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学生在说:故事里的教育心理学(大夏书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06:01:57

点击下载

作者:赵希斌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听,学生在说:故事里的教育心理学(大夏书系)

听,学生在说:故事里的教育心理学(大夏书系)试读:

前言

我在北京师范大学给本科生上“教育心理学”这门课,我鼓励学生写作业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做案例,因为教育心理学的落脚点是教育,教育是价值观驱动的,看教育、做教育要带着感情,带着希望,要关怀教育中的人——学生、教师和父母。学生在作业中融入亲身体验使得他们的作业有情感、有血有肉。让我欣喜的是,学生喜欢用这样的方式写作业,他们在作业中倾诉自己的欢喜与忧伤、沮丧与向往,他们带着情感在写作业,作业中那些案例中的情感也触动和改变着他们。他们回溯生命中难忘的片段,内心也因此而涌动起对更美好的教育的叩问。

学生的每一篇作业我都非常认真地批阅,其中有些作业让我感动落泪,有些让我忍俊不禁,有些让我掩卷长思。这些作业提出了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了解学生吗?了解学生的学习吗?

·学生为何充满动力,又为何沮丧消沉?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家长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教师和家长如何创设好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的学习?

·我们以恰当的方式、在合适的时间教给学生合适的内容了吗?

·怎样的问题需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什么时候又需要立即干预?

·学生是否遇到了困难,是怎样的困难,我们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了吗?

……

学生闷闷不乐时需要关怀,兴高采烈时需要分享,沮丧难过时需要安慰,脆弱彷徨时需要支持,孤独无助时需要陪伴……可惜,这些重要的时刻有可能被我们忽视了。学生每天上课、下课、上学、放学,看起来没有什么异样,但学生们的作业显示这其中可能有我们看不到的重要时刻:老师错怪了他;他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他在一向擅长的学科考试中惨败;他在某方面很有天赋却被老师忽视甚至羞辱;他需要慢慢地消化知识,老师却不给他时间;他被送去错误的培训班,被迫学不合适的内容,效果不好而丧失自信……所有这一切都是教育中的重要时刻、关键事件,是学生转变、进步、休整、再出发的契机。学生的作业提醒我们,要关注这些时刻,抓住机会帮助学生渡过难关。

学生的作业显示,影响教育教学结果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我的学生是幸运的,他们也许走过弯路,也许有过挫折,但他们最终都来到了一所中国的顶尖大学。但是,有很多学生是不幸的,教育教学中的诸多因素没有处理好,导致他们在基础教育中收获不多,甚至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这本书把这些优秀学生的作业展现出来,是希望能让更多的教师、家长和学生看到这些成功者经历的艰难,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让更多的学生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更愉快地度过基础教育这一段美好而又重要的岁月。

本书的案例由点及面,反映了很多心理学的原理和规律,但这并不是一本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的教材,因此,教师和家长如果对哪个方面感兴趣,可以参考更多的心理学书籍。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让教师和家长意识到“听学生所说”“知学生所想”有多重要,教师和家长要学会从学生视角看问题,要善于倾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感谢我的学生们如此用心地写作业,他们的故事不但成为我的教学案例造福他们的师弟师妹,现在还有机会让更多的人受益。为这本书提供案例的学生有:郭文瑞、刘雅雯、伍斌、邓洪春、王泽人、赵一瑾、端木雯敬、高丹丹、董睿、朱楚城、林星星、陈航直、吴浩、于凤篧、田梦、崔文笛、徐轶璐、张劲、张青萍、李诗晨、刘康琳、戴明卓、王宇轩、班向蒙、刘娟、张倩、徐本当、王晶心、王丽雪、李之怡、吴迪、梁欢、王康、魏聪聪、张冀津、亢思元、徐子禾、李彤、杨青、连锦隆、姬宁、罗津菁、杨思奇、崔亚珏、王灵艺、孔馨宁、罗宇、刘鑫、周深几、戴明卓、李果爱、马宁、王军慧、种彤、赵倩倩、王禹鑫、徐磊冬、邵莘越、王艺雅、尹智俐、袁宇飞、周雯、张雅琪、彭秋侃、朱青、张昕喆、宋娴芝、李玉琳、曾晓星、陈璐。

为了向学生们付出的努力表达感谢与尊重,这本书稿费的一半将用于教育公益活动,拟支持以下两个方面的教育活动:一是购买教育类书籍,在我授课的培训班上赠送给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教师和校长;二是资助一线教师的教研活动,支持他们开展富有成效的提高教学品质的行动研究。

一个学生在作业中写道:“为了高考的12年的学习仿佛和魔鬼做了一场交易。”环境确实不完美,有时甚至很糟糕,让教师、家长、学生感到举步维艰:

·很有价值的内容但与考试无关,讲还是不讲?

·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很好,却不利于迅速提高学生成绩,怎么办?

·学校布置的作业质量不高,能跟孩子说有些内容可以不做吗?

·孩子拼命学习能上二本,但孩子喜欢绘画也有天赋,该走哪条路?

·培训班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打击了孩子的自信,但上培训班才能上好初中,去还是不去?

·学生的作文很有创意,但不符合考试要求,怎么办?

·想让孩子多读文学作品,又怕占用他复习考试的时间,怎么办?

……

教师和家长的素质与能力越强,就越有可能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书中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在同样的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差异、家长的教养水平有差异,教师和家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养水平责无旁贷。正是由于教育教学的复杂性以及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我们更要让自己变得强大、有能力,我们一旦屈服于现实,受到伤害、付出最大代价的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也希望这本书能在读者进行艰难选择时给他们参考乃至勇气,起码让读者了解教育还有很多可能性,从而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发展环境。

在机械制造业有著名的“五个为什么”:

为什么机器停了——因为机器超载,保险丝烧断了。

为什么机器会超载——因为轴承的润滑不足。

为什么轴承会润滑不足——因为润滑泵失灵了。

为什么润滑泵会失灵——因为它的轮轴耗损了。

为什么润滑泵的轮轴会耗损——因为杂质跑到里面去了。

要想解决机器停转的问题,要在润滑泵的润滑系统上加过滤杂质的滤网,而不是换保险丝!

我在做培训时经常有老师或家长问我:“孩子不爱学习,学习都是应付,怎么办?”这个问题没法直接给一个确定的答案,这就好像一个人发烧,医生一定要经过一系列检查和分析,找到病因后才能对症下药。一个老师的课为什么不受学生欢迎?学生很努力了为什么成绩上不去?父母的爱和关切为什么换回的是孩子的叛逆?这些问题必须解决,但对每一个教师、学生和家长来说,问题的表象不一样,引发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也不一样。

这本书中很多案例提示了教师、家长改进的方向和方法,如加强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素质、优化教育教养策略等,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必须意识到,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这本书案例丰富,每个案例都有分析和评价,但它仍然不是一本操作手册,我们不鼓励照搬和模仿,教师和家长仍然需要对问题的现象、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认真解读,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找到根本的原因和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法。

引言

下面是一个综合性的案例,从中可以看到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多而复杂,既有内因也有外因,良好的教育某种意义上就是优化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外因素,本书也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我以镇中学第二名的成绩进入一中,这是我们当地最好的高中,有百年历史,校园很美,硬件也很强,历年都有很多佼佼者被清华、北大录取。刚开始的高中学习生活对我来说并不愉快,我清楚自己的适应能力不强,但是没想到会艰难到这种地步。

数学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特级教师,能力了得,刚送走一届实验班(最牛的那种班)。一来我们刚接触高中数学,学习起来完全不得要领;二来他的教学方式需要从教实验班向教普通班转变,他不知道怎么教,我们就更不知道怎么学,后来根本跟不上他的教学节奏了。再说语文老师,我打心眼里不认可他,虽然他是我们学校刚招来的凤毛麟角的有研究生学历的老师,但他上课扯东扯西、插科打诨,教学完全没有体系没有重点,也不怎么在乎我们的学习效果,我听完课似乎脑子里没留下什么东西。历史、地理、政治老师的教学水平真不怎么样,尤其是历史老师动辄要求我们把大段大段的文章背下来。有一次抽查到我,好不容易磕磕巴巴背完了,也不知道他听没听,他直接就说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去办公室找他。结果我连续去了三周,也没按他的要求背下来那一段,其实当时产生了一种倔倔的叛逆心理,后来他就不理我了,我也为挣脱了他的“钳制”而感到轻松。

物理、化学对我来说简直是灾难,我承认老师确实教得很有趣,知识框架清晰,但这些学科的学习需要灵性啊!我这么一个初中理化靠背的人,哪里经得起这种折腾,不久便败下阵来。最过分的是这两门课很重视做题量,每周都会在晚自习考试,下周一便在班里张贴成绩、排名,我真的恨死这种方式了!最惨痛的一次,我的物理考了班里倒数第二,倒数第一的那位是因为缺考……老师对我没少耳提面命,这更让我不知所措。我很努力,却因为方法不当和冰雹似的打压,学得越来越没有底气,本来就稀薄的信心消失殆尽。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是那种需要时间消化知识的人,越是步步紧逼,我就越局促,越乱了方寸。再者,在整个学校都极为重视成绩的情况下,我作为开学时班里的第五名必然受到额外的“照顾”,而以我的个性,最不愿意受到老师的关注。我对化学老师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记忆犹新,这给了我莫大的心理压力,成为不能承受之重。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后。我们学校是一所理科为重的学校,就在我入校那年出了个省理科状元,于是班里绝大多数人在分科时都选择了理科。我没有任何犹豫,心安理得地选择了文科,以倒数第三名的身份跻身文科尖子班。感谢爸妈尊重我的选择,没有干预我。之前理科普通班有71个人,挨挨挤挤的,每个人的课桌上都垒起一道书墙,上课要伸着脖子看黑板,自习时埋头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我印象里从没和教室斜对角的同学说过话,隔得太远了,像是两个时空的人。而现在的班级只有55个学生,同学之间更容易接近,也更为熟悉,与老师的距离也更近了,一下子感觉学习氛围宽松了许多。从此直到高考都阳光灿烂,我感谢命运的安排——我终于被安放在了适合我的学习环境。

那一年恰好新课改,老师们开始将早晚自习交给我们自己而不是安排课程或考试,对排名次的重视度在减弱,在课外活动时间或周末也十分鼓励我们去多媒体教室学习,去校园散散步。实际上那几个月是很混乱的,但这种大块的空闲时间很适合我,我如鱼得水地玩了一阵子。虽然这时的课业压力比分科前更大,时间也更紧张,但我却很喜欢,很适应,这和我接受自己在班上“倒数第三名”的位置也有关系,我不再会为排名所累。当然,最好的是不用再苦读物理、化学、生物了。六门主课的老师都是专门给两个文科尖子班配的,教学水平明显高得多。数学老师没变,只是做了邻班的班主任,他的教学水准没的说,板书很漂亮,数学课上可以对各类题目信手拈来,而且他整天西装革履,言谈幽默风趣。由于数学课多安排在早上第一节或第二节,而我们在背了一早上政治历史之后大脑已经开始缺氧犯困了,他见我们兴致不高便会在课前和我们闲聊几分钟,调动气氛。他对我们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也亲切地称他为“×叔”,师生相处得十分融洽。在这种情境下,不论数学题有多难都不会打消我们的学习热情,我的数学终于“缓”过来了,之前的知识补上了,新知识也学得劲头十足。破天荒地,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我考了班里第一名!

语文和英语都是我的强项,成绩没什么大的波动,历史和地理也还过得去。政治算是最头疼的了,我对政治课本上大段枯燥的知识点和刻板的做题技巧相当反感,比如一个问答题,给出一段某次国家会议的内容,然后问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哲学原理有很多,一旦判断错误,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政治“小老头”喜欢在晚自习时坐在讲台上批改我们的试卷,边批改边重重地叹气,画上一个又一个“0”,或是用力写下“极差!”“极极差!!”一类的评语。安静的教室里,前几排同学往往难以安心自习,要噤若寒蝉地默默承受老师的这种负面情绪。课间最好不要留在教室,他很可能利用这几分钟时间叫几个做得差的同学上去进行一番教导。他很重视答题技巧:不论题目给出什么材料,要先根据问题把那一部分知识全部写出来,即便和材料没半点关系,那也是得分点。如果让你谈“认识”,那就要把定义、重要性、原因、意义都答上;如果问“作用”,那就既要谈重要性也要谈必要性。诸如此类的答题技巧要求相当多,以至于我们在做题时都要一字一句地揣测题目的导向。

这种让人沮丧的学习使我的政治直到高考前三个月还是一塌糊涂,一模时成绩糟糕极了。我破釜沉舟,在日记本上写下“我要像热爱韩庚一样热爱政治!!!”在桌子上贴各种格言鼓励自己。后来我终于能把六本政治书的体系和内容理清、记熟了,政治“小老头”也终于不再指着试卷对我怒目而视了,甚至有一次还给了我半个赞许的眼神。

政治是高考文综的一科,我的文综成绩大约是班里的平均水平,但与我一模时的成绩相比整整提高了二十分,我想那是我最为骄傲的事情,远比语文成绩是班级第一要快乐得多。

这个案例显示,教育教学中有六类因素值得关注。

第一,教学方法。即使在一所优质高中,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参差不齐,而这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研究生学历的语文老师讲课没有重点,没有体系;历史老师让学生狂背大段大段的文章,把学生当记忆机器;政治老师一套一套地教学生答题技巧,这是提高成绩的最有效的方法吗?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的副作用是什么?

第二,教师德行。一个好医生既要医术高,也要有医德;一个艺术家要德艺双馨;对教师来说,其德行很重要,包括责任心、关爱学生、仁慈厚道等等。案例中教师的德行没有明显问题,但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不断提高德行修养,让学生更易亲近,仍然是教师需要不断追求和努力的。案例中的数学老师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亲切、幽默、宽厚,学生因此“不论数学题有多难都不会打消我们的学习热情”,甚至在前期数学学习失利的情况下考了班里第一名。

第三,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政治时,虽然教师给出了明确的答题技巧,学生在高考前三个月仍然是一塌糊涂,最后“终于能把六本政治书的体系和内容理清、记熟了”。理清是记熟的前提,理清很重要,那么从学习方法的角度来看什么是“理清”呢?这个学生的成绩总体来看很好,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学习方法吗?这是值得探究的。

第四,认知规律。这个学生有比较明显的偏科,这正常吗?需要矫正吗?此外,案例中的学生说自己“是那种需要时间消化知识的人”,这体现了怎样的认知特点呢?

第五,父母之道。文理分科时学生的父母尊重学生的选择,是否每一个父母都能做到这一点呢?案例中隐含了一个信息,刚上高中时学生的理科成绩不好,此时父母似乎没有表现出焦虑,没有给学生施加压力。父母的角色是什么,如何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值得思考。

第六,发展环境。案例中学生对于物理、化学两门课每周考试排名感到是“灾难”,在这种“打压”之下“越来越没有底气”,“稀薄的信心消失殆尽”。这样的环境很糟糕,为了分数和升学率只能用这种方法吗?有多少学生因此而厌恶学习、放弃学习了呢?

这个案例是一个引子,本书将在上述六个方面展示更多样、更细致的案例,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以探究如何优化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外因素,为学生学习创设更好的发展环境。

学习方法篇

学习方法直接决定了学习效率的高低,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带来良好的成绩,还能够升华、结晶而成为个体的基本素质,将来学生走入社会能泛化、迁移为良好的工作方法。

·

带着问题学习

·

让知识活起来,串起来

·

总结规律,抓住关键

·

扎实学习,真正理解

·

让知识“扎根”

学习方法对学生意义重大!学习方法既有工具性价值,也有本体性价值:工具性价值在于它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本体性价值在于学习方法本身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重要成果,对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升华、结晶,成为个体的基本素质,将来学生走入社会能泛化、迁移为良好的工作方法。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方法直接决定了学习效率的高低,优秀的学生会不断总结、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方法带来良好的成绩,这种良性循环是学生能够克服困难,形成稳定、强大学习动力的基础。

将学习方法放在本书的第一篇,是希望藉此提醒教师和家长,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后续各篇或多或少都与此有关:如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是相通的,良好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优化学习方法提供了示范;学生学习方法要体现和遵循认知发展规律;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也是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指标。带着问题学习

高中《政治经济学》教材中就分配方式有这么一个说法:“除了按劳分配外,还有按资本、管理、技术等分配。”这等于承认了除劳动以外按照其他因素进行利润分配的合理性。同时,政治经济学中还有著名的“剩余价值理论”——工人凭劳动创造了剩余价值,而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这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方式。显然,这两种说法是矛盾的,前者认为资本家因其资本获得利润是合理的,后者认为这是剥削,如何理解这相互矛盾的说法呢?

新中国成立时实施了“土地革命”,使耕者有其田。历史书上这样写:“土改完成后粮食增产,土改是一次生产力的解放。”同样在历史书里,法国大革命之后也实施了土地改革,将大地主的土地分给了农户,而在法国这一做法的结果却束缚了生产力的提高,使得法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没有相应的活力。那么,同样的土地分配为什么在不同的国度里对于生产力的影响截然不同?

案例分析

多么可贵的学习方式——带着问题学习!与此相较,“哇哇”背书、不假思索地把知识塞到脑子里应付考试的学习多么被动、多么消极。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带着问题学习”。问题有两种,一种是别人提出来的问题,如教科书中的问题、考试中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如果质量很高——如不仅要求学生记忆还要求学生探究——无疑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很大,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提高问题的质量,甄选高质量的试题和作业;另一种是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提出来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极为珍贵,这意味着学生在主动“加工”学习素材。

这个案例中,学生发现了知识点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同时也是一个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学习的过程,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学习是特别值得鼓励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的关键。

教学中有三类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

·“是什么”:指对一个新的现象或事物进行描述,对其本质进行抽象,在此基础上可进行分类;

·“为什么”:针对一个现象阐明引发此现象的原因,或针对一个因果关系说明其因果形成的机制;

·“怎么办”:面对一个目标寻求达成的办法、工具、过程。

回答这三类问题需要概括、抽象、推理、猜想等基本思维过程,在不同的学科形成富有学科特点的具体思维方法,这成为科学思想的基础;思维的推进、假设的确证需要实证信息,这催生了人们各种获得信息的手段,如实验的方法;同时,思维成果还需要得到应用,这成为工程技术的基础。因此,正是问题驱动了人类知识的产生、积聚和升华,某种意义上中小学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面对和解决这三类问题的成果,带着问题学习是最高效、最优质、最本质的获取知识的途径。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将知识置于问题的背景中。要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办法是将知识“还原”到它最初的问题情境,想一想人们是为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产生了现在教科书中要教给学生的知识。

每个幼儿都有着无穷无尽的问题,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他们思维成长的途径。如果他们在学习中没有了问题,这是不正常的,也就失去了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可以多问孩子“为什么”,孩子越小,越需要保护和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如孩子在做数学题时问孩子“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呢?”启发孩子要测量面积得先有面积单位,这就像测量长度、重量分别得有长度和重量单位一样,面积单位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那么长×宽就是计算这个长方形里有多少面积单位。当然,孩子可能会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要规定面积单位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呢?”这显示孩子开始主动提问,说明孩子的问题意识被激发起来了,家长或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找资料,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

再如,问孩子“为什么3×7一定等于7×3呢?”如果孩子回答不出来,可以给他画一个3行7列的小圆圈,引导他理解3×7是7个3,而7×3是3个7,二者肯定一样多。这么做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超越了简单的计算和套用公式。一旦学生从小建立了浓厚的问题意识,他就会形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高效学习方式。让知识活起来,串起来

2011年高考我的文综分数很高,远远超过同级的所有同学。回想六年的中学生涯,我从不背历史却总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同学们扯着嗓子大声背历史,好像越大声越能记住一样,而我只是翻开书,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此时嘈杂与喧闹离我远去,而一页一页的历史却离我越来越近。与其说我在看书,不如说我在仔细“观察课本”:每一单元的题目是怎样确定的,一册书的各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每一单元的重点是什么,通过怎样的具体内容体现出来;一个单元的大标题和小标题之间是什么关系,编课本的人为什么这么写,他们是怎样写的……这些都是我仔细审视的内容。

我这样看书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讲过的内容就会不断地闪现在我脑子里,老师讲的所有知识都活起来、串起来了。当我将一个单元分析完,再回到序页。序页用短短的一段话概括整个单元的内容,我将自己的感觉和这一段相比较,看看重点是不是一致。当我对全本书进行深加工后,再翻开目录,一行行地扫视,将时间的历程记住后再将目录分段,画出哪些内容具有更加紧密的联系。我一遍遍地巩固自己创造的“体系”,历史似乎在按着我的安排发展,历史知识的记忆成为一个较为轻松的过程,一切都有迹可循。

案例分析

看到这个案例,我的头脑中立即出现了一个心理学名词——“有意义的学习”。基于这样的学习,学生的收获不只是若干孤立的知识点,还有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即在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了实质性的联系。

教学中教师经常提醒学生要“理解”所学知识,到底什么是理解?理解对学习来说有多重要?理解和上述“有意义的学习”是什么关系?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再看一个案例:

网名Matrix67的数学爱好者在博客中写道:

一直对线性代数很感兴趣,于是大学选了线性代数这门课,结果收获几乎为零。原因很简单,本来期待着来一次大彻大悟,结果学了一个学期,我还是不知道矩阵究竟是什么,矩阵乘法为什么要这么定义,矩阵可逆是怎么回事,行列式究竟表示什么。直到看见有人一语道破线性代数的真谛,我终于找到了我那一个学期企图寻找的东西。就好像把x变成2x一样,我们经常需要把(x,y)变成(2x+y,x-3y)之类的东西,这就叫做线性变换,从这个角度看,矩阵乘法用于表示一切线性变换。从几何上看,把平面上的每个点(x,y)都变到(2x+y,x-3y)的位置上去,效果就相当于对这个平面进行了一个“线性拉扯”。

矩阵的乘法,其实就是多个线性变换叠加的效果,主对角线全是1的矩阵所对应的线性变换其实就是不变的意思,因此它叫做单位矩阵。矩阵A乘以矩阵B得单位矩阵,就是做完线性变换A后再做一次线性变换B就又变回去了的意思,难怪我们说矩阵B是矩阵A的逆矩阵。

课本上对行列式的定义千奇百怪,又是什么递归,又是什么逆序对,还编写口诀帮助大家记忆。其实,行列式的真正定义就一句话:每个单位正方形在线性变换之后的面积。因此,单位矩阵的行列式当然就为1,某行全为0的行列式显然为0(因为某一维度会被“无视”,线性变换会把整个平面压扁),|A·B|显然等于|A|·|B|。行列式为0,对应的矩阵当然不可逆,因为这样的线性变换已经把平面压成一条线了,什么都不能把它变回去了。一瞬间,所有东西都解释清楚了。

这个案例让人非常感慨,“一瞬间,所有东西都解释清楚了”——多么美妙的学习体验,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讲的“顿悟”,这是有意义学习的结果,也体现了学习者对知识真正的理解。有意义的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将知识进行更高水平的归纳、概括与抽象;

·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包括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

·为了完整知识链条而寻求、补充更多的知识;[1]

·知识被多重编码并被赋予意义。

用通俗的话来说,“理”是理顺,“解”是解析。第一个案例更多地体现了“理”,第二个案例更多地体现了“解”。学历史的学生试图把所有的历史知识的逻辑关系理清楚,包括知识之间的横向关系、纵向关系,他在琢磨“编课本的人为什么这么写,他们是怎样写的”。这就是在梳理课本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因为知识不是编写者随意呈现的,发现编写者投射在知识上的思维逻辑,也就理清了知识本身内在的逻辑。一旦知识的逻辑(关系)被理清,诸多知识就从一团乱麻变成一张节点分明的渔网,从一堆散乱的砖变成一个结构分明的大楼框架。[2]

从认知结构的角度看,如果学习者头脑中的已有知识结构良好,有清晰的节点将知识联结起来,而新知识也因为学习者将其“理顺”而形成了节点和框架,那么新旧知识就可以“对接”起来,这就是有意义的学习所说的“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了实质性的联系”。显然,发生这种联系的前提条件是新旧知识都具有良好结构,而这需要学习者将知识理顺,发现并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

在第二个行列式学习的案例中,学习者发出了对教材的强烈质疑,明确提出了如果自己来编这部分内容会怎么写。他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说明了自己对于行列式的理解:“其实,行列式的真正定义就一句话:每个单位正方形在线性变换之后的面积。”这是多么有价值的学习!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学习者对知识进行了高度解析,这类似于我们吃东西时的消化过程——食物被牙齿切断、磨碎,在胃里被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在小肠里营养物质被吸收。

好的学习者对知识有强大的解析(消化)能力,他们通过类比、转化、概括、抽象、推理等思维过程对知识进行加工。矩阵的乘法从几何的角度获得了解释,与线性变换的本质对接起来,这就是学习者对知识的解析。通过这样的解析,知识不再是课本上的知识,而成为“自己的”知识,好像食物被分解为蛋白质和氨基酸而被身体吸收,被解析的知识也成为学习者自己认知结构的一部分,这样的知识因为能理解、能吸收而变得“有意义”。

这两个案例还有一个重要的启示:学生的认知有自身的规律和结构,而教科书上的内容有时以知识为核心进行建构,二者不一定匹配,教师和家长要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有时需要改变教科书中知识呈现的先后顺序,有时需要给学生补充一些书上没有的知识,有时还需要主动将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起来。

[1] 多重编码是一个心理学术语,简单说就是一个知识点以多种方式被加工、存储。如文中矩阵的例子,学习者可以从多个角度、以多种方式理解矩阵的相关知识,这样的学习是非常深刻和有效的。

[2] 认知结构可以理解为知识与知识以某种或多种方式联系起来,每个知识点在哪个位置及知识点之间的关联都是清楚的,就像一张渔网、一个大楼的框架一样。总结规律,抓住关键1

在定语从句的学习中,我有一次顿悟的体验,这种体验发生在我大二在新东方做兼职教师时。我从初中起就学习了定语从句,我的英语语感很好,定语从句的题目可以做得很好,但我说不出为什么这么做。关于定语从句中的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使用,语法书上讲得比较理论化,每次看书我都会觉得很枯燥。现在当了老师,就得给学生讲明白,还不能照搬语法书上枯燥的讲法,于是,我将很多用关系副词的句子放在一起,研究它们的规律,再将它们与使用关系代词的句子做比较。

我突然发现了规律:如果从句是关系副词引导,则从句中的动词为及物动词,即这种动词需要加介词再加名词宾语。发现这个规律之后,我又试图找到一种学生容易记忆的方法,帮助他们判断关系副词。我发现,如果将定语从句中的先行词圈出来,将它放在从句中,如果缺介词,从句用关系副词引导,不缺介词则用关系代词引导。具体例子如下:将先行词the house放在从句动词be born后,从句变成I was born the house.很明显,born后面缺少介词in,因此空格处应该填关系副词。

据此规律,我总结出了一个口诀——“圈、甩、缺”。“圈”先行词,将其“甩”到从句中,看从句中是否“缺”介词,缺介词用关系副词,不缺用关系代词。这次顿悟的经历让我更明确了关系代词与关系副词的区别,使我对定语从句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也能给学生讲得更明白了。2

我小时候上了本地一所普通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发现周围上重点小学的孩子都上各种课外班,她不想我“输在起跑线”,又不想让我有压力,就让我自学奥数。妈妈给我买了一本600页的奥数书,开始她先带着我学了一年,之后我基本可以自学了。记得那时候每到寒暑假妈妈每天都会给我布置一章的学习任务(大约五六道题),做完才可以看电视。我特别想看电视,又不能不完成任务,这逼着我发现了一个窍门:每一章的习题都有例题的影子,最开始的题目特别简单,和例题一模一样,无非就是换个背景、改个数字;中间部分的习题,就是大约两道例题的整合;最后的拓展题,就需要慢慢钻研了。我认为我的学习过程与皮亚杰的图式、同化与顺应理论相契合:对例题的真正理解在头脑中形成基本图式,解决简单的题目是同化的过程,而面对拓展题,已有图式无法解决问题,就需要改变已有图式,这便是顺应的过程。

找到这个规律使我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经过三年的时间我自学完全部章节。妈妈又将所有习题重新打乱,让我每天做十道,我发现成功率也相当高,说明这样的学习方式确实很有效。后来参加全市最好中学的入学测试,我的数学是第一名,比那些参加辅导班的同学都好。

具备了这样的自学能力,初中到高中的寒暑假,我每天只用不到三个小时就可以预习完下学期数理化三本教材,还可以做一本习题册。在完全没学习与竞赛有关内容的情况下,在初中和高中全国数学联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这些都是儿时养成的自学能力给我带来的积极影响。

案例分析

12年的基础教育,学生要学的知识非常繁复,如何高效地记忆和理解知识——将知识概括分类是一个好方法。打个比方,这就好像将一堆衣服按照若干标准分门别类地存放,要找的时候就非常容易。第一个案例是学生对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规律进行了总结,第二个案例是学生对一系列题目的学习规律进行了总结。这两个案例提示教师和家长,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规律性总结无疑是很重要的。

一个学生在作业中回忆小时候学乒乓球时教练传授的口诀——有关基本功的:“松握拍、活运腕,迅挥臂、速转腰;低站桩、略提跟,明步法、速移位。”有关实战的:“识工具、知球性,慎开球、多变化;判来球、敢起板,少失误、占先机;虽领先、莫放松,暂落后、不气馁;勤练习、求精进,重礼貌、结球友。”学生说这些“三字经”凸显了乒乓球运动的关键点,确实帮了他很大的忙,精准地引导了他的训练。因此,帮助、指导学生总结学习规律是一个好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将有共同特征的知识点归为一类,同时找到知识领域中的关键[1]点,这种学习方式体现了“元认知”的思维特征,即对知识更上位的掌控,这本身就是一种更高级的知识,这是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的前提条件,由元认知调控的知识是“活”的,这样获得和形成的知识是能够迁移的。

第二个案例中学生提到了“自学”,这提醒我们鼓励学生自学不是形式上让学生自己学习,更不是教师放弃教学的责任,而是要帮助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这种自学方法的核心就是能够发现、总结知识的规律。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学习很努力,但学得很“死”,不灵活,一个题目稍微换个样子就不会了,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元认知和自学能力。

[1] 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监控认知、超认知、反审认知等,是指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学习者可以通过元认知来了解、检验、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部分组成。扎实学习,真正理解1

我从初中起就对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化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中时我打算参加化学竞赛,利用竞赛成绩为高考加分。我买了很多化学竞赛的书,并且在网上找到很多竞赛培训课程坚持学习。没想到开始学习就给了我当头一棒,如果说高中化学知识是一杯水的话,那么化学竞赛的内容就是一个游泳池,不但内容特别多,而且非常深,与我原有的知识结构大相径庭,几乎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我越学越慌乱,越学越惶惑,多年来在化学方面的自信顷刻之间就被撕成了碎片。分子轨道、能级交错,电子跃迁……无数的陌生名词、概念、定律、模型、算法在我脑中盘旋碰撞,在没有真正理解的情况下,我只得按照例题的套路做题,其实根本不明白这样做的思路是什么。结果前一天刚刚记下的解题套路,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重新把它捡起来记忆一遍,过个两三天又从我脑中溜了出去。拼命地建立新的知识结构,结果却非常不理想,没有关联的知识不断被拼凑,又不断在崩塌。更要命的是这对已有的知识结构产生了负迁移,似是而非的新东西搅乱了课堂上化学知识的学习,原先容易理解的内容变得矛盾重重,清晰的知识逻辑变得支离破碎。

我的化学成绩明显下降了。

再三挣扎、权衡,我最终放弃了走竞赛这条路,兜兜转转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这不仅浪费了很多精力,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被一种对自己极度失望的挫败感笼罩着,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当时的自己无法给这一切一个合理的解释,似乎唯一的解释就是自己没有想象中那么聪明,甚至很笨。

幸运的是,我开始扎实地学习课本知识,真正理解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并尽力把这些知识点关联起来,经过调整我终于回到了正轨。出于对化学的热爱,高考我仍然选择了化学专业。上大学后,我惊奇地发现,原来高中竞赛的大部分知识就是大学化学基础课程的常规内容,更令我惊奇的是,原来那些无论如何也看不懂的内容,突然变得不那么难理解了,这让我感觉豁然开朗。2

初一刚开始学习历史时感觉有些吃力,因为总是有大段的文字需要背诵,而当时也只知道死记硬背,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记忆效果却不好。这还让我产生了一种消极情绪,觉得自己天生脑子不好,别人很轻松能背下来、能得高分的东西,自己却总也记不住,以至于后来我看到历史书就烦。

有一次偶然看到一本小说,其中涉及了许多历史人物,看完之后我很好奇,在真正的历史中他们的生活是不是和小说中一样丰富多彩?哥哥大学寒暑假回来经常会背着爸妈给我带那些在他们眼里会影响我学习而被判了“死刑”的东西:MP3、小说、韩剧光盘等等。在我上初二的那个寒假他给我带了一本穿越小说《寻找前世之旅》,我一读就上了瘾,整晚没有睡把上下册读完了。小说讲的是一个女孩穿越到不同国家不同朝代的故事,我很喜欢其中描写的日本江户时代的剑客“鬼之子”冲田总司还有埃及第十九王朝最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我把历史书翻出来找相关的内容,找了好久没找到,又跑到书房找到了厚厚的《上下五千年》,看到他们的名字和相关内容的时候,我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满足地看完和他们有关的所有历史材料介绍,我突然发现我居然拿着历史书看了这么久,历史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无聊和枯燥。

我把小说介绍给同学看,看完之后一起讨论。我竟然可以把我在《上下五千年》中看到的东西都跟同学讲出来,包括各种时代背景、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等等。同学们都很惊讶,看着他们的脸,我突然觉得其实历史也可以很有趣,我居然讲出了这么一大段历史,这给了我很大信心。后来再去看历史书,再去背诵时,我不会再把它们当成一段冷冰冰的文字,我会想象着当时的场景把自己带进去理解,之后就发现那些要背的大段大段的知识点我很容易就能记下来,而且很久都不会忘。我终于明白原来历史学不好不是自己脑子不好,只是方法不对。

案例分析

一座高楼能稳稳矗立是因为有坚实的地基和框架,所有的砖都附着在这个框架上。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学习那么多的知识,就好像一块一块的砖,如果没有一个框架,再多的砖也是胡乱拼凑,最终可能会轰然倒塌。我们希望学生要学得扎实,什么是扎实,就是要形成[1]良好的知识框架,或称良好的认知结构。

第一个案例中,学生在没有打好基础的情况下,“越级”学习化学竞赛题,这就好像一座楼第二层的结构还不稳固就在上面盖第三层,最后的结果是第三层没盖好,第二层也塌了。

第二个案例中,学生最初讨厌学历史,原因就是无数的历史知识是支离破碎的,就像成千上万块的砖堆在那里,死记硬背就好像要求学生把这些砖搬来搬去,即使从书本上搬到脑子里,也还是一团混乱,这样的学习必然效率低下、枯燥无趣。学生偶然看的那本历史小说,有人物、有情节、有情感、有背景,这些就是一个好的框架,所有的知识片段能够附着在这些框架上,并通过框架联系起来,学生看的这段历史成为一个“立体结构”,稳固而充满弹性。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这本小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学生主动寻找相关知识并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知识框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本启动了学生高效学习历史之旅的小说,在很多父母眼里却是会影响学生学习而被判“死刑”的东西。

在此要提到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同化与顺应。同化是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顺应是改变已有认知结构而纳入新的知识,某种意义上学习就是认知结构不断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增长或改变的过程。这提示教师和家长,教学要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要确认已有认知结构是否完整和牢固,要为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的契合做好铺垫,还要考虑学生改变已有认知结构的难度与条件。

上述案例中,学生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学习化学竞赛题,已有认知结构并不稳固,要同化新知识显得力不从心,而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即顺应的难度又特别大,这使得学习变得混乱和低效。讨厌学历史的学生后来惊讶于自己“居然讲出了这么一大段历史”,是因为那本历史小说给他搭起了一个基本框架,使其具备了同化新知识的基础,大量的新知识被整合到这个框架上。

[1] 认知结构、知识框架,可理解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良好的认知结构意味着知识丰富、完整,而且知识之间存在清晰、紧密的关联。让知识“扎根”1

大一下我选修的二外是法语。数字七的法语是sept,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英文单词September,而September是九月。查资料才知道在古罗马历法里,第一个月是Martius(英文March)是为了纪念马尔斯(Mars),这个月罗马人主要进行军事活动,所以march作为动词还有行军的意思,都是这个词源。第二个月是Aprilis(英文April),为了纪念阿佛洛狄忒(Aphrodite),在军事活动之后而来的这个月主要讲的是性,英文的春药aphrodisiac,也是源于这位性之神。第三个月Maius(英文May),纪念土地之神迈亚(Maia),行军和性之后是农耕的开始。第四个月是Junius(英文June),纪念女神朱诺(Juno)。第五个月Julius(英文July),为了纪念出生在这个月的凯撒(Julius Caesar)。第六个月Augustus(英文August),纪念屋大维,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后面的几个月:September,October,November以及December分别对应数字7,8,9,10。一开始罗马历法只有十个月,冬天的末尾补归入任何月份,后来才补了January和February,前者为了纪念门神杰纳斯(Janus),后者源于Februare,意为净化之月。

词源、词根让人更好地理解某一单词特定的含义。如tele意为远远的、遥远的,television(电视)字面意为远远地看;pathos意为感受,telepathy(心灵感应)的字面意就是远远地感受;phone有声音之意,telephone(电话)的字面意就是远远的声音。当初很惊奇为什么aftermath意为后果,余波,难道是数学考试之后吗?后来查了词源才明白这里的math源于古英语,意为割草,aftermath字面意为第一次收割之后长出来的,这与余波之意已相近。同理,cultivate的词源cult意为耕作,cultivate就引申为培养,陶冶。agriculture(农业)中的agri意为土地,agriculture字面意为耕作土地。

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如果能借助词源词根来编译、记忆词汇,会使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有趣,印象更为深刻,比死记硬背效果好且收获多。2

我幼儿园要毕业的时候电视剧《还珠格格》红遍大江南北,我和小伙伴们成天想象着自己就是电视剧里面的格格,甚至走路时也会把手绢甩成“格格式”。那时我和另外两个好朋友总会扮演这部电视剧中的角色,一个当小燕子,一个当紫薇,一个当金锁。这部电视剧成了我学古汉语的启蒙教材,在认字之前无意之中我已经对其中的诗词、成语、对联倒背如流。比如:紫薇对尔康说的“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做菜时说的菜名“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在天愿作比翼鸟”、“凤凰台上凤凰游”、“阴阴夏木啭黄鹂”;夏雨荷说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五阿哥教小燕子背的《古从军行》;小燕子说的“士可杀不可辱”以及被罚写的《礼运大同篇》。

当时我可以完全唱出来电视剧的插曲和片头片尾曲,如“山水迢迢路遥遥……天若有情天亦老”、“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年幼的我在看电视剧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模仿丰富了语汇,学习了很多诗词、成语。虽然有些当时还不能完全明白,但是生动的情节和画面已经让我感知到某些词汇、句子的感情和含义。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从情节和人物中直观感受到一种语言美,比如我会觉得紫薇吟诗唱歌的时候那么美,她取的菜名那么优雅动听。小燕子的语言则很有趣,但她说出来的话往往比较粗俗,常常受到嘲笑,这让我有一种想要像紫薇那样说话的愿望。3

我有时会问身边的室友或同学们,还记不记得初中生物学过的“蛋白质的变性”,她们总会一脸不屑地说:“早不记得了,记住也没用。”其实不然,这个内容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尤其是对女生来说其实还挺重要的,这个内容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初中时有一次晚上睡觉流鼻血,枕巾上有好多血迹,妈妈急着上班,对我说:“你自己赶快去洗一下,时间久了就不好洗了。”我想先拿热水泡一泡,等血迹融化了就好洗了。说干就干,倒上热水。10分钟过后,我发现不论怎么用肥皂或洗洁精,血迹就是洗不掉,无奈只好等妈妈回来处理。妈妈下班回家,看到盆里泡着的枕巾,问道:“你不是答应妈妈自己洗的吗?怎么还放在这里啊?”我无辜地说:“我是要自己洗的啊,可是早上拿热水一泡就洗不掉了。”妈妈听后笑着说:“哎呀,傻孩子,怎么能拿热水泡啊,血里面的蛋白质遇热凝固,当然就不好洗了。”听了妈妈的话,我仿佛若有所悟。妈妈又补充道:“你不是学过血液的成分吗,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它遇热会变性凝固而不溶于水了。同样的道理,血迹暴露在空气中时间久了,也会发生类似的变化,也不易洗掉。”

晚上吃饭的时候,妈妈做了火锅,她拿着一盘新鲜的鸭血,问:“宝宝知道这是什么?”我说:“当然知道,不就是鸭血吗?”妈妈笑着把鸭血放到火锅里,过一会儿捞了出来放到我碗里,说道:“你看,刚刚还是软软的鸭血放到火锅里一煮就变成硬硬的了,因为鸭血里的蛋白质遇热发生了化学反应,这不就和我们洗枕巾的原理一样吗?”我开心地说:“真的呢,那煮鸡蛋的原理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妈妈说:“对啊,宝宝真聪明。”爸爸也在一旁附和道:“孩子都会举一反三了。”其实在生物课上老师讲过这个原理——蛋白质的变性,也就是蛋白质在物理因素如加热、加压、脱水、搅拌、振荡等,或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的作用下,蛋白质分子内的结构被破坏,内部结构和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考试时背得很熟,可是到实际生活中才发现跟没学一样,完全没理解这个概念,而妈妈用几个生活中的现象将这个理论解释得非常清楚。现在我会提醒室友们,想要把血洗掉,千万不能用热水。她们很好奇地问我为什么,而我则理论联系实际给她们解释一番,她们听完都会感叹:“真的啊!”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案例分析

看了英语学习的案例我在想,学生学的这些内容很有可能不是考点,把精力花在这上面有意义吗?如果我们承认死记硬背不是好方法,如果我们承认将知识学得扎实很重要,那么就要认识到这种学习方法很珍贵——它使知识“生根”了。

假设学生A花10个小时背了200个英语单词,学生B用4小时背了80个单词,花6个小时学习了案例中的构词法并据此学习和欣赏了50个单词,哪个效果好?学生A死记硬背单词,遗忘率一定很高,而学生B在进行“有意义学习”,真正有意义学习的结果是永远不会遗忘的。更为重要的是,学生A的学习结果是堆砌的,学生B的学习结果是“生长的”,为什么有这么重大的差别?根本原因就是学生B习得的知识是“有根的”,学生不仅记住了这个单词,还记住了单词的来龙去脉,知识因溯源而“扎根”了。这个根自身还是一种规则型知识,能够根据这些规则“生成”新的知识,从同化的角度来看,这些“根知识”使得学生具备了同化新知识的条件,由此获得的知识因与已有认知结构形成实质性关联而非常稳固和有意义。

这个案例还有一个重要的启示:学生直接得到的是有关单词和辞源的知识,这是显性成果,同时学生还学习了那么多的历史知识,欣赏了那么有趣的文化背景,这样的隐性成果同样让人欣喜。因此,知识一旦扎根后,它能主动地吸取多种知识的养分,这些历史知识和文化背景就是单词知识扎根后长出的叶、开出的花、结出的果。

第二个案例值得所有老师和家长关注,这是非常自然、特别优质的学习方式,这与前面从历史小说中学历史知识有相似之处,但更突出地显示了知识扎根的过程。根要扎在有营养、有水分的土壤里,《还珠格格》里面有吸引人的情节、有孩子们喜欢的演员、有各种有趣的场景道具,这些对孩子来说就是肥沃的土壤,在这土壤中“生长”的词汇、古诗、歌谣都有感情色彩,伴随着鲜明的画面,孩子因为理解了剧情而记忆、理解了相伴随的文学知识。

第三个案例提醒我们,知识从实践中来,又要到实践中去,这一来一去就让知识扎根了——抽象的知识生根在实践应用的土壤里。中小学阶段学习的大部分知识都来源于人类的生活实践,让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应用,而且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获得知识的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总的说来,学习方法篇的重点是学生如何高效、优质地获取知识。教师和家长应该认识到,一定有比死记硬背、疯狂做题更好的学习方式,本篇的案例为此提供了佐证。帮助学生学会用这些方式进行学习,教师不能靠说教,而要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和学生一起用优化的方法进行学习,这要求教师首先要熟悉并且能够熟练运用上述优化的学习方法,学生一旦熟悉、领悟了优质的学习方法,就能够举一反三,迁移到不同的学习领域。

教学方法篇

教学方法的优劣是衡量教师专业性最重要的指标。本篇以学生的视角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对教师来说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教师可从中总结成败得失。

·

呈现知识的“网”

·

培养高层次学科素养

·

善于举例促理解

·

巧打比方提兴趣

·

重视实践促应用

·

调动经验,多重编码

·

多学科融合

·

教学需要激情与梦想

一个学生在作业中写道:

我特别偏爱历史,喜欢读历史书,看历史纪录片,甚至有过做考古学家的冲动。可惜“一入文科深似海,从此历史成路人”,我对历史课实难提起丁点儿兴趣,历史课上老师长篇累牍、抑扬顿挫地念重点,原本深沉厚重的历史变成了枯燥无比的标准答案,兴趣被压榨成痛苦。

教学只能为了考试吗?学生一定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吗?教师一定要教得这么痛苦吗?教学方法还有改进的余地吗?下面这个案例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我家在云南西南的一个边陲小镇上,我考上了重点高中的实验班。高一英语老师是一个湖南人,她的教学程序是:讲单词、短语——讲课文、语法——听写单词——布置课后练习——讲练习。她英语发音不准,有些题和课文也讲不清楚,甚至会讲错答案。那会儿我们班里的人多自学,课后每天都用很多时间做英语作业,但效果不太好,我一般也就考100分左右(满分150分)。总之高一的英语学习又累又难。

高二换了英语老师,姓叶,六十多岁,辽宁人,退休后和妻子来云南旅游,觉得云南的气候环境特别好,又因老伴有“三高”,就决定在云南找份工作住下来休养,刚好在网上看见我们学校招老师,来学校一看环境不错,遂安定下来。第一堂课他就对我们说:“学英语很简单,不用那么累,我知道你们课程多,作业多,我的作业都在课上,偶尔来不及完成的会在课后,但一定不占用你们很多课外时间。”他一般就是讲课文(把单词、语法、短语、句子等知识放在课文里讲,很少单独拿出来讲),同时还特别强调让我们读课文,他经常让同学起来朗读,有时会在自习时间抽查(叫一个同学单独朗读)。他不仅要求我们读本学期的课文,还让我们读高一的课文,要求我们制订计划用多长时间将基本教材读完一遍。他特别强调在文章、句子中学英语,而不是孤立地背单词、语法。除了讲课文,读课文(课文读得越熟越好,但不用背诵),我们还有一项任务是在课上做《英语周报》,规定时间内做完,做完便讲解。我们还针对以下几个重点进行训练:(1)听力原文对照朗读(这也是我们早读和晚读的阅读资料);(2)做错的单选题抄在错题本上,反复朗读;(3)对完形填空、阅读的题型进行总结,并讲一些应试方法;(4)总结短文改错的题型,将改错后的短文和作文的例文抄在范文本里,读熟甚至背诵。这样学了一段时间,我们确实感觉不错,听说读写都有了很大提高,到期末大多数同学都考了110分左右,而我能考120分左右。高考我英语考了126,我们班的平均分是118,是我们市的第一名,现在我依然用这样的方法学习英语。

由这个案例我们清晰地看到,教师教学方法有优劣之分,而这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有多么大的影响!教学方法是教师的核心能力,教学方法的优劣是衡量教师专业性最重要的指标。本篇的案例以学生的视角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对教师来说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教师可从中总结成败得失,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前述良好的学习方法也值得教师关注。首先教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