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妙语话人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03:10:59

点击下载

作者:静宜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道家妙语话人生

道家妙语话人生试读:

前言

道家最初是指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广义地来说,它是古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体系中以道为其核心观念,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应天道的一个流派。历史上凡是崇尚老庄黄老之学说的人都可以称为道家。

按照《汉书·艺文志》的说法,道家出自古代的史官。所谓史官,实际上也就是王室内负责记载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的人。古代学在官府,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事为王室所垄断,一般的人是无缘于此的。可以说,史官在当时是最有学问的人中的一类。被称为道家奠基人的老子在周王室中当过柱下史,也就是负责周王室的图书管理。就道家作为一个思想文化流派来说,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春秋初年,周王朝开始衰落,社会动荡不安,随之而来的是以前由官府所垄断的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的人流落到民间,私学兴起,从而形成了诸子百家,由老子及其思想上的追随者所形成的道家即是其中之一。他们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现实社会政治形成了自己的看法,由此奠定了道家这一学派的思想基础。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其名著《说文解字》中说:“道,所行道也。”即是指人走的路。而道家作为一个思想文化流派,其核心范畴“道”显然不是这种文字学上的意义所能解释的。一般说来,道家的“道”具有下列几方面的意义:(一)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二)道自然而无为;(三)道无形而实存;(四)道具有普遍性,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以道为核心,把合于道作为终极追求目标的道家学派,实际上在其内部是存在着很大的思想差异的。

崇尚自然,倡导无为,这是中国道家哲学最主要的思想。“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与“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无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无为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老子认为,做学问要天天增加知识,而为道则要天天削减私欲,损之又损,就能达到无为。无为便可以无不为。如果不妄为,那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老子和庄子是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养生也产生过重要影响。道家的养生理念是“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以柔为贵、弱者变强,重人贵生”。道家学说的内容,以自然天道观为主。它的注意力主要着眼于人的本身,对自我的生命活动具有丰富的体验。他们追求的是生命本质的解脱和精神的安宁,尤其强调精神的超然与人格的独立,渴望人生的自由。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璞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的影响和促进。“妙语”者,贵在一个“妙”字。它不必是一本正经的系统理论,也不必是循规蹈矩的训诫教诲,但却必须独具真知灼见的慧眼,闪耀心灵智慧的火花,或启人思路,或发人深省,足以供人流连品味。本书在编选原文上,主要选用了道家的一些经典名著中的“妙语”。例如《道德经》(老子)、《华南经》(庄子)、《列子》、《淮南子》,以及道教兴盛时期的一些著名代表人物,如阮籍、嵇康、陶渊明等人的经典“妙语”。本书在正文中,对“妙语”进行了阐释,用浅显的语言铺陈了“妙语”的精髓,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妙语”的真正含义。

道家学派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的重大影响是不可抹杀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作为中国人的处世修身之学,与儒家思想分庭抗礼而又相互补充,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核。它的思想丰富了人类文明的精神宝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道家思想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卓越贡献。它的思想精华,值得我们认真了解、借鉴与继承。

道德篇

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

老子曾教诲世人,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生活在你我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社会中,是因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就离不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离不开遵循处理好相互关系的种种道德规范。如果不讲道德,不但自己难以立身社会,也会损害别人的利益和社会秩序、社会风尚。

不因恶小而为之,不因善小而不为

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淮南子·缪称》【释义】君子不认为小善不值得做而舍弃它,积累小善才能成为大善;不认为小不善无伤大雅就去干,因为小不善积累起来就是大不善。所以君子常常反省自己,不因恶小而为之,不因善小而不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是三国时期蜀国国君刘备的临终嘱托,意在教育儿子刘禅不可轻视小事情,不要因为好事影响小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坏事影响小就去做。这句话虽是古人的训诫,但今天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勿以善小而不为。”凡事应从小事做起,一件善事,也许对你而言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他人而言就可能起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一句善意的鼓励,将使一个对学业失去勇气的孩子成为发奋图强、积极向上的好学生;也许一个温暖的微笑,会使一个准备轻生之人,停下了走向死亡的步伐,体会到人世间的温情;也许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比如捡起地上的一张纸屑,会让我们的外国朋友了解到中国人民的好习惯,从而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又也许是一个友善的举动,比如把井盖盖好,会使路人避免受伤的危险……“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人犯错误,也往往是从并不起眼的小事开始的。坏事虽小,但它能腐蚀一个人的灵魂,日积月累,就会从量变导致质变,最后就会陷入犯罪的泥坑,成为可耻的罪人。所谓“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防微杜渐加以改正,而依然我行我素的话,就会发展到恶习成性,最终走上违法道路。

很多的“小善”能使他人受益匪浅,相反,许多的“小恶”却使人失去了太多。有些人最后成为无恶不作的强盗,只是因为儿时的一丝贪念,小偷小摸图的是那一时的快感。而正是这样的“小恶”的累积导致了一个个悲剧的发生。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感悟】“小善”、“小恶”其实往往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小和大是相对的,但善与恶却是绝对的。再小的善也是善,再小的恶也是恶。善是一种循环,恶也是一种循环。美好的生活在我们的点点滴滴中创造,在持之以恒中延伸。我们要从小善做起,开启一扇善门,并将小恶挡在门外。【道家百科】

道家代表人物—黄帝

黄帝,中华民族之共同始祖。如今所说的“炎黄子孙”中的“黄”即指黄帝。《史记》称其“以土德王,故号黄帝。”传说他曾居姬水,姬姓(一说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河南新郑县西北),称轩辕氏,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县),亦称有熊氏,系有熊国(或族)国君少典氏之子,十五岁继承王位。阪泉(河南涿鹿县东)一战,击败炎帝神农氏八世,遂代神农氏为天下共主;涿鹿(今河南涿鹿县)再战,擒杀蚩尤,天下始定。大定后有很多发明创造,如纪时、数学、军队、音乐、衣服、医药、文字、铸造、舟车、弓矢、房屋等。

黄帝生而灵异。汉代纬书中已有不少有关黄帝的内容。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说,黄帝的母亲附宝曾梦见一道电光环绕北斗星,又某日,附宝往郊外,一道巨大的闪电在北斗星周围耀眼地闪烁,附宝得到感应,于是怀孕24个月,才生了轩辕。轩辕的胸部生来带有“黄帝子”三个字。

黄帝还具有劾制鬼神的神力。《列仙传》记黄帝“能劾百神,朝而使之。”早期道教有一种用以劾鬼的法器“黄神越章”,还有一种专门用来为生人和死者解除灾殃的墓葬明器“解注瓶”等,都是根据对黄帝神力的信仰而来的。现存《素问》,相传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其内容为黄帝与岐伯、雷公等讨论的医学著作;《道藏》中还有《黄帝阴符经》、《黄帝九鼎丹经》等。

以德修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金玉满堂莫收,古人安此尘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

—嵇康【释义】再多的金银财宝,古人也会安居于陋室不为之心动。如果以道德来作为自己的朋友,就能够使自己的精神永远不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我们的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和忠告。它告诫后人取财必须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用现在比较正式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要遵纪守法、符合道德伦理纲常。

追求钱财是无可厚非的。财是养命之源,生活中我们谁也离不开它。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应该是每个求财人的正确理念。然而,有些“非君子”,只一味的关心自己的荷包是不是“日进斗金”,却不管不问那些得来的钱财是不是“黑心钱”。前些日子,有媒体曝光了一则由明星代言的某减肥产品的虚假广告,其广告代言人一次又一次遭到观众的鄙视和谴责。非常遗憾的是,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事,屡见不鲜。甚至有些明星直接坦言:“我只讲广告报酬,不论广告真伪。”由此引发的金钱与道德的话题又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指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追求金钱,享受生活,这本没有错,但要用正当的手段,要符合道德底线。一些人本着“人为财死”的生存哲学,带着“金钱万能论”的生活经验,一心往“钱”看,他们为了牟取金钱,公然违背良知,践踏道德。有些人为了金钱,挖空心思,坑蒙拐骗;有些官员为了金钱,出卖党和人民赋予他们的神圣权力,出卖人格,权钱交易;有些老板工头为了金钱,不惜加班加点,拼命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有些影视明星为了金钱,昧心欺骗追捧他们的观众……这些人为了金钱不择手段,成为了金钱的奴隶。然而,他们最终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没有钱财是很难生存的,但一定要“取之有道”,一定要按正当的途径来获取。这样我们才能走得光明磊落,活得顶天立地。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少年》中曾指出:“首先是崇高的道德,其次是金钱;光有金钱而没有道德的社会是会崩溃的。”所以,在获取金钱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深刻清晰地坚守道德高于金钱的准则,坚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底线。只有这样,才不会为金钱铤而走险,才不会见利忘义,我们的社会也才不会“崩溃”。【感悟】

追求金钱,应该在道德的前提下,在道德的天地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心安理得,才能理直气壮。即使我们追不到金钱,也能“君子固穷”,把我们良好的道德修养流传下去。

给予才能有收获,有舍才能有得到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道德经》【释义】尽力照顾别人,自己也更为充足;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当你拥有六个苹果的时候,不要把它们都吃掉,这样一来你只是吃到了六个苹果,一种味道;如果你把六个苹果中的五个送给别人吃,虽然你失去了五个苹果,但实际上你却得到了五份友情,五份好感,以后你还会得到更多。当别人有了别的水果的时候,也一定会和你分享。你会从这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橘子,从那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梨。你就可能吃到五种不同的水果,尝到五种不同的味道,看到五种不同的颜色,感受到五个人的友谊。

人一定要学会用拥有的东西,去换取对你来说更加重要和丰富的东西。做人最大的乐趣,就在于通过奋斗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有缺点意味着可以进一步完美,有匮乏之处意味着可以进一步努力。所以说,给予和放弃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

有句歇后语是这样说的:“瞎子打灯笼—白费蜡。”意思是说做毫无益处的事情,白忙活而近乎愚蠢。但当我们换个角度去看的时候,却寓意深刻,别有一番意味。黑夜里,满世界的人都看不见,瞎子打盏灯笼,一方面当然是照亮了别人的路,可同时也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不至于自己被别人碰倒。其实瞎子的做法实在是非常高明,是深谙“给予”之道的表现。“给予”难道不是这样的吗?给予了别人,自己也有所收获。如果我们需要快乐,我们就给予他人快乐;如果我们需要幸福,我们就给予他人幸福;如果我们需要爱,我们就给予他人爱;如果我们需要别人的关注和欣赏,我们就学会欣赏和关注别人;如果我们想精神上富有,我们就让别人精神上富有起来;如果我们想物质上富有,我们就帮助别人先富裕起来。

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得到与失去。成功与失败总是交错地出现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要做到:“得到的时候,不矫饰;失去的时候,不言败。”我们不仅要经得起成功的洗礼,更要受得住失败的考验。在得失成败之间,要有拿得起、放得下的精神。

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多时候得亦是失,失亦是得,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在得与失之间,我们无须徘徊,更不必苦苦地挣扎。我们应该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我们要清楚,对自己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然后主动放弃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求得生命中最有价值、最纯粹的东西。【感悟】

舍得,舍得,有舍去,才能有得到。在人生的长河中,人们常常面临着舍与得的严峻考验。在舍与得、给予和接受的关系中,给予产生接受,接受又产生给予。这如同有“上”必有“下”、有“左”就有“右”一样。输出的必定有回归,给予一定有回报。【道家百科】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

老子(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年),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又号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在东周帝国的首都洛阳担任“守藏室之史”(等同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一切由道生出。关于“道”,《老子》有多种解释。首先,“道”的特征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老子》第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十四章又说:“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其次,“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再次,“道”是无。第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这里生于“无”即是生于“道”,“道”就是“无”。

老子否认人的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他还宣扬“涤除玄览”的直观方法,教人们洗心内照。他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反对启迪民智,要人们做到“绝圣弃智”,“绝学无忧”。他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主张“常使民无知无欲”。

守住心灵的绿茵,让奉献之树常青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

—吕不韦《吕氏春秋》【释义】天没有出于私心要覆盖的,地没有出于私心要承载的。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往往着重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事实上,这两种文明的发展都源于无私的奉献,因此,奉献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我们常把老师的奉献比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传授给学生,使一批批学生成为国家栋梁而奔赴社会建设的洪流。当他们放下手中的粉笔,满头银丝感叹桃李满天下的时候,才真正感触到奉献之后的欣慰。

生活中的许多人也向我们展现了生命中博爱的一面。那穿梭于崎岖山路的“乡村医生”,他们不是不明白为自己谋福利,只是在他们的心里早已将别人放在了第一位,而无暇顾及自身的功名利禄。

一枚贝壳之所以能将无数的沙粒转化成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那是长期用心哺育,经过了无数个黑夜的承受,用心坚守的结果,并非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我们不仅要看到那颗光彩夺目的珍珠,也要看到那个经历了无数个日夜只为别人获得一颗明珠的劳作。

泰戈尔曾经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正是这些无声、无痕的一切向我们展示了另一个世界的美丽。无私奉献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她像冰山雪莲,洁白无瑕;她像满山杜鹃,情暖人间。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最耀眼的是无私奉献的灿烂光辉,最伟大的是无私奉献的杰出人物。他们之所以耀眼、伟大,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业绩,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国家和人民。【感悟】

有些人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世人称颂。其实还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力量。正是这千千万万人的无私奉献,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

返回道的本源,修正自己的道德观

君子反道以修德。

—吕不韦《吕氏春秋》【释义】“反”者,返也。“反道”,就是返回道的本源,随时修正自己道德修养的意思。“道”在老、庄道家学说中是一个最基本概念。老子认为“道”无名无形而成济万物。庄子更进一步认为“道”无有无名而物得以生。照他们看,“道”不是什么具体的事物,而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是超越天地万物的本体,因此人应该按照“道”的要求行事;而“道”以“自然无为”为法则,故人应崇尚“自然”,行“无为之事”。老、庄“顺应自然”的学说实是建立在以超越性的“道”为基础的哲学本体论之上的。“道”越来越远,因此人应该“反本”、“归根”,返回到“道”。

照老子看,宇宙的原始状态是和谐的统一体,正是由于分化才使之越来越复杂,从而离“道”也越来越远,因此人应该“反本”、“归根”,返回到“道”的原始状态,这样才可以清除“人为”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弊病。《中庸》中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做人的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还能始终不渝、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这与道家的“独处起来,修身养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良的习惯会改变一个人的好品质,最终形成君子和小人对立的局面。君子会因为担心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严谨,会因为担心有自己听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没有比在那些不易察觉的地方更能表现出君子人格的,也没有比细微之处更能显示君子风范的。所以,君子是要严肃地面对自己本心的。内心不诚不信,是伪君子。

屈原以香草自喻,以美人自比,不正是因为他以君子为傲,发自内心的要做一个优秀的人吗?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让我们扪心自问:自己是个真君子吗?【感悟】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似乎每个人的私欲都在膨胀着。这样快节奏的生活,仿佛根本没有等一等的意思。于是,在这样浮躁的年代我们似乎都已麻木。钢筋水泥罩住的不仅仅是那澄澈的天空,更是人们追求“慎独”的心!慎独的智者总能够安抚自己的一颗浮躁的心,与寂寞为伴,让自己的心在纸醉金迷的繁市中脱身,从而更加谨慎、更加投入、更加执着地朝着目标前进。

安贫乐道,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品德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王充《论衡·自纪》【释义】处在安逸的环境中也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居于贫苦的生活中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志向。

大凡胸怀大志,为实现某种理想者,都要经过苦读苦学的漫长阶段。他若不是恰巧生于富贵之家,就要忍受很长时间的贫穷。而古人著书撰文或进行学术研究,既无稿酬,也无科研经费,并且若不为官,便无俸禄,即使是取得很大的成就,也未必就能靠此致富。李白、曹雪芹、吴敬梓等人,一生穷困,可以为证。故“安贫”,是他们所必须具备的品德,也是实现理想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而“乐道”,则是他们的志向所在,是坚守自己的信念而不断努力的基石。若挡不住发财的诱惑,谈何“安贫”?若所做之事非自己所愿所好,又谈何“乐道”?对于那些出身于贫苦之家或遭遇坎坷的人,若无人捐资,不安贫乐道,又怎能成其大业?

渊博的知识,可以培养出美好的情操。汉朝的王充,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从不卖弄聪明去追求俸禄,也不为个人利害去拜见长官;他经常说别人的长处,却从不炫耀自己;结交朋友着重品德和才能,非志同道合的,则终日不言。由于不肯同流合污,他曾遭诬陷受贬黜。因经常与长官意见不合,他自动辞去了官职。面对仕途的坎坷、人情的冷暖、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和伪书俗文的虚妄,他居贫苦而志不倦,幽居独处,闭门潜思,断绝一切礼节性的往来,专心致志地从事著述,分别写了《讥俗》、《政务》和《论衡》之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想以此求得辩明是非真伪,拯救被迷惑者的心灵。

人们厌弃“安贫乐道”这个词,是因为只看到前面的“安贫”而忽视了后面的“乐道”。贫穷的滋味,尝过者皆知其苦,人岂有安于贫穷,甘受困苦之理?其实,“安贫乐道”的倡导者孔子也不反对发家致富。他曾言:“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也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其意是说,富如可求,虽然为人家赶马车,我也愿意干呀。要是不可求,我还是干我爱好的事吧。这“从吾所好”,即是“乐道”。孔子对自己如何“乐道”,也有表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而乐于道,则“学犹不及,犹恐失之”,则“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正因为能安贫乐道,故能学问日进,终成儒学宗师。【感悟】

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科学文化瑰宝,都是甘于为理想献身的安贫乐道者创造的。安贫乐道,其实是一种有志者的选择,是一种心无旁骛、积极进取的姿态,而不是消极处世、自暴自弃的代名词。

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不会为外物所惑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管仲《管子戒》【释义】一个道德修养深厚的人,他也必然会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世间复杂纷纭的人和事。

一个人要有良好的心态,深厚的道德修养必不可少。《道德经》中有一段很精辟的话:“吾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善、简朴、谦逊,均与道德修养有密切的关系。后有老子语重心长地指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把善待世间万物和谦让别人,提到最相似于“道”的非常高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如果真正做到了善待万物,把一切方便让给别人,把各种困难留给自己,那么不管他的职业、地位如何,他一定会有极好的心态,也很自然地会受到人们普遍的敬重。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这种品德的人,即使得了重病或不治之症,往往也能奇迹般地恢复健康,使生命得以延续。

我国古代也有很多有关道德修养的故事。清代人叶桂和薛雪都是有名的医生。他们住在同一条街上,彼此志趣相投,相处得很好。一天,一个被薛雪宣判为患了不治之症的病人找到了叶桂门上,请求叶桂治疗。病人服了叶桂的药以后,病渐渐地好了。从此,他逢人便夸叶桂医道高明。事情传到了薛雪那里,他很不高兴,产生了嫉妒之心,一怒之下将自己的住宅改名为“扫叶庄”,要扫尽叶桂的威风。叶桂知道后,来了个针锋相对,将自己的住宅改名为“踏雪斋”,要把薛雪踏在脚下。从此,好朋友变成了冤家对头。

后来,叶桂母亲病重,他使尽一切办法,久治无效,眼见母亲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叶桂心急火燎,束手无策。此事被薛雪知道后,大笑叶桂医道不高。他对别人说:“像叶母这样的病非用‘白虎汤’不可。”叶桂闻知后,便给母亲试用了“白虎汤”,果然药到病除。这件事对叶桂震动很大。于是他亲自到“扫叶庄”登门求教。薛雪见了也很感动,也检讨自己的错误。此后,他们又成了互教互学的益友,为创造祖国医学理论中的瘟病学说做出了贡献。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一个人最大的缺点,是不知自己有缺点;最危险的缺点,是坚持自己的缺点;最可笑的缺点,是专门寻找别人的缺点。克服这些缺点的最好办法,就是培养内省精神,敢于开展自我批评,诚恳接受别人的批评。【感悟】

俗话说:良田万顷,日食一斗;广厦万千,夜卧八尺。高飞之鸟,亡于贪食;深潭之鱼,死于香饵。在名利面前能否持有淡泊之心、超脱之怀,是判断一个人思想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准。“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常怀律己之心,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真正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用道德修身,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

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黄帝阴符经》【释义】重义者得到(宝贵的东西),埋头工作;重利者得到(宝贵的东西),亡命争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老子在《道德经》中嘱咐我们“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从古至今,我们都提倡要拥有一个良好的道德操守。

有良好的道德操守的人更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唐代的寿星石希迁以处方的形式告诫世人健康长寿的秘诀。他写道:“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服用方法为:“此药用开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菠萝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切忌言清行浊,利己损人,肚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速须戒之。”

道德不好的人遇事常出于私心,处处为自己着想,嫉妒心强,恶意竞争,为了一点私利而不择手段;他们往往抱着敌意去听别人的谈话,找到机会就反驳。由于这种人到处树敌,需经常戒备,因此常常在步步设防的紧张心情中度日。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这种心情是诱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道德良好的人具有与人为善的品性。这样的人遇事常为他人着想,很少为自己的名利与别人相争,办事出于公心;他们敬老爱幼,尊重别人,也自然会受到周围人的尊敬。所以,他们心境宁静,人际关系良好,心情舒畅。在这样的氛围中生活,大脑平静有序地支配着人体各种生理功能,身体处于良性的运转中,自然就健康。【感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这些耳熟能详的训言,讲述着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真理:做人要讲道德。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做人应该先立德,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

做厚道之人,厚德能载物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道德经》【释义】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轻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意思就是为人处世要心存厚道,对待他人不能在礼数上亏欠了别人;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简单朴实,不应铺张浪费,爱慕虚荣。“做人要厚道”,这是对人们为人处世的一贯要求。但是,社会上在褒扬做人厚道的同时,有些人却又对厚道人报以片面的认识,有的甚至视厚道为懦弱、愚钝、无用、老好人,赞许中流露出不屑,谈论中夹杂着嘲讽。其实,厚道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行、文化知识、社会阅历、工作经验、能力、水平等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是经得起各种考验的高尚品格,是充满内涵的教养,是多年诚心修行累积所达到的境界。

厚德能载物。做人达到了生长万物的土壤之厚,遮风挡雨的博大之厚,自然得道。厚道是做人的一种境界,如同大河深层的潜流,它有力量,但表面不起波浪。人只有不断地丰富内涵,提高修养,成为容纳百川的大河,方能达到厚道。我们要做厚道人。人心不厚得不到道义情谊。与厚道人相处无须心存防范,无须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平静、安详,带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小同,实现的是社会的大同与和谐。

心存厚道,也就是告诉我们要待人诚恳,内心要朴实无华。老子说:“居其实不居其华。”这就是生活中的又一智慧。在人际关系中要处在朴实、笃实、老实中,而不要“居其华”,也就是不要居处在虚华、浮华、繁华中。

我国著名的大学者季羡林,留过洋,做过北大的副校长,被人们称为“布衣教授”,是一个一辈子朴实无华的人。据说有一次新生报到,一个外地来的学生看到一个像学校工友样子的老人,就请他为自己照管一下行李,他自己去办事了。结果去了很久,当他回来的时候,那个老人还在那里为他看管着行李。后来他知道,这位老人就是季羡林先生。他就是这么朴实无华的人。他总穿一身蓝色卡其布中山装。就在几年前,他还像农民一样,在燕园的池塘里撒点洪湖的莲子,后来生出荷花来,被称为“季荷”。他把自己住的房子叫作“抱朴居”。在他的“抱朴居”里,家具朴实无华,书桌、书架也都是老式的。【感悟】

厚道是指心态而不是指形式。土地不厚,承载不了山川海岳;人心不厚,得不到道义情谊。厚道是以心换心,以情换情;厚道是以德报怨,以善报恶。厚道是人性中的真善美。心存厚道,内心必然质朴。有一个质朴的心,体现出来的,一定是一个能处处让人感受到亲切的灵魂。【道家百科】

道家代表人物—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侯(官名),但拒绝了楚周王的厚币礼聘。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朴素辩证法因素。

庄子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文章汪洋恣肆,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鲁迅先生曾说他的作品“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其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其中《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庄子的著作历来注解极多,今通行本有清末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等。

谦虚谨慎,便会富有人缘,获人拥戴

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德经》【释义】没有私欲,可以称它为“小”,万物归附而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称它为“大”。正因为他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完成它的伟大。

中华传统文化遵循的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谦卑原则,但却以“人怕出名猪怕壮”的俗语来消磨人们的成功欲望,更以“枪打出头鸟”来威吓那些出类拔萃者的进取心。其实,谦卑并不需要以消灭出类拔萃为代价,谦卑应该是帮助你最后达到出类拔萃的目的。

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认为,人不管在什么状态下,内心深处都是自卑的。人对成功的追求其实就是希望通过成功来不断消除内心的自卑感,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因为不断地失败而变得极度自卑,最后患上“自卑情结”;也有人走向另一极,通过对成功不择手段地追求而变得极度自信,但这种被称为“优越情结”的状态其实只是对内心自卑的掩饰。极度自卑自然不妥,但适度的自卑却能够给人带来行动的勇气和动力。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里,“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所以中华民族能够几千年来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很多在国外深造的中华学子,虽然接受的是完全西化的教育,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美德使他们在工作中表现非凡,有的很快就走上领导岗位了。一旦他们走上领导岗位,融入骨髓里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就会散发出诱人的芳香,“勤劳智慧”、“乐善好施”、“尊老爱幼”、“循循善诱”、“艰苦朴素”、“淳朴善良”等等诸多中华美德就会在他领导的范围内发扬光大。既能融入异国文化,又固守自己的传统文化,这就是中华文化“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的表现。

有一次,孔子带领众弟子去参观鲁桓公的庙宇,发现了一种叫作“溢满”的容器,这种圆形容器倾斜而不易放平。孔子不解地问守庙人这是何故,守庙人说:“这是君王放置在座位右边的一种器具。当它空着的时候就会倾斜,装入一半水时就正立着,灌满了就翻倒过来。”于是孔子叫一个弟子往容器内灌水,果然,在水灌满的时候容器就翻倒过来了。孔子感慨地说:“不错!哪有满而不翻的道理呢!”针对这种现象,孔子又借机向弟子们讲述了一番做人的道理,即:做人一定要谦虚,不能骄傲自满,要像大地一样低调沉稳,承载万物;像大海一样虚怀若谷,容纳百川。【感悟】

谦虚谨慎是做人的一种态度,是一种美德,能使人学到他人的长处,使人冷静思考。这对一个人的立身创业至关重要。唐代吴兢在《贞观政要·谦让》中说:“己虽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求访能事。己之才艺虽多,犹病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谦虚谨慎,低调做人,恭敬和气,心淡人静,知进知退,便会富有人缘,获人拥戴。

善待善良的人,也要善待不善良的人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道德经》【释义】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可以得到善良了,从而使人人向善。

有一次,一位哲学家问他的学生:“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什么?”答案有很多,但有一个学生说:“善心!”哲学家听了,赞叹地说:“正是。你的善心两字中,包括了别人所说的一切话。因为有了善心,对于自己,则能自安自足,能够做一切与己适宜的事,对于他人,则是一个良好的伴侣,亲切的家人,可爱的朋友。”

你听过这样的一个有关善良的故事吗?有一天,来滑雪的人很多。广播员大声地广播着:“来滑雪的朋友请注意,不要越过保护区界线。”一位得了癌症的患者来到了这座山滑雪,为了能在剩下的日子里不带着遗憾离开这美好的世界,他疯狂、欢快地滑着,不知不觉,他越过了界线,超出了保护区,但他还在高兴地滑着。由于剧烈的震荡,雪崩发生了,随之而来的雪像波涛汹涌的海浪,猛地覆盖在他身上,他晕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醒过来。当他侧过头时,发现旁边躺着一个昏迷了的孩子。厚厚的雪压得他动弹不得,旁边的孩子脸刚才还是红扑扑的,很快就变得苍白了。直升机还在一遍遍地在搜索着。但是,因为他们身穿银色服装,搜救人员没有发现他们。无奈他已经没有力气去喊救命了,呼吸也越来越困难。此时,他想到了自己的父母,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他养大,但自己却未来得及报答父母的深恩,反而可能要比想象中还要快地离开父母。

他又看了看旁边的孩子,心里想道:这个孩子还这么小,如果他离开了人世,他的父母肯定……想到了孩子对父母的重要时,他用尽所有的力气从雪堆里爬了出来,把手放在旁边的一棵树上,使劲地磨,鲜血不停地往外淌,他艰难地爬行,留下的鲜血被救助人员发现了,孩子得救了,但他却因失血过多而死去了。他用生命救活了这个孩子。

善源自一颗善良的心。这颗心充满了爱。这种爱是一种自发的行动,是一种纯真的感情。善不是同情,也不是怜悯,更不是施舍,因为人不需要施舍的爱,施舍只用于“乞丐”,而人类不是乞丐。即使你不择手段得到了这份施舍的爱,你也不会觉得温暖,因为这种爱太缥缈,太空虚,空虚得让人害怕。善良是干涸枯竭时的点滴甘露,是迷惘徘徊时的一句点化,是沉迷无助时的一把搀扶。善良的人是美丽的。真正的善良是发自内心的。这个人的善良证实了罗曼·罗兰的一句话:“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感悟】

善是人类独有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善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珍宝,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它可以奔流不息,也可以惊天动地。善是一首最感人的歌,一部最动情的影片,它是灵魂最美的音乐。

修身篇

欲齐其家者,必先修其身

所谓修身,就是“克己”,完善人品操行,提高人生的境界。修身作为目标,是人的完善,人格的自我体现;作为手段,是实现最高人生价值的道路和方法,是获得幸福和成功的基础。

放低自己的位置,才能有更广阔的空间

水下流而广大,君下臣而聪明。

—《淮南子·缪称训》【释义】水越往下游去,地域越广阔;君主越能礼下于臣,他越能耳聪目明。

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低调做人无论在官场、商场还是政治军事斗争中都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处世谋略。谦卑处世人常在。谦卑是一种智慧,是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懂得谦卑的人,必将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大智若愚”,重在一个“若”字。“若”设计了巨大的假象与骗局,掩饰了真实的野心、权欲、才华、声望、感情。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低调做人术,实际上是精于算计的隐蔽。它鼓励人们不求争先、不露真相,让自己明明白白过一生。

低调做人,往往是赢取对手的资助、最后不断走向强盛、伸展势力再反过来使对手屈服的一条有用的妙计。大智若愚,不仅可以将有为示无为、聪明装糊涂,而且可以若无其事,装着不置可否的样子,不表明态度,然后静待时机,把自己的过人之处一下子说出来,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大智若愚,关键是心中要有对付对方的策略。常用“糊涂”来迷惑对方耳目,宁可有为而示无为,万不可无为示有为,本来糊涂反装聪明,这样就会弄巧成拙。

任何时候,情分不能践踏。主动吃亏,山不转水转,也许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又走到一起。若一个人处处不肯吃亏,则处处必想占便宜,于是,妄想日生,骄心日盛。而一个人一旦有了骄狂的态势,难免会侵害别人的利益,于是便起纷争,在四面楚歌之中,又焉有不败之理?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令我满意的老师。”释圆听了,没有正面开导,而是让他画一个茶杯和一把茶壶。年轻人欣然答应。眨眼工夫,茶杯和茶壶便跃然纸上。释圆摇了摇头说:“画的是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的位置放错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啊!”年轻人反驳:“大师,哪有水往高处流的道理啊?”释圆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若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被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就不能把自己的杯子放得太高。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年轻人恍然大悟。

现实生活中,做人也必须把自己放低。无论你是天之骄子,还是尘垢满面的打工仔;无论你是才高八斗,还是目不识丁;无论你大智若愚,还是大愚若智,如果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把自己放得太高,目空一切,唯我独尊,就不能进步,还可能处处树敌,在人生的道路上,就会失去许多有益的帮助和支持。【感悟】

大海之所以能容纳百川,关键是因为它放低了自己的位置。我们也应放低自己的位置,以宽容之心待他人之过。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对于别人的过失,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才能让自己有更广阔的空间。【道家百科】

道家代表人物—张道陵

张道陵(34—156年),道教创始人,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道书载:为汉留侯子房八世孙。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七岁读老子道德二篇,即了其义。为太学书生,通晓天文、地理、诸子、五经、从学者千余人。

永平二年(59年),以直言极谏科中,拜巴郡江州令(今重庆),时年二十六岁。因素志于黄老之道,见世风日下,不久遂弃官隐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汉章帝、和帝诏征皆不就。后与弟子王长从淮入江西鄱阳,溯流至云锦山(今龙虎山),炼九天神丹。三年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闻蜀中民风醇厚,易可教化,入蜀居鹤鸣山修道。

汉安元年(142年),感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或云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创立了道教。立二十四治,以祭酒分领,不喜施刑罚,廉耻治民,符水治病,百姓奉之为师。尊老子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撰《老子想尔注》阐扬道教教义,称“道”即是“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以“道”为最高信仰。永寿二年(156年),以盟威都功诸品经、玉册、剑印付子衡,与夫人雍氏升仙而去,年一百二十三岁。唐天宝七载册赠“太师”,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封为“三天扶教大法师”。宋理宗加封“正一静应显佑真君”。道教尊为祖天师,泰玄上相,降魔护道天尊。

谦卑处下,宽容包纳,利万物而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释义】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道。“上善若水”,出自于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人的善要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现在的人为何烦恼多?有的人眼睛一睁就为名忙为利忙,一天到晚在争名争利。有的人为一点蝇头小利而争得头破血流。这能不累不恼吗?水利万物而不争,人为何做一点小事,做一点付出就要名要利呢?

老子还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大圣人孔子对水的认识和感悟与老子有共鸣。孔子云:“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

善若水,还要虚怀若谷。心胸不宽的人很难做到善如水。《老子》:“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又:“上德若谷。”王弼注:“不德其德,无所怀也。”后因以“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虚心,心胸开阔。山谷高深可纳万物。风云激荡,雷电交加,溪流回转,青松入云,荆棘丛生,山谷都一样包容和接纳。人的心胸应比山谷更能包容世间的一切,那样人也就大善特善了。

一位年轻的饱学之士去拜访一高僧,向高僧求禅定之道。后生恃才,对高僧不大敬,高僧不悦但不言于表,而是提壶为后生沏茶。茶满溢,高僧倒茶不止。后生说:“高僧,茶已满了。”高僧笑笑说:“茶既满,还续什么水呢?”后生明白了高僧的意思,以后就变得谦虚多了。【感悟】

老子明确地告诉我们:最高尚的品德像水一样。它具有滋养万物生命而不争的无私德行。它能赐予万物以利益,而从不与万物争利益。“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别物争着处上,它却甘居卑下的地位。这种“不争”,并不是一种自我放弃,也不是逃离社会或遁入山林。而是所“为”要像水一样能“利万物”,但所得来的成果,却不据为己有,更不居功自夸。

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经》【释义】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智是显意识,形成于后天,来源于外部世界,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具有局限性和主观片面性;明,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客观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见,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老子非常重视人的智慧,并用两个字来表述它:一个是“智”,一个是“明”。在老子看来,人生在世自然而然就有智慧,而且也必须有智慧。因为人既然来到世上,就要生活;要生活就要与外界打交道,就要适应外界的变化,利用外界的事物;要适应外界的变化,利用外界的事物,那就要认识外界事物,把握外界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这就需要智慧。没有智慧就不能生存,更不能发展。

他在对外部世界做了深刻的观察之后,又将目光折射回来,观察到了人自身。在他看来,人的智慧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另一部分则是对人自己的认识。他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在老子看来,了解他人和了解自己都是智慧,然而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更进了一步。战胜他人表明自己有力量,而战胜自己则表明自己很强大。

其一,了解自己要比了解他人难。之所以说难,那是因为自己看不到自己,自己想不到自己;而要看到自己、想到自己,就要有更大的智慧,还要有以他人为鉴的能力。

这一点,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韩非子用具体事例做了说明。楚庄王只看到越国朝政混乱、兵力薄弱,而看不到自己国家朝政混乱和兵力薄弱,因此想去讨伐越国。楚庄王的谋臣杜子认为这是不明智的,并且用眼睛只能看到外物而看不到自己为比喻,使他明白了自己的缺陷,停止了愚蠢的行动。韩非子通过这个事例说明了老子的“自知者明”,并且下结论说:达到有智是很难的,之所以难,不是难在了解他人,而是难在了解自己。

其二,了解自己以具有自我意识为前提,而自我意识一旦产生,就将会把人的智慧由个体自我意识引向类别自我意识:当人有了个体自我意识,就会在头脑中树立起一个自我的标的,形成一个全新的认识目标;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就会在深入了解个体自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类别自我的意识。【感悟】

我们常常认为,最了解自己的当然是自己,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箴言道出了一个千百年来困扰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命题。“认识你自己”还被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时刻告诫着人们应该有自知之明。老子认为“自知”、“自胜”比“知人”、“胜人”更重要,更难以做到。所以,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

你会因自己的无私,而得到别人的敬仰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释义】因此圣人,他把自己的利益掷于民众之后,民众却把他的利益捧在前头;他把自己的利益掷于身心之外,其身心却得以完美的存活。圣人所做的一切不正是因为没有私心杂念吗?因此,圣人的理想总能得以成就。

这句话反映了老子以退为进的思想主张。他再一次歌颂天地。天地是“道”所产生并依“道”的规律运行而生存的,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从而真正地体现道。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退其身”“外其身”)和“利己”(“身先”、“身存”)是相互统一的。老子认为“利他”往往能够转化为“利己”。老子想以此说服人们都来“利他”。

老子认为:天地由于“无私”才能长存永在,人间的“圣人”由于忘私退身而成就其伟大理想。我们都知道大禹为人民治水,八年在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人民拥戴他为天子。他就足以成为“圣人”。圣人是处于最高地位的理想的统治者。对他而言,人道既要用于为政治世,又要用于修身养性,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切实效法天地的无私无为。对天地来说,“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圣人后其身而身先”,指落于人后反能先到。“圣人外其身而身存”,就是说把身体交出去,反而能保存。意思是用小我换大我,以“无我”的方式“为我”。石头把自己交给路,反而无伤害,能长久。美玉把自己藏在山里,反而被开采,不能存璞。“以其无私成其私”,就是用无私来成就自己。有的人永不满足,所以永远得不到。有的人容易满足,所以能够得到。

吕蒙正在宋太宗、宋真宗时三次任宰相。他不喜欢把人家的过失记在心里。他刚任宰相不久,上朝时,有一个官员在帘子后面指着他对别人说:“这个无名小子也配当宰相吗?”吕蒙正假装没有听见,就走了过去。许多官员都为他愤愤不平,要求查问这个人的名字和担任的官职。吕蒙正急忙阻止了他们。退朝以后,那些官员心情还是平静不下来,后悔当时没有及时查问清楚。吕蒙正却对他们说:“如果一旦知道他的姓名,那么一辈子就忘不掉。宁可不知道,不去查问他,这对我有什么损失呢?”官员们都佩服他气量恢弘。【感悟】

有道的人把自己退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以一己之心去衡量他人思想,也不能只关注自己而忘却他人的存在。学会做一个心底无私的人,你会因自己的无私而得到别人的敬仰,还会得到许多意外的收获。【道家百科】

道家代表人物—葛玄

葛玄(164—244年),字孝先,三国时吴国丹阳(今属江苏)人。出身宦族名门,生而秀颖,性识英明。自幼好学,经传子史,无不博览,尤性喜老、庄之说,年少即名震江左(江东),十多岁时,俱失怙恃,深感人生无常,乃发心学道。于是遁迹名山,参访异人,服饵芝术,精勤苦修,遂得成仙,世称“葛仙翁”,又称“太极左仙公”。北宋徽宗封为“冲应真人”,南宋理宗封为“冲应孚佑真君”。

据《抱朴子》记载,葛玄曾从仙人左慈学道,受《太清九鼎金液丹经》、《三元真一妙经》、《九鼎丹经》、《金液仙丹经》等道法。后葛玄勤奉斋戒,感老君与太极真人,降于天台山,授葛玄《灵宝》等经三十六卷。久之,太上老君又与三真人,从官千万,命侍经仙郎王思真,出《洞元》、《大洞》等经三十六卷,及上清斋二法,灵宝斋六法等。葛玄足迹历遍灵岳、赤城,罗浮等名山大川。也曾于江西阁皂山修道,常辟谷修道。擅长符咒诸法,奇术甚多,能遨游山海,分形变化,尤长于治病收劾鬼魅之术。《三国志·吴书》记载:孙权好道术,葛玄尝与之游,得权器重,特于方山立洞玄观。弟子郑隐得其法术。

葛玄在世间虽然游戏无常,其实学道十分认真,道术十分高明。所以在仙界的地位很高。玉皇大帝座前常有张、葛、许、姚四大天师协助办理文案,位居第二的葛天师,便是葛玄葛仙翁。

认清楚自己,才不会给自己招来祸端

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淮南子·原道训》【释义】善于游泳的人往往被淹死,善于骑马的人往往从马上摔下来,他们所做的都是自己所擅长的事,反过来却自成灾祸。

生活中,认清自己是很重要的。很好地了解自己,就是在了解自己长处的同时,也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发现自己有骄傲自满的时候,便需要找到自己的无知,冲击自己一下,这样才能让自己达到平衡。唐朝的李世民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也就是说要想认清并了解自己,首先要从别人对你了解之后的真实评价中获得。在这里别人指真心关心你的人,包括亲人。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长江中有三种鱼肉质最为细嫩,味道最为鲜美:鲥鱼、刀鱼、河豚。虽然这三种鱼体形和习性各不相同,可长江边的渔民却常能用一张网捕获它们。渔民捕鱼的网类似排球网,上面绑着浮标,捕鱼时把网撒在江中。鲥鱼的美味全靠鱼鳞传递,因此,鲥鱼爱惜自己的鳞片胜过生命。它的体形跟鲤鱼差不多,两头窄,中间宽。当它的头误入渔人的网眼时,其实只要稍稍后退就可以逃掉,但它太爱惜自己美丽的鳞片,怕后退会刮掉自己的鳞片,所以仍不顾一切往前冲,又由于它的体形越往后越宽,越冲越紧,结果鲥鱼就会被网牢牢地套住。

刀鱼体形如匕首,脊上有坚硬密集的鱼鳍,游动时自动撑起。当它发现鲥鱼被网住时,便吸取鲥鱼的教训,迅速后退。岂知适得其反。它一后退,撑起的鱼鳍便会被网眼死死卡住。刀鱼见自己被卡住,便更加用力地向后退,结果越后退,卡得越紧,其实凭刀鱼匕首般的身材,只要稍一用力往前游,就可以穿过网眼活命。

河豚身上没有鳞片,也没有硬鳍,只是表皮上有密密的钉刺。它看到鲥鱼进是死,刀鱼退亦是死,于是当网眼卡住它时,它便拼命地给自己鼓励,给自己打气,三下五除二就把肚皮撑得滚圆,试图胀断网眼逃走。可结果不但把自己胀得越来越紧,还由于浮力增大和渔网一起浮出水面被人们轻而易举地捕获。“龙生九子,九子九模样。”人,无论谁都有劣势。但是,要牢牢地记住,与其为了掩盖自己的劣势而做出许多努力,还不如注意尊重事实更好。再也没有比抓住事实更能给予人们以自信的了。有了自信,劣势感自然也就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人们的经验、人生、知识都各不相同,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为了培养出自己的自信来,能让自己在任何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能保留一定余地,不至于打乱自己的步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