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拆解美国金融霸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17:33:01

点击下载

作者:刘澄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如何拆解美国金融霸权

中国如何拆解美国金融霸权试读:

前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腾飞,美国金融业开始崛起,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携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助金融业逐渐取得并强化了世界霸主地位。美国金融霸权地位的确立强化了美国经济霸权。金融霸权在为美国赚取巨额利益的同时,有力地提升了美国经济、政治、军事在全球的影响力,成为美国综合霸权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

如何破解美国金融霸权,以及中国面对美国霸权该如何有效维护自身金融安全,成为近年来经济理论界、金融实务界、政府决策者,以及社会大众研究和关注的焦点。由于美国金融霸权涉及货币制度、货币政策、金融运行与金融管理等诸多专业知识,尽管目前从不同角度解剖美国金融霸权的书籍比较多,但把美国金融霸权的来龙去脉解释明白的书还是比较稀缺的,为此,本书以金融霸权作为观察和分析的对象,对围绕金融霸权所发生的各种事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为了给读者呈现一个立体、深刻的美国金融霸权全貌,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力求既要从宏观上对美国金融霸权进行总体描述,又要从微观上对美国金融霸权实际运作机理进行细致入微的解剖。鉴于此,本书尝试从美国金融霸权的表征出发,在深入探讨美国金融霸权成长历程的基础上,从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角度解析美国金融霸权,从中找到美国金融长盛不衰的秘密。

读者阅读本书既可以了解美国金融的发展历程,也可以全面了解美国金融微观主体的竞争力来源及在确保金融霸权中扮演何种角色。

本书语言通俗,史料翔实,适合金融从业人员、研究学者、政府金融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及关心中国金融发展的人士阅读。

为了增强可读性和知识性,本书在体例设计、内容取舍、行文方式等方面都试图突出实用性、全面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本书,本书精心选择解析对象,通过大量翔实的事例分析美国金融霸权建立、发展的全过程,以便读者快速掌握金融霸权的精髓,并引导读者思考打破美国金融霸权的途径和策略,从而有效维护中国的金融安全。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刘澄教授设计全书大纲并重点创作最终润色定稿。在此也特别感谢王未卿、杨成义、张玲、田力、武鹏、张静波、张文娟、张晨等人对本书的大力帮助。

第一篇 宏观透视美国金融的成败逻辑

货币是资金的载体,是经济的命脉,是一切金融现象的起源与核心。对于货币的重要性,基辛格这样论述:“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在美国金融霸权的诸要素中,美元在全球货币中处于独一无二的地位。提起今日的美元,几乎地球上没有哪个国家不知道。那一张黄绿色的小纸片,让人又爱又恨。就连恨不得与美国老死不相往来的朝鲜和伊朗,看到这样的黄绿色小纸片,都会上前踹上两脚,然后再捡起来,抹干净了揣兜里。

第一章 拆解金融霸权

作为“冷战”后硕果仅存的超级大国,美国拥有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经济实力。自从1890年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一以来,美国已经稳坐世界霸主地位一百多年了。透过分析美国霸权的成长历程,可以探知其崛起的秘密,总结其衰退的经验,为中国经济的崛起提供参考。

追溯霸权之源

“霸权”在中西方的差异

西方的“霸权”通常是个中性词,不含贬义,最常用的单词是“Hegemony”,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的Hegemon,本意是“首领”(Chief)、“领导者”(Leader)、“统治者”(Ruler)。

在中文中,一般把“霸权”看作贬义词,指在国际关系上以实力操纵或控制别国的强权,是专横霸道、以强凌弱的做法。

霸权在国际关系中,更多地用来表示处于优势地位的主导国家推行的支配性政策,体现的是以实力为基础的控制权或操纵权。

霸权的魅力在于,霸权国家占有一种全面的、压倒性的优势地位,一旦取得了这种霸权地位,就意味着获得了控制他国的能力,有权制定竞争规则,有权执行竞争规则,并保留对挑战规则的行为予以惩处的权力。正是因为这种诱惑,吸引无数强国加入争霸的行列。学界对霸权的理解

对于如何认识霸权,特别是经济霸权,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甚至是针锋相对的观点。主流观点是反对霸权,尤其是反对滥用霸权地位,肆意践踏国际秩序;非主流的观点则对霸权持肯定态度。

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霸权的研究有三个主流观点:一是新葛兰西学派的霸权与跨国阶级关系研究;二是以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为核心的世界体系理论;三是以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罗伯特·吉尔平和罗伯特·基欧汉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

新葛兰西主义没有把霸权看作占有优势的“国家实体”,而是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资源、能够控制其他团体的集团或者阶级。新葛兰西学派着重解释一个统治阶级通过主导意识形态来统治其他阶级的过程,并且认为霸权是少数的资本家阶级对大多数工人阶级实行的统治。

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沃勒斯坦认为,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国际社会都因霸权国家的存在而得以维持和发展。有一个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均凌驾于各国之上、拥有压倒一切支配力量的霸权国家,体系才能稳定,一旦这样的霸权国家消失,国际体系就会动荡不安。

霸权稳定论关注的是霸权国与国际体系之间的关系,最早在1973年由金德尔伯格提出。霸权稳定论认为,自由国际经济需要一个能致力于自由经济原则的霸权国,就像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的美国。霸权能带来世界政治经济的稳定,丧失霸权将导致世界政治经济的不稳定。霸权稳定论认为,自由国际经济需要一个能致力于自由经济原则的霸权国,就像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的美国。霸权能否持久

当代西方最著名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之一罗伯特·吉尔平认为一个国家不会长期保持霸权。就这一观点,他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霸权必然衰退的原理。

首先,他对市场机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霸权的基础是霸主国拥有颠覆一切的军事和科技实力,但是衡量一国实力的强弱,既不在于生产力大小,也不在于是否拥有资源,而在于国家对经济的自我调剂和对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的适应能力。因此,问题的关键就是一个国家能否永久保持这种创新和适应能力。答案当然是:不能。因为激烈的竞争早已改变了各国的经济力量,竞争优势也会随之变化,优势不会永久保持在一个国家。重新拥有竞争优势的国家必然会再次划分政治权力,那么,原来的霸主就会面临后起之秀的挑战。这种挑战通常会以战争的形式来决定胜负。资本主义问世以来,首先是法国向英国发起争夺霸权的战争,之后是德国向英国发起霸权挑战。虽然这两次挑战均未成功,但后起的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彻底颠覆了英国的霸权。就像吉尔平所说:“市场力量的解放改变了政治格局,破坏了霸权,开创了全世界最终必须适应的新的政治环境。”如此来说,霸权的更替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吉尔平认为在经济发展中,霸权国家有日趋衰弱的趋势。为了稳固霸权地位,霸权国家要不断供应公共商品,那么,霸权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产品剩余就会越来越少。最终,霸权国家无力承担这一消费只能放弃霸权,被迫让其他后起之秀脱颖而出。

最后,频繁的“搭便车”现象导致霸权国家的衰落。因为长期存在搭便车者,所以霸权国家通常要为维持公共商品的正常供应而支付远远超出其自身能力的成本。长此以往,霸权国便对“搭便车者”产生了不满情绪。其实,霸权国的不满也在情理之中。搭便车者在经济上加重了霸权国承担公共商品成本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使得霸权国在心理上对其感到失望。这样使霸权国逐渐减弱了维护自由经济体制的动力和意志。频繁的“搭便车”现象导致霸权国家的衰落。因为长期存在搭便车者,所以霸权国家通常要为维持公共商品的正常供应而支付远远超出其自身能力的成本。

经济霸权的金融化

解构金融霸权

金融霸权是指霸权国凭借其压倒一切的军事、政治、经济和金融实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取得主导地位,并将自己的意志强制性地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推行,从而获得对其他国家的霸权利润。

从这个定义上讲,金融霸权特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范围内行使霸权;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并不存在金融霸权。

美国前政治学会会长、哈佛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一书中,写到了西方社会应注意的14个战略要点,其中有3个与金融领域密切相关。这3个战略要点分别是:“控制国际银行系统”“控制全部硬通货”“掌握国际资本市场”。可见,霸权国家获取金融霸权是极其重要的。

那么,学术界对金融霸权又有哪些理论解析呢?

金融霸权理论源自金融控制理论,大致由金融资本理论、银行霸权理论,发展到金融霸权理论。金融资本理论

20世纪初,鲁道夫·希法亭提出金融资本理论,认为公司股权的分散化使得银行持有较大比例的股票便可以取得对公司的控制。为了保证大量贷款的安全回收,银行控制企业也十分必要。在当时,美国银行中的几个大银团控制了美国的铁路、石油、化工等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业。这些美国银行的控制力主要来源于持有相对较多的公司股票。在此基础上,银行还可以通过派驻董事或管理人员、控制股东大会的选举结果等手段实施有效影响。金融霸权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实行了放松管制的金融改革,资本市场获得长足发展。与此同时,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渐渐下降,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活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影响日渐增强。在这样的金融格局之下,单纯立足于银行的作用来分析金融对经济的控制已经远远不够了。于是,立足于国际货币体系、金融机构、国际经济组织及国际资本流动的考察,结合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金融霸权理论应运而生。

20世纪70年代末,学术界提出银行霸权理论。该理论认为,自二战以来,银行对企业的控制不但没有削弱,反而以间接的方式有所加强,即银行通过资本流动,为企业活动设置各种金融参数(如利率、负债比率等),以此影响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实现对企业的间接控制。

从金融资本理论到银行霸权理论,银行业想控制企业的目的是不变的,不同的只是方式由直接控制演变为间接控制。从金融资本理论到银行霸权理论,银行业想控制企业的目的是不变的,不同的只是方式由直接控制演变为间接控制。霸权稳定理论

金德尔伯格提出国际最后贷款人理论,认为当货币体系处于慌乱中时,世界经济稳定需要一个稳定器,提供流动性的再贴现机制。这也许就是霸权稳定论的雏形。

后来,罗伯特·吉尔平提出了霸权稳定论。从具体的研究内容来看,自由经济体制、公共商品、经济剩余是吉尔平霸权稳定论的三大要素。某个国家是否要革新或稳定某种国际体系,并不只出于国家军事力量增长的需要,而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经济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金融霸权国的前提

金融霸权国要想发挥资本优势,获取更大利益,从本质上就要打破一切妨碍资本流动的障碍,促使资本在国际范围内自由而高效率地流动。这样才能为其通过操纵资本获利创造机会。金融自由化

开放的金融市场、巨额的国际投机资本及操纵别国金融市场的工具(衍生金融工具),是霸权国家实现剥削和侵略的充分条件。金融的全球化与自由化是霸权国家实现金融霸权的必要条件。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鼓吹资金自由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都在极力推动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进程。对利益的追逐

金融霸权国不仅要有超强的经济金融实力,还要有从霸权中获益的强烈动因,这是推行金融霸权的重要前提。金融霸权国的责任

金融霸权国家存在的意义在于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这是存在金融霸权的内在需要。金融霸权国主要承担如下两种重要责任。制定国际金融规则

制定并执行国际金融规则是金融霸权国的主要责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美国有义务维持国际金融稳定。控制世界经济危机

当发生金融危机时,金融霸权国要凭借自身的实力,联合其他主要国家,对危机发生国提供救济,防止危机蔓延,保护金融体系不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这是确保霸权国地位的重要前提。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为了使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运转起来,美国付出的代价之一就是保持美元和其他货币的合理汇价。如果美国这一霸权国不愿意承担领导责任并维持体系纪律,任何形式的固定汇率制度都不会发生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脱离了黄金的束缚,美国在金融领域逐渐减少了自身承担的责任。即使如此,各国经济仍非常显著地受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一旦发生危机,美国还要按惯例承担维护经济稳定的责任,尽管已经有些力不从心。金融霸权国的收益

与以往争夺土地、资源、贸易的霸权有很大不同,金融霸权是一种新型霸权,形式更为隐蔽,利益更为巨大,持续时间更为长久,取得金融霸权对霸权国家也更有吸引力。自从诞生经济霸权国以来,这些国家都会谋求金融霸权。

取得金融霸权的国家可以获取巨额收益,最主要的收益就是经济利益。金融霸权国通过控制资本流向、抢占投资领域、投资资产负债业务、引导舆论导向等手段获取利润。其中,金融霸权国还会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收益。货币发行收入

金融霸权国利用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权地位,获取货币发行收入,即铸币税。“铸币税”是指政府发行货币后所得的净利润,也就是说,发行货币的面值与货币本身成本之间的差额。金融投资收入

金融霸权国通过强制推行金融自由化的方式,获得自由进入别国金融市场的机会,利用强大的资本优势,操纵金融市场,获得高额投资或投机收入。政策收益

金融霸权国的货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可以解除霸权国财政限制,扩大自身发挥经济政策的空间。当一般国家出现经常账户逆差时,必须要忍痛调整国内经济政策,金融霸权国则可以通过印刷货币来弥补财政赤字,维持国民经济平衡。

同时,金融霸权国利用掌控国际货币体系的机会,强制推行有利于本国经济的货币和经济政策,使自身凌驾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之上,便于本国金融机构的海外扩张,获取超额的制度利润。

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供应者,美国可以通过对外援助、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和贷款的形式,使一些发展中国家与美国形成经济从属关系。因此,这些国家在政治上更加依赖美国。同时,利用掌控国际规则的特权,美国还可以削弱潜在的国际竞争对手。金融霸权的形式货币霸权

货币霸权是指霸权国利用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权地位,从别国获得巨大利益。在美元还没有成为世界货币的时候,英镑曾是各国贸易与外汇结算的主要货币。

增发货币一般会带来通货膨胀,但货币霸权国凭借货币发行国地位,增发的货币大部分流向国外,用于满足进口需求,本国不会由于货币的过度发行而引发通货膨胀。

由于霸权国掌控了国际金融市场,更便于推行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如美国通过发行美元,可以用其购买外国生产的商品、劳务用于本国的消费,而其付出的是几乎没有成本的本国货币,这样也使美元的实用市场进一步扩大。为了防止货币的投机性和操纵性攻击,各国中央银行倾向持有越来越多的美元,从而为美国带来了用之不竭的铸币税收益,这也是美国迟迟不愿放弃金融霸权的主要原因。

为了迫使日本在汽车贸易谈判中做出让步,美国曾在1995年以前使美元兑日元汇率贬值至历史最低点。而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了维持其泡沫经济的繁荣,不顾亚洲金融危机死灰复燃的可能,不顾在危机中坚持不贬值的中国所承受的压力,美国采用了提升美元汇率的政策。当欧元对美元的货币霸权地位构成挑战时,美国利用科索沃危机打压欧元,使欧元问世之初即对美元的汇率疲软不堪。金融机构霸权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只是银行业静态掌握着社会资金的存量,而支付手段职能使银行业可以动态控制社会资金的流量与流向。发达国家要想实现其金融霸权,必须借助拥有霸主地位的金融机构。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出现的声势浩大的并购活动,就是有关国家争夺金融霸权的生动案例。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出于适应全球金融一体化,提高本国银行国际竞争力和争夺全球金融霸主地位的考量,鼓励银行并购,组建超级银行集团。如美国银行业并购就是为了打破国际银行业由日本和欧洲称霸的格局,增强美国银行霸主地位,为美国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争夺全球金融版图。而后来德、法两国银行业的大并购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举措。操纵国际经济金融组织

金融霸权国几乎控制了所有的国际经济金融重要机构,对各国经济运行起到越来越重要作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金融机构,从成立之日起便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控制,成为帮助西方国家实现金融霸权的得力工具。控制国际资本流向

金融霸权国控制着大量的金融资产,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的获利机会,操纵资本流向对自己有利的国家和地区。资本流入并不是为了帮助流入国发展经济,而是金融霸权国凭借金融霸权的资金和金融操纵的技术优势,抢夺资本流入国家经济成长的果实。资本流入并不是为了帮助流入国发展经济,而是金融霸权国凭借金融霸权的资金和金融操纵的技术优势,抢夺资本流入国家经济成长的果实。低价收购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

霸权国总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控制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利用金融危机低价收购他国的金融机构是金融霸权国家获取收益的又一渠道。

当金融霸权国炮制出金融危机后,再杀一个“回马枪”,以低价收购金融机构。而这时后者已经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任金融霸权国宰割。

以美国为例,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期,置各国向IMF求援于不顾,趁各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大批倒闭之际,大肆低价收购他国金融机构,从而在东南亚市场与日本争夺金融机构的主导权。金融霸权的作用

金融霸权既具有专权、利己的特征,同时具有稳定金融秩序的功能。金融霸权维持了国际货币体系的相对稳定。

金融霸权国的资产和利益遍布全球,其收益取决于金融稳定的现状。一旦金融秩序不稳定,金融霸权国的收益将受到极大影响,甚至威胁资产安全。因此,金融霸权国主观上有意愿保持国际金融秩序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以及国际贸易的繁荣。

英国曾是盛极一时的金融帝国,在世界金融体系中做了近百年的霸主。20世纪初,英国1/4的国民财富用于投资外国,这笔财富相当于西方国家总投资的1/2,霸主英国从中获取了高额利润。因为英国海外投资金额巨大,所以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对英国影响巨大。因此,英国会主动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以此来保全自己的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元气大伤。1945年,英国的海外投资不到战前的1/3。巨大的经济危机无法支撑英国继续维护霸主地位,退出历史舞台已成为必然。

从英国的崛起与衰落可以看出,金融霸权国有主动维护金融稳定的动机,金融霸权国会动用一切力量维持金融的稳定运行,制止可能威胁金融霸权地位的行为。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曾经想通过恢复金本位来挑战霸权,但这种想法一经提出,就遭到美国的坚决反对。即便是IMF创设的“特别提款权”,也因遭到美国政府的反对而名存实亡。

金融霸权国的主要责任包括制订并执行国际经济竞争规则、稳定世界经济、促进经济发展、解除经济危机。一旦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霸权国家有责任利用自身的金融优势,承担维持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义务,金融霸权国要充当最后贷款者的角色,控制危机的蔓延,并加强与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协调,共同维持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

金融霸权的作用还体现在导致国际经济金融化。经济金融化是指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信贷金融业在经济体中的比重上升,并对其经济、政治影响巨大。美国金融霸权的巨大利益,吸引美国资本源源不断流入金融机构,导致美国经济日益金融化。美国榜样的力量,也在诱导各国经济的金融化。

金融化最显著的领域就是房地产行业的金融化。正是房地产行业的金融化,即住房抵押贷款及其衍生产品的发展,导致了美国金融部门爆炸性的增长。无限膨胀的次贷危机伴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将美国乃至世界经济拖入深渊。

虽然金融霸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金融体系的有效运作,避免了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但那是以他国经济受到打压和限制为代价的结果。因此,我们要警惕并反对金融霸权。虽然金融霸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金融体系的有效运作,避免了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但那是以他国经济受到打压和限制为代价的结果。

美国金融霸权初长成

现在的全球环境并不允许美国资本家随心所欲地发动战争,因此,更加隐秘与巧妙的金融掠夺伎俩应运而生,成为美国金融资本家掠夺世界财富、美国政府稳固金融霸权和称霸全球的极具杀伤力的尖端“武器”。美国的力量之源

在当今世界,能够有能力和资格充当金融霸权的国家屈指可数。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在中心位置,其他发达国家则处于核心的外围。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边缘地位,被动地接受中心国家所制定的规则和强加的剥削。

美元霸权、国际组织强权和华尔街模式,是美国金融霸权最直观的表现。其中,美国金融机构具备超强的实力,为美国推行金融霸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金融机构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世界各地兴风作浪。他们打着“公平竞争”的旗号,趁其他国家开放金融市场之际,以绝对优势,通过金融投机,恶意攻击他国金融市场,低价收购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多次引发他国的金融危机,进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命脉,最终达到推行美国金融霸权、控制发展中国家金融主权的目的。例如,1997年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就是美国金融机构主导的资本流动危机。金融霸权的迷人诱惑

如果能拥有世界金融霸权,对于美国来说将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和政治收益。金融霸权使美国决定着世界的金融体系

世界金融霸权的核心是世界金融规则的决定权。有了世界金融规则的决定权,使得美国资本在和其他国家资本竞争时,既是参赛选手,同时也是比赛的裁判。这样就使美国资本战无不胜。有了世界金融规则的决定权,使得美国资本在和其他国家资本竞争时,既是参赛选手,同时也是比赛的裁判。

美联储可以随意发行美元,而随意发行美元必然导致美元价值不稳定,这严重损害了其他持有美元国家的利益,但其他国家也无能为力;只有美国可以随意操纵汇率,其他国家却不能这样操作,否则,美国就要指责该国进行汇率操纵。形象地说:美国可以放火,他国不许点灯。

在美国拥有世界金融规则决定权的条件下,美国没有阴谋,只有阳谋。美国可以随意修改世界金融规则,然后要求其他国家遵守。美国为了控制联合国下属的世界金融机构,不惜动用所掌控的规则制定权,多次修改规则。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虽然一般由欧洲人担任总裁,但美国才是最大的股东,具有17.69%的投票份额(中国仅占6.19%)。美国为了保证自己无可辩驳的1票否决权,在1976年第二次修订《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时,将特别多数票制度由70%改为85%,也就是说重大决策必须要得到85%的多数票的通过。因此,只要美国说不,任何决议都很难通过。金融霸权提升了美国的产业竞争力

依托金融霸权,美国培育了极具竞争力的金融产业和资本市场,在世界产业链中处于顶端,获得了最为丰厚的利润。通过高效率的金融服务和资源配置,美国激励了本国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创新产业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又进一步强化了美国的金融优势。这种互相促进的典型案例就是华尔街和硅谷。为美国赚取巨额利益

美国金融霸权从形成之日就毫不掩饰地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更疯狂地攫取他国利益。主要表现在美元霸权和投机收益两个方面。美元霸权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美元取得了与黄金同等地位,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职能,美元的霸权地位也随之产生。

美元霸权是美国借助各国央行统治全球经济、获取全球资源财富的主要手段。

美元霸权,实质是美国掌控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发行权,其他国家的货币被迫依附于美元,丧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这样的货币体系构造,便于美国推行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货币政策。

由于美元是国际货币,美国可获取大量的铸币税。因此,美国不费吹灰之力就占有了大量的境外持币者资源。到现在为止,美元仍是无可替代的国际货币。这种特殊的经济地位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美国每年的铸币税收入占本国GDP的0.2%,日元和欧元只能在有限的地域充当这种角色。

一旦某国将美元作为结算和储备货币,对美元就形成了路径依赖。在国际贸易与投资活动中,交易各方大多用美元,不用美元就很难与国际经济体系接轨,也就无法从国际市场上获得自己所需的物品,并且由于储备和结算的增长,对美元需求旺盛。转换路径或改变依赖成本很高,无法轻易放弃。这种路径依赖部分抵消了美国经济实力下降对美元霸权的不利影响,延缓了美元霸权衰落的速度,可以确保美元即使实力下降,也可以在相当长时间内收获货币发行收益。正如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抱怨:“美元垄断的利润太大了。”

美国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通过发行美元来达到举债目的,却不必对等地偿还它们。在必要时,美国可以通过美元的贬值来减轻外债负担,同时又达到了刺激出口,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目的。

因此,既然可以躺在美元霸权上赚钱,美国就不必过分担忧贸易逆差,更缺乏纠正国际收支逆差的主动性。这种无忧伤的逆差实际就是美元霸权所独有的特权。美元霸权就是赤裸裸地对美元持有者的掠夺,让本已悬殊的财富差距更大。

如果美国发生经常账户赤字,美国政府则会加大美元印刷量来填补赤字,巧妙地将通货膨胀的危险嫁接到其他国家身上。因此,美国避免了信贷紧缩和信心崩溃所造成的经济危机,将损失通过变化货币政策传播到世界各地。例如,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令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而并没有给美国经济带来实质性的伤害。

美元霸权,让美元成为掠夺工具,它的主导者美国可以将自己拖欠的债务轻松勾销。这是一种明火执仗地掠夺他国财富的强盗行为。让货币代替枪炮成为掠夺的主角,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又反映了掠夺的隐蔽性。让货币代替枪炮成为掠夺的主角,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又反映了掠夺的隐蔽性。

可惜,直到目前却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制止这种美国强盗行为,甚至很多国家民众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被剥削的事实,还习惯性地患上美元虚幻症,特别喜欢持有美元的感觉和美元所带来的财富幻觉。民众从麻木不仁和被欺骗的状态下觉醒,才是打破金融霸权的基础和前提。

金融霸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而言是一场噩梦。但愿中国能及早觉醒,率先擦亮眼睛,认清金融霸权的本质和危害,成为打破金融霸权的急先锋和主力军。攫取投机收益

20世纪以来,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金融资本表现出极强的投机性、无序性和破坏性,在世界各地流动,成为推进美国金融霸权的急先锋。

美国金融资本不仅有实力操控全球金融市场,而且可以通过调动数额惊人的国际资本,操纵汇率、利率、股价、债券价格和衍生金融工具价格等方式来获取暴利,并通过资本流动人为制造泡沫经济,并伺机摧毁泡沫经济,支配弱小国家的经济活动。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将大量资金流向亚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但是这些资本越来越表现出短期化和证券化的特征。如亚洲五国(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平均每年获得的580亿美元外国私人贷款中,2/3是1年期以内的贷款。很明显,这些资本的流动并不是为了寻找真正的生产投资机会,不是为了创造较高的投资收益,而是通过金融投机,获取暴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金融霸权已将重心逐渐东移。

美国是对冲基金投机冲击行为的“大本营”,在美国金融霸权的庇护下,美国金融资本家利用对冲基金的投机冲击行为肆意在不设防的国家和地区进行金融掠夺,获取超额利润后,美国或者出面收拾残局,或者置之不理,在受害国家或地区的惨痛之中进一步增强了霸权力度。对冲基金投机冲击的金融掠夺行为成了美国金融资本家掠夺世界财富、美国政府稳固金融霸权和称霸全球的极具杀伤力的尖端“武器”。

很显然,亚洲爆发的金融危机也是美国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作用的结果。东南亚国家越来越开放的投资环境为国际投机资本提供了土壤,资本的无序流入造成了当地的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逐渐恶化的通货膨胀,东南亚各国不得不提高利率。因此,更使得国际投机资本对东南亚市场求贤若渴,从而让紧缩的货币政策造成膨胀性后果。起初的投机资本会使这些国家兴奋不已,但短期内根本无法完成产业升级,所以投机资本便挺进了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巨额的投机资本流入使本币不断升值,从而造成了经常账户逆差。在投机商觉得时机成熟时,便“无意”地造成了经济泡沫,导致本币的过度贬值。结果,投机者满载而归,东南亚国家却“破产”了。深刻影响世界经济

在现今的国际经济形势之下,由于美国经济的衰退,使其更加依赖金融霸权所带来的经济利益。金融侵略也比以往任何时期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都更深远。推行金融自由化

素来有世界经济“火车头”之称的美国,几十年来一直牵引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周期的“复苏——繁荣——衰退——萧条”这几个阶段也由美国的经济周期决定。美国经济高涨时,需求旺盛,对全球贸易都是极大地促进,尤其是依靠对美贸易国家的经济成长的动力。美国的金融繁荣,创造出各种投资品种,促进了全球的投资,进而带动经济发展。

在美国金融资本家眼中,世界完全是一个大赌场,他们是赌场的常胜将军。由于他们具有多年的金融文化优势,凭借独掌美元这个世界货币的印刷机,拥有无限的筹码在手,顶级经验技术在手,规则制定权在手,豪赌之前就已胜券在握。放眼全球,公正公平的国际经济金融秩序遥遥无期,能够挑战美国霸主地位的单个或联合体尚未出现(欧盟正在努力),美国金融资本家要确保美国至高无上的霸主地位,只要开动国家机器,鼓吹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在全球散布“美妙的全球化”烟幕弹,推行金融自由化,打造不设防的全球金融体系,待各国金融大门打开之后,美国金融资本家就可以为所欲为,达到掠夺他国财富的目的。

为达到推进金融自由化的目的,美国政府做了两方面的准备。

一方面是理论上的导向。20世纪70年代美国金融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提出“金融深化”理论。他们认为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的“金融压抑”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主张发展中国家应该有步骤地放松管制。

另一方面是政策上的积极推动。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美国历届政府都把在全球推行自由化作为对外政策的中心,宣扬金融开放对当事国最有利,要求开放市场,并纳入经济援助主要条件。

1985年美国乘拉丁美洲债务危机之际提出的“贝克计划”,要求拉美债务国实行经济全面私有化,以此作为进行债务谈判的条件。1989年美国政府提出“布雷迪计划”,承诺减免拉美债务国所欠的债务本金,但前提条件是拉美债务国要对经济政策做全面的改革。

在美国一系列的金融侵略行为之下,国际资本的流动速度迅猛加快,金融自由化已成为既定的事实。金融自由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资本流动全球化、货币体系全球化、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机构全球化、金融协调和监管全球化。无疑,发达国家是金融自由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自由化则是把“双刃剑”。金融自由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利用金融创新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发展中国家金融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会使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业受到外来资本的控制,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甚至会加快经济泡沫形成的速度。传播金融危机以华尔街为核心的美国资本市场决定着世界资本的流向,美国因此成为全球资源的配置中心。

以华尔街为核心的美国资本市场决定着世界资本的流向,美国因此成为全球资源的配置中心。美国的金融跨国公司一直是美国政府在发展中国家推行其金融霸权的强有力工具,尤其是对冲基金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投机套利活动,更是金融霸权实施扩张、进行资本输出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触发金融危机和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重要因素。

这种影响在美国政府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时表现得更为明显,即美元霸权绑架了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市场的开放便利了资金流动,使发展中国家本来就脆弱的金融企业完全暴露在跨国金融企业的无情攻击之下,在国际游资的攻击下,可能诱发金融危机。其中,金融危机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传播。

第一种途径,资金流入的冲击。发展中国家经济规模有限,金融市场容量有限,巨额资本流入严重冲击了本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导致汇率和资本市场失衡,甚至可能导致货币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外部资本流入造成的。

第二种途径,资金外流的冲击。金融自由化便利了资本流动,随着美元利率的上升,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利率差会进一步扩大。在这种差价利益的驱动之下,其他国家的投资者会将手中的剩余资本投向美国金融市场,造成国内资金短缺,从而影响到国内的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严重的时候可能会产生货币危机,历史上曾经发生的拉美债务危机便是美元连串变动的结果。

为了控制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必须依赖美国的援助。最后美国在帮助治理危机的旗号下,借助国际金融机构的援助计划,达到进一步控制发展中国家金融主权的目的。推动世界经济虚拟化

美元霸权所构造的全球经济分工格局使与美元相伴的贸易伙伴国家的货币升值,从而导致美国经济虚拟化,过分依赖美元发行和金融产业的发展。美国制造业地位不断削弱,被迫大量转移到海外低成本国家生产。

首先,我们可以从美国的产业结构来分析,以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这一时间段为例,美国实体经济所产生的GDP占其全部GDP的比例从61.78%下降到了33.99%。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实体经济——制造业,所占GDP比例也从27%降到了11.7%;与其相反的是虚拟经济产生的GDP所占比例从11.37%升到了20.67%。美国的汽车、钢铁和建筑业这三大支柱产业已被金融、保险与房地产服务业取代。

其次,从产品结果来分析,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美国的核心产品为制造业产品,并通过他们强大的运作模式将产品销到世界各地;如今美国经济的核心则是金融、保险、房地产业这些虚拟经济行业,主要靠炒作虚拟资本,以及与其相关的咨询服务行业,如投资顾问、信用评级、会计事务、律师事务为主要的经济活动。与制造业紧密联系的产业则江河日下。

最后,从利润角度来分析,美国现在的经济来源主要是虚拟经济带来的收入,而非产品制造业的利润。有数据显示,在次贷危机之前,美国众多的500强企业的总利润中的金融和房地产业务占到了25%~35%的比例。例如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该公司全年58亿美元的利润中有86.2%来自该公司经营的信贷和租赁等金融业务,可见,单靠销售汽车所得的利润只占了13.8%。

美国为了保持自己在金融领域的优势,努力将非金融业务向金融业务转型。这一转型的后果就是经济虚拟化。在美国,实际资本存量已经越来越不重要,倒是股市、债市以及房地产市场越来越决定着美国经济的兴衰。

美元霸权最终造成了美国经济的虚拟化,美国将金融杠杆的作用充分发挥到能存在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也加大了资本源头的投资风险,种种金融杠杆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得美国经济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从这一角度来分析,这一局面也使美国的经济更加脆弱。竭力打压竞争对手

正因为美元霸权带来的经济利益,美国经济金融政策的核心就是保住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不论是何种制度,还是哪个国家,或是哪种货币,只要威胁到美元,美国就予以无情的打击。为了维护自己的金融霸主地位,美国采取了推广美元计划、操纵利率和汇率等一系列金融措施打压竞争对手。

推广美元计价就是重要手段。由于美国大量印刷美元,所以必然导致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如果长此以往,不但人们会大量抛售美元,同时还会导致世界的经济动荡。美国为了使世界资本都流入本国,除了简单占领该国以外,另一种办法就是让该国资源以美元计价。这样就保证了美元最后又流到美国手中。

20世纪70年代爆发石油危机,美国承诺石油输出国可任意提高石油的价格,但前提是石油要继续以美元计价,而且还要用美元购买美国债券。因此,美国人可以用石油出口国买债券的钱来买石油,于是,美国对于高价石油并没有激烈的反应,只是让非美元发行国深受其害。

美国用贬值的美元购买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使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行业与世界接轨,却没有使资源行业的劳动力与世界接轨,这就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收入下降,从而越来越消费不起本国的资源产品,就像发展中国家挖的煤越多,但煤价却越来越贵一样。资源被美国定为国际价格,而劳动力价格却没有国际化,劳动力的收入相较资源价格来说是下降了,于是民生问题由此产生。

操纵利率和汇率是美国打压竞争对手的又一利器。美国借助国家外交力量操纵利率和汇率,使其走势符合美国利益,同时将其他国家扣上“利率和汇率操纵国”的帽子,以达到操纵其他国家经济和货币的目的。比如对于中国巨额的美元储备,美国促使人民币升值,另外授意石油出口国提高石油价格,如此一来就造成中国的美元储备贬值,失去了原有的购买力。

美国还会制造他国的金融危机,以此来操纵利率和汇率。比如美国迫使日本签订的《广场协议》和《卢浮宫协议》。这一举动使日本央行不得不降低利率,这使得日本经济日益恶化,最终经济泡沫破裂,给日本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从此,日本在国际经济竞争中与美国无法抗衡了。

美国通过金融封锁、诱导资金外流、操纵原材料价格、鼓励金融自由化等方式瓦解了前苏联的经济。后来的俄罗斯时代,美国则通过私有化计划、金融资本冲击、操纵汇率,影响俄罗斯经济金融改革进程等综合手段,乘机侵占了俄罗斯的巨额财富。普京政府在俄罗斯推行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国家重新控制资源和垄断租金,原因就是看清了金融投机的本质,打中了金融霸权的要害。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华尔街

美国的国土面积约963万平方千米,纽约只占其中的1200多平方千米,但它却是美国的金融中心。曼哈顿是纽约市中心,面积约59.5平方千米,其中不到1平方千米的华尔街是曼哈顿的中心。这条仅500米的街道汇聚了世界上最著名的金融企业,甚至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代名词。然而,在金融海啸后的今天,大批投资银行、金融机构相继倒下,华尔街神话能否破灭?美国金融霸权能否延续?走近华尔街

在纽约市曼哈顿区,有一条从百老汇路到东河的大街道,这就是为人熟知的华尔街。华尔街宽仅11米,全长约500米,“华尔街”的实际意思是“墙街”。这里聚集了美国最大的金融机构和垄断组织,其中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证券交易商、信托公司、联邦储备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的总部。像美国洛克菲勒、摩根等大财团开设的银行、保险等大公司的总部也落户在这里。华尔街很早就成了美国资本和投资的大本营。

我们还是先看看华尔街都曾落户了哪些富可敌国的公司吧:

华尔街1号:纽约银行大楼(原欧文信托银行大楼);

华尔街14号:美国信孚银行大楼;

百老汇街8号:纽约证券交易所大楼;

华尔街23号:原摩根大通大楼;

华尔街37号:原美国信托公司,美国大通银行;

华尔街40号:川普大楼,曼哈顿信托银行;

华尔街45号:原多伦多道明银行;

华尔街48号:原纽约银行总部,现改为美国金融博物馆;

华尔街60号:德意志银行大楼,摩根大通大楼;

华尔街63号:原布朗兄弟哈里曼信托大楼;

华尔街111号:花旗银行大楼。

在华尔街上,众多金融机构各有千秋,历史最悠久的是高盛、美林、摩根斯坦利、J.P.摩根等公司,发展最迅速的是花旗、汇丰和美洲银行,资产最多的是欧洲的瑞银集团、瑞士信贷和德意志银行,在证券领域曾拔得头筹的是雷曼兄弟、贝尔斯。

昔日的繁盛并没有一直伴随着华尔街,随着经济的衰退,也只有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总部设在华尔街。其他金融机构先后搬离了地理意义上的华尔街。“9·11”事件让美国的经济雪上加霜,也彻底改变了华尔街的格局,比如一些金融机构就到新泽西州等地安家落户。华尔街的故事故事1:世界金库在哪里?

在华尔街地下25米的地方存放着世界上80多个国家中央银行和国际组织的黄金,这就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金库。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是美联储中最重要的联邦储备银行,是美联储的实际控制者。金库中存放着1万多吨黄金,所以那里到处都是监控,进出人员不允许携带任何物品。

美联储按照与黄金挂钩的比例投放美元,各国被迫接受美元作为通用货币,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最核心的金融机构就是美联储,它控制着美元的发放量。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1年正式解体,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强势地位已经确立,以纽约为中心的世界金融框架也已经形成。美联储按照与黄金挂钩的比例投放美元,各国被迫接受美元作为通用货币,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联储既不是联邦,也不是银行,更不归美国政府所有。花旗银行曾经拥有美联储纽约银行近1/4的股份,它实际上决定着美联储主席的候选人,甚至是美国总统的任命也只是履行确认程序,国会听证会更像一场走过场的表演。经过调整后金融大亨们在美联储的持股比例是:花旗银行15%,大通曼哈顿14%,摩根信托9%,汉诺威制造7%,汉华银行8%。

虽然这些黄金并不属于联邦储备银行和美国政府,但中国有句古话叫“落袋为安”,这么多黄金放在美国手里,总是不安全的。而且美元和黄金脱钩,美国已经禁止用美元兑换黄金储备,这就意味着纵使黄金是各国的,也提不出来。故事2:华尔街大亨与实业的渊源

曾经的华尔街并不是金融中心,而是实业贸易中心。如今的这些华尔街财团中,很多都是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公司发展起来的。比如,摩根财团、布朗兄弟财团、库恩-洛布公司,还有一些老牌的私人银行。就连最著名的金融家内森·罗斯柴尔德,也是靠给英国的棉纺厂提供原料和生产融资发迹的。

华尔街几大财团的发迹与美国实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19世纪美国大修铁路,与铁路相关的金融债券进一步巩固了摩根家族的势力。美国兴修铁路也造就了另一位钢铁大亨安德鲁·卡内基。

摩根家族被称为“世界债主”。1870年普法战争,J.P.摩根包销了2.5亿法郎约合5000万美元的法国国债。1898年,J.P.摩根承销了墨西哥政府1.1亿美元的国债。1899年,J.P.摩根承销了阿根廷政府7500万美元的债券。连当时的世界头号经济大国英国政府也找到J.P.摩根,要其承销1.8亿美元的英国政府公债。故事3:三一教堂

三一教堂位于华尔街的最西端,处在百老汇大道与华尔街的交汇处。很多游客纷纷登上其塔楼,一览纽约风貌。当然,游客要支付一笔不菲的费用方可登上塔楼观赏纽约全景。虽然登塔费用较高,但这些费用并不能支撑教堂的正常运营。

因此,在华尔街有一个惯例,华尔街的大亨们挣钱之后,会拿出自己收入的10%捐给三一教堂。因此,华尔街的教堂无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教堂。不知道这是不是华尔街大亨对掠夺世界财富的一种赎罪。

教堂西侧一块不大的地方安葬着很多政治名人和金融大亨。美国的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他是宪法的起草人之一,美国首任财政部长,创建了美联储的前身——合众国第一银行,但是最后却因政党相争而决斗丧生。故事4:华尔街与华盛顿政府

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流行一个词:华尔街复合体。华盛顿高官们与华尔街银行家之间频繁互换角色,很多华尔街出身的人走上从政之路,也有许多华盛顿的政府高官进入华尔街成为银行家。华尔街和华盛顿政府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不少年轻人甚至是抱着通过华尔街走向华盛顿政坛的目标前去求职的。

在与华盛顿政府高官的关系中,高盛是比较突出的一家公司。高盛文化强调稳重、低调和团队精神,这一点与华盛顿政府从政的要求不谋而合。高盛出身的华盛顿官员极力让总统抛头露面,自己却担负一些未必引人注目但对政府贡献重大的工作。

从高盛踏入政途的著名人物有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首席经济顾问、财政部长鲁宾。鲁宾整个职业生涯的工作地点很简单,从华尔街到华盛顿,再从华盛顿到华尔街。毕业于耶鲁大学法学院的鲁宾首先在律师事务所里干了2年。后来,怀揣着对华尔街金融世界的渴望,他加入了高盛公司。在高盛公司,鲁宾表现出了其卓越的金融才华,在其负责的“套汇交易”中,做得游刃有余。鲁宾凭借出色的业绩,被1977年的《财富》杂志评为华尔街从事套汇交易的“四骑士”之一。在次贷危机后,他又接任了花旗银行董事长的职务。后来,在华尔街如鱼得水的鲁宾辞去花旗银行总裁的职务,回到华盛顿,担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首席经济顾问,后又荣升为财政部长。

与鲁宾的经历类似,高盛总裁兼CEO约翰·塞恩后来做了纽交所的首席执行长,步入政坛;美国前总统布什的财政部长保尔森也是从高盛主席的位置上进入政坛的。因此,高盛被誉为政坛经济高官的“黄埔军校”。美国前总统布什的财政部长保尔森也是从高盛主席的位置上进入政坛的。因此,高盛被誉为政坛经济高官的“黄埔军校”。华尔街与中国

在纽交所上市的公司中,有一个独特的群体,那就是来自中国的上市公司。其中既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知名国企,也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民企。这些民营企业在中国融资可谓是难于上青天,因为中国政府对公司的上市条件有严格的规定。但在美国上市时间短、费用低,而且还能在国际市场上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基于这些优势,中国的很多公司都选择在美国融资上市。

实际上,这些公司也是鱼龙混杂。美国证券市场是宽进严管,有一些公司通过借壳到美国去圈钱,但是他们忽略了美国对于公司信息的严格监管,因此有些公司已经被停牌,还有些公司自己就心生悔意。但是也不乏一些优秀的有潜力的科技公司,虽然它们现在还未盈利,不符合中国的上市标准,但美国有一个相对宽松的融资平台,自然也投奔那里去了。

其实,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真正的赢家是美国投资者。这些华尔街的投资者虽然给中国企业投入了资金,但他们的胃口也很大。中国企业的改革成果,华尔街的投资者会优先享受。石油价格一路高涨,中国老百姓被盘剥的血汗钱却如滚滚洪流,进入华尔街大亨们的腰包。据有关数据显示,美国用29亿美元为中石油融资就换回了119亿美元的分红,其中仅2005年一年,中石油在美国市场就消耗了600多亿元人民币。

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必须按美国的法律规定分红派息。美国法律规定,即使只是美国资本参股外国企业,外国企业对美国资本的分红派息部分也要按美国法律进行,霸权本质表露无疑。现在中国很多公司在美国上市,美国享受了巨大的现金红利的同时还要不时做空中国公司,从中渔利,其实这只是变换形式的霸权主义。

对于中国的这些核心资产,美国虽然没有达到控股的地步,但是已对中国的家底了如指掌,并且有很大影响力。美国却不允许外国公司染指它们的核心资产。何时终结华尔街神话

华尔街催生了美国神话,表现在美国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如运河的兴起,铁路的兴起,到重工业化,再到后来的高科技产业,甚至美国的南北战争,无论是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华尔街在美国经济崛起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9·11”事件和金融危机的爆发,迫使风光一时的众多金融机构人去楼空,五大投资银行几乎被一网打尽。现在,除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以外,已经没有一家银行或基金将总部设在华尔街了。华尔街惨象能否就此停住脚步?

提到华尔街,人们就会想到投资银行,但是投资银行并不是华尔街的全部。华尔街是一个全面的金融中心,是一个复杂的金融集合体,不是一两次危机就能动摇其根基的。1907年10月,纽约证券交易所出现崩盘,造成当时一家著名的信托公司破产。1929年10月,美国股市崩盘,惊恐笼罩了华尔街。实际上,华尔街基本上没太平过,平均每10年就有一次危机。每一次危机都给华尔街致命一击,但华尔街有着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不仅挺过来了,还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现在华尔街的象征意义已经超过了它的真实意义,它成了一种精神,既代表着智慧又代表着贪婪。

现在华尔街的象征意义已经超过了真实意义,它成了一种精神,既代表着智慧又代表着贪婪。随着电子交易的普及,很多金融机构已经搬离了华尔街,地域位置越来越失去了重要性,但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华尔街仍是金融界精英们的精神归宿。

华尔街的地位与美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密不可分,只要美国经济和金融实力没有跌下第一的宝座,华尔街的神话就将延续。

美国金融泡沫的死穴

美国取得金融霸主地位已达半个多世纪,其霸主地位还能维持多久是各国经济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世界经济霸权的更替轮回中,美国逐渐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美国不可能永远是世界霸主。随着世界各国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将会受到挑战。美国金融霸权不可避免走向衰退

目前,美国经济已过高峰期,维持金融霸权的能力与意愿均在下降。近年来也表现出了一些衰退的迹象。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成为真正的世界霸主,直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达到顶峰,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实力都是其他国家所望尘莫及的。那时美国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它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债权国。20世纪90年代,美国面临前苏联的挑战并处于经济衰退的时期。前苏联瓦解后,虽然美国处于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但也受到其他世界大国的制约,经济逐渐呈现衰退趋势。

随着欧盟经济的发展,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也受到了欧元的挑战。虚拟经济所带来的隐患日益突出,原本一场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却波及到了世界各地。美国作为世界的经济霸主,理应承担起维护经济稳定的职责,但其不负责任的态度,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不满。

美国之所以在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财政赤字国、贸易赤字国以及对外债务国后还能保持其霸权位置,主要源自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但美元汇率的持续下跌以及其他货币对美元产生的冲击,都会让人对美国是否会随美元一起衰落产生担忧。特别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表现更加深了这一趋势。

在美国没有能力或是没有意愿担当维护国际金融稳定的职责时,其他地区或国家应势而动,试图取代美元的霸主地位。欧元的诞生就限制了美元霸权。随着更多区域性货币承担储备货币职能,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地位将逐渐被瓦解。

美国金融霸权所获取的巨大收益和对其他经济体的控制,引起了包括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不满,反对美国金融霸权的呼声日渐提高。伴随美国经济的相对衰弱,其他经济体要求重新审视和规划国际金融体系的呼声不可忽视。金融危机损害了美国金融霸权

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崛起,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给世界经济打上了美国的烙印。在美国金融发展史上,周期性地爆发金融危机,并且,由于美国金融的国际性,美国金融危机会迅速席卷全球,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

纵观近代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国几乎都是发源地。其中,尤以1929年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最为巨大。这次金融危机将全球经济拖入深渊,甚至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美国既是金融危机的制造者,又是受害者。美国至今没有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相比之下,国际社会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为严重,欧洲至今还在债务危机中挣扎,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受害不浅。

美国金融危机,实质是美国长期推行金融霸权主义的结果。美国为了实现金融霸权,控制世界资源,维护自身在国际金融中的霸主地位,长期实现金融优先发展战略,使其自身进入虚拟经济阶段。

美国为了金融资本的利益,一直刺激信用膨胀,不断制造虚假繁荣,进而绑架世界,结果既带来了金融繁荣,达到了肆意掠夺世界资源的目的,也成为美国逃避外债的手段,同时为金融泡沫埋下了隐患。

美国金融危机实质上是美国式资本主义的危机。正是资本对利润的贪婪追逐,无视风险的积累和放大,盲目扩张和过度的金融创新,以及政府对市场的自流放任,给世界带来了金融灾难。美国金融危机实质上是美国式资本主义的危机,是美国式资本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梦幻的破灭。美国金融霸权仍将维持较长时间

就现在的全球经济来说,美国的经济和金融实力相较之前有所衰退。接连不断的金融危机也给美国经济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但并不能说明美国金融霸权就此终结。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现在的国际结算货币中,美元仍占绝大部分的份额;美国在科技方面的创新也遥遥领先。在全球经济金融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之前,美国与世界各国仍是互利共生的关系。无论是某个国家还是某个经济体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美国的金融霸权地位。

面对接踵而来的金融危机,美国能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在金融危机来临时,美国政府能及时调整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金融政策,从而令每一次危机化险为夷,避免了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被削弱。

纵观历史,金融霸权比其他领域的霸权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主要原因在于更迭成本高昂。国际金融体系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征,金融霸权更迭带来的影响也更为广泛深刻。一方面,霸权国地位更迭会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动荡和不稳定。而这种国际金融动荡带来的后果是任何国家都不愿看到的,不论是霸权国还是新兴经济国家都不可能在全球经济动荡中全身而退。另一方面,建立新的金融霸权体系的成本高昂。新兴经济国家在取代金融霸权国地位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建立金融霸权体系所需的巨大成本,这种维持霸权的成本和给国民经济带来的负担,可能比维持其在原本的经济体系中所付出的代价更多。因此,改变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另外,信用货币体系对金融霸权也有较强的维持作用。金融霸权国享有独霸国际铸币税的特权,具备较强的危机转嫁能力。金融霸权确立后的每一次金融危机的事实都表明,霸权国可以通过加速金融资本的扩张来弥补其国内资本的贬损,由此保持了国内通货的基本稳定。由于各国决策者不可能接受美元储备及相应金融资产瞬间贬损的风险,因而这些国家只能通过支持美元来维持外汇资产的安全,成为美国金融霸权的共同维持者。

综上原因可知,金融霸权一旦建立,就具备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现状的特性。其他国家应对美国金融霸权的可能选择

世界金融稳定的出路在于摆脱单极金融的控制,致力于通过构建公平、开放、有序、多元的全球货币体系和金融竞争秩序,以此来实现经济和金融协调、稳健的发展。未来国际金融的格局演变将取决于新兴力量与美国金融霸权的力量博弈。

我们要正视美国金融霸权存在的现实,理性对待美国金融霸权。就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无法摆脱美国金融霸权的控制,更无力建立独立的国际经济金融新秩序。作为发展中国家,既不能盲目地走金融自由化道路,也不能实行自我孤立政策。理性的选择,就是既要警惕金融风险,又要适度开放本国金融市场,增强本国金融竞争力;同时,还要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控,积极防范金融霸权,阻断国际资本冲击本国金融市场的途径,有效增强本国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第二章 强盗美元的诞生

20世纪与其说是“美国的世纪”,不如说是“美元的世纪”。实际上,美元长期以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承担着基础货币的角色,它也是最主要储备货币和结算支付货币。如果美元没有国际关键货币这一特权地位,美国的金融霸权便成了无源之水,因此美国一直在千方百计确保美元这一特权地位。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将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美元是美国的官方货币。当前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美元的主管部门是美国国库,发行权属于美国财政部,具体发行业务由联邦储备银行负责办理。美元是外汇交换的基础货币,也是国际支付和外汇交易的主要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100多年前,美元的境遇和现在却是天壤之别。历史还得回到400年前的美洲新大陆开辟之初。在1620年,威廉·布拉德福德和迈尔斯·斯坦迪什率领的英国清教徒登上“五月花”号,来到了现在的普罗文斯敦。他们带着从英国人那里买的到美国用的新家当,但他们手里的那点英国货币没多久就花光了,此时,英国禁止出口硬币。这无疑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在经历了以货易货、各种原始物品充当货币后,美国主要依靠出口货物赚取英国硬币,通过海盗在美国海岸的挥霍,美国也能赚到一些钱,当然其中也有大量的西班牙硬币。在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夕,西班牙硬币在殖民地货币中占主导地位。

美元的诞生是通过三个时间节点实现的,第一个就是新成立的美国国会在1786年9月下令组建铸币厂,这为美元的产生提供了土壤;第二个时间节点是在1789年3月生效的《宪法》规定,国会拥有铸币权,同时负责规范货币的价值,并严禁各州铸造货币;最后一个时间节点是1792年,美国通过《铸币法案》。自此,美元正式诞生,而且新铸造的美元与西班牙的货币较为相似,很快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其中美元符号“$”源于比索(Peso),这中间的竖线就是字母“P”的竖线部分。

到了19世纪,除美国之外,美元只有一个流通地——加拿大。在美国的进出口贸易中,美元基本上不扮演任何角色。当美国商人需要买卖货物时,他们会去伦敦,偶尔也会去巴黎或柏林,但不去纽约。因为用于结款的货币是英镑、法郎或马克,而不是美元。对于那些从事国际贸易的人来说,伦敦是获取信贷的最佳地点。那时,世界上超过60%的贸易都以英镑作为报价和结算货币。

19世纪的美元在美国国内都岌岌可危。其实当初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推行统一美元和建立相当于美国第一个中央银行的美国银行时,是对相当于英国中央银行的英格兰银行做过一番仔细研究的,他发现了英格兰银行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这却限制了各州立银行自行发行货币的自由,在地方银行与中央银行的较量中,1810年美国银行更换许可证时,由于众多金融机构的不满,重新为美国银行发放许可证的提案未获通过。这一举动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州立银行,州立银行开始大肆发行纸币,先是导致通货膨胀,最后是经济的崩溃。因此,在1816年,美国国会决定成立第二美国银行,以此来扭转这一局面。令人遗憾的是,不久后安德鲁·杰克逊登上了总统的宝座,这也让第二美国银行发挥作用的事情成了泡影。

自美国第二银行停业后,美国又出现了州立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联邦政府不能对金融业直接插手。而在1837年密歇根州又通过了一个自由银行方案,意思是任何人只要符合规定的条件,无须审批和领取营业执照,都可以开办银行。在那个几乎把银行视为聚宝盆的年代,立刻就形成了一股设立银行来致富的热潮。之后又有17个州也推行了这个制度,美国银行数量剧增,就像清朝时大大小小的钱庄。每个银行都发行自己的“银票”,称为“银行券”。最多时,美国各银行发行的银行券超过1000万种。

由于银行券的发行和流通混乱,这家的银行券那家不承认,银行券的发行又不受管制,导致通货泛滥,甚至有的银行设立之初就心存诈骗之意,不行了就倒闭,换个地方再开张,即所谓的“野猫”银行。因此要求建立统一货币发行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186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民银行法》,才逐渐统一了货币发行。1907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国内对成立中央银行统一了认识,于是,1913年《联邦储备法案》获得国会批准,建立了自己的中央银行体系,叫作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历经一百多年的努力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那时“像黄金一样好”的仍是英镑,而不是美元。美元在国际货币的地位还远远比不上意大利里拉、比利时法郎,更别说与法国法郎、德国马克相比了。在当时的外汇储备中,英镑占到了一半的份额,法郎和马克也占了近一半的份额,其余的一小部分还被荷兰盾和瑞典克朗分走,根本没有美元的份。

这种状况带来的不利深深地刺痛着美国。例如,美国的一家公司要从巴西进口咖啡豆,在它和巴西出口商之间要经历美国的银行—英国的银行—巴西的银行—英国的银行—美国的银行等一系列繁杂手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将带来巨大损失。且不说每个环节都有不菲的手续费,在这漫长的手续中,也许汇率变动早就把一笔赚钱的买卖变成了亏本的生意。而且由于航运和保险等金融和商业服务都是捆绑在一起的,所以美国的同行很难参与竞争。发达的贸易信贷体系也使得伦敦成为金融服务的聚集地,而美国只能看着伦敦巨大的金融蛋糕流口水。

美国在等待机会的到来,1870年,美国的商品生产量超过了英国。到1912年,美国的商品出口量超过了英国。美国相信,凭借自己的实力终究有一天会把这块大蛋糕装到自己口袋里。不要忘了一句名言“机会总是等待有准备的头脑”。美国相信,凭借自己的实力终究有一天会把这块大蛋糕装到自己口袋里。不要忘了一句名言“机会总是等待有准备的头脑”。

美元地位来之不易

上帝还是眷顾了美国,没有让它一直等下去。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庞大的战时预算赤字和国内价格的快速上涨,使英镑价值剧烈波动。英国再也无法维持英镑和黄金之间恒定的比率。战争扰乱了欧洲的贸易信贷市场,各国政府忙于战争动员,贸易金融资本日益匮乏。为满足客户的进口需要,德国和英国的银行转而接受纽约的背书票据。对于纽约的银行来说,它们所熟悉的货币自然是美元,所以德国和英国的银行收到的都是以美元为货币单位的信贷。由于战争需求的拉动,美国出口贸易急剧扩张,美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和世界粮仓。各国从美国买东西,都认为依然与黄金紧紧挂钩的美元是一种更具吸引力的货币。在美国的支持下,英国政府于1916年宣布英镑与美元挂钩。英国终于在战争的逼迫下咬了美国投下的鱼钩。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撤回了对英国的支持,不出所料,英镑开始贬值。一年的时间里,英镑较美元援助之前贬值1/3。英镑的贬值更加烘托了美元这朵奇葩的艳丽,随着贸易承兑汇票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美元汇票,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人们之所以选择在纽约做生意,也是因为进出口商现在支付的费用比在伦敦支付的费用少了整整一个百分点,这导致了不管是与美国做生意的人还是与其他国家做生意的人都涌向纽约。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间的20年,逐渐形成了几家较有实力的货币集团,他们激烈的竞争分裂了原本完整的国际货币体系。这样使得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国际货币形势动荡不安。

1929~1933年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导致了世界的金融恐慌,国际货币制度的紊乱,出现了所谓的“汇率战”,继而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稳定国际金融市场,二战后期,以英美为首的同盟国着手拟定战后的经济重建计划。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及金融会议”,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国家共有44个(一说45个),各国的争论点只有两个:一个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国际稳定基金计划;另一个是美国财政部首席国际经济学家哈里·德克斯特·怀特提出的方案。凯恩斯的方案是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中央银行,提供一种名为“班科”的国际信用货币。怀特的方案是回归金本位制。凯恩斯的方案强调全球复苏,怀特的方案强调币值稳定。

英美两国在1943年9月到1944年4月,围绕着这两个计划进行了明争暗斗、讨价还价,目的就是争夺国际金融霸权地位。

尽管讨论是在怀特方案和凯恩斯方案之间进行,但是所有参加最后投票的国家都知道,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角力归根结底信奉的是“实力”,最终要靠“实力”来一锤定音。因为美国不会接受凯恩斯的方案,因此各个国家的真实选择是在怀特方案和会议无果而终之间进行。对所有国家来说,如果会议无果而终,那么世界仍将面对国际货币不足的困难。其他国家可以选择接受美元,但持有美元会不可避免地承担美元贬值的风险。显然,这比接受怀特方案更糟糕。

经过一年多的激烈争论和反复较量,最终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蓝本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依照协定,建立起了以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为主要内容的“双挂钩”国际货币体系。从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成立,确定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最后的方案融入了两人的建议,但以怀特的方案为主。其实,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被放弃的凯恩斯的方案比被采纳的怀特方案更加先进。凯恩斯当年提出的“班科”与后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使用的特别提款权(SDR)有异曲同工之妙。

之所以怀特方案被采纳而凯恩斯方案被放弃,主要是怀特方案符合美国的利益需要。有学者认为,就美国自身的情况来分析,美国在开始时就不会考虑采用凯恩斯的方案。假如凯恩斯的方案被采用,那就意味着黄金被“非货币化”,必然会逐渐贬值。

截至1947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已经占到了全世界的70%,高达209亿美元。此时法国的黄金储备还不足7亿美元,阿根廷只有4亿美元,英国的情况更为惨淡,仅剩下了价值100万美元的黄金储备。这就说明了,在金本位制度的前提下,拥有美元才会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为后盾。国际贸易当中黄金的价值不会改变,那么美元顺理成章地就成了最受欢迎的交易货币。

正如直接代表美国参与管理战后国际货币事务的罗伯特·所罗门所言:“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的国际货币制度,正是美国霸主地位的全面反映,是美国政治、产业、金融霸主地位的直接结果。”美元的特殊地位使它成为黄金以外主要的国际储备和最重要的国际流通手段,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由此,美元取得了世界金融的霸主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就是美元霸权下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它是在美国实力雄厚的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又为美国的霸权服务。美国的霸权是新型霸权,通过货币战争来建立金元帝国,这条路美国走得很艰辛,但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的国际货币制度,正是美国霸主地位的全面反映,是美国政治、产业、金融霸主地位的直接结果。

强扮全球货币供应者

二战结束后,美国以“马歇尔计划”为起点,承担起管理世界货币体系的主要责任。美元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流通货币,对这种全球性结盟关系的巩固起到重要作用,这也成为美国霸权主义的基础。由于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基础作用,美国有能力从事对外战争、维持海外驻军以及保持其霸主地位,而不会加重美国公民的经济负担。其他成员国在接受美国制定的国际货币行为规则后,可以从美国那里获得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美国实际扮演的是一个“全球货币供应者”的角色,把持着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转。美国通过发行世界货币——美元,成为全球资金分配中心,支配着世界的经济资源。

好景不长,美元霸权遭遇了“特里芬困境”。一方面,美元起到储备交易和干预性货币的作用,扩大了美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使它在执行外交政策或管理国内经济时,无须考虑国际收支平衡问题。另一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元要成为并长期保持国际货币地位,美国就有义务维持货币币值稳定,不能让美元贬值,改变美元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其实,对美国来说,后者是实现霸权必须付出的成本,在当时存在前苏联这个外部威胁的情况下,需要其国内经济利益服从于更大的国际政治利益。对其他西方国家来说,后者则是服从美国霸权的回报。由于美元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汇价水平上,其他各国货币均处于弱势,因此,当各国经济得到恢复后,美国的商品出口势必处于有利地位。这种局面的形成是维持美元霸权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二战后,欧洲主要国家和日本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美元荒”。即国内物资匮乏、供给不足,因而需要进口大量生产资料和生产用品,同时,由于缺乏创汇能力,货币又不能兑换,进口商品乃至经济复兴均受阻,需要美国的信贷支持,以购买美国商品。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由于欧洲、日本的经济复兴以及美国国际收支的逐渐恶化,境外美元变得逐渐充裕,甚至有些泛滥,国际货币逐渐从“美元荒”发展为“美元灾”,出现抢购黄金、抛售美元的风潮,美元危机频频爆发,严重威胁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就在“特里芬困境”提出来之后不久,伦敦市场上的金价就涨到了40美元/盎司,似乎投资者已经知道高估了美元的价值,而且相信高估的美元汇率已经维持不了多久。

为了确保美元与黄金之间稳定的汇率,美国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虽然这一代价不能完全用金钱来算清,但可以从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处理办法中找到答案。起初,美联储在面对金融危机时还坚持提高利率、控制通货膨胀,以控制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汇率。但随着各国经济的崛起,美联储一次次放宽了货币政策来挽救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特里芬困境”最后以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的单边行动得以终结。1971年,美国宣布对外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美元同黄金脱钩,从而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走向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国的经济地位逐渐衰落,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美国不再承担维护美元价值的国际责任。各国货币也逐渐趋于自由浮动,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处于“无体系”的混乱之中。1978年的《牙买加协议》生效,国际货币体系开始进入所谓的牙买加体系时期。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美元国际地位的衰退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事实正好相反,国际货币进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阶段,与黄金脱钩的美元,不仅没有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许多国家仍然维持着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国反而卸下了应承担的义务,开始无偿获得国际财富,这时美国进入暴利美元阶段,美元由此真正成为世界货币。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作为国际核心货币,在享受其利益的同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即兑换黄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国际储备货币开始多元化,尽管没有明确制定规则,但是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仍然对美元有强烈的依赖。这表现在:第一,各国在制定汇率政策的时候,均以美元为锚货币。从某种意义上说,共同的锚货币意味着区域内的货币协调;第二,多数发展中国家采用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保持很大的美元储备。储备美元很多的国家自然支持美元汇率,并倾向于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使用美元。这使得美元的国际核心储备货币地位很难撼动。

与黄金脱钩的美元非但没有“非国际货币化”,反而进行了“凤凰涅槃”,变成了真正的国际货币,美元至今仍是最重要的国际计价、清算和储备货币。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美元甚至继续充当着本位货币,成为世界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而美元在享受国际核心货币地位的同时并没有被赋予相应的责任。美联储在决定美元供给和货币政策的时候,并没有充分考虑其他国家对美元需求的变化。这导致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时常会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稳定造成负面影响。1980年以来,一系列的世界性金融经济危机,都可以看到美国货币政策自私的影子。

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一直主张浮动汇率制,反对固定汇率制。理由是固定汇率制往往以牺牲本国货币政策为代价。1971年尼克松为本国利益而单方面将美元与黄金脱钩并贬值。当时的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说了一句著名的话:“美元也许是我们的货币,但是是你们的问题。”此后,美国再也不愿承担稳定汇率的责任,甚至为了获得自身利益而不惜以损害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最显著的例子是1979年8月保罗·沃尔克就任美联储主席后采取的紧缩政策,大幅度提高利率,以解决困扰整个70年代的通货膨胀问题。美国国内利率的提高导致与国外利差扩大,国外资金不断流向美国,直接引发拉美债务危机。利率提高又导致美元坚挺,导致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扩大,为缓解这种趋势而由西方几大国在1985年签订了《广场协议》。从自身的利益考虑,美国需要灵活自主而非受制于人的货币政策。美国或许愿意自己承担管理整个货币秩序的责任,或许也愿意像现在正在做的一样,在各种国际论坛与他国政府协商,但很难接受意味着丧失基本政策自主性的正式的美元本位制。

美国“冷战”后表现出过分的单边主义。在货币政策决策中,美国明显地处于较为独立的地位,美国一直拒绝与欧元或日元等其他主要世界货币形成任何形式的汇率联系和积极干预制度,较少考虑其政策的外溢性,以保证其金融决策的独立性。而他国在汇率、利率乃至货币政策的许多方面,均必须视美国金融政策而定。

美国这种不负责任的国际行为在短期内为其带来了较大的收益,但从长期来看却侵蚀着其金融霸权的政治基础,从而使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变革从构想走向现实成为可能。

随着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霸主地位的正式确立,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它的政治和经济霸权便拥有了一个强有力的武器——以美元为手段控制其他国家的经济,进而迫使其在政治上唯美国之命是从。

贪婪美元的强盗行径

美元的国际地位

美元发挥国际货币职能,被广泛地用于国际间的计价结算、支付和储藏手段,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的主要储备资产。在各种官方统计资料和各国对外贸易中,一半以上的交易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美元的通用度远远超过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美元霸权发展的极端形式就是一国经济的美元化,是美元霸权向一国强力渗透,并部分或全部排挤这些国家的弱币而生成的金融现象。这种形式主要存在于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该国居民持有的资产中大部分为外国资产,特别是美元资产。该国经济流通的主要货币是美元,不发行本国货币,或本国货币只充当辅币。这等于该国放弃货币或金融主权,放弃了独立的货币政策。

在美元化过程中,如果一国政府放弃了铸币税收入,那么美元发行国几乎是无成本地获得了铸币税收入,而美国对他国此部分产生的损失并没有补偿。美元化国家原本拥有的外汇储备作为对美国或其他接受美元的经济体的债权,而实行美元化后,由于需要把本国货币换成美元,除了储备外,剩余部分也要依靠美元贷款,这样反而成为债务国。过去储备资产可以获得的利息收入也随之消失。

由于失去了货币发行权,美元化国家的中央银行贷款人的功能相对弱化,银行一旦面临资本外逃,央行在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方面的能力会大大降低,致使该国更加依赖美元的资金援助。

一旦决定实行美元化,就等于将本国经济与美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经济运行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经济的影响,而要改变这种依赖将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美元享受的特权

随着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霸主地位的正式确立,越来越多的美元流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许多国家拥有了巨额外汇储备,美元的国际供应量随之增加。与此同时,通过国家贸易形式,各国的物质资源正在不断地流向美国。获取巨额货币发行收益

美国找到了一种最好、也最便捷的国家生存方式,那就是用金融手段从全球向美国转移财富,这是美国金融霸权思路的重大变化,即从政府控制货币走向债权国控制。

美国人发明了一种不用雇佣劳动力来生产产品而直接获得利润的经营模式,那就是印刷美元。美国人就是用印刷美元过上了好日子,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美国人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就是金融生存,是靠剥削全世界,或者说向全世界征税来过着寄生虫般的生活。美国金融霸权就是寄生在世界各国的毒瘤。与传统的军事帝国(罗马帝国)或工业贸易帝国(大英帝国)不同,它是新形势下的金融帝国,是一种非常隐蔽的剥削方式,这种方式帮助美国建立了最全面、深入以及最快速、不间断地控制和汲取全球商品和服务的机制和权力。

1945年后的美国就一直以这种状态生存——发行美元,其他国家靠辛苦生产产品输往美国,赚取有限的美元生存。美国将这种分工模式冠以“华盛顿共识”的标签,向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决策者和学术界灌输。一些国家也被这种模式的表面利益蒙蔽和陶醉,走上了金融畸形扩张之路,最后普遍以金融破灭结束梦想。

实际上,这种模式之所以能够成功,依托的是美元独特的金融霸主地位。如果离开了美元的支撑,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在其他国家取得成功。享受无忧伤的贸易逆差

由于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特殊地位,其他国家在国际债务、贸易和投资中都需要大量的美元。美国要维持其核心地位,就必须满足其他国家对美元的需求。向外输出美元的一个途径就是进口,进口导致了美国在经常项目下连续几十年的逆差。

尽管如此,美国的贸易逆差却是无忧伤的逆差!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作为世界生产中心的地位已经开始弱化,再加上美国在战争上的巨额花费,使得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进一步扩大。这时美国人发现,很难维持美元、黄金和汇率之间的平衡,他们极有可能会丧失金融霸主的地位。后来,美国发现,在丧失全球生产中心后,存在大量国际收支赤字,尽管这样会对美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不利,但如果处置得当,不仅无损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反而会继续保持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于是,1971年8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全面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自此,美国放任自己的收支赤字却不用承担偿还的义务,反而用自己的巨额债务换回了世界各国的物质资源。

一般的国家在出现贸易逆差,又在短时间内无法提供商品出口时,都会缩减财政开支,调整本国的经济结构,以此来缓解国际收支赤字过大带来的经济压力。但是,这条规则却被美国颠覆了。

由于美元是国际货币,美元的特殊地位解除了债务对美国经济的限制,赋予了美国自由发挥经济政策的空间。美国可以通过印刷钞票来弥补其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维持国民经济的平衡。美国可以通过印刷钞票来弥补其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维持国民经济的平衡。

美元霸主地位是导致美国和其他国家国际贸易长期失衡的根本因素。虽然此举为美国带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隐患,但是却完成了从纸张到纸币的循环:只需要不停地印钞,就可以通过政府购买和企业进口的方式来征用其他国家运用本国资源生产的产品,来实现美元换资源的循环。因此,美国根本不会为这种几乎纯利润的掠夺带来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烦恼。

由于解除了赤字对美国经济的约束,降低了财政赤字融资成本,导致美国赤字额度不断飙升。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进入了持续的贸易赤字时期,在80年代后期,美国更是变本加厉地推行贸易赤字战略,而且规模不断扩大。美国通过赤字方式流向境外的美元,经过持续多年的积累,境外美元数量已经相当庞大,其中,东亚经济体是境外美元的最大持有群体,中国、日本持有的美元储备更是名列世界前茅。

但是,这笔庞大的境外美元增大了美国经济政策调整的余地。美国可以发行美元来弥补贸易逆差,并将通货膨胀带来的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这样美元贬值,又刺激了本国商品的出口,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

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表面上使其他国家积累了很多的美元,但这些国家不仅要承担外汇贬值带来的损失,增加本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和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更要时刻面临来自美国的贸易摩擦。与此同时,这些国家获取的美元外汇储备毫无意义。要让美元发挥它应有的价值,达到保值和增值的目标,只有一种途径,返流回其发行地——美国,购买美国的资产和商品。

从表面看,美元回流美国,对于解决美国国际收支逆差作用十分巨大,但是美国并不领情,相反,却对美元的用途设置了限制。比如,一些债权国要用自己结余的美元购买美国商品时,美国会规定只能购买有问题的企业或是利率很低的国债,对于那些高新技术要么不允许出口,要么价格高昂。这样即使资金流回本国,也不会使债权国控制自己的经济命脉或是核心技术。美国用美元换回了其他国家的资源,债权国却用美元换回了虚拟资产。这样的买卖美国做的得心应手。

作为目前世界上头号债务国,美国之所以能够通过印刷美元来弥补财政赤字,维持国民经济平衡,本质在于美元是国际货币,其他国家的货币不具有同样地位。这也是为什么其他国家出现持续性的经常账户赤字就有可能爆发金融危机,而美国却不会为此担忧,反而乐享其成的原因。获取巨额金融剩余资本

由于美元的独特地位,美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运用十分成功,低成本高回报的资本输出使美国获取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中的大部分利益。

持有美元盈余的国家,由于国内金融市场普遍效率低下,资金动员能力不足,庞大的美元储备既无法用来提升本国的经济实力,也无法承受庞大的美元的冲击,更无法为庞大的美元找到合适的出路,只能被迫低息回流美国,存在银行或者购买美国国债。中国1/3左右的外汇储备都用于购买美国国债。特别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为了救助金融机构,美国政府需要向金融机构注入大量资金,而为了弥补亏空,美国政府又需要通过发行更高收益率的国债进行融资,加大了吸引美元回流的力度。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健全、最庞大的资本市场,培育了大量的、有成熟运作经验的金融机构,既能吸引巨额美元回流用来增强美国金融实力,又能承受美元回流的冲击,运用高超的运作技巧向世界各国提供高息贷款,赚取了巨额的投资收益。

随着一大批国家或者投资商将美元投入美国金融市场,美国市场出现了巨额金融剩余。这种国际金融剩余存在于美国金融市场,给美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美国的GDP结构中有2/3来自个人消费。而个人消费与三个因素紧密相连:股市中出现“财富效应”、不断增长的消费信贷和大量进口商品。

境外美元回流与这三个因素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美元回流促进了美国股市的繁荣,引发“财富效应”;美元回流填补了美国储蓄与消费的资金缺口;美元回流弥补了经常项目的赤字。

由于金融市场上有足够的资金,美国政府可以根据形势的发展,随时调整货币政策,干预美元的流动,间接地影响了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只要美联储调控利率,就能够引发全世界的调息风潮。因此,金融界流行着“资本流向世界,利益流回美国”的说法。金融界流行着“资本流向世界,利益流回美国”的说法。对外输出通货膨胀

伴随美元源源不断地从美国流向世界各地,在给各国带来资金的同时,也给各国带来了流动性危机。现在,美国已经成为世界货币流动性泛滥的发源地。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中央银行缺乏足够的中和能力,无法有效中和国外美元的冲击,结果严重削弱了本国货币政策的作用,金融和经济泡沫开始形成,导致通货膨胀。

与此同时,不断扩大的美元发行尽管也给美国造成一定的通胀压力,但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本身的物价却一直保持稳定。美国之所以能够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

第一,美元霸权所形成的国际分工。美国依赖独特的美元霸主地位和有利的国际分工,能够迫使和诱导其他国家作为廉价商品的供应国,源源不断地把廉价商品输往美国。同时,美国拥有全球资源的调动能力,总能找到廉价商品的供应国,使美国得以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而其他国家收获的是不断贬值的美元。

第二,美国拥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由于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世界上的大宗产品,像石油等均由美元定价,而定价是期货交易,而非现货交易。美国可以借助金融手段操纵这些产品的价格走势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第三,美国拥有较强的资源供应能力。美国对于决定一国价格水平的基本经济要素的粮食和能源的提供能力很强,所以,拥有了基础物价的自主权。美国的通货膨胀政策是典型的损人利己政策。提升经济政策选择余地

罗伯特·蒙代尔认为各国政府不可能同时选择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这三种货币政策。但是这一论断却被美国打破了,美国利用了美元的国际货币身份成了同时拥有这三种货币政策的国家。

国际经济学中一国不可能永远通过借外债来弥补巨额贸易逆差的公理也不适用于美国。美国提供世界储备货币,可以不用冒任何拖欠风险来印制美元。美国政府可以在美元霸权统治下的全球化体系中执行单边主义政策。

美元成了美国地缘政治扩张的工具。美国的巨额国际收支逆差被用来进行三种海外活动:私人投资、军事费用和政府对外援助计划。这三种活动具有一个共同的目的:维持和加强对世界的控制力;私人投资是为了控制原料和市场;军事费用是为了在帝国主义体系中继续保持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地位,对外援助也是如此。同时,美国的巨额国际收支逆差也将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大量的美元收入。如果没有这种持续不断的美元收入,它们的对外支付就无从谈起。可见,这些活动对于美国的霸权地位具有极端重要意义。

尽管美元霸权利益巨大,但很难被其他国家模仿。在没有取得国际货币地位之前,盲目模仿美国的做法,只会导致本国经济的虚拟化,最终受害的是自身。

呼唤终结美元霸权

不断增发的美元有相当大的比重流向了国外,被其他国家持有,变成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成为居民争相持有的外汇资产。自1990年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突飞猛进地增长,绝大部分都是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是美元霸权剥削中国的生动案例。

人民币不是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在国家贸易中要使用美元结算,诱使中国倾向囤积美元,以备不时之需,被迫将辛苦生产的商品低价卖给美国,换回无法兑换,且价值日趋贬低的美元。

美元的诞生就意味着美国剥削世界的开始。在这个国际分工体系中,美国居于食利者的地位,可以不劳而获,仅凭发行美元就可以轻松生活;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底层,依靠美国制造的国家信贷,辛苦工作,生产的产品大部分输往美国。美国充当世界经济的“增长引擎”,发展中国家自己所获利润十分微薄,利润大部分被美国攫取。这种国际分工关系能长期存在于所谓的自由社会实在难以想象。

何时终结美元对全世界的剥削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紧迫问题。基于目前还无法终结美元霸权的现实,今后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约束美国无限地发行美元,以控制国际收支赤字规模,如何补偿其他国家因央行积累美元储备贬值所带来的外汇损失。可能的方案是,向美国提出它强加给其他国家的同样要求:美元持有者可以平等购买美国的工厂和高技术企业,以及森林和其他自然资源。

第三章 美元主导下的金融霸权

罗伯特·吉尔平对国际货币与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有过这样的论断:“每一种国际货币都依赖于特定的政治秩序。由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性质涉及各国利益,各国会努力设法影响该体系的性质,使该体系为自己的利益服务。随着霸权的兴起和衰落,国际货币体系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美国金融霸权不是一天获得的,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增长,美国金融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直至最终称霸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美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经济战争、货币战争取得的。

自从1944年美国强取豪夺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二的英国的世界金融霸主地位以来,它一直高度警惕其他经济大国对其金融霸主地位的威胁,并在之后接连发动几次经济大战。

在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统一与苏联解体的国际形势下,由于“冷战”的对手不复存在,美国开始寻找下一个对手。2010年,当中国GDP成为世界第二大之日,就成了美国下一个预谋夺取的猎物。

美英争夺货币主导权

美国这个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谙熟金融魔方,是在“金融”的马背上长大的国度。美国金融资本家具有掠夺世界财富的资本逐利天性,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美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都更彻底更强烈地追求自己的国家目标。美国这个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谙熟金融魔方,是在“金融”的马背上长大的国度。

自美国成立以来,美国政府就致力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随着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大,美国政府拥有了更加强大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金融资本。

美国政府有着对金融权力的执着与偏爱,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资本的目标就是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进而控制世界金融,成就美国金融霸权。美国政府积极扮演美国金融资本的代言人角色,不遗余力地支持金融资本家,在经济金融领域维护全球霸主地位,处心积虑瞅准时机摧毁潜在的竞争对手。

美国是一个依靠金融优势生存的国家,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在南北战争过程中以及“一战”期间,美国政府都是使用两根大棒:一根大棒是军事力量的硬实力,另一根大棒就是金融手段的无所不至。英国攫取金融霸权地位

从18世纪开始到二战结束前,英国一直以大英帝国的形式存在着,号称日不落帝国。这是大英帝国鼎盛时期的地图。

英国为了确保自己的霸主地位,千方百计阻止其他国家觊觎金融霸权地位。在18~19世纪,英国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先后击败了法国、德国,确立了海上和殖民地霸权。

在此阶段,英国凭借“世界工厂”的地位,在贸易、海运、海上保险和金融方面的绝对优势,处于世界金融霸主地位,伦敦更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英镑是事实上的国际储备货币,英国通过资本输出向世界各国输出了巨额的英镑。那时,世界上的商品大部分以英镑计价,英镑是名副其实的国际货币。

英国海外投资能力超强,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海外投资高达40亿英镑,占西方国家对外总投资的50%。英国的投资者和金融家从海外的投资中获得了高额利润。

英国政府通过英格兰银行向世界各国输送英镑,迫使各国遵守自己定下的“规则”,通过这一“规则”管理世界金融体系。罗伯特·吉尔平对那时的英国金融霸权曾说过:“各国货币系统与伦敦金融市场结合在一起,使得英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世界货币的供应。通过降低或提高贴现率,英格兰银行操纵了世界上的黄金流通,并管理着国际货币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西方各国为了应付战争,大量发行银行券,金币的自由兑换已不复存在;同时,为了保持黄金储备,各国均开始限制或禁止黄金出入。到1914年国际金本位制基本崩溃。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迫使各国放弃金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终于全面崩溃,英国的世界金融霸主地位也不复存在。美国挑战英国金融霸权地位

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GDP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但是,金融实力和在世界上的话语权无法同英国抗衡。这时候,美国的金融策略是以逐步夺取金融中心为目标,排挤和打压英国的金融势力。这一策略的具体表现就是美国前总统威尔逊于1918年提出的结束战后世界蓝图的“十四点计划”。这一计划的核心思想就是确立美国金融霸权的基本模式,即建立国际性金融组织,以达到控制世界各国经济的目的。

为此,美国政府在一战结束后利用本国对英国的债权,操控资金走向,致使欧洲经济萧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各国陷入互相残杀之中。在二战结束后,国际贸易结算的货币中,英镑仍能占到40%,美国试图取代英国的霸主地位并未实现。与此同时,英国也努力巩固自己金融中心的地位,并没有让出金融宝座的意思。

英国率先派出了王牌统帅——经济学家凯恩斯。他考虑到二战导致英国黄金储备外流严重,仅靠英镑维持霸权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便提议创建世界银行,发行一种超主权的货币。但这遭到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一口回绝,因为它不符合美元利益。罗斯福派出美国经济学家怀特,在各种场合宣扬应该把美元立为世界主要货币。

1944年,美国挑头在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商讨重建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会议局面完全被美国控制。会议最终确定由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均与美元形成固定的汇率。

因为美国当时的国力非常强大,愿意通过将美元和黄金挂钩的方式承担稳定世界货币和世界经济的义务。除美国外,当时世界没有其他国家具备这种能力。美国能够取代英国,“和平”夺得世界霸权,在制度上掌控国际金融体系,靠的是经济实力。这说明货币的力量不是偶然的,核心是国家的综合国力。

美苏的战争静悄悄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不久,美苏之间爆发“冷战”。经过40多年的“冷战”,美国最终凭借经济优势,赢得了胜利。

美苏经济大战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场造成国家崩溃的金融战役,奇怪的是这场战争却是静悄悄的,苏联直到解体都没意识到这是一场战争。

美国赢得胜利的秘诀在于“美元特权”,这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美国将金融霸权纳入全球霸权体系之中,强化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美国没有无限印刷美元的担忧,更可以无限量地提供维持金融霸权所需的资金,用美元直接买进其他国家的资源与财富。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利用高利率和强势美元的形象制造了表面的欣欣向荣,而此时的苏联人民正在萧条中度日如年。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对苏联人民产生了莫大的吸引力,美国就在这样的躁动中悄悄开始了进攻。

美国金融专家为苏联政府提出了“五百天计划”,这一计划的核心就是把国有企业私有化。美国金融专家打着“私有化国企”的旗号,让苏联人民想象着“美国梦”,组建股票交易市场,让苏联一举进入市场化阶段。这一计划有着苏联人民渴望的“公平”“合法”“自由交易”“市场化”的特征,所以他们欣然接受了这些有价证券。这让苏联人觉得自己得到了一笔意外之财,还实现了“企业主人”的梦想,可他们却不知道,这是美国人设下的圈套。

用卢布从苏联人民手中买苏联,下一步美国就要出手了。美国通过独资或合资在苏联境内设立了大量私有银行,利用苏联老百姓对私有银行的盲目信任,美国银行从苏联人民手中获取了大量的卢布。然后一方面唱衰“没有分红能力的”无用债券,一方面用这些卢布在债券市场上“高价收购”私有化债券,不久,整个苏联的全部私有化债券被收购。这时的苏联已经让苏联人民自己卖掉了,而苏联人民还在获得虚拟金钱的美梦中没有醒来。苏联已经让苏联人民自己卖掉了,而苏联人民还在获得虚拟金钱的美梦中没有醒来。

不久,苏联面临着卢布贬值,经济开始萧条。美国在这时拿出了自己的撒手锏,所谓友好的金融家们提出了“友好目的”的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思想就是:放宽美元与卢布的兑换汇率,实际上就是让私人金融机构与黑市自由交易,苏联人民纷纷涌去私人银行兑换美元。焦急的苏联人民只顾着兑换美元,并没有发现银行优质服务的背后是一脸的冷笑。情况正在向美国人预计的那样发展:卢布从1卢布兑换2.8美元,突破到100卢布兑1美元。最后卢布竟然较经济萧条前贬值了280倍。出现这种情况,苏联人并不能责怪任何人,是他们自己把主动权交给了美国。

苏联所有的金融体制全盘崩溃,所有人的终生积蓄被掏空。这极大地打击了苏联的国力,而那些“高息”揽储的私有银行的卢布利息债务则变得微不足道。为巩固胜利果实,金融战役的指挥者又利用各种对冲基金对苏联瓦解后的俄罗斯发动了一系列金融打击。最终用1:72800的代价,以超低价格“买”到了当时已经被低估为10万亿旧卢布私有化债券的整个苏联,彻底控制和拥有了俄罗斯(原苏联)一切产业的所有权。

美国这一战的打法就叫笑里藏刀。

日本成了美元的附庸

美国用美元巧妙地绑架了日本,使日本成为其附庸。这和当前中国的形式很相似。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被美国单独占领,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都由美国控制。美国为了削弱和控制日本,使日本不再成为美国安全的威胁,在《波茨坦公告》的基础上,对日本实施民主改革,要求日本走上非军事化和民主化道路。这次改革为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客观上促进了日本的进步。

20世纪60年代,日本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并采取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快速增长。到70年代,日本已成为经济、金融大国。牙买加体系建立后,日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加强。到80年代,日本经济经历了战后迅速的崛起,在汽车、电器、钢铁等行业击败了美国。80年代末,日本的GDP已经超过4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同期(约7万亿美元)的60%。

与此相反,美国贸易收支逆差逐年增加,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为刺激国内经济增长,实施减税政策,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同时还要维持对苏联军事优势的巨大军费开支,这造成了美国财政赤字急剧扩大。曾有人预言,日本将取代美国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NO.1。

日本经济的崛起对美国金融霸权构成强大威胁,面临日本强大的保护主义,美国开始行动了。美国的战略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打击东亚地区经济,继而摧毁日本的经济体系,阻止日本在东亚地区执行日元区域货币的计划。

美国在一系列的经济手段中,利用美元换取了大量资本。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里根政府大量发行中、长期国债为政府筹资,以解决财政赤字,并吸引日本等国的国际资本来购买美国国债。里根政府实施了“高利率”与“强势美元”的政策,以高利益为诱饵吸引日本的投资资本,以强势美元稳定日本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在双重诱惑下,日本资金如潮水般涌入美国,购买美国政府发行的中、长期国债。里根政府实施了“高利率”与“强势美元”的政策,以高利益为诱饵吸引日本的投资资本,以强势美元稳定日本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

然而美国并不知足,因为20世纪80年代初的日本金融体制还比较封闭,众多法律和政策限制了更多的资金流向美国。美国财政部和华尔街给里根政府出招,逼迫日本开放金融和资本市场,实施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改革。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日本政府于1980年12月修改《外汇法》,使日本资金合法地投资海外;1984年,日本大藏省发布了《关于金融自由化及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报告,允许外资银行进入日本,日元自由兑换,投资者和企业可以进行外汇交易。这样的政策出台后,致使日本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将大量的日元投资美国证券市场。

到1985年,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债权国,在美国拥有巨额资产,主要以美元形式持有。1976年,日本购买美国国债总额为1.97亿美元,1986年更是达到了138亿美元。面对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形势,国际政治专家罗伯特·吉尔平评论道:“如果日本的资金不流向美国,里根政府也不会一边减税刺激经济,一边进行军事扩充。里根政府利用了日本的资金为自己扩充了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

1985年9月,美国联合英、法、联邦德国,迫使日本达成《广场协议》,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日元被迫大幅度升值。1985年年底,1美元可兑换200日元,到了1988年年初,1美元便可兑换128日元。这种升值趋势持续了10年之久。《广场协议》达成之后,美元贬值,日元升值,日本对外投资由1984年的800亿美元猛增到1986年的1300亿美元,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改变了投资策略,不再以美元资产为主,而是大量购买美国土地、房产等实业资产,大规模并购美国企业。

美国利用自己制定世界金融规则的权力,不会让日本捞到实在好处。为此,美国通过它控制的国际清算银行在1987年年底提出《巴塞尔协议》,要求凡是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必须自有资本比例维持在8%以上。而日本银行历来受政府严格保护,破产概率很小,自有资本比例一直很低,所以逼迫日本资本纷纷从世界各地回撤,日本资本征服世界的神话很快破灭。

为使国际资本继续流入美国,美国提出了“国际政策协调”建议,要求维护美国、日本与联邦德国之间的利率差,使美国的利率始终高于日本和联邦德国的利率,以相对较高的利率使得美国国债依然具有一定投资价值。

这时的日本已经拥有巨额美元资产,形成了骑虎难下之势,最害怕美元贬值。因此,日本总是忠实地按照美国的要求来做,日本官方利率如同美国利率的影子,美国降息,日本也降息。美国将日本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绑了一起,迫使日本自动维护美国的利益,成为美国的附庸。美国将日本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绑了一起,迫使日本自动维护美国的利益,成为美国的附庸。

在美国的诱导和压迫下,日本产生了泡沫经济。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给日本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决心以“金融大爆炸”的形式加快金融改革和日元国际化进程,以期形成美元、欧元、日元“三足鼎立”的国际金融格局,并推动日元区域化。但美国不会让日本的战略得逞,亚洲金融风暴就是美国处心积虑攻占亚洲的重大举措,这一行动致使日本资本被迫撤退。

亚洲金融风暴是由以美国为首的投机资本引发的。美国政府不仅不予制止,反而为金融资本家助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方案不可能起到妙手回春的效果,由于附加条件严厉苛刻,反而变成一个摧毁方案。国际评级机构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连续调低亚洲危机国家和地区的信用评级。

在这些手段的共同作用下,亚洲金融风暴从泰国扩散到东南亚,再迅速扩散到全亚洲,给正在崛起的亚洲经济泼了一盆冷水。

日本希望利用亚洲金融风暴的绝好机会,提出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计划,试图在亚洲建立一个由日本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美国极力反对,七国集团冷眼旁观,日本的计划夭折,实质上这是有意延长金融危机,放大金融风暴,彻底摧垮亚洲经济。

美日这场战争中,美国的打法是:请君入瓮。

美国是只狡猾的狐狸

中国现在极力提倡双赢,当然也希望美国和中国双赢。但是,美国为什么不能和GDP排名世界第二的中国实现双赢呢?主要有下面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历史的原因。GDP是现在衡量某一国家经济实力的总体指标,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衡量经济实力的总体指标是工业总产值。当初,在英国工业总产值排名世界第一,称霸世界经济时,英国就希望和工业总产值排名世界第二的美国双赢,但英国的想法却换来了美国工业总产值排名世界第一的结果。随后,德国工业总产值也超过了英国。在德国工业总产值排名世界第二时,开始主动向英国发起挑战,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彻底耗尽了英国的元气。当英国向美国求援时,美国却从背后给了英国致命一击。

美国是因为英国妄图双赢才顺利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的,又是因为英国妄图双赢才顺利取代英国这个老霸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美国怎能允许另一个“美国”的故事重演呢?特别是在中国的GDP大有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形势之下。

第二个原因就是美国资本的霸权属性。真正的资本,必然追求通吃一切,如软件业的微软公司。正是由于资本的这种属性,它才想方设法冲破各国的边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正是因为资本的流动,才实现了经济的全球化。

正是有了资本,才有了现代经济体系。在现代经济体系下,经济霸权的本质就是金融霸权。美国世界经济霸权的核心就美国的金融霸权,就是美国资本在全球自由流动,通吃一切的权力。

别的国家也有资本,所以别的国家也必然有经济上称霸世界的欲望。这些国家之所以没有称霸,只是条件尚不成熟。一旦条件成熟,它们也必然要在经济上称霸世界。美国不可能灭绝别的国家称霸世界的欲望,但绝对可以废掉别的国家称霸世界的条件。因此,美国为了捍卫自己在世界经济上的霸主地位,必然都要对威胁自己霸主地位的国家发动经济战争。

第四章 美国获取金融霸权,只为实现自己的神话

金融霸权的基础是构筑在拥有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规则决定权之上的。美国政府在推行经济外交政策时,不会按照其他国家的规则来参与国际竞争。美国当然希望依据自己制定的规则来摆布其他国家,占有绝对的主动权,凡是不符合美国利益的规则,美国是不会实行的。

美国对规则的决定权垂涎已久

规则的价值

美国频频发动世界经济大战的目的就是保持其世界金融霸主的地位。美国金融霸权的前提是美国拥有世界金融规则的决定权。那么,美国是怎样决定世界金融规则的呢?规则的定义

这里的规则,一般是指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条约。规则的表现形式既可以是书面的文字,比如法律条文;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规则,比如行业规范,潜规则等。规则,具备普遍性这一特征,规则存在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社会运转、政治活动、军事活动,等等。

无论是哪类规则,都是对社会运行的一种规范和约束。但涉及潜规则时要适度,尽量减少潜规则,或者积极创造条件,让潜规则显性化,转变成正式规则。规则的力量

规则被制定出来,就要求被遵守。规则的价值就体现在为社会运行制定一个普遍被认同、能够得到遵守的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就描述了规则的力量。即使是潜规则,也在一定范围内要得到认同和遵守,起到调节社会运行矛盾的作用。

规则规定了参与各方的权责。各方在享受规则带来的权利和便利的同时,也要受规则约束,对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要加以惩戒。

规则要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规则的严肃性。规则是严肃的,甚至是严峻的,规则必须得到各方的遵守。规则的公平性。规则应是中性的,最大限度维护社会群体利益。

规则的时效性。规则是不断进步的,不同时代有与之对应的规则,规则应不断被修订、完善。规则的设计

规则的设计要尽可能公正,兼顾规则参与各方的利益。但如何设计规则也是一个很大的学问。掌握规则的设计主导权,就可以尽可能为自身争取利益。

在了解美国怎样决定世界金融规则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有关规则设计的小案例。案例背景:有一个由7个经济人(都是自私的人)组成的小团体,他们想通过设计一个规则来解决吃饭问题——在没有计量工具的条件下分一锅粥。这个团体成员的关系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所有团体成员完全平等,在这种团体中一共运行过6种规则。规则1.1:指定专人,比如甲作为专业分粥人士。但是大家很快就发现,甲总是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大家决定更换他人来分粥。但这一方法的后果是,主持分粥的人都会多给自己一些粥。权力导致了腐败,这种规则后来被大家摒弃了。规则1.2:为专业分粥人配备一个监督人,比如说乙。起初,乙还能够监督甲,粥分得也比较公平。但好景不长,分粥人与监督人联合起来,这两个人分的粥最多,其他人分的粥都很少。因此,这种规则也失败了。规则1.3:大家经过讨论决定每个人轮流主持分粥。这种规则就说明每个人都有权力多为自己分些粥,这看似是公平了,可是每个人都有多到吃不完粥的时候,而其他人又吃不饱。大家认为这样没有合理地分配资源,造成了资源浪费,所以这种规则也没有实行多久就被放弃了。规则1.4:大家又想出了一种规则,就是推选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来给大家分粥。这个品德高尚的人开始还能公平地为大家分粥,但不久他就禁不住权力的诱惑,为自己和对他阿奉承的人多分了粥。这引起了大家的不满,于是这个人被推下了台,这种规则也随之失败了。规则1.5:前几种规则都失败了,大家就选出了一个分粥组和一个监督组,这样有了民主监督,就可以做到公平、公正了。但问题还是出现了,监督组认为分粥组分配不公平,与之理论起来,等大家意见统一了,粥早就凉了,所以这种规则也没有坚持多久。规则1.6:有人提出,每个人都有对分粥人的否决权。这种规则使分粥变得公平,但大家胡乱使用否决权,就永远也吃不到粥了。因此,这种规则还未实行就被否决了。第二种,有的团体成员,比如说甲,拥有最强大的实力。在这种团体中只形成了一种规则。规则2.1:甲当仁不让地作为专业分粥人士,也当仁不让地为自己分最多的粥,如果有人有异议,甲就不再给他分粥。因此,没人敢对此规则表示异议。这种规则就一直运行着。

从规则的角度看,第一种团体中的规则是民主规则,第二种团体中的规则是自然规则。

在完全平等的团体里,规则都是失败的,虽然不排除能到一种有效的规则,但的确很难。在不平等的团体里,虽然不公平,但规则却一直运行着,也是最有效率的。

真实的世界就是很残酷地按照前文提到的规则2.1在运行。这也是经济学上常讲的公平与效率的“二律背反”。在经济领域,我们一直探讨到底应该如何平衡公平与效率。在现实社会,美国就是那个实力强大的“分粥人”,美国掌控着对其他国家的生杀大权,对于违背自己意志的国家进行着严厉的经济制裁。在现实社会,美国就是那个实力强大的“分粥人”,美国掌控着对其他国家的生杀大权,对于违背自己意志的国家进行着严厉的经济制裁。美国为何能掌控规则的决定权

当实力强大到可以在世界呼风唤雨时,美国最希望按自然规则来控制世界。以此来维护美国的霸主地位,延续其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养尊处优的国家生存方式,用金融手段从全球向本国转移财富,供其享受。美国“冷战”时期著名智囊人物之一、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处处长的乔治·肯南在1948年提交的一份备忘录(此备忘录于1974年被公开)中有段话引人深思:我们拥有世界上50%的财富,但我们却只占有世界上6.3%的人口。在这种形势之下,我们很可能成为别人嫉妒和怨恨的对象。为了保持这种优势又不危害我们的国家安全,接下来,我们要设计一种规则,让其他国家按我们设定的规则来行事。

事实上,美国的各种政策也正是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与前进的。

在国际上,美国能够长期采取完全的自然规则,充分利用了它的优势。

首先,美国具有强大的软硬实力。长期以来,美国的GDP占据世界第一,而且是世界排名第二的国家GDP的两倍。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金融力量雄冠全球。美国拥有目前全球最强的军事实力,“想打谁就打谁”。这种军事威慑的作用不可忽视。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人力资源。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的前10所中有8所是美国院校,为美国培养了大量人才,从而大幅提升了国家的竞争力,使其能够长期在世界格局中采取完全自然规则。

其次,美国掌握了双垄断。在供求关系中,能垄断一方就十分不易,需要某方面明显的优势才能获得垄断利益。比如澳大利亚靠天然优势,几乎垄断了铁矿石资源,构成了完全的卖方市场,中国钢铁企业作为买方,几乎在铁矿石定价问题上没有多少话语权。美国则同时掌握了买卖双方的垄断。

美国利用其庞大的国内市场作为诱饵,将大部分依靠出口立国的国家引诱到其势力范围内,实现了买方垄断。美国拥有各国都需要的美元,有庞大的市场,别国要发展,就要按照美国的需要生产产品卖给美国。因此,巴西成了美国的咖啡种植园,中东成了美国的石油基地……各国都是美国产业链布局的一颗棋子,对美国形成了依赖。美国在获得暴利的同时,把自己的垃圾产业和夕阳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美国70%的人口却从事着金融及金融服务业的工作。美国利用其庞大的国内市场作为诱饵,将大部分依靠出口立国的国家引诱到其势力范围内,实现了买方垄断。

同时,美国负责研发高新技术、尖端武器。在这方面,美国又实现了卖方垄断。先进的技术让美国占据了世界价值链上最有价值的部分。这种软实力彰显了美国战略思想。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起者,也是这次工业革命最大的受惠者。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大量的人力资源,掌握了制定科技规范的绝对权力,并以此来要求其他国家。20世纪90年代,美国用于研发的经费相当于当时其他7个富裕国家研发经费的总和,因此,美国的科研速度及成果让其他国家望尘莫及,没有哪个国家能随便撼动美国科技领跑者的地位。

美国赤裸裸地实施打压政策,顺美国者有粥喝,逆美国者没粥喝。凡是反对美国规则的国家,都受到了严厉地制裁,凡是顺从美国规则的国家,都给些好处。同时,美国无情地发动经济大战,消灭潜在的竞争对手。

美国看似比较民主,但在有些方面也是非常不民主的。令人感到滑稽的是美国不民主的事情恰恰靠所谓的民主来保障。在美国民主规则的背后,资本正在悄悄地决定着规则的制定和运行。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打着变革旗号上台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华尔街银行业大发奖金感到恼怒。他痛斥美国大银行经理们是“肥猫”,决定向银行业的这项不合理规则开火,但结果是各项努力都无疾而终。

按照正常的市场逻辑,金融机构可以冒险,赚了是它们自己的,赔了也要由它们自己承担。但是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时,如果美国政府不救助金融机构,将导致美国金融业的整体崩溃。美国政府不得不动用7000亿美元救助金融机构,这都是纳税人的钱。然而,当这笔资金进入已经破产的金融机构后,这些金融机构却拿出了1500亿美元滥发奖金。

这就是美国金融业的规则,当美国金融机构疯狂冒险大赚特赚的时候,所赚取的钱都是它们自己的,但是当这些金融机构因为疯狂冒险而濒临倒闭时,政府又必须救助,当救助的钱到了金融机构手里,金融机构却依旧像大赚特赚那样发奖金。

为什么美国政府不能限制美国金融机构滥发奖金呢?因为,美国社会反对政府介入企业内部事务。为什么美国政府不能对美国金融机构滥发奖金征收特别税呢?因为在美国,针对特定人群征收特别税是违法的,这种议案很难通过。美国国内也是披着民主外衣的自然规则。

多管齐下独占规则的决定权

在英国占据世界金融霸主宝座的时期,英国强迫其他国家遵守其制定的货币体系规则。

在美国窃取了世界金融霸主的宝座之后,美国人继承了英国人的掠夺传统,而且更成为擅长制定规则的高手。

美国获取金融霸权的过程就是独占规则决定权的过程。美国人深知,要长久保持金融霸主地位,就必须把已经取得的金融霸权以规则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借助规则强化自身的金融霸权。

那么,在美国获取金融霸权的征途中,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主导国际货币体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在望之际,1944年7月1日,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终,会议决定以“怀特计划”为蓝本构建战后国际货币体系。此次会议一并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这就是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从此,美国开始主导世界货币体系。夺取国际金融机构的领导权

美国要行使金融霸权,必须掌控国际金融机构。为了控制二战后规划的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美国在规则设计上可谓煞费苦心,分别从明规则和潜规则两大领域来实施对两大国际金融组织的控制。从制度上,规定两大国际金融组织总部均设在华盛顿,便于美国操纵;从运行上,通过规则确保了美国的实际控制权。

为便于控制国际金融组织,美国促使国际金融机构将决策规则定为加权投票制。

在需要体现“人人平等”理念的时候,美国就会采取等权投票制,这样每个投票者有一票,而且每一票对最后结果的影响力都是一样的,结果就是获票最多的人或方案胜出。当需要体现投票者实力的时候,美国就会采用加权投票制,好比股份制公司的股东大会。在采用加权投票制时,每一位投票者拥有的投票数量不同,对最终决策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在美国的推动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采用加权投票制,明确规定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份额”,份额的多少决定了投票权的多少。这样,拥有份额较多的国家就拥有了决策的最终决定权和否决权,在决策中就拥有了超越其他国家的投票力量。

美国通过制定投票规则掌控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理事会,其成员由各成员国中央银行行长或财政部长组成,行政工作并非由各成员国直接投票决定,而是由选举出的24名执行董事组成的执行董事会,负责日常事务。5个拥有份额最多的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可以分别直接指定1名执行董事,其他国家分成19个选区,选举19名执行董事。其中,中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作为单独选区,实际上也可以指定自己的执行董事,剩余的16名执行董事在其他国家中选举产生,每名执行董事至少由4个国家选举产生,最多的选区有24个国家。执行董事会另设总裁一名。总裁平时不参加董事会的投票,只有在执行董事会双方票数相等时,总裁才可投决定性的一票。

成员国份额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成员国不能随意要求增加自己的份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般每5年进行一次份额总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增加基金份额。1946年成立以来,已经进行了13次份额总检查,其中8次通过了增加份额的决定。

份额增加有两种情况:一是普遍增资,所有成员国均可申请增加份额,已有成员国有优先购买权,以保持成员国的份额比例不变,防止份额稀释,维护成员国既有力量的对比模式;二是选择性增资,根据成员国在世界经济中相对地位的变化,向该国定向增资,使一国的实际份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国相对经济地位的变化。尽管通过增资,发展中国家的份额有所增加,但欧美国家占基金份额主导的格局没有改变。

每个成员国投票权力分为两部分:基本投票权和份额投票权。各国的基本投票权均为250票。份额投票权由一国拥有的基金份额决定,每10万特别提款权可增加1票。以中国为例,至2009年6月中国份额为809010万的特别提款权,折合80901票投票权,再加上250票基本投票权,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投票权为81151票。

当执行董事会投票时,每位执行董事的票数等于指定或选举他的国家或选区所拥有的票数。每位执行董事必须以他拥有的全部票数进行投票,不能从中选取一部分来表示对某一提案的部分支持。截止2007年3月,美国拥有的投票权为371743票。

194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时规定的表决规则有简单多数制和70%特别多数制两种。1968年修订基金规则时又增加到85%特别多数制。当24位执行董事中对一项提案投赞成票者所拥有的票数之和超过相应的标准时,该提案将获得通过。

简单多数制适用于一般事项的表决,特别多数制适用于重要事项的表决。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重要事项包括确定份额规模、特别提款权分配、贷款利率、汇率制度安排、基金黄金储备的处置等。发达国家为了牢牢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决策权,不断修订有利于自身的表决规则,如减少简单多数票表决的事项,增加特别多数票通过的事项。

这项经过精心设计的投票制度,极大地便利了美国金融霸权的行使。研究表明,美国以不足17%的投票权,获得了近21%的实际投票力。由于大多数提案是以简单多数通过的,这说明加权投票制放大和强化了美国对该组织事务的控制力。特别是美国推动实施的“重大事项85%多数通过”的规则,事实上赋予了美国重大事项的否决权。

如果考虑到美国与其西方盟国经常在投票中协调行动,即使是按照简单多数通过规则,对于一般事项,只要这些国家达成一致,他们支持的提案很容易在会议中获得通过。即使是需要85%多数通过的重大事项,美国促使一项提案通过的实际能力也是很强的。

由此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加权投票制强化了美国对国际金融事务的控制力,对加强美国金融霸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要降低和限制美国对国际金融事务的操纵能力,就要从改变国际金融机构的投票和议事规则入手,增加基本投票权,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份额,重新划分选区,提高执行董事会的代表性,调整投票规则,减少须经85%特别多数通过的事项,或者取消85%特别多数规则。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反映了世界各国不平等的权力结构。成员国之间权力和地位的差异是由实力决定的。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在该组织中居于主导和控制地位,并不是该组织的决策机制不合理。不平衡的决策机制只是一种结果,背后的实质是金钱的力量。

随着贡献份额投票权总量的不断扩大,基础投票权的作用大大降低,导致了金钱决定投票权。一个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影响由其政治经济实力决定,那些最需要该组织资金的国家永远处于从属地位。在发达国家心目中,业务性国际经济组织就是股份公司,应当由出资最多的股东掌握,如果借款国想实行多数控制,贷款国就会撤回它们的投资。随着贡献份额投票权总量的不断扩大,基础投票权的作用大大降低,导致了金钱决定投票权。

美国要掌控两大国际金融组织,关键是拥有人事任免权。为此,在两大组织设立之初,美国就与欧洲国家就领导人选达成默契,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由欧洲国家提名,世界银行行长由美国提名。期间,美国和欧洲提名的人选也屡受争议,多次陷入“道德危机”和“领导危机”。

很多国家对这种提名惯例提出质疑,尝试提出自己的人选。面对挑战,美国和欧洲竭力维护提名惯例。不幸的是,尽管世界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这种提名惯例至今没有被打破。美国、欧洲依旧拥有任意提名人选的权力,其他国家也只能按惯例同意他们提出的人选。由此可见,惯例延续的力量有多么强大。干预其他国家的经济金融政策

为了便于本国金融机构的扩张,美国政府从制度和规则层面千方百计为其金融机构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20世纪80年代,美国逐渐从最大的债权国变成最大的债务国。为了解决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美国一贯的做法是,把贸易逆差的原因归咎于其他国家对美国采取的不公平政策。为此,美国政府对相关国家持续施压,要求这些国家取消对美国的贸易歧视,开放本国市场,甚至要求明确承诺进口额度。为了配合美国政策,使债务国成为“良好的投资市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频频对债务国实行各种紧缩政策。

为了便于本国金融资本获益,美国政府从便利国际资本流动的高度,在与各国政府签订国际协定时,总是不忘加上要求各国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扩大进口等条款,从而为美国资本的渗透和投机打开方便之门。不仅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也秉承美国的旨意,在对受援国提供资金援助时,附加各种政策条款,以便受援国的经济发展理念符合美国的思路。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资金援助计划,就因附加了很多不合理的条款而饱受诟病。在对受援国提供贷款时,普遍附加了要求受援国开放金融市场,实行紧缩经济政策等条款。这类条款等于解除了受援国的武装,加速了经济危机的进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0年为俄罗斯改革开出的“休克疗法药方”也饱受争议,这一方法不仅没有结束俄罗斯的经济危机,反而将俄罗斯经济拖向深渊。前苏联的瓦解与其说是败于军事竞赛,不如说是败于金融竞赛。

美国对资本流动实施双重标准,最终使美国资本不劳而获。自1970年以来,美国同时具有债务国和债权国两种身份,这也导致了美国金融政策的矛盾。

对于欧洲的发达国家,美国是债务国,在谈判中,要求这些国家开放金融市场,纠正不合理的汇率和贸易歧视。对于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债权国,要求这些国家实施紧缩的金融政策。

尽管美国一直呼吁其他国家对美国开放市场,可是,金融市场开放却不是对称的,美国对国外资本的流入设置了诸多的限制。尽管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不断提高,急需资本流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但却阻止外国人收购可能危害经济、军事安全的银行、航空公司、军事和技术等公司。尽管美国一直呼吁其他国家对美国开放市场,可是,金融市场开放却不是对称的,美国对国外资本的流入设置了诸多的限制。

对于限制美国金融霸权的呼声,美国政府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敷衍对付。总之,不利于美国金融霸权的规则是不可能付诸实践的。

深刻反思自1980年开始发生的一系列金融危机,包括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乃至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我们在金融危机的背后,都可以看到一群美国金融大鳄的身影。正是他们的贪得无厌将世界经济拖入深渊。

加强对国际游资监管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至今没有实质性的推进,关键的阻碍因素在于美国。由于美国金融资本是国际游资的主体,美国不愿看到通过任何限制美国资本流动的条款,以免危害美国金融霸主的地位。

现在美国是自食其果,资本的过度泛滥已经威胁到美国金融的稳定。社会舆论普遍认为,金融虚拟化是引发经济危机的元凶,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意识到过分金融化的危险,指责华尔街银行家为“肥猫”,对华尔街金融机构旨在挫败强化金融监管法案的游说活动感到恼火。即便如此,由于金融资本在美国的强大游说能力,想通过任何不利于金融垄断的议案都非常困难。美国的规则意识

从美国对规则决定权的争夺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美国是设计规则的高手。美国极端重视规则,在历史的关键转折点,美国总能从自身利益出发,站在历史和道义的高度,前瞻性地设计规则,并将已取得的霸权成果固化在规则中。

美国规划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期间伴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下降,美国金融已经无法维持世界霸权的角色,货币体系也屡经修订,但直到今天,美国还在受益。在这一点上,不能不佩服美国政策决策者的前瞻性目光。

一旦美国确立了对自身有利的规则后,这些规则就成了美国推行金融霸权的护身符。美国就会站在维护规则的高度,带头对不遵守规则的国家进行名正言顺地制裁。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历届政府都非常注重在对外政策中推广“华盛顿共识”。财政节俭、私有化和市场自由化是“华盛顿共识”的三大支柱,是美国向发展中国家推销的一套经济改革政策。国际货币组织对发展中国家贷款条件基本上贯彻了“华盛顿共识”的核心主张。如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面对东南亚国家日益恶化的金融危机,美国不仅没有挺身相救,反而利用掌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条件,推行“华盛顿共识”。美国高举金融自由化的大旗,强调发挥市场机制,向东南亚国家提出了改组本国金融机构、实施紧缩经济政策等苛刻的援助条件。美国希望借此迫使这些国家彻底放开金融管制,实行彻底的金融自由化政策,为西方金融资本自由进入打开方便之门。

规则要与时俱进。规则是为现实服务的,一旦规则不适应美国推行金融霸权,或者成为推行金融霸权的阻碍,美国会顺应时代变化,积极推动修订规则或废除旧规则,制定新规则,以最大程度发挥规则的作用。

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是通过美元和黄金挂钩,确立美元的霸主地位。各国政府,包括美国都有义务维持本币和美元的汇率,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变动汇率。做出这样规定是因为当时美国维持很高的国际收支盈余,不需要做出调整。因此,美国也不允许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只能通过调整本国的经济政策进行调整。这一规则,实质上限制了其他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余地。

这一规则也有天然的缺陷,即“特里芬难题”。要维持该体系的顺利运作,美国在获取货币发行收益的同时,需要向国际货币体系源源不断注入美元,以保持国际货币体系的流动性。这要以美国持续国际收支逆差为代价。另外,美元能够充当国际储备货币,要求美元必须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前提是美国能够保持国际收支顺利,并保证无限制地向各国政府承诺按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的比例兑换黄金。而到1960年,伴随美国国际收支的持续恶化,美国已经很难维持向各国政府履行兑换黄金的承诺。于是,美国政府没有僵化地固守规则,在1971年及时解除了美元和黄金挂钩的规则,允许美元自由浮动。

美国带头允许美元自由浮动,已经违背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规则。为了让美国的决定披上合法的外衣,美国修订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于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76年通过了规则修订案,承认美元自由浮动的合法性,各国可以自由选择汇率制度。由此,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牙买加体系时代。

能独家掌控规则的决定权最好,如果实在不行,就和其他国家分享规则的决定权。总之,要以规则对自身有利为最高目标,这就是美国金融霸权的目的。

第五章 美国控制国际金融机构,只为享用免费午餐

按照分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三大最有影响的国际经济组织分别负责全球的发展政策、金融和贸易。

对于美国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关系,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们应该把‘国际’金融机构当作美国体系的一部分来看待。虽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代表着‘全球’利益,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的影响……”

世界银行打上美国烙印

作为美国主导规划战后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重大组成部分,世界银行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控制下运作,决定权完全掌握在美国等经济大国手里。世界银行秉承美国意志行事,它是美国通过经济相关政策影响全球发展,实现美国全球一盘棋控制的重要窗口,是美国独占世界金融规则决定权的工具,也是美国金融霸权的帮凶。走进世界银行

1944年,二战结束前夜,战胜国布局战后世界的脚步愈发紧密了。但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的话语权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1944年5月2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正式邀请43个国家出席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大会共设3个委员会:第一委员会负责筹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二委员会负责起草世界银行章程,凯恩斯任主席;第三委员会研究其他金融安排。这一次会议同时诞生了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945年《世界银行章程》为成员国批准。1945年3月,在乔治亚州萨凡纳举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第一届理事会议。1946年6月,世界银行在华盛顿正式挂牌办公。现在,世界银行的总部仍设在华盛顿,全球拥有100多个代表处,员工共计1万多人。

向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金融和技术支持是世界银行的主要职责,其宗旨就是通过资源共享、促进公共与私营部门的合作,最终实现互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