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孩子,才会爱孩子:父母必知的0-6岁育儿心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14:23:06

点击下载

作者:木紫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懂孩子,才会爱孩子:父母必知的0-6岁育儿心理

懂孩子,才会爱孩子:父母必知的0-6岁育儿心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懂孩子,才会爱孩子:父母必知的0-6岁育儿心理作者:木紫排版:昷一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7-01ISBN:9787512717312本书由中国妇女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1章0~1岁儿童心理发展与科学教养

0~1岁,是宝宝飞速成长的一年,也是生命中最为被动的一年,在这一年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有的父母因此而焦虑,担心养不好孩子,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其实,只要父母了解0~1岁宝宝的心理发展水平,懂得他们是怎么成长的,然后,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养,宝宝就能快乐而从容地成长。宝宝的身体与动作发展动作发展:0~1岁处于快速生长期

生命中的头两年是宝宝的快速生长期。一般到5个月大的时候,宝宝的体重可达出生时的2倍。到了1岁时,体重可达出生时的3倍,有的宝宝的身高达到80厘米。

那么,随着宝宝体重、身高的快速发育,他们身体的各个部位、各项功能是不是也成长得如此快速呢?父母要注意,这个阶段的孩子身体的各个部分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成长。父母可以观察到,随着不断成长,婴儿的头部占整个身体的比率逐渐下降,这说明,头部迅速成长后身体迅速成长了。所以,有一段时间宝宝看起来“头大、腿短”不是问题,不用担心他们的体形不够美。

和体重、身高一起成长发育的是宝宝的身体器官、神经系统、脑等组织和器官,与此相适应的就是身体机能和心理能力的快速发展。就拿宝宝的运动能力来讲,到了四五个月的时候,绝大部分宝宝会翻身了;而到了1岁左右,绝大部分宝宝能坐会爬了,有一大部分宝宝会走了;他们能够快速认出自己吃过、玩过的物品,并且记得物品的属性。

成长是一个动作发展的过程,从新生儿到1岁,孩子拥有了很多的动作能力:抬头、翻身、独立坐、爬、站起、走路,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不同个体的动作发展存在着差异性,有的宝宝可能11个月就会走了,有的宝宝可能到1岁多才会走。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别,在于宝宝身体的成熟程度存在个体差异。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成熟。他曾经做过一个双生子爬梯实验,被试是一对10个月大的同卵双生子(名字分别以T和C代替),在实验中,实验人员提前训练了T学习爬梯动作,而对于C则不给予练习。整个实验过程中,他们的爬梯水平不断受到测量,直到1岁,T才学会了爬梯。这时,实验人员对C进行了为期2周的训练后进行测量,此时,T和C在爬梯时的速度、敏捷度方面没有差异。

成熟是宝宝动作发展的前提条件,不同宝宝身体发展的速度不同,导致了宝宝动作发展有快有慢。除此以外,学习、锻炼对宝宝动作的发展也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实验者对新生儿的踏步反射进行了训练,结果显示,这些孩子会表现出更早、更多明显的行走动作,提前出现独立行走。

宝宝的动作发展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是成熟,个体自身的肌肉、骨骼、关节与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成熟为动作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是动作发展的物质基础;另一个是个体的学习,外界环境如果能够提供必要的刺激与经验,在动作的发展速度、水平以及顺序和倾向等方面,会起到一定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除此以外,宝宝动作的发展还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文化背景、家庭生态环境等。但是,不管孩子生在哪个地方,被什么样的父母抚养,只要处在0~1岁这个年龄段,就是快速生长期,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满足他们的成长需要,孩子就能快速成长。宝宝动作发展4原则

虽然不同个体的动作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这并不是说就千人千面,没有规律可循了。从儿童先天就具备的无条件反射到实现有目的的复杂动作技能的进程趋势来看,个体动作发展过程均遵循一定的顺序和原则。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类动作的发展顺序遵循4个原则:头尾原则、近远原则、等级整合原则、系统独立性原则。6岁前,宝宝动作的发展基本都在遵循这些原则。

1.头尾原则

头尾原则讲的是身体发展所遵循的模式是先从头部和身体上半部开始,然后进行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个体动作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顺序而逐渐成熟。宝宝出生前和出生后都是遵循这样的原则进行发展。比如,视力的发展一定是先于走路能力的发展;宝宝一定是先把手抬起来送到嘴边、手才能被嘴吃到,然后才是宝宝用手抓握住脚、把脚送到嘴边,于是嘴就吃到了脚丫子。

2.近远原则

在宝宝的生活里,他们最先出现的动作是躺着或者趴着,这个时候他们不能坐着或者站着,说明他们的躯干发育要早于四肢发育,他们想活动的时候,身体能支配的部位就是躯干了。

宝宝的动作发展遵循近远原则,从身体的中央部位进行到外围部位。对于任何一个儿童来讲,躯干的发展都先于四肢末端的发展。儿童使用身体各部位的能力,也是遵循着近远原则。先能使用手臂,后能使用手指;先能翻身,后能爬行。

3.等级整合原则

宝宝要想从一堆玩具中拿出自己想玩儿的那一个,需要眼睛能看到、胳膊能抬起来,手能够抓握住物品,很显然,宝宝到了三四个月以后才有这项能力。宝宝不是突然具备这项能力的,而是通过单一动作技能的逐步发展然后统合起来才具备的。

等级整合原则指简单技能一般是独立发展的,后来这些简单的技能被整合成更加复杂的技能。婴儿动作技能的发展最初是全身性的、杂乱的,随后逐渐分化为局部的、精细的和专门化的动作。婴儿活动的起始是躯体大肌肉的动作,胳膊、腿等;然后才是手部小肌肉动作;在这个基础上把动作整合起来,完成抓握起某个物品的动作。

4.系统独立性原则

宝宝和大人一样,他们的身体也是由八大系统组成,即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这些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实现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对于处在成长阶段的宝宝来讲,他们各个系统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不同的身体系统有着不同的发展速率,叫作系统独立性原则。比如,在婴儿期,神经系统高速发展,而身体大小的改变则相对较少,性别特征的发展则更加滞后。宝宝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时也不同步,当宝宝能听懂大人的话以后,他们会用手势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却不能用嘴说出来。精细动作和粗大动作

宝宝运动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点,通过宝宝的成长就能够观察到。宝宝能够翻身以前,一定能够抬头了;宝宝先能挺直脖子,然后才能坐直身子;宝宝先会坐着,然后才能直立行走。任何一个正常发展的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都会遵循这个规律。

宝宝运动能力的发展是以运动系统的成熟为先决条件的,而运动系统的成熟遵循从大动作到精细动作的顺序。一个不能伸胳膊的孩子,无法拿起远处的面包再送到嘴里。

宝宝的运动能力与他们的大脑发育以及认知能力、自理能力、情感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的发展密切相关。3岁前,宝宝运动能力的发展会涉及两个重要的内容,一个是大肌肉动作,另一个是精细动作。

大肌肉动作又被称为基础运动技能,先于精细动作发展,是动作发展的基础。大肌肉动作又称粗大动作、大动作,指的是涉及躯干、手臂、腿等大肌肉的控制能力。3岁前,大肌肉动作发展主要涉及爬、坐、立、行以及手的抓握等基本动作技能。宝宝要完成这些动作会涉及姿势的反应、头的平衡。

坐、立、走等动作的发展很重要,对生命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影响。儿童拥有自主行动的能力后进一步解放了他们的双手,使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双手协调自主控制动作在此基础上得到迅速发展。

爬行动作是个体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第一个自主位移动作,婴儿在空间环境中的自由移动,一方面扩大了婴儿接触和探索环境的范围,增加了与环境互动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婴儿在爬行过程中也会遇到挑战,到达目的地的过程既提高了运动能力,也锻炼了意志品质。

行走使得儿童活动范围增大,行动更加灵活,探索空间更广泛,进一步解放了个体的双手,使得精细动作有机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心理能力的发展。

精细动作指的是由手、腕部小肌肉群参与的动作技能。宝宝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在视觉、听觉、空间感、注意力等多方面感知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这个过程也是认知发展的重要过程。

3岁前的宝宝主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告知父母身体发育处于大肌肉动作或者精细动作发展的哪个阶段。比如,两到三个月的时候,宝宝开始俯卧、抬头;4个月后,他们能够翻身、独坐,这个阶段的宝宝喜欢看手,摆弄手指,能够拿起饼干、小馒头来自己吃;六七个月后宝宝已经能够独坐,开始出现扶站、扶走现象,能够捏起小物品,比如纸片、小石子等。

宝宝的行动是他们肌肉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发展水平的外化表现。宝宝反复做某一个动作,是在以自己的行动告诉抚养者,他们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当他们对该项动作掌握得还不够熟练时,他们练习的兴趣会很浓,会反复做、反复玩儿,这时,需要父母给予支持和配合,引导孩子进入稍微高出他们能力水平的活动中去,接受挑战有利于孩子能力的提升。生存本能:无条件反射

皮亚杰是迄今为止儿童心理发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家。他指出,个体与环境最早实现的平衡是以先天性无条件反射为中介的。什么是无条件反射呢?就是生来就有的反射。宝宝就是带着这样的本领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无条件反射是反射的一种。反射是在一定的刺激条件下与生俱来的自动反应。另一种是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新生儿最显著的行为组织模式。宝宝出生以后,妈妈把一根手指放在宝宝的手掌心,宝宝会紧紧地抓住不放。一个刚出生的宝宝,护士把他放在妈妈的脸旁,宝宝紧紧地抓着妈妈的脸躺在那里,护士想抱他去洗澡,他使劲抓着妈妈的脸不松手,放声大哭,直到护士松手,他又安然地躺在妈妈身边。

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来讲,以上行为都是天性的自动反应,带有自我保护的性质,能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最为常见的婴儿的先天性反射有吮吸、拥抱、眨眼、抓握等。随着婴儿大脑皮层的发育,他们对行为的自主控制能力增加,于是,大多数的新生儿反射会在6个月内消失。这是宝宝神经系统健康发育的信号。

这些与生俱来又很快消失的反射行为对宝宝的成长有什么好处呢?

1.促进神经系统和动作发展

婴儿先天反射的正常出现,表明了婴儿的神经通路以及与其相对应的肌肉群的机构与功能的正常。如果对其进行训练和练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发展。

宝宝一个人躺着玩的时候,他们会伸出小手,一边抓握一边注视,这样的动作反复做,能促进宝宝抓握物品时手眼的协调能力。宝宝侧身躺着的时候,在身体和一条腿做支撑的情况下,会把一条腿举起来不停地做屈伸动作,这样的动作有利于促进宝宝身体四肢的协调性。

2.有助于婴儿生存

如果宝宝出生以后不会吮吸奶嘴或者妈妈的乳头,那会怎么样呢?父母有办法让宝宝活下来吗?答案一点儿都不乐观。

吮吸这个动作不但帮助宝宝获取乳汁,补充营养,还能令孩子心里获得安慰,让他们感到安全、轻松、愉悦。

宝宝被妈妈抱着的时候,他能把头部乃至整个身体本能地贴在妈妈身上,身体的这种依附力量很强大,对宝宝有很强的保护作用,有助于婴儿在万一失去支撑的情况下支撑住整个身体的重量。

3.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

宝宝在吮吸乳汁的过程中,妈妈凝视着宝宝的眼睛,对宝宝微笑,宝宝也会露出满意的笑容。妈妈抚摩宝宝的小手、小脚丫等,宝宝开心地回应,咯咯地笑或者躲开妈妈的抚触,这样的回应给父母带来了抚养的快乐,使他们更具有抚养宝宝的信心。刺激—反应:经典条件反射

关于经典条件反射,有一个特别有名的实验,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甫洛夫研究狗的消化腺分泌实验。就是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巴甫洛夫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发现了经典条件反射。

实验开始前,巴甫洛夫先确认了狗看到食物会分泌唾液这样一个无条件反射。接下来,他在给狗食物前摇铃,也就是说,食物会在铃声响起后或者和铃声一起出现。此时,食物和铃声有关系了。后来,巴甫洛夫只摇铃,不给食物,他发现,狗照样流唾液,这就是条件反射。

很显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巴甫洛夫把铃声这样一个中性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狗学会了听到铃声就流唾液。之所以会有条件反射出现,就在于铃声在食物出现以前或者和食物一同出现。在狗看来,铃声响了就代表着食物出现了。

心理学家在婴儿身上做了类似的实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妈妈给婴儿喂奶的时候,会抚摩宝宝的前额,后来,妈妈发现每当她抚摩宝宝前额的时候,宝宝就会做出吮吸的动作。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在宝宝看来,抚摩前额就代表着马上就可以吃到奶了。

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引起反射性反应的刺激配对出现,多次之后,当中性刺激发生后,即使引起反射反应的刺激没有出现,也会出现反射性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发生是个学习的过程。

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有机体学会把一个无关刺激变成有关刺激的信号,从而可能根据某些信号来辨别周围的世界,知道外界环境中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得以预见并趋近有益的刺激并避开有害刺激。比如,宝宝听见汽车喇叭声,就会站到马路边等。

经典条件反射提高了宝宝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小宝宝对环境的预判能力不强,经典条件反射帮助他们识别了哪些事情会一起发生,当其中的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就能预测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事情,这样,在宝宝心目中,环境变得更加有序和可以预知,这种情况符合他们内在的秩序感需要,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内心的安全感。

当两个刺激之间的联结具有生存的意义时,宝宝非常容易形成经典条件反射。当宝宝感觉寂寞了,他开始哭泣,妈妈把宝宝抱起来,然后一边哼歌一边抚触宝宝的皮肤,就能够降低宝宝的孤独感,宝宝心情就会好起来。于是,宝宝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想念妈妈了,他就会哭泣;得到妈妈的呼应了,就停止哭泣。

宝宝自己在床上躺着,妈妈在客厅忙碌,如果妈妈有一边干活儿一边哼歌的习惯,那么,只要听到妈妈的歌声,宝宝内心就会很踏实,因为他知道妈妈在家里。平日里,宝宝哭了,妈妈会一边答应一边走过来,多日之后,宝宝哭了的时候,如果妈妈不能快速赶到宝宝身旁,温柔地回应一下:“宝宝,妈妈在呢!”宝宝因此出现反射性反应,就不会哭得很厉害或者停止哭泣,因为宝宝知道妈妈听到了自己的呼唤,很快就来陪伴自己。反应强度: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面对不同的情境,宝宝的反应并不一样,有时很平静,有时很兴奋,为什么会这样呢?

研究者通过对婴儿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研究,探究出了他们对世界的理解。给新生儿呈现一个新刺激,他们会有一个定向反应,比如,安静下来,全神贯注,心率降低。重复多次后,不再出现最初的定向反应。再呈现一个新异刺激,会重新呈现最初的定向反应。看来,新生儿具有把新异刺激与已经识别的最初刺激区别开来的能力。这项能力使得宝宝具有进入陌生环境的警惕性,不喜欢时,他们就会哭。

为人父母的都知道宝宝的好奇心特别强,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宝宝出生时,人脑已经被设定为受新奇事物的吸引。婴儿倾向于对进入他们周围环境的新元素做出更强烈的反应。根据宝宝的这一特性,心理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了另外的两个学习方式: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习惯化是婴儿的一种简单的学习方法。习惯化是指由于重复刺激所造成的反应强度的逐渐降低。这时,如果出现另一个新异刺激,也可能是环境中出现了某种变化,宝宝的反应又返回到高水平,这一增加叫作去习惯化,也叫恢复。对于宝宝来讲,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能力有助于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不了解的方面,提高学习效率。

当婴儿面对熟悉的刺激物时,他们不再出现反应,比如,呼吸或者心跳频率没有加速,头部或者眼部没有因为好奇而追随,那么,往往表明宝宝已经能够认出这个物品是熟悉的。

不同的宝宝,他们的习惯化速度并不一样。研究发现,习惯化速度快的儿童具有下列倾向:更喜欢复杂的刺激;感觉运动发育快,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和接受概念的速度较快;玩耍的方式更为成熟;在传统的智能测验中异形辨认、缺损识别和拼图等方面成绩优异。

习惯化的发展与婴儿身体和认知上的成熟有关。习惯化在婴儿出生后就有所表现,并在其出生后3个月左右发展成熟。

宝宝对某个环境熟悉了以后,心率和呼吸可能都会下降,这是个习惯化的过程,习惯了往往意味着失去兴趣。这时,如果有另一个新异刺激发生,那么,宝宝的反应性就返回高水平,从而进入去习惯化的过程。

习惯化,去习惯化,习惯化,去习惯化……宝宝就是在这样的反应强度的不断变化过程中,认识并熟悉新鲜事物,并使其变成自己熟悉的事物,然后再接受新异刺激。在这样一个接受刺激的学习过程中,宝宝内化的知识越来越多,对这个世界越来越熟悉,他们好奇的领域也越来越有自己的特点,探索和征服外界环境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大动作训练:1岁前宝宝大肌肉发展水平

宝宝的动作能力和水平是随着成长而不断发展的。国内外研究发现,婴儿期不同动作的出现有着清晰的时间点,而这些时间点恰恰是儿童正常成长和发育的标志。对于这一点的认识,民间早就有“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十二走”的说法,这些说法是人们根据宝宝的发展情况总结出来的,跟当下科学的实证研究结果基本符合。

婴儿的动作从看起来散乱、不随意的动作开始,大肌肉动作也是从最初的无意抬起胳膊和腿,发展到朝着某个目标爬过去。宝宝的大肌肉动作发展也是处于不断的进步状态,表现在玩儿上:他们最初是躺着玩儿,然后是趴着玩儿、坐着玩儿、站着玩儿、走着玩儿,可以说,越玩儿内容越丰富。

肌肉的力量决定了孩子的大动作发展水平,此时,与其着急让孩子走路,不如对孩子多开展一些力量训练,包括腿部、腰部以及全身的力量。让孩子多多爬行、扶着凭借物行走,就是很好的训练方法。一般情况下,宝宝从7个月开始就有了站起来的愿望,10个月以后就能站立了,他们会自己扶着栏杆慢慢站起来,然后又试着坐下或者蹲下。在此基础上,反复操练,就能扶着栏杆走了。

宝宝经历了翻身、坐、爬等练习后,颈部、背部、腰部等部位的肌肉已经比较发达,躯干、臀部和大腿部位的骨骼具有了一定的支撑力,于是,宝宝就不再满足于坐着看风景、爬着去想去的地方,而是要站起来看、走着去看风景。

宝宝能站和能走的时间几乎同步。一般情况下,当宝宝能站着或者能够扶着栏杆站着,就可以训练走路了。当然,如果大人训练宝宝走路时,宝宝不愿意走,可以等一等,让宝宝多一些时间爬行也很不错。由于个体间存在差异,有的宝宝10个月会走,有的宝宝1岁会走,而有的宝宝要到1岁半会走。

怎么判断1岁前宝宝大肌肉的发展水平呢?大肌肉的发展水平达到:孩子能够扶着一只手走20步以上,表现出较好的平衡能力,如果大人让孩子去取一个物品,他们能够扶着凭借物走过去,并把物品取回来;至于爬行方面的能力,他们能够快速地爬行3米以上。精细动作训练:1岁前宝宝小肌肉发展水平

抓握动作是个体最初的和最基本的精细动作,体现了小肌肉的发展水平,后来的写字、绘画、穿衣、吃饭、整理物品等行为和动作都是在抓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项基础性动作,它不是与生俱来的本领,而是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展。

宝宝大概从四五个月开始发展自主随意的抓握动作,他们看中了什么玩具,就可以拿起来,在手中把玩。宝宝玩儿够了,就放下,兴趣转移到下一个好奇的物品上。这个时候,宝宝的抓握动作是心理愿望的指向,而不是随意地挥舞手臂带来的对外界的影响。宝宝在四五个月以前,他们会够向、抚摩玩具或者小被子、妈妈的脸等,有时动作大了还会抓伤自己的脸或者揪住妈妈的头发,但这些都是宝宝的不随意的抓握动作,这样的动作大约从3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

宝宝的抓握动作能力不断发展,越来越强的表现就是抓握得越来越牢固、越来越精细。大概到了6个月以后,宝宝学会了用拇指和其余四指对着抓握,他们的手指能够包住目标物体了,因为宝宝的抓握动作越来越精准,更利于双眼观察,手眼协调能力更强,使得宝宝认识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如果父母足够细心,会发现宝宝把物品拿在手里研究的情况越来越频繁了。

这个阶段,父母可以通过一些捏拿物品的游戏,来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促进拇指和食指灵活性以及对物品的控制能力。比如,把一个稍重的玩具放在宝宝脚边,让宝宝捡起来拿给远处的父母,整个过程就锻炼了宝宝的小肌肉水平。

宝宝在拇指和其余四指对握的基础上,手部的抓握能力就开始了飞速的进步,大约7个月的时候,宝宝能够拿起物体了,而且抓握住物体的姿势是拇指和其余四指平行的状态。到了8个月的时候,宝宝能够用拇指和食指、中指三根手指配合拿起物体,用不了多久,宝宝就能用拇指与食指相对抓握起物体。也就是说,宝宝的手部动作已经很灵活,可以很轻松、随意地拿住物品了。

宝宝的抓握能力发展得好,接下来在学习使用餐具、系扣子、系鞋带、绘画、写字等方面的能力时,就能比较顺利,无论是入园还是上学,宝宝都不会因为个人能力差而产生畏难情绪。

在宝宝1岁的时候,正常的小肌肉的发展水平应该是:能够自己搭积木4块以上;能够把小物品从瓶子里取出;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摆放一本书,他们能够较好地翻页;当他们看到纸和笔的时候,就知道这些是做什么用的,往往能够握在掌心里涂鸦。坐起来,玩一玩

人们常说,累了,就坐下休息一会儿吧。在成人世界里,坐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小宝宝来讲,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有时,当妈妈给宝宝摆出了一个坐着的姿势,几秒钟,他就歪倒在了床上。宝宝坐不住是因为脊柱的支撑力还不够,妈妈不要急,随着宝宝不断长大,腰、背部肌肉、脊柱骨骼成长得足够强壮后,慢慢地就能够支撑起身体了。

大约从四五个月开始,宝宝能够靠着妈妈的身体或者被子、沙发靠背等坐一小会儿,随后,宝宝就歪倒了。这说明,在这个时期,宝宝的身体还没有准备好,无法协调和控制好这个动作。到了六七个月,宝宝能够自己坐一会儿,9个月以后,宝宝就能自如地坐着玩耍、坐着吃东西。如果宝宝9个月后仍然不能自如地坐着玩儿,就需要留意一下宝宝的日常表现,发现身体异常及时求助医生。

一般情况下,大约从4个月开始,从宝宝的身体动作来看,他们就有了坐着的倾向。当他们趴着的时候,头抬得高高的,双臂支撑起来,身体有拱起的姿势,这个时候,父母可以训练宝宝坐。宝宝仰面躺着的时候,妈妈可以一边拉着宝宝的小手腕,一边说:“拉着宝宝的手,坐呀坐呀坐起来。”

妈妈也可以把食指伸进宝宝的手心,然后,轻轻地把宝宝拉起来。要注意,拉宝宝的动作一定要轻、要柔,要顺应宝宝的身体趋向,一定不要硬拉。妈妈和宝宝每天训练两三次,就能起到促进宝宝骨骼发育的目的。

一般从5个月开始,宝宝就能靠着坐了,当他们靠着支撑物坐下后,身体会倒下,为了不让身体摔倒,宝宝会用胳膊去支撑,即使这样,有时也无法保持平衡。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在宝宝四周放一些支撑物或者买个“U”形靠垫辅助宝宝坐着。妈妈坐着把腿伸开,让宝宝面对面坐在妈妈两腿之间,这样既能一起玩游戏,又能帮助宝宝保持平衡。

到了7个月左右,不管宝宝处于仰卧还是俯卧状态,他们都可以独立坐起来了。然后,大概8个月,有的宝宝可能更早一些,他们就可以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坐直,玩耍。宝宝能坐着玩儿了,可以伸手向妈妈要玩具,对父母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解放;对宝宝来讲,身体的自由度提升了,视野变得开阔了,行为的自主性更强了,更利于宝宝的活动和各项能力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它为接下来爬行动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多爬:吉布森视崖实验

当下,有的父母觉得爬行不再是一件利于成长的大事,那么,爬行对于孩子的成长究竟有什么好处呢?心理学家们用科学的实验结果为我们展现了出来。

1.爬行有助于宝宝的感觉统合

对于几个月的宝宝来讲,爬行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动作。宝宝出生以后,第一次全身协调性运动就是爬。宝宝在爬行的过程中需要手、眼、耳、鼻、脚等身体器官的参与,整个过程中,通过视觉、触觉、本体觉等途径搜集的信息在脑干汇总后,得出一个结论,根据这个结论作出判断,做出走或者停的行为。所以说,对于成长中的宝宝来讲,爬行是一个很重要的感觉统合的方式。

如果宝宝没有爬行或者爬行较少,会怎么样呢?美国心理学家埃尔斯博士于1972年提出了“感觉统合失调”的概念,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而使机体不能和谐地运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种障碍,最终影响身心健康。如果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大脑对身体各部位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能力,导致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社会化水平必然不高,难以适应学习和生活。

由此可见,充足的爬行过程有利于促进宝宝的感觉统合,宝宝多爬行,不但能够锻炼身体、促进智力发育、锻炼意志品质,还有利于宝宝走向独立。

2.爬行能促进宝宝各项能力的发展

作为一项较高级的运动技能,爬行与社会技能、认知技能、知觉技能等紧密相关。在许多情境下,会爬行的宝宝比不会爬行的宝宝具有更好的知觉技能。在实验人员设计的“移动房间”中,会爬行的宝宝比不会爬行的宝宝更能注意距离较远的物体。

在心理学界,有个著名的视崖实验,是心理学家吉布森和沃克设计的。他们设计的视崖是一个高出地面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面铺着玻璃,这块玻璃下面被一块木板从中间分成两个连接的区域,一个区域的玻璃下面紧贴着一个棋盘图案的地板,这个地板能活动,这个区域被称为浅区;另一区域,同样的棋盘图案样的地板被贴到距离玻璃平面几英寸(1英寸等于2.54厘米)的地方,称为深区。如果从玻璃平面上看,会有陡峭悬崖的视觉感觉,所以被称为视崖。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把6.5个月及更大的婴儿放在活动地板上,让妈妈站在对面想办法哄孩子分别爬过浅区和深区,结果,90%的婴儿能够爬过浅区,只有不到10%的婴儿能够爬过深区。这样的结果表明,处于爬行阶段的婴儿能够清楚地感知到距离,分辨得出深浅,所以,他们才会害怕“悬崖”。

在实验过程中,已有6~8周爬行经验的7个月大的婴儿常常拒绝从“悬崖”上爬过去,而且被催促后心跳会加速;相反,同样年龄的不会爬行的宝宝却没有出现害怕的表现。研究显示,产生这种差别的关键是自我生成位移的经验。与被父母抱着运动的形式相比,宝宝自己爬行的时候,他们能够把视觉信息、前庭觉信息、体觉信息的信息源系统性地关联起来,从而能够形成关于这些信息源是如何相对应的预期。会爬行的宝宝之所以在视崖实验中会出现恐惧不前的表现,就是因为婴儿对各种信息之间关系的预期受到了扰乱。

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爬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运动形式。当宝宝四肢的肌肉有了力量后,他们先是拥有了自主翻身的能力,然后就准备或者开始自己的爬行之旅了。爬行是身体拥有的最早的自主位移动作,是身体各个部位配合度较高的活动。

在这之前,宝宝学会的各种动作里,没有哪个动作需要姿势正确才能完成。当宝宝爬行的时候,需要看路,需要四肢协调,还要从各种爬行姿势中选择一个最省劲的动作,看清眼前的路哪条可以安全通过。作为一项较高级的运动技能,爬行与社会技能、认知技能、知觉技能等的发展紧密相关,而且影响着宝宝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但是,总有一些妈妈看不到爬行的重要作用,又担心宝宝在爬行的过程中发生意外:摔了、磕了、碰了等,她们要么提早教宝宝走路,要么抱着宝宝或者把宝宝放到小车里,总之,安全第一位,爬行的好处都被忽略掉了。

事实并非如妈妈们所担心的那样。著名的视崖实验已经表明,会爬行的宝宝已经具备了相当强的深度知觉能力。深度知觉指的是判断物体间的距离以及物体离我们的距离的能力。深度知觉对理解环境的布局和引导个体的活动很重要。比如,宝宝拥有了深度知觉才能准确地抓握物品,顺利地把饭吃进嘴里,安全地蹲起、站立,爬过障碍物,走路不撞破头,从高处下去能够小心翼翼不鲁莽,避免踩空摔跟头。

宝宝不是一出生就有深度知觉的。比如,3~4周大的宝宝,当一个物体朝着他们的脸运动到似乎要撞上他们脸的时候,宝宝才会防御性地眨眼。研究者把2个月的宝宝放在视崖的两侧,宝宝在深区的时候心率下降,说明他们兴趣提高,但是并没有知觉到距离,所以不害怕。

由此,研究者推测宝宝的深度知觉与动作发展有关,对于特别小的宝宝,他们的深度知觉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父母更要细心照料,远离小狗、小猫、水盆、坑洼地方等,避免宝宝因为不小心碰到或者充满好奇地去探索而发生危险。

宝宝会爬了,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深度知觉能力,父母可以放心地让宝宝去爬行,不管是在沙发上还是床上,不用担心宝宝会掉下去。很多时候,宝宝摔倒是因为动作不灵活,而不是宝宝无视深度危险做出错误判断所致。行走:锻炼的不光是肌肉,还有行走的意愿

宝宝会走以后,体重基本达到了10千克以上,这个时候,如果宝宝还要让抱着,那么,照看人将会苦不堪言。10千克左右的宝宝不同于10千克左右的物品,拎着不动就往前走,他们在父母怀里动来动去、东瞅西看,往往容易阻挡父母的视线,导致他们走得更慢、身体更累。

宝宝任何一项能力的获得和发展,都是他们对这项能力最钟情的时候,刚会走的宝宝,他们要不停地走,从这里到那里、家里家外地走来走去,没有半刻停歇。当然,他们一定不只是走那么简单,他们要动,这里摸摸,那里看看,把这个拽出来,把那个塞进去,以前去不了的地方,现在自己就能到了,要爬上去看看,钻进去摸摸。总之,宝宝要充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他们可不知道父母收拾房间的不容易。

这个时候,有的妈妈就烦了。在家里,他们让宝宝老实点儿,别到处乱动了。妈妈拿出玩具、吃的东西等,让宝宝坐着玩儿。在外边,宝宝也是一样地到处乱摸乱跑,为了安全和卫生着想,妈妈把宝宝局限在某个范围内玩耍。

有的妈妈养成了习惯,出门就推着小车,即使宝宝会走了,她们也让宝宝坐车,到了广场或者公园再把宝宝放出来。回来的时候,依然是小车推着宝宝。

以上做法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宝宝的行走能力不强,具体表现是,到了两三岁,一出门,没走几步,宝宝就让妈妈抱着。宝宝不走,一方面是累了,走不动了;另一方面是不想走,觉得抱着更舒服、省力气。

即使是最简单的行走动作,也有其复杂性,需要身体各个系统有效参与、密切配合,对小宝宝来讲,需要一个较久的练习和发展的过程。当儿童在运动反应中做练习和调整时,感官和肌肉之间的神经通道开始有效地组织在一起,这使得他们可以很自然地协调运动而不用有意识地思考每一次运动。

举个例子,当宝宝从台阶走下来的时候,第一次,他不敢,要扶着妈妈的手才敢下来,这个时候,他喜欢上了这个动作,不断地拉着妈妈的手上台阶下台阶。后来,他就能自己上台阶下台阶,而且特别喜欢,只要见到台阶就能玩儿好久。宝宝就这样通过不断重复和肌肉、关节的反馈,逐渐意识到上、下台阶如何不摔倒的脚步规律。

宝宝学习走路是一个过程,从开始走路到能够适应各种环境,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个过程里,宝宝多走路,不但锻炼了宝宝的下肢肌肉和骨骼的力量,增强了关节活动的灵活性、韧带的柔韧性,以及对身体重心的掌控和平衡能力,宝宝在感受运动乐趣的过程中培养出了对于走路的兴趣,养成了走路的习惯。

所以,在宝宝从1岁以后会走路到四五岁能够正常走路这段时期内,都是宝宝锻炼走路能力、培养走路习惯的关键期,父母要支持宝宝走来走去的需要,多为他们创造走路的机会,宝宝才愿意走路,才不会一出门就让父母抱着。宝宝的大脑发育与认知发展儿童自身是智力发展的根本途径

对宝宝来讲,智力是一个关系到当下成长和未来发展的大命题。因为智力与学业成就有很强的相关性,与其他成就的相关性也很强。

孩子成长的过程当然也包括智力发育,如何让孩子的智力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是父母不该忽视的教养内容。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力”就是儿童用来获取知识的认知过程,儿童通过直接的参与经历与物质世界发生联系,促进了智力的发展。儿童对环境的参与度影响甚至决定着儿童的智力发展,这个伟大的认识让人们懂得了儿童是他们自己智力发育的决定因素,外界环境对智力发展的作用也不可低估。那么,儿童的智力是如何获得发展的呢?

儿童通过身体和心理活动建构知识,同时他们积极地参与问题的设置和解决。对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宝宝来讲,他们的大部分行为和动作,都是智力活动,都能够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丰富他们的个人经验。

宝宝的活动欲望非常强烈。两三个月的宝宝,如果已经被父母抱出去见过外面的世界,不管是鲜花烂漫的春季还是天高云淡的秋季,只要宝宝见识过了,那么,妈妈在房间里抱着他的时候,他的胳膊就会往外够,意思是要去外面。对宝宝来讲,外边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激发他用感觉和内在的反射性行动去“思考”。随着宝宝不断长大,他的行动力增强,主动学习的倾向更强烈,到了两三岁,他会大喊:“妈妈,我要去外边玩儿。”妈妈带他出去了,他就不愿意回来。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使得宝宝在感受新事物的过程中不断地“去习惯化”,建立新的神经元联结,这样,大脑皮层增厚,认知能力获得提高,思维反应变快。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认知层面的适应像身体层面的适应过程一样,时刻都在进行着。宝宝一出生,就有了动作。新生儿的智力通过诸如吸、抓、头部的转动和吞咽这样的自发性行动表达出来。儿童不但借助这些自发性的代表着智力的动作与外界接触,还不断地修正这些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宝宝既适应了环境,也发展了智力。

宝宝肩负着成长任务降临世间,出生后,他们就对声音、人形、气味、光、母体等进行摸索和感知,并做出反应。当他们摸到妈妈的脸,感受到妈妈的气味时,因为熟悉,他们会享受到很强的安全感。长大一些后,随着手部抓握能力、身体攀爬能力、身体各部分协调能力等的发展,宝宝的关注点不再是妈妈的脸、床头的玩具,而是越来越多的各种各样他们没有见过的物品,在宝宝眼里,物品没有高档与低劣、用处大小、是否有趣的区别,只要新奇,他们就要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这是他们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独有方式。

宝宝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组织自己的感觉和经验,通过对以往事件的评价,对当下事件的解释,对未来事件的期待,产生新的情绪和行为动机。所以,宝宝活动越多、见识越广,就越聪明。如果父母满足了宝宝的成长需要,成长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不断接触新鲜事物—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思考—不断成长—大脑越来越灵活。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先过剩,后减少”

在发展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关键期”,关键期指有机体早期生命中某一短暂阶段内,对来自环境的特定刺激特别容易接受的时期。一个人的心理发展,不管是感知觉功能,还是语言功能或运动技能,都存在关键期。在关键期内,适宜的刺激和经验对生命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与脑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密切相关。脑的可塑性指的是脑具有在外界环境和经验作用下不断塑造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人类大脑具有终生可塑性,也具有发育的关键期。关键期是脑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在关键期内,脑的结构和功能特别容易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影响。

一个人的脑重在一生中的变化呈现倒“U”形曲线,出生时脑重是成人脑重的25%,到6个月时是成人脑重的50%,2岁时是成人脑重的75%,5岁时为90%。6岁前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而且年龄越小,脑在结构和功能上的适应和重组能力越强,受到环境的影响越大。

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脑是由无数个神经元构成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细胞单位。神经元有一段长长的伸展部分叫作轴突,轴突负责给其他神经元传输信息。神经元之间没有实际接触,而是存在着微小的间隙,叫作突触。神经元通过神经递质穿过突触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大脑发育与脑中突触的变化趋势趋于一致,体现在突触数量的增减上。为了保证神经系统的运作效率,大脑需要修剪掉一部分神经元。人脑遵循用进废退的经济型原则,最经常被刺激的突触或者突触组合被保存并发挥功能。相反,较少受到刺激或者没有受到刺激的突触则被修剪掉。

婴儿出生时神经元的数量在1亿~2亿这个范围内。宝宝出生头两年中所形成的几十亿个突触的数量远远超过所需要的数量。随着婴儿的发育,那些没有与其他神经元相互联结的神经元就会变得多余,最终消失。消失的不仅有多余的神经元,还有突触。如果一个婴儿的经历没有刺激某些突触或者突触组合,那么这些联结就会像没有使用过的神经元一样被消除,这个过程叫作突触修剪。

意大利的小孩托蒂一只眼睛失明了,医生检查确定这只眼睛生理机制完全正常,那它为什么会失明呢?后来找到了原因。原来,在托蒂还是小婴儿的时候,由于这只眼睛发生了感染,被绷带缠住了2个星期。宝宝出生后,眼部结构和视觉神经系统仍然处在发育期,需要不断地接受外界刺激,促使神经系统发育。托蒂的眼睛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没有接受足够的外界刺激,大脑认为这部分皮层“无用”,就修剪掉了,视觉功能没有获得正常发展。

在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内,外界环境如果能为儿童提供适当的刺激,脑的对应区域就能得到又快又好的发育。如果大脑缺乏刺激或者刺激不当就会出现突触修剪情况,导致相应的脑区发育不良,情况严重的会导致部分功能丧失。宝宝不停地重复:动作、语言、行为

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研究者通过B超就可以看到他们在一遍一遍地吮吸自己的手指,正是基于这样的重复练习,宝宝一出生就会卷起舌头,条件反射般地吮吸妈妈的乳汁了。

婴儿最初的、也是典型的特征是重复动作,婴儿有规律的重复动作是动作游戏的最初方式。有规律的重复动作是指婴儿没有目的的、重复进行的大肌肉动作,比如,踢脚、摇晃身体、伸出胳膊等。这种重复动作出现得比较早,6个月的时候达到高峰。有研究显示,1岁内的婴儿有5.2%的时间在做重复动作。

婴儿有规律的重复动作也出现在亲子互动中。比如,妈妈伸手,宝宝拉住;妈妈看书,宝宝也翻书。但是,这样的动作数量会越来越少。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宝宝在大概1个月以后,开始通过重复偶然行为,这些行为主要由基本需要驱动,经过基本的循环反应获得对行动的自主控制。这会引起一些简单的行为习惯,例如,吮吸他们的手指或者整个手部。

对宝宝来讲,重复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和体验方式。宝宝重复做一件事,一般都是在对于这件事还没有熟练掌握或者心理发展还没有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时候,需要通过不断重复帮助自己学会,并且记忆得更牢固,认识得更深入,在这个过程中,宝宝还能体验到成功和进步的快乐,心情大好。

重复不但帮助宝宝习得了某方面的知识,提升了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其大脑发育。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讲,学习经验在脑中以突触连接的形式保存,当个体习得新的知识、经验时,脑中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增加,表现为新突触的形成,或已有突触连接的修正,使得突触的数量或形态发生改变。

大脑里突触的数量越多,突触之间联系越紧密,大脑皮层上那些大大小小的褶皱——沟回越深,大脑皮层的表面积越大,宝宝的智力越发达,思维活动越高效。但是,如果不断地重复练习,则不能促使神经元之间形成新连接,只是强化了已有的连接途径,突触数量不变。

父母不要担心小宝宝重复做一件事会变笨,宝宝很聪明,他们的重复是有时间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宝宝的兴趣点就会发生转移,改变重复做的事情。

在重复做一件事的过程中,宝宝感到非常开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享受到了拥有新本领的成就感,以及在掌握的基础上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的掌控感。等过了一段时间,宝宝发现他再也不能从这件事情中找到新感觉时,自然就会把兴趣转向其他事。

宝宝每天都在持续快速地成长着,今天还不会说话的宝宝可能第二天就能开口叫“妈妈”了。宝宝内在的生长速度成人无法估计和想象。对于快速生长着的宝宝来讲,今天的“我”已经不同于昨天的“我”了,相同的一件事没有变化,但是做事的人已经有了内在的变化,因此宝宝每次都能在相同的故事中找到不同于以前的体验。乐此不疲地听着同一个故事,对于他来讲,不是单调的反复,而是每次都有新发现。

由此可见,孩子在某段时间重复地玩某个固定的游戏或玩具,是生命个体发展的需要,是孩子大脑发育、理解事物、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需要被外界支持。成人世界的理解和支持要远远好于厌烦和制止。斯金纳箱:操作条件反射

宝宝是如何快速地学会吃东西的呢?是怎么认出一件物品的呢?是怎么知道用手指滑动手机屏幕的呢?因为他们看到了别人怎么做,自身又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所以,很快就学会了。

发展心理学家提出了很多理论用来解释人的发展,学习取向是五种最主要的理论取向中的一种,行为主义是学习取向中的一种。代表人物之一斯金纳研究总结了操作条件作用的法则,使得这一理论更系统化。20世纪30年代后期,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改进了另一位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奠定基础的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笼”,设计了“斯金纳箱”。

斯金纳在他的箱子里装上一个操纵杆,操纵杆与另一个提供食丸的装置连接。在这个实验里,被试是小白鼠。斯金纳把饥饿的白鼠放在箱子里,观察到:白鼠偶然踏上操纵杆后,供丸装置自动落下一粒食丸。白鼠经过几次尝试后,发现按压操纵杆就会有食物出现,于是,它不断地按压杠杆,直到吃饱为止。在这个过程中,白鼠学会了用按压杠杆的方法取得食物,按压杠杆变成了取得食物的手段或者工具。

通过研究,斯金纳认为存在两种类型的学习:一类是应答性反应,与经典性条件作用类似;另一类是操作性条件作用,它不是由刺激情境引发的,而是有机体的自发行为。比如,宝宝想站到高处,又担心摔倒,他们就拉着妈妈的手;吃面条的时候宝宝用叉子;宝宝按开关打开灯等,当这些行为受到强化而成为特定情境中随意的或者有目的的操作后,宝宝就会主动地进行这些以及类似的操作,以此作用于环境,以达到对环境的有效适应。

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小白鼠一开始并无意去按压杠杆,但经过不断地吃到食物的强化,它按压杠杆的速度越来越快,频率越来越高,直至最后一进入箱子就去按压杠杆。

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有机体知道自己的行动与外界刺激的关系,从而可以操作环境或改变环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宝宝不喜欢某个人,当看到这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哭,直到妈妈抱着他走开。这就是最基本的操作条件反射。

妈妈把一个摇铃放在宝宝枕边,宝宝无意中碰到了,发出悦耳的音乐声,宝宝很开心。以后,宝宝就会想办法去触碰摇铃使其发出声音,随着宝宝肌肉活动力的增强,他对摇铃的征服能力变强,摇铃发出的声音也越来越大。这就是一个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过程。

随着宝宝的不断长大,操作条件被宝宝应用到范围更广泛的反应和刺激中。

比如,当宝宝注视妈妈的眼睛时,妈妈对他笑笑,宝宝会笑着再次注视妈妈的眼睛。当宝宝拿了妈妈的眼镜,妈妈说:“不可以拿,碰到哪里,会碎掉的。”然后,妈妈做出一个明显的要打宝宝的动作。结果是,妈妈没有打宝宝。看到妈妈虚张声势的样子,宝宝被逗乐了。一会儿,宝宝又故技重演。宝宝一边冲着妈妈坏笑,一边假装去拿妈妈的眼镜,而且,特别期待妈妈再做一次吓唬他的打的动作。

在这个过程中,行为的结果增强了行为的反应率。这是一个强化的过程。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小白鼠在按压杠杆的过程中得到了食物是一个正强化。假设小白鼠按压杠杆后得不到食物,后来,它一定不会有意地、频繁地按压杠杆。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者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冬天,宝宝因为怕凉而不喜欢洗脸,妈妈在盆子里放上温水,用带热气的毛巾给宝宝擦脸,宝宝就愿意洗脸了。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结果都是增加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促进行为的发生。宝宝的延迟模仿能力

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上后,还带着另一种学习的基本能力——复制他人的行为,人们把这种行为称作模仿。模仿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做出一种行为。比如,有一天,妈妈点击手机的图片,让宝宝看照片,宝宝看到自己的照片非常开心。几天后,宝宝竟然能够自己拿过妈妈的手机,翻看图片了。如果宝宝看到爸爸妈妈读书,某一天,宝宝也会拿着书本“读”起来。宝宝怎么知道手机是可以这么操作的呢?怎么知道书要一页一页翻着看呢?当然是看到大人这么做就学会了。

宝宝是怎样学会的呢?他们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心理过程呢?心理学家们非常好奇,他们努力寻找其中的奥秘。心理学研究显示,宝宝具有延迟模仿的能力。延迟模仿是指即使榜样不在场时,仍然能够再现其行为的能力。婴儿之所以能够延迟模仿,是因为他们记住了过去发生的事情,产生和保持了有关的心理表象。遇到一定的情境,被激发就表现了出来。

今天看到的情景,过几天才表现出来,当孩子具备了这种能力的时候,他们就拥有了学习的能力。皮亚杰认为,儿童内在表征系统发展的最早表现是延迟模仿的出现。儿童在观看了他人的某一行为后,具备了能够将它再现出来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使得儿童能够将其所接收的各种表象信息以心理符号的形式储存起来,从而为思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表象。

实验室研究表明,延迟模仿在宝宝6周大时就出现了。在实验过程中,当婴儿观看一名不熟悉的成人的面部表情后,第二天,这名成人再次出现时,婴儿会模仿当时观察到的这个成人的表情。这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具有延迟模仿能力。

宝宝的延迟模仿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6周大的婴儿可以在24小时后模仿成人的表情动作。12个月的宝宝也能够在12个月后的某个时间把他们印象深刻的事件模仿出来。对于13~20个月的宝宝来讲,大约有80%的个体能够把1年前发生的多步骤动作重复出来。大约在2岁时,宝宝能够在假装游戏中模仿完整的社会角色。

宝宝的模仿并不是简单的学样子,而是学习文化知识的一种灵活而又复杂的行为。宝宝对模仿对象的目标和意图很敏感,看到就记住了,而且能够快速发现其中的门道。宝宝靠着延迟模仿能力从别人那里学习世界的运转方式。这种学习仿佛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他们注意到事物间的联系以及发生的可能性,把自己的经验和从别人那里学来的经验结合起来,然后总结出最有效率、最灵活的处理方式。

因为具有延迟模仿能力,宝宝能够不知不觉地获取经验、知识,增长本领。宝宝几乎是看到大人做什么他们就要做什么。他们十分乐意学习使用工具,学习大人的技巧,他们乐于从大人发现的信息中提炼有用的信息。智力发育:生命早期的重要任务

对于父母来讲,没有比期待宝宝拥有聪明的大脑更重要的事情了。那么,趁着宝宝的大脑正处于快速发育期,就采用科学的方法来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吧。因为从大脑发育的角度来讲,智力发育存在关键期,而且是不可逆的。

认知心理学认为,生命体的早期经验对智力的发展影响很大,心理学家凯根称其为“发展的磁带模式”。这个模式认为,早期经验一旦被大脑录入,就很难有机会重写或者涂抹掉。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那些因为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而生活在孤儿院的儿童,因为刚出生不久就被送进了孤儿院,在那里,他们虽然吃得饱、穿得暖,但是其受到的来自抚养人员的关爱以及其他的刺激非常少,以至于影响了智力发展,具体表现为反应迟钝,缺乏社会交往能力,存在言语障碍等。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些社会学家开始研究人们的行为差异,提出早期教育是关键。研究者收集了111个来自贫困家庭或者未成年人意外怀孕后生育的新生儿进行训练,并定期对这些孩子进行智力测试。

这些经过训练的孩子的智力测试结果与没有经过训练的同龄孩子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3个月、9个月、12个月龄的时候,都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到了15个月龄的时候,差异产生了。经过训练的孩子学习速度快、说话更流利,智力测验结果更高。到2岁的时候,差距开始变得显著。5岁的时候,他们一起进入学校接受相同的教育,受过训练的孩子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智力测试成绩和优秀的学习成绩。

当孩子长大到一定年龄,即使发现了他们在智力方面不存在优势,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这个年龄层面上进行智力开发,而以前荒废了就荒废了。因为大脑的发育就是一个突触修剪的过程,人一出生,神经元的数量在1亿~2亿这个范围内,头两年中所形成的几十亿个突触的数量远远超过所需要的数量,大脑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就会有绝大部分的突触或者突触组合被修剪掉了。

宝宝是带着很少的能力来到这个世界的,比如,吞咽、眨眼、吮吸、抓握等。这些能力使得婴儿能够探索他们所接触的环境并且形成日益复杂的概念和理解,从而促进身体器官、大脑、思维、行为能力等的发展。所以,要给宝宝充分的机会让他们应用这些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唤醒和发展其他的功能。人脑具有可塑性,会发生突触修剪,一种能力一旦形成了,如果不马上用它,这种能力就会慢慢消退,孩子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会感到越来越难。

对于1岁前的宝宝来讲,当他反复把一件东西扔下床的时候,不管大人有多烦、多累,捡起来、递给他,都是对他行为的鼓励,与宝宝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相比,“扔”这个动作更能够促进他大脑皮层新突触的形成。感知觉能力:感知觉剥夺实验

宝宝出生以后,他们的感知觉能力快速发展到或接近成人水平,这样的发展速度才能适应宝宝身体、大脑的快速发展需要。感知觉与动作发展相辅相成,较强的感知觉能力是宝宝行为动作的前提,同时,动作促进了宝宝在感知过程中产生感知觉信息。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人类以感知觉活动来认识世界,发展自己。

举个例子,桌子上摆着一把香蕉,宝宝看到香蕉是黄色的,好几根排着连在一起;捏一捏,外皮有点儿硬,剥开,咬一口,甜甜的、软软的,这些都是宝宝通过感觉器官感觉到的。某一天,宝宝再次看到香蕉,一眼就认出来是一把香蕉,这个就是知觉过程。在宝宝确定是一把香蕉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是水果,能吃,当他感到饿的时候,会主动要求“吃一根香蕉”。

宝宝刚出生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他们是从大人那里学来的或者来自自己的认知经验,这样,他们才具备了对事物的辨识能力。

宝宝认识并了解香蕉的过程就是一个感知觉过程。成长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认知过程托举起来的。如果宝宝没有获得这样的认识机会,会怎么样呢?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实验,叫作“感觉剥夺”实验,这个实验能够让人清楚地看明白一个人“被剥夺感知觉”机会后,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加拿大心理学家贝克斯顿曾经做了一个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实验开始后,被试安静地躺在实验室的一张舒适的床上,在这个房间里,没有灯光、声音、气味等,被试看不见任何东西,被试手上戴着软绵绵的手套,脚上包着东西,总之,实验人员做到了不让被试的感觉器官接受到任何刺激,就连吃喝这些事情都不需要被试移动手脚。

实验开始后,被试还能安静地睡着,接着就失眠、不耐烦,急切地寻找刺激,他们唱歌、吹口哨,不断地变换着活动方式,这样的形式,他们最多能坚持两三天。被试从房间出来后,身体、动作变得不再协调了,就连“把小棍插入洞里”这样简单的活动都无法顺利完成。可见,当一个人的感觉被剥夺后,他的智力会出现障碍。

一个成人感觉被剥夺后就不能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了,对于6岁前的宝宝来讲,如果不给他们创造适宜的环境,让他们的感知觉器官接受刺激,他们就难以很好地成长,自身潜能就不能很好地被开发。因为宝宝通过对外界的感知来认识世界、发展自身能力、促进身体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