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整脊科医师专业技术职称分级标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13:34:08

点击下载

作者: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整脊科医师专业技术职称分级标准

中医整脊科医师专业技术职称分级标准试读:

前言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以宗整脊医学研究院、广东省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北京电力医院。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北京昌平区光明骨伤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河南省中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甘肃省中医院、新疆伊犁州中医院、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西骨伤医院、浙江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厦门医学院附属医院、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美国纽约卫生职业大学、加拿大中医学院、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报社、韩国脊椎神经推拿学会、马来西亚柔佛州针灸骨伤学会、香港中医整脊学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韦以宗、陈文治、林远方、王慧敏、李俊杰。

本《标准》参与起草人及审阅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中国(内地):安平、白晓芸、曹向阳、陈文治、高腾、海霞、黄俊卿、姜劲挺、康雄、李俊杰、梁倩倩、林远方、莫文、潘东华、庞象青、庞振龙、任鸿、孙永章、田新宇、王嘎日迪、王慧敏、王松、王秀光、韦春德、韦松德、韦以宗、吴超英、杨书生、张汉卿、张鸿振、张盛强、张彦军、赵光宇、赵勇、周红海、周霞、祝乾清、邹培。

中国(香港):蔡锦彜、张国仪。

中国(台湾):江智宏。

美国:Christine Capurso、Philip Meng、宋阿丽、William Reynolds。

韩国:申秉澈。

日本:田中小百合。

澳大利亚:黄焕松。

德国:巴赫曼。

马来西亚:陈联国、苏圣仁。

哈萨克斯坦:那尔满。

印度尼西亚:郭建学。

加拿大:汤耿民。

俄罗斯:李庆和。

本《标准》的起草,遵守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的SCM 0001—2009《标准制定和发布工作规范》。

本《标准》在2017年10月22日泰国召开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4届第4次理事会上审议通过。

本《标准》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版权归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所有。

引言

为适应中医药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促进中医医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国际中医医师队伍的学术地位和整体素质,保障其合法权益,增加社会认可度,保证中医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

中医整脊科医师专业技术职称分级标准

》(简称《标准》)。

本《标准》的制定,既要重视与世界各国医师管理法律法规相协调,又要充分反映中医专业技术人员成才规律;既要考虑世界各国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实情况,又要利于未来国际中医医师队伍的健康发展;既要与国际中医医疗市场需求相适应,又要有利于中医药学术发展和事业发展。

本《标准》在分析各国医师管理及医学专业技术职称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前瞻性地引领和规范国际中医医师管理的视角,科学、合理地确定了职称序列和相关指标体系。

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为各国对中医整脊科医师的管理提供参考,为中医医疗机构设置和建立最佳医疗秩序奠定基础,使国际中医医师的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各国对中医医师的管理可按照本《标准》及所在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建立适宜本国的中医医师管理办法,不断提高中医医师的服务能力和诊疗水平,保证中医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更好地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服务。中医整脊科医师专业技术职称分级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整脊科医师专业技术水平职称分级评价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整脊科医师专业技术水平职称分级的水平认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CM 0008—2011国际中医医师专业技术职称分级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中医整脊科医师

运用中医药和中医脊柱运动力学理论,以调曲、复位为主要技术,对人体脊柱伤病及脊源性疾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专业人员。

4 中医整脊科专科医师(主治医师)

4.1 总体要求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熟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与进展,能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工作。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了解本专业中医经典著作。能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对本专科领域内较复杂的疾病、危急重症和较疑难的病证有一定的了解,并能诊断和处理;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医学知识及技能。能结合临床实践书写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学论文或经验总结。4.2 学历专业年限要求

4.2.1 取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从事临床工作6年以上;或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者;或取得博士学位者,或参照附录B。

4.2.2 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医务人员应有的医德理念。4.3 专业知识要求

4.3.1 掌握中医药学基础知识。

4.3.2 熟悉本专科中医经典著作。

4.3.3 熟悉脊柱骨关节,脊髓、脊神经形态解剖和功能解剖。

4.3.4 熟悉中医脊柱运动力学(一圆一说两论)。4.4 临床技能要求

4.4.1 熟悉中医整脊科疾病症状诊断和体征诊断。

4.4.2 熟悉影像学和物理诊断。

4.4.3 熟悉中医整脊三大治则、四大疗法和八项措施。

4.4.4 熟悉常用针灸穴位及铍针技术。

4.4.5 熟悉常用理筋推拿手法。

4.4.6 掌握正脊骨十法及牵引调曲六法。

4.4.7 熟悉颈腰病常用方剂十首以上。

4.4.8 熟悉健脊强身练功十八法。

4.4.9 掌握脊柱常见病诊断、鉴别诊断和整脊治疗措施,如急性斜颈、寰枢关节错位、钩椎关节紊乱症、颈椎椎曲异常综合征、颈肩综合征、胸背肌筋膜炎、腰椎后关节错缝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骶后关节病、臀部皮神经卡压症、骶髂关节错缝症、颈脊源性血压异常症、脊源性心悸怔忡症、脊源性胃肠功能紊乱症。

5 中医整脊科副主任医师(高级专科医师)

5.1 总体要求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并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各家学说。系统了解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与进展,能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能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对本专科领域内较复杂的疾病、危急重症和较疑难的病证有一定的了解,并能诊断和处理;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医学临床知识及技能。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具有独立进行和指导下级卫生技术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能撰写较高水平的文献综述。5.2 学历及从业年限要求

5.2.1 取得主治医师资格后从事临床工作5年以上,其中从事整脊专业临床工作不少于3年。或参照附录B。5.3 专业知识要求

5.3.1 全面掌握中医药知识。

5.3.2 熟识掌握脊柱、脊髓、脊神经形态解剖、功能解剖及脊神经通路支配脏器、四肢及功能。

5.3.3 熟识掌握中医脊柱运动力学理论(一圆一说两论)并能用于指导临床。5.4 临床技能要求

5.4.1 熟识掌握整脊科疾病临床症状诊断和体征诊断法。

5.4.2 熟识掌握影像学诊断,包括X线照片,椎曲分级标准,旋转、侧弯、腰骶轴交角测量法以及CT、MRI阅片知识和其他物理诊断知识。

5.4.3 熟识掌握脊柱以下常见病及一些疑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整脊治疗方案:急性斜颈、寰枢关节错位、钩椎关节紊乱症、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椎曲异常综合征、颈肩综合征、颈椎管狭窄症、颈腰椎间盘病、胸背肌筋膜炎、腰椎后关节错缝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腰骶后关节病、臀部皮神经卡压症、骶髂关节错缝症、颈脊源性血压异常症、脊源性心悸怔忡症、脊源性胃肠功能紊乱症、脊源性胃脘痛、脊源性月经不调症、脊源性股骨头坏死症、脊源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脊源性髋膝痛、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强直性脊柱炎椎曲异常症、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脊椎骨骺软骨病、骨质疏松脊椎并发症、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5 科研与教学能力要求

5.5.1 掌握中医临床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

5.5.2 能结合临床实践,撰写出具有较高水平的本专科学术论文。

5.5.3 有承担或参与中医整脊临床科研的经历。

5.5.4 有指导其他中医药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6 中医整脊科主任医师

6.1 总体要求

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精通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熟练掌握本专业理论、技术和相关学术进展,在本专业某一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对本专业领域内较复杂的疾病、危急重症和较疑难的病证能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医学临床知识及技能;能结合临床,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具有较高的临床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6.2 学历及从业年限要求

6.2.1 获得副主任医师(高级专科医师)资格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年以上,其中从事整脊专科临床工作3年以上者。或参照附录B。6.3 专业知识要求

6.3.1 在本专业某一领域有较深的造诣。

6.3.2 精通至少一部中医经典著作,并有相关论文发表。6.4 临床技能要求

6.4.1 精通本专科中医临床知识与技能,具有对本专科复杂疑难病证、危急重症进行正确辨证论治的能力。

6.4.2 精通与本专业相关的西医学基础、临床知识,全面掌握综合临床技能。

6.4.3 熟练掌握急诊急救知识与操作技能。

6.4.4 精通本专科中医临床知识与技能,具有正确的引进、应用、组织推广新技术、新疗法的能力。

6.4.5 掌握所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具有医务人员应具有的医德理念。

6.4.6 具有一定的医疗组织管理能力。6.5 科研与教学能力要求

6.5.1 精通中医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各类研究方法。

6.5.2 能结合临床实践,撰写出具有本专科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6.5.3 有很高的临床科研能力,主要负责承担的本专科科研课题至少1项。

6.5.4 有指导其他中医药人员开展具有高难度科研工作的能力。

6.5.5 有较高的授课与临床带教能力。6.6 学术水平要求

6.6.1 在权威性学术期刊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至少5篇。

6.6.2 发表高水平的综述,或者主编/参编/翻译本专科相关著作,不少于10万字。

参考文献

[1]国人部发(2007)37号.人事部关于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J].黑龙江政报,2007(7):26-27.

[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3]韦以宗.中医整脊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附录A(资料性附录)中医整脊科医师专业知识与技能基本要求A.1 中医整脊科专业知识A.1.1 目标

具备执业中医师基本知识,掌握古籍文献对脊柱的理论认识及其整体调整的诊疗技术;掌握脊柱的形态解剖、功能解剖和中医脊柱运动力学理论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A.1.2 要求A.1.2.1 专科中医古籍文献

A.1.2.1.1 《素问·灵兰秘典论》《素问·六节藏象论》《素问·五脏生成》《素问·刺腰痛》《素问·缪刺论》《素问·痹论》《素问·痿论》《素问·厥论》《素问·气府论》《素问·调经论》《素问·骨空论》

A.1.2.1.2 《灵枢·经脉》

A.1.2.1.3 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老子按摩法》

A.1.2.1.4 蔺道人著,韦以宗点校《理伤续断方》

A.1.2.1.5 吴谦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

A.1.2.1.6 二宫献彦可著《中国接骨图说》

A.1.2.1.7 韦以宗编著《中国骨科技术史》A.1.2.2 脊柱形态解剖

A.1.2.2.1 颈椎

A.1.2.2.2 胸椎上段(T1~5)

A.1.2.2.3 胸椎中段(T6~9)

A.1.2.2.4 胸椎下段(T10~12)

A.1.2.2.5 腰椎

A.1.2.2.6 骨盆A.1.2.3 脊柱功能解剖

A.1.2.3.1 脊柱的发生、发育和退化

A.1.2.3.2 脊柱发育与功能对形态结构的影响

A.1.2.3.3 椎间盘的形成和结构

A.1.2.3.4 椎间盘的蜕变及结局

A.1.2.3.5 椎间盘突出的力学因素

A.1.2.3.6 椎间盘突出的病理改变

A.1.2.3.7 肌肉动力系统

斜方肌、肩胛提肌、颈最长肌、头最长肌、头下斜肌、颈长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胸锁乳突肌、胸腰筋膜、肋提肌、大菱形肌、小菱形肌、大圆肌、小圆肌、腹直肌、腰大肌、腰方肌、竖脊肌、股内收肌、梨状肌的起止点、支配的神经及脊髓节段和运动功能。

A.1.2.3.8 韧带维系系统

寰枢十字韧带、项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髂腰韧带、骶髂韧带的韧带起止点、支配神经及功能。

A.1.2.3.9 脊髓神经系统

A.1.2.3.9.1 脊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A.1.2.3.9.2 马尾神经起止点及其分支

A.1.2.3.9.3 颈丛神经与耳大神经、枕大神经、面神经、咽神经的传导通路及功能

A.1.2.3.9.4 臂丛神经节段的传导通路及功能

A.1.2.3.9.5 胸神经节段与心、肺、膈、肝、胆、胰、胃、肠的传导通路及功能

A.1.2.3.9.6 腰丛神经节段的传导通路及功能

A.1.2.3.9.7 坐骨神经节段的传导通路及功能

A.1.2.3.10 交感神经系统

A.1.2.3.10.1 颈交感神经分布及其功能

A.1.2.3.10.2 胸椎交感神经分布及其功能

A.1.2.3.10.3 腰骶交感神经分布及其功能

A.1.2.3.11 肾对脊柱功能的调控

A.1.2.3.11.1 肾主骨

A.1.2.3.11.2 肾主腰脚A.1.2.4 中医脊柱运动力学理论

A.1.2.4.1 椎曲论

A.1.2.4.1.1 腰曲、颈曲形成的时间和力学原理

A.1.2.4.1.2 腰曲与颈曲的关系

A.1.2.4.1.3 椎曲论的临床意义

A.1.2.4.2 脊柱四维弯曲体圆运动规律

A.1.2.4.2.1 脊柱冠状面和矢状面的中轴线

A.1.2.4.2.2 脊柱的四个弯曲和颈椎、腰椎的四维肌肉

A.1.2.4.2.3 脊柱圆运动规律临床意义

A.1.2.4.3 脊柱圆筒枢纽学说

A.1.2.4.3.1 枢纽关节机构的特殊性及其运动力学

A.1.2.4.3.2 圆筒枢纽学论的临床意义

A.1.2.4.4 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平衡理论

A.1.2.4.4.1 脊柱轮廓矢状面平行四边形四维组织

A.1.2.4.4.2 四边形平衡理论临床意义A.2 临床技能标准A.2.1 目标

具备执业中医师临床技能,掌握在中医脊柱运动力学理论指导下,对脊柱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断技术和以调曲复位为目标的各种理筋、调曲、练功的措施和技术。A.2.2 要求A.2.2.1 中医脊柱运动力学理论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指导

A.2.2.1.1 椎曲论

A.2.2.1.1.1 颈腰椎曲是诊断的依据

A.2.2.1.1.2 颈腰椎曲是治疗的目标

A.2.2.1.1.3 颈腰椎曲是疗效评定的标准

A.2.2.1.2 脊柱圆运动

A.2.2.1.2.1 颈腰椎曲相互影响的诊断

A.2.2.1.2.2 上病下治法

A.2.2.1.2.3 下病上治法

A.2.2.1.3 圆筒枢纽学说

A.2.2.1.3.1 枢纽关节与椎体力方向线对牵引的指导

A.2.2.1.3.2 枢纽关节对正骨手法的指导

A.2.2.1.4 四边形平衡理论

A.2.2.1.4.1 上病下治法

A.2.2.1.4.2 下病上治法

A.2.2.1.4.3 腰病治腹法

A.2.2.1.4.4 腹病治脊法A.2.2.2 症状体征诊断学

A.2.2.2.1 症状诊断

A.2.2.2.2 辨证诊断

A.2.2.2.3 体征诊断

A.2.2.2.3.1 颈椎体征

A.2.2.2.3.2 胸椎体征

A.2.2.2.3.3 腰骶体征

A.2.2.2.3.4 骨盆体征

A.2.2.2.3.5 四肢体征

A.2.2.2.4 神经系统检查法

A.2.2.2.4.1 感觉的检查方法

A.2.2.2.4.2 感觉病变的定位诊断

A.2.2.2.4.3 神经反射检查法

A.2.2.2.4.4 运动功能的检查法

A.2.2.2.4.5 肌肉系统检查法

A.2.2.2.4.5.1 肌容积测量法

A.2.2.2.4.5.2 肌力测量法A.2.2.3 脊柱影像物理诊断学

A.2.2.3.1 X线诊断

A.2.2.3.1.1 正常脊柱X线照片测量法

A.2.2.3.1.2 旋转、侧弯、腰骶轴交角

A.2.2.3.1.3 颈腰椎曲分级标准(列表)

A.2.2.3.2 CT扫描检查法

A.2.2.3.2.1 正常椎管的CT测量

A.2.2.3.2.2 脊柱常见疾病CT的表现

A.2.2.3.3 核磁共振(MRI)检查法

A.2.2.3.3.1 正常脊柱MRI的表现

A.2.2.3.3.2 脊柱病变的MRI表现

A.2.2.3.4 肌电图检查法

A.2.2.3.5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法

A.2.2.3.6 实验室检查知识A.2.2.4 中医整脊治疗学

A.2.2.4.1 治疗原则:理筋、调曲、练功

A.2.2.4.2 理筋法

A.2.2.4.2.1 急性期理筋法

A.2.2.4.2.2 针灸理筋法

A.2.2.4.2.3 骨空针灸调压法

A.2.2.4.2.4 铍针松解疗法

A.2.2.4.2.5 推拿理筋法

A.2.2.4.2.6 膏摩药浴理筋法

A.2.2.4.3 正脊调曲法

A.2.2.4.3.1 正脊骨法的操作方法、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A.2.2.4.3.2 牵引调曲法的操作方法、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A.2.2.4.4 内外用药法

A.2.2.4.4.1 颈椎劳损病常用方药

A.2.2.4.4.2 腰椎劳损病常用方药

A.2.2.4.4.3 颈腰病常用中成药

A.2.2.4.4.4 颈腰病外用膏药

A.2.2.4.4.5 颈腰病预防保健品

A.2.2.4.5 功能锻炼法A.2.2.5 脊柱常见病的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

急性斜颈、寰枢关节错位、钩椎关节紊乱症、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椎曲异常综合征、颈肩综合征、颈椎管狭窄症、颈腰椎间盘病、胸背肌筋膜炎、腰椎后关节错缝、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腰骶后关节病、臀部皮神经卡压症、骶髂关节错缝症、颈脊源性血压异常症、脊源性心悸怔忡症、脊源性胃肠功能紊乱症、脊源性胃脘痛、脊源性月经不调症、脊源性股骨头坏死症、脊源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脊源性髋膝痛、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强直性脊柱炎椎曲异常症、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脊椎骨骺软骨病、骨质疏松脊椎并发症、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附录B(资料性附录)中医整脊科医师各级技术职称学习中医时间及临床年限要求附录C(资料性附录)中医整脊科技术操作规范C.1 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C.1.1 基本原则

明确诊断,施术前必备X线照片诊断。颈椎者,需具备颈椎正位、侧位、左右斜位及张口位X线照片;腰椎者需有正位、侧位、左右斜位X线照片。上述X线照片以站立位投照为主,特殊情况例外。C.1.2 注意事项

应用本技术操作需注意:

——诊断不明确,未具备X线照片诊断者禁用。

——年老患者、骨质疏松或严重慢性疾病者慎用。

——严重心脏病及孕妇禁用。C.2 正脊骨法C.2.1 按脊松枢法C.2.1.1 适应证

需要理筋、调曲的各种脊柱伤病。C.2.1.2 禁忌证

C.2.1.2.1 脊柱骨结核。

C.2.1.2.2 脊柱骨肿瘤。

C.2.1.2.3 脊柱骨髓炎。

C.2.1.2.4 严重的骨质疏松者。

C.2.1.2.5 腰椎滑脱不宜在腰椎按压者。C.2.1.3 注意事项

C.2.1.3.1 按压时缓慢移动。

C.2.1.3.2 力度因人而异,逐渐增加。

C.2.1.3.3 对枢纽关节处叩击注意力度,以患者无痛苦为宜。C.2.1.4 操作方法

[术式一]患者俯卧位,医者用双拇指指腹自大椎穴开始,自上而下,垂直按压在脊柱双侧椎板上,反复3~5遍;然后让患者侧卧,屈曲脊柱,医者握拳,用小鱼际肌侧拳叩击颈胸枢纽、胸腰枢纽及腰骶枢纽。

[术式二]又称“过伸足蹬法”。患者俯卧,医者将患者一下肢提起过伸牵拉,用另一足跟沿大椎以下一个一个椎体轻轻踩压。本法适用于青壮年,不宜用于中老年患者。C.2.2 寰枢端转法C.2.2.1 适应证

寰枢关节错位。C.2.2.2 禁忌证

C.2.2.2.1 寰枢椎先天畸形。

C.2.2.2.2 外伤所致寰枢关节错位急性期。C.2.2.3 注意事项

C.2.2.3.1 端提时间不要超过1分钟,否则影响患者吞咽活动。

C.2.2.3.2 端提时要持续用力,不可用暴力。

C.2.2.3.3 旋转头颅不宜超过10°。C.2.2.4 操作方法

患者端坐,医者站在患者侧后方。医者一手拇指、食指分别置于寰椎两侧(相当于两侧风池穴位置),另一肘托起患者下颌,两手同时稍用力将患者头颅轻轻向上提,然后轻轻向突出一方旋转10°以内,稍旋即放下,每次端转不超过1分钟,做3~5次欲合先离手法后,再反向端转,即可感到突出的侧凸下有空虚感,无压痛,表明已复位。C.2.3 牵颈折顶法C.2.3.1 适应证

颈椎曲度变浅、消失、反弓及成角类的颈椎病。C.2.3.2 禁忌证

C.2.3.2.1 各种颈部疾病急性期。

C.2.3.2.2 颈椎结核。

C.2.3.2.3 颈椎肿瘤。

C.2.3.2.4 颈椎骨髓炎。

C.2.3.2.5 颈椎曲度加大者。C.2.3.3 注意事项

C.2.3.3.1 在松筋后实施该法。

C.2.3.3.2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管狭窄症慎用。C.2.3.4 操作方法

[术式一]患者仰卧位,先对颈部施以理筋松筋手法,然后医者用双手掌抱住枕部对颈椎牵拉1~3分钟,再用四指指腹在颈项后背部,从第7颈椎往前随牵、随揉、随折顶颈椎棘突,反复牵、顶,约20分钟。

[术式二]旋转解锁法:让患者自我高度旋转颈椎,医者一手牵拉后枕,另一手前臂提下巴,肘部按压对侧肩关节,两手对抗用力,将颈6、7椎和胸椎拉开。C.2.4 颈椎旋提法C.2.4.1 适应证

颈椎棘突偏歪的各类颈椎病。C.2.4.2 禁忌证

C.2.4.2.1 60岁以上患者和16岁以下儿童,或合并脊椎骨质疏松者。

C.2.4.2.2 甲亢患者。

C.2.4.2.3 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脊膜囊大于1/2者。

C.2.4.2.4 颈椎手术后。

C.2.4.2.5 颈椎陈旧性骨折脱位者。

C.2.4.2.6 牵引下禁用此法。

C.2.4.2.7 颈曲消失、反弓者慎用。C.2.4.3 注意事项

C.2.4.3.1 切忌暴力旋转,超过颈部正常旋转范围的旋转,应视为暴力旋转。

C.2.4.3.2 旋转到位即可,不宜盲目追求“咯嗒”声。

C.2.4.3.3 旋转法慎用中立位,因此法旋转剪力多在第5颈椎以上,容易造成骨折脱位。C.2.4.4 操作方法

患者端坐,医者立于患者后方,先用推拿法松解颈肌,嘱患者头颈屈曲,医者用四指按压后枕,嘱患者头颈向右旋转至最大,医者右肘兜患者下颌,左手拇指按压患椎左侧,并轻轻兜颌向上,即可听到颈部“咯”的一声,表明复位成功。右侧与左侧操作相反。C.2.5 提胸过伸法C.2.5.1 适应证

C.2.5.1.1 合并胸椎侧凸的各类颈椎病。

C.2.5.1.2 胸椎侧弯症。

C.2.5.1.3 脊椎骨骺软骨病。

C.2.5.1.4 脊源性心律紊乱症。

C.2.5.1.5 脊源性胃肠功能紊乱症。C.2.5.2 禁忌证

严重骨质疏松患者。C.2.5.3 注意事项

膝顶法向前顶力不能过大。C.2.5.4 操作方法

[术式一]患者骑坐在整脊椅上,面向前,双手十指交叉抱项部,医者站在患者后方,用一膝顶上段胸椎,双手自患者肩上伸向两侧胁部,然后双手抱两胁将患者向后上方提拉。

[术式二]患者骑坐在整脊椅上,面向前,双手十指交叉抱项部,医者站在患者背后,双手自患者腋下穿过,向上反握其双前臂,用前胸顶患者胸背,然后双手用力,将患者向后上方提拉。

[术式三]患者骑坐在整脊椅上,面向前,双臂于前胸交叉,双手抱肩,医者坐在患者背后,从腋下双手拉患者对侧肘关节,使肩胛拉开,然后将患者向后上方提拉。C.2.6 胸腰旋转法C.2.6.1 适应证

C.2.6.1.1 胸腰椎小关节紊乱。

C.2.6.1.2 腰椎滑脱症。

C.2.6.1.3 腰椎间盘突出症。

C.2.6.1.4 腰椎管狭窄症。

C.2.6.1.5 脊柱侧弯症。

C.2.6.1.6 脊源性月经紊乱症。

C.2.6.1.7 脊源性下肢骨性关节炎。

C.2.6.1.8 脊源性胃肠功能紊乱症。

C.2.6.1.9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畸形症。C.2.6.2 禁忌证

C.2.6.2.1 胸腰椎手术后。

C.2.6.2.2 腰椎严重骨质疏松。

C.2.6.2.3 胸腰椎骨肿瘤。

C.2.6.2.4 胸腰椎骨结核。

C.2.6.2.5 胸腰椎骨髓炎。

C.2.6.2.6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慎用。

C.2.6.2.7 腰僵未缓解者慎用。C.2.6.3 注意事项

C.2.6.3.1 施法时需有助手固定髋部。

C.2.6.3.2 忌为强求响声,反复旋转。C.2.6.4 操作方法

患者骑坐在整脊椅上,面向前,双手交叉抱后枕部,略向前屈至以胸12腰1为顶点。以左为例,助手固定患者右髋,医者立于患者左侧后方,左手经过患者左臂前,至颈胸背部(大椎以下),右手固定于胸腰枢纽关节左侧,左手旋转患者胸腰部,待患者放松后,双手相对同时间用力,即左手向左旋转的同时右手向右推,可听到局部“咯嗒”声。右侧操作与左侧相反。C.2.7 腰椎旋转法C.2.7.1 适应证

C.2.7.1.1 腰椎后关节错缝。

C.2.7.1.2 腰骶后关节病。

C.2.7.1.3 腰椎间盘突出症。

C.2.7.1.4 腰椎管狭窄症。

C.2.7.1.5 腰椎侧弯症。C.2.7.2 禁忌证

C.2.7.2.1 同胸腰枢纽旋转法禁忌证。

C.2.7.2.2 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脊膜囊大于1/2者。

C.2.7.2.3 椎弓崩解、脊柱滑脱者慎用。C.2.7.3 注意事项

同胸腰旋转法。C.2.7.4 操作方法

患者骑坐在整脊椅上,面向前,双手交叉抱后枕部,向前屈至棘突偏歪处为顶点。以棘突左偏为例,助手固定右髋,医者立于患者左侧后方,左手穿过患者左腋下至对侧肩部,右手掌固定于偏歪棘突左侧,左手摇动患者腰部,待患者放松后,双手相对同时瞬间用力,即左手向左旋转的同时右手向右推,可听到局部“咯嗒”声。右侧操作与左侧相反。C.2.8 腰骶侧扳法C.2.8.1 适应证

C.2.8.1.1 腰椎后关节错缝症。

C.2.8.1.2 腰椎间盘突出症。

C.2.8.1.3 腰骶后关节病。

C.2.8.1.4 骶髂关节错缝症。C.2.8.2 禁忌证

C.2.8.2.1 不明确诊断,未排除骶骨、髂骨结核、肿瘤者。

C.2.8.2.2 椎弓峡部不连、椎弓崩解、椎体滑脱者。

C.2.8.2.3 骨质疏松患者。

C.2.8.2.4 胸腰椎手术后。C.2.8.3 注意事项

C.2.8.3.1 侧卧体位,躯体和下肢在一中轴线上。

C.2.8.3.2 如怀疑一侧椎间孔压迫神经根者,应取健侧卧位,而且不宜左右侧扳。

C.2.8.3.3 腰僵者慎用。C.2.8.4 操作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以左侧卧位为例,医者面向患者站立,右手或前臂置于患者右腋前,左手前臂置于患者右臀部,在患者充分放松情况下,两手相对同时瞬间用力,力的交点在腰骶枢纽关节处。右侧卧位与此相反。C.2.9 过伸压盆法C.2.9.1 适应证

C.2.9.1.1 骶髂关节错缝症。

C.2.9.1.2 腰骶后关节病。

C.2.9.1.3 骨盆倾斜者。C.2.9.2 禁忌证

C.2.9.2.1 同腰骶枢纽侧扳法禁忌证。

C.2.9.2.2 有髋关节病变者。C.2.9.3 注意事项

后伸下肢注意保护髋关节,防止过伸导致股骨颈骨折。C.2.9.4 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立于患侧,用一肘托起患侧大腿,使其后伸,另一手与托腿手相握,肘部按压患侧骶髂关节处,后慢慢使患侧下肢后伸至极限,按压之手肘部稍用力往下按压,听到“咯嗒”声,复位成功。C.2.10 手牵顶盆法C.2.10.1 适应证

同过伸压盆法。C.2.10.2 禁忌证

C.2.10.2.1 诊断不明者。

C.2.10.2.2 椎弓裂、脊椎滑脱者。

C.2.10.2.3 有下肢疾患者慎用。C.2.10.3 注意事项

患者身体与下肢保持在同一水平位,手足用力协调。C.2.10.4 操作方法

[术式一]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健侧屈膝,医者用一足跟蹬住健侧小腿,双手握住患侧踝部,待患者放松后,手足同时协调突然用力上牵下蹬动作。

[术式二]让患者将双膝双髋屈曲,医者按压膝部,左右滚动骨盆。C.3 牵引调曲法C.3.1 颈椎布兜牵引法C.3.1.1 适应证

C.3.1.1.1 颈椎骨折脱位。

C.3.1.1.2 一切颈曲异常、椎体旋转移位的颈椎病变。

C.3.1.1.3 颈椎间隙变窄者。C.3.1.2 禁忌证

C.3.1.2.1 诊断不明确者。

C.3.1.2.2 以头晕为主诉颈椎病患者。

C.3.1.2.3 颈椎曲度消失、反弓及老年、儿童患者禁用坐位颈椎牵引。

C.3.1.2.4 颈椎曲度存在者慎用坐位颈椎牵引。

C.3.1.2.5 各种颈部疾病急性期。

C.3.1.2.6 颈椎半切综合征。C.3.1.3 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于倾斜约30度角的颈椎牵引床上,头高脚低,用牵引布兜固定好头部,然后悬挂量进行牵引。牵引重量为3~6kg,时间为30分钟左右。C.3.1.4 注意事项

C.3.1.4.1 固定布兜时必需前额兜长,后枕兜短。

C.3.1.4.2 牵引时患者仰卧位,两目平视,鼻尖、下颌尖在一水平线上。

C.3.1.4.3 布兜安置不能压迫到颈动脉及男性喉结。

C.3.1.4.4 牵引重量以3~6kg为宜,在此范围内视患者颈肌强弱而增减,不能超重牵引。

C.3.1.4.5 颈椎牵引时,密切注意病人自我感觉,患者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者,应立即撤除牵引。

C.3.1.4.6 撤除颈椎牵引后,需卧床休息10分钟左右。

C.3.1.4.7 颈椎牵引时禁用手法正骨。C.3.2 仰卧骨盆牵引法C.3.2.1 适应证

C.3.2.1.1 胸、腰、骨盆损伤。

C.3.2.1.2 腰骶关节移位,腰4、5椎体旋转位移者。

C.3.2.1.3 青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

C.3.2.1.4 腰椎后关节错缝症。

C.3.2.1.5 腰骶关节病C.3.2.2 禁忌证

C.3.2.2.1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疼痛重者。

C.3.2.2.2 合并严重高血压、哮喘及甲亢者。

C.3.2.2.3 严重骨质疏松患者。

C.3.2.2.4 腰椎手术后患者。

C.3.2.2.5 脊柱骨结核。

C.3.2.2.6 脊柱骨髓炎。

C.3.2.2.7 脊柱骨肿瘤。C.3.2.3 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在牵引床上,将上端牵引带束于胸下部,下端牵引带束于髂骨上,然后根据病情、体重等来调整重量进行纵轴牵引。牵引时间为30~40分钟,牵引重量为20~40kg,每日1~2次。临床上牵引时间和重量均从最小值逐渐增加做持续性牵引,儿童患者据体重酌减,最大牵引力不能超过体重的1/2。C.3.2.4 注意事项

C.3.2.4.1 禁用突发性牵引。

C.3.2.4.2 慎用在牵引时扭转骨盆。

C.3.2.4.3 牵引时密切关注患者感觉,牵引重量不能过重。

C.3.2.4.4 牵引后需卧床休息与牵引相同的时间。C.3.3 一维调曲法2.3.1 适应证

C.3.2.3.1 胸、腰、骨盆损伤。

C.3.3.1.2 腰椎间盘突出症。

C.3.3.1.3 腰椎管狭窄症。

C.3.3.1.4 腰椎滑脱症。

C.3.3.1.5 脊柱侧弯症。

C.3.3.1.6 腰骶关节病。

C.3.3.1.7 脊源性月经紊乱症。

C.3.3.1.8 脊源性下肢骨性关节炎。

C.3.3.1.9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畸形症。C.3.3.2 禁忌证

同仰卧骨盆牵引法禁忌证。C.3.3.3 操作方法

患者俯卧于四维脊柱牵引仪上,将上端牵引带束于胸下部,下端牵引带束于髂骨上。然后根据病情、体重等来调整重量进行纵轴牵引。牵引时间为30~40分钟,牵引重量为20~40kg,每日1~2次。牵引调整好重量后,根据患者腰椎曲度异常情况,进行加压调曲治疗。腰曲加大者,在胸腰枢纽和腰骶枢纽分别加压;腰曲减小、变直或反弓者,在腰椎中部(约第3腰椎处)加压;腰骶轴交角变小者,在腰骶枢纽处加压。加压以2.5~5kg沙袋为宜。C.3.3.4 注意事项

C.3.3.4.1 牵引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若有疼痛、麻木加重者,及时撤除牵引。

C.3.3.4.2 临床上牵引时间和重量均从最小值逐渐增加,儿童患者据体重酌减,最大牵引力不能超体重的1/2。

C.3.3.4.3 牵引重量不能过重。

C.3.3.4.4 牵引后需卧床休息与牵引相同的时间。

C.3.3.4.5 老年患者可选用腋下牵引带。C.3.4 二维调曲法C.3.4.1 适应证

C.3.4.1.1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单侧下肢麻木或疼痛者。

C.3.4.1.2 腰椎滑脱症伴有单侧下肢麻木或疼痛者。

C.3.4.1.3 腰椎管狭窄症伴有单侧下肢麻木或疼痛者。

C.3.4.1.4 脊柱侧弯症骨盆倾斜者。C.3.4.2 禁忌证

同仰卧骨盆牵引法禁忌证。C.3.4.3 操作方法

患者俯卧于四维脊柱牵引仪上,按照一维调曲法固定好上、下两端牵引带,然后用单下肢牵引带束于有症状的下肢,并使其外展30°角。先按照一维调曲法调整好重量,牵引重量为20~40kg,再调整痛肢牵引重量至6~8kg,儿童患者重量酌减。牵引调整好重量后,根据患者腰曲度异常情况,进行加压调曲治疗。参照一维调曲法。牵引时间为30~40分钟,每日1次。C.3.4.4 注意事项

C.3.4.4.1 同一维调曲法。

C.3.4.4.2 患肢有严重骨性关节病者慎用。C.3.5 三维调曲法C.3.5.1 适应证

C.3.5.1.1 腰椎滑脱症。

C.3.5.1.2 腰椎后关节错缝症。

C.3.5.1.3 腰曲加大需要调曲类伤病。

C.3.5.1.4 腰骶轴交角变小类伤病。C.3.5.2 禁忌证

C.3.5.2.1 同仰卧骨盆牵引法禁忌证。

C.3.5.2.2 严重下肢骨性关节病患者。

C.3.5.2.3 严重静脉曲张患者。C.3.5.3 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于四维脊柱牵引仪上,将双下肢牵引带束于膝关节上下端。调整牵引仪,使双下肢缓慢逐渐升起,随时观察患者变化。角度以下肢伸直,髋关节与躯干呈90°角为标准。牵引时间为20~30分钟,以患者耐受为度。C.3.5.4 注意事项

C.3.5.4.1 束于下肢的带子不能固定在髌骨上,而且要松紧适度,不能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C.3.5.4.2 悬吊牵引需逐步升高,并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C.3.5.4.3 悬吊牵引力的支点在腰骶枢纽关节处。

C.3.5.4.4 牵引时间以患者耐受为度,逐渐增加牵引时间。

C.3.5.4.5 牵引时密切观察患者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C.3.5.4.6 撤除牵引时要匀速、缓慢。C.3.6 四维调曲法C.3.6.1 适应证

C.3.6.1.1 屈曲型胸腰椎骨折脱位。

C.3.6.1.2 腰椎曲度变直、反弓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C.3.6.1.3 腰椎曲度变直、反弓的腰椎管狭窄症。

C.3.6.1.4 腰椎曲度变直、反弓的腰椎后关节错缝症。

C.3.6.1.5 脊柱侧弯症。C.3.6.2 禁忌证

同三维调曲法禁忌证。C.3.6.3 操作方法

患者卧于四维脊柱牵引仪上,将上半身用环套过腋下,双下肢牵引带束于膝关节上下端。用升降板将下半身托起,胸腰段与上半身呈25°~45°角,调整牵引仪,使双下肢缓慢逐渐升起,下肢与下半身呈悬吊状,后将托板放至离下肢约30cm处,以下腹部离开托板为宜。下肢与牵引床的角度根据患者腰椎曲度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力的支点作用在胸腰枢纽关节处。牵引时间为20~30分钟,以患者耐受为度。牵引解除后,卧床休息10~20分钟才能下地。C.3.6.4 注意事项

C.3.6.4.1 束于下肢的带子不能固定在髌骨上,而且要松紧适度,不能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C.3.6.4.2 双下肢悬吊需逐步升高,并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C.3.6.4.3 牵引时间以患者耐受为度,逐渐增加牵引时间。

C.3.6.4.4 牵引时密切观察患者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C.3.6.4.5 撤除牵引时要匀速、缓慢,解开下肢牵引带后缓慢将托板放下。Foreword

The main drafting units of this standard:Beijing Yizong spinal orthopedic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Guangdong Provinc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zhen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Hospital.

Units involved in the drafting of this standard:Beijing Changping District Guangming Orthopedics Hospital,Wa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Henan Provinc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Orthopedics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Inner Mongolia International Hospital of Mongolian Medicine,Gansu Provinc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Yili Stat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Foshan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xi Autonomous Region Orthopedic Hospital,Wenzhou City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f Zhejiang Province,Kunming General Hospital of Chengdu Military Area Command,Tangshan City People's Hospital of Hebei Province,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ans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cond Hospital of Longyan City of Fujian Province,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City College,The Professional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College of University of Hong Kong,New York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of America,Canadi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a Assoc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Medicine Newspaper,South Korea Institute of Spinal Nerve Massage,Johor State Acupuncture and Orthopedics Association of Malaysia,Hongkong Association of Spinal Orthopedics in Chinese Medicine.

The maindrafters of this standard:Wei Yizong,Chen Wenzhi,Lin Yuanfang,Wang Huimin,Li Junjie.

Participants in the drafting of the standards and review experts(by the name of the phonetic alphabet):

China(Mailand):An Ping,Bai Xiaoyun,Cao Xiangyang,Chen Wenzhi,Gao Teng,Hai Xia,Huang Junqing,Jiang Jinting,Kang Xiong,Li Junjie,Liang Qianqian,Lin Yuanfang,Mo Wen,Pan Donghua,Pang Xiangqing,Pang Zhenlong,Ren Hong,Sun Yongzhang,Tian xinyu,Wang Garidi,Wang Huimin,Wang Song,Wang Xiuguang,Wei Chunde,Wei Songde,Wei Yizong,Wu Chaoying,Yang Shusheng,Zhang Hanqing,Zhang Hongzhen,Zhang Shengqiang,Zhang Yanjun,Zhao Guangyu,Zhao Yong,Zhou Honghai,Zhou Xia,Zhu Qianqing,Zou Pei.

China(Hongkong):Cai Jinyi,Zhang Guoyi.

China(Taiwan):Jiang Zhihong.

United States:Christine Capurso,Philip Meng,Song Ali,William Reynolds.

South Korea:Shen Bingche.

Japan:Tanaka Sayuri.

Australia:Huang Huansong.

Germany:Bachman.

Malaysia:Chen Lianguo,Su Shengren.

Kazakhstan:Hapnman.

Indonesia:Guo Jianxue.

Canada:Tang Gengmin.

Russia:Li Qinghe.

The standard drafting procedures comply with SCM 0001-2009 Standard Formulated and Promulgated Norms released by the World Fede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ocieties.

This standard was reviewed and approved at the fourth meeting of the fourth council board of World Fede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ocieties in Thailand on October 12,2017.

This standard is issued by the World Fede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ocieties,and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World Fede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ocieties.Introduction

World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for Professional of Chinese Medicine Doctors(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standard)is hereby established in order toadopt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meet demands of Chinese medicine globalization,to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MDs management,to improve the academic status and overall competence of CMDs,to protect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to strengthen their recognition from society,and to guarantee the medical quality and safety of Chinese medicine around the world.

The standard shall not only stress conformity to doctor administrativ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various countries,but also fully reflect the growth pattern of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als.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tatus quo of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als around the world,it shall contribute at the same time to their future sound development,furthermore;it shall meet the demand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rket and benefit the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as well.

Based on successful experience on administration of doctors and medical professional titles of various countries,the standard defines appropriately the sequence of the professional titles and their relevant indexes system in order to steer and regulate the administration of CMDs.

A reference to doctor of spinal orthopedic in Chinese medicine(DSOCM)administration for different countries,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andard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optimal medical orders so as to promote scientific and standard administration of CMDs.Different countries may establish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that accommodate to their own situations referring to this Standard as well as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order toconsistently improve the service capability and medical treatment level of CMDs,guarantee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and to better serve human beings.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