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04:41:49

点击下载

作者:张勇军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试读:

摘要

本文从研究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角度出发,运用竞争力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波特的企业竞争力理论、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以及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及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重点分析研究了在激烈的经济全球化竞争中,在世界汽车跨国公司“6+3”全部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的背景下,中国的汽车企业集团、轿车(合资)企业和民营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竞争格局。本文建立了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提出了提高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导论,主要对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进行了说明,同时就国内外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方法、思路以及相关的研究动态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归纳了研究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它包括:竞争力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波特的企业竞争力理论和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等。第三章论述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及发展模式,并与美、日、韩等国汽车工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第四章就中国汽车企业分为企业集团(国有)、轿车企业(合资)、民营企业(民营资本)分别进行了企业竞争格局的分析和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第五章针对中国汽车企业发展现状,建立了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对中国汽车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评析。第六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国汽车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第七章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本文的特色主要体现在:(1)从企业研究的基本点上,对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透视;(2)在研究内容上,从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出发,分别对汽车企业集团、轿车(合资)、民营汽车企业进行了竞争格局分析和竞争力的国际比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同时建立了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3)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竞争力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波特的企业竞争力理论、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对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4)在研究结论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国汽车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Abstract

From Chinese Auto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oth the theory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th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are thoroughly analyzed, using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Theory, 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Porter' s Competi-tiveness Theory.Particularly, it emphasizes on the grid phenome-non among government-owned, cooperated, private-owned auto en-terprises, under the intently global economic competitive back-ground of all the“6+3”world multi-national auto groups entering into our national auto market.The well-defined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here.Additionally, some political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improve our own enterprises on competitive edge.

There are seven chapters total.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such as research background, motiv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together telling us the frontier progress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 both in the national and the international.The second chapter sums up the basic theories using, including the competitiveness economic theory, industrial economic theory, Porter's competitiveness theory, and ability-based company competitiveness theory, etc.The third chapter elaborates Chinese auto industrial developing history, com-pared with the U.S.A, Japan, and Korea.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competitive setup currently, gives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omparison each to the government-owned, cooperated,private-owned auto enterprises.The fifth chapter establishes the competitive estimation system, which is tested with the newest data. Then objective appraisal is made about Chinese auto industrial pres-ent situation here.The sixth chapter gives out several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 of progressing, from both macro and micro econimics as-pects.The total summary is in the last chapter.

The most distinguished features in this thesis are:(1)Perspective viewing of Chinese auto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2)From the content, own unique understandings are ex-pressed by the analysis of both the present setup situation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comparison.(3)From the methods, most classical and appropriate theories are using, such as competitive economic theory, industrial econom-ic theory, Porter's competitiveness theory, capability-based compa-ny competitiveness theory, layer discrimination methods, etc.(4)From the conclusion, the useful suggestions are given based on both macro and micro aspects.序

中国汽车工业走到今天,已经走过了54年的历史,如果现在盘点一下在54年中中国汽车工业做了哪些事情?哪些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哪些是成功的?哪些还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的,我认为应该有一个综合的评价。

在近年来,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引起经济界和管理界的广泛兴趣和重视,企业国际竞争力成为管理界有关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企业能够回避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挑战。很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发展壮大,市场竞争力弱的企业衰败和破产,因此,如何建立指标体系通过量化的形式评价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如何根据评价所得出的结果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等等这些问题都成为国内企业等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东西方关系的缓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国家和国家,企业集团和企业集团,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经济竞争的主体是企业,因而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对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重视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中国汽车工业不是独立于世界汽车工业之外,而是世界汽车工业的一部分,但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特色,中国汽车工业应该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汽车工业;是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类型企业共同发展的汽车工业;也是坚持市场资源配置和具有生产各类不同技术档次、不同地域需求产品的汽车工业。对于社会主义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古老文化、幅员辽阔的大国来说,在所有制、在地域环境、在人民收入消费等各个方面,不仅与国外差异较大,即使在国内也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导致汽车产品有很大的不同市场。国际汽车工业的兼并重组正在极大地影响着中国汽车工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中国汽车企业已分为三个层面:企业集团、轿车合资企业、民营汽车企业。在市场竞争和政府的推动下,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从早期的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发展到强强联合,形成产品、资源、区域以及开发、生产和销售等全方位的合作。产品结构具备了进一步优化的基础。目前,汽车行业排名前五名的企业集团生产集中度已提高到70%的份额,逐步形成了较为集中的产业格局。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这几家企业集团在中国市场占有的份额还将继续扩大,同时又以不同的方式与国际上的跨国公司进行合资、合作,以追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当弱,特别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汽车企业面临与国际跨国汽车企业的竞争。为了应对这种竞争,为了使中国的经济能够进一步的发展,能够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自己的地位,确实要有一批汽车企业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级的企业,能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上展开有效的竞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在中国还不多,国家经贸委确定要在今后培育二至三个这样的世界级企业。我想这个是必要的。过去培育世界级企业,往往都是拼凑,就是把几个企业合在一起,冠上一个什么集团的称号,实际上并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经济实体。现在中国汽车大集团的发展有可能使它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因为它不是拼凑起来的,它是自己成长起来的。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适应性调整已迫在眉睫,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已于2004年颁布。中国政府已确定新时期汽车2工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扩大开放、鼓励竞争、加快发展;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中国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通过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合作,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改革政府管理方式,改善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坚持开放和自主发展相结合,增强国内企业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中国汽车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本书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出发来研究、评价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虽然已经有大量的汽车企业经营方面的统计数据,但是人们仍然感到很难找到反映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状况的信息,特别是缺乏反映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综合信息。与此同时,尽管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观念已经受到普遍的关注,但在如何衡量、评价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状况方面,缺乏具有理论基础的、可操作性的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一套指标体系。因此,建立适用的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正确地评价出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真实状况,对中国汽车企业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副书记2007年7月第1章导论1.1本文研究的意义

中国汽车工业在近十多年的发展中,通过国内外企业的联合重组和市场竞争的作用,使汽车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的国有独资企业为主体逐步改变为多元化投资结构的股份制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占主导地位。股份制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的资产和销售额已占全行业的60%以上。众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和经营,必然导致企业间激烈的竞争。事实上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展开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国际竞争,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国际竞争国内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即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全球化进程。

本文的研究将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1.1.1 现实意义

冷战结束以后,随着东西方关系的缓和,原计划经济国市场化改革的扩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国家和国家、企业集团和企业集团、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经济竞争的主体是企业,因而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对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重视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由于跨国汽车公司(6+3)已全部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在中国本土已展开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国际竞争,本文通过对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充分揭示了“国际竞争国内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内涵。(1)跨国汽车厂商进行竞争,随市场结构不同,其竞争类型也不同

按市场结构,跨国汽车厂商竞争类型可以划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完全竞争。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有许多提供同质产品的供应商,消费者众多且能得到充分信息,市场价格由市场中所有供应商和购买者共同作用决定,而且任何一个供应商都不能控制市场价格。在完全市场竞争中,供应商唯一决策是生产和销售的产量。

垄断竞争。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市场中有许多供应商:每个供应商都与其他的供应商有轻微的差异;同时由于产品之间有较强的可替代性,供应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关系。

寡头垄断。在寡头垄断竞争市场中,只有少数几家厂商,每个厂商的生产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因而它们的任何决策变动都会影响到市场价格;由于厂商数目较少,厂商之间存在较明显的依存关系,价格确定后,往往是相对稳定的,厂商竞争主要集中在质量竞争而非价格竞争。

完全垄断。完全垄断市场是与完全竞争相对立的一种市场结构。在完全垄断市场中,只有唯一的供应商,因此该厂商既决定产品供给又操纵产品价格。在这种市场中,垄断力量能够无约束地在市场中活动。(2)“国际竞争国内化”

跨国汽车厂商在华竞争随参与者和参与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全球市场、多国市场、大宗贸易市场、纯国内市场等。全球市场。在全球性行业,跨国公司占主导地位,国际贸易在该行业的生产、销售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全球行业的产品通常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所要求的产品开发费用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巨大。全球行业结构通常表现为几个跨国公司占统制地位的“寡头”竞争结构。产量低、资本少的地方性小企业在全球行业很难生存。全球行业的国际竞争不是在一国一地之间展开,而是表现为跨国公司体系与跨国公司体系之间的“牵一发动全身”的整体竞争;而且它们之间的竞争也是全方位的,跨国公司之间,不但争市场,还要争资金、争技术、争战略伙伴。

多国市场。在多国市场,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是在一个个相互独立的各国国内市场的内部展开的:国际市场表现为许许多多的国内市场的集合,各国市场的供求与竞争态势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在多国市场,决定竞争成败的主要因素在于价值链的下游环节:如产品形象、广告投资、渠道策略、促销手段等。竞争的焦点集中于市场营销环节,集中在以各种手段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和品牌选择。

大宗贸易市场。在大宗贸易市场,国际竞争主要是在大量各自独立的中小企业之间进行,主要采取价格竞争的形式。在大宗贸易行业,市场竞争比较完全,进入市场的壁垒较低,既不需要太高的固定投资,又不需要太复杂的尖端技术,也不需要在所在国家市场上设立复杂的营销和服务机构。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低廉的初级劳工成本。(3)跨国汽车厂商竞争方式

按照竞争方式的不同,跨国汽车厂商竞争主要可以分为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指提供同一产品或者服务的企业,通过价格调整来争夺市场的竞争,这是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竞争方式。非价格竞争则包括了除价格竞争以外的所有形式的竞争。这样跨国企业竞争实际上可以看成跨国企业互相较量,看谁能向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有价值的价格和质量组合。无论是价格竞争还是非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在市场上都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跨国汽车厂商经常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或者质量调整而调整自身的价格和质量,这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4)进入与退出

如果预期进入市场后经营利润净现值超过进入的沉没成本,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风险中的企业就应当进入这一市场。为了预期进入后利润,企业必须评估进入后竞争。如果预期进入后竞争残酷,那么进入后利润可能会较低,企业则会选择不进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预期进入中国将会盈利,并成为第一批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的跨国汽车厂商。上海大众在中国的成功证实了这一点。(5)进入障碍

进入某个市场,通常存在着进入障碍。进入障碍指那些允许现有企业赚取利润,却使行业的新进入者无利可图的因素。进入障碍可以是结构性的也可以是战略性的。当现有企业具有天然的成本优势、市场优势或者管制上享有优惠时,就导致了结构性的进入障碍。当现有企业采取旨在阻绝进入的具体行动时就产生了战略性进入障碍。结构性进入障碍可建立于关键资源的控制、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和现有企业的市场优势。(6)退出障碍

企业进入存在障碍,退出也存在障碍。如果企业不论是否停止生产经营都必须承担义务时,通常会产生退出障碍。退出障碍包括劳动合同和原材料采购协议、专用程度高的生产性资产处置价格的较低、政府的限制等。退出障碍可能会限制企业停止生产,当然也会影响企业进入市场。(7)局部市场效应:“国际竞争国内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

最初,企业在本地生产经营,随着经济发展,企业经济业务也逐渐发展至海外,最终形成跨国公司。二战后,跨国公司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营业额上蓬勃发展,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主体,成为国际贸易、技术创新和技术贸易以及对外投资的主力军。为了争夺市场和获取经济利润,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跨国公司通过全球统筹已将企业价值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了优化,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整个跨国公司体系(系统)之间的竞争,看哪些跨国公司能相对于竞争对手,及时地、顺畅地达到或者超过消费者预期地提供更有价值的价格和质量组合给消费者。经过一段时间竞争,在某一时段内跨国公司之间达到了一种相对均衡,出于对利润的和市场份额的追逐,这种均衡经常被某些因素所打破。例如新兴市场的出现、新的技术创新、新专利、新的工艺创新和新管理方式往往会改变跨国厂商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和质量的资源和能力,从而改变现有的市场格局。这时新的一轮竞争将开始。某个或者某些跨国公司为了维持和提高其竞争能力,会在某地(一般是某国)和某时段内集中其资源和能力与其竞争对手展开激烈角逐。同样,其他的跨国公司(尤其提供相同或者类似产品的跨国公司)会在此地(局部市场)加入战团,因为在该局部的成败,犹如战争一样,往往会改变跨国公司之间的全球竞争优势和全球力量对比。这样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跨国公司转向该局部市场进行激烈争夺。这就产生局部市场效应:“国际竞争国内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

在我国现有的诸多产业中,汽车产业是一个发展不够快、竞争力不够强的产业。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汽车产业没有经历一个市场开放和充分竞争的过程。其结果是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全国的年产量不及国外一家汽车厂商的产量;汽车新产品开发速度缓慢,产品老化严重、技术含量低;即使是同类产品,消费者因此也不得不承受远高于同类产品国际水平的市场价格。我国汽车工业起步很早,但发展缓慢的严峻现实,迫切需要我们对长期以来实施的严格管制下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进行检讨和反思。

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政府配置资源,并实行价格管制政策。国有企业垄断汽车工业,并有严格的产品分工,企业间的竞争被严格限制在非常有限的范围。转轨经济时期,中国政府逐步开放产业并放松管制,但仍沿用许多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产业政策在总体思路、目标、体系、内容和手段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带有很多计划经济的痕迹。其结果是地方保护和部门分割使产业政策的目标实现缺乏有效的产业组织手段,外资的进入受到各种条件的约束,民营资本市场进入在政府严格项目审批和目录管理的情况下面临着高昂的行政性壁垒。在政府严格管制、过度行政干预的情况下,产业内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形成受到限制。

随着中国加入WTO,困拢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坚冰政策逐步瓦解,中国汽车工业的市场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竞争日趋激烈。主要表现为:一是汽车企业产品系列不断加宽和延伸,以及不同企业产品市场的相互渗透;二是国产汽车和进口汽车的竞争日益白热化;三是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新企业的进入,改变了汽车产业竞争的传统格局;四是国内知名汽车企业与国际跨国公司各种形式的合资合作,使曾经发生在我国内部的产业集中的“圈地运动”正在被声势浩大的国际产业重组所替代。“全球化”这个中国汽车业界的陌生话题,目前正生动地展现在中国汽车这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上。

产业和企业国际竞争力来源于竞争环境的创造,这是一条普遍的规律。提高汽车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着眼点,是打破垄断和保护、放开竞争,特别是开放市场,进行国际竞争。这是培育和增强我国汽车企业和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方向。在开放、竞争的基础上,今后产业政策的重点是对汽车工业中占主体地位的国有企业进行实质性的现代公司制度改造,推进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时运用资本市场等多种手段,推动国内汽车与汽车跨国公司、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合资、合作、并购等方式的产业重组。可以预言:随着以开放、竞争、重组等为取向的产业政策的推进,一个强大的汽车工业必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回顾中国汽车产业5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1953年到1992年达到100万辆产量时经过了近40年;从1992年到2000年用了8年时间完成了从100万辆到200万辆增长;2003年用了1年的时间完成从300万辆到400万辆的增长,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了720万辆,2007年上半年,产销增幅达24%,全年有望突破800万辆。这些数据都表明中国汽车产业步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中国汽车产业正从汽车产业大国迈向产业强国,成为了世界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国经济中不可缺失的支柱产业。

国际汽车工业的兼并重组正在极大地影响着中国汽车工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在市场竞争和政府的推动下,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从早期的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发展到强强联合,形成产品、资源、区域以及开发、生产和销售等全方位的合作。产品结构具备了进一步优化的基础。目前,汽车行业排名前五名的企业集团生产集中度已提高到70%的份额,逐步形成了较为集中的产业格局。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这几家企业集团在中国市场占有的份额还将继续扩大,同时又以不同的方式与国际上的跨国公司进行合资、合作,以追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未来20年中国汽车产业将从制造大国迈向产业强国,以满足国民经济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为目标,在成为制造大国的同时力争成为包括相关产业在内的产业强国。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10~15年的时间,全面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点突破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技术,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产品开发系统集成技术领域和关键零部件领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和产品,建立适应汽车工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为实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领域包括:产品开发基础数据库建设、汽车产品开发技术研究、燃油汽车环保节能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工程、新能源汽车应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工程、电子控制技术研究和应用、环保、轻量化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

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当弱,特别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汽车企业面临与国际跨国汽车企业的竞争。为了应对这种竞争,为了使中国的经济能够进一步的发展,能够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自己的地位,确实要有一批汽车企业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级的企业,能够同外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上展开有效的竞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在中国还不多,经贸委确定要在今后培育二至三个这样的世界级企业。我想这个是必要的。过去培育世界级企业,往往都是拼凑,就是把几个企业合在一起,冠上一个什么集团的称号,实际上并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经济实体。现在中国汽车大集团的发展有可能使它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因为它不是拼凑起来的,它是自己成长起来的。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适应性调整已迫在眉睫,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已于2004年颁布。中国政府已确定新时期汽车工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扩大开放、鼓励竞争、加快发展;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中国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通过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合作,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改革政府管理方式,改善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坚持开放和自主发展相结合,增强国内企业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中国汽车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本文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出发来研究、评价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非常有必要的。1.1.2 理论意义

本文研究所依据的理论方法、经典经济学所进行的研究和分析是以假定“企业同质”为基本的逻辑前提的,即假定企业都是具有经济人理性的,所谓经济人的理性就是精于计算,并且按照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决策和行动。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具有长久的国际竞争力,什么样的企业一定不会有国际竞争力?竞争力的研究和经典经济学原来基本的逻辑是有一定的差异性。我们从这个角度进行讨论,我们分析经济学怎么能够解释竞争力?经济学都是假定人和人是一样的,企业和企业也都是一样的,所谓一样就是指行为方式、行为目标、决策基本原理是一样的。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从抽象到具体,而逐步放松假设条件的逻辑框架。一开始做严格假定,逐渐放松假定条件,对竞争力可以以不同的假设条件为前提,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可以对竞争力研究做出贡献,但是由于各个学术分科假设的前提和分析工具是不一样的,所以所关注的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也是有区别的。

研究竞争力问题,主要是关注成本、价格、生产要素的配置、分工、供求这些因素。当一般微观经济学拓展为产业组织经济学的时候,假设条件发生了变化,企业仍然是同质,但是存在着市场结构差异和要素流动的结构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在分析竞争力的时候不仅能够考察它的成本价格、规模,而且可以考察产品的差异,考察企业市场的定位、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的博弈策略、信息等等这些因素。

当经济学拓展到国际经济学或发展经济学的时候,它的假设条件又不一样,假定是存在着关税、汇率等国际经济的差异以及要素国际流动的这些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讨论或者观察像关税、汇率、要素的国际差异以及国际流动、经济开放的程度、国际分工、经济发展的水平等等这些因素对竞争力的影响。当深入到区域经济学或者区位经济学领域的时候,我们的假定又开始放宽到存在着企业的区位差异、要素禀赋的差异。要素流动有成本,这跟微观经济学最初的假定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所关注的竞争力研究因素可以考虑企业的区位特征,它的自然资源、交通通讯成本以及要素的成本、空间网络关系以及产业集群这些因素。到此为止,经济学还是所谓的原子,就是最小的单位,是一个黑箱。里面的结构我们不去观察讨论,但是研究竞争力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当我们的研究如果深入到管理经济学或者企业经济学领域的时候,我们假定存在着实质性的企业内部结构差异和行为差异。这种情况下关注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可以涉及到企业战略、组织行为、企业家行为、管理能力等。

如果应用制度经济学和政府管制经济学的方法,可以考察企业产权制度的差异、经济制度的差异和政府干预的不同。产权制度、治理制度、政府环境和政府的管制这些因素引入了竞争力研究可以考察的范围。这些研究都没有离开一个最基本的假定就是所谓经济人假定,企业和个人都是趋利避害,追求利润收入。仅仅维持这样一个假定是不够的,竞争力的研究必然会超越经济学。所谓超越经济学就是引入非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使经济学与管理学结合。此时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假定个人、企业存在着观念、伦理、价值观、知识水平等方面的深刻差异,可以把企业理念、价值观、企业文化、企业伦理、信仰、社会人文条件,以及诚信问题,引入到关于竞争力的研究中进行考察。用经济学各个分支学科分析竞争力的时候,竞争力可以从多方面来考察。研究竞争力最基本的逻辑方法,在最抽象层次上主要应用的是理论经济学的逻辑方法,理论经济学的逻辑方法主要是演绎的方法,通过一定的假定假说然后进行逻辑推理。当进入比较具体层面的研究领域时,越来越倾向于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结合,也就是引入了管理学的逻辑方法。管理学的逻辑方法基本特点是更倾向于应用归纳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之上,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又可以用数字来逼近竞争力的现实。我们用数字办法能不能够把竞争力的状况体现出来,逼近现实?竞争力的研究方法论上不仅有经济学的方法、管理学的方法,而且要运用统计分析的各种方法。

竞争力理论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应用最新经济、管理和社会发展理论的综合的应用科学体系,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①竞争优势来源是什么,即什么带来了竞争优势;②竞争优势之“源”是通过什么样方式表现出来的,即“源”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什么;③如何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即要回答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问题”。

竞争力理论存在于经济学与企业战略管理两大研究领域。经济学侧重于对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从理论上探究什么是竞争优势来源;而战略管理理论,则主要从企业经营实践角度出发,为经营战略决策提供依据。从历史发展看,竞争力理论可以归纳成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理论、基于资源与能力的竞争理论、企业创新理论和基于评价方法的竞争力理论5个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从市场定位,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保持上来,并由此产生了企业的内在成长理论,进而逐渐演化为两个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的学派,即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本文对此进行理论综述,以期为竞争力理论研究和企业发展实践提供有益的帮助。

本文运用竞争力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波特的企业竞争力理论、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工具,通过对众多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投资和经营实证,比较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汽车企业集团、轿车(合资)企业、民营汽车企业间的国际竞争力。揭示了“国际竞争国内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内涵。

运用系统论观点对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因素分析,根据每一企业的特征及运行阶段的变化,分别研究了它们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一套比较符合汽车企业实际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1.2国内外研究综述1.2.1 国际竞争力研究历史及现状

在国外,对国际竞争力问题的关注首先来自实业界和政府。早在1978年,应白宫和参议院的要求,美国技术评价局就开始了美国竞争力的研究。1983年,美国总统建立了由专家组成的“关于工业竞争力的总统委员会”,开始专门研究竞争力问题。美国众多的学术机构和商业机构也展开了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如美国工程研究院和纽约证券所分别进行了题为《国际竞争能力的技术发展》和《美国高技术产业竞争能力之评价》的研究。1983年日本组成课题组对美国和日本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开始了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欧洲国家也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1986年,世界经济论坛(时称欧洲经济论坛)发表了《关于国际竞争能力的报告》,对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初步形成了关于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原则、评估方法和指标等相对独立的体系。1990年以来,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作为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的权威机构,每年合作出版《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用300多项定量与定性指标对24个经合组织成员国和10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能力进行评估和分析,引起各国政府和经济界的重视。

在国内,1989年,原国家体改委与WEF和IMD合作,商定进行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研究,并运用《世界竞争力报告》的方法对中国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1991年,狄昂照、吴明录等承担了国家科委的重大软课题“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提出经济活力、工业效能、财政活力、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对外经济活动、创新能力和国家干预八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1993年,任若恩等教授与荷兰格林根大学国际产出与生产率比较项目(ICOP)组的专家合作进行中国制造业各产业部门的国际比较研究,发表了《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初步研究》和《关于中国制造业国家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从1995年开始,金碚教授进行了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及其实证研究,于1996年出版了课题成果,提出了产业评价方法——因果分析法。1998年,裴长洪就利用外资和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进行了研究,出版了《利用外资和产业竞争力》。武汉大学的邹薇(1999)运用国家竞争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CA)对中国1965-1995年九大类产业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彭丽红博士(2000)专门进行了企业竞争力的研究,韩中和(2000)用案例分析方法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探讨。中国社科院的郭克莎(2000)进行了1993 -1998年中国工业和世界工业差距的研究,并就提高途径提出了政策建议。2000年,罗云辉和何翔对汽车产业的TC、MS指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产品质量进行了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在赵彦云教授的领导下,从1990年开始对世界前沿课题研究,从1996-2003年陆续发表了5份很有份量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分别以产业结构、科技竞争力、21世纪发展、区域竞争力发展等为主题进行了研究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经营报》共同研究开发的“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监测体系”也从监测结果基础上形成了《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对提升我国各行业的企业竞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该报告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国著名学者金碚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提出了包括产业生命周期、市场结构及厂商策略行为,厂商博奕行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一个分析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并建立了影响工业国际竞争力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定量分析提供了可能。他认为:(1)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性

统计指标显示,20多年来,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市场占有率显示)迅速提高。但产业国际竞争力在统计意义上的提高,并不同时表明企业国际竞争力同样程度的提高。以显示性指标来反映,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先行于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这是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出口总额。(2)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基本方法

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比较。产业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企业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替代性和差异性(图1-1)。图1-1 竞争力的替代性和差异性

我国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视野应集中于经济分析较易把握的领域以及因果性比较清晰的关系。首先可以从对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始,因为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之一是,必须能生产出可以为市场接受的产品,所以,从国产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状况及其直接和间接决定因素的分析入手,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产业发展具体情况并易于进行更深入的国际比较研究的经济分析范式,是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一条可行的道路。在此基础上,他构建了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图1-2)。图1-2 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由中国学者创立的首部中国大中型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于2003年2月24日正式向业界公示。该指标体系突破了国际上仅对一国企业整体竞争力进行评价的局限,也克服了国内外依据单一或少数竞争力指标对企业竞争力进行排名的不足,比世界顶尖的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世界竞争力年鉴》和世界经济论坛的(WEF)《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的指标体系更加深化、更具可操作性。1.2.2 有关国际竞争力概念

尽管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国际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由于各国经济体制、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研究角度的不同,至今对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没有统一的认识。传统经济学家把国际竞争力看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生产的基本要素——劳动力、资金与自然资源方面拥有优势的国家或地区要比别的国家或地区更有竞争力。美国总统竞争委员会指出,国际竞争力就是“某一国家为了维持、增加国民的实际收入,在自由、公正的市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程度”。欧洲货币基金会的定义是:“竞争能力是企业主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环境中,以比他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具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增长经济学家认为,科技资源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柱,技术创新和新的科学知识的应用尤为重要。世界经济论坛和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观点是: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取决于变革要素、变革过程、环境、企业自信心和工业序位结构这五个不同的要素。竞争力是竞争主体在争夺竞争对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力量,那么从竞争主体上看,国际竞争力有四个研究层次: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其中,产品竞争力是指在实现产品价值条件下,该种产品在一国、一地区进而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张能力。对企业而言,竞争力是指在实现企业产品不断扩大市场的同时,该企业可持续的赢利能力。产业竞争力是产业内部企业整体的竞争力,也是一个国家产业的竞争力,是一国的某一产业同其他国家的同一产业之间的比较。国家竞争力是国家之间在国际竞争力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是国家所拥有的强于他国的竞争优势。国际竞争力的四个层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一方都与其他三方相连,四者之间在某个条件下可以相互解释。

本文选择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是有考虑的。从经济学视角看,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以及国家竞争力分别对应着微观、中观和宏观层次。一般来说,谈论最普遍的是产品的国际竞争,然而产品竞争力的主体概念相对更为复杂,基于不同的分析目的,它可以涉及企业,也可以涉及国家。企业由于多元化的经营使得产品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性减弱。因为一个企业可能生产多种产品,其竞争力状况可能取决于多元化经营。某个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对于整个产业甚至整个国家的竞争力的作用很小。国家之间的国际竞争要从国家的综合实力来分析,但是,从增强竞争力的努力付诸实践到在市场上大量表现出来,会有一段或长或短的过程。而且国家不是一个合格的竞争主体,因为国家不能破产,不能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从宏观层次上讨论的国家竞争力、民族国家的福利和创造能力不完全取决于市场比较,也不完全由国际市场的产品与服务的竞争结果来证明,它甚至超出经济活动的范围。

企业国际竞争力则不同,由于它处于中观研究层次,它对于其他三个竞争力都具有很好的衔接功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最终可以归结于产品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也可以反映国家竞争力的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可以从客观观测资料即产业的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等指标来反映。1.2.3 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提升我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首先要找到理论的立足点。对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研究,从目前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内外学者从产业组织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管理学,区域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角度都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解释了国际竞争力的内涵、构成与发展,对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各种国际竞争力理论可以归纳为从竞争力来源的角度来进行综述。(1)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国际竞争力

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而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异是竞争力的来源。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上同时拥有绝对优势,而另一国在这两个产品上同时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分工和贸易。

1817年大卫·李嘉图从相对生产效率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即无绝对优势可言),仍可以能有互利贸易。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也回答了绝对优势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产品的“比较优势”是该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它在更普遍的基础上揭示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所得。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在于生产要素仅限于土地、劳动力及资本,没有考虑知识、技术等无形资产;它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没有政策干预,这是不现实的。

新古典学派H-O理论认为,比较优势主要是由各国的资源禀赋决定的。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将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其禀赋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其禀赋较短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该理论使我们认识到了生产要素价格的竞争力同样可以带来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但是,诸如市场结构、消费水平、产业政策等非要素因素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是H-O理论所没有涉及到的。

此外,新要素贸易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研究与发展和信息等新要素能带来国际贸易的优势。技术差异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对贸易具有决定性作用。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需求偏好相似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利润来源。新贸易理论认为如果国家间的要素禀赋越来越相似,市场结构从完全竞争变为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的时候,规模经济就取代要素禀赋的差异成为推动国际贸易的原因了。这些理论分别从人力资本、研究和发展、信息、技术进步或规模经济等方面差异解释了竞争力的来源。(2)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

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对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理论等产生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释国家的产业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即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关键在于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政府行为和机遇,为产业竞争力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见图1-3)。图1-3 产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完整系统

首先,波特认为,随着基础要素对竞争重要性地减弱,高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却在不断提升,一国的真正竞争优势不是天然取得的,而是经过不断地、大量地投资、创新和升级所取得的高级要素。其次,一国能够在国内需求非常苛刻的领域获得竞争优势,国内强大的需求有利于公司建立国际竞争优势;一群在地理上互相靠近的、在技术上和人才上互相支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链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企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策略选择能使企业通过战略的变化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以获得竞争优势。另外,在现代全球经济中,以自由放任和干预来划分政府的角色也已经过时,政府的制度和措施对竞争的影响越来越大,政府合理的选择应该是以产业政策等方式适度的介入;机会的来源可能是自然演化的,也可能是由一个偶然的事件促成,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去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因此,波特的钻石理论是上述六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此外,波特教授在其著作竞争三部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中不仅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而且提出了不同产业环境下竞争对手分析的框架以及三种基本竞争战略;产(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及决定因素;国家的竞争优势的决定及其对产(企)业竞争力的支持作用;一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过程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等四个阶段等重要理论。

但是,企业和产业的各种外部环境,如体制、宏观经济环境、国际资本流动、政府的竞争政策和创新机制等均能对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因素是波特重视不够的;钻石体系是很笼统的分析框架,对各个产业基本都适用,但是每个产业都有其特征,运用这个体系进行分析不一定能很准确的反映某个特定产业的竞争力水平;而且,对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分析范式也未必一成不变。(3)博弈论

博弈论(Game Theory)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学科,但博弈的思想却可以一直追溯到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田忌赛马”,1500年前古巴比伦犹太教法典中的“婚姻合同问题”等。1838年古诺(Cournot)关于寡头之间通过产量决策进行竞争的模型可以看作是博弈论早期研究的起点。对博弈问题比较系统密集的研究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20世纪初齐默罗(Zermelo)和波雷尔(Borel)对象棋博弈等的系统研究可以代表系统研究博弈理论的发端。不过,现代博弈论历史的真正起点还应该从1944年冯·诺伊曼(Von Neumann)和摩根斯坦(Morgenstern)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一书的出版算起。该书在总结以往博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博弈论研究的一般框架、概念术语和表述方法,提出了较系统的博弈理论。在诺伊曼和摩根斯坦之前,博弈论主要是数学家们研究的课题,主要是一种数学的而不是经济学的理论,正是该书改变了这种情况,极大地促进了博弈论与经济研究之间的联系,使得博弈理论找到了经济学这个最好的用武之地、思想源泉和实验领域。此后,博弈理论逐渐被广大经济学家所接受,最终完全融入了现代经济学体系。

博弈论的第一个研究高潮,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纳什(John Nash)在1950年提出将博弈论扩展到非零和博弈,其提出的“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概念和证明纳什均衡存在性的纳什定理,最终成为非合作博弈理论奠基石。与此同时,Melvin Dresher和Merrill Flood在兰德公司首先进行了“囚徒困境”(Prisoner' s Dilemma)博弈的实验(这个博弈后经由塔克(A.W.Tucker)的介绍而闻名于世)。

5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是博弈论发展历史中又一个重要的阶段。“重复博弈”(Repeated Games)就是从50年代末开始研究的,并引出了关于重复博弈的“民间定理”(Folk Point)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塞尔腾(Selten)在1965年提出的,在博弈方选择“相机计划”(Contingent Plans)的博弈中,不是所有的纳什均衡都是合理的,因为可能存在“空头威胁”(Empty Threats)的问题,同时提出用“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Subgame Perfect Nash Equilibrium)对纳什均衡作完美化精炼的思想。海萨尼(Harsanyi)1967-1968年的3篇系列论文也是这个时期产生的里程碑式的成果。海萨尼在这些论文中提出了分析不完全信息博弈问题的标准方法,以及“贝叶斯纳什均衡”(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的概念。这3篇论文构造了不完全信息的博弈理论,是在现代经济学和博弈论中占极其重要地位的信息经济学的奠基石。

博弈论真正成熟在20世纪80~90年代。在这个时期博弈论的理论框架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等逐渐完整和清晰起来,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达到了最高峰。更为重要的是,博弈论从这一时期开始受到经济学家真正广泛的重视,并被看做重要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学的核心分析方法,开始贯穿几乎整个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在环境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等中也开始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一趋势更因为90年代中期研究博弈论的学者两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进一步加强。

从博弈论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博弈论的发展是与现代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息息相关的。随着现代经济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竞争性越来越强,竞争和决策较量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乃至国家行为的核心内容。这些都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活动的环境条件及其变化,越来越重视竞争者或合作者的反应,因此经济决策的“博弈性”也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况下,以给定环境条件下的个体理性行为分析为基础的局部均衡理论或一般均衡理论、比较静态分析,以及以它们为基础的经济理论,在解释现实经济问题时必然越来越力不从心,而博弈论正是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传统经济学研究中所忽略掉的或简化掉的,策略和利益的互动性及相互依赖关系,并且由于其避免了传统经济模型中的缺陷,其在许多情况下得出的结论更加符合经济现实,也更加具有实用性。博弈论在整个经济学的理论和应用领域引发了一场全面的、影响深远的革命。这场博弈论革命不仅对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和国家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方的很多大公司都专门聘请博弈论专家担任顾问和决策参谋,为公司的重要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决定性的参考意见。在世界范围内的这场大竞争中,不懂得博弈论的企业将难以取胜。(4)战略联盟

一般认为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J.Hopland和管理学家R.Nigel首次提出(秦斌,1998),主要是为了描述产业经济活动中,多个企业间为了各自特定的战略目标,而建立的一种企业间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特殊的经济关系。客观的说,企业间这种竞合并存的特殊关系由来已久,并不是什么新的现象。事实上,从经济学鼻祖斯密在其著名的《国富论》中对于企业间合谋的阐述我们就可以看见这种关系的影子。按照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说法,社会分工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杨小凯,1998),而交易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