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命脉系三农:深化农业结构改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18:14:31

点击下载

作者:徐滇庆,李昕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济命脉系三农:深化农业结构改革

经济命脉系三农:深化农业结构改革试读:

序言

在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指出:“高度重视农业,千方百计使今年农业有一个好收成。农业不仅是整个经济的命脉,而且就今年来讲,关系今年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关系是否能够管好通胀预期。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温总理的讲话指明了方向: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力争好收成。为此,我们必须通过深入研究,大刀阔斧地改革农业生产结构,在农业生产上不断创新,开辟新的领域,从村镇银行改革入手疏通农村金融渠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持续增长,达成中央下达的任务。

从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谈的都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有目共睹,近年来中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是城乡差距却仍在不断扩大,三农问题依然非常严峻。不出所料,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依然锁定三农问题。(1982年,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明确“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迄今已经将近30年了。)在连续6年获得农业丰收之后,如今已经到了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幅度调整农业生产和粮食库存结构的关键时刻。

毫无疑问,粮食安全,事关重要,万万不能掉以轻心。可是,过犹不及,如果人们对于粮食安全存在着莫名其妙的恐惧,不敢放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那就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去了。千万注意,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类似的教训,一个倾向掩盖了另外一个倾向。目前,许多重要的三农问题尚未展开深入的探讨和争论,人们各持一端,似是而非。好像各方说的都有理,结果,举棋不定,犹豫徘徊,因循守旧,在传统农业结构上打圈圈,走不出新路来。正确的经济政策必然来源于调查研究,需要尽可能全面地掌握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讨论经济问题一定要进行效益和成本定量分析,寻找最适合国情的发展途径。只有真正了解国际粮食市场的格局和历史上粮食制裁的机理和始末才能打破旧观念的束缚,破除对粮食制裁的恐惧,大胆地改革农业生产和粮食库存结构。

我们注意到中国储粮系统和先进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几亿农民还在采用秦始皇时代的方式,用木箱、水缸来储存粮食,每年被老鼠和蛀虫吃掉的粮食高达数千万吨。粮食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帮助农民改进储粮系统,但是缺乏魄力,缺乏统筹协调,步子不够大。为什么我们还要在低水平上爬行?只要设计好金融、物流和制造维护系统,完全可以引进最先进的技术,一步到位,后来居上。资金不是问题,利润不是问题,技术不是问题,需求更不是问题,缺乏新鲜思路才是真正的障碍。

如何才能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人人都知道中国的贫富差距很大,导致中国基尼系数不断变大的主要因素是城乡差距。中国最穷的穷人不是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而是在西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必须有步骤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可是,许多文章却声称中国已经没有剩余劳动力了,这个判断直接影响到劳工政策,而过早地设立最低工资线有可能堵塞农民就业的途径。讨论这个问题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考虑粮食安全的时候,要区分饲料和口粮,以谷物自给率作为粮食安全的主要指标。如果我们对粮食安全有信心,可以大幅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减少土地密集型作物播种面积,进口饲料、置换出土地、种植经济作物,从而帮助农民提高收入。如果进口饲料在经济上合算,宁肯将部分土地休耕也要增加进口,但是务必保持农田性质不变,保持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弹性。要区分粮食生产能力和实际粮食产量这两个概念。只要粮食生产能力保持在需求总量的95%以上就符合粮食安全的要求,而实际自给率则可以低于这个标准。

在2010年的一号文件中再度提到农村金融改革,希望草根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尽快浮出水面。从2000年成立长城金融研究所至今已经10年了,可是在开放民营银行方面仍然没有获得决定性的突破。金融改革在改建和创新之间犹豫徘徊,耽误了许多良好的机会。目前,在开放村镇银行的过程中我们依然在维持旧的金融监管理念,设置许多不必要的束缚。如果不改变思路,恐怕还会走上老路,一放就乱,一抓就死。好在经过10多年的摸索,开放民营银行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相关的理论也较之10年前更为丰富,只要下决心,完全可能开创出农村金融的新局面。

并不是所有的经济问题都能定量研究,也并不需要对每个课题都建立数学模型。可是,任何有关农业的研究必须有数据支持,千万不能信口开河,随意发挥。直到今天,我仍然肯定莱斯特·布朗先生的善意,可是由于他缺乏经济学训练,对中国的数据缺乏了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判断屡屡失误。在本书的研究中凡是引用数据的地方都反复核实,凡是能够建立数学模型的地方,我们都尽力而为,希望能够通过定量分析得出更为清晰的结论。即使不同意我们观点的朋友,也可以直接依托这些数据和模型来批评指教。如果是数据错了就更正,如果是模型错了就修改,只有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讨论才能深化人们的认识。

我是张培刚老师文革以后带的第一个研究生。1945年他在哈佛大学发表的论文《农业与工业化》早已成为发展经济学的经典。张老师认为工业化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民为代价,农业发展本身就是工业化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指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之后必然释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形成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推”力。城市收入的提高又会产生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拉”力。一推一拉,会使工业化进程顺利启动并实现良性运转。张老师的教诲加深了我对于三农问题的认识,产生了写作这本书的愿望。很快我们就要为张老师庆祝百岁寿辰了,我愿意将此书作为献给恩师的一份薄礼。

刘国光老师于1999年秋应邀访问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当我们看到农舍旁一个个粮仓的时候,刘老师很敏锐地指出,中国有可能借鉴这种储粮方式。转眼之间10多年过去了,我在刘老师的鼓励下深入调查研究了加拿大的储粮系统。他非常高兴,亲自修改我的文章,并且推荐给有关领导。他多次鼓励我抓紧农村金融研究,不仅要在理论上把道理讲清楚,还要拿出具体可行的方案来。正是刘老师对农村经济的高度关注和责任心激起了我写这本书的干劲。

于宗先老师是我们经济学界的前辈。他经常询问我还有什么新的研究课题,鼓励我不断挑战权威,大胆创新。每当我有什么新作,一定首先寄去给于老师。令人十分感动的是,他老人家每次都从头看到尾,指出失误之处,提出非常宝贵的建议。我能得到前辈的指教,何其幸哉!

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帮助。丁声俊教授是研究粮食问题的专家,他冒着酷暑,不辞辛苦赶到北大来,给我不少帮助和指点。周其仁、卢锋教授在中国农业研究上造诣颇深,每当我有困惑之时,都能从和他们的讨论和切磋中大大得益。我们衷心地感谢茅于轼、张曙光、郑玉歆、汤敏、左小蕾、文贯中、李玲、许定波、李稻葵、霍德明、巴曙松、赵晓、钟伟等人的支持和帮助。

本书写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重大合作项目(70810107020)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09JJD790002)的资助。

衷心感谢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学术环境。在这里没有偏见、没有禁忌,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勇于探索。名义上我每年4个月在北大,8个月在加拿大。实际上几乎全部时间都花在中国经济研究上。非常感谢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休伦学院(Huron Colleg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给我提供了极好的研究条件。

如果还像以前一样表达对夫人的谢意,似乎重复次数太多。可是,确实如此,如果没有关克勤提供的后勤支持和各方面的帮助,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本书的写作根本就不可能。

李昕于2008年来到加拿大跟随我做博士论文,并于2009年顺利获得中山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我带过的博士生中,她的基础非常扎实,是最有效率,也最敬业的。她总能以最快的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交给她的科研任务,本书中大部分数据处理和回归分析都是她完成的。目前她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只要她持之以恒,一定前途无量。

我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很有缘分,多次合作都非常愉快。我非常钦佩华章的高效率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本书初稿包括两大部分:粮食安全和有关新农村建设的专题。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李文静在审阅初稿之后建议分开阐述,使得逻辑更清晰,内容更聚焦,便于读者思考和讨论。非常感谢她的真知灼见,对此马上进行了调整,在此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我以前很少涉及农业经济课题,学识浅薄。在本书中我直率地谈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但心里知道,难免有许多错误的地方,衷心地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教。让我们相互切磋,为三农问题献计献策,帮助中国农民彻底摆脱贫穷。徐滇庆第1章资源约束与增产潜力

·中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这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

·在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的约束下,中国农业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农户经营规模过小。第二,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粮食生产的用工量较高。第三,中国农村拥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必须通过多种渠道缓解农村就业压力。

·全国土地调查校正了耕地面积,增加约41%左右。由于耕地面积增加了,原先的谷物单产被高估了。有可能继续提高谷物单位产量,从而大大提高总产量。

·改善粮食储运系统,节约粮食的潜力极大。

·中产田的面积和粮食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提高单产的潜力非常大。

·只要采取正确的发展方针,依靠科学技术,增加农业投入,充分挖掘自然资源潜力,中国还可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任何悲观的论调都是没有根据的。

·全球粮食增产的前景非常乐观,谷物单产具有很大上升空间。全球土地资源的潜力巨大,中国耕地面积14329万公顷(1公倾=10000平方米),养活13亿人。美国耕地面积17444公顷,如果美国按照中国农民的方式经营可以养活16亿人。加拿大可以养活4.2亿人,澳大利亚可以养活4.5亿人。

·如果中国扩大谷物进口,不仅可以帮助那些身陷危机中的国家,同时也可以减少外贸顺差,有助于实现外汇收支平衡。中国的资源约束:人多地少还缺水

众所周知,中国有13亿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可是耕地资源却相对短缺。按照耕地面积,中国在世界上排名第三,可是按照人均耕地面积,中国几乎要排在最后。中国多山,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0%左右。相当一部分国土处于干旱、半干旱、高寒地带,耕地面积只占全部国土面积的9.86%。(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屯出版社,2001年,P175。)

在2005年,全球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24公顷,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109公顷,还不到世界平均数的一半。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以及人口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还在继续下降。由表1-1可见,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人均耕地面积分别是中国的5.3、7.89、12.7和21.6倍。表1-1 人均耕地面积(2007年)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09,P10,P101。

中国不仅人均耕地少,可供开发的荒地资源也很少。根据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的资料,全国宜耕荒地3537万公顷(53050万亩),人均宜耕荒地资源不到0.03公顷。其中,东北三省有817万公顷(12255万亩),占23.1%;内蒙古有839万公顷(12588万亩),占23.8%;西北有1193万公顷,占33.7%。

宜农荒地可分为三类。第一类,100万公顷(1500万亩)为无限制因素的后备耕地;第二类,1867万公顷(2.8亿亩),受到轻度的干旱、洪涝及盐碱等的限制;第三类,1467万公顷(2.2亿亩),开发受到较严重的限制。估计在2030年前第一类有可能全部被利用,第二类的利用率可能达到40%,第三类只有10%有可能被利用。也就是说,在2030年前有可能开发出1000万公顷(1.5亿亩)耕地。(参见尹成杰,《粮安天下》。)不过,这些后备耕地资源大部分在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土质较差。若要开发这些耕地,需要克服干旱、洪涝、盐碱和土层侵蚀等许多不利因素,开发费用和耕种成本都很高。

中国不仅人多地少还缺水,全国年均降水为630毫米,人均水资源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4。中国的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北方地区拥有全国耕地面积64%,仅有水资源总量的19%。北方农田经常遭遇严重的干旱。1998年全国农业灌溉用水为3874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76.8%。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用水和城市居民用水大幅增加,农业灌溉用水比例将会日益下降。预计2030年农业灌溉用水量将比目前减少15%,占总供水量比重将降低到66%左右。

中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这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土地和水资源这两个约束不可能出现根本性的改变。中国农业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寻求突破和发展。

在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的约束下,中国农业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农户经营规模过小。中国2007年耕地面积1.2亿万公顷,农业就业人员3.065亿,每个农业劳动力仅占有0.39公顷耕地,是世界上农户生产规模最小的国家之一,严重阻碍农业机械化的实现。(耕地面积和农业就业人员数据来自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9,P51。)

第二,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粮食生产的用工量较高。由于人均耕地少,经营规模小,不得不在小块土地上投入大量劳动力。中国生产每吨谷物的用工量比美国高540倍左右。

第三,中国农村拥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各个研究机构的估计数字相差较大。比较保守的估计为1.5亿人。还有人估计高达2.5亿人。(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析请见本书第10章。)每年全国新增就业岗位大约1000万个,其中大部分被城市新增就业青年占用,分到农村的数量极为有限。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渠道缓解农村就业压力。中国增产粮食的潜力

中国完全有可能立足国内资源,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中国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1.提高粮食单产

长期以来,人们有个误解,认为中国粮食作物的单产已经很高,增产的空间不大了。造成这个误解的原因是中国的耕地面积数据不准确。由于农业税费和耕地面积有关,因此,许多农民隐瞒新开垦的土地。地方政府出于本身利益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的地方支持农民低估、低报耕地面积。有些地方上报的土地数量一直维持20世纪50年代的数字。由于耕地面积被低估了,自然单位面积的产量显得很高,压缩了增产的可能性。

国家统计局在1995年公布全国耕地面积为9497.09万公顷,并且声明:“……实有耕地面积数字偏小,有待进一步核查。”近年来,有关部门采用卫星红外遥感技术测量,所得数据显示耕地及园地面积合计为1.39亿公顷(19.8亿~20亿亩)。这个数字比以前公布的耕地面积大4403万公顷,相当于原有耕地面积的46.3%。这个新的数据震撼了研究中国农业的专家。别说美国人布朗,就是研究中国农业问题的专家,有几个人会料到真实的耕地面积和统计数据相差这么大?难怪外国人在研究中国问题的时候经常犯下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卫星遥测的耕地面积包括部分地埂及田间小路等,统计部门认为实际耕地面积可能略低于卫星遥测数。

最近几年,中国动员50多万人,投入10亿多元,前后历时10年,进行了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344亿公顷(20.16亿亩),与遥感测量的数据相当接近。比以前公布的耕地面积多了将近3900万公顷,增加约41%左右。湖北监利县的一位乡干部李昌平说,他们乡的土地面积上报是4.7万亩,实际是6万多亩。(参见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P56。)

校正耕地面积的意义很大。用粮食总产量除以耕地面积得出各种粮食作物单产。由于统计的耕地面积偏小,就夸大了粮食单产。根据原有耕地数据,中国的稻谷和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增产的空间不大了。很明显,由于耕地面积增加了,原先的谷物单产被高估了。因此,有可能继续提高谷物单位产量,从而大大提高总产量(见表1-2)。资料来源:尹成杰,《粮安天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第325页。

根据更新以后的数据,中国和一些先进国家相比,单位耕地面积的谷物产量尚有很大差距。例如,中国稻谷每公顷产量为4100公斤,埃及、美国和日本分别比我国高103%、56%和53%。中国小麦每公顷产量为2354公斤,英、法、德三国分别比中国高189%、176%和154%。中国的玉米和大豆的每公顷产量不仅离先进国家的产量很远,而且尚未达到世界平均单产水平。中国玉米每公顷产量为3203公斤,而发达国家平均每公顷产量为6425公斤,比中国高出一倍左右。一些玉米单产较高的国家如意大利、美国和法国比中国高146%~165%,由此可见,玉米增产潜力远比稻谷和小麦为大。中国的玉米播种面积很大。2007年玉米播种面积为2947.8万公顷,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9.2%左右。玉米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30.3%,提高玉米单产对增加谷物生产总量的作用很大。

因为拥有丰富的农村劳动力和较为先进的农业技术,所以,中国不仅能够赶上各国平均单产水平,而且有可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按照粮食产量的高低排列,过去中国粮食品种顺序为稻谷、小麦、玉米。目前为稻谷、玉米、小麦(见表1-3)。预计2030年前后其顺序可能为玉米、稻谷、小麦。表1-3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的国际对比(1961~2007)资料来源:FAO database.

目前,不同地区单位面积产量相差很大。以水稻为例,1994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单产最高的为甘肃、宁夏和天津。每公顷产量分别为8350公斤、8172公斤和7930公斤。最低者为海南、广西和陕西,每公顷产量分别为3929公斤、4373公斤和4453公斤。最高者和最低者相差近一倍。对于小麦来说,差别就更大了。最高者北京每公顷产量为5932公斤,最低者广西的产量为1136公斤,相差5倍以上。玉米单产最高者北京为每公顷7200公斤,福建产量最低,为2171公斤,两者也相差3倍以上。应当说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有很多不可比较的因素。尽管单产低的地区可能达不到高产地区的水平,但依然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2.改造中产田

目前中国耕地当中高产田约占21%,中产田为56%,低产田为23%。中产田的面积和粮食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提高单产的潜力非常大。中产田当中有些质量很好的耕地,由于农民投入较少,经营管理较差,以至于单产较低。还有一些中产田受到轻度洪涝的威胁,或者灌溉条件较差、有盐碱化、水土流失等。只要发挥农民积极性,加强投入,推广现有科技成果,有可能迅速提高这些田地的产量。

3.推广科技成果

推广现有的和新的科技成果,培育新的高产、耐旱、耐盐碱、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推广和改善新的耕作栽培、节水灌溉技术等。

4.提高抗击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

目前,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巨大。根据农业部统计,1995年仅仅由于病虫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就达到1113万吨。随着国力充实,科学技术进步,我国抵抗各种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综合能力正在不断加强。

5.节约粮食的潜力极大

据统计,在粮食的收割、储存、运输、加工和使用上的损失占粮食产量的15%以上。每年都有几千万吨的粮食被老鼠、蛀虫吃掉了。在过去几十年内粮食部门把注意力放在国有粮库身上,而忽视了几亿农户的储粮。如果能推广使用现代化粮仓,仅仅从老鼠、蛀虫嘴里抢回来的粮食就可能达到几千万吨。人人都知道,要增产1000万吨粮食有多不容易,可是,到了手里的粮食却被老鼠、蛀虫损耗了,实在太可惜了。因此,有必要全面推进粮食储运系统改革,大幅度减少这些损失。(关于改革中国粮食储运系统的研究请参见本书第4章。)

6.综合开发食品来源

除了1.34亿公顷耕地外,中国还有大量草地、林地、荒地以及大面积的内陆水域和海洋水域。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非耕地资源,例如,发展淡水和海水渔业,综合开发海洋资源,利用山地和荒地种植果林,综合开发南方山区面积约达6000万公顷的荒山荒坡发展畜牧业,多方位增加食品来源。

总之,只要采取正确的发展方针,依靠科学技术,增加农业投入,充分挖掘自然资源潜力,中国还可以生产更多的粮食,完全有可能达到粮食基本自给,因此,任何悲观的论调都是没有根据的。全球粮食供给的潜力

如果中国大幅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外部粮食来源是否靠得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一定要检查,世界各国还有没有增加粮食生产的潜力。如果各国已经接近了粮食生产的极限,那么,如果中国增加谷物进口,很可能造成全球粮食短缺,抬高粮价。如果世界主要谷物生产国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那么,中国就有条件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全面扩大国际合作。

人们常说,中国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20%的人口。这本身就已经说明,按照中国农民的经营方式,充分利用现有耕地,完全可以提供更多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暂时忽略其他条件,以中国农业利用土地的能力来考虑各个主要粮食生产国的极限。假定这些国家能够像中国农民这样利用耕地,它们可以养活多少人?

中国耕地面积14329万公顷,养活13亿人。美国耕地面积17444万公顷,如果美国按照中国农民的方式经营可以养活16亿人。加拿大可以养活4.2亿人,澳大利亚可以养活4.5亿人。如今,美国只有3亿人,加拿大只有3298万人,澳大利亚只有2102万人,离它们可以支持的极限人口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见表1-4)。表1-4 各国耕地面积和可能支持的人口(2007年)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09,P240,P101。

全球粮食增产的前景非常乐观。主要有三条理由。

1.全球土地资源的潜力巨大

据统计,世界上适宜耕作的土地面积约为42亿公顷,占世界土地面积的30%左右。从1965年到2005年,世界耕地面积由12.9亿公顷增加到14.2亿公顷。平均每年增加305万公顷。年均增长0.22%。从全球来看,人类已经利用的耕地只有适宜耕地面积的33.8%。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相当低。阳光普照大地,只有1/3的土地种植庄稼,通过光合作用给人类提供口粮和饲料。其他的土地还处于闲置状态,这是对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到2005年,世界耕地总面积为14.2亿公顷,约占世界可耕土地总面积42亿公顷的34%,约占世界地表总面积134亿公顷的11%。)

从耕地面积来看,美国最大,为17444万公顷,印度次之,15965万公顷。中国位居世界第三,14330万公顷。可是,从耕地和陆地面积之比来看,印度的耕地为陆地面积的54%;中国是15%;美国19%;澳大利亚为6%;加拿大为5%(见表1-5)。表1-5 耕地面积与陆地面积之比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09,P11。

翻开地图,中国的西部是青藏高原,北部是内蒙古戈壁,西南部为横断山脉,这些地方都不利于耕作。中国的农业集中在东部地区。美国北面是五大湖,东面大西洋,西面太平洋,南面墨西哥湾,自然条件比中国好多了,可是美国的耕地面积占陆地面积的比例和中国差不多,这只能说明世界各国对于耕地的定义和标准并不完全一样。按照中国人的标准可能属于耕地,按照美国人的标准可能就不是。换言之,如果按照中国人的标准,美国还有许多耕地尚待开垦。澳大利亚、加拿大的耕地面积只有陆地面积的5%~6%。虽然澳大利亚有大片沙漠,加拿大北部有冻土区,但是可以开垦的面积绝对不止当前的数字。只要市场有足够的需求,这些国家的农民自然会开发出更多的耕地。

如果中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多进口一些粮食(大豆、小麦、玉米),无非是请这些国家将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反正土地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充分利用资源,多生产一些粮食。这些国家的农民有可能增加收入。中国农民将土地用于生产经济作物,增加收入,给世界各国提供更多的消费品。例如,进口大豆、玉米等饲料,出口大虾、肉类,改善各国民众生活水平。对于中国和外国民众都是双赢格局,何乐而不为?

2.谷物单产具有很大上升空间

从1961年到2000年,全球谷物增产1.4倍,可是播种面积仅仅从1961年的6.5亿公顷增加到2000年的6.7公顷。从2000年到2007年世界谷物产量从20.6亿吨上升为23.4亿吨,增加13.6%。收获面积维持在7亿公顷上下(见表1-6)。显然,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单产的提高。这说明现代科学技术(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合理施肥灌溉等)对于提高谷物单产仍然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马尔萨斯人口论中假设单位土地产出不变,没有充分估计到科学技术进步对谷物生产的促进作用。表1-6 世界谷物收获面积和产量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P379。

3.市场需求拉动谷物生产

在加拿大中部大平原地区有许多非常肥沃的土地,但是从来就没有被耕种过。理由很简单,种出来粮食卖给谁?加拿大拥有广袤的土地,却只有3200万人口。如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少说也能养活4亿人。加拿大农民有土地,有现代化机械,有足够的资金来源,要增加粮食产量轻而易举,最大的问题是谁买他们的粮食。每年加拿大农民都很慷慨地出清他们的仓库,将粮食无偿捐赠给非洲的饥民。可是,农民没有钱支付运费,只有靠政府或国际慈善机构支付运费。加拿大政府财政赤字连年,承担目前的运粮费用已经捉襟见肘,很难再增加预算。丰收年景,农民发愁,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多余的粮食。因此,加拿大的农业是“订单农业”,农民必须首先拿到订单,然后才决定播种面积。在这种情况下,耕地面积受制于市场需求,并不代表尚能开发的土地资源。谷物产出取决于有购买力的市场需求。当前,谷物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拉动。

毋庸置疑,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中国拥有很强的购买力。近年来外贸顺差连连刷新纪录。2006年外贸顺差为1774亿美元,2007年为2626亿美元,2008年上升为2955亿美元。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出口下降,与此同时,进口也下降,贸易顺差并不一定下降。在2009年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超过2.2万亿美元,雄踞世界第一。如果中国扩大谷物进口,不仅可以帮助那些身陷危机中的国家,同时也可以减少外贸顺差,有助于实现外汇收支平衡。即使参照国际市场上最高的谷物价格,按照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谷物进口量,在2004年中国净进口小麦616万吨,所需外汇也不超过12亿美元。对于中国的外汇储备而言,完全不成问题。

从这一点来看,只要中国出订单,创造对谷物的市场需求,许多国家都有可能大幅度增加播种面积,大大提高谷物的产量,这就为中国改革农业生产结构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第2章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尽管土地和人口不能流动,但是农产品可以越过边界。因此,各国有可能按照各自的资源禀赋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作物,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通过贸易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改善福利水平。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基本准则是:第一,让农民手里有更多的粮食;第二,让农民获得更高的利润;第三,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只要仔细衡量一下各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和净利润,必然得出结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减少大豆播种面积,改种稻谷、小麦和玉米。在相同条件下增加了农民收获的粮食总量,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减少农业用水量,获得更多的植物总量,可以通过贸易换回来更多大豆。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有双重含义:减少饲料播种面积,多种一些产量和利润都比较高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进口一些饲料,减轻对环境的压力,提高中国农民的福祉。

·担心中国承受不了外来冲击的想法在数量和价格上犯了双重错误,没有用动态观点来看待国际粮食市场。

·虽然中国有能力达到粮食完全自给,但是生产成本过高,代价太大。适度进口饲料,置换出宝贵的土地资源,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和自然资源多样化的特点,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农林牧渔业产品。经过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有可能成为农业高度集约化和大量出口农产品的国家。

·是否可以考虑将“立足国内,高度自给,少量进口,调剂余缺”略加调整,改为“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度进口,提高效益”?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务必深思熟虑,谋而后动,不能走极端。要有计划,有步骤,掌握时机,逐步推进。不要突然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大量粮食,应采用长期协议的方式适度进口,或者以跨国公司的形式在海外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从而避免世界粮价大幅度波动,避免冲击缺粮的穷国。农产品背后的比较优势

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可以大致上将农产品分为三类:

第一,土地密集型产品,如谷物、油料、畜牧业和水产捕捞业产品等。在生产过程中耗用劳动力较少,占用大量土地和水域。

第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如蔬菜、水果、部分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产品等。

第三,技术密集型产品,如花卉、药材、部分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产品等。

粮食作物都是土地密集型产品,不过土地密集程度还有区别。有些粮食作物,例如大豆、大麦和某些杂粮,单位面积产量很低,属于高度土地密集型产品。水稻的亩产量高于小麦,因此,小麦的土地密集程度比水稻高。

一个国家的人口、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会变,可是,除非特殊情况,土地面积很难改变。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农业生产比较优势。一般来说,领土广袤、地多人少的国家具有生产土地密集型农作物的比较优势;而人多地少的国家具有生产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分配很不均等,有些国家的自然条件很好,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矿藏丰富,得天独厚;有些国家地理位置偏僻,土壤贫瘠,资源匮乏,气候恶劣。由于政治、人文、历史等多种原因,有些地区人口密集,有些地区人口稀疏。市场的本质就是流动,人在流动,物资和资金也在流动。在理论上,如果没有任何约束,市场机制具有自动调节作用,不断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地体现各国的比较优势。可是,这种纯理论状态从来也没有出现过。迄今为止,在国和国之间,人口不能自由迁移。富裕国家有严格的移民制度,不允许穷国的民众自由移民。土地资源完全没有移动性。由于人口不能自由流动,土地更不能流动,人均占有土地资源的差别就无法消除。

如果没有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世界将被分割为一个又一个相互隔绝的经济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各国必须生产足够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存,必须独立对抗变化莫测的天气和各种自然灾害。封建社会基本上就是这种状态,落后的封闭系统严重地压抑了生产力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进展,打破了一道又一道贸易壁垒,为各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了外部环境。在新形势下,如果固守陈规,依然按照冷战思维办事,无异于作茧自缚。

尽管土地和人口依然不能流动,但是在土地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可以越过边界。因此,各国有可能按照各自的资源禀赋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作物,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通过贸易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改善各自的福利水平。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准则

保证粮食安全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前提。联合国粮农组织(FA·)提出三条粮食安全指标:

·国家粮食自给率应当达到95%;

·人均粮食应达到每年400公斤;

·粮食储备应当达到本年粮食消费的18%。

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不能笼统地把口粮和饲料混淆在一起。粮食安全就是口粮安全。采用谷物自给率更符合实际。2009年中国的谷物自给率几乎是100%,存在着下调5%的空间(大约进口2500万吨)。2008年人均粮食399公斤,完全符合这项要求。人均粮食占有量只要在这个标准上下5%的范围内波动,就不会出现缺粮现象。2009年,中国粮食库存大约占当期粮食消耗量的30%~35%。即使下调15%(大约4500万吨)也不至于影响粮食安全。(关于粮食库存安全线的讨论请参阅本书后面章节的讨论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小组在2001年的《国情研究第八号报告》中也提出类似的建议,粮食自给率近期目标可以定为95%,中远期目标可以定为90%或90%以下。国家级粮食储备应以全国消费量的20%左右为宜。请参见《国情研究第八号报告》,第201页。)

只要能够确保粮食安全,就应当大刀阔斧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帮助农民提高收入,尽快摆脱贫穷。

必须通盘考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扩大进口和出口。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基本准则是:第一,让农民手里有更多的粮食;第二,让农民获得更高的利润;第三,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与农产品国际合作有两种基本方式,通过出口工业制成品赚得外汇,直接购买粮食;或者出口某种农产品,进口另外一种农产品。由于中国连年保持相当高的外贸顺差,拥有大量外汇储备,而购买粮食或其他农产品花费有限,在经费上完全不成问题。不过,为了研究农业结构调整的比较优势,有必要探讨一下是否有可能通过农产品交易取得利润。

农产品交易有六种模式。(1)出口粮食,进口粮食。出口和进口的粮食品种不同。例如,出口稻米,进口小麦。各种农产品的国内和国际相对价格并不一致。例如,在国内市场上小麦比稻米贵,可是在国际市场上稻米比小麦贵。相对价格的差别反映出中国和主要小麦出口国的资源禀赋不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小麦出口国拥有大量土地资源,但是它们的人工成本要比中国高许多倍。只要资源禀赋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这种价格差别就将长期存在,因此,人们有可能通过粮食贸易来改善社会福利,提高收入。(2)进口粮食,出口畜产品、水产品。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进口廉价饲料,采用科学方法培育家畜和水产品,然后再出口换汇,利润匪浅。按照地理环境和土地面积来看,荷兰和我国台湾省似乎都没有什么发展农业的比较优势。可是它们大量进口饲料,发展精致的畜牧产业,使得畜产品成为农产品出口的主力。(台湾畜产品出口额占全部农业出口额54%,以猪肉出口为主。1994年台湾出口猪肉25.4万吨,畜产品出口额达到24.92亿美元,远远超过谷类及其制品(包括饲料)的进口额(12.77亿美元)。)最近几年,中国一方面大量进口大豆,另一方面水产品出口量增长很快,肉类出口增长相对较慢,这说明出口水产品的利润比较高。(3)进口粮食,出口花卉等非食用农产品。(4)进口粮食,出口蔬菜、水果等食品。(5)进口粮食,出口精加工食品,获取加工附加值。(6)进口农业原料,例如棉花等,出口轻纺织品。

是否能够通过农产品交易获得利润,取决于农产品的相对价格和单位面积产量。

假定有两种作物,它们的国内产量分别是Q和Q;贸易量为12QT和QT;国内价格为P、P;国际价格为PT和PT。121212

在参与贸易前,农民的总收益为L:1

L=P×Q+P×Q11122

假定在贸易中,中国进口农产品QT,出口农产品QT,按照国12内价格,贸易之后的总收益为L:2

L=P×(Q+QT)+P×(Q-QT)2111222

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国际贸易中进出口的价值相等,即PT2×QT=PT×QT211

利润差为:

根据上式,如果时,国内市场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的相对价格小于国际市场的相对价格,那么贸易就有利可图。

设,那么L-L=(a-1)×(P·QT),其2122中(P·QT)是按照国内价格计算的出口农产品价值,a代表国际相对22价格与国内相对价格系数。如果a>1,那么进行国际贸易会获得正利润,a越大,贸易利润越大。调整结构,少种大豆

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大豆首当其冲。只要仔细衡量一下各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和净利润,必然得出结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理应减少大豆播种面积,改种稻谷、小麦和玉米。(1)减少大豆播种面积转而种植小麦或玉米,在相同条件下增加了农民收获的粮食总量。从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的粮食数量来看,稻谷每亩产量平均450.2公斤,玉米422.4公斤,小麦359.9公斤,大豆只有110.1公斤。和稻谷、玉米和小麦相比,大豆是低产作物。种植稻谷比玉米强,种玉米比小麦强,种小麦比大豆强。大豆在各种粮食作物中产量最低,当然不会得到农民的青睐。中国土地资源特别紧张,只要有条件,农民都倾向于改旱地为水田,减少大豆、小麦或玉米的播种面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见表2-1)。表2-1 种植业成本与收益(2007)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P247。(2)减少大豆播种面积转而种植小麦或玉米,在相同条件下增加了农民收入。从产值来看,2007年稻谷每亩产值784.3元,小麦563.9元,玉米650.5元,大豆只有466.9元。

从成本来看,2007年稻谷每亩地的成本555.2元,小麦438.6元,玉米422.4元,大豆的成本最低,只有291.7元。

对于农民来说,最重要的是每亩土地给他们带来的利润。2007年稻谷每亩的净利润为229.1元,小麦125.3元,玉米200.8元,大豆的售价比较高,单位面积的成本比较低,可是由于产量低,每亩地的利润只有175.2元。从单位面积土地来讲,小麦的利润最低,大豆次之(见表2-2)。(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P247。)表2-2 主要粮食作物净利润 (单位:元/亩)资料来源:尹成杰,《粮安天下》,P284。

在2004年的时候,国内市场上大豆价格比较高,种植大豆的净利润每亩127.1元,虽然略低于稻米、小麦和玉米,但是差距并不大。许多粮油公司很快就发现,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价格比国内低,既然能够从海外买到便宜的大豆,为什么非用国内的不可?尤其是南方各省,与其从东北通过公路、铁路运送大豆,还不如直接从海外进口,可以节省不少运费。于是,海外大豆滚滚而来。进口廉价大豆压低了国内大豆价格,种植大豆的净利润节节下滑。到2007年种植一亩大豆的净利润只有54.6元,是种植水稻的20.9%,小麦的47.1%,玉米的34.8%。

经济规律不可抗拒。无需任何行政命令,农民自然会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决定种植计划。在黑龙江、吉林等大豆传统产地,许多农民主动降低大豆播种面积,改种玉米或小麦。有些人看到国内大豆种植面积下降,总产量下滑就大声疾呼,说什么大豆生产遭遇危机,要挽救中国的大豆产业。也许他们出于一片好心,不过请问,明知农民穷,农村苦,还要叫黑龙江的农民种利润率很低的大豆,这不是自相矛盾吗?(3)减少大豆播种面积转而种植小麦或玉米,在相同条件下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从每亩用工量来看,稻谷每亩用工19.29日,小麦12.19日,玉米16.36日,大豆10.73日。大豆用工最少。在粮食作物当中,稻谷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作物,而大豆属于土地密集型作物。中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土地稀缺是不可改变的现状,因此只要有可能,农民就应当减少土地密集型作物的播种面积,而将宝贵的土地资源转向劳动力密集型作物。

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在选择种植品种的时候,他们更关注单位面积的农作物带来的利润。由于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如果能够多挣钱,农民并不十分在乎投入多少工时。虽然水稻用工量比大豆多,但是水稻单位面积的产量和利润都比大豆高,只要能够解决灌溉问题,农民普遍愿意多种水稻(见表2-3)。表2-3 部分农作物每亩用工数量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农业与发展》,国情研究第五号报告(1992)。

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种植水稻比小麦和大豆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蔬菜、水果和经济作物用工数量都比较多。一般来说,用工越多的农产品价格越高,种植利润也比较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急于寻找出路,只要能获利,农民并不吝惜投入劳动力。药材种植用工最多。因此,只要药材有市场,价格合理,农民都愿意多种药材。(4)减少大豆播种面积转而种植小麦或玉米,在相同条件下减少农业用水量。世界淡水资源供给形势十分严峻。中国人均淡水资源还不到全球平均数的一半,若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千方百计节约用水。根据《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每生产1公斤小麦需要1150升淡水,生产每公斤稻米需要2656升,玉米450升,大豆2300升。稻米的主产区在南方,雨水充沛。在北方缺乏水利灌溉的地区,传统的农作物是小麦、玉米和大豆。在这些主要粮食作物中,大豆消耗的水资源比小麦多1倍,比玉米多5倍。(资料来源: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水,共同的责任》,P258。)从节约用水的角度来看,在北方比较干旱的地区种植玉米比小麦好,种植小麦比大豆好(见表2-4)。(5)减少大豆播种面积转而种植小麦或玉米,在相同条件下可以获得更多的植物总量。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粮食(或其他农产品)和秫秸。近来,人们提倡低碳经济,开发、利用太阳能是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实,种植庄稼是最古老的利用太阳能的方法。庄稼的秫秸也能派上很多用处。不仅可以当燃料,还可以用来提炼酒精。因此,对于粮食作物而言,又增加了一个新的评价指标:光合作用产生的植物总量(包括粮食和秫秸)。显然,在各种粮食作物当中,玉米最高,大豆最低。(6)减少大豆播种面积转而种植稻米、小麦或玉米,可以通过贸易换回来更多大豆。如果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某种农作物的产量与国际市场价格的乘积较高,中国农民就能在国际合作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按照2006年国际市场价格计算,每公顷大豆的产值为404.1美元,玉米产值为658.6美元,小麦为908.6美元,水稻为1939.4美元。和其他主要农作物相比,大豆的单位土地产值最低。玉米、小麦和稻米分别是大豆产值的1.63、2.25及4.8倍。因此,在有限土地资源条件下,应该选择产值较高的农作物(见表2-4)。表2-4 单位土地面积粮食作物产值比较(2006年)资料来源:《中国农业统计年鉴》。

从表2-5和表2-6可以看出,在国际市场上水稻比大豆贵1.33倍,但在国内市场,水稻的年均价格仅为大豆的86%。2006年,水稻的单产为6232千克/公顷,大豆单产为1721千克/公顷,如果将1公顷大豆改种水稻,再进行国际贸易,出口水稻,进口大豆,那么种植一公顷水稻能换回8259.8千克大豆,比每公顷生产的大豆1721千克多了6538.8千克,折合约2.2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其他条件制约,农民应当改大豆为水稻,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更高的收入。表2-5 国内市场谷物对大豆的相对价格(以大豆价格为基准)资料来源:《中国农业统计年鉴》。表2-6 国际市场谷物对大豆的相对价格和价格系数(2006年)注:α代表国际相对价格与国内相对价格系数,δ代表2006年在国际市场上主要农作物和大豆之间的相对价格。资料来源:α和δ根据上节提供的公式计算,基础数据来自于《中国农业统计年鉴》。

同理,如果将种大豆的土地改种玉米和小麦,每公顷能分别增收7060.6元及3561.7元。在国际市场上,虽然玉米、小麦的价格要低于大豆(国内两者之间的价差更大),可是用玉米与小麦替代大豆仍然有利可图。如上所述,由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相对于大豆的国际相对价格与国内相对价格系数a均大于1,通过改种其他作物增加出口,转而进口大豆,都可以增加中国农民的收益。

2008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2616元/吨;国内1656元/吨,国际价格高过国内57.9%。国际市场上大米4622元/吨,国内2950元/吨,国际价格高出80%。显然,如果从海外进口大米和小麦都要亏损,而适当出口可以帮助农民提高收入。

国际市场大豆价格3409元/吨,国内价格为4808元/吨。每吨相差1399元。为什么不进口?

国际市场上玉米价格为1654元/吨,国内市场为1608元/吨,国际价格仅比国内高3%。基本相同。是否进口,要看情况而定。增加饲料进口符合经济规律

和那些粮食出口国相比,中国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例如:大豆、大麦等)没有比较优势,而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和有些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必须认清经济发展规律,加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减少饲料播种面积,多种一些产量和利润都比较高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同时,扩大开放程度,尽量利用海外自然资源,进口一些饲料,调剂余缺,减轻农业对环境的压力,提高中国农民的福祉。

中国农村早已出现种粮收益低、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其实,除了粮食之外还有许多经济作物可供选择,从农民收入来看,种什么也比种粮合算。针对中国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特点,理应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发展特色农业。例如,在山区因地制宜地种植各种果林,发展各种林产品,如核桃、松子、栗子和茶叶等。针对中国有广阔的内陆水域和海洋水域、滩涂的特点,发展水产养殖业,大量出口各种鱼、虾、贝、藻等。根据市场需求发展花卉、药材和其他经济作物等。(开辟玫瑰园,大量生产玫瑰油,发展中国的香水产业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请参见本书第5章。)除了供应国内市场,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之外,还可以大量出口,在换回谷物同时,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

此外,扩大粮食进口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人口继续增长,对粮食需求量持续上升,如果把部分牧地和林地开垦为耕地,或者过度利用土地,过度施肥,有可能破坏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地力下降等。

虽然中国有能力达到粮食完全自给,但是生产成本过高,代价太大。适度进口饲料,置换出宝贵的土地资源,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和自然资源多样化的特点,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农林牧渔业产品。经过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有可能成为农业高度集约化和大量出口农产品的国家。

经济有自身的规律。人们只能发现经济规律,顺应规律,而绝对不要试图超越规律。否认规律,甚至试图自己创造规律的人,结果都是祸国殃民,身败名裂。世界各国,为什么有穷有富?自然资源的差别仅仅是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富国往往能够适应规律,即使在自然条件不利的情况下也能取得发展。穷国往往缺乏清醒、得力的领导人,漠视规律,倒行逆施,最终折腾得国弱民穷。大量进口饲料会不会让中国农民失业

传统观念具有极大的惯性,许多人习惯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提到在粮食问题上扩大国际合作就忧心忡忡,冒出来一大堆问题:打开大门之后落后的中国农业能不能承受得起外来冲击?大量进口大豆会不会让中国农民失业?

早在中国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担心,中国落后的小农经济是否能够经受海外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的冲击。有人说,外国小麦价格低于中国,如果打开国门,外国小麦大量涌入国内市场,有可能摧毁中国的小麦生产。粮价下降,农民将变得更穷。他们担心,一旦农民失业了,该怎么办?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不断提高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大幅度地开放了我国农产品市场。从2005年起,我国农产品进口平均关税为15.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实际加权平均关税只有8%。按照国际惯例,许多国家在农产品进出口中实行关税配额制度。在配额内进出口农产品的关税很低,最高不超过15%,棉花、小麦、玉米配额内关税只有1%。目前中国达到了WT·承诺的最高点,小麦、玉米、大米、棉花、羊毛和食用油的进口配额比重都位列全球前茅。大米、食用油、棉花和羊毛等的配额数量已占到世界总配额量的2/3,甚至有的农作物超过90%。小麦和玉米的配额量达到国内生产量的10.7%和6%,远远超过世界贸易组织确定的配额量占国内消费量的5%的最低市场标准。中国在2006年1月还取消植物油配额,实行9%的单一关税。(参见尹成杰,《粮安天下》,P298)

打开国门之后,外国的农产品并没有如同潮水一样涌进来,中国农业在开放中稳定增长。实践证明,那些担心中国承受不了外来冲击的想法是没有根据的。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判断失误?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数量和价格上犯了双重错误,没有用动态观点来看待国际粮食市场。

首先,倘若出现中国农民“失业”现象,也就是说中国人依靠外国粮食,用不着买本土生产的粮食。请问,需要多少粮食才能养活中国人?海外市场上有这么多的粮食吗?全球粮食贸易总量不过3.5亿吨左右,远远不够中国的总消费量。今后,即使大幅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进口谷物的数量也只占总量的一个很小的比例,口粮对外依存度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其次,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随着供求关系不断变化,从来就不会固定在一个水平上。只有采用经济学中的“小国假设”,才可以假设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水平维持不变。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远远小于国际市场,无论它的生产或需求如何变化都不能改变国际粮价。显然,这个假设并不适用于中国。中国人口众多,许多农产品的产量和消费量在世界上都位列第一,举足轻重。假若中国大量进口小麦,很容易改变国际小麦市场的供求关系,导致小麦价格迅速上升。试想,如果国际市场上小麦的价格高于国内市场,而国内又有比较充足的供应,还有哪个会进口小麦?尽管中国设定的农产品配额很高,如果国际粮价高于国内,即使有进口配额也没有人愿意干赔本的生意。面对西方机械化、现代化的大农业,中国依然有自己的比较优势。

最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并不是闲置土地,而是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农民不种大豆,改种玉米或经济作物,怎么会让农民“失业”呢?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幅度

凡事都有限度,过犹不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也是这样,必须确定一个调整的幅度,不能走极端。

长期以来,中国的基本粮食政策是“立足国内,高度自给,少量进口,调剂余缺”。毫无疑问,立足国内并不表示国内所需粮食全部由本国生产。中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相对短缺,从比较优势的原理来看,完全有必要发挥劳动力充沛的优势,避免土地相对短缺的竞争劣势。是否有可能将上述政策略加调整,改为“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度进口,提高效益”?

因为谷物和口粮相关,大豆基本属于饲料范畴,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来考虑,一旦发生外部粮食制裁,对口粮的冲击远远大于对饲料的冲击。因此对于谷物和饲料的对外依存度应当分别考虑。对口粮的要求更严格,对大豆可以放宽一些。(黄季?在《中国的食物安全问题》一书中指出应当从强调“粮食安全”向强调“口粮安全”的理念转变。为了既能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又避免因此付出过高且不必要的政策代价,政府应该将粮食安全的重点放在大米和小麦上,饲料粮的余缺不会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在2007年小麦总产量为10930万吨,玉米总产量15230万吨,假设进口小麦1500万吨,进口玉米2000万吨,稻谷维持原状,谷物进口量占总产量的4.57%。谷物自给度依然保持在95%以上。同时,进口大豆从3082万吨增加到4000万吨,增加进口大豆918万吨,大豆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