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文学简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12:56:47

点击下载

作者:冯平刘东岳牛江涛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古代文学简史

世界古代文学简史试读:

前言

马克思曾经说过:“文学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为此,我们综合了国内外最新的世界文学研究成果和文学发展概况,编撰了“世界文学百科”丛书。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本套书系内容全面具体,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和系统性,是广大读者学习了解世界文学的良好读物,也是广大图书馆珍藏的良好版本。本书编委会壹 上古亚非文学上古亚非文学综述

亚非两大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世界文化和文学的发源地。

上古亚非文学是指亚非原始公社制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的文学。

亚非两大洲的原始人类经过漫长年代的发展,到了新石器时代,逐渐脱离野蛮的蒙昧状态,由游牧群居生活转向定居生活。他们选择了一些植物品种进行人工栽培,形成了原始农业,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原始的村落。后来发展成以某种动物或植物为图腾的部族,人类社会进入了原始公社制时期。

由于发现了冶炼金属的方法,人们学会了制造青铜劳动工具,人类开始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铜石并用的时代。劳动工具的改进,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剩余劳动产品的出现,人类社会逐渐从没有阶级的原始公社制社会向有阶级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并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由一种社会形态跃上另一种社会形态的第一次历史大变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多年来考古发现的一些碑铭和文献记载表明,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出现在亚非两大洲的各江河流域和沿海地带。

富饶而瑰丽的非洲,是人类古老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远古时代,当欧洲还被冰雪覆盖的时候,居住在非洲北部撒哈拉的古代居民,就已过着人类早期的文明生活。1933年,撒哈拉中部发现的《塔西里壁画》,就是当时这里的居民创造的早期文明的例证。这幅壁画约产生于公元前1万年。画面上描绘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一部分人穴居,一部分人住在圆顶的草屋中;妇女在田间耕作,男子则在从事游牧或在水草中捕猎河马。到旧石器时代末期,北非的气候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原来从中非流经撒哈拉进入地中海的河水,逐渐向东转移,取道尼罗河流入地中海,撒哈拉由水草丰茂的大草原一变而成为荒凉的大沙漠。居住在非洲东北部的古代埃及人,早在远古时代,就已在尼罗河两岸从事生产劳动。

到公元前5000年前后,他们已开始了定居的农业生活,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古埃及的早期文明,并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建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在西非、特别是居住在西苏丹的古代居民,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就在尼日尔河上游一带,独立地发展起了农业文明。据说世界上约有250种农作物起源于西非。东非和北非一样,也是非洲文明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埃及曾多次征服努比亚,又把埃及的早期文明传入东非。

幅员辽阔的亚洲和非洲一样,也是人类古老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西亚,居住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南端的苏美尔人和居住在北端的阿卡德人,早在公元前5000年前后,就已掌握了利用河水灌溉的技术,使两河流域逐渐成为适于农业耕作的地方。他们几乎与古代埃及人同时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并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出现了城市国家。由于两河流域地处交通要塞,是古代亚非两大洲来往的必经之地,因此两河流域早期的文明对周围很多民族文化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

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创造的早期文明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古代巴比伦文化。在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流域,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人类居住,到公元前3000年前后,这里的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就已创造了发达的城市文明,位于今巴基斯坦境内的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古代文化遗址就是有力的证明。印度古代文化对周围各民族,特别是对南亚各民族的文化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在东亚黄河流域的中游,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当地的居民炎黄族(即后来的汉族)即已进入定居的农业生活,创造了发达的仰韶文化,并对东亚和东南亚各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古代亚非两大洲出现的这4个文化发源地,由于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后来又由于都掌握了从矿石中提炼青铜的技术,因而更加促进了它们各自生产力的发展,先后都由原始公社制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并逐渐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国家和城市国家。这些地区的居民也逐渐由游牧生活转向定居生活,并开始从事原始的农牧业生产。

亚非两大洲各大河流域和沿海地带形成的人类社会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也是世界上古老文学的发源地。在东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产生了古代埃及文学;在西亚的两河流域产生了古代的巴比伦文学;在地中海和约旦河之间产生了古代的希伯来文学;在南亚次大陆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产生了古代印度文学;在东亚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产生了古代中国文学。

此外,在古代的亚非还产生过喜特、波斯、腓尼基等文学。上古时期的文学作品开始只是口头流传,后来,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各个文明地区出现了早期的不同类型的文字,这就为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亚非两大洲产生的这些早期文学,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东方各民族从野蛮的蒙昧时期进入原始公社时期,然后又过渡到奴隶制时期的变迁。它们大致反映了原始公社时期、从原始公社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和奴隶制时期的社会现实。

与原始公社时期和奴隶制时期的社会发展相适应,产生了各种不同样式的文学。

最早产生的民间口头文学,反映了人类社会产生阶级以前原始公社制时期的集体生活现实。民间口头文学是古代原始社会的人类在共同劳动和生活斗争中创造出来的。这种文学由于年代久远,缺少记载手段,因而很难完整地保存下来。现在能看到的一些少量作品,大都是凭口传,或在较晚的时期根据口头传述而记录下来的。早期口头文学最初的形式是一些劳动歌谣、民歌等。它们大都是广大的奴隶、农民在劳动中为了减轻疲劳、消除心中的烦闷或是发泄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随口唱出来的。如古代埃及的劳动歌谣以及青年男女为了表达互相爱慕之情唱出来的情歌等。

集体生活本身决定了民间口头文学创作的共同特点,因而不同的民族在同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同一类型的口头文学作品。在原始社会,人们在和自然界的斗争过程中,试图解释他们不理解的自然现象,由于生产力的不发达和认识水平的低下,因此出现了万物有灵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等。东方各民族几乎都产生过各种大同小异的有关开天辟地的神话、创造世界的神话、大洪水的神话、制服怪物野兽的神话、对祖先或图腾崇拜的神话、长生不老的神话等。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有了理解和顺应自然界变化的知识和能力,所以神话也有了变化,有些神话中的神具有了人的形态,出现了按照人的模样创造神的形象的神话,因此出现了人神同体或人神相似的故事。

如在埃及产生的有关拉神的神话、奥西里斯的神话等;在西亚两河流域产生的《吉尔伽美什和阿伽什》的传说、《咏世界创造》的神话、大洪水的故事、马尔都克的神话等;在巴勒斯坦产生的创世神话、诺亚方舟救渡的神话等;在中国产生的盘古氏开天辟地的神话、女娲氏补天的神话、大禹治水的故事等。

由于社会结构的改变,原始公社解体,人类社会逐渐向奴隶制过渡。在这一漫长的时期,东方各民族先后产生了氏族兼并的大规模战争。和这一变化相适应,文学创作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大规模的史诗。如在西亚两河流域古代巴比伦产生的人类社会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在印度产生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中国出现了黄帝联合炎帝在涿鹿之野大败蚩尤统一中国的神话传说等。

人类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以后,随着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加剧,广大的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剥夺了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少数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文人,他们把过去口头上流传的文学作品加工整理或记录下来,或是自己进行创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类的文学创作活动。如埃及在公元前13世纪就出现了作家恩纳和他创作的《尼罗河颂》;波斯在公元前10世纪出现了记述琐罗亚斯德的生活和教训的古经《阿维斯塔》。当时许多作家都能站在社会进步势力一边,揭露和批判社会的弊端和黑暗现实,同情奴隶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苦难遭遇。他们是东方古代文学的光辉代表。

此外,在古代埃及各个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散文故事,如《魔术师的故事》、《乡民与雇工》、《遭难的水手的故事》、《厄运被注定的王子》、《昂普、瓦塔两兄弟》等,它们不仅在古代埃及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还影响了后来世界散文和小说的发展。

希伯来文学的总集《旧约》是亚非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品,它所记载的神话传说、英雄故事、诗歌、训言等,不仅代表了古代希伯来文学的最高成就,并且对后来的文学,尤其是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还有印度的古老诗歌总集《吠陀》,中国的诗歌总集《诗经》等,都在亚非古代文学的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古代亚非文学在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宗教思想的直接影响,可以说是伴随宗教产生的。在流传至今的许多作品中都保留着宗教观念或带有宗教色彩。

上古时期的原始宗教多表现为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等。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对自然神和社会神的崇拜,并由此转向一神或主神的崇拜。如希伯来文学的代表作《旧约》,和犹太教的宗教思想紧密相连,许多地方都表现出对上帝的崇拜;古代印度文学与婆罗门教以及耆那教和佛教思想息息相通,有些作品本身就是直接宣传某种宗教教义的。可见,宗教意识形态在古代亚非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

古代亚非文学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既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斗争和思想感情,也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揭露了他们的罪恶。在体裁上也是多种多样的,从歌谣、神话、故事、诗歌一直到箴言、传记、寓言、戏剧等,应有尽有,对世界文学体裁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亚非各国的文学丰富多彩,成就辉煌,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它们最初的产生都是在各自的土壤上独立发展起来的,互相之间没有联系,各有各的民族特色。后来由于历史的发展,交通的发达,贸易往来的增多,在文学上也开始有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亚非文学自身的发展。埃及文学

埃及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人类最古老文明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前5000年,古埃及人就已经开始在尼罗河两岸的高地进入定居的农业生活,创造了发达的古埃及文化。埃及文学是古埃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古埃及人在原始公社制社会末期和奴隶制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斗争。

在尼罗河两岸,原始公社制的解体,早于其他地方。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这里就出现了一系列小的奴隶制国家,随后又合并成两个大的国家,即上埃及和下埃及。两国经过多年的战争,上埃及战胜了下埃及,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在公元前3315年,埃及第1王朝建立,国王是明纳,建都于中埃及的基尼斯。一般把埃及从第1王朝建立到第26王朝复灭划分为4个时期,即第1至第2王朝(公元前3315~公元前3000年)为早期王朝时期;第3至第8王朝(公元前3000~公元前2360年)为古王国时期;第9至第17王朝(公元前2360~公元前1584年)为中王国时期;第18至第26王朝(公元前1584~公元前525年)为新王国时期。并把第1王朝建立前的约1000年称为前王朝时期。

埃及第1王朝建立后,大约于公元前3300年发明了象形文字和用尼罗河两岸生长的纸草制成的纸草卷。这样,过去依靠口头传述的事情,现在有了文字记载。人类社会进入了有史时期。过去在民间流传的一些文学作品也得以保存下来。

埃及文学中,神话出现得最早,当时的人们由于对自然界的现象无法解释,认为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都由一个神或几个神在掌管,如太阳神拉,水神努,尼罗河、土地及丰收之神奥西里斯,恶神赛特,死神内布其司,智慧与司书之神托司,爱情女神赫托尔,战神贺尔等。相应地也产生了有关这些神的神话。首先出现的是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有的神话说世界是天牛创造的,也有关于赫诺姆神塑土创造世界的说法,但最普遍的说法是太阳神拉是开天辟地之神。据说在混沌初开之际,拉在水神努的体内孕育成形,以蛋形花苞状升起于水面,显形为一轮太阳,大地便开始得到了光和热。拉神创造了天、地、日、月、星空和万物。

在古代埃及神话中,关于奥西里斯的神话流传得极广。奥西里斯是水和植物之神,是尼罗河、土地以及丰收之神,也是耕作和文化的传播者,死后又成为冥界之王。

古代埃及文学中,诗歌比较发达,也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古埃及墓地的石柱和墙壁上,在纸草卷以及宗教诗文集中,保存下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它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世俗诗、宗教诗、宗教哲理诗、赞美诗等。

在古埃及的世俗诗中产生得最早的是劳动歌谣,大约出现于公元前3000多年前,先在口头上传唱,后来被记录下来。如在埃及埃尔·开布的帕赫里墓壁上发现的《庄稼人的歌谣》、《打谷人的歌谣》和《搬谷人的歌谣》等。这类作品保存下来的不多,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奴隶们的生活、生产劳动和思想情趣,是古代文学中的精华。此外,还有一些表现当时青年男女之间互相爱慕的纯真感情的爱情诗,也属于世俗诗之类。

在古代埃及,人们盛行对神灵的崇拜,他们把一切文学艺术、建筑、雕刻等方面的活动都看作是神的活动,在他们的神力万能的观念中,包含着这样一个真理,即文艺不是现实世界事物的简单的和消极的反映,而是它们生命的反映,是在人们记忆中延长它们存在的一种手段,这是在远古时期对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出现了大量的宗教性诗篇。《亡灵书》就是一部庞大驳杂的宗教性诗歌总集,它汇编了大量的神话诗、祈祷诗、颂神诗、歌谣、咒语等。古埃及人相信,人死之后,人的灵魂“库”,必须经历一段下界生活,经受诸般考验,然后才能重睹光明,升入上界或得到再生。因此,古埃及人十分重视尸体的保存和死后生活的指导,把死者的尸体制成木乃伊,并在石棺中放进这类诗篇作为死者亡灵在下界旅行的指南。《亡灵书》虽成书于新王国时期,但它却包括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铭文》和中王国时期的《石棺铭文》的一些篇章在内,因此它是集古埃及宗教诗大成的作品。

在古埃及诗歌中,还有大量对太阳神、地神、水神、奥西里斯和一些国王的赞美诗,如《阿顿(太阳神)颂诗》、《尼罗河颂》等,都是古埃及诗歌中的名篇。

古埃及的宗教哲理诗最著名的是《失望者和自己灵魂的谈话》,它不仅把死亡比拟为人的幸福,并且发出了反抗的呼声,它被认为是古代埃及诗歌中成就最高的诗篇之一。

此外,在古代埃及的每个时期,都产生过传记文学、箴言和戏剧作品。传记文学有古王国时期的《梅腾传》、《大臣乌尼传》,新王国时期的《乌努·阿孟游记》、《桡夫长亚赫摩斯传》、《图特摩斯三世传》等。箴言作品有古王国时期的《普塔霍台普箴言》,中王国时期的《赫提三世箴言》、《伊浦味箴言》、《涅费尔蒂箴言》,新王国时期的《阿曼莫奈普箴言》等。

古埃及戏剧作品是在宗教祭祀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如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铭文》中有对奥西里斯的哀悼和复活的片断戏剧脚本,中王国时期有埃西斯和纳弗齐斯在奥西里斯尸体前哀哭的诗体戏剧脚本,在伊赫列特石柱上保存下来的个别戏剧演出场面的绘画等。神话

神话是古埃及流传下来的最早的文学形式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有:

关于拉神(太阳神)的神话。神话说:拉神居于莲花之中,升起而显形为太阳,从此人间有了光明。有一天拉神哭泣,他的眼泪中生出了人类。后来拉神衰老了,他的肉变成金子,骨头变成银子,头发变成石头。这个神话反映了古埃及人对天地形成、人类诞生、金银来源等问题的解释。

关于奥西里斯的神话。在远古,埃及人认为水、土、植物、丰收都是一位自然神奥西里斯所掌管的。但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后,这位自然神被改造成了社会神,成了埃及的一个国王。神话说,这个国王对人民很仁慈,但却被他的坏弟弟赛特所杀,他的尸首被装进棺材扔入尼罗河。后来,他的爱妻借助众神之助使他复活,他的儿子为他复仇,杀死了赛特。他的儿子就成了埃及国王。奥西里斯死后则成了冥间的国王。

这个神话的演变,曲折地反映了埃及从氏族制到奴隶制的演变,但在演变中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宣扬了“王权神授”的思想。故事

故事是古代埃及文学创作的主要体裁之一,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大量的故事作品流传下来。故事起源于人民口头创作,尽管在后来的流传、记录和加工过程中受到了统治阶级或专业文人的影响和修改,不免带有浓厚的统治阶级意识、神秘主义和宗教迷信色彩,但它仍具有民间口头创作的明显特征,具有强烈的批判力量和战斗精神,始终受到埃及人民的喜爱。

现在保存在柏林博物馆“维斯特卡纸草”上的《魔术师的故事》,是古埃及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篇故事作品。它形成于古王国时期的第4至第6王朝(公元前2650~公元前2200年),写定于中王国时期的第12王朝(公元前2060~公元前1783年)。

这个故事包括3个小故事,记述了克胡甫王的3个王子每人讲述的一个魔术师的故事。它们虽然都是用浪漫主义的写法,叙述了一些神奇的魔法,但从整个故事的情节和艺术形象来看,展示的都是当时统治阶级中一些王公贵族和祭司实际生活中的事情。它们宣扬了埃及国王都是“拉神之子”的君权神授思想和对统治阶级有利的一些道德规范,以达到巩固奴隶主阶级统治的目的。

中王国时期,是埃及古代文学繁荣的时期,史称古典文学时期。这时,随着社会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随着文学事业的发展,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也增多了,出现了《乡民与雇工》、《遭难的水手》、《撒奈哈特历险记》等这些埃及故事中的名篇。这些故事大都叙述主人公的游历冒险,情节一般都比较曲折,表明当时埃及人的社会视野和知识领域更为开阔,也反映了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军事政策、贸易政策以及和海外邻邦的往来日益增多,统治阶级鼓励人们向海外发展、谋取财富的冒险精神。这些故事有的是历史事件的真实反映,有的则是虚构的。《乡民与雇工》是古代埃及故事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它叙述一个家住盐乡名叫赛克赫提的农民,用驴子从家乡驮运土特产到亥嫩赛坦的南方去出售,途中遭到王室总管、专管地方治安工作的麦卢伊坦撒大人手下的管事亥木提的有意刁难,借口说驴子吃了总管大人麦田的麦苗,不仅把赛克赫提毒打了一顿,抢去了货物和驴子,并且还威胁他不许大声叫嚷,不然就让他去见无声鬼。赛克赫提在这里呆了整整一天的工夫,好说歹说,亥木提都不理睬。最后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只好到亥嫩赛坦去向王室总管麦卢伊坦撒大人处告状。王室总管听了他的2次指控亥木提罪状的陈词,便立刻去告诉国王说,他在农民中发现了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国王就吩咐总管千万不要急于决断,让他继续讲下去。直到赛克赫提告到第9次,国王才决定惩办抢劫者。

这个故事通过一个农民的巧妙辞令,反映了中王国初期的阶级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豪门恶仆的为非作歹,发出了广大被压迫人民的正义呼声,颂扬了一个普通农民反对掠夺与迫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古代埃及发展到新王国时期,统治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加之异族入侵频繁,统治阶级内外交困,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因此,这个时期产生的故事作品,不仅数量多,情节更加离奇曲折,而且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更广,内容也更深刻。新王国时期出现的故事作品有《占领尤巴城》、《厄运被注定的王子》、《昂普、瓦塔两兄弟》、《赛特那和魔术书》、《真话和谎话的故事》、《身体与头的争论》、《威纳蒙旅行记》等。《厄运被注定的王子》产生于新王国第18王朝末叶,它的题材是全世界共通的,但它是这类故事中最早产生的。它的内容是叙述从前有个国王由于缺乏子嗣,向众神祷告而得子。但众神预言,王子将来要遭到厄运:“他将死于一条鳄鱼,或者一条蛇,或者一只狗。”国王为了使王子逃脱命中注定的厄运,命人在沙漠中建造了一座府第,配备了一切用品和仆人。但王子长大后,认为既然自己命中注定要遭厄运,那就听从上天的安排好了。他在取得国王的同意后出外漫游,在美索布达米亚地方和一个酋长的女儿结了婚。婚后,他把自己命中注定的厄运告诉了妻子,妻子加意防范,虽然先后杀死了要爬进城的鳄鱼和爬进屋的蛇,但最后仍被自己从小驯养的狗咬死。

这个故事通过人的求生存的愿望同神意和命运的冲突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开始意识到要对神意和命运进行反抗,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它也间接地反映了奴隶主统治阶级后继无人,行将崩溃的危机。《昂普、瓦塔两兄弟》是19王朝记录下来的故事。它叙述昂普和他的妻子把弟弟瓦塔从小抚养长大,瓦塔敬重兄长和嫂嫂如父母,一心一意地为哥嫂做好家里和地里的一切活计的故事。一家人生活本来过得平静和睦,但昂普的妻子后来见瓦塔年轻英俊,魁梧有力,乘一次瓦塔单独和她在一起的时候,用言语挑逗瓦塔,遭到瓦塔的严词拒绝。她恶人先告状,晚上等丈夫从地里回来后,诬告瓦塔调戏她。昂普在气愤之下,不辨真假,逼走瓦塔。瓦塔后来在胶树谷单独生活。因他是九神的公牛转生,众神怜他冤枉,为他造了一个美女陪伴他。后来这个美女被法老劫去。她丧心病狂地在法老面前一再陷害瓦塔。瓦塔多次变形,几次死而复生,历尽种种磨难,最后当上了国王,终于得以报仇雪恨。

这个故事想象丰富,情节曲折,通过对瓦塔几次死而复生、多次变形的描写,影射了瓦塔是自然界的死而复苏之神奥西里斯的化身,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机智和力量,侧面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希望摆脱受压迫受奴役的奴隶地位的美好愿望。

古代埃及故事,无论在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典型地反映了埃及民间口头文学创作的特点,它不仅是埃及文学的珍贵遗产,对后来世界文学的发展,特别是散文创作的发展,产生了有益的影响。诗歌

在古代埃及文学中,诗歌比较发达。在古埃及墓地的石柱和墙壁上,在纸草卷和宗教诗文集中,保存下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有世俗诗、宗教诗、赞美诗、宗教哲理诗等。它们集中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状况、思想感情以及他们对未来的向往。

在古代埃及诗歌作品中,产生得较早的是劳动歌谣,它们大致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以前。这类作品大多是口头文学创作,人们先在口头上传唱,后来才用象形文字记录下来。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偏见,这类作品流传下来的不多,但它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斗争和思想愿望。《庄稼人的歌谣》、《打谷人的歌谣》和《搬谷人的歌谣》是保存在埃及埃尔·开布地方帕赫里墓壁上的3首古埃及劳动歌谣。这3首劳动歌谣据说是公元前16世纪18王朝时期的作品。这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劳动歌谣,它们在未被记录下来以前,可能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是村民和奴隶们伴随着劳动在田野上、打谷场上和码头上歌唱出来的。它们都是用象形文字记录下来的,歌谣旁还配有绘画,诗画并茂,栩栩如生。如《庄稼人的歌谣》:赶快,领队的人,快驱打那群公牛!瞧,王爷站在那儿,正望着我们呢。

从这首诗的文字内容和配画看,这是当时为王室劳动的村民或奴隶们在田野间放牧或耕种时所唱的歌。他们在劳动时远远看到王室牧主来了,感到紧张,就赶紧提醒自己领工的头儿,赶快驱打公牛,以免受到主人的呵斥或责罚。

从这首歌谣简朴的语言、急促的节拍、紧张的心理来分析,它表现了当时村民或奴隶们被迫劳动的情景以及他们对奴隶主的恐惧和不满心理。再看《打谷人的歌谣》:给自己打谷,给自己打谷,哦,公牛,给自己打谷吧!打下麦秆来好给自己当饲料,谷子都要交给你们的主人家。不要停下来啊,要晓得,今天的天气正风凉。

这首诗看来是村民或奴隶们在打谷场上一边打场一边吟唱的歌。它的特点是村民或奴隶们假借同公牛谈话,用反语发泄自己满腔的怨恨,间接反映了奴隶主对村民或奴隶们敲骨吸髓的剥削,说明奴隶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耕耘、播种和收割,但打下来的谷子却完全交给了奴隶主,而他们自己则只能落下一些糠糠皮皮,用以充饥。还有一首《搬谷人的歌谣》:难道我们应该整天搬运大麦和小麦吗?仓库已经装得满满,一把把谷子滚出了边沿;大船上也已经装得满满,谷子也都滚到了外面,但还是逼着我们搬运,好像我们的心是用青铜铸成!

这首诗更明显地表现出了村民或奴隶们对自己紧张劳动和处境的不满和反抗情绪。他们已经直接提出了“难道我们应该整天搬运大麦和小麦吗?”这样尖锐的问题。这首歌谣说明了那些被征调来搬谷的村民或奴隶们对沉重而又持久的强迫劳动的极度愤懑和不平。

这3首劳动歌谣和古埃及流传下来的大量宗教诗和赞美诗不同,它们是最古老的反映阶级矛盾的文学作品。它们以浓厚的生活气息、明快有力的语言、清新隽永的艺术手法和直接抒发内心情感的对话形式,表现了古埃及劳动歌谣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民间口头创作的鲜明特色。因此,这些劳动歌谣不仅是古埃及文学的精华,而且也是古埃及重要的文献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值得我们倍加珍视。

除上面所谈的劳动歌谣外,还有一些表现爱情生活的情歌。古埃及的情歌,通常都是可以用笛子和竖琴伴奏进行歌唱的。在这类情歌中,情郎和女情人在对唱中互相以兄妹相称,表达了当时青年男女互相爱慕的纯真感情。下面是一首流传至今的情歌的片断:她是举世无双的妹妹,谁也比不上她漂亮。看啊,她像天上的星辰,象征着幸福的一年的诞生。她神采奕奕,肌肤娇嫩,她的明闪闪的眼睛迷人。甜蜜啊,那两片轻巧的嘴唇,从来没有说过多余的话。修长的颈,匀称的头,纯真的天青石是她的发。她的手胜过黄金,她的指头宛如莲花。她的脚载着她的美,地面上飘舞着她轻盈的步伐。人们只要走过她的身边啊,就都扭转脖子来看她。

在这首情歌中,情郎直截了当地把自己所爱慕的姑娘的美丽同当时完全现实而且最被珍视的物品相比较,头发比作天青石,手比作黄金,指头比作莲花等,显示出当时普通埃及人朴实的审美观念。

在古代埃及,由于盛行对神灵的崇拜,因此,宗教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非常大,人们把一切文学艺术、建筑、雕刻等方面的活动都看作某种神灵的活动。在古埃及人的神力万能的观念中,也包含着这样一个真理,即文艺不是现实世界事物的简单的和消极的反映,而是它们生命的反映,是在人们的记忆中延长它们存在的一种手段。这是在远古时代对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古王国时期,中央法老政权强化以后,埃及兴起了统一的对太阳神的崇拜,太阳神拉被奉为最高神。中王国时期,由于底比斯统一埃及,阿蒙神也成为全国的最高神。新王国时期,第18王朝的埃赫那顿对宗教进行改革时,曾一度以阿顿神为唯一的太阳神。因而在古代埃及文学中,出现了大量的宗教性诗篇,这类诗篇历代都有记载,但以中王国时期保留下来的最多。

埃及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之一是《亡灵书》(或译《死者之书》)。《亡灵书》中的大部分诗篇具有浓厚的宗教思想,反映了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冥国观念,主要是表现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倾向,但其中个别诗篇或某些诗段也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如在《另一个世界》中写道:你不再在你的选中的小径中颠踬,一切的邪恶与黑暗全从你的心灵中落下。在这里的河旁,喝水和洗你的手脚罢,或者撒下你的网,它一定就充满了鱼。

古埃及的诗歌中,还有大量对太阳神、地神、水神、奥西里斯和一些国王的赞美诗。《阿顿(太阳神)颂诗》是古代颂诗中的名篇,这是在第十八王朝的法者埃赫那顿时代,宣布太阳神是国家崇拜的唯一最高之神时写的,它热烈地赞颂了使大地产生生命的太阳神的伟大力量:在天涯出现了您美丽的形象,您这活的阿顿神,生命的开始呀!当您从东方的天边升起时,您将您的美丽普施于大地。当您在西方落下时,大地像死亡一样地陷在黑暗之中。

对尼罗河的赞颂是历来埃及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古埃及人赞美尼罗河,把它看成伟大而美妙的事物,因为它用自己泛滥出来的河水灌溉他们的田地,从而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美好的日子:赞美你,尼罗河,你从大地中向外冒涌,你的到来,为了使埃及欣欣向荣!……你把拉神创造了的田地灌溉,为了使普天下的生灵安乐康泰……它创造了大麦和小麦,使神殿里充满了节日的景象。……人们那个乐呀,嘴也合不上了。它带来了粮食和丰富的食物,它创造了一切美好的事物……

至于古埃及的宗教哲理诗,最著名的是《失望者和自己灵魂的谈话》,它被认为是古代埃及诗歌的最高成就之一。诗中说:死神今天站在我面前,像康复的征兆,像脱离了病魔的缠扰……死神今天站在我面前,像荷花的芳香,像是沉醉在烟雨茫茫的岸上……死神今天站在我面前,像消失了的风暴,像游子从远方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死神今天站在我面前,像一个被监禁了多年的囚徒,渴望见到家屋的墙垣。

诗中的主人公把死亡比拟为人的幸福的话语所表达出来的消极厌世情绪,显然是属于上层阶级某些人的想法。但诗中也揭露了社会的不平,发出了叛逆的呼声。这在古代埃及的长篇诗歌中,是十分难得的。它是中王国时期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在文学创作中的反映。巴比伦文学

巴比伦位于美索布达米亚(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南部,是古代两河流域文化的中心。它正处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接近点上,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美索布达米亚”地区开始从氏族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过渡。大约在公元前2800年(或更早些时候),苏美尔人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大约到了公元前2350年,阿卡德人又建立了阿卡德王朝。他们继承了苏美尔人的文化并取得新的惊人成就。大约在公元前1900年,古巴比伦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国势盛极一时,著名的汉谟拉比王(前1792年~前1750年在位)统一了苏美尔和阿卡德。此时的巴比伦已成为西亚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公元前1795年古巴比伦毁于赫梯人的入侵。继后,虽有加美特巴比伦和新巴比伦出现,但昔日的雄风已不再。至公元前539年,终于被波斯所灭。

在远古时期,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就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并用楔形文字保存下不少文学作品,巴比伦文学是在继承苏美尔和阿卡德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通称苏美尔—巴比伦文学。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末,苏美尔—巴比伦就已有了用楔形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文学作品。通观苏美尔—巴伦比长达3000余年的文学发展,它虽属奴隶制社会的文学,但又不乏反映原始社会末期的情况。

这些文学作品丰富多彩,主要有神话、传说、史诗、哀歌、赞歌、故事、格言、谚语、咒文等。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朴素理解与探求。其中诗歌和神话较发达。

巴比伦神话在继承苏美尔神话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神话世界。其中包括了宇宙生成、人类创造、长生不老、天命观等神话主题。最有代表性的是创世神话,它描写玛尔杜克从英雄升为主神,创造天地万物的壮举。赞美了光明战胜黑暗的正义性。《伊什妲尔下冥府》源于苏美尔神话《伊南娜下冥府》,略有删减。它通过女神伊什妲尔下降到冥府搭救丈夫的曲折故事,反映了古巴比伦人对四季变化,万物枯荣的自然现象,有着自己特殊的探求和理解。

古巴比伦文学是在继承苏美尔时代文学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通称为苏美尔—巴比伦文学。这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学宝库之一。它包括了神话传说、史诗、哲理抒情诗和戏剧等。

苏美尔—巴比伦人和其他民族一样,在远古时代都创造了自己的包括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等神话故事以及英雄传说。大神阿努是诸神之首,居住在第三重天上。日神舍马什是正义的维护者和国王的保护者,最受人们的欢迎。水和智慧之神埃阿是人类的朋友,他把一切技艺和知识教给人类。大地之神是恩里尔。爱情与生命之神伊什塔尔,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女神。植物之神坦姆兹是故事最多而又最受人们关注的一位神。关于洪水的神话,在苏美尔—巴比伦神话系统中流传极为广泛。这则神话说,众神会议决定用洪水来毁灭人类和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祭司赛苏陀罗因为虔诚奉神,神则梦示他造大船一只,得以脱险后升而为神。这则神话在史诗《吉尔伽美什》中是一则十分精彩的插曲、希伯来民族古代文献汇编《旧约》中的“挪亚方舟”和阿拉伯人的《古兰经》中的“努哈的故事”,都源于此。

在苏美尔—巴比伦文学创作中,史诗和神话创作特别丰富,除著名的《吉尔伽美什》外,还有《埃努玛·埃立什》、《阿古沙伊雅》、《阿达帕》和《伊什塔尔下降冥府》等。现存除《吉尔伽美什》较为完整外,其他大都只发现片断。《埃努玛·埃立什》是流传极广的创世神话,刻写在7块泥板上,约千余行,因泥板上第一句话是“埃努玛·埃立什”而得名。

这篇神话叙述古巴比伦王国保护之神马尔都克创造天地万物的的故事。神话写道:太初之始,只是一片水渊而无天地之别。那时,蒂阿玛率群妖怪蛇、恶龙、狂犬和人蝎等,向诸神进攻。诸神惊恐万状,不知所措。大神安夏尔派遣自己的儿子马尔都克率军应战,马尔都克用枪刺死蒂阿玛,夺取其掌握的命运之册,又把他的尸体一分为二,上为天,下为地,形成宇宙,然后又创造了人类和万物神话以马尔都克受到众神赞美被尊为神王而结束。这部神话无疑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民族对于世界的起源及社会的形成的理解和幻想。马尔都克是春天、创造、太阳的象征,而蒂阿玛则是水渊中黑暗、凶恶力量的代表。马尔都克杀死蒂阿玛而创造世界,就是光明、幸福和秩序对邪恶的胜利。《阿古沙伊雅》是写伊什妲尔和萨尔图这两位女神因在人间争夺神庙而不和,智慧之神埃阿应女神阿古沙伊雅之请,为她们调解的故事。神话以3位女神在人间同样受到尊重而结束。这篇神话曲折地反映了以母系为中心的氏族社会的发展、权力的再分配和各祭司集团之间的矛盾。《阿达帕》写智慧之神埃阿的儿子阿达帕的故事。南风吹翻了阿达帕的小船,阿达帕就打伤南风的翅膀作为报复,因而受到大神阿努的审判。阿达帕按照父亲的指点去天庭,得到了天神们的怜爱、同情和关心。本想用有毒食品害死阿达帕的阿努,也因而改赐长生不死的食品。可是,阿达帕牢记父亲的告诫,害怕食物有毒而不愿吃,以致失去了永生的机会。这篇神话,反映了两河流域的远古居民对生命追求的幻想和愿望。《埃达那》是叙述埃达那为儿子求不死之草和王权的故事。埃达那听信预言,即他生下的儿子将成为国王。于是,他就乘鹰飞上天空,去索求不死长生草和王笏,不幸从鹰背上坠地而死。这篇神话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追求却又无能为力的思想。《伊什塔尔下降冥府》是反映古代人对大自然运行规律的认识的神话:植物神坦姆兹落入地府受苦,爱情与生命女神伊什塔尔下到地狱去救助。她过了7重狱门,会见了坦姆兹,但无法回到人间。在这两位神被囚在地府时,大地之上,自然界的万物停止了生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众神会议决定放回这两位被囚的神之后,春回大地,万物恢复了生机,人间充满欢乐。神话以人间庆祝坦姆兹的复活而结束。这部巴比伦神话源于苏美尔时代的神话故事《印妮娜降入冥府》。苏美尔时代的印妮娜,为伊什塔尔所替换。

在古巴比伦文学中,还有充满宗教色彩和哲理意味的抒情诗。这些诗作,大都源于苏美尔时代。如赞美诗、忏悔诗等,多为由祭司收集而在举行宗教仪式时诵唱的。还有反映巴比伦时代社会矛盾的诗篇,如《咏受难的诚实人的诗》和《主人和奴隶的对话》等。前者写一个诚实人对自己的困难生活处境不满,他认为自己处处遵守神示和法规,可是却得不到神的恩惠。他说,“我召唤我的神,但是他并不转过脸来向着我。我向自己的女神祈求,但她甚至连头都不抬”。这就表现了他对神的怀疑和不满。后者以主人和奴隶对话的形式,反映了奴隶主的悲观情绪和奴隶的不满。

古巴比伦文学保存下来的还有宗教剧、故事等的断片。

古巴比伦文学创作相当丰富,各种文学作品具有其共同特点:

首先是古老性。人类在其生存和延续的历史进程中的最早阶段,同自然界的敌人(包括自然灾害和猛兽毒虫在内)作斗争,了解自然,利用其规律,以求生存和发展。古巴比伦文学所描写的内容,主要就是人和自然的斗争,这就说明了古巴比伦文学所反映的时代和形成时间的古老性,意味着影响的深远。

其次,具有共同的对生命探索的主题。神话《阿达帕》、《埃达那》和史诗《吉尔伽美什》等,都从不同角度写了英雄对生命的探索和寻求长生不死的药草,然而都未能实现长生的愿望。对于生命奥秘的探索和对于命运的反抗,都反映了古巴比伦人强烈的生存意志和勇敢的探求精神。

第三,宗教哲理性。古巴比伦文学描写人和自然的斗争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哲理内容。宗教,在某些时代和地域,会使人悲观、消极和厌世,但在遥远的古代的原始宗教信仰中,却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包括了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自然观、历史观等。哲理的内容表现了人们对事物认识和探索的最深层次。因此,古巴比伦文学的含义深刻,具有令人回味的艺术力量。巴比伦神话

早在远古时期,苏美尔人就创作了神话和诗歌。巴比伦王国建立后,继承并发展了这些遗产。古巴比伦文学是靠刻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记载下来的,近代楔形文字的译读成功使我们有可能逐渐了解巴比伦文学。

巴比伦文学中,神话传说占重要地位。

巴比伦神话中的众神之王是马尔都克。他通过与代表混沌和黑暗的恶魔梯阿马特的斗争而成了诸神之王。马尔都克神把梯阿马特的身体一撕为二,一半做成天,一半做成地,同时做出了星宿,又用黏土和一片援助过梯阿马特的神的血创造出人类。在创造了宇宙以后,众神便在天上建立起巴比伦,拥戴马尔都克为主神。巴比伦人在这个神话中表达了对世界和人类起源的解释,同时以此为巩固他们在两河流域的统治服务。他们把马尔都克奉为巴比伦的保护神。

关于洪水的神话传说也是巴比伦文学的创造。神话说,神创造了人类,但后来由于人得罪了神,天神决定用洪水将人消灭。只有吉尔伽美什的祖先乌特那庇什提牟预先得知消息,造了船,带上妻子儿女和财物,因而免遭其难,从而人类才得以生存繁殖下去。这个神话反映了古巴比伦人与大自然的斗争生活和愿望,并说明了《圣经》中“挪亚方舟”的故事是巴比伦人创造的神话的移植。希伯来文学

古代希伯来文学在世界文学上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产生是与古代迦南的历史以及宗教的创立分不开的。

迦南(今巴勒斯坦)指地中海东海岸的一条狭长地带,即从黎巴嫩山南麓延展到阿拉伯沙漠北边的一块地方。迦南的历史大约开始于公元前3600年。古代迦南人在周围的埃及、腓尼基、苏美尔、巴比伦等文明古国的影响下,曾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稍后,在公元前2400年中叶时,有希伯来人侵入。希伯来人为闪族的一支,原为游牧于幼发拉底河畔的民族,因而“希伯来人”即指“从河那边来的人”。他们来到迦南后,经过长期的征战,占领了迦南广大地区,并逐渐与迦南人融合而定居下来。大约公元前12世纪时,希伯来人曾受到海上来的强敌非利士人的进攻。在同非利士的战斗中涌现出不少英雄人物,这在《旧约》中都有所记述。

公元前11世纪至10世纪时,希伯来人开始建立国家,由部落联盟推选扫罗(公元前1028~公元前1013)为第一任国王。扫罗父子在与非利士人斗争中中剑而死后,由犹太部落的首领大卫(公元前1013~公元前973)登上王位。大卫通过征伐,统一了以色列和犹太部落,建都于耶路撒冷。大卫去世后,由他的儿子所罗门(公元前973~公元前933)接替。所罗门统治的时代是希伯来人的国家兴旺发达的鼎盛时代,经济和文化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此后,国势逐渐衰微,终于于公元前925年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犹太和以色列。这两国经常争战不停,致使外敌乘虚而入。以色列王国于公元前722年被亚述所灭。犹太王国的首都耶路撒冷也于公元前586年亡于新巴比伦。巴比伦军侵入后劫走了数万犹太人到本国去供驱使,从而造成了东方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俘虏事件”(“巴比伦之囚”)。犹太人在被俘虏期间,不堪忍受侮辱和虐待,逐渐在一部分人中产生了有“救世主”可以拯救自己的宗教观念,他们通过秘密传播,鼓动建立重返故土的信心。公元前538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战败,波斯王决定恢复耶路撒冷,令犹太人返回家园,重建都城,成立傀儡政权。从此,希伯来人一直在异族统治、奴役之下。希伯来民族的历史大约至公元1世纪时告一段落。

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后,很快建立了一神教的神权统治,尊奉耶和华神为天地万物的最高主宰。犹太教创建后,由宗教祭司把自公元前13世纪流传下来的各种古文献和作品进行加工、整理,编成了自己的经书。这部经书后来被基督教所接受,称为《旧约》,成为圣经(《新旧约全书》)的组成部分。《旧约》是希伯来文学的基本汇集。除《旧约》外,希伯来文学还包括《次经》、《伪经》等多卷。

希伯来文学是希腊人在各个历史时期创作的各种文学作品的总和,主要用希伯来文书写,也有用亚兰文、希腊文或拉丁文写成。希伯来文学又称为《旧约》文学,因为它们主要保存在希伯来人的宗教经典《圣经·旧约》中。《旧约全书》最早被译为希腊文时,正经被分为39卷,这39卷现在被分为四部分:

一、经书或律法书,即所谓的“摩西五经”,包括《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这一部分成书最早,公元前444年就被确定为“圣经”了。它的内容包括天地创造、伊甸乐园、洪水方舟等神话,以及希伯来人的始祖亚伯拉罕、雅各、摩西等人的传说,以及犹太教所订的教规国法。托名创国英雄摩西受命于天所写,因此被称为“经”或“律”。

二、历史书有《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列王记》上下,《历代志》上下,《以斯拉记》、《尼希米记》等10卷。是以色列和犹太立国到亡国的史记,成书年代大约是公元前300年左右。

三、先知书有从《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下15卷《旧约》的目录中有先知书18卷,其中的《耶利米哀歌》、《约拿书》和《但以理书》3卷,是诗歌和小说,应归入第4类“诗文集”。所谓“先知”是先知先觉的社会改革家和思想家,他们愤怒地谴责社会的不平等,奔走呼号,演说、诵诗唤醒群众,警告欺压者。他们所处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正是国家的多难之秋。

四、诗文集有《诗篇》、《雅歌》等抒情诗集,有《箴言》、《传道书》等哲理诗集,有《约伯记》那样大型的诗剧和《路得记》、《以斯帕记》、《但以理书》等小说。这部分作品成书年代最晚,大约在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前150年之间。编入“圣经”的时间,最迟的在公元100年左右。

以上4部丛书,与我国《四库全书》或《四部丛书》“经、史、子、集”的四分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各卷的写作年代,上自公元前12世纪,下迄公元前2世纪,其间经过1000年。被编为“圣经”的时间,最早的是“五经”,于公元前5世纪时,最晚的是《雅歌》,在公元后1世纪,历时约800年。被收为基督教的《旧约全书》后,近2000年来,由于基督教的传播,各国翻译者的辛劳,传诵于世界各地,对于各国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伯来神话《旧约》中的神话故事非常引人注目,因为作为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之一,希伯来文学对西方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影响的重要一方面,便是《旧约》中的神话在后来的西方文化中成为尽人皆知的典故。

神话是希伯来人最早的精神产品,主要保存在《旧约·创世纪》的前11章中,主要有创世造人、伊甸园、大洪水等神话。与其他民族的神话相比,希伯来文学中保存下来的神话较少,主要原因是希伯来人所信仰的犹太教是一神体系,禁止多神崇拜。

创世造人的神话说,世界起初是一片混沌,上帝耶和华以命名的方式创造了光明与黑暗、海洋与陆地、日月星辰和动物植物等。第六天,上帝按自己的样子用泥土创造了人类,并让人类管理地上的一切。第七天,上帝休息,并将这一大定为“圣日”,即“安息日”。

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就是亚当,因为怕他寂寞,上帝取下亚当的肋骨为他创造了一个女人夏娃。亚当和夏娃生活在上帝为他们建造的东方伊甸园里,在那里,他们衣食无忧,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在上帝所有的创造物中,蛇最狡猾。它引诱夏娃违背上帝的禁令,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亚当也禁不住夏娃的劝说吃了果子。上帝得知后非常愤怒,将他们逐出了乐园,从此人类失去了永生的希望。

这一则失乐园的神话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犹太教和基督教认为人类受到上帝的惩罚和诅咒,是源于“原罪”的观念。就是基于此,神话将人不能永生的原因归结为对上帝意志的违背,突出强化了一神信仰的巨大作用。这个神话中的“伊甸园”、“偷吃禁果”、“智慧树”等典故已经成为一种象征和意象,不断为后人引用。

希伯来神话中另一则著名的神话便是洪水灭世的神话。地上的人越来越多,罪行也越来越猖獗。上帝对此非常失望,决定用洪水灭掉人类。但上帝爱怜义人挪亚,让他赶快造一只方舟,保护自己的家人,并且带上所有的植物,以及动物一公一母逃避灾难。果然,洪水来了,其他一切生灵全部死了。40多天后,挪亚先后两次放出鸽子,第二次放出的鸽子飞回时,衔着一支崭新的橄榄枝,证明洪水已经退去。

大洪水神话是东方各大神话体系中都具有的一个文学母题,而希伯来人的这个洪水神话在东方洪水神话中影响最深远。现代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这则神话中包含着人类远古历史的真实记录;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大洪水是人类对于初民阶段的遥远记忆和集体无意识。但在希伯来神话中,大洪水用于宣扬的是上帝惩恶扬善的宗教目的。在这个神话中,“方舟”、“橄榄枝”、“鸽子”也都已经成为具有永恒普遍性的象征。希伯来诗歌

诗歌在《旧约》中占着突出的地位,取得了更高的成就。影响较大的作品有英雄赞歌、雅歌、哀歌等。

英雄赞歌的最有名的作品是《底波拉之歌》。这首歌是女士师底波拉为赞颂以色列人对迦南王的将军西西拉作战取得胜利而作。歌中首先从正面讴歌了胜利后的欢快心情和高昂士气,然后又以幽默讽刺的口吻从侧面描写了西西拉的母亲还不知道自己儿子已经死去,在家里依窗盼儿子得女子和财物而归的可笑情景。它是英雄战歌的典范。

雅歌,即爱情诗篇,在《旧约》中被称为《所罗门之歌》,其实它只是一部民间情歌的汇集。这些情歌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青年男女间爱情的欢乐和痛苦,也表现了他们忠于爱情的坚贞态度。如:爱情,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取爱情,就全被藐视。

同时雅歌在艺术上也保留了民间情歌那种清新、质朴、健康的特点,它的卓越的艺术技巧曾引起后世许多作家的称颂和赞叹。

哀歌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诗歌形式,为巴比伦俘虏事件过程中的犹太人所作。当时广大犹太人面临国破家亡、背井离乡的生活处境,写下了不少悲愤哀怨之歌,以表达他们痛恨敌人、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其中《耶利米哀歌》具有代表性。先知耶利米是巴比伦俘虏事件的目击者,他亲自感受了亡国之痛,因此他的诗歌爱憎强烈、哀怨感人,有力地表达了苦难的犹太人的心声。

此外,《诗篇》卷5第137首诗也是一篇杰出的作品。这首哀歌不仅思想深刻,真实生动地表现了犹太人被俘虏到巴比伦以后的怀念祖国和故乡的深情,而且艺术上也取得了卓越成就。哀歌是希伯来诗歌发展到高峰的重要标志。这些优美、哀怨的诗歌是完全可以列入世界古典名著之林的。《旧约》中收入的先知预言不仅文辞优美,而且带有鲜明的政论性。这里所说的“先知”是指当时的一些社会改革者和宣传真理正义的爱国志士。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与上层统治者和宗教祭司集团有矛盾,因而他们敢于在自己的预言中揭露黑暗现实,批判社会上种种不合理的现象,表达出进步的思想倾向。

先知预言的优秀作品有《阿摩斯书》、《以赛亚书》、《弥迦书》等。《阿摩斯书》中的阿摩斯,出身于劳动人民,他在预言中强烈地谴责国王、官吏、宗教祭司的罪行,揭露奸商、高利贷者欺诈人民的丑恶面貌,并且对美好前景做了展望,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和信心。这些爱憎分明、政治色彩浓厚的先知预言对当时的被压迫者无疑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约伯记》是《旧约》中唯一的一部大型哲学诗剧。

它通过主人公约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纯正、笃信上帝从而得到好报的过程,赞颂了人的正直、善良的品德,寄托了人民美好的生活理想。但其中也宣扬了委曲求全、善恶报应的思想,明显地表现出它的局限性。《约伯记》把深刻的哲理和浓郁的诗情融于一体,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它对以后不少作家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希伯来小说

希伯来文学中的小说和戏剧都是产生于流亡以后的作品。相比较而言,小说晚于戏剧,但成就比戏剧高,是希伯来文学光辉的结束。这类作品包括《路得记》、《约拿书》、《以斯帖记》等,《路得记》是其中的名篇。《路得记》是一篇充满温情的田园牧歌式的作品。希伯来人拿俄米与她的丈夫和儿子一起在外乡生活,她的两个儿子也都娶了外族的女子为妻,路得是其中之一。但是,很短的时间里,拿俄米先后失去了丈夫和两个儿子。拿俄米决定让她的两个儿媳各自回家,她自己则要长途跋涉回到自己的故乡。另一个儿媳走了,路得却不忍心抛下年迈的婆婆,决定陪她回家。经过旅途的艰辛,拿俄米和路得回到了希伯来人的故土。这时拿俄米已经不能劳动,只有依靠路得每天去田间拾麦穗过日子。善良的财主波阿斯是路得的亡夫的亲戚,他同情两位妇人的遭遇,让手下人每天多留一些麦穗在田里。慢慢地,路得发现了他的好意。婆婆拿俄米则作主将路得许配给了波阿斯。这个篇幅不长的小故事,歌颂了婆媳的相亲相爱和不同民族间的宽容与接纳,这与后来希伯来人强烈的民族排外情绪极不相容。因此,这部作品也是用以说明希伯来民族早期生活和情感交流的重要作品。

除这部作品外,《约拿书》号召打破狭隘民族主义,向世界开放;《以斯帖记》描绘了犹太女子以斯帖为民族的存亡而斗争的故事,是希伯来人在“希腊化”时期爱国精神的体现。希伯来文学的意义

总体来说,《旧约》中的希伯来文学是人类历史中产生较早的,几乎反映了他们本民族的发展和王国兴亡的全部历史。由于希伯来民族的文学都保存在他们的宗教典籍《圣经·旧约》中,因此,它们的文学具有很强的宗教性,表现了希伯来人对上帝耶和华虔诚的敬畏与赞美,由此而产生的真挚的情感化倾向也是世界文学史中少有的。《旧约》文学在艺术上的特色也十分明显:首先,它的题材广泛。早至开天辟地、万物伊始,晚至民族罹难、国人四散;上至上帝的权威,下至人类在世上的生活……上天入地,谈古论今。在这广阔的时空之中,《旧约》文学为我们描述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起源,人类的繁衍,部族的残杀,王国的兴衰,上帝的戒律,摩西的伟业,亡国的惨景,智者的思虑,暴君的昏庸,民族的仇恨……等等。因此,《旧约》文学如同希伯来民族的生存史和创造史,是一幅广阔的画卷。其次,《旧约》文学体裁多样。散文、神话、史诗、小说、戏剧、抒情诗、哲理诗、叙事诗、寓言、谚语等,成为后来世界文学发展中各种体裁的雏形,为各类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想象丰富、人物众多、情感真挚。《旧约》文学的产生时期,还是人类文学发展的初级阶段,它的很多成就反映了人类童年时代的思想状态。希伯来人的文学天马行空,想象大胆。对世界的主宰者上帝耶和华的描述、对世界形成的想象、对自然和神迹的波澜壮阔的抒写,无不表现了希伯来人卓越的文学才能。此外,在《旧约》中为我们刻画了无数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意志坚定的摩西、骁勇善战的大卫、智慧而富有的所罗门、悲壮的大力士参孙、温柔善良的路得、勇敢无私的以斯帖等等。这之中的很多人物都成为后世各国文学艺术形象的原型。

希伯来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一起组成了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但“与希腊文学作品相反,希伯来文学一般更简朴、更世俗、更直接。更富有自发性。它的组织往往较差,不注重形式,更不注意节制。为了最雄辩地表述内心情感,希伯来文学使用了夸大的形象(‘晨星一起唱歌’)和具有想象力的比喻(‘主是我的牧羊人’)。此外,在《路得记》等简朴和感人的故事中,还洋溢着温暖的人性。文献中到处可见娓娓动情的描述。在涉及人类犯错误的可能性时,往往流露出令人释然的坦率。整个希伯来文献充满了举世无双的宏伟和庄严感(‘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永远的门户,你们要被举起!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旧约》作为希伯来人的文学总集,对后世的世界文学影响深远。如果说,古希腊、罗马文化中那种将秩序井然的世界视为一种理性的原则为西方古典主义传统提供了基础,那么,希伯来文学中的宗教情绪,使得西方文学中也充斥着对信仰的重视和对纯洁心灵的赞美。

中世纪时代,教会文学的宗教剧、梦幻故事以及圣徒传说大多都是取材于《旧约》文学,对上帝的颂扬、禁欲主义思想和宿命论观点也多是来源于犹太人的传统。这种影响,不仅局限于中世纪。从文艺复兴开始一直到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旧约》的影子不断出现在后世作家的创作,如班扬的《天路历程》、弥尔顿的诗剧《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拜伦笔下的《该隐》、雪莱的《撒旦逃脱》等等。

除此之外,莎士比亚在每出戏剧中平均引用《圣经》14次;《小癞子》以拉撒路为典故命名;歌德的《浮士德》涉及《约伯记》,以及福楼拜的《圣安东尼的诱惑》、麦尔维尔的《白鲸》、霍桑的《红字》、奥尼尔的《拉撒路笑了》、叶芝的《幻相》、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等无不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此可见,《圣经》,尤其是《旧约》,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无疑,《旧约》文学是世界文学遗产中最重要的遗产之一,也是东方文学值得骄傲的组成部分。印度文学

印度,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印度河流域是印度文化的发源地。公元前2500年左右,居住在印度河流域的土著民族最早创造了印度河文化,并在对外交流过程中汲取外来文化营养,发展和壮大了自己。约在公元前2000年,生活在伏尔加河流域的雅利安民族大举南迁,其中一支进入印度河流域,并带来了自成体系而风格迥异的雅利安文化。自雅利安人入主印度以后,民族斗争转化为种族冲突,继而又进一步衍化为纷繁的种姓斗争和教派斗争;在永无休止、错综复杂的斗争中,雅利安文化与印度河文化渐渐合流,并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汇成了属于整个印度民族的吠陀文化以及后来各个时期的印度文化。这是印度文化发展的基本史纲。印度文化的种种风格与特征,均由此而来;印度文学的种种风格与特征,也均由此而来。

印度现存最早的文献是四大吠陀本集,其中以《梨俱吠陀》为最早、最重要,也最具文学意义。以四大吠陀本集为主,再加上注释、阐述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吠陀文献”。人们通常所说的“吠陀文学”就是指吠陀文献中富于文学性的成分,主要有颂诗、神话、咒语诗、传说等。四大吠陀从总体上说是韵文作品,《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则基本上是散文作品。

吠陀文献中包含一整套宗教哲学思想体系,雅利安人借此建立起自己的宗教——吠陀教发展成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也都奉吠陀为根本经典。吠陀是印度最早的文献总汇,几千年来对印度人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梵书又称净行书、婆罗门书,是一大类典籍的总称,现存10多种。各种梵书分属四大吠陀,其主要内容是介绍如何进行祭祖,所以,梵书实际上是婆罗门祭司的职业用书。它的意义主要集中在宗教与文学两个方面:在宗教上,梵书对于婆罗门教与印度种姓制度的确立与巩固,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文学上,梵书起着上承吠陀,下启史诗的作用。《森林书》现存八种,如《梵书》是《吠陀》的附属一样,《森林书》是《梵书》的附属。但其作者不是梵书的继承者,而是对梵书思想的反叛或对立;由于《森林书》的作者当时处于反对派的地位,所以他们在远离城镇的森林里秘密著书立说,秘密传授,故此得名。《森林书》反对婆罗门垄断知识,在当时是进步的。后来,很多非婆罗门的大学问家的涌现,不能说与此无关。《森林书》开启了对诸多哲理问题的探讨,标志着由梵书的“礼仪之路”转向奥义书的“学问之路”。《奥义书》又附于《森林书》之后,数量巨大,有200多种,最古老的约有13种。奥义书的原意是“坐在某人身旁”,有“秘传”之意。它内容庞杂,最主要的内容是有关世界终极原因的哲学思辨。奥义书不是文学作品,但有一定的文学性。它的梵我同一和轮回业报思想,几乎成了印度人的思维定势,其对印度文学创作的影响,无时无处不在。

婆罗门上层人物不但通过梵书、奥义书从宗教、哲学的角度为种姓制度大造舆论,而且还直接通过立法手段,来强制推行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有众多法典、法经,其中以《摩奴法典》最为著名。它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内容驳杂,涉及法律、宗教、哲学、政治、伦理、习俗等问题,是研究古代印度社会和文化的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它本身虽不是文学作品,但也记载了不少神话传说,常常在印度文学作品中被提及。它的思想特别是人生四行期和种姓制度对社会生活和文学创作的影响是不可抗拒的。尤其是它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对种姓制度作了真实的记录,而种姓制度不知给多少印度人带来悲欢离合与生死荣辱,正是这一代又一代人的悲欢离合与生死荣辱,构成了印度文学创作的一大主题。

印度文学史上,吠陀文学之后的又一个高峰是史诗文学。《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称印度两大史诗,不但是印度文学宝库中的无价之宝,也是世界文学太空中彪炳千秋的星座。如果说吠陀文学是宗教文学。那么,两大史诗为代表的英雄颂歌则是宗教化了的世俗说唱文学、两大史诗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过了无数婆罗门和民间歌手的加工修改。

两大史诗规模浩大,举世难匹:《摩诃婆罗多》有10万颂,号称10万本集;《罗摩衍那》有2.4万颂。它们成书的时间并不确定,一般认为《摩诃婆罗多》是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之间;《罗摩衍那》是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前者作者相传是毗耶婆,意译广博仙人;后者相传是跋弥,意译蚁蛭仙人。但这两大史诗成书时问各自前后相距上千年,不可能由某一个人完成,所以毗耶婆或跋弥只能是群体编订者的代称或专名。《摩诃婆罗多》的书名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全书共分18篇,主要分3个部分。一是主干故事。主干故事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代表正义一方的般度族长子坚战被指定为王位继承人,但遭到代表邪恶一方的俱卢族难敌的反对。难敌设计陷害坚战等人。坚战开始时处处忍让,最后忍无可忍,于是在黑天(大神毗湿奴的化身)的支持和众兄弟的帮助下,与难敌展开决战,终于取得王位继承权。坚战在位36年后,与4个弟弟与妻子一起升天。二是围绕这个主干故事,有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等各种插话,共有200多个,以《那罗传》和《莎维德丽传》最著名。插话不是无目的的文字堆积,而是为史诗主题服务的,是情节发展的需要。三是史诗中有不少宗教、哲学、政治、伦理性的说教文字,又以宗教长诗《薄伽梵歌》影响最大。《薄伽梵歌》作为这部史诗的一部分,被认为是综合性的宗教哲学诗,它神化黑天,宣扬对黑天的崇拜,开创了后来印度教虔诚运动的先河,同时也为虔诚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定下了基调。《摩诃婆罗多》以其内容的丰富和庞杂,不愧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典。《罗摩衍那》书名的意思是“罗摩的游行”或“罗摩传”。全书共分7篇,以罗摩和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描写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阿逾陀城十车王指定罗摩为王位继承人,但他的爱妃反对,要求由她自己生的儿子婆罗多为王位继承人,并要十车王答应把罗摩流放14年。十车王不得已答应。罗摩带着妻子悉多和弟弟罗什曼那在森林中到处漫游,过着艰辛的流放生活。10年后,楞伽城十首魔王罗波那的妹妹向罗摩求婚未成,遂怂恿哥哥罗波那劫走悉多。罗摩帮助猴王须羯哩婆登上猴国王位,须羯哩婆派神振哈奴曼帮助罗摩寻找悉多。罗摩与罗波那大战,最终杀死罗波那,夫妻团聚。14年流放期满,婆罗多主动退位与罗摩。在罗摩治理下,阿逾陀出现太平盛世。但此时,罗摩听信谣言,怀疑妻子悉多被劫后失贞,于是把怀孕在身的她抛弃在恒河岸边。悉多得到蚁蛭仙人的救护,住在净修林里,后生下一对双生子,长大后由蚁蛭仙人授予《罗摩衍那》。在罗摩举行马祭时,二子演唱《罗摩衍那》,罗摩得知演唱者是自己的儿子。但罗摩表示仍难以信服。悉多求救于地母以证其贞洁,大地顿时开裂,悉多投入地母的怀抱。大梵天预言,罗摩全家将在天堂团圆。

两大史诗被看作印度教圣典,在印度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印度人精神生活中不可少的太阳和月亮,也是进行文学再创造的最重要的源泉。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没有任何文学作品能像两大史诗这样,对它的人民产生如此深广而久远的影响。两大史诗的世界意义,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发现和认识。

叙事诗主要有五部“大诗”——迦梨陀娑的《罗怙世系》、《鸠摩罗出世》,婆罗维的《野人和阿周那》,摩伽的《童护伏诛记》和室利诃奢的《尼奢陀王传》;另外还有佛教诗人马鸣的《佛所行赞》,跋底的《罗波那伏诛记》,毗尔诃纳的《遮娄其王传》,迦尔诃纳的《王河》,泰米尔诗人甘班的《甘班罗摩衍那》,泰米尔语史诗《大往世书》,印地语长篇叙事诗《地王颂》、《赫米尔王颂》,加耶西的《莲花公主》,苏尔达斯的《苏尔斯海》,杜勒西达斯的《罗摩功行之湖》等等。

抒情诗主要有迦梨陀娑的《云使》、伐致呵利的《三百咏》、阿摩卢的《百咏》、摩由罗的《太阳神百咏》、毗尔诃纳的《偷情百咏》、牛增的《阿利耶七百首》、胜天的《牧童歌》、格比尔达斯的《真言集》等等。

印度戏剧起源于公元前,但现存的剧本都是公元以后的作品。最早的是公元1、2世纪的佛教诗人马鸣的3部戏剧,而且是残本,除一部名《舍利佛传》外,另两部残缺过甚,连剧名都无从知晓了。公元2、3世纪的著名戏剧大师跋娑有13部作品,《断股》和《惊梦记》是他的代表作。他在古代印度名声很大,许多古典梵语作家如迦梨陀娑、波那等都曾在作品中提及他,他为以后印度戏剧创作高峰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讲到印度古典戏剧,首陀罗迦的《小泥车》是不能不提的。这部伟大作品的诞生时间至今无法确定,一般认为是出于跋婆和迦梨陀娑戏剧之间,约在公元3世纪左右。这是一部10幕剧,描写妓女春军为逃避国舅的追逐,躲进声名卓著而家道中落的婆罗门善施家中,由此产生了一段曲折爱情。国舅霸占春军不成,便向她下毒手,并嫁祸于善施。善施蒙冤,被押赴刑场。这时,曾得到善施帮助的牧人起义成功,推翻暴君,解放了善施和被救活的春军,准其正式结为夫妻。《小泥车》情节曲折复杂,扣人心弦,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充满风趣和幽默,语言质朴流畅,并利用不同语言为不同角色服务,自然生动。总之,《小泥车》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以其深刻鲜明的主题思想和炉火纯青的表现手段,与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堪称印度古典梵剧史上的双峰。

迦梨陀娑的戏剧,标志着印度古典梵语戏剧创作达到鼎盛阶段,并且独领世界戏剧风骚,直到中国元、明戏剧的兴起。

印度的故事文学,可谓独步世界。印度是个故事大国,世界各地的许多故事都可以溯源到印度。故事文学最主要的作品是《本生经》和《五卷书》。《本生经》是佛教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本生故事大体有以下几类:歌颂菩萨智慧与神通;主张平等,反对种姓歧视;讽刺鞭挞愚蠢迷信;宣扬经商发财。故事中保留了大量的寓言故事,讽喻欺诈虚伪,自私残暴;歌颂团结友谊,知恩图报;赞扬坚贞和忠于爱情。这些故事经过佛家的改造、加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它生动形象地保存了古代印度人经济、政治、思想、道德、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宝贵资料,为后人研究印度古代社会提供了方便。其文学价值,不但在印度文学史上备受尊崇,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五卷书》与《本生经》堪称印度故事文学的双璧,两者所收的主要是寓言故事,一个是婆罗门文人编订,一个是佛教徒编订。《五卷书》讲一位国王生了3个儿子不学无术,国王请来一位婆罗门,要他在6个月里将所有的治国方略、道德规范及人情世故都教会王子。《五卷书》就是婆罗门为王子编写的教材。《五卷书》和两大史诗一样,也采用连串插入式的创作方式。全书有5个主干故事。第1个讲君臣关系,第2个讲团结就是力量,第3个讲策略权谋,第4个讲交友之道,第5个讲谨慎行事。在每个主干故事中又插入了许多故事,全书共80多个。《五卷书》确切的诞生年代很难考证,在流传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一个版本在公元6世纪由梵文译成了巴列维语。这个本子后来又改译成阿拉伯语,书名改成《卡里来和笛木乃》,以后就传遍了欧洲和世界,对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英国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德国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的创作,产生过影响。由于宗教的排他性,佛教徒始终没有将《五卷书》译成汉语,但仍有不少故事在中国有广泛的传播,这主要是靠汉译佛典,佛典中不少故事与《五卷书》相同或相似。

古典梵语小说是在两大史诗、古典梵语叙事诗和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现存最早的这类作品产生于6、7世纪,即苏般度的《仙赐传》、波那的《戒日王传》、《迦丹波利》和檀丁的《十王子传》。它们在题材上继承民间故事的世俗性,在叙事方式上继承两大史诗和民间故事集的框架式结构,在语言和修辞方式上继承古典梵语叙事诗的风格。但总的来说,古典梵语小说不及诗歌和戏剧发达。

印度文艺理论与欧洲和中国的理论成鼎立之势,构成了世界文艺理论的3大体系。印度的古典文艺理论包括戏剧学和诗学,分为7个学派,即味论派、庄严论派、风格论派、韵论派、曲语论派、相宜论派,惊奇论派。其中味论派和庄严论派是两大基本阵营,其他属小学派。

味论派是印度文艺理论中最具影响的一大学派。“味”是印度一个基本的诗学概念,是指读者(观众)对作品感情基调的艺术享受。味论派的创始人是婆罗多(2世纪),代表作是《舞论》,它是印度现存的最早的戏剧学著作。但它所涉及的内容不局限于戏剧,更不是一般戏剧工作手册,而是一部内容丰富、意蕴深刻的百科全书式的文艺学著作。

庄严(修辞)是印度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形成诗歌魅力的因素,同时也是一种对诗歌价值进行评判的标准。印度文论家很早就对修辞的审美本质、特征和内容进行探讨研究,逐渐形成修辞(庄严)论,并与味论一起并称印度文艺理论的两大支柱。庄严论的奠基者是6~7世纪的婆摩诃,代表作是《诗庄严论》。他的贡献在于第一个将修辞理论从戏剧学中独立出来,所以,他常被认为是印度诗学的创始人。7世纪的檀丁是继婆摩诃之后的第二位庄严论家,《诗镜》是其代表作,内容承前启后,是一部有重要影响的形式主义诗学著作。

进入12世纪后,由于梵语日益脱离百姓口语,古典梵语文学渐趋衰微。虽仍不时有佳作问世,但已无力回天,遂逐渐在印度各地出现了用地方语言创作的文学。这些方言文学一方面深深扎根于当地人民,吸取本地区民间文学营养,在发展中形成各自的特色;另一方面又受梵语文学很大的影响。它们大都直接继承了梵语文学的传统,所以一开始便有相当成熟的作品问世。

在印度地方语言文学兴起的同时,印度各地的虔诚运动也方兴未艾。公元7世纪下半叶,伊斯兰势力入侵印度,引起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激烈冲突。面临伊斯兰教的攻势,印度教低等种姓不堪高等种姓的压迫,纷纷归宗伊斯兰教,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虔诚运动。虔诚运动主张各宗教平等,消除互相之间的隔阂,提倡同一宗教内部一视同仁,取消高等种姓对低等种姓的歧视,不可接触者可以享受膜拜大神的权利;认为个体灵魂通过虔诚都可以达到与神结合的目的。但是并不取消种姓制度。虔诚运动汇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得到广大印度教徒,特别是低等种姓的拥护。这一思潮对印度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以至于后世的文学史家将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之为“虔诚文学”。虔诚文学是印度13~17世纪文学的主流。一般来讲,虔诚文学可以分成两派4支:无形派,含明理支和泛爱支;有形派,含罗摩支和黑天支。无形派认为神明无形,反对偶像崇拜。明理支主张通过理性来达到与神合一,泛爱支主张通过爱来与神合一。有形派认为神明有形,主张用虔诚的感情来膜拜神的化身,主张崇拜罗摩的为罗摩支,主张崇拜黑天的为黑天支。

虔诚文学与地方语言文学的发展和兴起几乎同步,也是互为关系的。也就是说,在古典梵语文学衰微以后而继起的各地方言文学和虔诚文学时期涌现出来的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诗人和作家,大多是用民族语言创作的,而内容又多是与虔诚运动的思潮相呼应的。在众多的虔诚文学作家中,最重要的是格比尔达斯、加耶西、苏尔达斯和杜尔西达斯。

格比尔达斯的诗都是口头创作,由他的弟子记录而流传下来。现在编订的《真言集》分“见证者”、“短曲”、“短诗”3部分,主要是讽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还有不少写社会问题,揭露各种丑恶现象,并认为金钱是万恶之源,还有一些诗宣扬神秘思想和悲观论。他的诗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在广大劳动人民中有广泛的拥护者。尽管他的诗抨击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但他毕竞是在虔诚运动中涌现的诗人,被视为虔诚文学“无形派”中的“明理支”诗人的代表。

加耶西(1493~1542)的作品现存3种,以长篇叙事诗《莲花公主》最为著名。这篇长诗是一部爱情悲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感染力。莲花公主和宝军代表纯洁的爱情,德里皇帝代表邪恶势力对爱情的摧残。这一主题,在封建社会有其普遍性。加耶西在继承印度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又汲取民间文学的精华,使得这个爱情悲剧流传不息。

苏尔达斯是虔诚诗人中的有形派黑天支的代表。他的作品有3部,《苏尔诗海》是其诗歌全集,除一小部分是叙事诗外,大多是抒情诗,中心内容是歌颂大神黑天。

杜尔西达斯(1532~1623)的作品有12种,以《罗摩功行录》最负盛名。自蚁蛭的《罗摩衍那》问世以来,2000年间不知有多少种方言的改写本、编译本问世。然而,其中最成功、影响最大的是杜尔西达斯的《罗摩功行录》。由于种种原因,印度人对《罗摩衍那》中的罗摩故事渐渐淡忘了,而对《罗摩功行录》中的罗摩故事却是家喻户晓,出口成章。所以说,《罗摩功行录》在印度老百姓中的实际影响,要比梵文的《罗摩衍那》大得多。

在印度有一种说法:苏尔达斯是太阳,杜尔西达斯是月亮。可见这2位诗人在印度这一时期的文学上的影响了。佛经故事

佛经是佛教经典,是佛教徒用来宣扬佛教教义的工具。为了吸引广大民众,佛经常常采用通俗的寓言故事或生动的比喻阐发教义,文体有散文体、韵文体和散韵杂糅体等形式。因此,佛经中含有文学因素或带有文学色彩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佛经中最具文学性的主要有《本生经》、《百缘经》、《天譬喻经》、《妙法莲华经》、《贤愚经》、《杂宝藏经》、《百喻经》等。

佛经中的故事洋溢着古代印度人民所崇信的几种基本道理。最主要的是和平、牺牲、慈爱、诚信、忍让、平等、无私、克制贪欲、禁戒残暴等。这些故事无不表现出较高的语言艺术水平,朴素中透出哲理,单纯中含有深邃。如果除去其宗教附会的部分,使人备感精彩。在现存的佛经故事中有不少是广大人民创造的,长期流传在民间,颇能反映他们的爱与恨,祈求与希望。其中,又以《本生经》中的故事最具代表性。《本生经》又译作《佛本生故事》,是一部内容浩繁的寓言故事集,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主要讲述佛陀释迦牟尼前生的故事。按照佛教的说法,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只是一个菩萨,还跳不出轮回,他必须经过无数次转生才能成佛。他曾是国王、王子、婆罗门、商人、妇人、大象、猴子、鹿等等。每一次转生便有一个积德行善的故事。这就产生了所谓的“佛本生故事”,现存547个,收集在巴利文经藏《小尼迦耶》中的是其第10部经。

佛本生故事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即每个故事都由5部分组成:一是今生故事,交代佛陀讲述前生故事的身份、地点及缘起。二是前生故事,讲述佛陀前生故事的具体内容。三是偈颂,穿插在散文叙述中,有总结性质或描述性质的诗。四是注释,对偈颂中词语含义的解释。五是对应,将前生故事中的人物与今生故事中的人物一一对应。如《摩尼克猪本生》中,今生故事讲述一个比丘受一少女引诱,佛陀得知后告诫他说:“她是你的祸根,甚至在你前生,你就成了她结婚筵席上的佳肴。”佛陀接着讲述前生故事。

菩萨曾转生为一头牛,名叫大红。其弟名叫小红。兄弟俩干了家中牵引拖拉所有的重活。主人的女儿即将结婚,喂养了一口名叫摩尼克的猪。小红问大红:“这家重活都是咱俩干的,主人只给我们稻草麦秸吃,而这口猪却吃牛奶粥。”大红安慰小红说:“主人是为给女儿办喜事才喂养它的。”不久,主人宰杀了摩尼克猪,献给庆贺婚礼的客人吃。在叙述这个故事当中有一首偈颂:“勿羡摩尼克,它吃断头食;嚼你粗草料,此乃长命食。”这道偈颂下面有一连串词义注释。故事的最后部分是对应,即佛陀指出前生中的摩尼克猪是现在这个受诱惑的比丘,主人的女儿是现在这个少女,而小红是阿难(佛陀的弟子),大红是佛陀本人。

所谓佛本生故事实际上绝大部分是长期流传于印度民间的寓言、传说、故事、童话和传奇。佛教徒将其采集起来,按照上述固定的模式进行改造加工,给每个故事加上头尾,然后指出故事中某人、某神、某动物是佛陀前身,并以偈颂点出佛家要说明的主旨。佛本生故事采用散韵杂糅文体,通俗易懂,幽默易记,风格质朴,从内容上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一类歌颂菩萨的睿智与法力。佛本生故事由于都是讲述菩萨如何转生的,因此几乎每篇故事都程度不同地歌颂佛陀的智慧、知识、英明、悟性、道德、胸怀、情操、大度、魄力等。此外,还时常歌颂他所具有的广大神通和奇异的力量。如《真理本生》中的转生为商队长的菩萨,由于聪明才带领商队走出5种险境,并高价卖掉货物返回故乡。再如《芦苇饮本生》中转生为猴王的菩萨,他以神异的力量使芦苇节打通,8万猴子以芦苇为吸管饮到有水妖掌管的莲花池水。

一类宣扬平等、博爱,小人物可以战胜大人物。在这类故事中,菩萨往往转生为某一小人物或弱小的动物,而压迫者、欺骗者则往往没有好下场。如《箴言本生》中转生为婆罗门的菩萨,他从水中救出落难的王子、蛇、老鼠和鹦鹉。忘恩负义的王子得到报应,而菩萨在转生为国王后仍与3个动物和睦友爱地度过一生。再如《猴王本生》中转生为猴王的菩萨,每次都要跳到一块石头上才能再跳到水中岛上。一条鳄鱼想得到猴王心上的肉,就伏在石头上等机会,猴王依靠智慧战胜了它。又如《鹌鹑本生》中转生为象王的菩萨,对待小动物非常仁慈,而一头傲慢的大象却随意踩死小鹌鹑。于是老鹌鹑为复仇联合了乌鸦、苍蝇和青蛙。乌鸦啄瞎了大象的眼睛,苍蝇在那儿产了卵。被蝇蛆折磨得焦渴难耐的大象在找水喝时,被青蛙引向悬崖,跌落山下而死。

另一类提倡经商发财,合理致富。佛教重视种姓平等,尤其得到吠舍种姓的支持。吠舍主要从事手工业和商业,他们在政治和军事上无力与婆罗门和刹帝利抗争,于是就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完全用于商业活动之中。所以,佛本生故事中有许多描写的是经商题材,充满浓厚的商业气息。如《真理本生》、《小商主本生》、《奸商本生》、《果子本生》、《伊黎萨本生》等。这些故事中的商人,有的冒险经商,大智大勇,获利而归;有的指导他人,由穷变富;有的唯利是图,受到惩罚等等。

佛本生故事中,有的讽喻当时的统治者,嘲笑神仙和婆罗门,批判自私残暴、欺诈虚伪等行为,有的歌颂团结友谊、知恩图报、忠贞不渝等品德。当然,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也有少数故事鼓吹宿命论,宣扬逆来顺受、绝对忍让,诬蔑、轻视妇女等,形成消极影响。

佛本生故事随着大乘佛教的传布,首先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到日本、朝鲜、越南。随小乘佛教的传布,首先传入斯里兰卡,其后又传入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近几十年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学者也从事佛本生故事的研究,并将其译成德文、英文等多种欧洲语言。佛本生故事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学、戏剧、绘画、雕塑等,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婆罗门经典《吠陀》《吠陀》是婆罗门教的经典,也是印度最古的文献,是诗歌总集,类似我国的诗经。它共分4部。《梨俱吠陀》最古,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至前1200年间已形成(史称这段时期为“梨俱吠陀时代”或“早期吠陀时代”)。《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大体形成于公元前1世纪上半叶。后3种吠陀的内容主要都来自《梨俱吠陀》。《梨俱吠陀》是颂神诗集,共有1028首诗(据传内有11首是后人附加上去的),约4万行,分10卷。诗歌内容及倾向复杂,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或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包括许多神话传说。诗中歌颂了天神(雷神)因陀罗及光明女神、火神、雨神等等。在第10卷的诗中说到千头、千眼、千足的造物布路沙,它弥漫天地,充塞过去未来;它是创世的牺牲者,用它来切割,产生了宇宙万物,4大种性亦在其内。

第9卷第112首诗有很浓的生活气息,它不是一般的颂诗,而似乎是一个人在从事榨酒劳动时的欢唱——不过已带有明显的私有观念:“人的愿望各色各样:木匠等待车子坏,医生盼人跌断腿,婆罗门希望施主来。苏摩酒啊!快为因罗陀大神流出来。……”“我是诗人,父亲是医生,母亲忙推磨,大家都象牛一样为幸福而辛勤。苏摩酒啊!快为因陀罗大神流出来。”

这首诗说明当时已形成家庭,社会分工也较细,大家都辛勤劳动,追求金钱。还有一首是一个赌徒自叙的悲歌,说明当时已出现了赌博。这个赌徒因赌博输光了钱,输掉了妻子,到处游荡。诗人为此进行了讽刺和劝诫,要赌徒规矩地种田,以求得富裕。

其他3种吠陀中,以《阿闼婆吠陀》最重要。这是驱邪求福的咒语和诗歌集,用以驱除疾病、猛兽、恶鬼、仇敌,或借以求得长寿、富贵、家庭和睦、生活幸福、旅行安全等等。所求治的病中包括发烧、黄疸、水肿、癞疮、瘰疬、咳嗽、眼炎、秃顶、虚弱、骨折、中毒、疯狂等等。用咒语的方法来治病驱邪,似乎有些迷信可笑,但却反映了印度人的祖先与各种灾害病魔斗争的强烈而天真的愿望,而且可从中看到当时人们对各种病害的识别能力。同时这些诗生活气息比《梨俱吠陀》要浓,且很富诗趣。试看第6卷第105首关于治咳嗽的诗:像心中的愿望,迅速飞向远方,咳嗽啊!远远飞去吧,随着心愿的飞翔。像磨尖了的箭,迅速飞向远方,咳嗽啊!远远飞去吧,在这广阔的地面上。像太阳的光芒,迅速飞向远方,咳嗽啊!远远飞去吧,跟着大海的波浪。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诗记述了一面念咒语治病,一面还用草药,真可谓是科学与文艺结合的萌芽了。《阿闼婆吠陀》中还有一些男女求爱时用的咒诗,如:“像藤萝环绕大树,把大树抱得紧紧;要你照样紧抱我,要你爱我,永不离分。”“翅膀是相思,箭尖是爱情,箭杆上海誓山盟。爱情的箭瞄得准,一直刺进你的心。”这都说明《阿闼婆吠陀》比其他吠陀更接近现实,更具体真切地反映了古代印度民间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两大史诗

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文学的重大收获,它们集中地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文学成就。

关于这两部史诗形成和定型的时间,学者、研究者其说不一,一般认为,《摩诃婆罗多》大约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罗摩衍那》的中心故事大约形成于公元前3世纪,最后增补部分于公元2世纪完成。它们大体上都经过早期传说——构成中心故事——最后定型的几个发展阶段。

根据传说和史诗本身记载,《摩诃婆罗多》的作者为广博仙人,《罗摩衍那》的作者为蚁垤仙人。实际上这样规模宏大的史诗不大可能出于某几个人之手,它们无疑是在口头流传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发展起来的。两位仙人可能是对史诗整理加工有过巨大贡献的人。

两人史诗在流传过程中,一方面把现实生活和事件赋予了神话色彩,另一方面,随着阶级的出现,不同时代、不同思想倾向的人都要把一些新的材料或新的观念加进去,致使它们的篇幅越来越大,内容也越来越复杂起来。《摩诃婆罗多》的中心故事是描写婆罗多的后代——两大王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奇武王有二子,一为持国,一为般度。持国有百子,称俱卢族,长子名难敌;般度有五子,称般度族,长子叫坚战。前者强大,后者弱小。他们为王位继承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明争暗斗,最后终于导致18天的一场鏖战。战斗结束时,双方几乎全军覆灭,由胜利者坚战接替了王位。

史诗通过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王位斗争的细致描述,歌颂了以般度族为代表的社会进步势力,批判了以俱卢族为代表的落后保守势力,它在某些方面体现了军事民主制时代的特征,表达了古代印度人民渴望和平、要求安定统一、向往太平盛世的理想和愿望。除了中心故事外,史诗中还收入了不少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的插话,最著名的有《那罗传》、《莎维德丽》等。《摩诃婆罗多》全书共18篇,2109章,约10万颂(每颂两行),相当于希腊荷马两大史诗总和的8倍多,被认为是世界最长的史诗。《罗摩衍那》的中心故事是围绕着主人公罗摩王子一生的经历展开的。全诗共7篇,两万四千颂。

在史诗中,罗摩是作为古代英雄、理想国王的代表来塑造的,史诗的主题和思想倾向主要是通过这一人物体现出来的。

史诗通过德行和勇武两个方面刻画罗摩的性格。首先是把罗摩作为印度古代德行的典范加以颂扬的。如表现他尊父、爱弟、重视友谊和忠于爱情;在王位继承问题上不计较私利;流放过程中勇于过苦行者的艰苦生活;主持正义、嫉恶如仇,帮助猴王恢复王位;同情弱者,关心人民的疾苦等等,这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其次,把罗摩描写为英勇的战士和英雄。这主要通过断弓和楞伽之战等情节表现出来的。遮那竭国王为女儿悉多选婿,宣称谁能拉开他祖传的神弓就把女儿嫁给谁。求婚者一个一个都失败了,罗摩不仅拉开了神弓,而且把弓拉断了。这一壮举震动了整个宫廷。罗摩的武力在楞伽之战中得到更为充分的表现,十首魔王罗波那十分厉害、顽强,两人经过许多回合的较量,难分胜负。最后借助天神送来的天车和得力武器,罗摩才杀死了罗波那。史诗表现罗摩的胜利,不只是他武力的胜利,也是他的善行和正直精神的胜利;由于罗摩为正义而战,因而得到了各方面的有力支援。

罗摩是特定的历史时代——奴隶制形成期上层统治阶级内部社会进步势力的代表,是当时人民理想和愿望的体现者。在史诗中,他同宫廷内以吉迦伊王后为代表的落后保守势力,同社会上以十首魔王罗波那为代表的反动邪恶势力构成了尖锐矛盾,而后者是史诗揭示的主要矛盾。史诗通过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公理与强暴的鲜明对比,热情地赞颂了代表善和正义的新兴王国的国王罗摩;特别是借助罗摩的言行,提出了一系列进步政治主张,如反对上层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渴望国家的团结和安宁,反对掠夺和侵略,反对暴政,要求关心人民疾苦,宣扬一夫一妻制等。这都是符合当时印度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趋向的。

不过,由于史诗流传时间的漫长以及流传过程中不断受到审改和加工,罗摩的形象也带有复杂的性质。在客观上,罗摩既是一个古代英雄、理想化的国王,又是一个伪君子,某些旧的统治秩序和道德观念的维护者,并不是很统一的。相形之下,史诗中另外的一些形象,如罗摩的弟弟罗什曼那、神猴哈奴曼等倒是更富有光彩的。《罗摩衍那》在艺术上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它是人类童年时期的创作,带有鲜明的神话色彩,并多方面体现了人民口头创作的特点:史诗中成功地塑造了罗摩、悉多、罗什曼那、哈奴曼及罗波那等一系列个性突出的艺术形象;作品善于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开展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情节发展跌宕起伏,富于变化,引人入胜;不少地方展示出美丽多姿的大自然,以景寄情,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氛;在语言上采取了比喻、排比、象征和夸张等描写手段,具有清新、朴实的艺术风格。这也正是这部史诗得以长期流传、深受印度人民喜爱的重要原因。《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不仅是古代印度文学的艺术珍品,也是世界史诗文学的重大成就。它对印度及其周围国家的社会生活和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卷书》

印度是富有寓言、童话和故事的古国。佛教的经典之一《本生经》也是古代民间故事和寓言汇集。后来则有德富的《伟大的故事》(已失传)、月天的《故事海》、安主的《大故事花簇》、觉主的《大故事诗摄》等。而《五卷书》上承《本生经》,下继其他故事集,是最著名的一部寓言和故事总集。但成书时间不详,据估计在公元1世纪时编成。《五卷书》除《楔子》外,共分5篇,故名。这5篇是:《绝交篇》、《结交篇》、《鸦枭将》、《得而复失篇》和《轻举妄动篇》。关于本书的成因,书前说:有个国王生了3个儿子,都很愚蠢,叫大臣们设法使3个儿子变得聪明有学问,大臣们都无能为力。后来请了一个80多岁的婆罗门,他保证6个月内使王子聪明起来。他打破传统教法,编了这部又有故事又有教益的《五卷书》来作教本,结果3个王子果然变得聪明了。这当然是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印度自古很重视文艺教育。《五卷书》全书有78个故事,有讲仆人如何愚弄国王的,讲弱者怎样反抗强暴的,有歌赞人民团结御敌的,有讽刺和揭露统治者丑恶行为的。它闪烁着人民的智慧,有巨大的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但也有一些故事宣扬落后意识,宣扬宿命论和轻视妇女的观念。戏剧

古代印度文学中,戏剧也有杰出成就,最著名的是首陀罗迦的《小泥车》和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小泥车》大约写成于公元2~3世纪,其作者首陀罗迦生平不详。《小泥车》是10幕戏剧,剧中故事发生在八腊王残暴统治下的优禅尼城。八腊王的舅子蹲蹲儿,追逐年轻美貌、心地高尚的名妓春军,但春军爱上了贫穷的商人善施,坚决不屈服于蹲蹲儿的淫威。蹲蹲儿狐假虎威,设计将春军引至花园,亲手将她勒死,反诬是善施谋财害命。善施无辜受冤,被法庭判处流刑,又被八腊王改判斩刑。与此同时,广大奴隶在善施的友人、牧人出身的阿哩耶迦率领下,举行了轰轰烈烈的起义。当善施在刑场即将被斩时,被僧人救活的春军赶到。揭穿了善施被诬陷和蹲蹲儿阴谋杀人和嫁祸于人的真相。正在此时,阿哩耶迦的起义军杀进城来,斩了八腊王,推翻了反动统治,阿哩耶迦被拥戴为王,他惩罚了蹲蹲儿,宣布春军为自由人,并促成了她与善施的结合。《小泥车》这个剧本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一反过去的传统。它不是以王公贵人为主人公,而以善施这样的穷人、春军这样受凌辱的妓女为描写的中心,对他们的崇高道德和不畏强权的气节全力歌颂。作者不仅歌赞了春军对真挚的爱情的追求,歌赞了自由恋爱,而且赞美了不计财产,不顾种性差别的爱情结合。这对等级制度和权势观念是大胆的挑战。

剧本还揭露了以八腊王、蹲蹲儿为代表的奴隶主统治者仗势残害人民的罪行,写出了奴隶社会就存在的颠倒历史的冤案。特别可贵的是,《小泥车》把爱情的情节与奴隶及城市贫民的反压迫斗争相交织,全力歌颂了奴隶们的武装起义和胜利。这在同时期的印度文学中是难能可贵的。《小泥车》在世界文学中也是最早反映人民起义的优秀作品。

在艺术上,《小泥车》打破了戏剧必须从两部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取材的旧传统,直接取材于现实。剧情曲折生动,剧中富于幽默情调,人物栩栩如生,语言个性化。但前几幕嫌拖沓,奴隶起义的线索没有很好展开。作者是从城市贫民的观点来写奴隶起义的,甚至让奴隶起义领袖向善施说“仰仗你的德行,我才能建立国家,一切听你的指点!”《小泥车》是印度文学、也是世界古代文学中的一颗明珠。可惜它还不曾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重视。我国1957年便有吴晓铃的译本。

印度古代另一名剧《沙恭达罗》,是著名戏剧家迦梨陀娑所作。迦梨陀婆大约生活于公元350~472年之间。他还写有杰出的抒情长诗《云使》和其他剧作如《优哩婆湿》等。《沙恭达罗》为其代表作。《沙恭达罗》(意译为“孔雀女”)是7幕剧,写国王豆扇陀到山里打猎,在一处净修林(即修道院)偷看到了修道女沙恭达罗的美貌,企图占有她。天真的沙恭达罗也对他一见钟情,两人即以“干闼婆方式”(即自由结合方式)结了婚。国王给沙恭达罗一个指环作为认亲标记后离去。沙恭达罗因日夜思念豆扇陀而失魂落魄,得罪仙人,受到惩罚:让国王忘掉她,直至看见指环时止。净修林师傅遣人送沙恭达罗进宫找国王相亲,途中指环失落,国王不认,反骂沙恭达罗是“荡妇”。沙恭达罗怒斥国王是骗子。沙恭达罗走投无路,由一仙女接上天去。后来在神力帮助下,指环失而复得,国王忆起前情,又见沙恭达罗年轻美貌,并已生一子,他正需后嗣,于是相认团圆。《沙恭达罗》的故事在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已有原型,后来的《莲花往世书》(约公元2~3世纪)则加上了沙恭达罗得罪仙人情节,把国王负情的责任推给了沙恭达罗。迦梨陀娑在处理这个老而又老的爱情题材时,突出的成就在于既保持了原故事的框架,又赋予这一故事以新的社会现实因素。

作者写出了豆扇陀与沙恭达罗的冲突是豆扇陀的寻欢作乐同沙恭达罗真切纯洁的爱情追求的矛盾;而后来得以团圆相认,果然是作者一种浪漫主义的理想,但剧中也点明了这是出于国王为解决继承问题的需要。《沙恭达罗》中最动人的是女主人沙恭达罗的形象,她虽是仙人之女,但实际过着失去自由的受奴役的生活。她冲破净修林禁规,勇敢地追求爱情。她十分柔弱温顺,但面对豆扇陀的遗弃,又表现了极大的勇敢。作者并以细腻的抒情笔触,成功地刻画了沙恭达罗的自然美和朴素美。豆扇陀放荡虚伪,但作者没有将他简单化,写他同样也有感情真切的时候。

剧本结构严谨,情节三起三落,人物性格鲜明。此剧翻译到德国后,歌德赞不绝口,写了几首诗赞美。其中一首说:“我们还要知道什么更优秀的东西,沙恭达罗,我们必须亲吻;还有弥伽杜陀,这云彩使者,谁不愿意把它放进我们的灵魂?”席勒也在一封信中说:“在古代希腊,竟没有一部书能够在美妙的女性温柔方面,或者在美妙的爱情方面与《沙恭达罗》相比于万一。”贰 中古亚非文学中古亚非文学综述

中古亚非文学是指亚非地区中古历史时期的文学,亦即亚非封建社会的文学。

当人类的历史进入中古时代,即封建社会后,东方一些先进国家仍然走在世界各国前列。就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而言,中国可能是最早的。大约在公元前700年至前400年之间(即春秋时代),中国便已经历了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并逐步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其他许多东方国家也在公元2、3世纪至7、8世纪之间先后确立封建制度。总之,东方先进国家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比欧洲先进国家早(一般认为,欧洲的封建社会从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崩溃算起),其他许多国家也不比西方国家晚。

在中古时代的前期(约至15世纪),东方各国人民继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文学,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相比之下,受到封建统治者和基督教教会严格束缚的欧洲国家的中世纪文化和文学却不很突出,除了大诗人但丁的创作以外,没有取得多少特别引人注目的成果。

在文化方面,东方地区一些先进国家,如中国、印度、阿拉伯和波斯等国的发展超出了同时代的欧洲国家。例如:我国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等“四大发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传入欧洲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