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儿童的名人故事:郑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08:03:12

点击下载

作者:章衣萍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写给儿童的名人故事:郑和

写给儿童的名人故事:郑和试读:

写给小朋友

各位小读者,你们手上的这一套《写给儿童的名人故事》,可是一套有“故事”的书哦!

你们也许读过不少的故事书,但是,这套书却和你平时读的故事书不一样。这一套书里面讲的故事,基本上都是真实发生过的。而且,每本书里的主人公,可都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哦!有的你们可能听说过,但是对他们的故事不太了解,有的你们可能还不太清楚,当然就更谈不上了解了。所以,我们出版这一套书,就是希望你们多认识一些我们中华民族的名人,通过了解他们的故事,学习他们身上的精神,从小立志,也要做和他们一样的大人物。

写这一套书的作家,是一位已经离开我们几十年的老爷爷,叫做章衣萍。他可是一位大作家,很有学问的。但是,他却花了很多时间来给小朋友写这套书。他在几十年前写的这些书,当时就有很多小朋友都喜欢读。如今,当年读这些书的小朋友都成为我们老爷爷一辈的了。虽然经历这么久的时间,这套书你读起来还是一样不会觉得“过时”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大人物的故事,哪怕是经过千年万世,也不会被人们忘记的。即使是大人们,读起这些故事来,也是津津有味的。

小朋友们,希望你们读了这套书之后,也一样能够和这些名人一样,立一个伟大的志向,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大人物!编者大朋友序

我写这本小书以梁启超写《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为蓝本,复参考郑振铎所写《关于三保太监下西洋的几种资料》,是二文考证著述,极为精详。姚名达、朱鸿禧所著之《郑和》(小学生文库)亦以此二文为标准。《明史·郑和传》及《三保太监下西洋演义》,亦曾取作参考。前者叙述太略,后者则怪诞不经。《演义》一书,清人俞樾(yuè)颇赞赏之。俞说:“此书之作,盖以嘉靖以后,倭患方殷,故作此书,寓思古伤今之意,抒忧时感事之忱(chén)。三复此书,可为长太息矣。”

又说:“书虽浅陋,而历年数百,更有可备考证者,未可草草读过也。”

怪诞在儿童的读者,也许是欢喜的。序《郑和传》,并介绍此书。章衣萍三月二十四日在真茹乡下

一、郑和的家庭及生平

小朋友们,你们看见过《三保太监下西洋》那本故事书吗?

那三保太监,就叫做郑和。

那郑和,是明朝人。

他的家,是在云南昆阳州。他的相貌很奇怪。脸孔很大,鼻子很小,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一般。

走起路来同老虎的步伐一样,讲起话来声音很洪亮。

他本来的姓,是姓马,他是回教徒。

他的曾祖父,叫做拜颜。祖父叫做哈只,父亲也叫做哈只。为什么都叫做哈只呢?据回教的人说,凡是朝过天方来的人,都叫做哈只。

他有一个哥哥,叫做文铭,并且还有四个姐妹。

郑和的姓,是明太祖赐他的。他为明太祖的内官监太监。

郑和为什么要去做太监呢?这原因,到如今还不能知道。他起初服侍明太祖,后来,同太祖的儿子,名字叫做棣(dì)的,很相得。后来,太祖封棣做燕王,住在北平。于是,郑和也跟到北平去。

且说明太祖所立的太子,名字叫做标的,老早就死了。后来,太祖叫标的儿子允文为太孙。太祖死了以后,允文就做起皇帝来,是为惠帝。

那时燕王在北平。他因为听说,惠帝听了臣子黄子澄(chéng)、齐泰一流人的话,用种种的法子,削去诸王的势力,十分害怕,就起兵造反。

燕王带兵打到南京,那时,郑和也在军中,很出了一些力。

燕王的兵,打进南京城以后,惠帝就放起火来,把自己烧死了。(一说他已经跑掉,究竟不知道哪一说对。)

那时有一个忠臣,名字叫做方孝孺(rú)。燕王即位以后,是为成祖。

成祖要方孝孺草诏。

孝孺放声大哭起来。

成祖降榻,慰劳他说:“先生不要自苦,我想学周公辅成王罢了。”

孝孺说:“成王在哪里?”

成祖说:“他自己烧死了。”

孝孺说:“何不立成王的儿子?”

成祖说:“国家要依赖年长的皇帝。”

孝孺说:“何不立成王的弟弟?”

成祖说:“这是我自己的家事。”

于是,叫左右拿笔札来,说:“诏天下,非先生起草不可。”

孝孺把笔投在地下。一面哭,一面骂,说:“死就死好了。诏是不可草的!”

于是成祖发脾气了,叫人把方孝孺磔(zhé)死。孝孺一点也不害怕,慷慨就死了,并且还做了一首歌说:

天降乱离兮,

孰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

谋国用犹!

忠臣发愤兮,

血泪交流!

以此殉(xùn)君兮,

抑又何求。

呜呼哀哉兮,

庶不我尤?

死的时候,孝孺只有四十六岁。现在,他的坟,还存在南京聚宝门外。

我们觉得方孝孺的忠义之气,是值得称赞的,所以插下这段故事。

郑和帮助成祖,得了天下,他的功劳,当然不小。人家说他“身长九尺,腰大十围”,他本来是一个了不得的人才。

二、郑和的航海生涯

郑和一生的最大功业,在于他的航海生涯。郑和受了成祖之命,航海远游。历史上说,成祖疑心惠帝亡命海外,想叫人去找他,一面又想耀(yào)兵异邦,表示中国富强。但是我们依梁启超所说,对于郑和航海的事情,有两件应该注意的事:

第一,目的是在通欧洲。《明史·郑和传》说:“命和及其侪(chái)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又说:“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成祖为什么要叫郑和到西洋去呢?近人郑振铎君说得好:“中国和西方的交通,唐以前大都是陆上为多。六朝时候,海上交通,方始萌芽。唐宋以后,才大盛起来。但那时候中国人在海上的足迹,西边大约只到阿拉伯,南边不过爪哇(wā)。元代虽曾一时间中西交通大盛,陆上东西,可以往来无阻,海上如马可波罗返国,也是从中国乘海船,历经印度、波斯一带,然后从急鲁谟斯上陆回国。”是的,自从马可波罗(marco polo)到中国跑了一次以后,欧洲人读了马可波罗的书,才知道有中国的文明。大家想急于航海到东方来,所以印度新航路被发现。虽然大家都没有达到目的地,但如今东西交通的键(jiàn)钥(yào),不能不推郑和的大功劳。

第二,由于那个时候,航海利器的发达。郑和下西洋用的船,是很巨大的。据本传所载,那大船,长有四十四丈,宽有十八丈;中船,长有三十七丈,宽有十五丈;大船有六十二只,可以容士卒二万七千八百多人。这样的大船,就是现代也不容易多见,可知道那时航海利器的发达。

第三,由于成祖继续洪武的海外政策。

成祖命郑和到海外去,可以说,是继续太祖的政策的。

明太祖是一个了不得的皇帝,他看从前元朝派兵征日本,在海上,因为不知道海中的水怪,因狂风大发,不幸惨败。他知道中国将来,海上一定有事的。所以在钟口设立桐树、漆园,种了几千万株的树。这好像是为了造船之用的。又设立四夷馆,以养成通译的人才。那时的大学中,又收了一些外国来的留学生。他为什么要收留学生呢?为的是想用我们中国的文化,去同化外国人。在陆路方面,有傅安那些人,在西域留了十三年才回来。在海路方面,太祖也派了赵逑(qiú)、张敬之、沈秩、刘叔勉这些人,屡次出使,到三佛齐浡(bó)泥、西洋琐里这许多地方去。成祖即位以后,离洪武开国,已经三十多年了,国内人民安居,国势强盛,所以成祖的海外政策,是接着太祖的一贯主张的。(据郑振铎所述)

郑和到海外去了几次呢?

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在二十八年间,前后有七次。我们且把梁启超所列郑和航海的年代表,录在下面:

第一次

首途时,永乐三年六月,回航时,永乐五年九月(公历一四○五年至一四○七年)。起苏州,经福建,逾占城三佛齐。

第二次

首途时,永乐六年九月,回航时,永乐九年六月(公历一四○八年至公历一四一一年),至印度锡兰岛。

第三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