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城楼城墙(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08:32:07

点击下载

作者:李姗姗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壮丽城楼城墙

壮丽城楼城墙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可见,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其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以及人民幸福。

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从来就蕴含着深刻的发展智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把我们人类看作自然世界的和谐组成部分。在新的时期,我们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中华文明的大力弘扬,我们要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我们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梦想。

因此,美丽中国不仅表现在江山如此多娇方面,更表现在丰富的大美文化内涵方面。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大地之魂,二者完美地结合,铸就了真正的美丽中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的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最辉煌最灿烂的中华文明。

五千年来,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伟大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广博性,并充分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神奇的文化奇观。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根和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建设更加优秀的新的中华文化,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

总之,要建设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宏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与文化风采,让美丽中国更加辉煌出彩。

为此,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丛书。主要包括万里锦绣河山、悠久文明历史、独特地域风采、深厚建筑古蕴、名胜古迹奇观、珍贵物宝天华、博大精深汉语、千秋辉煌美术、绝美歌舞戏剧、淳朴民风习俗等,充分显示了美丽中国的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丛书唯美展现,美不胜收,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雅,具有很强可读性、欣赏性和知识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感受到美丽中国丰富内涵的方方面面,能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

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故宫的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也是封建帝王权力的象征。天安门始建于明朝,原名“承天门”,清朝时更名“天安门”。明清时期,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取“九五”之数,象征着皇帝的尊严。天安门城楼气势宏大,庄重威严,是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它以杰出的建筑成就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

明朝初年始建承天门

古代北京,历来被风水学家称为“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其西部的西山为太行山脉;北部的军都山为燕山山脉;南口为兵家要地。两座山脉在北京的南口会合,形成向东南方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环抱着北京平原。

北京平原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桑干河和洋河等相继在此汇合成为永定河。所以,北京在地理格局上是“东临辽碣,西依太行,北连朔漠,背扼军都,南控中原”,特别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战略的控制。

北京,在唐代时为幽州,还为燕京,金代时为中都城,元代改为大都,明、清两代称北京。

在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先后有燕、前燕、大燕、辽、金、元、明和清8个朝代以北京为都城。各朝在北京大兴土木,建造了各具特色的古建筑,但最早对建筑天安门有间接影响的是元朝。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府,就是后来的内蒙古正蓝旗东部。1264年,元世祖诏令以燕京作为中都,旧址就是后来的北京城西南部的莲花池以东一带。

1272年他又改中都为元大都,并从1267年开始兴建元大都,历时18年之久,直至1285年才全部建成。

元大都当时的整体布局呈长方形,南墙位置在后来北京长安街南侧,北墙位置在后来的德胜门和安定门以北的北三环路附近,那里后来遗存有断断续续的、被称为“土城子”的土丘,就是元大都当时最早的北城墙。

元大都从里至外分别是宫城、皇城和大城。大城周长60华里,有11个门。南面三门:正中为丽正门,就是后来的正阳门,东为文明门,西为顺承门;东面自南而北是齐化门、崇仁门和光熙门;西边自南而北依次是平则门、和义门和肃清门;北面只有两座城门,东为安贞门,西为德胜门。

元大都皇城南门叫灵星门,后来的午门一带。灵星门与丽正门之间,曾有一个“T”形的半封闭式宫廷广场,后来明清两代的宫廷广场就基本沿用其旧址,并在中间建造了天安门。元大都城墙四隅均有角楼,城外设有墩台,城内宫殿在前,坊市在后,50个街坊星罗棋布。

当时有一位名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来到我国,看到“大汗之城”元大都富丽堂皇的宫殿和景色优美的花圃后,大为赞叹道:

城是如此美丽,布置如此巧妙,我们竟是不能描写她了。

他后来写的《马可·波罗游记》,因有大都城的记述,而使这座古城得以传播,名扬世界。那时候,元朝虽未建造天安门,但它另择新址的建筑格局以及元故宫和宫廷广场的定位,却使后来的明朝始建承天门具有了可行性。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同时,明朝大将徐达统率军队攻克元大都,更名为北平。当时,明朝统治者对元大都故宫尽行拆除,以消除前王朝的“王气”。

后来,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从此燕王就成了明成祖,并于1403年正月将北平改称北京,暂称“行在”,就是皇帝在外时的行都。

明成祖朱棣就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决定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他的“龙兴之地”北京。

据史料记载,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要迁都北京,主要原因是由于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庙”, “关日不下百十”, “会通港运便利,天津通海运”的优越地理位置。此外,为了控制北方和东北地区,以维护全国的安定。

1406年,明成祖朱棣分遣大臣赴各地督民采木,烧造砖瓦,并征发各地工匠、军士和民工,开始了营造北京的筹备工程。1417年,大规模营建北京的工程正式开始,当时,有个叫蒯祥的工匠,同大批能工巧匠一起被明朝选入京师。

蒯祥是江苏苏州府吴县香山人,他生于明初洪武年间,他父亲是当时很有名望的一位工匠。蒯祥深受父亲的影响,他30多岁就“能主大营缮”,是位造诣很高的木匠了。由于他技艺超群,在营造中充分发挥出建筑技艺和设计才能,很受督工,就是建筑师蔡信等人的重用。

在北京宫殿的营建中,先后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工匠。除工于设计的督工蔡信、瓦工出身而官至工部侍郎的杨青外,还有与蒯祥同时代的著名雕刻石匠陆祥等。

在宫殿初建阶段,蔡、杨二人起了很大作用,但他们当时都年事已高,而蒯祥正值年轻力壮,又工于计算和绘画,在蔡信、杨青去世后,大量的皇家工程便都由蒯祥主持。

蒯祥不仅对木工技术纯熟,还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意识。据记载,蒯祥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合二为一,一模一样,技艺已达炉火纯青。

营建宫殿楼阁时,他只略加计算,便画出设计图来,待工程完毕后,建筑与设计图大小尺寸分毫不差,就连当时的皇帝也很敬重他。

在建筑北京的过程中,蒯祥不论在用料、施工等方面都精心筹划,营造的榫铆骨架都结合得十分准确、牢固。同时,他还将江南的建筑艺术巧妙地运用上去,如采用苏州彩画,琉璃金砖,使殿堂楼阁显得富丽堂皇。

1420年,皇宫才落成,蒯祥便因功被提升为了工部营缮所丞。

明代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基础上,吸取历代都城规划的优点,又参照南京规制营建而成。“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

实际上,北京新建的宫殿比南京的更加壮丽。它外城包着内城南面,内城裹着皇城,皇城又包着紫禁城,全城呈现一“凸”字形。

北京内城基本上取元大都旧址,明初北墙向南移五里,至今德胜门、安定门一线,后又将南城墙向前推移到后来的正阳门一线。

内城有九门,正南为正阳门,就是元代的丽正门;在内城中央,共有六门:东有东安,西为西安,北为北安,广场南则为大明门,承天门左为长安左门,右为长安右门。

北京宫城又称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共有四门:南为午门,北为玄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由于南城墙向南拓展,皇城与紫禁城也依次南移,皇城南移到后来的长安街北侧。

皇城的中门,根据明南京城的名称改称承天门,就是后来的天安门,在承天门内仿照南京城布局建造端门。

明代宫城南移到后来北京故宫的位置,正门由元代的灵星门改称午门,在营建紫禁城的同时,又利用午门前方的中心御道左右两侧,按“左祖右社”规制建造了太庙和社稷坛两组严格对称的建筑群。

此外,在承天门前开辟一个“T”字形的宫廷广场,广场东、西、南都修筑了宫墙,使广场封闭起来,并在东、西两翼和南端凸出的一面,各开一门,即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和正南方的大明门,就是后来清朝改称的大清门。

承天门属皇城中的重要建筑,建造时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也是北京最早的天安门。它在1420年建成时的形状与后来的天安门大致相仿,但其规模较小,只是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朱漆金钉,光彩夺目。

承天门城楼的牌坊正中高悬“承天之门”木质匾额,寓有“承天启运”和“受命于天”之意,喻示封建皇帝是“受命于天”的,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为尊。知识点滴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创建明朝以后,为了国防安全,也曾考虑日后迁都北京。于是,他诏命明代著名开国谋士刘伯温去北京规划紫禁城。据说,刘伯温当时也一时没想好,于是便与手下人四处看风水。有一天,忽然间,一个身穿红裤红袄的小男孩跑过,一眨眼就不见了。刘伯温觉得那个小孩很像哪吒,他的形象几乎跟后来所建北京城一致。刘伯温突然醒悟:上天启示,要把北京城造成八臂哪吒的模样。但事实上,明太祖还未来得及动工,他便去世了。直至明成祖朱棣即位后,紫禁城才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建。

中轴线上的皇城正门

明代的北京城由一条长达8千米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外城南面正中的永定门是中轴线的起点,终点在皇城北门外的钟、鼓楼。

全城最宏大的建筑和空间都安排在这条轴线上,其他各建筑物也都依这条轴线作有机的布置和配合,且左右对称,整个设计和布局形成一个完整和谐、前所未有的巨大建筑群。“无以壮丽,尤以重威”。作为皇城正门的承天门就坐落在这条中轴线的中段上。从中轴线上宫城与皇城的建筑布局,可以看出承天门所具有的重要地位。这一切的设计布局,以及由此构成的宏伟建筑和空间,烘托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

承天门虽是皇城的正门,但它与紫禁城的建筑是融为一体的。为了增加紫禁城前肃穆、深透的庄严气氛,设计者将紫禁城与正阳门的距离拉长了1.5千米之遥,在其间兴建了大明门、承天门和端门等建筑,一方面给紫禁城增加了意境的序幕,更主要的是为了符合《礼记》所载的三朝五门之制。

从高耸的正阳门进大明门后,开始步入帝王的统治中心,建筑物的节奏也随之有了变化。但见漫长、幽深的中心御路纵长伸远至森严、神秘的内宫,御路两旁通脊联檐的千步廊及两侧文东武西对称排列着的五府六部等中央官署,构成了一个错落有致的空间,使人目不斜视地直往天安门遥望。

金水桥前,宽阔的“T”字形广场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朱红城台的背景前,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与金水桥两岸的栏墙,远远望去仿佛缠绕着一片白云,承托着宏伟壮丽的皇城正门承天门。

承天门往北侧端门之间仅140米,两旁工整一致的平排朝房,与天安门、端门两个高大建筑相比显得相形见绌;东有陶左门,西有阙右门,按照“左祖右社”的规制,在承天门东侧建有祭祀祖先的太庙建筑群,西侧有一组祭祀土地、五谷神的社稷坛建筑群。

午门以内,骤然出现一个广阔的庭院,前面横亘着内金水河,它与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群体建筑,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宏伟的宫廷建筑群。

由此可见,承天门是中轴线上的第一重门。而中轴线上这一有收敛、有放纵、有高昂、有低回的精美设计,体现了艺术上的抑扬顿挫的韵律,灵活地表现出起伏错落、平中出奇的建筑格局。

据史料《明宫城图》记载:明代初建的承天门黄瓦、朱柱,上为面阔五间的门楼,下为开有五孔的城台,外有金水桥五座对应,两侧分列石狮和华表。

在承天门城楼前,有一条河流经过。这条河曾因形似玉带,有人称它“玉带河”,或“玉河”,又因其位于元朝皇宫处,俗称“御河”。

后来因这条河的源头是从西边而来,来自京西宛平县玉泉山,流至义和门南水门入京城。所以元代按照古代阴阳五行学说西方属于金的说法,称之为“金水河”。

金水河分为内金水河和外金水河。流经故宫内太和殿门前的是内金水河,流经天安门前的金水河为外金水河。

明代以后,金水河的主要作用是保障宫廷用水和防护城垣,即所谓“金城汤池,深沟高全”。在这一时期,皇宫扑火的几次大的火灾,都得益于金水河的水。

外金水河全长500米,河宽18米,河深约5米,河北岸边沿距天安门墙基32米。两岸均由巨型石条砌成,岸上筑有矮墙。

碧波荡漾的河水,映照着天安门城楼,格外美丽灿烂。后来,金水河仅剩承天门前的一段,已成为承天门的装饰,而且大部分改为了暗河。

在永乐年间,明朝以元朝皇城的周桥为蓝本,建造了内、外金水桥。内金水桥位于故宫内太和门前广场内金水河上,系五座并列单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横亘在承天门前外金水河上的,五座并列的三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为外金水桥。

五座造型别致、雕刻精美的石制外金水桥分别与天安门城楼5个门洞相对应。桥南距城门洞62米,桥与桥之间距离5米。

桥稍有坡度,中间出现拱面,而且桥身中间窄,两端宽,呈“][”型。这种变化多姿、起伏曲折的线条,似彩虹飞渡,更增添了承天门的华丽。桥面略拱,桥身如虹,构成绮丽的曲线美。

据史料记载,以上五座桥创建于同一时期,而其左右的公生桥,则是后来由于明英宗正统初期创建了左右公生门而得名,左右公生门是在明朝承天门宫廷广场皇城墙长安街一线的两座坐南朝北的皇城小门,且不在皇城城门之数,为明朝五府六部进出皇城的“总门”,但无匾额。

在外金水河两岸,各有一对浑重威武、高2.2米的大石狮。这4个狮子雕刻精巧,敦实勇猛,神灵活现,栩栩如生,它们自明朝永乐年间就蹲守在天安门前了。两对石狮雌雄东西成对,相互呼应。

东为雄狮,它右爪抬起,在玩弄绣球,俗称“狮子滚绣球”,象征帝王寰球一统的威严统治,其权力统一环宇;西为雌狮,它左爪抬起,在戏弄幼狮,象征子嗣昌盛,繁衍绵延之意。

两对石狮的头都歪向内侧,以示其保护中路。东边的雄狮头略向东歪,而眼睛却向西看,西边的雌狮头略向西歪,而眼睛却向东注视,它们都双目圆睁,全神贯注地紧盯着承天门前正中间的御道,仿佛表明它们也是皇帝的忠实卫士。

狮子的雕刻很有特点:广阔的前额,卷曲的鬃毛,撅起的鼻子,张开的大嘴,健壮的筋骨,圆阔的肌肉,加上身上披挂的璎珞彩带和铃铛,显得既威武勇猛却又和善柔顺。其雕工精美,造型逼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是我国石狮中的精品。

在承天门前后,各矗立有一对汉白玉浑圆精美的雕龙柱子,名叫“华表”,又称“望柱”,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每对华表间距为96米,每根华表由承露盘、柱身和须弥座柱础组成,通高为9.57米,其直径为0.98米,重约20吨。

华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物,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华表既有道路标志的作用,又有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当时称“诽谤木”。尧时的诽谤木以横木交于柱头,指示大路的方向,并用以王者“纳谏”。

承天门前的华表仍然保持了尧时诽谤木的基本形状。可见,华表不单纯是一个建筑物的装饰品,而且还是提醒古代帝王勤政为民的标志。在我国封建社会,华表为帝王增添了气魄和尊严,是封建皇帝权力的象征。

华表柱头上的部分叫“承露盘”。相传,汉武帝刘彻曾命人在神明台上立一铜铸的仙人,双手举过头顶,托着一个铜盘,承接天上的甘露,以为喝了甘露便可长生不老。

后来,这种形式便流传下来,并且取消了仙人,简化为柱子上面放一只圆盘。盘上有一蹲兽,名“望天”,古时一般都称叫它“犼”。

传说,“犼”是一种形似犬的瑞兽,喜好张望,根据所望方位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相同。天安门前面的一对石犼,犼头朝向南方,意思是盼望皇帝不要久出不归,故而称为“望君归”。

承天门后面的一对华表上面的石犼,犼头朝向北方,望着紫禁城,意思是希望皇帝不要久居深宫不知人间疾苦,应该经常出宫体察民情,所以称为“望君出”。

华表的柱身呈八角形,一条巨龙盘旋而上,龙身外布满云纹,汉白玉的石柱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真有巨龙凌空飞腾的气势。柱身上方横插一块云板,上面雕满祥云。

华表的基座为八角形汉白玉须弥座,四面雕刻着云龙图案。在华表基座外有一圈石栏杆,外面四周环绕白石雕花栏杆,栏杆的四角石柱头上各雕有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石狮子,它们头朝的方向与承露盘上的石犼一致。栏杆不但对华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还将华表烘托得更加高耸、秀丽、庄严肃穆。知识点滴周桥的设计师和主持建造者,是元朝一位普通石匠河北曲阳的杨琼。曲阳盛产玉石,石雕技艺唐宋以来已闻名于世。杨琼出身于石工世家,他的石雕“每出自新意,天巧层出,人莫能及焉”。1276年,修建元皇城崇天门前的周桥,很多人画了图送上去,都未选中,而杨琼的设计方案,使元世祖忽必烈十分满意,下令督建。《故宫遗录》中记有:这周桥“皆琢龙凤祥云,明莹如玉,桥下有四百石龙,擎戴水中;甚壮”,为皇城增色不少,因而明皇城的建造者,把它照样搬来,用以营造金水桥了。

承天门城楼的精美装饰

古代皇宫建筑对做工与装饰都特别讲究,其装饰艺术中布局的大小规格、严谨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象征性的表达。

作为皇宫的正门承天门,屋顶上熠熠生辉的琉璃瓦、龙吻和栩栩如生的仙人走兽,大殿内外的斗拱、梁枋与和玺彩绘以及城门与门钉的使用,自然是皇权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象征性体现。

在承天门城楼大殿的屋顶上,覆盖着上千块金黄色的琉璃瓦。这些古朴的琉璃构件,在阳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散射出耀眼的光辉,使这座建筑愈显得美丽华贵,气势非凡。

琉璃建筑构件的出现,最早的史籍记载见于北齐时魏收撰写的《魏书》,书中的《西域传大月氏》中记载:

世祖时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其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仍诏为行殿,容百余人。

可见,从那时起,琉璃就以它华美的色泽和良好的防水性能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琉璃的色彩种类很多,有黄、绿、青、蓝、黑、白和翡翠等十几种。

明朝以后,黄色多用于皇宫和重要的庙宇处,绿色多用于宫廷内的一般殿宇、城门庙宇和王公府第等处,黑色常见于庙宇和王公府第,蓝色预示无穷,只用于与隆重祭祀有关的建筑,如天坛祈年殿。

在承天门城楼屋顶正脊的两端,有一对华丽的翘首琉璃装饰物,古代称为龙吻,因在正脊上,又称之为大吻或正吻。

龙吻高3米多,宽2米多,重约4吨,由13块琉璃构件组成,俗称‘十三拼”。承天门共有正脊一条,垂脊8条,在正脊与垂脊上共有10个龙吻,故又有“九脊封十龙”的说法。

龙吻表面饰龙纹鳞甲,四爪腾空,龙首怒目,张口吞住正脊,脊上插有一柄宝剑。在古代建筑中,龙吻不但是一种重要的装饰物,而且由于它衔接了殿顶正脊与垂脊之间的重要关节,从而起到了使殿顶更加封闭、牢固和防止雨水渗入的作用。

古代建筑正脊两端的龙吻,过去又称为‘鸱吻”。它的演变过程大体为,由鸱尾到鸱吻至龙吻。唐代以鸱吻为主,明代以后才由龙吻取代了鸱吻。据《唐会要》所记载:

汉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屋上,以压火祥。

鸱尾的形状呈月形,有点像鱼的尾巴,又有点像鸟,人们当时把它装饰在屋顶上,有“辟火”镇灾之意。

明朝承天门的龙吻嘴张得很大,可以吞住正脊的盖脊瓦、正脊筒和群色条三部分,而后来的清代龙吻张得较小,仅能吞住盖脊瓦和正脊筒,群色条在龙嘴的下唇以下了。

在承天门正脊上的龙吻,其颈背上还插有一把宝剑,并露出伞形剑靶。它起装饰龙吻,增加其华丽气势的作用。除正脊上的龙吻外,两坡垂脊上也各有一龙吻,亦称垂脊吻,其体形略小,呈前趋势,起封护两坡瓦垄和装饰垂脊的双重作用。

在我国古代宫殿的建筑中,屋脊的装饰是其重要的一部分。承天门除了正脊、垂脊上的龙吻外,在8条垂脊上还有72个栩栩如生的仙人走兽。每条垂脊最前面的是一个骑着似凤非凤、似鸡非鸡的仙人领路,称之为“骑鸡仙人”。

仙人之后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和斗牛9个形态各异的走兽。它们俨然一副昂首摆尾、欲上九天揽月的姿态。

9个走兽各有各的含义。龙为万物之首,凤为百鸟之王,龙、凤是吉祥富贵的象征,取其吉利之义;狮子乃兽中之王,狻猊传说为能食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天马、海马在古代是尊贵的象征,寓意皇家的威德可通天入海;押鱼是海中异兽,能兴风作浪,传说是防火、灭火能手;獬豸外形似龙又有尾,似狮却生角,性情忠直,善于分辨曲直,含主持公道之意;斗牛是身披鳞甲又有龙的神态且外形似牛的一种异兽,能消灾灭祸。

关于这些走兽的含义人们说法不一,但总体上不外乎镇灾除恶、逢凶化吉,体现着皇家殿宇的威严和吉祥富贵。

仙人走兽和龙吻一样,不单纯是檐脊上的装饰物,还是檐脊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骑鸡仙人”的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的第一块瓦件,其他走兽的功能是遮住两坡瓦垄交汇点上的三连砖上口,保证雨水不从三连砖处渗入。由于它们的存在,完美地起到了密封、防漏和加固的作用。

在明朝殿宇的等级不同,走兽数目也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按古建形制,一般多采用三、五、七、九奇数,最高为9个,不包括仙人,如承天门、端门、乾清宫等,但太和殿却破例在9个走兽后边又加上一个名为“行什”的走兽,达到10个,为宫殿走兽中最多的一例,充分体现出该建筑的不同凡响。

殿宇降级,走兽数目也随之减少,一般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为9个,皇后寝宫坤宁宫为7个,嫔妃居所东西六宫为5个,有的甚至是1个。减掉的走兽是减后不减前,而且要成奇数。另外,走兽的尺寸、颜色视殿宇等级也有明显区别。

在承天门大殿翘边翘角的飞檐下,是令人眼花缭乱而又排列有序的斗拱和梁枋。斗拱为我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所独有,是由外形方木弓形横木组成的具有翘、昂、拱特点的木制构件。

斗拱在西周、战国时代就已出现,唐宋时,只是为了加强建筑结构的整体作用,明时,则成为柱网和屋架间的主要装饰。

色彩艳丽、上下叠落、层层咬合的斗拱,是柱与屋顶的过渡部分,不但能使屋檐上翘和向外伸展,而且起到了承受屋顶重量并分散到柱身上的作用。斗拱自唐代发展成熟后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

梁枋又分为额枋和檐枋。承天门屋檐斗拱下面是额枋,上边绘有华丽的彩画和金龙图案;大殿柱顶部位,柱子之间相互联系的构件叫檐枋,绘有龙凤和玺图案。一般较长梁枋构件的彩画分为5段,两端部分称箍头,其内侧为找头,中间称为枋心。

和玺彩绘是我国古典建筑中一种特有的装饰艺术,也是彩绘形式中最为高级、最为尊贵的彩画作。主要用于宫殿、坛庙等大型建筑物的主殿。

梁枋上的各个部位主要线条全部沥粉贴金,金线一侧衬白粉或加晕,用青、绿、红三种底色衬托金色,看起来非常华贵。和玺彩绘分为“金龙和玺”、“龙凤和玺”和“龙草和玺”三种。

承天门大殿环廊采用的是金龙和玺图案。整组图案以各种姿态的龙为主要内容,枋心是二龙戏珠,找头中青地为升龙,就是龙头向上,绿地画的是降龙,就是龙头向下,盒子中间为坐龙,并衬以云气、火焰等图案,具有强烈的神威气氛。

在大殿厅堂纵横交错的梁枋上绘的是龙凤和玺彩绘。枋心是双龙或是双凤,找头、盒子等部位青地画龙,绿地画凤。“龙凤和玺”含有“龙凤呈祥”和“双凤昭富”之意。屋顶上的天花藻井画的是团龙图案。整个大殿在龙凤和玺彩绘的衬托下,富丽堂皇,金碧生辉。

承天门的5个城门洞中,各有两扇朱漆大门,门上布有“纵横各九”的鎏金铜钉。在城门上施用门钉之举,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

最初是出于构造的需要,在木板和穿带部位,钉上铁钉以防止门板松散。但由于铁钉钉帽露在门表面有碍观瞻,为美观起见,人们将针帽打造成泡头形状,兼有了装饰功能。

对于使用门钉的数量,明代以后,有了等级上的讲究:“宫殿门庑皆崇基,上覆黄琉璃,门设金钉。”“坛庙圜丘外内垣门四,皆朱扉金钉,纵横各九”。

门钉要纵、横各九路,因为九是阳数之极,“九重”为帝王之居,只有皇帝的皇宫及城门正门才能享有“纵横各九”的规格,以下按品级门针数量呈单数递减。

一般亲王府邸的大门上门钉纵九横七;世子府邸门钉纵七横五;公爵门钉纵横各七,侯爵以下至男爵纵横各五,不过,他们各自的大门上只能为铁制门钉,不能采用铜制门钉。天安门乃皇城正门,当然门钉也属最高级别。知识点滴在承天门正脊上的龙吻,其颈背上插有一把宝剑。据说,这是因为怕龙吻擅离职守逃回大海,所以把它死死地锁在屋脊上,使其不能腾飞。明代以前,虽有龙吻但多不插剑靶。明清两代龙吻上的剑靶在外形上也有区别,明代剑靶外形为宝剑剑柄,剑柄的上部微微向龙头方向弯曲,顶部做出五朵祥云装饰;清代剑靶外形也是剑柄,但上部是直的,没有向龙头方向弯曲,顶端雕饰的图案是鱼鳞装饰。天安门龙吻上的剑靶属清代形制。

清朝扩建并更名为天安门

明末时,宏伟壮观的承天门毁于兵火,上半部荡然无存,只剩下光秃秃的5个门洞。1644年,清朝决定定都北京后,立即着手对北京宫室进行了修复。当时,虽然也有一些增建的宫殿,但数量不多。

清朝的皇城、宫城大多承袭明代旧制,经过几次大规模的修缮后,古都北京的城郭和城门基本上恢复了原貌。

当时,由于进京不久,清朝统治者特别注重“安”与“和”的策略,以求得清朝统治的“长治久安”。于是,清朝除采用其他措施外,还在城门的名称上大做文章。

清朝首先将紫禁城内的“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分别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取内宫平稳之意。还有皇城的“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3个门,都突出了一个“安”字,以示外安内和。

1651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下令在承天门原废墟上进行了大规模改建,按明时承天门原貌重修城楼,将“承天门”之名更改成了“天安门”,但天安门上悬挂的木质匾额是“天安之门”,以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

这样,“天安门”既涵盖了“承天启运”的命名意旨,又纳入了“安邦治国”、“国泰民安”的思想。

1688年,康熙皇帝下令大规模修缮与扩建天安门,基本保持了顺治时改建的形制。在天安门城楼基座周围增建了汉白玉栏杆、栏板,雕刻了莲花宝瓶等图案。

在康熙年间,除重建天安门城楼外,还修缮和扩建了金水桥以及天安门宫廷广场等。

天安门前的七座桥在建制、装饰和使用对象上各有不同,一直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位于七座桥最中间、最突出的一座桥的桥面最为宽阔宏大,长23.15米,宽8.55米,白石栏杆柱头上雕刻着蟠龙望柱,下衬云板,为皇帝一人专用,称为“御路桥”。

御路桥两旁,白石栏杆上雕有荷花柱头的桥叫“王公桥”,桥面宽5.78米,只许宗室亲王们通行;王公桥外侧的两座桥较窄,宽4.55米,叫“品级桥”,只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过。

在金水桥中,最靠边的两座桥比品级桥还窄,只是普通浮雕石桥,叫“公生桥”。

一座在太庙,即后来的劳动人民文化宫门前;一座在社稷坛,即后来的中山公园门前,供四品以下官员、兵弁和夫役过往使用的。

在清朝时期,北京皇城和宫城最大的变化是1754年扩建了天安门前宫廷广场。据《国朝宫史·宫殿一》记载:

天安门外,东为长安左门,西为长安右门,重建于1754年,至1760年竣工,又增筑长安左门外围墙一百五十五丈,长安右门外围墙一百六十七丈五尺一寸。各设三座门。

这说明,当时的天安门广场,在长安街左、右门外又分别加筑了一道围墙,从而将门外的街道也括入了天安门前广场之内。

北京皇宫在顺治、康熙两朝虽尚属恢复阶段,但其宏伟壮丽与精美绝伦在世界上已堪称一流。在当时,广场东侧大部分沿用明朝旧制,仍为各部所在,当时叫户部街。

为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清朝在户部街外侧增设了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的翰林院,负责对外通商和交涉事物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及太医院等。

在天安门广场的西侧,清朝采用八旗兵制,不再建立五军都督府,并把原来的街道改称前府胡同、右府胡同、左府胡同、中府胡同和后府胡同等。还在明锦衣卫旧址建立了刑部,称这条街为刑部街,后来,在刑部街上又增设了都察院和大理寺等审案判刑的机关,又称司法部街。

另外,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有分别通往五府六部的总门两座,叫做“公生门”,文武官员由此进出宫廷俱奏。

乾隆年间,清朝在公生门两边加筑围墙,东西折向北转接皇城墙,又在新加围墙东西端各辟一门,门三阙,分别称东三座门、西三座门。后来,公生门和东、西三座门及内里的五府六部陆续拆除。

在清朝末年,天安门遭到严重破坏。后来,荒凉破败的天安门城楼历经它历史上最大两次大规模的修缮,由原来的通高33.87米变成了34.7米。整个天安门古建筑群,从天安门到外金水桥至天安门广场,全部建筑焕然一新,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在天安门城楼大殿内,在10根红色廊柱中间,悬挂上了8个红色的大宫灯。每个宫灯高2.23米,周长8.05米,直径2.25米,重达80千克,简直硕大无比,每一盏至少3个大人才能环抱过来,在当年堪称有史以来最大的宫灯。

天安门城楼的中厅悬挂了一幅高2.6米、宽5.8米的《江山永泰》图。以奇特的构思、浓烈的笔墨和粗犷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巍峨雄浑的泰山图。画家借泰山讴歌和谐盛世。

在天安门城楼东西两侧,各有7个红色的观礼台,观礼台前东西各筑有花坛。在天安门城楼的前方近处是两座大观礼台,每座长95米,宽12米,各有6个小区。观礼台呈北高南低倾斜式,内有梯形台阶,总容量为20000多人。知识点滴据史料记载,在清初期,清朝摘下了“承天之门”匾额,挂上了刻有满、汉、蒙三种文字的“天安之门”匾额。此后,“天安之门”匾额上的三种文字又被改成了满、汉两种文字,而且,“之”字被去掉了,“天安门”3字为汉字楷书,其字体也相应扩大,几乎增大了一倍。后来,匾额上的字体又几经变化,再后来,其木匾都再未更换过,只是匾额上的满文被除掉,只剩下了汉字书写的“天安门”3字。

历史上天安门的显赫地位

天安门一直是明清两代王朝身份和皇权的象征,当时的天安门对于庶民百姓来说,简直就是拒人千里之外的禁区,哪怕是探头一看,也是“私窥宫门”的重罪。

明清两代时,天安门是皇帝颁布最为重要的诏令,也称“金凤颁诏”的地方。如皇帝登基、册封皇后等重大国家庆典活动,皇帝都要在天安门举行“金凤颁诏”仪式。据清代史书《日下旧闻考》记载:

凡国家大庆,覃恩,宣诏书于门楼上,由垛口正中,承以朵云,设金凤衔而下焉。

就是说,皇帝发布的重大命令,就是书面的诏书,要在天安门上进行一套隆重繁琐的仪式,才能向全国各地颁发。这表明天安门在封建统治者心目中具有显赫的政治地位。

在进行颁诏仪式时,工部要预先在天安门正中垛口备有黄案的宣诏台,并准备好“金凤朵云”,就是漆成金黄色的木雕凤凰和雕成云朵状的木盘。

奉诏官和宣诏员,就是捧接诏书和宣读诏书的官员等人衣冠楚楚,早已恭候在那里。

诏书宣读之前,放在太和殿黄案上,皇帝盖上御玺后,经过一套繁琐的礼仪,由礼部尚书用云盘承接诏书,捧出太和殿,暂放到午门外的龙亭里,然后在鼓乐仪仗的引导下抬到天安门城楼上,再将诏书放在宣诏台的黄案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