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情商,从讲故事开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20:05:17

点击下载

作者:李群锋,郭艳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培养孩子的情商,从讲故事开始

培养孩子的情商,从讲故事开始试读:

前言

现如今,人才的竞争早已不再是智商的竞争,更多的是情商的竞争。著名作家柯云路说过:“情商比智商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爱情、婚姻、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以及整个事业。”而关于智商与情商的较量,一句俚语更是道破了其中真谛:“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提升!”的确如此,现实生活中,能被公司录用的人比比皆是,而能在职场中获得提升机会的人却得数一数二才行。如此看来,情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一个又远见卓识、有责任心的父母就更应该注意孩子的情商教育。那么,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又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自信是情商的基石。自信的孩子能够爆发出自己的潜能,从容应对成长路上出现的种种问题。

乐观是情商的核心。乐观的孩子即使身陷困境,遭受挫折,也会微笑地昂起头,最终成为离幸福最近的那个人。

独立是情商的品牌。独立的孩子总是目标明确、行动果断,怀有积极的进取心以及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责任心是情商的要义。责任心关系到孩子将来的事业能否成功,关系到孩子将来能否立足于社会。

社交能力是情商的实际应用。社交能力强的孩子善借“外力”为己所用,从而营造出一个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

好习惯是情商的最好保障。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多一种好习惯,孩子的人生就会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种好习惯,孩子的生命就会多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

如此看来,情商确实是孩子受益终生的法宝。正如一句话所说:“授予知识是有价之物,开发智力是无价之宝。提高情商才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却常常发出这样的牢骚:“道理说了一箩筐,孩子还是充耳不闻,照样我行我素……”其实,很多时候,并非孩子不听你,而是孩子不理解你所说的道理。那些在大人眼里很容易明白的道理,孩子并不一定能听得懂。要知道,孩子的思维是感性直观的,他们往往不会对理性的语言感兴趣。因此,单纯地给孩子讲道理,他是很难听懂的。

那么,家长又该如何教育、引导,才能让孩子成长得自信、乐观、独立、善交际又有责任心呢?

本书介绍的“故事教育法”就是要告诉父母“为什么一定要念故事书给孩子听”,不仅是因为你为孩子念故事书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受到满满的亲子之爱,更重要的是,这个简单好用的亲子活动更兼具关爱和教育的功能。故事本身所具有的巨大魔力总能潜移默化地滋养孩子的心灵,培养他们自信、乐观、独立、良好习惯、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等情商能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宽阔的大道。

实践也证明,这种教育方式充分考虑了孩子的心智发展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能让孩子在父母专注而亲密的陪伴下,感受到充分的爱与关怀;父母也能在付出的同时,得到孩子最直接、最真诚的回馈。

事实上,当你和孩子陶醉于这段载满了爱与智慧的“悦”读时光,浸润在字里行间的点滴文字就会慢慢告诉你“故事对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重要到竟然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其实,这个世界最聪明有效的教育方式就是如此的不着痕迹,但又是如此的行之有效。作为父母,培养孩子的高情商是你的一门必修课,而学讲故事更是学好这门必修课的基本功。无论什么时候,都请记住,好家长不是天生的,需要我们后天的修炼!

第一章 一个好故事就是一堂情商课

故事是人类古老的智慧,故事是滋养孩子心灵的天然养分,而一个个蕴藏着巨大魔力的好故事,更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一堂堂情商课。

1.1 成就孩子,给孩子一个高情商

◎情商——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相对智商而言,情商主要是指一个人在情绪、情感、性格、意志、交际等方面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品质,它反映了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心理平衡等方面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认知他人的情绪、沟通交往能力这五方面的内容。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高情商的人往往拥有较多的机遇和较大的成功概率,同时,他们也往往更受欢迎,更容易融入团队,或是更能管好一个团队,带领他们创造更高的业绩。那么,情商对孩子的一生又有哪些作用和影响呢?

情商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理前提

我们常说心态犹如天气的晴雨表,愉快的心情能使人精神振奋,忧愁的心情则会使人委靡不振,而一个高情商的孩子一定具备很好的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这种能力越高就越能及时摆脱焦虑、愤怒、抑郁、悲痛等不良情绪,保持冷静、乐观、热情、开朗的积极心态,然而,一个具有良好心态的人,其身体状况势必会处于平衡状态。如此一来,才能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所以说,生理素质才是孩子进行成才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情商是孩子思维活动的“激发器”

一个人要想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迅速解决问题,甚至是灵感瞬间闪现,就要使大脑随时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而情商好比孩子思维活动的“激发器”,可以让你拥有并保持愉快和稳定的情绪,可以让你的大脑处于最佳状态,而且潜能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提到思维活动就不得不提另一种思维方式,那就是直觉。而一个高情商的孩子,对情绪的自我认知感觉能力可以培养其对直觉的自知力。而直觉又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它使主体能够敏锐地察觉到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提出独特见解和科学预见,这一点对创造性活动尤其是科学研究有着重大作用。

情商是孩子成才活动的“支撑柱”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成才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这种时候,就格外需要情商的“支撑柱”作用。一个孩子的情商越高,当其遭遇挫折、失败时,就越能冷静、客观地分析失败,找出问题症结,吸取经验教训,坚定成功信念,从而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一步步地接近成功目标。

情商是孩子的内在“动力机制”

自我激励能力是孩子情商的核心动力,它可以把孩子的兴趣、自信、乐观、热情等情绪因素调动起来,形成一股看不见但是足够有力的“动力机制”,从而对孩子的成才活动起着发动、加强和维持的内驱力作用。以兴趣为例,它会驱使孩子从事他喜好、有趣、新奇的活动,进而一点点地激发孩子钻研、探索和成功的欲望,并将这种活动维持在一个最优的状态。所以说,如果一个孩子能够学会自我鼓励、自我强化,就会不断地战胜成才活动中的各种困难。

此外,情商还能调节孩子的人际关系,一个人的成才活动离不开其他个体的协作与支持。而一个具备较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孩子,总能得到为达成活动目标所必需的帮助与合作,毫无疑问,这对其成功成才是大有裨益的。由此看来,在孩子的成长与成才的道路上,情商的确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培养孩子高情商,先做高情商父母

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家庭是培养情商的第一所学校,有高情商的父母,才会有高情商的孩子。换言之,没有高情商的父母就没有高情商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老师的引导,而父母是任职时间最长的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最深的老师。父母是否注意在自信心、意志品质、人际交往、自控情绪和自我认知等方面对孩子进行有意识地引导和教育,父母是否注意营造和谐安全的家庭气氛,父母是否注意言传身教,都会对孩子的人生造成极为重要的影响。

有这样两个故事,值得与大家分享一下。俊是一位名牌大学的博士生,从小在父母的严厉打骂下长大。虽说家长的非打即骂确实让他在学习上不敢松懈,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这位高才生的心理却极不成熟。婚姻中,俊对妻子施加暴力,自己也痛苦不已;养育孩子中,俊同样施行一套非打即骂的教育方式,孩子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不说,还动不动就旷课、打架。宇是俊的邻居,两个人同龄,尽管宇从来没有考过俊那样的好成绩,没有进好大学接受多么高等的教育,但是,宇一直都是个幸福的人。宇的父母都是高情商的人,从来不会打骂他,在他犯错误的时候,只是耐心地引导他、教育他、关怀他。可以说,在高情商父母的教育下,宇也成为了高情商的人。成年后的他,有了自己幸福美满的家庭,夫妻感情和睦,孩子健康快乐。

看到这里,或许很多人会唏嘘感叹,昔日众人眼里的天之骄子,为何会引发接二连三的恶劣事件?其实,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对孩子而言,父母的身教才是最重要的情绪示范跟学习榜样。一个有着高情商的父母才能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因为高情商的父母懂得如何去开启孩子自信、成功、幸福的人生之门,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而那些对“孩子不打不成器”、“棍棒之下出孝子”深信不疑的家长,只会让孩子变得情绪不稳定、自卑、懦弱,甚至对他人充满敌意。

那么,如何让自己成为高情商的父母呢?以下几个方面就尤须注意:

不打骂孩子

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觉得打骂孩子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教育方式。其实,从情商的角度而言,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身教是孩子最重要的情绪示范。而父母越是打孩子,孩子就越不成器。即使有的孩子因被打骂而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了,但其心中的创伤却是永远都难以磨灭的。

建设性地关怀孩子

没有父母会否认自己给孩子的关怀,但是不少父母给孩子的不是关怀和热爱,而是溺爱和包办。其实,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情感环境和氛围,以一种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支持他,这种建设性的关怀才是正确的做法。

对孩子进行积极的约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需要接受纪律的约束。一个正在学习和培养某种技能的孩子,需要这种约束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天赋,而一个踏入社会的孩子,就更离不开这种纪律的约束了。换句话说,要想提高孩子的情商水平,就应该对他采取一致有效的纪律约束。

训练自己的教育技巧

有些父母是非常重视孩子的情商教育的,只是基于找不到正确的教育方法,而使情商教育出现很多困难和弊端。其实,到一些专业机构接受这方面教育技巧的培训,拜读一些专业书籍,任何一个有心的父母总会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情商教育方式。

有些时候,面对孩子情商弱项的问题,作为父母,是不用讨好、不用说教的,反倒是用心地给孩子念念故事书效果会更好,而这也正是本书的主旨所在。因为故事这一人类古老的智慧,作为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滋养孩子心灵的天然养分,在家长的“心机”教育下,总能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总能在潜移默化中全方位地培养孩子的情商。

总而言之,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一个有远见卓识的长辈,在关心孩子智商教育的同时,就更有必要关心孩子的情商培养。

1.2 好故事,造就高情商的孩子

◎好故事讲出好品格

好品格,不仅是一个人能够成功立足于社会的基石,更是让一个孩子拥有快乐人生的坚实支柱。而念故事书给孩子听,总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父母朝这样的目标迈进。

讲十句大道理,比不过讲一个好故事

提起好品格,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从人格养成——尊重、乐观、诚实、自信、善良、热忱、耐心、勇敢……到人生态度——有礼貌、友爱、守规矩、分享、同理心、认真、关怀、感恩、负责任……但是,对于学龄前、正处于似懂非懂年纪的孩子来说,好品格又该怎么培养呢?

不可否认,大人可以用“说道理”的方式,慢慢说给孩子听:“为什么玩具要轮流跟别人玩?为什么不可以随便批评别人?为什么每天都要早起去幼儿园?”但是,任何的“说道理”都是要看时间、场合、孩子的心情等情况而定的,当然,更要看父母有没有“说道理”的天分。然而,很多时候,就算我们费尽力气、搜肠刮肚地对孩子解释了一个道理,在你面前的孩子照样还是两眼发直、表情疑惑。别说孩子不懂,很可能连你自己都会觉得逻辑不通吧。

不过,对于那些终日忙忙碌碌的上班族父母来说,若真要和孩子来上这么一大段对话,他们很可能要惭愧地承认,自己不是没有时间,就是没有力气这么做。在他们看来,能照顾好孩子的三餐、打理好孩子的日常生活早已属尽责,哪还有时间、力气和孩子慢慢讲道理呢。孩子顽皮无理的时候,能忍住不发脾气,就已经算是很厉害了。

尽管道理不好说,但是孩子也不能不教啊。那么,好品格又该怎么教呢?其实,与其费力不讨好地给孩子讲大道理,倒不如给孩子念故事书听听。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个学龄前的孩子,对于同一本故事书,即便大人给他念了再念,他依然毫不厌倦。试想一下,一本故事书一旦讲了十好几遍,就算是再小的孩子,都会知道谁是好孩子、谁不该效仿、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如此看来,大人啰里啰唆地讲一堆连自己都不想听的大道理又有何意义呢?或许,你会说孩子年纪还小,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的心思是很细密的,只要你不间断地坚持给孩子念故事书,大部分的好习惯和好品格终究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形成。

如果你是一位深信故事书能潜移默化发挥功效的家长,那么,看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当你开始教导他一些规矩时,总会神奇地发现,有些道理只要说过一次,不用费太多口舌,孩子就能轻易了解你的话,并且乖乖地遵守、执行。也许,这份神奇连你自己都不由得暗自赞叹:“我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受教’呢?”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而他们种种作为的本意都离不了一个“爱”字。然而,给孩子念故事书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养成理想的人格特质与能力,从而开创更加美好顺利的人生。所以说,给孩子讲十句大道理,也比不过给孩子讲一个好故事。

确立人生态度要趁早

现实生活中,有一种“橡皮擦妈妈”,他们总会跟在孩子身边,陪他们做功课,帮他们解决问题。比如说,在孩子刚刚学写字的时候,孩子每写一个字,妈妈就擦一个字,一边是边写边哭,而一边则是边骂边擦。也许,这些“橡皮擦妈妈”只是为了“爱”孩子,然而,又不知有多少父母会在若干年后,对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而后悔不已。其实,这些“橡皮擦妈妈”以为是在帮孩子的忙,实则是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你的“爱”反倒成了孩子成长路上的“碍”。

让我们不妨假设一下,时光飞速到20年以后,孩子都已长大成人,进入了社会,试问一下,无论他们从事的是蓝领还是白领的工作,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会是什么呢?也许很多人会说学历、能力、人脉、家庭背景、吃苦耐劳,诸如此类,很多很多。虽说每个人的条件组合都各不相同,但是大多数成功者无一例外会具备这样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正确的态度。态度关系着事业的成功,关系着家庭的和谐,更是关系着整个人生的成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是老板,最希望雇用抱持什么态度的员工呢?虽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但是如果态度不端正,你还会雇用他吗?如果你是受雇的员工,又希望遇到什么样的同事呢?是遇事推托、遇错推诿的伙伴,还是负责任、愿意与人合作的伙伴?

所以说,作父母的,如果在20年后才发现孩子的人生态度有问题,那么可就太迟了。到那时,很可能孩子的人格已经定型,父母的教育功能也早已衰退,对孩子的影响力自然也非常有限。反倒是趁孩子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就应该多花些心思,将好品格的观念和正确的人生态度穿插于故事中,通过故事的生动情节,自然而然地培养孩子的好品格。◎好故事讲出大能力

如果孩子的好品格能够通过说故事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承给孩子,那么故事书是否也能启发孩子去发展抽象的“大能力”呢?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夏日的傍晚,带孩子去观赏星空,他们往往会瞪大眼睛望着深邃的天空。此时此刻,“小家伙”的思绪早已展翅高飞。其实,孩子天生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对新生事物没有明确概念之前,他们是如此喜欢靠自己的小脑袋想出答案。正如远望星空的孩子一样,想象力这只“翅膀”正带着他们在知识的天地里无拘无束地自由翱翔。

而给孩子讲故事时,通过文字的朗读,在孩子脑中则会有如电影般不断活动、不断流转的画面。再加上,孩子天生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每次构思的画面都可以有所变化,永远都不会相同。换句话说,孩子领会文字叙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想象的过程,他们会记住用文字符号所描述事物的特征,进而试着去理解它们。

打开孩子的思考之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个阶段,特别喜欢问“为什么”,常常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弄得大人都有点招架不住了。其实,孩子无休止地追问“为什么”并非淘气或故意给家长添乱,而是发自内心地想知道答案和真相。孩子的好奇程度也远远超乎大人的想象,而故事书里这样或那样的“为什么”,即使是平铺直叙的文字,对孩子小小的心灵来说,也同样充满着新奇的疑问:“为什么三只小猪长大后要搬出去自己住?”“为什么小红帽从大野狼的肚子里出来,还是活的?”

然而,另一方面,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就是,这些充满智慧的小故事既满足了孩子热爱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又提供给孩子更多思考的机会。即便孩子提出的问题超出了父母马上能解释的知识范围,但是在一来一往的讨论中,也总能激发孩子的思考潜能。

锻炼孩子的观察力

给孩子念故事书的大人往往有过这样一个体会:当你自己已经被复杂的故事情节搞得晕头转向时,孩子却对故事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没有一点混淆。因为在你一次又一次地重复阅读中,孩子对故事书中绘图的观察力也会愈来愈仔细,甚至能够发现绘图中的错误或不合理之处。即便是角色太多的故事,孩子也能通过自己的观察透过人物的衣着、造型等,去自行比对前后出现的人物。甚至于,当故事已接近尾声时,孩子会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要求翻到书的前面部分,去印证他们之前对故事的疑问。

总之,敏锐的观察力是想象力、创造力的源泉,对于孩子今后的智力发展十分重要,家长可千万要注意。

发展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我们小的时候,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算还不认识字,只是靠着故事书中的绘图,就能一本书接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其中的缘由除了故事书本身所具有的极强吸引力之外,还在于我们天生就有一个“小本事”,那就是能够根据绘图中的前因后果,再加上自己的逻辑推论,进而一步步地完成“读书”的动作。如果你不相信,那么,那些在儿童书店里尚且还不识字,但是抱本书就能有滋有味捧读的小读者就会告诉你答案了。

而这一过程就好比看图说故事,孩子看的图愈多、大人说的故事愈广,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说,要想让孩子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更好地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就要在正确的时间给孩子讲正确的故事。

修炼孩子的应变能力

生活环境纷繁复杂、事态变故突如其来,要保证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父母在教子的过程中,就要随时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这样的话,孩子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才能临危不乱、沉着理智,迅速而果断地采取最有效的行动。但是在孩子单纯的生活中,并不会真的上演这些需要机智反应的情节。其实,通过给孩子讲故事的方式,也能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掌握高超的应变技巧。

当故事书中诸多类似“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情境呈现在孩子面前时,通过作者的穿针引线、旁敲侧击或抽丝剥茧,一个个令人莞尔或豁然开朗的答案终究会出现。而故事书中各类角色的机智反应更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仿佛也身临其境地走完了这些过程。孩子是需要启发的,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当然也不例外。

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幽默感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中,一个富有幽默感的人总会给人带来愉悦和开心,而且这种性格特质还会淡化人的消极情绪,消除沮丧与痛苦,舒缓紧张气氛,更能带给自己和别人喜悦和希望。

然而,故事书中自然浮现出来的幽默情境更是多得不胜枚举,不说用字遣词,甚至光是绘图,也可以蕴涵着无限的幽默感。有这样一个印象深刻的画面:一只母鸡边跑边生蛋,而且蛋还朝空中飞去。当孩子看到这里时,指着这只天不怕地不怕的母鸡就笑得东倒西歪、乐不可支,甚至连在一旁讲故事的大人也拍案叫绝,发出赞叹之声,不由得跟着孩子“咯咯咯”地乐了起来。所以说,从小培养孩子的幽默特质,不用说教,只要念故事书就好了。

其实,给孩子讲故事的好处还远不止这些,通过故事里常常需要的各种音响效果,比如动物的叫声、风雨声、雷声、流水声等,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感知事物,同时丰富他的语言;借着故事的不同情节,可以让孩子有机会体验喜怒哀乐爱恶等各种情绪,从而学会表达及处理自己的情绪。但是,在讲故事之前,家长一定要明确一点,千万不能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自己不能投入地享受这段亲子时间的话,孩子对故事功能的领受便会大打折扣。◎好故事讲出专注力

当愈来愈多的父母为子女缺乏专注力而苦恼的时候,可曾想过通过趣味盎然的故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帮助孩子在缺乏专注力的问题上,发挥宝贵的作用。

听故事是培养专注力的好方法

先来讲一个故事吧。一位妈妈从书店买了一些新的故事书回家,当时4岁的儿子和3岁的女儿很兴奋地在客厅沙发上排排坐,准备听她念故事书。刚巧这时,孩子的爸爸买了一盘影碟,正准备进房间去看他的电影。一个家、两个空间,各自进行着自己的活动。结果,看完一个半小时电影的爸爸来到客厅惊讶地叫道:“你们三个人怎么还坐在这里讲故事啊?”三四岁的孩子可以连续听一个半小时的故事而没有离开位子,这意味着什么?除了故事本身的确很好听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恐怕就是这些孩子很专心。“孩子太专心,是不是不够好呢?孩子不都是‘皮’的吗?调皮的才聪明呢。”其实,孩子老是跑啊跳啊,总是安静不下来,这才是最需要改善的。日后成功者,必定是有动有静,连坐都坐不下来,何谈学习,何谈有出息呢?

天底下做父母的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论是上课,还是画画,都能展现出专心的习性,因为在聪明才智等其他因素先暂且不谈的前提下,能专心的孩子,在学业上总能事半功倍许多。然而,专心又是如此抽象,甚至抽象到超出父母所能掌控的范围。我们可以强迫孩子做功课,但是却对孩子能不能专心写作业似乎无计可施;我们可以约束孩子在外面的所作所为,但是却无法要求他们的脑袋要想些什么。

不过,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借助念故事书的方式,总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尽管这是一个好方法,但是仍需长期地培养与练习,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一天,当你发现孩子每次听故事时,都要大人讲到精疲力竭才肯罢休的话,这些听故事的机会就已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养成专注的好习惯了。

静态的阅读,更能培养专注力

也许,很多朋友会有这样的疑问:“我的孩子看电视也很专心啊,还有必要培养他的专注力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普及这样一个科学常识:电视屏幕是每秒二十四张的连续画面,眼睛无法倒退回去寻找前面的信息。换句话说,来自电视节目里的声光音效,再加上应接不暇的画面,只需要人脑短暂的专注力,而之前提到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在此时是根本无法派上用场的。

可是,听故事对于孩子来说,由于他们面对的是既没有声光音效,又没有快速转换的画面,只是许久才翻一页的绘图,所以,当孩子处于这种静态的活动中时,势必会需要较久的专注力。

然而,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机会接触这类静态呈现又需要专注力阅读的书本,反而总是让电视或电子游戏来填补他们日常生活的空当,那么,久而久之,等孩子入学后,当父母发现孩子没有专注的学习能力,很难应付多样的学习环境时,恐怕那时处理起来就十分棘手了。如此说来,这到底是孩子的错,还是父母的疏忽呢?◎好故事讲出阅读习惯

通过故事对孩子进行阅读教育,能够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使他们较早地获得独立阅读的能力,而且更能为其今后终身学习所需要的阅读预备技巧。

故事讲得愈多愈久,孩子愈能体会阅读之乐

一位妈妈曾发过这样的感慨:会画画的人,可以用创作丰富人生;会弹琴的人,可以用音乐滋润生活;会阅读的人,可以永远不会寂寞。画画、弹琴似乎可以靠后天努力养成;那么,爱上书、喜欢上阅读呢?到目前为止,坊间好像还没有这样的才艺班,教出这样的孩子自然也成了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愿望。对很多父母来说,为了让孩子学才艺,即便花再多的金钱都无怨无悔,那么更重要的阅读习惯又该如何养成呢?

书和孩子不是天生就会互相吸引的,大人帮孩子讲故事书,就跟商品做广告一样,只要广告播得够好、够久,我们就会越发认同这个产品。同样的道理,只要父母的故事讲得够多、够久,孩子就愈能体会书本带给他们的愉悦感受。这么看来,让孩子爱上书本、主动阅读的秘密就在于父母要不间断地帮孩子讲故事书,而且愈小开始愈好。请记住,老天爷是不会平白无故送给我们一个天生爱书、喜欢阅读的孩子的。从现在开始,采取积极主动的做法,这才是造就成功的基石。

拿书“念”给孩子听,远胜过“叫”孩子自己看“汉语拼音学了这么久,怎么还是光看图、不读字呢?”“老师规定的图书馆借书,明天就要还了,怎么连看都还没看一眼呢?”面对没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大多数父母在这种时候都会心急如焚。

不过,俗话说得好,“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与其光用嘴巴“叫”孩子去看书,倒不如直接拿本书“念”给孩子听。任何优良的教育方式都是无法速成的,只要我们持续地讲故事书给孩子听,一旦启动了“自动自发阅读”的开关,那么,父母只要顺水推舟,确定孩子身边的阅读书本不虞匮乏,让孩子受用一生的阅读嗜好就是我们做父母的所能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1.3 那些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们

◎讲讲故事,喂喂奶

宝宝在吃奶的时候是不是还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也许不少家长都或多或少地有过这样的疑问,作为一个妈妈,奶也喂了,尿布也换了,能变的把戏都耍过之后,妈妈和宝贝,大眼瞪小眼,要怎么才能好好地过日子呢?

把故事书当牛奶,“喂”给孩子听

专业育婴师给出的建议是,只要孩子还在用奶瓶喝奶,都是让他们爱上书本的最佳时机。一天24小时里,孩子除了喝奶和睡觉,其他时间通常都是处于非静止状态,所以只要孩子愿意平躺下来,大人就不妨赶紧挨着他们躺下,然后一本接一本地给孩子念故事书。而且趁这个机会,大人也可以赶快休息一下,等会儿才有体力继续作战。更重要的是,在宝宝很小的时候,他们的大脑是在很快地记忆的,这种做法往往会出现很好的效果哦。

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她事业最飞黄腾达的时候,放弃了工作,心甘情愿地回家专心做起了全职妈妈,就连身边的家人、朋友都没有想到她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刚开始,亲戚朋友时不时地会带着狐疑的眼光问这位妈妈:“这样的生活不会觉得无聊吗?一天接着一天又是怎么度过呢?”“无聊?”这位妈妈反问对方,“全职妈妈比上班还辛苦,不累出忧郁症已属万幸,怎么可能会有无聊的时候呢!”

的确,在很多旁观者看来,怎么好好过日子同时又能兼顾孩子的学前教育是一个摆在全职妈妈面前的大问题。然而,这位全职妈妈却自信满满地告诉那些关心她的人:“因为我发明了‘喂孩子故事书’的方法。”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发问了,故事书又不能吃,要怎么拿来“喂”孩子呢?每当提起这段经历,这位妈妈总会无不感慨地说,“把故事书当牛奶‘喂’,照三餐外加点心和宵夜,每天念给孩子听,大概没有人会像我这样了。其实,说真的,很多时候奶也喂了,尿布也换了,什么都不会做的婴儿还是眼睁睁地望着你。对我来说,这种时候给宝宝念故事书就是打发时间,而对孩子来说,则是蕴涵了无限可能的教育功能。这么简单好用的方式,何乐而不为呢!在我们家,常常是孩子喂自己牛奶,我则‘喂’他故事书,结果往往该喝的东西早已喝完,孩子却一点也不想起来,因为小家伙实在是太享受了。而且一边喂奶、一边看书,顺带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孩子常常不知不觉地就把奶喝光了,不会因为其他事情分心而无法喝完牛奶。”就这样,直到孩子上小学前,这位妈妈依然坚持平均每天“喂”一个小时的故事,而且中间从未间断过。

或许又有人已经在想了:“这个妈妈不会是在乱讲吧!”其实,会有这种疑问的人,一定是没有“专心”地带过孩子。要知道,这些时光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流淌的,没有人强迫妈妈念,也没有人强迫孩子听。故事书之于孩子,就如阳光、空气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这位母亲只不过是找到了一个妈妈和孩子彼此都喜欢的生活方式而已。事实上,更微妙的是,这些在不知不觉中溜走的“听故事书”时光,在孩子的生命历程中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如果妈妈是喂母乳呢,又怎么做到一手喂奶、一手拿书呢?那就专心享受当下吧。喂母乳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亲子时光,这样的时间稍纵即逝,而且一去不复返。所以,请各位母乳妈妈记住,一定要以自己的直觉来变通着做,好好地专心享受它,千万不能死守着书上所说的来做。◎“我被儿子的文字给震慑住了”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成长;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这是很多教育学家给为父为母的一个提醒与叮咛。但是,学习热忱呢,孩子的学习热忱又该如何培养呢?

儿子自动自发,学习热忱高

有位妈妈对儿子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可是,从儿子上小学一年级起,她却刻意放手,让孩子独自成长,只丢给孩子一句话:“需要妈妈帮忙,随时来找我。”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每天早上孩子会听闹钟起床,回家后自觉写完功课,连考试都会自己准备。后来,这种教育方式一直持续了三年。在这期间,孩子基本上没有找过妈妈,可能是因为一找妈妈就免不了被唆,所以就能免则免。妈妈也继续坚持她的“放牛吃草”政策。

虽说到了三年级,课业愈来愈多,当然也愈来愈难,但是孩子的学校生活和学习进度却完全不用妈妈担心,因为她相信孩子的学习和成绩只能靠他自己的力量来累积,妈妈是逼不出来的。

在这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当儿子快念完小学一年级时这位妈妈突然发现,一直只看故事书插图的孩子开始主动阅读文字了,而且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只要大人在家里准备足够多的书,儿子总会很有主见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来看。

就在身边很多家长朋友为自己的孩子缺乏阅读兴趣而担忧的时候,这位妈妈却表现得非常轻松自如:“孩子爱不爱看书,已不再是我需要担心的问题了。”尽管那时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晚学拼音符号,但是这丝毫无碍于儿子想要以文字表达、抒发内心感受的热忱。不久后,这个孩子还主动为自己准备了一个日记本,也常常会在小便条、小卡片上写些什么,以此表达自己对父母和老师的想法和心情。

这位妈妈回忆道,记得有一次,儿子与朋友家的宠物小狗玩了整整一个下午,当天晚上就要求我们也让他养一只。由于儿子从小就有皮肤过敏的问题,所以,我们没有答应他。但是,儿子却为此哭得泪流满面,伤心之余,只见他无助地坐到桌前,边哭边写着什么。等儿子写好后,只见他把信放入信封,从门缝塞进我的房间。打开信封,这些字跃然眼前:“我爱小狗,就像我爱你和爸爸一样……等我长大,可以养小狗吗?”看到这里,我几乎被儿子的文字给震慑住了,一时间,那种感动甚至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最终,尽管这位妈妈依旧没有允许孩子养小狗,因为在她看来,毕竟感动是一回事,而养小狗是另一回事。但是,孩子在看故事书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对文字的热忱、勇于抒发内心感受的举动却是令她久久难以忘记的。◎孩子的心其实很细腻

有位妈妈从女儿出生起就每天至少抽出一个小时读故事书给她听,8年下来,从未间断。面对身边不少亲朋好友的疑惑“我的孩子怎么说都不听,怎么你的孩子这么受教呢”,这位妈妈坦言道:“读故事书给孩子听,点点滴滴,就是爱的储存!各种道理不用我说,书里都有。勇敢、自信、独立、勤劳……哪里还用家长费心讲道理?孩子的心其实是很细腻的!”这位妈妈说起一个故事,令大家无不钦佩她的智慧与远见。

大手牵小手的亲子之爱

记得女儿念小学二年级时,学校举行了一次室内攀岩活动,看着三层楼高的攀岩场,男孩子们跃跃欲试,而从小就爱运动的女儿更是兴奋不已。

没有攀岩过的我只能猜想三层楼看似不高,但仅凭一根绳子绑着,即使不会掉下来,那种晃晃悠悠的感觉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也够有挑战性了吧。不出我所料,没爬多久,孩子们哭的哭、喊的喊,几乎没人能爬上三分之一的高度。最后,终于有两个同学爬上了最顶端:我的女儿和她大姨家的弟弟。

看到这一幕,不只我这个做妈妈的,就连在场的其他同学还有老师们都以我的女儿为荣。可是,我们并非运动世家,缺少这方面的遗传基因,这对姐弟俩是怎么爬得上去?为此,我一直感到很纳闷。在没有找到答案之前,我突然想起了这样一些小故事。女儿从进幼儿园起,我就每天风雨无阻地接送她。后来,女儿念了小学,即使步行只需几分钟,只要我的时间允许,我依然坚持这一习惯。曾经,不少人为此而质疑我,觉得这样做实在是太娇惯孩子了,其实,只要有时间,我总会这么做,因为我实在是爱极了那种大手牵小手、边走边聊天的感觉,而这样的时光又总是让我异乎寻常地珍惜。

记得一天早上,我、女儿,还有女儿的同学,也就是大姐的儿子,三个人出门耽误了会儿,在离校门口大约50米时,看到在我们前面赶着上学的小朋友纷纷跑了起来,原来学校的侧门就要关了,这对姐弟俩二话不说也向前冲。当时,不赶时间的我也跟在后面急匆匆地奔跑起来。

眼看着,其他小朋友都从半掩的校门里冲了进去,而他们俩突然停了下来,回头望着我,直到我气喘吁吁地跑到校门口,他们俩亲了亲我的脸颊,才慌里慌张地在校门即将关上的前几秒冲进校园。这对孩子对我的关怀之情显而易见。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孩子,而他们反倒成了父母!

在当时那种紧急时刻,这对姐弟俩为什么没有直接冲进校门?多年以来,我一直不知道答案,但又似乎找到了答案,当家长花钱、花时间让孩子学才艺、学语言、学奥数的时候,不妨多花些时间在故事书中树立孩子的好品格。要知道,好孩子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从未间断过的“动作”

念故事书给孩子听,不但能帮助孩子养成好品格、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习能力,而且还能让父母感受到充分的爱与关怀。尤其是那些从孩子一出生,就一直进行“喂故事书”的父母,在付出的同时,更能得到孩子最直接、最真诚的回馈。下面这个故事就能说明这一切。

叫人放心的一对儿女

从孩子出生到当下,芳给孩子“喂故事书”的活动一直进行着。她记得第一次到幼儿园参加家长会时,当班主任老师娓娓述起女儿在园里“守规矩、善解人意、人缘好、学习专心”的种种表现时,虽说这些话令她放心不少,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免会猜想,老师应该是为了奖励妈妈的辛苦,在说好听话吧。但是,班主任老师却突然话锋一转:“虽说我已经有儿子了,而且都已经读小学了,可是,我却还常常想,如果能再生一个女儿的话,我真希望她能像你的女儿一样。”听了这番话,让芳一瞬间感动得无言以对。

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幼儿园每年两次的家长会一路参加下来,这样的肯定与表扬还真是不少。甚至于,到了后来,只要芳一走进儿子的教室,连招呼都来不及打,老师们就会来一句:“如果全班二十几个孩子都像你儿子,我就太高兴了!”事实也的确如此,芳的儿子人缘好,有领导能力,会替同伴解决纠纷,会主动帮助老师,诸多表现加在一起,总会让老师赞赏有加。尽管此时的芳还很疑虑,在她看来,第二个孩子已经有点“照猪养”了,但是老师的意外称许,还是让芳深感欣喜和欣慰。

请再次注意这个重要的信息:在孩子成长的这段时期,这位妈妈“喂故事书”的活动,还是一直没有间断过。

第二章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先做会讲故事的父母

培养孩子的完美情商,只需要一个滋养心灵的好故事,而改变孩子的一生,只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好父母!

2.1 不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故事

——怎样为孩子选故事◎0~1岁

对于这个年龄的婴儿来说,最熟悉也是最重要的当属爸爸妈妈的声音,这种时候,大人读什么书都没问题,只要在读的时候充满爱与温情就行,而这种举动总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情商。

随着孩子的日渐长大,我们会发现那些颜色鲜明、图画清晰的卡片或是书籍往往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其实,这是孩子尝试在各种事物中建立联系。这种时候,大人一遍又一遍地给孩子指认卡片,并且发出声音时,就是在帮孩子建立这种关联。当然,你的坚持与付出更会在无形中影响宝宝情商的发展。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一天到晚咿咿呀呀个不停。不过,对于这些尚且不会说话的宝宝来说,能够对其视觉和听觉产生深刻而美好印象的读物却是他们的最爱哦。换句话说,父母恰当地给孩子提供卡片、认物画册、玩具书,或是音质优美的CD和内容温馨、画面清晰的VCD这些“玩伴”,总会在游戏互动中提高孩子的情商。◎1~3岁

随着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认可培养孩子的情商应该成为早期教育的大方向。对于1~3岁这些完全“活在当下”的孩子来说,最合适不过的情商教育素材则莫过于简单易懂的小故事了。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孩子性格的形成,思维能力、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形成,所有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可以在3岁时就进行。而不失深刻意蕴的情商故事,在带给孩子愉悦视听享受的同时,更能让他们从中品味探索发现的乐趣,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体会团队合作的力量,培养日常生活中的正义感。总之,这些最美的故事在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带领他们快乐享受童年生活方面,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3~6岁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阅读习惯从开始能够一边看图,一边用手指说明文字,并且口中念念有词,到更加倾向于选择文字比例大的图书,而且有的五六岁幼儿甚至还可以根据所认识的汉字,结合图片进行理解,文字在阅读中发挥了更进一步的作用。此时,大人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简单的童话故事、自然故事和回忆性故事。

童话故事可以是那些甜蜜的、简单的故事,简短、美好就可以。

自然故事,取材于大自然,讲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动物、植物之间的故事,或是这些动物、植物与人之间的故事,内容一定是简单、重复、有韵律的,当然,也可以根据情节来编成歌谣吟唱。

回忆性故事,则是成年人回忆自己生活经历中的一些有趣场景,“我小时候啊”,“记得当年”,等等。切记,描述一定要简单,这样在孩子那里才会成为好玩儿的故事。◎6~8岁

对于6~8岁的孩子,可以听一些更加复杂的故事,比如,《格林童话》那样的民间传说、寓言、传奇以及神话故事,而6岁之前就不适合听这些故事了,因为这些故事总是含有大智慧和深刻的道理,大一些的孩子还能明白,而小一点的孩子就很难明白了。提前给他们灌输不恰当的养分,只会造成“消化不良”,甚至带来不利影响。而且在这一时期,继续给孩子讲这些故事,也能为今后高年级学习植物学、动物学、地理和地质等科目打下一个很好的科学基础。另外,在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讲故事时,切记不要戳破故事的意义,也不要去考问孩子,请相信也请放心,孩子理解的远远比你想象的多。◎9~11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与世界真正分离。在此之前,他们跟整个世界是一体的,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不许大人跟他们有不一样的观点。然而,当孩子到了9岁左右,开始突然意识到,他是他,你是你,世界是世界,妈妈不是永生的,人也是会死亡的。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这些变化标志着孩子作为人进行思考的起始,学会把自己和世界分开了,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孩子过了9岁以后,会经历一场危机,开始不再相信童话和传奇故事,经常会追问故事是不是真的,或是里面的角色是不是真的,而且他们还会感到孤独、无助、恐慌,甚至还会由此产生一些身体方面的微恙。可以这么说,曾经那些飞在天上的小精灵,现在终于开始降落人间了。

因此,在这一时期,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些创世纪的故事,比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因为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开始客观地看世界、理智地思考世界了。当然,他们也会想:“我们人类是从哪里来的?我是谁,我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是什么位置。”

与此同时,家长在给孩子编故事的时候,尽管角色是可以编的,但是里面的内容,尤其是地理常识、动物的生活习性等必须是真实的,像之前那些天马行空的“胡编乱造”,比如桌子会飞、茶杯会成飞船,就需要暂时停止了。

另外,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需要偶像,可以读一些值得崇拜和效仿的英雄人物,像英雄故事、圣徒传奇、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往往会为了一个理想或目的,战胜自己的恐惧,努力去搏斗、去争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这个时期儿童的精神需求。◎12~14岁

这个年龄的孩子开始逐渐形成抽象思维,会思考事物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适合他们的故事书可以从童话、神话、传奇的世界,逐渐过渡到现实的物质世界,再加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系统地学习本土历史和世界历史,可以听历史人物传记,像孔子或是恺撒大帝,等等。

很多孩子在听的时候,往往表现得非常入神,一会儿睁大眼,一会儿倒吸一口凉气,一会儿又惊呼“真的吗”。当然,对比这些回应如此积极而且极富戏剧性的孩子,还有一类孩子,即便没有做出任何明显的反应,但是他们的内心照样是在认真地听呢,家长也万万不可忽视啊。

2.2 讲故事的时间,就是爱的时间

——怎样为孩子讲故事◎先学念故事再学讲故事

会讲故事的大人,一定要先学会念故事,这里有两个阶段需要注意:其一,口语阶段;其二,照本宣科阶段。

怎么念最能让孩子接受

口语阶段:孩子1岁以后,大人要先很快地浏览故事文字,消化之后再用自己的口语说出来,这是因为口语就像我们平常跟孩子说话一样,最容易被孩子接受。反之,如果在孩子的理解力还不够强的情况下,从一开始就照本宣科地念故事书的文字,由于文字的叙述要比口语更难理解,所以就很难有效地激发起步阶段的孩子对故事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故事内容一定要简单,这样父母边看边说才不会成问题。给孩子念故事时,除了抑扬顿挫要明显之外,还要加上一些辅助音效,只要遇到故事中会发声的动物或东西,就要尽量叫上两声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另外,父母不要觉得孩子还不太会说话,为了省时间就匆匆跳过某些细微的情节,其实,此时的孩子已经具备理解事情的能力了,只有有头有尾的故事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最后,还需注意一点:给孩子念故事书一定要耐心引导,不要一发现孩子突然不爱听大人说故事了,就任意断定孩子是不是不爱书了。请记住,只要父母的耐心超过孩子,没有孩子是不喜欢书的。

照本宣科阶段:当你确定孩子已经爱上书本,不管你怎么念,念得有多无趣,孩子都爱听的时候,就可以完全按书本内容,一字不漏地照念了。在这个照本宣科的阶段,你只需要像小学生念语文课文一样,一字不落地念给孩子听就可以了。在你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很快就会发现,孩子根本不在乎技巧的单调不单调,只要故事好听,只要他们喜欢那个故事,总能听得津津有味,而其他事情都不是问题。不过,也千万不要觉得照本宣科念故事书原来比用口语的方式来得轻松一些,其实,念故事书本来就是件很耗费体力的事情,既要念得有精神、有活力,还要不时地回答孩子的问题,然而,只有信心满满的家长,才能享受到过程中那份甜蜜的负担吧。◎念故事的时候,大人自己也要听

当父母给孩子念故事书的时候,有多少人敢说自己也在用心听呢?恐怕,敢这样回答的家长没有多少吧。

大人用心听,孩子更有兴趣

很多时候,大人给孩子念故事书时,往往是自我矛盾。一方面,大人会强词夺理地说:“从我自己嘴里念出来的东西,我怎么可能没听到呢?”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可能又是完全存在的。虽说父母的嘴巴一直在念,但是一旦问他们讲了些什么,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原来这些父母是边念文字边想自己的心事了,心思完全没有跟着故事走。

其实,虽说念故事书时,是父母在念,孩子在听,但是却不是单向的活动,而是一种亲子的互动与沟通。如果父母能够调整步伐,放空心思,让自己也融入故事中,帮孩子念的同时,自己也要听进去,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原来孩子对故事的感动,我也感受到了;原来孩子很喜欢这个小主人公,我也喜欢哦。”事实上,这种通过故事书分享到的感受,正是亲子之间一种难能可贵的交流。所以说,当家长下次再给孩子念故事的时候,大人自己也要用心去听,如此一来,不仅父母可以从中获得亲子情感上的慰藉与满足,而且更能激发孩子对故事的兴趣与热爱。◎注重故事让孩子入睡的功能

故事的功效之一就是让听众的心灵进入睡眠状态,这一点对孩子同样重要。当你关了灯,孩子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一个适合他年龄段的故事总会让孩子进入甜蜜的梦乡。

故事让孩子安然入睡

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睡前跟孩子“亲子阅读”的时候,越读孩子越兴奋,一个不够,两个还不够。最后,把大人读累了,把孩子读累了,才算结束。其实,故事的一个功用就是辅助孩子安然入睡,要不,为什么我们大部分的讲故事时间都是在睡觉之前呢?

可不要小看孩子的睡眠,不单单有长身体的作用,而且还能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要知道,人在睡觉的时候,大脑也是在活动的,它要对白天的活动进行梳理,吸收有益养分,摒弃无益垃圾。

所以说,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有规律的作息。然而,在睡前给孩子讲有意义的故事,他们就会把这样的情景带入梦乡中,大脑和心灵进而就会在梦里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因此,我们让孩子带着什么去睡觉是非常有意义的。◎重质量而非数量

我们常说,“爱孩子就要读懂他、信任他、理解他、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陪孩子一起长大”,同样,给孩子讲故事时,在读懂和理解的基础上,更需要你的耐心和专心。

孩子为什么百听不厌

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起码讲三次,最好讲一个星期,小一些的孩子听一个星期都听不够。重复的故事形成一种天然的韵律,辅助孩子的健康成长。

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候,一本书,孩子看了不下一百遍,书都要翻烂了,可还是看不够;讲到上一个情节的时候,孩子马上就能想到下一个情节。你可能都觉得好无聊啊,讲得都滚瓜烂熟了,孩子怎么还要听?其实,大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一本书,要是你觉得好看,就算别人都说“好烦啊,怎么还看呢”,恐怕你也不会停下来。

其实,对于幼儿来说,之所以喜欢听已经听“烂”了的故事,是因为当他们熟悉了这些故事之后能够从中获得理解的满足,感到很亲切。因此,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一定要记住,要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问问那些看了不止一遍《红楼梦》的人吧,恐怕十有八九会告诉你:“我看的是质量而非数量。”的确,这种体验总会在一遍又一遍的反复中,给人带来身心的享受,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

对于0~12岁的孩子,尤其是刚生下来的时候,有一个很有趣但是又万万不可忽视的现象,那就是孩子的心跳和呼吸是不规律的,小小的婴儿很有可能会在睡觉的时候忘记了喘气,心跳也是乱乱的,而且跳得非常快。换句话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调整心跳和呼吸的频率,让呼吸、心跳变得规律。而家长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讲重复性的、可预见的、没有意义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他们建立呼吸和心跳的规律,这种帮助对于非常小的孩子而言意义就更大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渴望家长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自己百听不厌的故事。◎引导孩子唤起内心的画面

很多家长常会有这样的疑问:“怎么给孩子讲故事,才能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呢?”现在就告诉你吧,帮助孩子形成内心图景就是其中之一。

从一堂冥想培训课说起

参加过冥想培训课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感悟:当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空灵静谧的音乐,在培训师一番“别有用心”的话语的引导下,我们会更加专注于自身的呼吸与意识,于是,在某一个瞬间,我们会深深地感知到生命本身的至纯至净,找到心灵的平衡。

听者之所以会对培训师的话语产生共鸣,无不与这些文字在脑海中唤起相应的画面有关。那时那刻,在你的脑海中或许会闪现出远在千里之外白发苍苍的父母,或许会闪现出各奔东西的昔日同窗好友……总之,恰恰是这些最真实又最朴实的思念与牵挂促动了我们内心深处最脆弱的那根弦,而浮现在脑海中的这一幅幅画面就是我们的“内心图景”。

对于听故事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大脑会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要积极地思考,去解码他听到的话,但是文字是死的东西,只有在脑海中唤起相应的画面才是有意义的,这一点不仅对成人,对孩子而言更是如此。如果文字不能唤起相应的画面,那么,它们对我们来说无异于乱码。尽管表面上看,孩子能念得很流利,听上去好“聪明”,你也觉得有面子,但是,终究没有丝毫意义,而且还会占用孩子宝贵的脑细胞。

不过,相比文字带给孩子的视觉刺激而言,听觉刺激才是更有效的,尤其是在孩子没有受到其他环境的干扰下,他更会把听到的语言根据他以前的体验在脑海中形成一幅专属自己的画面,这种效果远胜于看文字,或者看别人创作的一幅图画。相反,如果孩子只是跟着成人看了图,甚至是认了字,但是没有形成自己的内心图景,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很荒芜,在形成自我意识的时候,就会产生障碍,也难以建立起独立的思维和判断。

事实上,孩子听故事的经验丰富了,自然会积累起很多属于他自己、极其丰富的独特的内心图景,要想形成内心图景就必须动用想象力,而想象力则是创造力的源泉。所以说,内心图景对孩子至关重要,它更是孩子心理发展和智力发展的素材宝库。

这么看来,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不要刻意追求孩子看了多少幅图,认了多少个字,你要做的,只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让他们运用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形成自己内心的画面,即便是孩子听着听着就睡着了也没有关系。◎讲故事切勿急于求成

古人有句话,叫做“万物皆有时”,意思是说,要把什么时候该做的事情留到相应的年龄段去做,做事情千万不要急于求成。

急于求成只会事倍功半

为什么很多孩子7岁时解不开的奥数题,12岁的时候解开了,而且还易如反掌。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教育孩子万万不要着急,滋养孩子心灵的那些养分总会潜移默化地为他们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孩子讲故事也同样如此。

很多时候,故事书中的素材早已在孩子心里留存着了,正一点点地滋养着他们的心田,孩子一时半会不用它去“工作”,不是用不上,也不是它们一点意义都没有。可能几年之后,有一个机会来了,这个素材就派上了用场。反倒是那种急于给孩子一堆不能消化的符号,尤其是所谓的科学知识和一些概念的行为,会让他们陷入一团混乱的状态。

其实,孩子的发展是分阶段的,学龄前的时候,由于图像思维不够成熟,所以,给他们讲故事时,总会跟着大人的朗读,不停地手舞足蹈,不把动作做出来似乎就不能理解。到了一二年级的时候,由于之前的讲故事经历已经使他们在脑海里形成一些画面了,所以,此时你再给他讲故事,自然便会提取内心的画面。比如,当你讲到国王挥剑把龙杀死时,他不用起身“哗”一下做个挥剑斩杀的动作,就可以在脑海里想象出一个人挥剑杀龙的画面了。◎穿插儿歌、诗歌与歌曲

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身边很多人是不是因为记住了一两段儿歌或是几句诗歌就能回想起当年听过的故事,甚至于连听故事时的场景都会历历在目呢?或许很多人会点头,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儿歌、诗歌是故事中很重要的部分

儿歌、诗歌与歌曲是故事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当我们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穿插一些这样的内容,不但能增加故事的艺术色彩,渲染故事所需要的情景和气氛,而且儿歌、诗歌本身所特有的韵律与叠加,在帮助孩子在大脑中描绘影像、记忆故事的同时,更有助于扩充孩子的词汇量,这一点,尤其是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更为有益。

作为家长的你如果还在为自己缺乏“口才”和音乐方面的天赋而顾虑重重,进而不敢在孩子面前开口唱歌的话,那么,我们只能遗憾地说,你错过了在故事中开发孩子智力、培养孩子情商的大好机会。

因此,从现在开始,在你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只要里边有儿歌,就一定按韵律把它念出来吧,如果故事情节中提到“唱歌”,那就更要配个曲子把它唱出来了,无论配的曲子是舒缓的,还是轻快的,也无论你的歌喉是否圆润婉转,甚至于,即便唱走了调儿也不要紧,只要你肯迈出第一步,剩下的道路就好走多了。请记住,孩子们仅仅是因为你肯给他们讲故事而死心塌地地爱上你的。

当然,讲故事的技巧还远不止这些,在本书的第三章,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商故事,有针对性地帮助父母掌握更全面、更实用、更有效的讲故事的方法。

2.3 会编故事的父母,都能成为“故事大王”

——怎样为孩子编故事◎多读多看,编得得心应手

睡觉前,孩子是不是总会要求你给他们讲故事,做父母的想了半天,“编编编”,可是,即便编得自己都睡着了,孩子依然不满意、不尽兴,恐怕这种情况是很多父母都曾经历过的吧。可以说,怎样编故事是很多父母都觉得特别困难的一个问题。

多读多看,先“借”后编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多读别人的东西,多看别人的故事,时间久了,自然就会慢慢开始自己编故事了。不过,凡事都不能急于求成,循序渐进才能看到成果,编故事同样如此。

这里的“编”说得确切点就是“讲”,就是一定要给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但是前提就是一定要有心。很多刚开始学讲故事的父母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一个体会:很少能一下子就编出原创的故事来,这种时候,不妨先把一个现成的故事熟记于心,并讲给孩子听,当然一定是先消化了这故事,再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讲给孩子。不过,这种讲别人故事的方法,也并非生搬硬抄,需要有心的父母多看,扩大阅读面,不管是《格林童话》、希腊神话,还是中国的童话、神话、传说故事,统统都可以拿来通读。

以编情节简单重复、画面温馨和谐的睡前故事为例,大人首先要张开想象的翅膀,相信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要知道,在孩子的世界里,万物皆有灵,你编故事时也应该有孩子的想象力,给所有的东西都赋予生命,让所有东西都活灵活现起来。当你自己心里有底儿了,胆子也大了,渐渐地,孩子们自然就会给你鼓舞,而此时这种越编越有感觉的触动恐怕是最坚不可摧的力量了。

有了这股雷打不动的冲劲,接下来就可以从比较容易的动物故事这类题材入手。编的时候,你可以想象一下,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有着怎样的脾气性格,平时彼此之间又会用什么样的语言进行交流。想明白这些,有个两三分钟就能编个很简单的故事了。当孩子接受了你的故事,你自然就会更有信心继续编下去,到那时,说不准还会文思泉涌,一发不可收拾呢!而听故事的孩子,当其完全陶醉于这种场景中时,心灵自然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滋养。◎从自身资源中找素材

任何东西如果总是用同样的方式来表达都会显得很无聊,大人为孩子编故事时,也同样要注意这一点,巧妙利用自身资源,渗透在不同故事中的素材,就会有不同的作用。

巧妙利用自身资源

父母为孩子编故事时,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把自己的经历编进去。有的父母走南闯北,经历过不少事情,见过不少世面,这些难能可贵的经历都是故事中不可多得的素材;有的父母小时候偏爱过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也钟情过花花绿绿的小花小草,借着自己的回忆和描述,总会让孩子联想到一幅幅美好而有趣的画面。

如果这样你还觉得有难度,那么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你小时候的故事统统罗列一下,在什么地方做过什么,要知道,孩子是最爱听爸爸妈妈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了,相信很多早已为父为母的大人在你们小的时候,对此一定都深有体会吧。

此外,作为爸爸和妈妈,各自又有各自不同的优势,男人编的故事和女人编的故事肯定是不一样的。大胆、爱冒险的爸爸往往会编一些能够让孩子放声大笑、无比兴奋的故事,而温柔、细腻的妈妈则更倾向于给孩子编一些能够让他们沉静下来、安然入睡的美好故事。总之,讲故事本应就是父母亲的共同责任,当父爱的力量和母爱的力量渗透到不同的故事中,自然会起到不同的作用。◎给不一样的孩子,编不一样的故事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针对他们特点进行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的道理,给不同类型的孩子编故事也是如此。

编故事要因“孩”而异

孩子的年龄不同,进行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要有所不同。为孩子编故事时,针对自家孩子的年龄层次编不一样的故事就是一个基本的原则。

比如,给0~3岁的孩子编故事时,应该以歌谣为主,要有韵律,可以配合演手偶,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视觉积累还不够,有些场景尚且想象不到,配合上手偶的话,可以从视觉上起到辅助作用。当孩子有了对手偶的印象,就会辅助他们在脑海里形成相应的图像。相反,那些情节复杂的故事,则不宜讲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听。再比如,如果孩子已经八九岁了,那么就不要给他们编些特别小儿科的故事,一来孩子会听得没劲,二来也会让他们对父母失去信心,也不要编太多超自然“神奇”的情节,要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开始不相信童话了,大人应该在忠于自然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编撰。如果孩子年龄稍大一些的话,则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些关系复杂、情节曲折、动作幅度比较大的故事,不能再局限于小猫、小狗,取而代之的应该是飞机、火车、宇宙飞船这种重量级的东西了。

总之,给孩子编故事,一定要注意年龄层次,不能跨越年龄段,给孩子讲些不恰当的故事内容,而且尽管故事可以信马由缰地编,但是刺激性不要太大,功利性也不要太强。请记住,在最适合的年龄段,给孩子最适合的东西,才会带给他们最好的教育。◎和孩子们一起编

当很多家长问起那些教子有方的“金牌爸妈”时,他们总会给出这样一个相同的答案:“与其说我育儿有方,倒不如说我是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确,陪孩子一起成长,陪孩子一起经历生命的诸多体验,这样的神圣使命总会在无形之中让亲子受益匪浅。

享受亲子编故事的乐趣

陪孩子成长的过程,当然也少不了陪孩子一起编故事的乐趣。比如说,以睡前故事为例,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出主题,让孩子自己来决定故事里有哪些主人公,他们各自叫什么名字,是什么颜色。这种时候,请家长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理智思维去评判孩子的天真想象,即便从他们嘴里听到绿色的小狗、紫色的兔子这些新新词汇,也要表现得非常自然。要知道,正因为孩子参与了编故事,所以他们才感觉这些故事特别亲切,编起来也更加投入。

另外,在编故事的过程中,因为是互动的,再加上现在的孩子信息量都非常丰富,所以,他们很可能会突然提出一些问题,甚至于让你都觉得很难应付,这就需要做家长的要有一定的智慧了。也许,你的故事可能会绕个小弯,回到自己一开始编的大结局;也许,也有可能是南辕北辙,编到后来你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无论结局如何,这都不要紧,重要的是孩子能够参与其中,这样的结局起到的作用必定会是事半功倍的。

总之,陪孩子一起编故事,也许情节非常简单,甚至于几乎没有什么情节,但是编故事本身所蕴藏的温馨美好的感觉,相信每位父母和孩子都会受此鼓舞信心百倍地编出一箩筐的故事来。

第三章 这样讲故事,培养孩子的完美情商

阅读是心灵的吸收,故事是浓缩的世界。对孩子来说,好故事就是伴随他们成长的精神食粮,每个故事都是一次爱的升华,每个故事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请记住,别急着验收孩子的成果,幸福绝对会在不起眼处等着你。

3.1 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

自信心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基石,是学习过程中的润滑剂,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勇气。在故事中,让孩子学会辩证地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他们才会在不断地尝试、探索与创造中,证实自己,增强自信心。◎自信心是情商的第一要素

要想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那么就要从小抓起孩子的情商培养,而培养情商的第一步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自信与情商有很多方面的关联。自信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人际交往、一个人的表现力、一个人遇到困难时的态度,等等。

同样,自信也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一个坚信自己能够成功的孩子,当其面对一件事情时,能够努力地去完成,即便遇到困难,他也不会怀疑自己,而是绞尽脑汁、继续努力;即便遭遇挫折,他也不会灰心,相信这是暂时的,只要从教训中获取经验对自己进行调整,最后便会获得真正的成功。

然而,现实生活中,令很多父母感到头疼的是,孩子的许多表现并不是那么自信。比如,有的孩子在家人面前还表现得夸夸其谈,可是,一到公共场合就成“哑巴”了,让他发言就紧张,脸憋得通红,心怦怦直跳;有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加入新集体,面对陌生的人群,就算他有兴趣加入,但是往往害怕其他人会不接纳自己,结果,没有勇气与陌生人交朋友、一起玩;家里来客人了,爸爸妈妈忙着招呼客人,有的孩子却常常躲到大人身后,不敢和客人打招呼,表现得十分害羞。

当不擅教育的家长看到孩子这些不尽如人意的表现时,往往就会唠叨自己的孩子不会人际交往,在公共场合不敢表现自己,遇到困难胆怯、害怕,甚至还会不顾孩子的自尊心,说出这样的话:“我的孩子,不行……”“我的孩子不像人家的孩子,能怎样怎样”“你看人家×××多聪明……”家长希望孩子充满自信、心态阳光地积极面对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说来说去还是自信心不足,而根源偏偏就在于家长的不当教育,严重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就算脑子再聪明、反应再敏捷,一旦遇到困难或是挫折,是很容易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

所以说,培养情商之前就努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吧,因为自信才是情商的第一要素、成功的基石。◎用情商故事和孩子谈谈心

推荐故事一:丑小鸭变白天鹅

每个孩子都想做个爸爸妈妈心中的乖宝宝,而鼓励与表扬又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动力,所以爸爸妈妈们,请不要吝惜你们的赞美与鼓励!在一个美丽的夏天,鸭妈妈生出一只又大又丑的家伙——丑小鸭。动物们见了这只丑小鸭,窃窃私语地说:“快来看呀,这只鸭子,长得好丑啊。”动物们不光说它丑,还想方设法地欺负它,这让丑小鸭觉得很难过,它决定离开这个地方。

孩子进入幼儿期,可多选择一些童话故事,家长给孩子念到这里时,除了要抑扬顿挫外,还要加上一些辅助音效,把动物们之间的窃窃私语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后来,丑小鸭费了好大力气,游到一个住着野鸭的沼泽地,可是,倒霉的是,它差点被猎狗给抓走了。有了这次经历,丑小鸭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它又跑进了一家农户的屋里。可是,这家农户的小猫、小狗,还有母鸡都瞧不起它,于是它又懊恼地走了。不过,就算经历了这么多挫折,丑小鸭依然怀着美好的愿望。最终,通过它自己不懈地努力,终于发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变成了一只令人羡慕的美丽的白天鹅。

丑小鸭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就好比孩子成长路上的一次次努力与付出,即便是再简单的吃饭穿衣,父母也不要事事代劳,而是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事,就算做得不好或者失败了,也不要加以指责,而要肯定孩子的行为,告诉他,只要有自信,照样可以像丑小鸭一样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推荐故事二:毛遂自荐

学会自告奋勇,才能让才华显现,而一个自信大胆的人才会有此能力和魄力,下面这则故事中的毛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战国时,秦国军队包围了赵都邯郸。赵王情急之下,指派平原君去说服楚王与赵国结盟,协同起来解救赵国。平原君收到命令后,打算从手下三千多门客中挑选二十名随从,但是挑来挑去只有十九人符合要求。就在这个万分紧急的关头,一位名叫毛遂的门客自我推荐说:“让我去吧!”平原君不屑地笑了笑:“有本事的人,无论他到了哪儿,都会像锥子放在布袋一样,露出尖锋来。你已来了三年,还没听谁说起过你的大名,可见没什么才能啊。”毛遂认真地说:“如果我早被放在布袋里,那么,我早就脱颖而出了,岂止是露出一点尖锋呢!”见他这么一说,尽管平原君还是有些怀疑,但还是带着毛遂一行人来到楚国。到了楚国,平原君与楚王商讨了出兵救赵的事宜,从早晨谈到中午,楚王还是没有同意。十九个门客颇为着急,但却没了主意。毛遂看时间不等人,一手提剑就冲到楚王面前,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一番非常精辟的分析。楚王听了毛遂的这番话,连连点头,最终答应与赵国订盟,马上出兵解赵国之围。后来,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更是待毛遂为上宾。

对于抽象思维逐渐形成的孩子来说,应该适时让他们接触一些国学故事,从童话、神话、传奇的世界里,逐渐过渡到现实的物质世界,而且这则故事也能潜移默化地教导孩子做一个大胆自信的人。比如,老师上课提问时,要勇于回答;评选班干部时,也要勇于自我推荐。

推荐故事三:一次次的演说

说话,尤其是当众讲话,是一项技能,如果孩子尽早具备轻松自如地当众讲话的能力,势必会让他受益终身。不过,正如任何技能的习得离不开反复训练一样,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对培养孩子当众讲话的能力还是大有裨益的。美国总统林肯在初次登上政治舞台时,表现得非常不自信,他甚至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开口讲话,在其第一次面对公众演讲时,更是紧张得脸色发白、膝盖颤抖,仿佛随时都有昏倒的可能。尽管如此,这位大人物也并没有被这种恐惧所压倒。在他看来,紧咬牙关讲完一个长篇演讲只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然而,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才会在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做到自我调节,增强自己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于是,林肯决定做第一次政治巡回演讲的时候,一开始只做一些简短的演说,这样他就不至于过于紧张,能够尽量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林肯的经历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先从容易的做起,让一次次的小成功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自信。时间久了,我们就会把自信养成一种成功的习惯。林肯的这一方法还的确很管用,伴随着一次接着一次的简短演说,这些小小的成功逐渐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以至于后来,公共演讲成了林肯非常擅长的一项工作。

对于开始系统学习本土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孩子来说,要多了解一些历史人物传记,一来可以满足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精神需求,二来可以培养孩子思考事物之间逻辑因果关系的能力。

推荐故事四:升起的黑色气球

气球的升起与它的颜色无关,只是因为里面充满了氢气,而一个人的成败不是因为种族、出身,更取决于你的心中有没有自信。下面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充分的自信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才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一个公园里,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正推着货车朝一帮孩子们走去。看到这位推着五颜六色气球的老爷爷,几个白人小孩一窝蜂地跑了上去,每个人买了一只气球,蹦蹦跳跳地追逐着放飞的气球跑散了。这时,随着这些白人小孩的身影渐渐消失,一个黑人小孩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只听他用略带恳求的语气,低声问道:“您能卖给我一个气球吗?”“当然可以,”老人慈祥地打量了眼前这个小男孩,语气温和地说,“你想要什么颜色的呢?”这位黑人小孩鼓起勇气说:“我要一个黑色的。”老人诧异地看了看这个黑人小孩,随即递给他一个黑色的气球。黑人小孩开心地从老人手里接过气球,小手一松,气球一下子就在微风中冉冉升起了。看着气球冉冉升起,老人用手轻轻地拍了拍黑人小孩的后脑勺,颇有感触地说:“孩子,记住,气球能不能升起,不是因为它的颜色,而是因为气球里面充满了氢气,取决于它的内在。”

在很多自卑孩子的潜意识里总觉得“我不行,我会失败”,家长为此也忧虑重重。其实,孩子给自己输入越多的负面信息,就越会让自己陷入自卑的情绪中。相反,如果家长经常积极及时地鼓励孩子向潜意识输送这样的信息:“我能行,我一定会成功的。”他们自然就能学会自我鼓励,自我调节情绪,自信心很快也就树立起来了。黑人小孩似乎明白了什么,点点头,高兴地走了,这个黑人小孩便是后来的美国第44届总统奥巴马。

这个故事非常适合引导在失败中自暴自弃的孩子,告诉他们“要抬起头来走路,只要努力,下次一定会成功”。◎父母有办法,孩子高情商

既然自信是情商的第一要素,那么,又该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呢?

多鼓励,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孩子的自信来自成长感、价值感和胜任感。而赞美、肯定等鼓励性的语言、动作最具神奇的功能。因此,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经常告诉孩子,你在长大、在进步;你是有用的、被需要的、被喜爱的;你是有能力的,会做越来越多的事情……时间久了,孩子的自尊心会得到满足,会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树立起自信心。

多尊重,帮助孩子积累自信。孩子从小受到来自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是其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前提,而一个得不到别人尊重和信任的孩子是不会有正常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因此,父母要时常检点自己的言行,是否经常埋怨孩子“没出息”“不成器”,是否当众嘲笑孩子“幼稚”“愚笨”,等等。虽说父母的做法有时是无意的,但是这种消极的评价无疑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带来严重伤害。所以,作为父母应当尊重孩子作为家庭一员在家中的地位,应当听听孩子自己的意见。如此,孩子才会体验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体验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尊重和信任,自然也就能形成健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多实践,帮助孩子培养自信。自信心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家长都应为其创设一些自我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说,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帮父母买东西、做家务等;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互相交流,向他们介绍自己喜欢做什么、做什么最好,这种活动不但能使孩子明确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更能激发他们的自信,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

多引导,帮助孩子恢复自信。现如今,很多孩子都在过分溺爱中成长,生活自理能力都较差。一旦孩子离开家人的帮助,什么都做不了。因此,家长要引导、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吃饭、穿衣、系鞋带、整理床铺等。这样孩子才会在动手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在成功的愉快体验中恢复自信。

总之,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在一点一滴、循序渐进中逐步进行的。

3.2 乐天派的孩子情商更高

乐观是一种性格倾向,但凡乐观的人都会看到事情有利的一面,期待更有利的结果。也许,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乐观,有些孩子则相反。但是,心理学家发现乐观的情商是可以培养的,即使孩子天生不具备乐观品质,也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实现。◎培养无敌情商,乐观能力是必修

先来讲一个小故事吧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工厂曾经失过一次火,近百万美元的设备在一夜之间几乎化为乌有。当年过半百的爱迪生闻讯赶到火灾现场时,员工们个个垂头丧气,面对眼前的一片废墟懊恼不已,有的甚至还表现得极为狂躁不安。但是,爱迪生的表现却并没有像很多员工想象的那样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暴怒至极,恰恰相反,他表现得非常镇静,甚至还笑着对大家说:“这场大火烧得好哇,把我们所有的错误都烧光了,现在可以重新开始了。”

尽管爱迪生的这番话说得简单,但是却道出了一个大道理:一件事情的好与坏,无不与当事人对它的态度有关,而乐观能力正是这一态度的体现。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如果一个人不能学会拥有乐观的精神,那么很可能会难以承受生活之重,而意志坚强的乐观者面对问题时,总是抱着仍有可为的态度,即便遭遇困境也会变得坚强而乐观,正如爱迪生的一句名言:“我的成功乃是从一路失败中取得的。”

生活中,不是有这样一段话吗?“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会对你哭,而你对它笑,它自然就会对你笑。既然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那么,为什么不乐观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呢?”这段话是很多成人在自己遭遇困境时,拿来激励自己的,同样,对孩子来说,一份乐观心态更是父母可以给予他们的最好礼物。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乐观是一种“迷人”的性格特征,是以宽容、接纳、愉悦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周边的现实世界,能很好地促进一个人的身心健康。这位心理学家在长期研究及跟踪调查中发现,乐观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乐观能使人对生活中的诸多困难产生免疫力,乐观能使人的身体更加健康,乐观能使人更容易与周围的人保持融洽关系,乐观能使人更容易获得家庭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

由此看来,乐观不仅是一种迷人的性格特征,更是一种心理免疫力,足以帮助孩子抵御生活中的任何困难。所以说,要想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就更要拥有积极面对生活的乐观性格了。

然而,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情景:有的孩子明显缺乏自信,总以为生活中的一切快乐都是留给那些受老师欢迎、被家长喜欢的孩子来享受的,总以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不够优秀,别的孩子拥有的长处是不属于他们的;也有的孩子年龄虽然只有四五岁,但是一看就是神情很忧郁,怕生人,怕说话,怕做错事。在幼儿园里,热闹的地方找不到他的身影;在家里,也很少与父母讲话,喜欢一个人待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令人遗憾的是,这类孩子长大后极有可能对这个世界变得悲观失望,甚至患上精神方面的疾病。相反,乐观的孩子活泼可爱、思维活跃,将来可成为事业上的成功者,幸福家庭的组织者。

一个孩子能否健康、快乐,心智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对于多数孩子来说,乐观性格更是决定他们人生成败的关键。一个孩子能否健康、快乐,心智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对于多数孩子来说,乐观性格更是决定他们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这方面,很多教育专家、心理学家都一致认为,一个人对人生和社会的个性观念并不是先天的,而是从其自身的成长经历和体验中逐步塑造形成的,所以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我们的家长朋友不仅有必要、更有责任帮助他们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而在孩子的成长阶段,0~5岁更是培养他们乐观积极人生态度的关键时期,因此,家长应该把握好这个阶段,让孩子从小养成积极乐观的性格,这样才能为其日后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打好基础。

如果你的孩子有一天对自己持正面看法,对未来有乐观态度,那么,你就大可放心了,你的孩子这辈子离幸福不会太远了。◎用情商故事和孩子谈谈心

推荐故事一:沙漠里的半杯水

花盆栽不了万年松,院子里跑不出千里马。在孩子一生的旅途中,不可能没有坎坷和苦境,经风雨、经锤炼,乐观地面对逆境,成才才不会变得那么难。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在这个寸草不生的地方,也不可能有人会来救他们。这两个人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身边只剩下半杯水。其中,一个乐观的人笑着对他的朋友说:“哦,我们还有半杯水啊。”他的朋友似乎并不是很乐观,哭丧着脸悲观地说:“啊?我们只剩下半杯水了。”

言语是沟通讲者与听者感情的重要媒介,言语越生动,越能使听者移情于境,为了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家长讲到乐观的人面对半杯水时,可以快乐地欢呼:“啊,真好,我还有半杯水!”讲到悲观的人面对半杯水时,也可以沮丧地叹气:“唉,怎么办?我只有半杯水了!”把孩子的思想“抓”进故事中了,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个乐观主义的人因为一直想着还有半杯水,所以,即便只是一丝希望,他也始终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与饥饿和孤独作斗争,靠着半杯水,维持了他微弱的生命,终于等到有人来救他。但是那个悲观的人却因为看不到希望,也不相信有人会发现他们,最后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沙漠里。

为了增强孩子的理解力和表达力,为了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家长可以边讲边提问,“当你处在这种情形中,你会怎么办?”这种“交互式”的说故事方式往往能潜移默化地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推荐故事二:“哭婆婆”变“笑婆婆”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及早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调整他的心态,这样日后面对所发生的事情时,孩子才会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从前,有一位老太太,她的两个女儿长大后,一个嫁给卖伞的、一个嫁给卖鞋的。两个女儿的日子都过得和和美美,可是,这个老太太却常常坐在路口哭。时间久了,大家就给她取了个绰号,叫做“哭婆婆”。有一天,一位禅师从这位老太太身边走过,见她一副哭哭啼啼的样子,便问其缘由。老太太一脸不悦地告诉禅师:“唉,你是不知道啊,每当太阳暖洋洋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我那嫁给卖伞人家的女儿,不知道她的伞能不能卖出去,天气越好,我就越伤心。可是,每当天气阴沉沉,像是要下雨的样子,我又会想起我那嫁给卖鞋人家的女儿,不知道她的鞋能不能卖出去,唉,天气越差,我就越伤心,想得多了,自己一个人难免就会伤心落泪呀。”说到这里,老太太又是一声叹息。

有些父母喜欢给孩子讲唐诗或一些比较深奥的故事,其实孩子对此并不会很感兴趣,这样反而会降低孩子对故事的认可程度。讲孩子喜欢的故事,讲得津津有味了,孩子才能听得津津有味。禅师听后,微微笑了笑说:“老太太,我告诉你,以后下雨的时候,你要想卖伞女儿的生意好;而天晴的时候呢,你就要想卖鞋的女儿卖得好,这样你就不会哭了。”听了禅师这番话,老太太一下子醒悟了。从此,街头便有了一个总是乐呵呵的“笑婆婆”。

家长讲到这里时,不妨有意识地启发孩子积极思考,多提些“为什么”“你会怎么办”,给孩子留有思考的余地,让他们自己去想象、去补充,这对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智力发育都是很有帮助的。

推荐故事三:玩具和马粪

同样的世界,在悲观孩子看来,是阴暗的;而在乐观孩子看来,却是光明的。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每天都能看到“光明”的世界,不妨给他讲讲下面这个故事。很久以前,古代波斯有一个国王,养育了两个儿子,他们是一对双胞胎,可是两个兄弟的性格却迥然不同。一个儿子每天总是乐呵呵的,从来没有什么事情会让他烦心的。可是,另一个儿子却整天愁眉不展,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他舒心。为此,国王很担心过分乐观和极度悲观的性格会影响到两个儿子的健康成长,于是,他决定做些什么,希望兄弟俩的性格都能改变一些。

对于年龄小,理解力、感受力差的孩子,应给他们讲些内容简单、情调欢快的故事,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则可以讲内容复杂一些、情节曲折一些、哲理性强一些的故事。后来,在兄弟俩12岁生日的那天,国王吩咐佣人给两个儿子分别准备了一份礼物。乐观儿子床前是一坨马粪,而悲观儿子的床前却放了一件精妙绝伦的玩具。

所有的孩子都爱听神话故事,家长讲解时要形象生动,使孩子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一个小时后,国王到两个儿子的房间去看看他们的反应。可是,还没走到乐观儿子的房间,国王就听到他欢快的歌唱声了。看到老国王,他更是兴奋地说:“谢谢父皇,我太喜欢您的礼物了。”“我知道您一定为我准备了一匹新马,快告诉我,你们把马藏在哪儿了?”国王没有说什么,转身走向悲观儿子的房间。没等他踏进房间,就听到悲观儿子正坐在一个角落里,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在哭泣。悲观儿子自言自语道:“世上竟有如此精致的玩具,可是,只要稍有不慎把它掉到地上,它就会立即粉碎,唉,实在是可惜啊!”

通过这个故事,家长可以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生活再美好,也总有不如意的时候;尽管生活有时不会尽如人意,可是快乐和美好才是生活的主旋律。总之,做任何一件事情,心态是非常关键的。

推荐故事四:烂苹果换金币

这是一则安徒生写的童话,原名叫《老头子总是不会错》。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的创始人,在其一生中,创作了很多深受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而这则童话更是其绮丽幻想、乐观精神的代表之作。乡村里有一对清贫的老夫妇。为了生计,他们决定把家里唯一值钱的一匹马拉到市场上去换点更有用的东西,于是,有一天,老头一早便牵着马去赶集了。老头到了集市,先与人换得了一头母牛,又用刚刚换来的母牛换了一只羊。没一会儿工夫,老头看到一只肥鹅,就拿之前的羊做了交换。后来,老头又用这只肥鹅换了一只母鸡,最后又用母鸡换了一大袋烂苹果。尽管老头换得有些频繁,但是在他一次次的交换中,无不希望能给老伴带来一个惊喜。

故事内容要适合孩子的智力水平。时间不要太长,控制在20分钟内为宜。小孩思想能集中,多讲一会儿也无妨,分心了就赶快刹住。忙了整整一天,老头也有些累了。于是,他扛着一个大袋子来到一家小酒店里歇脚,刚巧遇上两个从英国来的商人。在与这两位商人的闲聊中,老头聊到了自己赶集的经过。两个英国人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笑过之后,他们一口认定,老头回到家准会挨老婆的数落。可是,老头却坚定地认为不会发生这种事情。这两个英国商人一听就急了,执意要用一袋金币打赌:如果老头回到家没有受老婆的任何责罚,那么,这满满一袋子的金币就算输给老头了。说完,三个人就一起回到老头家中。老婆见老头回来了,一脸的高兴与幸福,又是给他拧毛巾擦脸又是给他倒水解渴,还津津有味地听老头给她讲赶集的经过。整个过程,老头都毫不隐瞒地一一道来,老婆也聚精会神地听着。每听老头讲到用一种东西换了另一种东西时,老婆都十分激动地给予肯定。“啊,太好啦,我们有牛奶喝了!”“真好啊,羊奶的味道很好的!”“啊?鹅毛简直是太漂亮了!”“哦,太棒了,我们终于有鸡蛋吃了!”

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不要期待讲几次,孩子就能懂得那些故事背后深奥的道理,故事只不过是一粒粒种子,也许短时间内未必会开花,但是,放慢脚步,学会引起孩子的注意,自然就能和孩子取得共鸣,孩子也爱听你讲故事了。最后,当老婆听到老头背回一袋已开始腐烂的苹果时,她一样不愠不恼地大声说道:“太好了,我们今晚就可以吃到苹果馅饼了!”说到这里,老婆不由得搂着老头深情地吻了下他的额头……最终,这对老夫妇赢得了一袋金币。

故事讲到这里,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老夫妇的生活是充满幸福和欢乐的,尽管生活会有缺陷或是不如意,但是,如果我们用一颗乐观的心去面对生活,去感恩所拥有的一切,生活自然会变得快乐起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