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中得乐:管理者的第一堂必修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7 03:40:37

点击下载

作者:曾伟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苦中得乐:管理者的第一堂必修课

苦中得乐:管理者的第一堂必修课试读:

自序

被称作20世纪最知名的历史学家、伟大的智者的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曾说:“今天的人类社会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代,而且还是人类咎由自取的结果。”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由于人类因过度的自私和贪欲而迷失了方向,道德的衰败和宗教信仰的衰落,必将使世界出现空前的危机,它远比地震、火灾、暴风、洪水、干旱和病毒更加危险。

这一切都说明,这个时代需要真正的大智慧指引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向。无疑,“禅”的智慧对现代人尤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如何让“禅”的智慧被现代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精英阶层——千万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深入了解和深刻实践,进而使整个时代和社会环境和谐,是值得我们投入身心去努力实践的事。这是我们向当代著名禅师——中国六祖寺方丈大愿法师请法的缘起。

世俗间,管理问题的解答和方案都是以知识性、学术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但遗憾的是,知识界、学术界给出的各类管理问题的答案所带来的真正行动却远不尽如人意。老师们讲得都对,但就是没有人真正地照着去做,当然也就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对这一状况,世间的说法是那些企业人的执行力差,但究其根本应该是那些所谓的知识并不究竟,真正的“知”一定会带来“行”,带来“行动”的才是真正的“知”。

这样的“知”应该不在“识”的层面,所以“知识”不能究竟地解决问题是正常的事。

真正的“知”是智慧,是明心见性的“觉”。“识”是记忆中的“知”,有信息无能量,“觉”是行动中的“知”,充满了信息和能量。“觉”是如实照见因缘和合,如实照见是“知”,因缘和合是“行”。在这里,“行”就是“知”,“知”就是“行”,“行”者“知”者,不一不异,知行合一。

世间需要这样的“知”,管理者更急需这样的“知”。当代著名禅师大愿法师运用禅的智慧将这样的正知正念给予众生,开启众生灵性生命的心智模式,转识成智,让企业管理者得以解脱。

什么是管理禅?

目前,整个管理学是建构在西方管理思想上的,西方管理本质上是一套关于管理的“知识”体系,它对于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内心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给管理效果带来的影响研究甚少,这是西方管理思想体系的严重缺陷。

近现代以来,西方的整个思想体系都以“实证”为特征。准确地说,就是以“有形有相”为特征。不论是制度流程,还是考核激励,或者是信息化管理,都是在“形”和“相”的层面实施管理动作,试图通过“形”和“相”上的运作,达到对“无形无相”的人心的管控。

这种思路,至少在广大的中小企业遭遇了“滑铁卢”,“有形有相”的制度与“无形无相”的人心成了严重分离的两张皮。彼此互不相干、独立存在,浪费了大量的企业成本,同时,又造成了大量的企业低效和人心涣散。

从“心”入手,这是东方智慧。只有开启人们内心中“无形无相”的“觉”,才能弥补“有形有相”的“知”带来的局限,对治人们在管理实践中那不可捉摸的“心”。

这其实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无论对于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而言,都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是一个“修”心的过程,是一个“开悟”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成就的过程,是一个灵性生命开启和绽放的过程。

应用“禅”的智慧,对于人们在管理实践中内心的改变和困惑,进行细微的觉知,找到成就和突破的次第,这无疑能将现实的管理活动变成每个人的修行实践。基于这种思想的管理体系,将从“知识”体系进化为“修证”体系(修行和证悟)。

中国式的管理或者东方式的管理本来就应该是以“修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日本式管理早已做到了这一点,无论是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还是丰田的精益思想都是充满了“修证”思想的管理体系,其对日本乃至世界管理思想的贡献已经有目共睹。

中国管理学界尚未成熟,外处都在步西方人后尘。“禅”的智慧必将为中国的管理学界注入灵性生命。让管理中的实践者,将内心的改变和外在的约束统一和谐起来,让“有形”和“无相”统一起来,让“知”和“行”统一起来,让工作和修行统一起来,构建起真正中国式的管理基石:管理的“修证系统”——“管理禅”。

这本书的内容是怎样的?《苦中得乐:管理者的第一堂必修课》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理念篇”是大愿大法师针对“管理与禅”这个话题和我及多位企业家的五次对话内容。大愿法师针对我们提出来的许多具体的管理问题所进行的开示,充满了明心见性的灵性智慧,的确远远超越了世俗间各类专家对同类问题的看法和分析,会让你的心情愉悦,法喜充满,从心里“笑”起来。

下篇“实践篇”,是我跟随大愿法师学禅多年,并将学禅心得运用在自己的企业和四百多家服务过的企业身上所产生的感悟。

我们用禅的智慧指导生产型企业做生产计划,提出了滚动冷冻计划模式,并将其运用在数百家异常频发的中小工厂。结果,这些工厂的准交率大幅提升,人均效率提升在30%以上,生产周期普遍缩短,这让我们见证了“禅”的力量。

我们欧博提出的滚动冷冻生产计划模式,被《中欧商业评论》命名为生产管理的“球赛模型”,其核心思想就是《金刚经》所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的“滚动排查”就是“应无所住”,我们的“冷冻计划”正是“而生其心”。

我们用禅的智慧指导企业提升执行力,提出了“稽核模式”,并在四百多家咨询服务过的企业成立“稽核部”,导入“稽核模式”,使企业的执行力大大提升。“稽核”在我们欧博的概念中,就是频繁检查、反复觉知。频繁、反复就是“应无所住”,检查、觉知就是“而生其心”。我们运用禅的智慧,做到了用“觉知”替代“控制”。既能达成目标,又能减少对立和冲突。

我们用禅的智慧指导企业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提出了“层层觉知,开发自性”的管理思想。在数百家企业导入以现场改善为主体的“攻关模式”。现场持续的改善攻关大大地激发了基层员工的成就感,从而使企业的品质合格率大幅提升。有的大型陶瓷企业一个月之内优等品率就提升10%,带来上千万的收益。这就是禅的力量:“层层觉知”是“应无所住”,“自性开发”是“而生其心”。

管理是实在的,禅也不是虚无的,管理与禅的结合必定会带来一场管理的革命,“管理禅”一定会是东方传统智慧与西方现代管理结合而生的正果。因为它既继承了我们的传统,又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思想,并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一定能落地,并且已经在欧博及其实践的四百多家企业落地。这是一个福音,是祖先给我们培植的福报,我们应该常怀感恩之心,去实践、去弘法,去实现成功而又幸福的智慧人生。曾伟2014年9月12日于广州

上篇 管理与禅的对话

第一章 管理与禅的“会心一笑”

1 为何好心没好报——财务总监坑老板,谁之错

曾伟教授:各位朋友,现在中小企业都面临非常多的管理问题,今天我们非常有幸请到了六祖寺的方丈大愿法师,也是我的师父,来跟我们就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做一些解答开示。师父,您好!

大愿法师:曾教授好!

曾伟教授:师父,佛家讲因果,但我前几天遇到的一个老板跟我说了一件真实的事情。他有一位朋友是工厂的老板,几年前做到了一年几亿元的生产规模,但2011年他的财务总监和他的副总经理背着他拿了工厂的两千万元去澳门赌博,输了个精光。后来这位老板知道了,气得想把财务总监和副总经理送进监狱,但财务总监说:“我进了监狱,你也会进去,因为我掌握着你的很多‘材料’。”这位老板只好忍气吞声,让财务总监和副总经理一走了之。从此,这位老板对谁都不再信任,企业效益一落千丈。

我的问题是:这位老板如此信任和重用财务总监和副总经理,为何好心没好报,落得损失几千万元还只能忍气吞声的下场呢?这里的因(老板的信任)与果(几千万损失)对应吗?

大愿法师:因果之道不应该单单看这个单一的因素,因为佛教说众缘和合,一定不是单一的因,然后成就了这个果,一定有无量的因,然后成就了现在的这个果。

所以,当其他的不相匹配,只凭某一点就认为自己付出了,然后就应该会得到,其实不是如此。

老板用完全信任别人的态度来对待员工,这是一个善,但这还不够。在有一个好的德行的同时,他还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制度,如果没有制度,他其实是处在一个无明状态。一个财务总监能够动几千万元,而老板完全不知情,这正常吗?说明企业的财务制度有巨大的漏洞,这就是一个“恶”了。

能不能给财务总监使用资金的权力?能不能信任他?可以,但是在他使用的同时,老板应该马上知道。如果不能马上知道,他有觉知在吗?没有,他的心在一个无明状态。

他以为:“我只要很好地对人家就好了!”但是“我很好地对人家”一定能够招感到“人家很好地对我”吗?未必!我很好地对人家,当我没有觉知力、没有智慧的时候,我事实上处在一种无明的状态,这又是一个“恶”。

所以,不单单是要有一颗“对人好”的心,更要看,我对人好心的同时,是否有智慧作支撑。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更深的“恶”。这个老板对人好的源头还是自私的心,他对人好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求回报的。

他对人好,是希望人对他好,这个源头就是一颗交换的心,本质上还在做生意,不过不是拿“钱”做生意,而是拿“我很信任你”交换一颗“你就应该死心塌地跟随我”的“心”。当你觉得别人就应该像一条忠实的狗,对你这个主人不离不弃的时候,实际上你想的源头是什么?源头是自私的心,对吗?这是一个更大的“恶”。

曾伟教授:师父的意思是,他对人的“好”并不是单纯地付出、施与、布施的那种“好”,而是求回报、执着心很重的那种“好”。

大愿法师:对。

曾伟教授:而我们佛家认为所有的执着都是有害的。那这位老板对人的这种“好”,其实也是一种“害”,只不过害到头害了自己而已。这个老板面对这种果,不应该再去执着了,不应再执着于自己的“好”,再执着于别人的“恶”。而应该从这里头看清自己的损失和自己种的恶因之间的因果关系。

所以,不论是缺乏制度建设也好,缺少智慧也罢,或者自私地对人“好”,等等,这其实都是“恶”。这么多恶因存在导致的果报当然就是恶了,因果不空呀!

大愿法师:对。

曾伟教授:如果他明白根子还在自己身上,应该怎么办呢?他应该还要不断地用一些人,然后不断地通过别人看清自己。应该大胆地继续用人,用下去,也许这些人会一次次地给他教训,但是他们会让他的内心一次一次地明白、干净起来。假如他承受得住,其实这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修炼的过程。

大愿法师:对,确实就是这样。应该说他这个恶的果,本质上是因为他内在的亲因缘,就是他的起心动念一开始就是一颗自私的、恶的、隐藏得比较深一点的自私心。

所以,当任何外在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从外在、从别人那里找原因,把责任推卸给人家,而应该先照亮自己的心。外在的任何呈现本质上都是为了照亮自我内心的盲点。原来认为自己很好,道德也好,也很相信人家,但是现在事实就能够提醒自己:我内心深处,还是为了自己,我还是很自私的。

如果能够从这个地方来照亮的话,处理之道就完全不同了。不会去仇恨人家,而是着眼于制度建设、流程建设,并且改掉自己当甩手掌柜的毛病,以及单纯依靠信任别人就想图回报的侥幸心理。

曾伟教授:师父讲的侥幸心理又是他内在的一个“恶”因吧?

大愿法师:对。他做企业管理不靠制度,只靠“对人好”就是一种侥幸心理,本质上是求利。人家的心里能感知到,人家也会求利,或者人家的想法是:“我拿几千万元去赌,如果我能够赢几千万元,把老板的钱还回去后,自己还能够多得几千万元。”他有这种侥幸心理。

曾伟教授:我也认为这个财务总监去澳门赌博,其实是一种侥幸心理在支配他,而不是一种害人心理。

大愿法师:对,没错!

曾伟教授:他拿两千万元出去,是希望再拿四五千万元回来,再把这两千万还了。如果他有害人心理,直接贪污就行了,反正抓着老板的把柄,老板又奈何他不得。这种侥幸心理,像您刚才说的,其实又是老板的侥幸心理感应出来的。老板的侥幸心理是什么呢?我不管你,不定制度,不要监管,我只要对你好,就可以了。这就是侥幸心。

大愿法师:对。

曾伟教授:老板在管理上的侥幸心感应出了财务总监的侥幸心——我拿你的钱去赚更多的钱,只是不跟你说,然后,把你的钱再退回来。

大愿法师:嗯。

曾伟教授:所以我觉得从师父的话里头应该得出的结论是:这个老板要从财务总监的行为看到财务总监的侥幸心理,再从财务总监的侥幸心理找到源头,是自己的侥幸心理。

大愿法师:对。

曾伟教授:这只是一连串的因果感应在起作用。这种对因果的觉知,也许是他产生智慧的地方,这就是“烦恼即菩提”。他如果能转这个念,就会从这件事情里得到一个很好的教训或者启发。

大愿法师:对,最高的境界就是老板把这个财务总监当成自己的戒师。

曾伟教授:谢谢师父。2 赚钱很重要,值钱更重要——赚钱和修行,能兼顾吗

曾伟教授:师父,对于俗世间的人来说,赚钱和修行往往有些矛盾:追逐财富会生贪心,佛门说“贪”是烦恼的根;不追逐财富,世间法又过不去,无车无房会被人轻视。师父,您对此有何开示?

大愿法师:我想这里其实有一个误区,就是把赚钱和修行对立起来了,然后制造了一个对财富追还是不追的矛盾。其实,追是错的,不追也是错的。我们该怎么办呢?

佛说:“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心上努力,境上随缘;能上努力,所上随缘。”就是说,我的心、我的行为当然是要努力工作,但是我的心并不完全被它控制住,我的心应该更广博,我的心应该让自己有更高的价值。

假设我是范曾教授,一毛钱都没有,但是我画一幅画,马上就能从市场拿到一两百万元。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一个人拥有财富远远不如他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这种创造力就是他的生命价值,这个更重要。我们应该去追求这种创造力,而不是去追求财富。这种创造力就是生命力。创造力来源于修行。

行为上,我努力工作,然后能赚钱,但是不代表我的心就要一直被外在的金钱所绑架,我的心有内在驱动力。当我的心被外在的金钱所绑架的时候,这是一种外部驱动力,这颗心是浮动的:我这个月赚了一千元,下个月我希望有两千元。一个企业家今年赚了一千万元,他是不是就知足了?不是,因为它是外部刺激、外部动力,今年赚了一千万元明年就想赚两千万元。就像有人对我说:“师父,我现在只能赚三百万元,当我赚到一千万元的时候,我就放下来了,我就来禅修。”骗人的,怎么可能呢?当他赚到一千万元的时候,他就想:等我赚到一个亿,我就安心了,就什么都不管了,都交给我的团队,我就来打坐,跟着师父学习了。这更是骗人的。怎么可能!为什么?我们要看到他的出发点在哪里:他的驱动力是外部动力。以外部刺激为动力,他心不能安。他的心一直在波动,今年多赚一点,他高兴,但希望更多。这是贪,对不对?他明年赚少了,他很愤怒、很忧虑,他的心一直动荡不安。

你想,一个人的心一直处在动荡不安之中,他快乐吗?他幸福吗?钱给他带来了快乐吗?给他带来了轻松吗?没有!钱给他带来越来越沉重的负担,而他乐此不疲,一直到他驮不动了,死掉为止。这是悲哀的人生!这是不幸的人生!他身家亿万元又怎样呢?他活得比所有的人都累,但是他得到了什么?什么都没得到。其实这是一种悲哀的人生,是一种无明的人生。

也不是说,我学佛了,或者说我要让我自己的生命值钱,所以我就不工作了。学佛修行是要我们在因上努力,在心上努力,让心有内在的动力:我的生命要觉醒,我的生命要更有价值。

果上、境上随缘。在境界上面,我照样要好好工作,照样要赚钱,照样要养家糊口!矛盾吗?不矛盾。所以,我们的思维往往容易陷入一个非此即彼的思维陷阱:我如果是这样就不是那样。他就不知道既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怎么样都可以,处于一种遍满法界的状态。

我在境上努力工作,赚钱养家糊口。我在心上会让生命觉醒过来,让生命更值钱,更有价值,同时不被外在的动机所动摇。外在我会多赚一点或少赚一点,我的心呢?一直都很快乐。当我在境上努力工作时,我的心能不被它黏住,这个时候,我外在有起有伏,但是我的内在呢?一直在成长,这就对了,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才是觉醒的人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有钱很重要,值钱更重要!

有钱,往往取决于过去的福报和今生的缘分;值钱,取决于自己的“心”觉醒了没有,生命有没有觉醒,生命是不是变得越来越有价值了。

所以你想想,外在我们有钱或者没钱,不是我们自己能掌控得了的,但是内在我值不值钱,是我能自主的。为什么我能做主的我不去努力做主,我不能做主的却拼命去贪求呢?那不是在背其道而行之?不是很笨吗?

当我们能够拥有无量的包容心,包容整个法界,包容一切的人,不执着又能够拥有智慧相,拥有慈悲相,还能够有觉知心,我们的生命就会越来越值钱,我们的心就能够越来越走向觉醒。

当你的内在成长的时候,它会溢出来,你的外在也会成功。内在有成功,内在有成就,外在也一定会成功。就像一朵鲜花,我要招感这只事业成功的蝴蝶,我一直拼命地追赶它。它气喘吁吁,很累,我也很累。就算它被我抓住了,它也没有美感了,一直在挣扎。但是,我可以不去追逐它,我去养一盆花,花的芬芳自然会把蝴蝶吸引过来,围着这盆花翩翩起舞。我很清闲地喝着茶,欣赏这只美丽的蝴蝶,正如我欣赏我巨大的事业的成功一样。我用一种欣赏的心态,来欣赏我事业的成功,来造福社会大众,同时我气定神闲,我的心如如不动,这样的人生不是很快乐、很自在、很幸福吗?不是很有智慧吗?为什么要气喘吁吁去抓那只蝴蝶呢!与其气喘吁吁去抓那只事业成功的蝴蝶,不如让我的生命之花、心灵之花绽放、觉醒,然后生命的芬芳把事业的成功招感过来、吸引过来,对不对?这样的时候我不是什么都得到了吗?这时我们才是从光明走向光明。3 管理的“自然”之道——为何忙忙碌碌,却收效甚微

曾伟教授:大愿师父刚才用花和蝴蝶的例子启发我们,要我们像花一样提高自己生命的价值,然后去吸引事业成功的“蝴蝶”,而不要只是去追逐成功,因为追逐成功往往辛苦而收效甚微。

大愿法师:对。

曾伟教授:但花能做到这一点,人却往往做不到。因为花不会起心动念,它不是故意去吸引蝴蝶的,所以它做得到。而人会起心动念,总是有很强的目的性,会故意吸引“蝴蝶”过来。他做不到像花一样自然绽放,事业成功的“蝴蝶”还会自然而然地飞过来吗?

大愿法师:曾教授非常敏锐,我们看到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其实是什么呢?

你说难,它就千难万险;你说不难,它一点都不难。为什么?正如你刚才所说,花绽放是生命的自然过程,是自然的,花没有一个动机,说:“啊!我要盛开,我要吸引蝴蝶。”

其实,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啊。我们的生命,当我们没有机巧的心、没有虚伪的心、没有造作的心、没有贪嗔痴心的时候,成就的是什么心?是戒、定、慧的心。

戒心是什么?安心。

定心是什么?心有力量。

慧心是什么?觉醒。

当我的心回到一个本然状态的时候,回到一个天性状态的时候,“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当我率性而行的时候,就是我的生命自然绽放的过程。人人都有佛性,它自然地绽放出来,这就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老子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这个意思。鲜花绽放生命的芬芳,它是自然绽放的过程,它没有要吸引谁。它在深山里面是如此绽放,它在城市里也如此绽放,它没有分别心,没有机巧心。我们人的心从本质上讲与鲜花一样,也可以而且也应该是自然绽放的。这一点与鲜花没什么不同,只是要懂得让我们的心回归本然的状态。

所以,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我们有了太多的机巧。很多事情原本是很单纯的,但是我们的心有太多的造作。结果,我们就把绽放的过程弄得很复杂,把我们自己也弄得非常累。

所以,要没有企图心、没有造作心,只是一个自然绽放的过程。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进入禅宗的法门。什么法门?平常心之道,平常心就是生命自然绽放的心。

然后做一个无心道人。什么是无心道人?让生命自然绽放,像鲜花自然盛开一样,自然地让生命本然的这种芬芳绽放出来,这样就是无心道人。《金刚经》上说“离相修善”——“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就能成佛。《金刚经》的原文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说的什么呢?无相修善,即得成就无上菩提,即得成佛。

什么是寿者相?有企图心,有目的心,绽放是为了吸引这只蝴蝶来,这就是企图心。我从这一点要到那一点,这就是寿者相,就是企图心。

我们从这一点到那一点,“相”上面有没有?一定有。企业从小到大,从一家很小的企业到优秀企业、卓越企业、跨国企业,这个自然的过程是有的,“相”上面是有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之中,我的心可不可以迷在里面?迷在这个“小”或“大”的“相”当中?可不可以迷在所谓的优秀和卓越的“相”当中?不可以。如果你这样的话,企业任何一点波动都会让你情绪起伏,妄念丛生,就会让你失去定力,失去觉知和清醒,最终让你错误地决策,从而导致失败。

很多企业就是这样垮的,没有一个垮掉的企业是老板自己故意搞垮的。但天天都有垮掉的企业,就是因为老板的心迷呀。我们的心不可以迷在里面,不论企业怎么发展,我们的心仍要不被外在的发展所摇动,不跟随它转。我们的心还是一个:让自己的生命增值,让心觉醒,让生命力旺盛。无论外在有什么波动,我的心都只是自然地绽放,涌现鲜活的智慧,绽放慈悲,释放善意,单向度地去释放这种善心。

这时候,外在会有波动,有变化,但我的心不会跟着它跑,为什么?因为我的心遍满了。在“相”上面,事情从这里到那里,但是,我的心呢?它一开始就是满的,所以不管你在里面怎么跑,都是在我心里,这就是无寿者相,也是无我、无人、无众生相,这样就对了。

曾伟教授:师父讲到自然。有些老板会说:“如果按照自然,我原来就是一个农民,我是洗脚上田的。因为我想改变自己,一路拼搏,才有今天。如果按照我原来自然的状态,我哪有今天呢?”

对于打工的也是一样,他原来的自然状态可能在湖南、湖北一个山村里头,就是因为不甘于这种自然状态,才到广东来求发展,才有今天。所以,当师父说出我们不要有这些相时,他们会说:“如果是安于自然,我就没有今天了。”我想问,这里是否有矛盾呢?

大愿法师:这里其实牵涉到语言局限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自然,不是大家指的大自然,也不是指我们外在的现象界这种本来的相,我们所说的自然本质上是指什么?指我们的佛性或者万物的法性,也就是遍满法界的能量。万事万物都具备这种能量,在人身上就体现为旺盛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动物有、植物有、山河大地都有呀!地震有能量吗?台风有能量吗?都有!

心的生命力一直被种种“我”加上去的各种妄念蒙蔽,我让它释放出来,这样的过程就叫自然。不是“我要安于平庸”、“我要安于现状”,这应该不是自然,而是反自然,为什么?因为生命的能量、生命的创造力、生命的活力完全被你控制住了,完全被压抑了,能说自然吗?这叫束缚。

曾伟教授:师父,我这样理解对吗?其实自然,更多的是从性上,而不是从相上来说。

大愿法师:对,你说生命力,或者生命能量,或者法性,都对。

曾伟教授:这就是六祖慧能讲的“本自具足”。

大愿法师:对,这是真正的自然,它不是指现象界的种种的相。当我们一直安于现象界的这些相,就最大地束缚了自己的生命力。

曾伟教授:是反自然,不自然。

大愿法师:没错,就是这个意思。你把自然束缚得紧紧的,完全没有了活力了,怎么会是自然呢?是最不自然。4 企业成功的“八殊胜法”——做企业的成功之道是什么

曾伟教授:请大愿法师对企业成功之道做一些开示。

大愿法师:佛家讲,我们修行要成功,要有八个部分。我们做企业要做成功,也同样离不开这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是“以无常钱,买出离土,筑戒律墙,下菩提种”,然后“施定力肥,浇大悲水,开般若花,结成佛果”,这就是佛门修行的成功之道。

同样的,我们做一家企业也是如此!我们要在工作之中,去照亮自己的心,因为工作的时候,我们的身和心都在用。再者,我们也只有通过工作融入这个真实的世界,不然的话,我们的大脑会一直想,但那是大脑虚构出来的一个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

所以,我们怎样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面取得成功呢?应该说离不开刚刚所说的这个所谓的“八殊胜法”。“以无常钱”,就是一切都在变,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是变化的”。这就是《易经》里面所谓的“变易”。所以,今天是优势的,如果我执着于它,可能明天成为劣势。就像墨子所说的“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很多人就死在长处里面。

用过去的经验来解现在的事情,往往就会碰壁。为什么?因为时空变了,因缘变了,还用原来的老套路必然就碰壁。所以要时时刻刻保持觉知,知道一切都是无常的,这样我们的心才没有一丝一毫的执着。我有巨大的成功但是我也不执着,我不执着于过去的成功,我才能够时时刻刻走向成功。这是“以无常钱”。“买出离土”,意思就是,我虽在其中,但我不能陷在其中;我活在这个世界,但是我不属于它;我来造福这个世界,但是我不留恋这个世界,不贪著这个世界,我的占有心就被破除了。所以要有一个出离心,不然就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的人往往在利益面前看不清楚全局,碰到自己有利益纠葛在其中的时候,就失去一颗公正的心,失去一个清醒的头脑;还有很多人在经营道路上,人家设一个局,设一个圈套,他就乖乖地钻进去。这都是没有出离心的结果。没有出离心,他就只顾往前冲,不能觉知瞬息万变的外在形势,能不犯错吗?

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有这样一颗出离心。虽然在这个中间,但是我不被它黏住;能够活在这个世界,但是不属于它。“筑戒律墙”。其实对企业来说,制度就是戒律墙。制度一定要规范,流程一定要完善。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应运时、事的变化,再变化、再调整。但是,一定要有。

我们能够随顺常理,遵循制度,虽然不一定成为非常优秀的人,也不一定造就非常卓越的企业,但是我们平稳地发展是一定可以的,因为有制度保障。但是,当我们没有制度的时候,偶然侥幸的话,可能冲上去成为很大的企业,但是大部分时候我们可能成为很失败的企业。《道德经》上说“知常则吉,不知常,妄作凶”,就是这个意思。“下菩提种”的意思就是,我们要不断地提升企业的人,尤其是企业家的心胸,因为企业家的生命境界决定了企业的“天花板”,决定了企业的高度。

企业家应该能够跟随企业的发展,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老板创办企业,一开始当然肯定是为自己创造财富,但是企业更完善以后呢?应该有一种更大的承担、一种社会责任、一种使命。当他有这种心胸的时候,我认为他的菩提心就发出来了。当然这期间,他一定会经历一些艰难。我记得大慧宗杲禅师就曾经讲过:“一个人,一定要以寻死的心活在现在,活在当下。当一个人时时刻刻都以寻死的心活在当下,一切最坏的结果都打算好了,然后他才会拼命,把自己的智慧,把自己的慈悲心全部激发出来,然后他才能够有大成就。”

其实很多企业家在经营过程之中,时时刻刻都可能遇到生死存亡的挑战,这时他的出发点、他的起心动念就非常重要了,一念之差可能就失败了,一念之好企业可能就有一个巨大的机遇。所以这个时候要“下菩提种”,要以菩提心,以一种真正的利他心作为经营的出发点。

从这一点出发,它必然招感的是全社会对他企业产品的认可,为什么?当他激发了自己内在的所有智慧、所有心力的时候,他一定能够更准确地体会到大家的心,以菩提心来体悟到大众需求的心,他研发出来的产品才会比较容易被大众认可。从利他心出发,这就是“下菩提种”。“施定力肥”,在管理之中,尤其是遇到突发情况,定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佛家里面讲,一切法都可以归到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分。我们不要以为三十七道品就是一些名词、一些名相,学佛才用,不是!企业如果能把三十七道品用好,我认为我们的企业家就出来了,我们企业的管理智慧就出来了。

我们可以这么说,西方虽然有很多的管理学科,有很多的管理学流派,但是整体来说,我认为西方只有管理知识学。他们缺乏的是什么?缺乏的是东方管理智慧学。不要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能够激发每个人的智慧才是最重要的。

我非常希望曾教授能够在企业管理之中,在工作之中,成就修行。在人性之中,开显佛性;在知识之中,挖掘见识。这样提炼出东方管理智慧学才是关键。要完成这个过程,这中间需要什么呢?它需要的就是三十七道品。

我们回到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五力”来说。“五根、五力”是什么呢?是“信、进、念、定、慧”。“信”是指信心,自信心。自信之后,就是对别人的信心,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这个社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以后的信心。“进”就是精进。“念”就是正念,正念就是觉知。

从“五根、五力”我们可以知道,觉知的前面还需要什么?有信,有进,有信心,有精进心,才能到觉知心。觉知心之后一直延下去,它后面还有定心,定心之后还有智慧心。有这样的五心,就是“五根”。“五根”以后,我们才会有“五力”,力量就出来了。一切法门都是如此,企业经营也是如此,企业管理也是如此,一切法门都离不开心。

对心来说,首先是要安心。每一位企业家都要安心,安心是什么呢?安心是知道。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我的心,而且这个“知道”也在我的心,我不用到外去寻找。

很多人都忙忙碌碌,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一年换一个题目,但是他现在的企业效益并没有明显提升,然后许多东西都流于形式。其实这样做没有用,为什么?因为如果你学了知识而没有把它打碎,没有把它融到自己的血肉里面,没有把它融入自己的心中,那么它们之间是格格不入的,甚至会互相矛盾、互相抵触。

如果你只是从外面去找的话,你就无所适从了。智慧并没有开显出来,可能反而更迷茫了。所以,我们要回到“信、进、念、定、慧”上面来,才能够真正深入地成就觉知心。

有了觉知心以后才会有觉知力。觉知有力量了,企业管理才到位。你只有觉知心,没有用,它力量不够。由觉知心到觉知力,这个就是“五力”的第三力,正念力就是觉知力。

安心来自什么呢?来自信心。深信自己本自俱足,一切智慧宝藏都有,人性里面有佛性,在人性里面开显佛性,如此,我对自己就有信心了,我就安心了。因为我不用刻意向外寻找,外在的一切都只是给我一种启发而已,我的心就充满力量了。

安心之道还必须建立在无私的基础之上,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是世间法一直所说的。我们的心如果是一颗为大众的心,心就能安。

只为自己的心,你的心一定不安,你会很恐惧,为什么恐惧?因为没有安全感。一家企业如果有几万名员工,而老板一个人用一个大脑对付几万个大脑,怎么应付得来?这样肯定活得很累,这时心是不能安的。当我们一直在管理中去控制、去“拔河”的时候,心会一直很累,会一直疲于奔命,一直做救火队长,一直不能安心。

要真正安心靠什么?靠与大众融为一体。当我恒顺众生、完全利他的时候,大家一起来磁化我的心,自然我的财富、我的地位、我的影响、我的事业都在其中了,我的心也就安在其中了。

心安了以后,才会有力量,才会不妄为,才能够知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有得。所以,能够知止,能够定,能够静,能够虑,才能够得,这个大学之道就在其中了。这一切都来自安心。

知止就安心了,这个“知止”不是我停滞不前,而是我心安了。如果我用一个不动的心去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我的智慧自然就涌现出来了,它不是从外得,而是自己涌现出来的。所以知止而后定,定了心就会有力量。心有力量,管理才有力量。

老板自己的心都没有力量,他怎样让管理层有力量?管理层没有力量,怎样让生产第一线的人有力量?管理能够到位吗?不可能的!心要有力量,管理才会到位。不然我们有无量的管理动作,有无量的管理制度,都难实现。为什么?心没有力量。

所以要安心,让心有力量。然后,我们的心就会觉醒。心会觉醒,这就是慧心,有慧心就会有慧力,智慧力。5 管理中如何拥有鲜活的智慧

曾伟教授:师父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总能够立马超越性地做一种非常智慧的回答,而且很究竟、很根本。师父能给我们开示一下您的思维方式为什么总是能够这么超越吗?

大愿法师:其实佛法的思维,首先是抓住根本,一切的根本都起于心。如果我们从心这个角度来把握的话,一切都可以透彻地看到源头,看到究竟。因为我们的心对了,自然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行为方式就都对了,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世界就都对了。

所以,把握住我们心的体、相、用,就把握了根本。如果从相上说,一切法、一切事物,一定离不开因、缘、果。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因、缘、果,自然也就可以对万法都能够看得很精准、很深入。

曾伟教授:师父能够把心的体、相、用讲得更细微一点吗?心的体是什么?心的相是什么?心的用又是什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够达到师父所讲的从“心”开始入手面对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大愿法师:从体上来说,心的体,应该说它是“空”字。这个“空”字,一定不是世间我们所误解的那个很消极的、什么都没有的“顽空”,其实它是一种归零的心态,这种心态使我们时时刻刻都能够让自己心的这种智慧力,这种鲜活的智慧涌现出来。同时,我们是逢缘对境产生智慧,没有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并不会执着于它,所以说“动则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生”。时时刻刻都归零,时时刻刻都能够有鲜活的智慧,时时刻刻都能够走向卓越,“空”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

从相上来说,它是光明相。不一定是指现象界一个人很成功才是光明相,而是指时时刻刻他内在都有一种动力、都有一种活泉,智慧的活泉不断涌现。外境顺也好,逆也好,都不会以外在的环境变化为动力,不会以外在财富的增长为动力,不会受外境的驱使和逼迫,而是以自己内在的鲜活的智慧和对世界的感悟为动力。

所以,人生之中,企业管理之中,任何的遭遇都能够作为我们生命之中最珍贵的、最独特的礼物来激发我们内在的智慧。企业家都会面临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办这家企业?”尤其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他面对许多的压力和烦恼,内心一定会问:“我为什么要那么累地去经营一家企业?”面对这个问题时,如果他内心是光明相,他的答案应该是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更高的、更好的发展平台,为自己的生命照亮盲点,在工作之中修行,以工作作为灵性修持的法门。

这时我尽管看起来很忙碌,但我的心不累,我的心是有鲜活智慧的,身体很忙碌,心上面是如如不动的。在这样的一种状态,它所呈现的就是一个光明相、智慧相。对外在来说,它呈现的是慈悲相:为顾客创造价值,这是慈悲,是帮助人;为员工创造平台,也是慈悲,是帮助人;为自己照亮盲点,能够让自己更有智慧,也是慈悲。以这样的状态来工作,以这样的状态来打理企业,就越做越快乐,越做越欢喜,而越做越能够福报增长。

如果从用上来说,是要能够保持觉知。觉知,其实就是正念。三十七道品可以归纳一切的佛法智慧,其中“五根五力(信、进、念、定、慧)”中的正念心、正念力就是觉知力。

正念和觉知的源头,是我们内心在第一现场。在现场的时候,看到当下的事物,正念和觉知自然就涌现出来,而不是我们关起门来坐在办公室里拍脑门想出来的,想出来的就已经不是觉知了。我在现场的时候,看到现场的事情,看到现场的人,看到现场的状态,我自然会以我生命的格局和高度让智慧涌现出来,这才是觉知,才是正念。

其实一个人能够真正有觉知力的时候,他做任何事情都能够常在正念之中,能够与心相应,与心的本性相应,与道相应。以做生意为例,商人就懂得商道,商道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它就在每一时每一刻的觉知力当中,在每一刹那现场的觉知和管理动作当中。事实上,这就是很鲜活的商道的体现。6 拥有正受,做大“心理格局”——企业变革,怎样才能不“难受”

曾伟教授:师父,我们公司是专门帮助中小企业做管理变革的,但很多企业的老板和员工都很难过“难受”这一关。他们往往从道理上认为企业应该变革、拥护变革,但一旦实施起来,他们就会因为“难受”而抗拒甚至放弃,师父能否就此问题给我们一些开示呢?

大愿法师:变革为什么一定要让企业的人难受呢?感受来自什么?感受的背后是他的价值观、他的理念。你看刘禹锡的《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就是说秋天来临,大雁在空中飞过,很多人感到的是秋天的落寞萧瑟,他反而觉得秋高气爽,真好。其实同一个境界、同一个景象,人的感受截然不同,原因是什么?是各人的价值观不同,价值取向不同。

是不是一定要让人有很苦、很痛苦的感受,企业才能管好、才能转型,管理才能提升呢?不一定啊。

我们能不能用一个让他有喜悦感受的方式来完成企业的转型呢?一定有,这里的关键点就在于他价值观的提升,他内在生命境界的提升。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境界提升了,生命格局拓展了,他就能从容应对各种各样的感受。

从“受”的层面来说,我认为关键其实还应该是让他有正受,正受从哪里来?一定来源于他的认知。所以要有认知提升,认知提升必然就会有行为提升,认知提升以后他的感受就不同了,应该从这个层面来帮助他。

物质世界跟我们精神世界一接触,就会有“受”,只不过有“非正受”和“正受”之别而已。“受”这个触点是必然的,圣人也有受,不过圣人的受是正受,凡夫的受是非正受!凡夫有重重的苦受、乐受、喜受、忧受和舍受,无非是这五个受而已!凡夫,苦也好、乐也好、喜也好、忧也好或者是舍也好,从源头上来说,都是非正受。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让他入正受,入正受的背后是让他的认知提升,生命的境界提升。他的生命境界提升了,认知提升了,他就可以开始去悟正受。如果他没有正受,他的心理就会继续遵循后面的心理运作规律。什么运作规律呢?“受、想、行、识”的轮回。“受”后面就是“想”,这个所谓的想就是进行对“我”是否有利的价值判断:判断眼前这件事情对我好还是不好,有利还是无利。

然后就有行蕴。有了价值判断以后,我更进一步要计划。计划怎么去做?心里面就有了取和舍:怎么取?怎么舍?这个就是行蕴。

识蕴其实就是一个总体,一切的精神活动都从识蕴而起又都归在识蕴当中。所以,要真正能够帮助他的是帮助他建立正受,不是说:“噢,你的企业要想成功,你就必须要付出代价,你就必须要忍受这种苦受。”这是还没有走出轮回,对吗?

曾伟教授:那么,这种心理格局究竟怎么样才能够把它做大呢?

大愿法师:你认为呢?

曾伟教授:我认为首先应该从家庭契入,因为企业家确实是创造价值最大、承担压力最大的群体之一。但我也发现随着企业不断做大,随着老板财富的增加,一方面,他跟亲人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他对这种亲情有些抗拒,因为他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多,亲情在他心里的份量可能也越来越轻。很多社会关系其实也都是逢场作戏的表面关系,这样,他跟社会的关系本质上也越来越淡。

随着他的财富增加、地位提升,他越来越孤独了。就像一个皇帝,君王的思想越来越重了。在古代,每一个君王都自诩为寡人,“寡”是什么意思呢?“寡”就是孤单,这个人的内心越来越孤单。

所以我想,你要帮他改善他与员工的关系、与客户的关系,甚至与社会的其他关系,首先要让他回归家庭,回归亲情,让他打消孤单感,让他觉得这种寡人思想、寡人意识、寡人的感受是不正常的。就像师父讲的,那不是正受。

大愿法师:对。

曾伟教授:哪怕是乐,也是一个错觉,比如在外面花天酒地,都是非正受,只有回归亲情才能回归“正受”。

大愿法师:非常赞叹你能很敏锐地把握到一个实操层面的契入点。

事实上,如果我们面对企业家的心理需求,只是单单从员工管理、企业内部去找方法,那是很吃力的。我们应该从家庭层面契入,让他的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等更和谐。从这个层面契入的话,能让他的心理更健康、更快乐。当他开始用一种很健康、很快乐的心态来看问题的时候,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很多问题并不是真的有问题,而是他的心态有问题。所以,家庭是一个非常好的契入点,这是人的天性。正受就是顺应天性而不造作,不去人为地制造出一个什么情境,而是认识到它本来就存在,而且日常一直都需要面对的。顺乎天性是很重要的,父子之间一定有一种天性的亲情在,父慈子孝嘛。“父慈子孝”就是正受,父子关系出问题是因为其中有人离开了正受。父亲呢,他一定要做出一个很威严、说一不二的样子出来,就没有体现父慈。儿子呢,他有了自己的主见,接受了教育,觉得父亲就是个土老帽,就不听他的,这时候就已经是非正受了。所以事实上都已经脱离了天性,已经扭曲了天性。

曾伟教授:就是偏离了天伦。

大愿法师:对,偏离了天伦,偏离了天伦之乐,偏离了天性上的这种能量的链接。一偏离,你自己内心就很空虚,很脆弱,就没有力量了,因为能量的链接断掉了。没有能量的时候,人一定是色厉内荏,一定会刻意装出很霸道的样子,很多霸道的人其实内在是很空虚、很虚弱的。

所以当一个人的外在很柔弱的时候,往往内心是很强大的,这跟他的亲情、天性有关系,跟他的天伦之乐有关系。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源头上、从本源上来帮助人就对了。

这种基于天性的东西再拓展开来,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的社会责任感,他的慈善的心,就会自然而然地扩展开来,这是由天伦之乐自然拓展出去的。

曾伟教授:否则就是一种“霸气”,一种征服欲。

大愿法师:对,很多人是基于一种征服欲,而不是真正基于天性拓展开来的。所以,从企业管理来说的话,交易不如交心。

曾伟教授:交易不如交心。

大愿法师:对,我们做企业本质上就是做交易,我生产产品卖出去,人家给钱,这不就是交易吗?

交易不如交心,外求不如内求。当我们真正交心的时候,无论是生意伙伴也好,企业跟顾客也好,老板跟员工也好,大家都不是交易的心态,而是一种交心的心态。交心的立足点在哪里?一定在家庭。在家庭中,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夫妻之间能够交心,在外才会交心,这就回到原点上是“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如果在家里面都不是孝子,你说他在外面忠心耿耿,一点可能都没有。所以,我们仍然要回到这个原点上,他的落脚点一定就落在天伦之乐上,亲情上。如果在亲情上,能够享受正受,能够享受天伦之乐,而且有巨大的满足感、喜悦心,然后他自然延展开来,他在做生意、办企业的时候,既有交易更有交心,而且交心以后,大家互相信任了,信任累积下来变成信赖,这就对了。

交心的时候我们呈现的是什么?是真诚,相遇是缘分,相交靠真诚。如果没有真诚,就越走越远,渐行渐远;如果以诚相待,有真诚心,渐渐地这个人就会走到我心里去。

曾伟教授:拓展生命格局,提高生命境界,家庭和亲情的确是一个契入点和立足点,这相当于脚站立的“地”。那么有地要有天,天地之间,万物才生。请问师父,“天”在哪里呢?

大愿法师:首先我们看一看企业家创业的出发点是什么。

一开始的时候,他办企业肯定先从自己的需求开始:我要改变我目前的这种状态,改变物质很贫乏的状态。

但是,随着他做大以后,他的格局会逐渐拓展开来。事实上,他会把自己的需求跟社会大众的需求逐渐统一起来,统一之后,就能够顺应大众的心理需求。

如此,当然他就能做大、做强、做广。本质上来说,这应该是由一个“小我”拓展到一个“大我”的过程。

但是仅此还是不够的。当我们拓展到“大我”的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妄自尊大,容易贡高我慢,最后导致失败,从高处跌倒。这个时候其实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们需要的是更进一步要知道“无我”。

要证得“无我”,他就一定会有一个对企业发展本质的、更深刻的、更透彻的认识,对于缘起性空有一个更深的体悟,才能够真正地契入“无我”状态。

很多企业家,尤其是优秀的、卓越的企业家,比如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等,都是以“无我利他”为经营模式的,所以“无我利他”,这个生命格局才可以拓展,“无我利他”才是生命格局的“天”。

如果真正能够这样去做,能够这样去思维,能够这样去实践的话,事实上,他的行为就是普贤行!看起来他在做企业,但是其实他是以菩萨的心来现一个凡夫的相,现一个企业家的相,而他的一切行为本质上都是普贤菩萨的修行方法。

普贤行怎么去成就呢?普贤菩萨的修行怎么在企业之中去成就?我们要能够把企业做道场,把工作当修行法门。

我们在经营企业的时候,第一,我要帮助众生解决困惑,这是什么?这是文殊菩萨。

众生有种种需求,有求不得苦,我要寻声救苦,我要听到众生的苦难。这是什么?这是观音菩萨。如果一个新产品推出来以后,它能够改变大家的生活方式,让大家的沟通更便捷,生活更自在,幸福指数更高,不再那么辛苦,那么事实上,这就是观音菩萨。

然后让大家每个人有更高的愿景,生命境界一直有一个提升的空间,这就是普贤菩萨。

所以,一个企业家做到生命的大格局,人生大境界的时候,他其实已经超越了“小我”,而且不仅仅是停留在“大我”这个层面,他一定是在“无我利他”的层面。他的一切所言、所行、所思、所想和所做,其实都是真实地在利益社会大众。这个时候,他既不图钱也不图名,这些都不用求,自然就跟着来了,这就是吸引力。生命绽放芬芳了,财富、名利的“蝴蝶”全部都会自己飞过来,一切其实就在其中。

曾伟教授:就像这朵花,它不用考虑怎么吸引蝴蝶,它自己绽放了,蝴蝶就来了。

大愿法师:对,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人生拥有大格局,一定是因为更透彻地看到了人性的本质。

曾伟教授:师父的意思是:心理格局、生命格局都不是设计规划出来的,其实是我们潜在的一种生命力,是人本身就具备的,就像六祖慧能讲的,“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我们需要体会和注意的是,在这种生命力绽放的过程当中,它会伴随着很多困惑、很多烦恼、很多欲望。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人就过不去了,有些人就止住步伐了,有些人就怀疑了,有些人就彷徨了,然后他本身的生命力就受到约束、受到压抑了,最后他的心理格局就变小了。本质上是“自我”阻碍了生命力的释放,所以“无我”才能让生命力释放出来,让生命的格局像“天”一样广阔。

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有各种“受”,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受”,不是人为造作出来的。那么你保持“正受”,你的内心和你的企业就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受”越来越大,你的企业会大,你的心理格局也会大!这就是师父经常讲的“红尘禅心”吧!

大愿法师:对!

曾伟教授: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的心是处在一种禅的状态,我的理解对吗?

大愿法师:非常好!很有智慧!

第二章 管理与禅的“幸福一笑”

1 怎样让有钱人幸福起来

曾伟教授:我接触过很多老板,发现一个问题,他们有了钱以后,幸福指数不升反降。准确地说,钱从无到有的时候,幸福感是上升的;但等钱赚到了一定程度,幸福感就开始不升反降了。有钱不幸福是我从周围很多客户身上看到的现象。比如我有一个客户,生意做得还挺不错的,但是一次到澳门赌博就损失了20亿元,他为什么非要拿几十亿元去寻求刺激呢?说明他内心非常不安。如果他内心很平静,他犯得着去赌博吗?他去的时候一定是被一股力量驱使着的,而且这股力量不是赚钱,因为他在世俗间赚的钱已经足够多了,驱使他去的是一股让他不能安心、不得宁静的力量,这股力量是什么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从他20亿元的损失中我看到了他平时内心的状态。我的客户里面通宵达旦打牌、玩乐的人不在少数,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有心思去管企业呢?他们的企业当然就管得越来越差。

我想请大愿师父开示:怎么样让有钱人摆脱痛苦?

大愿法师:我非常赞叹曾伟教授的敏锐,其实刚刚所说的问题非常具体,与大家都息息相关,也非常实在。怎么样让有钱人不再痛苦,或者说我们有了物质财富以后,精神财富怎么样能够同步增长,我想针对这个具体问题表述两点。

每个人都有两种需求,一种是匮乏性需求,一种是成长性需求。就像我们种树要先挖坑一样,挖完坑还要填土,还要浇水,树才会成长。成长性需求就是,我们挖好一个树坑以后,还需要有一棵树苗,这棵树苗就是成长性需求,而坑就是匮乏性需求,每个人都有这两种需求。比如我们有一个物质的肉身,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东西,这是肉身生命的基本需求,是匮乏性需求。在物质需求上面的金钱也是如此,金钱就跟水一样,我渴的时候希望能够喝上一口,但如果我一味的只是希望水多,最后多了会把我淹没。

匮乏性需求不是越多越好,就像坑不是挖得越大越深就越好,饿了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好,匮乏性需求从它的本质上来讲是有一个临界点的。

如果只有匮乏性需求,或者我们的焦点只是看到匮乏性需求,累积到一定程度我们就会茫茫然,就会像教授刚才所讲的那样,一定内心会很苦闷,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一个赚钱的工具,变成了一个维系公司运转、承担责任的工具。

但事实上,他内在的成长性需求没有激发出来。成长性需求事实上就是指我们内在生命觉醒,我们的精神活得自由,我们的内在的幸福指数提升,内心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德国的哲学家康德写的“三大批判”就提出过这种问题:如果我们只是满足肉体,而肉体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活下去,这是匮乏性需求;但是人之所以为人,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更体现在成长性需求这个层面,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怎样能够让已经初步实现了财富自由的人摆脱痛苦呢?除了有工具价值之外,我们还需要有理性价值、生命价值;除了一些管理的技术工具之外,我们仍然还需要有“如何让我们的精神生命成长”这类生命觉醒的需求。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一种解脱之道。

曾伟教授:请师父对生命觉醒做进一步的开示。

大愿法师:好,就“生命觉醒”这个话题,我们首先要知道每个人其实都有五种生命。从存在主义这个哲学范畴来看的话,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五种存在,同时具足五种存在。关注这五种存在,我们就会越来越觉得我们完整地活着,并且因此而活得很快乐。

第一种就是指我们的个体外在。比如个体有肉体,我们在管理企业、工作时都有一定的言行举止,这都是大家看到的个体外在,也就是我们的肉体生命和我们创造物质的生产和劳动。

第二种就是个体内在,个体内在其实就是指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的感受,由感受而生起的情绪、价值判断,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怎样趋吉避凶的选择。我的思考、我的思想这一切其实都是属于个体内在,就是我的精神生命。

第一种就是物质生命,第二种就是精神生命。

第三种是一定有一个集体外在,我们在社会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社会关系和社会生命,如果从外在来说,它属于社会的法律建设、制度建设层面。

第四种是集体内在,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定的文化土壤中,然后这个民族的文化土壤让我们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伦理观,这就是我们的伦理生活,或者说道德生命。

第五种是灵性生命。除了物质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和伦理道德生命之外,笼罩这一切的源动力,就是我们生命的活力,就是我们生命力的根源,也就是我们的灵性生命。

其实每个人都离不开物质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伦理道德生命和灵性生命这五个层面的生命。

我们怎样去实现生命的觉醒呢?我们灵性生命的觉醒不是离开前四种生命之外的单独一种生命,而是将“禅的智慧”灌注到四种生命之中,才开始觉醒,这个时候我们称之为“生命的觉醒”。

曾伟教授:师父讲的话,我觉得有几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我想我们每个世俗间的人都应该知道生命的几个层面,从个体到集体,再从集体到灵性。到灵性就是无相,超越了,所以师父刚才说它是渗透在前面四种生命里。

当我们遇到痛苦的时候,首先要理解的就是,痛苦来源于我们自己对生命做了一种狭隘的理解,把生命理解成个体的,把生命当成个体的存在,甚至很多人更把它理解成物质的存在,这是痛苦的根,这是师父一个非常重要的开示。

其实我们追逐财富,拼命赚钱,并且对赚了钱以后的痛苦不能接受,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对生命的这种理解。你把生命理解成个体的,就觉得自己已经拥有得够多;你把生命理解成物质的,就觉得自己的钱已经够多,你的生命就应该十分强大了,你就应该幸福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为什么会这样呢?大愿师父讲过一个例子,就是当一个地方的城镇化以房地产开发为标志的时候,它并不代表它的文明程度、发达程度。只有当它的产业很发达的时候,才代表着它的发达程度。因为住在高楼大厦里的人,彼此几乎没有关系,社会关系都趋于零了,社会生命从何谈起?它只是把一个一个的个体生命一格一格地放了进去而已,不能叫集体,只是一群拼凑的个体,还是个体。所以,他们的社会生命等于零,文明程度等于零。

由此,我们要想一想,当我们赚了钱、企业做得很大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关系处在什么状态?坦率地说,所有老板的痛苦,所有有钱人的痛苦,都是来源于社会关系给我们造成的压迫。

要么有的企业做大了,但是客户天天投诉,这种社会关系肯定很糟糕;要么你的供应商因为你的价格压力或者他们自身的管理问题,造成给你的物料不准时、来料不合格,这不又是一种糟糕的社会关系;要么你的企业可能很大,但是几百名员工都跟你对立,几百个人都巴不得你的企业破产,那你肯定感觉身处地狱。

说来说去,我们为什么有钱不幸福,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社会关系是我们的生命,不知道这种“社会生命”的存在,我们以为生命就是个体的事。

我觉得,师父最重要的开示就是告诉我们,不管我们有多少钱,我们的苦来源于我们的社会关系,我们的解决之道也只能从这里开始。什么时候把你的社会关系理顺了,什么时候你跟你的客户之间、你跟你的供应商之间、你跟你的员工之间、你跟你的家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你才可能让你的个体生命上升到社会生命。

大愿法师:对。

曾伟教授:把大家的生命当成一个整体对待,我的生命不当成单独存在,需要一群人共同存在。一群人共同存在,我的生命才存在,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觉醒。为什么叫觉醒?觉醒的意思是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只是你始终没看到,你看到了,它只是本来如此,法尔如是。师父,是不是这个意思?

大愿法师:对,是。

曾伟教授:并不是让你去寻找一个集体生命,去寻找一个社会生命,去人为地链接一个社会生命。不是说,我们本来没关系,听了师父的话以后,把周围的人手拉起来,构成一个生命,而是我们的手本来就是抓着的,只不过你没看到而已,以为没抓着,所以就忽视了。结果导致你周围的人,左边给你一下,右边给你一下,你就很痛苦了,是不是?

大愿法师:嗯,对。

曾伟教授:所以,只是我们没有看到,但这不代表它不存在,这只意味着我们这种心的觉知力有很大一片盲区而已。其实,这种群体生命、集体生命、社会生命是一直存在的,师父说的觉醒就是这个意思,生命它本来就是这样的,你要去意识到它,要去看到它。

大愿法师:好。

曾伟教授:我想再用师父的开示来解析一个现象,就是“战略规划”。我曾经有一个客户很有意思,他在没有找我们做咨询之前,找过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管理学教授帮他做了一个“战略咨询”,花了一百多万元,得到了五本战略方案。但实际上,等到我们进入的时候,他的企业已经比较糟糕了。他请管理学教授做战略咨询的时候,他的企业年营业额只有一亿多元,他找到我们的时候,企业年营业额有两亿多元,但对我们说:“我企业年营业额有八千万元的时候,我能挣三千万元;企业年营业额有一亿多元的时候,我能挣两千万元;我现在企业年营业额有两亿多元了,还亏五十万元!”

大愿法师:赢利能力越来越差了。

曾伟教授:为什么我们的很多战略实现不了?为什么我们的很多目标实现不了?

我们其实要深刻领悟师父的话,师父说你首先不要把它当成“我想做多大”,因为问题出在“我”字上,如果你的“我”还在起作用,还在起执着,你定多大的目标都没用。

当你的生命意识还只是局限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当你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单独生命的时候,你不觉得自己是一群人生命当中的一个细胞,还意识不到一个整体生命的存在。如果我们没有这种意识,目标定得越高,栽得越惨。不要在目标上突破,而要在“我”这个字上突破。你首先要知道,做五亿元需要多少人?你的目标为一亿元,可能你只需要三百人,目标为五亿元,可能就要两千人!与两千人相处的方式跟与三百人相处的方式可能根本就不一样,你想好了怎么跟这两千人相处了吗?怎么把这两千人打造成一个生命一样了吗?你的年销售额能实现一亿元,说明你跟这三百人已经成为一体了,不然你就实现不了或者企业维持不下去。你能做到,而且能维持下去,至少证明你跟这三百人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生命体,这个集体生命就已经出现了,这个社会生命就出现了,只不过规模还比较小。你要做到五亿元的时候,就意味着你要跟两千人构成一个集体生命,跟两千人构成一个社会生命。你想好了没有?你不要只知道有五亿元的目标。你跟周围人的关系打算怎么设计?制度怎么设计?道德层面该怎么设计?企业文化怎么设计?我觉得这一切想好了,而且身体力行地去做了,并且做好了吃很多苦的准备了,那么,你可以朝那五亿元去准备行动了。否则,我认为最好别去想这件事。

其实,就实际而言,企业战略目标不仅仅是一个营业额的目标,更是企业家道德上、人格上的目标。如果用师父的话来讲,就是一个企业家的社会生命的成长目标。

大愿法师:呵呵,对!2 在“为善去恶”中修行——企业如何凝聚员工的心

某企业张总:我们这家企业近年来人员非常不稳定:一是高管流动性大,二是员工两极分化。少数员工做了十几年,大部分员工都做了不到一两年就走了,中间三五年、五六年、七八年的非常少。

员工离职以后,大多数人都对企业和老板有怨气,甚至是憎恨。而我们董事长也觉得自己不值,他认为自己待员工不错,但员工不领情,为此他很痛苦。

大愿法师:员工为什么会产生怨气和憎恨呢?

某企业张总:他们觉得老板不守信用,不兑现承诺,特别是最后的绩效奖金往往拿不到。但老板也有他的理由,他认为走的这些人本身业绩就没做好,凭什么拿绩效奖,而员工认为自己该拿。总之,互相指责对方,都很痛苦,请师父开示。

大愿法师:这是一个非常现实、我们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那么,怎样让我们的企业能够凝聚每一个人的心呢,并且越来越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呢?我想我们稍微展开一点说,还是说到企业的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问题。

知识使人复杂,智慧使人简单。企业的道德建设也好,我们个人的道德建设也好,其实是围绕两个问题来开展的:

第一个是善与恶的问题。怎样能够扬善去恶,解决善与恶的矛盾,这是道德由此开展的一个基本问题。

第二个是义与利的关系。其实也就是谁轻谁重的问题。一切的道德建设一定会围绕这两个问题来展开。

在这里我们重点说一说善与恶的问题。

王阳明的“四句教”是教我们怎样判断善恶,教我们怎样去做的一个根本之道,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我们心的本体是没有善和恶的对立的,是一个绝待圆融的境界,无善无恶的,是超越了善恶相对的那种大善、至善,生命“止于至善”,一种至善的境界,那就是我们生命的根源,生命的本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我们念头一动,这就是善恶的源头了。所以,我们真正要判断善与恶,要看我们最初这一念心,我们的动机,我们的起心动念最初这一念是什么,这样才对。念头一动,善恶就显现出来了。“知善知恶是良知”,我们有一个念头,这个念头的背后是什么?念头的背后还有一个知道这个念头是善还是恶的东西,这就是良知。

佛教说,这就是“正念和正知”,我们要一直让自己保持正念,然后能够知道自己到底是正念还是邪念。这个背后的东西是正知,王阳明把它叫良知。我们内在的东西自动自发地显现出来,自己就知道是正还是邪,这就是我们的良心啊,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努力地为善去恶,这就是格物的境界了,就能形成判断善与恶的标准了。所以,我们首先还应该有一个为善去恶的过程,才能形成判断对错的客观标准,不然往往会从主观的好恶出发,就容易产生问题。

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员工还是企业家,都应该从“为善去恶是格物”出发,围绕“四句教”,从照亮自己的内心开始,而不是一味地去凭借某一种标准,然后互相指责、互相批评。当我们企业家和员工之间为了利益关系互相争斗、互相批评、互相指责,都越说越有道理的时候,这也就是这家企业、这个活的生命体互相伤害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企业开始衰落的时候了。不管这家企业外在业务看起来多么蒸蒸日上,不管你赚多少钱,不管看起来你创造的财富有多大,如果内在有这些根本的不和谐问题,事实上这就是一个衰败的迹象了。

我们围绕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一直去格物,一直在“为善去恶”的时候,大家就融合了,人的心就凝聚起来了。

曾伟教授:这里我想结合师父的开示谈点我的感受。首先我想说任何一个老板都一定要明白一件事,就是你创业时期形成的很多观念,到你有成就以后,一定得改。你原来认为是对的,到后面你执着它肯定是错的。

大愿法师:对。

曾伟教授:这就是王阳明的那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首先你的本体的心是没有善恶的,其实也就是无对无错。

你创业时认为是对的东西,你要告诉自己未必就一直对,要懂得放下。我们的企业家创业几乎都是从自我出发,都是因为自私的驱动,但是自私是为了战胜自卑。当你自卑的时候你需要自私,为什么?你首先得给自己鼓起勇气。自私是一味药,药拿来干吗?治病。治什么病?治你自卑的病。但是你不能病好了,还天天吃药,你成就了,成功了,意味着你通过“自私”已经治好了自己“自卑”的病,那么“自私”这味药,就像佛陀说的,像竹筏子一样,过了河不要还背着走了,得把它放下。

大愿法师:对。

曾伟教授:但是很多老板认为,我就是要替自己考虑,我不替自己考虑,怎么会有今天?他就不知道,一切都是因时因地的,我想王阳明先生讲的“无善无恶心之体”应该有这层意思在里头。

大愿法师:对。

曾伟教授:企业家创业时候形成的一些价值观,其核心是什么?是“计较”。创业是要计较的,时时刻刻要计较,创业时期的企业家毫无疑问都是计较的高手,一分钱绝对能当一百元用。所以每一个创业者讲起自己的历史,那都是一部苦难史,都是一部一分钱掰开来用的历史。

但是从此以后,他就会认为,计较是对的,不计较自己哪有今天?可是你错了。当你成功以后,你的自私、你的计较就成了一个天大的障碍。我们跟员工发生矛盾,就是因为我们在算账,“我给了你那么多,你给了我什么?你没给我什么,我还是给了你”。而员工又有他的一套算法。你不知道的是,因为两个人用的公式不同,所以结果出问题了!

大愿法师:对,很正确!

曾伟教授:你说一斤米和三杯水哪个多?没法回答,他算重量,你算体积,怎么比较?两个人就使劲地在计较,最后两败俱伤。

这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因为双方都抱着计较的心、自私的心,有了这样的意念,不管怎样都不可能有好结果!自私和计较的念头就已经决定了两败俱伤的结果,因为“恶”已经潜藏在自私和计较的念头中了,至于双方的说法都只是借口而已。这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的本意,意思是念头一动,恶就已经发生了,恶的结果也就注定了,其他都只是过程。

所以,这年头强者假若要跟弱者算账,那强者就必须准备吃亏,而且还必须主动吃亏,你没有必要等别人找你然后再吃亏。

大愿法师:对。

曾伟教授:为什么?这是公理,强者不吃亏,弱者还吃亏,上帝都不公平了。所以,企业做大以后,你就要知道,现在不是计较的时候了,现在是怎么让别人跟着你的时候了。怎么跟着你?我们通俗地讲就是吃亏。这个观念要转过来,不要去算账了,不要计较了。你要关注的是多少人信你,多少人被你调动了,多少人跟你走。这个时候不是计较算账的问题,而是要看到你周围有多少人跟着你整天热火朝天地在干。

准备吃亏就是“为善去恶是格物”,格什么物呢?格内心的自私和计较,只有把这个“恶”格掉,才能得到大家的追随和认同。因为“知善知恶是良知”,大家都是有良知的,他们一定会追随一个去恶为善的人,谁会主动去追一个对自己很恶的人呢?

大愿法师:对,非常正确。

曾伟教授:好,下面请姚总分享一下他的感受。

姚总:我想用我自己十年前的一段工作经历给刚刚这位张总一点参考。大概十二年前我做过一份工作,月收入三千元多一点点,后来我换了份工作,工资从三千元直接到三万元。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我那两段工作经历,我会觉得我对三千元工作的那个集体、那个公司和那个公司老板的认同要远远高于后来那家公司的认同。原因是什么呢?刚刚大家在讲的时候,我就坐下面想,可能来自给我三千元的那个老板的人格魅力对我的感召更大。我没有判断说哪个人好,哪个人不好。为什么呢?因为我月收入三千元的时候,实际上是这个老板人生的低谷,在他最困难、艰苦的阶段,我可以看到他的需要,我能看到他在抗拒压力下所表现出来的从容;后来的那家公司实际上处于一个事业的高峰期,在那个高峰阶段,我看到的是那个老板的保守、谨慎,不愿意再往前进一步的放大。所以我觉得,大家是不是在同一个频道,恐怕也非常重要。

我想说的是,企业的中层有流动很正常,因为不可能所有人都跟你是同一个频道的人,那你可以让不是同一个频道的人走,强留他没有意义。但如果在这个圈子,你找不到跟你同一个频道的人,那么一定是你这个老板的频道有问题,肯定要从加强自身个人的修养入手了。我认为曾教授讲的不同公式和不同的频道是同一个意思。

曾伟教授:我觉得师父在开示时,反复在讲一件事情,就是先把你的心放大,你的事业才能做大。“为善去恶是格物”才能回归到“无善无恶心之体”,无善无恶的心才是一个广大的心,全频道的心。

有善有恶的心就不可能是全频道了,因为所谓“善”的,就像刚才姚总讲的,是频道跟你对得上的,所谓“恶”的就是频道跟你对不上的,而根本还在于你自身的频道有个固有频率,实际上是在进行筛选。怎么样才能做到让所有的频道都能跟自己相应,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大愿师父有频道吗?师父是全频道,无论社会精英还是市井老太,跟师父打交道都是收获巨大,而师父也一样欢喜,师父跟谁都相应。你有频道当然就只跟和自己频道相应的人在一起,你是全频道当然跟谁都可以,做企业家做来做去就是做全频道啊。

所以,我们之所以觉得有频道存在,是因为我们自身的频道不够。通过“为善去恶是格物”把自己修成一个全频道的人,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与人相应的问题了,就解决了留人的问题了。“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是儒家最基本的观念,实际上就是把你内心的杂念一点点去掉,最后你就是全频道。你是全频道的原因就是空,没有任何杂念的空,所以“空”是什么,是能与任何人相应的全频道。

大愿法师:我非常赞同曾教授刚刚所说的。教授非常有智慧,而且非常通透,把所有这些就归纳为全频道,非常有原创性,非常精辟;只有真正理解透了以后,才能这样来表述。这是一个非常圆满、非常有智慧的开示。3 “体道而行”才能基业长青——企业是“长大”还是“做大”

某企业李总:我的企业这几年发展很快,由一个厂发展成了三个厂,但我的内心一直很恐惧,压力很大,企业内员工的压力也很大,我的问题是:企业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愿法师:我们怎样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呢?

正如大家周知的,“千年的寺院常有,百年的企业难得”,原因是,我们如果只是在满足大众的物质需求,或停留在产品这个层面,这是不够的。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产品当然要有,但是,产品应该被赋予越来越大的价值。产品除了能够彰显实体的使用功能、使用价值之外,还应该越来越多地承载精神价值和体验价值,让大家在其中有越来越深刻的体验。

什么是品牌?什么是名牌?无非是大家通过用这个产品,都有了很深刻的体验,对这个产品从内心感到很赞叹,觉得激发了自己内心里某一种曾经印象很深刻的情感,唤醒了,激发了,所以对这个产品、这个品牌就有了一种信赖。因此,也提高了用户对产品的忠诚度,其对企业的忠诚度当然也就同步提升了。我讲一个例子。我们这些禅师到了寺院,为了求开悟,不管师父怎么折磨他,怎么打他,他都不走,但是顾客你稍微怠慢他,他就走了。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学禅的人有最深刻、最内核的需求——生命解脱的需求、生命觉醒的需求被激活了,而不是一个产品的需求,这才是关键。

应该把握人最内核、最深刻、最本质、最核心的需求,那就是每个人心灵的体验,每个人内在的情感共鸣。

我们可以这样说,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现在的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我们举个最小的例子来说吧。比如,你的儿子要过7岁生日,如果在农业经济时代怎么办?你会让你夫人把家里的鸡蛋、面粉全部拿出来,可能要不了10元就把蛋糕做出来了。自己亲力亲为。这是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是,我可以去商店买一些面粉、鸡蛋全都配好了的蛋糕粉,拿回来放到烤箱去烤就行了,这可能要花十几元。服务经济时代,我连烤的环节都省了,直接到蛋糕店去买盒一百多元的蛋糕就可以庆祝生日了。我们什么都不用干,人家一切都做好了,蛋糕烘烤好了,上面的蜡烛弄好了,连“祝你生日快乐”也写好了,甚至还有一张贺卡。更进一步就是体验经济时代,我也不用专门去买蛋糕,我更注重的是让我儿子开心,有次体验。所以我委托专业的礼仪公司帮我把整个活动都策划好,包括买蛋糕、布置氛围、放音乐等,总而言之,就是开一个生日party。我总共花三百元,让我儿子有一个非常深刻的生日体验,在这种氛围之中,我、我的妻子、我的儿子和他的一些同学都很开心。

由不到10元到十几元,到一百多元,再到三百元,有没有发现我们越来越关注的是什么?开始的时候,最大的价值在蛋糕,这是在农业经济时代;然后渐渐的不只有蛋糕的存在,也包括了一些其他的附加值;到服务经济、体验经济的时候,服务是最主要的增值部分,那三百元钱里服务占的份量很大,而蛋糕的价值反而越来越小,它的好处是让当时参加的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很美好的体验。

所以,我想所有行业都有这条必由之路。我们要由关注产品提升到关注人,让大家在一种都能够引起共鸣的文化氛围之中,给每一个人都留下一个印象非常深刻的价值体验、文化体验。要由关注人,更进一步提升到以心为本,关注他内心的感受,他内心的共鸣,他内心的价值观,他内心的幸福感,他内心的愉悦和快乐。有没有看到,这是一条一直向内走的路:经济向外扩张,需求向内延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照亮人的内心,越来越向内,越来越照亮内心,从这里才能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路。这是我要表达的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怎样让员工有越来越强的凝聚力呢?关注员工的内心体验也是关键。提高员工凝聚力最本质的途径是什么?就是让员工在制造企业产品、满足顾客需求、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有一个美好的体验,也就是顾客获得价值体验的过程是员工智慧显现的过程。大家都获得了美好的价值体验,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完整的价值。我们这个产品就牵动了整个法界,我这么一个产品就把整个法界都激活了,这样就对了。这就是佛教里面佛的境界,“华藏世界,重重无尽”。我想这也是一切企业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第三点,现在企业一定不能单单注重企业的规模,也不能够只注重产品生产的数量,规模和数量都会增加人的压力。任何事情需要有一个适度,产品也好,企业发展的规模也好。

企业当然要实现规模化,但是不能为规模而规模。当你为规模而规模的时候,一旦市场变化,你就死定了,就卡住了。我们不可以单纯地为了眼下看起来好像有很多的订单,就一味地只顾膨胀、膨胀、膨胀,而企业的组织架构没有同步调整,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企业文化没有及时转型等,都会让快速膨胀的企业快速破灭。在这样的状况下,你的恐惧感和压力当然就大了,总之,我认为企业的发展还是应该“体道而行”。

曾伟教授:师父讲的重点我想是要我们所有的企业家,做任何事情,特别是做企业,要思考一个问题:你是做大还是长大?李总,你现在担心你的孩子明天无缘无故会出什么问题吗?你不可能担心。但是你会担心你的企业明天无缘无故又有问题了,是不是?

某企业李总:是。

曾伟教授:区别就出来了,你为什么不担心你的孩子,他是在长啊。你只要给他吃的,让他睡,没问题,他会长大的,他是因缘具足的,这就是师父讲话的核心。师父讲了那么多就是告诉我们,当你因缘具足的时候一切就都是完美的,一切就都是自然而然的,你就没有恐惧了。

大愿法师:非常睿智,非常好,确实就是这样,企业要长大,不是要做大,非常精辟。

曾伟教授:所以,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因缘具足的,当因缘具足的时候,他是在成长,在长大,你挡都挡不住。你说你给孩子买明年的衣服,你能买跟今年一模一样的吗?你可能会买,你太太不会买。她知道要长的。假如我们做企业都有这种感觉,觉得这家企业明年一定会长大,挡都挡不住,那就太好了。事实上是这样吗?根本不是,因为我们的企业都是做大的,而不是长大的。

我们为什么有恐惧感?恐惧感就来源于你知道你努力也好,吃苦也好,大家跟着你一起卖命也好,企业是发展了,但我们是因缘不足的,是做大而不是长大的。

什么叫长大呢?比如,你的团队很不错,每个人的状态挺不错,每个人的能力也挺不错,整个机制也很不错,当你各个方面都不错的时候,它就自然而然地在成长了。这样你就不用担心了,就跟买衣服一样,你明年肯定会买更大的衣服。你的恐惧来源于你知道你的因缘不具足。

大愿法师:对。

曾伟教授:因缘不具足,你怎么能随处做主?你就肯定是被动的。当年的史玉柱就是这样,巨人大厦本来只打算建三十几层,结果变成六十几层。往上建容易,往下就难了,为什么?地基得往下深打,珠海为沿海城市,地质结构特殊,整个投入很大,结果修到中间就建不下去了,资金链断裂。因缘不具足,你就不要想做主。最后我觉得史玉柱还是非常有气魄的,承担一切,也吸取了教训。后来营销保健品的时候,他就懂得因缘具足了。我们看史玉柱是怎么营销保健品的,他原来做脑黄金,后来做脑白金,只是把黄改成了白,表示他明白了、开悟了。开悟之后就不急了,他就在江阴的县城里带着他几个好伙伴,摸索产品的销售方式。在江阴县城里他自己一年内拜访了几百位各种各样的顾客,摸索怎么跟客户谈判。这种客户怎么谈,那种客户怎么谈,然后把一套说法、卖法总结出来,做得非常辛苦,但是做得很扎实,这样他公司的营销功底就很好了。他不是靠业务员而是靠他自己摸索出来的,然后他再去培训别人、训练团队,这就是懂得因缘具足以后的做法。现在他做大了,当然可以放手给别人了。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因缘不具足的情况下,第一,要想办法让因缘具足,不能操之过急。扩张的速度要适当控制,除非你的团队、你的人力资源跟得上。

第二,当因缘不具足的时候,强行扩张,能不能做到?在生意场上也出现过一些奇迹,也有出奇制胜的人能够让企业快速发展,但是你就要准备承受这一路的苦。因缘不具足,又吃不了苦,就别想了,没有这种路。

在发展的这一路过程中,你碰到任何挫折都要把它当作一个信号,提醒自己哪个地方要补。所有的痛苦都是信号,都是让你去弥补自己不足的信号,不论是你自身的不足,还是你的伙伴或团队的不足。我们经历任何一次苦的时候,我们都一定要知道:保持觉知。所有的信息都是告诉你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哪怕你遇到了巨大的失败,我也觉得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在提醒你补不足,不要陷在沮丧当中。师父经常讲保持觉知,保持平等心,我认为师父这两句话是我们在残缺的状态下,保持内心完满、一路前行的法宝。

大愿法师:对,没错,非常好。

事实上,每家企业都是一个活的生命体,都一直在生长,只不过有的长得好,有的长得差,因为企业这个生命体的背后是企业家的精神体在支撑。企业之所以兴旺,不单单在于生产线兴旺、产品进出繁忙,更重要的是整个企业都有一种生机勃勃的精神,这是最可贵的,而这一点是企业家的精神所决定的。

企业家的精神体或者说企业的精神体怎么制造呢?首先是信仰。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里面论述了资本主义的源头就在新教伦理上,所以,信仰不是一种虚的东西,它对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有巨大的作用,对提升与开启每个人的活力和创造力也有巨大的作用。

信仰无非是三种:第一种是宗教信仰,第二种是文化信仰,第三种是政治信仰。我们国家信仰各种宗教的人比例只有15%,不信仰的是85%。以前的文人士大夫是有文化信仰的,从源头上,孔子一生到处碰壁,但是他一直周游列国去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文化理念,依然去教化那些弟子,依然很有热情,为什么?因为他有信仰,他信仰自己的学说和文化,这其实就是一种文化信仰。同样,以前的文人士大夫是敬畏历史的,这也是文化信仰。普罗大众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他也有一种信仰在,有一种敬畏心在,这一切都来自文化信仰。

信仰是用来安心的,安心以后,我们可以通过戒和定来让自己的心变得有力量。

我们戒什么?首先是尊重规律,然后才会有自由,才不会恐惧,才会心胸坦荡,才有日月之明,每个念头都是光明的,不用有太多的功利计算,为什么?因为我们把握了内在的无形规律,知道它会怎么走,我就一点都不担心了。

定是什么?定就是当诱惑来的时候,我仍然如如不动,知道有所作为有所不为。有些东西看起来能有很多利润,但如果影响我的整体战略目标,影响我的清净心的时候,影响我的慎行的时候,我宁愿有所不为。一个人非常有定力,尤其在这么一个充满了诱惑的时代,能够做到如如不动,能够做到非常有定力,这是要有大智慧的。这种人的内心一定非常有力量,非常强大。

有了信仰我们就能安心,有了戒和定,我们的心就强大,企业自然就非常生机勃勃,生产力高,有力量。然后这样一直下去,有一天智慧开悟,在工作中的某一刹那内在的自性智慧就突然开启出来,这就是工作中的悟道呀!

比方说,我们企业家和员工在采购的时候能够开悟,我们在生产的时候能够开悟,我们在销售的时候能够开悟,我们在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开悟。

通过信仰让人安心,通过戒和定让心强大、有力量,通过工作让心觉醒,企业的精神体就是这样塑造的。

曾伟教授:非常感谢师父的开示。

第三章 管理与禅的“圆融一笑”

1 管理者的成佛之道就在管理禅

曾伟教授:请师父就“管理禅”给大家做一些开示。

大愿法师:首先我非常随喜并赞叹曾伟教授十多年来带领欧博团队通过在几百家企业的管理实践,将禅的智慧灌注到管理之中,而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这是东方的禅智慧融入管理学所达到的非常高的境界。企业家所做的是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所修的是人生的境界。

立足于东方文化的管理禅有六重境界:

第一重是立身境界,也是最基础的。达到立身境界的企业是健康企业,这种企业所运用的管理方法就是科学管理,注重外在的制度、流程等,这时的企业家属于创业者。

第二重境界是立信境界。达到这一境界时,企业从健康企业提升到名牌企业,企业步入了品牌管理。处于立身境界的企业遵从的是中国的法家之道,注重法治建设、制度建设;处于立信境界的企业遵从的是兵家之道,注重市场的开拓,能够开始打造品牌,并有一定的影响力。

第三重境界是立命境界。处于这个境界的企业用的是儒家之道,其管理方法是文化管理,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

达到第一重境界是勇者,达到第二重境界是智者,达到第三重境界是仁者。儒家经典《中庸》上说:“智者不惑,勇者无惧;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到了第三重境界,儒家所谓的三大德——仁、智、勇都具足了,这时企业家会更加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管理。

第四重境界是立德境界。处于这个境界的企业遵从的是墨家之道。墨子说“兼爱非攻,能够利及天下”,这时候的企业家可以说成了君子。

第五重境界是立道境界。从立身境界到立信境界,到儒家的立命境界,到墨家的立德境界,再到立道境界,处于这个境界的企业用的是道家之道:管理者能够把握宇宙天地运行的根本规律,对企业和人员进行管理。

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处于这一境界的管理者能够以无为而治的方法让企业成为优秀企业,迈向卓越企业。

第六重境界属于悟道境界。悟道境界所用的方法就是禅,管理禅就是悟道境界的管理者所用的方法。处于立道境界的管理者是贤者,处于悟道境界的管理者就是圣者、圣人了。

管理禅本质上是以禅作为管理的内在智慧底蕴,从佛家的角度来说,管理禅的本质就是明行足,是明足和行足。

上一次我和曾教授对话的时候,他送了我五本书。这五本书都是他最近出版的,我看了以后非常欢喜,非常赞叹。书里的案例非常实战,应该说达到了非常高的禅悟境界,大道至简。这几本书没有讲多么高深的理论,所展现的都是他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管理方法和智慧。

事实上,当企业发展陷入困境,遇到大麻烦时,企业家最大的烦恼就是一直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我留意到曾教授主张企业遇到大问题时,应该不断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并在这期间一直保持觉知,这种做法非常正确。的确,那些看起来很巨大的问题,当你一直觉知、一直分解,分解到越来越细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多大问题都是因为没有随时觉知小问题而慢慢累积起来的。当小问题累积成大问题时,它看起来就像个巨无霸,就变得让人很恐惧了。

觉知就是明,你一直保持觉知到“明足”的时候,你所拥有的佛的智慧就圆满了。

我们再讲一讲“行足”。

当我们在管理当中遇到具体的困难、阻碍的时候,当我们很希望有人能够帮助自己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其实我们真正要做的就是活在生命现场,活在管理现场。

如果你一直用大脑思考,问题可能会越想越复杂,而如果我们去实践、去行,到生产的第一线去注意、去了解、去看,踏踏实实地把管理的动作做细致,并且反复检查,反复稽核,问题往往会很容易解决。曾伟教授的书里讲到的很多案例,都证明了这一点,这就叫“行足”。

佛的十种尊号之一就是明行足,我讲的“明行足”就是从这里来的。管理禅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成佛之道——一直不断地保持觉知,时刻保持觉知,事实上你就能时刻做到明。当你明的时候,那就是佛的智德,你的智慧就圆满了;而你一直在实践,不仅把管理动作分解到每一天而且还分解到每一个小时甚至更小的单位,这就是行,当你行足的时候,那就是佛陀的福德圆满。

所以,从根本之道上来说,我认为管理禅可以归纳为佛的尊号之一——“明行足”。大家不要轻视“明”和“行”,这两个方法听起来好像很平淡,但大道至简,它们把管理的本质把握住了,而且禅的智慧也融在其中。

曾伟教授:师父对我们的管理禅有一种莫大的期许,以佛陀的名义给我们莫大的加持,欧博的管理禅在智慧、福德方面都是具足的。

管理很苦,因为管理有对立,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有对立就是苦。禅是没有对立的,禅是喜悦的,禅是圆满的。所以,管理问题最终要靠禅来达到升华,管理的苦要靠禅来解脱。

再次谢谢师父。2 “众缘和合”下学会慈悲——如何对待下属的背叛

某企业管理者:上个月大课曾伟教授跟我们讲了一个财务总监拿了企业两千万元公款去澳门赌博输掉了,然后老板炒了他鱿鱼,但结果这个企业也一落千丈的故事(详见第一章第一节)。听曾教授说大愿法师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曾教授把法师的分析称为人类的最高智慧。我想法师今天能否给我们展示一下这种最高智慧呢?

曾伟教授:我跟法师解释一下。我们第一次对话的时候,我提过一个财务总监拿企业两千万去澳门赌博的事。当时师父的开示我一直没跟大家说,师父今天方便的话跟大家开示开示。

大愿法师:那我们就请曾教授先给大家揭开谜底,讲完我再补充好吗?

曾伟教授:其实,并不是我卖关子,而是师父当时的话撞击了我,我感觉到的是心灵的震撼。但是这句话我如果原样告诉你,你能不能产生我那种感觉我很难说。我现在就把这句话告诉大家,请大家记住:众缘和合。“众缘和合”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我的理解有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慈悲心。世间的事都是无数个因缘构成的。在第一章提到的那位财务总监为什么会做出这种事,是他人品很坏,还是企业的制度不健全?都是又都不是。那究竟是多少个因缘导致的呢?无数。所以,人类在这么多因缘面前是无力的。那位老板,不放过财务总监,认为财务总监应该进监狱。他也不放过自己,整天在抱怨和憎恨中过日子,对谁都不信任,最后把自己也葬送了,企业也垮了。财务总监、营销总监走后,他企业的年产值从几亿元降到了几千万元。生意场上损失两千万元其实葬送不了他的企业,而且依他企业当时的发展,这两千万元也很容易赚回来。但是他对此事耿耿于怀,没有慈悲心,不懂得放过自己,放过别人,从此以后他对谁都不信任,团队立刻散架,他的企业也一落千丈。

有无数、无量的因缘存在,有那么多刹那生灭的因缘存在,这么多因缘在一起就是我们经常感觉到的无常。每个人在无常的面前都是渺小的,所以,我们所有人犯错都是有概率的,都是可能的。因此,不论是自己错了,还是别人错了,我们都要有慈悲心——放过自己,放过别人,因为这么多的因缘没有谁能够事先都知道。我们常人免不了要犯错。谁不会犯错?谁有那么强的觉知力?只有成佛的人,因为佛是“正遍知”。

你不是佛,所以你只能学会放手,学会接受。在接受中明白,在明白中放下,用平等心去担当,因为“众缘和合”。

在生活当中,在工作当中,我们一定要有慈悲心。佛家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意思是无缘无故你就得原谅别人,原谅别人不需要理由。就像这个老板,不原谅就意味着他的企业要蒙受更大损失。所以,当有人背叛你的时候,作为老板的你一定要记住:放过他,因为只有这样,你的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这没有道理可言。你不放过他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我是个老板,我天天跟这种事打交道。比如,你好不容易把一个人培养出来,他又背叛了你,有时还可能让你受经济损失。遇到这种事,我就笑笑而已——在“众缘和合”下学会慈悲。

第二,时刻保持觉知,活在当下。我们很难一下看透“众缘和合”,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觉知。上个月我去中山古镇,我正开着车,旁边的友人说:“看,起火了。”我一扭头,“嘭”一声,我的车撞上前面的车了。当时我不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又正值灯博会,路上车比较多,大家都开得慢,我想大家都把车开得这么慢,我扭下头能有什么问题?但等我再把头扭回来时,前面的车急刹车了,我就撞上去了,结果我负全责。开车的时候,我不知道我前面这辆车的前方还有辆农用车,这辆农用车就是一个“缘”;我也不知道我前面的司机因为他前面的农用车减速转弯就踩了急刹,这也是一个“缘”;而那个农用车要拐弯,这又是一个“缘”,这就是“众缘和合”。开车为什么要时刻保持觉知?因为随时会有各种“缘”出现,你只有保持觉知,才能提防那么多的“缘”,才能确保安全行驶。

第三,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你看到的“缘”只是几个而已。就像那个老板,他以为他对财务总监很好,他以为财务总监人品很好,财务总监以前从来没有拿过两千万元——他只看到这一点点“缘”,他没看到其他的“缘”:企业没有制度建设,没有账务审批程序,监管不严格……只靠看到的那几个“缘”做决定,就有侥幸心理。

所以,永远不要太自信,永远不要有侥幸心理,永远踏踏实实地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这其实就是恭敬心、敬畏心。所以“众缘和合”下的慈悲心、敬畏心和觉知心的培养和开显是人应对一切的根本,从这个意义上,我才说师父的开示是人类的最高智慧,因为他讲到了我们做人的根本。

大愿法师:我想曾教授讲的“最高智慧”这样的表述只是一种方便的说法。在人类二元对立的思维中,我们一听到最高就以为是高和低相对的那种“最高”。但是,真正的智慧是超越了高和低的。

如果你在知识层面你会觉得你学了很多管理,但还是难以应付浩瀚无穷的事情,可能会越学心里面越没把握。但如果你能把握一些本质性的东西、生命本源的智慧,你应该会越做越欢喜,越做越踏实,而且越来越能体会到体道而行,与道相应。这种遍满法界的博大心胸,能让你对每一件事情都能看到它真实的状态。其实我们做企业管理,本质上是要把管理的智慧跟生命的智慧融为一体,这是根本。3 自悟自度,让灵性生命获得成长——管理禅还有更新的内容吗

某企业管理者:我刚听过曾伟教授的管理禅这门课,我也明白管理禅就是要从自身去修,要能够管住自己的念头,这样才能够真正静下心去做事情。课程的要点归结起来就是做管理不要想太多,而是直接到现场去分析、解决问题,把问题细化,把小问题都处理好了就没有大问题了。

我想问,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方法,就按掌握的方法去做是不是就有效?如果有效,以后就可以不来听课,那么来听课的人是不是就会越来越少?因为课程一直都是围绕着“少想、多做,实践是解决问题的法宝”这些道理来进行的,如果我们下次来听课,还有没有更新的内容?

大愿法师:你问下次是不是还是讲同样的内容,其实这里面是有几个问题的。

第一,下次会一样吗?

下次的课、未来的课其实只是我们现在的心去攀援、去妄想、去计划的结果,那是你预设的未来。事实上你预设的未来跟事实上的未来是一样的吗?肯定不一样。我们一直讲心法,心的本质就是受、想、行、识,修行的本质是能够活在当下。当下的心和境界相应,这中间我们一直保持觉知,就是活在当下。

如果我们活在“想”里面,有了“受”以后,凡夫马上会把过去的知识调动起来,会比较、判断、贴标签。这时候他会拿现在的知识和过去的知识做一个比较,你在“想蕴”的时候就活在过去。你做了判断以后就会进一步想怎么取、怎么舎,未来要怎么做,“行蕴”是你对未来的计划。你活在“行蕴”里面其实就是活在未来了,所以,活在当下就是要一直觉知。

为什么要强调觉知?我们回到生命的“体、相、用”来说,因为“受蕴”是刹那生灭的,你刹那、刹那在觉知,你的觉知力就是你生命的妙用。我们能够觉知一切是与生俱来的生命的“用”。所以,你一直保持觉知,就是从“用”回到生命的“体”,回到明心见性。

你一直保持觉知,然后去行动,行动的背后是你的生命力。生命力其实就是生命“相”的本源,这个“相”能够呈现出来,它背后的“体”就是生命力。

第二,我们凡夫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我们的知识结构局限了我们,我们生存的时空环境也局限了我们,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得不完整。我们每个人的存在有哪些象限呢?我们的肉体是物质的外在,我们的精神是个体的内在,有个体外在、个体内在,还会有集体外在和集体内在。

尽管每一次的欧博大小课,都在讲一些重复过的道理,但你要知道,作为听者,你生命的每一刹那都是鲜活的,老师所讲的其实也是他每一刹那的鲜活生命涌现出来的。老师带给我们的每一刹那都是新鲜的、鲜活的,我们一直听就能够“众缘和合”,就可以产生智慧。

佛法讲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如果我们能够越来越多地拓宽我们生命的边界,我们的认知就会被打破,就会被超越,我们的心也会越来越开放。当你用一颗完全开放的心去领悟、去听的时候,在因缘和合的当下,你就会恍然大悟,这就是禅的智慧。我举一个六祖慧能的例子。六祖大师第一次见五祖弘忍的时候,师父问他来做什么,他说为了求做佛。如果换作我们,我们一般会说“求佛祖保佑我生意兴隆”,或者“弟子心中常生烦恼,常有种种困惑请大师开示”等,但慧能当时没有这样说。慧能见到师父就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的智慧从哪里来?每一个因缘的当下。当我们能够突破、超越,全然开放自己心的时候,事实上我们的生命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在每一刹那产生的都是智慧的生灭。正因为慧能有这样的心胸、担当、格局,才能够在见到师父的时候说“想做佛”和“弟子心中常生智慧”。

如果你在二元对立的思维层面,你就会一直拼命地想,用大脑记住很多东西,你一直就活在已知的知识里面,你的思维方式就无法超越,遇到问题你就总是会用那几个招式来解决,而且你已经习惯这些方式,这就是依赖思维路径的结果。这就限制了你,绑住了你,让你的心没有了自由。

真正的闻法,不是听老师的语言,不是听老师一直讲好像差不多的内容,而是体悟老师话语背后鲜活的生命智慧。不要只记住那些精彩的语句,也不要死记硬背课程的某些段落,甚至打印出来时时拜读,这都是舍本而逐末。看到这些语句的背后是启发我们超越思维的路径依赖,是鲜活的生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解决问题有无数种方法,对管理禅的解读也有无数种,但这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要怎样打破自己内心的围墙。其实我们听别人讲的时候,往往自己心里就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如果老师的说法跟你的想法相应,你会觉得这个老师讲得真好、真高明。如果老师说的你完全不接受,你会觉得这个老师不怎么样。你通过这件事发现了什么呢?只是发现了老师的优劣吗?那就错了,你应该通过这件事知道自己的心里有局限,有围墙。你心里面有一个舒适区,你听到的刚好在这个舒适区,你就觉得很开心,就觉得老师讲得真精彩、真好,这样你就上当了,你就永远成长不了。因为你这样得到的答案永远在你原有的知识之内,在你原有的思维模式之内,你永远都无法突破。

怎样打破心的围墙?从管理禅这个角度来看,老师应该刻意在你想不到的地方给你答案,以此挑战你、折磨你,迫使你不断看到你自己心的围墙。打破、拆掉你内心的围墙,你才可能成长。

在你领悟、理解的范畴内探讨问题,别人的答案刚好在你心里的舒适区。你听起来很舒服,但是你进步不了,而且还更加固化你的认知,你就认为自己的认知看起来还蛮高明的。其实这样你就把你的围墙越垒越高了,这就是画地为牢。其实,不舒适恰好是你旧知识的边界,你要勇敢地跨越它,内心中新的思维模式才能形成。

第三,不要贪求那些从来没有听过的、所谓的“更新”的东西。

你问下次课有没有更新的东西给大家讲,因为老是说“心法”,说来说去就是那几句话:时时刻刻要保持觉知,管理动作要分解,要细化再细化,分解到每一天每一小时,反反复复去做,反反复复去检查、核对、开会等,你心里不免就起疑:是不是曾老师就只会说这些?

不是老师只会说这些话,让你舒服、能够哄你的话有很多,但那对你有用吗?“吹尽黄沙始见金”,老师已经辛辛苦苦把黄沙都吹走了,把“黄金”亮给你看,反复地提醒你这就是管理禅的要点,你却说“老师你给我数那几颗‘金子’干吗,‘沙子’都到哪里去了”,这是不是很可笑?

所以,一定要明白,要自悟自度,不要去贪求那些从来没有听过的东西。标新立异在这个时代太容易了,随便找一点你们没听过的东西太简单了,但那些对你有用吗?你听时兴高采烈,满心欢喜,回去以后如果操作你做得到吗?

真正弄明白禅,需要你踏踏实实地修行功夫。不是我们大家坐下来,听一下禅是什么,然后出去鹦鹉学舌地告诉别人禅是什么,把它当成了一种装饰、一种时髦,而没有融入生命,这不是禅,这是口头禅。

禅是要用整个生命来体验的,禅的本质就是“事事无碍法界”。管理禅本质上跟禅是相通的,也特别注重实践。你要真正提升你的管理能力、管理功夫,看到管理效果,这中间不仅要把事做好,也要改变人的思维方式、提升格局。

实践管理禅就是不断细化问题。在每一个细节里面一直觉知,这一过程其实就能一直拓展你的觉知能力,管理中那些看起来好像巨无霸似的问题就容易完全消除、解决。问题能够解决这还是物的层面,比如企业的次品率、退货率明显下降,效益明显提升,我们还应该看到,在物的层面改变的背后,更重要的是我们思维方式改变了——由直线思维变为平面思维,由平面思维变为立体思维,由立体思维变为全息立体思维,这就对了。全息立体思维勉强可以说是见微知著,它由一点看到无量的因缘。有部电视剧里面有一个叫顺溜的人,他的思维就是直线思维——非黑即白、非好即坏,这其实就是最浅的一层思维。平面思维指人的各种思维线条在平面上聚散交错,就像十字路口的交通,要靠红绿灯管制,有行一定就有停。立体思维就像一个能更广泛地利用好空间的立交桥,大家都能够畅行无阻。但这还不够,我们应该用全息的立体思维,即由任何一点都可以看到整个法界,像一个圆融的水晶球一样,由任何一点都能看到整个球。

其实老师所讲的内容本质上是让我们自悟,让我们在思维上去提升。如果你每次来听课的感受都是全然新鲜的,每一天每一刹那都是全然新鲜的,这就开启了生命的智慧。

任何事情无非就是“怎么看”、“怎么干”:“怎么看”其实就是见解,“怎么看”用我们最简洁的方法就是念念觉知;“怎么干”就是一直去细化它、去实践,一直在生命现场做,事实上就是自度。所以,“自悟自度”其实就把“怎么看”、“怎么干”都包含其中了。

当我们希望能够听到一些更新鲜的、从来没有听到的内容时,表明我们还是活在大脑思维这个层面。

曾伟教授:针对这位学员的问题,我也简要回答一下。

师父在开示里头讲到“事事无碍”这个词,可能很多人对这个词不一定在意,但错过这个词你就很难理解师父的意思了。

大家来欧博听了那么多课,回到企业去做的时候,能做到“事事无碍”吗?道理都明白了,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能够按照要求去做吗?你按要求做了,你的手下都能按要求去做吗?下属遇到障碍的时候你能帮他克服吗?这不是一个“知”的问题,的确需要我们自身的转变。大家从理念、价值观、习惯到身体的反应都要跟欧博相应,但这实际上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你学净土宗就是天天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你连着念七天七夜,中间不要断,你就能成佛。可是你会觉得天天念“南无阿弥陀佛”太没意思了,你要知道是你的脑袋觉得没意思,因为你脑袋就只接触这六个字,所以,不要太相信我们的脑袋。你的脑袋只接触到这六个字,永远是相同的声音,但你的身体不一样。你念七天“南无阿弥陀佛”,七天七夜下来你整个身体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假如你能一直念“南无阿弥陀佛”,中间不间断,你就很了不得了,说明你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的内心已经没有任何障碍,没有任何杂念了。

我让大家觉知呼吸,有的人觉知两分钟,注意力就集中不了,有的人觉知几秒钟,注意力就集中不了;让大家行禅时注意自己的脚跟地面的接触,有些人注意一分钟就想别的去了。怎样才能达到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身心呢?这需要长时间地修。这跟你知道怎么做其实没有太多的关系,因为你知道也做不到,所以,大家不要把管理理解成知识,而要把管理理解成修行。

大家到这里来听课,我不会天天讲新知识给你,因为真正要你做的就是那么些事。希望你在接触欧博的这段时间里头,注意你身体的变化,注意你心态的变化,注意你习性的变化。你跟人学武功,师父一开始三个月让你天天站桩,你肯定烦透了,但你要知道,站着站着你的内功就练出来了,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师父讲的“事事无碍”是什么意思。

听了这么多课,你的身体要有反应,你的身体反应跟你大脑听多少东西没有关系。学佛的人就知道有两个字可以概括这一切,即“转身”。大家来听欧博的课,来学欧博的管理方法,不仅仅要转念,要转得了身才行。有的人只是转了个“知”,连念都转不了,因为真正的转念必须转身,你的身体必须发生改变,像练武功一样。

师父还讲到一个关键词,即“灵性生命”。这位企业的朋友我问你:“你经常来,我知道你每次听课回答问题都很积极踊跃,那你每一次是不是都听得很无聊、很闷?”

某企业管理者:其实不管是大课还是小课,我都听得很兴奋,如果没有来我就很失落。

曾伟教授:每次来听课你的确都很兴奋,因为你每次都很踊跃,但你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就是你替我着想,你是想告诉我,教授,我是你的粉丝,所以每次我都不烦,但是这难保别人不烦,所以你不要替我想,你保持自己的感觉就可以了。

实际上,我每一次讲课都要加一些新的内容进来,也许内容的主干不变,但都有一些微小的变化。就像我们人的生长,昨天跟今天没有太明显的变化,但还是有一点点不同,要不然五十岁以后你怎么就老了呢?你是从哪一天开始老的?从四十九岁生日那一天吗?不是的,其实人每天都在变老。所以生命的成长是变和不变都在其中的,看起来不变,但时刻新鲜,这才是生命。

灵性生命是什么意思?就是每一刻都是新鲜的。这个灵性生命你找到了,别人也找到了,所以,大家都积极抢答问题,参与课堂互动。

你犯的第二个错误是归纳。听我的课你去归纳它干什么,你的体会本来很好,但你一归纳,这个课程的内容仿佛又是相同的,好像讲来讲去都是说“少想、多做,实践是解决问题的法宝”之类的内容。我想问,你们老板是让你来归纳的,还是让你来体会的?归纳就是用脑袋去想,体会就是用心感悟。不要用脑袋去想,要用心去体会。

某企业管理者:我每次听课都有体会,但想把我的体会归纳总结一下,回去教给下属。

曾伟教授:我知道问题了。第一,你想教他们,这很好。回去以后,你就“行不言之教”,让你下面的人看到你做事有所改变,这比你讲什么都好。大家会觉得:经理每次听课回来,做事的确与以前不一样。第二,如果你实在要说点什么,那就把自己真实的体会讲出来,这是很简单的事。

我经常跟大家讲:不要用语言做总结,要用数据做总结。找不到数据就别总结,就带着新鲜的感受回去。你回到企业,大家一看我们的经理又有新收获了,做起事来又不一样了。这有多好,天天都活得很新鲜。4 烦恼是客人,觉知是主人

某企业管理者:我有两个问题请师父开示。

第一,我们在企业进行变革时,有些动作是针对人的,是改变人的,这样就会遇到一些对立。这些对立会给推动变革的人和被推动的人带来烦恼,这种烦恼怎么去化解?

第二,在持续推动变革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被解决了,但新的问题又出来了,怎样以一颗平常心去接受不断冒出来的新问题?

大愿法师:当我们遇到员工或者被执行者、被改变者不接受或者抵抗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处理?这里我有几点建议:

第一点建议:掌握调动员工的方法。

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有四层身心。

第一层身心是肉体。在肉体层面,我们要给他指令,让他必须做,相应的激励措施就是物质的奖励,这是最浅层的,而且所有的企业都在运用这种激励措施,这其实是不够的。

第二层身心是理智体。理智体需要我能够一直学习,一直成长,让我的能力拓展。其实,企业给每个员工的最大福利就是他能够在他的工作平台上更好地提升和学习,更好地充实自己。所以,如果企业的管理变革让他的理智体得到满足,他的回应就是支持的,反之他就会有抵触。

第三层身心是情绪体。人不仅有理智还有情绪,有时候很欢喜很快乐,有时候又很痛苦很悲伤。在情绪体这个层面,我们需要给员工的激励是尊重他,让他作为主角,让他成为主体,成为创造力的源泉。我们不仅是单向地要求他怎么做,还要同时听一听他有什么的好的想法、建议,这中间要有双向的交流。当他能够成为主角的时候,那种被尊重、被需要、被感谢的感受就能在他的情绪体层面升起,要求他做就变成了他要做。

第四层身心是意志体。意志体跟企业文化有关系,如果员工和企业有共同的愿景,认同企业文化,他就深知他做这件事情的深远意义,也知道工作就是修行。在这个层面上,他就会发自内心地非做不可了,会投入整个身心去做。

我们不要单一地从肉体层面,用金钱去激励他,还要看到理智体的提升,情绪体的被尊重、被赞叹、被鼓舞,还有意志体层面企业愿景对他的吸引。

第二点建议:不把烦恼看作敌人,而把它看作客人。

我们怎样看待烦恼决定了我们能做到什么程度,一般人一看到烦恼的事情就会排斥、逃避,把烦恼当敌人、消灭的对象,要尽快驱除它、赶走它。这样就把自己的觉知力覆盖了,不光没有解决问题,还把问题的真相覆盖得更严密了。

其实我们可以把烦恼看作是客人,我心里的主人是觉知,是智慧,是五智菩提——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我内心的主人是这“一家五口”,是这五种根本智慧。

烦恼来了,它是客人,有客人到家里来,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认识客人。如果你遇到某件事令你的内心不高兴,你不需要压抑,也不需要放纵,放纵就是凡夫,压抑也不是究竟的修行,不是禅的修行,也不是管理禅的修行,只是世间的修养。

你真实地面对他,看清楚是什么让你烦恼,是这件事情让你烦恼,还是你对这件事情的认知让你烦恼。事实上,这个世界没有哪一件事情让你烦恼,是你对这件事情的认知让你烦恼,这是本质。

客人来你家,你肯定会有觉知。没有客人的时候,你可以穿着短裤在客厅晃来晃去,但是有客人来你起码要衣冠整齐——你更有觉知,更有正念了,这样就对了。客人来了,其实你不需要做什么,你只要觉知,客人自己来也会自己走,因为他不是主人。你越是想排遣烦恼,排遣烦恼的念头就越会成为你下一个烦恼的源头,凡夫众生就一直在这里面颠倒造业,六道轮回。这就像客人来了,你迷糊到强行把客人留下来做家里的主人一样。

第三点建议:境由心造,痛苦、烦恼可以助我们摆脱业力。

一定要明白,一切都是我们的心自己创造的。好和坏、顺心和不顺心,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心创造的。如果懂得管理禅,你就知道这一切的境遇也是如幻显现的。你的不幸或者你认为的不好,还是你的妄想心、凡夫心、妄念心创造出来的。不过你没有看清楚它如幻的机会了,因为你完全陷在里面了。

我们每个人一定都受时空的局限,但你的心可以超越它。比如烦恼、困境,你不产生认同,就不会被它黏住;只要你抗拒,你就摆脱不了它。所以,我们要学会完整地接受。

知道一切都是我的心创造的,所以才要用管理禅的智慧来照亮自己。所以,痛苦是伟大觉知的开始,觉知到痛苦是你修行的开始。痛苦不仅没有阻碍你,还会照亮你内心的盲点,照亮你的生命觉醒。就像火箭通过助推器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冲向太空一样,烦恼其实也是你摆脱业力束缚的强大力量。

曾伟教授:我把师父的话简明扼要地总结为三个字——“知道了”。以后你心里烦的时候,你心里有声音告诉你“我烦死了,我疼死了”,不管是谁在你的心里说,你都跟那个人说:“知道了。”不管你心里多烦,你只说“知道了”,不要说“我帮你”,或“我要战胜你”,千万说不得,只说三个字——“知道了”。我用这一招解决了一个大问题。有一次禅修到第三个晚上的时候,我失眠了,我为失眠而烦恼。我躺在床上,不断地就告诉自己:知道了,知道了。可是我又想:天都快亮了还没睡,明天哪还有精神?这时我心里又冒出一个念头:谁知道明天天还亮不亮,可能天都不亮了,有可能一闭眼就睡过去了。所以,想那么多有用吗?唯一有用的就是“知道了”。还别说,这么想真有用,我脑袋里面突然一下子很寂静,觉得清醒地趟在被窝里真好,有一种特别的舒服感生起,我差点对那种舒服感产生执着。

所以,以后当烦恼来的时候,就对自己说:知道了,知道了。如果止于“知道”,恐惧自然就消除了。因为它还没有来,你无法“知道”,只能设想。止于“知道”就是让你不去设想。恐惧往往源于设想。5 有担当才能开启生命智慧——如何在工作中实践“管理禅”

某企业张总:曾伟教授在欧博管理大课上讲了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如何在工作中修禅,一共讲了四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用行动卡住念头,用行动和念头赛跑,先行动起来,否则念念生念,害怕、烦恼都来了,行动就被挡回去了;第二个方法是用工作来保持专注,专注于当下正在做的事;第三个方法是用担当保持平等心,行动了就有对有错,有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好的,不要逃避,要全部接受;第四个方法就是不取不舍,不执着于结果,不悲不喜,保持知道。

第一点和第二点我还是能够理解,并且能够按照这个方向来做。但第三点对我来讲是一个瓶颈,在工作当中,觉知不够、关注不深给我也造成了很多痛苦,希望教授和师父能给一些开示,我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

大愿法师:你对用担当保持平等心有困惑吗?请你说得细一点,你困惑什么呢?

某企业张总:就是工作时面对各种压力。

大愿法师:你很难受,想逃避,还是觉得很开心?

某企业张总:觉得很难受,想逃避。

大愿法师:对这种难受,你能保持平等心吗?

某企业张总:之前是保持不了的,现在比之前好一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