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03:29:53

点击下载

作者:吴虹,高泽金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试读:

前言

西方经济学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组成,本教材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组成特点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册,本分册是宏观经济学部分。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财经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好经济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专业素质和对以后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本书是一本西方经济学原理的教科书和入门读物,是为各级学校管理类、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教师以及经济学爱好者所编写的。本书借鉴了西方国家一些通用的经济学原理的教科书,也参考了国内西方经济学原理的部分专著和教材,并根据初学者的特点进行编写,其突出特点是:理论上的浅显易懂,实践上的紧密联系。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介绍原理,体系完整。本书主要介绍西方经学的基本原理,涵盖了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同时还介绍了经济学的一些新的研究内容,如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博弈论等。

2.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为了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在编写教材时我们根据初学者的特点降低理论难度,减少复杂的计算和推理过程,通过大量的生活案例、补充阅读资料来全方位、多角度的解释经济学原理。

3.联系实际,培养能力。本书的宗旨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经济学问题,培养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我们通过课前预习题、课后思考题和课后练习题来帮助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和大量的阅读材料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引用了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具体书目列于本书的参考文献中,在此谨致谢意。作者2012年10月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导学】 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导论,本章重点是要向大家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让同学们了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大概的发展脉络。相对于经典的微观经济学理论来说,宏观经济学从一开始就是充满争议的。但宏观经济学者的一些主张在后来各国应对经济衰退中所起的作用,让古典主义学者也不得不开始修正自己的理论和观点。相比较后来具体理论的介绍,本章的知识点、重难点都不多。通过本章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树立基本的宏观经济视角,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熟悉宏观经济学的相关代表人物和著作。【课前预习题】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区别。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4.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背景。

5.宏观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和著作。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按照现代经济学的一般观点,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涉及的内容是单个市场上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要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学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理论体系比较成熟,观点分歧也比较少。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只要尊重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原则,市场能够自发的形成平衡,资源总能得到有效配置而不会出现闲置。20世纪30年代之后,伴随着对“大萧条”的反思(见图1-1),经济学家的视角不再局限于微观经济主体和微观经济现象,开始关注宏观经济现象、研究宏观经济政策。一般认为,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总量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研究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涉及的内容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水平和其他经济总量的决定,要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宏观经济学又叫总量经济学。图1-1 1929年大萧条的景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研究国民产出决定与变动,以及国民产出与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和周期、经济政策、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也就是着重研究资源的利用问题。而资源的利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为什么经济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也就是说社会生产商品组合不能达到生产可能性边界?事实上,这也就是“充分就业”的问题;其次,在经济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有时高有时低?这就是经济波动的问题,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如何在既定的经济资源情况下,得到更多的产出,这就是经济增长的问题;最后,现代社会是货币的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各个问题影响很大,关于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其实质就是“通货膨胀”的问题。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一)古典经济对于宏观现象的探讨

事实上,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由来已久,古典经济学也研究过一些宏观的问题。1752年休谟就曾对技术进步、货币、利息、税收和信用等专题进行过研究,并提出了早期的货币数量论;威廉·配第在历史上第一次估算了国民收入的数量;亚当·斯密提出了与现代经济学“国民(内)生产总值”十分相近的“国民财富”的概念;布阿吉尔贝尔对国民财富的来源作了分析。再如,魁奈的《经济表》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与流通的分析,实际上要把经济中的许多变量归结为总收入、总消费、总投资等经济总量,这是古典经济学宏观分析的典范。在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的时间里,新古典经济学的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分析了整个经济的产量、就业、消费、储蓄、利率、工资等经济总量的决定,瑞典学派对储蓄与投资不一致问题的分析涉及到了整个经济的总量分析。这个时期,许多经济学家都研究了属于宏观经济范围的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周期、经济政策实践等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古典经济学对货币的比较系统的分析,早在休谟时期,他就对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富有卓见的分析。

这一时期,经济学家基本认为,市场经济由一只“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不仅仅是指商品价格,还包括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主要是劳动力价格(工资)和资本的价格(利率)——在协调着人们的经济行为,使得所有市场出清,经济处于、至少是接近于充分就业状态,其理论基础便是萨伊法则和价格灵活变动性。因此,他们提倡,“自由放任”(Laissez-faire)式的宏观经济政策。(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历史将创立宏观经济学的使命交给了一个英国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929—1933年的全球性的大萧条彻底动摇了古典经济学的统治地位,大萧条表明市场自动出清这个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很可能是错误的。

在经历了“长期的挣扎,以求摆脱传统的想法和说法”之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通论》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大宪章”(托宾语),也开创了经济学中的凯恩斯主义,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在这本书中,凯恩斯从萨伊定律、市场出清和货币中性等三个角度对古典经济学发起了全面的挑战,并初步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凯恩斯认为,总需求不足、非自愿性失业和古典两分法的失效才是经济运行的一般情形,而古典经济学家们所分析的只是一种极端特殊或理想化的自由市场经济。在同样的这本书中,凯恩斯从边际消费倾向、对于“资本边际效率”的预期和对于货币的“流动性偏好”等三个方面,认定行为人的心理因素决定了整个经济的总需求。而以上三方面因素的存在,使得总需求(又称有效需求)不足,换言之,市场机制没有办法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从而,国家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并使得经济恢复稳定成为必需。

此后,凯恩斯的追随者如哈罗德、希克斯、汉森、莫迪利安尼、索洛、奥肯等人又进一步发展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以希克斯、莫迪利阿尼、克莱因、托宾、萨缪尔森和汉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其核心理论是I S-LM模型,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这一模型是整个宏观经济学的中心。这一派的基本观点包括:首先,市场经济具有内在不稳定性,要受到随机冲击的影响,这种冲击主要引起投资的边际效率的变动,从而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其次,从长期来看,经济可以自发恢复充分就业均衡,但所需时间相当长;再次,产量与就业主要由总需求决定,政府的干预可以影响总需求水平,使经济较迅速地恢复充分就业均衡;最后,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者相比,财政政策的作用更直接,更迅速。应该说,凯恩斯提出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但使这些思想成为一个易于被人接受的宏观经济学体系的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而且,这一派的理论与政策主张被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所接受。

案例分析:凯恩斯与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宏观经济政策每一课题的讨论都必须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开始。凯恩斯是一个全面的天才。他在数学、哲学、文学方面都有建树。另外,他还分身有术,经营一家大的保险公司,出任英国财政部顾问,协助管理英格兰银行,编辑一本世界闻名的经济学杂志,收集现代艺术品和珍本图书,还创立过一家轮演选定节目的剧院,并娶了位俄国最著名的芭蕾舞演员。他还是一位精通投机赚钱的投资家,不仅为自己,而且还为他所在的剑桥大学的坎斯学院赚了大钱。

然而,凯恩斯主要的贡献是首创研究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新方法。在凯恩斯之前,大多数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都认为,商业周期的高峰和低谷的到来如潮汐一般不可避免。长期形成的观点使得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面前茫然失措。凯恩斯1936年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极具创造性的解释。凯恩斯有两点重要的论述:其一,市场经济中高失业率和未被完全利用的生产能力有可能长期并存;其次,认定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能够影响产出从而降低失业率并缩短经济衰退。

由凯恩斯首次提出的这些观点具有爆炸性的效果,引发无数的反对和争议。战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开始在宏观经济研究和政府政策制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到了20世纪60年代,事实上每一种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都基于凯恩斯主义。后来,伴随着经济学对有关供给、预期、工资及价格变动的研究成果的吸纳,凯恩斯主义早年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动摇。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曾经保证:政府的行为可以消除商业周期。但现在已经很少有经济学家还在坚持这一观点。(三)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滞胀”现象的出现,使凯恩斯主义遭受到了重大打击。以凯恩斯主义反对者面目出现的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等所谓的新古典主义,大力抨击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理论,极力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主张。1.货币主义

这个流派的理论包括费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以及货币方法的国际收支和汇率决定理论,其基本观点包括:首先,货币存量的变动是解释名义收入变动的关键因素;其次,货币需求是稳定的,经济的不稳定性来自货币当局控制的货币供给的变动,因此,国家干预是经济不稳定的主要原因,稳定经济的关键是保持固定的货币供给增长,从而实现物价稳定,为市场机制正常调节经济创造条件;最后,货币主义是作为凯恩斯主义的反对者出现的、被称为“对抗凯恩斯革命的革命”。2.新古典经济学派

新古典经济学建立在三个假设之上:理性预期假说,市场出清假说,以及总供给假说。由这三个假设出发,新古典经济学说明了市场经济的内在稳定性,并得出两个重要结论:货币政策在短期可以发生作用是由于随机冲击破坏了人们的理性预期,但长期中这种政策无效。这是因为厂商与家庭的理性预期会对政策采取对策,从而使政策失效。这就是,随机冲击的货币政策可以在一时骗一部分人,但不能在长期内欺骗所有的人。3.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增长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这个词是帕廷金在1984年第一次使用的。这一学派有哈佛大学的格利高里·曼昆(Gregory.Mankiw)、劳伦斯·沙莫尔斯(Lawrence Summers)、麻省理工学院的奥立佛·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 Fischer)、加州伯克利大学的乔治·珂克洛夫(George Akerlof)、斯蒂格利兹,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大卫·罗默(Da-vid Romer)等人。这一派力图以微观为基础分析宏观问题,分析厂商、家庭与政策在劳动、产品和资本市场上的相互作用,并力求解释工资与价格调节失灵的原因,即工资粘性与价格粘性的问题。新增长理论强调知识在增长中的作用,把增长模型中的知识因素内在化,并强调政府在增长中的重要性。

在当代,经济学家们对于宏观经济政策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对于如何实现这种目标则分歧甚大。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指出:“关于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存在着广泛一致的意见,那就是:就业水平高,物价稳定和增长迅速。至于这些目标是不是和谐共存的,或者(在那些认为它们不能和谐共存的人当中)在什么条件下这些目标能够并且应该相互代替,意见则比较不一致。至于不同的政策工具在实现这些目标时能够和应该起什么作用,意见就颇为分歧了(费里德曼:《货币政策的作用》)。”第二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空前的经济危机,因此,经济周期及其波动就成为经济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成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所以,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基本问题,如总产出、总需求、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政府治理(宏观经济政策)等等,也就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从研究的具体问题看,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总产出

既然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它必然要分析与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有关的一国的总产出,或与经济资源利用情况有关的最基本的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以及相应的经济总量的决定与变动。因此,对总产出或国民收入水平的研究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宏观经济学就是要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角度出发,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的规律。在些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解释整体经济中的其他各种问题。2.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就是价格水平的普遍上升。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价格水平不是单个产品或单个要素的价格,而是一国物价的总水平。物价水平为什么总是在变动?为什么通货膨胀始终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但人们仍不喜欢通胀,它到底造成了什么危害?因此,探讨通货膨胀的性质、种类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已成为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任务。3.失业

20世纪30年代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使西方世界的失业和半失业人口高达4000多万,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而传统的经济理论由于坚持市场经济运行是和谐的,市场可以完全出清而根本无法解释经济运行中的客观事实。凯恩斯对经济大萧条的分析及其就业理论的产生革新了经济学,失业成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经济问题,失业率也就成为反映要素市场和整个经济运行状况的主要经济指标。因此,研究失业的性质、特征、分类、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就成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课题。4.政府治理(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服务的。宏观经济理论要为这种干预提供理论依据,而宏观经济政策则是要为这种干预提供具体的措施。宏观经济政策是从全局上对经济运行施加影响的方法和手段,即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运行目标而采取的措施的总和,具体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就业政策、收入政策以及各种经济政策的协调等。(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

从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目标来看,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实现充分就业和保持物价稳定。1.充分就业

这是从凯恩斯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人员一直关注的问题。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所说的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每个居民都能够就业,或那些愿意求职的人百分之百都能就业。因此,宏观经济学往往这样定义充分就业,即把某一水平的失业确定为“正常”的失业(可接受的失业)。现时人们把5%~6%的失业水平看作是正常的失业水平,人们仅仅关心超过该水平的失业。这就是说,充分就业也就是社会容许有一定数量或一定比例失业的就业。按照这一定义,一个经济,当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有94%~95%就业的时候,就可以视为是实现了充分就业。

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失业率有逐渐提高的趋势,也就使衡量充分就业的正常失业率随之提高。以美国为例,其50年代的失业率为4.5%,70年代为6.1%, 80年代为6.3%,90年代前期则为6.6%。因此,目前世界各国的政府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其基本的政策目标。2.保持物价稳定

在市场经济中,无论是个别商品的价格,还是平均价格水平,都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提高或者下降。但近年来,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大都经历了一个一般价格水平或平均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即通货膨胀。衡量通货膨胀的尺度是价格指数的变化,一个价格指数指衡量某一年相对于某一基年的价格水平。众所周知的价格指数是消费价格指数(CPI),又被称之为“生活—成本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就是衡量人们每年在市场中所选择的一揽子消费品的价值。消费价格指数逐年的百分比变动就是通货膨胀率。以美国为例,20世纪70—80年代初期,通货膨胀率相当高,使得人们日益认识到许多经济问题是由于过高的通货膨胀率而引起的,特别是当通货膨胀率不可预料的时候更是如此。而20世纪80年代晚期出现的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通货膨胀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担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消除过高或者过低的通货膨胀率,维持物价稳定,便不但成为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宏观经济学至今仍然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其理论内容充满了争议,就具体的研究对象而言,不同经济学家的观点也大不相同。另一方面,由于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研究角度被不断地引入该学科,在宏观经济学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表达方式。所以,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时候,注意并把握其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一般认为,宏观经济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总量分析方法

总量分析是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变动规律等进行的分析,如对国民生产总值、投资额、消费额、进出口额、物价总水平等问题的分析是总量分析。用总量分析方法分析问题时,着重于大的经济趋势和动向,整体的经济反映和效果,而不必过分关注具体的、个别的问题或经济变量。

宏观经济学中总量分析方法最典型的运用,是其在研究总体经济表现时所采用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分析。从图形上看(图1-2),总供给(AS)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总需求(AD)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它们*的交点E同时决定了一个均衡产量水平(Y)和一个均衡物价水平*(P)。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主线。2.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是经济学常用的方法,通过分析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说明均衡的实现及其变动。它包括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所采用的基本是均衡分析方法。图1-2 总需求总供给曲线

但是,均衡是相对的,而非均衡则是绝对的。现实生活中更多存在的是非均衡状态,即价格偏离均衡状态。一般来说,非均衡分析认为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不能单纯用有关变量之间的均衡与不均衡来加以解释,而主张以历史的、制度的、社会的因素等作为分析的基本方法。即使是量的分析,非均衡分析方法也不是强调各种力量相等时的均衡状态,而是强调各种力量不相等时的非均衡状态。可以看出,非均衡分析是对均衡分析的一种深化和发展。正因为如此,非均衡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学中也日益受到重视。3.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在经济学分析中,实证分析关注事实,并避免价值判断,试图建立对经济行为的科学描述。实证分析研究和说明的是经济事实上是怎样的,或者说“是什么”的问题。显然,实证分析完全以事实为基础,对于宏观经济学最终分析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十分重要。

与此相反,规范分析与价值判断相关。它研究经济应该是怎样的,或者为了达到这样,应该采取何种政策行为,意在说明“应该是什么”,或者强调“应该做什么”。规范分析法有时也会隐含着对某些特定经济政策的支持,但一般情况下,它主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做出。

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在经济分析中都是必要的,并且相互补充。但是,目前的西方经济学,无论是宏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其主要内容的大部分都是实证经济学。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实证分析可以在经济学中能够替代规范分析,相反,不管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同样都还需要规范分析,这是因为实证分析中也无法完全回避价值判断。4.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研究变量在同一时期内的相互关系,是对经济运行的一种初步的从而比较简单的分析方法。它是说明短期经济运行情况,不能说明经济运行的变化过程。在宏观经济学中,利用静态分析方法,可以使我们初步地掌握经济现象运动的规律,为深入经济学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较静态分析是从静态分析发展而来的,说明从一种均衡状态变动到另一种均衡状态的过程。即原有的条件变动时,均衡状态发生了什么相应的变化,并把新旧状态进行比较。

动态分析是研究经济变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动规律,是对经济运行的一种长期分析,说明长期经济情况并能解释经济运行过程及变化动因。在宏观经济学中,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等问题的分析都采用了动态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基本区别在于:前者不考虑时间因素,而后者考虑时间因素。换句话来说,静态分析考虑一定时期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动态分析考虑各种变量之间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也有一定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静态分析是动态分析的基础,它为动态分析提供基础数据,便于准确分析经济运行规律,而动态分析则是静态分析的发展和延伸。一般来说,先进行静态分析,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动态分析。5.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

存量分析是指对一定时点上已存在的有关经济总量的数值及其对其他有关经济总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流量分析则是指对一定时期内有关的经济总量的产出、投入(或收入、支出)的变动及其对于其他有关经济总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存量分析和流量分析都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同时使用并相互支撑。过去的宏观经济学研究中比较侧重于流量分析,但是,当前宏观经济学越来越强调彩用存量分析方法,使之流量分析并重,并且着手用统计学来解决存量统计中的问题。6.经济模型方法

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中,建立和运用经济模型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分析方法。在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层次上所用的方法当中充满了数学模型,数学模型表达的严密性与完善性是其他工具无法比拟的。

一般来说,经济模型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经济模型的建立,经济模型有效性的理论检验和经验检验,经济模型的运用。其步骤大致是:第一,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第二,选择已有的经济分析模型或者建立的新的经济分析模型;第三,以该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描述,以期得出其是否可用的初步绪论;第四,由该模型分析得出初步结论;第五,以现实数据进行必要的计量检验和分析;第六,决定其分析结论是否正确,并对其进行完善性补充和修改。

案例分析:2011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据人民网北京2012年1月17日(记者 李彤)报道,国家统计局与当日发布了201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

问题:

1.你如何看待2011年的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2.你能够查到近年来的国民经济各类数据吗?【本章小结】

1.一般认为,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总量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研究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涉及的内容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水平和其他经济总量的决定,要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宏观经济学又叫总量经济学。

2.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大宪章”(托宾语),也开创了经济学中的凯恩斯主义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3.在当代,经济学家们对于宏观经济政策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对于如何实现这种目标则分歧甚大。

4.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基本问题,如总产出、总需求、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政府治理(宏观经济政策)等等,也就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5.从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目标来看,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实现充分就业和保持物价稳定。

6.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时候,注意并把握其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课后思考题】

1.宏观经济学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2.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那些问题?

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课后练习题】一、选择题

1.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被称作( )。

A.大萧条

B.大灾难

C.大危机

D.以上都不是

2.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歇尔

D.凯恩斯

3.宏观经济的开山之作简称为( )。

A.《国富论》

B.《政治经济学》 C.《通论》

D.《经济学》

4.以下不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是( )。

A.经济增长

B.经济周期

C.充分就业

D.国家税收

5.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充分就业和( )。

A.物价稳定

B.经济稳定

C.可持续发展

D.财政平衡

6.规范的方法研究的是( )的问题。

A.是什么

B.应该是什么

C.为什么

D.如何生存

7.实证方法研究的是( )的问题。

A.是什么

B.应该是什么

8.我们通常说的三大市场是( )。

C.为什么

D.如何生存

A.产品市场、要素市场、资本市场

B.产品市场、要素市场、文物市场

C.产品市场、要素市场、货币市场

D.货币市场、要素市场、金融市场

9.以下属于流量的是( )。

A.外汇储备

B.存货

C.国内生产总值

D.以上都不是

10.四部门模型比三部门模型多考虑了( )。

A.企业

B.政府

C.外国

D.家庭二、判断题

1.宏观经济的创始人是美国人凯恩斯。( )

2.1929年的大危机爆发于当时的经济中心英国。( )

3.宏观经济学的流派纷呈,主张类似。( )

4.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最基本问题是如何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问题。( )

5.投资是宏观经济变量。( )

6.当我们把研究对象延伸到国外的时候,我们研究的就是三部门模型。( )

7.在当代,经济学家们对于宏观经济政策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 )

8.宏观经济学更多的运用的是规范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导学】 国民收入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它所计算的各种指标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标准。本章第一、二节介绍国民收入核算中各种总量的计算方法及其相互关系,第三节是对国民收入核算的分析。本章的难点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和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国民收人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课前预习题】

1.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我们在理解这个概念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什么是最终产品?什么是中间产品?

3.用支出法如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

4.国民收入中的基本总量指标共有几个?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5.什么叫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什么叫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什么叫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6.为什么要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

7.GDP和GNP有何区别?

8.写出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恒等式。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宏观经济学把总体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它所研究的是经济中的总量以及总量之间的关系。在各种总量中,衡量经济活动基本总量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因此,阐明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有关总量衡量的规定与技术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是研究宏观经济学的前提。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重要的总量经济指标。一、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GDP)指一国(或地区)在一段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在理解这一定义时,我们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因此,在计算时不应包括以前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例如,以前所生产而在该年所售出的存货,或以前所建成而在该年转手出售的房屋,等等。

第二,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只计算最终产品的总值,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产值。所谓最终产品是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中间产品是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在实际经济中,许多产品既可以作为最终产品使用,又可以作为中间产品使用,要区分哪些是最终产品,哪些是中间产品是很困难的。例如,煤炭在用作冶金等行业的燃料或化工等行业的原料时就是中间产品,而用在人们生活中的燃料时就是最终产品,这样,把哪一部分煤炭算作最终产品,哪一部分作为中间产品就不容易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具体计算时采用了增值法,即只计算在生产各阶段上所增加的价值。可以用制造服装例子来说明增值法(见表2-1)。表2-1 生产服装的价值及增值表

在上例中,服装是最终产品,其产值为30,用增值法计算也是30,如不区分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则会有重复计算39。只要用增值法,无论把上例中哪种产品作为最终产品,都不会造成重复计算。

第三,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的产品,而且包括无形的产品——劳务,即要把旅游、服务、卫生、教育等行业提供的劳务,按其所获得的报酬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

第四,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这就是要按这些产品的现期价格来计算。这样就引出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一,不经过市场销售的最终产品(如自给性产品,自我服务性劳务等)没有价格,也就无法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其二,价格是变动的,所以,国内生产总值不仅要受最终产品数量变动的影响,而且还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不同的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其中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我们这里简单介绍这三种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1.支出法

又称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这种方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相加汇总,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各国在按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具体项目的分类不尽相同。在美国的国民收入统计中,按支出法计算包括这样一些项目:(一)个人消费支出(G)

· 耐用品

· 非耐用品

· 住房租金

· 其他劳务(二)私人国内总投资(I)

· 厂房

· 设备

· 居民住房

· 企业存货净变动额(年终存货-年初存货)(三)政府购买支出(G)

· 联邦政府支出

· 州与地方政府支出(四)净出口

· 出口(+)

· 进口(-)

总计:国内生产总值(GDP)表2-2 是美国2010年用支出法表示的GDP构成表2.收入法

又称要素支付法,或要素收入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相加,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各国在按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具体项目的分类也不尽相同。在美国的国民收入统计中,按收入法计算包括这样一些项目:

工资和其它补助

净利息

租金收人

利润

公司利润

红利

未分配利润

非公司利润

合营企业

农民

企业税

间接税

公司税

资本折旧

误差调整

总计:国内生产总值(GDP)3.部门法

部门法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这种计算方法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来源,所以又称生产法。

在用这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各物质生产部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仅计算本部门的增值。商业、服务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等无法计算增值的部门则按该部门职工的工资收入来计算,以工资代表他们所提供的劳务的价值。

各国对各部门的分类法不同。在美国的国民收入统计中,按部门法计算时可以分为这样一些部门:

■ 农林渔业

■ 采掘业

■ 建筑业

■ 制造业

■ 运输业

■ 邮电和公用事业

■ 电、煤气、水业

■ 批发、零售商业

■ 金融、保险、不动产

■ 服务业

■ 政府服务和政府企业

■ 统计误差

合计:国内生产总值

加:国外要素净收入

总计:国内生产总值(GDP)

按以上三种方法计算所得出的结果,从理论上说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计算同一国内生产总值。但在实际上,这三种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往往并不一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如果按收人法与部门法计算出的结果与此不一致,就要通过误差调整项来进行调整,使之达到一致。

案例分析: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没有GDP这个发明,我们就无法进行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比较、贫穷与富裕的比较,我们就无法知道我国的GDP总量排在全世界的第2位,低于美国的50%;没有GDP我们也无法知道我国人均GDP在2010年已超过5000美元,只有美国和日本的20%。没有GDP这个总量指标我们无法了解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快还是慢,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因此GDP就像一把尺子,一面镜子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

GDP如此重要,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搞清楚到底什么是GDP,美国经济学家曼昆在他的风靡世界的《经济学原理》中指出,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曼昆认为,准确理解GDP的要点是:①GDP是按照现行的市场价格计算的;②GDP包括在市场上合法出售的一切物品和劳务,例如你购买了音乐会的票,票价就是GDP的一部分;③只算最终产品,不包括中间环节;④是一个国家之内的,例如外国人暂时在中国工作,外国人在中国开办企业。他的生产的价值是中国GDP的一部分。如果你要判断一个人在经济上是否成功,你首先要看他的收入。高收入的人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一国的整体经济。当判断经济富裕还是贫穷时,要看人们口袋里有多少钱。这正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作用。

GDP同时衡量两件事: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总支出。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的秘诀在于这两件事实际上是相同的。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这是为什么呢?一个经济的收入和支出相同的原因就是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如你雇一个小时工为你做卫生,每小时10元,在这种情况下小时工是劳务的卖者,而你是劳务的买者。小时工赚了10元,而你支出了10元。因此这种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做出了相同的贡献。无论是用总收入来衡量还是用总支出来衡量,GDP都增加了10元。由此可见,在经济中,每生产一元钱,就会产生一元钱的收入。

问题:

1.如何正确的理解CDP的含义?

2.为什么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最基本总量,但国民收入核算中还有其它总量。这些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有密切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整体经济的运行状况。本节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介绍这些总量及其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除了国内生产总值之外还有另外四个重要的总量: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人、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这五个总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国内生产净值(英文缩写为NDP):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值。

国民收入(英文缩写为NI),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个人收人(英文缩写为P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英文缩写PDl):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

国民收入核算中这五种总量的关系是:

GDP-折旧=NDP

NDP-间接税=NI

NI-企业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PI

PI-个人所得税=PDI=消费+储蓄

在以上五个总量中,国民收入可以分为广义的国民收入与狭义的国民收入,前面所讲的是狭义的国民收入,广义的国民收入泛指这五个总量。国民收入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所讲的国民收入就是指国内生产总值。表2-3 美国2002年GDP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单位:10亿美元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如前所述,国内生产总值是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因此,国内生产总值还要受价格水平的影响,同样的最终产品量按不同的价格会计算出不同的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某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格是指统计时确定的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是重要的物价指数之一,能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按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增长率,实际是由于价格水平上升引起的,只有按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增长率,才反映了产量的变动情况。三、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为GDP)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它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这也就是说,国内生产总值应包括本国与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年内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在美国的国民收入统计中,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居民,常住本国但未入本国国籍的居民。国民生产总值应该包括以上三类居民在国内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的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为: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如果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大于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则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反之,如果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小于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则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在分析开放经济中的国内生产总值时,区分这两个概念是很重要的。四、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有助于了解一国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有助于了解一国的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这两个概念都是很重要的。

用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除以同一年的人口数量,则可以得出当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五、国民收入与“幸福之谜”

GDP虽然是目前反映国民经济总量活动中最重要的单个指标,我们常见的经济增长目标也大都是用GDP的增长速度中来定义的,但是它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它不能反映人们为了追求产量增加而污染环境所产生的成本,对此曾有人将GDP称为国内总污染(Gross Domestic Pollution),这也引发了学者和有关当局对于绿色GDP的关注和讨论。另外,它也不能放映产量所代表的收入在人们之间分配的状况。在总量增长掩盖下的社会收入两极分化家中,引发了很多反社会行为的发生,使人们反思单纯追求GDP增长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它还不能全面反映非市场交易价值甚至会对人们生活水平造成诸多扭曲性影响等。巴西前农业部长卢林贝格曾经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两位母亲,原来各自在家中抚养自己的孩子,因为是自己的孩子,所以母亲尽心尽力,孩子也充分享受到母爱和幸福,但国民经济不会因为她们的劳动而产生任何变化。后来,这两位母亲来到劳动力市场,双双作为保姆彼此到对方家里照管对方的孩子,她们的劳动因此产生了所谓的经济效益,当地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因此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双方的孩子享受到的只是保姆的照顾,而不是母球的抚养。对于以上这些问题,经济学家们早已不再从单一角度进行零散性分析,而是逐步形成了一个用主流经济学方法对之进行研究的专题,在这里我们把其称为“幸福经济学”(economics of happi-ness,有的学者也称之为“快乐经济学”,下文中我们将不加区分地使用“幸福”和“快乐”这两个词语)。2000年,一份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幸福研究杂志》(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由世界著名出版公司荷兰Springer公司出版。这标志着对幸福问题的研究已经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经济学家们从提出该问题到寻求解答的发展过程。1.“幸福-收入之谜”的提出

对幸福的追求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强大动力之一,作为社会科学组成部分的经济学自然也不例外。当经济学家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经济学家们便开始把用货币单位衡量的效用最大化作为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之后人们又逐渐把这一目标演变成为可消费的商品和劳务数量的最大化。至此,以GDP为代表的国民收入指标成为比较国民富裕和幸福程度的主要依据,宏观政策的制定和效果评价也是围绕着这类指标所展开。197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伊斯特林(Richard Easterlin)发表了题为《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的论文。文中指出,收入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快乐增加。这一论断来源于:第一,国别比较研究和长期动态研究表明,人均收入高低同平均快乐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第二,在收入达到某一临界水平之前,快乐程度随着收入增长而增长,但超过该水平之后,这种关系却并不明显;第三,在任何一个国家内部,人们的平均收入和平均快乐程度之间没有明显关系,包括文化特征在内的许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快乐。伊斯特林提出的这一命题被称为“伊斯特林悖论”或“幸福-收入之谜”。也可以这样来表述“伊斯特林悖论”:“幸福-收入之谜”就是幸福程度既取决于收入又不取决于收入,幸福与收入之间并不一定具有正相关关系。2.解释谜题的两个思路

伊斯特林的研究成果最初曾被主流经济学刊物所拒绝,后来得到越来越多经济学家的重视并加以持续的追踪研究。这些研究大都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扩展了传统经济学对于效用和福利的定义,以求得对幸福经济学谜题的有效解释,提出了影响宏观当局进行经济决策的新论点。对于谜题的解释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

一是包括伊斯特林本人在内提出的忽视变量理论,即在收入之外有很多被忽视的因素影响着人们的效用水平,从而影响人们的幸福程度,这些因素可能包括:健康状况、婚姻质量、就业状态、环境质量等。如果非收入因素与收入因素负相关,那么随着GDP的增长,许多影响幸福的非收入因素的消极影响会增加,从而抵消收入因素带来的正面作用,使得效用水平从而幸福程度持续不变,最终形成“伊斯特林悖论”。这也解释了国民收入增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当人们的基本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未被满足时,提高收入对提高快乐水平有重要作用;当收入水平达到一个临界值后,进一步增加收入对提高快乐水平效果很小,边际幸福程度会出现递减趋势,无效甚至会有副作用。此外,学者们发现在快乐享受方面,人们对不同来源的快乐和痛苦具有不同的适应性。经济收入和物质财富带来的快乐比较短暂,而非物质财富带来的快乐则较为持久;在痛苦的忍受方面,相对于非金钱的损失,人们更容易适应金钱损失带来的痛苦。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非经济收入和非物质财富因素对于人们幸福程度的重要作用。

二是从收入本身出发提出的相对收入理论,即人们的幸福程度与自己的收入水平正相关,但是与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表示了攀比水平)负相关。因此,当个人与国民收入水平同时提高时,个人收入提高带来的幸福程度上升与攀比水平提高带来的幸福程度下降相抵消,导致了总幸福水平保持不变。这种解释也被称为参照组理论或攀比理论,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颇为相近,同时也佐证了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的炫耀性消费论。凡勃伦指出消费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给他人留下印象,即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对这种效用的追求会刺激人们无穷地追求绝对财富以提升自己的相对低位。

这两个解决思路提醒我们,在对一国国民幸福程度进行衡量时,单靠GDP这样的偏重物质财富的总量指标还远远不够,一方面我们要在总量之外查看人均水平以及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在物质财富之外注重环境、健康、心理等与人们生活质量相关的其他变量因素。3.幸福经济学的公共政策内涵

对于国民收入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不仅在学术意义上促成了包括幸福经济学在内的经济学分支的发展,也在实践领域中体现为相关机构的具体行动。不丹已经使用国民幸福总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GNH),而不是使用国内生产总值来度量国家的发展水平,国民幸福总值中包含了环境保护和文化推广等一系列国内生产总值没有涵盖,但对国民幸福程度发挥重要作用的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年来定期发布《社会蓝皮书》和《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该机构采用统计抽样的方法,对中国不同行业、性别、年龄、地区、收入的从业人员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进行调查。这也成为中国最接近于幸福经济学的相关调查。

根据幸福经济学的研究,衡量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需要一些比现行国民收入数据更全面有效的指标。对于这种替代性指标的研究发展形成了两个主要的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将环境、社会等成本引入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从广义角度衡量经济活动所消耗的各种资本,从而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参照。按照这一方向形成的绿色指标体系,致力于如何从传统的GDP核算中扣除自然部分的虚数(例如环境的污染好破坏)和人文部分的虚数(例如犯罪率的上升)。第二个方向是从人的发展角度出发,设计能够反映人的发展能力和享受程度的指标。在这方面有影响力的代表性成果包括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参与编制的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该指数用出生时的预期寿命衡量人们的健康长寿水平,用综合入学率衡量人们的教育获得程度,用人均实际GDP衡量人们的生活水平。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从行为经济学角度设计的对于国民快乐账户(national well-being account)进行统计调查的每日重现法(daily reconstruction method, DRM),也是重要的代表性成果。尽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创建者西蒙·库茨涅茨早就说过,他自己设计的这种经济指标既排除做家务等无法计价而又具有社会价值的活动,又不能计算经济和人力资源的损耗,因此一个国家的幸福与繁荣几乎不可能由这个指标来表现,但阿玛蒂亚·森认为,发明一个完全取代GDP的指标也不可行,而是应以多项经济指标为综合衡量标准,在这个综合数据库中,GDP仍是关键指标,但环境和生活质量等因素也应加入其中。

衡量指标问题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这些改进的指标在公共政策领域发挥效力,引导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荷兰在对本国资源环境的相关数据进行核算后发现,畜牧业的发展成为温室效应增加的重要原因,在该项结论仍有争议的情况下,政府还是在1999年决定适量减少本国圈养猪的数量。中国自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幅度和速度都在大大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同时人们的收入差距也在增大,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矛盾。2010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多个公开场合谈到了中国的收入分配存在问题,从而引发了从官方到民间对于中国收入问题的大讨论。从各国发展经验来看,当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区间时,社会大都会进入不协调因素的活跃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期。中国自2001年以来就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这是一个考验政府能力的关键时期,政府常常会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被寄予厚望。

案例分析: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

从GDP的含义到它的计算方法不难看出,GDP是而且只是用来衡量那些易于度量的经济活动的营业额,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美国罗伯特·肯尼迪(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之弟)说过:“GDP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这句话就是他在竞选总统的演说中对GDP这个经济指标的批评。他不是经济学家,但他的这段话颇受经济学家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人包括非常著名的学者,对GDP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发生了怀疑。斯蒂格利茨曾经指出,如果一对夫妇留在家中打扫卫生和做饭,这将不会被列入GDP的统计之内,假如这对夫妇外出工作,另外雇人做清洁和烹调工作,那么这对夫妇和佣人的经济活动都会被计入GDP。说得更明白一些,如果一名男士雇佣一名保姆,保姆的工资也将计入GDP。如果这位男士与保姆结婚,给保姆不发工资了,GDP就会减少。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其中所包括的外资企业虽然在我们境内从统计学的意义上给我们创造了GDP,但利润却是汇回他们自己的国家的。一句话,他们把GDP留给了我们,把利润转回了自己的国家,这就如同在武汉打工的安徽民工把GDP留给了武汉,把挣的钱汇回了安徽一样。GDP只是一个“营业额”,不能反映环境污染的程度,不能反映资源的浪费程度,看不出支撑GDP的“物质”内容。在当今中国,资源浪费的亮点工程,半截子工程,都可以算在GDP中,都可以增加GDP。

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目前在评价经济状况、经济增长趋势及社会财富的表现时,使用最为广泛的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GDP指标,不能完全反映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这些缺陷使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仅无法衡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相反还助长了一些部门和地区为追求高的GDP增长而破坏环境、耗竭式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可以肯定的是,目前GDP数字里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牺牲后代的资源获得的。有些GDP的增量用科学的发展观去衡量和评价,不但不是业绩,反而是一种破坏。我们要加快发展、加速发展,但不能盲目发展。尽管GDP存在着种种缺陷,但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一种包罗万象、反映一切的经济指标,在我们现在使用的所有描述和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中,GDP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正因为有这些作用,所以,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

思考:

1.GDP的核算有哪些缺陷?

2.试设计一个新的国民收入核算指标,克服现在方法的缺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