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案例分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22:51:53

点击下载

作者:姬杨,张学建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物流管理案例分析

物流管理案例分析试读:

前言

物流专业教育强调对学生实践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物流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一切物料流以及有关的资金流、信息流等。物流工程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科学的规划、管理与控制,来解决社会经济活动中流通成本上升的问题,以取得系统的优化效果。案例教学是要让学生在实际案例的启发中、在身临其境的氛围里主动参与学习。物流案例教学就是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真正掌握并升华所学物流知识的目的。

本书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从供应链管理入手,在物流系统的分析、规划、控制、评价、预测、决策、物流信息管理、物流运输、物流配送、仓储和库存管理等方面选择案例,针对我国高校物流专业教育的特点,选择了汽车、服装、超市、食品、家电、医药等具有不同物流特征的行业与领域的经典案例,对在物流方面成就突出的世界知名企业的物流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案例的选择既考虑到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也注重其时代性和先进性,尽可能充分地表现物流学科与物流工程领域发展的水平与进展。

本书由姬杨、张学建担任主编。具体分工为:姬杨编写第二章、第四章和第九章,张学建编写第一章和第八章,刘喆编写第六章,白莹编写第五章,朱美玉编写第三章,高扬编写第七章。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一些大中型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岗位人员的指导,编者对他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同时本书参考和借鉴了很多专业资料并列于参考文献中,如有疏漏之处,敬请指证。编者2015年1月第一章物流概念的产生及发展第一节物流的概念及定义一、物流的概念(一)物流概念的发展过程

1.萌芽阶段

20世纪30年代初,西方的市场营销教科书中就出现了包括物资运输、物资储备等业务的“实体供应”(Physical Supply)一词。1935年,美国营销协会对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所下的定义是:“在生产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的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2.扩展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根据军事上的需要,在军火战时供应中使用了“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一词。

3.形成阶段

20世纪60年代,日本通过对美国工厂后勤管理的考察,正式引进了“物流”这一概念。(二)美国的物流定义

美国的物流定义归纳为四大派别:管理派、工程派、军事派、企业派。

1.管理派

管理派以美国物流协会为代表。1963年该协会对物流管理(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的定义是:物流管理是为了计划、执行和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及制成品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而进行的两种以上活动的集成。1985年下半年该学会进行调整,它对物流(Logistics)的定义是:物流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客户要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进向和去向、内部和外部的移动及以环保为目的的物料回收。

2.工程派

工程派以美国物流工程师学会为代表。1974年该协会对于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与需求、设计、资源供给与维护有关,是一种支持目标,计划及运作的科学、管理、工程及技术活动的艺术。它将物流定义为将科学、管理、工程及技术活动集合在一起的一种艺术,显然对物流的要求非常高。

3.军事派

一个国家最先进的技术一般是军事技术;一个国家最严厉、最有效的管理是军事管理;一个国家最先进的物流是军事物流。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军事物流系统。美国空军1981年关于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根据计划,执行军队调动与维护的科学。该定义从军事物资、人员、装备及服务四个方面对物流进行了规范,十分全面。

4.企业派

美国一家著名的物流公司Exel Logistics 1997年在《物流术语词汇集》中给物流下了以下三种定义:(1)物流是与计划和执行供应链中的商品及物料的搬运、储存及运输相关的所有活动,包括废弃物品及旧品的回收复用;(2)物流是围绕物料管理和实物流通所发挥的功能;(3)物流是对动态和静态库存的管理。(三)我国目前的物流定义

1979年6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派代表团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代表团第一次把“物流”这一概念介绍到国内。1987年1月5日,新成立的中国物流研究会在安徽蚌埠召开了首届大型学术年会。1997年,原国内贸易部决定对物流的定义展开研究,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作为国家标准研究项目,先后由北京工商大学、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牵头组织编写。

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最后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二、物流管理发展的阶段及特征(一)实体分销管理(PDM)

在20世纪60年代,当西方管理科学的重心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时,PDM(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的概念开始形成,并受到重视。当时被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Drucker)称为经济增长的“黑暗大陆”,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实体分销管理第一次将企业内部的运输、仓储、库存控制、物料搬运和订货处理等活动集成起来,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从而使PDM实现了三方面的有益效果:使企业充分挖掘物流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以最小成本满足客户需求的“分销组合”;使实体分销的客户导向性更强;提升了分销在整个阶层中的地位。(二)企业集成化管理(ILM)

物流贯穿在整个企业的运作流程中,不仅包括分销物流,而且包括采购物流和生产物流。因此,实体分销管理的原理同样运用到原材料、零部件的购进等物流活动中,即通常所说的“采购物流管理”;应用到企业生产(服务)的物流活动中,即所谓的“生产(制造)物流管理”或“服务物流管理”,它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内部物流的总成本。(三)供应链管理(SCM)

合作竞争时代的到来,竞争无国界与企业相互渗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竞争实质上已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较量,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对传统企业管理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变化无常,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以及客户需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及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企业越来越注意利用自身的资源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并利用其核心优势与其供应商、分销商、客户等上下游企业构建供应链网络组织,并通过供应商管理共同形成合作竞争的整体优势。三、物流的产生和未来发展(一)物流的产生

1.经济全球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家生产资本为主要特征的资本输出,成为国际资本运作的主要形式,并且极大地促进了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使社会生产过程进一步国际化。到20世纪80年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关贸总协定)的缔结,极大地加快了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此后为监控关贸总协定的执行而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一些区域性联盟的成立,又进一步推动了区域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贸易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同时世界大多数国家实行的经济自由化政策,使经济得以越过国界自由发展,企业、投资和生产的无国境化,以及超越国境的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普遍。世界似乎变小了,世界商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密切。

生产的国际化与贸易的自由化,都对国际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运输服务采用的运输方式的运输速度也越来越快,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也越来越紧密。同时,国际贸易和运输中采用的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复杂。

2.即时制的出现“适时”(JIT,Just-In-Time)也称为即时制。即时制管理的理论思想起源于美国,并因日本丰田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成功应用而闻名于世。其最高目标是使企业的原材料和外购零件的库存为零,生产缺陷为零。JIT被广泛地运用在生产、运输、分拨等各个方面,其意图是使生产者或供应者在质量、成本和送货时间等方面满足客户的需要。

3.运输技术的更新和发展

其主要体现在集装箱化、集中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等几个方面。(二)中国发展物流产业的“瓶颈”

中国发展物流产业的“瓶颈”表现在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特别是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

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竞争能力。例如,全国从事公路货物运输的经营业户有270余万户,平均每个经营业主拥有的运营车辆仅1.43辆;拥有运营车辆超过100辆的企业只有中远、中外运等少数企业。

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各种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低,物流作业效率不高。设施结构不尽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也较低。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都还比较落后,如条形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物资采购管理(MRP)和企业资源管理(ERP)等物流管理软件,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以EDI、互联网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三)物流未来的发展

1.“双向”发展

随着生产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市场化、全球化、需求个性化等因素的影响,产品的生产将向小批量、多品种、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推动制造业向计算机集成制造、柔性制造、虚拟制造等全新模式变革。同时在生产物流基础上,力求维持一个最低的库存水平,甚至是“零库存”。为了适应这种生产的形式,物流的对策将是“双向”发展。

首先,物流将不断改进和发展物流系统,不断吸收高新技术,以适应新的生产要求,这些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电编码技术、自动控制技术、GPS技术、动态仿真技术等。

其次,选择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The Third Party Logistic,TPL或3PL)是指由除物流劳务的供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产品的制造、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销售等),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生产经营企业物流全过程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作业方式。

目前,在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和应用刚刚起步,第三方物流所需的社会环境和有关法律法规还处在建立和完善中,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潜力以及社会和经济效益已开始被人们所认识。

2.一体化管理

一体化管理是物流管理的必然趋势。一体化是指各个部门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实施、统一调整,使企业物流运营达到最佳化。

一体化管理有:(1)企业内一体化。将企业各个部门统一管理、集中管理,使企业内物流效率提高,物流成本降低。(2)后向一体化,即企业向后控制供应商,形成紧密型或松散联盟,使供应和生产一体化,实现供产结合。这是供应链一体化的一种形态。(3)前向一体化,即企业向前控制分销系统,实现产销结合。这也是供应链一体化的另一种形态。(4)前后一体化。这是供应链一体化的高级形态。(5)横向一体化,即兼并或控制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的企业。

3.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建设投资的进一步降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成为每个企业的必需投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包括EDI的建设、条形码应用等。特别重要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应扩大到供应链的整个过程,否则,企业的信息网络只服务于供应链的一部分,难以发挥一体化的效能。第二节现代物流学的发展过程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其生产资料市场经过充分发育,现在已经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流通体系。研究其他国家物流的发展状况,可以借鉴其成功之经验,吸取其失败之教训。分析国外物流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应该说各有千秋——美国强调的是企业的“物流管理”,日本强调的是社会“物流系统”建设。一、美国物流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物流活动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80年代前后掀起的放松管制浪潮,为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首先是1977—1978年《航空规制缓合法》的制定拉开了规制缓和的序幕,加速了航空产业的竞争,从而对货主运输产生了巨大影响。1980年通过了汽车运输法案和铁路法案,根据这两项法案,运输公司可以灵活地决定运费和服务。1984年随着海运法案的通过,运输市场已全面实现了自由化,这一系列规制缓和不仅带来了运输业的激烈竞争,而且由于运费的自由决定、运输路线、运送计划等自由度的增加,使物流业者能够真正满足客户需求,并实现与其他公司在物流服务上的差别化。对于货主来讲,可以从发货地到目的地之间自由选择、组合交通工具,实现联合运输。

在物流管理理论上,这一时期随着MRP、MRP Ⅱ、MRP Ⅲ、DRP、DRP Ⅱ、看板制以及准时制等先进管理方法的开发和在物流管理中的运用,人们逐渐认识到需要从流通生产的全过程来把握物流管理,而计算机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为物流全面管理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手段。1984年,格拉罕姆·希尔曼(Graham Shar-man)发表了题为《物流的重大影响》一文,该文使物流具有的战略意义得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充分重视。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是1985年美国的物流管理协会(原“国家实物配送管理委员会”)正式将名称从Natio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改为National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从而标志着现代物流观念的确立及对物流战略管理的统一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环境、产业结构和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及人们对物流管理认识的提高,物流理论和实践开始向纵深发展。在理论上,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物流与经营、生产紧密相连,它已成为支撑企业竞争力的三大支柱之一。1985年,威廉姆·哈里斯(William D.Harris)和斯托克·吉姆斯(James R.stock)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发表了题目为《市场营销与物流的再结合——历史与未来的展望》的演讲,他们指出从历史上看,物流近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商流与物流的分离,但是随着1965年以西蒙(Simon Leonard)为代表的客户服务研究的兴起,特别是最近20年的客户服务研究中,人们逐渐从理论和实践上认识到现代物流活动对于创造需求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一认识条件下,如果再像原来那样指定的营销组合仅仅是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战略,而仍然将物流排除在外,显然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非常有必要强调营销与物流的再结合。这一理论对现代物流的本质给予了高度总结,也推动了物流客户服务战略以及供应链管理战略的研究。

从物流实践来看,20世纪80年代后期电子计算机和物流软件发展日益加快,更加推动了现代物流实践的发展,这其中的代表是EDI的运用与专家系统的利用。EDI是一种结构化、标准化的信息传递方法,应用EDI时,计算机之间不需要任何书面信息媒介或人力的介入。这种信息传递不仅提高了传递效率和信息的正确性,而且带来了交易方式的变革,为物流纵深化发展带来了契机。此外,专家系统的推广也为物流管理提高了整体水平。现代物流为了保障效率和效果,一方面通过POS系统、条形码、EDI等收集、传递信息,另一方面利用专家系统使物流战略决策实现最大化,从而共同实现商品附加价值。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作为物流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推动运输物流发展的政府政策,美国运输部部长罗德纳·斯拉特(Rodney E.Slater)提出的《美国运输部1997—2002财政年度战略规划》,已成为美国物流现代化发展的指南之一。这个规划反映了当时克林顿政府的长期主张,即运输不再是水泥、沥青和钢铁,最大的挑战是建立一个以国际为所及范围,以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为形式,以智能为特性,并将自然包含在内的运输系统。

美国作为物流理念的发源地,其物流研究、实际和技术开发一直处于世界前沿,有十分成熟的物流管理经验和发达的现代物流。特别是商贸流通和生产制造企业十分重视现代物流能力的开发。从20世纪50年代物流发展初期的“实物配送”(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的“物流”(Logistics)阶段,再到当今的供应链管理阶段(Supply Chain Management),美国一直将物流战略作为企业商务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并予以高度重视,因此物流理念在企业广为普及。对物流设施的建设,主要指仓库和分销中心,即配送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以及零售店等,也是企业根据自身物流战略而规划选址并进行建设。相对来说,政府在推动物流发展方面的作用比较小,这与美国“自由经济”和城市布局特点等国情是相符合的。二、日本物流的发展

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后起之秀的日本,自从1963年从美国引进“物流”概念后,即开始受到企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70年,日本政府分别成立了物流管理协会(Japanese Logistics Management Association,JLMA)和日本物流管理委员会(Japanese Council of Logistics Systems,JILS)。1992年6月10日,两个组织合并设立日本物流系统协会(Japan Logistics Institute),以突出“物流系统”观念,强调从社会角度构筑人性化物流环境,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延伸内容至物流相关的交通系统等领域,突出物流作为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系统对循环型社会发展的贡献。这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企业的行为空间,因此政府在整个物流发展方向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规划引导力度较大。

1997年4月,日本政府出台了第一份物流策略方面的政策文件,即《综合物流施政大纲》,提出在2001年前各相关部门协调一致,共同完成三大目标:一是向亚洲、太平洋地区提供最便利和高质量的物流服务;二是以不妨碍产业布局和竞争力为前提,降低成本,提供物流服务;三是解决好与物流相关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以及交通安全问题。经过几年努力,在三大目标取得一定进展的基础上,2001年7月6日,日本国会又通过了《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指出如何加强国际竞争力,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新形势;如何加强环保,构筑循环型社会;如何开发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物流事业发展;如何发展物流业,满足国民的需求,与国民生活相和谐等四个问题。日本政府确定了之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即创建符合日本经济社会要求的新物流体系,从提供不亚于国际水平的物流服务目标出发,全方位推进各项施政措施。在物流方面,包括物流费用在内,将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市场。同时,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政府要在提高物流效率,提供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务方面狠下工夫,努力建成一个能减轻环境负担的新的物流体系和可循环型的新社会。

美国和日本在对物流内容把握上的差异,与两国发展物流的背景是紧密相关的。美国发展物流是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的基础上起步的(从当初的Physical Distribution到后来的Logistics);而日本是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开始腾飞,但交通网络尚未健全,并受困于交通供需矛盾的背景下发展物流的。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物流,只是在信息技术发展提供了技术可能性背景下才发展的,至今其实没有多少年的历史,美国是在1988年才真正开始走向现代物流的,而日本也是在1992年才真正开始的。例如,日本在1995年以前,对全国主要制造行业进行的物流成本调查是每10年一次,即1965年、1975年、1985年、1995年,而1996年后开始每年调查一次,所以日本对物流的重视也是近几年的事情。

现代物流的本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技术,拥有“第三利润源”的美誉,这是对生产制造和流通企业而言的,所以应该充分重视生产指导和流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和普及。当然,在一定环境下物流确实也表现为一种服务产业,而这种产业的组织形式和商务模式是多样化的,如以运输、仓储等为主的第三方物流(3PL)企业,以为企业提供物流方案设计(如供应链管理方案)为主的第四方物流(4PL)企业。把握物流这一本质,对人们制定好区域物流发展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三、中国物流的发展

中国对物流概念、物流理论的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有关物流理念才开始发展的。物流作为经济管理的一个基本领域、基本功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其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在新中国经受了半个多世纪的洗礼,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下的发展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发展阶段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发展阶段。(一)计划经济下的物流(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

这一时期,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国家的整个经济运行处于计划管理之下。国家对各种商品特别是生产资料和主要消费品,实行指令性计划生产、分配和供应,商品流通企业的主要职责是保证指令性分配计划的实现。为了节省商品流通领域的费用,政府努力综合发展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布局物资储运点,建立合理库存,编制并不断修改主要物资的合理流向图,提倡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及发展联运,但总体上是按计划生产、储存和运输,实现计划分配与供应。特别是1963年物资部门实现统一管理中转功效仓库以后,全国物流活动基本上由各种物资储运公司和商业储运公司来承担。物资储运公司遵循“以收抵支,收支平衡”的原则,无论中转次数多少,只向用货单位按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一次性管理费用,物资系统内部调拨物资不收管理费,国家要求物资企业发挥“蓄水池”的作用,导致社会物资存量不断上升,物资周转缓慢。工业消费品的储存和运输按三级批发的供销体制进行,即对一、二、三级商品批发供应站设立相应的商业储运公司,分别承担三级批发过程中的储运业务。当时的商品零售业主要是由国营的百货商店、粮店、副食店和各种物资供应站构成的,他们成为物流的终点,而且规模不大,内部物流活动主要是储存。与此相对应,企业生产按计划安排,物资供应按计划调拨,产品销售按计划分配,交通运输按计划执行,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是由各级政府按部门、按行政区域通过计划手段进行分配和供应的。涉及物流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运输、仓储、包装、加工和配送等,均完全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和控制,产业结构简单、基础设施短缺、物资供应匮乏的经济发展阶段,保持社会供应的相对稳定,但却导致了条块分割,自成体系,机构重叠,生产、流通及销售等环节相互分离,社会库存量大,物资周转缓慢,资金占用较多,给社会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可以说,这个时期的中国尚未有“物流”的概念,更没有“现代物流”的概念。资源分配和组织供应是按部门、行政区划进行的,物流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指标的落实,物流的经济效益目标被放到了次要位置。物流活动仅限于对商品的储存和运输,物流环节相互割裂,系统性差,整体经济效益低下。(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

这个时期,中国引进了“物流”的概念,物流发展进入部分一体化的管理阶段。中国经济开始从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随着产品和服务的商业化和市场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各类企业开始意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作用,不仅流通部门加强了物流管理,生产部门也开始重视物流问题;不仅国营物流企业的建设有所加强,同时一些集体和个体物流企业也有了发展,物流业已打破部门、地区的界限,向社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个时期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运作和现代物流企业。

这个时期,我国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宏观经济开始发生了变化,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加,多种经济成分进入了市场,国民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中国的物资分配体制、商品流通体制、交通运输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逐步放开了对企业生产、物资、价格的管理。工业企业自主决定其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商贸企业根据流通体制改革和物资供应方式的调整变化,建设配送中心,开展商品物流配送服务;交通运输企业突破传统的观念,把业务范围向运输前后的两头延伸;货运代理企业作为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开办了代理货物托运、接取送达、订舱配载、联运服务等多项业务。国外先进的物流概念和物流管理方式开始进入我国,影响并渗透至我国物流活动的各个领域。

这个时期,由于经济活动已向市场经济转变,物流业开始重视经济效益。物流活动已不局限于被动的仓储和运输,而开始注重系统运作,即考虑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和流通加工在内的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益。按系统化思想,推出了仓库一次性作业、集装单元化技术、自动化立体仓库、各种运输方式综合利用和联合运输等系统应用形式,用系统思想对物流全过程进行优化,使物流总费用最低,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所提高。(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物流(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加快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经济建设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消费需求个性化、多元化趋势的加强,竞争机制的建立,使我国工商企业,特别是中外合资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不断提出新的物流需求,我国经济界开始把物流发展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国家逐渐加大力度对一些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进行改革、改造和重组,使他们不断提高新的物流服务,与此同时出现了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物流企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家在“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加速现代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大多数地方政府也在各自的“十五”计划和长远规划中把发展现代物流放在重要的地位,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发展现代物流,逐步建立起专业化、现代化、社会化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目前,深圳、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等地政府极为重视本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研究制定地区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物流企业逐渐摆脱部门附属机构的地位,开始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开展物流活动。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信、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现代物流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商品代理配送制、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使得物流产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泉”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我国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四)“入世”后我国物流业的利弊分析“入世”以后,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现代物流取得了较快发展,由起步阶段开始迈向理性、务实、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我国物流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物流服务的组织化水平和经营的集约化程度不高。一方面,作为需要的制造和商贸企业,受“大而全”“小而全”思想束缚,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作为供方的物流企业,“小、散、差”的问题严重,经营模式、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二是物流基础设施薄弱。虽然近年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但不仅总量不足,而且配套性、兼容性较差,不能满足物流增长的需要。三是物流的组织和布局不尽合理。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极大地影响了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四是物流发展缺乏统一、协调的产业政策体系支持,很多政策措施需要有关部门落到实处。

不少外国专家认为,物流业是中国加入 WTO以后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要衡量“入世”后外资进入对物流业的影响度,主要看两大指标:一是对中国物流业是推动还是制约。二是是否对中国物流业形成垄断,是使中国物流企业受兼并、倒闭,人员大量失业,还是国内外物流企业共同发展,形成共赢的格局。

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基本上是利大于弊。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外国物流企业的进入,对中国传统物流业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冲击,打破了原有格局而寻求变局,加速了中国现代物流业的诞生。第二,跨国物流企业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物流理念、运作模式、管理规范、技术保障与优秀人才以及大量资金,加快了中国物流业的改造、重组与升级。第三,外资的进入,推动了物流的市场化进程,加速了物流市场的形成。

弊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外资进入,占领了一部分中国物流市场,“蛋糕”被切走了一块。由于外资在许多方面占有优势,所以实际上变成了一种不平等竞争。第二,外资物流企业用高薪与中国物流企业争夺稀缺的物流人才,给国内物流企业造成了压力。

经过“入世”几年的磨合、竞争、发展,国有物流企业、民营物流企业、中外合资与外商独资物流企业都在市场上定了位,各有各的客户,各有各的地盘,但由于中国传统制造业、物流业务外包发展比较滞后,竞争必然会出现重组兼并,出现重新洗牌。外资物流企业的竞争力要高于国内物流企业,国内物流企业要有所准备,充分应对。当然这种局面不可能很快到来,三分天下的格局将维持相当一段时间。第三节相关案例分析案例:美国现代物流发展状况及相关政策

美国经济高度发达,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业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推行自由经济政策,其物流业务数量巨大,且异常频繁,因而就决定了美国多渠道、多形式的物流结构特征。一、美国物流业发展概况和结构特点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物流”概念并将其付诸实践的国家之一。1901年,格鲁威尔(J.F.Growell)在美国政府报告《关于农产品的配送》中,第一次论述了对农产品配送成本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揭开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序幕。1927年,柏索迪(R.Borsodi)在《流通时代》一文中首次用Logistics来称呼物流,为后来的物流概念奠定了基础。从实践发展的角度看,1941—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事后勤活动的组织为人们对物流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推动了战后对物流活动的研究以及实业界对物流的重视。1946年,美国正式成立了全美输送物流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Traffic Logistics),这是美国第一个关于对专业输送者进行考察和认证的组织。

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美国现代市场营销的观念逐步形成,客户服务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要素,物流在为客户提供服务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物流,特别是配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60年,美国的Raytheon公司建立了最早的配送中心,结合航空运输系统为美国市场提供物流服务。1963年,美国成立了国家实物配送管理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物流管理的内容已由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其重点已经转移到对物流的战略研究上,企业开始超越现有的组织结构界限而注重外部关系,将供货商(提供成品或运输服务等)、分销商以及客户等纳入管理的范围,利用物流管理建立和发展与供货厂商及客户稳定、良好、双赢、互助的合作伙伴关系,物流管理已经意味着企业应用先进的技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管理这些关系。电子数据交换、准时制生产、配送计划,以及其他物流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发展,为物流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在美国如火如荼地发展,促使现代物流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目前的发展表明,电子商务交易额中的80%是商家对商家(B2B)交易。据统计,1999年美国物流电子商务的营业额达到了80亿美元以上。电子商务是在互联网络开放环境下一种基于网络的电子交易、在线电子支付的新型商业运营方式。电子商务带来的这种交易方式的变革,使物流向信息化并进一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此外,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推广使美国的物流管理更加趋于智能化。

目前,美国物流产业的规模约为9000亿美元,几乎为高技术产业的2倍之多,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 %以上。全球物流产业规模约为3.43万亿美元;1996年,美国物流产业合同金额为342亿美元,并在此后3年以年平均23%的速度增长;1996—2000年,物流产业压减了500多亿美元,分摊到美国公司每年支出的库存利息有40多亿美元,支付的税金、折旧费、贬值损失及保险费用有80多亿美元,仓库费用有20多亿美元;整个物流活动占制成品成本的15%~20%,将近75%的美国制造商和供应商使用或正在考虑使用合同物流服务,这一数字还将继续上升。

在美国,物流服务的外部化趋势与物流服务供需双方面临的压力有关。首先,从物流服务的需求方看,成本节省和获得高水平的服务,是导致美国企业把资本集中在主要的、能产生高效益并获得竞争力的业务上的主要诱因。有近60%的公司认为物流不是它们的主业,使用外部物流合同承包商不仅减少了物流设施的新投资,而且解放了在仓库与车队上占用的资金,使其可以用在更有效率的地方。同时,采用第三方物流还可使企业获得物流管理专业公司的专业技能,克服内部劳动力效率不高的问题。其次,从物流供给方的角度看,一方面随着第三方物流服务业的壮大成长,其提供服务的标准已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也有了较大改进,为客户需求定制的各类新型服务得到了充分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公路运输等传统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很多企业资金回报下滑,利润率降低,通过改造成综合物流公司,大承运人能对服务增加价值,形成进入门槛较高的细分市场,以保证与客户的长期合同。这也是促成第三方物流综合服务业快速成长和增加利润的因素。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的营销能力也变得更加有力和成熟,许多传统的运输和仓储公司都演变成了开展广泛物流服务的供应商。

在美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中,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1)企业高层物流主管的设立:在美国的企业中,对物流的认识及物流的地位已经上升到战略的高度。这一点可以反映在美国公司设立高层物流主管的增长比例中。

据美国奥尔良州立大学调查表明,1990年,物流管理人员的年薪酬水平稳定在6.4万美元左右,物流主管则在8万~8.4万美元这个水平上略有上浮;副总裁的薪酬涨幅最大,现在平均达12.5万美元。这在美国同时期各行业的年收入水平中属于中等偏上,可能与物流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较高,责任范围广有一定的关系。(2)系统的物流教育体系与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在物流人才需求的推动下,美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首先,建立了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等多个层次。许多著名的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并为工商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其次,在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和倡导下,全面开展物流在职教育,建立了美国物流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例如仓储工程师、配送工程师等若干职位。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经过考试获得上述工程师资格后,才能从事有关的物流工作。据美国奥尔良州立大学调查,物流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结构情况如下:大约92%的被调查者有学士学位,41%的人有硕士学位,22%的人有正式的资格证书。具体的专业结构为: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及结构分别为物流12%,商科52%,工程12%,其他各类专业24%。二、美国物流的管理体制与政策

美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唯一长期实行运输、仓储等物流业私有化的国家。美国的物流市场错综复杂,又十分活跃,得益于它有一套完善的物流市场管理及法制管理体系。联邦层次的管理机构主要有各种管制委员会,其中州际商务委员会负责铁路、公路和内河运输的合理运用与协调,联邦海运委员会负责国内沿海和远洋运输,联邦能源委员会负责州际石油和天然气管道运输,而联邦法院则负责宪法及运输管制法律的解释、执行、判决和复查各管制委员会的决定,各有关行政部门,如交通部、商务部、能源部和国防部等负责运输管理的有关行政事务。立法机构是总的运输政策颁布者、各管制机构的设立和授权者,它们和州级相应机构一起,构成美国全国物流市场的管理机构体系。

美国自建国以来,一直设有州际商务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制定除法律之外的规章制度,协调州与州之间的贸易矛盾、商业与进出口事务、消费者权益以及交通运输方面的事宜,为交通运输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美国联邦政府交通部负责公路建设、管理与维护等工作,而如何使用好公路,做到合理运输,确保运输安全等,则属州际商务委员会的职责。仓储设施建设安全由仓储公司自己规划决定,联邦政府不予管理。

美国政府在物流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不断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其近景、远景目标十分明确。美国在其到2025年的《国家运输科技发展战略》中,规定交通产业结构或交通科技进步的总目标是: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运输系统,其范围是国际性的,形式是综合性的,特点是智能性的,性质是环境友善的。其远景目标是:适应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的需要,通过建立高效和灵活的运输系统,促进美国经济的增长及在本地区和国际上的竞争力;改进机动性和可达性,确保运输系统的畅达、综合、高效和灵活等。近期目标是:改进运输系统结构的完善性,使国家运输基础设施新增通行能力,与其运营效率保持平衡等。

作为物流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推动运输物流发展的政府政策,美国运输部部长罗德纳·斯拉特(Rodney E.Slater)提出了《美国运输部1997—2002财政年度战略规划》,这已成为美国物流现代化发展的指南之一。规划指出,在1997—2002年作为跨越20世纪到21世纪桥梁的5年中,美国将面对全球化的市场、环境的挑战、跨越国界的安全威胁和通信与信息革命等环境要素的变化;面对这些挑战与变化,要为美国提供机会,给他们以灵活的选择。这一规划将完善21世纪的运输系统,该系统将是全世界最安全、易得、经济和有效的系统。可以说,从整体上讲,这个规划是美国物流管理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三、思考与练习题

美国物流业发展的特点?第二章采购物流第一节采购概述一、采购的含义

采购是各个企业所共有的职能,是企业经营的起始环节,同样也为企业创造价值。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精细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采购的作用日益突出。它不仅是保证生产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而且也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创造条件。二、采购的概念(一)基本概念

狭义的采购是买东西,就是企业根据需求提出采购计划、审核计划。选好供应商、通过商务谈判确定价格和交货条件,最终签订合同并按要求收货付款的过程。这种以货币换取物品的方式,可以说是最普通的采购途径,无论个人还是企业机构,其消费或者生产的需求大都是通过购买的方式来满足。因此,在狭义的采购之下,买方一定要先具备支付能力,也就是要有钱,才能换取他人的物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广义的采购是指除了以购买的方式占有物品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取得物品的使用权,来达到满足需求的目的。广义的采购除购买之外,还可以通过租赁、借贷和交换等途径来完成。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全面理解采购的概念。

1.采购是从资源市场获取资源的过程

采购对于生产或生活的意义在于能提供生产或生活所需要、但是自己缺乏的资源。这些资源,既包括生活资料,也包括生产资料;既包括物质资源(如原材料、设备、工具等),也包括非物质资源(如信息、软件、技术、文化用品等)。资源市场由能够提供这些资源的供应商组成,从资源市场获取这些资源都是通过采购的方式来进行。采购的基本功能就是帮助人们从资源市场获取他们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2.采购是商流过程和物流过程的统一

采购的基本内容,就是将资源从资源市场的供应者手中转移到客户手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是要实现将资源的所有权从供应者手中转移到客户手中,二是要实现将资源的物质实体从供应者手中转移到客户手中。前者是个商流过程,主要通过商品交易、等价交换来实现;后者是个物流过程,主要通过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手段来实现。采购过程实际上是这两个方面的完整结合,缺一不可;只有这两个方面都完全实现了,采购过程才算完成了。因此,采购过程实际是商流过程与物流过程的统一。

3.采购是一种经济活动

采购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既然是经济活动,就要遵循经济规律,追求经济效益。在整个采购活动过程中,一方面,通过采购获取了资源,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的顺利进行,这是采购的效益;另一方面,在采购过程中也会发生各种费用,这就是采购成本。我们要追求采购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要不断降低采购成本,以最少的成本去获取最大的效益。而要做到这一点,科学采购是必然要求。科学采购是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利润源泉。要实现科学采购,就要科学地进行采购管理。(二)相关概念

1.订购、购置和购买

订购、购置和购买等概念与采购是不同的。订购是采购过程的一部分,它是指依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它还被用在没有询问供应商的条件下直接发出采购订单的情况。电话订购属于这个范畴,因为电话订购的产品已经列在供应商的产品目录中。订购实际上与采购过程的最后几道程序有关。“购置”一词一般用于固定资产和设备的采购。购买主要指获取商品所有权的采购活动,是采购中的商流活动;采购比购买的含义更广泛、更复杂。

2.供应

在美国和欧洲,供应具有包括采购、存储和接收在内的更广泛的含义;在中国,“供应”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供应商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偏重于物流活动,而采购更偏重于商流活动。

3.开发原料来源

在物流领域里越来越流行的一个术语是“开发原料来源”。它包括寻找供应源、保证供应的连续性、确保供应的替代源、搜集可获得资源的信息等活动。这些活动中的大多数与采购过程中的寻找和选择供应商有关。

4.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指的是对采购过程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它包括管理供应商关系所必需的所有活动。它着眼于企业内部、企业和其供应商之间构建采购关系和持续改进采购过程,因此采购管理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内容。三、采购的范围

采购的范围是指采购的对象或标的。采购按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有形采购和无形采购。有形采购的内容包括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零部件、成品、投资品或固定设备及MRO(Maintenance Repair and Operations,保养、维修与运营);无形采购主要是服务和技术采购,或是采购设备时附带的服务。

采购的对象还可以分为直接物料和间接物料。直接物料是与最终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物料;间接物料是与最终产品不直接相关的商品或服务。间接物料又可以分为ORM(Operating Resource Management,运营资源管理)和MRO。ORM通常是指企业日常采购的办公用品和服务;MRO是指维持企业生产活动持续进行的维护、修理、装配等所需的间接物料(包括备品备件、零部件等,如润滑油)。四、采购的地位和作用

在传统思维里,采购就是拿钱买东西,目的就是以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商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竞争的日益激烈,采购已由单纯的商品买卖发展成为一种职能,一种可以为企业节省成本、增加利润、获取服务的职能。总体而言,采购由战术地位提高到了战略地位。(一)采购的地位

采购曾一度被认为是一种注重文书工作的行政职能。近年来,企业才开始意识到采购活动本质上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采购在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采购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一个核心环节,是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在企业的产品开发、质量保证、供应链管理及经营管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走出传统的采购认识误区,正确确定采购的地位,是当今每个企业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经济竞争中赖以生存的一个基本保障,更是现代企业谋求发展壮大的一个必然要求。

1.采购的价值地位

采购成本是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主体和核心部分,采购是企业管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在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构成中,采购的原材料及零部件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随行业的不同而不同,大体在30%~90%,平均水平在60%以上。从世界范围来说,对于一个典型的企业,一般采购成本(包括原材料、零部件)要占60%,工资和福利占20%,管理费用占15%,利润占5%。而在中国的工业企业中,各种物资的采购成本要占到企业销售成本的70%。而现实中,许多企业在控制成本时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不到总成本40%的企业管理费用及工资和福利上,而忽视其主体部分——采购成本,因此往往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2.采购的供应地位

从供应的角度来说,采购是整体供应链管理中“上游控制”的主导力量。在工业企业中,利润是同制造及供应过程中的物流和信息流流动速度成正比的。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整体供应链中,每个企业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为了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企业都力求以最低的成本将高质量的产品以最快的速度供应到市场,以获取最大利润。从整体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企业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都会想方设法加快物料和信息的流动,这样就必须依靠采购的力量,充分发挥供应商的作用,因为占成本60%的物料及相关的信息都发生或来自供应商。供应商提高其供应可靠性及灵活性。缩短交货周期、增加送货频率可以极大地改进工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如缩短生产总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库存、增强对市场需求的应变力等。

此外,随着经济一体化及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客户需求的提升驱使企业按库存生产,而竞争的要求又迫使企业争取按订单生产。要解决这一矛盾,企业只有将供应商纳入自身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将采购及供应商的活动看成自身供应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才能加快物料及信息在整体供应链中的流动,从而将客户所希望的库存成品向前推移为半成品,进而推移为原材料。这样既可减少整个供应链的物料及资金负担(降低成本,加快资金周转等),又可及时将原材料、半成品转换成最终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在整体供应链管理中,“即时生产”是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和库存,同时又能以最快的交货速度满足客户需求的有效做法;而供应商的“即时供应”则是开展“即时生产”的主要内容。

3.采购的质量地位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采购物料不只是价格问题(而且大部分不是价格问题),更多的是质量水平、质量保证能力、售后服务、服务水平、综合实力等。有些东西看起来买得很便宜,但需要经常维修。经常不能正常工作,就大大增加了使用的总成本;如果买的是假冒伪劣商品,就会蒙受更大的损失。一般企业将质量控制按时序划分为采购品质量控制、过程质量控制及产品质量控制。

由于产品中价值的60%是通过采购商由供应商提供的,毫无疑问,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受采购品质量控制(Incoming Quality Control,IQC)的影响。也就是说,保证企业产品“质量”不仅要靠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更依赖于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这也是“上游质量控制”的体现。上游质量控制得好,不仅可以为下游质量控制打好基础,同时可以降低质量成本,减少企业来货检验费用(降低IQC检验频率,甚至免检)等。经验表明,一个企业要是能将1/4甚至1/3的质量管理精力花在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上,那么企业自身的质量(过程质量及产品质量)水平可以提高50%以上。可见,通过采购将质量管理延伸到供应商质量控制,是提高企业自身质量水平的基本保证。

同时,采购能对质量成本的削减作出贡献。当供应商交付产品时,许多公司都会进行来料检查和质量检查。所采购货物的来料检查和质量检查的成本的减少,可以通过选择那些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的供应商来实现。

采购不但能够降低所采购的物资或服务的价格,而且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增加企业的价值,这些方式主要有支持企业的战略、改善库存管理、稳步推进与主要供应商的关系、密切了解供应市场的趋势等。因此,加强采购管理对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采购管理的作用

1.直接作用

采购管理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经营的成功具有重大贡献。(1)采购管理可以通过实际成本的节约显著提高营业利润。(2)通过与供应商一起对质量和物流进行更好的安排,采购管理能为更高的资本周转率作出贡献。(3)通过科学的采购流程管理,能够对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