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化历程:南亚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11:23:28

点击下载

作者:钱乘旦 总主编 陈峰君 主编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现代化历程:南亚卷

世界现代化历程:南亚卷试读:

出版说明

要支撑起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除了经济、制度、科技、教育等力量之外,还需要先进的、强有力的文化力量。凤凰文库的出版宗旨是:忠实记载当代国内外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为推动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丰富的实践总结、珍贵的价值理念、有益的学术参考和创新的思想理论资源。

凤凰文库将致力于人类文化的高端和前沿,放眼世界,具有全球胸怀和国际视野。经济全球化的背后是不同文化的冲撞与交融,是不同思想的激荡与扬弃,是不同文明的竞争和共存。从历史进化的角度来看,交融、扬弃、共存是大趋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总是在坚持自我特质的同时,向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吸取异质文化的养分,从而与时俱进,发展壮大。文库将积极采撷当今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凤凰文库将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建设,面向全国,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气派。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背后是国民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文明的培育,是先进文化的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中华民族必将展示新的实践,产生新的经验,形成新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文库将展现中国现代化的新实践和新总结,成为中国学术界、思想界和理论界创新平台。

凤凰文库的基本特征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中心,立足传播新知识,介绍新思潮,树立新观念,建设新学科,着力出版当代国内外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以及文学艺术的精品力作,同时也注重推出以新的形式、新的观念呈现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优秀作品,从而把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并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转型。

凤凰文库努力实现知识学术传播和思想理论创新的融合,以若干主题系列的形式呈现,并且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它将围绕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其中国化、政治学、哲学、宗教、人文与社会、海外中国研究、外国现当代文学等领域设计规划主题系列,并不断在内容上加以充实;同时,文库还将围绕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科学文化领域的新问题、新动向,分批设计规划出新的主题系列,增强文库思想的活力和学术的丰富性。

从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这样一个大视角出发,从中国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的独特性出发,中国已经并将更加鲜明地表现自己特有的实践、经验和路径,形成独特的学术和创新的思想、理论,这是我们出版凤凰文库的信心之所在。因此,我们相信,在全国学术界、思想界、理论界的支持和参与下,在广大读者的帮助和关心下,凤凰文库一定会成为深为社会各界欢迎的大型丛书,在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实现凤凰出版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凤凰文库出版委员会

绪论

实现国家现代化,即将本国社会由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是目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正在经过的一个历史进程。由于国情(现实的和历史的)不同,不同的国家采用了不同的战略和政策,正在走各自不同的现代化道路。所谓现代化模式的概念由此产生。因此,现代化模式可以定义为: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目标所采用的战略和政策选择。换言之,现代化模式也可以界定为: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目标所走过的不同道路。由于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目标必然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模式也必然是一个动态过程,不仅不是一成不变、不断改革和调整的,而且也无法保证最终一定获得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的现代化模式主要是苏联模式和西方模式。冷战后,苏联模式解体并最终逐步消失,但西方模式也未一统天下,一些国家并没有采取西方模式(至少没有完全采用)也获得了成功,至少目前是初步的阶段性成功,所以才出现了所谓的现代化模式问题。如果目前所有国家都采用的是标准意义上的西方模式并获得了成功,则目前关于现代化模式的研究就失去命题意义,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受到如此广泛关注的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所谓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问题,本质上就是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西方与非西方的关系问题。即:发展中国家是完全复制西方国家现代化模式还是要结合本国实际创造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也即: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目标是要完全复制西方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还是要开辟一种新的道路?事实上,这并非一个新话题,而是争论了一个世纪之久的老话题。对此,我们认为,一方面,既然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归宿和终极目标,那么实现这一共同归宿和终极目标的过程就必然存在一定的共性,必然要遵循一些共同的规律,西方国家所曾经采用和正在采用的某些策略,发展中国家也必然要学习和借鉴,正是由于这种共性的存在,才产生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西化”的观点。另一方面,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现实国情和历史传统,而且今天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客观条件和当年发达国家面临的客观条件也已经完全不同,因此两者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道路必然有一定的差异,不可能再完全相同和完全重复。例如,污染问题、能源问题等在西方实现现代化目标过程中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现今却成为衡量国家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再比如,资本积累是实现工业化目标的必要条件,当年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主要依靠对外殖民掠夺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而今天发展中国家已经完全不可能再重复这一过程。更重要的是,即使从现代化目标来看,尽管发展中国家所要实现的现代化目标与西方国家已经实现的现代化目标在总体上有一致之处,两者都要实现一些现代社会所必须的核心价值观,比如,政治透明清廉、经济持续发展、社会自由平等,但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不同,二者也必然有不同之处。比如,各有十多亿人口的中国和印度,与国土面积相似但人口却只有两亿多的美国,在现代化的某些具体目标上必然有所不同。既然现代化目标上都存在差异,那么从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过程上来说,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具体策略上,也必然与西方国家有重要差别。也就是说,所有国家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但具体表现方式和实现路径是多样化的,是不同的。事实上,目前为止,照搬照抄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国家几乎无一获得成功,这一点也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在实践中遭遇到的最大问题,由此也成为“现代化”不等于“西化”的最主要原因。正是由于认识到“现代化并不等于西化”,很多发展中国家开始独立探索本国的现代化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功。

问题到这里并未结束。如果做进一步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也走过了不同的道路,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也可分为不同的模式。比如,早期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普鲁士模式、后来的美国自由主义模式等等。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当初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也走过了并不完全相同的道路,创造了不同的现代化模式,但最终达到了基本相同的目标(即由一个传统国家成功转型为一个现代国家)。同样地,我们认为,今天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目标,不仅不可能再完全重复西方发达国家所曾经走过的道路,而且不同发展中国家也必然要找到一条符合各自国情的发展道路,创造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而不是说只要是发展中国家就要走相同的发展道路,遵循同样的发展模式,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同样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性。这一点,是研究现代化模式的一个重要前提,必须予以强调。

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一样,南亚地区国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正式走上现代化道路,并分别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和东亚、拉美等其他地区的一些国家现代化模式具有一些普遍性特征,并由此总结出了所谓的东亚模式、拉美模式等不同概念,直到目前,人们还很难对南亚各国的现代化进程总结出属于本地区大部分国家所共有的、而且与其他地区明显不同的普遍性特征,因而至今学界也没有提出“南亚模式”这样的概念。当然,正如前面所指出的,不管是东亚模式,还是拉美模式,其内部各国家之间也仍然存在很多差异性,不同国家之间的现代化模式并不完全相同。但和南亚地区国家相比,东亚和拉美这些已经形成所谓模式的地区中的主要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过程中都有一些普遍性特征,特别是在政治模式、经济模式、文化模式等关键性因素方面,都能够概括出一些共同特征。比如,东亚模式中的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以及中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它们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都有一些共同特征,政治上,一般都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即所谓的威权主义政府;经济上,一般都实行出口替代,发展对外贸易;文化上,一般都是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被称为儒家资本主义。正是由于这些共同特征的存在,人们才提出了所谓东亚模式的概念。但在南亚,人们看到的现实是,不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在文化、社会等方面,南亚各国各自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很难像东亚模式之下的几个国家和地区那样找到一些普遍的共同点。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研究南亚各国的现代化模式时候,主要采用国别研究的方法,以国家为单位,探讨相关国家各自的现代化模式和现代化进程。

毫无疑问,在南亚地区中,印度是最重要的国家。这是因为,印度不仅仅是南亚地区最重要的国家,在世界范围也是有影响的发展中大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印度崛起必将对传统的国际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南亚地区国家现代化模式理应把印度的现代化模式作为重点。印度模式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虽然一般认为,印度现代化最早从英国殖民占领时期就已经开始,但严格说来,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是从获得国家独立之后才正式开始的。而正式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被人认识和研究,也是近年来的事情,目前也尚无法判断最终是否能够成功。但无论如何,印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都已经体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色,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因此,“印度模式”已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历史悠久的发展中大国,印度模式涉及方方面面,包含的内容必定丰富多彩,我们选择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四个角度切入进行阐述和分析。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分四个部分进行分析,主要是从便于问题分析的角度出发,而不是说在印度模式中四个要素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干的,更不是说印度模式只是包括这四个部分。事实上,恰恰是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才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印度现代化模式。(1)政治模式。政治模式是一国现代化的核心部分。政治模式上,印度主要有两个方面特征最为主要。一是国家结构形式是联邦制,二是政治制度是议会民主制;两者都带有浓厚的印度特色。印度的联邦制和典型的联邦制不同,是带有单一制特征的联邦制,这是由印度的历史和民族等方面因素所决定的。从印度独立以来的历史发展情况看,这种带有单一制性质的联邦制基本上保证了印度中央政府能够有效掌握和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应对各种威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因素,对于确保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印度选择实行的这种国家结构形式总体上是成功的,是适合印度国情的。但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印度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统一和分散、大民族与小民族关系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印度联邦制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我们以印度东北部分离主义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印度东北部之所以会产生分离主义问题,既有历史方面的原因,也有现实方面的原因。对于如何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分离主义问题,我们认为,发展经济是解决分离主义的根本途径,但分离主义问题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问题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并非问题的全部,很多时候,分离主义的产生与国家认同、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因素更为密切。因此,要消除和解决分离主义问题,必须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在优先考虑经济问题的同时,还要从国家认同、民族融合、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方面入手,寻求解决导致分离主义产生的深层次问题,特别是解决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分离主义问题。

印度政治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历史上,印度长期实行帝王统治模式,直到英国殖民者入侵,传统政治制度才土崩瓦解。独立后,印度选择实行了议会民主制。但印度的议会民主制和西方式议会民主制有所不同,而是具有浓厚的印度特色,具有明显的双重特征。印度之所以选择实行议会民主制,并平稳运行至今,一方面是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另一方面在于印度具有实行议会民主制的历史文化传统,没有这些历史文化传统,很难判断印度的议会民主制是否还能平稳运行,因此目前的印度政治制度形成有其独特原因,不能作为普遍规律进行推演。议会民主制对印度来说,所发挥的作用比较复杂,不能简单的予以肯定或否定。一方面,议会民主制在促进印度社会稳定、维护印度国家统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印度来说,议会民主制可能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却是最合适的制度。另一方面,议会民主制也不是万能的,在解决权力腐败、促进经济增长等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非常关键的问题上,截至目前印度的表现并未因其实行议会民主制而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更为优秀。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从以往的历史事实来看,西方国家的经济并不是因实行民主制度而发展起来的,恰恰相反,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都是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制度的不断健全而逐步完善起来的。换言之,民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目前的现实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水平不高和相关社会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就实行了民主制度(以普选制为典型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经济上是否还能发展起来,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目前理论上还难以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解释,现实中也还没有成功的案例,相反,很多国家陷入了混乱。因此,对于印度,虽然其民主制度运行良好,没有像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一样陷入混乱,但我们同样也不能简单的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因此,将议会民主制作为印度崛起的后发优势的观点是一个值得讨论和存疑的问题。(2)经济模式。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是目前印度成为热点话题的主要原因所在。因此,经济上的快速发展是印度崛起的最主要特征。经济模式上,印度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形成了一个非均衡的发展模式,即:第三产业特别发达,而制造业相对落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印度实行由开国总理尼赫鲁主导建立的混合式经济模式,以计划经济为主导,虽然实现了一定的增长,但总的来说发展比较缓慢,而且积累了很多弊病,最终导致印度经济在1990年前后出现危机,并直接催生拉奥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印度经济总体上表现优异,取得很大成就,成为引人注目的国家。推动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多元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政治的和经济的、文化的和宗教的、国际的和国内的等各个方面因素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因素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全局性变动。但我们分析认为,从印度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经济发展来说,印度经济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就,最根本原因是印度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原先实行的计划经济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概括来说,印度的改革过程是一个以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为目标,由计划经济向自由经济转变,由国有经济向私有经济转变,由内向经济向外向经济转变的过程。如果说计划经济、国有经济、内向经济是改革开放以前印度经济模式的三个显著特征,那么自由经济、私有经济、开放经济则是改革开放以来印度经济模式的三个显著特征,也是推动印度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对印度经济模式进行总体介绍和分析之后,我们分别对印度的第一(农业)、第二(制造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以进一步概括印度经济模式的特点。

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现代化影响甚至决定着现代化进程的速度和质量以及最终目标的实现。从世界各国的历史来看,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农业密切相关,农业的成败关系经济发展的成败。印度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同时又是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印度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印度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决定了印度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印度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对印度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具有决定性作用。总的来看,独立后的印度农业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独立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制度改革阶段,核心内容是实行土地改革、合作社运动和乡村发展计划等;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为技术改革阶段,核心内容是实行绿色革命;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至今,是综合发展阶段,核心是消除农村贫困和失业问题。三个阶段内容以土地改革和绿色革命最为重要,成果也最为明显,产生影响也更为深远。

在印度国民经济的三个产业部门中,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从来没有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印度制造业发展仍然比较缓慢,第三产业发展却比较迅猛。反观和印度起点相似的中国,却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一种情景。中国在建国初期工业基础也相对薄弱,很多方面比印度要落后,然而建国后制造业却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而印度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却始终保持着较低的比例,从制造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来说,印度至今没有完成工业化。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更为迅猛,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产业部门。印度的制造业却始终停留在相对较低的增长水平上,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也没有太大改变。在反映制造业发展情况的有关指标方面,都显示出印度制造业发展的缓慢状态。综合世界一些主要国家的工业化历史经验和相关理论研究,我们认为,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环境等几个因素是决定一国工业化的发端和推进的必要条件。其中,资本是前提,劳动是基础,技术是关键,制度和环境是保障,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推动一国工业化顺利发展。对印度来说,资本方面原因,主要是内资不足,外资过少;制度方面原因,主要是对内管制过多,对外保护过严;劳动方面原因,主要是劳动立法过于机械,劳动力素质过于低下;环境方面原因,主要是政府效率低下,基础设施落后。

和制造业的发展滞后相比,印度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近二十多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又突飞猛进,成为印度经济最大的亮点。政府政策、比较优势、历史传统是支撑某种产业在一定时期内快速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印度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样是这三个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其中,印度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最重要因素,主要包括:高度重视科研开发,实行软件技术园区计划,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注重人才培养,创造有利于软件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创造并充分发挥机制优势。

印度经济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种产业发展模式有一定的优势,但存在产业结构不平衡问题,是一种失衡的经济发展模式。印度建立起来的这种超越第二产业直接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经济结构,有一定发展优势和可取之处。但这种模式也存在诸多弊端,主要是由于印度信息产业并不是由印度经济自主推动而是由发达国家经济需求拉动的,仍然是在为他人打工,本质上是一种依附型经济,对于提高本国生产效率作用不大。而且,高科技产业对于解决印度庞大的就业人口无能为力,不利于印度解决严重的贫困问题。事实上,近二十年来,印度虽然经济总体上表现优异,但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却在增加,根源就在于印度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印度要实现国家崛起,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3)文化模式。拥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一个国家成为世界大国的必备条件。不同国家的现代化是在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积累的基础上实现的。不同民族文化孕育出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国家对传统文化不同的态度,使每个国家的现代化都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实现过程和表现形式,甚至还能决定一个国家是否能最终实现现代化。从世界各国现代化历史来看,一个国家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文化的现代化,也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一直就是一个非常敏感、极端复杂的领域。一般而言,文化的现代化往往滞后于经济的现代化,而文化现代化的滞后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就印度而言,印度毫无疑问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多样性、宗教性、包容性是其主要特点。印度教是印度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印度影响最大。和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一样,印度传统文化对印度现代化的影响同样是双重的。一方面,印度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因素阻碍印度现代化进程,其作用是消极的;另一方面,印度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因素又有利于印度现代化进程,其作用是积极的。面对具有双重作用的传统文化,印度政府采取了继承、改造和发展并重的文化战略。一方面,针对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因素,采取措施予以改造,使之符合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积极因素,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和继承;同时,积极吸取其他国家创造的先进文明,不断推动传统文化适应现代化需要,不断获得新的发展。总体而言,印度文化现代化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是以政教分离为核心的世俗化更是印度成功建立并实行议会民主制的重要因素。但同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的进程和取得的成就相比,印度传统文化的改革进程依然任重道远。今天印度传统文化所发生的一些变化更多的是表现在日常生活方式方面,文化现代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的改变,恰恰在这方面,印度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其中两个最大挑战来自于种姓制度和宗教冲突以及新崛起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这三个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印度将难以实现现代化目标。(4)社会模式。社会模式是现代化模式的重要内容。社会模式的核心是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社会形态。一个国家形成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对于政治和经济有重要影响。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是理解一切社会现象的出发点。社会分层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和核心,决定着社会结构的其他方面内容。一个社会形成什么样的社会分层结构,直接关乎社会是否安全、和谐、稳定,是否能平稳发展。不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往往导致社会动荡、发展中断。印度的社会分层结构是一种少数人富有、多数人贫穷的金字塔结构。具体而言,当前的印度社会分层结构分为三个阶层,位于最上层的是数量极少、拥有巨额财富的大资产阶级,处于中间阶层的是数量模糊、标准不一、正在崛起的所谓中产阶级,处于最下层的是数量庞大、仍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底层贫民。这是一种不合理的社会结构,造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传统的种姓制度的影响,也有现实政策的影响,其中经济政策、土地制度、教育政策三个方面最为重要。虽然由于议会民主制、社会保障政策、传统宗教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印度社会总体上保持了相对稳定,但从长远来说,要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印度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导致各种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建设一个平等的社会。要达到这个目标,不能仅仅看写在纸上的法律条文有多么完美,关键要看统治阶层有没有改革自身既得利益的政治意志。因为,和大多数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一样,目前印度的资源主要被投向城市,用于满足占统治地位的有产阶级的需要,农村和下层群体完全处于社会的边缘地位,除了大选期间被拿来作为选举的筹码,平时很少有人顾及他们的利益,他们也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所谓建立平等社会的目标将永远只是一个“目标”,而无法变成现实。

除了印度以外,在南亚地区中,巴基斯坦、尼泊尔和斯里兰卡三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也颇具特色。我们在书中做了重点介绍和分析。和印度一样,巴基斯坦的现代化进程也是从获得国家独立后才正式开始的。我们在简要回顾巴基斯坦独立进程并简要分析这个进程对巴基斯坦现代化影响之后,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部分对巴基斯坦现代化进行总结和分析。政治上,和印度一样,建国之初的巴基斯坦也选择实行了民主政治,但和印度不一样的是,独立以来巴基斯坦的民主政治运行得极不顺利,军人频频发动政变推翻民主政府,形成了民主政治和军人政治交替轮回的独特现象。经济上,独立以来的巴基斯坦形成了一个违背“常理”的“规律”:民主政治并未给巴基斯坦带来经济上的增长,军人政治反而成为巴基斯坦经济复兴的希望,迄今为止巴基斯坦有限的几次经济腾飞都是发生在军人政治时期。文化上,巴基斯坦是典型的穆斯林国家,伊斯兰教文化在巴基斯坦有着不容置疑、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巴基斯坦虽然名义上没有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但由于国家政策的伊斯兰化,宗教文化对国家现代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宗教势力至今在巴基斯坦具有重大作用。

作为南亚地区的山地国家,尼泊尔近现代历史进程要比印度等南亚国家慢一拍,当印度次大陆以殖民化形式开始其现代化历程之时,尼泊尔历史虽然已进入“近代”,但其社会发展仍处于中世纪式的封建社会。1950年的民主革命将尼泊尔历史“推入”了“现代”,此后该国才开始了标准意义上的现代化。在尼泊尔60多年的现代化历程中,始终存在着改良与革命两条道路,其模式是“革命、改良、倒退、再革命、再改良、再倒退”的反复循环,但革命始终是尼泊尔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而共产主义运动则在尼泊尔革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尼泊尔的现代化进程何以至此,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在对尼泊尔现代化进程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作为与尼泊尔的对比,我们对同为南亚山地小国不丹现代化的基本情况作了简要介绍。虽然不丹和尼泊尔同为南亚地区的山地小国,长期以来不丹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也都离标准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差距甚远,但和尼泊尔现代化进程充满坎坷不同,不丹社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却非常平稳,并未发生国民要求政府进行政治改革和发展经济的诉求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动荡,更没有形成引领现代化变革的政治力量。这一点与尼泊尔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不丹长期以来并未引起世人过多关注的重要原因。近些年来,不丹开始引起世人关注,但不丹之所以引起世人关注与尼泊尔因动荡引起世人关注不同,不丹引起世人关注是因为不丹创造了现代化的“不丹模式”。所谓“不丹模式”,主要内容是注重物质和精神平衡发展,追求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均衡可持续发展,将自然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保护置于经济发展之上,以“国民幸福总值”为标准来衡量国家的发展水平,而不是一般所采用的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衡量国家的发展水平,其最终目标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斯里兰卡在18世纪末成为英国殖民地,1948年2月4日获得国家独立,正式开始现代化进程。以1956年选举为界限,斯里兰卡的政治、经济、民族等都发生了具有转折意义的变化。在政治上,斯里兰卡最初原封不动的继承了殖民时期的政治制度,1956年大选之后开始探索符合本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最终使斯里兰卡政治制度摆脱了殖民影响,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形成了具有斯里兰卡特色的政治制度,这其中有三个方面最为突出,对斯里兰卡现代化进程影响最大,一是佛教开始介入政治,二是国家获得完全独立,三是内阁制改为总统制。在经济上,独立初期,为改变畸形的殖民地经济体系,斯里兰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未见到太大成效,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种植园经济,经济发展极其缓慢,1956年大选之后,由于获得选举胜利的人民联合阵线接受了当时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的社会主义学说的某些原则,并同佛教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佛教社会主义思想,由此改变了统一国民政府党实行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强调政府控制,强调自力更生,强调社会平等,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77年统一国民党再次执政,斯里兰卡又开始市场化改革,并一直持续至今。在民族问题上,历史上,斯里兰卡就存在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两个民族之间的冲突问题,1956年大选后,佛教开始介入政治,僧伽罗民族主义高涨,斯里兰卡政府出台了很多有利于僧伽罗人而不利于泰米尔人的政策,使本已存在的民族矛盾迅速激化,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酿成尖锐冲突,最终演化成为一场持二十多年的全面内战,直到2009年猛虎组织被政府剿灭,内战才宣告结束,但民族问题并未获得完全解决,仍然是影响斯里兰卡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

本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主要介绍和分析印度现代化模式,分四章;下篇主要介绍其他国家现代化模式,分三章。南亚国家的现代化模式,特别是印度的现代化模式,都是这些国家通过多年的独立探索而形成的。目前,它们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阶段性成功,这再一次验证了几个经常被人提及的话题,这也是我们在本书中对现代化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在此简述如下。

第一,没有任何一种模式是十全十美的。印度模式同样是利弊共存,优缺点同在。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印度模式中所具有的优势可以借鉴,但不可照搬,因为这些优势都是立足于印度自身独特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而形成的,比如印度的议会民主制民主可以在经济落后、贫富悬殊的情况下平稳运行,但其他处于同样条件下的发展中国家却未必能取得成功;对于印度自身来说,要改进本国模式存在的缺陷,也必须选择适合符合本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的政策措施,而不可能完全模仿其他国家的做法。

第二,没有任何一种模式是普遍适用的。从印度模式的实践可以看出,如果将现代化的目标界定为“政治透明清廉、经济持续发展、社会自由平等”。那么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和方式应当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首先是不可能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路径,因为那是一个伴随着掠夺和杀戮的过程,当今国际环境下已经完全不可能;其次是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也不可能完全相互模仿,一个模式在此处取得成功,在别处未必能结出同样的果实。

第三,现代化模式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印度模式初步成功的理论价值在于: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或欧化,现代化道路并非只有一条,现代化模式也并非只有欧洲模式或美国模式,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现代化模式同样也具有多样性,如果人类将现代化作为一个追求目标的话,“那么就应该允许东西方,或南北方等不同人群的各种各样的试验和追求,当然,所得到的结果也只能是原则上大体一致,具体构造因地因时因国而异。试想,一旦那些非洲黑人兄弟有一天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之后,那肯定也不是西欧经典模式的摹本,而必然带有浓厚的非洲特色。”美国现代化学者C.E.布莱克在其名著《现代化动力》中对多种现代化模式有精辟论述:现代化特征对于所有社会都是共同的,考察这些特征有助于揭示现代化过程的一般性质。然而,各个社会的差异非常之大,这些一般通则对于特殊社会问题的帮助是有限的。没有两个社会以同一种方式实现现代化——没有两个社会拥有相同的资源和技术、相同的传统制度遗产、处在发展的相同阶段以及具有同样的领导体制模式或同样的现代化政策。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任何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都必须找到一个适合于本国实际的发展模式,将那些抽象的理论付诸于具体实践。民主与权威、自由与平等、市场与计划等原则,如果不落实到具体实践,不结合各自国情,要么只能是一些空洞的口号,要么是水土不服引起不良后果。上个世纪70年代,印度政府曾试图以优先发展经济为名而在全国实行紧急状态,实际上就是实行类似东亚一些国家实行的威权主义政治,但此举遭到印度多数人反对,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也就是说,印度人宁可经济发展得慢一些,也不愿意放弃他们所珍视的民主和自由。同样的,东亚一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之后刚刚取得独立之时,也曾试图实行民主政治,但最终得到的却是经济落后、社会动荡,国民也不买账。当时情况下,对这些国家的人民来说,首要的需求是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活。置这些现实需求于不顾,生搬硬套的移植进来一个与本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都格格不入的民主,得到的结果只能是失败和混乱。当然,正如我们在第一部分探讨民主政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时所指出的,这些国家在威权体制下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之后,也必须适时进行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实现社会发展的软着陆,这已经是另外一个研究命题,本书不再作进一步阐述。上篇印度的现代化模式引言

印度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史前印度最重要的文化为印度河流域文化(又称哈拉帕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之后,由西北方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带来了新文化体系,这一文化就是印度历史上著名的吠陀时代,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吠陀时代分前期和后期,种姓制度大概在后吠陀时期出现。雅利安人分成不同部落集团,部落集团之间频繁进行战争,最终形成为数众多的早期印度国家,公元前7——前4世纪,印度进入列国时期,因为佛教产生于这一时期,也常称为佛陀时期。列国时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跃,出现了许多哲学或宗教流派,其中影响最为久远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公元前6世纪末期,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征服印度西北部地区。公元前327年,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征服者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进攻印度,这次入侵客观上助推了孔雀王朝的兴起。

亚历山大撤出印度之后不久,被称为月护王的旃陀罗笈多推翻摩揭陀的难陀王室,建立起印度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式政权孔雀王朝。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期到达巅峰,印度在形式上得到统一。阿育王去世之后,孔雀王朝迅速衰落,印度重新回到列国时代的分裂状态。从公元前2世纪初开始,大夏希腊人、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先后侵入印度,其中大月氏人在北印度建立的贵霜帝国最为强盛,与罗马帝国,安息和汉朝一起被列举为古典世界的四大帝国。贵霜帝国衰落后崛起的是笈多王朝(公元320-540年)。笈多王朝是孔雀王朝之后印度的第一个强大王朝,也是由印度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帝国政权,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黄金时期。笈多王朝瓦解后,印度再次陷入分裂和混乱。8世纪初,阿拉伯人征服印度西北部的信德,揭开了穆斯林入侵印度的序幕。1001-1024年,伽色尼王朝国王马赫穆德入侵印度达12次之多,吞并以拉合尔为中心的旁遮普地区,从此旁遮普成为穆斯林地区。12世纪后期,阿富汗廓尔王朝控制西北印度。1206年,廓尔王朝统治印度的总督自立为苏丹,定都德里,此后北印度进入德里苏丹国时期,直到莫卧儿帝国建立。但德里苏丹国并非统一了整个印度帝国,大多时候德里苏丹国只是北印度的一个最大王国,南印度则几乎从未进入苏丹政权的版图。苏丹国于15世纪初解体后,独立王国林立各地。但这种状况没有持续很长时间,1526年,帖木儿的直系后代巴卑尔从中亚进入印度建立莫卧儿帝国。16世纪下半期,莫卧儿帝国版图得以扩大,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莫卧儿王朝后期,皇帝大都昏庸无能,帝国逐渐衰落,奄奄一息。此时,欧洲殖民者开始入侵印度。

最早在印度建立据点的欧洲国家是葡萄牙,接着是荷兰打败葡萄牙。到18世纪,在印度进行利益争斗的变成英国和法国,最终英国人取得优势。1757年,英国在普拉西战役中打败法国支持的孟加拉王公,为征服整个印度铺平道路。此后,又经过数次战争,英国消灭了印度境内的主要反抗力量。到1818年,大多数印度王公都承认了东印度公司的宗主权。由于英国殖民者的种种不利政策,1857年爆发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虽然在殖民统治者严厉镇压下,起义最终失败,但这次起义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后果。英国政府认识到其印度政策存在严重弊端,开始进行调整,1858年英国通过《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东印度公司,由印度事务大臣接管其全部职权;并成立以印度总督为首的印度政府;同时,英国人还正式结束了早已名存实亡的莫卧儿王朝。此后印度进入由英政府直接统治的时代。

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后,在行政体制方面,最高机关是印度政府,由印度总督及其执行委员会组成,印度总督称为参事会总督,由英王任命,任期5年;总督的执行委员会成员6人,任期5年,也由英王任命;外交部部长由总督兼任,其他各部由执行委员会分配;立法工作由执行委员会的扩大会议进行,扩大会议成员有在职官员、应邀人士和当选人士。

在行政区划方面,全国分13省,其中五大省为孟加拉、孟买、马德拉斯、旁遮普、联合省;另有土邦约700个,由印度王公统治,但英国对土邦有严密监督制度,严禁国内外结盟。

在经济社会方面,在英国人统治时期,印度开始建立现代教育体系,修筑铁路,发展钢铁、纺织等现代工业,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传统经济体系被打破,到独立时,印度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随着英国资本大量输入,印度本土资本主义得以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印度资产阶级。1885年,资产阶级性质政党印度国大党成立,成为领导印度独立的核心力量。由于认为国大党过多代表印度教教徒利益,印度的伊斯兰教领袖于1906年组建全印穆斯林联盟。

从1885年国大党成立起,印度几乎每年都有民族主义者的集会,要求改革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方式,给予印度人更多权利。国大党内激进派于1895年提出了印度自治的口号,并最终成为国大党的政治纲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尽管英国殖民当局也在推行公职人员的印度化,但印度自治却是从未考虑过的事情。1905年,印度总督寇松决定将孟加拉划分为两个省,引发印度人强烈愤怒,反英运动迅速发展。虽然这次运动最终因英政府的强力干预而被平息,但印度人民的民族情绪却日益高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精英阶层积极支持英国,希望以此换取民族自治。但战争结束后,英国不仅继续执行军管法令,而且还制订了新的镇压法案,1919年4月13日发生英军屠杀印度群众的阿姆利则惨案。这些事实使印度上层精英人士十分失望。1920年成为国大党公认领袖的甘地转变了对英政府的态度,并于1920年改组国大党,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策略并成为国大党的总路线。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大党以非暴力不合作为指导方针多次领导反英斗争,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与此同时,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分歧也逐渐加深,特别是当真纳成为国大党内穆斯林领袖后,穆斯林由此有了能够与甘地相抗衡的政治领袖,两者之间的分歧逐渐无法弥补,最终走向分裂。1935年英国当局通过新的印度法案,规定中央建立两院制立法机构,任命两个执委会,分别管理防务、外交等关键各部和教育、药政等非关键各部,各省建立单纯的责任政府,对本省民选立法会负责。这一法案具有一定进步性,为独立后印度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但关于中央政府的相关规定一直没有实施,各省的政府却建立起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民族运动继续发展。1944年甘地与真纳的会晤以失败告终,印度穆斯林已经广泛支持建立独立的伊斯兰教国家。二战结束后,由于英国实力急剧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经不可能维持。1946年印度皇家海军起义,事件之后英国派出一个四人内阁使团访印,协调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之间的矛盾,以便移交政权。1947年3月,最后一任英籍总督蒙巴顿提出印巴分治方案,为国大党和穆盟所接受。根据该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于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结束,印度由此获得民族独立。

总之,在西方殖民者入侵之前,印度处于发展缓慢的前现代社会。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使印度被动卷入全球化,被动开启现代化进程。英国殖民期间,印度现代化进程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这一阶段印度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被英国殖民者剥夺,并未给印度人民所分享,和此前相比,印度人民所受的剥削反而更为严重。在殖民经济和封建经济的双重盘剥下,尽管印度经济在独立前的近百年间(1857-1947)有了一定发展,但印度人均收入在百年间增长率仅为0.5%,几乎停滞,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印度独立为止。1947年获得民族独立之后,印度现代化进程正式开启。第一章政治模式:具有印度特色的联邦制与议会民主制

政治模式是一国现代化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核心部分,因为“政治不稳定可能导致任何一个国家急剧后退”。政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国在短时间内可能表现良好(这种情况在很多国家曾经出现)的经济模式能否持续发展,能否建构一个合理的社会模式,能否将传统文化模式转变为现代文化模式。印度政治模式包含多方面内容,其中有两个方面特征最为显著,对印度现代化进程影响最大,一是实行带有中央集权特征的联邦制,二是实行多党竞争的议会民主制。本章对这两个方面的相关内容做简要介绍和分析。第一节印度联邦制的基本内容和面临挑战

印度的国家结构形式是联邦制。现代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结构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划分国家的领土,以及如何规范国家整体和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限问题。现代国家结构形式一般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普通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在单一制国家,中央政权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在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其职权;在法理上,单一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中央,地方的权力具有中央授权性。单一制国家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是国际交往中的国际关系主体,公民只有一个国籍。按照地方职权的大小,单一制国家又可分为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和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在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地方政权在中央政权的严格控制下行使职权,由中央委派官员或由地方选出的官员代表中央管理地方行政事务,地方居民没有自治权或地方虽设有自治机关,但自治机关受中央政权的严格控制。在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地方居民依法自主组织地方公共机关,并在中央监督下依法自主处理本地区事务,中央不得干涉地方具体事务。

复合制国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单位(如邦,州,共和国等)联合组成的联盟国家或国家联盟。根据成员单位独立性的强弱,复合制又可分为联邦制和邦联制等形式。联邦也称“联盟国家”,是由若干成员单位(邦、州、共和国等)组成的统一国家。邦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达到军事、贸易或其他共同目的而形成的一种国家联合。在联邦制国家中,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权限范围不同的中央与中央的关系。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它们各自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进行任何干涉。联邦制国家明显的外部特征是:除联邦有中央政权外,各组成部分也有各自的中央政权;联邦立法机关中通常有一院由联邦各组成部分的代表组成;除有联邦宪法和联邦法律体系外,联邦各组成部分也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体系。有的联邦制国家,其组成部分在某些问题上可以成为国际交往主体;联邦制国家的公民有统一的国籍。

在当代国家结构中,单一制与联邦制是主要形式。各国由于历史传统、民族状况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状况的不同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采用了适应各自国情的国家结构形式。一个国家选择何种结构形式关系国家的整合效果、领土统一与社会稳定。这些因素对于一国现代化进程来说影响重大,如果一个国家整合效果不佳,处于分裂和动荡状态,那么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一、印度联邦制的基本内容

独立前,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印度实行“分而治之”政策,使印度变成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国家,把印度人为地划分为英属印度和560个土邦,将不同语种的民族划在一个邦之中,又把同一语种的民族分割在几个邦之中等等。因而地方与地方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矛盾异常尖锐。独立后,为确保国家统一,为现代化奠定一个良好基础,印度政府在处理民族、语言、土邦等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948-1950年,印度政府通过高价赎买和军事强制手段合并了土邦,统一了基层政权。1956年以后又实行新省邦制,基本上按语种分邦,到80年代中期已划为20多个邦,部分解决了中央与地方、民族和语言的矛盾。在国家结构上则实行了联邦制。目前,印度划分为28个邦和7个联邦领地,邦以下又设总共603个专区或县。联邦领地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每个邦都有自己的议会和政府。

印度宪法明文规定,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共和制国家,联邦由各邦和中央直辖区(市)组成。印度宪法在第一条中就规定了印度实行联邦制国家结构,并详细规定了各邦的名称、领土,以及成立新邦、变更各邦面积、边界、名称的具体办法。然后分专篇详细规定了其政治体制,包括联邦的立法、行政、司法等机关之间的具体关系;印度各邦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的具体产生办法,各机关内部的机构设置、相应的权力、职责和具体的运行方式、运行程序等。针对印度复杂的社会结构,宪法还规定了除一般性建制邦以外的其他联邦组成单位的政权机构、相应权力及其运行方式和运行程序等。

根据印度宪法,印度总统是联邦共和国的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但不是政府首脑(政府首脑是总理),代表国家而不统治国家。各邦的政治体制与中央几乎完全一致,联邦中央和各邦有自己的立法机构、行政体系和财政经济权力,每个邦有一个以首席部长为首的部长会议。首席部长得到邦议会多数的支持,部长会议集体向邦议会负责。邦议会在普选基础上产生,一般任期五年。有些邦还有邦参议院,其议员一部分由邦长指定,另一部分由社会人士提名。参议院是一个永久性机构,每两年改选一部分议员。每个邦设一邦长,由总统直接任命,邦长既是联邦中央在地方的代表又是各邦的元首,但不是邦政府首脑(邦政府首脑是首席部长),享有广泛的行政、立法和财政权,有权解散议会,也有权重新召开议会,提出咨文,在立法议会休会期间有权颁布命令。

印度宪法详细地规定了哪些是属于中央的权限,哪些是属于邦政府的权限,哪些是属于中央和邦政府共同的权限。根据宪法规定,印度各邦单独享有66项立法权,其中包括公共秩序、警察、地方自治、公共卫生、农业、林业、渔业、教育、地方工业、土地立法、土地建筑税、奢侈税等。宪法还规定了47项联邦与省邦共同享有的立法权,其中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婚姻法、财产转让、民事诉讼、契约、工会、劳工福利、劳资纠纷、经济计划和社会计划、报纸、物价管理、电力、印花税等。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印度选择实行了联邦制,但和典型的联邦制不同,印度联邦制结构形式还有某些单一制国家的特征,具有强烈的中央化倾向,比如实行单一的国籍、单一的司法体系、统一的宪法、统一的公务员体系,中央在改变邦界时的决定权;紧急状态下的单一制特征等,联邦政府对各邦政府有很大的控制权。因此,印度的联邦制实际上是“强中央的联邦制”、“半联邦制”、“带有单一制色彩的联邦制”。因此,带有单一制特征的联邦制是印度联邦制的主要特点。

印度这种带有单一制特征的联邦制在宪法中得到明确体现。首先,印度联邦只有一部宪法,与美国和瑞士等联邦制国家不同,各邦无权制定宪法,也无权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其次,在印度宪法中,对地方权限作了很多限制性规定。(1)在立法权方面,各邦的立法权除警察和土地立法权外,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切重大立法权力几乎全部集中在中央。根据印度宪法规定,印度联邦单独享有多项最重要事务的立法权,其中包括国防、武装部队、军工、外交、战争与和平、航空、铁路、邮电、对外贸易和外汇、货币和银行、保险等重要权力,共97项。虽然宪法规定了47项联邦和下属邦共享的立法权,但宪法又规定,邦议会选举在总统任命的选举委员会监督、指导和控制下进行,各邦所制定的法律只有在同联邦制定的法律不相抵触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否则法律无效,这实际上将各邦的立法权置于联邦的约束之下。(2)在行政权方面,虽然宪法规定若干个邦享有一定的自治权限,但宪法又规定,各邦行使的行政权,不得妨碍或损及联邦之行政权;不得妨碍或损及联邦对各邦给予指令的行政权。此外,各邦的邦长由联邦总统任命并对总统负责,联邦可通过各邦长掌握该邦的全面情况,并牵制该邦的工作。宪法还赋予邦长在一些问题上的“自由决断权”,邦长在行使这一权力时,可以不必根据邦部长会议的建议。各邦政府在行驶行政权力时应遵守联邦会议通过的法律和适用于该邦的法令,不得妨碍和侵害。联邦政府在行使行政权利时有权向各邦下达必要的指示,各邦不得违抗。否则,联邦政府可以宣布该邦处于紧急状态,也可以派遣中央后备警察部队进入该邦强行实施这些法律。(3)在司法权方面,印度实行单一的司法体制,无论是邦一级的高等法院还是下级法院,都受最高法院的管辖。(4)在财政权方面,联邦政府与邦政府相互独立,开支分别核算。宪法对联邦和邦的主要收入来源税收的项目和分配作了详细的规定。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有权征收除农业税以外的一切所得税、附加税、关税、资本和财产税、公司企业税、铁路客运和货运税等作为印度的“统一基金”,然后由联邦将其中一部分分配或以补助金形式拨发给各邦。通过这些规定,联邦政府控制和掌握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邦政府只掌握了次要的或不稳定的税收项目。因此,各邦在财政方面必须依靠联邦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这就为它干预各邦事务创造了条件。联邦政府可以采取转移部分税收、给予补助拨款等办法,弥补各邦资金的不足。(5)宪法虽然规定各邦拥有设立警察的权力,但警察都是由联邦内政部按照“全印警官制度”统一培训后派遣到各邦,职级提升也要通过内政部,因此印度警察实际上是在联邦内政部控制之下。宪法第42号修正案还规定:联邦政府有权派武装部队或其它部队到任何邦处理该邦社会动乱和法制恶化等严重问题。这些部队在邦内驻扎期间,听从联邦政府的指示而不受所在邦政府的控制。

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印度宪法特别赋予了联邦政府一些特殊权力,以应对和处理可能威胁印度整体国家利益的情况。(1)根据宪法规定,总统如果认为某一邦政府不能依照宪法规定进行工作,有权宣告“紧急状态”。在此期间,联邦议会代行该邦议会的职权,总统并有权接管该邦政府的全部行政权,实行“总统治理”。从1950年到1977年4月,由于政治动乱或其它原因,印度中央政府曾经50次解散各邦的邦议会,实行“总统治理”。(2)根据宪法规定,中央政府可以根据各地所发生的不同情况,对各个地区做出因地制宜的政策处理。对于有民族分离运动的各个邦,根据这些分离运动发生的原因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给予适当政策上的照顾。比如说增加该邦的财政预算,加强该邦的经济发展等等。也可以通过法律规定给予一些邦特殊的地位。这样就可以解决这些邦的一些实际问题,满足他们的部分要求,剥夺他们进行民族分离运动的借口,削弱民族分离运动的势力。通过如此种种,“既部分缓解了中央与该地区的矛盾,又可以对该民族和不再反对中央的营垒起分化瓦解作用”。(3)根据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通过简单多数表决将各邦进行重新组合,建立新的邦或改变现有邦的公职、边界和名称。在实践中,印度在很多情况下顺应当地民族的要求,将原来民族分离运动比较强烈的邦划分为几个小邦。比如,旁遮普邦行政区划就是因为锡克人的强烈要求经过了多次的变动,最终在1966年,将原旁遮普邦划分为三个部分,成立了一个新的以锡克人为主的旁遮普邦。那迦、米奴拉姆先后从阿萨姆邦划出,成为单独的邦,都是部族人民及其代表与联邦长期斗争、讨价还价和妥协的结果。印度中央政府通过多次对印度各邦划分整合,给予各个民族以更多的管理自己事务的自治权利,满足了他们当家作主的愿望,从而缓和了地方与中央的紧张关系。同时由于成立新的邦,将有民族分离运动的邦分割出去,这样有民族分离运动邦的范围就更小了,一旦有民族分离运动发生,它所波及的地区也就更小,更有利于中央政府的应对。(4)根据宪法规定,对于国内出现的武装分离运动,中央政府可以毫不客气地进行武力镇压。联邦政府依据宪法关于维护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规定,对采取武装斗争手段的民族和部族独立运动,“其中包括那加族、米佐族和锡克族的独立运动,还有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穆斯林激进派的抵抗运动,无一例外地进行武力镇压”。从实践来看,这种镇压导致重大的人员财产损失,国际声誉下降,但是为了印度的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印度中央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态度坚决,绝不姑息。

综上所述,印度的联邦制无疑具有强烈的单一制国家的特点。对此,印度著名法学家格·纳·约希认为,“严格地说,印度联邦并不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而是一个具有某些主要和重要单一因素的国家”。印度官方出版物《印度——参考年鉴》也认为,印度的联邦制具有“单一制国家的特点”。印度在国家结构上之所以实行这种具有强烈单一制特征的联邦制,有比较特殊的历史背景,与印度的历史、民族等特点分不开的。

一方面,印度在历史上长期遭受异族频繁的入侵和征服,因而形成印度人种、民族、语种、宗教繁多。印度各大民族和多数部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印度宪法承认有14种语言。每个语言集团实质就是一个民族。由于这种情况,印度在英国入侵之前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强大中央集权的国家,多处于地方割据和分裂状态。历史上虽然有过几次大的统一,但时间极短。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后,声称统一了印度,但实际上在约五分之二的领土上仍有数百个大大小小的土邦以独立或半独立的形式林立于次大陆。英国殖民者为便于统治印度,并未触动这些土邦。长期的王国林立和地区政治势力割据不仅使印度人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地区意识、种族意识和语言意识,而且也使印度的政治文化具有很大的多元性和分散性,因此各民族要求自治的愿望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