属正气内竭,预后恐有凶变,不能因局部无凶象而等闲视之,这是舍证从脉;又如痈疽初起,偶见脉伏,伏脉本凶,但其症状不重,全身情况良好者,则非危象,此伏脉是正被邪遏,一时所见,预后仍佳,这是舍脉从证。(二)触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