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7.8小时高清视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01:23:45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7.8小时高清视频】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7.8小时高清视频】试读: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刘玉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拥有6年以上高校任教经验,主讲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相关课程,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项,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具有扎实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功底。

授课特点:善于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讲解深入浅出,条分缕析,严谨而不失风趣。

张莹莹,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硕士,专业课成绩优异,教育学统考专业课成绩排名教育学部前列。在北京数家辅导机构担任考研教育学统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主讲教师,熟练掌握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知识体系、理论框架和命题规律,每年成功帮助数百位学员取得教师资格证,有丰富考前辅导经验。

授课特点:对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有较深的研究,易将深奥的理论问题通俗化,受到广大学员的一致赞扬。

第一部分 教材精讲[视频讲解]

【考查目标】

1.了解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理解教育研究方法的重要术语、基本概念,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及主要研究方法。

2.具有进行教育研究选题及研究方案设计、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等的初步能力。

3.能够运用教育研究原理分析和评论教育研究设计、成果及典型案例。

第1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1.1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是对教育研究方法基本情况的介绍,其中涉及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研究范围;体系结构和分类等,明确了教育科学研究在发展教育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学员需要重点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能够结合教育实践灵活应用。

1.2 重难点导学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界说(一)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

1.方法

方法是作为一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和准则。它是对研究活动本身的反思,其实质在于规律的运用,遵循规律就成了方法。

2.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是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发展的活动。教育研究与所有科学研究一样,由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其突出特点是富有创造性。其意义在于:改善教育实践;推进理论建设和提高教师素质。【例1】简答题:教育科学研究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理论支撑,是提高办学效益、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1)开展教育科研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了正确的教育思想,才可能产生正确的教育行为。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开展教育科研,认识和把握中小学教育规律和特点,探索素质教育的办学途径。(2)开展教育科研,有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管理的水平。教育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教育工作者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教育科研可以使教师自觉钻研教育理论并运用理论去了解、分析、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逐步探索、揭示和掌握教育规律。通过解决各种教育矛盾和问题,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3)开展教育科研,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学术文化,提高办学品位,形成学校特色。通过教育科研不仅可以出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增强师生员工的科研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精神,使学校不断提升学术文化的水平。通过教育科研,能够出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形成学校的“拳头产品”,从而形成学校的优势和特色。(4)开展教育科研,有助于校本培训,能够提高广大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他们的教育科研素养。教师在参与科研活动中可以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运用教育理论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研究的水平。从培训角度看,参加教育科研本身就是一种培训教师的有效途径,可以说是一种校本培训。(教育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激发教师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5)开展教育科研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的根本保证。教育科研可以为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教育信息,可以进行超前论证,可以开展实验探索,提供科研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6)开展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探索、研究和实验,有助于揭示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可以说,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幅度。(3)教育研究方法

①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

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它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②教育研究方法具有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特点

a.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

b.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

c.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

d.强调方法的科学性,它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e.有创造性,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这是研究最重要的特点。

③教育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独特特点

a.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b.研究的周期较长;

c.针对性、实践性强;

d.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例2】单项选择题:区别科学方法与非科学方法最主要的特性是(   )。

A.预见性  

B.精确性

C.客观性  

D.系统性【答案】C【解析】方法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其中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客观性问题。【例3】单项选择题:近年来,一些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及其中潜在的、无序的和偶然的因素。这种发展方向体现了教育研究(   )。[统考2010研]

A.经验—分析范式

B.社会批判范式

C.诠释—理解范式

D.复杂思想范式【答案】D【解析】复杂思想范式是和世界的多样性、随机性、组织性、突变性、无序性等概念相对应的一种研究范式。复杂性思想关注随机性,不确定性,偶然性,潜在性,正是这些系统内外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客观世界变得复杂,使思维主体本身要具备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复杂性思想)去面对世界自身的复杂。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及其中潜在的、无序的和偶然的因素正是体现了教育研究的复杂思想范式。【例4】单项选择:教育科学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特点不包括(  )。

A.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B.研究方法比较独特

C.研究的周期较;针对性、实践性强

D.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答案】B【解析】教育科学研究还有它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独特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②研究的周期较长;③针对性、实践性强;④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二)教育研究方法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

1.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1)教育研究方法学

教育研究方法学是关于研究教育现象和过程的一般方法原则的知识体系,是将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手段、形式、方式加以理论化、系统化。(2)教育研究方法论

教育研究方法论是从哲学观、世界观的应用中概括出来的一般方法原则,是方法的理论表现形态。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课题(1)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基本过程,结构模式,研究程序、方法、手段以及应遵循的逻辑或方法论规则;(2)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及方法间的辩证关系;(3)教育理论的形式化、证明和评价的一般认识论原理;(4)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新方法的内容、特点以及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一)教育研究方法的四种研究水平

1.直觉观察水平即资料收集水平,回答的问题是“发生了什么”。如:小学一年级学生一节课能认识多少字?小学一年级男女学生在师资方面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属于探究因果关系水平的研究。如:识字能力的增强是因为新方法还是得益于日常中的家庭教育?

3.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回答的问题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将发生同样现象吗?”。如:若新方法在城市有效,是否在农村同样有效?

4.理论研究水平,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原则?”。如:研究结论显示,新方法之所以有效,是由于它符合汉字结构特点和儿童的认识特点和规律。

补充:(1)效度:研究的效度指结论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2)信度: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

注意:信度是效度的一个必要的保证,也就是说,一项研究不可能没有信度却有效度。如果一项研究是不可靠的,我们就不可能有信心去解释结果,并将它推广到其他的人群和条件中去。从本质上说,信度和效度共同构成了研究的可靠性。(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

1.按适用范围和概括程度分(1)适用于某一科学研究领域的特殊方法,是具体的科学方法论,如观察法、问卷法、文献法等;(2)适用于各门科学的一般的研究方法,如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自然科学的一般方法、教育科学的一般方法等;(3)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论,即哲学方法论,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

2.按研究目的、功能、作用分(1)基础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有关。也成为“纯研究”。(2)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是什么”和“要解决什么”的问题。目前绝大多数教育研究是应用性研究。如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状况的研究、启发式教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3)发展研究。发展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的策略,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改进”,如教育法的研究、课程及教材的研究等。(4)评价研究。评价研究是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回答的问题是“怎么样”,如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验成效的评价。校本教材与传统教材的比较分析等。(5)预测研究。预测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例5】单项选择题:按研究目的、功能、作用分,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包括(  )。

A.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

B.基础研究、案例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

C.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反馈研究

D.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答案】A【解析】按研究目的、功能、作用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

3.按研究方法分(1)历史研究。历史研究涉及对过去发生事件的了解和解释。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以往事件的原因、结果或趋向的研究,有助于解释目前事件和预测未来事件。如: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等。(2)描述研究。描述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以及测验等手段搜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时问题的研究。(3)相关与比较研究。相关研究是对两个或更多数量的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以及相关程度进行判定,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相关或用于预测;比较研究是按一定标准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共同规律和特殊本质,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4)实验研究。实验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根据一定的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造能验证实验假设的系统和环境,主动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从而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5)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是对复杂的教育问题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发现其内在规律或一般性结论。

三、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一)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

1.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转变教育观念,从而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促进理论发展。

2.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手段,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二)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

教育科学理论的产生需经过如下过程:首先提出一定理论构思,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研究,对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类比和推理,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科学研究,促使人类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思维的具体,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因此,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相应地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体系。(三)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

教育科学研究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主要途径,主要表现在:

1.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教师的知识能够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改善并趋向合理;

2.正确的研究方法论指导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增长才干,提高科学的鉴识力,认识教育科学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不失时机地抓住前沿课题进行卓有成效的研究;

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自己和优秀教师的教育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以丰富、充实和发展教育科学。

4.对于青年教育工作者而言,通过接受系统的研究方法论指导,可以避免盲目探索,少走弯路,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尽快成长。【例6】单项选择题: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

A.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

B.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C.为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D.为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答案】C【解析】有了教育的科学,才会有科学的教育。教育要现代化,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就必须通过教育研究,在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结构体系、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有:①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转变教育观念;②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手段,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

第2章 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2.1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基本特征,以及影响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基本因素。对本章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习者历史的把握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多方面联系,从而具体揭示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基本规律。

2.2 重难点导学

一、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基本特征(一)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

1.概况

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们还不能对自然界、社会、教育进行解剖分析,他们把教育当作一个整体进行观察研究。无论唯物论或辩证法思想都带有原始的、自发的、朴素的性质。该时期教育研究方法论思想的最高成就体现在中国古代教育观以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中的方法论思想上。【例1】选择题: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的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  )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

A.朴素唯物论   

B.辩证唯物论

C.辩证唯心论   

D.经验论【答案】A【解析】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们还不能对自然界、社会、教育进行解剖分析,他们把教育当作一个整体进行观察研究。

2.古代中国研究教育方法论观点的特点(1)考察教育问题的立足点,是从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则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2)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3)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4)各种学派基于不同的哲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和教育观,而形成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思想观点。

3.古代西欧,亚里士多德及希腊哲学家们提出系统的推理方法—逻辑法和科学研究的“归纳—演绎”程序,并且研究了这个程序所要遵循的方法,对以后的教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1.概况

近代科学产生后,教育研究进入了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这是以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研究方法论时期。代表人物是培根、笛卡儿和康德。

2.特征(1)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露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2)教育研究方法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认识论揉合在一起的,并初步形成了归纳法和演绎法。(3)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4)反对权威专断,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三)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上半叶)

1.概况

这个时期,随着新兴科学和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入和教育学科的专门化、专业化的加强,教育研究方法的独立性、专门性问题开始突出。这一时期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有杜威、桑代克、拉伊和梅伊曼等。

2.特征(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从哲学方法论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专门研究领域;(2)构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他学科移植而来的;(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理论中的基本派别¡ª¡ª进步的与传统的、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流派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4)受西方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明显地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5)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独立学科的同时,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取得显著进展;(6)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产生和广泛传播、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四)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

1.概况

这一时期,科学的发展带动了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人们开始把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揭示科学的发展对教育研究方法变革的影响。

2.特征

受现代科学发展的影响,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表现出如下特征:(1)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使科学研究中直观性的程度减少,抽象化的程度提高,产生了逻辑思维方法高度发展的必要性。(2)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科学的进一步分化和综合产生了一些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促使科学研究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增强,产生了系统理论等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新学科,与此同时促进了综合的思维方式的发展。(3)现代科学发现了一系列原有科学理论体系不能解释和说明的新事实,破坏了科学体系原有的原则和思维前后一贯的逻辑严密性,产生了现代科学范畴体系的许多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促使逻辑方法向前发展。(4)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日益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由此产生了,科研课题的各个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必要,从而也产生了协调科学研究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方法论。

3.科学发展和方法论变革对现代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1)在方法论方面如何处理好一般方法与具体方法、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教育科学的逐渐分化以及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要求教育科学方法论科学体系重新建构,这就涉及方法论中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多元化与整体性的统一等根本问题。(3)系统科学在教育研究中的初步应用要求处理好系统与结构、结构与功能、系统和要素、控制和信息以及规律和预测的关系。(4)现代科学数学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广泛应用要求处理好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问题。(5)关于教育科学理论的形式结构分析,教育科学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它们的逻辑有效性的条件等。【例2】选择题:.下面(  )不属于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阶段。

A.直觉观察期、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B.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发展期

C.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期

D.形成独立学科时期【答案】B【解析】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阶段依次为:直觉观察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期(20世纪上半叶),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

二、影响教育研究及其方法发展的基本因素(一)哲学认识论与教育研究

1.哲学认识论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关系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总是与哲学认识论相互渗透、融合为一体的,研究教育必须把教育问题放在哲学思想背景下加以考虑,才能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2.不同的哲学认识论基础,决定不同的方法论特点

对科学认识论基础的审查产生了种种不同的哲学思潮,这些思潮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范式,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两大基本阵营:(1)科学主义的(分析的、经验论的)实证主义观点。强调用量表进行实验,模仿自然科学,强调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经验的、可定量化的现象,目的在于确定事物间的因果关系。(2)人文主义的(现象学、解释学)反实证主义观点。强调定性的、理解的、解释的方法,它是从人文科学推衍而来的,注重整体和定性的信息以及说明的方法。

3.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原则,要使研究方法论科学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二)科学技术发展与教育研究

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影响表现为:

1.在一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上所建立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教育研究的直接渗透、移植,并为教育研究手段的变革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条件。

2.科学技术发展不仅仅是新理论代替陈旧理论,它所引起的思维方式的变革也能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教育研究

教育科学发展的历程也是科学探究的历程,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发展正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1.教育科学发展水平对研究方法论起着决定作用(1)它从教育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和新的理论解释是研究方法论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2)教育作为研究的对象,它的特点规定和制约着教育研究方法的性质和特点。

①教育属于社会科学,对教育现象的研究具有情况复杂、偶然因素较多、不易控制、不易预测等特殊性。

②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就决定了教育的研究方法,具有复杂的多学科性质的特点,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水平的研究体系。

③形成观念形态的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历代教育家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研究、解释的结果。

2.教育的发展与教育研究方法发展间的相互关系(1)教育家们的教育理论中蕴含着相应的方法论。每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活动都离不开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已有的教育理论不仅提供认识的逻辑范畴和方法,而且为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提供思维的准则和框架,制约着研究工作的水平和方式。(2)通过不同教育观点、体系间的争辩、互补、包容、深化和扩展,在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同时,将形成各种不同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趋势与教育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一致的,表现为累进性演变和革命性演变的统一。教育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以累进性演进为主,在继承某种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改善;发展至一定阶段后,呈现出一定的革命性演变,通过批判某种传统,创造新的理论体系,从而使研究方法论在渐进发展中呈现出阶段性。【例3】简答题:简述教育的发展与教育研究方法发展间的相互关系。

答:教育的发展与教育研究方法发展间的相互关系,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教育家们在他们的教育理论中蕴含着相应的方法论。(2)通过不同教育观点、教育体系间的争辩、互补、包容、深化和扩展,在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同时,将形成各种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论。(3)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趋势与教育历史发展趋势的一致,表现为累进性演变和革命性演变的统一。(四)相关学科的发展与教育研究

相关学科是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其发展极大地影响着教育研究的发展水平。

1.心理学发展与教育研究密切相关(1)心理学作为教育科学的基础之一,为教育理论、观点提供论证的科学依据。(2)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相互渗透和联结,二者在课题研究上的共同性、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一致性及研究成果评价的整体性,使心理科学对教育研究发挥极大的影响作用。

2.生理学和脑科学与教育研究关系也甚为密切

神经系统是实现有机体内部的完整性及其与外部环境统一的基本机构,是人类实现认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对大脑科学和思维过程方面的研究,以及遗传学、习性学等方面研究的新进展,给教育领域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同时也给教育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

3.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等学科研究动向及成果,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科学研究者的关注,并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五)社会文化传统与教育研究

1.一定的社会文化传统对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区域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教育研究方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即使在同一时代、同一地域,教育研究风格也同样受制于各国不同的文化传统。

2.不同文化传统对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影响

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大一统观念,重义轻利的封闭结构,注重直觉和直觉经验、缺乏理性的思维方式,无不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的基本精神有关。

西方民族在思维方式上注重现实,强调“一”与“多”对立统一,注重理性思辨的致思途径,从而形成西方教育研究的独特性。这一特点突出地表现在功利主义教育、人本主义教育的发展,教育观念的多样化以及注重理性精神等方面。【例4】选择题:影响教育研究及其方法发展的基本因素不包括(  )。

A.哲学认识论、科学技术发展

B.国民的基本素质

C.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D.相关学科的发展、社会文化传统【答案】B【解析】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①哲学是从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中去研究事物,提供研究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方法论原理;②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具有一定影响作用;③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发展正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④心理学、生理学、脑科学、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信息科学、创造学、数理逻辑及模糊数学等,作为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其发展极大地影响着教育研究的发展水平;⑤一定的社会文化传统对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的发展同样有深刻影响。【例5】简答题: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教育研究方法论发展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1)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露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如卢梭、福禄倍尔,强调个性研究,强调教育的内在因素;而赫尔巴特则强调社会的研究。作为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教育学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不断发展完善,与此同时出现了一大批教育大师和杰出的教育理论著作。(2)教育研究方法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认识论揉合在一起的,并初步形成了以不同哲学理论指导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风格,这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或重思辨轻实践经验,或重局部具体经验而轻理论思维,从哲学方法论角度分析,都是以分析为主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二者的分歧反映了研究问题的深入,能否认识世界和如何认识世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成为研究的中心问题。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认识论上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对立起着推动认识论发展的作用。同样,方法论上的演绎主义和归纳主义的对立,也推动着方法论,尤其是逻辑方法论的发展,成为这种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定。并且它们还相互促进着各自的发展”。(3)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尽管这时的心理学思想还局限在经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为主要形式、方法上片面地以力学规律来解释心理现象等问题,但毕竟是使教育研究方法论在科学化方向前进了一步。无论是裴斯泰洛齐还是赫尔巴特,正是企图寻找心理根源来发现通过自然法则本身决定人类发展的形式,裴斯泰洛齐主张“教学的原则必须从人类心智发展的永恒不变的原始形式得来”。

赫尔巴特从“多方面兴趣”的原理论证教学任务、课程,从观念的运动统觉原理论证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使其教学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这正是他对教育科学发展所作的重要贡献。(4)反对权威专断,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当时,不少教育家开始进行教育实验,裴斯泰洛齐于1774年创办“新庄孤儿院”,进行初等教育新方法的实验研究。其后,德国的梅伊曼和赖伊创立“实验教育学”,首先把心理实验的方法直接应用于教育研究中。实验方法已不同于直觉的观察方法,它是变革现实的一种实践活动。

实验方法的采用标志着教育研究方法的长足发展,尽管当时的教育实验方法还是验证性的,教育家所提出的教育观点在教育实践中实施验证(假设——实验)是笼统的、定性的,还没有严格的科学程序和分析手段。

第3章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的思路及方法论原则

3.1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以及应该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学习本章内容,有助于学习者对于科学把握现代教育研究的科学规律,坚持正确客观的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3.2 重难点导学

一、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一)提高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预见性

这一突出特点表现在当代教育研究中直观性程度降低,抽象化的程度提高,并产生了逻辑思维方法高度发展的必要性。(二)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与多元性

多重教育理论流派的形成导致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和多元性。不同的教育哲学观构成不同认识论和方法论,建构不同的理论体系,在对教育事实作出解释分析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

1.西方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多元趋势(1)对教育的生物学理解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生物学方法;(2)对教育的行为主义理解及由此产生的如斯金纳的工具制约论方法;(3)对教育的符号学理解及由此产生的信息论方法;(4)对教育的文化学理解及由此产生的解释学方法、社会地理学等方法;(5)对教育的社会学理解及由此产生的诸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研究方法;(6)对教育的心理学理解及由此产生的诸如人本主义研究方法。

2.对西方教育研究方法多元化的理解(1)西方教育研究方法是随着对教育本质的不同理解而分化的,以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世界观方法论作为基础,必然导致各自的偏颇和缺陷。(2)多种理论流派及方法的产生发展,反映人们对教育认识的逐渐深化过程。(3)各种理论流派从基本趋势上可归为两个主要思潮:注重社会发展的科学主义导向和注重人本身发展的人文主义导向。

因此,在评价和分析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时要注意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作指导,从本质上加以把握,以防误入歧途。(三)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的移植【例1】论述题: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和方法论的移植中,产生了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它的移植,促进了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开阔了人们的思路,深化了对教育现象的认识。系统科学论带来的变化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系统方法注重从整体上研究事物的结构、层次、过程、关系和信息反馈等,突破了以往那种处理简单因素、静态、直线因果的分析方法局限性,从而把辩证法中普遍联系、相互作用、运动发展、量变质变等范畴进一步具体化。(2)系统科学关于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分析,为人们提供了科学描述事物发展的内部机制和规律的研究方法论——结构方法。这一方法不仅指导人们对教育领域内原有的不合理的系统结构进行调整改革,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研究的思维方式。(3)以信息论观点和方法研究教学过程,把教学过程作为信息传递和信息转换的过程,即从信息的获得、加工、传输和储存、使用过程来研究教学过程的运动规律,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来达到对教学过程的优化控制。(四)关注教育研究的价值标准

1.在研究目标上,以价值导向作为根本依据。当代教育研究不仅研究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时更强调研究的应用价值。研究教育科学原理的实际体现,研究教育的实际问题。

2.在研究过程的实施上,不仅明确提出伦理的考虑,而且按照系统结构的观点,强调把教育放在社会大环境中加以考察,重视人的主体性发挥,从片面追求量化研究到更关注定性研究,并使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

3.在研究结果的评价分析上,抛弃了过去那种仅把教育的发展看成单纯知识传递、积累的过程。从追求所谓评价的科学客观性、直观性到全面衡量价值标准上的差异以及评价目标的多元化。【例2】选择题:下面有关教育研究的价值标准的阐述,(  )不正确。

A.在研究目标上,以价值导向作为根本依据

B.在研究的准备阶段,充分重视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C.在研究过程的实施上重视人的主体性发挥及非理性因素

D.在研究结果的评价分析上摒弃“教育的发展是单纯知识传递、积累的过程”的片面认识【答案】B【解析】当代教育研究不仅研究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时更强调研究的应用价值;在研究过程的实施上,明确提出伦理的考虑,并且强调把教育放在社会大环境中加以考察,重视人的主体性发挥,重视非理性因素;在研究结果的评价分析上,抛弃了过去那种仅把教育的发展看成单纯知识传递、积累的过程。从追求所谓评价的科学客观性、商观性到全面衡量价值标准上的差异以及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尽管还存在不少有待研究的问题,但是毕竟在更切合客观实际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五)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

1.强调教育实验研究在发展教育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努力探索教育实验的特点以提高教育实验的科学水平。教育实验在教育理论的发展的作用表现在:(1)通过教育实验,提供有意义的可信赖的信息,对现有教育理论进行鉴别、筛选、改造、提炼和完善。(2)通过教育实验,可以促进教育理论的产生、发展。(3)通过教育实验,对引进借鉴的国内国外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检验、改造、变通、综合和创造。(4)教育实验为教育理论具体化以应用于教育实践提供操作程序。

2.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促进教育研究数学化、形式化的发展(1)数学化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搜集资料的准确性,加强对教育过程随机性定量描述,而且可以简化思维过程,有助于人们在更深层次上把握所要研究的教育对象。(2)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系统论方法的结合,为多变量、多因素的教育系统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量化研究提供了可能条件。

二、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就是唯物辩证法,它对人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

2.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方法论对人们进行现代教育研究的直接指导;

3.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将为教育研究开辟新的领域。【例3】选择题:(  )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笛卡尔的唯理论

C.康德的古典哲学

D.弗雷格的分析哲学【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就是唯物辩证法,它对人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的合理移植和借鉴

在教育研究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引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从而逐渐完善自己。由于不同科学领域的差异和个性,在移植、借鉴过程中要结合本领域的具体性进行再创造,赋予它适合于本领域性质与特点的新含义。(三)数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

在教育研究中应用数学方法,使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认为定性分析不科学的观点,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反映客观事物的质与量的辩证关系。

2.教育研究中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它独特的表达式。

3.在现在教育发展水平上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量化,将来也仍如此。(四)从国情出发,批判、继承与创新

要发展教育科学,必须在批判继承历史传统的同时,借鉴外国经验,善于吸取本民族和人类社会一切优秀的文化教育成果,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扬光大。处理好古今中外关系,在方法上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1.从中国国情出发确定教育研究的目标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才能找准研究的起点;从国情出发,才能科学地确定研究的课题和研究内容;也只有从国情出发,研究结果才会得到科学解释并加以应用。

2.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传统

教育研究必须从我国的历史出发,认真发掘和整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抛弃传统文化教育中陈腐的秕糠,清除消极影响。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

3.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实现从经验事实向科学理论转化

教育实践和实验是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进行教育研究必须扎根于教育实际。实现从经验事实向科学理论的转化,必须把握三个基本点:(1)教育实践活动是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基础和源泉。(2)理论的方法——科学的抽象在促使经验事实向科学理论转化并保持二者动态的一致中起着中介作用。(3)寻求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生长点。【例4】选择题:要实现从经验事实向科学理论的转化,必须把握的基本点不包括(  )。

A.教育实践活动是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B.科学的抽象在促使经验事实向科学理论转化并保持二者动态的一致中起着中介作用

C.教育评价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参照

D.寻求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生长点【答案】C【解析】教育实践和实验是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进行教育研究必须扎根于教育实际。实现从经验事实向科学理论的转化,必须把握三个基本点:①教育实践活动是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基础和源泉;②理论的方法——科学的抽象在促使经验事实向科学理论转化并保持二者动态的一致中起着中介作用;③寻求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生长点。

第4章 研究课题的选定

4.1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课题的选择及其重要意义,并对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该具体的特点进行了介绍。最后,本章还详细介绍了选题的过程及方法。对本章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习者提高对正确选题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习者教育研究的选题能力,为整个教育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4.2 重难点导学

一、正确选定研究课题的重要意义(一)选题的含义

选题是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从广义上讲,选题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二是选择进行研究的问题。(二)正确选题的意义

选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它不仅决定研究者现在和今后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目标与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学研究应采取的方法与途径。

选题正确,是指应当选择有意义的、并且问题提法原则上是正确的,因而有可能实现的科学问题来进行研究。对于教育科学研究,正确选题的意义表现在:

1.科学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2.选题决定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水平;

3.正确选题是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功。

二、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有的特点(一)问题必须有价值

问题的价值是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它制约着选题的根本方向。选定的问题不仅要对本学科研究领域具有好的内部价值,而且要对相关其它领域有高的外部价值。

衡量选定课题有无意义及意义的大小,应考虑两个基本方面:

1.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

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2.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为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二)问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1.选题现实性的表现

选题的现实性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明确,立论根据充实、合理。

2.选题科学性的表现(1)选题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这是选题的实践基础。研究课题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确定的依据。(2)选题要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依据,这是选题的理论基础。教育科学理论将对选题起到定向、规范、选择和解释作用。

选题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制约着选题的全过程,影响着选题的方向和水平。为了保证选题有科学的现实性,还需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充分论证。【例1】单项选择题:选题的实践基础是(  )。

A.一定的事实依据

B.客观真理

C.主观意愿

D.实践基础【答案】A【解析】选题的现实性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明确,立论根据充实、合理。选题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这是选题的实践基础。研究课题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确定的依据。(三)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只有对问题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为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据。(四)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

要做到选题新颖,就要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过去有关学科领域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思想的主要遗产的基础上,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研究的着眼点。只有在原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的突破和创新,才具有研究的意义。(五)问题要有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具体分析,可行性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1.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要有科学上的可能性。

2.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

3.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例2】单项选择题:教育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包含(  )三方面的条件。

A.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时机问题

B.主观条件、客观条件、研究客体个性特点

C.课题研究者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时机问题

D.课题研究者的主观条件、课题研究者的客观条件、时机问题【答案】A【解析】可行性包含以下几方面的条件:①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问、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②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③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例3】论述题:试论述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并说明你是如何进行选题的?

答:研究课题的确定通常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问题本身要新颖、有研究价值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要做到选题新颖,就要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过去有关学科领域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思想的主要遗产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基础,任何新发展,新突破都是不可能的。

同时,选定的题目还应该有价值,不仅对本学科研究领域具有较好的内部价值(即理论上要有突破,实践上要对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相关其它领域,如心理学、哲学等有较高的外部价值。衡量选定的题目有无意义及意义大小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所选择的问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二是所选择的问题时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为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选定的研究课题要有科学性,既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又要有科学的实践基础。选题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问题要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基础。教育科学理论将对选定的研究课题起到定向、规范、选择和解释作用。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选定的课题必然起点低,盲目性大。

选题的科学性还表现在要有一定的客观事实作为实践基础,研究课题是从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强的时代感和针对性;而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深入研究的依据。应该看到,选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制约着选题的全过程,影响着选题的方向和水平。科学性强的研究课题指导思想及研究目的明确,立论根据充分、合理。(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研究问题一定要具体、适度,研究范围要明确界定,宜小不宜大,所含的研究问题要明晰,不能太笼统。原因在于,问题是否具体适度往往影响研究的成败,那种大而空、笼统含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只有对问题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为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据。因此,不宜把课题选得太宽,太大,太复杂,提倡“实”、“小”、“新”。(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它具体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①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行性。

②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也就是说,要权衡自己的条件寻找结合点,选择能发挥自己优势的课题。

③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提出过早,问题会攻不下来。提出过晚,只能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毫无新意,失去了研究的价值。这里,有一个胆识问题,善于抓住新课题,又要注意时机。缺乏胆识,抓不住时机,也就出不了研究成果。

进行选题的方法主要表现在:一是要明确研究课题产生的途径。主要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提出问题、考虑学科建设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问题、从课题指南和规划中选题。二是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三是善于转换对问题的提法。四是要进行课题论证以避免选题的盲目性。

三、教育研究课题的类型及来源(一)教育研究课题的基本类型

按照研究的性质和目的来分,教育研究课题一般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1.基础性研究课题

主要包括以研究教育现象及过程的基本规律,揭示青少年身心发展以及影响因素间的本质联系,探索新的领域等为基本任务的课题。这类课题探索性强,自由度较大,不确定因素较多。如关于我国教育培养目标体系的研究,现代教育功能的研究,现代课程论的研究,教育评价理论的研究等。

2.应用性研究课题

主要包括那些为基础理论寻找各种实际应用可能性途径的课题,是以改造或直接改变教育现象和过程为主要目的,如关于制定地区教育科研管理条例的研究,职业教育投资效益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问题的研究等。

注:一个课题研究领域,往往既有基础性的理论性研究课题,同时又有应用性研究课题。(二)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教育研究的问题从产生和发现的渠道来说,大致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课题,这就是当前社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教育事业发展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学科建设中需要的问题,这往往是从教育理论发展方面提出的课题。

3.研究者在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中反应出来的种种矛盾。

4.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这是大中小学教师提出研究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5.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找问题,这就是指交叉学科间的空白领域。

6.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课题,包括对世界教育科学发展潮流及趋势的分析以及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

7.从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课题指南或规划中选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