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11:39:44

点击下载

作者:陈桓礼 策划创意:睢宁县文广新体局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东风吹

东风吹试读:

第一章 土地上

再想去东风村看看,缘于我看到了这样一条信息:

2017年11月28日,“沙集模式淘时代”的微信平台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淘宝村“村小二”们的幸福生活》:今天的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上,种田的人越来越少了。农田曾是这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一季麦子一季稻”,便是农户们固定的“年历”。只是农业靠天吃饭、受限颇多,贫困也挥之不去。而如今,放下锄头的农民越来越多,电脑、键盘、网线倒成了农户们的“新标配”。走在沙集镇上,“某某物流”“某某家具店”的招牌遍布大街小巷。沿街两边都是忙着装货上货的人与车。从2007年第一个开家具淘宝店的农户尝到甜头起,一传十,十传百,年轻人纷纷加入了“淘宝大军”。农村淘宝在这个曾经的贫困镇上如火如荼,“新型城镇化”的春风也吹遍了小镇每一个角落。这一天是“双十一”。在电商孙黎明的家里,打磨家具的机械声,物流卡车的发动声,旺旺淘宝客服的提示声,声声不绝于耳。忙坏了的孙黎明一会儿要在楼上和媳妇徐笑梅应对顾客们发来的各种问题,一会儿要下楼和工人一起打磨木料。这个“狂欢剁手夜”,他们店铺的流水达到20万,刨去成本,小两口一天净赚四五万。孙黎明17岁就从学校出来,早前家里是收废品的,收入微薄得让他感到“不好意思说”。不过,孙黎明年轻气盛,敢想敢干,看着村里有人带头做电商,便也动了心思。最早,他从别人的店里拿货。渐渐地,他觉得利润空间小了点,便自己带着团队学习国外家具的流行款式打造起来,自产自销,过足了小日子,还娶了本镇姑娘徐笑梅,而徐笑梅也带着自己的“网店”当嫁妆嫁进门,和孙黎明共同经营起“夫妻店”。他俩的店小,“双十一”挣得不叫多——程怀宝才叫能挣!孙黎明憨憨笑起来。孙黎明口中的程怀宝,正是沙集镇的“红人”,他白手起家打造的公司率先从“前店后厂”的“原始模式”中脱颖而出,成立了现代化家具生产工厂,用7年的时间毫无争议地跃升为镇上龙头企业。因此,程怀宝的“双十一”战绩,也被不约而同地认为是全镇电商大军最为光彩的一面旗帜。红牛饮料、方便面、水果就推在办公室的角落,这个“双十一”,程怀宝与他的客服们打足了精神,奋战不眠夜。由于程怀宝的天猫产品丰富、规模大、让利多,也自然吸引了不少顾客的收藏和问询。零点前后,满屋子充盈着噼里啪啦的敲键盘声,客服“明月”熟练地切换着服务对象,用专业的术语和快捷设置迅速同时回答6个顾客的提问。这个“双十一”,程怀宝的三家天猫店铺的销售总额达到了740万。“误打误撞做了这一行”,程怀宝说,早年的时候,他还在无锡电子厂打工,和爱人回镇后,又在岳父的家电门市部做帮手,其间还干了一阵子烤肉串。2010年,想创业的程怀宝在“沙集氛围”的感染下,也尝试在网上卖家具,“一开始几天卖一个,后来一天卖几个,接着一天卖几十个”,一开始并不懂怎样“淘宝”的程怀宝,像海绵吸水一样到处学习电商知识,并成为向着正规企业发展走得最快的那一个,亲自操刀做家具、兼客服、忙发货,很快生意做大。2013年,程怀宝开始琢磨着转型升级。“沙集模式1 .0”时代下,他没有设计,没有工厂,只能找人代加工。而到了“沙集模式2 .0”阶段时,他已经开始招聘客服、售后、运营人才,他还贷款购置了机器,引进了流水线。当然,程怀宝的尝试只是整个沙集镇“把家具作坊升级为家具企业”的一个缩影。沙集电商曾经普遍遭遇到的发展瓶颈,就是作坊生产规模总是上不去。2013年“双十一”,程怀宝天猫店的销售总额达30多万元,因为产能跟不上,不足100个订单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发完货。而电商产业势不可挡地风生水起,让小镇政府鼓励电商发展的政策层出不穷。鸟瞰沙集,成块成块的大面积蓝顶最引人注目——栋栋多层标准厂房的拔地而起,成为小镇产业核心的主体建筑之一。未来,100余家电商企业将入驻这里,成千上万件家具又将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一系列重点项目纷纷破土而出。截止到2017年9月底,沙集镇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9 .56亿元,特色产业完成投资6 .01亿元。2014年,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开始布局农村市场,也是这一年,程怀宝迎来人生大转变:工厂从沙集商贸城正式搬入工业园区,厂房从原来的几百平方米扩大至5600平方米。2015年,他向政府租了一块20亩的地,建设一万平方米厂房,租期30年。今年,他还要在厂里盖一栋办公大楼,明年就可以投入使用。小敞篷办成了大车间后,程怀宝也不再走“复制模仿”的老路线,他高薪聘请了美工设计,造出自主设计的家具。另一个曾经制约农户网商发展的瓶颈,则是商品的质量与品牌。曾经一度习惯了低价竞争、互相砸价的沙集电商,眼看着销量走下坡路,两条生存之路摆在当地电商面前:一是自身求变,二是抱团取暖。沙集的大小老板们几乎都选择了后者。三口成“品”,在电商小镇探路崛起中,做强品质与品牌、树立市场一呼百应的奇迹意义非凡。如今沙集以打造全国农村电子商务50强为目标,建立全流程标准,通过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品质,新建家具质量检测中心,也将促进家具产业提档升级。2017年,沙集镇新增I S O9001认证电商企业15家,电商家具企业申报省级著名商标已有2家,申报市场知名商标6家。正应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系列政策扶持,软件硬件双管齐下,这个“双十一”沙集很忙:全镇电商交易额突破4 .93亿元,同比增长76 .7%。136家物流快递枢纽中心,“双十一”当天纯出发货779吨,12日出发货量1061吨,创历史新高。安能物流枢纽中心19岁的王斌是组里最年轻的男孩,均重60公斤的家具组件,他的6个同事每天要完成60吨的搬运工作。“我来这里就是学习物流的运营经验,再过几年,沙集镇会诞生一个属于我的淘宝店。”王斌说。2016年10月,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考察沙集时感慨,沙集是一个地区脱贫的典型,探索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径。阿里巴巴将和沙集一起努力,将这里的产品和服务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草根的创业热情被点燃,就像石头缝里钻出的草,顽强坚韧,生生不息。沉寂的村庄插上互联网“翅膀”,犹如涅槃的凤凰,内生出分子裂变式的爆发力。今年5月,沙集镇成功入选江苏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特色小镇建设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充满希望的乡村借势迈步,汇聚各类资源要素的沙集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典型,一个家居、宜业、宜游的“强富美高”新沙集正冉冉升起。

类似这样的消息,往往使我想到,如果说人与人相识,是一种事先无法预知的缘分,那么互联网和一个村庄相识,又好像是一个时代命中注定该有的机缘。谁也不会想到,互联网刚刚兴起时,竟会和一个村庄的农民,建立起了不可分割的链接,并由此创造出了许多神话般的传奇。

农村,农民,几千年来都是这样打发农业的:农事随季节而变化,什么季节种什么地,什么季节收什么果,这是与老天达成的契约,都很规范地遵守着,互相坚守着一份千年不变的承诺。

苏北睢宁县,是被人们公认的贫困落后之地,它现在还戴着省级贫困县的帽子。但气候四季分明,到了立春,鸡毛必定上天——祖母说,把鸡毛埋在地下,立春就会飞上天空。到了立秋,晚上秋虫必定鸣唱——这一点我有亲身体会。所以,农事十分鲜明,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准时得如同小学生听到了上课的钟声,急速地跑进课堂。季节,就是农事的钟声,一定的季节,必定有一定的农事功课。

在这个传统农业大县里,有一天,人们发现这个千年不变的规则,被改变了,被颠覆了。农事不是随着季节,而是随着互联网信息的变化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农事”与季节再也无涉,“农事”也不再成为农事,农民也不再成为农民,农民根本也不问农事,农民开始关注“大数据”!这可是几千年来发生的一个“破天荒”的改变,足以立起一块里程碑,足以称得是“改朝换代”。村庄变化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模样。农民所有的劳作,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了,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不再是一头黄牛犁天下,一把锄头度日月了。他们所有的活动,不再受季节的支配,而是随着互联网传达的口令而调节,沿着互联网的轨道决定自己的姿势。他们成为中国最早的农民电商。他们居住的村庄,被《人民日报》称之为《一个被互联网改变了的村庄》,他们赖以生存几千年的土地,被冠为是“全球最佳电商沃土”,他们创造的产业和其规模,被称为是中国农民的“电商王国”,他们甚至被誉为是新时期里的“小岗村”。小岗村,那可是中国改革开放一个标志性的符号啊。而且,都是由农民自发创造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东风村比小岗村带来的影响,似乎更加深远。

他们也许是中国最后一代农民。

当有一天这里的农民,在不声不响丢掉锄头用一根手指按下鼠标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显得大为震惊,就感到不可思议,就发现这个世界被农民改变了原有的模样。几千年来的农耕社会模式,已经被现代化、信息化、商业化的互联网“沙集模式”取而代之。这种颠覆,无疑是一场实实在在的革命,大幕悄悄拉开,剧情正逐步走向高潮。由农民自编、自导、自演,自作主张地彩排出一出旷古大戏,既是原创,也是首创。于是,发现的人目瞪口呆,惊诧的目光充满疑问。这是中国农民在当代的自我演出吗?农民,再一次成为农村改革开放的主角,而且当仁不让地占据了这个舞台的中心位置。

我初去沙集镇采访农民电商,是2014年12月3日,这距离他们打开互联网,从无到有,以简易家具走向世界,已过去近十个年头了。去的时候,坐的依然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农班中巴车。寒风刺骨,下了车无处藏身。我不认识这里的人,更不熟悉这里的环境。不免忧从心来,尽管我已经知道了这里发生的变革,可是,我将面对的是一些什么样的面孔呢?这些面孔里藏着什么样的故事?他们又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我?会把他们的故事真实地对我说吗?

我想起了梁春晓先生给我说的话,他是阿里的副总裁,在北京他的办公室里,就如何写好沙集农民电商,我请教了他。他说,你不需要总结,也不需要判断,或者你用不着什么文学艺术加工,你只要把那个地方农民在中国首创的电子商务,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就行了。对未来,这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政治家可以看,经济学家可以看,文学家可以看,草根农民可以看。至于他们看出了什么,就不是你的事了。你的责任是写出这个时代里的真实的农民,互联网时代的农民真实的创业经历。

现在,两年时间过去了。我陆续知道,“三剑客”中的孙寒,这位原先被人们误认为是大学生的人,真的上了大学,学的是企业管理,并开始进军物流领域,还成立了一个“大麦设计工作室”。“三剑客”中的陈雷,扩大了生产规模,当上了凌城镇的电商协会会长。“五君子”中的刘兴利,年龄最大,他一直坚持着他的产品特色,正准备把儿子送到美国去读书。我问他,那得花多少银子?他说第一年去大约得150万元,以后每年得30万元。我心里就很是吃惊,农民电商的儿子,也要到美国去读大学了。刘兴利不仅先当上了县政协委员,后又被选为县党代表。他和孙寒都是县政协委员,不同的是孙寒是县政协常委。程怀宝租了刘明的厂房,然后又买了一家倒闭企业的闲置厂地,正在雄心勃勃地打造他的“电商王国”。他现在的身份是沙集镇电商协会副会长、共青团沙集镇团委副书记、县人大代表。小宝告诉我说,镇里要培养他为中共党员。又加重了语气说:“我要入党!”而刘明始终独立独行,凡事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还有那个江永,总是去旅游,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豪情万丈,为了朋友打抱不平,冲到人群中,被对方用砸碎的啤酒瓶子刺伤了脖颈,住进了县中医院,伤愈之后,脖子上就多了一个小小的肉瘤子,正准备去做手术。这几个人,加上一个叫邱雨的,被我称为农民电商的“五君子”。而全程带我去采访的王君甫,他原先计划引进的物流项目,曾忧心忡忡告诉我说黄了,谁知道他后来又是怎么鼓弄的,居然又重新落地了,正在筹建。他说他和项目方,各投资一半,利润也对半分。经营由对方负责,地方管理由他负责。

这都是我们分别以后发生的事,我知道的都有那么多,而我不知道的呢,又该有多少?他们一直在不断地变革,不断地前行。

日子在向前走,生活也像钟表指针那样在不断地向前跳动,谁也没有见它后退过。

从睢宁县城东环岛汽车东站广场,坐班车去沙集,循环发车,15分钟就有一趟,不足30分钟的路程,方便得很。只是那些中巴车,状态老旧,一起步就浑身颤抖,不住地嘁嘁咔咔晃响,像是一位走路不稳的病人,还老是咳嗽。车是招手必停,上来的差不多都是沿途的农民,老年的憨厚,中年的淳朴,青年的时尚。青春靓丽的女子上车,仿佛能听到“刷”的一声,车里的目光齐齐地射将过去。这青春靓丽的女子倒也不觉得,自顾自地找个座位坐下来,低头专注地玩她的手机。车里沉默了一会儿,就会有人说现在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许多人又回来了。坐车的人大多都是前后庄上的,一搭话便就熟络,少不了扯到电商上。我后来才明白,他们中有做客服的,有做物流的,有做木工的,有做包装的。总之,他们是一群在家门口的打工者,或者做些与电商有连带的事,但却不是农民电商老板。农民电商老板不会坐这种中巴车,老板都有私家车,好的一百多万,像程怀宝的宝马,差点的也有几十万,十几万的,买辆私家车,花这点小钱,农民电商根本不在话下。

途中路过高作八里钢铁市场,这是在方圆500里内都有名的省级市场。前几年,在睢宁城乡,人们议论全县最有钱的人都在八里,买别墅是他们,买豪车是他们,传闻用尺子量人民币私下偷着赌钱的也是他们。八里是人们钦慕的地方:做生意,还是看八里。而现在,人们说睢宁最有钱的人在沙集,在沙集的农民电商中间。原先八里钢铁老板干的那些令人吃惊的事,现在由沙集电商接过来干了(除了没听说过暗地里豪赌的)。有的电商,他们夜里住在城里,或宿迁市,或睢宁县城,而住在宿迁又是他们的首选,比如邱雨、刘明、程怀宝三个人选择了一个共同的小区。白天才回到原居住地沙集,他们的创业基地在那里。他们的孩子,也不在沙集当地上学,而是从上幼儿园开始,就选择了城里的私立贵族学校,花多少钱也不在乎。他们在城里买房,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孩子上学,就像刘兴利把孩子送美国读书一样。花钱,对于他们来说,不是要认真考虑的事,而挣钱,才是他们所思考的王道,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是他们的所思所虑。在沙集,农民电商做得最好的,必是这样的年轻人。在那里,互联网是年轻人的天下。

从什么时候开始,曾经流传一代又一代,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使的农民,花钱像今天这样大度过?王君甫说,有一次他带外地来考察物流的企业老板,去歌厅K歌,10个最好的包间,被东风村年轻的电商老板包下了8个。在村里,他们拼车;在城里,他们拼房;在电商创业园里,他们拼设施;为了孩子的未来,他们又在拼学校;而遇到人情往来,他们又大把大把地拼票子,票子就是面子。想到过去的农民,与财富都是从嘴里一口一口省下来的过程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车一过了高作,你也不用向别处打听,单看路边的风景,就能感受到这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气势扑面而来。公路两侧,与电商有关的店铺,越来越稠密,许多成品半成品家具,就摆在公路边上。尤其是下午时分,拉着包装好的家具送向物流点的小货车、小三轮车,突突地不时从眼前穿过。你会联想到春天,万物萌发,蓬勃生机,无处不在。农民电商,在沙集,就是在春天里萌发的无处不在的万物生长。

农班车嘁嘁咔咔作响,过了徐洪河大桥,沙集镇的街道楼房忽地就出现在眼前。沙集是睢宁的东大门,紧邻宿迁市。徐洪河是南水北调工程,有人誉她为睢宁一条新的母亲河。你看那清水南流,开阔蜿蜒,行船流畅,渐向天际。远的能来,近的能走,这还不是福地吗?又想到沙集这个词,似乎有沙里淘金的意味,吹尽黄沙始见金,沙集就成为金子聚集的地方。沙集镇党委书记杨帆说,他们创办的一本地方读物,起名就叫《淘沙》。沙集东边,还有一条东沙河,也算是与宿迁的界河。河东岸就是当年风靡全国的“耿车模式”的诞生地。30年前“耿车模式”是由费孝通先生总结出来的,说的是耿车人通过收购加工“破烂”而走上了富裕发展的道路。河西岸就是东风村,仿效得极快,也做起了收破烂的生意,而且一做就做起来了,大有赶超耿车的趋势,这也就是东风村的农民电商出现之后,《人民日报》在报道中说它原来是个“破烂村”的根据所在。既然当初是收破烂的“破烂村”,环境卫生状况可想而知。收破烂,卖破烂,加工破烂,臭气、污流、黑烟,乌烟瘴气,弥漫整个村庄。但那时的东风村人并不在乎,他们认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你别人说不好没用,东风村人说好就行。别人喜欢不喜欢,东风村人才不去理会。生存才是王道,活着才是硬道理!30年后,东风村从破破烂烂中,居然冒出了农民电商这棵新苗,而且还迅速长大,成为一棵蓬勃的大树,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首先是新闻媒体记者,他们的嗅觉比警犬都敏感。接着是目光敏锐的学者,从新闻媒体上发现了沙集。于是,由中国社科院信息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先生带队,专家学者来到东风村调研,总结出了“沙集模式”,这使沙集镇一夜成名,还引来了外国媒体记者,来采访发生在这个“破烂村”的惊世奇迹。“沙集模式”便在中国大地上,成为引导农村农民摆脱贫困、创业致富,可复制的样板!

104国道从沙集镇横穿而过,在东风村的村口,路旁矗立着一块醒目的牌子,相信这块牌子,国内外都有许多人看过。上面写着“东风村:中国淘宝第一村”,口气大得惊人,透露出满满的自信和自豪。这牌子是沙集镇淘宝一条街的北端入口处。这条不断出现在各级主流媒体上的街道,长约三公里,两边排列的全是与电商有关的产业,有前店后厂式加工家具的,有从事板材贴面的,有开家具配件门市的、有物流快递的,有摄影艺术的,加工的、销售的、仓储的、物流的、服务的应有尽有。一进入这条街,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农民电商王国,什么叫农民电商奇迹。尤其是在傍晚,向物流点送货的,向外发货的,车流人流,滚滚向前,单个人挤在里面,行动不是自由的,仿佛一股洪流在这里把人阻滞住了,根本挪不动。我问过东风村的村民这条街是何时筹建的,怎么会想起来建这么一条街呢?村民说,当初孙寒几个人在淘宝卖家具时,教会了别人,跟着学的人事业一下子也红火起来了,火越着越大,越烧越旺。大家觉得总是收破烂卖破烂也不是个事,那毕竟是个要饭的买卖。现在这淘宝发展起来,比收破烂强多了。村里就筹划干脆建条淘宝街,甩开膀子让大家去干吧。村支部是有眼光的,这条街的建成,对推动互联网在东风村、在沙集镇的发展,功不可没!

这条闻名全国的淘宝一条街的南端,就是沙集镇电子商务创业园。是由镇里规划、农民电商投资建立起来的。我每次从“一条街”到“创业园”,一路总是心潮涌动,思绪翻飞。是的,这里的一切都是农民创造的,他们在行动之初,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理解,直到被敏锐的人,发现了其中巨大的现实意义,却仍然没有人相信,哪怕就是在他的眼皮底下。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相信他们自己过去的老皇历。他们对所谓电子商务一无所知,甚至是在领导位置上的某些人,其态度也是模糊的。而我感动的是当农民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时,他们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他们的行动是非常迅捷的。他们不需要谁来指指点点,他们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怎么干。他们不相信那些空无一物的假话空话套话,他们相信事实,相信创造,相信要有实实在在地改变自己的行动。他们希望看到全家老老小小脸上满足的笑容,能够挺起腰板抬起头来在人前证明自己的生活能力。从来都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他们是一头牛,认准了路,就埋头干下去。不向别人索取,更不向别人张扬。他们把所有的希望和成功的喜悦,都收藏在一家人的内心深处。他们收获成功的时候,付出再多的辛酸、痛苦、屈辱、泪水、尴尬,都仿佛被一阵风卷走了。这淘宝一条街的所有气象,这创业园里的所有创举,都证明了这一切。农民,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爆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没有他们,这条街、这个园会出现吗?他们是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了这一切的。他们渴望成功,渴望改变,他们不愿意过重复的日子,他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日月新天。

我认识杨帆时,他还是沙集镇镇长,改任镇委书记是后来的事。

初次见到杨帆,他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他,但我知道沙集镇镇长叫杨帆。那次是陪同汪向东先生去沙集,时间是2014年秋初的傍晚时分,虽然他是“沙集模式”的总结者,对沙集农民电商创业的推动居功至伟,这一次来却没有和沙集人事先打招呼。所以,农民电商不知道他要来。他也并非是专程来的,而是出差去南方某地借机绕道来看看沙集电商。他坐在车里,看见车窗外“春晓路”的字样一闪而过,便笑道:“等我回到北京,一定要告诉梁春晓,睢宁沙集,有一条以他名字命名的路!”陪同的人说:“也有以你的名字命名的路啊。”汪向东说:“我的就不要了。”陪同人又说:“还有一条马云大道呢!”汪向东后来还多了一个头衔:沙集电子商务特色小镇的特聘镇长。

车径直开到了创业园,汪先生看来对这里的环境十分熟悉,迈步就走进了电商的生产车间。创业园的筹建,自然少不了汪向东先生的建议,看他走进宽大的加工厂房,自信又自豪,仿佛他就是这里的主人,是这里的一位农民电商。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他的想象和欢乐。他对农民脱穷致富的梦想,就在这些厂房里开花结果,芬芳四溢。所以,他脸上的表情是最正常不过了,否则他就不是汪向东了,就不是“沙集模式”的总结者了。听说,他在考察沙集总结“沙集模式”的时候,曾经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汪向东先生意外的出现,立马引起电商创业园里的一片欢呼,大家纷纷跑过来与他亲热,有握手的,有拥抱的,有在旁边一直静静地笑着的。“汪向东来了!”这消息迅速向外扩散,有人对着手机急切地说:“他现在就在创业园!”

这时走过来一位身材魁梧,神情文静,戴着一副眼镜的小伙子,我以为他可能是一位大学生电商。却听有人对汪先生说:“杨镇长来了,他早在这儿等你了,可能他知道你今天要来!”话音刚落,这个文静的小伙子就大步来到汪先生面前,紧紧握住汪先生的双手,满脸的恭敬和热情。我不用问,就知道他是镇长杨帆了。心想,这么年轻啊,当我走近他和汪先生身边时,他的目光并没转向我,而是专注于他和汪先生的热烈交谈。

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汪先生准备告辞。电商们七嘴八舌说,你不能走啊,谁谁正往这里赶呢,他要见你一面。汪先生说:“来不及了,天已经晚了,下次来再见吧。”车开出了创业园,站在道旁的电商们,依依不舍地向远去的汽车挥手致意。

说实话,2016年9月12日这一天,直到我筋疲力尽、披着星光回到家,倒在床上,心情沮丧极了。但在早晨准备出发时,我是信心满满情绪高涨的。这是我再访沙集的第一天。按事前约定,我第一个采访对象就是新任党委书记杨帆。原来约定是上午十点。当我准备出发时,短信中又改为下午四点。这我能理解,官身不自由。

我向杨书记提出了五点采访要求,全部涉及农民电商。下午四点采访,如果时间准时,到七点钟,可进行三个小时,我觉得时间差不多够用。但从上午十点改到下午四点,我难免担心,他会不会再发生变化呢?

我坐着那辆浑身作响的农班中巴车,在沙集下车后去杨书记办公的创业园,步行也得半小时左右。下午三点,距约定的四点还早,我下车后,决定从沙集中心街穿过,边看街容,边去创业园。

果真用了半个小时,到了创业园。手机中杨书记说,他正在乡下慰问贫困户,让我稍等一下,他很快就会回来。乡镇书记,当得真不容易。这些工作,他必须亲力亲为,否则,别人认为是不够重视。

那就耐心地等吧。对没有耐性的我,这等于是刑罚。

站在沙集电子创业园的楼顶上向南放眼望去,田野一片开阔,呈现出乡间古朴的风貌。这片土地是中国农村的组成部分,这片土地上的农民,是中国农民的家庭成员。这片土地放在中国版图上,微乎其微,但却不可忽略不计。这里的农民人均占有的耕地,是以分来计算的。要靠人均几分地养活一家老小,其境况不用多说,是艰难的、窘迫的。他们在这小得迈不开大步的几分地上,种小麦,种玉米,种大豆,种水稻,种一切他们认为可以多产的作物,来满足一家人的需要。除此,他们还要想尽办法养活口,比如鸡鸭,比如猪羊,它们也长着一张嘴,也要吃。这些都要从土地中产出来。但在那一小片土地上,又可以生产出多少,才可以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要?他们穷尽了办法收下的仍是许多无奈。于是,他们自我安慰,就是种的是金子,又能打多少?人们开始从土地之外想出路,找门路。生活,逼迫他们开始思考还有没有别的活路。他们开始做豆腐,开始拐粉生产粉丝,开始做水粉波、山药糕,总之,他们仍是在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东西上做文章,让这些东西变成另外一种形态。他们在摸索中知道,只有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被其他人所接受,他们的理想生活才可以到来。他们在品质上下功夫,把自己手里的产品做到极致,一招鲜,吃遍天。于是,靠着独创的工艺和精湛的经营,产品行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东南亚。他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凭着从土地上伸展出来的敏锐嗅觉,在互联网一出现的时候,抢先抓住机遇,创造出了中国土地上的农民电商奇迹。

曾经,这片土地寄托着左邻右舍的梦想,记录着他们的忧伤。不管是春夏秋冬,月圆月缺,风来雨去,他们从未停止过脚步,从未停止过对新生活的希冀。在他们心中,有着如土地一般的信念。那就是接受多少付出,就会捧出多少回报,才会活得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心安理得。他们的手捧着汗水伸向土地,而不是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他们在劳动中创造,要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结出自己想要的生活结果。

现在,仲秋时分,这片土地多彩斑斓,这可能是天下最纯最美的色彩。涂抹这些绚丽色彩的,既是土地自己,也是农民兄弟。他们同时饱蘸着真诚,用心用力地尽情挥洒。也许他们并不十分细腻,但那些色彩确是十分的清朗而又准确。它们就铺展在那里,有着动人的笑容。它们成功地将人们的希望,变为了现实,真实地摆放在灿烂的阳光之下。

我无数次站在这栋创业园的楼上,眺望过这片土地,思索着这片土地。我在这里,看到了我熟悉的电商身影,过去的,现在的,微笑的,痛苦的,甚至是流泪的。即便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跌倒了,仍会站起来,拍拍土又唱起拉魂腔——柳琴戏:“石榴花开红似火。”可我想,当他们的脚步,在那片土地上落下来时,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情呢?他们会不会想到,很快他们会丢掉锄头,摸起了鼠标?会不会想到在不久的将来,他们的身后会凭空立起了一座电子创业园,而且是为他们入住而筹建的?会不会想到因为他们对生活的倾注,创造了一个中国农民史上的奇迹,甚至引起了全中国的关注,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乃至他们从北京,专程来到这块叫沙集的苏北乡下,看望这里的农民电商?这片深情的土地养育了这方人民,而这方人民又以崭新的姿态,回报了这方土地。

这是一片有自己温度的土地。它的内心与生俱来是热诚的,与耕耘它的农民的心是一样的。没有谁会像农民那样,如此动情如此准确地感知到土地的温度。升温了,他们播种。降温了,他们收获。农民是用手足来与土地亲热的,说他们与土地有手足之情,一点也不为过。到了后来,农民就把自己埋在了土里。生离不开它,死也要守着它。这是土地与农民的深情,没有谁可以把他们分割开来。

土地旁边是一栋栋新盖的农民小区。当然,这里和城里的住房毫无二致。我两年前来采访的时候,经常来到这里,与一位胥姓管理者见面。胥先生十分好客,从未表现出对我的厌烦。后来,他还向我介绍了一家人的生活情况,让我对他心生钦佩。而我一走进这座农民小区,感慨就油然升起。假如不是互联网与农民结合,那么,这一切会在什么时候才可以出现?或者,会不会出现?

那么,是土地上的什么基因,传递给了这里的农民们?让这里的农民坚守着它,又改变了它。

他们原有的一切,都在彻底改变。

四点,杨书记没来。

五点,杨书记还是没来。

六点了,仍然没见到他的身影。我忍住不打电话催他。

六点半,他急匆匆地回来了,我一阵欢喜。

然而,他刚一进屋,许多人也紧随着进了屋,看样子都有紧迫的事等着向他汇报。

在这么多人的面前,杨书记指着一位名叫杨婷婷的女党委委员说,要说沙集农民电商,从根到梢,她知道骨子。别说骨子,连骨髓她都知道。要不,你先去采访她,我处理一点事。我说行啊。杨书记又说:“晚上好好拉!”

等我再回到杨帆书记办公室,他告诉我在小接待室等他一下。我理解为他可能准备晚上接受我的采访。那就等吧。

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我一个人坐在小接待室里,听到肚子咕咕叫了。我想,怎么吃饭呢?会不会不吃饭就接着采访呢?没有人告诉我怎么办。就这样又等了约一个小时,才见到来人推门说:“现在正在开班子会,明天有许多事要做。杨书记说,要不你先回去,再找时间吧。”

是一种什么力量,驱使世上每一个人都如此地忙碌?而又产生了一种忙碌的人为另一种忙碌的人而忙碌?另一种忙碌的人为了忙碌,又忽视了因他而忙碌的人?

杨帆书记在这个会议上,也许和大家正在制定农民电商发展的新策略和新措施吧!

在沮丧和委屈的情绪中,我回到家躺在床上,心里却跳出了这样一行字:东风,沙集,这是一片在忙碌中创造的中国土地。

第二章 三剑客

说到东风村,不能不提到“三剑客”,没有“三剑客”的带动,东风淘宝也不会有今天的波澜壮阔。

东风村,现在是一个被互联网改变了的村庄,起初又是什么样子?

据村里人传说,明末清初,这里有一白姓人家,在村头盖了一座小小的土地庙,谁家里有人去世了,到庙前举行“点汤”,祈福平安,安慰逝去的灵魂。村子由此得名“白庙村”。“文革”时期,“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革命的白庙人民革了自己的命,他们坚信斗争的哲学,其乐无穷,无往而不胜,毫不犹豫地与旧的历史彻底决裂,为自己的村庄更名为东风村。而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1975年,革命的东风村一分为二,一个叫白庙大队,一个叫孙庄大队。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为白庙村和孙庄村。2011年11月,又合为一村。这一合,又合出事来了,叫什么村名呢?叫白庙村,孙庄村的人不同意,叫孙庄村,白庙村人不答应。上级领导有办法,两村各取一字,叫白孙村。哪知此后原孙庄村人流年不利,一年中不明不白死了许多人,便认定村名“妨”了孙庄村,必须重改,但又不同意改叫白庙村。叫了白庙村,这孙庄村人不就是像入赘到女方家的男人一样吗,不仅没有了自己的姓,连带着老祖宗的地位也丢掉了。怎么办?那就重新改回去还叫革命的东风村吧。对这个提议两个村里的人都无话可说,谁会不热爱不支持革命的东风村呢?是夜,一道闪电从村庄上空划过,刹那间天地间亮如白昼。村里人说,这是吉祥之光,预示着东风村从此发达兴旺,六畜相安,人丁昌盛,好日子一片光明。

这当然只是一个村庄的传说和神话,不足采信,也不必抹去。就如同后来有人说,那夜空中的三道闪电,就是农民电商落在东风村的先兆,就是后来的“三剑客”!

东风村总面积仅6平方公里,可耕地4489亩,11个自然庄,13个村民小组,1180户,4782口村民。我第一次去的这一年——2014年末,据统计,农民电商已达612家,网店2000多个,带动相关产业物流、快递32家,板材贴面4家,家具配件1家,就地转移劳动力2042人,交易额突破10个亿,生产销售的家具在淘宝网上拥有65%的份额。2009年,淘宝村概念刚刚出现,东风村是中国最早的三个淘宝村之一(另外两个是:浙江省义乌市江东街道青岩刘村和河北省清河县东高庄)。2014年,东风村接待了300多个参观考察团组。2015年1月9日,《人民日报》发文,说东风村是《一个被互联网改变的村庄》。而早在2013年阿里巴巴研究中心发布的年度报告中,东风村更是在全国8个省14个淘宝村中位居榜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淘宝第一村。

时间到了2017年,沙集镇的农民电商又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呢?全镇电商网店达到了1 .61万个,快递物流公司发展为136家。数字显示,睢宁县共有51个淘宝村,是江苏省最大的淘宝村集群,位居2017年全国十大淘宝村集群第6位,也是全国唯一以家具为特色的淘宝集群村。2017年12月8日,在第五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上,沙集镇获“2017中国淘宝镇”称号,并助推睢宁县成功获得了第七届全国淘宝峰会的举办权,睢宁县委副书记、县长朱明泉接过峰会会旗。在这届峰会上,睢宁县政协主席陈良先生荣获“淘宝村杰出推动者”称号,“三剑客”带头大哥孙寒荣获“淘宝村优秀带头人”称号。我想,现场的朱明泉县长、陈良主席、孙寒先生无疑是激动的,他们以睢宁县电子商务创造的奇迹,获得了第七届全国淘宝峰会的举办权,这是睢宁县全县人民的荣誉和骄傲。没在现场的县委书记贾兴民和所有的农民电商们,是自豪和欣慰的,他们以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充分的肯定。这是一大贡献。

是的,沙集镇是幸运的,沙集镇农民电商是幸运的。贾兴民在沙集镇调研之后说,要举全县之力打造沙集镇——徐州的东大门。朱明泉在一次次调研中强调,要全力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破解困局和瓶颈。陈良主席从任副县长始至今天,一直分管全县的电子商务,农民电商每前进一步,都留下他的汗水和足迹。当然,还有那些沙集之外、睢宁之外,关心沙集农民电商发展的各级领导,以及专家、学者们,他们也应分享这一荣誉。

县委、县政府为沙集创建“电商小镇”,为“沙集模式”不断丰富、充实,从1 .0迈向3 .0,出台了一系列“红头文件”,如《关于大力推进“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如《关于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意见》等等,引领全县电子商务向更广阔的天地腾飞!

人们在此时此刻,又一次回想起东风村,回想起沙集镇的电商“三剑客”。

早在2006年,沙集镇东风村一个叫孙寒、一个叫陈雷、一个叫夏凯,人称淘宝“三剑客”的年轻人,先后在淘宝网上注册了网店,尝试销售简约时尚的木制组合家具,获得成功。这些“卖木条子”的行为引起周围村民的效仿。到2008年,全镇电子商务销售额已达4000万元,初具规模。

2009年,东风村农民电子商务呈现井喷势头,迅速扩张。所在的沙集镇当年有网店400余个,家具销售额达1亿元;

2010年,网店数超1000个,销售额超3亿元;

2011年,网店数达到1500余个,销售额超6亿元,经由媒介和阿里平台等外部推动,迅速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

阿里研究院在《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4)》中披露:“在淘宝网上搜索关键词‘子母床’,销量前12个商品中,9个来自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而根据阿里研究院统计,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一年间,睢宁县出售子母床订单总额达6 .5亿,在这个特色单品上,当地农民将产品做到了极致。”

此前的2010年9月杭州第七届全球网商大会上,在全球网商评比中沙集镇东风村荣获第一个也是大会唯一一个“最佳网商沃土奖”。

2010年12月18—19日,由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阿里巴巴集团主办的“农村电子商务暨‘沙集模式’高层研究会”在它的原发地睢宁县召开。

2010年12月,沙集镇东风村被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授予“中国电子商务农村创业优秀奖”。

2011年2月22日,由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阿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农村电子商务“沙集模式”调研报告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商务部、农业部、工信部、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中国互联网协会等机构、院校的官员和专家学者,以及江苏省睢宁县和沙集镇的领导、网商代表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引发海内外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以东风村为代表的农民网商自发利用淘宝网开展电子商务创业致富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点燃了全国各地农村应用电子商务的巨大热情。

2011年5月,江苏省推进农村信息化现场会在睢宁召开,沙集镇被授予省内第一个“江苏省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称号。

2012年12月,沙集电子商务创业园获选江苏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2013年11月,沙集镇东风村获“中国淘宝村”称号。

2014年9月,沙集镇被评为“全国扶贫先进集体”。

沙集镇和东风村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先后迎来中国社科院、国家行政学院、商务部、工信部、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等“国”字号贵宾。温家宝总理曾专门做出批示“要注意总结沙集的经验”;现中共中央常委、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亲自到沙集镇来考察调研。省委书记罗志军批示“按总理要求总结沙集经验,促进专业化、信息化,致富农民”;省长李学勇批示“深入总结沙集经验,探索并推广依靠信息化带动农民致富的有效模式和做法”。石泰峰、黄莉新等省领导以及省发改委、商务厅、经信委等部门主要领导均到沙集调研电子商务发展。2016年秋天,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更是来到东风村,与农民电商做面对面的交流,他为沙集镇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而万分欣喜。

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网商家具产品从最初的鞋架、书架等简易木格拼装家具,发展到板式、实木、钢木结构,并向服装、休闲食品、箱包、鞋类、土特产等(从本地产品向外地产品)延伸。以2012年为例,11亿元的网销额中,板式家具占6亿元,实木家具占4亿元,木工和机械家具配件占7000万元,手机电子配件销售额占5800万元,服装、内衣销售额占500万元。非家具类产品销售额所占比例还不高,但长期来看必然呈现扩大趋势。同时,产品生产水平不断提升。短短几年,沙集镇家具网销产品的生产能力和设计水平不断取得突破,产品从最初的简单仿制走向自主设计,从土生土长走向品牌创建。目前,有些网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设计能力,能够根据消费者的要求,按需设计图纸,量身定做,满足全国各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现在,沙集电商仍然以网店和商城线上交易为主,线上的销售比例约占90%,线下交易约占10%。但是,随着网商的快速增加,网上交易平台已不再局限于淘宝,已经拓展到了天猫、易趣、拍拍、京东商城、亚马逊等多个交易平台。同时,沙集家具网销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木材板材供应、物流、木工机械、五金配件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并带动了金融、电力、电信服务的大提升。

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众电商创业排行榜”上,在大众电商创业最活跃的50个县中,睢宁县名列第21位。这一年电子交易额超过153亿元,带动近20万人就业。全县共有电商2 .6万人,网店3 .7万余家。淘宝村集群以15个淘宝镇、50个淘宝村的数量,位居江苏省第一位。其中沙集镇实现17个行政村全覆盖。全县400个行政村,村级电商服务网点形成了全覆盖。县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了“农村淘宝”项目,帮助农村淘宝合伙人实现网络创业。这一切,标志着这里的农民电子商务登上了一个个崭新的高地,在祖国大地上竖立起了标杆!预计到2017年底,东风村网上销售家具将达到30亿元,沙集镇将达到80亿元,睢宁县将超过100亿元(实际等到了2017年,东风村网销家具实现了30亿元,沙集镇实现了90亿元,而睢宁县突破了200亿元) !

我们来逐一认识“三剑客”。孙寒

孙寒是“三剑客”的带头大哥。

我去采访孙寒,过程极为不顺,简直有泪奔的感觉!第一次到了他家,他在住地宿迁还未回来。打电话联系他的人叫我等,那就等吧。有的人为了见一位重要人物,可以蹲守个三天三夜,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等孙寒一会儿呢?人家可是东风村淘宝第一人啊!总算是在焦急中等到了他。略做介绍后,他说他昨晚的腰岔气了,手头还有些业务要急着先处理一下,让我稍等一会。这一稍等,一个冬日的上午就过去了,看他没有过来与我交谈的意思,尴尬的我就自找台阶提出另外再约时间。

我约的是当天下午,而这天下午我一直没有等到他。于是,告诉他的员工,明天上午我再来访他。

第二天早上我到了之后,昨天见到的那位员工告诉我,孙老板还没回来,什么时候回来,没有人知道。这位员工还说,你也不用再问我了,他今天可能都不会回来。什么事?什么事他也不用告诉我啊!

第三天我去时,依然没有见到他本人。

采访东风村淘宝的发展,孙寒是不能不写的人物,因为没有孙寒,也许就没有今天东风村的淘宝大潮汹涌。如同挖井,他是挖第一铣的人!

我真的纠结了!因为我还一时无法把握真实的孙寒。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干吗呀?第一人又有什么了不起?没有孙寒,还可以有别的什么寒,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一个时代的到来,必定会推出一个或一批时代人物。用得着这么冷拒我吗?

在等待的沮丧中,我再一次浏览收集到的有关孙寒的文字:

孙寒出生于1982年,虽然住在东风村,但自己没干过农活。他只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割麦子割伤了脚,从此就再也没有下过田。为了补贴家用,孙寒的妈妈在街上摆摊卖布,在后来媒体的解读中,这成了孙寒家“有商业氛围”的证据。在南京读大学时(他实际上一天大学门也没进过——后来孙寒亲口对我说的) ,孙寒梦想过当模特、当演员,满脑子都是繁华的都市生活。他也的确长得不是一般的英俊。他还真的尝试做过群众演员、保安,还在做生意的亲戚家帮忙搬酒坛子,可一个月只能赚几百块钱,这样的收入要在大城市生活几乎是天方夜谭。现实打碎了他的美梦。孙寒回到故乡睢宁,当上了某移动公司的客服经理,也就是营业员,一个月两千元工资,这在当时的农村是很体面的。可惜因为脑袋太过“灵光”,倒卖公司做促销活动的手机赚差价,被公司发现后,孙寒被迫辞职(实际上是被开除了)。失业回家整天玩电脑的孙寒成了父母的心病。村里不能上网,为了给电脑装上宽带,孙寒天天跑镇上电信局,软磨硬泡了一个礼拜,电信局终于答应给他装了。在父母看来,家里这台电脑是孙寒不务正业的铁证,“每天没有进账还要花电费”。但正是这台电脑,让孙寒开始接触互联网,并找到了创业的机会。

一次,他拿了30张话费充值卡(这是他被辞退时的工资报酬)在网上卖,没想到一夜售罄,这让他开始对电子商务产生了兴趣,“觉得可以成为生存的手段”。2006年,孙寒正式开了家淘宝店,经营一些小饰品和小挂件,利润很薄,每月只能挣2000元,“养活自己是可以了”。2007年孙寒结婚了,他感到肩上多了一份家庭的责任,男子汉的责任。觉得每月2000元的收入要养家有点悬,而且淘宝上已经有一万多家同类网店,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孙寒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灵感来得很偶然。2007年的一天,孙寒(同去的还有“三剑客”之一的陈雷)去上海,在看似无意实则有意中,发现某种家具很有创意。在网上查询后,孙寒发现这种简约时尚的家具,很受大城市白领的青睐,很有市场,工艺要求不高,在农村生产制作成本不高,利润空间肯定可观。于是,孙寒在那里买了一套收纳架,拿回来照着样子画成图找木工仿制。孙寒说:“我并不是纯粹的仿制,而是在细节上做了一些改进。比如别人的产品在接口处用螺丝固定,我改成卡扣设计,更实用,更美观,更容易组装,比较适合拆开来运输。”当时,沙集镇只有一家快递公司EM S,为了降低成本,孙寒与陈雷合作,和EM S签了一个协议,如果一个月邮费能达到4000元,就可以要求单笔邮费给予优惠。由于样式时髦,价格便宜,家具在淘宝上大卖。不到一年的时间,孙寒挣了十几万元,“比‘北上广’的白领挣的还要多”。

东风村的村民们发现孙寒家进进出出的货车越来越多,隐约听说他在网上卖家具挣了大钱,却摸不透其中的名堂。没过多久,住在对门的王朴找上门来。王朴跟孙寒同龄,他兄弟仨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没读上几年书就去干塑料回收再加工的买卖。干塑料挺辛苦的,每天能赚三五十块钱就不错了。可住在对门的孙寒就不一样了,不用出门,只要坐在家上上网,一天就能赚几百千把块。这让王朴很好奇,这生意是怎么个做法?钱是怎么弄到他兜里的?孙寒把开网店的“奥妙”告诉王朴,王朴立刻觉得比干塑料轻松,挣钱又多,于是央求孙寒帮他注册店铺,教他开店。注册——找资料设计——批量生产——拍照传上网——销售——用支付宝第三方付款。可王朴那时连打字都不会,只能用“一指禅”(东风村农民淘宝,许多人一开始都是“一指禅”) ,想用“五指禅”来敲键盘,手指不听话,分不开,合不拢。这就是东风村著名的“一指禅”开网店的来历。

对于一开始的生疏,王朴并不讳言:“第一笔生意来的时候,基本都是在跟孙寒通电话,让他告诉我哪一步该做什么。虽然起步晚,但是我的运气不错。”在淘宝上开店不久,正好赶上淘宝做推广活动,信誉在99%以上的店家可以参加首页上的商品展示。“刚好我注意到了,就去报名。当时没有多少人在网上做家具,淘宝就把我放在了首页的推广页面上。”借着这个契机,王朴的淘宝店信誉度和客流量迅速飙升,尝到了甜头的王朴在后来淘宝举办的推广活动中几乎没有缺席过。“效果很明显,此后三年我的‘宝贝’在家具类里一直排名在前,不过,淘宝网也看到了推广的效果,已经针对这些推广开始收费。”王朴现在已经是东风村数一数二的“家具生产大户”。在他生产车间的一角,堆满了当天待发的家具,专门负责给家具打包的工人就有四五个。“多的时候,一天要打几百个包裹,每月销售额在60万元左右。”这些包裹一半通过王朴的淘宝店售出,另一半被批发给村子里没有开厂的村民。“即便是加班加点,产量还是跟不上。”春节放假期间,压了一大批单子,为了补上缺额,王朴不得不每天和员工一起加班到很晚。 “工人的工资也涨了一倍,有的一个月可以拿到3600元。”

在王朴之后,越来越多的村民们发现,开网店既不影响种庄稼,又没有太大的成本投入,纷纷找到孙寒、王朴等人“取经”。“以前不敢做是觉得学电脑很难,后来看王朴都能做,我们觉得自己应该也能做。”王朴把从孙寒那儿学来的方法教给弟弟,弟弟再教给朋友,东风村的网店就这样快速扩张起来。“宁可借给你钱,也不传你手艺。”“帮钱不帮艺。”这是中国农村流传千年的古训。这是生意,教会一个就多了一个竞争对手。“三剑客”有些担心。孙寒觉得,必须有所动作了。2008年,他把陈雷、夏凯和王朴兄弟约在一起,开了个“保密会议”,五个人签了协议,承诺“不再发展下线”。实际上,在当时的农村,这种“保密协议”根本没有任何约束力,根本不会起到什么作用。(所有对“保密协议”做出过承诺的人,没有一个不违反当初的诺言的!)当他们回到家里,堂弟的表亲、舅舅的小姨子之类的亲戚、熟人找上门来,该教的还是得教。总不能因为开个网店把亲戚都给得罪了吧?根深蒂固的传统亲朋观念,在这儿发挥了作用,为推动淘宝的裂变扩张立了大功。

农村庞大的亲缘关系最终让这份按了手印的协议不了了之,东风村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被推向了“全民淘宝”的道路。

东风村所有网店都和孙寒卖几乎一模一样的家具,一开始是从孙寒、王朴等人的工厂里拿货,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又模仿孙寒在家里办工厂,生产一样的产品,连挂在淘宝店里的照片、产品参数和说明都是直接从孙寒的网上“扒”下来的。

进入孙寒的家,院子里堆满了包装好的待发的家具,什么五格书橱,七格书橱,什么桌子,椅子,车间里外的工人都在忙碌着。据陪同我去的王君甫说这块占地六七亩的地方,是村里当年特批给他的。王君甫一进院子,有一位年纪稍长的人同他打过招呼后,冷不丁地问他,为什么孙寒入党的问题老不解决啊?王君甫笑笑说,你急什么啊,到条件成熟时还用得着你问吗?那人说,什么叫条件成熟啊,他做了这么大的贡献,条件还不成熟吗?我也感到纳闷,这问话的人是谁?口气这么有底气?王君甫悄悄告诉我,这就是孙寒的父亲。对于孙寒入党的事,他比孙寒还着急。

孙寒的父亲对儿子的入党有着那么强烈的要求。看得出,他觉得儿子能入党,是上级对他的肯定,是一个家庭的荣耀。

我对孙寒父亲产生了兴趣。既然孙寒不在,知子莫如父,趁着这个机会,让他说说儿子不是很好的主意吗?

52岁的孙寒父亲,是一个很精神的男子,手里拿着工具,站在清晨的院子里,一脸的笑容,遮掩不住一身的满足。美哒哒的。

你能不能给我说说你的儿子啊?

他有什么好说的,不还是以前说的那些事。铺天盖地,到处都是!

加工车间里有人探头探脑向我们张望。

这老孙头(还不能算个标准老头) ,推托了一会,还是忍不住讲了起来:

说真话,这东风这沙集的淘宝,还真是孙寒带动起来的。弄成现在这个样子,不来看的人,谁也不相信,谁也想象不到。有的人看过了,嘴咋咋的还不相信,不相信也无话可说。眼前事实摆在那里啊!孙寒是2006年从移动公司回来后开始淘宝的。一开始做的时候,全家人都反对,我更不赞成。这电脑上怎么做生意?什么叫互联网?儿子说我不懂。我说东西怎么发,钱怎么结?何况,他这一台电脑,还是去问他五爷借的钱买来的。我想,他可能是没事干,就是图玩的,聊聊天。聊就聊吧,省得憋出毛病来,比在外头野跑叫家里放心多了。那时候,我们看玩电脑聊天的,都觉得是不学好的人才干的!可他一连半个月,每天聊天到深更半夜,也不睡。这孩子不会有精神病吧?谁知道他真卖出东西了,都是些小玩意小百货之类。2007年阴历正月十三他结婚了,结婚这一个多月里,他网店也不开了。一个多月后,小两口出去跑了一圈回来,突然对我说要打家具卖。我又怀疑了,卖家具,那么大的东西,怎么包装?俺家祖祖辈辈使过家具,从来也没做过家具。他说我自己设计。于是他自己在墙上打眼,比比画画,去找人做些木条子家具,为了帮他,我们一家人也都跟上去了,不是为了挣钱,是为了孩子,总得支持他吧!后来真的就卖出去了。那时他没有货源,就连白加黑去找木匠加工。他又没有多少本钱,就对加工的木匠说,我拿你的货,卖过以后给钱,人家答应了。干了不到一年,当中也出了许多事。在东风村,不挣钱的买卖没人学,一有挣钱的买卖,想学的人都来了。矛盾也就出来了。他忽然说要自己开木条厂,自己买来材料自己加工。家具厂也真的很快开起来了,别人看他这么干能挣钱,又都来学去了。他干了有两年,这木条子家具就不再做了,改做板式家具了。做得大了,村里批给了这块地方支持他,就做成了现在的规模,有二十多个工人在这里干活。

也就是正讲到这里的时候,孙寒从宿迁回来了。他的父亲就不再说了,离开屋子到外面招呼人干活去了。孙寒如前文所说,他以腰岔气和有业务处理为由,当时并没有接受我们的采访,晾了我!采访之前就听人说,天天有人来采访孙寒,有的一天来几拨,人家还有活要干,都被采访弄怕了,怕孙寒不会有时间陪你聊的。结果,他的妻子在一台电脑前做着客服,他在另一台电脑前和另一位淘宝人也是后来制造“专利风波”的“搅局人”徐松谈着淘宝上的业务。我在一边好像根本就不存在一样。

这时,孙寒的母亲进来问孙寒:“你的腰是怎么弄闪(岔气)的?”“系鞋带闪的。”孙寒回道。“我怎么系一百遍鞋带也没闪过腰?”“你系一辈子鞋带也不会闪腰的!”

……

他妈妈抱着孙子,就不再说什么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