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研究(修订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17:53:45

点击下载

作者:朱舜,高丽娜等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研究(修订本)

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研究(修订本)试读:

序言

徐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朱舜、高丽娜等学者共同撰写的学术专著《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研究》(修订本),即将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认为长三角经济快速增长,辐射半径增大,尤其是“一极两带”的极化与辐射效应(长三角经济沿长江流域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向中、西部扩展极化和辐射),加强了长三角经济区与其经济腹地的联系,引致泛长三角经济区形成;泛长三角经济区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有重要影响的极化经济区,其空间结构优化和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该书是我国研究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的力作,具有下述特点:(1)揭示了泛长三角经济区“一极两带”的形成机制。长三角经济区是泛长三角经济区的极核区,是泛长三角经济区的增长极。长三角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致其经济腹地需求扩大。长江流域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是泛长三角经济极核区极化与辐射的主要“经济轴”,从而引致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扩展和泛长三角经济区的形成。一方面,长三角经济沿长江流域经济带产生极化与辐射效应。长江黄金水道已经成为长江流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交通束。长三角经济极化和辐射力增强,其沿长江流域经济带向中、西部扩展极化与辐射,促成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形成。另一方面,长三角经济沿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产生极化与辐射效应。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虽然为沟通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联系以及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共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因东桥头堡连云港市经济社会总量不大和沿线城市经济薄弱,没能有效发挥把东部的经济“能量”有效辐射到中、西部的作用。宁西铁路建成营运后,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形成,长三角经济沿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的极化与辐射效应日益增强。快速发展的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在长三角经济向中、西部极化与辐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16座城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快速增长的长三角经济沿长江流域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向中、西部极化和辐射,引致泛长三角经济区形成,这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该说,揭示泛长三角经济区“一极两带”的形成机制具有创新性。(2)对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及其优化进行了创新研究。长三角经济区是泛长三角经济区的极核区。长三角经济区在泛长三角经济区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长三角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创新发展,对泛长三角经济区发展乃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泛长三角经济区由长三角经济区及其极化与辐射的广阔经济腹地(泛长三角经济影响区)构成。由于经济极化与辐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因而泛长三角经济区也是一个“边界”变化的经济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向泛长三角经济极核区集聚。这种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对于推动泛长三角经济极核区的经济增长,获取集聚经济效益,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泛长三角经济极核区的快速发展,强力“牵引”着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的演化。一是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的发展,“牵引”着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的演化。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的发展,使该经济带中的城市发展壮大,具有承接泛长三角经济极核区产业转移的能力,从而使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不断扩展。二是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发展,强力“牵引”着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的演化。长江流域经济带与泛长三角经济极核区连接的独特区位,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条件。泛长三角经济极核区也依靠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因此,泛长三角经济极核区在其经济腹地扩展的过程中,必然沿着长江流域经济带自东向西扩展。经济极核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经济腹地的强力支持。泛长三角经济极核区的独特港口群区位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必然要求其经济腹地不断扩展。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为泛长三角经济极核区扩展经济腹地提供了条件,而泛长三角经济极核区沿长江流域经济带产业转移又引致其经济腹地扩展。这种理论分析的创新性是明显的。(3)对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运行机制的研究也很有特点。市场机制对泛长三角经济区的一体化运行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以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泛长三角经济区的生产要素资源被配置到最需要和最有效益的区域。从这个意义上说,泛长三角经济极核区的极化和辐射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市场机制在泛长三角经济区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使它成为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优化的基本机制。因此,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泛长三角经济区的资源配置是没有“边界”的。因而,在泛长三角经济区中,泛长三角经济影响区的资源向泛长三角经济极核区流动就是必然的。当然,市场机制也不是万能的。在泛长三角经济区的资源配置过程中,“看得见的手”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市场主体的行为。也就是说,市场机制对泛长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来说不是万能的,如市场机制难以对相当一部分市场如公共品市场进行调节,难以对一些社会效益重于经济效益的领域和一些垄断企业的行为进行调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市场失灵”。因此,在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优化过程中,必须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调控。在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优化中,中央和地方政府调控机制是重要机制。

应该指出,泛长三角经济极核区的经济腹地是泛长三角经济影响区。加快对接泛长三角经济极核区,是泛长三角经济影响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泛长三角经济影响区应充分利用自己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的优势,采取各种措施,抓住机遇,主动承接泛长三角经济极核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努力形成与泛长三角经济极核区互动发展的格局。可以说,《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研究》(修订本)一书是一项既有理论创新意义又有社会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

是为序。陈栋生第一章区域经济类型及空间结构理论

中国学者最早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周起业、刘再兴、祝诚、张可云编写的国内第一部《区域经济学》专著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热”起来,先后有一批又一批的区域经济学专著和教材出版。如《区域经济学》(陈栋生,1993)、《区域经济学》(郝寿义、安虎森等,1999)、《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陆大道,1999)、《中国区域发展导论》(胡兆量,2000)、《行政区域经济》(鲁勇,2002)、《行政区域经济结构与增长》(朱舜,2002)、《现代区域经济学》(魏后凯等,2006)、《区域经济学通论》(聂华林、王成勇,2006)、《经济政策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王维平,2006)、《新区域经济学》(安虎森等,2008)、《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张明龙等,2008)、《现代区域经济学》(石敏俊,2013)等。这些关于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成果,一方面推动了中国区域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繁荣。其中,区域经济类型及空间结构理论独树一帜,产生了广泛影响。第一节区域经济分类及其理论研究

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在中国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将中国区域经济分为两种类型:经济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域经济。对经济区域经济即经济区这种区域经济类型的研究成果较多,国内学者取得了较多的一致认识。行政区域经济是中国区域经济客观存在的重要类型。关于行政区域经济类型的研究成果较少,但对行政区域经济的争论多且持否定意见的不少。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是:中国放权让利改革的第二个基本方面,即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下放财权和经济管理权限(行政性分权)是利大于弊还是利小于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事实,让一些学者承认了行政区域经济存在的合理性,一些学者还对中央向地方政府放权是否促进了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国外学者的研究文献认为,政府分权尤其是财政分权改革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获得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地方政府在中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功不可没。因此,中国区域经济的分类研究成果对中国区域经济理论发展和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经济区域经济及其理论

经济区域经济又称经济区域。中国已出版的《区域经济学》专著,基本上是以经济区域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理论阐述的。要弄清经济区域的特征,有必要首先讨论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概念。

1.区域概念

区域经济学学家关于区域概念的内涵有较多表述。有较大影响的区域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艾德加·M.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Edgar M.Hoover,Frank Qiarratani)给出的:“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内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国内也有许多学者给区域下定义。例如,孙海鸣、张学良等将区域解释为“区域是以一定的标识来界定和规范的地理空间,这种标识通常由人们根据需要来选择”。郝寿义、安虎森界定的区域概念考虑了行政区划的影响:“区域,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具有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能力,常由一个以上以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乡村地区所组成。”

可以看出,界定区域概念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是经济区域。一般说来,界定经济区域概念应考虑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之间的集聚力状态。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具有集聚倾向。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集聚形成经济增长极或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极或经济增长点产生极化力。极化力影响到的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或者向经济增长极或经济增长点流动,或者相互形成一定经济联系。可见,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的概念,是指受经济增长极或经济增长点的极化力影响而形成一定经济联系的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理解区域概念,应注意它的多层次内涵。(1)区域首先应有它的经济增长点或经济增长极或经济极核区,经济增长点或经济增长极或经济极核区的极化力和辐射力强弱决定着受其影响的经济要素与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的大小。经济增长点或经济增长极或经济极核区的极化力和辐射力因受区域交通方向的影响一般不会均匀分布,有可能在某一个或某几个方向特别强。(2)区域的本质体现在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之间形成的经济联系上,由此可以说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之间形成的内在经济联系是区域概念的核心内涵。“……理解区域概念的核心变量为均质性、专业化、交易层系和城市体系结构、自组织能力。”这些变量反映经济组织的特征,因而区域是在经济增长点或经济增长极或经济极核区极化力和辐射力影响下的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之间产生一定的内在经济联系及空间范围。这种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及其变化,决定着区域的形成和变化。

在西方区域经济研究领域,对区域这一概念的内涵存在较大争议。争论的焦点是“区域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是一种主观识别?”“主观观点将区域看成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区域只不过是有助于人们研究空间问题的一种思想或一种模型,或者说,区域是一种区分地区问题的一种分类法或一种设计;客观观点将区域看成一种可明确图示的现实存在,是一种目的。目前西方学者已经普遍接受了主观观点,即认为区域并非一种‘自然实体’(Natural Entity),而是依据特定标准与特定目的而确定的。”“区域的界限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需要人们运用一定的标准与一定的方法去识别的,这种识别工作是管理区域经济的一种手段。”可见,对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有一个认识过程,理解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更主要的是要理解其经济学内涵。在中国,对区域概念也有不同的理解。“在界定区域时就需要在功能的完备性与地理、政治、社会、文化、语言等因素之间进行折中。”

2.经济区域经济的涵义及特征

我们界定了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可以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区域经济两种类型的特征。经济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类型。它是受经济增长点或经济增长极或经济极核区的极化力、自然与人文地理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经济活动一体化运行的区域经济。经济区域经济有都市经济区、经济带(交通经济带、流域经济带)、泛经济区等具体种类。经济区域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经济区域经济的形成和演化取决于经济增长点或经济增长极的形成和扩展。经济区域经济的形成和演化是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集聚的必然现象,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过程。随着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一些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在人口相对集中、交通较方便的地点进行,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不断集聚使这个地点发展成为集镇或城镇或城市。集镇、城镇、城市具有极化和辐射作用,吸引着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向其集聚并向其周围区域辐射,但由于它们的极化和辐射作用的程度不同,从而形成不同大小的辐射范围。一般说来,集镇、城镇构成经济区域经济的经济增长点,城市则构成经济区域经济的经济增长极及极心。“每一个标本的地区必须包含至少一个‘中心城市’构成的核心。”以城市为增长极的经济区域经济的范围大于由城镇为增长点的经济区域,如果它们相邻则后者还要受前者极化;以集镇为增长点的经济区域经济的范围非常小,它是农村小范围的经济区域经济;如果集镇发展为城镇,城镇发展为城市,以它们为经济增长点或增长极的经济区域经济则相应地得到扩大。联系紧密的城市群一般为经济区域经济的极核区,如长三角的22座城市形成的城市群构成泛长三角经济极核区。(2)经济区域经济一般不存在全区域性的决策主体和利益主体,其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主要是在经济规律作用下通过市场调节的。由于经济区域经济板块一般与行政区域不完全重合,因而任何等级的地方政府都不可能直接对经济区域经济“发号施令”,不可能直接调控经济区域经济的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也就是说,经济区域经济板块与行政区域的不完全重合是其运行的重要条件和特点,经济区域经济的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一般遵循经济规律的要求;即使在经济区域经济板块与行政区域完全重合的条件下,经济区域经济板块内的地方政府及其调控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指令”,也是不能违背经济规律的;否则,经济区域经济运行必然紊乱。这是因为经济区域经济“并不是指单纯的自然地理区域,也不与一国的行政区域界线完全重合,它首先考虑在区域共同利益基础上的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这种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是经济区域经济运行的本质特征。(3)经济区域经济具有一体化的经济空间结构,其经济网络系统具有组织和协调经济区域经济的经济要素与经济活动及区际经济联系的能力。经济区域经济的经济空间结构一般表现为经济核心(增长点、增长极、极核区),受经济核心吸引、影响的外围(经济极核区的经济腹地)。“经济核心以城镇为载体,或为单一城镇,或为城镇群,但其基本形态是点状的,并以其自身的功能在周围各个方向上构成一个吸引范围。”外围为面状,处在经济核心的作用之下,“并依据距核心的距离不同而有近外围、外围和边缘之别”。同时,交通运输业和现代通信信息业发展推动着经济区域经济的经济网络系统发展,经济区域经济的组织和协调经济活动的能力得到增强,使经济区域“具备‘高级循环’,也就是由银行金融业、贸易和服务业、信息产业、现代化工业、商业批发业等所组成的循环系统:如果缺乏这种高级循环系统,则无法组织区内的经济活动,也无法组织区际经济联系,不能独立地生存和发展”。一般说来,这种“高级循环系统主要集中在较高级的中心城市里,这种中心城市充当区域经济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此外,在中国,经济区域经济中的地方政府的影响力较弱,中央政府的调控影响力较强。

3.经济区域经济的种类

经济区域经济是中国区域经济中的一种客观存在的区域经济类型。受经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因素的不同影响,经济区域经济板块有都市经济区、经济带(交通经济带、流域经济带)、泛经济区等多种类型。(1)都市经济区。它又称为“都市圈”。较完整的都市经济区定义是李耀新在其主编的《长江地区产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中的表述:以经济比较发达并且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同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和地域相邻的若干周边城镇所覆盖的区域组成的,其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国内有关都市经济区的研究多是从城市的(经济)地理空间形态或不同城市主体的利益角度进行的,缺失对其空间结构形态所内含的区域经济学分析。“‘都市圈’这个概念正在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中国的区域规划中。”“都市圈的规划可以使属于不同省份的城市组成一个更广泛的经济单元,这似乎更有利于区域经济逐渐走向集聚。”都市经济区分别反映了密集的都市在地理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形态,有环状的、点状的和带状的,但它必然有一个环绕的中心,这就是首位的中心城市。一个经济势能强大的首位中心城市对其影响区的要素资源必然产生极化效应,发展到一定时期后增加对周边次级城市及其区域的辐射扩散效应。通过增长极的自身发展及对其他地区和部门的影响,推动整个都市经济区的经济发展。一般说来,环状形态的都市经济区内的首位城市到周边城市的空间距离最短,距离成本最小,具有减少基础设施投资、节省城市经济活动主体交易费用等外部经济性。相比之下,城市群、城市带的经济性依次降低。

都市经济区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有一个首位度较高的都市经济中心。有经济中心,才有集聚功能。经济中心的首位度越高,其凝聚力和集聚功能越强,该都市经济区的发展规模和经济效能也越大。二是有若干周边城市及经济腹地。它们的周边城市及经济腹地既是中心都市经济能量释放或扩散的接受地域,也是支撑中心都市发展的要素资源供给源和重要的市场区域,周边城市与首位中心都市存在功能互补和相互依存的经济联系。三是都市经济区中的首位中心城市与其经济腹地的内在经济联系紧密——具有极化-扩散效应。(2)经济带。经济带引起众多学者关注。美国学者德吉尔(Degeer,1927)通过对早期出现的工业“四边形”理论的引申和发展,提出了“制造业带”(Manufacturing Belt)的概念(人们认为这是原创的经济带概念)。中国区域经济中的经济带主要有沿海经济带、交通经济带、流域经济带等具体种类。

——沿海经济带。我国的沿海经济带包括辽、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桂、琼等省、市、自治区。这些省市区地处中国东部沿海,拥有众多出海口岸,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方便,经济区位条件独特。20世纪80年代,中国提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以创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区为主要目的的沿海经济倾斜政策对沿海经济带吸引外资、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创办出口基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优越区位条件和雄厚经济基础的沿海经济带,在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下,迅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领头羊”(除广西、海南等个别省、区外,其他省、市、区基本上一直处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前列)。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程度普遍较高,各省、市、区经济板块的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别相对较小。作为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沿海经济带外向型经济所占比重相当高,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区域。应该说,在国家梯度推移战略的推动下,大量优惠政策使沿海经济带获得显著优于其他地区的投资收益和发展机遇。沿海经济带内部形成了以大连、天津和青岛等城市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福州、厦门为中心的闽南三角地带经济区和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四个经济实力雄厚、发展势头良好的经济区。沿海经济带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心城市的辐射与带动作用较弱,区域协调发展程度不高,缺失地区间利益分配与协作的制度基础;沿海经济带内各省、市、区的发展模式趋同现象明显,沿海12个省、市、区,几乎都以汽车、电子、机械、建筑(建材)、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产业发展上存在较多缺陷,产业结构仍处于较低级水平,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改变不大。

——交通经济带。“交通经济带(Traffic Economic Belt,TEB)又称为交通运输沿线经济带。它是一种经济活动沿着交通基础设施束集聚分布的现象,它随近代工业的兴起而出现,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我国目前有许多规模大小不同的交通经济带,其中陇海兰新经济带(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中国段)就是重要的交通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是指陇海—兰新铁路两侧100~150千米范围构成的经济区域经济。也有人将其范围界定为陇海—兰新铁路途经的所有省区。陇海兰新经济带贯通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但中、西部经济尤其是中国西北区域经济占了较大比重。陇海兰新经济带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交通经济带。这一交通经济带是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实现海-陆-海运输的大通道,对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有重大意义。陇海兰新经济带横贯淮海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关中经济区、黄河干流经济区、天山北坡经济区等经济区。应该说,陇海兰新经济带以铁路线为纽带带动经济要素尤其是资本流动,是继沿海经济带、长江流域经济带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大陆桥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能源、原材料丰富,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经济带内各城市的发展差距较大,缺少强有力的“龙头”,交通、通信网的密度与人均拥有量还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流域经济带。我国目前还有许多规模大小不同的流域经济带,其中主要的有长江流域经济带。长江流域经济带主要指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其宽度为长江100~200千米范围及长江支流流经的经济带(延伸到西藏、云南、贵州省的部分区域)。1985年年底,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为主体单位成立了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拉开了长江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序幕。到2002年,该协调会的成员已扩大到沿江的29个城市。长江流域经济带是中国继沿海国土开发带形成之后的又一条国土开发主带。振兴长江流域经济带产业发展是中国重点实施的战略。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长江流向与沿海向内陆发展的方向一致,另一方面长江流域连通着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从沿海经济带向中、西部内陆地区的深入与拓展过程中,长江流域经济带必然会成为最重要的区域经济的空间通道与载体。长江流域经济带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长江流域经济带横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武汉都市经济区和重庆都市经济区,具有推动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武汉都市经济区和重庆都市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长江流域经济带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经济结构趋同问题突出、城市定位缺乏区域整体考虑、环境综合治理任务重等需要从流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整体上解决的诸多问题。(3)泛经济区。泛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日益受到关注,一些研究文献产生了较大影响。带“泛”字的区域往往与“大”“广”联系在一起,主要是为进一步扩大区域经济的广域分工与合作而建立的。中国已经或正在形成“泛珠三角”“泛东南”“泛渤海湾”“泛东北”和“泛长三角”经济区等。这些泛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标志着中国区域规划与管治向着更广域化的方向发展(方创琳,2007)。严格地讲,泛经济区不具有传统区域经济学的经济区基本特征,但其极核区与其经济腹地的内在联系日益增强,区域合作及其一体化发展的程度日益加深,区域治理、区域政府等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日益拓展。从这种意义上说,泛经济区是具有内在的经济区性质和“宽泛”外延特征的极化经济区,是经济区的特殊形式和高级空间形态。

中国国民经济的“三大泛经济区”是极化经济区。“三大泛经济区”是指泛珠三角经济区、泛长三角经济区、泛环渤海经济区,即中国国民经济的三大极化经济区。从一般意义上说,中国国民经济的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是城市群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区、泛长三角经济区、泛环渤海经济区是经济协作或经济合作区。近年来,泛珠三角经济区、泛长三角经济区、泛环渤海经济区及其发展得到较多区域经济学者关注。孙红玲认为中国有横向区域经济划分的“三大块”,“应构建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新的横向区域”。按照中国区域经济的横向集聚性或异质性划分要求,中国国民经济的东部沿海区域崛起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是极核区,三大极核区各自的极化和辐射区是其经济腹地,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与其各自的经济腹地构成泛珠三角经济区、泛长三角经济区和泛环渤海经济区。关于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泛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形成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研究文献在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泛珠三角经济区、泛长三角经济区和泛环渤海经济区是“龙头带动、利益共享、优势互补”的地域分工和协作的极化经济区。近年来,为什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并没有形成内在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政策预期,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区域经济的东、中、西部的同质划分导致对泛经济区内在经济联系的分割,割断了东部发达区域的资本、技术等经济要素优势与中、西部区域的资源优势的联系与互利关系,阻碍了内生经济联系和协调发展机制的形成以及发达区域对落后区域扩散效应发挥的政策有效实施。因此,根据极化理论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区域经济进行新的横向泛经济区划有着重要的意义。“三大泛经济区”具有内在联系。划分泛珠三角经济区、泛长三角经济区和泛环渤海经济区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依据经济区的内在联系。一是经济极核区具有主导性。在“三大泛经济区”中都有经济极核区。经济极核区与其经济腹地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在泛珠三角经济区、泛长三角经济区和泛环渤海经济区都有增长力强劲的经济极核区。经济极核区在该泛经济区形成和发展中不仅具有“增长极”作用,而且具有对其经济腹地辐射的“龙头带动”作用。经济极核区在该泛经济区发展中不仅具有带动、辐射的龙头作用,而且通过参与规划、论坛、协调会及区域性协议等多种合作方式,在该泛经济区协调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这种经济极核区的“增长极”作用和其对经济腹地的“龙头带动”作用,是由“三大泛经济区”各自内在的经济联系所决定的。二是经济极核区与其经济腹地具有资源优势的互补性。“三大泛经济区”的经济极核区及其经济腹地之间具有资源优势互补性。东部沿海区域具有资金、技术和拥有出海口等方面的优势,中西部区域矿产、物产等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和人口众多,且具有国内市场优势。构建东部发达区域带动中西部欠发达区域的“三大泛经济区”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能够改变东、中、西部之间经济要素和资源优势纵向切割、横向隔离的格局,实现横向异质经济区的经济要素优势和资源优势的互补与合作。“三大泛经济区”具有空间基础。泛珠三角经济区、泛长三角经济区和泛环渤海经济区的形成具有客观的空间条件。珠江三角洲及其流域、长江三角洲及其流域、环渤海湾海岸线及其港口是“三大泛经济区”形成的空间基础。“三大泛经济区”的划分是以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的内在经济联系为依据的。“三大泛经济区”的政府和企业(以规划、论坛会、协调会及区域性合作协议等多种合作方式)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着经济极核区对其经济腹地的极化和辐射,发挥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三大泛经济区”形成和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三大泛经济区”具有地域结构。泛珠三角经济区由以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等14座城市经济板块为经济极核区,以厦、漳、泉等福建沿海岸城市经济板块为副中心,极化和辐射带动的粤、闽、琼、桂、湘、赣、贵、滇等珠江流域经济带的省(市、区)和港、澳特别行政区经济板块组成。泛长三角经济区由以“22城市”(“一市两省”)内涵的长三角为极核区,以长江流域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主要为陇海—兰新经济带)为“动力带”,极化和辐射的苏、浙、皖、豫、鄂、湘、赣、渝、川、陕、甘、青、藏、新等省(市、区)域经济板块组成。泛环渤海经济区,即以环渤海湾城市群为区域经济极核区并连接黄河下游区域和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腹地的经济区,包括京、津、辽、鲁、冀、晋、吉、黑、蒙、宁等省(市、区)域经济区,形成以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中心城市为增长极的大扇形经济区板块。从整体上看,泛珠三角经济区、泛长三角经济区和泛环渤海经济区的现有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都相当接近,因而无论是总量指标还是人均指标,“三大泛经济区”基本处于同一竞争平台。

概括地说,极化经济区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类型。发展程度不同的增长极总是极化和辐射着一定的经济腹地。从空间经济意义上看,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区域经济不具有同质经济区的特征;从内在经济联系看,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区域经济板块是快速发展的极化经济区,因而“三大泛经济区”由具有极化经济区特征的极核经济区及其经济腹地组成。

泛长三角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显示出明显的极化经济区的区域发展梯度特征,即存在长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腹地和长三角经济弱影响区(以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西安以西部分及与之相连接的青藏铁路和高速公路等基础交通束形成的经济带及其极化和辐射区域)。长三角经济弱影响区还不具有长三角经济腹地的特征。随着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的快速发展,长三角经济弱影响区与长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腹地的内在经济联系必然增强。长三角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腹地的内在经济联系与日俱增,形成极化-腹地区,即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长三角经济腹地不是具有长三角经济区性质和特征的经济区,而是受“一极两带”极化和辐射的经济腹地,长三角经济腹地中有类似长三角经济区性质和特征的经济区,如皖江、环鄱阳湖、长株潭、武汉、成渝、东陇海(淮海经济区)、中原、西安-天水经济区等。二、行政区域经济及其理论

行政区域经济是中国区域经济中的一种重要的区域经济类型。“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不是专指哪一种类型的区域。”“从科学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应该是经济区域,因为这样才能有利于探讨区域运行的经济规律。从实践角度,按行政区域(地方)来探讨经济运行的逻辑,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学的社会实践功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行政区域经济得到史无前例的高速增长,从而引致研究中国区域经济中的行政区域经济的性质及运行规律的著述逐年增加。

1.行政区域经济概念的提出及研究文献

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行政区域经济理论得到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存在着两种类型:经济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域经济。中国最早发现行政区域经济类型并对其进行研究的是时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君德教授。

刘君德教授首先提出了“行政区经济”概念。“所谓行政区经济,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的纵向运行系统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的横向运行系统转变时期而出现的一种奇特的区域经济类型。”但也有学者认为“这种行政-经济区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然而,正是这种行政-经济区,在地方分权体制下,使各级地方经济追求‘大而全’或‘小而全’,导致区域经济的封闭性特点,从而对整体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1995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行政区经济与行政区划研究》,1996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1999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走向市场经济——中国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及其整合》等著作,将刘君德教授提出的“行政区经济”理论的研究进一步展开。同一时期,研究中国行政区域经济种类的理论专著如《乡镇经济学》《县域经济学》《中国省区经济研究》等先后出版。可以看出,中国行政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特点是:行政区域经济受到区域经济学界关注,应用性研究成果多,基础理论性研究成果少且散见于应用性研究成果中,行政区域经济学科理论体系处于形成时期。

20世纪90年代初,徐州师范大学朱舜教授重点关注行政区域经济。他先是研究最基层或最低等级行政区域经济种类——乡镇经济。1993年,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其研究成果《乡镇经济学》。接着,他研究具有综合性和相对独立性的基本行政区域经济种类——县域经济。在1995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县域经济学》中,他认为“区域经济有行政区域经济和经济区域经济之分;行政区域经济是受行政区域内政府经济职能的影响而形成相对独立运行的区域经济;经济区域经济是受地理、自然、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不同行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和发展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