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医绝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18:55:42

点击下载

作者:郭原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解密中医绝招

解密中医绝招试读:

前言

行医生涯已近40年,到海外行医也有10多年了。唯一的体验是,中医没有绝招不行。赤脚医生的年代如果没有绝招,干不了几天就得回家去种地。大学毕业后正式当了医生,如果没有绝招3个月就得改行。一般来说,不是改做西医,就是改做行政。出国行医了,根本就没有改做西医或行政的可能性。要想在中医行业里谋生,只能够竭尽全力地收集或自创中医绝招。因此,绝招就是海内外中医的生存基础。不过遗憾的是,我所见到的中医学子中,能掌握大量、实用而有效中医绝招的人却很少。因此,他们无论是在寻找工作时,还是到海外谋发展,经常都是四处碰壁。

我自少年时便自学中医,寻找机会接触了很多位名老中医。那时我努力收集、交换了大量的中医绝招。正式行医后,就不断地使用已收集到的绝招。因为临床使用上常有奇效,故被同行们称为“中医魔术师”。当这些中医绝招收集到很大的数量后,我便产生了想要探求这些绝招理论的想法。结果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绝招越来越少,疗效却越来越高。我认为如果能把绝招的理论都搞明白,所谓的绝招自然也就没有了。理论上一通,绝招的使用范围自然就被扩大了。经历过的疾病自然没有问题,没有经历过的疾病,很多也能通过相应的理论进行治愈。

为了研究绝招理论,我不仅学习中医,也学习西医和其他看似不相干的学科。比如力学、声学、考古、甲骨文、古琴斫造、翡翠赌石等。由于涉猎广泛,对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理解就与常人有明显的不同。后来我发现很多绝招理论早已记载在《黄帝内经》之中。而且这些绝招理论,都是来自于商末周初时代以国家形式做出的医学实验。于是我开始以个人的方式重复《黄帝内经》中的实验内容。经过修正错简,补充缺失,十几年下来已经是硕果累累了。再在临床上应用这些绝招和理论,自然更加得心应手了。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之后,我又找回了一些失传几千年的疗法,也创新了一些新的疗法。其中,有些疾病还没有记载(如闭孔内肌损伤)、有些疗法已经失传(如古琴音乐疗法)、有些医术有违常理(如刺血留瘀术)、有些疾病被现代医学认为不可能(如骶椎错位)、有些是很难治愈的疾病(如糖尿病足),等等。这些经验和治疗理论,中西结合,贯通古今,亦正统亦民间,实可供广大医生和中医爱好者们参考。

在海外,我经常给中医同行和中医学生们讲课。在国内的同学聚会上也经常讨论中医临床经验。大家迫切希望我能够将更多的中医绝招和理论讲述出来,并著书立说。为此,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努力将经验的中医,转换成原本就是来自于科学实验的科学中医。

最后,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够与更多的中医同道和中医爱好者们共同探讨、交流中医的绝招和理论。错讹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我的网易博客地址为:blog.163.com/fayuan_guo)郭原2013年3月卷一诊疗理论探讨第一章经穴诊疗理论第一节 经穴概述一、经络的定义

古代没有对经络下过明确的定义。

近现代对经络的定义是: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将人体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对经络的定义为:经络是人体微循环网络中,较密集的网线。其中呈大环形的部分称为经脉,从经脉上分出的分支称为络脉。

经络在古代被称之为脉。甲骨文的脉字有两个部分组成:血和血(脉的古代写法)。前者指血液,后者指河水的支流。古代中医学的脉有3个概念:动脉(血色鲜红,血管被刺破后血流出得快,动力源是心脏排血正压,离心流动,可以摸到波动,没有直接的营养作用,大体解剖可见);静脉(血色暗红,刺破血管后血喷出得缓慢,动力源是心脏吸血负压和肌肉的挤压,向心流动,摸不到波动,没有直接的营养作用,大体解剖可见);经脉(刺破后出血量微少,动力源是经络之气和心脏,沿经脉流动,摸不到波动,具有直接的营养作用,大体解剖不可见,但可以用经络感传方法体验到它的存在和路线)。这3种脉的分布有明显的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其中都有血液。用现代的观点来看,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微循环结构。近现代对经络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研究结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经络线上的毛细血管密度比非经络线部分高很多。同时可以否定的是:经络不是动脉、静脉、淋巴管、神经干等已知的大体解剖可见的组织机构。二、经络的生理

近代对经络的生理常归纳为以下几点:

◎1. 联系作用

本来没有联系的一些组织,通过经络系统把它们连接在了一起。由于这个联系,生理上它们互相影响,病理上它们虚实一致,诊断上它们同为一证,治疗上它们一愈皆愈。

◎2. 运行气血,濡养组织器官

经络的运行气血功能与动脉和静脉单纯输送血液的作用明显不同。经络运行气血不是把气血运送到其他地方,而是把本经络线及其附近的毛细血管打开,使毛细血管中的物质散布到经络附近的组织中去。正是由于这种毛细血管的开放才使组织器官能够与血液交换营养和代谢产物,进而维持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3. 传导感应

经络具有传导感应的作用。所谓传导感应有两种情况:一是对于某些经络敏感的人可以在经穴受刺激时,感受到沿经络发生的流水样或气流样感觉;二是当经穴受到刺激时,人体内脏或组织有相应的生理反应。如肠鸣音等。所谓传导就是循经微循环的开放过程沿经络传导。

◎4. 调解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人体组织器官可以受神经、体液等因素调解,同时也受经络的调解。经络调节的方式是循经微循环开通量的调解。调解的方法有自身调节和经络、穴位刺激调解。

我对经络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是:

◎1. 经络呈间断性开放

在运送血液的三种人体管道中,动脉血呈规律的涌动(每分钟波动75次左右);静脉血呈不规律的涌动;经脉则呈现间断的开放或关闭状态(每天开闭100次)。中国古代的医家很早就发现了经络的间断性开放状态。《灵枢·五十营》记载:“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这是说正常情况下,人呼气一次的时间也就是心跳两次的时间,经络循经开放的距离是3寸。当人呼吸1.35万次的时候,人的经络就会开通50次。如此,在经络开放前的情况就是关闭状态。就这样人体经络每天间断地开放和关闭100次。

◎2. 经络开放的相对不应期

在经络开放一定时间后(经络皮肤电检测的结果提示在2~5分钟),经络就开始关闭。关闭的经络在一段时间内是处于不应期状态,一般的生理性刺激不会使经络开放。不过有些外来的刺激和特异的内在刺激也可以使经络在这一时期开放。如针刺、气功等因素。因此这个不应期是相对的不应期。过了不应期的经络可以在普通的生理性刺激下再度开放。

◎3. 经络开放的循环

因为经络的结构是微循环的密集连续连接,所以当某一处的微循环在各种因素诱导下开放后,就会引发附近的微循环开放。如此沿经络线进行连续的开放和诱发新的开放,就会引起循经性的经络开放。这种经络的开放可以是在经络关闭的相对不应期内。这种连续、依次开放的经络状态,在生理情况下是沿着一侧十四经脉运行的。当一侧的十四经脉运行结束之后,经天突穴转到对侧经脉运行。然后再经天突穴开始第二次循环,如此往复不断。《灵枢·脉度》记述的各经脉长度,是各经脉从开始接续传导,到下一个经脉接续传导的最短距离。其间可以有分支,也可以有双线传导。经络在四肢末端的连接,是两条表里经络的连接。它们是多分支的连接。表里经脉在四肢的运行方向是相反的。在解剖上表里经脉在四肢末端分布在指(趾)间动脉的两侧,表经在动脉的手背侧或足背侧,里经在动脉的手掌侧或足掌侧(参见图1)。任督经脉的连接点在会阴穴,连接方式为逆行单线连接(参见图18)。两侧十四经脉的连接顺序和位置是:

左侧任脉——天突穴——右侧肺经——右侧大拇指和食指两侧端——右侧大肠经——右侧大迎穴——右侧胃经——右侧大趾内侧、4趾内侧和2、3趾两侧端——右侧脾经——右侧心系——右侧心经——右侧小指两侧端——右侧小肠经——右侧睛明穴——右侧膀胱经双线——右侧小趾两侧端——右侧肾经双线——右侧心包——右侧心包经——右侧中指和无名指两侧端——右侧三焦经——右侧瞳子髎穴——右侧胆经双线——右侧4趾外侧端和大趾外侧端——右侧肝经——右侧百会穴——右侧督脉——右侧会阴穴——右侧任脉——天突穴——左侧肺经——左侧大拇指和食指两侧端——左侧大肠经——左侧大迎穴——左侧胃经——左侧大趾内侧、4趾内侧和2、3趾两侧端——左侧脾经——左侧心系——左侧心经——左侧小指两侧端——左侧小肠经——左侧睛明穴——左侧膀胱经双线——左侧小趾两侧端——左侧肾经双线——左侧心包——左侧心包经——左侧中指和无名指两侧端——左侧三焦经——左侧瞳子髎穴——左侧胆经双线——左侧4趾外侧端和大趾外侧端——左侧肝经——左侧百会穴——左侧督脉——左侧会阴穴——左侧任脉——天突穴——右侧肺经。

如果从经络大循环的角度看经脉,经脉就像一条有分支的环状编绳。编绳经过14次折叠,形成了28个线段。其中有的线段是两个松开的分股线(如膀胱经、肾经和胆经),有的连接处又分出了多个分股线。我们还可以通过经络循环一周的长度和时间来计算经气运行的速度。已知经络有效循环的长度是十六丈二尺,当时人的标准身高是七尺五寸。假设七尺五寸的古人身高是170厘米。有效经络循环一周的长度就是3672厘米。按《灵枢·五十营》介绍,经络运行24小时可以运行100次。每运行一周需要14.4分钟。经络运行的速度是255厘米/分钟或4.25厘米/秒。已知大多数经络敏感人的经络感传的速度大约在10厘米/秒。考虑到人为诱发的经络感传速度可能要稍快一些。所以认为以上经络速度符合实际情况。

◎4. 影响经络开闭的各种因素

经络(微循环)在生活状态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影响的结果分为促进和抑制两大类。影响的范围有自身的、环境的和外加的三大类。常见内容如下:(1)气功可能是利用意念通过调控神经来促进经络运行。(2)运动可能是通过肌肉收缩和乳酸堆积来促进经络开通。(3)寒冷可以通过收缩血管抑制经络运行。(4)稍高的环境温度可以促进经络运行;过高的环境温度会因为动静脉交通支的开放导致小动脉血压下降而抑制经络运行;局部的温度升高可以促进经络的运行。(5)局部的按压可以抑制经络运行。(6)局部的揉摩或拍击会促进经络的运行。(7)针刺的补法可以促进经络的运行;针刺的泻法可以抑制经络的运行。(8)与经络固有频率一致的声波和电脉冲波可以促进经络运行;比经络固有频率高1倍的声波和电波可以抑制经络的运行。(9)不同颜色的光(包括彩色宝石)会促进相应经络的运行。(10)外伤的急性期可以促进经络的运行。(11)外用活血化瘀和温热的中药可以促进经络的运行;外用寒凉的中药可以抑制经络的运行。三、经络的病理

经络在疾病状态下也会起到传导疾病的作用。一条经络的局部患病就会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导致其他部位也会发生同样性质的疾病。这种传导疾病的作用可以是由表及里的、由里及表的、由上至下的、由下至上的、由左至右的和由右至左的。最常见的经络病变可以分成虚证和实证。虚证就是经络中流过的气血过少,实证就是经络中流过的气血过多。一般情况下,一条经络中的虚或实是一致的,但是左右同名经的虚实就可以不一致。如果详细地划分经络的病理状况,经络可以分成经气的虚实、经络中血的虚实、经络气血的虚实和经络瘀血等。但在传统医书中讲经络的虚实,主要是以经络中的经气为主。四、穴位概述

穴位也叫腧穴。穴是古人居住的半地下房屋,上面覆以草木结构的棚。将“穴”字用于人体的用意,是说用手指可以在皮肤下摸到暗坑的部位。后来古人认为单纯一个穴字还不足以体现人体的穴位特点,于是改叫俞穴,再后来又改称腧穴。腧的古字为俞。俞的甲骨文是由3个部分组成:一个舟;一个A;一个椿。它的意思是船被拴在河边码头的桩子上。俞字用于人体是指经络(类似河流)上可以用于针刺或砭石或艾灸(类似椿)的穴位(类似码头的房子)。腧是后来要强调这个结构是在人体上的,所以加上一个肉字旁(月)。中医认为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就像河流边上的码头一样。现代解剖学发现,穴位处的微血管密度比经络更高。穴位的直径比经络的宽度略大。因为穴位大都位于结缔组织较多的间隙部位,所以这些部位才可以有很密集的毛细血管网,用手指触摸才可以感到有凹陷。穴位可以分成如下几类:

◎1. 经穴

所谓经穴就是指在古代某一个时期以前按经络循行线路把穴位归纳成组的穴位。

◎2. 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是指经穴以外的穴位。这些穴位可以在经络线上,但是发现得比较晚或没有机会被列入经穴。

◎3. 阿是穴

阿是穴是位置不固定的穴位。临床上以局部压痛点为准。

◎4. 全息穴

全息穴是指在某一个局部区域内的一组穴位。这些穴位可以反映不同经络或脏器的病变,也可以治疗不同经络或脏器的疾病。全息穴是现代的命名,但是全息穴的内容在古代就存在。全息穴可以分成经络全息穴和脏器全息穴两类。如果全息穴位的面积较大也可称之为全息部位(参见图15)。

经过研究,我认为穴位应当具有如下特点:(1)能在穴位处表皮下摸到一个暗坑;(2)穴位处表皮对牙签的刺激很敏感;(3)用牙签刺激经络敏感人的穴位,可以诱发出经络感传;(4)有些穴位在经络的分支点。如:列缺穴;(5)有些穴位是在不同经络的交会处。如:大椎穴;(6)有些穴位在经络进入内脏的入口处。如:背俞穴;(7)针刺到穴位点时,受试者有酸、麻、重、胀等感觉;(8)有疾病时某些穴位具有明显的病理反应。如压痛、皮肤改变、毛发改变、肌肉改变等;(9)对与病变部位相关穴位的刺激可以使相应的病痛明显缓解。五、穴位的生理

穴位是一个有一定体积的点。大部分的穴位是在经络线上,所以穴位就兼具点和线的双重生理特点。

◎1. 由于穴位处的毛细血管密集,所以穴位处的气血就比非穴位处多。

◎2. 穴位的生理变化对穴位附近的组织器官有较大的影响。

◎3. 穴位的生理变化对所在经络有较大的影响。这个影响会有以下差异:(1)对一条经络的全程都有影响;(2)仅对一条经络的部分有影响;(3)这个影响有方向性;(4)这个影响有重点部位。

◎4. 穴位的生理变化对其他经络也可能有影响。这个影响过程,在近代经络敏感人研究中被称之为串经。串经的数量可以不等,可以到相表里的经络,可以到对侧的经络。穴位对经络影响的差异可能是穴位处毛细血管网团各个部分密度不均所致。

◎5. 外界因素对穴位的影响与外界因素对经络的影响一致。六、穴位的病理

穴位的病理状况比单纯的经络病理复杂。其复杂的原因是由于穴位有串经现象等原因。正因为如此,穴位才具有复杂的特异性。穴位的病理特点如下:

◎1. 穴位的病理类型有虚和实两种;

◎2. 穴位有病变时会有压痛,皮肤、肌肉等的病理变化;

◎3. 某经络有病变时,所在经络上的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

◎4. 某经络有病变时,其他经络上的相关穴位也可以有病理反应;

◎5. 人体某个组织器官的疾病可以通过经络传导到某个特定的穴位上。如阑尾炎时,阑尾穴有明显的压痛;

◎6. 某个穴位的病变程度不仅与该穴位所属经络的病变程度有关,也与串经经络的病变有关。第二节 经络循行部位

人体的经络从整体上看就是一个微循环网络密集线。经就像渔网上提网的总绳或称之为纲。经的分布会影响附近的网线,这个网线是一个立体的微循环网状结构。因此了解十四经脉的分布情况非常有意义。十四经脉在人体体表、四肢基本上是对称的,但是在内脏的分布却不完全对称。以往因为对内脏的描述比较少和模糊,所以大多数只描述一侧经络的分布就可以了。在对内脏经络感传线路比较清楚的情况下,左右分开描述内脏的经络循行线就显得十分必要。记录经络循行的实验方式有两类:一类是用顶眼或仪器观看经络正常状态下的循行轨迹;一类是利用各种因素在经络敏感人身上诱发出经络感传,然后记录感传路线。常用的刺激方法有:气功、针刺、艾灸、指压、语音、乐音、光照、脉冲电、磁场等。由于刺激的方法和部位的不同,经络感传的起点和方向就不一样。利用刺激穴位诱发的经络感传还会因为穴位的不同而有差异(本经的全部,部分,串经,等等)。另外受试的经络敏感人敏感性不同,其感传的完整程度也会不同。我长期从事自身的经络感传研究,已经达到罕见的经络敏感程度。有点不谦虚地说,我所做的经络感传比以往的经络感传研究结果更为详细。唯一的不足是找不到更多的经过长期训练的超级经络敏感人做统计。目前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反复多做几次,以避免失误。下面的内容虽然说大部分在临床上使用有效,但是客观地说也只能是作为参考。一、十四经脉循行

◎1. 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的起点有四:第一条起于拇指桡侧远端指甲角的稍下方,经拇指桡侧小动脉掌侧的少商穴,沿拇指桡侧上行,过掌指关节后,沿鱼际桡侧缘至桡骨茎突的列缺穴。第二条起于拇指尺侧远端指甲角的稍下方,经拇指尺侧小动脉掌侧的老商穴,沿拇指尺侧上行,经第一掌骨尺侧至桡骨茎突的列缺穴。第三条起于食指桡侧远端指甲角的稍下方,经过食指桡侧小动脉掌侧的商阳、二间、三间,然后斜向第一掌骨远端尺侧并与第二条线合并。第四条起于食指尺侧远端指甲角稍下方,沿食指尺侧小动脉掌侧、第二掌骨尺侧,再斜至列缺穴。主支从列缺穴沿上肢内侧面的桡侧上行至肘内横纹桡侧的尺泽穴,再经上肢内侧的前缘上行至肩前部,由此发出5个分支:其一经肩前部过肩上,至大椎穴。其二经肩前部过肩上,至肺俞穴分成两支:第一支从肺俞穴进入后纵隔分成两支,一支沿气管上行至咽喉部,再上至鼻;一支沿气管下行进入同侧肺后部。第二支从肺俞穴沿膀胱经内侧线下行至大肠俞进入腹腔。其右侧到升结肠和横结肠的后部,其左侧到降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的后部。其三从肩前部向前正中线走行,从天突穴进入气管前部并分成两支,一支沿气管上行经咽喉部上至鼻;另一支沿气管下行进入同侧肺前部。其四从肩前部经肩斜上至风池穴入脑内,再沿颅骨内的上部到达大脑皮层的额下回、直回、嗅束等,出颅后入鼻中。其五从肩前稍前行至云门穴,下行经中府穴进入胸腔,并沿前胸壁的内表面下行,过膈肌后分成3支,有2支到胃1支到大肠,但左右不同:右侧1支到胃的前壁和大弯,1支到升结肠和横结肠的前半部;左侧1支到胃小弯和后壁,1支到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和横结肠的前半部。

◎2.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的起点也有四:第一条从拇指桡侧远端指甲角的稍下方,经拇指桡侧小动脉手背侧的少商穴,沿拇指桡侧上行,过掌指关节后,沿鱼际的桡侧缘在相应肺经的手背侧与相应的肺经并行,经腕部桡侧向手背侧斜行至偏历穴。第二条从拇指尺侧远端指甲角的稍下方,经拇指尺侧小动脉手背侧的老商穴,沿拇指尺侧上行,过掌指关节桡侧后分成两支:尺侧支走向三间穴与食指的大肠经合并;上行支沿第一掌骨尺侧,经阳溪穴,再到偏历穴。第三条从食指桡侧远端指甲角旁的稍下方,经食指桡侧小动脉的手背侧,过第二掌指关节,沿第二掌骨桡侧,过第二掌骨基底部到达阳溪穴。第四条从食指尺侧远端指甲角稍下方,经食指尺侧小动脉手背侧沿食指尺侧和第二掌骨尺侧上行,过腕背偏桡侧,再沿桡骨的外侧上行至偏历穴。从偏历穴继续沿桡骨外侧上行至肘横纹外侧尽端的曲池穴,沿上肢外前侧至肩髃穴,并在此分成4支:其一从肩髃穴经肩上方至大椎穴。其二从肩髃穴经肩上部至肺俞穴分成两支:第一支从肺俞穴进入后纵隔到气管后部分成两支,一支沿气管上行至咽喉部;一支沿气管下行进入同侧肺后部。第二支从肺俞穴沿膀胱经内侧线下行至大肠俞分成两支:前行支进入腹腔,其右侧到升结肠和横结肠的后部,其左侧到降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的后部。下行支从大肠俞向前下斜行,经胃经的髀关穴沿胃经下至大肠经的上巨虚(大肠经下合穴)。其三从肩髃穴经肩上部到头后侧的风池穴,并从风池穴入脑,到达大脑皮质的枕叶下部和颞下回。其四从肩髃穴向前正中线走行,在乳中线分成3支:其第一支到天突穴,从天突穴进入气管前部并分成两支,一支沿气管上行至咽喉部;另一支沿气管下行进入同侧肺中前部。其第二支从锁骨上窝斜上至颈部,经天鼎、扶突穴上达下颌部,再经嘴角沿上唇过人中穴至对侧鼻旁的迎香穴;其第三支从锁骨下进入胸腔,沿前胸壁内侧的乳中线下行,过膈肌后,右侧到升结肠和横结肠的前部;左侧到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的前部。

◎3.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有6个起点:第一条起于足大趾内侧远端趾甲角稍下方,过足大趾内侧沿小动脉上方向后行走,经第一跖趾关节内上方斜向足背的冲阳穴。第二条起于足二趾内侧远端趾甲角稍下方,沿足二趾内侧小动脉的上方向后到达足背的冲阳穴。第三条起于足二趾外侧远端趾甲角稍下方,沿足二趾外侧小动脉的上方向后到达足背的冲阳穴。第四条起于足中趾内侧远端趾甲角稍下方,沿足中趾内侧小动脉的上方向后到达足背的冲阳穴;再经解溪穴沿胫骨外侧上行,途经胫骨外1寸的下巨虚、条口、上巨虚,再到达足三里穴。第五条起于足中趾外侧远端趾甲角稍下方,沿足中趾外侧小动脉的上方向后,经第3、4跖骨间到达解溪穴外趾长伸肌腱内缘。第六条起于第4趾内侧远端趾甲角稍下方,沿第4趾内侧小动脉上方向后行走,经第3、4跖骨间上行到达解溪穴外侧,沿小腿胃经主线外后方上行,经条口外后方5分处的丰隆穴,向内上到达足三里穴。从足三里穴上行过外膝眼,沿大腿前外侧上行至腹股沟分成3支,其一入股骨颈。其二入腹,右侧到阑尾、升结肠、横结肠和小肠的右下半部;左侧到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十二指肠和小肠的左上部。其三斜向内,沿腹中线旁开2寸上行至太乙穴分成两支:第一支向外、向后再向内横行至胃俞穴,经胃俞穴进入腹腔,右侧到胃幽门部的后侧;左侧到胃的左侧大半部及喷门后侧;第二支继续上行,在肋骨下(脐上6寸)的不容穴分成两支:第一分支入腹,右侧到胃幽门部的前侧,左侧到胃的左侧大半部及喷门前侧;第二分支向斜上行至乳中线第5肋间的乳根穴,并沿乳中线上行至锁骨上的缺盆穴分成3支:一支向后至大椎穴;一支向内,经天突穴进入颈下部,沿食道外侧上行,过喉咙后向后颈椎间孔进入第二颈椎,沿脊髓、脑干外侧上行,在眼水平位走向眼球后部,沿眼球下面前行到承泣穴;另一分支向内横行至锁骨内端上方的气舍穴,再从气舍穴,循颈上行至下颌部大迎穴前方分成前后两支:前支到地仓穴分成3支:一支到前中线旁唇下的承浆穴;一支到前中线旁唇上的人中穴,一支到眼下平鼻孔的巨髎穴,从巨髎穴直上目下的四白穴,再斜向内上,至内眼角分成两支:其一绕上眼睑至外眼角,其二从内眼眶入脑,到中央后回下半部;后行支经下颌角上行至额角的头维穴,经头维穴进入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的下半部。

◎4.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有6个起点:第一条起于足大趾内侧远端趾甲角稍下方,经过足大趾内侧小动脉下方的隐白穴,过第1跖趾关节内侧,经太白穴到达第1跖骨基底部前下缘的公孙穴。第二条起于足第2趾内侧远端趾甲角稍下方,沿第2趾内侧小动脉下方向后,从第2跖骨内侧中点向内后方斜行至公孙穴。第三条起于第2趾外侧远端趾甲角稍下方,沿第2趾外侧小动脉下方向后,从第2跖骨外侧中点向内后方斜行至公孙穴。第四条起于第3趾内侧远端趾甲角稍下方,沿第3趾内侧小动脉下方向后,从第3跖骨内侧中点向内后方斜行至公孙穴。第五条起于第3趾外侧远端趾甲角稍下方,沿第3趾外侧小动脉下方向后,从第3跖骨外侧中点向内后方斜行至公孙穴。第六条起于第4趾内侧端,沿第4趾内侧小动脉下方向后,从第4跖骨内侧中点向内后方斜行至公孙穴,经足公孙穴向后行至足内踝前下方的商丘穴,过内踝尖前方半寸,再沿小腿内侧向后上方,经三阴交至筑宾穴前,再向前上方经漏谷穴上行至膝关节内侧,从膝内沿大腿内侧前缘上行至腹股沟分成3支:一支到曲骨穴;一支到直肠和肛门;一支沿腹部正中线旁开4寸上行至肋下的腹哀穴分成3支:其一入腹,右侧到胰前半部分和胃前半部分;左侧到脾前半部。其二沿肋骨下缘过章门穴,经11和12肋骨之间绕行至脾俞穴,再从脾俞穴入腹,右侧到胰后半部分和胃后半部分;左侧到脾后半部分;其中到达胃的分支合并后还上行过膈肌,经纵隔上方入心。其三斜向外上方第5肋间前正中线旁开6寸的食窦穴,再直上行至第2肋间的周荣穴分成两支。其一支向外下方至腋中线第6肋间的大包穴入腹,右到胰;左到脾。其二支斜向内上方至胸骨上窝的天突穴分成上下两支:下行支沿食道两侧下行入心,右到右心;左到左心;上行支沿喉咙旁至舌下分成两支:前行支到同侧舌;上行支至对侧颅底,入脑后到达对侧的眶回。

◎5. 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的起点有二:第一条起于小指尺侧远端指甲角稍下方,经过小指尺侧小动脉手掌侧的少泽穴,沿手尺侧过腕后弯向桡侧到达神门穴。第二条起于手小指桡侧远端指甲角稍下方,经过小指桡侧小动脉手掌侧的少冲穴,沿小指桡侧上行,经掌内侧小鱼际到腕横纹尺侧的神门穴,经上肢内侧面的尺侧上行至肘横纹尺侧端的少海穴,再沿上肢内侧后缘上行至腋下极泉穴分成4支:其一向后向内横行至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心俞穴,再进入同侧心脏的后半部分。其二向下,沿腋前线下行过膈肌后分成两支:一支到十二指肠;一支下行到腹下角分成两支:下行支斜向大腿后面;横行支:右至阑尾,再入小肠;左侧沿大肠外侧上行,再横行至十二指肠。其三沿胸腔上端至纵隔上端分成上下两支:下行支到同侧心脏前半部分;上行支沿颈经咽喉到舌下分成两支:前行支至舌尖;上行支至目后再分成两支:一支到眼;一支入脑到海马回和颞上回。其四经极泉穴经胸腔内的上后壁到大椎穴。

◎6. 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的起点有二:第一条起于手小指桡侧远端指甲角稍下方,经过小指桡侧小动脉手背侧的少冲穴,沿小指桡侧上行,过第5掌指关节后,沿第5掌骨桡侧上行,经尺骨茎突桡侧前缘,从尺骨茎突手背侧绕至尺骨茎突尺侧前缘的阳谷穴。第二条起于手小指尺侧远端指甲角稍下方,经过小指尺侧小动脉手背侧的少泽穴,沿小指尺侧和第5掌骨尺侧上行到达阳谷穴。从阳谷穴沿上肢外侧尺侧上行至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间的小海穴,再沿肱骨外侧后缘上行至肩胛骨肩峰突起下的臑俞穴分成4支:其一横行到心俞穴分成两支:一支入心的后半部;一支沿膀胱经下行至小肠俞入腹,通达小肠,右直达小肠下端;左经大肠内缘至十二指肠。其二斜上行至第7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穴。其三向上向前绕肩下行,沿腋前线下行至腹股沟分成两支:一支入腹,到小肠(左侧经大肠内缘至十二指肠);一支循胃经下行至小肠经的下合穴下巨虚穴。其四斜上,经过肩部冈上肌进入锁骨上窝分成3支:其下行支沿乳中线下行,过膈肌后分成两支:一支到十二指肠;一支沿胃经下行到下巨虚,右侧支在腹下部还分支到小肠下部;其横行下行支经天突穴到纵隔分成两支:一入同侧心前部;二下行过膈肌到胃和十二指肠;其横行上行支,沿颈部上行至下颌角前,在耳前下方分成4支:第一支入脑到达颞中下回;第二支沿耳根部向上再后,下至耳垂;第三支上行至外眼角;第四支斜上至内眼角。

◎7.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的起点有二:第一条起于足小趾内侧远端趾甲角稍下方,经过足小趾内侧小动脉上方,沿小趾内侧向后行走,再沿第5跖骨内缘向后外行走,过金门穴和申脉穴内上方,从下后方绕过外踝,紧贴外踝跟部上行,过飞扬穴直上至委阳穴,再向内上斜行经殷门穴和承扶穴至骶骨后分成两支:内侧支斜向内上分几支入骶骨后孔,一支到肛门;上行支直上在膀胱俞分成4支:一支入小腹到同侧膀胱的后半部分;二支沿体表绕行至膀胱经的胞肓穴入腹,通达同侧膀胱的前半部;三支入通椎管后分成上行支和下行支。其上行支在第2腰椎发出分支到肾的前半部,再上行经枕骨大孔入脑至枕叶的中上部;四支从膀胱俞上行至三焦俞向外上行走,经胃仓穴向上行走,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的附分穴向内上方到达颈后部的天柱穴。第二条起于足小趾外侧远端趾甲角稍下方,经过小趾外侧小动脉上方的至阴穴,经通谷穴、束骨穴、京骨穴和仆参穴至跟腱前方,紧贴跟腱外侧前方上行,过承山穴、承筋穴、合阳穴到达委中穴,从委中穴上行,过殷门穴后转向外上方,经秩边穴沿棘突旁开3寸向上行走,经肓门穴走向内上方的胃俞穴,再沿棘突旁开1.5寸处上行。在大杼穴发出分支到大椎穴和陶道穴,再沿颈后上行至头后下部的天柱穴,从天柱穴分支入脑,到枕叶;再从天柱上行至头顶旁的络却穴分成3支:第一支向内至百会穴,入脑至枕叶;第二支向外下至耳上;第三支向前下行至内眼角,经眼眶内壁至枕叶底部。

◎8. 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的起点有二:第一条起于足小趾外侧远端趾甲角稍下方,经过足小趾外侧小动脉下方的至阴穴向后行走,经过通谷穴下方到达束骨穴下方,再转向内侧,经足跟前缘绕至足跟内侧内踝下1.5寸处,向后到达足跟腱内下端的大钟穴,沿跟腱上行,过复溜穴经筑宾穴内后方0.3寸处上行,到达阴谷穴后方半腱肌腱外缘,再沿半腱肌外缘上行至会阴穴旁进入盆腔,在此发出3个分支:后行支到肛门、直肠;前行支至前列腺、精囊腺和尿道内口;上行支沿脊柱上行,经扁桃体和咽后壁到舌根部与前行支会合并发出5个分支:一支经舌下3/4与1/4交界处至舌尖;一支入舌下腺;一支经下颌骨后外方入下牙槽中;一支经上颌骨后外方入上牙槽,再从上颌孔四白穴分出两支到目下两侧;一支上行入脑,在颅内分成3支:一入内耳;一支到颞叶下方的杏仁核;一支通脑干和脑垂体。第二条起于足小趾内侧远端趾甲角稍下方,沿足小趾内侧小动脉的下方向后行走到趾根部,再从趾根部向后内方行走到达涌泉穴,经足心涌泉穴斜向足内侧至足舟骨粗隆内下方的然谷穴,向后绕足内踝后方,再向前上斜行,过交信穴经内踝上3寸的三阴交穴向后上方行走,经腓肠肌内侧下缘的筑宾穴,沿小腿内侧后缘上行至腘横纹内端半膜肌腱和半腱肌腱之间的阴谷穴,再沿大腿内侧半腱肌内缘上行至腹股沟耻骨肌外缘处分成5支:其一向内入骨盆,经股骨头韧带至股骨头;其二向内至阴茎的同侧阴茎海绵体;其三至同侧睾丸;其四至膀胱同侧半,并沿输尿管上行到同侧肾的前半部;其五向前上方沿前正中线0.5分上行,在脐旁肓俞穴分成两支:其横行支经带脉到达肾俞穴入腹再分成两支:一支入肾的后半部;一支沿后腹壁内侧向内上方行走,在膈下脊柱旁分成两支:一支到同侧肝叶;一支沿脊柱同侧上行至第3胸椎分成3支:一支经支气管进入肺上叶;一支入心;一支继续上行沿喉咙到舌下。从肓俞穴上行的一支经脐上6寸的幽门穴斜向外上方,经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的步廊穴上行,经锁骨下的俞府穴沿咽喉前部上行至舌下,与另一支会合。

◎9.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的起点有四:第一条起于手中指桡侧远端指甲角稍下方,沿手中指桡侧小动脉掌侧向近端行走,在掌侧第2、3掌骨间向后行走,过腕后向尺侧到大陵穴。第二条起于手中指尺侧远端指甲角稍下方,沿中指尺侧小动脉掌侧向近端行走,再沿第3掌骨尺侧向近端行走,过劳宫穴,到大陵穴。第三条起于无名指桡侧远端指甲角稍下方,沿无名指桡侧小动脉掌侧向近端行走,再沿第4掌骨桡侧向近端行走,过劳宫穴后与第三支并行向近端到达大陵穴。第四条起于无名指尺侧远端指甲角稍下方,沿无名指尺侧小动脉掌侧向近端行走,再沿第4掌骨尺侧向近端行走,过腕后转向桡侧到大陵穴。从大陵穴沿上肢内侧中线上行至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的曲泽穴,再沿肱骨内侧上行(肺经和心经之间)至腋下前端发出4个分支:其一经腋下绕至背部肩胛下角,再上至膏肓穴和厥阴俞,从厥阴俞入胸到心包后部,再经纵隔上咽喉后面;其二经腋前向上上肩,再向内、向后、向下斜行至膏肓穴,再横行至厥阴俞;其三斜向乳头,经天池穴斜入胃经,过膈肌后发出一个分支到胃;其四从腋前经前胸向内斜上行走至天突穴分成两支:一支沿纵隔下行到心包前半部分;一支沿颈内上行入脑,到中央后回上半部分和边缘叶。

◎10.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的起点有四:第一条起于中指桡侧远端指甲角稍下方,沿中指桡侧小动脉的手背侧向近端行走,经第3掌骨桡侧过腕后,经腕背横纹指总伸肌腱桡侧斜向近端尺侧,经过外关穴到达会宗穴,再沿尺骨桡侧缘向近端行走,从外侧后面绕过桡骨小头到达肘髎穴。第二条起于中指尺侧远端指甲角稍下方,沿中指尺侧小动脉的手背侧向近侧行走,再沿第3掌骨尺侧向近端行走,过腕后阳池穴和外关穴,沿桡骨尺侧缘向近端行走,经支沟穴、三阳络穴和四渎穴,在肘部从内前方绕过桡骨小头到达肘髎穴。第三条起于无名指桡侧远端指甲角稍下方,沿无名指桡侧小动脉的手背侧向近侧行走,再沿第4掌骨桡侧向近端行走,在腕后阳池穴与第二条合并。第四支起于无名指尺侧远端指甲角稍下方,沿无名指尺侧小动脉手背侧向近端行走,再沿第4掌骨尺侧向近端行走,过腕后阳池穴再向近端行走,在会宗穴与第一条合并。从肱骨外上髁上方的肘髎穴向上行走,经肱骨外侧至肩峰外下方的肩髎穴分成5支:其一向前下方绕肩头至腋下胁肋间;其二向后向内至中线旁的大椎穴;其三向后、向内、再向下到厥阴俞穴分成两支:一支入胸腔,到心包后面;一支沿膀胱经下行到三焦俞分成两支:一入腹腔到结肠;一下行到三焦经下合穴委阳穴;其四从肩髎穴过肩上到天突穴,入胸中络肺和心包;其五经肩上至颈外侧上行,再经下颌角下分成两支:第一支上行到达颅底入脑,到中央前回上部;第二支经耳后分成两支:一条向上绕向耳前,再从外上方绕回耳后经风池穴入脑,到达小脑;另一条从耳后中部入耳中,再从耳前出来到达外眼角。

◎11.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有两个起点:第一条起于第4趾外侧远端趾甲角稍下方,经过第4趾外侧小动脉上方的足窍阴穴,沿第4趾外侧向后行走,经过第4、5跖骨间到外踝前下方,从外踝尖下方外踝半坡处绕至外踝后半坡处,再沿腓骨后缘上行,经过腓骨小头后方上行到达膝关节并分成前行和上行两支:前行支在腓骨小头上方再分成3支:前后两支环绕半月板;斜上支到达膝阳关;上行支沿大腿外侧后缘上行至环跳穴分成两支:一支散至骶椎,经3、4、5骶后孔进入盆腔中,通达生殖器官;一支斜向前上到京门穴,从京门穴上行在第7肋间分成两支:一向后、向内到膈俞穴进入到膈肌后1/3;一向上到第4肋间的渊液穴,再向上经腋后线肩后部上行至肩井穴。第二条起于大趾外侧远端趾甲角稍下方,沿大趾外侧小动脉上方向后行走,在行间和太冲之间斜向后外方,到达丘墟穴,从前面绕过外踝,沿腓骨前缘上行,经腓骨小头前缘,在膝关节外侧中点过膝关节,沿大腿外侧中线上行至居髎穴分出3支:其一到股骨颈基部;其二到前阴;其三再从居髎穴上行,在侧腹部第11肋缘下方京门穴与章门穴之间处分成两支:第一支沿肋缘向内上方在日月穴入腹,至肝胆前部(左侧过中线至胆);第二支上行到第10肋间隙分成两支:后行支向后向内到胆俞穴入腹中至肝胆后部;上行支在第8肋间隙再分成两支:一到膈肌前1/3;一上行过辄筋穴,经腋前线上肩上与后支会合于肩井穴,由肩井穴再分成两支:后支到大椎穴;后上支到风池穴后分成两支:其一入脑到达梭状回;其二上行到阳白穴,回行至耳垂后分成两支:下行支到下颌角外下方;上行支再绕耳上方,经头维穴下至耳前,再到外眼角。

◎12.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有两个起点:第一条起于足第4趾外侧远端趾甲角稍下方,沿第4趾外侧小动脉下方向后行走,再沿第4跖骨外侧向后行走,经第4跖骨基底部向内后方行走到达内踝前下方的中封穴。第二条起于足大趾外侧远端趾甲角,经过足大趾外侧小动脉下方的大敦穴,向后经足背内侧至内踝前的中封穴,过内踝前缘,沿胫骨内缘上行,在内踝上8寸处与脾经交叉,再斜上至腘内横纹皱襞端的曲泉穴,经大腿内侧中线上行到腹股沟部分成两支:一支到阴器(男性到尿道海绵体和附睾,女性到阴道、子宫和附件);一支从小腹向外斜上至章门穴分出两支:其一入腹,横行至剑突下方;其二向内斜上,行至乳中线第6肋间的期门穴分成3支:第一支绕至背后到肝俞穴,入腹后分成两支:一通肝胆后半部分;二沿脊柱两旁过膈肌上到肺,第二支入腹通肝胆的前半部分;第三支沿肋软骨内缘向内上行走,在前正中线旁开1寸处上行,经胸骨上端向内上方行走,从天突穴进入颈内,再转到咽喉后面,再上行至眼后面分成两支:前行支到眼分成两支:内行支经从内眼角出颅,向上经攒竹穴斜至百会,从百会穴向外下方到耳上区域;外行支从外眼角出颅,下行至嘴角,分成两支到人中和承浆穴;上行支从眼后上行入脑,经脑干到脑垂体。

◎13. 任脉

任脉的循行路线是:从肺经的列缺穴起,经肺经至肩前部,再横行至天突穴进入任脉。任脉从天突穴起可以分成上下两条:一条沿前正中线上行,过喉咙前面时,有一分支进入喉咙;主干再上行至承浆穴,在同侧环唇散入鼻,上至内眼角。一条从天突穴沿正中线下行在同侧绕脐至前阴部,入阴器中。一分支经会阴穴进入体腔。沿脊柱前正中线上行至喉咙。

◎14. 督脉

督脉的循行路线是:从小肠经的后溪穴起,经小肠经至臑俞穴,再横行至大椎穴进入督脉。督脉从大椎穴起分成3条:一条沿后正中线上行,到人中穴向外至嘴角;一条进入颈椎至颅下面;一条沿后正中线下行,经第2腰椎时向前外横行至肾;主支从第2腰椎沿后正中线继续下行至肛门,在同侧绕肛门外方入盆腔,经小腹前壁,先向外上,再向内下至会阴穴。二、局部经络循行

以往对经络循行线路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十四经的大体循行上面。对于局部组织器官经络分布的研究不但较少、模糊而且还不全面。例如:《审视瑶函》中的八廓定位,表里经脉不分;舌诊应用广泛,但是对舌的经络分布只能模糊地认为:舌尖属心、舌根属肾、舌边属肝脾;小儿推拿中手指肚的经络只有6条经脉;脉诊部位缺少任脉、督脉、心包经和三焦经;虽然认为足底穴位与经络密切相关,但是标注的足底位点名称却是组织器官名称。局部组织器官的经络分布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十分重要。为此,我曾用经络感传的方法详细地做了常见体表组织器官的经络分布试验。具体内容如下:

◎1. 眼球结膜和眼框软组织的经络分布

眼部经络的全息分布见于很多古书之中。如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和傅仁宇的《审视瑶函》等。古人将眼的白睛划分成8个区域,他们用八卦命名这8个全息部位称之为“八廓定位之图”。图中载有十二脏腑等的八卦定位。但是图中并没有将相表里的脏腑位置做更详细地划分,因此还不能更好地使用。为了明确各分区的经络分布情况,我做了眼睛区域的经络感传试验。具体方法如下:(1)从手足诱发十二经的经络感传;(2)放松眼区肌肉,集中精力感受眼部的经络感传,记录各经脉感传到眼区的位置;(3)以两眼角的连线为基础,将眼区划分成16个区域。以内眼角上方为1号,陆续向上、向外、向下、向内再向上排列,命名为眼1~16区;(4)在相当于各眼区的眼眶部位,用牙签给予刺激,记录感传路线及所属经络。表1 眼球结膜和眼眶软组织的经络感传结果(参见图2)

从经络感传的内容(见表1)上来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古人将相表里的脏腑经络放在一个八卦区域中(两个定位区)是正确的,根据阴阳的基本定义,在这个区域中外侧为腑或阳经;内侧为脏或阴经。经络感传的结果与之符合;(2)原图中有上、中、下三焦区域,但只有肝络中焦区才与三焦经和心包经相联系。而命门上焦区只与肺经有联系,与命门无关;肾络下焦区只与肾经后线有联系。

◎2. 耳部的经络分布

近代的耳针起源于法国一名叫P. Nogier的外科医生。他从一位在马赛的针灸医生那里学到了一些针灸术。后来,他重点研究耳针的理论。他早期认为耳穴是成倒置的胚胎样分布,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改,已经没有了规律。但是,大部分的中国耳针临床医生们依然以他的倒置胚胎论为准。有些研究耳针的医生,已经发现有一些耳穴与上述理论不符。因此,他们改以中医经络的方式研究耳穴理论。

尉迟静医生训练了6个超经络敏感人。他在刺激经穴后,诱发的经络感传都可以到达耳部。虽然感传路线婉转曲折,但依然清晰可辨。因此,他认为耳针的理论还是要以经络为主。耳部的经络感传发现十二经皆可到达耳部,它们的分布排列相当复杂。既然耳部的经络有着相当复杂的分布,那就很难找到一组比较集中且有规律的全息位点。因为,耳部的穴位太多了(常用的就有几百个)。不过随着经络感传的深入研究,耳部的全息经络部位还是被发现了,它的位置就在耳孔。因为所有的经络最后都到达并进入耳孔中。下面是耳部的经络感传内容(参见图3):(1)肺经

从少商穴起,沿肺经上行到肩前穴,由肩前穴向内横行,过锁骨上缘至胸锁乳突肌锁骨支的外缘,沿胸锁乳突肌锁骨支的外缘上行,到耳垂前上方向后进入耳廓。过屏间切迹下方至耳舟下端,沿耳舟外缘上行至顶,向前过对耳轮上角、三角窝上缘和对耳轮下角,沿耳甲艇前下缘,至耳轮角脚棘的后角,经耳甲、耳甲腔向下,经耳屏间切迹上方,从耳孔下方稍后进入耳孔中。(2)大肠经

从商阳穴起,沿大肠经至天突穴,再上行至耳垂前上方,经肺经在耳垂的下方,沿肺经在耳循行线的外缘绕行,在肺经入耳孔的后面,经耳孔的后下方进入耳孔中。(3)心包经

从中指桡侧指甲角掌侧4毫米处起,沿心包经到达腋下前部,入胸腔上部至颈,沿气管后外侧上颈,经下颌角后方至耳前,在耳垂中部偏上进入耳廓,沿大肠经在耳部的外侧,耳轮的内缘,绕至耳孔后方偏下入耳孔中。(4)三焦经

从无名指的关冲穴起,沿三焦经上行至肩髎穴,过肩上至颈部胸锁乳突肌锁骨支内缘,沿胸锁乳突肌锁骨支内缘上行至耳垂中下部,沿心包经在耳部的外侧,耳轮的外缘,在耳孔的后偏上方入耳孔。(5)心经

从小指的少冲穴起,沿心经上至极泉穴入胸腔,沿胸腔上部至纵隔,沿气管前外侧上行,过喉后向外上方,在下颌骨关节突下方向外出至耳屏下缘,向后经屏间切迹进入耳甲腔,沿耳甲腔内外缘绕至耳轮角棘下方,从耳的后上方入耳孔中。(6)小肠经

从小指的少泽穴起,沿小肠经上行,到臑俞穴,向内上方行走至颈部后外侧,上行至耳后乳突与耳根夹角处入耳前耳甲腔,沿心经的外缘,至耳孔上方稍后入耳孔中。(7)脾经

从大趾的隐白穴起,沿脾经上行至周荣穴,进入前胸壁的内表面后,向上、向内至天突穴的深部,沿气管外侧上行,在喉部向外上方行走过下颌骨关节突后方,经耳屏切迹偏下进入耳屏切迹后面,向下、向内,经耳孔下偏前进入耳孔中。(8)胃经

从足二趾的厉兑穴起,沿胃经上行至下关穴,向后外,经耳屏切迹偏上方,到耳屏后面,向下内方,经耳孔前下方进入耳孔中。(9)肝经

从足大趾的大敦穴起,沿肝经上行到期门穴,再向内上方向走到前正中线旁开1寸的平行线上行,到锁骨下斜入天突穴,沿气管外侧绕至后外侧,上行至后部的喉外侧后,向外上方至屏上切迹偏下,向下后方,从耳孔前上方进入耳孔中。(10)胆经

从足的窍阴穴起,沿胆经上行至风池穴,向外上方行走,到耳后根部耳垂上缘,环绕耳根部至耳屏上切迹偏上,向下后方,经耳孔上方偏前进入耳孔中。(11)肾经

从足底的涌泉穴起,经肾经上行至俞府穴,向内上方进入天突穴,从气管侧面绕至侧后面上行,在咽喉后侧面斜向耳垂下缘,从耳垂内下缘,沿耳垂边缘绕至轮垂切迹,向前进入耳甲腔分成两支:一直沿耳甲腔下缘绕至耳孔前,从耳孔前偏下进入耳孔中;一支绕耳甲腔后缘上行,经耳甲至对耳轮下脚前下方。另一支从咽喉后侧面上行进入颅中,转向内耳,从耳孔前偏下出耳,与外行支肾经会合。(12)膀胱经

从足小趾的至阴穴起,沿膀胱经上行,经天柱穴向外,再向前绕至耳垂下后方,沿耳轮内后缘,向上、向前,再向下,绕至上屏尖前,经上屏尖进入耳屏后,经耳孔前偏上进入耳孔中。

从上述耳部的经络感传情况来看,只有耳孔部的经络分布比较规范。故此区域可以作为耳部的全息经络区域。如果以耳孔下方依次向后、向上、向前、向下和再向后的顺序为1~12区,则具体的分布情况总结如表2:表2 耳部的经络分布情况

耳部的经络感传研究,是源于法国人发现的以胚胎定位的耳针疗法,现在又回归到中医的范畴之内。因此,可以参考中医的基本理论来指导临床治疗。具体内容如下:(1)不管耳穴的串经如何,耳部经络线上的穴位与体针一样,具有循经的治疗规律性;(2)耳穴的串经研究,将会解决耳穴的特异性问题;(3)耳穴的经络感传研究将会对诊断耳部的疾病起到指导作用;(4)耳孔部经络的全息特点是耳部经络治疗仪的基础理论。

◎3. 鼻部的经络分布

古人很早就发现,观察人的鼻子(古称明堂)可以诊断疾病,并且大概地给出了位置。如阙中(印堂)——肺;阙下(山根或下极)——心;下极之下(年寿)——肝;肝部左右——胆;肝下(准头)——脾;方上(脾两旁)——胃;明堂(鼻端)以上——小肠;明堂以下——膀胱子处。还有其他的一些分法,但都不十分规范。为了明确鼻部与经络的对应关系,我进行了鼻部的经络感传试验。具体方法如下:(1)从鼻尖到鼻根划一条直线;(2)将此线至鼻翼后缘均分成14个区域,从鼻尖开始命名为鼻1~14区;(3)用牙签刺激直线两旁2毫米处的各区域,记录感传的经络(见表3)。表3 鼻部的经络分布情况(参见图4)

如果用刺激十四经脉诱发经络感传,用鼻子感受经络感传的方法,还可以感受到鼻子内孔黏膜的经络分布情况。具体内容如下:(1)大肠经

大肠经的感传经迎香穴分成两支:一支散布到鼻翼;一支经鼻孔沿鼻中隔上半部上行。(2)肺经

肺经的感传经咽喉上行,再过扁桃体的后半上行,经上腭进入鼻孔后方,沿鼻中隔下半上行,在鼻根部的后方绕到鼻翼后部下行。(3)脾经

脾经的感传经内眼角后面的颅底到鼻腔孔后壁和鼻中隔之间下行。(4)胃经

胃经的感传经四白穴向内上方到内眼角进入鼻子内部,沿鼻腔孔后壁内侧1/3处下行。(5)肾经

肾经的感传经内眼角进入,沿鼻腔孔后壁的中部下行。(6)膀胱经

膀胱经的感传经睛明穴进入鼻腔孔,沿外鼻孔后壁外1/3处下行。(7)心经

心经的感传从咽喉后壁上行,经上腭至鼻下段后壁,沿鼻孔外侧壁与后壁之间上行。(8)小肠经

小肠经的感传从风池穴入颅底,过上腭到鼻孔后方,经鼻孔缘在鼻孔外侧下1/3处上行。(9)胆经

胆经的感传经阳白穴绕外眼角,经四白穴分成4支分别到鼻腔孔外缘中1/3的鼻子下、中、上部和鼻子的下方。(10)肝经

肝经的感传经内眼角沿鼻腔孔外侧上1/3下行。(11)三焦经

三焦经的感传从外眼角绕沿下眼眶之内眼角入鼻中,沿鼻孔前部和外侧之间下行。(12)心包经

心包经的感传从咽后壁上行,经上腭到鼻孔后面,再经鼻孔内缘上行,在鼻孔前壁外侧半上行。(13)督脉

督脉的感传经印堂穴下行到鼻腔孔的前壁内侧半上行。(14)任脉

任脉的感传经承浆穴向两侧环绕口唇经人中穴上行到鼻中隔上部再上行。

另外,我也做了鼻窦的经络感传。因为鼻窦的经络感传比较模糊,所以较小的筛窦和额窦只能判断有或无(见表4)。表4 鼻窦部位的经络分布情况

◎4. 舌部的经络分布

中医舌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如在很多重大的诊断中,人们宁可舍去脉诊的结论,也要保留舌诊的结论。人们明显地感觉到舌诊可以反映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本质,但是却又不能找到证明这一感觉的根据。为了探索舌头与经络的关系,我做了舌头的经络感传试验。方法是诱发十四经脉的感传,细心地体验舌头的感传分布。我发现舌部经络的分布如下(参见图5):(1)舌部的经络左右是对称的;(2)通达舌部的经络是左右十四经;(3)十四经在舌部的走向是从舌根到舌尖;(4)阴经分布在舌的上半部,阳经分布在舌的下半部;(5)舌部属阴经络的排列规律是:(由外向内)脾经、肝经、肾经、肺经、心包经、心经、任脉;(6)舌部属阳经络的排列规律是:(由外向内)胃经、胆经、膀胱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督脉;(7)在舌前部1/4处的经络都向中线部弯曲;(8)胃经在舌一侧中线前边绕至舌面分散于同侧舌苔部位。

通过舌的经络感传研究我们可以印证许多舌诊的经验内容和修正现存的舌诊理论。(1)舌苔的确可以反映胃及胃经的病情,但不是胃气熏蒸所导致的,而是因为胃经有络脉散布于舌苔下;(2)十四经通达于舌,可直接反映十四经的气血状况,间接反映脏腑的气血状况;(3)古人对舌诊的区域划分大体正确,但应有些修改(如舌边不属肝胆而属脾胃;不是左肝右胆,而是左右对称);(4)根据舌部病变的具体位置可以判断出是哪些脏腑经络的病变。

◎5. 牙龈的经络分布

牙齿部位的经络感传主要是在齿龈,因为牙齿骨质部分没有经络感传。以前做经络感传时曾发现齿龈的经络感传与口唇部的经络感传顺序一致。但是人恒牙齿的数量是四乘八,共计32颗。其中,切牙(1、2)、尖牙(3)、前磨牙(4、5)、磨牙(6、7、8)。因此,在牙龈上分布的十二经全息位置还要以刺激牙龈诱发的经络感传为主要方法才能确定。因为我的牙曾经被拔除8颗(分别是上下左右的8号和5号),所以这份检测是不全的。我试验的方法是:刺激每个牙龈各半的中点,记录感传经络(见表5)。表5 牙龈的经络分布情况(参见图6)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