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风范——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授访谈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06:40:42

点击下载

作者:许为民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师者风范——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授访谈录

师者风范——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授访谈录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师者风范——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授访谈录作者:许为民排版:上官雅弘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7-01ISBN:9787894906922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前言托起宁波理工的明天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大学。

2001年6月,经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东海之滨、甬江之畔,一所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新型现代化综合性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诞生了。

今天,这所由宁波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浙江大学负责办学管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人文荟萃,书香芬芳。学院占地面积1200亩,总建筑面积36万余平方米,现设有8个分院、33个专业,700余名教职员工,在校本科与硕士生13000余人……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这所现代化的综合性大学正一天天展露新姿,曾经的梦想和蓝图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和那些拥有辉煌历史的百年老校相比,这座年轻的学府还需要积累历史,还需要沉淀文化,但她青春勃发的笑颜,昭示着她正茁壮地成长。

一位先哲曾说过:所谓大学者,乃有大师之谓也。教师,是一所大学的灵魂。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办学活力就在于集结了一批优秀的教师。他们不仅在教书育人上始终追求卓越,而且在各自的学术领域中取得显著成就。

学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初步建成了一支富有特色的专兼结合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专任教师队伍中有37%的教师具有副高以上职称,24%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学院领导和主要中层管理干部由浙江大学委派,学院咨询委员会和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浙江大学、政府部门及著名企业的教授、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担任。

学院在国内率先实施了首席主讲教授、专业责任教授制度,聘请浙江大学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来院授课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学院还聘请了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内的60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兼职教授。

广纳贤士,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提升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求贤若渴的年轻学府舒怀张臂,笑迎天下贤能。

为了展示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果,更是为了让更多的理工学子领略教师的风采,学院在2009年组织了一次对全校60余名教授及正高级职称教师的系列访谈。学府路1号报告:《师者风范——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授访谈录》就是这次访谈的成果。“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不仅是学生求学路上的灯塔,也是学生做人做事的榜样。本书集中展示学院教授风采,师者风范。聆听教授们的人生故事,感悟教授们的成长历程,体验教授们的治学态度,解读教授们的学术思想,领略教授们的教学精髓……每一个人都会以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形象,给学生的成长带来有益的启示。

他们多年如一日,辛勤地工作与付出,用自己的生命实践着育才的艰辛;他们将各自的教育思想蕴含在每一堂课的精彩中,把崇高的师德化作对学生的挚爱;他们把自己的智慧、追求和对工作的执着,全部奉献给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发展。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太阳底下最神圣和光荣的事。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让生命焕发出知识的亮丽,是他们追求的宗旨;让知识照亮青春的校园,是他们无悔的选择。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未必流芳百世,唯有刻在学生心灵上的名字,才是真正永垂不朽的!

他们是渡船!他们是春蚕!他们是蜡烛!他们是洒播阳光的人!

他们,用自己的品德和智慧撑起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陈俊龙: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陈俊龙

浙江宁波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机电与能源分院教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机电与能源分院副院长,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196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系。现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著有《数控技术和数控机床》一书,并发表过多篇论文。1994年获得宁波市“劳动模范”称号,曾获浙江省高等教育优秀高教研究成果奖三等奖,宁波高等专科学校高教研究成果一等奖;完成院基金项目——非圆专用数控铣床项目高等专科学校,承担浙江大学国家教学基地科研项目——科氏加速度显示仪一项,完成CAD实验室和数控加工实习基地项目各一项。

一脸温暖的笑容,一身朴素的衣着,一种朴实的风格,华丽的辞藻对他而言已黯然失色,朴实简单的语言才能更好地诠释他。他就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机电与能源分院的陈俊龙教授。

陈俊龙教授已年逾65岁,仍精神矍铄,谈吐风趣。陈教授有过骄人的成绩,也经历过重重困难。困难就如同锈迹,而他就是在锈迹斑斑中“擦拭亮光”的工程师。学习与科研:螺丝钉的光泽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陈俊龙教授。陈教授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小学毕业便被保送到宁波效实中学,完成了初中、高中的学习。1962年,他以近乎满分的数学成绩顺利考入浙江大学光学系。要知道,在当时考上大学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六七个同学中只有一个能够考上,而能考上重点大学的更是凤毛麟角。“我们那会儿读书可不比现在啊,虽然上学免费,但一个月家里也就给20元左右的生活费,除去平时的伙食费,一个月也就只有6块5毛的零花钱。”陈教授回忆起40多年前上大学的情景:“那时候母亲给我买双解放鞋我已经开心得不得了,哈哈。”因为考上大学不易,所以大学时代的陈俊龙学习十分刻苦。平时都是整天在学习,基本上没有闲暇的时间。陈教授在读大学时,俄语是主修的一门课程,同时他还自学了英语。出色的外语水平,为陈教授之后发表数十篇英、俄译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陈教授的成功秘诀就在于劳逸结合,即使课业再繁忙,也要抽出一小部分休息时间。每个星期六,陈教授都会到浙江大学操场上看五分钱一张票的露天电影。不过,当时为了省下这区区五分钱,陈教授也没少动脑筋:等电影开始后过一会儿再拿个凳子来,不就可以免费看了吗?正是这样健康的大学生活方式,让陈教授养成了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的好习惯。

到了1966年,陈教授已经完成了大学课程,1967年完成了毕业设计,1968年正式开始工作。

在大学时刻苦学习光学仪器专业知识,因此陈教授在日后高精量具设计、机械制造和数控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先后获1994年宁波市“劳动模范”称号;浙江省高等教育优秀高教研究成果三等奖(署名第一);宁波高等专科学校高教研究成果一等奖;完成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基金项目——非圆专用数控铣床项目;承担浙江大学国家教学基地科研项目——科式加速度显示仪一项;在宁波高等专科学校期间,完成CAD实验室和数控加工实习基地项目(250万元投资)各一项;在工厂期间,完成技术改造项目各一项;获得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研制出继电器控制的爬杆机器人;发表各类论文和英、俄译文数十篇,其中被《工程检索》(简称EI)收录两篇。但这些成绩对陈教授来说并不是他科研的终点。“我会一直坚持在科研岗位上,现在在研究一个新课题,是关于‘铝合金新加工材料以及新工艺’,做出接近黄铜合金的导电性的新铝合金。”

谈到成功的窍门时,陈教授语重心长地说:“成功并不难,最重要的是要发自心底去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工作。到了工作岗位上,可能会感到跟原本想的不一样,觉得干不出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正是因为平日里再小不过的事情,积累起来才能形成壮大的事业。所以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一定要安心工作!”工作:螺丝钉的坚韧

陈俊龙于196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仪器工程学系。1968年分配到成都量具厂,做了一名普通的车工。在成都的九年中,陈俊龙一直以“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准则,从基层做起,认真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由于陈俊龙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他在全厂8000多名员工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为数不多的“厂级先进”。

1977年,祖籍宁波的陈俊龙毫不犹豫地回到宁波工作。由于先前在基层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陈俊龙初进宁波量具厂就担任总工程师一职,指导整个量具设计机制的流程。那时的陈俊龙孜孜不倦地全身心投入工作。尽管遇到了种种困难,他也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永不放弃的韧劲来面对。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陈俊龙开始设计一台机器,一直没有成功,但他却坚持了下来,不气馁,不放弃,用责任和韧劲将这项工程继续,用自信和勇气赋予这台机器以活力。历时两年半,这台机器得以完成。1988年,陈俊龙加入了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坚持每年出席会议,将自己在量具方面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同时也向其他专家学习。

1992年,经同事建议,陈俊龙决定尝试教师工作。他的教学生涯从担任宁波高等专科学校机电系主任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常教导学生做人要扎实,要尽量从基层做起,锻炼自己,积累经验。”陈教授出色的工作表现,使其在教学岗位上被评为宁波市“劳动模范”。

入职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陈俊龙开启了另一片教育天地。陈俊龙参与创建了如今的机电与能源分院,为学院名字的选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当时,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提升学院机电与能源分院在宁波市的地位。”说到这儿,陈教授透出坚毅的目光,而如今,他如愿了,为宁波市中小企业举办的模具中小型企业业务培训班顺利开班。“CAD(高级)和数控机床运用操作管理培训班,是一次为社会经济服务的举措。学院拥有丰富的实验室资源——工程训练中心、材料力学实验室以及计算机网络中心、机房等硬件设施,在宁波市处于领先地位,为宁波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服务。”陈教授说道。

工作中的陈教授,始终本着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态度,坚持“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这种朴实、坚毅的工作品质让这个螺丝钉在理工的大机器上熠熠生辉!理工:螺丝钉的旅途

陈俊龙教授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感情深厚。2001年是理工成立的年份,也是陈教授踏入理工之年。当时,从宁波高等专科学校来的55名老师中就有陈俊龙教授。“我见证了理工的成长,看着理工从一所普通的大学成长为全国同等学校里面的佼佼者。”说到这儿,陈教授显得特别欣慰。

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陈俊龙一直从事着仪器量具方面的业务。陈教授曾经是机电分院的副院长,可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都会仔细批阅同学们的作业,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是他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抽空去看望学生,跟学生进行交流。在如今的机电分院,虽然他已经不再担任行政管理的职务,但在分院仍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分院实验室里的数控设备(大部分都是由陈教授引进的)以及由他一手创建的加工中心,在教学工作中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陈教授主要担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工作。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陈教授在认真传授教材内容之余,还编写了《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一书。“希望这本书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领悟知识,将来能够成为技术型的人才。”陈教授语重心长地说。

细心、低调、创新,这是学院里许多教师对陈教授的评价。陈教授平日里特别关心年轻老师,但他却非常低调,对于自己的成绩从不宣扬。

虽然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但陈教授丝毫没有懈怠。陈教授告诉笔者,他还准备在退休之后继续从事教学工作,教授一些相对轻松的课程。“一晃就到了退休年龄,真想为机电分院、为理工多做些事情啊。”陈教授笑着说。

陈俊龙教授见证了理工的成长,跟着理工一起进步。在此,由衷地对陈教授道一声:“您辛苦了!”感谢您为理工付出的点点滴滴,感谢您为理工培养出的一批批优秀人才。生活:螺丝钉的世界

在事业上取得如此成就的陈教授,在生活中又是怎样的呢?性格淡泊沉稳的他,生活与事业一样,都在平稳中前进。

从小,陈俊龙就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陈教授现今依旧清楚地记得当时浙江大学的学生手册上的一条校规:“不抽烟、不喝酒、不谈恋爱。”“谈恋爱,是要被批判的。”陈教授笑着说。

大学毕业后,直到1980年,经人介绍,陈教授认识了与自己相濡一生的爱人。

虽说陈教授是理工科的学者,但是他也是一个十足的文学爱好者,“年轻时,工作没有那么忙,我会拿起书,读雨果,读巴尔扎克,读奥斯特洛夫斯基”,陈教授回忆到,“我最爱的一本书是《牛虻》,真为亚瑟的单纯和坚强感动,感叹亚瑟和琼的爱情,赞叹于他革命的勇气啊。”而陈教授也同样将这种精神带到了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以此激励着自己在困难中无畏地前进。除了看书以外,陈教授还下得一手好围棋,还引起过轰动。当年,陈教授还在工厂的时候,他已有一年多没碰围棋了,厂里人也不知道他会下围棋,于是厂里一个老棋手就邀他下一盘,没料,他竟然赢了这位棋艺高超的老棋手。

除了看书,陈教授也热爱运动。陈教授坚持早上起床后做十几个俯卧撑;他四十多岁的时候,还会到操场上跑几圈。也正是因为长期的锻炼,已近65的陈教授看起来依旧精神十足。

陈教授即将退休,他一直期盼着退休以后的日子。“到时,离开忙碌的日子,可以和老伴一起出去旅游,领略祖国的美丽河山,过过闲适的日子,哈哈。”陈教授憧憬着他未来的生活。

对于工作和科研这种孜孜不倦、严谨认真、踏实稳定的精神,对于生活充满热爱、闲适无争的态度,还有他对宁波理工的深厚感情……这颗螺丝钉永远在锈迹斑斑中擦拭着属于他也属于宁波理工的朴实光芒。这种光芒会照亮每一位理工学子,激励着大家用更加严谨求实的态度去迎接未来的曙光!徐芳芳 徐珊 许蓓蓓 许芳婷陈维新:天道酬勤,与时俱进陈维新

浙江大学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首席主讲教授。长期致力于基础数学研究,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含SCI)上发表论文37篇。曾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及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奖。先后两次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四次参加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在浙江大学执教30多年,主讲过本科生、研究生学位课程12门。已发表教学论文13篇,编著的三部教材均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其中两部线性代数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持省精品课程一项,浙江大学课程建设项目三项,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课程建设项目四项;曾多次获得浙江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及宁波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获得1995年浙江大学“巨人”优秀教师奖,1996年浙江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1997年浙江大学优秀教师(东方通信奖),2002年宁波市首届高校名教师以及2009年科学出版社优秀作者奖。与数学结缘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正是兴趣让陈维新教授与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少年时代的他就特别喜欢做数学题目,一道道数学题目的迎刃而解会给他带来快乐和成就感,这些快乐和成就感就像是一面“放大镜”把他对数学的兴趣渐渐“放大”,就如陈教授自己说的:“我对数学的兴趣是在解题的过程中产生和加深的。”进入中学后,陈维新教授就读于杭城有名的省级重点中学——杭州市高级中学,而当时的杭高聚集了许多对初等数学颇有研究的老教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来到他所在的学校参观,关注学校的数学教学。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浓厚的数学学习氛围激励了陈教授学好数学的决心。凭着对数学的热爱,陈教授在中学时代就接触到了一些高等数学的概念,同时也萌发了对数学的新探索。有一次,他对高等数学领域里的一个概念产生了疑问,于是便向给他授课的老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但这位老师却无法回答他的问题,而对数学问题“寻根究底”的他执著地跑到数学教研组去问,最后那里的一位老教师以一个比较高的角度解决了他的疑问,使他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受益颇多,而这位老教师也在他数学学习的初始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数学有许许多多新的问题,而做任何数学题目都是对我自己的一个新的挑战,它激发起我对数学的兴趣,让我在不断的解题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是兴趣,是努力,是对知识的强烈渴求,让陈教授在中学时代的数学成绩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凭着优异的成绩,他在1962年的高考中考上了浙江大学,而对数学一直兴趣浓厚的他在志愿填报时毅然全部填写了与数学有关的专业。就这样,陈维新成了浙江大学数学系的一名学生。如果说中学时代的他学习数学凭的仅仅是一种兴趣,那么大学时代的他对数学除了兴趣外还多了一个志向——成为一名数学工作者,为祖国的数学事业奉献力量,也正是这种志向得以让他在数学道路上不离不弃,越走越远。

不论是在中学还是在大学,除了数学的专业学习外,身材高大的陈教授还喜欢各类体育运动,特别是打篮球。他还喜欢看大量的文学著作,如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也因此积累了一定的文学素养。他曾经在学校担任过浙江大学校广播台的编辑组组长、校黑板报编辑部组长等文字工作。当然,他最热爱的还是数学,大学里的数学成绩也一直很优秀。“对数学有自己的理解与思考,积极提问,课后认真做作业,作业后不断积累、总结、提升。”他就是这样学好数学的,而在教学中他也是这样要求和培养学生的。十年艰苦岁月

大学毕业后,正逢“文革”,作为接受工农兵再教育的他,被分配到了杭州附近一个县的建筑公司做泥工。在一生的黄金岁月里无法从事自己喜欢的数学研究工作,无法施展抱负,不得不从事与数学毫不相干的体力劳动,学无所用,这是陈维新教授人生中的低谷。在这段岁月里,他每天只是重复地做着体力活儿——挑砖头、挑砂浆、挑建筑材料,人工拌水泥……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都要在露天顶风冒雨工作……这些困难和艰辛是眼下的年轻人所无法体会的。

十年,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年,陈维新教授一面忍耐着身体上的疲惫,一面承受着精神上的寂寞,这十年,无疑是艰苦的十年。但即使生活再艰苦,陈维新教授的心里始终亮着一盏“希望之灯”——他始终相信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坚持地生活下去,一切都会过去,数学还是找得到用武之地的。当时,他写过一首名为《冬日过植物园有感》的诗:“满目秃枝立寒冬,细看含苞待春风。惊蛰霹雳天地动,星星繁花丹丹红。”他始终都没有放弃过他所喜爱的数学。在不被人注意的时候,他还是会寻找机会看看数学书,做做数学题。在这艰难的十年里当然也有温暖的回忆,那就是他在做泥工时与本地的建筑工人之间的真挚的友情。数学科班出身的陈教授对泥工的工作不在行,尤其是那些高强度的体力活,工人就帮助他分担工作;而那些工人文化水平低,于是陈教授就为他们做些文字工作。在这些人中,有些还成为陈维新教授一生的朋友。“那时的工作很累很苦,可那里的工人对我很好。”他面带微笑地说。在那段岁月里,这些人在他的人生中占据了一方温馨美好的记忆。“进修”——人生的转折点

机会总是偏爱对理想不放弃的人。恢复高考后,陈维新被他的大学教授推荐,调回了自己的母校浙江大学教书,这就意味着,陈教授“成为一名数学工作者”的理想有了实现的可能。而更幸运的是,他还得到了去北京师范大学进修代数的机会。对数学事业有执著追求的陈教授为此倍感珍惜。在进修前,他就自学了《抽象代数学》等数学名著,做了书中的习题,为之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北师大进修的日子里,每天都要上各种各样的代数课程,课程很多,其中有些课程还是外语教学。此外,还要看文献、写论文、做专题研究……繁重的学习任务对在数学道路上耽搁了十年的陈维新教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白天上课,晚上去图书馆看书或去自修室与其他进修教授讨论课题便是他一天的所有生活,就连寒暑假期也不回家。在陈教授记忆里,印象深刻的一段经历是那时复印机很少,复印费很贵,而自己根本没有复印经费,但手头却需要大量的文献材料,于是,他就在星期天买好馒头,带上笔和纸来到北京图书馆,一整天地待在那里,把所需要的文献一本本借出来,对其中有用的资料手工抄写成册。

在那些紧张的日子里,虽然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但是陈维新教授却乐在其中,因为当时,他只有一个信念——要把十年“文革”中耽误的时间和损失弥补上去,他只是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其他事情想得很少。陈教授告诉笔者:“当一个人压力很大的时候,如果他能够应付下来,那么,他的进步也是最快的。”付出总会换来回报,通过在北师大的两年努力,他终于收获了成果,第一次分别在《浙江大学学报》和《数学进展》两本期刊上发表了论文,这只是一个好的开始。回到浙大教书之后的几年里,他几乎每年都会有2~3篇论文发表在不同的杂志上。并且在教书之余,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在进修时的专业方向,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继续做下去。课堂上的“园丁”

为了亲身感受陈维新教授的上课风格,笔者来到了求是理科班,旁听他的线性代数课程。上课之前,笔者与班上的同学交谈,“高屋建瓴”、“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这些都是学生们对陈教授的印象。他们告诉笔者,陈教授的代数知识让人敬佩,他们用的《线性代数教程》就是陈教授编撰的。陈教授熟谙讲课内容,而且对学生们的情况也很了解,知道有些同学中数学基础不太好,于是讲课都从头讲起,打好基础,再讲思想方法,再向前走。这种方法使学生们很受益,课前不用预习也能听懂陈教授的课。

随着一阵铃响,陈维新教授走上了三尺讲台,站在黑板前的他面带微笑,精神矍铄,似乎看不出他已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教授。他手里拿着粉笔,一边在黑板上灵活流利地写下一串串数学等式,一边用他略带磁性的声音把解题过程娓娓道来,脸上始终流露着慈祥的笑容,他就是这样把同学带进了他的课堂。在课堂上,笔者留意到陈教授非常注重互动教学,时常走下讲台让学生回答问题:“请你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好吗?”“是,很好。”“听懂了没有?”这些都是他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时常用的话语。在一个章节的内容讲解完后,他亲切地走到同学中间,了解同学在这个阶段的数学学习当中遇到的困难,聆听同学们对课堂的期望,并且一个个耐心地解答,脸上始终挂着可爱的微笑。

在课后的采访中,陈维新教授告诉笔者,他不赞成“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他希望与同学有互动交流,即使只是一个眼神的交汇,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而且可以随时发现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陈维新教授的教学生涯是从刚刚恢复高考的那年开始的。“文革”后教师资源短缺,陈教授被调回浙江大学教书。在年轻志壮的黄金时期遭遇过“文革”的他深深感受到自己对数学的学习经历了一个漫长摸索的过程,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因此,在当时,他教书只有一个心愿——希望把自己通过长期探索而获取的知识在最短的时间里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少走弯路。陈教授说:“教数学,我一直努力把一个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学生时代对文学的爱好和修养让他能在课堂上把数学里的纯理论推导和枯燥的公式概念用形象的语言来丰富、生动起来,从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在浙江大学教书期间,他主讲的代数课得到历届学生的好评和其他教授的公认,曾经获得过浙江大学高等代数教学的一等奖。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刚建校时,就聘请了陈维新教授做学院数学组的首席主讲教授,迄今已有几年,在宁波理工这个新的平台上,陈教授一展身手,编写了七八本数学教材,其中《线性代数》、《线性代数简明教程》这两本均被评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写书不仅是我对数学知识的总结,而且,我希望把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凝注在书上,一直流传下去,使自己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有更多的人知道。教学是薪火相传的,希望我的探索成果能够帮助年轻人,使他们成长得更快更好。”陈维新教授说。

在30年的教学生涯中,陈教授所教的学生有的成了教授、博士生导师,有的成了国际上有名的数学家……“学生超过自己是我最大的快乐。”陈维新教授告诉笔者。从数学中掘取的财富

童年时代,国家正在搞建设,陈维新教授梦想成为一名工程师,建设祖国;大学时代,陈教授学的是数学,于是他梦想成为一名数学工作者,为祖国的数学事业作出贡献;而工作后,他希望自己是一位好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他不同阶段的梦想其实都是建立在具体的现实基础上的。这种切实可行的目标是理性思维带来的结果,也是他走向成功的关键。作为一名数学学者,数学给陈维新教授带来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成果和物质上的稳定,更宝贵的则是生活上给他带来的财富——从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文革”期间,当大多数人处于比较偏激狂热的状态下,陈教授就理性地分析了周围所发生的事,保持冷静的头脑。“我没有办法把自己带到连自己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的地方中去。”陈教授回忆说。而面对如今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也始终以一种理性的思考来看待社会,分析和定位自己。生活中,他习惯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列成一张表,一件件去完成。他说:“就像是做数学里的证明题,要从已知条件出发,一步步地推出所要证明的结论,而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目标确定以后,就要考虑怎样去一步步地实现它。”“逆境成才、天道酬勤、与时俱进。”陈维新教授说,“一个人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顺利的时候,可能会提高得比较快,但在逆境中,只要你不向困难低头,坚持地走下去,那么,就会得到许多,就会有希望。”潘吟方本民: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方本民

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随后到浙江大学理学院物理系任教,任职于理学院物理系光学研究所,兼任物理系党总支副书记,现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公共基础部物理教研室教授。到浙江大学任教后,主要从事基础课的教学工作,为理工科同学讲授《大学物理甲》和《大学物理实验》,给物理系的同学上《力学和热学》。从事金属蒸气激光方向的科研工作,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工作,近几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被SCI收录1篇。

打开网页,在百度上输入:方本民,就会出现以下搜索条目:“教书育人标兵:方本民”、“浙江大学第三届‘三育人’标兵”、“他上课认真有激情,与同学交流的艺术高超,深受同学欢迎,教学质量评价年年优秀”……看完这些,我们的脑中就出现了很多的疑问,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让同学都喜欢听他的课而争着去抢教室第一排的座位呢?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他的教学质量评价年年都是优秀呢?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

一代代人都以自己不同的言语,诉说着一个相同的话题:伟大的人民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说,终生与书、与学生为伴,是一件快乐宜人的事儿。而我们要采访的方教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与祖国同岁的方本民教授,生于上海,现定居在杭州。

对方教授的第一印象是:精神、开朗、走路矫健,完全看不出有60岁的模样。在60年的生活中,方教授除了学习、看书、教书外,最喜爱的便是体育运动。“我也是一个普通人,虽然平时的工作比较忙,但也有自己的兴趣,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我喜欢体育,在杭州,每天早上都会去游泳的。”方教授告诉我们,游泳不仅可以锻炼人的四肢,还能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当然对减肥也是有很大帮助的,这也是他保健、锻炼身体的良好方法。说到这里,方教授不禁哈哈大笑,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方教授身上亲近、开朗的特质。“我经常看体育新闻,像奥运会、NBA,最喜欢看央视五套的节目,哈哈哈……”

谈到退休后的生活时,方教授有些停顿,想了想后说:“其实我还真没有想过退休后要干点什么,现在让我说的话,我想我应该会把家里那些买来的但还没有时间看的书通通看一遍,这个是我现在所能想到的。”

听完这番话,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方教授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也更能体会到“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的现实含义了。

在问到60年的生活中,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影响或者改变他的命运时,方教授不禁哑然一笑:“我真的只是个普通人,活到现在都是比较顺利,和大多数人一样学习、工作、有个家庭,也没什么大风大浪,要说有什么改变自己的命运,我想就是:我是‘文革’后第一批参加高考,并且考上的。”“那方教授对那时的高考还有什么印象呢?”“那时的高考跟现在已经完全不同了,录取率很低,全国只招二三十万人。高考之前我还在做工人,之前学的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所以考上已经很不错了,虽然那时考试不像现在那么难。”“像您那时候,物理是不是很吃香?您为什么会选择物理这门学科呢?”“我选择物理也是偶然,因为当时考上大学已经很兴奋了,基本不管选择的是什么专业,物理是我服从调剂的专业。”“那可以说当时,物理对您来说是一无所知的,您是怎么学习的呢?”“在没学之前,所有的起点都是零,因为不了解,不懂。学了以后你就会了解它,知道它是干什么的。也许你就喜欢上了,也可能你并不喜欢,那也无妨,你可以再去学你所喜欢的。现在也是一样的。现在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都会考虑得很细,其实没有必要。在大学里你可以接触了解到许多不同专业的知识,从中你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或是自己今后想从事的专业。其实,知识是学不完的,你喜欢的专业,你在大学没学过是可以自己学的。现在学的专业不一定毕业出去就会干这行,因为所学的东西是有限的,而社会的需求、环境是在变化的。你自己的想法也是在变化的。我在高中的时候,曾经很想去北大荒开荒,想去钢铁厂炼钢,向往的是火热的生活,有干劲的生活,我高考的第一志愿报的是北京钢铁学院。我那时候从未想过会当一名教师。但是我成了一名教师。近30年教师当下来,我现在已非常喜欢这个职业。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代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这样崇高的使命,我感到自豪。”回忆起往事,方教授的眼神闪烁着亮光,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代,那属于过去的记忆浮现在眼前,成为永远的怀念。我的科研就是教学“我的科研就是教学。”

这句话是记者对方本民教授在科研、教学方面的总结,虽然没有出自方教授本人之口,但就如同方教授低调、踏实的生活作风一般,这句朴实的话正是方教授在科研、教学工作上的一个真实映照。

方教授从吉林大学物理系毕业以后,主要承担基础课教学工作,同时从事金属蒸气激光方向的科研,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相比于科研的成就,方教授或许更加潜心于对教学的研究。

我们可以在同学们对方教授的评价中得出两个“高度”,一个是他对教学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而另一个则是对同学有高度的爱心。“方老师的课上得很好……”“这个物理老师我中意……”“物理老师我喜欢,语言风趣……”“直到大学听到您的课,久违的感觉再一次燃起。物理确实是极难的理学,然而它也是一套实践的理论,一部浩瀚的史诗,一门深邃的哲学,或许可以说您真正让我窥见了物理学的全貌……”“我最佩服您的是能将冗繁的数学抽象表达为形象的理解,尽管是定性的,但它令物理在我眼中鲜活起来,而不再只是数字的游戏……”“这是我在学校见过的最好的老师……”

这些评价都是方教授在浙江大学任教时同学们给予的。可见,不管是方教授的课,还是方教授的人格魅力,都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认可。

他主讲的《PHYSICS》、《大学物理》、《力学和热学》都有着好的口碑,每次的选课人数大大超出课堂容量,教务处只能将选课晚点的学生限制在外。我们问方教授,觉得自己哪一点如此吸引学生时,方教授仰头哈哈大笑,眼角的皱纹跃然脸上,显然,那些深陷的细纹已经告诉我们他已不再年轻气盛,但是那些皱纹却在向我们透露着另一种信息:方教授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教育这一伟大事业。“其实吸引谈不上,同学们就是比较喜欢听我的课,如果真要说吸引的话,我觉得应该是我的课准备得比较好,花的时间多一些。物理对不少同学来说可能比较难,但是这门课对学理工的同学又非常重要。那我就要使出浑身解数让同学能学懂。”

方教授通常是在讲授内容和方法上花大力气去提高改进,尽量把繁杂冰冷的物理方程式具体形象化,经常举些生产和生活中的例子便于同学们更好地记忆理解,“物理这个东西对有的同学是难的,但我会告诉他们,你是可以学会的,是可以学好的,不用怕的……”

从这点点滴滴的话语中,我们了解到作为一位教育者的心态:他们对教学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同学有高度的爱心,他们善于联系工程和生活实际,注意开辟窥视科学前沿的窗口,在他们心中,学生永远有着一颗能被善化的心。珍惜条件,利用资源“其实学习说到底,重要的是靠自己自觉。大学里不光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学习的能力。大学里课余时间多,怎样才能不浪费,怎样才能充分运用,这一点是关键,也是对同学们的极大考验。

方教授认为,理工学院是浙江大学承办的,教师资源十分丰富,师资力量很强大,同时学院的硬件条件也很好。“其他分院我不是很清楚,但就我们基础部来说,我们的实验设备在宁波各大高校中应该是很先进的,我们的物理实验室承担全院物理实验教学,实验内容覆盖面广,包括:力学、热学、声学实验(21%),光学实验(25%),电学实验(19%),近代技术与综合性实验(25%)以及设计性实验(10%)等。学院为同学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条件,同学们应该好好珍惜,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

方教授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老师之间的交流,基础部还开设了专门的答疑时间,除周末外,每天晚上都会有老师在办公室值班,以便为同学们解答问题。他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这个资源,抓住一切学习机会,来提高自己。

访问结束,已经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淡泊名利,谦虚待人,将自己的半生贡献给了伟大的教育事业,学生的肯定让他更加执著地走在了教育的最前线;他为人亲切,是年轻学子攀登科学高峰的引路人,是学生心目中喜爱的老师,是同事身边受欢迎的朋友。他带领着年轻的学子们一窥物理的全貌,他将抽象的物理在学生面前展现为一部浩瀚的史诗,他引导着同学们在这部史诗上增添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对于方教授来讲,自己永远都是一个普通人,他在快乐和希望中,享受着自己每一天的普通生活……赵璟 席钦辰方征平:终归大海做波涛方征平

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出生于浙江省江山市。1983年和1986年在复旦大学分别获得化学专业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的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1998年间任原杭州大学化学系副主任,2002—2008年间任浙江大学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现任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工程塑料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塑料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兼有机高分子化工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高档皮塑加工技术及装备”咨询专家组组长。君如竹,高风亮节,坚韧不拔

1979年,年仅16岁的方征平离开了生他育他的家乡,走进大城市上海,踏上了去复旦的求学之路。大学四年,对于这个从小就有强烈求知欲望的少年来说,是如此宝贵。当时的他,如饥似渴地读书,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努力读书,这是当时少年的唯一意愿,而对于有关未来的设想则有点迷茫。”方教授回忆说。

然而,上帝永远是偏爱有智慧头脑的人。大学毕业后,方征平怀着对读书的热爱,在复旦获得化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1983—1986年,方教授师从著名高分子科学家于同隐教授,在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学习,毕业后获硕士学位。1986年,方教授到杭州大学(1998年并入浙江大学)化学系任教,1994年12月至1995年12月间曾到比利时荷语鲁汶天主教大学高分子结构化学实验室做访问学者。2002年至2008年间任浙江大学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现已经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的他,还兼任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工程塑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塑料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兼有机高分子化工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高档皮塑加工技术及装备”咨询专家组组长,Frontiers on Materials Science in China,The Open Macromolecules Journal,Carbon-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国际刊物的编委。截至2008年底,方征平教授已经出版专著4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90余篇,SCI他引200余篇次,获发明专利授权5项。他主持完成了包括4项国家基金在内的多项科研课题,其中“不相容聚合物共混中增容——交联协同作用的研究”获1999年国家化工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方征平教授领导他的科研团队在环保阻燃塑料领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目前,方教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膨胀型阻燃剂修饰碳纳米管及其协同阻燃作用研究”和宁波市科技攻关项目“纳米黏土/膨胀型阻燃剂复合阻燃聚丙烯的研制”等课题。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了20余篇论文,还应邀在一部名为《碳纳米管:多功能材料》的英文著作中撰写了一章“基于碳纳米管的阻燃材料”。

在高分子领域,方征平教授可以说是硕果累累。而谈起他与高分子的结缘,竟是被一本书给撮合的。方教授说:“我中学时看了叶永烈写的一本名为《塑料的世界》的科幻书,马上就被里面所描绘的塑料城深深地吸引住了。”从那时开始,方征平教授逐渐对塑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毅然填报了高分子专业。而直到开学报到,他才知道原来高分子是化学专业的一部分,而化学在当时,并不是他所感兴趣的专业。为此,上大学时,他还曾打算转专业。

现在,46岁的方教授,在高分子领域已经干了近30年。说起当时看的这本书,他笑道,也许当初他喜欢的并不是“塑料”,而是小说里描绘的那座“城”。在被问及为什么可以在自己不太感兴趣的领域工作这么久,并且能取得这么多骄人的成绩时,方教授告诉笔者,人的兴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对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也是挺喜欢的。“一个人一定要有责任心,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应该认认真真地去完成。”方教授语重心长地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是方教授最信奉的一句话。搞科研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当中一定会碰到许多绊脚石,在遇到这些阻碍时,方教授一直坚持着,他把科研比作破茧成蝶的过程,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收获到化蝶后纷飞的喜悦。“但有时也要灵活,在一种研究思路被证明确实行不通的情况下,要注意调整研究方向,寻找新的出路,坚持加灵活,才是最佳方式。”方教授说。在科研工作中,方教授是一个严谨、细心的人。方教授经常帮学生改标点,他说:“别看小小的一个标点符号,从中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习惯。”可见,方教授是多么的细心严谨。可他也认为,过于注重细节有时会影响效率。“既圆满完成研究任务,又保持高效率,这才是最好的。”方教授总结说。“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走向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在方教授的求学路途中有两个老师对他产生过很大影响。一位是《高分子物理》的主要编撰者、他的大学本科导师——何曼君教授,虽然现已瘫痪在床却仍坚持读书写作。“在何教授身边的日子,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研究者,在科研的路上必须永不言弃、努力奋斗!”提起何曼君教授,方教授满怀敬意。另一位则是著名的高分子科学家和化学教育家、其研究生时期的导师——于同隐教授。“作为一名声名显赫的科学家,于教授淡泊名利,放弃竞争系主任,把名誉看得极轻,这一点,深深地影响了我!”而方教授自己则认为,科研最大的快乐在于有新的发现、有新的挑战,快乐并不一定来源于发表一篇高水平的论文,搞到一个高级别的项目。对于获奖,方教授也看得很淡,他表示随遇而安,不必太在意。“现在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但看到身边环境污染随之越发严重了,我也愁得慌啊!”方教授感叹到。当提及塑料运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时,方教授告诉笔者,塑料袋的广泛使用是对高分子材料优良性能的肯定,“白色污染”不是塑料的错。如果单纯通过纸张来代替塑料,想避免环境破坏,这也行不通,因为不仅在造纸过程中会产生污染,而且大量的砍伐树木也会对生态造成极大破坏。“环境的保护关键还是要提高公民的素质。最好的办法是将各类废弃物分类投放、回收利用。希望有一天能研究出既环保又耐用的产品。”方教授这么提倡。君如菊,洁身自好,蕊清香远“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类,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这么说。

2008年1月1日,方教授被正式聘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三江学者”。在此之前,方教授已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以兼职教授身份授课一年半。“作为学院第一位‘三江学者’,我深感责任重大啊,我有义务带头搞好科研、教学工作,推动学院高分子专业的发展,培育人才。”说到这儿,方教授显得很严肃。

优秀已经成了方教授的一种习惯。读书时代,他就一直在当地最好的学校学习,进入工作岗位后,骄人的科研成果也让众多人惊叹不已。他不仅把优秀带进了学习、科研中,同时也把优秀带进了教学,他的优秀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激励他们向前发展,向优秀靠近。方教授把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程度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对专业感兴趣;第二种是对专业不了解,受父母或老师影响填报专业;第三种是对专业完全不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第一种同学,自然会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而对于第二、三种学生,一方面要尽量培养对专业的兴趣,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既然在这个专业学习,就要努力学好学精,争取毕业后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教授时常这样告诫自己的学生。方教授对学习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在上课时对学生强调要做好预习工作,哪怕只用10分钟浏览老师上课要讲的内容,这样才能避免盲目听课,做到有的放矢。课后也理应及时总结,把每章的知识重点梳理出来。

教学上,方教授长期担任《高分子物理》的授课工作。“尽管上好高分子物理这门课的难度太大,但我还是很喜欢上课,因为上课能带给我很多乐趣。”方教授乐滋滋地说着教书育人的乐趣。课堂上,方教授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他经常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作业,并让学生自己上台当一回老师,把个人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这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调动了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此同时,每隔一星期,方教授的课题组会定期开一次讨论会,和学生进行课题研讨,了解学生近期的研究进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方教授深入浅出的教学,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他还与宋义虎、沈烈老师共同编撰了国内唯一的中英文双语《高分子物理》教材。采访过程中,方教授热情地给我们看了这本教材,“目前我对这本教材还不是很满意,因为这本教材对学生来说难度太大了,不利于知识的循序渐进,还有待改进。”谈到该书的出版时,方教授情不自禁地提到了自己的本科生导师何曼君教授。在他看来,何教授编撰的《高分子物理》教材是全国最好的一本高分子教材。何教授在教书育人上兢兢业业的精神和科研上永不放弃的品质一直鼓舞着方教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丝不苟地工作。

如今教学经验丰富的方教授,也曾有初登三尺讲台的兴奋与忐忑。“第一次上课前,以为有其他老师来听课,心里特别紧张,还事先在自己家阳台上演练了好几遍呢,结果却一个老师也没来,那课倒是上得很顺利。到了第二次上课,班级后面出乎意料地坐满了老师,尽管课备得很认真,但因为把握不好上课时间,还是多出了15分钟,只好让学生抄投影仪上的内容,等到他们全部抄完以后发现还有5分钟才下课,实在没内容讲了,方教授只好提前下课了。”说到这儿,方教授“哈哈”笑了起来。从第一次上课时的紧张,到现在的从容有序,方教授仍在不断地摸索更好的教学模式。对于年轻教师,老教师也有自己的对待方式,“不要过于苛刻,要相信年轻教师,上得不好的地方,老教师多给他们些指导、帮助。”

哈佛大学第25任校长博克说:“学生一代接着一代,如同海水一浪接着一浪地冲击着陆地,有时静静的,有时则带着狂风暴雨的怒吼。”当问到当教师最大的快乐是什么的时候,方教授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每年都有新人。”看着一批批学生逐渐成熟,走向工作岗位,看着一批批新生将成为自己的学生,方教授深感欣慰。空闲时,他还会与学生聚聚会、踏踏青、打打球……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的确,方教授就是这样一个在教学道路上始终保持热情、耐心的人。如果说用嘴教书,是把教师看作一份职业;用情教书,是把教书看作一份事业;用心教书,是把教书看作一门艺术,那么方教授就是用“心”教书的人。君如兰,幽谷长风,宁静致远“卯年出生,性质温和而事业有妖娇,好静不宜好动。”

这一点与方教授颇为相似。1963年,方教授出生于浙江省一个宁静而祥和的小县城——江山市。方教授上面还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作为家里的老幺,特别受到长辈的喜爱与照顾,而作为晚几个年头出生的一代人来说,方教授无疑也是个幸运儿。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让他获得了继续探求知识海洋的机会,让他能够插上梦想的双翅飞得更高更远。在童年时期,方教授就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求知欲望,那还是在方教授准备读小学的时候。那天,父母带他去划定的小学报名,但是却被拒绝批准入学,原因是他是下半年出生的,未能达到入学年龄。这下方教授可不干了,他哭闹着非要当年就读小学不可,于是父母只得到处去寻求能够接纳他的学校。后来,城西小学的一位任课老师把他留了下来。方教授也“因祸得福”进了当时江山市最好的小学。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果然,这个良好的开始让方教授的故事一直精彩下去,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方教授入读的学校都可以说是当地最好的学校。而在竞争对手如此多的重点学校,方教授的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由于自己比较瘦小,劳动能力比其他同学差,虽然成绩很好,在班里胜任的职位却只能是学习委员,而不能当班长。”方教授回忆说。记得一次劳动课,学校要求每人挑八块担砖上西山支持当地的电视塔建设,还没到半山腰,方教授便远远地落在了别人后面,等到其他人全部挑完了砖块往山下赶时,方教授还气喘吁吁地挑着一担砖吃力地往上爬,一位热心的同学看着眼前瘦小的方征平,就帮他把这担砖挑到了山顶。学习之余,方教授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各项课外活动也是津津乐道。在当时没有网络、没有电脑的条件下,弹橡皮筋、转铁圈、玩纸牌、官兵捉强盗等成了方教授最难忘的童年游戏。方教授很坦诚地告诉笔者,自己就是在这样一个玩劲十足的童年中长大的。

生活中的方教授谦和、洒脱、平易近人,毫无大学者的傲人姿态,随意的着装,时刻带着微笑的脸庞……但他却时常告诫自己:“人能达到的高度,在于他对自己的要求。”一旦工作起来,方教授认真的劲10头牛都拉不走。“不管发生什么事,一切都会过去的,在万事顺遂的时候,美好会过去;在悲伤绝望的时候,痛苦会过去,不管得到了什么,或者失去了什么,一切都会过去。要勇敢地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在遇到困难时,方教授总是这样告诉自己。方教授谈到一个小故事:“文革”期间,理工科书的数量极少极少,而许多文学名著被作为“毒草”不让看。面对那样的困难,方教授并没有放弃对读书的追求,他仍会变法子到各处搞来各式各样的书看,一直熬到“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了,书籍的数量越来越多,方教授这才等到了他一直盼望的春天。“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方教授眼里,荣誉只是一种象征,而过程才是真正值得回味的享受。只有真正淡泊名利的人,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更新的突破。如今事业已如日中天的方教授平时工作比较繁忙,对于家庭难免有些照顾不过来,但是谈起家庭,方教授的脸上依旧温馨洋溢,正如有句话道:当我们有越深的理解,就会有越深的谅解。在儿子眼里,方教授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好父亲。“他从不苛求我,总会给我广阔的自由空间。而且每每在家,他都会亲自掌厨呢,手艺还不赖呢。”说起父亲,方教授的儿子满脸幸福。

生活中的方教授还喜欢打桥牌。方教授家中兄弟众多,逢年过节总会聚在一起打打牌、聊聊事,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如今的方教授已经46岁了,虽然离退休还远,但方教授仍然憧憬着退休后的日子。“退休后,或许会选择一个小城市生活,然后选几个自己喜欢的课题做一做研究。若有机会,还真想去西藏和新疆走一趟呢。”

超出凡俗的雄心壮志是成功的船舵;耐得住寂寞的品质是成功的竹篙;永不服输的坚定信念是成功的风帆。持之以恒,方能让生命之舟驶向理想的彼岸,收获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一个无悔的人生,一个壮丽的人生!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做波涛!巫客霞 席钦辰 徐杰 徐丽娜 闫瑞洁高德:才高意广,明德惟馨高德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机电分院副院长,包装工程研究所所长。先后出版教材、专著16部,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主持和参与的教学研究课题多次荣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东北三省优秀CAI课件二等奖,主持完成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多项。兼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教育部包装工程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常务理事等。“我国的包装工程业还是比较落后,特别是北方,主要发展重工业。这也是我来宁波的原因。”这个朴实的北方男子本着“踏踏实实地为中国的包装工程业做点事”的热忱于2008年1月来到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包装工程专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谈起取得的成绩,他只是淡淡一笑:“荣誉都是一时的,我们做老师、做学问的,认认真真做事才是根本。”倾心研究 言传身教

2008年1月,高德教授聘任学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分院副院长一职,参与组建了包装工程研究所,并担任所长。研究所集教学和科研于一体,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大项目两项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研究所已成为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

在教学研究方面,高德教授主持的包装机械多媒体CAI的研究与开发和面向21新世纪的包装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也取得了丰厚的果实。“建设包装工程学科专业,实际上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包装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我现在就希望能把年轻的一代给带起来,为我们国家多培养些优秀的人才,改善中国包装业落后的现状。”挑选人才、壮大师资队伍,开设学生职业培训课,筹办包装工程类峰会……高德教授一件件地筹划,为发展我国包装业做着巨大的努力;同时,他也在心里勾画着宏伟前景。近期,包装工程研究所招兵买马,已招聘了不少人才,引进了不少先进设备。他希望竭尽所能,带领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