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执行力:16项高效技能加身,一站式持续增值(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15:34:20

点击下载

作者:夏靓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引爆执行力:16项高效技能加身,一站式持续增值

引爆执行力:16项高效技能加身,一站式持续增值试读:

前言

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求学的时候,文化研究系的张历君教授给了我很深的影响。他曾在课堂上与学生们探讨:什么是精英?精英具备哪些特质?

精英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法国,意指“精选出的少数人”和“优秀之人”。在4个世纪后的中国,这个词的意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精英的含义,似乎被更多地阶级化以及物质化了。

如果把精英看作一个阶级,那它一定不是一个“门槛性”的阶级。

经济所划分的阶级是有门槛的。“中产阶级”和“富裕阶级”就有着数据上的明显划分,例如“年收入在×××万元以上”,这就是门槛。“精英”却有所不同,他们在一个范围内上下波动,不以人的收入、地位为衡量标准。扎克伯格在创办脸书(Facebook)之前就已经是精英了;乔布斯当年即便被苹果公司开除,他也还是属于“精英阶级”。

精英在大体上是类似的。当我们观察精英们的生态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特点。

我们会发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体系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区别特别大。不论是生活习惯、道德体系还是文化思想,都不尽相同。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区别?因为长久以来,底层之间是相互隔绝、彼此不交流的。在古代,交通的不便和文化的独特性让外部交流变得十分困难,人们只能和自己身边的人交流,甚至一辈子都被困在一个地方。我们都知道江南地区有“十里不同调”的说法,这就是一个因为地理隔绝了人们交流的典型例子。哪怕到了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因为语言和学识的差异,大多数人的交流也仅限于全国范围内。

但精英却恰恰相反。你会发现,精英群体具备高度重合的特征。

比如说,他们接受的是同样类型的教育体系,因为他们基本上就毕业于那100多所大学。虽然各个国家的大学风格总体上差别很大,但顶尖名校的制度却都是类似的,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具备极强的专业素养、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优秀的英语表达能力、卓越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还比如说,他们凭借资本的流动,可以和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其他精英进行交流与合作。在这种交流中,他们掌握了一套共通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交流方式,形成了一套被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和技巧,才能帮助他们在频繁的交流和重要的沟通上不断被认可,并持续前行。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从精英的特征来讲起。在精英阶级的多种共通之处中,“具备强大的执行力”正是排在前列的一个普遍特征。如果你希望变得不平凡,那你就需要学会运用这种能力。

提到执行力,你的脑海里一定浮现出了一些具象的概念。很多人会简单粗暴地把执行力归结为行动力:现在就去做某件事。诚然,行动力是执行力体系的关键一环,但我们绝不能错误地把二者画等号。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具备高度的执行力呢?

执行力的早期研究者和实践者,霍尼韦尔前任总裁、CEO拉里·博西迪这样定义“执行”一词:“执行,就是目标与结果之间的桥梁。”

具备执行力的人,就是可以搭建起这种桥梁的人——他们总是能准确判断出什么才是值得投入精力的事情,高效、高质地完成任务,并持续保持健康的体魄与心态。

我们在这本书里所探讨的执行力,不是某个单独的方法论,而是一套构筑执行方案的体系。例如,低效能的生活是怎样的?缺乏执行力会有什么样的危害?为什么你的执行力低下?你又该如何成为一个更专注、更冷静、更高效的个体?

希望看完这本书后,你可以得出足够清晰地答案,也希望这本书可以切切实实地帮助你改变自我。Part 1跳出执行力误区误区一:持续拖延

周一,领导交代给你一项重要任务:本周五要拿出一个客户提案,你需要根据策划案做一份精美的PPT,同时准备好演讲稿。

你把策划案拿在手里掂了掂,评估了一下:“这些内容只要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能够完成了,慢慢来,不着急。”

在这种优哉的心态下,你开始了第一天的工作:先整理了一下办公桌,然后给花浇了水,再喝杯咖啡,紧跟着早餐外卖到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这么晃悠着过去了。

到11点了,你开始有了点紧迫感——今天还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呢!于是你打开电脑,花了很久很久,终于选中了一个满意的PPT模板。

转眼吃完午饭就到了午休。中午睡一觉,下午再玩会儿手机,同事喊你做了些琐碎的事情……等你回过神来,一天已经过完了。

你安慰自己说:“我晚上加个班,把框架搭出来。”

然而一下班,你就回到了自己的出租屋,洗个澡后躺平“装死”,什么也不想做。“明天吧,明天一大早就去做。”你这样想着。虽然心里的石头并没有落地,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你进入梦乡。

这样“无法开始工作”的情景,日复一日地出现在你的生活当中。其实如果真“逼”你一下,你也做得很迅速。比如说,等到工作截止前一天,领导问你:“差不多做完了吧?”

你赶紧回答:“差不多了,差不多了!”

紧跟着你听到一句:“好的,那这儿还有个新的工作要给你,你过来一下……”

你两眼一黑,领导的声音就像“催魂”似的,催得你赶紧拼命干活。原先怎么也开始不了的工作,此时在高压下进度很快突破50%。熬夜加班完成后,你怎么也想不明白:就这么点事情,自己之前怎么不去做呢?为什么无论如何就开始不了呢?误区二:DDL魔咒

DDL,全称deadline,意为“死线”。它还有一个更通俗易懂的翻译:截止期限。小时候,我们最怕老师说“明天就要考试”,这意味着头一天晚上会复习到很晚。“截止期限”的英文则更加传神,由dead(死亡)和line(线)组成,意味着如果你在那之前完不成任务,你就要“死翘翘”了。

也难怪常有人调侃说,DDL是第一生产力。

任务总是有交付时间的,因而,我们每天都在和DDL做斗争。正常来说,你的工作应该是这样的:

• 在你接到任务1后,立刻开始工作。

• 任务1快要完成时,任务2已经安排给你了。

• 在任务1的DDL之前,完成第一项工作,交接给需要的人,然后开始任务2。

• 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交代给你任务的人感到满意,你也乐于维持这种工作状态。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工作节奏感好。你能感受到一种“很舒服”的工作节奏,工作是在你的掌控中的,每一步你都走得很稳。

但事实上,你的工作进度很有可能是这样的:

• 刚接到任务1的时候,你迟迟不肯开始,一直在拖延。

• 好不容易做了一点,但时间已经临近任务1的DDL了,这时候任务2突然砸了过来。

• 你熬着夜、加着班,终于把任务1做完了,你想着歇一会儿吧,于是任务2又拖了不短的时间。

• 最终,恶性循环的结果是:你永远都在赶DDL。

所以,你发现最大的区别所在了吗?

赶DDL的恶性循环就像熬夜一样:你今天晚睡,明天就会晚起;今天晚起,晚上就会晚睡,第二天再晚起……

另一方面,它也和熬夜一样:其实你有无数次机会去纠正这种恶性循环,但你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误区三:无从下手

你有没有想过,面对DDL魔咒,你无从下手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其实,让你真正无从下手的并非DDL魔咒,而是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一项复杂的任务。

很多的时候,老板给你的工作是一个很宽泛的要求。

比如说:“‘双11’要到了,小刘,你写一个活动策划吧。”

你可能很蒙:“活动策划?什么活动的策划呢?”

老板回答你:“很简单,促销活动啊!你看看有什么能打折的,打个折,再发点优惠券,弄弄什么满赠,就是平时那一套啊!”

紧跟着,老板表示他现在很忙,给了你一个DDL,然后就让你回去了。

你一个人面对这个老板眼中“很简单”的任务,陷入了沉思……

其实你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些零碎的想法,你大概知道老板想要的是什么,但你不知道该怎么系统地整合起来,或者说不知道第一步该怎么开始。

像这样的策划,其实自己很容易琢磨出来解决办法。比如说,找前辈要一份曾经的策划,“依葫芦画瓢”,你也就能做出来了。

但如果是更复杂的任务呢?如果给你一个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呢?如果没有任何“先例”给你做参照呢?那么,你该怎么办?

2019年,百度公司在离春节只剩下1个月的时候,通过竞标拿下了2019年春晚的互动权。

面对春晚那如同惊涛骇浪似的流量爆发,阿里(阿里巴巴公司的简称)都是提前3个月就开始准备了。即便如此,BAT中的阿里和腾讯都没能顶过这样的流量海啸,纷纷折戟,在“摇一摇”抢红包的环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宕机。

2015年,微信与春晚展开首次合作,除夕当晚,抢红包的“摇一摇”互动高达110亿次。因为缺乏经验,腾讯显然低估了春晚的“威力”,用户在抢红包的时候,不断地被提示“出错”“无响应”,宕机长达1小时。

2016年,支付宝拿下了春晚的红包合作权。虽然支付宝团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他们完全没想到,那一年的除夕夜,“摇一摇”互动的参与总量达到了惊人的3245亿次,是2015年的29.5倍……很不幸,支付宝也宕机了。

2017年,支付宝依旧是春晚的合作方,也依旧没能挺过去。

2018年,扛过多年“双11”的淘宝拿下了春晚互动权。为了应对极端情况,淘宝团队在2017年“双11”的基础上又扩容了3倍。本以为这回“稳了”,结果依旧折戟——因为当晚的登陆峰值超过了2017年“双11”的15倍。

到了2019年,阿里和腾讯是被折腾够了,这两家不约而同地没有去参与春晚互动的竞标。也就在这一年,百度接过了“春晚红包”的大旗,同时接过的还有同行们同情的眼神……

此时此刻的百度,只剩下1个月的时间,却要扛过这样一场硬仗。

百度高层下了死命令:这场仗,一定要打赢!意思就是必须在百度App不宕机的情况下,完成春晚互动任务,给每一个参与的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

这样的任务交给你,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腾讯完不成,阿里完不成,从来就没有一家互联网企业完成过,那凭什么百度可以完成?

我可以告诉你的是:百度还真的完成了。那是这么多年来,春晚唯一一次“摇一摇”圆满成功。为了抗住春晚的流量海啸,百度干了这么几件大事:

• 精确计算出了春晚当天会面临的流量总数,据此投入相应的资源。

• 百度旗下的所有产品为春晚让路,包括百度的“现金奶牛”广告业务。

• 面对5万台服务器的缺口,百度团队整合了全球供应链,把全世界的服务器产能都集中了起来。(还有其余的多项安排,不在此赘述。)

这其中每一件,都不是一般企业能快速完成的事,但百度搞定了。它的“首次突围春晚”,被载入中国互联网史册。

这种成功超脱于具体的执行层面。它是一种方法论上的成功,其核心在于:所有复杂的任务,无论多么高压,都有一个理论上的解决办法。它并不特殊,也非就事论事,而是一套适用于各种类型任务的核心逻辑。

哪怕你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任务失败了,但那也是其中某一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关键是,你的心里要如明镜一般,清楚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走,最终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如果你脑海里的思维足够清晰,那你就永远不会害怕“面对任务无法下手”这样的情况出现。误区四:不分轻重缓急

有些人似乎看起来很忙碌,每天都在马不停蹄地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但把时间拉长,按月看、按年看,他又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

在专业领域没有突飞猛进,没有做出什么重要的成果,可能除了腰围和体重往不太好的方向变化了以外,其余的都平平淡淡。

最可怕的是,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还特别擅长自我感动。

在每一天忙碌结束后,他们都感到非常充实,觉得“今天也是很努力的一天”,然后心安理得地结束了今日的工作。

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整理了一天的数据,可能其他人用几行代码就可以自动搞定;他们也没有意识到,今天和同事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想法,其实不一定能够落地;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整天都在做琐碎的事情,并没有参与到核心项目中,自己随时都有可能被替代……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核心矛盾:没有抓住重点。也就是说,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不重要的事情有什么特征?你可以对号入座一下。不能产生收益的重复性劳动

这又涉及两种情况。一种是工作本身就是重复性劳动,比如说客服、新媒体“搬运工”等等。这些没有创造性的工作,本质上就是廉价劳动力,在消磨你的青春。等到你年龄增长,熬不了夜又不具备“性价比”的时候,有的是“新一茬儿”低薪劳动力取代你。

另一种情况是你的工作具备一定的创造性,但你在无谓的“打杂”上花费了太多时间。比如说,你是一名运营,你需要分析数据,但你不会活用电子表格的函数公式,于是面对海量的数据,你只能焦头烂额地按计算器……这就属于无谓的重复性劳动。

是的,重复性劳动总要有人做的——但是为什么非得是你呢?不切实际的计划

无论是生活还是职场,最怕的是“空想”。每一年,创投圈里都有无数的新点子诞生。创业者们带着计划书在一线城市奔走,但投资人往往只用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否决这个项目的可行性。

即便是在工作中,我们都经常为自己一些“绝妙”的想法而感到欣喜,恨不得现在就去执行。但现实往往是:在所有比较成熟的产业里,你眼中的“新大陆”都是被他人证明过的不可行方案,而拿太多时间去空想,并不会起到实质效果,还不如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与工作无关的琐事

如果你没有刻意去计算,你可能很难想象自己每天要在琐事上花多长时间。喝杯咖啡、刷刷手机,看上去只是一时半刻的休闲,但实际上几个小时很容易就溜走了。

有些人喜欢清闲自在,以至于特意去选择一些清闲的工作。但你处于人生积累期的时候,是最需要高效的工作来促进成长的。如果你对自己的个人发展抱有希望,那就要好好注意自己的时间分配,不要让日常琐事占据你太多的时间。不妨多关注一下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进行一些“断舍离”。误区五:想得简单,做起来难

对于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只要一开始行动,你就知道无法实现,“碰钉子”几乎是必然的结果。但面对实打实的任务,情况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这些任务有可能和你平时做的相差并不多,都是你做惯了的,所以刚接到手的时候,你感觉“很容易”,信心满满地表示“没问题”“都交给我”。

紧跟着你的拖延症发作了,任务被你丢到了一边……

等你终于开始着手去做的时候,你发现问题接踵而至:缺数据,缺素材,缺支撑材料……总之,缺什么的都有。

有的时候什么都不缺,万事全凭你的大脑运转。可是明明想好的设计,却无法变成你想要的效果图;明明想好的内容,却无法形成逻辑连贯的文字……看起来简单的工作,有的时候真的不简单。

眼看着DDL越来越近,碰到“坎儿”你还是过不去,焦虑感不断袭来。

会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前面几种现象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拖延,留下的时间不充足,所以越做越着急;另一方面是对工作没有清晰合理的认知,不会拆解工作,因此会产生“直到真正动手去做了,才发现问题这么多”的状况。

正因如此,我们面对每一项工作,都应该有敬畏之心,因为大意和懒惰有可能造成非常大的损失,甚至让你难以承受。误区六:精力不充沛,一干活就累

打过游戏的人都知道,传统RPG游戏的角色一般都有“红条”和“蓝条”,分别对应你的HP(血量)和MP(魔法值)。后者用于技能输出,不过即使魔法值全部耗光,你也活得好好的;前者就至关重要了,血量没了你就“挂了”。

效率、时间管理等,其实都是你的蓝条,它能帮助你释放技能,打出更多的伤害值——也就是做出工作成果来。

但我们往往忽视了自己的精力总量,它才是我们的红条,是血量。如果你压根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脑子转得再快,你也没力气做输出。

在评估自己的工作效率之前,我更建议一个人优先评估自己的总精力。

比如说,你可以做一个计算:你全情投入工作,一天能工作的总时长是多久?

这个计算是很严格的,因为你要探究的是自己的“极限值”。你可以遵循这样的步骤去进行:

• 开一个秒表做计算。开始工作了就进入计时,中途休息的时候暂停计时,等回来工作的时候再次计时。

• 只要是处于工作时间内,就必须让自己马力全开,尽全力去输出。

• 除了必要的吃饭、去洗手间和休息(比如午睡30分钟),不再给予自己任何的娱乐时间。

• 一项工作做完后,立刻开始进行下一项。

• 思考的过程也算在工作时长内。只要你的大脑在运转,就计入工作时间。

• 工作到你实在进行不下去为止。判断“实在不行了”其实很简单,这个时候你的大脑会非常疲惫乃至焦虑,大脑告诉你“必须需要休息”,那这个时候就可以停止了。

这样的计算大概会耗费你一个工作日的时间,但你可以由此知道自己的极限值是多少。我曾经在知乎上做过一个小调查,让我的知友按照这套方式做计算,回复我的知友都是工作出色、效率非常高的人,但他们最终的极限不过6~8个小时。其中也有一位达到14个小时的牛人,但他大概需要3天去恢复。

顺便一提,我自己的极限是6.5个小时。超过这个时间,我就会觉得烦躁不堪,什么工作也进行不下去了。

这个结果其实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的,包括我自己。

在我真正去做计算之前,我曾经以为自己可以全力输出10个小时。但事实证明,6.5个小时足够让我崩溃了。

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长是每天8小时,但其实去掉吃饭、午休和开会,你能干4~5个小时的活就很不错了。而且,这期间并不需要你全情投入,一般都是干一会儿、歇一会儿。

所以,这就涉及一个问题:当你开始逐步提高自己的效率去寻找更有效的工作方法时,这对你的精力的消耗是成倍增加的。平时习惯了缓慢节奏的你,一旦进入这个状态,很快就会感觉到疲惫,也就是“一干活就累”。

这很有可能导致两个不良后果。

其一,你的提高执行力之旅,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因为精力的限制,你发现自己根本就做不到,很快产生了挫败感。要知道,精力消耗殆尽后是非常可怕的,人很难和自己的生理需求做斗争,它会限制你的长远发展。

其二,你凭借着强大的毅力坚持了三五天,然后病倒了。这种对极限的暂时性突破,只会带来更大的反噬。当你彻底病倒后,可不是睡一晚上就能恢复的问题了,你接下来几天都会无法好好工作,于是你提升MP的计划又被阶段性搁置。

实际上,如果你开始改变自己,一时的困难和挫折总会出现的。但可怕的是,你对精力的概念一无所知,所以遇到挫折后不知所措,只会选择逃避和放弃。

因此,你必须要对自己的极限做测试,由此产生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学会接受自己的精力暂时不足,并逐步地通过饮食、调整作息去提升自己的“血条”,最终促使效率提升,产生长远的改变。小结温水煮青蛙,最为致命

其实,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可怕的并非出现问题,因为人人都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真正可怕的是不把问题当回事,在“温水煮青蛙”中逐渐失去自己的竞争力,等到想要改变时,已经来不及了。

每天疲于赶进度,在琐事上浪费时间,稍微难一点的工作就无从下手……这些问题一点一点地侵蚀着你,最终将导致你丧失信心,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一遇到难题就却步,内心轮播着“我不行、我做不到”。

提高执行力,需要从基础的问题着手。你得先认识到自己存在怎样的问题,逐一解决掉,再去思考进阶的方法。美团CEO王兴回到母校清华演讲的时候,曾向他的师弟师妹们说:“别不把自己当回事,也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即告诉场下的人,不要失去信心,亦不要失去清楚自身不足的认知能力。Part 2避开执行力陷阱陷阱一:不靠谱、做事慢

有些人会觉得“慢慢来”挺好,还搬出“慢工出细活”的老话来,但他们真的慢慢去做了,也不一定能出“好活”“细活”,反而可能会失去合作伙伴的信任,从而与未来的机会擦肩而过。

要知道,执行力低下,真的没有你想象中那么无所谓。

执行力低下的人,会遇到这样3种状况:

• 如果别人交代给你的第一个任务你就做不好,那你可能会被判定为“能力不行”“不靠谱”,以后干脆就不再交给你类似的工作。如果你找不到其他证明自己的机会,那你便可能永远都干“杂活”,或者被逼着换环境。

• 若你在面对任务时因为担心自己交不出满意的答卷而选择“慢慢来”,结果错过了DDL,那你又有可能被贴上“做事太慢”“效率太低”的标签,以后遇上紧急且重要的工作,就不会有人敢找你挑大梁,你无形中又错失了很多机会。

• 你或许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主动积极地招揽任务,但如果你本身执行力不够,你在别人眼中又会变成那种爱把事情包揽身上却干不好活的人,被贴上“浮躁”的标签,总之也是不靠谱。

执行力不够,简直步步都是坑,步步都是错。或许你会问:那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靠谱的?

归根结底,正确的“通关姿势”只有一个:在不干扰他人的情况下,把交代给你的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

能做到这句话,你绝对会被认为是个合格、靠谱且能挑大梁的好队友。

但你看,这句话的另一面,不正是“执行力”吗?

做得好,就是正面标签,机会将不停地落在你身上;做不好,就是负面标签,机会将离你远去。

要知道,给自己贴上一个负面标签非常容易,你只要搞砸一件事就行了,再多一点都不需要;但想把负面标签撕掉,再把正面标签贴上,却非常困难,因为你只有做好无数件事,才能让他人有些许改观。

不靠谱的人常会走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还很容易叠加。

• 极端一:能力不行。这也不会,那也不行,甚至还自我认知不足,觉得自己特别厉害。

• 极端二:心浮气躁。太想出成绩,太急于有所成就,只付出了一点儿努力就希望短时间内能看到回报,心不静。

知乎上有一个7000多人关注的问题,很好地概括了这两个“负面标签”叠加起来是什么样子:想学的东西太多,而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足,心里又很着急,由此非常焦虑,怎么办?

提这个问题的人真是太耿直了。不过,他好歹还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已经很不容易了。

你不妨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有这两种倾向?

如果真的有,那你就该警惕了。从你18岁成年的那一天开始,社会便不再对你宽容,没有那么多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来让你慢慢适应。总有一些人做出的决定会影响你的未来,他们给你的每一个机会都至关重要,一旦这些人给你贴上了能力不行、心浮气躁的负面标签,那你只能把机会拱手让人。

更要命的是,好的机会一定是连环存在的。你会因为上一件事情的成功,得到下一个重要任务的机会。这也就意味着一旦你在任何一环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都有可能导致全线崩盘。

所以,千万不要单纯地以为执行力是个加分技能。在绝大多数情景下,它是确保你拿及格分的关键所在——因为你需要首先把事做好,才能得到那些关键人物的肯定。陷阱二: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好

当代很多年轻人都渴望成为斜杠青年,微博上甚至出现了一条名为“没有副业的我太难了”的热搜。年轻人想折腾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我的知乎上几乎每天都能收到这样的私信:我想写文章给自媒体投稿,该怎么办?我想搞一个微信公众号,怎么样去引流?我想开一家淘宝店,你觉得做什么行业比较好,能教教我吗?

在很多人眼中,似乎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他们就可以获得稳定的副业收入,运气好的话,还能把副业做成主业。

我的朋友圈里便有人陷入了这样的副业焦虑症,他们会把各种方法全都尝试一遍:给微信公众号投稿,兼职炒股,在朋友圈做小生意……忙了一大圈,也不见得有什么特别的成效。

其中有一位十分挫败地告诉我说:“我好像除了执行力以外什么都没有。”

我实在有点看不下去,没忍住回复道:“不,你只是行动力强而已,离执行力还差得远。”

执行力绝对不仅是“遇到事情立刻去做”那么简单。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企业家、哈佛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保罗·托马斯和剑桥大学博士、杜克大学商学院教授大卫·伯恩共同提出,被通俗地认为是“将计划落到实处的能力”。

在此后的20年里,执行力的内涵被不断地扩充。其中,最使我得到启发的,便是曾担任过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和霍尼韦尔公司总裁的美国企业家拉里·博西迪提出的定义:“执行力不是简单的战术,而是一套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的方式来实现目的的系统化的流程。”

这套方法细化来看,包括:准确预判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极致专注,极致高效;对自身优势的巧妙利用;等等。

那些什么都想做却什么都做不好的人,缺乏的正是这些执行力的必要内核。

大多数人是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想一出是一出,发现不行了就很快放弃,总是三分钟热度。

稍微好一点的,能坚持下去,但根本坚持不到点子上。因为他们做的事情并非自己所擅长的,或者根本没有站在风口上,平白浪费精力。

极少数天赋不错、运气也不错的人,撞在了风口上,取得了一些小成绩。但那并非能力所致。运气只能管一时,早晚会遇到瓶颈,更何况好运的人本来就是极少数。

在前文我就强调过:最忌心浮气躁。也许你平时更爱用焦虑这样的词语来掩盖自己的浮躁,殊不知你掩饰来掩饰去,最终骗的只有你自己。因为你的人生怎样,与他人没有关系,最终承担一切的也只有你自己。

偏偏有些自媒体还在不断地鼓吹焦虑,鼓动年轻人的浮躁情绪。

2018年4月,一篇名为《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全网刷屏。它讲述了胡玮炜是怎样从名不见经传的小记者转变成了一位女性创业者,又是怎样在3年里把摩拜单车发展壮大,最终将业务卖给美团,套现约15亿人民币。作者为了佐证他的观点,又接着举了“李叫兽”的例子(李靖,清华大学硕士,他创办的营销公司在他25岁那年被百度收购,他也于同年加入百度担任副总裁)。在该文章作者的眼中,根本不存在“匀速前进”的同龄人,“要么一骑绝尘,要么被远远抛下”。这样一篇文章,一下子便刺激到了无数80后、90后敏感的神经,把众人的焦虑抬到了顶峰。随后,反噬正式开始,各界的批判声不绝于耳。

即便我们都清楚自媒体是在贩卖焦虑,我们也还是忍不住继续焦虑下去。越是焦虑,就越是想给自己找点事情来做;明明连自己的主业都没有做好,却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不断地去寻找副业,幻想着一夜暴富。

2019年夏,华为向全世界宣告了人才的价格,给应届博士生开出了最高200万人民币的年薪。而被公示的这些佼佼者们,无不是在一个领域深耕数年,走完了从本科到博士的漫长旅程,在实验室里日夜兼程,才用科研成果敲开了应届生最高薪水的大门。

这足以证明:与其成为一个浮躁的人,不如把目光放回到自己的主业上来,重构自己的执行力,成为一个专注又高效的人。陷阱三:被同龄人抛弃

看到这个标题,你可能会问:明明刚才还在说自媒体贩卖焦虑,怎么这就“打脸”了?

我得认真解释下:此同龄人非彼同龄人。不是咪蒙月薪5万的95后助理杨乐多,也不是套现上亿后抽身离去的摩拜80后创始人胡玮炜。如果你关注一下他们的近况,你就知道,咪蒙团队正是因为这个助理的一篇贩卖焦虑文章而宣告解散;至于共享单车行业,更是风雨飘摇。ofo共享单车的创始人戴威,曾经是天之骄子、北大学生会主席、27岁的CEO,也已经被纳入失信人执行名单。众人眼中的营销天才“李叫兽”,也在入职百度16个月后宣告离职。

但我并非向你传达“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负能量,我真正想告诉你的是:人是有两种成长轨迹的。

第一种是“乔布斯式”,常见于各种“天才怪咖”,典型特征是大起大落。

第二种是“任正非式”,是更多人的成长模式,典型特征是稳扎稳打。

乔布斯这种天才,就是自媒体最爱渲染的类型。他创立苹果公司的时候,年仅21岁,可谓是“吊打”同龄人;仅4年之后,苹果公司就在美股上市,当时“乔帮主”也才25岁而已。苹果公司把他的人生送上了第一个巅峰。可是,在他30岁那年,他却被自己亲手创办的企业扫地出门,人生瞬间跌入谷底。

这位科技产品领域的天才,在31岁那年跨界跨了十万八千里,创办了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仅仅一年之后,皮克斯出品的短片《顽皮跳跳灯》(Luxo Jr.),就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提名。乔布斯的人生此时开始逆势上扬。

后来,他辗转回到苹果公司,推出了改变世界的iPhone。但命运又对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他罹患癌症,才56岁就离开了人世。

乔布斯这样的人,生来就不是凡人可比的。天才总是特立独行,人生大起大落,起得十分早,跌得又很快,你永远无法预料他会在什么情况下跌倒,更无法预料他下一次腾飞会是在什么时候。

你我皆凡人,极少有人能成为“乔布斯式”的成长者,更多人属于螺旋式上升、稳扎稳打的“任正非式”。“任正非式”的成长模式意味着厚积薄发。要知道,任正非直到43岁才创办华为。早年的他,念书,投身军营,做基建工程兵;改革开放后,从部队转业至国企;直到不惑之年,才在一家小小的仓库里创办了华为。

他比乔布斯要大整整11岁。苹果公司上市那一年,任正非还未从部队转业。如果那个年代有自媒体,他在32岁那年,会不会觉得自己已经被太平洋那一头21岁的乔布斯给抛弃了呢?

弄清楚这两种不同的成长轨迹,你就会明白:不要老是盯着那些大起大落的天才与怪咖看。

你之所以会把目光投向他们,是因为他们的人生经历过于不平凡,而不平凡的人和事恰恰是媒体最爱追逐的目标。主流媒体先聚焦于他们,我们便跟着有所了解;自媒体嗅到了味道,再写一些极富煽动性的文字,炒作一番,于是我们再跟着焦虑一轮。

事实上,你真正应该对标的,反而是那些稳扎稳打的同龄人。

如果他们持续给予人靠谱、高效、专注、超强行动力等印象,那么,你错过的机会便会落在他们头上,成为他们螺旋上升过程中不断上探的驱动力,一个接一个地打破他们的天花板。

而他们,是绝对不会放弃送到眼前的机会的。

你不妨看一下周围最优秀的人,他们到底处于一个怎样的生活状态、学习状态和工作状态,再对比一下自己和他们的差距在哪儿。

在差距还不大的时候,你还有机会进行弥补;但当差距不断扩大,达到一个阈值后,它便会成为一个难于逾越的鸿沟,你再想追赶上就很难了,因为他人也在不断进步。在多年的积累下,对方一旦遇到重大的风口或机遇,便很有可能在一瞬间腾飞。到那个时候,你只能望尘莫及。

所以,不要再盯着那些媒体渲染出的“同龄人”了,他们不该是你对标的对象。你真正应该注意的,是那批稳步向前、善于抓住机遇的同辈,并努力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陷阱四:忽视负面情绪

现在的都市人,很多都患有“熬夜综合征”。其中一部分人自认为是铁打的,动不动就熬夜加班,每天都披星戴月地回家,似乎家就只是用来睡觉的地方;还有一部分人则是沉迷玩手机,明明已经困得眼皮打架了,还是死活不肯放下手机,一定要再玩一段时间。

究其原因,前者会抱怨工作太忙,领导不近人情。但最恐怖的不是领导不下班,员工也不能下班的状况,因为那种被迫加班的人还能“浑水摸鱼”一下。最怕的情况是项目突击赶进度,眼看着DDL越逼越近,整个人的压力到了临界值,全团队都内心紧绷,拖着疲惫的身躯、吊着最后一口气拼了命干活。这其中固然有外在压迫的因素存在,但也有规划不到位的问题,这个“锅”得自己来背。

而后者往往是只有到了夜深人静躺在床上的那一刻,才觉得这具身体和时间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白天都是“苟活”,为了活着已经耗尽了力气,哪里有“生活”这种东西?只能在深夜扒着手机,哪怕困得受不了,也要坚持玩下去,在大脑宕机前寻找到最后一点生命的意义。

据说第一届90后已经不敢看体检报告了。虽然是各种小毛病不断,但医生总是会唠叨两句:“年轻人,你要是不及时调整身体,小心以后小病变大病啊!”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不听不听,和尚念经”,好像捂住耳朵就不知道了似的。但很多“小病”都是由于熬夜导致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内分泌失调,脸色黯淡无光、长痘痘,肝病与心脏病风险增加……这些都是有科学依据的熬夜风险。

我前些日子因为赶进度,连续10天无休,还骄傲地自诩“工作狂”,本来觉得一点事也没有,结果刚休假就直接病倒了……一觉睡醒,嗓子开始干疼,头晕眼花。

我还认真思考了一下是不是昨晚着凉了,但是头天晚上我根本没开空调啊!去了医院,医生盯着我,发出了“灵魂”三问:熬夜否?锻炼否?休息充足否?

——是,否,否。

医生痛心疾首地说:“年纪轻轻,抵抗力就那么差!都是熬夜熬出来的!”

他给我开了盒感冒药并强调:“想要好得快,指望吃药根本没用,还是要多休息。”

我突然意识到不能不把自己的身体健康当回事,通过透支自己去获取成就。

除了身体上的不适,人们还有可能遭受心理上的折磨。

很难说到底是身体上的病痛还是心理上的疾病更让人难受,但每年都有人因为这二者而失去生命。

我的同窗在字节跳动工作,每天熬夜加班,压力极大。这家公司十分具有活力,成长速度极快,到处都是90后的年轻管理者,而且自打抖音(Tik Tok)成功出海后,今日头条的业务遍布全球,员工们动辄飞往国外分公司开会,看上去比金领还金领。再加上扁平化管理,人与人之间互称“同学”,氛围特别好。

就是在这样高增长与高压力并存的环境下,我的同学每天过着随叫随到、赶项目进度的日子,头发大把大把地掉,偏偏家人并不理解他内心的煎熬,还一直给予厚望。游子在外总是下意识报喜不报忧的,他更不会主动去对家人说自己的压力。

细问之后我才得知:他近来十分焦虑,易怒,常常极困却失眠,甚至晚上躺在那里会突然流出眼泪来。二十几岁的人,脸上毫无神采,我看着都慌了,赶紧说:“不然还是去看看心理医生吧?”

因为他的种种表现,都指向了一个词:抑郁症。

全球的抑郁症患者数量越来越多,仅中国就有5400万,相当于每100个人里面就有3个人可能患有抑郁症。更加糟糕的是,当今社会中抑郁症逐步趋向于年轻化。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1/4的中国大学生承认有过抑郁症状。虽然抑郁症状不等同于抑郁症,但却是抑郁症的前哨。

每年都有媒体曝出过劳死的新闻,但事实上过劳死的比例很低,新闻上的都是个案。真正大量存在的,反而是抑郁情绪。偏偏许多人不把自己的抑郁情绪当回事,认为“我自己没有问题,只是压力大,过阵子就好了”;甚至家里人也不当回事,特别是部分学生的家长,经常会说“小小年纪怎么可能抑郁?他有什么好抑郁的”,从而使得孩子更加崩溃。

事实上,心理疾病是对自己、对亲友、对爱人的多重伤害。

抑郁症患者会感到绝望、焦躁、愤怒,又会孤独、悲伤、怀有负罪感。这比熬夜带来的暂时性危害更恐怖。更重要的是,我们离抑郁症并不远。

知乎上有两个浏览量上亿的问题:“抑郁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有一个抑郁症的朋友是怎样的体验?”如果你恰巧两个问题都浏览过,你就会意识到,抑郁症既是对自己的伤害,也是对身边亲近的人的伤害。他们会像溺水者一样抓住身旁的人,一边依赖,一边伤害。

所以,千万别不把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当回事。你不能光想着该怎样去工作,还得多想想该如何去生活。为什么我要在一本讲述执行力的书里谈生活?因为如果你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执行力便是空谈,有如没有打好地基就盖起来的危楼,早晚是要塌的。

永远记住:你的生命只有一次。请热爱它,敬畏它。小结谁也不想成为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

我们讨厌那些浮躁的人。他们自命不凡,却没有什么实力,只会急于求成。

我们讨厌那些不靠谱的人。他们答应的事总是做不到,既不专注,又不认真。

我们讨厌那些散播负能量的人。他们每天怨声载道,甚至会突然间情绪崩溃,让人不知所措。

可是,回过头一看,我们发现人生最可悲的,不过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我们为什么会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人?因为你步入了社会,接触到了新的世界。这个世界光怪陆离,玩法奇多,规则又复杂,你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但是回归本源来看,人类的日常总是由一个个行动所组成的。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就是一个优化行动的过程,从而成为更靠谱的人,成为更值得信赖的队友,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希望未来的你,不要被现在所辜负。Part 3掌控执行力逻辑逻辑一:成为真正靠谱的执行者

有些人拿到了任务,却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还有些人,自以为知道该如何去做,但真正拿出来的工作成果却漏洞百出。

如果你拥有上述相类似的困惑,那就证明其实你不会工作。

为什么不会?因为你没有系统的概念,不具备一套完整的“工作方法论”。

就好像上课时,老师直接把习题拿给你,你不懂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肯定做不出来。

会工作的人,有的会在不断踩坑中积累出经验,有的善于学习前人总结的内容。从历史中学习的是智者,从经验中学习的是愚者。你希望成为前者还是后者?真正善于工作的人,具备如下特征:

• 事事有交代,事事有回应。

• 给予准确的承诺,且承诺的一定会做到。

• 如果发生不可控的意外情况,会提前通知相关人士,并尽力采取补救措施。

• 遇到困难,多思考,少抱怨。

以上特征,是一个绝对靠谱的执行者必备的。

你也许会说:道理我都懂,但实践起来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这些我都理解,我也相信很多“做不到”的人并非有意为之,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安排繁杂的事务。所以,你更应该搞清楚为什么做不到,然后才是该怎样去做。逻辑二:执行力的关键在于行动

执行力的关键便在于行动。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仅仅行动本身,就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我们不得不去探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困难?我们的行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刚工作的时候,平日缺少锻炼,加上长期点外卖,导致长胖了不少。为了减肥,我决定每天早起一个小时,给自己准备低油低盐的午饭。但是,这个计划从实行的第一周起就失败了——因为我早上根本起不来啊!

被窝过于美好,以至于我总是忍不住把闹铃按掉,能多睡一会儿是一会儿。早起的行动对当时的我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但体重秤一次次提醒我:这样下去不行!为了找到我无法行动的原因,我认真地思考了一下,最终发现:首先,我当时热衷于熬夜,每天都要一点钟才睡,早上就很容易犯困起不来;其次,我以前并不爱做饭,所以我的做饭速度很慢,需要一个小时才能搞定,但其实熟练后再优化一下流程,花费的时间可以缩减一半;最后,我对于长胖这件事是持逃避态度的,颇有点儿掩耳盗铃的意味,也就更没有动力去减肥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首先规定自己12点前必须睡觉;然后通过几次练习和流程优化,把做饭时间缩短到了半个小时;最后,我把体重秤搬到了卧室,起床和睡觉前都用上面的数字刺激一下自己。这一系列行动卓有成效,还让我的作息与饮食都更健康了。

类似的事情让我认识到,其实“行动本身的困难”是有迹可循的,究其根源,不过是这4个方面的原因:

• 懒惰。

• 不擅长时间管理。

• 效率低下。

• 对后果的认知不足。

以上4点共同导致了执行力不足。因此,你完全可以在感觉到“我做不到”的时候从这几点去分析,并寻找解决办法。被懒惰支配

懒惰的具体表现是:我不想……

我不想早起,不想看书,不想写文章,不想去开拓新的客户,不想面对一大堆领导交代的任务……

这种打心眼里的抵触,会导致一个后果:拖延症,即不断拖延,不愿意开始。

一个人是否愿意去做一件事,要看他是行动的意愿占上风,还是抵触的情绪占上风。如果你是前者,那么自驱力会帮助你主动地、自发地去行动;如果你不幸被后者所支配,那么你就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我到底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不做行不行?我真的很不想去做啊!”

有些人天生懒惰,得过且过。比如深圳市出了名的“三和大神”,是出没于“三和人才市场”的那些打零工的人,他们不愿意去寻找正式的工作,打一天的零工就去网吧泡三天,钱花完了再继续去打零工……

但正在看这本书的你,肯定不是这样的人。主观懒惰的人,不会去寻找更高效执行的方式。你之所以认为自己“懒”,其实是因为缺乏行动的意愿。正因如此,你更需要寻找自驱力。

行动的意愿,可以被归根为动机、理由、信念。

动机和理由很好理解。例如,今天你要和喜欢的人约会,那你肯定会提前出门,早早地到约定的地点等待,因为你希望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也不想让人家等待过久。但如果是日常上班,多数人恐怕都会踩着点进办公室,这也是因为找不到早到的动机和理由。若是老板给你超高的薪水,你一定愿意天天睡在公司,那是因为动机和理由又变成了满意的薪酬。

信念则是更深层次的意愿。我国有很多伟大的科研工作者,例如袁隆平、屠呦呦等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科研最前线,并最终有所成就,这便是有强大的信念在背后所支撑。这种被称为“信仰”的意愿,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意愿,相比一时的动机和理由,将显得更加深远持久。信念不一定非要伟大,但一定要是你发自内心认可的、真正想去从事的事业。因为热爱,所以专注。这才是信念无法被打倒的地方。

那么,我们该如何找到行动的意愿?相对应地,可以从这3个方面去深入:

• 情感——因为热爱。

• 利益——因为需要。

• 成就——因为价值。

如果我们真的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那么务必要为这件事找到意义所在,而意义只会来源于这3个方面:

其一是情感。你热爱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愿意为此投入成本,最终能收获一种内心的满足感。这不仅仅局限于爱情层面。春节时全中国的人都要奔波千里赶回家过年,就是一种情感驱动的行为;你为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在实际利益回报并不可观的情况下,依旧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一种情感驱动的行为。

其二是利益。促使我们愿意去做那些并不喜爱的事情的因素,多半是利益。老板们总跟员工强调要热爱工作,但促使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大暴雨天还赶着去上班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也是一种很有用的驱动,它能帮你战胜“不适感”,让你主动去做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甚至充满了动力。

其三是成就。“成就”不同于“热爱”,因为“热爱”驱动你去做的,往往是自己喜欢的事,但“成就”驱动你克服前行道路上的困难;“成就”也不同于“利益”,虽然它们都会帮助你去战胜困难和内心的不适感,但成就本身会更趋近于荣誉,以及一些更大格局的事情,而不仅仅局限于金钱或者权力。但往往以成就为驱动的意愿会比上述两者都要健康一些,而且,当你取得成就时,通常也会伴随着情感与利益的实现。

所以,你一定要为你的行动找到驱动力,并进行归类。当你怎样都不肯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也可以从以上3个方向去分析,判断一下:你真的一点驱动力都找不到吗?如果真的都没有,那就不要强迫自己。因为没有驱动力,是你执行力低下的一个重要根源。不擅长时间管理

执行力不足的第二个原因是:你不擅长时间管理。

有的时候,你明明已经拥有了足够的驱动力,但还是无法安排好一切。那这时,你就该思考自己是否缺乏时间管理的能力了。

你或许看了很多关于GTD(getting things done,意为把事情做完)工作法和To Do List(待办事项列表)工具的科普,然后下载了一堆软件,什么番茄工作法、印象笔记、滴答清单、Notes等,并在下载之后欣喜地开始探索软件的用法,甚至错误地把“开始尝试”当成了“全盘掌握”。

虽然下载了一个App,但你可能以后都不会再想起来打开它。

事实正是如此。能真正把时间管理类App当作工具来用的人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把这些应用当作了教程或者救命稻草,结局往往适得其反。

时间管理远不止一个To Do List工具那么简单。相反,如果你只知道梳理待办事项,你会发现这件事情的实际用处并不大,甚至你做完后都记不住回到软件里去点一下“已完成”。

时间管理的核心在于“管理”——你把待办事项列出来了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你要怎么安排它们?你要怎么归类?哪些属于常规任务,哪些属于低频事件?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什么任务需要整块时间,什么任务需要用零碎时间去处理?

你要像一个操盘手那样,安排好你待办事项中的方方面面,而不是简单地罗列。

但上面说的还停留在待办事项本身,是低阶的时间管理术,因为你仔细一看就知道:这是待办事项在管理你的时间。

更高阶的时间管理法则,是你主动安排自己的生活,达成work-life balance(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 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把待办事项控制在一定的总量范围内。

• 获得掌控感,更有余力地面对自己的生活。

• 为“生活”本身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于恢复精力和陪伴家人。

这才是你应该学会的时间管理术。不会高效做事

执行力不足的第三个原因:你做事太慢了。

单纯从“做事”的角度考虑,效率是指你输出单位内容所耗费的时间。

我们以往讲效率,都会说单位时间输出的内容,但放在这里,我们需要反过来去理解。因为执行力归根结底就是完成某件事。我们生命中大多数的事情从全局来看都是重复的,只是在细节上有所不同。我们做事的效率越高,人生能承载的容量就越大,人生的上限也就越高。

有些人的工作质量是有保障的,但就是速度太慢了。他们信奉“慢工出细活”。如果不处于一个竞争非常激烈、迭代十分快速的市场,那慢慢来并维持高质量的工作成果还是可行的。

但是,很多低效能者速度又慢,质量又低。这就直接导致了返工——执行者交上去的成果受不到验收者的认可。验收者不断地挑刺,执行者不断地修改,一来二去,浪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大家都心情不愉快,高效更是不知道该从何谈起了。

正因如此,我们务必优先提高质量,再缩减时间,如下图。

在提升质量的过程中,你的耗时一开始注定是增加的,因为你要想方设法地去找到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你专注于提升工作质量时,质量的提升是很快的。接着,你会发现,当质量提升到一个临界值的时候,它将不再继续增加耗时——因为你会对这套高质量的工作方式越来越得心应手,耗时也相应减少。如下图所示,随着你有意为之的流程优化,最终,你会达到一个高质又高效的程度。

所以,高效做事,就是围绕着怎么提质量、如何减时间这两个方面展开的。

你不妨问一下自己:

1.你会做计划吗

在工作之前,你是否会提前构思好具体的行动步骤,就像“写提纲”那样?要知道,花少量的时间事先做计划,反而是对总体工作时间的节约。你的速度会更快,因为你有了指引;你会做得更好,因为你胸有成竹,而非走一步看一步。

2.你能避免同样的错误吗

不论是你曾经犯下的错误,还是身边的人曾经犯下的错误,只要是你接触过的,你能在下一次遇到的时候成功避免吗?这是一种典型的“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事情,因为它涉及归纳整理经验并在必要时候快速调用经验的能力,这种能力十分具有综合性,并非人人都具备。

3.你知道该如何让他人帮你提高效率吗

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多个人的时间总量却可以不断叠加,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企业选择扩张来提高效率。高效在于合作,每个人擅长的事情也有所不同,组合拥有不同技能的人,会比个人单兵作战更容易达成最优化解决方案。

这些先提高质量、再缩减时间的方法,我们都会在后文详细探讨。但你一定要在脑海里先树立起高效的概念——只有知道自己在什么方面有所欠缺,才知道该如何去努力改变。意识不到后果的你

执行力不足的最后一个原因:你没有足够的危机感,意识不到后果将如何。

随着个人的成长,你所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此时,“做事”已经不仅仅是你的事情了,也可能关乎其他人的命运。

我们不如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到底可能承担怎样的后果?

最轻程度的后果:你没有做好一件事,不过当下什么都没有失去,但可能失去未来的机会。

这就是我前文所说的,你每一次不靠谱都是在给自己贴标签,而这些负面标签可能会使得别人不考虑把重要的机会交给你,甚至不告诉你有这件事。但对于后果来说,没有什么损失,已经是最轻级别的后果了。

次一级的后果:你因为自己的失误,得到惨痛的教训。

就在2019年10月12日,教育部发文表示将取消大学“毕业前补考”。那些在大学前三年过于放纵导致挂科的学生们,不再像往年那般幸运,他们将失去毕业前“一次性清考”的机会,面临留级延毕的窘境。

更严重的后果:拖累他人,让他人的努力也付诸东流。

这种情况常见于团队合作的时候。其中一个人的重大失误,使得整个团队的项目都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导致队友的辛苦也全都白费。就在2019年的男篮世界杯预选中,中国队对战波兰队,男篮只要取胜就能锁定16强。但周琦先是犯规,又罚球未进,最后7秒还发球失误,眼看到手的胜利被断送,易建联等人再拼命也救不回来,千万球迷也跟着心痛。

最糟心的后果:因为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引发整个公司或整个组织的“地震”,甚至传导到了全行业、全社会。

2018年年初,中兴通讯因违反了美国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的条款,遭到美国商务部的制裁。这件事固然有中美贸易摩擦的大时代背景,但也有中兴通讯的违规行为授人以柄的因素。最终政府出面谈判,中兴通讯赔偿美国14亿美元,高层也遭到“血洗”。整件事震动着国人的心,也让全国人民惊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意识不到后果的人,往往处在前三个阶段。他们不重视自己手上的任务,觉得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后果”就像是早就埋好的地雷,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就炸了。

不妨仔细梳理一下,如果你手上正在做的事情出现了问题,会有什么后果?

我们很容易得出“表层后果”的结论。

表层后果是指那些肉眼可见、不需要太深入思考也能预判的结果。例如,背着房贷的人一旦失去了工作,就有断供的风险。

表层后果越是严重,人的危机意识就越强;同样的,如果表层后果看上去无关紧要,人们就容易放松警惕。但实际上,隐藏后果往往更为致命。因为如果你不仔细思考,便很难预判隐藏后果,突然出现的危机很容易打你一个措手不及。

隐藏后果是你看不见的,必须得深入思考,而且它不会立刻出现。等到爆雷时,雷已经埋了很久了。

如果你试图去洞察隐藏后果,那你就需要考虑得再深入一些:

1.与这件事相关的人,在其中有着什么利益纠葛

你不妨把一件事情涉及的人物都列在清单上:你的上司、下属、客户、合作伙伴等等。一旦你的工作出现了纰漏,毫无疑问,他们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这将影响你的人际关系,以及未来你与这些人的合作。

2.相关的业务,可能呈现出怎样的走势

我们在制定工作内容时,往往都会指向一个预想中的结果。一旦你犯下错误,业务发展的走势就会产生偏差。有些失误可以拯救,而有些错,一旦犯下就救不回来了。仔细思考那些可能“救不回来”的风险,它们会使得相关业务的结果彻底偏离你的预想。

3.上下游两端,会被怎样影响

为你提供资源的,是上游;从你这里获取资源的,是下游。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实体经济中,上游往往是供应链,下游则通常是消费者。你在团队中的分量越重,所影响的范围就越大,因为你的决策很有可能会导致上下游的连锁反应。

想明白了这3点,你就会对后果有一个比较准确的预判,从而形成一个清晰、客观的认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