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论文精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07:47:50

点击下载

作者:徐绪卿,孟莉英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十年树木: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论文精选

十年树木: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论文精选试读:

强国必须强教,振兴教育,科教兴国,这一矢志不移的战略决策,是基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刻思考,是保证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被学界誉为当代孔圣人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育之功能,就其大者而言,为立国之大本;就其小者而言,亦为如何导引国民精神生活与实际生活臻于健全与畅遂之关键。”(《今后教育上基本问题之讨论》,见《陶行知全集》第11卷第336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这是从“国家”和“国民”两个角度谈教育重大意义的精辟论述。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教育的格局已呈现多元化的可喜变化。我们固然看到像“985”高校、“211”大学等这些“国家队”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但也要看到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了一批民办高校,它们在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现多渠道、多层次办学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厥功甚伟。矗立在美丽西子湖畔的浙江树人大学就是中国民办高校中的佼佼者。树人大学的成功,说明浙江既有创造财富、积累财富、勇立潮头的浙商,还有一批教育的先觉者、先行者、探索者,敢于开拓,勇于试验,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终于成就今天的一番事业,谱出了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华章。

随着学校的发展和升格,浙江树人大学还创办并公开出版发行了《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该刊以民办性、地方性和应用性为特色,以“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栏目为重点和看点。虽曰民办高校的学报,但秀于刊林,显于学界,在浙江省和全国同行评奖中屡获佳绩。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启动“浙江期刊方阵工程”,该校学报作为浙江高校的7家学报之一而荣幸入选;在全国学报行业协会的评奖中,该校学报蝉联“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称号;“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栏目先后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和特色栏目;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这些成绩的取得殊属不易。如果说树人大学是一座丰碑,那树人大学学报则是一面旗帜;如果说树人大学是桃李竞秀的人才园圃,那树人大学学报则是百花争艳的学术论坛。树人大学为这本学报提供了平台和支撑,而学报也为这所学校赢得了声誉和品牌。

值此《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创刊十周年之际,学报编辑部将发表于该刊中被国内权威文摘期刊转载的部分论文精选出来结集出版。这一举措很有意义,既是对这些论文作者的勉励,又可作为反映树人大学学报成长壮大的学术研究成果而贡献于学术界。该刊副主编俆绪卿教授嘱我为这本集子作序,盛情难却,写了以上文字。本打算还要叙述一下高校社科学报的意义和功能,办刊人的崇高责任、历史使命和为人作嫁的甘苦,但想起自己写的一篇《学报赋》中对此已有描述,引起过同行朋友的共鸣和好评,于是便把这一段文字摘录如下: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文章为经国之大业;学人乃社会之良知,学报为学术之园圃。社会呼唤公正之学术,作者期盼慧眼之编辑。使命神圣,常令同仁担道义;目标高远,更使吾辈思奋发。年年滋兰树蕙,岁岁雕龙雕虫。翰墨飘香风雅颂,刊林荟萃真善美。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致广大,把关定向,循马列毛邓之圭臬;尽精微,剔误抉奇,辨鲁鱼亥豕之芥蒂。弃瓦釜而淘金石,鄙门户而择公允。纳深山之清流,容大海之洪波。追历史前潮后浪,铸思绪散金碎银。精益求精,汗水酿思想甘露;锲而不舍,辛勤集精神琼浆。伏案审校,焚膏继晷,几多寻寻觅觅;援笔润饰,嚼字咬文,尽在圈圈点点。

我长期担任《北京大学学报》主编和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的理事长,和学报界的朋友们一起摸爬滚打,痛并快乐着,《学报赋》并非我附庸风雅的无病呻吟,乃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和结晶。赋中所写,并非我都做到了做好了,但心向往之,情萦系之,一直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我写不出激扬文字和豪言壮语,只是作为《浙江树人大学学报》的见证者,像一个解说员一样,向学术界学报界简略介绍一下该刊的基本情况,重温《学报赋》中值得和朋友们共勉的一段话,算是我对该刊创刊十周年的祝贺与祝愿。谨为序。奋力开拓 精心培育——祝贺《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创刊十周年本刊编辑部

在辛卯年瑞气勃发的春天,年满十周岁的《浙江树人大学学报》恰似一个英俊少年,身披华丽衣衫,唱着嘹亮凯歌,昂首挺胸,快步走来。那神态,多么潇洒,多么可爱!回顾十年艰辛办刊路,目睹今日学报美容颜,我们欢欣鼓舞,浮想联翩。

树大学报的十年,是奋力开拓、艰苦创业的十年;是不断提高质量、精心培育特色的十年;是全校上下齐心协力,为办好学报而共同奋斗的十年。从创刊伊始,我们就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政策,坚持突出民办性、地方性和应用性的办刊宗旨,依据本省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本校学科优势与特点,设置专栏,狠抓质量,逐步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特色,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对本省经济、文化建设和民办高教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十年来学报定期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影响日渐扩大。所刊论文的影响因子从办刊初期的0.0121逐步上升到0.350,在同类学报中居领先地位。截至2010年底,被全国权威书报资料刊物,如《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北京大学学报》全文转载、摘要刊登及索引的论文近300篇,占有较高的比例;还有不少论文在有关评比中获奖。许多论文内容被有关部门和读者采纳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06年5月,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第三届评优活动中,我校学报从千余家学报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在全国一百多家民办高校学报中唯一获此殊荣。“民办高等教育”栏目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2007年3月,我校学报被浙江省新闻出版局选入“浙江期刊方阵工程”,该工程是浙江省政府统领下促进浙江省期刊业的繁荣与发展,发挥优秀期刊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的一大举措,被列入了省文化建设“八大工程”中的文化传播工程;同期列入该工程的高校学报仅7家。同年12月,被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选入“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行列。2009年11月,经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评审委员会评审,我校学报与《浙商》《浙江经济》和《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等33种期刊(全省1000多家期刊、近80家高校学报)被评定为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其中浙江高校学报仅5家;2010年1月,浙江省新闻出版局为此专门颁发文件进行表彰与鼓励(政府部门评奖)。2010年10月,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第四届评优活动中《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再次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民办高等教育”栏目被评为“特色栏目”。

我校学报办刊时间不长,但成长迅速,成绩显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领导重视,是办好学报的关键

我校领导对学报工作高度重视,新树大成立后把创办一份学报列为一件重要工作,对学报的出版方针、办刊宗旨、队伍建设、管理体制、经费支出以及硬件配置等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指引学报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为办好学报,及时组建了学报编委会。校长、副校长亲自兼任主任、副主任。定期召开编委会议,研究学报工作。校长、副校长又兼任学报主编、副主编,精心为学报组稿、审稿。主管副校长甚至兼任了6年多的专栏编辑,为专栏特色的培育和质量把关亲力亲为。校领导还带头撰写研究论文,在“民办高等教育”栏目上发表。由于校领导所写论文贴近学校实际,不少真知灼见引起有关各方广泛关注,招来了许多优质文稿,使这个栏目逐渐成为广大学者专家热议民办高教事业如何建设和发展的学术平台,发挥了强有力的舆论传播作用。校领导对编辑部工作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尽力帮助解决,做到有求必应。鉴于学报初办时工作人员缺乏办刊经验,校领导特地从校外聘请了两位资深学报编审当学报顾问,至今已有十年。学报顾问积极建言献策,帮助组稿、审稿,为我校办好学报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校领导对学报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们清醒地看到,民办高校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蓬勃兴起,充满活力,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民办高校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努力搞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学报这个舆论传播媒体,向校内外展示本校教学科研成果及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使广大群众和有关领导部门具体了解民办高校的长处与特点,从而关心、支持民办高校,积极参与民办高校建设。他们深刻理解舆论与学术研究在民办高校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民办高校学报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格外重视学报工作,为办好学报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学校领导他们将办好学报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认识,这对办好学报,关系极大。

二、正确定位,是办好学报的保证

在学报林立、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学报如何选定自身的发展空间,准确把握学报的定位,直接关系到学报的命运。为此,在校长领导下,我们反复研究,认识到办刊物必须要办出个性和特色,如果千刊一面,刊物就难于生存和发展。民办高校学报应大胆开创新路,决不能照搬公办高校学报的办刊模式。我们决定将突出民办性、地方性和应用性作为我校学报的主要特色。其依据的理由有三条:一是我校系民办高校,在管理体制、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及经费来源等诸多方面与公办高校有较大区别,学报内容应与此相适应,努力为学校发展服务;二是我校主要为本省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学报应着重反映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三是我校重点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报应注重刊登相关学术论文为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总之,我校学报应依据本校实际,以突出上述“三性”为宗旨,努力为本省、本校的建设和发展服务。按照上述指导思想,我们在学报上开设了“民办高等教育”、“经济、贸易与管理”、“服务经济”、“语言与文学艺术”、“环境、信息科技与基础学科”、“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思政与法律”等栏目,使之适应“三性”的要求。

办好学报任务重,正确定位是保证。为办好学报栏目,我们认真策划主题,千方百计组织优质文稿,力求学报有较高质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艰苦努力,学报质量逐步提高,呈现了与众不同的特色,受到广泛好评。

三、全校办刊,是办好学报的基石

学报是强有力的传播媒体,它通过反映教学科研成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学报工作与全校各学院、各部门工作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学报与各学院、各部门必须建立密切的互动关系。

在学报创办初期,校内不少教工对学报的功能和作用并不深知。有的认为,办好学报是校领导和学报编辑部的责任,与己无关;有的认为,我校学报初办,尚未达到较高层次,不愿向学报投稿,导致“好稿外流”。因此,校内来稿稀少,不能满足学报需要。为保证学报按时出版,编辑部只好多用外稿。针对上述情况,校领导通过大小会议和颁布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报工作的意见》,浙树大校〔2007〕30号),反复强调贯彻执行“全校办刊”方针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深刻阐明学报的地位、功能和作用,要求全校各学院、各部门和师生员工提高共同办好学报的责任意识,关心学报,支持学报,积极为办好学报献计出力。学报的编委会组成人员,是全校各学院各部门的主要学术带头人,要求他们配合学报编辑部认真做好征稿、组稿工作,尽力为学报提供优质稿件。同时规定,省部级、国家级纵向科研课题在结题时至少须有一篇论文在学报上发表。所刊论文可计业绩点,并按二级期刊的奖励办法给予奖励。编辑部设立优秀论文奖,每年评审一次。凡被评为优秀论文的作者,学校给予适当奖励。

由于及时采取切实有力的举措,我校从上到下逐渐形成了全校办刊的浓郁氛围,为学报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校内来稿日渐增多,论文质量逐步提高,学报健步跃登新台阶,被学报界誉为“后起之秀”。

学报面貌的迅速变化,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实行全校办刊方针非常必要,十分正确,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实行这个方针,必须狠下决心,经常抓,反复抓,不厌其烦,坚持到底。不能搞“一阵风”,不能企求一劳永逸。

四、认真学习,是办好学报的要诀

学报编辑部是学报的策划、施工单位。出版学报所需的所有工序都由学报专职编辑人员来完成,犹如建筑工人建造新房一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编辑人员的素质、才能和政治、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报的前途。

我校学报编辑部在办刊初期只有两个专职编辑,后来又增至三人。起初,我们对于如何办学报一窍不通,在校领导的教育、引领下,我们树立了信心,边干边学,勇挑重担。我们通过广泛走访本省高校学报同行,向他们求教、取经,不断学习、实践,“摸着石头过河”,随时总结经验与教训,脚踏实地做好每一期工作。

我们还积极参加本省以及全国高校学报研究会的学术研讨活动,虚心地向全国高校学报名刊、名栏的主编求教,从中学习新知识、新经验。在“全校办刊”方针指引下,我们经常深入本校各学院及有关部门,相互沟通情况,获取科研信息,开辟优质稿源。

编校工作涉及面广,技能含量高,不是一蹴而就容易学会的。为此,我们通过多渠道综合学习,加强在职进修,努力学习政治、时事和有关方针政策,学习编辑学、出版学、校勘学、信息学等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及编审水平。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探索,我们终于从一个办刊“外行”,逐渐变成基本掌握编辑知识和技能的“内行”。我校学报由一个“无名小刊”跨入了“优秀期刊”的高雅殿堂。

我校学报工作十年辛苦结硕果,令人十分欣慰。分析其中原因,坚持认真学习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人非生而知之者,知识和才能来自学习,来自实践。只有把学习和实践很好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成绩属于我们,也属于过去。要使树大学报在高校学报之林中占一领先席位,还需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奋起来努力,百尺竿头再进一步。让我们继续发扬开拓创新精神,刻苦学习,精心培育,群策群力,踏实工作,为进一步办好学报而奋斗!(执笔 孟莉英)充分发挥学报的功能和作用——《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创刊五周年回眸本刊编辑部

朝阳暖万物,春华结硕果。我们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迎来了《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创刊五周年。与此同时,我们又欣逢树大学报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含综合)第三届评优活动中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民办高等教育”栏目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这标志着我校学报经过五年的成长已顺利度过幼年期,正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全国学报之林。面对学报新面貌、新发展,我们信心倍增,豪情满怀!

五年来,我校学报在校董事会、校领导班子的直接关怀、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办刊方向和宗旨,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出版政策与“双百”方针,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切实做好编辑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学报的出版任务。五年中,共出版学报28期,发表学术论文686篇。其中,社科类文章570篇,自然科学类文章116篇,合计约275万字。所刊论文大多质量较好,获得读者好评。据初步统计(截至2005年5月),被全国大型文摘类刊物全文转载和摘要转载及被列入重要资料索引的论文达143篇(其中“民办高等教育”栏目64篇、“经济贸易与管理”栏目43篇、“语言、文字与文学艺术”栏目30篇、“教育管理与教育改革”3篇、“生态环境与保护”3篇),占总发文量的20.85%。学报的影响因子也在逐年提高,据统计,2005年刊文影响因子在同类高校学报中排名第一,在浙江省文科学报中位列第五。《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作为民办大学新办的学术刊物,之所以能在创办的五年中“初战告捷”,关键在领导。董事会、校领导十分重视学报工作,不仅用心调兵遣将,组建了强有力的学报编委会和精干的学报编辑部,聘请高校学报界资深编审做顾问,而且校行政第一把手亲自兼任学报主编,有力地保证了学报工作的顺利运行。

为办好学报,本刊编辑部遵照校领导和编委会的要求,认真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正确选择学报定位,努力打造特色栏目

全国高校学报林立,如果千刊一面,那就必然丧失活力和竞争力。因此,我们在办刊之初就认真研究学报定位问题。经过学习、讨论,我们认识到,高校学报不仅要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亦要为全国教育、科研事业服务,为繁荣学术、建设学科作贡献。我校学报应立足本校,面向全国;要依托本省、本校的优势和特点开设专栏,内容要突出民办性,体现地方性,注重应用性。基于上述考虑,学报先后开设了“民办高等教育”、“经济贸易与管理”、“语言、文学与艺术”、“教育改革与教学管理”、“信息科学与基础学科”等五个栏目,并确定“民办高等教育”、“经济贸易与管理”两个专栏为重点栏目。当时确定“民办高等教育”为重点栏目的依据是:我校是全国创办最早的民办大学之一,已有近20年的办学历史,培育了一批办学人才,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全国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大批涌现,有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探讨,而国内有关理论研究和学术刊物很少,民办高等教育如何发展的问题尚未引起主管部门、教育界和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因而很需要办一个专栏。学报开设“经济贸易与管理”这个重点栏目的依据是:浙江的经济、贸易比较发达,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一直居于全国前列,我校开设国际贸易专业在省属高校中是第一个,而与此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与学术刊物却不多,大有发展空间。为办好学报,打造有特色、有个性的栏目,我们冲破传统的办刊理念,实行“开门办刊”,不搞内外稿比例,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展组稿活动。撰文作者大多是校内外著名学者、专家、教授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也有不少是经济界、贸易界颇有名望的厂长、经理和企业家。他们所写的论文,内容丰富生动,富有新意和创见。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和“经济贸易与管理”两个重点栏目更引人注目,影响所及,吸引来许多优秀文稿,五年中累计发文300余篇,使栏目的专题研究步步深入,逐渐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国内高校学报界人士评价说:“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发表了不少教育名家的文章,版式、编校、印刷质量比较考究,一经面世就受到高校学报界的关注。最近,树人大学升格为本科高校,学报面貌也为之一新,呈现出越办越好的趋势。”这为我校学报争创名刊名栏打下了初步基础。

二、千方百计开辟稿源,精心组织优质文稿

论文质量是学报的生命。为此,我们多方设法开辟稿源,寻找优秀作者,争取优质文稿:一是注意从大量来稿中“沙里淘金”,做到认真阅读,及时送审,优先发表;二是经常与校内科研机构和各院系沟通情况,一发现重要课题和创新成果,立即约稿;三是通过写信联系和登门访问等形式,约请校外著名学者、专家和有关部门领导人、企业家撰写文稿;四是积极参加校内外有关学术研讨活动,了解研究信息,相机商请优秀作者写稿。与此同时,还在领导支持下实行优稿优酬等举措,以吸引好稿。例如在学报2004年第1期上,我们积极组稿,以《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谋献策》为题发表了浙江省经济学界15位专家在“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暨贯彻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1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获得良好反响。20周年校庆期间编辑部以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为主题、以院校研究为中心组织文稿出专栏,获得好评。

对所有来稿,都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以确保稿件的学术质量;并实行编辑初审、副主编复审、主编终审的“三审制”,严格把好政治关、学术关、科学关。凡是好文章,不管校内校外,不管作者年龄、资历如何,都优先发表;凡需修改的,均及时要求作者修改或由编辑人员帮助修改;凡是质量不合要求的,一律委婉退稿。

上述种种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五年之中,学报所发文章大多言之有物,堪称佳品。其中,水平较高的论文占发表文章总数的20%以上。不少文章的内容涉及学科前沿,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三、定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办刊水平

学报在每一学期的开学初和期中召开编辑部全体会议,肯定成绩,指出存在问题,商讨解决办法,研究加强编辑部建设的措施。制度是管理的根本,也是创新的基础,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建立规范化制度的重要性,逐步完善了学报编辑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用稿制度》、《审稿制度》、《稿酬制度》、《校对制度》和《编委会职责》等,每年召开一次编委会会议,研究检查学报工作,听取编辑部汇报,总结经验教训,改善编辑部的工作条件,为建立精简、高效的编辑部出谋献策,把好学报整体学术质量关,提升了办刊水平。

四、发扬刻苦钻研和“乐于奉献”精神,认真做好编校工作

编校工作是保证刊物质量的重要环节,亦是锻炼、提高编辑才能的有效途径。鉴于此,我们对决定采用的每篇文章都逐字逐句地仔细推敲,不放过一个病句、一个标点符号,尽力使加工后的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句通顺、符合规范。如果修改较多,就将修改稿打印后送请作者过目,取得作者认可后再发表。对每期学报的文章都作合理编排,既突出重点栏目,又注意学科的覆盖面,务使学报内容和风格多样化。为设计好版面,我们仔细计算字数,视版面容量适当增减文字,并利用版面空隙,配置一些“学术简讯”、“校内要闻”等短文。还注意图表的设计、编排及字体字号的优化组合,使版面安排错落有致,活泼美观,产生赏心悦目的整体效果。此外,还配置英文目录及文章摘要,以便国外读者阅读;在封二、封三分期介绍校内专家、教授简历及各院系及专业的情况,使公众有所了解。

编辑部的同志还刻苦钻研编辑理论与实务,对编辑工作做专题研究,为全校中青年教师开设《如何提高投稿的录用率——论文写作的规范与技巧》讲座,撰写《提高高校学报编校质量的思考》、《学报电子文本与档案管理》、《学报责任编辑的责任意识与素质要求》、《民办高校学报应该有自己的特色》、《高校学科发展多元化与学报专业化探析》等论文,努力提升编辑业务水平。“校对无小事”。学报又不同于出版社,没有专职的校对。我们以谨小慎微的心态,专心致志地对待校对工作。在一般情况下,每篇文章要校对6次。每次校对都认真校阅整本学报的方方面面,从内容、文字、标点、文题、数据、结论、图表、目次、页码、封面、版权页到专业名词、论文摘要、引文、注释、参考文献,以及作者简介等等,都反复校对,不疏忽一个细节,尽量减少差错。经努力,我校学报的编校质量逐步提高,达到了国家新闻出版署规定的合格标准。2003年4月,我校学报参加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获得《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称号。

经过五年办刊实践,我们加深了对办好学报重大意义的认识,深切感到,学报作为学术论文的载体和传播媒介,其功能和作用貌似无声无息而实则非常巨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报发挥了促进教学、科研的功能和作用。科学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需要不断产生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和新见解,需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高等教育是研究、探索、创新的教育,它需要将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起来,边教学边科研,使两者互相促进。学报作为发表学术论文的园地,恰好适应了教学、科研发展的要求。它通过有计划的选题、征稿、约稿活动,积极推动校内外教学、科研人员撰写反映创新成果的学术论文,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学与科研质量的提高。在这方面,有不少事例为证:我校学报刊发的论文中凡属有新意有创见的内容都已被有关教学科研人员融入相关教材和讲稿;许多合理的对策建议已成为政府主管部门加强领导、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不少办学经验得到教育界许多人士的一致赞同和高度评价;有些应用性、技术性成果已被相关部门采纳、应用。概言之,凡是优秀论文都以不同形态转化为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报这种“孵化”、“催生”科研成果的功能与作用正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

2.学报发挥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功能和作用。撰写学术论文是艰苦的创造性脑力劳动,它同教学、科研一样,需要观察和感知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集中和扩散思维能力、辩证综合能力,还需要纵横驰骋的想象能力及生动、准确的文学表达能力等等。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要耗费作者大量的心血,有的甚至要付出作者毕生的精力。写论文的过程既是提炼教学、科研成果的过程,又是训练作者科学思维与顽强意志、提高作者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写论文实际上就是科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学报约请、激励、吸引教学科研人员写论文,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提高师资水平的有效办法,这亦是高校创办学报的宗旨之一。我校不少教工原先忙于本职工作,很少写论文;学报创办之后,在各级领导的积极倡导下,大家努力从事学术研究与著作,不少文章被学报采用、发表,既提高了教工的学术水平,又激发了教工撰著论文的积极性。据了解,凡在学报上发表的文章,大多成为评定各类职称的重要依据,不少论文在各项评比中获奖。有的教工原先“默默无闻”,由于近几年发表文章较多较好,逐渐崭露头角,或成长为学术骨干,或成长为学科带头人。由此可见,学报以其看不见的援手,年复一年地扶持着师资队伍的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铺路搭桥,充当着发现新秀、培育精英的摇篮。

3.学报发挥了展示我校教学、科研成果的功能和作用。学报以选登学术论文为宗旨,而学术论文是教学、科研成果的文字表现形式,它的科学性、逻辑性、严密性和系统性要比一般的口头讲演要明晰深刻得多。教工的教学、科研成果,一旦形成学术论文而在学报上发表,则其内容便会在校内外广泛传播,不受空间、时间的局限。学报这种展示教学、科研成果的功能和作用是非常长久而深远的,是其他事物所不能代替的。还应看到,学报定期发表一批又一批的学术论文,不仅能使有关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具体了解学校的教学、科研质量和水平,而且能在国内外广阔领域内参与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有力地促进学科建设和学术繁荣,推动了“院校研究”。事实就是如此。比如,我校在2000年之前,由于尚未办学报,不少教学、科研成果未能得到公开发表的机会;到2001年办了学报之后,全校上下纷纷写稿、投稿,在学报上先后刊出了一批好文章,由此在社会各界引起很大反响。社会上许多人,其中包括一些著名学者、专家,原先不了解或不很了解我校情况,有的甚至连我校的校名都不知道,通过学报这个“学术窗口”,大家在不同程度上加深了对我校的了解,从而提升了我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回眸往昔,我们倍感精神振奋;展望未来,我们更觉重任在肩。学报编辑部将在学校党政班子领导下,继续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有关学报工作的文件和指示,以学报获奖为契机,组织策划优秀稿源,进一步抓好栏目建设;努力物色优秀作者,建立相对固定的作者群,以确保优质稿源;加强编教互动和编读互动,从教工、读者中发掘学术新人,同时热情帮助作者凝练思想,修改文章;加强编辑部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事在人为”。民办高校学报和民办高校一样,是成长中的新事物,既要遵循高校学报类期刊的共同规律,又要遵循民办高校学报特殊的办刊规律,要顺应出版业的发展趋势,放眼学术界和出版市场,走专业特色、不断创新的路子,只有这样,民办高校学报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为民办高等教育事业服务。我校学报有学校董事会、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有广大教工的积极支持,学报编辑部全体同志只要团结一致,开拓进取,沿着既定方向大步前进,就一定能再创佳绩,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为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文化多作贡献!(执笔 孟莉英)努力办出民办高校学报的特色——为《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创刊一周年而作本刊编辑部《浙江树人大学学报》(综合性双月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于2001年5月创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至今已经一周年了。一年来,在学校董事会、党政领导的关怀和学报编委会的指导下,我们依靠全校教职员工和广大作者、读者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切实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出版方针、政策,遵照学报的办刊宗旨,努力做好组稿、审稿、选稿、编稿、校对、印刷、发行等各项工作,现已按时出版学报6期,共刊登126篇文章。读者反映良好,这是对我们的鼓励,也是鞭策。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深切感到:在学报如林、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民办高校学报面临如何合理定位和办出特色的问题。我国报刊编辑的伟大先驱邹韬奋先生曾说:“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教育部批转的《华东地区文科学报座谈会纪要》中也指出:“要努力发挥各高等院校的学术优势,扬长避短,办出自己的特色。”这都是很精辟的见解。民办高校学报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势必失去生命力。

什么是学报的特色?学报的特色就是学报反映的研究成果所体现出来的学校性质、学科专长和地区特点的学术优势与独特风格。学报和其他期刊一样,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个性体现共性,正如人都有形体、肤发而相貌、个性各不相同一样。因此,要办好民办高校学报,应认真分析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逐步形成特色,使之能独步于学报之林。

基于上述认识,一年来我们从突出民办性、体现地区性、注重应用性三个方面来探索、培育民办高校学报自己的特色。

一、突出民办性,着重反映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

浙江树人大学创办于1984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由国家批准建立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之一。建校18年来,树大依靠社会力量办学,规模逐步扩大,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全国民办高校中有一定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民办高校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然而研讨民办高等教育问题的专刊、专栏却很少见。因此,树大学报从创刊号开始就开辟“民办高等教育”专栏,多方组稿、征稿、选登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的论文。作者中有著名的教育专家、教授,也有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干部,还有校内外积极研究民办高等教育颇有成就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树大学报在一年中先后发表朱玉的《艰苦创业,务实创新——树大17年来办学实践的认识》、潘懋元的《关于民办教育的立法问题》、顾明远的《关于民办教育的若干问题》、刘凤泰的《民办教育的发展、改革、机遇和挑战》、瞿延东的《加强研究,积极扶持,加快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等近30篇研讨民办高等教育的文章。这些文章阐述、贯彻党和政府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从民办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集资渠道、运行机制、招生方向、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既有理论性、学术性的探讨,又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切中当前民办高等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而受到兄弟院校和读者的好评。这个专栏刊载的文章中,有的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列入索引目录,广为传播,扩大了树大学报的影响。

二、体现地方性,积极组织、刊载反映浙江地区特点和本校学科专长的学术优势的文章

浙江地处沿海,交通便利,物产丰富,经济历来比较发达,内外贸易也处在领先地位,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迅猛,乡镇企业总产值已超过江苏,名列全国第一。树大又以培养当地经济建设人才为重点,经济、管理类专业和学科的设置也比较多。因此,树大学报把研究经济理论、浙江经济和中小型企业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先后约请吴树青、苏星、蒋学模、王珏、张曙光等10多位著名经济学家撰写学术论文。如《坚定不移地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权钱交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股票期权、职工持股与国有股减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几点思考》等优质文章,以其理论深度和创新见解,引起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树大学报还选刊了一批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如《应用型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一文提出的“HU”理论,已被不少企业成功应用,产生了较好的效益。此外,还刊出了多篇富有地方特色的研究民营企业的论文,其中《乡镇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小型民营企业组织扩张中的问题及对策》等文章读者认为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一年中,树大学报“经济贸易与管理”专栏表发文章30多篇,大多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浙江亦是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文化底蕴相当深厚的地区。为适应当地对人才的需求,树大设置了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装潢技术设计、装饰绘画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因此,学报开辟了“语言与文学艺术”专栏。先后发表了《汉语谚语语义对比》《马克思的<历史笔记>和文艺问题》《读<汉语大字典>札记十一则》《装饰形象简论》《绍兴方言词语构词特点》等20多篇文章,结合专业学科教学,反映了校内外作者有关研究成果,这对促进学术研究,提高师资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注重应用性,努力推广实用性技术学科的研究成果

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树大一项基本任务。学校因此设置了电子商务、计算机及应用、会计电算化、环境监测、化工分析、制冷空调等专业。这些专业涵盖面广,兼容门类多,虽然与重点高校“高、精、尖”基础专业有较大差距,但在实用性方面可以发挥“短、平、快”的强势。为此,树大学报开辟了“环境与信息科技”专栏,先后选登了《信息电子技术——高科技的前沿学科》《基层田径运动会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实现》《浅谈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与评价》《燃煤锅炉低NOx排放技术及其试验研究》《含甲醇化工废水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和控制研究》《“白色污染”的治理与复合材料的研究》《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等10多篇学术论文,反映了树大应用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中,学报创刊号上发表的树大信息科技学院教师撰写的《基于Web的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一文,介绍了该院教师具有创新意义的科研成果。有关专家一致认为,该系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及推广价值。

实践经验表明,民办高校学报的办刊特色应根据各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果脱离了民办高校的实际,盲目地跟在普通高校学报后面亦步亦趋,那就必然缺乏活力,当然更形不成自己的特色了。以浙江树人大学来说,她的办学方向是,坚持为地方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实行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走多层次、多规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之路。树大是“民办”的,需要多方面筹资办学,与国家所办的全额拨款的普通高校有很大的不同,它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与普通高校亦不一样。这就决定了树大学报的特色——民办性,地方性,应用性。这“三性”是多数民办高校的共性,也是民办高校学报的共性,然而这种共性应寓于不同的个性之中,不可“千刊一面”、“千篇一律”。作为民办高校学报工作者,应善于从学报的共性中找出不同点,努力培育鲜明的学报个性。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在办刊一年中,我们努力探索民办高校学报自己的特色,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点滴经验,但与优秀高校学报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年代,要真正办出有特色的、有知名度的民办高校学报,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团结一致,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不断提高学报编辑人员自身素质,发扬“甘为他人作嫁衣”和“铺路石子”的奉献精神。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和社会调查,密切联系作者,建立一支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作者队伍,扩大优质稿源。办好学报,办出特色,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为树大“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创一流民办高校”服务,为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多作贡献!(执笔 孟莉英)关于我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和建议浙江省政协科技教育委员会

改革开放20年来,我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居全国前列,GDP从1978年的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4位。但是高等教育的地位与经济的排名相距很大。由于本省高校太少,1998年全省10万多考生只能招3.52万人,录取率为35%。高教的“瓶颈”已严重制约浙江社会经济的发展,解决“瓶颈”已成为当务之急。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决定在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建立5个高教园区。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多种形式举办高校,努力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全省兴起了民办高校的办学热潮。两年来,全省创办依托本科院校的二级学院18所,还有民办高校和以新机制运作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30多所,这些院校基本上依靠民间资金创办,按照教育成本收费,采取民办的机制运作。1999年全省考生12.5万人,招生6万人,录取率为48%。2000年15万考生,录取9.5万人,录取率达63%。其中按民办机制运作的院校招生3.65万人,已承担了省内高校近一半的招生任务。短短两年时间,浙江高教的瓶颈已被冲破,不但使几万莘莘学子圆了大学梦,而且走出了一条有浙江特色的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之路。

一、我省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一)发展势头迅猛,规模快速扩大

1.在我省32所高等院校中,1999年有8所二级学院招生,2000年扩大到18所,录取新生1万余人。

2.一批中专和民办专修学院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使高职学院从1999年的4所猛增至2000年的32所,单考单招新生1万余人,第五批招收新生1万余人。

3.我省4所民办高校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各自的特色。树人大学是民办公助,2000年与省电子工业学校、省轻工业学校、省外贸学校3所中专联合。浙江万里学院是国有民办。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民助。温州大学实行股份制。

4.36所民办专修学院招收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新生7200人,共设专业22个,与去年相比,计划招生数增加32%。(二)改革领导体制,创建新的机制

我省民办高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普遍实施全员聘用等新的机制。以温州大学为例,温大由温州教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投资经营,集团不管教学,学校仍是原来的办学实体。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薛振安兼任温州大学和温州教育产业集团董事长。聘请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担任名誉校长,全国政协常委、中科院院士谷超豪担任校长。学校设立9个学院、32个专业,其中,国际关系学院、艺术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是社会投资者举办的。温州大学在人才的培养、引进、考核、激励机制上大胆创新,2000年9月1日起全校按新的机构岗位设置、人事分配、财务运行、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学生工作、后勤社会化体制运行,在定编定岗、全员聘用基础上,加强管理,强化考核,改革原有的分配模式,实行年薪制。同时出台教师进修制度,鼓励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每年以20%比例选派教师脱产进修;还出台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优秀教师的5项措施,建立社会保障、人才开发服务等一系列新的机制。(三)针对特殊生源,采取特殊教育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质量是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民办高校生的录取分数普遍低于普通高校,二级学院1999年低于母校60至70分,专修学院低于高考分数线下100分甚至更多。目前我省民办高校普遍采用了介于高中与普通高校之间的管理模式。

1.加强上课、自修、考试等全过程的管理。浙师大行知学院、浙工大之江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学校实行早晚自修、全天排课、模拟考试等教学方式来强化学生的学习。

2.加强班主任工作。新时代专修学院、育英文理专修学院、杭商院国际经贸学院等学校实行班主任负责制,注重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把好毕业生质量关。各民办高校都在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合格人才上下功夫。树人大学连续12年向社会输送的3000多名毕业生,由于质量较高、专业适应市场需要,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

二、我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一)体制方面

我省民办高校(含按民办机制运作的高校),办学主体是多元的,有依托原有公办校办学的二级学院,有地方政府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有多个企业联合实行股份制办学的,也有单个国有企业或单个企业主纯私人出资办学的,还有民主党派独立或与企业共同办学的。共同的问题是:

1.在民办高校中如何建立健全党组织。目前民办高校中行政、教学负责人中的中共党员,个人可回原单位参加组织生活,但是作为高等学校,在教师、学生中如何按照中央有关要求建立党的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与学校管理层的关系应如何处理?

2.办学者与举办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民办高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党委(总支、支部)、校长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协调?例如,温州大学上有教育产业集团、下有九个二级学院,共有三个层次的董事会。是企业家办教育,还是教育家按教育规律来办教育?如何正确处理“两权”、“三权”甚至“多权”的相互关系,做到既各自分工负责又要齐心协力,是摆在民办高校面前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现实问题。

3.民办二级学院与母体院校的关系问题。存在放手不够,权责不清等现象,没有真正理顺关系,做到四个独立。

4.举办民办高等院校的资格认定问题。我省允许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按教育成本收费,高额的学费收入,使高等教育被社会上视为无风险、高回报的产业,各路人马千方百计参与教育市场竞争,教育产业化的倾向有所加剧。这是否意味着无论企业、团体或个人,只要有办法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就允许其开办高等学校?

5.产权界定和利益分配问题。有的民办高校,创办时齐心协力,产权的界定和利益的分配往往都被忽视,办到一定规模后,问题就显山露水,出现争权夺产的内讧情况。若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学校的正常发展情况将很难维持。(二)资金和收费方面

民办高校实际上是靠民间资金,一部分学校是银行贷款先搭个架子,然后靠学费来支撑,甚至靠学费来还贷。由于急于在短期内收回建校投资,我省民办高校的年学费连续两年是1.5万元,有的甚至更高,一名本科生四年学习生活的总费用接近10万元。如此高的费用,绝大部分学生难堪重负。浙江虽然达到小康水平,但长期的高额学费,百姓是否能够承受?2000年高考,我省有8800多名考生没有填写志愿,据了解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达不到公办高校录取分数线,又无力承受民办高校的费用,只得自动放弃录取机会。相应地,也有一部分民办高校招生不足,长此以往,会造成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三)招生方面

1.2000年二级学院招生中,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起作用,造成20多所省内外民办二级学院招生的“贫富”不均。2000年浙大城市学院计划招生1200名,但第一志愿上线人数有2321人,超出计划一倍以上,学校决定扩招300余名。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的计划招生949名,而第一志愿的上线人数是2212人。除了上述两院校外,其他省内民办二级学院第一志愿均未招足,有的学院计划招生500人,但第一志愿上线考生只有89人;受取消师范类学费优惠政策的影响,师范院校的二级学院第一志愿上线人数都不到计划招生人数,个别第一志愿上线考生甚至少于招生数的1/4。

2.随着民办高校逐渐增多,生源竞争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质量和收费逐渐成为民办高校竞争的一个重要筹码。省外的各家民办高校在我省招生形势异常火爆。如渝州大学招生9人,第一志愿上线考生799人;郑州大学招生50人,上线考生达249人。其他几所外省民办高校的生源也较为充足。分析其火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收费较低。我省民办高校收费普遍为每年15000元左右,而外省民办高校每年只收6000~8000元,只有我省收费的1/2左右,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3.为了解决我省二级学院生源不足的困难户,省招办决定用考生补报志愿的办法,通知1.4万名考生补报第三批二级学院的志愿,只有800多人补报志愿。虽然经过努力第三批总数超额完成了录取工作,但是不少学校未完成招生计划。(四)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民办高校专职教师少,师资匮乏是我省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

1.民办高校师资培养任务艰巨。部分以一所中专为基础或多个中专合并转制而成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量在职教师存在着学历、专业技术职务、教学、科研水平没有达到高等教育标准的情况,需要一段培养、进修、提高的过程。

2.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不稳定。招聘来的民办高校专职教师,档案一般挂靠人才交流中心。由于工资待遇不高,加上政治、生活待遇、工作条件与公办教师不同(评先进、评优、住房等),往往留不住人才。有的民办高校从“三北”地区招聘来的教师,将户口落下后不久,就开始跳槽到其他待遇好的高校。

3.从本省各学校聘任教师是民办高校教师的主要来源,但去年高校扩招以后,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任务不堪重负,有的每周要上14至18节课,如果再到民办高校任教,精力上顾不过来,科研和进修提高也会产生新的问题。而聘用退休教师上课显然有一个教育观念、方法和知识更新的问题。2001年高校再度扩招,民办高校的师资来源更令人担忧。(五)专业设置和学校升格方面

1.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比较雷同,基本以人文经管方面为主,大都集中在计算机、文秘、外贸、英语、旅游、经管、会计、金融等短平快专业,而我省经济建设发展急需的工科方面的专业设置较少。专业设置不合理,势必影响几年后毕业生的就业。在人才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毕业生的就业率将直接影响民办高校的生存。

2.民办高校大多是大专,今年的招生计划中,大专生已占总招生数60%左右。不仅本、专科比例失调,也对一批大专级民办高校的生存、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要求在试招本科的基础上,正式由大专升格为本科的呼声日趋高涨。

三、意见和建议(一)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1.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进一步转变职能,减政放权,认真总结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高等教育的经验教训,敢于破除阻碍高等教育发展的陈规陋习,积极探索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高等教育的新路子。

2.借鉴国企改革“抓大放小”的思路,重点办好一批能代表浙江教育水平的高等院校,有计划地将非重点的一般院校分批改制为国有民办、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按照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和办学方针,把学校真正办成自主办学、自筹经费、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

3.降低过高学费,实行按质论价。对于国有民办的院校,其新增校产为国家所有,政府应给予贴息支持,甚至采用政府向银行按揭的还款方式对民办高校和二级学院的基建给予优惠政策。不能把建新校的成本全部分摊到学生和家长头上。对私人或企业投资的高校,应按其投资额,规定合理的回收年限。政府要出台有关法规,明确界定教育产业的内容和范围,规定教育产业运作的规范和必要的监管措施。在加强对教学成本核算监管的同时,向社会公开收费情况、资金流向和财务管理,从根本上杜绝把教育当作“摇钱树”的现象。

4.在民办高校建立教学与经营相分离的体制,明晰投资各方相应产权。企业家不参与、不干涉教育,其投资回报主要从其投资兴建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产业来获取。教育家治校,日常的教学、科研及与教育相关的人事、财务由教育家决策,特别是校园文化不应受企业的制约。作为过渡的二级学院应尽快实现四个独立:独立法人、独立校区、独立财务、独立办学,真正成为独立办学的实体。

5.出台关于民办高校党的建设的若干规定,在民办高校包括民主党派创办的院校,建立健全党组织。党组织主要负责贯彻党的教育路线和保证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起到监督保证作用,同时把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建设好,起到党的助手作用。民办高校的党组织应统一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管辖,以便组织民办高校的教学、行政负责人及时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交流和研究民办高校的共同性的问题。(二)创造有利于民办高校发展的环境

1.抓住机遇,使我省民办高等教育有一个更大的发展。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势头,优质教育资源的供求矛盾还会长期存在,社会力量办高等教育的热情还将持续。应抓住国家重视社会力量办学,把高等教育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继续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使民办高校的招生比例逐年提高,从目前的1/3逐步扩大到1/2甚至更高,逐步接近国际上的比例。

2.全方位、多层次办学。拓宽办学思路,探索多元化、混合式等办学模式,允许同一学校既搞学历教育,又搞非学历教育;既开办职后培训,又有职前的学历教育,把重点放在面向社会,培养多层次、实用型人才上,形成各校自己的办学特色。鼓励民办高校形成规模效益,走以学养学、滚动发展的道路。

3.既热情支持又从严审核民办高校升格。要制订一系列民办高校升格考核的办法,通过试招本科班,使符合条件的民办大专院校逐步升格为本科院校。允许符合条件的专修学院,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同时给民办高校招生自主权,允许民办高校有备取生等招生形式,以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扩大其办学规模。

4.加强对专业设置的指导。(1)建立民办高校协会,请教育行政部门和人事管理部门,根据人才市场的状况,定期公布社会上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和目前高等学校各种专业在校生的情况,预测今后几年人才需求的方向,协调和引导民办高校合理设置专业。(2)加强宏观调控,减少雷同的专业设置。鼓励民办高校根据市场需求,扩大短线专业的招生规模,办出自己的特色。例如,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注意培养适应我国加入WTO以后,能为我省中小企业服务的外语、经贸、会计、税务、电子商务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5.给予优惠的政策扶持。(1)对民办高校在土地审批、立项、规划等方面予以倾斜,在建校征地收费等方面予以减免;(2)政府制定有利于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并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好的民办高校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资助;(3)对培养当地急需人才的专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4)对民办高校逐步开办信用贷款业务,对优秀民办高校的基本建设贷款予以贴息扶持;(5)对国有民办的高校和二级学院实行贴息贷款,因其固定资产属于国家所有,故不应把建校成本摊入办学成本。

我省民办高校正在蓬勃发展,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抓住、利用好这一时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一方面积极鼓励民办高校的发展和探索,引导规范民办高教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进。另一方面及时总结民办高校的经验,促进公办高校的改革,实现浙江教育的新跨越,把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原载2001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1年第11期全文转载)坚定不移地把握住发展这个主题[1]吴树清

最近闭幕的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这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纲要”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明确提出“十五”计划要以发展作为主题。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向我们提出的要求。

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它的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和根本任务进行科学分析后得出的根本结论,也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以后做出的最重要的政治判断。邓小平讲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始终应当是我们经济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们所以能够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面前从容应对,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今天,当我们开始实施“十五”计划的时候,我们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既给我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供了迎头赶上,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可能,又使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与技术竞争已成为各国注意的焦点,周边国家正在加快发展,我们如果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有在新的一轮国际竞争中落伍的危险。只有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努力加快发展,才能站住脚跟,争取主动,赢得优势。从国内来看,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加入世贸组织又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十五”期间各方面任务十分繁重,许多深层次矛盾需要解决。完成任务,解决矛盾,把我们的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归根到底要靠发展。不然,我们在改革和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就会更多更大。所以,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既是顺应世界潮流,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又是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有问题的关键。“十五”计划纲要提出今后五年预期年均经济增长7%左右。这一经济增长率比起“九五”期间的8.3%要低一些,更是远低于“八五”期间的12%。为什么“十五”的预期经济增长率要定得比“九五”实际增长率低,并大大低于“八五”的经济增长率呢,它同以发展为主题是否矛盾呢?对于这个问题,要作具体的分析。7%的经济增长率同过去比好像比较低,其实不然,它仍然是一个比较高的经济增长率,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实现的。以“九五”同“八五”相比,哪一种经济增长率更有利于持续健康的发展呢?如果仅从增长的速度来说,“八五”确实比“九五”快得多,但是,“九五”增长速度虽然放慢了,但应当说增长的质量提高了。“九五”期间我国经济的发展既克服了“八五”期间的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又通过实现扩大内需的方针解决了亚洲金融风暴后一个时期的通货紧缩趋势,并且开始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增长模式的转变。这就为我们的“十五”期间进一步转变增长模式,把经济发展真正转移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奠定了基础。这说明,看待经济发展不仅是看经济增长率的单一指标,更重要的要看经济是怎样增长的,实现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增长。“十五”计划所以把预期目标定为7%左右,这是因为,第一,我们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40%,外商投资遍及诸多产业领域,近30万家外资企业在国内经营,使国际市场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国内化;外汇储备达161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3000亿元以上,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5%,相当于2000年的财政收入。加入WTO是中国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大实际步骤,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到新的阶段和更高的水平。在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情况下,不依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外部经济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尽管世界经济发展整体上对我们的发展是有利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应当予以考虑。例如,对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都有重大影响的美国经济近来出现了发展放慢的情况,未来五年美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如何,是一个必须考虑但又是难以确切作出判断的问题。

第二,“十五”期间我国经济面临许多复杂而困难的问题。以扩大就业为例,这是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十五”期间我国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新增劳动力供给明显加大,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200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净增约1100万人,比2000年多增180万人,按78%的劳动参与率测算,将新增劳动力供给860万人左右。按2001年7%的经济增长率测算,全社会大体可以增加700万个左右新的就业岗位。当然,城镇劳动力的供求好于全国平均,但消化失业和下岗的任务十务繁重,能力有限。同时,深化企业改革、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环保要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构性失业的矛盾愈加突出。再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求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压力十分严重。再以提高农民收入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实行了正确的农业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加上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投入的增加,粮食生产能力上了几个大台阶,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但是,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幅持续下降。80年代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90年代降到4%左右。1998年、1999年分别为4.3%和3.8%。1990年到1999年年均增长4.8%,低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增速2.1个百分点。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增长2.1%,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4%相差甚远,中西部一些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甚至出现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达2.78:1,已经超过改革开放之初2.57:1的差距。这种状况不改变,农民的积极性势必受到严重损害,农业这个基础就有动摇的危险,不仅会影响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而且会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然而提高农民收入难度很大,涉及好多方面的问题,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乡镇企业如何发展问题、农村富裕劳动力出路问题、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等等。总之,要解决农民增收减负问题,而其中每个问题都非常复杂。此外,加入世贸组织又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因此,“十五”期间各方面的任务十分繁重,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需要解决。这一方面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另一方面又使我们的发展难度加大。

第三,我国经济的总量已超过万亿美元,发展的基数提高了。而基数的增大意味着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绝对值扩大,因而必然影响增长速度。

最后,较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希望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但过去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真正能够实现这种转变。“十五”期间应当使我们经济的发展步入新的轨道,因此,“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发展强调是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实现较快的发展,要求实现的速度是有市场、有效益的速度。预期目标留有余地,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上,以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因此,7%的预期目标是一个积极进取的目标,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实现这个目标,将为我国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打下坚实的基础。

把发展作为主题,有一个对发展的全面理解的问题。“十五”期间强调的发展,我理解至少应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发展首先当然是指经济的发展。但是,讲经济的发展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只讲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长,保持较高的速度,而是更应当强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经济增长的质量、整体经济素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就是说经济发展要讲规模与结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这一方面因为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的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过去那种以解决供给数量短缺为首要目标,以数量增长、总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已经基本结束,而且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才能促进发展的新阶段。另一方面因为“十五”时期面临的经济增长环境是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都将变得更加激烈。要在尖锐激烈的国际国内的竞争中发展我们的经济,过去那种高投入低效益、高消耗低产出的办法是无能为力的,必须致力于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市场竞争的能力,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十五”计划纲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作为动力,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十五”计划纲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作为动力,正是体现了对经济发展的新的要求。

发展这个主题还应当是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世界性的大课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战略。我国号称地大物博,但由于同时是一个人口大国,因此我国绝大多数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能说是一个资源小国。特别是过去多年来在资金缺乏、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条件下快速推进工业化所采取的粗放式发展,靠消耗大量资源以及污染环境而实现经济的增长,使今天我国的资源和环境的状况已经相当严重。水、石油等重要资源短缺,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而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迫切,生态和环境问题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人口问题则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特殊问题,由于人口基数大,尽管实施了计划生育的国策,每年人口增长的绝对量仍然比较庞大,因此就业压力巨大,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十五”期间一个难题。因此,“十五”计划纲要把加强人口和资源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到突出的位置。

发展这个主题还应当是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没有精神文明的发展,不是社会主义应有的发展观。社会主义不仅要最终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而且要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总之,“十五”纲要提出的发展这个主题,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它要体现在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不断提高上,目的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共同富裕。(原载2001年第1期)

[1]

作者简介:吴树青,男,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老教授协会会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苏星

1992年,党的十四大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所得出的科学结论。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弗·吉布尼等谈话时说:“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2]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当时,现实经济生活还不具备实行市场经济的条件,但市场调节已经被广泛使用了。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党的十二大对此作了进一步地说明。大会的报告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同时,允许对于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来调节,也就是说,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由国家统一计划划出一定的范围,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起调节作用。这一部分是有计划生产和流通的补充,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有益的。”“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我们要正确划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各自的范围和界限,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有步骤地改革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办法,改革劳动制度和工资制度,建立起符合我国情[3]况的经济管理体制,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党的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其特点是,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入,城市改革由试点发展到全面铺开,其他领域的改革也迈出重大的步伐。

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分析了我国当时的经济和政治形势,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几年来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认为,必须按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要求,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以利于更好地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决定》对新的经济体制的基本点作了如下的概括:“第一,就总体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第二,完全由市场调节的生产和交换,主要是部分农副产品、日用小商品和服务修理行业的劳务活动,它们在国民经济中起辅助的但不可缺少的作用;第三,实行计划经济不等于指令性计划为主,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第四,指导性计划主要依靠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来实现,指令性计划则是必须执行的,但也必须运用价值规律。按照以上要点改革现行的计划体制,就要有步骤地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扩大[4]指导性计划的范围。”对这个决定,邓小平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5]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邓小平所说的新话,主要是指,社会主义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陈云也同意这个《决定》。他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的书面发言中说:“这次全会审议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对计划体制改革的基本点所作的四点概括,完全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现在,我国的经济规模比50年代大得多,也复杂得多。50年代适用的一些做法,[6]很多现在已不再适用。”《决定》公布以后,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在农村改革深入的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价格改革以转换价格机制为重点,从以调为主,转向以放为主。市场调节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了。

1985年10月,邓小平在同外宾谈话时肯定这个路子是对的。他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上。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现在看得很清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7]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

针对有些人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1987年2月,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8]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根据邓小平讲话的精神,党的十三大的报告就没有再讲以计划经济为主。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赵紫阳作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报告阐明了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规定了党在这个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报告明确提出,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报告作了如下的阐述:“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明确几个基本观念:第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在全社会自觉保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善于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这两种形式和手段,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利用市场调节决不等于搞资本主义。第二,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直接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把计划调节和指令性计划等同起来。应当通过国家和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按照等价交换原则签订定货合同等多种办法,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应逐步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第三,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创造适宜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以此[9]引导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至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呼之欲出了。

党的十三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市场、市场调节对生产和流通的作用显著扩大,在东南沿海和内地的某些地区,市场调节已占主要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广东省理论界率先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1988年1月底,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广东省经济学会等六个单位,发起举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系列讨论会。会上提出了一份《关于广东、广州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以一种新思路提出广东、广州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应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②《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27页。

济为目标模式。

——在观念上对市场经济进行再认识,是先于其他一切的首要工作。市场经济是与商品经济既相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的组织和配置方式,二者的发展是基本同步的。任何社会都有资源配置的多种选择,市场既非资本主义的专有物,也不是导致社会生产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的必然根源。

——广东、广州实行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在于: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高速度、高效益的保证;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是结束新旧体制“双轨制”的唯一出路;是实行“一国两制”的重要经济条件。

——广东、广州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市场体系、动力结构等四个方面建造新的模式;将通过两个战略阶段的努力,在本世纪末实行市场经济新秩序。

这个报告,曾报送当时的中央领导同志,并于1988年10月,作为论文提交给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讨会。对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经济,理论界和实际经济工作部门一直有不同看法,但作为理论问题,在当时还是自由讨论的。

1989年以后,在计划和市场问题上争论突然加剧。原因是,治理整顿中出现一些问题,对国民经济加强了计划管理,价格改革也停顿了。有人把出现的问题归咎于改革的方向有错误,认为不该选择市场取向,不能削弱计划经济。政治风波以后,这种反对的声浪更高了。对此,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实际工作中,在调整时期,我们可以加强或者多一点计划性,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搞得更灵活一些。以后还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里,邓小平说的不能改,分明是指市场调节。因为他接着又说:“绝不能重复回到过去那样,把经[10]济搞得死死的。”90年代初,受国际上发生急剧变化的影响,有人又把市场经济同“和平演变”联系起来,说搞市场经济,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在经济领域的表现,甚至断言,市场取向等于资本主义取向,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

理论上的混乱,已经影响到改革开放的进程。

为了端正对计划和市场的认识,1990年12月,邓小平在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时说:“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11]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1991年1月到2月邓小平视察上海时,又同上海市负责同志说:“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12]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上海《解放日报》发表的几篇署名皇甫平的文章,就是根据这个精神写的。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谈话的内容包括:“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13]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谈话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许多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认识问题,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谈话为即将召开的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从理论上思想上做了充分准备。

1992年10月12日,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江泽民在大会报告中说:“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一致认为,现在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既有挑战,更有机遇,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好时机。这次代表大会的任务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14]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报告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经验,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提出了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大会根据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报告指出:“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已经放开,计划直接管理的领域显著缩小,市场对经济活动调节的作用大大增强。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报告认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这些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没有本质区别,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例如,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在宏观调控上,可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等[15]等,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独有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创举。

1993年上半年,在邓小平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广大干部和群众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热情高涨。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改革和对外开放不断取得新进展,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扩大。整个经济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势头,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但在国民经济快速前进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某些方面的情况还比较严峻。这主要表现为:(一)货币投放过量、金融秩序混乱。1979到1992年14年间,除1988年上半年净投放12亿元外,其余各年上半年都是回笼的。但1993年上半年净投放现金高达528亿元。金融机构违章乱拆借,社会不规范集资面广、量大、利率高,许多地方擅自设置金融机构从事信贷活动。这些活动导致大量资金在银行系统外“体外循环”,资金投入不合理,大量资金被用于炒房地产、炒股票以及盲目大办“开发区”,有的金融机构利用贷款权为小团体或个人谋私利。而正常的信贷投放完不成计划额度,重点需要的资金难以保证。由于高利集资的冲击,1—5月全国居民新增储蓄存款仅912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26亿元。国债券发行停滞不前。头5个月只发行18.4亿元,约完成年度预算的5%。国家专业银行资金来源短缺,备付金率明显下降,有些地方甚至发生支付困难。(二)投资需求膨胀。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42亿元,其中国有单位投资21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0%以上),新开工项目、在建工程投资总规模,都超过上年同期l倍多。许多地方“房地产热”、“开发区热”急剧膨胀,豪华别墅、高级写字楼、游乐园、度假村遍地开花。房地产价格愈炒愈高。银行工资性支出和对个人现金支出以及行政事业管理费现金支出大幅度增长,消费需求也出现膨胀趋势。(三)财政困难状况加剧,物价大幅度上涨。财政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财政支出比上年增加,收入仅增长1.4%,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全国物价总水平上涨幅度,从3月份开始突破10%,到6月份达到13.9%,35个大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6月份比上年同期上涨21.6%。特别是生产资料在强大需求的推动下价格猛涨。在生产资料价格暴涨的推动下,流通领域公司林立,投机资本兴风作浪,炒买炒卖,囤积居奇现象严重,中间虚假需求急剧上升,人为地扩大了供需缺口,使价格更加“离谱走调”。(四)由于工业增长速度过快,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强化。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运输十分紧张,一些干线限制口的通过能力仅能满足需要的30%~40%,电力、油品供需缺口越来越大,有的地方又出现“停三开四”现象。(五)出口增长乏力,进口增长过快,国家外汇结存下降较多。由于供求失衡,为弥补国内资源不足,被迫扩大进口和压缩国内紧缺的能源及原材料出口,为国际收支平衡带来沉重压力。上半年进口总额40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2%,而同期出口总额372亿美元,仅增长4.4%。上半年进口金属材料用汇55.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倍,其中钢材进口1116万吨,增长3.6倍;钢坯及粗锻件304万吨,增长9.7%;铜23.2万吨,增长17.5%;[16]铝14.6万吨,增长1倍。从1993年开始,国家的外汇储备下降,比上年减少25%。调剂市场上美元和人民币的比价从年初的1:7滑落到6月份的1:10(曾达到1:11)。

上述情况表明,当时宏观经济形势已经绷得很紧,有些矛盾和问题还在继续发展,如果不抓住时机,进一步深化改革,抓紧实施宏观调控措施,势必导致社会供需总量严重失衡,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甚至会引起经济大的波动,影响社会安定。

早在1992年11月,党中央全面分析了经济运行状况,已经提出形势大好,但要防止过热。1993年4月初,党中央专门召开经济情况通报会,要求各地积极、正确、全面地领会邓小平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把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既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要注意稳妥,避免损失,特别要避免大的损失。此后,江泽民在华东六省一市经济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再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但由于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有许多新问题一时还看不清楚,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后,各地对形势的看法也不尽一致,一些思想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宏观决策的贯彻落实。

1993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指出“为了保持经济发展的好势头,真正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现在必须下决心,解决经济中的突出问题。”《意见》强调,一要统一思想认识,二要着眼于加快改革步伐,三要主要运用经济办法,也要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组织措施。按照这些原则,提出下列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措施:

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稳定金融形势。首先要把住基础货币投放这个闸门,严格控制社会需求的过快增长,认真整顿金融秩序,切实加强现金管理。

二、坚决纠正违章拆借资金。人民银行要停止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已经发放的贷款要限期收回。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有序的同业拆借市场,使资金拆借纳入规范化的轨道。

三、灵活运用利率杠杆,大力增加储蓄存款。7月上旬将再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同时,对三年、五年和八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实行保值。

四、坚决制止各种乱集资。各地区、各部门对1992年以来的未经授权部门批准的各种形式集资,要进行一次全面清理,集资利率不得超过国家有关规定。

五、严格控制信贷总规模。强化中央银行对全社会信贷总规模的宏观控制,各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要严格按照人民银行总行下达的年度信贷计划执行,未经批准不得突破,并按季监控,按月考核。

六、专业银行要保证对储蓄存款的支付。各专业银行和商业银行要建立存款支付责任制,大力组织存款,压缩一般贷款,清理收回不合理贷款和拆借资金,以增强银行的支付能力。各专业银行总行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度资金,任何地方、部门不准干扰专业银行为保证支付而进行的资金调度。

七、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强化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能力。中国人民银行要通过深化改革,真正成为对全国信贷、货币进行宏观调控和统一管理各类金融机构的中央银行。贷款规模的调剂权集中到人民银行总行,取消人民银行省级分行7%的贷款规模调剂权。为了增强人民银行对信贷资金的间接调控能力,盘活信贷资金存量,调节资金分布,人民银行要切实抓好中央银行融资债券的发行工作。中央银行的再贷款,除用于农副产品收购的再贷款可下达给省级分行外,其余再贷款主要对专业银行总行发放。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设立的金融机构要限期撤销或并入经批准的金融机构。坚决取缔钱庄、银号等非法设立的金融机构。

八、投资体制改革要与金融体制改革相结合。从改革投资体制人手,尽快建立政策性银行,逐步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组建国家长期开发信用银行、出口信贷银行等政策性银行,专门承担政策性投融资和贷款业务。

九、限期完成国库券发行业务。要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为单位,把完成国库券发行任务与发行有价证券挂钩,只有在完成国库券发行任务后,才可以发行国家计划安排的其他有价证券。

十、进一步完善有价证券发行和规范市场管理。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股票、债券等证券发行计划,不得擅自突破(包括股票发行的试点企业个数)。

十一、改进外汇管理办法,稳定外汇市场价格。在努力扩大外贸出口的同时,要加强对出口收汇的监督管理,完善和改进出口收汇核销制度,建立进口付汇核销办法,加强结汇纪律,防止出口不结汇、推迟结汇和境外截留外汇,提高出口结汇率。要采取多种措施控制进口规模,严格按国家规定控制进口减免税。

十二、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管理,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发展房地产业若干问题的通知》,由建设部牵头组织土地、工商、税务等部门对各类房地产开发经营机构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注册资金虚假、没有开发能力以及偷税漏税的经营单位,要予以查处。金融机构和土地管理部门一律不得开办开发经营房地产的公司,已开办的要限期脱钩。

十三、强化税收征管,堵住减免税漏洞。税务部门要依法治税,在继续做好国有经济单位税收征管的同时,加强对非国有经济单位各项税收和个人收入调节税、所得税的征管工作。各地方超越权限自行制定的减免能源交通基金、预算调节基金和其他各项减免税政策,一律先停止执行,再由上级税务部门逐项审核,作出处理。地方财政预算收支,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预算管理条例》,不准打赤字。

十四、对在建项目进行审核排队,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现在建设摊子普遍铺得太大,战线拉得过长,投资结构也不够合理,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对所有在建项目进行清理、审核排队。对不符国家产业政策、资金来源不落实、建设条件不具备、市场前景不明的项目,特别是高档宾馆、写字楼、度假村等,要下决心停建、缓建,腾出资金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保今年计划内项目。新开工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必须经国务院批准后方能开工。

十五、积极稳妥地推进物价改革,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今年内,除按原计划再出台提高铁路货运价和整顿电价外,各地方都不要再出台新的调价项目(包括服务收费项目)。

十六、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过快增长。要加强集团购买力[17]的控购管理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意见》下达以后,国务院相继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税务工作会议,使宏观调控措施在全国逐步实施。到1993年11月14日召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时,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金融形势趋于稳定;房地产热、开发区热和投资增长过旺的势头受到抑制;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进度加快;物价上涨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外汇调剂市场价格回落并趋向基本正常;夏季农副产品收购打“白条”现象基本消除,秋收资金已经提前到位;钢材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回落;国家财政收支情况有所改善;城乡人民收入增加。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向着健康方向发展。江泽民在会上说:“事实证明,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措施,是完全必要和正[18]确的。”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这个目标,《决定》认为: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19]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决定》所设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把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系统化、具体化了。

党的十四大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1993年2月1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指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把握时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积极稳步地放开价格和经营,增强粮食企业活力,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进一步向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方向前进。这一年,绝大多数农产品包括粮食的价格和经营都放开了。在此之前,价格改革的步伐已明显加快,转换价格机制、调整价格结构以及健全价格调控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全面深化,大面积地放开了商品和劳务的价格。

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确定从1994年1月1日起改革现行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改革的原则和主要内容是: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分设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科学核定地方收支数额,逐步实行比较规范的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和健全分级预算制度,硬化各级预算约束。

同年12月2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

同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取消外汇分成;实行银行售汇制,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及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等。

同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于1994年7月1日起施行。

1994年1月11日,国务院做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

同年7月18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将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等。

1995年3月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通知》指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用于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

1996年9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决定从1996年开始,对各种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包括国有单位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开发项目和集体投资项目,试行资金制度,要求投资项目必须首先落实资本金才能建设。经营性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有效控制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经过三年多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到1996年底,整个国民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这主要表现为: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物价上涨率明显低于经济增长率。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6.1%,幅度比上年回落8.7个百分点,明显低于经济增长率;国民经济增长平稳回落到适度快速区间,稳定性增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6%,粮食再获大丰收,第二、第三产业稳定增长;社会需求增长基本适度,投资与消费正常。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实际增长12.5%,基本适度。尽管国家先后出台了停办保值储蓄、两次调低利率等一系列举措,但市场整体运行平稳,市场货源充裕总体上呈现出“供略大于求”的格局;外贸出口转升,全年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3.2%。实际利用外资比上年增长16.1%。年末外汇储备达1050亿美元,比年初增长314亿美元;全国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8.7%,财政支出比上年增长16.3%,财政收入增长较快;金融形势基本平稳。针对外汇占款大量增加,银行采取了发行金融债券、收回商业银行再贷款等措施,保持了人民币值的稳定,全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稳定有8.3:1的价位上;居民收[20]入继续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在向大会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报告说:“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报告认为,“在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历史时刻,必须郑重指出: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近二十年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21]荣成果。”

这表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它的成功,我们是有信心的。江泽民指出:“我们提出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依靠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依靠人民的艰苦奋斗来实现。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政策,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就一定能够在我国成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22]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原载2001年第2期)

[1]

作者简介:苏星(1926—),男,内蒙古赤峰敖汉旗人(汉族),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6页。

[3]《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23页。

[4]《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68、569页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6]

陈云:《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7页。

[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149页。

[8]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3页。

[9]《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27页。

[10]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307页。

[1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64页。

[1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67页。

[1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0-375页。

[14]《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15]《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20页。

[16]

统计局:《一年来宏观调控的回顾和启示》,《人民日报》1994年8月26日。

[17]《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13-323页。

[18]《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50-551页。

[19]《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20-521页。

[20]

统计局:《宏观调控成效显著优化结构势在必行——1996年经济形势及1997年展望》,《人民日报》1997年1月23日。

[2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0,18,19页。

[22]《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0-31页。财产、合同和侵权行为的经济分析[1]史晋川

法律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经济学理论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法律的形成、法律的框架和法律的运作以及法律制度所产生的经济影响的学科。法律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基本上覆盖了整个法律领域,但是,法律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政府并不公开管制的法律领域,即普通法的[2]中心内容——财产、合同和侵权。本文的目的旨在对法律经济学中有关财产、合同和侵权行为的经济分析理论做出简要的介绍和评价。

一、财产的经济理论

从法律的观点来看,财产是“一组权力”,这些权力描述了一个人对其所有的资源可以做些什么,不可以做些什么,包括对资源的占有、使用、改变、馈赠、转让和阻止他人的侵权等。或者说,“财产的法律概念就是一组所有者自由行使并且其行使不受他人干涉的关于[3]资源的权力。”

法律经济学有关财产的经济理论,主要集中在关于财产法的四个基本问题上,即:(1)私人可以拥有什么财产?(2)所有权是怎样建立起来?(3)所有者如何合法的处置其财产?(4)如何保护财产?如何赔偿对财产的侵犯?

法律经济学是依据微观经济学中有关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区别来分析和回答“私人可以拥有什么财产”这一问题的。由于私人产品具有个人排他使用的特点,或者说,在消费上具有对抗性。因此,对具有私人产品特性的资源建立和履行所有权(私人财产权)的成本比较低,而通过建立所有权带来的利用资源效率将会提高。例如,土地(无论是耕地还是牧场)的使用是具有对抗性的,如果不建立土地的私人财产权,则将会出现“公地的悲剧”,损害了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而土地的私人所有权确立,将对土地所有者产生一种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激励,从而有利于改善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

对于“所有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这一问题,法律经济学是根据自愿交换的谈判理论和博弈论和研究方法来进行分析的。经济学的谈判理论表明,自愿交换的利益基础在于,交换的参与双方都有可能通过交换来增加各自的利益,或者说,交换将带来一种“合作剩余”。所有权的建立可以被看做一种通过谈判来建立起一组有关资源配置及资源配置结果分配的“社会契约”的过程,只要有关建立所有权的谈判成本及所有权的建立和运作成本小于所有权的建立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改善的收益,并且这种收益能够合理地分配于有关谈判各方,所有权的建立就自然而然地作为谈判的结果出现。法律经济学在研究所有权建立问题时,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财产法的原则:第一个原则被称为“规范的霍布斯定理”,即“建立法律以使私人协议失败造成的[4]损害达到最小”;第二个原则被命题为“规范的科斯定理”,即[5]“建立法律以消除私人协议的障碍”。这两个财产法原则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建立所有权的目的是有助于私人的谈判,从而促进资源配置的改善。

对于“所有者如何合法地处置其财产”和“如何保护财产及赔偿对产权的侵犯”这两个问题,法律经济学主要是根据经济学的外部性概念来加以分析的。首先,所有者在利用其财产时,不能因为其利用财产的行为而导致出强加给别人一种非自愿成本的结果,或者说,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如果说出现了这种损害,也就是侵犯了他人的财产。其次,当产权受到侵犯时,法律对侵犯权行为的制裁,必须视对产权的侵犯的不同性质而采取不同措施。具体地说,当对产权的侵犯是一种“私害”(指只对极少数人的损害)时,应该选择禁令这种衡平赔偿;当对产权的侵犯是一种“公害”(指会对许多人造成损害)时,[6]则应该选择损失赔偿(或者币赔偿)这种法律赔偿。法律经济学有关“私害”适用于衡平赔偿和“公害”适用于法律赔偿的研究结论,也是以“科斯定理”作为其分析基础,其核心思想是产权的保护也必须考虑交易费用,法律的实施必须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

二、合同的经济理论

法律经济学中有关合同的经济理论在利用经济学的理论及研究方法考察了法学经典的合同理论(交易的合同理论)的基础上,试图来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合同法的目的的是什么?(2)应该履行什么样的合同?(3)如何对合同执行过程中的违约给予补救?

根据法律经济学的分析,可以依据交易所需要的时间,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交易区分为瞬间交易和缓期交易。缓期交易是一种承诺交易,从承诺的作出到承诺的实现之间存在着一段完成承诺交易所需要的时间,因此,承诺交易一定涉及未来,承诺意味着约束交易参与人的未来的行动。因为承诺交易涉及未来,所以会出现不确定性及风险问题,也会更容易出现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合同是完成承诺交易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合同的订立必须考虑到承诺交易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分配由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损失和促进信息交流的顺畅,从而有助于交易双方顺利达成交换目的。相应地,合同法的目的就是[7]“通过强制履行承诺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的私人目标”而有关合同的经济理论的研究重点则是如何通过人们所达成的自愿协议来促进人们对私人目标的追求。

既然合同法的目的是通过强制人们履行承诺来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的私人目标,那么,什么样的合同(承诺)应该是按其条款严格履行的呢?法律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强制人们履行合同,而是强制人们履行有效的合同。从帕累托效率的角度看,如果一份合同经过修改有可能在双方不受损的条件下至少使一方受益,那么原来的合同就是无效率的;反之,如果不可能出现上述合同修改的结果,那么该合同就是有效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效率的合同也就是一份完备的合同,合同的经济理论把“完备的合同定义为假如可强制履行,那就能理想地[8]适应实现立约人和受约人目标的一种承诺”。合同的经济理论的研究表明,一份完备合同的订立需要满足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合同的订立者必须具备个人的理性;二是签订合同的环境必须是一个类似完全竞争的环境。

有关完备合同的经济理论;为法律经济学研究由于个人理性和市场环境的缺陷所造成的合同纠纷的法律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的基础。例如,当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出现违约时,原告会对被告(违约方)提出起诉,被告则可能会提出辩解。被告的辩解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立约抗辩”,即被告声称在合同订立时就存在不正常的因素,使得合同不完备,妨碍了合同的合法性;二是“履约抗辩”,即被告声称在准备执行合同的过程中出现了意外的情况,导致他无法履行合同。被告抗辩的目的自然是要求法院免除其合同义务。在这种情况下,法院根据效率的原则,将依据合同是否完备的有关标准,来判定违约方所提出的抗辩理由是否能够成立,并以此来作出是否应该免除违约方合同义务的判决。如果合同是完备的,法院可能会判决违约方赔偿违约受害者所承受的实际损害,即违约补救的“法律救济”(亦称“法律补救”);法院也极可能会判决违约方履行合同义务,即违约补救的“特定履行”(亦称“衡平补救”)。

三、侵权行为的经济理论

法律经济学在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侵权行为时,主要是研究三个问题,即:(1)侵权行为的特征;(2)侵权行为的责任;(3)侵权的赔偿。

根据传统的法学理论,侵权是一种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失职行为,构成侵权行为的要素主要有:(1)被告对原告没有履行法定的责任,被告的行为有“过失”;(2)原告受到了伤害,且这种伤害是可估量的伤害;(3)被告的“过失”是原告遭受伤害的近因或直接原因。法律经济学的侵权行为经济理论,在传统的法学侵权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表明,侵权是一种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失职行为,且对这一种行为的后果,受害人无法通过求助事先的合同来解决赔偿问题。根据经济效率标准和交易费用理论,侵权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始料不及”的。因此,就侵权的伤害即赔偿在事先进行谈判并缔结合同是不可能的,或者说,谈判的成本将是非常昂贵的。以交通事故这一类侵权行为为例,就不可能通过行人和司机事先谈判订立合同来解决侵权行为的责任及赔偿问题。

侵权行为发生后,首先要解决的是侵权的责任问题。侵权的责任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严格责任原则”,二是“疏忽原则”。严格责任是指只要发生侵权行为,施害人无论如何都必须对受害人所遭受的伤害完全负责;疏忽原则是指施害人在侵权行为中的责任与一定的法定标准有关,施害人的行为在参照法定标准时,施害人可能负完全责任,也可能只负部分责任,也可能不负责任。侵权行为的经济分析表明,之所以在发生侵权的场合不能一律运用“严格责任原则”,原因在于这样做的社会成本将大于社会收益,从而使得许多有益的社会活动(包括生产活动)成为不可能,结果是降低了社会的总体福利。

当“疏忽原则”是不可缺少时,与此相关的法定预防标准的确定就成了一个问题。法学界和经济学界已广为接受的有关侵权行为法的规范性效率目标,是卡拉布雷西提出来的,即:侵权责任原则的构成应该能使预防费用、事故费用(损失)和行政费用减低到最低到限度。据此,法定预防标准的确立原则是:法定预防标准应确定在使社会成本最小化的标准上。设W为单位预防成本,X为预防标准或程度量,则WX为预防成本,且是X的增函数;同时设P(X)是侵权行为发生的概率,A是侵权所造成的潜在受害人的损失费用,则P(X)A为可能发生的侵权行为的损害费用,且是X的减函数。据此,可以得到侵权行为的社会成本(SC)公式:SC=WX+P(X)A。

最佳的法定预防标准确定必须使得社会成本最小化,即SC′=W+P′(X)A,

或者:W=-P′(X)A。

上述方程表明,当侵权行为预防的边际成本(W)等于预防的边际收益(P′(X)A,可理解为预防所避免的边际损害费用)时,所确定的法定预防标准的社会成本达到最小化。利用上述方程即可解出最佳的法定预防标准(或法定预防程度量)X*。

当侵权的责任明确后,下一个问题就是侵权的赔偿问题。法律经济学的侵权行为经济理论在“享德法则”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理[9]论与分析方法讨论了侵权的赔偿问题。侵权行为的经济理论认为,无论是补偿性损害赔偿金的确定,还是惩罚性损害赔偿金的确定,都必须考虑到一个重要的效率原则,即通过损害赔偿把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外部损害内部化,以促使人们注意遵守法定预防标准,或通过增加故意侵权行为的预期成本来减少各类侵权行为的发生。

以上有关财产、合同和侵权行为的经济分析表明,法律经济学在研究方法方面具有两个十分重要的特征:一是非常重视在法律的经济分析中确立和突出“经济效率”标准,强调法律制度安排及运作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以此为前提来研究法律的“效果评估”问题;二是非常重视对法律规则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用成本——收益分析来研究法律规则的制定及经济主体对法律规则的反应。正如R·P·麦乐怡教授所指出的,“法律的经济分析通过对法律规则(Doctrine)进行成本和收益分析及经济效率分析,使我们可以就法律实施的结果得出结论,并对特定的法律安排的社会价值作作出评[10]价。”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著,张军等译,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1

[2]理查德·A·波纳斯著,蒋兆康译,法律的经济分析(上、下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3]罗宾·保罗·麦乐怡著,孙潮译,法与经济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4]史晋川,法律经济学:回顾与展望,浙江社会科学,2001(2)(原载2001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2001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

作者简介:史晋川(1957—),男,山西武乡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和英国伦敦经济学院(LSE)从事研究工作。现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经济学会会长。

[2]

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第二版序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3]

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25页。

[4]

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36页。

[5]

同上书,第138页。

[6]

有关“私害”和“公害”与“衡平赔偿”和“法律赔偿”的分析,可进一步参见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中译本)第四章《关于财产的经济理论》的有关内容。

[7]

罗件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14页。

[8]

同上书,第317页。

[9]

关于“享德法则”的内容可参见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与经济学》第八、第九章中的有关论述。

[10]

罗宾·保罗·麦乐怡:《法与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浅谈会计资料在离任审计中的运用[1]沈琪 万青

离任审计是在干部离任时,经企业主管部门或干部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由国家审计机关或其委托的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对干部在任期内的财务收支及其成果是否真实合法,经济效益是否达到规定的目标,国家资产有无损失浪费等进行的审计,以鉴证、评价其经济责任、工作业绩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离任审计监督范围主要包括任期内的各项经济指标和财务状况、工作业绩、经济效益以及财务审计与财务移交等,所以离任审计必须依赖会计资料。会计资料对于离任审计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在离任审计中如何用好会计资料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就此问题做些探讨。

一、离任审计必须依赖于会计资料(一)离任审计的基本要求(1)离任审计要审查离任者在任期内完成的各项经济指标是否真实正确,有无弄虚作假行为。如:盈亏计算是否真实可靠,财务收支是否合理合法,干部有无以权谋私或工作失职,使国家财务遭受损失等等。因此,离任审计是一种强化控制手段,对揭露和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维护财经法纪具有重大作用。(2)离任审计同时也对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及成果进行全面考核。在考核过程中肯定成绩,指出缺点,明确改进方向,使企业改善经营,加强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3)离任审计还促使离任者总结经验教训,接任者吸取经验教训,避免走前者走错的弯路。通过离任审计,离、接任双方责任清楚,有利于工作的交接,避免离任者说工作辉煌,而接任者说问题成堆。可以促使领导干部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应完成的目标任务,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二)会计资料是离任审计的基础

离任审计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审计工作,从审计依据、审计结果的评价以及审计过程来看,都必须以会计资料作为基础。(1)从审计依据来看:企业的会计资料是根据经济业务的实际发生情况,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通过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表形成的,因此会计资料能全面地反映企业基本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营者的能力和业绩。所以审计人员正是通过对会计资料的审计,反映出离任者在任期内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经营情况,从而评价离任者的功过是非。(2)从审计结果的评价来看:离任审计最终要评价离任者的财务责任、会计责任、经营责任和社会责任等,因此就不能不评价企业的各项财务收支是否合规、合法;是否保持了合理的资金结构;被审单位领导是否对本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负起领导责任;企业的经营思想是否正确;经营目标是否落实等等。要对此进行评价,就要从能体现这些内容的会计资料入手,审查相应的账户,统计会计数据,定量地反映这些责任的完成情况。(3)从审计的过程看:审计首先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也就是对经营管理业务活动和财务会计记录进行检查和评价,对会计资料进行信赖度的分析。其次,审计还要进行实质性的测试,也就是分析经营管理是否合理、有效,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如盘点资产实物,查询会计账簿,对企业的原始凭证、会计记录的数据验算等。所以,对会计资料的应用贯穿了整个审计过程。

可见,会计资料是离任审计的基础,不但为离任审计提供了证据,而且也为离任审计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审计线索。

二、现实中各种因素造成会计资料的不真实性

会计资料在离任审计中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会计资料存在一定的不真实性。我们在进行离任审计时,就不能简单地利用会计资料,不能仅就会计资料所反映的数字来评价离任者的经营业绩。(一)我国国有企业的双重代理关系

我国公有财产的所有者从最终意义上讲是全体人民。人民将财产委托给国家,国家再将受托的财产委托给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经营管理。这种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1)作为财产所有者的人民,不能确定他所拥有的财产总额和比例,更难以确定他在某一特定国有企业中所拥有的数额和比例。(2)作为第二层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者,其主体(即国家)是虚拟的。这些不确定性,必然削弱委托者对受托者的监督和约束,导致国有企业内部人为控制较其他类型企业更加严重,从而严重影响国有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二)领导干部为官不正是会计资料失真的直接原因

国有企业由于缺少对称的利益机制,内部人为控制使企业治理结构存在重大缺陷。一些为官不正的领导干部为牟取自身和小集团经济、政治利益,往往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欺上瞒下,有的甚至搞几套账,这就大大加大了审计难度。更为严重的是,现有为数不少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在账外设立“小金库”,为贪污腐败行为提供财务上的保障。(三)会计地位的受控性是会计资料失真的主体原因

无论真假,一切会计资料都是由会计人员之手记录并传播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人员应对会计资料的失真负“产品”质量责任,但这样做实在有些委屈会计人员。因为在我国,会计人员的角色定位十分尴尬:按有关法规的规定,一方面会计人员要维护国家、所有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行使监督权;另一方面,会计人员作为企事业单位的一员,受单位领导的直接控制,其经济待遇、工作安排、职务任免等都受制于法人代表。这样的角色定位必然使会计人员面临两难选择,人类的自我保护意识使会计人员本能地趋向于后者。

三、离任审计中如何用好会计资料

在离任审计中要运用大量的会计资料,而由于会计资料的失真,大大降低了会计资料在离任审计中的可靠度,所以在离任审计中就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强化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审计。(一)强化会计资料真实性审计(1)通过了解离任者单位的会计管理体制和会计人员素质来判定会计资料真实性的可靠度,这就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企业应有一套完整和健全有效的科学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的管理体制就会给一些人有可乘之机。同样,专业素质差的会计人员也会造成大量的错账和乱账。(2)看会计法规是否得到严格执行,尤其是领导者对《会计法》的认知程度。因为作为领导者,如果法制意识淡薄,受利益的驱动,多少会有意、无意地指使或强迫会计人员篡改、编造会计数据。所以一个严格的会计工作氛围和会计法制环境,不论对被审计单位,还是审计方都是至关重要的。(3)审计会计核算的正确性。由于会计指标是反映企业领导在任职期内经营业绩好坏的重要依据,并通常与领导者的经济责任相联系。受利益驱动,企业往往通过各种方式虚报或瞒报收入、成本等作为调节指标完成的手段,因此审查企业会计核算指标的正确性就尤为必要。(4)审查会计核算的完整性。企业所有经济活动都应在会计核算中进行反映,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企业往往通过滞压原始凭证不作账务处理、调节费用来控制指标的完成。解决这类问题,仅靠审查会计账户是难以发现的,必须审查相关部门有关资料,采用分析性复合、票据存根检查的方法进行审查。(二)正确划分离任者任期内的经济责任

要客观公正地评价离任者的业绩,在运用企业会计资料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准确划清几个界限,以严格区分离任者的经济责任。

1.区分现任与前任的经济责任。要划清离任者与前任之间的经济责任。如前任转移下来的资产完整性的清查核实、利润或亏损的分析与计算,前任潜亏、短期行为造成的不利因素的分析估算等,审计人员必须认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征求有关人员意见。例如,上一任法人代表发生应收款在现任内发生的坏账损失,如采用直接转销法处理,对其坏账损失的经济责任由哪一任领导承担,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应由上任承担,因为这是上任的应收款;一种认为应由现任承担,理由是一切生产活动由现任法人代表负责,当然应由现任承担经济责任。既然有两种看法,那么在审计时就不能简单地从坏账发生的会计记录时间上去认定问题,而是要从多方面考察。比如:考查现任是否在任期内积极地组织催收和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坏账发生,如在此前提下还是发生了大量的坏账损失,在审计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一实际情况,在对离任业绩进行评价时说明其坏账的原因,区分两任之间的经济责任;而对现任在任期内没有认真积极地组织催付,致使应收款超过有效追索期,形成了大量的坏账损失,此责任应由现任者承担。

2.区分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评价离任者业绩时,对于一些重大经营决策出现失误,应看其是否履行了正常的决策程序,有无自然灾害、上级指令、环境局限等不可抵抗的客观因素,以划清主观与客观责任。如企业为了发展,经过论证,决定投资新建厂房,然而开工不久,国家下令停止基本建设项目,使得投资的项目不能形成必要的生产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实现。这对离任者来讲,应属于客观因素造成的,不能作为其决策失误的证据。

3.区分玩忽职守与工作失误的责任。面对市场,企业经营是有风险的。由于领导不注重调查研究、犯官僚主义造成的损失,与由于客观环境变化而造成的工作失误是不同的。如对某单位厂长离任审计时,发现有一笔10万元的对外借款,经审查,发现这笔借款仅在最初的一年有过利息收入,且数额比同期银行利息要少。由于借款单位经营不善已经倒闭,借款无法收回。在问题定性时,该厂长解释说:因为这家企业的效益不错才借款的,谁会料到现在的情况,并且承认是工作失误。经调查,此项目没有经过可行性研究,也没有进行讨论,借款企业效益的好坏只是听了一面之词,该厂长就直接拍板决定,借款给这家私营企业。这是超越了职权的行为,是严重的官僚主义,所以认定是玩忽职守的责任。(三)对离任者的全面评价还要利用会计资料以外的其他相关资料

企业法人代表在任期内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其主要依据是会计资料和会计报表,但由于离任审计是针对离任者,而会计资料是反映企业的情况,仅对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是一般财务审计与经济效益审计所做的工作,故只通过一般财务审计所反映出来的情况,用以评价离任者是不全面的,有必要对审计证据进行必要的补充。如离任者社会责任方面的资料,因为企业的成功与否不仅有赖于财务状况的优劣和盈利能力的大小,而且有赖于企业在公众心目中形象的好坏。企业领导应在关注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企业在参与社会活动、环境保护、职工利益等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这也是评价离任者的一项重要的依据。

这样,通过财务、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的审计,对离任者在任职期间的经营情况、财务情况以及社会责任情况就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根据相应的会计资料和相关的补充资料,就可以出具一份审计证据充分的审计报告了。

综上所述,会计资料在离任审计中对审计人员掌握情况、查明问题、正确评价离任者业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审计人员在进行离任审计时,必须注意要充分利用会计资料,同时还要利用其他相关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究和分析,全面而又综合地评价离任者的工作业绩,这不仅对正确、公正地评价离任者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扩大审计影响、深化审计监督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法制局编,企业会计准则及指南,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8

[2]林钟高,高任审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3]孙桂芳,国有资产管理,上海:立信出版社.1998

[4]庄恩岳,会计陷阱与查账指导,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原载2001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审计文摘》2002年第2期摘要转载)

[1]

作者简介:沈琪(1958—),女,浙江杭州人,浙江树人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万青(1962—),女,陕西西安人,浙江树人大学管理学院讲师。权钱交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蒋学模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统观点,社会主义劳动是不受剥削的劳动,是排斥以任何形式去侵占他人劳动的。其实不然,我国改革开放前盛行的平均主义、大锅饭体制,就隐含着一种对他人劳动的侵占。陈云同志曾指出:“平均主义‘大锅饭’实质上也是不干活的[2]人占有干活的人的劳动成果。”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原先那种以平均主义形式出现的侵占他人劳动的形式逐渐隐退,而另一种侵占他人劳动的形式,即权钱交易的形式则勃然突起,且有越演越烈之势。为什么说权钱交易也是一种对他人劳动的侵占?它与平均主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权钱交易不十分被人注意?权钱交易的危害性是极其巨大的,需要创造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煞住这股歪风呢?

权钱交易,正如字面所表明的,是一种特殊的交易行为。同货币相交换的,不是一般的商品和服务,而是“权力”。交易的一方付出金钱,购买的是某种权力所能给购买者带来的好处。出卖方作为商品出卖的,来自各级立法、司法、行政和经济管理机构,包括用人权和各种各样的权力,是可以使购买方获得十倍、百倍于所付代价的好处的。这种权钱交易由来已久,封建社会有,资本主义社会有,社会主义社会,作为经济上、精神上、道德上带有旧社会痕迹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这种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权钱交易更是难以避免的。

权钱交易和平均主义都会造成侵占他人劳动成果,但两者有着本质差别。分配制度中的平均主义产生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侵占,是懒惰的人侵占勤奋的人的劳动成果,属于劳动人民内部的矛盾,涉及的是公平或不公平的问题。权钱交易导致国家财产或集体财产的流失,是损公肥己、触犯刑法的问题。而且,权钱交易这种对公有财产的损害,其后果比赤裸裸的贪污盗窃更为严重。贪污一百万,只有财产损失一百万。权钱交易中接受贿赂一百万,公有财产的损失往往是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

权钱交易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很突出,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开始蔓延,而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尽管打击的力度越来越大,却有越演越烈之势,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权钱交易中,出钱买权得好处的一方必然是私人,或者至少是集团。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不得开厂、经商、买地、建房,一切经济活动,除了个人消费行为,都是公对公,而且,在国有经济领域实行统收统支,连企业的小集体利益都是不存在的。在公对公的领域内,权钱交易是不可能发生的。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方面,出现了大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另一方面,在经济改革过程中,要求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同时,在转轨过程中,国家机构不仅必须保持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权力,而且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经济管理机构对企业微观活动的管理权力,也不是一下子全部取消,而是逐步放开的。这样,国家管理机构中某些掌握权力的人同某些私营企业主、外商、承包商之间的权钱交易,就有了产生的条件,并在一定情况下滋生蔓延开来了。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掌权的干部搞权钱交易的只是极少数人,但是极少数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赃枉法等腐败行为,对社会主义事业却有极大的腐蚀作用。中共“十五大”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己毁掉自己。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整个改革开[3]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党对于惩治权钱交易的决心是坚定的,问题是通过什么有效途径来对付权钱交易呢?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权钱交易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产生和蔓延的。对付方法,就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使权力经济让位于市场经济。这就是说,在微观经济领域,政府行政机构的权力应缩减到最小限度。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行政机构来调节、审批、考核的项目,放手让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行政机构手中丧失了管理企业微观活动的权力,就从源头上杜绝了权钱交易。政府手中主要保留宏观调控的权力,而宏观调控是在面上发挥作用,不是针对某一企业或某一个人的,这就大大限制了权钱交易的可能性。用充分发展市场经济来遏制由于实行市场经济而蔓延开来的权钱交易,这正是经济生活本身的辩证法。

权钱交易的彻底消灭,只有在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逐步消亡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在这之前,只要还存在着国家这种权力机构,存在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权钱交易这种特殊的商品交易就不可能彻底杜绝。但这绝不是说,我们对它是无能为力的。采取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手段,多管齐下,就可以把它减少到极点。经济的手段就是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实行“高薪养廉”;政治的手段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使手中掌权的人不仅处在各级监察机构的监视之下,而且时时刻刻处在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之下;法律的手段就是严惩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使搞权钱交易的人明白,一旦东窗事发,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以上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手段,增大了权钱交易的机会成本,增大了权钱交易这种见不得人的腐败行为被揭露的可能性,使掌权者从得失相较的利害关系上自我约束,不敢轻易出手。道德的手段则是从提高国家干部的社会主义道德水平,增强他们廉洁自守的自觉性。这样多管齐下,必可见效。北欧和西欧的某些发达国家运用多管齐下的手段,已使权钱交易这种腐败行为几近绝迹。我们只要重视运用多种手段,也一定能在同权钱交易的斗争中取得日益更大的胜利。(原载2001年第4期)

[1]

作者简介:蒋学模(1918—),男,浙江慈溪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审组成员。

[2]

陈云:《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的书面发言》,见《陈云文选》(1956—1985年),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8页。

[3]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制度与行为[1]张旭昆

行为主体的博弈策略集是制度的函数。制度决定了不同行为主体的不同策略集。当制度不同时,行为主体的博弈策略集也将不同。制度决定了人们行为的博弈策略集,但并未直接决定人们的具体行为,决定人们在博弈策略集中选择何种行为的是人们的目标集及其所面临的特定局势。

每个主体在特定时点总归会有一个目标集合。目标集包含各种目标及其期待值。可以把主体的各种目标分成制度目标和局势目标。前者表明主体需要什么样的制度,后者表明主体在一定制度下希望出现什么样的局势。主体所选择的目标的种类取决于他的价值观念和知识素养,从而受到文化传统、知识存量等因素的影响。目标的期待值取决于主体对博弈结果的预期,这取决于他的知识和经验。目标期待值有的可量化为某一具体数值,有的则难以量化,只有实现与未实现之分。前一类目标期待值可以用边际分析方法求解,后一类目标期待值只有角点解。

目标集通过支配人们的行为影响社会的经济绩效,当这种客观的经济绩效与人们主观的目标相吻合时,制度将趋于稳定;当这种客观的经济绩效与人们主观的目标不相吻合时,在长期中制度将趋于变化。当然制度又会影响文化传统和知识存量的稳定或变化。

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特定局势便是在既定制度下各个主体采取一定行为后所达到的博弈结果。它并非消极地反映人们在既定制度下的行为,也反过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人们的行为虽然在范围上受到制度的约束,但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经常随特定局势的变化而变化。

主体根据自己的目标集合和所面临的特定局势,在现行制度所决定的可行空间中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行为。可以把这种行为称作遵从现行制度时的最佳行为。当所有主体都采取各自的最佳行为时所导致的特定局势,就是博弈的解。在这种局势中主体所处的境况,可称作他的最佳境况。

由于在既定制度下博弈的解可能并非唯一。因此主体可能具有若干个最佳境况,它们组成既定制度下个人的最佳境况集合。显然,主体的最佳境况集合是制度的函数。当主体在特定制度下的最佳境况集合符合其目标集合时,主体将采取遵从现行制度的行为,简称守制度行为。当主体在特定制度下的最佳境况集合不符合其目标集合时,他[2]有以下三种选择:一、在制度许可的范围内调整其行为,使其最佳化;二、调整其目标集,消除不合适的目标种类或降低目标的期待值;三、采取不遵从现行制度的行为,即现行制度未置可否的行为和现行制度所排斥的行为,可简称之为非制度行为。非制度行为是可能(但不一定)引发制度变迁(博弈的策略集变化)的行为。上述三种选择首先采取哪一种,取决于三者的预期净收益比较。主体通过在遵从现存制度条件下的最佳行为,追求现行制度下的最佳境况;通过非制度行为,追求主体的最佳境况集与主体的目标集最吻合的制度。美国经济学家布罗姆利把市场经济中的前一种行为称作商品交易,把后一种[3]行为称作制度交易。

主体是否采取非制度行为,通过博弈论模型可加以说明。这里需要区分两类博弈,一类博弈是两个地位平等的主体(即谁也不须也不必听命于谁)之间的博弈,另一类是同一组织内两个地位不平等的主体(如领导与被领导,上司与下级,等等)之间的博弈。

首先分析第一类博弈,假定两个主体都可采取两种策略:遵守某项制度(a)或不遵守(n)。假定矩阵是对称的,如下图所示:

由于是对称矩阵,下述关系总是成立:b=b,b=b,b=b,b=b。因此只需考虑b b b 11A11A11B22A22B12A21B21A12B12A21Ab之间的各种可能的大小和相等关系。设bbbb的取值范22A11A12A21A22A围是4,3,2,1,0。下面重点考虑如下几种关系:(1)b=b=b=b,设为:11A12A21A22A

这时,A和B两主体随便采取任何一种策略,其结果都一样,这意味着任何一个主体的行为都不影响另一个主体,即不存在外部性。(2)b=b>b,b,设为:11A22A12A21A

这时,A和B两主体必须采取统一行动,或者都遵守制度,或者都不遵守制度,才有比不采取统一行动更大的收益。但统一采取哪一种行为,则博弈本身无法解决。

这是纯合作博弈。双方的协商有助于更快地从非均衡境况走向均衡境况。如果两种均衡状态的转换是有成本的,则首先出现的均衡状态就将持续维持下去。(3)b>b,b,b,设为:11A12A21A22A

这时,博弈的均衡解是两个主体都遵守制度,但实现均衡的过程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b≥b,设为:21A22A

即两主体中即使只有一个遵守制度,他的情况就比两主体都不遵守制度要好,这时,两主体都会自动分别采纳遵守制度的a行为,不必互相协商。

二是b>b,设为:22A21A

即两主体人中若只有一主体采纳遵守制度的a行为,则他的情况会比两主体都不采纳a行为更糟糕,这时,两主体都不会单独采纳a行为,必须经由协商,共同采纳a行为;或者存在着一个凌驾于A和B两主体人之上的人(比如说C)强制他们遵守制度。(4)b>b,b,b,且b>b,设为:21A11A12A22A11A12A

这时,博弈的均衡是两主体都采取a。因为即便只有一主体采取a,他的境况也要比两主体都采取n要好,而一旦一个主体已采纳a后,另一个主体为改善处境,别无选择,只有也跟着采取a。但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前两个例子中,两主体都采取a比两主体都采取n要好,虽然从个人角度来看,最好是自己采取a而另一主体采取n。另一种情况是在第三个例子中,两主体都采取a比两主体都采取n要差,这个例子可用来说明何以一些人人都认为不好的制度会得以存在。(5)b>b,b,b,设为:22A11A12A21A

这时,博弈的均衡是两主体都采纳n行为,不遵守制度。但实现均衡的过程也有两种情况:

一是b>b,设为:12A11A

即两主体中即使只有一主体采纳n行为,他的情况就比两主体都采纳a行为好,这时,两主体无须协商就会各自自动采纳n行为。

二是b≤b,设为:12A11A

即两主体中若只有一主体采纳n行为,则他的情况会比两主体都采纳a行为更糟,于是两主体都不会单独采纳n行为,必定是经由协商同时采纳n行为。

在第一种情况下,均衡是由各人的独自行动自发实现的;而第二种情况下的均衡是通过协商同时采取行动实现的。(6)b>b,b,b,且b<b,设为:12A11A21A22A21A22A

这时,博弈的均衡是两主体都采纳n行为,不遵守制度。且趋向均衡的过程都是两主体独立行动,不需要协商行动,因为这时b<21Ab,即当某一主体不守制度后,若另一主体继续采纳a行为,则情22A况比他也同样采纳n行为要糟,于是他也一定效法另一人都采纳n行为。这种均衡有两种情况:一是b>b,即这一小节中假设的第11A22A一种情况。这就是所谓的囚犯困境博弈;二是b<b,如本小节11A22A假设的后两个例子,即两主体都采纳n行为的均衡局面比两主体都采纳a行为要好,但均衡时任一主体的得分要小于他不守制度而另一个守制度时的得分。这第二种情况正好对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的情况。可称作改革者博弈。设a为按计划制度办事,n为不按计划制度而按市场制度办事。初始状况是两主体都采纳a,这时有一主体(改革先驱)先不采纳a而采纳n,这时因另一主体仍采纳a,则改革者获得比原来高的收益,这可称作“头口水”收益,随后另一主体也跟着采纳n,则改革者的收益趋于下降,但两主体在均衡时的收益仍然比两主体都按计划制度办事时高。在这种博弈中,个人理性的结果是社会理性,个人追求最大化的结果是社会实现最大化。由本小节假设的后两个例子可知,改革者博弈有两种情况:一是当有人采纳n时,那个仍未采取n的人的情况比无人采纳n时更糟,如第二个例子所示,这意味着改革会有较大阻力;二是有人采取n时,未采取n的人的情况比无人采取n时要好,如第三个例子所示,这意味着改革阻力较小,也许没有。(7)b>b,b,b,且b<b,设为:12A11A21A22A21A22A

这时,博弈存在多重均衡,就是非对角线上的两种情况,即一主体采取a而另一主体采取n,或者说两主体行为不一致。因为这时一旦有一主体采取了n后,另一主体若也跟着采取n,其收益将比他继续采取a更差。这种情况意味着一种制度即不可能被全部人遵守,但也不可能被所有人不遵守,只能在一部分人中间得到遵守。但究竟是哪部分人遵守,哪部分人不遵守,则取决于本博弈模型之外的因素。这种博弈也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如第一个例子所示,b>b,11A21A即由于某主体不遵守制度的结果,另一个守制度的主体的状况比两主体都守制度时糟了;二是如第二、三个例子所示,b<b,即由11A21A于有人不守制度,结果使大家状况都有好转,虽然不守制度者好转得更大,这种情况可以现实中的过年禁放鞭炮的制度为例,当有部分人违禁时,无疑对违禁者和不违禁者都更有利,因后者也能享受到热闹气氛,但若所有人都违禁,则所有人的状况都将因噪音和烟尘而变得很糟,比所有人都不违禁还要糟。(8)b>b,b,b,且b<b,设为:21A11A12A22A11A12A

这时,博弈存在多重均衡,即非对角线上的两种情况:一主体采取a而另一主体采取n。因为这时从任何一种统一行为状态(都采取a或都采取n)出发,一旦有主体采取另一种行为,都将提高他的自己的收益,而另一个在行为继续保持不变时,收益可能提高(第一例、第二例、第三例中以双a为出发点时的情况)。但若另一主体也随第一主体而改变自己原先的行为,则他的收益将比不学样时还要差。所以便会出现一种制度被某些主体遵守而被另一些主体不遵守的局面。与第(7)种情况相似。

以上8种情况都是两个地位平等的主体之间的博弈,剔除第(1)种情况,第(2)种情况导致人们可能普遍守制度或不守制度,第(3)、(4)种情况都导致人们普遍遵守制度,第(5)、(6)种情况导致人们普遍不守制度,采取非制度行为,第(7)、(8)种情况使一部分主体守制度同时另一部分主体不守制度。它们共同的特征在于制度的存亡与否完全是自发的,至多是协议的,并不存在一个博弈者受强制于另一个博弈者的情况。

下面分析第二类博弈,即同一个等级组织中两个地位不平等的人(领导与被领导、上级与下级,等)之间的博弈。

假定两人分别为领导(i)和被领导(j),j的策略为遵守制度(a)和不遵守(n),i的策略为放任自由(g)与实行管制(h),包括奖励守制行为和惩处不守制行为。于是两人之间的博弈矩阵如下:其中α为j遵守制度时的收益,α+hj为j从守制度和受奖励中得到的总收益;γ为i从j守制度中得到的收益,hi为i为奖励j而付出的成本,γ-hi为i在j守制度且对其进行奖励时所得的净收益;β为j在不守制度时的收益,dj为i对j不守制度进行的惩罚,β-dj为j不守制度且受到惩罚时的净收益;ε为j不守制度时i的收益,di为i实行惩罚付出的成本,ε-di为i在j不守制度且对其实行惩罚时的净收益,假设两人都追求最大收益,这个博弈有几种可能结果:(9)α>β,γ>ε,则α+hj>β-dj,γ-hi>ε-di(设hj=di),这时,均衡的策略组合为(g,a)即j采取a,i采取g,即i对j的守制行为采取自由放任态度。(10)α+hj<β-dj,γ-hi<ε-di,则α<β,γ<ε,这时,均衡的策略组合为(g,n),i对j的不守制行为的采取自由放任态度。(11)α<β,γ>ε,但α+hj>β>β-dj,γ-hi>ε>ε-di,这时均衡的策略组合不存在,存在着策略组合循环圈:(g,a)(g,n)(h,n)(h,a)(g,a)。但在重复博弈条件下,可能出现均衡组合(h,a)。(12)α<β,γ>ε,但α+hj>β>β-dj,γ-hi<ε-di<ε,这时均衡的策略组合同样不存在,同样只存在与(11)相同的策略组合循环圈。重复博弈也不会出现均衡组合。(13)α<β,γ>ε,且α+hj<β-dj<β,γ-hi<ε-di<ε,这时均衡策略组合为(g,n)。(14)α<β,γ>ε,且α+hj<β-dj<β,γ-hi>ε>ε-di。这时i将设法增加hj,从而使得hi也相应增加,这种增加的结果或者出现第(11)种情况和第(12)情况,出现循环圈;或者出现第(13)种情况,出现均衡组合(g,n)。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9)和(11)这两种情况下将出现守制度的结果,但(9)是被领导者j自愿守制度,而(11)是被领导者j在i的强制下守制度。在(10)和(13)两种情况下将出现被领导者j采取非制度行动的结果,但(10)是i不愿强制j守制度的结果,而(13)是强制失败的结果。在(12)情况下将出现守制度和不守制度的周期循环。

可以用框图把制度、守制度行为和非制度行为、目标集合(包括两类目标)、及特定局势这几者之间的关系表达如下:在特定制度下,当所有人都选择个人的最佳行为时,所达到的特定局势可以看做是博弈的均衡解。这种局势给个人带来的有利结果便是该制度对个人的效用、给个人带来的不利结果便是该制度对个人的负效用。(原载2001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2年第2期全文转载)

[1]

作者简介:张旭昆(1953—),男,江西于都人,教授,浙江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宁波大学商学院院长。

[2]

夏姆·J·卡莫思:《制度变迁与经济理论——一种观点和一个折衷性综合》,载《世界经济译丛(京)》1993年。

[3]

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几点思考[1]王珏

一、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要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1.深化认识不能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和五中全会都提出过,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的讲话中进一步作了阐述,现在经济学界开始了热烈的讨论,观点和意见比较多,学术空气很浓。从总体上说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更深入了。但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种倾向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焦点集中在价值由什么决定这一问题上。马克思说价值由劳动决定,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有人反对这一观点,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主张所谓要素决定论,认为在生产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都是价值的源泉,都创造价值;另一种认同西方的边际效用理论,认为商品价值是由边际效用决定的,并把价值和价格看成是同样的东西。这种对劳动价值论全盘否定的讨论是误入歧途,这方面没有深化认识的空间。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企图否认马克思主义上百年了也没有成功,现在也不会有收获。另一种倾向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只是一种革命的理论,现在搞社会主义建设,时代不同了,面临的问题也不同了,因此马克思主义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指导作用。还有人认为我们搞建设用不着什么主义,干就是了,根据实际而定,有效就成,无效再改。这些看法实际上都是片面的。实践固然是第一性的,是理论产生的源泉,但理论产生之后对实践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不仅如此,只要理论揭示的规律依存的条件没有改变,这种理论将对新的实践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自身解放的规律,这一问题远没有解决,怎么能说已过时了呢?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根本一点还是要看它的现实指导意义何在。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革命的理论,而且是建设的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并不是出于主观愿望或者意识形态的考虑,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广泛研究前人的思想材料,批判地吸取前人思想成果,并结合新的实际情况而形成的超越前人的科学体系。因此,我们深化认识要从深入理解、正确把握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原理入手。

2.深化认识应当立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理论精髓和实践指向。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中心是阐明价值的质、量、形式和规律,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由于社会分工和不同的所有者的出现,产生了商品生产。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产品成为商品的决定因素,不是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它的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被物与物关系所掩盖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从价值的内容看,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两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价值是由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的。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只有通过交换价值,即两种不同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比例关系,才能表现出来。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价值产生在历史上先后经过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产生货币形式。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商品价值运动规律采取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形式,通过竞争、供求等机制和条件发挥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主要作用是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比例、刺激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影响收入分配甚至促使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

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充分展开阐明剩余价值的来源,资本的本质和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以商品形态存在的劳动力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它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根本源泉。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为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其本质是劳动力的价格,但却采取了劳动的价格虚幻形式,这一形式使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在表面上产生了平等交换的假象。剩余价值的生产清楚地表明了资本的本质: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根据在价值增值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资本分为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这一区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资本家依靠榨取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而使资本不断增殖,这就是剩余价值规律。它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动机和实质,规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根本性质,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因而成为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马克思当初创立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目的是为了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为了揭露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实质,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为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理论依据。现在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使得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需要在许多方面深入理解并加以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

1.资本主义制度是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雇佣劳动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有两点:商品经济和雇佣劳动。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的产品都是商品,尤为重要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也成为商品,因此商品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一个特征: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是雇佣劳动制度,雇佣劳动制度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这两个特征使资本主义成为一种特殊的、不同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新制度。

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从商品开始,开宗明义,“资本主义是一堆巨大的商品堆积”。他在揭示资本主义实质、运行规律和矛盾之后,从而得出结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都是必然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是人类社会必经的历史阶段。它在发展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比以前所有历史阶段的总和还要多的生产力,资产阶级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处于分离状态,生产资料属于一些人,劳动力属于另一些人。这就把人类历史在经济上划了一个时代。在这之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结合的,比如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制度、欧洲的农奴制度,都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采取不同方式结合为特点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处于分离状态的这一特点,使得掌握生产资料的人要把生产资料运用起来,就要购买劳动力;而劳动者要生活下去,就必须出卖劳动力。劳动者有劳动力,资本家有生产资料,从微观上看,他们是平等的,可以互相选择。但宏观上看,劳动者仅有劳动力,他们选择的空间小,和资本所有者较量和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资本所有者才是居于支配地位的。劳动力商品进入生产过程之后会转化为资本,但这种资本是资本家的资本,劳动力在生产中创造的价值一分为二:一部分是必要价值,作为再生产劳动力;另一部分是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因此,劳动力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仅被资本家独占了,并且这种独占还披上了“公平、合理”的外衣。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所在,实质所在。

从再生产角度看,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不变资本也逐步变成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因为资本家原始的“本钱”无论多少,都不会增值,经过若干个循环周期,必然会不断消耗,需要用新价值不断补充和更新,而这部分新价值的来源只有一个:剩余价值。因此,马克思称资本家的全部财富都是劳动者创造的。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因素。劳动者由于只得到恢复劳动力的价值(必要价值),尽管不断出卖劳动力,却多年都没有财产积累,加上激烈的竞争,使其人数越来越多,却越来越穷(相对和绝对);而资本家不劳而获,人数越来越少,却越来越富,这就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创造了自己灭亡的因素,它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劳动者必然起来反抗,创造一个更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改变自己的经济地位。

这个新社会马克思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后来区分为初级、高级阶段,列宁把初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我们现在又把社会主义分了初级和高级两个特殊阶段。

2.利润独享、“见物不见人”的单一产权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首先要深入理解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制度具有的不公平、不公正和不合理性。简言之,资本主义是一种物力资本至上、利润(剩余价值)独享、“见物不见人”的产权制度。这种产权制度是单一和不平等的。所谓“单一”,是指这种制度只承认物质资本的财产权,不承认劳动力的财产权;只有“物权”,没有“人权”。所谓“不平等”,是因为这种制度剥夺了劳动力的所有权,“物权”凌驾于“人权”之上。因此,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产权制度。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里都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但没有一个国家肯承认劳动力是劳动者个人的私有财产,而恰恰是对劳动力这一私有财产“制度化”的侵犯构成资本主义的制度基础。

资本主义这一制度形成是和当时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是一种以大机器工业生产为特点的,机器的好坏对财富创造、生产率高低起决定作用,而当时劳动力以体力为主,相对富余,劳动力的改进和提升比较缓慢,劳动者在机器大工业中处于附属地位,人受机器制约和统治,本来是人和物的生产活动变成“见物不见人”(比如泰勒制)。可见,资本主义物力至上,利润独享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现在情况不同了,20世纪50年代之后,随着社会发展,尤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作用日益增强,脑力劳动者比重逐渐增大,人的作用日益重要,出现了大批的以技术、管理、经营见长的白领阶层。在生产中的两种基本要素中,人的要素作用大大增强了,这是符合两种要素各自特征的。因为人的要素是活的,物的要素是死的。死的要素必须被活的要素抓住,必须被活的生产要素驾驭、使用,才能使物的要素成为“财富之母”。物质财富是创造价值的基本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没有价值的载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价值创造既离不开创造源泉,也离不开物质载体,两种要素结合才能由可能性变成现实性。

劳动力是主动性的生产要素,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不能成为劳动者自身的资本,而只是资本家的资本。这是不合理、不公平、不公正的。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不能使劳动力变为资本呢?奥秘在于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买的是劳动力的使用权,不是所有权(如果使用权和所有权全买了的话工人就成为奴隶)。但是在资本家看来,他不仅购买了使用权,而且连所有权也购买了,在生产中劳动力的所有权实际上被剥夺了。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契约制度,劳动力的转让本来是借贷给资本家,还的时候本该还本付息。但资本家由于剥夺了劳动力的所有权,所以,他借贷劳动力只还本(工资),不付息(利润)。而且资本家是在工人劳动之后支付工资,所以不是像他们标榜的那样,预先拿钱养活了工人,而是他们预支了工人的劳动力养肥了自己。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别的资源都可以成为资本,在运动中增殖,唯独劳动力只能是商品,不能成为资本,这是由这个制度造成的。

三、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也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

1.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和联合劳动的统一。劳动力价值理论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也是商品经济,不仅初级阶段是商品经济,整个社会主义都是商品经济。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的最后、最高阶段,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这个判断在现有的条件下恐怕不能成立。商品经济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是存在社会分工,现在看来分工的趋势是越来越细。比如劳动至少分为四大类型:生产型劳动,开发创造型劳动(技术型劳动),经营管理型劳动,服务型劳动。每类劳动内部的分工也是越来越细了。劳动是生产中的主动因素,它的分工细化使物质资源也分开了。在分工的基础上互相联系就是社会化生产,分工细化使社会化生产越来越发达。财产资源归不同所有者是商品生产存在的另一个条件。在社会主义阶段,不可能把生产资料归为一个所有者。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主义是继承了资本主义发展成果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发展成果在经济上主要是两条:(1)劳动都是协作劳动(没有单干了);(2)土地等自然资源和靠劳动生产的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占有。在这种条件下重建个人所有制,这种所有制不是私有制,是一种新的公有制。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财产只有劳动力,没有别的。劳动力是投资的实体,必须始终承认它的所有权。劳动力资本不能和它的主体分开,因此这个财产必然是自然人的,不能成为集体或国家的。如果强行分开,就会出现消极反抗(磨洋工)或积极反抗。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必然还是商品经济,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从生产角度看是商品经济,从流通角度看是市场经济)。

既然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所以与商品经济相伴随的价值、资本和剩余价值也会突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畴,具有一般性。这种一般性表现在:价值是人类无差别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资本是能够增殖的价值,既包括在生产和交换活动物的要素(动力资本),也包括与物的要素相对应的人的要素(劳动力资本)。而剩余价值是资本运动之后的增殖部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

2.利润共享、“见物又见人”的双重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财产制度的基本特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有物的产权,没有人产权,所以出现对抗性的矛盾。产权制度不合理,对资本家也不利,于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也出现了职工持股和期股期权等局部的变化。在现有的社会主义条件下财产归谁所有、产权如何合理化是个大问题。按马克思的理论,社会主义是联合劳动制度。从产权制度看,不是单一产权制度,而是双重产权制度,即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财产权都得到实现,物力和人力资本平等合作,共同分享剩余价值。从再生角度看,就形成积累,形成金融资本,形成财富积累,最终使劳动者富裕起来。双重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应当是多样化的,基本形态应当是劳动者在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的基础上的个人股份所有制。在这种条件下仍然承认物力资本至上,建立单一的产权制度,就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性质。计划经济下从来不是商品经济,也不是联合劳动,商品货币交换只是为了比较和计算,不是为了等价交换(等价交换的话就没有“剪刀差”)。国有制是一种政府或者部门所有制。这实际上是一种新形式下的剥夺,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本质差别。长期以来,比较盛行的产权多元化的改革也主要是就物的要素而言,虽然有很积极的一面,但从根本上说不够彻底。无产阶级革命,革什么呢?就是改变资本主义不合理的财产制度,使劳动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处于平等地位,使无产者成为有产者而最终获得解放。按马克思的理论,社会主义制度是人力资本至上,共同分享利润,“见人又见物”,这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符合人民大众创造和推动历史发展这一基本规律。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利润共享、“见物又见人”的双重产权制度,最主要的是要在所有制层面上恢复个人财产权,尤其是劳动者对劳动力的个人财产权,承认劳动力是资本,在现有条件下还要承认劳动力具有商品的属性。在分配层面上,顺理成章的结果是劳动者既得到工资,又分享利润。这一点是社会主义财产权制度与资本主义财产权制度的本质区别,没有这一点,两者没有什么不同;有了这一点,社会主义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普遍富裕,彻底得到解放。在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市场经济不发达,既表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又表现为-定程度剥削的存在。所以不仅要承认资本、价值、剩余价值范畴的一般性,而且要容忍一定范围内物力资本和劳动力资本的不平等状况。不论何种社会,出于促进效率的目的,所有制关系决定的社会分配格局摆不脱物力资本和劳动力资本相对稀缺程度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尽管价值的唯一源泉仍然是劳动,尽管劳动者是社会的主人,但由于资金不足,物力缺乏,所以在一定范围物力资本所有者会凭借物资财产所有权从剩余价值中拿走多于自己应得的部分。不过,这种状况会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随着劳动力资本化和劳动者个人财产权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实现,最终会改变过来。

四、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对我国经济改革的指导意义

江泽民总书记在建党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当前,如何深化认识、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对我国经济改革的指导作用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结合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二是结合初级阶段的国情特征。概括地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劳动、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1.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我国经济改革的总体走向。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质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财产权问题。因为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造成的种种罪恶和对抗性矛盾,其根源就在于劳动者丧失了财产权,而且不单单是丧失了生产资料所有权,更主要的是丧失了对劳动力作为投资的所有权,这就决定了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和劳资矛盾的根本对立。要解决这一矛盾,资本主义制度无能为力,只有靠新的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劳动者,使他们成为经济上的主体,政治上的主人,也就是所谓当家作主。如何当家作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社会主义条件下是要在所有制层面上恢复个人财产权,尤其是劳动者对劳动力的个人财产权,这样才能体现江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实现人民的富裕幸福,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把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和目标统一起来看,我国的经济改革的路径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初步结合;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基本结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完全结合。这三个阶段中将完成三大改革任务:产权清晰化、产权多元化和产权人本化。产权清晰化、多元化主要是物力资本产权的市场化改革,产权人本化则意味着双重产权制度的完全确立。大致来看,目前我们处在改革第一阶段末期和第二阶段初期。第三阶段的改革内容虽然也露出一些端倪,但远未成为现实。这表明我们改革还任重道远。

现在改革的任务是积极推进第一、二阶段的改革并有步骤地实施第三阶段的改革。第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把国有经济、国有企业这个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转变过来,由计划经济下的一般形式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特殊形式。因为二十多年的改革实践反复证明,国有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尤其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也不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模式。国有资产应该向安全性、公益性、自然垄断性领域和命脉性的一些骨干企业集中,而从一般性、竞争性、营利性行业和领域有序退出。明晰产权是实现国有资产有序进退的关键和前提,这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改革的第二阶段任务是通过产权多元化改革全面塑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基本途径一是在原有体制内实行股份制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二是在原有体制外改革,大力发展民有经济。财产主体、利益主体多元化也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的终极目标通过建立以人本化为核心的双重产权制度,大致经过两个阶段:其中第一步属于过渡性的阶段,就物质资本而言,财产属于不同主体,多种经济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得到局部和部分的恢复和实现(如从事技术、经营和管理等高级型劳动的劳动者)。第二步高级阶段,自然资源如土地和靠劳动生产的变产资料共同占有,劳动力所有权得到全面和广泛的恢复和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主要是协作劳动基础上的个人股份所有制。这样才算建立起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2.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是指导现阶段改革的理论基础。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特征来看,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谓多种所有制经济无非三种,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和公私混合经济。现在一个问题是对“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私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发展如何看待。不少人对私有经济发展心存顾虑,认为私有经济发展会动摇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并把这看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另-种观点则把私有经济的重要性和作用过分夸大,甚至对私有经济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剥削也加以否定,用价值源泉的多元性取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源泉一元性,并把这称之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这两种看法都是不正确的,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在现阶段,对待私有经济和混合经济中的私有成分,首先要承认私有经济的合理性、合法性。同时要看到,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内私有经济和过去的私有经济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经济不同了。现在的私有经济从主体上看,私营企业主(对私有经济所有者的习惯称谓)都是在共产党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有较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观念,有一部分人甚至还是共产党员。他们总体上对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从客体上来说,现在国内私有经济的财产积累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始积累有很大不同,不是用“血和火的文字写出来的”,而是在党的政策框架内,用汗水和智慧积累起来的。当然也有例外,但总体上讲我国私营企业主的财富是艰苦奋斗的结果。从作用上看,我国的多数私营企业主既是投资者、管理者,又是劳动者。他们为解决就业,为发展第三产业,为国家税收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和市场体系的建立做出不小的贡献。好多企业还是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者,也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所以,我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主不应当看作是新的“资本家”,而应当承认他们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者。

但是私有经济也有一些消极作用,比如过度投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等,这些要靠教育手段和法律约束加以规范。私有经济存在着剥削问题,也是不容否定的。无论如何拓宽生产性劳动的范围,私营企业主的收入不可能界定为自己全部劳动所得。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私营企业的收入来源至少包括:复杂劳动收入,要素分配收入,承担风险收入和剥削所得等四个部分。

从长远看,私有经济中的剥削行为的确是不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所以,私有经济最终的改革走向也只能是通过股份制这个过渡点,使企业内的工人凭借劳动力资本化获得股份,成为投资者,逐渐消灭剥削,避免两极分化,走向共同富裕。这是私有制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方向改革的前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劳动力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所揭示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人的目标。(原载2002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6期全文转载)

[1]

作者简介:王珏(1926—),男,辽宁辽中人,著名经济学家,中共中央党校特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1]徐毅青

0前言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和艰苦奋斗,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提高了人类自身的社会生活水平,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和农业等各方面的处置失当,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非常现实的威胁。于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目前的环境现状、各国治理环境的各种方法,以及靠单方面地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各种行业的排放标准,并不能起到治本的作用。笔者认为诸多环境问题都与土地利用有关。

1环境问题的发展过程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不是自有人类之时就有的。人类在诞生以后的很长的岁月里,只是自然食物的采集者和捕食者,主要是以生活活动、生理代谢过程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即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地改造环境,这时,人类仅仅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使用简单的诸如石器和木棒等工具。随着人类学会驯化植物和动物,发展了农业和畜牧业,并为了扩大种植面积而采用刀耕火种进行不合理的开荒、破坏草原、砍伐森林等,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随之产生了相应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现代化工业的出现,人口的迅猛增长,更使问题日趋严重,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河流泛滥、风沙危害和土地盐碱化、沼泽化,极大的危害了人类自身的健康及生存(见表1)。

2土地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利用土地往往会直接或间接的产生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有些是成正相关的:即能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类健康及自身的发展;而绝大多数是成负相关的:会恶化环境,不利于人类的生活,甚至会危及人类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以美索不达尼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由于林地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而变为荒芜不毛之地为例,对后人发出了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2]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可是,人类并未深刻领会其含义,继续“人定胜天”的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由于盲目开垦西部土地酿成1943年一系列骇人听闻的黑风暴,导致了美国土地资源遭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然而,人类还是没有接受教训。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为了养育自己和发展经济,严重干预了土地利用系统,使全球范围内多处出现森林覆盖减少、草原退化、水土流失、沙漠扩大、水源枯竭、水质污染、大气质量恶化。前苏联由于不合理开垦中亚处女地,引起了1963年的黑风暴,受灾面积达2000多万公顷。

黄土高原:昔日曾是林木参天、茫茫树海、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而今却是沟壑纵横、黄土漫天。今日的包头,也不再是有鹿出没的地方。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人类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导致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和频繁的自然灾害。

我国人口众多(约占世界人口的1/5),而我国的土地仅占世界的1/20,如此大的人口数量对农产品的需求压力,迫使人们高强度地使用耕地,特别是不合理利用土地,导致了大量耕地被毁,诱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动摇了区域发展的生态经济基础。(1)水土流失: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50万平方公里,每年被带走的N、P、K等营养物质相当于中国一年生产的4000万吨化肥[3]所含的营养物质。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3。水土流失造成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农业产量低而不稳,同时给人们带来了恶化的生态环境和频繁的旱、涝、风沙灾害,水土流失已成为危及全国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2)土地沙漠化:由于人口急剧增加造成的压力,迫使人们盲目开垦、过度放牧、破坏植被,以致土地不断沙化。目前,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以15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4]5000余万人,有近4万平方公里的农田和5万平方公里的草场受其威胁。土地沙漠化以后,随之带来的是风沙危害。1993年5月,一场狂风挟沙裹石,席卷了甘肃省的河西走廊,金昌、武威、古浪、景泰等地受灾面积达33.3多万平方公里,使脆弱的生态环境更趋恶化。(3)土地的次生盐渍化:我国有次生盐渍化耕地10万平方公里,其中新疆、甘肃、宁夏三省区受盐渍化威胁的耕地约占总耕地面[5]积的30%~40%,内蒙古则高达50%。盐渍化土地极易形成旱、涝等自然灾害。(4)土地污染: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化学农业的发展,土地中有害元素增加,引起土壤性质的恶化,造成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富集,危害人体健康。据统计,直接或间接遭工业“三废”污染的土地已达400万平方公里,被乡镇企业“三废”污染的土地面积达186万[6]平方公里,并且乡镇企业排污造成的土地污染有加重的趋势。另外,[7]污水处理技术中的慢速渗透法、表面径流法以及生物塘法等也会造成土地的二次污染。(5)土地贫瘠化:由于对土地投入不足,重用轻养,土壤养分[8]损失严重。普查资料表明,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低于1.5%。土地贫瘠化几乎遍及全国,土地肥力下降已成为严重制约单产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6)土地被毁:由于挖废、压废等原因,使土地表土丧失或整个土地毁坏造成土地生产力丧失。据统计,全国每年有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因此而遭破坏,其中对土地破坏最严重的是煤矿开采,每年破[9]坏土地达1.3万平方公里。

综上所述,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会加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加剧贫困程度,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由于降雨减少和水土流失等原因,黄河河道淤积越来越严重,加之超量用水,断流时间越来越长,长此下去,黄河有可能成为间歇性河流。由于不合理开发,长江流域植被减少,土壤流失、崩塌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威胁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3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土地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在利用土地资源时,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观念、全局观念,不能只单纯考虑对土地的利用以获取眼前的最大利用效益,而忽视土地利用对土地本身及其周围生态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减轻或避免土地利用的不利影响,必须对土地利用进行总体规划,即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上的优化组合和时间上实现该优化组合的安排。

我国开始有土地利用规划的确切年代目前难以考证。汉代《尔雅》中记叙的公元前15世纪商代的农、林、牧用地布局是目前发现的最早有历史记载的土地利用规划。商代的布局为“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邑是指村庄,人居住的地方;郊是指耕地,在村庄的周围;牧是指牧地,在耕地之外;野是指荒地,在牧地之外;林是指林地,在荒地的外围。此布局符合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周朝的“井田制”和宋朝的“方田制”是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早期雏形。

土地利用规划的优势及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上最著名的规划,大约是在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51年间规划的都江堰工程。秦国太守李冰父子巧设分水鱼咀,起到了分流引水和控制灌溉水中泥沙含量的作用,还规划了飞沙堰、离堆旁的宝瓶口来调节水量,控制沙石,从而将有害于人类的岷江规划为灌溉成都平原800万亩良田的有用之水。20世纪90年代的长江三峡工程,同样属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目的在于保持水土不致流失,调节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平衡。

总之,土地利用规划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土地利用规划法》尚未出台,但它除了可以协调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解决各自的供需要求,满足“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外,还会大大改善生态环境,使沙漠变绿洲、荒地变良田、荒山秃岭变成花果山,黄土高原又可以重新恢复往日的生机。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土地利用不合理是环境恶化的最根本的原因。要改善环境,不能只停留在治理阶段,更重要的是预防,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的政策、方针等。“地球只有一个”,因而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必须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土地。严格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内容、用途执行,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培桐,环境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原载2002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2002年第7期摘要转载)

[1]

作者简介:徐毅青(1968—),女,浙江武义人,浙江树人大学助理讲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的教学与研究。

[2]

严金明:《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50-179页。

[3]

于凤桐:《土地利用规划》,中国大地出版社1995年版,第75-179页。

[4]

严金明:《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50-179页。

[5]

宋子柱:《土地资源学》,中国大地出版社1995年版,第237-244页。

[6]

严金明:《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50-179页。

[7]

佟玉衡:《实用废水处理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

[8]

于凤桐:《土地利用规划》,中国大地出版社1995年版,第75-162页。

[9]

于凤桐:《土地利用规划》,中国大地出版社1995年版,第75-162页。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政府职能定位[1]宋涛 纪韶“入世”给我们带来了融入经济全球化,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入世”后,我国经济的发展将会更多地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目前,我国凭现有的实力,不仅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相应份额,而且国内的市场还要不断地被发达国家分割。市场份额的减少会影响国内就业的增长,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就业影响更大。而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仅就计划经济时代,由于错误的人口政策和扭曲的经济政策所形成的历史负担、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大规模的就业岗位的转换、数量惊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迫切要求提供社会化保障等几大问题,势必会在我国出现从沿海地区到内陆地区,从城市到农村的累进失业冲击波。如果政府不能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不可能建设好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反过来制约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主要制度保证,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础工程。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因此,认真分析研究目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中将要遇到的难题和政府职能发挥中如何提高效率,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从目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看政府职能发挥的难点“入世”后,我国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中将面临三大必须解决好的难题:从长期看,要解决人口老龄化造成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从中期看,要减轻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所带来的巨大震动;从近期看,要解决“入世”后的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国民就业和收入问题,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并适时调整社会保险基金各项收支平衡,以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三大难题是政府职能发挥的关键。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难以满足解决这三大难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难以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由于历史原因没有积累基金,采取现收现付方式。而刚刚转向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式基金缺口很大,和国外在人均收入较高,市场经济制度较完善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相比,我国建立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十分薄弱。但是,我们却要在此基础上解决比发达国家严重得多的,而且人口基数大、发展迅速的老龄化问题,以及与老龄密切相关的医疗保险问题。目前,我国面临的大量中老年职工过早退出就业的趋势和老龄化所要求的推迟退休年龄,形成了尖锐矛盾,使政府在决策时左右为难。大量的未到退休年龄的职工提前内退,在空出了工作岗位的同时,却又加重养老保险的负担;如果不退休,又会影响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总之,不论政策导向偏重哪一方,最终都是对总体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压力。至少到2030年之前,人口老龄化的压力都不会减弱。

2.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难以适应经济体制转轨的要求。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预测:“十五”期间仍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每年将净增1000多万人,如果“十五”期间GDP平均每年增长7%,按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新增75万人就业,5年只能容纳2600[2]多万人。这样可能使我国的失业率在近5年内实际达到12%左右。随着“入世”,在我国经济运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产业结构要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象会更加严重。国家规定,从今年起不再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新的减员依法解除劳动关系。已进中心未出中心的或出中心但未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在给予经济补偿后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仅辽宁一省测算:并轨工作所需资金缺口[3]11个亿左右。并轨工作使国有企业潜在失业显性化,原来社会保障有三条保障线,通过并轨将成为两条保障线;而第二条线即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最多为两年,致使最后一条保障线责任很重,如果国家没有缺口补助办法,就会因发不出失业保险金而影响稳定。目前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仅靠变卖现有资产的做法,只能解决社会保险基金存量的一部分。一般来讲,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越广,互济功能就越强。我国原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其特点是低工资、高福利、主要覆盖全民单位。以2000年为例,全国城镇从业人员年末数为21274万人,当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为1044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为10408.4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为433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为435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为3002万人,分别占从业人数的49.1%,48.93%,20.36%,20.45%,14.11%。其中国有企业职工为9259.9万人,而国有企业职工90%以上[4]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其他项目参加者也大多是国有企业职工。

健全的劳动力市场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前提条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劳动力市场的断裂的现状虽有很大的改变,但距离融入经济全球化所要求的统一和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还相差很远。例如目前隐形就业的现象大量存在,这在实际上减轻了国有企业的压力和同时,也导致了国有企业变相成为私营、个体企业的社会保险机构。

在一个市场经济体系已经成熟或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健全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全球化给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至少在现阶段还不会对社会保险制度造成重大的影响。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很不完善,社会保险立法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通过了几百部法律,没有一部属于专门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大多是以行政法规出台,对企业的约束力有限。这种状况不仅无法使新的社会保障制度真正走向定型发展,而且因为政策的多变或过度的灵活而造成社会保障制度失去了应有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延续性。

3.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与我国其他的已出台的经济体制改革措施有些地方不相配套。例如,1998年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形势,很多专家、学者认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助长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般情况下,政府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为了减少国民的支出预期,刺激国民把收入投向当期的消费,从而有利于启动经济,增加就业。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消费,社会保障中的转移支付还将增加他们未来的实际收入,对刺激他们的当前消费作用更大。从我国政府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案本身来看,权利和义务相对应,是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但是具体实施,却增加了国民的边际储蓄倾向,减少了国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再加上住房和教育改革的影响,这种倾向性的变化就更加明显,这就是说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但没有拉动需求,扩大内需,反而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启动的原因之一。这就促使我们认真思考: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的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的实施政策怎样与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相一致。

二、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职能发挥低效率的分析

1.市场经济发育的程度和历史形成的问题,导致了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中职能发挥低效率。应该说,我国政府在改革开放以来,从国情出发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初步形成了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总体框架。从目前发挥的情况看,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人数已达1.29亿人,失业保险的覆盖人数已扩展到近1亿人,每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从70万人增加到128万人;目前已有1400多万人从原来的公费医疗和企业劳保医疗转向新的医疗保险制度。此外,全国600多个城市普遍建立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近两年来先后有300多[5]万城市低收入居民得到补助。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身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程度,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要求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做基础。而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不仅包含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需要以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基本条件。我国正面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各方面都不具备发达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况且,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更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寄希望于一届政府或一代人完成这样的巨大任务,处理好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的历史问题是很难的。我国市场经济发育的程度低和历史形成的一系列问题,又导致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中职能发挥的低效率。

2.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有些政策实施不到位,导致政府职能发挥的低效率。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稳定的制度安排,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具有一种社会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种特性决定了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政府应提供的制度资源(形式)是:健全的社会保障方面的法规;统一的社会保障工作机制;完善的社会保障税收征管系统;有效的社会保障监管机构;高素质的社会保障专职队伍。而我国政府在所提供的上述制度资源中都存在政策实施失误和不到位的地方。例如,我国至今还没有颁布一部真正的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仅仅依靠行政机关的政策来推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这就使得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被保障人事权不清,社会保障的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迄今仍未划分,两种政策的不明确,不仅不利于制定解决历史负担的有效计划,还使我们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效果难以做出准确评判。由于缺乏法律的硬性约束,政府的政策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被弱化。立法的意义不仅在于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权威规范,更在于实现社会保障责任与权益的合理配置。法规的不健全导致社会保障的工作机制的不统一。现行的社会保障的机构设置多表现为政出多门,政企不分,机构重叠,业务交叉,资金分散,成本上升。又如,我国还没有真正确立有效的监管机制,致使对政策、规划、法规执行情况和基金收支、运营和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够。致使挪用社会保障基金的案例时有发生。再如,目前开征社会保障税是各国筹集社会保障收入的主要方式。世界上118个国[6]家和地区中有80个国家开征了社会保障税,其覆盖面达68%。我国现行的筹集方式不稳定且随意性大,是征缴保险费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得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中职能发挥低效率。

三、在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中,政府职能如何发挥高效率的思考

上面我们分析了我国“入世”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职能发挥低效率的原因,说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益的调整过程,没有政府职能的高效率发挥,就很难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政府职能的高效率发挥在改革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衡量标准。笔者认为,现阶段衡量标准应是:①政府能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资源;②政府承担起自身应承担的责任。

1.政府制度资源的提供要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社会保障制度在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模式,这是因为社会保障制度要受到本国社会、经济、政治、历史文化、伦理道德的影响。在制度的建设中政府首先应颁布《社会保障法》来规范在社会保障中国家与社会体以及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对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责、权利的划分予以明确的规定,这种制度资源的提供要符合中国的国情。例如,很多国家都建立的是一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也有很多人建议:基于我国“入世”后的严峻形势,应尽快实现广覆盖。这是非常好的建议,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但是,目前国家财政、技术及相关政策配套的条件不具备,如果急于建立一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实施广覆盖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比如说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现阶段日益尖锐化的一个特殊问题,就不能纳入到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来,比较现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对农民实行适合于他们的低层次的保障。这种保障仍有较大的城乡差别,但却能使越来越多的人逐步进入到社会保障制度内,从而最终实现一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我们目前所进行的扩大覆盖面的工作应谨慎进行,不能只考虑当前收费多少,还要考虑将来的支付能力。可以适当放慢增加职工缴费的实施力度,如缓提职工个人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率,或者延缓增加职工负担的改革步骤,如缓增基本医疗保障报销中个人负担比重。待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后,通货紧缩趋势得到根本扭转后,再加大这方面的实施力度。另外,目前社会保障缴费水平过高会加大劳动力的人工成本,从而降低我国对国际资本投资的吸引力,导致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在提供的政策统一的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监管机构中,应尽快消除长期以来由劳动、卫生、人事等部门分别管理、条块分割的格局,解决目前多部门管理的矛盾。根据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分设的原则,单独建立社会性的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加强对保障政策、规划、法规执行情况和基金收支、营运和管理的监督。

2.政府应明确自身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应承担的责任。任何一项制度改革都是要付出成本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是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转变。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有两种:一种是旧制度向新制度过渡中所产生的转制成本;一种是制度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正常费用,即运行成本。因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没有给劳动者积累保险资金,所以政府对两种成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界定: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这一目标的制定是正确的,但按照这一权利和义务实施却阻碍重重,社会保障基金收缴难的现象比比皆是。原因是亏损的国有企业和下岗职工无力交费。如果政府不能承担这部分改革的成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就会流于形式。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一是中央财政应加大对社会保障运行基金的投资力度;二是及时把外商投资企业、新兴行业、民营科技企业这些职工年龄较轻、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全面纳入缴费范围。扩大费基,历行征缴。待宏观经济形势好转后,再加强对其他企业和职工的征缴力度。

3.加快二元结构转换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一步。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就是要有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而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就是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这同时又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根本任务,即在加快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同时,加速城市化,通过工农业之间、三次产业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互动,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转换、升级。二元结构转换的实质是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和相关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自由转移。而我国传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各种各样的制度门槛限制了二元结构的转换。这就要求政府对包括城乡户籍、土地产权和社会保障等在内的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我们建议:尽快在城市和农村形成产业链,实现产业互动。具体做法是将城市工业链条向农村延伸,在农村办厂,将一般加工环节、零配件生产放在农村,这即可降低企业成本,又能增加农民就业机会,还可以带动相关的机械、化工、包装、印刷、内外贸以及本地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在产业的互动上延长农村的产业链,向城市延伸接近城市消费的生产环节。比如,可以发展肉食、奶、粮食、饲料、畜牧水产的加工业,通过精深加工,逐步使农村由主要调出初级农产品变为主要调出加工品,向食品工业集团化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企业化经营。对城市户籍制度的管理应实行逐步开放,先放开中小城市,对大城市先采取承认户口的办法,欢迎农民到城市办厂。逐步消除限制城乡进出的所有不平等的制度门槛,允许所有的中国城乡居民自由迁徙定居,最终建立起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总之,在中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如何从旧制度过渡到新的目标模式,这是我国政府正面临的一项艰难的重大任务。它不仅关系到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而且关系到“入世”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前景。(原载2002年第3期)

[1]

作者简介:宋涛(1914—),男,安徽利辛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论组召集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经济学总会会长、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会长、全国《资本论》研究会会长;纪韶(1954—),男,吉林长春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辽宁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主报告《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主要进展、严峻形势与政策建议》的第二部分,第4页。

[3]《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辽宁省试点工作调查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岳颂东文,第11页。

[4]《加入WTO与中国大陆的社会保障》,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两岸三地劳工与社会保障研讨会论文,第3页。

[5]《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辽宁省试点工作调查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岳颂东文,第4页。

[6]

熊晓琳:《关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构》,《理论前沿》2000年第5期,第23页。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1]高强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对民办高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中央召开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2]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要。作为民办高校如何适应当今新形势、新变化,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这是一个应当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高度重视,并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真回答、努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民办高校的特点及其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民办高等教育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必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发展壮大起来。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要建立与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民办高校的兴起,一方面打破了长达40多年由国家包办的单一高校办学体制,推进了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另一方面,更具有重大意义的是民办高校作为独立法人资格的办学实体,正在进行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产业化运作的伟大实践。民办高等教育的经费虽然一部分来自于民间和学生家庭,但它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培养目标、要求和公办教育是完全一致的,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质量的建设者。民办高校的学生既有公立学校学生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公立学校的特殊性。因此,在学生教育管理中,不能套用一般公立学校的做法。民办高校作为公立学校的有力补充,以其拥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灵活多样的办学机制和市场化的操作模式而体现出生机勃勃的办学活力。与之相适应的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具有目标选择的多样性、内容设置的自主性、教育对象的相对特殊性这些特点。我们应根据民办学校的这些特点,利用民办学校的体制和机制相对灵活的优势,改变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高、大、空”的问题,但也要注意避免走向实用主义的极端,不能忽略甚至忘却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育人宗旨。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3]教育的灵魂。”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总目标的一部分,它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应包括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现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因个体的特殊性和时间、空间的限制而变得十分复杂。因此我们极须提高学校师资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根据教育者必需首先接受教育的原则,从学校领导到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特别是教师队伍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政治素质,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办学方针与资本主义办学方针最显著的区别之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失时机地对青年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德育课程教学和素质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使青年学生具有效益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创新意识和国际经济协作意识等,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防止那些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不良意识的滋生蔓延。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民办高校将为我国新世纪经济建设主战场输送大批有用人才。因此,切实做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因此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与普通高校一样的来自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所带来的压力。

从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形势看,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非常艰巨。随着世界政治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更加激烈,渗透和反渗透、颠覆和反颠覆的斗争将长期存在,并日益尖锐复杂。西方在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带来的意识形态宣传方面的强势,对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严重挑战。我国加入WTO后,在我们能更多地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的同时,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必然更多地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当今,信息化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特别是被称作第四媒体的因特网,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在这方面,西方不仅输出技术、商品和服务,还通过这些渠道输出思想、观念和文化,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从国内社会经济的新变化看,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复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物质利益机制成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杠杆,市场经济强化了这一杠杆的作用。在这一现实面前,人们追求的是物质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基本物质条件的满足。人们思想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并容易诱发自由主义、分散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社会变革、体制转换时期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其背后往往都有利益的动因。机制的不同,分配方式和收入多少的不同,激发了人们心理的不平衡、不理解、不满足,从而产生了不少新的矛盾。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

与此同时,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面临着由民办高校自身特点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从目前民办高校实际状况来看,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地位并未真正落实到位,这主要集中反映在:其一,研究思想政治工作新问题、分析新动态、寻找新方法的主动性不强,平时比较多地强调以扩大招生规模来增加创收,强调加强后勤服务以增加经济效益等。其二,民办高校的政工队伍,无论在理论素质上,还是知识结构上,都有待提高。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如德育教育基地建设落后于专业实验基地建设,政治课的教学手段落后于专业教学手段。尤其是政治课的内容跟不上形势的要求,使得政治思想教育显得苍白无力。传统的思想政治观念与市场经济体制如何接轨,如何运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来解决现实问题,如何正确分析看待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对于这些问题,学生们都比较模糊。其三,民办高校一般校园面积小,运动场地少,很多学生一入学就不安心,与公办学校条件反差大;行政管理人员、专职教师少,外聘教师多,在教学环节中不时会产生矛盾;伴随着高校的扩招,普高热日渐升温,民办高校生源的文化素质与思想素质参差不齐。在此情况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适应的问题会愈加突出。其四,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缺乏对专业的热爱和追求,认为读书是混个文凭,找碗饭吃,这就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其五,基础教育的“片面性”、“应试性”造成的“后遗症”,不得不由学校来承担,少数品学兼优的毕业生未必能就业,使学生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要求产生怀疑。

以上事实足以说明,新形势下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确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当面对实际,采取积极的态度,用新观念、新方法,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以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完成社会、家庭赋予学校的重托,使学校教育的功能得以充分的体现。

三、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针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我们应认真思考,不断探索,从思想认识、实践操作、队伍建设、方法创新等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按照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的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努力促使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来抓。首先,学校的领导干部、党员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应清醒地看到,党中央已作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学校作为育人园地更应走在前面,自觉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排头兵。其次,要从组织制度上对领导管理体制、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给予保证,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员、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认清自己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担负的责任,主动关心师生员工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思想进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必须齐抓共管,要大力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形成一支讲政治、懂教育、会管理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加强师生员工的日常政治学习,切实组织好全校党内外各个层次的理论学习,切实加强形势政策、民主法制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教育,使大家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领会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正确认识国家、社会、学校及国际上出现的新问题,扩大共识,增强凝聚力。应健全师生员工的学习制度,如建立业余党校和党章学习小组,组织师生员工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学生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政治学习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联系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思想水平。

第二,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努力使社会、学校、家庭在培养人才方面形成合力。一般而言,学校是一个较为平静、相对封闭的环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校周边环境恶劣,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少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文化素质低,沉迷于电子游戏机、麻将桌、卡拉OK厅、录像室等,黄色、赌博等毒害着青年学生;不法分子利用青年学生辨别能力差的弱点,聚集学生参与打架斗殴。学校应该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进一步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让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与社会、家庭并不是完全隔离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思想政治工作状况密切关联。从这一角度看,为了做好学校思想工作,必须优化外部环境。

第三,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载体的研究和建设。在信息化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传媒手段。现代化的传媒手段有电视、网络、多媒体等。目前,互联网不仅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且它已经成为现代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互联网大大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并为改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但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腐朽的生活观念也会通过网络影响青年学生。而信息的繁杂、混乱也会使他们对原有的价值观发生动摇。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建立网上社会主义思想阵地。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应该努力学习网络知识,利用网络将社会主义思想与道德生动地传授给学生。

第四,健全专职辅导员与班主任制度,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的作用。重视专职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而且学校大量的工作需要靠他们去贯彻和落实。学校应颁发《班主任工作职责、专职辅导员职责》,要求担任班主任、专职辅导员的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学校的中青年教师应争做班主任工作、辅导员工作,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生寝室,找学生谈心,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一些不健康的心态纠正于萌芽状态。同时坚持班团会制度,进行时事宣讲,使学生学习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国内外形势。要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可以说学生干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来,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特点。学生干部作为一个学生,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相当了解,也十分掌握学生的心态;学生干部作为连接学生和教师的桥梁,可以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送;要健全学生干部组织,规范工作制度,使学生干部在学生会的指导下,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要求每个学生干部带头实践校训,尊敬师长,团结和关心同学,带动全体同学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制定《学生社团管理条例》,要求学生社团具备明确的宗旨、完善的章程、规范的组织和健康的活动内容等。学校要专门为每个学生社团提供办公室和设施以及开展活动的场所与设备,指定有业务专长的指导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举办校内和校外的各类竞赛和晚会。社团的有效管理,能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第五,加强党的建设和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民办高校从事党务工作的同志很少,学校党委应建立业余党校,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为党输送新鲜血液。随着学校规模扩大,党员数量增多,各系(院)要单独成立党支部。要下大力气加强支部建设,使支部真正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要改变学生党员比例偏低的状况。领导班子要定期研究全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健全校中心理论组学习制度,建立政工干部例会制度。团委专职干部、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和专职“两课”教师,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领导要关心这支队伍的建设,要组织他们进修或培训,要联系工作实际,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校党政领导要定时召开思政工作会议,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考核制度,对个别不适合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及时进行调整,考核优秀的要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六,处理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几个关系。(1)解决好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坚持学校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的统一,坚持灌输与疏导相结合,提高个性教育,增强针对性。(2)解决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对象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果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办法,就会失去活力,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3)解决好育人与育己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完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活跃的思维方式、开阔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审美情趣。(4)解决好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确定不同的目标和内容。对学生党员为主的积极分子队伍、学生干部队伍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一般学生而言要倡导诚实守信,相互友爱,勤奋学习。对于新生、毕业生、特困学生、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应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教育。(5)解决好严格要求与关心帮助的关系。对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知识、培养能力、遵守纪律等方面必须要严格要求不放松。但是,如果不尊重学生,不平等对待学生,对学生漠不关心,学生就会对我们敬而远之。(6)解决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坚持邓小平理论,警惕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言论、书籍、作品、网络信息等在校园传播,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另一方面,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要结合实际,方法要力求科学,保证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顺利进行。(7)解决好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关系。要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激活精神动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鲁松庭,浙江民办教育探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3]张蔚萍,思想政治工作史——中央党校成人学院99级浙江管理干部教学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4]岑申,王建社,世纪之交的民办教育,宁波:宁波出版社,1999

[5]余晓钟,当前思想政治领域的主要特点与规律,浙江理论前沿,2001(5):3031(原载2002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2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

作者简介:高强(1958—),男,浙江海宁人,档案馆员,现任浙江树人大学纪检监察审计办公室副主任。

[2]《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见《笫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1]民办高等教育新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一、发展概况

民办学校在中外教育史上由来已久。国外的民办学校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创办的“学园”。现代意义上的私立大学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中国的民办学校源远流长,可追溯到由孔子创办的私塾,私立大学(古称“书院”)始于唐朝,盛极于宋代。在建国初期,全国有高校227所,其中私立的高等学校69所,占39%。到了50年代,由于国家政治体制变革所带来的社会所有制关系发生了变化以及其他多种原因,私立高校基本改为公办。从此,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绝迹30多年。

1982年3月,全国第一所民办高校——中华社会大学在北京成立,标志着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在经历了30多年的沉寂之后又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在数量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而且质量也逐步取得了社会的认同,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层次和办学特色。近几年来,在“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指导下,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扩招的政策推动下,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在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底,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类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有1391所,注册在校生128.1万多人。其中经批准有学历文凭颁发资格的民办高校已经有89所(到2002年6月12日止已有105所),在校生15.11万人,学历文凭机构436所,在校生32万人;其他类型(学历文凭助考机构)772所,在校生81万余人。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1224所,在校生719万人,成人高校719所,在校生455万人,另外还有劳动部门审批的部分高级技工学校和近年来出现的公办高校民办二级学院以及采用新机制、新模式运作的高职学院未统计在内。民办高校已经占到我国高中后教育机构总数的40%。而在整个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民办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中,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为1174万人,民办高校128万余人,约占在校生总人数的10%

[2]多。根据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2002年招生计划,2002年浙江省民办本、专科招生3.49万人,另有运用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高职学院招生5.62万人。这样,运用民办机制的院校已经占到省内高校招生数[3]14.15万人的64%。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从办学条件来看,2001年有关部门曾经对24个省市的民办高校进行了调查,情况喜人。调查数据表明,大约有200多所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已达到或接近教育部1993年颁发的《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要求,这些民办高校的生均面积已经达到12.5平方米,专业设置平均达到6.2个,校均规模达到1300多人;1993年教育部颁发的《民办高校设置暂行规定》明确了民办高校的设置条件为:生均面积10~16平方米,专业3个以上,规模500人以上。调查说明在1000多所学校里,有200多所条件是比较好的,基本达到民办高校的设置要求。但在规模方面,1997年普通高校校均规模是3111人,成人高校是2461人,民办高校和高等教育机构是1087人。2001年底,89所民办高校的在校生是15.11万人,校均也不到2000人。与公办高校、成人高校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民办高校的成长和发展,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长期以来单一的由国家财政独家承担的局面,拓宽了高等教育资金的投资渠道,减轻了国家负担,增加了高等教育的投入,兴办了新的高等学校,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紧缺资源,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矛盾,增加了高中毕业生读大学的机会,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推出了新的办学机制,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正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问题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同时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民办高校的实践来看,还存在相当多的困难和问题,制约和影响了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1.事业的地位问题。这个问题,说到底就是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认识问题,特别是政府对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观念正在转变。但就总体而言,认识还很不够。歧视、忽视甚至鄙视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方面,有五种论调。③第一是多余论,认为民办高校存在的必要性不大,是多余的,只要把公办学校办好就行了。第二是冲击论,认为举办民办高校冲击了公办高校,公办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岗位都不好找,还办民办高校?在生源上,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有了竞争,认为是冲击。第三是营利论,有的人只要一说民办高校,在感觉上就觉得他们是以办学之名行赚钱之实的。公办高校可以积累,可以贷款建校,民办高校投资者收回成本就难以容忍。第四是怀疑论,对民办学校持不信任态度。认为公办学校问题都不少,民办学校能办好?表示怀疑。特别是对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要求甚至高于公办高校。第五是过渡论,认为民办高校在公办高校不足的情况下作为过渡的形式发展是可以的,但随着公办高校的发展,民办高校就没有必要存在了。这“五论”严重地制约着发展民办高校的决策和政策制定,从而阻碍着民办高校的壮大和持续发展。

2.法律保障问题。近几年来,民办高校快速发展,但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正式国家法律。民办高校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证,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缺乏规范,社会褒贬不一,成为社会热点。《民办教育促进法》历经近两届人大的酝酿和修订,由于在一些敏感问题上认识难以统一,迟迟难以出台;也有人担心,法律反反复复修改,使得一些大家关心的“热点”、“重点”条款缺乏执行的力度,最后起不到法律应该起的作用,对法律的期望值出现了弱化的心理趋向。至于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专用的立法,短期内更难以解决。立法的滞后,增加了民办高校投资者的担心和顾虑,影响了社会各界举办民办高等学校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条件的完善和资金的再投入,从而影响了民办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对于加入WTO后的高等教育竞争,更是一个隐患。

3.产权界定问题。民办高校的产权问题是伴随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同时也是民办高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产权问题应该说是公办、民办高校共有的问题,但由于投资体制、投资渠道不同,民办高校的产权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在多元投资或公办高校改制的民办高校中问题尤甚。由于目前我国对民办高校的产权问题可资借鉴的文件法规不多,因此产权问题已经成为涉及民办教育立法和运行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

民办高校的产权问题,既有投资所形成的校产归属问题,同时也有一个学校办学积累资产的归属问题,而且学校校产的归属、使用与收益、分配同企业管理经营的概念颇不一样。由于我国民办高校投资主体异常复杂,不同的民办高校投资来源不尽相同,大量国有企业事业组织、接受财政津贴的社会组织和公办学校参与创办“民办高校”,各民办高校之间私人投资所占比例相差较大,一个标准也难以涵盖。目前,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采取股份制的形式起步,其资产界定是明确的。但是也确实有一部分民办高校的资产是不明确的,如一些二级院校、改制院校和合并组建的院校,甚至于一些股份制的院校,资产的界定问题至今无人提起。从另一个方面讲,由于主要是市场的运作,相应的就会忽视产权问题。有专家分析,在西安的民办高校就是私立高校,在浙江,说不清楚。在这个问题上,部分办学者认为,不搞争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学校建设、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上来,有利于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资产的性质决定办学和管理的模式,资产归属不清晰,投资者利益的保证不明朗,势必影响举办者投资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弱化社会资金对民办高校的投入。产权关系说到底是一种利益关系,产权常常是利益分配的依据。在现阶段,没有产权就难以有持续的投资热忱和内在的投资动力。同时,对政府来说,产权不清,也存在着风险。由于政府对民办高校相对放松管理,而经营者的职责又不明确,增值部分的归属也是不明确的,相应的亏损的责任也是不明确的。一旦民办高校关门倒闭,只能由政府来托盘,到时候再做界定就是“亡羊补牢”了。这个问题不是危言耸听,国内此类案例已有出现。近几年来民办高校的扩张,基本建设规模空前,相当一部分靠银行贷款,如有意外,责任谁负?产权问题对民办高校的举办者的合法权益和建立正常的民办高校产权运行机制也具有重要的协调作用。说到底,产权界定工作对举办者、办学者和政府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重视和抓好这个问题,对能否办好学校影响很大,同时也是民办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实施过程中的教职员工的剥离等等所必备的基础。

4.经费筹集问题。目前,民办高校的财政危机仍然存在,并且有越演越烈之势。财政和经费筹集问题成为民办高校校长最头痛的问题之一。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历史不长,经济发展的水平严重制约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民办高校要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对举办高等教育的刚性要求需要筹集大量建设资金;要参与国内已经举办几十年、在教育市场占绝对优势的公办高校的竞争和民办高校同行之间的竞争;要接受加入WTO后国际高等教育的严峻挑战;资金问题是个瓶颈。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各级政府对发展高等教育认识的深化,公办高校的办学经费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而目前民办高校除了向学生收取学费以外,几乎得不到政府的任何补贴,其他捐助形式收入几乎没有。由于民办高校的办学大都在大专层次,并且大都带有社会认可度较低的“高等职业技术”的帽子,低层次、高收费、办学信誉不高,使得民办高校的学费调整空间非常有限,而办学成本又不断攀升,经费收支难以平衡,导致办学条件日益恶化,优秀教师无力引进。在这种情况下,民办高校的持续发展可以说步履维艰。

5.公办、民办高校公平问题。从民办高校的角度来看,民办高校的办学环境还是不容乐观,其中相当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公办、民办高校之间的公平问题。民办高校不仅得不到国家的投资,而且在办学环境方面也得不到应有的公平。除了得不到政府补贴的公用经费不说,在学生的待遇、教师评奖和科研、教师的人事档案保管和养老保险金缴纳、土地征用和税收、毕业生就业等等,许多方面都得不到政府部门政策的支持。近两年来,由于认识的逐步提高和有关方面的大声呼吁,情况有所好转,但距离还是相差很远。如民办高校教师的养老保险金缴纳标准和办理手续问题,政府部门非常清楚,有的领导也感到确实有解决的必要,但就是下不了手,迟迟得不到解决。

6.办学自主权问题。办学自主权问题,是公办、民办高校共有的问题,但相对而言,民办高校更加突出。民办高校的出现,最初的动因主要是为了解决高中毕业生上大学难和筹集办学资金的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认识逐步深化,使得人们能够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意义,人们希望民办高校在教育改革方面能够走出一条新路。作为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希望能在减少干预的环境下得到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但从目前来看,情况不尽如人意。教育行政部门往往用过去计划经济的尺子、用管理公办高等学校的办法来管理民办高校。在招生计划、招生批次、招生分数、招生区域等方面,基本上还是用计划经济年代的老办法来进行管理;在专业设置、课程及课程内容安排、教学计划、甚至教学大纲等方面,几乎还是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这种做法限制了民办高校办学的自主权,也使得民办高校难以办出特色。应该承认,近几年来,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观念的改变和认识的提高是比较明显的,例如在民办高校设置问题上进展较快。2000年以前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民办普通高校只有43所,2000年一年只批准了6所,而2001年一年时间里批准的民办普通高校就达46所,比过去近十年的总和还要多。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民办高校的升格、民办高校专业设置和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等方面,有关部门一方面提倡个性,另一方面又强调统一性,这种自相矛盾的管理办法使得民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受到损害,民办高校办学活力被抑制,难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7.质量和评估问题。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是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尤其是高等教育扩招和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以来,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教育消费的价值更加敏感。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民办高校的偏见,民办高校从产生以来,人们心目中就产生了对质量的疑义。在人们印象中,民办高校是与高收费、低质量结合在一起的。校舍靠租、教师靠聘、资金靠收费的“三靠”起步,办学低层次、学生低考分等等因素客观上也带来了提高教育质量的难度。同时,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人们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仍停留在原来精英教育的水平上,习惯于用精英教育的眼光来看待大众化后的教育质量,使得高等教育改革步伐更加缓慢。而有关部门在教育评估中,往往也只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使得社会对民办高校的偏见难以改变。起点不一致、条件各有异,而标准一个,要求一样,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可比性。从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特殊性来看,也难以用一刀切的办法来衡量。比如对师生比的统计,民办高校教师主要是教学工作,但在一些公办高校中一部分教师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统计就可能产生偏差。

8.配套改革问题。民办高校应该用改革的思路来办学,但目前社会改革不配套,使得民办高校一些应该实施的改革也无法实施。比如,在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民办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及科研经费的到位、人事档案存放及个人养老金的缴纳、工作业绩的评奖以及人才的流动等等,都难以得到落实。而民办高校教师问题是办学中碰到的最关键问题,教师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民办高校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秩序的稳定。有关部门虽然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但苦于国家没有出台相关文件,操作缺乏依据而难以实施。

9.内部建设与管理问题。除外部环境外,民办高等教育的内部建设与管理问题也是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体制的不同和办学目标的差异,民办高校的管理就应该有自身特点。但是,由于传统习惯势力的作用,使得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自觉不自觉地向公办高校的管理模式靠拢,逐步失去民办高校自身的管理特色。社会筹资、收费为主、自主办学、注重质量、机构精简、人员高效、机制灵活、思路新颖等等,是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所在,然而目前许多民办高校不仅体现不了这些特色,有的方面甚至比公办高校还要“公办”,这样的民办高校为数不少。个别的民办高校甚至出现回流现象,即有关领导部门给予学校一个帽子,给予领导一个级别,民办转回公办。发生这样的事虽然是少数,但它混淆了民办高校的性质,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影响很大。

10.科研和信息传递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的民办教育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特有的国情,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既与国外的私立高等教育有较大的不同,又与过去精英教育时期的私立高等教育有着较大的区别。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等教育办学道路,需要业内人士、有识之士的不懈探索和经验积累,需要各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但目前民办高校之间联系甚少,地区间的民办高校之间联系也不多,就是本省各类民办高等学校之间,来往也不多见,信息不灵,缺乏一种联系的纽带,处于独立操作、孤军作战、各自为营、各自为政的状况,更谈不上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全国还没有一个跨省的民办高等教育学术团体,而全国民办高等教育规模庞大,类别不一,活动组织也很困难。从浙江省来看,省民办学校协会至今尚未建立高等教育分会,实际上尚未涉及民办高等教育领域。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更是滞后。见诸报端的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寥寥无几,面向整个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是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等为数不多的几个机构。近年来,在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方面,出现了一些新人,展现了一些研究成果,一部分课题被列为全国重点课题,在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方面发表了一些论文和专著,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系统地研究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课题和文章尚很少见。比较整个教育研究,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力量单薄,成绩更待努力。

参考文献:

[1]瞿延东,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2(1)(原载2002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

[1]

本文系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开题报告的第一部分。课题主持人:叶宏;课题组成员:励如孟、张祖夔、顾建民、徐小洲、王爱国、徐绪卿、郭耀邦、张黎、吕阳、祝鸿平等。本文由集体讨论,徐绪卿执笔。

[2]

邬大光:《注重市场,办出特色,促进发展》,《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第14页。

[3]

根据浙江省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浙江招生考试》(2002年9月10日)整理。我国民办高校融资渠道及国际比较[1]张亚珍 夏江峰

一、我国民办高校的融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在中国迅速崛起,构成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大潮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我国现有规模(见表1)来看,民办高校己占据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近半壁江山。但是,民办高校经费的来源渠道却是十分的单一,即学费收入是其主要融资渠道,而这正是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高等学校单靠学费收入是难以长久立足的。

1999年华东师范大学的伊丽博士对当年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22所民办高校及其所在的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进行了调查。她将这些学校的经费来源与经费数量相结合进行分析,根据办学经费的来源和程度将民办高校分成完全依赖型和部分依赖型两种。

完全依赖型是指办学经费主要来源是学费,并且完全依赖于学费开展教育活动。部分学费依赖型是指办学经费中一部分依赖于学费,其他部分则靠多种渠道筹集。部分依赖型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学费主要依赖型和学费次要依赖型,前者是指学费占办学经费的大部分,后者指学费占办学经费的小部分,而大部分来自于其他的渠道。目前,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费,如表2:

从以上数据中可发现我国目前的大部分民办高校靠学费支撑办学,走的是一条以学养学的道路。

在一些发达国家,学费收入也是其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主要融资渠道。日本私立高校中的学费占总收入的40%~50%,美国的私立高校中学费也是其最稳定的收入来源,而社会集资及科技服务等的事业创收和政府资助金则是这两个国家的两种重要融资渠道。在美国,社会捐助、企业、私人、校友、社会团体捐助学校已成为美国的私立高校的传统,数额较小的直接补充学校的教育经费,较大数额的捐赠则以教育基金的形式捐赠给学校。因而,社会捐赠历来在美国高等教育经费中占有重要的比例。

比较中日美三国经费的来源状况,不难看出,共同点是学费收入占重要地位,这与私立高等教育的经费主要来源于非财政性的教育经费有很大的关系。正因为对学费的依赖性强,各国私立高校的收费标准都普遍高于公立学校。

不同的是日美两国私立高校的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多样,相反我国就比较单一,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起步较晚,才二十几年的历史,发展还不成熟,二是与长期缺乏法律的保障有关。因此统一认识,尽管完善民办教育促进法律是今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我国民办高校融资渠道

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中,不难发现,发达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体系中没有哪一所高水平的私立大学是单纯依靠学费办成功的。以学费为单纯的融资渠道的办学模式必然使私立高等院校丧失其社会性,最终导致办学困难。所以我国的民办高校应该广开财路,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政府资助

获得政府资助是民办高校十分重要的途径,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至少目前是由政府全权负责的,因此由政府适当资助是行得通的。在西方国家,这是发展私立教育的重要举措,并且资助的额度也在增加。政府资助民办高校的目的,一是减轻学校的财政压力,促使其把注意力转移到教学上来;二是降低学校的收费,促使教育机会均等;三是通过制定获得资助的条件,对民办高校进行必要的管理。

国家资助民办高校的途径有两条,即直接资助和间接资助。前者是指政府直接把资助发放到学校或给予学校某些优惠,如免费或低价提供建校场地,向办学条件差的学校无偿或适度有偿提供教学所需的仪器设备,在学校创建初期拨发建校启动费等,后者则是通过资助第三方(如民办高校的学生及家长,公办学校,社区和基金会)来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如设立有关的基金会,向民办高校提供经费和低息贷款,为民办高校学生家长减免税收,通过直接拨款补助天资优异而家庭收入低的学生就读于民办高校、发放学生贷款等。

此外,浙江省长兴县政府为扶持民办教育而向学生发放教育券的做法,也不失为一种促进民办教育的有效措施,即由政府向读学生发放教育券,学校招生后持学生上交的券从政府获得相应的资金。(二)社会捐助

民办高校完全可以像公立学校一样争取社会捐赠,或者成立以某人命名的基金会等。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在社会资助方面还比较少见,主要是因为民办高校的影响力还不够大,名牌高校还比较少,知名度比较低。浙江树人大学成立之初曾获得港台著名实业家的捐助,解决了建校初期的建校资金。2002年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接受了美国商会的100万元人民币的捐赠。(三)贷款

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采取多种融资的方式,其中之一是贷款。但是在目前的实践中却限制过多,很难实行。《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民办教育机构在存续期间,可以依法管理和使用其财产,但是不得转让或用于担保。这些规定意在保证教育活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现实的问题在于,公办学校贷款有政府财政作为后盾,不存在以校产作为抵押的问题,而民办高校不准以校产作为担保和抵押,则实际上是断了贷款之路。从法理上讲,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作为法人实体,需要独立承担财产责任,而只有以学校固定资产在内的全部校产来承担责任,民办高校才是真正独立承担法人责任。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两种办法来保障民办高校的稳定:一是允许民办高校使用校产抵押担保获取贷款,但要对这种处分财产的权利进行规定,如该项权利的行使不得妨碍学校发展为限,且需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等;二是具体考察贷款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发展潜力,确认还款能力,区别对待。这样才能促进民办高校跨世纪的发展。(四)校办产业,自身创收

民办高校完全可以树立自己的品牌,走产学研的道路。成立校办企业,通过校产经营获得收入,广开聚财之道。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每年有高于1000万美元的收益。哈佛大学1993年和1994年的专利收入也达到540万美元。虽然我国民办高校无力与它们相比,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还有美国私立高校通过经营饭店、旅馆、大学医院、房地产、设备、场地出租等创收,一些学校这项收入还相当可观。有的私立高校还通过销售服务,如出售教学软件、录音带、录像带、印刷品等获得收入。我国民办高校也可以这样做,最大限度的利用教育资源,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利用市场行为获得收益。这是民办高校的优势所在。(五)教育福利彩票

彩票是以抽签中奖的方式刺激社会民众踊跃参与的凭证,不还本不付息,具有社会性公益性和娱乐性的三大功能。彩票作为一种筹集资金的方式其筹措能力是十分巨大的,根据推算,扣除发行成本,奖品开支,彩票业的筹措能力是30%。

教育事业与社会福利、体育事业一样具有公益性的特点,需要巨大的投资,将教育当作产业来发展,依托社会,借助社会力量来举办大教育的观念是必然的选择,而教育彩票业就是通过社会这一最大的受众,来筹集部分的教育经费的。(六)发展教育集团,鼓励社会投资

教育集团的崛起从根本上讲是对市场经济尤其对教育市场的认识,它背后没有产业作为支柱,它走的是以学养学的道路,或者说是“教育产业”的路子,它的发展轨迹是以高质量的办学水平换取市场信誉,以竞争的方式争取教育市场的份额。教育集团实现规模经济、广度经营,具有较高激励力度的教育群体组织形式的有效运用,在教育体系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以上总共列举了民办高校除学费以外的六种融资渠道。各民办高校应该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其中一种或几种,不可一概而论。

三、我国民办高校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两点思考(一)对“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理解问题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关于民办高校的文章都提到这个问题,而且意见也趋于一致,认为民办高校可以营利,但是不能以营利为目的。民办高校靠经费自筹而建立,国家未投入或很少投入,如果学校没有营利,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关键在于营利的流向。如果营利的大部分用于滚动发展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小部分用于给投资者的合理回报,那么就可以体现“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原则,又能以合理回报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办学,这两个目的可以通过合理调节比例来达到的。投资办学回报率是否合适,以是否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教育领域、是否有利于教育规模的扩张和办学质量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来衡量。(二)产权关系的确定问题

产权不清一直是民办高校举办者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按现在规定,民办高校的产权,在办学时归办学者所有,但不得分配、转让、担保和抵押;学校停止办学时,清算剩余的财产虽可返还或折价返还给举办者,但是其值最多只能相当于举办者最初的投入值,其余部分由审批机关统筹安排,用于发展社会力量办学事业。也就是说,办学者的投入,只是在教育机构被解散后才能得到返还,它非但与学校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滚动积累无缘,还得承担货币贬值所带来的损失,由此带来的问题主要是:

1.民办高校没有可以抵押的物资,因而贷款困难。

2.闲散资金更多地流向其他可以获得高额利益的地方,人们对投资于教育的信心不足。

3.一些办学者为规避投资风险,想方设法在短期内收回成本,使民办高校有“学店”之嫌。

4.少数举办者占法律的空子,使办学资金不流到学校账户,引起社会的不良反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明晰民办高校的产权关系。可以划分学校投资的不同组成,并据此确定投资者享受的产权比例。

具体而言,学校的产权归属可以有以下四种情况:举办者或公民个人出资形成的校产,产权归出资者个人所有;社会各界的捐资,赞助以及学校自身运转过程中增加的资产,产权归学校所有,任何个人或组织不能随意从学校调用这部分资产;由企业,事业单位投入的资金或实物形式的校产,产权归投入的企业事业单位所有;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投入形成的校产,产权归国家所有。但若政府的投入采用无偿资助的方式,或者学校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偿还了政府的投资,那么这部分校产归学校所有。

这四种产权关系,既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学校,也可以出现在同一所学校,后者就是联合办学或者合作办学。在联合办学中,各办学主体占有校产的比例随实际情况而各不相同。学校停办时,校产的拍卖收益除退还学生部分学费外,其余都由董事会处理。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产权不是永恒的,除了依靠捐资和学校自身增值所形成的校产外,其余的资产都可以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活动的前提下,由各办学主体收回,转让或抵押。第二,在联合办学中,各产权主体必须以契约的形式严格划分彼此的责、权、利,如谁可以决定哪部分校产的抵押和转让,谁可以收回那些校产。至于这些权责如何划分,何划时分,不同权项的具体界限在哪里,则受制于多变的现实和投资的主体。

参考文献:

[1]邬大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分析——兼论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教育发展研究,2001(7):2935

[2]上海民办高校联合调研组,国内创办大学园区若干模式的考察报告,教育发展研究,2001(3):3842

[3]胡卫,关于民办教育发展与规范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0(3):815

[4]王伟,试论教育集团等教育经费政策的现状极其存在的问题,教育发展研究,2000(6):2734

[5]时煌军,发行教育彩高票,加快民办高校办学资金筹集的步伐,民办教育动态,2001(3):2327

[6]胡卫,丁笑炯,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目标模式与政策,教育发展研究,2000(6):1420

[7]张随刚,我国民办的模式构想与道路选择,民办教育动态,2001(8):1725(原载2003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3年第4期全文转载)

[1]

作者简介:张亚珍(1969—),女,浙江杭州人,浙江树人大学高级讲师;夏江峰(1980—),男,浙江绍兴人,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2]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民办高等教育新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第15页。

[3]

邬大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分析——兼论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7期。关于人力资本的几个基本问题[1]姚先国

关于人力资本的思想萌芽早已有之。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讲到“固定资本”时,不仅包括生产工具、生产性建筑物、土地改良费用,而且包括“社会上一切人民学到的有用才能”。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曾提出“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这个词在20世纪20年代前就出现在一些论文中。但系统形成人力资本理论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舒尔茨1960年出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时发表的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对人力资本的研究日渐增多。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大量专著、论文和课题研究均以此为主题。但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尚未正式出现在政府文件中。江泽民主席2001年5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APEC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性。讲话中没有使用人力资本这一概念。但就其实质而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就是经济学所讲的人力资本投资。我们认为,应该正式采用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这类概念。一则便于与国际接轨,二则有利于政策概念与理论概念的统一,三则有利于人才培养,提高国民素质。

一、人力资本就是价值化的人力资源

对于人力资本有不同的定义。我们将其理解为“以人为载体,表现为人的劳动技能与知识,具有生产效用和价值创造功能的价值存量”。人力资本的实体是人的劳动能力。近十几年来,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使用日渐频繁,偶尔也有使用人力资产这一名词的。这几个概念角度不同,但实际内容一样。其相关关系如图1所示:图1 人力资本及相关关系

由此可见,人力资本就是价值化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就是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人力资本的配置与使用。人力资本是从经济学角度对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运行过程中的经济关系进行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则是从管理学角度研究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

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的投资而形成的资本。这种投资有教育培训投资、医疗保健投资、劳动力流动投资等三种基本形式。其中教育培训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

二、人力资本与人才

谁拥有人力资本,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普通劳动者没有人力资本,只有两种人拥有人[2]力资本:一是科技人员,二是经营管理者(魏杰)。我不赞成这种看法。所有劳动者(广义的劳动者)都拥有人力资本,只不过拥有的存量与结构不同;普通劳动者同样有人力资本,只不过少一些而已。理由是:(1)普通劳动者从生下来到能够具备劳动能力,参与社会生产过程,必须经过人力资本投资、卫生保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职业培训等等都是人力资本投资方式。(2)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生产过程对普通劳动者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没有人力资本的劳动者无法胜任(事实上,根本没有人力资本的人也不成其为劳动者)。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家才能不是人力资本。因为这种才能没有机会成本,也不可能通过教育训练取得,而是一种天赋才能,是[3]“神召的力量”(汪丁丁)。对此,我也不敢苟同。企业家才能很难说全是与生俱来的,多数是在实践中磨练、摔打而形成。即使是天赋才能,也应作为人力资本与其他要素共同发生作用。用“神召的力量”来解释,有陷入唯心主义、神秘主义之虞。

所有劳动者都拥有人力资本,但各自拥有的数量与质量并不相同。所谓人才,就是指具有人力资本优势的劳动者。这种优势不一定表现为较高文化水平或技术水平,也可表现为其他才能,包括天赋才能、经营能力等。潘阿祥没读过书,但经营能力、管理能力一流,企业办得好,同样是人才。

三、人力资本产权与物质产权的契约关系,是现代劳动关系的核心

马克思曾指出:“劳资关系是现代社会运动的核心。”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劳资关系让位于劳动关系。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多种所有制并存,劳资关系再度成为核心的问题。而劳资关系的实质是合理界定人力资本产权与物质资本产权,其归宿是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与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的比例。

世界上是关于人力资本产权与物质资本产权的契约模式有三种。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统治劳动型”。企业治理结构中只有股东及其代表有决策权,职工只能通过工会抗衡,形成外部制约。二是以南斯拉夫为代表的“劳动统治资本”实行工人自治。三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劳资双方共同参与决策制”,大企业监事会里,股东和职工的代表人相等,职工有参与决策的权利。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有关法律规定却基本上仿照美国,产权结构模式属于“资本统治劳动”型,其指导思想是:“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而这个“资”是指物质资本。公司化改造中的新三会即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基本上是反映物质资本的权力,而原来的老三会即党委会、工会、职代会,则是劳动力产权或人力资本产权的体现。老三会与新三会的矛盾,实际上是两种产权结合机制尚未形成的表现。杭州中药二厂的“冯根生现象”,也说明我国高级人才的人力资本产权没有得到明确界定。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资本的通道尚不顺畅,需要进一步承认和保护人力资本产权,增强对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其他劳动者的激励机制。

四、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根本途径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

讨论劳动力和劳动价值论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收入分配的合理依据和新兴企业主的身份认定等问题。但我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人力资本产权与物质资本产权的关系,正确维护劳动者的权益。经济转型是利益关系大调整的过程,劳动者权益的维护与实现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否则在扩大共产党的社会基础的同时,有可能影响党在一般劳动者心目中的形象,从而损害党的原有社会基础。

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主要途径是:①加强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正确界定劳动者的权益。②通过政府的行政管理和经济手段调节劳动力市场运行,避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而造成对劳动者利益的损害。③通过工会、职代会行使职能,增强劳动者的组织性,通过集体谈判、劳动合同制等手段维护劳动者权益。④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增强其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其与资本要素的谈判地位。

上述措施中,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最具有根本性。因为,劳动者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数量与质量,决定了其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决定了他参与社会生产过程和成果分配的地位。劳动者群体的地位,也取决于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在整体上的相对地位。目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又是发展中国家,物质资本短缺,人力资本充裕,尤其是一般劳动力大量过剩,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普通劳动者的地位提高和权益实现。随着近十余年的快速增长,我国物质资本瓶颈现象缓解,资金出现富余;与此同时,失业率上升,就业压力加大,而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短缺。因此,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劳动者的竞争地位,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治本之策。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3]汪丁丁,永远的徘徊,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65

[4]Schultz.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 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3):117(原载2003年第1期,《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全国高校社科学报概览”摘要转载)

[1]

作者简介:姚先国(1953—),男,湖南华容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经济学会会长。

[2]

魏杰在《人力资本应作为企业制度要素》(《经济学消息报》2001年5月21日)一文中指出:人力资本指的是企业中的核心技术人员和企业家。

[3]

汪丁丁在《谈谈企业家精神》(见汪丁丁著《永远的徘徊》,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一文中指出:企业家的本质是从事创新活动,企业家精神包括“创新的精神”、“敬业”、“合作”精神,其激励来自于“彼岸的呼唤”,来自于“神召的力量”。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1]蒋美珍

0引言

城市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现代化发展的标志。当今,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城市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已经居住在城市。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享受丰富多彩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也感受到与自然环境的距离越来越远。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们渴望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宁静的环境,并为营造舒适、美丽、和谐的居住环境而努力。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时代的开始。会议的《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为了这一代和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的一个紧迫目标。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类为保护环境进行了不懈努力,但是全球的环境恶化却仍在继续,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框架,这一新的发展观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同,并按照生态学的原理来规划和建设城市,为城市居民提供适宜的人居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和持续发展,使每一个城市居民都能在协调的环境中健康和舒适地生活,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

1环境污染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

在人类生存的生物圈中,生态与环境总是按照自身的规律不断地向前发展,同时又面临着各种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干扰,生态与环境一旦失去平衡,最终受到损害的是人类自身。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引起国际社会对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担忧。

城市居民处在自然环境的包围之中,自然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却影响了城市的环境质量,直接威胁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震撼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成为世界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峰;到了70年代,出现了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损耗和酸雨沉降,又成为世界环境问题的第二次高峰,使成千上万的人蒙受灾难,呼吸着污染的空气,饮用污染的水源,环境污染已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1.1 大气污染

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大量废气,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一种“公害”。据初步统计,能产生危害的大气污染物有100种左右,其中对人类环境威胁最大的主要有SO2、氮氧化物(NO x)、CO2、碳氢化物(CH—)和粉尘。

由于我国正处在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加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97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仍处在较重的污染水平,南方城市SO2的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而且SO2的排放量呈急剧增长趋势,成为世界上SO2排放的头号大国。机动车的大幅度增长,汽车尾气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北京、广州和上海等大城市,大气中NOx的浓度严重超标,尤其是含铅汽油经燃烧后大部分排放到大气中,造成铅污染。此外,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表明,1995年我国北京、上海、重庆、太原等一些主要城市中,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远远超过国际标准,位于世界污染严重的城市之列。

作者曾于1983年对杭州市区800余家的工矿企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工业排放的废气有27种,其中SO2、氯气、氟化物和粉尘为主要污染物。1998年杭州市区SO2的排放总量为50112吨,市区环境SO2的浓度年均值为0.062mg/m3,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杭州是风景旅游城市,西湖风景区的SO2浓度日均值高达0.049mg/m3,按国家一级标准评价相距还很大。由于严重的大气污染,导致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下降,使我国城市中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升高,影响了居民的健康。

1.2 水污染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淡水资源不足,城市缺水严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世界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目前全国668个城市中,缺水城市约300个,加上水资源被污染,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1.3 噪声污染

噪声是我国环境污染的四害之一。噪声使人烦恼,精神不易集中,妨害休息和睡眠,影响工作效率。据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全国近2/3的城市居民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尤其是交通噪声扰民占城市噪声总量的70%以上,以杭州为例,市区不同功能区的噪声超标率较高,声环境质量不理想(表1)。(引自《杭州市“十五”环境保护计划》)

2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既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也是城市生态平衡的调控者,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绿地不仅是美化城市景观和市容的需要,更是减轻城市环境污染所必不可少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换成有机化学能,同时吸收CO2和释放氧气,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调节小气候、美化城市景观等多种生态功能。

2.1 改善环境质量

2.1.1 维持碳氧平衡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城市居民和动物以及城市生产生活过程中利用燃料燃烧,均为排出CO2而消耗大量的氧气。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燃料消耗的激增,导致城市空气中CO2浓度的增加而形成“温室效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CO2、释放氧气,对维持碳氧平衡和减轻城市“热岛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据资料表明,每公顷阔叶林,每天可消耗1吨CO2,释放0.73吨氧气。一个成年人每天吸收0.75kg的氧气,排出0.9kg的CO2。1公顷的森林所制造的氧气可供1000人呼吸需要,一个城市居民加上燃料燃烧所产生的CO2,至少需要10m以上的绿地面积,才能调节碳氧2平衡,使空气保持清新。所以绿色植物是地球上天然的吸碳制氧工厂,是城市生态的理想调节器。在城市中大量建设绿地可以弥补城市氧气的不足。

2.1.2 吸收有害气体

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城市上空积聚着大量的SO2,NO x,Cl2,HF,Hg和Pb等多种有毒有害气体,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但当有害气体通过树木的叶片时,其会明显降低。1公顷的柳杉林每年可吸收720kg的SO2,1公顷的柳树每月可吸收10kg的SO2。

笔者在参与“全国林木净化大气”科研协作时,曾对园林绿化树木吸收有害气体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许多绿化树种具有吸收和净化有害气体的能力。龙柏、桂花、广玉兰、大叶黄杨、夹竹桃、女贞、香樟、茶花、无患子、泡桐、棕榈、珊瑚树等是优良的吸污净化树种(表2)。(引自蒋美珍:《工厂绿化技术指导》,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

此外,还有许多树木可以吸收含铅气体。对几种主要行道树叶片含铅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公路和交通线两侧栽种行道树可以净化大气,减少城市交通铅对大气的污染(表3)。(引自蒋美珍:《工厂绿化技术指导》,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

2.1.3 吸滞粉尘

大气中除了有害气体外,还有大量的粉尘,这些飘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既有炭粒等非金属粉尘,又有铅、铜等金属微粒,还有附着在粉尘中的微生物病原菌。人们处在粉尘污染的环境中,易患呼吸道疾病。

绿化树木对粉尘有很好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人们称它是“天然的吸尘器”。当带有粉尘的气流经过林地时,使空气中携带的大颗粒粉尘滞留降落。广玉兰、女贞等阔叶树木其减尘率高达50%。见表4。(引自蒋美珍:《工厂绿化技术指导》,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

2.1.4 消毒杀菌

空气中散布着各种病原菌,时刻侵袭人体,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绿化树木具有杀菌作用,可以减少空气中细菌的含量。药理学家和病理学家早就知道利用某种促进植物分泌的杀菌素进行消毒杀菌。

据调查,城市街道上空的细菌含量要比绿化地高出几十倍甚至上千倍。以杭州为例,公共场所的空气含菌量为31551个/m,街道次2之为20690个/m,而公园仅55个/m。公园空气中的含菌量仅为公共22场所空气含菌量的1/600。

2.1.5 降低噪声

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当人们在树林中散步的时候,有一种幽静的感觉,这是因为绿化树木对噪声具有消声的作用,可以减弱噪声的强度。据调查,没有树木的高层建筑的街道上空,其噪声要比种有行道树的街道高5倍以上。40米宽的林带可减噪声10~15分贝,而4米宽的绿篱墙也可减小噪声5~7分贝。

2.2 调节小气候

人体最舒适的气温是18~20℃,相对湿度以30%~60%为宜,城市的夏天气温高,使人闷热难受。作者曾在一个盛夏的中午,测定杭州市区中心展览馆广场的气温,竟高达41.8℃;而在绿荫环抱的西湖风景区,却只有38.8℃,温度相差3℃。这是由于城市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人口和建筑稠密,以及沥青和水泥路面的大量吸收太阳辐射热,使城市的气温比周边和郊区为高,形成城市的“热岛效应”。

树木具有调节气温的作用。树冠遮挡了直射的阳光,减少了太阳辐射,加快了蒸腾作用,降低了气温,增加了湿度。人们常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寓意也在此。

3美化环境

一个风景美丽的城市,不仅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建筑群体,而且有城市绿地。城市绿地可以美化环境,是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和丰富城市景观的有效措施,使居民在混凝土建筑的包围中能欣赏到自然的美景,满足城市居民回归大自然的需求,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绿色和谐的居住环境。利用树木花卉的色彩和季相变化,造成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城市变得美丽又生动活泼,形成欣欣向荣的气氛。又如杭州城,青山绿树的生态环境,湖光山色增辉的景观效应,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环境美还能陶怡情操。人类源自大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吸取精神营养。从古至今,人类就是在自然界中培养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自然景观的和谐优美,陶怡了人们的高尚情操,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融合中,激发了对自然的热爱,这对提高人类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城市绿地具有明显的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城市绿化,以促进城市与自然融合。联合国环境组织要求,城市绿地面积达到人均60m为最佳居住环境。目前世界上绿化较好2的城市有:华沙人均绿地面积90m、维也纳70m、斯德哥尔摩2268.3m、华盛顿45.7m、莫斯科44m、伦敦22.8m、东京3.4m,堪22222培拉,堪称花园城市,公共绿地占总用地量的38%。我国城市人均绿地面积普遍较低,上海1.65m、杭州5.78m,低于国家要求人均绿地22面积8m的指标,与世界水平差距更远。2

200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中强调指出:城市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必须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此必须大力开展城市生态建设,扩大城市绿地面积,防治城市工业污染,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按照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把城市建设成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

参考文献:

[1]李丽萍,城市人居环境,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曲格平,环境保护知识读本,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

[3]李敏,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杭州市环保局,杭州市“十五”环境保护计划.2000

[5]蒋美珍,工厂绿化技术指导,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原载2003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2003年第6期全文转载)

[1]

作者简介:蒋美珍(1937—),女,浙江舟山人,浙江树人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城市生态和城市环境保护研究。投资环境均质化背景下的集聚与分散——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若干分析[1]卓勇良

我们讨论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除了一般的讨论体制、加强合作等问题外,更重要的是深入研究具体问题,找出经济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

一、区域投资环境的均质化倾向

人口稠密形成了区域范围内的交易成本空间均质化倾向。即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任何一个点,企业的经济活动,只要不是由于特定的资源因素,各个点上的生产经营成本大致相同。比方说,都比较接近消费人群,都能得到具有相当素质和技能的劳动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地点的变更,很少会像人口稀少地区那样,导致生产经营成本的大幅变化,从而弱化了投资地点对于经济主体的激励和约束。

人口稠密还形成了一种居住环境的空间均质化倾向。如对于杭嘉湖一带的居民来说,居住在建制镇、县城和地级市的区别并不十分大,在这些范围内变换居住地所得到的收益,很可能不足以弥补迁移所导致的成本支出。因此,这一带居民的迁移冲动相对较弱,形成了一种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相分离的状态。

发达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进一步弱化了空间距离对于企业布点的激励和约束。区位理论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判断之上,即企业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生产经营地点,以克服距离对于生产经营成本的影响。然而,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企业,绝大多数是在全国市场,甚至是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展开经营活动。这就导致短途运输在制造业企业成本中的比重非常之低,加之长距离运输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本的下降,距离不再完全是制造业企业投资的首选因素,地价、社会环境、配套设施等往往比距离具有更重要的影响。

通信技术发展正在越来越创造一个制造业的区域投资无差别的环境。长距离通信费用不断下降,宽带通信创造了任意距离海量数据实时交换的环境,各种无线接入设备快速发展,所有这一切正在以迅速降低成本和增强性能的前提下,不断缩小商业活动的空间约束。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信息不充分仍将形成区域投资环境的某种差异。对于外来投资者,特别是中小规模投资者而言,区域投资环境是一个灰箱,在这个灰箱中,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通常会具有较好的外在形象,因而就外来投资者来说,通常只能了解若干个点的情况,因此,我们所谓的均质化主要是指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环境的一个总体状况。

二、从分散化起步的区域集聚

这种投资均质化环境正像一种万有引力场一样,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任何一点,都具有发展非农产业的良好条件。如果说这是一个基本的环境变量的话,那么,联产承包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大幅提高,而当时由于资金、人才自由流动的局面尚未形成,进一步导致了农民收入剩余的“就地闹革命”,在长江三角洲形成了无数个生产力集聚点。正是从这种分散化的格局起步,长江三角洲逐渐形成了产业集聚区密集分布的格局。

产业集聚区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基本特点是某一行业或产品,在一个特定的地域内,高度集聚发展,在国内甚至在国际市场占有较大比重,在当地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这一产业集聚形式,浙江省内有不同的名称,如区域特色经济、“块状经济”、专业加工区等。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2002年3月的一份研究报告,截至2001年6月,浙江已有519个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普遍现象,如苏州的IT产业、上海的钢铁和汽车产业等。

每一个产业集聚区都是他自己的那个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如绍兴县的化纤织物生产,在以柯桥为中心方圆8公里的区域内,集聚2万多台无梭织机,化纤织物产量占全国的20%左右。又如嘉善县的木业生产,以县城魏塘镇为中心,聚集了300多家胶合板企业,年生产能力350万立方米,占中国内地的1/3。而在长江三角洲范围以外的温州的低压电器生产,在乐清市柳市镇方圆10余平方公里范围内,低压电器产量约占全国的60%。再如嵊州,即越剧的故乡,领带生产销售份额占全国的70%。

这种状况导致形成了相互独立、较少有垂直等级关系的区域产业关系。多数产业集聚区的产品链都很少向外延伸,整个生产环节在当地采用高度专业化的方式进行,产品销售基本都以当地人为主。区块内部具有很强的自组织、自循环能力。融资活动也主要在当地进行,资金循环主要在当地完成。这些状况导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多个平行的、相互独立的功能区块。由于缺乏产业和产业服务上的联系,加上产品销售以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为主,各个区块之间较难发育起垂直的等级序列关系。

三、泛城市化

城市化首先是一种生产、生活状态。企业集中分布,人口集中居住,生产、生活服务设施高度发育,交通、就学、购物、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条件较好,都是城市化应该有的基本条件。按照这一理解,我们就会发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并不是城市的专利,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多数从事非农职业,也具有城市那样的较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形成了我们所谓的泛城市化的格局。按《高级汉语大词典》解释,“泛”字具有广泛、普遍的意思。因此,“泛城市化”可以理解为在一个区域内,广泛的、普遍的都市化状态,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纯粹意义上的城市。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居住呈“簇”状分布,“簇”内已经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的乡村生活。多数“簇”的规模较小,“簇”之间的距离较短,有些甚至不到百米;每隔二三公里就有一个集镇,有些集镇已经具有小城市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每隔20~40公里就有一个县城,有些县城已成为中等城市。因此即使“簇”内没有典型的高楼大厦的都市景观,但也可以在生产、生活上得到便利的服务,“簇”内居民多数以非农产业为主,生活方式与城市相关较小。对“簇”内居民来说,短距离内迁移所导致的福利改善往往低于迁移成本,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居民的流动性较小。如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嘉善县当地的外出人口仅占全县人口的5.2%,大大低于外地人口占全县人口15.5%的比重。

如果说城市化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那么在这一背景下形成“就地城市化”的独特现象。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生产、生产方式的城市化。农村人口由于这种独特的环境的作用,在不向城市迁移的情况下,也逐渐具有城市的生活、生活方式,较高的生活质量。二是物理形态的城市化。由于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较快,较多的非农生产要素不断“填”入较少的空间,城镇间的农地不断被新的工厂、居民点、各种商业设施和道路蚕食,以现有的居民聚居点为内核,农村逐渐转变为城市。

形成呈云状分布的城市密集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如果我们从空中观察,就像我们从地面观察银河系一样,将会看到长江三角洲的城市高度密集,城市之间的空间是一种介于农村和城市的混沌态,既不是纯粹的城市,也不是纯粹的农村,亦即我们称之为泛城市化的一种状态。

四、简短的结语

1.分散化大背景下的集中化趋势。从整个区域的尺度看,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一个以分散化为主要因素的投资环境。那些大大小小的地级市、县级市、建制镇、行政村甚至自然村,都具有较好的投资环境。这些情景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干线旁,简直已经让人熟视无睹。就制造业来说,由于地价较低,交通、通讯方便,员工来源及其业余生活也较少受到影响等因素,企业布点在乡村可能比城镇更合算。在浙江到处开花的产业集聚区,就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这种分散化的产物。因此,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所有的好东西都必须集中在一个点上,市场力量会决定这些好东西究竟布点在何处,而由于投资环境的均质化,很可能是一些偶然性因素,如运气等决定了一个投资项目“花落谁家”。同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各个不同的点上,也存在着很强的产业集聚的力量,这是由于产权明晰、技术溢出、规模经济、专业化协作等因素的作用,从而在分散化大背景下,形成中小企业的规模化生产经营、产业集聚的格局。

2.泛城市化格局下的弥散式的“造”城运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将形成一种与人口密度较低地区完全不同的一种城市化格局,除了既有城市的扩张外,还有一种弥散式的造城模式。这是由于人口稠密,城镇密集,加上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已有城镇扩大或新城镇“无中生有”。这些高度都市化区域,有些具有明显的城市景观,可以理直气壮地称之有城市;有些则不具有明显的城市景观,可能只能称之为都市化的乡村地区,即上文所说的泛城市化。这种我们就会看到,不管是分散化也好集中化也好,最终都将形成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格局,分散化与集中化由于人口密度较高等因素而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3.地理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分离。在信息经济年代,企业活动不再需要经过某些节点中转,即能够直接与外界保持全方位的联系。物流与人流、信息流的分离已经是一个现实,距离不再是制约企业空间布点的一个主要因素。如在传统经济下,交通枢纽是人员往来和信息交换的基本节点,同时也给当地提供收入。但随着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无纸贸易)、第三方物流等的发展,商品流正在逐渐与人流、信息流分离,交通枢纽在信息经济年代可能主要是起到过境和转驳的作用,所产生的信息和提供给当地的收入都将大大减少。因此,不能再用传统经济下的空间秩序,来理解和解释新经济地理时代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空间秩序,传统意义上的中心城市可能需要重新定位。

4.以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为纽带,优化区域经济秩序。在20世纪30年代,江浙沪三地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其中的主要纽带是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现在来看,加强区域合作和联系,优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秩序,很可能也应该以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为纽带。因此,从长远着想,必须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改革,形成在中央政府有效调控下的开放式的区域性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以现有民间大企业集团为依托,培育新型江浙“财阀”,形成加强区域合作与联系的内聚机制。(原载2003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3年第6期全文转载)

[1]

作者简介:卓勇良(1955—),男,上海人,研究员,现任浙江省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浅谈社会工作研究对象和范围[1]沈赓方

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尚属新兴专业,在全国高等院校里开设不多。在我国,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活动,也刚起步。社会工作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研究范围有多广,这涉及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社会工作者今后的工作方向和实践目标,本文就这一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一

社会工作(social work)也称社会事业,起源于慈善事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德国和美国发展起来,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近百年来,世界各国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社会工作者,在世界各地辛勤地、踏实地工作,为解决社会问题,为帮助世界各地的弱势群体不懈地努力,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然而,在理论上给社会工作作出一个适当的界定,不是件易事,社会学家对社会工作含义的理解颇不一致,分歧较大。台湾学者龙冠海在《社会学讲话》中概括成四种见解:

1.社会工作是专指对于有问题的个人或团体的服务事业,即帮助老、弱、病、残等人和团体适应社会,改善社会生活的工作。

2.社会工作是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团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工作。

3.社会工作泛指社会服务事业,凡一切能促进个人或社会福利的事业均属社会工作,包括各种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

4.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主要是研究社会服务的方法和技术;作为一种工作,是指各种社会服务,目标是调整人的社会关系,改善个人与团体的生活。

上述四种观点,第一种仅仅是指对有问题的个人或团体的服务事业,似乎过于狭窄。虽然社会弱势群体是社会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但把社会工作仅仅局限于这一群体还是不够的。第二种观点过于抽象笼统,许多其他工作其实质也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工作。第三种观点抓住了社会工作的重点是社会服务事业,但其实质是把社会工作看成是社会保障工作。最后一种观点,把社会工作区分为学科和工作两大类,前者是操作性的技术和方法,后者是一种社会服务,这种区分也是值得商榷的。

中国早期的社会学家叶楚生在《社会工作概论》中对社会工作作了较全面的阐述:“现代社会工作是指各种由政府或私人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所举办的事业服务,这种服务包括以个人家庭、社团、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为对象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目的是协助个人或社会解决并预防其问题,调整个人的社会关系,甚至整个人类的社会关系,发挥个人与社会的潜能,以改善个人之生活并增进社会之福利。最狭义和最严格的定义是专指一种对于有问题的个人或团体所实施的各种专业服务。最广泛的定义,则指一切有关促进个人与社会福利的措施,乃至包括教育、卫生、保险及其他公共事业在内。”1972年出版的《世界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对社会工作作了如下概括: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帮助社会上受损害的个人、家庭、社区和群体,为他们创造条件,恢复和改善其社会功能,使他们免于破产。社会工作的职能是帮助人们适应社会和改善社会制度。职业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采取各种适当的措施帮助那些由于贫困、疾病、免职、冲突,由于个人、家庭或社会群体在经济上和社会环境中失调而陷入困难的人,此外还参加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预防方案的制订。

上述社会学家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实质上并无多大区别,只是对于社会工作的内容和范围的看法有一定的分歧。我们认为,给社会工作下一个较为确切的定义,应注意两点:一是社会工作的定义不能从社会工作的内容和范围来概括,也就是不能从描述性下定义,这是很难做到全面和确切的,只能从最一般的特性加以概括;二是社会工作受现存的社会结构所制约,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具体国情不同,存在的问题和表现形式也不同,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也不一样,因此,社会工作研究对象也有一定区别。我们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社会工作的定义可以概括为:现代社会工作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总政策,运用社会学原理和科学的方法,帮助个人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适应社会,防范社会问题的发展,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进步的工作。

根据这一概括,我们理解:第一,社会工作的领导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政府根据社会发展总方向,总趋势的要求,制定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指导社会工作。离开了各级政府的领导和重视,开展社会工作是困难的;第二,社会工作的工作主体,是广大的社会工作者,这些社会工作者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工作方法、经过专门培训的实践工作者;第三,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公民、重点服务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第四,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帮助个人或群体适应社会,防范或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进步。

由于我国开展专业性的社会工作较晚,在理解社会工作上存在着一个误区,即把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与一般社会生活中所说的“社会工作”混为一谈,以为“社会工作”人人在做,天天在做,没有专业知识也可以做。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与一般社会生活中所说的“社会工作”是有区别的:①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社会工作”是指一个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所担负的工作。而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是指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工作,即运用社会学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所开展的工作。②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社会工作”,是从个人出发的,是指个人的社会服务工作。而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是从社会总体出发的,它是以整个社会协调、促进社会进步为总目标,以帮助个人适应社会、防范社会问题发生为具体目标。③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社会工作”是个人零星的,不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而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系统工作。二

探讨社会工作的研究范围,首先要探讨社会工作的内容。社会工作内容,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内容有较大差异。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社会工作的内容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上的社会工作,包括社会指导、社会政策的制定、社会教育、社会服务、社会预防、建设和社会促进等方面,即一切有利于个人适应社会、增进社会福利、改善社会生活、预防和克服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健全社会制度的一切活动和措施,均属社会工作的内容。狭义的社会工作,专指社会福利事业,主要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生产、残疾抚恤、牺牲和病故抚恤,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收容和遣送,以及社区服务等工作。具体来说,社会工作的内容可以包括六大方面:

1.社会救济事业。这是指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如水灾、地震、台风、干旱、火灾、虫害以及战争、暴动等天灾人祸造成的灾民、难民的生活救济,生产救济以及尚未脱贫的特别困难的县、区、乡镇的经常性或暂时性的贫困救济。

2.社会福利事业。从内容上说包括福利政策、福利组织、福利生产、福利设施。从对象上说包括儿童福利、老人福利、妇女福利、残疾人福利以及一般职工福利等。

3.社会保险事业。包括劳动保险、公费医疗、合作医疗、住房保险、财产保险、交通保险、人身保险等名目繁多的各种保险事业。

4.社会服务事业。包括公用事业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生活服务以及群众性各种公益活动。

5.社会教化事业。主要指对越轨、犯罪者的教育改革工作,广义上的社会教化也包括对社会成员的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的教育。

6.城市社区服务事业。这是社会工作的新发展和新内容。自从1986年中央民政提出城市基层开展社区服务以来,全国各地城市社区服务发展很快,成为城市基层管理、基层服务的新模式。

根据上述社会工作的庞杂内容,社会工作研究范围,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分析。

从纵向分析,社会工作研究范围有三:

一是高层次,研究社会工作的规划、社会工作的政策、社会工作的领导机构。这是中央和国务院层次。中国社会工作要能走上正常的蓬勃发展的道路,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中央应有专门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全国的社会工作,制定有关的法规和政策,对全国的社会工作制定总体规划,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中层次,研究社会工作的职能机构。它涉及民政机构、社保机构以及其他群众组织,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之间的关系。各市县应在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专门的社会工作职能机构;应研究如何培养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和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发展规划来制定社会工作发展计划。在没有形成专门性的社会工作职能机构时,应协调好民政局、保障局及群众组织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和分工,齐心协力地搞好社会工作。

三是低层次,这是社会工作研究的重点。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研究中国社会工作的目的、意义、方向;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的关系;社会工作方法与操作技术;社会工作者的培养及定位;社会工作与城市社区的关系;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社会工作的研究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和待遇等。

从横向分析,社会工作研究范围应包括下列方面:

一是社会工作者的适应范围,即各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本、专科学员应到何处工作,适应哪些工作。二是社会工作组织机构。民政部、社会保障部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与社会工作的关系;社会工作者是否应成立自身独立的,从上而下的组织机构,社会工作者应接受谁的领导,进行属地管理还是属人管理,等等。三是社会工作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四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研究。五是社会工作者的培养。六是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和操作技术。七是社会工作的意义和在我国四化建设中的作用。八是外国和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简史。九是当前国外社会工作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十是城市社区服务与社会工作。十一是社会工作的领导体制,包括领导机构、职能机构、操作机构以及与基层政权组织的关系。

总之,社会工作是个具有群众性、广泛性特点的工作,涉及面很广,核心是做人的工作。因此,社会工作研究范围也很广,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根据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和当前中国的具体情况,社会工作专业培养出来的本、专科生就业趋向大致可归纳为下列几个方向:

1.社区工作者。目前各大中城市正在建立城市社区网络,城市社区将成为城市居民的吃、住、医、养老、休闲的生活和活动基地,需要数以几十万计的社区工作者。目前社区工作者都是从居委会干部和下岗职工中招聘来的,文化素质较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极待有专业水平的专业人才加盟。

2.政治性的群众团体,如工会、共青团、妇联中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这些群体中涉及弱势群体的工作以及服务工作,需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3.非政治性的群众团体,如残联、老人协会、敬老院、戒毒所等工作人员。

4.企业中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如企业中工会、俱乐部、老人协会等工作人员。

5.社会工作志愿者协会,从事帮困助残工作。

6.从事社会保险事业。

7.非营利性的中介公司或团体,从事公益事业,如社会慈善事业、再就业技术培训所、家政培训中心,等等。

目前社会工作就业机制有待解决三个问题:第一,社会上对社会工作了解甚少,应大力宣传社会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并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大量的艰苦的服务实践,使社会了解社会工作专业,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的知名度,能使社会工作者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第二,社会工作者尚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应在民政局或社会保障局内设立专门的社会工作机构,统一领导社会工作,并通过统一上岗培训,取得服务资格才能持证上岗,从事社会工作。第三,上述就业渠道中的不少单位,虽不是国家机关,但工作人员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属于国家公务员系列,如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等,社会工作者不能直接进入这些单位,而需经过公务员考试,这种做法,虽然增加了竞争机制,但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众团体组织,与国家政府机关公务员毕竟不同,是社会群众服务组织,也是社会工作者专业对口的机关。因此,这些机关应为社会工作者大开就业之门,至少应有特殊的优惠政策。否则,把许多学有所专的人才拒之于服务机构之外,是不妥的。

参考文献:

[1]龙冠海,社会学原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

[2]奚从清,沈赓方,城市社区服务,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

[3]刘兴豪,社会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龙冠海,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原载2003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文摘卡》2003年第4期摘要转载)

[1]

作者简介:沈赓方(1938—),男,浙江绍兴人,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略论报业的经营策略[1]周进

一、培育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y),是1990年由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密西根大学教授普拉哈拉德和甘瑞·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的。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并据此获得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2]

媒介经济学家曹鹏博士认为,媒介核心竞争力由核心团队,核心受众和核心内容三部分组成。作为大众传媒的报纸,它的核心竞争力除了这三部分以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核心竞争机制。

一张报纸拥有很多能力,如新闻采编能力、发行能力、资本筹措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但这些只是报纸某一方面的竞争能力,而报纸核心竞争力却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影响整个报纸生存、发展的竞争能力,是一般竞争能力的集萃和整合。一张成功的报纸一定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忠实的读者,符合自己报纸定位和编辑思想的核心内容,由优秀的编辑、记者、发行、广告和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管理者所组成的核心团队。当然,最重要的还要有一个核心竞争机制整合其他要素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可以说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是这种报纸独有的、支撑报纸在市场上取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一种能力。它是在一份报纸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蕴含了报纸企业文化,深深融合于报纸内部运行机制中,难以被其他报纸所模仿和替代。一份报纸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关键要看这份报纸是否能够满足自己核心受众的信息需求,且是否能够保持受众对自己报纸的品牌忠诚度。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它能为受众带来长期利益,为报纸创造竞争主动权,为报纸创造超过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并形成自己的品牌。

笔者认为,报纸核心竞争力战略的确定和培养,至少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知己知彼,确定自己的核心受众。知己知彼是报纸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在此前提下确定自己的核心受众是报纸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基点。所谓核心受众是这张报纸或是报纸中某个版面和专栏的最主要、最忠实的受众。从市场学的角度看,核心受众是自费订阅和零购报纸的受众。如果是靠组织征订和赠送而形成的读者群,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核心受众。

2.发挥优势,打造自己的核心版面。集中采编、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努力办好报纸的核心版面或核心专栏,形成自己的版面风格,以期引起核心受众的关注,这是增强核心竞争力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采编机制应最大限度地发展新闻生产力,在打造自己核心版面、核心专栏中发挥纲举目张的作用。一张报纸要想满足所有读者的喜爱是不可能的,通常是由于某个版面或专栏而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并逐渐在读者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形象和品牌。可以说,核心受众喜欢的内容才是报纸上具有“必读性”的内容,也是报纸应当重点制作的内容。

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广泛要求和特殊需求。受众的爱好、信息接受习惯等受众属性构成了报纸确定版面内容和形式的基本依据,因此需要加以仔细研究和考察,以便为报纸产品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前世界报刊设计的新理念有九个要点:(1)内容至上。以常用的文字版式、插图、图表、新闻图片等尽可能有效地突出每天的内容。(2)有创新性。“我们必须每天要给读者以新奇感”(第20届全球最佳新闻设计第1评审组组长James Jennings语)。(3)便于读者阅读。不仅告诉读者应知道的内容,而且还告诉他们想知道的内容。(4)有文化与地域特色。新闻设计协会SND(The Society for News Design)的评委们认为,好的新闻设计需要强调其地区性、社会性和文化性。(5)重视点睛的艺术。《诗经》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俗话也讲“看书先看皮,读报先读题”。标题和提要应有灵感。(6)风格统一。SND重视各版之间的统一性,它评出的获奖报刊让读者感到从头至尾始终如一,具有内存的逻辑性、运动感和节奏感。(7)图片出彩不出格,即很漂亮但不浪费版面。(8)保持编读往来。SND的评委们认为“读者不仅要能与报社有所联系,而且要互相促进”。笔者认为这种读者可能就是核心受众。(9)设计要素的运用要有节制,注意各种设计元素(色彩、图表、图片、文字版式等),不要一次用尽。

3.重视人才,培养自己的核心队伍。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成功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往往是20%的人完成了80%的工作任务。这些企业的决策者,任何时候都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分析本企业20%的核心成员是谁?他们需要企业给予什么?这些人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优势?有什么样的缺点?以便采取相应的政策,通过重点培养和激励这20%骨干力量,来带动企业另外80%的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整个企业的人员素质、工作效率和业绩不断地向上攀升。作为报纸的决策者也应当这样,必须真正懂得,人才是兴业之本。在知本时代,报纸应当把吸收、培养、留住人才放在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位置上。从报业发展的历史中,不难看到人才对于报纸的重要意义。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报业人才队伍,是报业在新世纪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而且对报纸的发展现实是十分紧迫的要求。

二、构筑以壮大报纸实力为目标的经营框架

浙江有相当一部分报纸能够靠自身经营壮大实力,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如《浙江日报》《杭州日报》这两家报业集团的良好发展就是一个范例。但大部分报纸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实力的壮大尚需时日。

构筑以壮大报纸实力为目标的经营战略,首先要建立现代报业企业制度。其次在观念上要从报业经营转变到经营报业,充分利用报业多方面的资源,从传统的广告经营、印刷加工、报刊发行三大经营项目,扩展到报业资源经营,物流配送经营,品牌经营,知识产权经营,从原来单一的各自独立的经营走向综合的、连锁的经营,谋求报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再次,大胆地探索资本运营。按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媒体可以建立安全、有效的融资渠道。所谓“安全”,是指融资活动不得干扰编辑业务;“有效”,是指所融资金要为加强主业服务。特别要注意融资的性质、资金的来源是否会对报业的方向产生良好影响。

在经营报业中有三个核心部门可比喻为三个“轮子”。这三个部门分别为:侧重于生产的编辑部门,侧重于营销的广告部门,侧重于管理的经营管理部门。报社的其他部门虽然也与整个经营有关,但在重要性上讲,这三个部门的工作情况决定了报纸的经营业绩。因此三个“轮子”要一起转。

经营报业成功与否有个硬指标:发行量。以广东的《南方都市报》为例,日均发行量达103万份,它自称是广东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据了解,2001年该报在广州地区的发行量为47.4万份。从该报的发行结构来看,其零售占65%,征订占35%。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个较为合理的发行结构。

报纸不会为了吸引读者而去吸引读者,最终的目标,主要是将读者的注意力转而销售给广告主,将读者注意力转换成广告收入,这才是报纸的生存之本。没有广告收入,品位再高的报纸也是无法支持下去的。尤其,中国目前的媒体市场,产品同质化相当严重,读者的有限的注意力受到无数的外界“诱惑”。因此,市场(广告)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对自己的产品——报纸熟悉,还需要对广告市场熟悉,知道哪些行业的目标消费者与本报的读者是相似或一致的,哪些行业广告投放处于上升阶段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报纸广告销售目标和对象更加明确。

经营报业涉及各种资源的使用,如何调配资源,运用资源,是一个大学问。整合资源,就是让所有有利于报纸经营发展的资源,有效地围绕着能让报纸经营出效益的方向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合力,推动报业经营不断向前发展。假如,一个报社的各部门,意见不一,目标不明确,就会产生各干各的局面,所有的资源就会在这种内耗中全部殆尽。

实践表明,管理层的整合能力,决定着报业经营的成果。

三、目标营销,是报业的市场发展策略

实施“目标营销”方法是企业经营的一项良策,即从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出发,把整个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大致相同的消费者群,一个消费者群称为一个细分市场,企业根据自己的营销能力和擅长,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作为本企业特定的目标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

这种“目标营销”方法表现在报业竞争中,就是报纸在办报过程中要在分析自身现状的基础上,对读者市场进行细分,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一定规模的读者群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以他们的基本特征和阅读心理为基准确定报纸的内容与风格,为自己的产品创立鲜明的个性、塑造独特的形象,同时运用种种“营销”手段使读者了解并接受自己这种不可替代的独特个性,促使受众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传媒市场中选中自己,藉此完成市场交换行为,实现报纸的商品价值,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目标营销”获得成功的切入点是基于准确与合理的市场细分(包括读者群细分和读者需求细分)而确立的产品定位。

准确定位要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为谁生产?——目标市场是什么?通过市场细分,根据自身条件确定一定规模的读者群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第二,生产什么?——根据目标市场中读者的组成情况,分析他们的共同需求和差异需求,确定选择什么样的新闻来满足特定读者群的特定阅读需求,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第三,怎样生产?——选用什么样的方式完成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即老报人常说的报道对象、报道内容、报道方式。这三者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是由读者对象决定内容,进而内容决定形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某种意义讲,衡量一家报纸成功与否,读者市场占有率的大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标准。因为读者占有率的大小,基本意味着市场份额的大小。一张报纸应该在全面分析市场、分析读者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寻找自己的细分市场。要牢牢把握一定规模的读者群,并尽可能地争取最广泛的读者群。

报业竞争“买方市场”的形成,使“受众中心”地位更加凸显。当今报业市场中,读者选择媒介的自主性日益增强,媒体——受众之间的关系已由过去“我传你受”的单向传播阶段转为“你需要,我来生产”的营销时代。要办好报纸,报人必须树立“读者为本”的观念,很好地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受众,认识受众,以便根据他们的所需所求,有的放矢地筛选新闻与信息、安排版面、设置栏目。

四、充分发挥新闻活动在报业经营中的作用“新闻活动”,就是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发掘新闻事件社会效益的同时,利用新闻事件潜在所涉及的经济领域或经济事件,对某一个新闻事件进行追踪报道,以期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新闻活动”首先应建立在可发掘的新闻事实上,即该新闻事实有较大的社会效益,符合新闻宣传政策,能赢得读者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通过对该新闻事实的追踪报道,能挖掘出与该新闻事实相应的经济效益。要实现“新闻活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必须做好“新闻活动”的事前论证。衡量“新闻活动”价值的前提是:首先看该项活动的社会效益如何,看该项活动与宣传大政方针是否有背离之处;其次看该项活动所宣传的主题,与政府的有关规定是否一致;第三看该项活动能够引起多大的反响,这个反响应该是指在全省或全国范围内的影响。新闻活动的社会效益论证,还包括通过对新闻活动新闻事实的报道,是否有利于报纸本身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

报业经营,应当用有限的版面,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但首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在这个前提下着重考虑该项活动的经济效益。

报纸的新闻活动已经成为报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新闻活动开展的时间,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月、一年,如果没有必要的监督,新闻活动可能会偏离事前的初衷,只有通过对新闻活动有效的监督,才能保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新闻活动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肯定会涉及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为防止与政府声音不一致的杂音出现,就必须对“新闻活动”所涉及的有关方针和规定进行严格的新闻监督。“新闻活动”有较强的新闻性,所以“新闻活动”所刊登的新闻版面应该与该版面的新闻相一致。对“新闻活动”的版面监督还表现在具体版面的刊登数量上,既可以保证报纸能刊登足够数量的“新闻活动”的新闻,又不至于因“新闻活动”冲淡了其他新闻的刊登,最终影响报纸的订阅和零售。

凡是有经济效益的“新闻活动”,其经济效益一般都是通过信息宣传或平面广告来体现的,因此应对这些文字的数量或平面广告的面积进行必要监督,以保证获取合理的经济效益。

五、报纸质量是经营的基础

媒体的竞争实质是媒体质量的竞争。报纸的质量问题,从报业管理的角度看,可以分解成政治、经济、文化、自身业务、编校、广告、发行、印刷、守法等诸多因素。从读者的角度和市场竞争角度分析,它表现为对读者需求的满足程度,也即前面所说的特色是否鲜明。因此,媒体质量的高低,主要在于为读者提供的信息量的大小及信息价值的高低,体现在报纸的针对性、贴近性、服务性的强弱上。针对性指的是报纸能否切中时弊,能否围绕“热点、难点”;贴近性、服务性指报纸能否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能否为群众提供实用的服务信息,能否为读者排忧解难。同时,由于当今媒体竞争日趋激烈,任何一个报道领域都已经不太可能成为某一张报纸的专利,因此报纸质量的高低,还体现在与同类媒介产品相比,能否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

报纸究竟怎么样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呢?对此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道是“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对这一问题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千千万万读者了。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报纸才是读者认为值得自己去买、去看的呢?中国人民[3]大学舆论研究所几年前所做的一项读者调查对此已做了回答:它首先应该是“报道紧扣社会关注的热点”(占49%),其次应该是“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占46%),再次是“知识含量大,有保存价值”(占37%),还有是“目光敏锐,见解独到”(占35%),以及“贴近生活,实用性强”(占34%)。这是广大读者最为看重的基本要素。此外,还有一些要求是“独特”、“及时”、“好看”、“有品味”等等。所以一张能拥有市场的报纸该兼具“好看”、“有用”、“重要”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好看”是形成报纸的市场竞争力的“躯体”,而“有用”和“重要”是构成其市场竞争力的“灵魂”,也就是质量。

准确、全面、迅速地传播各类信息是媒体实现市场交换的“切入点”。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为《经济参考报》题词:“开发信息产业,服务经济建设”(1984年)。这说明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早已被领导层和广大公众所认识。信息消费是当今报纸的第一“卖点”,信息传播已成为报纸的第一功能。然后才是指导工作、普及知识、批评监督等。报纸的信息传播功能已被充分认识并付诸实施,报纸的新闻纸作用更加突出,报业的竞争已由追求娱乐功能的“可读性”转向追求信息传播功能,包括“主流新闻”和服务新闻等的“必读性”竞争。

所谓“主流新闻”,顾名思义,主要是政治新闻或称时政新闻,它是广大读者最为关注的重要传播内容。由于举凡中央和国家的重要方针和举措都涉及社会中最需变革、最需调整的利益关系,因而应从读者的阅读需求出发,从文件、会议、领导人的活动中提炼出最有新闻价值、群众最关心的内容,以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读者对报纸服务性的要求并不仅限于了解各类实用信息,更重要的是期盼媒体能够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把小服务变成大服务,适应时代的需要。现代办报为读者的服务已经“从面向到切入”,通过开辟热线栏目让读者直接参与办报。记者也经常以普通百姓身份深入群众生活,以亲身经历反映百姓关注的问题和他们的情感、思想和愿望,写出大量让百姓解渴的新闻,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社会,新闻信息迅速奔流,只有那些主题重大深刻、提示新闻本质而又不同凡响的报道,才能给读者以心灵的启迪和震撼,从而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因此,应努力组织能全面反映现实、深刻展示事物来龙去脉、原因、结果、影响和意义的深度报道。

新闻策划是指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配置与利用新闻资源,使得报道更具特色,取得更佳的社会效果。策划是报人主动贴近读者,广泛搜索新闻线索,了解读者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并予以编发的过程。在市场竞争中,好的策划往往是一个栏目、一张报纸能否脱颖而出的点睛之笔,是报纸满足读者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因而也应当精心搞好。

参考文献:

[1]周伟,媒体前沿报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2]孙燕君,报业中国,成都:中国三峡出版社,2002

[3]邵培仁,媒介经营管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4]张小争,郑旭,新传媒运动——文化产业经营实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5]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6]威廉,哈森著,张苏,苏丹译,世界新闻多棱镜——变化中的国际传媒,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7]陈敏尔,坚持正确方向,增强竞争实力,中国报业,2001(4)

[8]吴恒权,谈中国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http://www.zjol.com.cn/gb/node 2/node26108/node27331/node30270/userobject7ai24680.html,20010919

[9]陆小华,整合传媒,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10]王立群,浅析报纸核心竞争力,军事记者,2002(3):2122(原载2003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3年第8期全文转载)

[1]

作者简介:周进(1958—),男,浙江江山人,澳门科技大学MBA硕士,主要研究报业发展战略。

[2]

曹鹏,河北大学媒介经济研究所所长,新闻传播学博士,新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页。

[3]

喻国明:《什么样的报纸卖得动》,载《新闻实践》1998年第4期。论企业战略中管理会计的时间管理观[1]陈希琴 张珍珍

近年来,西方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突破以提供货币性信息为主的传统管理会计框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引致这些信息产生或与之相关的更深层的活动或领域,从而大大拓宽了管理会计研究的范畴。业绩评价指标从财务业绩指标向非财务业绩指标的发展,控制技术从会计控制向管理控制方向的发展,计量单位由货币计量发展到计量质量、速度、弹性、革新和改良速度等多重属性计量,都反映了管理会计的这一发展趋势。本文试图对西方管理会计的时间管理观(time management,Tmman)作初步的探讨和归纳,旨在引起学术界同仁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研究,以利促进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

一、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

管理会计主要是通过作业成本计算(ABC)和作业基础管理(ABM)来进行时间管理的。ABM是ABC的进一步发展,它主要是为应对适时生产系统(JIT)对管理会计提出的严峻挑战,以ABC为基础和中介,利用大量的非成本尺度(noncost metrics)将ABC与产品设计、时间优化、柔性管理(flexible management)和JIT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联系起来,借以改进和完善企业作业链,优化企业价值链,最终达到降低作业成本、增加顾客价值的目标。ABM认为,一切作业耗费的资源大多数可以转化为时间来表述,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比如,工资实际上就是企业为取得劳动时间而支付给工人的报酬等。因此,ABM使得管理会计认为,要加强成本管理就必须运用时间优化原理进行时间管理。

ABM认为,一项增值作业的前提是在增加产品最终价值的时间内进行的。因此,作业的增值性分析,必然涉及作业的时间效率分析。任何产品在适时生产系统中自收到客户发出的订单开始,到客户收到产品为止(即客户响应时间),大致由收到订单的时间、产品设计时间、准备时间、加工时间、检验时间、运输时间、等待时间和储存时间等八种具体时间构成。其中,只有加工时间和检验时间属于增加产品最终价值的时间,其余均为不增加产品最终价值的时间。因此,ABM关于将作业区分为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的原理,可以进一步表述为:客户响应时间=增加价值的时间+不增加价值的时间。

管理会计通过对客户响应时间的各种具体时间构成进行事前规划,通过使用条形码(bar coding)技术对各种时间要素进行事中计量(比如,可将条形码贴在一个元件或一件产品上,在每一道工序开始和结束时对其进行读取。读取条形码的时间差,就是每道工序的生产时间),通过编制循环时间报告表或循环时间控制图对各种时间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适时报告,通过计划时间与实际执行时间的对比进行时间的诊断与分析,就可全面掌握各种具体时间的增值性及其效率。在此基础上,管理会计可进一步通过ABM和ABC,利用这些时间数据来确认存在的问题、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重点改进的方向。具体地说,就是通过作业分析(activity analysis),ABM可以确认非增值作业,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降低甚至消除一部分客户响应时间,进而降低甚至消除一部分非增值作业的成本。ABC则既可通过确认那些耗用时间和资金的非增值作业来帮助降低客户响应时间,也可通过持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来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所以,当增值作业的效率被改进或当非增值作业被消除时,生产时间及相应的成本就会随之下降。

二、时间管理是实施企业战略的重要手段

管理会计认为,时间管理是实施企业战略的重要手段。企业战略管理是为适应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而发展起来的管理思想,它从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入手,借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现,并在必要时进行战略调整。战略管理思想认为,企业要想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企业战略。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安德鲁斯认为,企业战略是企业的“目标、意图或目的,以及为达到这些目的而制定的主要方针和计划的一种模式。”显然,企业战略只是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目标和计划问题,要全面实现企业战略,还必须将战略目标、战略计划与员工的具体日常工作联系起来。在管理会计中,非财务业绩评价正是作为链接企业战略和员工的具体工作的纽带而出现的。所谓非财务业绩评价,是指在现行财务业绩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非货币量度指标衡量和考核企业在客户、服务、作业、业务流程、产品质量和市场战略等方面的业绩的方法。非财务业绩评价指标的设立,必须充分结合公司的目标、使命和发展战略。这是因为,一个评价和考核指标应该激发什么行为和这个指标将激发什么行为等问题,都直接与公司的目标、使命和发展战略有关。显然,只有全面权衡了各个指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每个指标可能的行为导向等因素之后,才能科学地确定评价指标,引导和激励员工作出企业期望的行为选择。另一方面,根据非财务业绩评价指标的设计思想,企业必须针对不同的岗位设计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以便将员工的注意力引导到他们能够控制的日常业务上,从而克服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不易与员工本职工作直接相联系的不足。因此,非财务业绩评价既是实施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计划、监控和评价战略业绩的重要手段,又是使员工清晰地将自己的日常工作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联系起来。非财务业绩评价方法涉及大量的时间评价指标。

三、时间是反映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的综合指标

管理会计认为,循环时间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与效益的综合指标。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缩短循环时间或提高顾客反应速度,就可增加企业销售数量或降低成本费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从而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当企业努力缩短循环时间的时候,许多原来被时间所掩盖的问题就会自动暴露出来,特别是库存问题、质量问题、瓶颈问题、协调问题和供应的不可靠性问题等。譬如,当存货的库存时间很长时,企业的循环时间也必然随之加大;储存时间长,也意味着库存增大;库存储备充足时,物料或加工过程中的缺陷只有在其后很久才会被发现;当该批存货的缺陷在耗用中被发现时,可能整批产品都需重新返工,甚至报废,这将进一步延长企业的循环时间。显然,库存、质量、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使得资金占用成本、机会成本、废品损失、管理成本、市场份额和销售收入等等都隐藏在循环时间之中。所以,循环时间的改进必然要求简化和缩短工作流程及路径,时间的改进也经常同时引起质量和生产率的提高。由此可见,时间管理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与效益的关键,企业掌握了它就等于牵住了生产经营的“牛鼻子”,就能“纲举目张”,事半功倍。因此企业战略管理使得管理会计要求把改进循环时间看作是企业的所有工作质量改进过程中的一个主要中心,要求所有的目标、工作流程设计以及生产经营活动都要包括对循环时间的度量和控制。

综上所述,西方管理会计的时间管理观认为,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时间管理是实施企业战略的重要手段,时间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与效益的综合指标,因而管理会计必须对产品寿命周期、新产品开发时间、客户响应时间以及其他有关重要循环时间指标进行科学的计划、计量、控制与评价。笔者认为,西方管理会计的时间管理观对于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结合实际加以研究借鉴。

参考文献:

[1]罗伯特·S·卡普兰,安东尼·A·阿特金森著,吕长江译,高级管理会计,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余绪缨,管理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Charles T·Horngren等著,许秉岩等译,管理会计教程(第10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原载2003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2003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

作者简介:张珍珍(1964—),女,浙江黄岩人,浙江树人大学实验师;陈希琴(1965—),女,河南孟州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创新是个私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宝[1]吕祖善

编者按:2003年7月18日,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同志在省私营(民营)企业第三届、省个体劳动者第四届代表大会上的这篇讲话,一,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个私民营企业为浙江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二,论述了本世纪头20年战略机遇期,浙江个私民营经济在这个大格局中,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仍然是大有作为的;三,开拓创新是个私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宝,浙江个私民营企业应从体制、机制、科学技术、经营理念、经营管理方式、经营范围等方面开拓创新。

这篇讲话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语言简洁,给全省个私民营企业指引了大发展、大提高的方向和途径。现特将讲话要点刊载,题目是编者加上的。建议全省经济管理工作者、民营企业经营者认真阅读此文,从中汲取教益,为我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的新贡献。

浙江省私营(民营)企业第三届、个体劳动者第四届代表大会即将圆满结束,借此机会,我讲三句话。

第一句话,功不可没

全省个私民营经济为浙江经济迅猛发展所作的贡献功不可没。改革开放20多年来,浙江经济迅猛发展,城乡面貌深刻变化,浙江大地充满生机和活力,靠的是邓小平理论,靠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全省人民发扬“浙江精神”,艰苦创业,奋力拼搏。20多年来,全省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在全国处于前列。浙江的GDP总量从1997年起一直位居全国第4位,财政收入去年第一次位居全国第4位,外贸出口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4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居第3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位居广东之后,前年已经超过广东。去年,全省个私经济实现增加值3660亿元,占全省GDP的47.7%,加上其他混合经济成分,占全省的53%;个私外贸出口交货值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近几年来,全国外贸出口大起大落,出口增长比例很低,浙江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我看我们有与全国共性的地方,比如强调质量取胜的战略,市场多元的战略,还有就是坚持外贸出口主体多元化发展战略。多年来,我们外贸出口的主体是国有企业。近几年,各地坚持把个私民营企业推向国际市场,已经成为出口的重要力量。尽管世界经济发展不景气,但浙江外贸出口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去年全省个私企业上缴的税收已经占全省税收收入的20%左右。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个私民营经济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个私经济在其他一些领域的作用也开始逐渐凸现,如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一直是浙江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最近5年来,浙江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多元投资的格局。已经有很多民营企业投资教育事业,包括大专院校和基础教育。这是对促进浙江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大贡献。在医疗、卫生等领域,个私民营经济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最近,省政府召开了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上半年全省经济发展形势。上半年全省GDP增长12.7%,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高出0.7个百分点,非常不容易。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英明决策,还得力于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其中也包括广大个私民营企业的努力。上半年,我省经济发展有如下几大亮点:

一是工业经济强劲增长。上半年整个工业经济增长21%,税收增长24%,利润增长31%。特别可喜的是,个私民营规模以上企业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强劲发展的主体力量。全省700多家销售超亿元的工业企业增幅超过30%。

二是外贸出口强势上扬。上半年,全省外贸出口平均每月达30亿美元,增幅高达42%,个私经济的比重占57%;上半年外贸出口42%的增幅中个私经济的贡献率为81%。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强力拉动。“非典”对我省服务业、流通业带来很大影响,但各地加大了投资的力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800亿元,其中民间投资1080亿元,占58%,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我省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以上三组数据也充分反映了个私民营经济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很大,功不可没。实践证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是正确的,浙江多种所有制的市场取向改革是成功的。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按照这条路走下去,并且要走得更好。

第二句话,大有作为

个私民营经济已经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后仍然应该大有作为。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21世纪头二十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同样也是我省个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浙江来看,尽管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但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仍然处于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为主导的战略机遇期,这个大的格局不会变,浙江个私民营经济在这个大格局中应当大有作为。譬如,为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培育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战略,把现有的传统产业通过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来提升,以增强制造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一些产业、一批行业构造成面向全球的先进制造业。希望广大个私民营企业紧紧抓住机遇,大有作为。再譬如,省委、省政府提出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高浙江的对外开放水平,通过开放来促进浙江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提高。我省主动接轨上海,要融入长三角,要靠市场经济的细胞,靠市场经济的主体,以企业为主体去接轨上海。这是一个机遇,这里个私民营经济大有作为。还譬如,省十一次党代会和年初的人代会提出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为此,省委、省政府在优化硬环境和软环境上都推出了重大举措。在硬环境方面,我们提出了“五大百亿工程”:抓一批基础的大工程,抓一批信息化的大工程,抓一批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的大工程,抓一批科教文卫体事业的大工程,抓一批帮扶致富的大工程。这“五大百亿工程”有很多项目,投资超3000多亿元。这些项目,都要进一步用市场的办法运作好,实现多元投入,尤其要发挥我省民间资本丰厚的优势。在加强硬环境建设的同时,省委、省政府加强了软环境的建设,提出了建设“信用浙江”、“数字浙江”、“绿色浙江”。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围绕“绿色浙江”,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目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把我省的生态资源保护好、发挥好,这将是一笔巨大、宝贵的财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这笔财富越来越珍贵。如何参与生态省建设,个私民营经济也将大有作为。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浙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是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时候都存在不平衡现象。但是党和政府必须高度关注不平衡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要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问题,就要更多地关注目前的弱势群体和生产、生活还有这样那样困难的群众。如困难家庭子女的求学救助,孤寡老人的集中供养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政府财政扶持应该是主导,但有些社会事业也可以运用市场运作的办法让企业参与。正像前几年我省发展教育事业一样,有政府主导,也有市场运作的办法。所以,在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同样有个私民营企业的用武之地。

第三句话,开拓创新

要做到大有作为,还得要靠浙江个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宝——创新。浙江的个私民营经济要实现前面所说的目标,从企业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水平来看,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必须高举开拓创新这面大旗。下一步,浙江经济的发展还得靠个私民营经济,个私民营经济的继续发展还得要靠创新,个私民营经济的大有作为更加要靠创新。创新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体制机制创新。现在浙江的个私民营经济发展很快,尽管今年受“非典”的影响,但是每天新注册的私营企业高达234家,增幅创历史最高。目前,全省有28万家私营企业,156万个体工商户。我们必须看到,我省的个私民营企业仍然存在规模偏小,仍然存在“小、散、弱”,企业要素集聚不强,企业管理水准和技术水准不高,还有些个私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不够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解决。前些日子,我与副省长巴音朝鲁同志在温州调研,非常受启发。我们参观了一家门锁制造企业,温州有4家制锁企业,被称为“全国锁王”,这“四大锁王”与其他几家制锁企业实行强强联合。我问他们为什么会走到一起?他们回答说是竞争需要,企业要创业,要参与全球竞争,参与高位产品的市场竞争,不仅要靠规模,还要靠档次和质量,单靠一个企业是行不通的。个私民营经济靠体制机制创新才有今天,下一步的大有作为必须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要作为下轮创新的一个重点。

二是技术创新。个私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不光是工业,第三产业也必须依靠信息技术。这是在座的各位代表要做到大有作为必将面临的更为紧迫的一项任务。技术创新是个私民营经济比较普遍的薄弱环节,而技术创新恰恰是企业发展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是个私民营企业经营者、管理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个私民营企业协会要为广大的经营者、管理者在培训上做工作,这不是一家一户企业干得了的事,需要政府的推动,政府的引导,发挥个私民营协会的组织作用。本届政府在5年的任期内如果真正能够对全省的企业,特别是个私民营企业家在大学习、大培训上面下功夫,这对提高个私民营企业家素质,推动浙江经济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各级政府既要培养信息化、IT产业的尖端人才,更要加强信息化ABC的普及教育。浙江中小企业多,要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构筑研发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力量是有限的。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要求。行业协会的作用就在于干一家一户企业干不了的事。如绍兴县是轻纺的集聚地,有许多共性的技术,但是每家每户企业干不了这件事。要围绕共性产业,共性技术搞一个技术服务体系,以民营为主。上规模的企业可以办自己的研究中心。怎么借用科院所、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怎么把企业的科技开发设置到技术的前沿阵地?这是企业要研究的问题。如到上海,到北京,甚至到国外去。所以,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都要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

三是必须“走出去”。走出省外到国外去,必须到世界市场上去摔打才能增强素质,实现大提高。关起门只能小打小闹。主动接轨上海、加强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与交流,关键就是要提高开放水平,“走出去”发展。先走向上海,然后走向全球。广大个私民营企业不能老是为外国企业打工,中国自己要有堂堂正正的“中国制造”、“浙江制造”产品品牌。要“走出去”,要大有作为,要大发展,必须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走出去”同样也是创新,需要理念创新,需要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需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的创新。所以,要做到大有作为,就要坚持创新,坚持“走出去”。

同时,希望全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切实履行职能。个私民营企业协会要更好地发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为众多个私民营企业服务的作用,真正把协会办好,真正成为个私民营业企自己的家。(原载2003年第5期)

[1]

作者简介:吕祖善(1946—),男,浙江杭州人,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浙江省省长。论汉语风格学传统[1]黎运汉

传统,作为一般术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汉语风格学传统是指源于汉语古代风格论,经历代流传、扬弃与充实,并在汉语现代风格学论著中沿袭使用或发挥作用的风格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范畴,以及风格观和方法论等。

继承传统与创新开拓,是学科创立和繁荣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汉语风格学也不例外。汉语风格学传统在汉语风格学的产生、发展和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制约着发展方向和研究课题的选择,影响着研究方法。尽管汉语风格学传统跟其他学科一样,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成分,而且后人对其继承选择和创新带有主观能动性,理解和阐释常附主观色彩,但其主流的积极因素总会为大多学者所认知和沿袭。

汉语风格学源远流长。由古代风格论发展成为现代风格学,学科传统经历代学者的努力继承和创新,它不断生成、发展,具有丰富的内容。下面论述其最重要的三个方面。

一、人自身的内部因素是风格的内核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尚书·泰誓》),“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篇)。而“修辞立其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汉语修辞学传统的核心。“修辞立其诚”强调修辞的主体是人,“人言合一”,非常重视修辞与修辞主体自身的修德、修身、立业的紧密结合,而且强调修辞主体的“诚”对修辞的制导作用。这种传统的文化观和修辞观反映在汉语风格学里,就是强调运用语言主体自身的内部因素在语言风格生成中的制导作用。其渊源可追溯自先秦《周易·系辞》中的风格观:“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这是最早的关于人的情境、心理因素对语言风格产生影响的论述。以后,魏朝曹丕《典论·论文》讲个人风格,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主张,晋陆机《文赋》所云“夸目者尚奢,惬意者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人的气质、性格不同,语言风格也就不同。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前人有关人的自身内部因素制约语言风格的论述,这尤其集中地体现在《体性》篇。他把文章语言风格归纳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八种,认为这些不同的风格是由作者内在的“情性”、天生的“才”、“气”和后天的“学”和“习”这四个方面的不同而造成的。他认为作家个人语言风格像贾谊的俊发,故文洁而体清;司马相如的傲诞,故理侈而辞溢等,是个人的气质性格直接造成的。他说:“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意思是风格气势的刚柔和表达者气质的刚柔一致,嘴里吐露华美的辞采,没有不是内在情性的体现。此后,唐宋元明清学者论述语言风格都十分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如思想境界品德、修养气质等对其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如唐皎然的“风律外彰,体德内蕴”(《诗式》)。司空图的“大用外腓,真体内充”。(《二十四诗品》)宋代苏轼的“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书》)……元代杨维桢的“评诗之品无异人品也。”(《赵氏诗录序》)明代李贽的“盖声色之来,发于情性,由乎自然”(《梦书·读律肤说》)等,都与前人重视形成语言风格的主观因素是一脉相通的。诚然,传统的古典风格论主要靠自我内省体验去意会,未能揭示具体的语言物质标记,这是其历史局限性。但重视人自身的内在因素对语言风格形成的制约性作用,却是风格传统的优秀因素。现代学者扬弃了古典风格传统之不足,继承和发扬了其优秀因素,在重视语言物质因素的同时,更强调人的内在因素的统帅或制导作用。老舍说:“风格不是由字句的堆砌而来的,它是心灵的音乐!”“风格与其说是文字的特异,还不如说是思想的力[2]量。”毛泽东说:“陈毅的诗豪放奔腾,有的地方像我,陈毅有侠气、[3]爽直。”这些都是思想感情、气质性格主导语言风格形成的精辟见解。不少有分量的风格学论文如郑颐寿的《论文章风格与言语风格》[4]认为风格的形成有“内格素”与“外格素”,内格素是形成风格的内蕴情志,是风格的内核,包括主观格素:表达者的世界观、思想感情、情操、阅历、知识、文化素养、社会职业,直至性格、年龄等,这是将人的主观因素看作风格内核的第一位格素。丁金国的《语言风[5]格学的几个问题》认为,所谓风格是使用语言所形成的交际话语的内在本质的外显形态,“话语的创造者其自身的阅历、教养、气质、情趣及临境心理诸因素,无不对话语的形成发生作用,不能不制约着表达主体对聚合轴上的语言单位的选择和对组合轴上投射时的排列”。这是将话语的创造者的自身因素看作形成话语风格的制约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问世的几本风格学专著大都很重视言语表达主体的自身因素在风格形成中的决定性或制导性作用。例如程祥徽在《语[6]言风格初探》中说:“风格的不同是由作者的年龄、性别、方言[7]区、教育程度等决定的。”郑远汉《言语风格学》说:“人有民族、性别、年龄、文化、个性、所处地位(亲疏、上下、尊卑)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人们的言语活动以及言语特点、言语风格的形成都[8]可能起影响或支配作用。”拙著《汉语风格探索》和《汉语风格

[9]学》都认为表达主体和接受主体作为民族文化的人的自身内部因素,如思想意识、观念心态、思维方式,气质性格、生活经历、文化学识、身份地位和审美情趣等是制导风格生成的第一位要素、核心要素。

由上可见,认为风格主体人自身的内部因素是在语言风格形成中起决定和制约作用的因素,它是风格的内核,这是源于汉语古代风格论,历经世代继承革新、丰富发展而流传于汉语现代风格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优秀传统。

二、意与辞统一是风格的主导原则

意是辞的内容,辞是意的表现形式,意与辞统一或质与文统一或内容与形式统一是汉语风格的主导原则,这是汉语古代风格论流传至汉语现代风格学的又一优秀传统。

意与辞关系的研究,在我国已有很久的历史。先秦儒家学说中,孔子的“辞达”、“辞巧”辩证观和“质”、“文”统一说,揭示了文质兼美的修辞、风格的表达原则;孟子的“知言”说阐述了语言表达形式与思想内容的密切关系,“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说提出了话语修辞风格的理解原则。这是意与辞统一风格论的先声。自此之后,历代学者对儒家这一传统学说都有继承和发展。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提出了“志为质,物为文,文著于质”的“质文两备”说;东汉王充《论衡》阐述了“名实相副,文质相称”的观点。晋朝陆机《文赋》认为辞必由意生,形象地论述了文体风格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他说:“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把意理当作根本、主干,把文辞当作枝叶,反对“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作品。梁朝刘勰更深入发展了“文质”关系的汉语风格论。他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文附质”、“质待文”、“文质相称”的论点。意思是,一定的文彩依附于一定的内容,一定的内容实体要靠一定的语言艺术来表现,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必须互相适应。他赞同“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厌弃那些“繁采寡情”、“以辞害意”的东西。

唐宋元明清时期,语言风格的“文质”关系论有了进一步发展。如唐韩愈在《至邓州北寄上襄阳于相公书》和《进撰淮西碑文表》中的“言语与事相侔”、“辞事相称”说;宋苏轼在《书李白间山庄图后》和《跋秦少游书》中主张“有道有艺”、“技道两进”,强调文与意的统一;清方苞《又书货殖传后》中的“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刘熙载《艺概·义概》中的“文不外理、法、辞、气。理取正而精,法取密而通,辞取雅而切,气取清而厚”等,都是关于意与辞统一的论述。

古代学者的意辞统一论蕴盈着朴素唯物主义因素,现代学者从修辞风格的角度,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又强调内容决定形式,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关系的基本原理。陈望道《修[10]辞学发凡》说:“内容形式原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我们无法做到形式变而内容不变,或内容变了而形式不变的地步。”老舍把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比喻为血之与肉,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是内容既充实,语言又精美,缺一不可”,“高深的思想与精[11]辟的语言应当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刘大杰在评述辛弃疾语言风格多样化时说:“由于他笔下语言的丰富和自由驱使的能力,适[12]应不同的内容,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秦牧说:“写各种各样的事物,应该有各种各样的笔墨,写‘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一类的事物,和写‘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类的事物,[13]文字风格怎能一个样呢?”拙著《汉语风格学》说:“风格创造因表达对象而异,这是一条基本规律。大体说来,表现雄图大略,歌颂丰功伟业,抒发激越感情,描绘奔腾的场面,赞美宇宙的浩瀚和山河的壮丽等须用豪放刚健的语言,表现儿女之情和离愁别绪,描绘和平宁静的生活画面,描写燕语莺歌和小桥流水的自然景象等宜用柔和舒缓的笔调;表达方针政策和法规、条例,报导新闻,阐述科学内容和归纳创造规律、科学规律等,较多表现为平实、明快、庄重的风格;描绘多姿的景物,抒发细腻的感情,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论证深邃的哲理等,大都表现为藻丽或繁丰的风格;表现重要的或严肃的事件,颂扬杰出人物,钩沉古籍古迹,追忆名人往事等多用庄重的格调;表现说写者的聪明智慧和战斗乐观精神,描述滑稽现象,讽刺、嘲笑丑恶的事物等常用幽默的笔调,如此等等。”以上现代学者关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内容不同决定风格的不同,风格的创造因内容而异的理论是对古代意与辞相统一的风格原则论的承传和发展。

三、表现风格是风格的根本范畴

语言的表现风格是从综合运用各种风格手段所产生的修辞效果方面来说的,是对一切言语交际的产物——话语的气氛和格调从多角度多侧面的抽象概括,它揭示了汉语风格的特质,是汉语风格学的又一个重要的优秀传统。

表现风格这个术语是汉语现代风格学中提出来的,但对表现风格的研究源远流长。汉代扬雄《法言·吾子》说:“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便是研究语体表现风格的萌芽。其后魏曹丕《典论·论文》提出了8类文体的4种表现风格:“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晋陆机《文赋》加以丰富和发展,把文体表现风格分为10类。梁朝刘勰《文心雕龙》总结前人的表现风格论,并开拓创新,创造了较为系统的风格论,成为古代表现风格研究之奠基作。他归纳了8种表现风格类型: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褥、壮丽、新奇、轻靡(《体性》);研究了各种文体表现风格的特点:章、表、奏、议——典雅,赋、颂、歌、诗——清丽,符、檄、书、移——明断,史、论、序、注——核要等(《定势》);论述了时代表现风格:唐、尧时代语言风格淳厚而质朴,虞舜、夏禹时代的语言风格质朴而明晰,商、周时代的语言风格华丽而典雅等(《通变》);探索了作家个人语言的表现风格:贾谊清新,司马相如夸张,扬雄含蓄,刘桢雄壮等(《体性》)。刘勰的表现风格论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把表现风格发展为24种并对各种表现风格的含义作了阐述,如“洗练犹矿出金,如铅出银”,“劲健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以后的诗话、词话和文论对表现风格的研究也有丰富的内容。如胡应麟在《诗薮》中把“诗丽”分为“婉丽、奇丽、绮丽、秾丽、富丽、宏丽……”,陈《文则》论述了《考工记》的三种表现风格“雄健而雅”、“宛曲而峻”、“整齐而醇”(《文则·已四》),《左传》的表现风格“富艳”(《文则·辛》)。

现当代修辞学、风格学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着眼于修辞、风格本体立论,研究表现风格与古人从文体的角度研究表现风格有承传关系,但有质的区别。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从内容和形式的比例,气象的刚强和柔和,话里辞藻的多少,检点工夫的多少等侧面,将语言表现风格分为4组8种:“简约和繁丰,刚健和柔婉,平淡和绚烂,谨严和疏放。”并分析其特点及其构成的风格手段,标志着表现风格研究的根本转向,使表现风格论从文体学文艺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于修辞学和风格学之内的表现风格论。张静主编的《新编现代汉

[14]语》修辞风格篇正式提出了“表现风格”这个术语,书中说:“表现风格,根据表现的异同,可以把语言风格分为几种类型。表现风格就是这些风格类型的总称。”自此以后,现代汉语教材修辞风格篇、修辞学、风格学普遍沿用这一术语,并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例[15]如,胡裕树主篇《现代汉语》“风格篇”论述了“豪放与柔婉”、“平淡与绚丽”、“明快与含蓄”、“简洁与繁丰”等8类表现风格。倪[16]宝元主编的《大学修辞》风格篇论述了表现风格的含义、形成,表现风格间的关系,表现风格的类型及其特点,表现风格和语体等,构建了比较完整的表现风格理论系统。丁金国、郑颐寿的风格学系列论文,张德明、黎运汉、王焕运的风格学专著都有专章论述表现风格。例如黎著《汉语风格学》对表现风格的渊源、含义、类型、形成和各种表现风格的生成规律都作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郑荣馨的《语言表现风格论——语言美的探索》论析了表现风格的定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形成原因,划分了类型,具体分析了16种表现风格等,是一本从语言美的角度探讨语言表现风格的专著,颇有开拓性。

语言表现风格是语言风格的概括体现,它可以用来指称各种类型的语言风格又存在于各种风格的话语之中,任何话语都附着这样或那样的表现风格。因此,语言表现风格是汉语风格的根本范畴,是处于最上层位置的共性风格。表现风格论从古到今都十分丰富,是汉语风格学最优秀的传统之一。

汉语风格学传统历经不断生成、革新发展,有着丰富的内容,上述的三个方面是其中最重要的、古今相通的优秀传统。汉语风格学就是循着继承诸如此类的优秀传统并吸收外国的、别的科学成果,不断创新开拓的规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21世纪的中国风格学必将继续沿着这一规律向前发展,走向成熟,走向科学化。(原载2003年第4期)

[1]

作者简介:黎运汉(1929—),男,广东阳春人,暨南大学教授,中国修辞学会顾问,现代修辞学家。

[2]《老舍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71页。

[3]

杨辛:《在毛主席身边读书》,《光明日报》19781209。

[4]

程祥徽,黎运汉:《语言风格论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2页。

[5]

中国修辞学会:《汉语修辞学研究和应用》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6-101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