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的世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01:31:01

点击下载

作者:何新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诸神的世界

诸神的世界试读:

出版前言

“何新解密中国文化三部曲”(《诸神的世界》《诸子的真相》《中国文明的密码》)汇编了何新先生早期迄于晚近的一系列国学研究之学术成果。内容包括神话学研究、文史考释、古天文历法学、经学、孔学、诸子学及中国上古史诸领域之研究。

何新先生于古学之研究,视野宽阔远大,涉猎多种学科。所涉所考,皆钩沉稽隐、遍探故实,而征引宏博,议论发微极为深入。其主要研究方法,则以训诂为主,包括文字、音韵等方面的大量知识,同时涉及了甲骨文、金文、神话学、考古学、古天文学、古历法学、古典哲学、中国上古史等难度较高之领域。

何新先生凭借深湛学术功力,对千年以来困扰无数学者的未解之谜,基本予以破译,使人有豁然解悟之快意。同时,作者以训诂方法打通古语今语之异,古音与今音相推,雅言与俗语互参,本义与新义转相阐发,再经典雅流畅之文体翻译之,有起古人于冢下之神奇,读之如有见古人之貌、聆古人之语的亲切感。中国文化之古老传统与脉络,通过故纸堆的勤奋梳理和细密甄别,于兹乃彰然可寻。

何新先生的古学研究,打破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经学研究长期因循守旧的局面,结束了传统经学门户壁立、零散不整、难成系统的平庸状态,突破了传统的以经说经、蹈袭旧论而基本在经籍之范围打圈子的陈旧模式,大大开拓了国学研究的宽广道路,展示了小学训诂这门古老传统学术深厚而强大之生命力,使人领略到伟大华夏文明非凡的历史魅力。

综览此三卷,作者以小学为术,问大道之学,灵活运用人类学、文化学、宗教学、神话学、语言学、考古学、天文学、地理学、历法学、哲学、文学、历史学等多种人文学术成果,打通了经学与史学之道脉,既有切合古义而独具风格的白话翻译,又有征引宏博、逻辑严密的朴学考证和分析。作者涉猎驰骋于经、史、文、哲之间,做到既复原经典文本之古义,又借此推考上古中国社会之历史。在方法上,则既有对传统学术的有机吸收和继承,又从更为宏大的角度革新了经学研究之旧法。

1.《礼记·月令疏》引《帝王世纪》。

2.《易系辞传释义》引孟京说。

3.《白虎通·号》。

4.清代学者钱大昕曾证明,古无轻唇音。就是说“非、敷、奉、微一类音”,在上音系中均属于“帮、滂、并、明等音纽”。(参看王力《汉语音韵学》)薄从溥(fú)声,而今读báo,即是证明。

5.王念孙《读书杂志》:“古音俄、義同声。”義《广雅·释诂》:“俄,古邪字。”据此可知,義(古与羲同意相假)、俄、邪三字古音相通。宋刘家立《淮南子集证》:“《周官注》云:仪羲二字,古音皆俄。而洪丞相适尝引诗‘实维我仪’,协‘在彼中阿’,‘乐且有仪’,亦协‘中阿’。扬雄《太玄》亦以‘各遵其仪’协‘不偏不颇’,而汉碑‘蓼我’皆书作‘蓼俄’,然后自信嫦娥即常仪明矣!”说甚确。

6.由此可以解决一个谜,《楚辞》中《招魂》句末,叹词用“些”字,而不与其他篇同用兮字,实则“些”就是“兮”,即“xiē”的合音。

7.《楚辞》王逸注:“羲和,日神。”

8.杨树达谓:“东方曰析者,此殆谓草木甲坼之事也。”不确!“析”就是“昕”(《说文》:“昕,旦明也,日将出也,从日,斤声,读若析。”)的假借字。或书作曦、晞、皙。《山海经·大荒经》中所记的四方神名,与出土甲骨文略有不同。其中的东方神名:“东方曰析”,亦即析。

9.上古四季观念与今不同,或以春夏为一季,故春夏神不相分。

10.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第3页。

11.“帝喾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夋。”(《初学记》九引《帝王世纪》)

12.“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帝系》)“颛顼,黄帝之孙,曰高阳。”(《大戴礼·五帝德》)“黄帝妻雷祖,生昌意……生韩流……生帝颛顼。”(《山海经·海内经》)

13.《大戴礼·五帝德》记颛顼:“洪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民,洁诚以祭祀,乘龙而至四海。”

14.见《楚帛书》。

15.《楚辞》王逸注:“高阳,是为帝颛顼。”并见《帝系》。

16.见《文物》1984年第6期。王充说:“世俗画蛇之象,马首蛇尾。由此言之,马蛇之类也。”但在古代图案中,马首、猪首常不易区分。

17.《尔雅·释天》:“颛顼之虚,虚也。北陆,虚也。”郭注:“虚之正北,北方色黑……颛顼,水德,位在北方。”

18.《王国维遗书》第一册《卜辞所见先公先王考》。

19.《山海经·大荒东经》注。

20.《皋陶谟》:“天其申命用休”,《史记·夏本纪》作:“重命用休。”又郭沫若说:“申字在古有直用为神者”,如《克鼎》之“显孝于申”。(《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

21.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王逸以颛顼为高阳,说实迂。高阳即太昊,即太阳神。楚王族三姓—昭、景、屈。《说文》:昭,日光也。景,光也。屈疑即胐之讹形。而日初之光称胐(《淮南子·天文训》:“爰始将行,是谓胐明。”)。由此可见,楚王族姓皆以日光为姓。

22.帝喾生契(《帝系》),《世本》说:“少昊名契。”(《路史》注引)契是殷商人的先祖。

23.晔今音与烨(火光)相窜乱。其古音读忽,与“晃”“黄”“皇”诸字音义相通。

24.马王堆出土帛书《十六经》称黄帝为“黄宗”。《汉书·郊祀志》称黄帝为“黄灵”。

25.日字古形作,正像“方四面,傅一心”。

26.《尚书·吕刑》:“皇帝遏绝苗民。”清人崔適及近人童书业皆认为皇帝指黄帝。

27.释者或从王逸说,以为高阳是颛顼,而同篇中,黄帝与其孙(颛顼)交替出现,于理不通。所以黄帝与高阳应是同一人。

28.见《山海经·海外西经》:“轩辕之国……人面蛇身,尾交首上。”轩辕,黄帝之号。

29.“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兽黄龙。”(《淮南子·天文训》)“轩辕(黄帝名)黄龙体。”(《史记·天官书》)

30.《易·系辞下》正义引。

31.《礼记·月令》正义引。

32.“帝俊生禺号。”(《海内经》)“黄帝生禺虢。”(《大荒东经》)“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名曰禺强。”(《海外北经》)“禺虢生禺京,禺京处北海。”(《大荒东经》)朱起风说:“虢乃号之讹。”(《辞通》)郭璞注:“禺京即禺强也。”(《大荒东经》)

33.黄帝和帝夋的关系,还可以从黄帝与凤凰的关系中看出:“黄帝服斋于中宫,坐于玄扈,洛上乃有大鸟,鸡头燕喙,龟颈龙形,鳞翼鱼尾,其状如鹤,体备五色,三字成文,首文曰顺德,背文曰信义……必自歌舞,音如箫笙。”这正是《说文》及《韩诗外传》中所描绘的凤凰形象。见《初学记》卷三十引《帝王世纪》。

34.马王堆帛书《十六经》记黄帝臣力牧作力墨。敦煌汉简中记作力黑。

35.《史记·天官书》索隐引。

36.《海内经》:“帝俊生三身。”《大荒南经》:“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海内经》:“其上有三头人,伺琅树。”《海外南经》:“三首国,其为人一身三首。”《大荒西经》:“大荒日月所入。有人焉,三面。是颛顼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

37.据说印度神有三亿三千三百万,但其中最高神格是三神一体的梵天—毗湿奴—湿婆。据古吠陀圣诗,梵天产生于最高神本身,是智慧、创造、始祖。传说他有四个头(中国黄帝亦有四面),每头各掌管宇宙的四分之一。而圣典—四吠陀也被认为出自此头。毗湿奴是保护神(护持神)。据古印度一个起源神话,当他在原始大海的千头蛇背上睡觉时,从他的脐中生出莲花,从中生出梵天。每当世界要毁灭之际,他即下世救人。他这样做了十次,故有十个英雄化身。其中最有名者即罗摩(《罗摩衍那》主人公)。第三神是湿婆,破坏神。此外,中国古书中早有“三一”之名。《汉书·郊祀志》:“古者天子三年一闭太牢,祠词三一:天一地一泰一。”

38.按,上引诸条,可参看俞正燮《癸巳存稿》卷六。

39.朱芳圃《中国古代神话与史实》第139页。

40.《淮南子·览冥训》高注。

41.《风俗通义》。

42.《帝王世纪辑存》。

43.《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所辑。有黄又名游光,星名。

44.《文选》“祭颜光禄文”注所引。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第666页,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6.“女娲,伏希之妹。”(《路史后纪》卷二引《风俗通义》)“合位娲后,同称伏羲。”(《唐书·乐志》)

47.“女娲氏,亦风姓也,承包牺制度,亦蛇身人首,一号女希,是为女皇。”(《初学记》卷九引《帝王世纪》)

48.“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妻雷祖。”(《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元妃西陵氏女,曰累祖。”(《史记索隐》引《帝王世纪》)

49.蜗、螺在上古乃是一切水中甲介类的通称,包括蜗牛、螺蛳、蛤蜃等,参看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廿一。

50.《尔雅·释亲》:“委也,累也。”委读wō。“青要之山,实为帝之密都……是多什累。”(《山海经·中山经》)郭璞注:“什累(螺),蜗牛也。”

51.按,本章所考证的古语言的通转情况,基本可信。但我以后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月亮女神—西王母的真相实际是鳄鱼。鳄鱼古名“蟺鼍”,蟾蜍实即蟺鼍的转语。详证见拙著《龙:神话与真相》一书。

52.而《大戴礼·帝系》中记:“帝舜娶于帝尧之子,谓之女匽氏。”实际上,匽即嬴也。又以声近变作女英。在汉代刘向的《列女传》中,女娲变作娥皇,遂与女嬴(匽)分化为两个人:“有虞氏有二妃,帝尧之二女也。长曰娥皇,次曰女英。”

53.《春秋》宣公八年:“夫人嬴氏薨。”《公羊》《穀梁》中记作“熊氏”。又,嬴、熊通用之例,在刘节《古史考存·释嬴》篇内列举甚多。顾炎武《唐韵正》则指出:“熊,古音羽陵反。古人读雄与熊皆于陵反。所以熊、嬴古音同。”

54.螺音从累,与雷声近相通。史载伏羲女娲事迹多与一个名叫“雷泽”的地望有关。雷泽很可能就是著名的“大辰之虚”。“大昊帝包牺氏,风姓也……有大人迹出于雷泽,华胥履之而生包牺。”(《易系辞正义》引《帝王世纪》:胥,通须,巫也。《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渝济漯,而注之海。”)所说的漯,或即与雷泽有关,录此备考。

55.《初学记》卷九引。

56.雷神、雷祖都是鳄鱼。

57.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说:典古文作,释作“日”主。因此小典即小日主,亦即少昊。

58.《卜辞通纂·世系》第360篇。

59.日本《甲骨学》1961年8月第9号,第39页。

60.《山海经》郝笺引文有“大陵主厉鬼”一章。嫘母号西陵氏,亦可称“大陵”。所以嫘母—西陵—大陵其实就是西王母。

61.说见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大荒北经”条。

62.甘肃酒泉嘉峪关石墓壁画有东王公坐扶桑树上,头顶红日,内绘金乌。西王母坐桂树上,头顶盈月,内有蟾蜍。(《文物》1979年第6期)桂树于秋季开花,与月圆之期暗合,所以成为月亮树。

63.《吕氏春秋·月令》及高诱注。

64.月神玉兔(白虎)的杵臼捣药,则亦象征性交。

65.马王堆帛书本《老子》:“谷神”正作“浴神”。又有“常仪浴月”,浴神正是常仪。

66.《老子》中又有“谷得一以盈”之句。旧亦多妄释者。按,谷即月,月得道则充盈,与此句前的两句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训贮,深厚也)”,正相印合。

67.《吕氏春秋·君守》:“夏鲧作城。”《吴越春秋》:“鲧作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淮南子·原道训》:“伯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

68.《郭沫若全集》第一卷第460页。

69.《甲骨文字释林》第289页。

70.《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第422页。

71.《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两之。”

72.屈原《九章·惜诵》:“令五帝以折中”,亦有五帝一词。

73.丁山《中国古代宗教神话考》第48页。

74.郭沫若《卜辞通纂》第82页。

75.说见《甲骨文字释林》第123页。

76.《左传襄二十六年》杜预注:“夷,伤也。”《荀子·君子》杨倞注:“夷,灭也。”

77.西王母司天之五厉及刑残。《淮南子·墬形训》亦说“西方有刑残之尸”。天、残,叠韵相通。

78.《山海经·大荒西经》记汤斩桀使之亦成为无头鬼:“有人无首,挥戈厉主,名曰夏耕(刑)之尸。故成汤伐桀于章山,克之,斩耕(刑)厥前。”

79.《史学月刊》1984年笫6期郑慧生文。

80.见丁山著《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第68页。

81.见《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3辑第70页。

82.据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

83.据《淮南子·时则训》的说法,

炎帝

祝融本来就是同一人:“南方之极,赤帝祝融所司者。”高诱注:“赤帝,炎帝。少典之子,号为神农,南方火德之帝也。”

84.详论请参拙作《重论五行说起源问题》,刊于《学习与探索》1986年第1期。

85.《荀子·非十二子》:“接往旧造说,谓之五行。”注:“五行,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

86.《说文解字注》“緟,经传皆假重为之。”

87.《说文》:“黄”字从“田”(古文),“光”声。实际上,田乃日之讹,黄字从日。从古文光,光声。

88.极、一两字古音并相通假,所以“太一”又称“太极”。

89.建、极两字为一音之转,所以“建木”即“极木”。

90.《老子》第三十九章。昧于“一”字本义,古今释此,竟无一真解者。

91.颇疑“太阳”实际也是“太一”的音转。“一”通于“易”。阳、易古音同(易,古读“yer”)。太阳不专指日,正如太阴不专指月。

92.日、月称两仪,似因为日、月均曾被作为“太一”。

93.此音至今犹存,如“尾巴”亦读“乙巴”。

94.诗中说此神“与日月兮齐光”,那么当然既非日亦非月。又说她“远举兮云中”,当然也不是云。

95.《钱宝琮科学史论文选集》第222-223页。

96.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暗示帝、妃私昵于此殿,有祈福求子之义。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批评白诗,以为严肃神殿前不能作儿女昵戏,是由于他不明白这一神殿祭女祖及高禖神的特殊意义。其实是陈氏错了。

97.旧注多释“侐”为“静”,甚谬。侐从人从血。古礼:“祭社必以血。”(《仪礼疏》)

98.这是关于澳大利亚原始部落的繁殖礼的记述,见《世界各民族历史上的宗教》。

99.昭,阳神;穆通密、母,阴神。

100.详论见拙著《龙图腾与华夏文明的起源》。

101.黄帝、伏羲(太昊),本来是一神多名。但正因为名字的分化,导致传说中新神的诞生,遂由同一神演变为玉帝系统中不同的多神。

102.原文作“坑”,《北堂书钞》引本作“冈”,字音近通用。

103.《说文》:“龟,旧也。”此是音训。龟、鬼同音,旧、九同音。

104.参看《诸神的起源》第七章。(编按,咸通于含。咸、含、感、甘、交诸字古音义皆通。《说文》:“咸,皆也,悉也。从口从戌。戌,悉也。胡监切。”《说文》:“含,嗛也。从口今声。胡男切。”嗛亦咸声,即衔也。含、衔音同。按粤语及客家言中,“咸”皆读为含,犹存古音。“咸池”,亦即“感池”“含池”。《史记》《汉书》所谓“秘食”“对坐”房中术之记述应即滥觞于此。)

105.原文“地”,作“旁”;旁,方也。此处当释为地。“坤为地,方名。”(《说卦》)“地道曰方。”(《大戴礼》)

106.《吕氏春秋十二纪》,亦沿袭于这一系统。

107.《史记·历书索隐》:“隶首作算数。”

108.叶光纪,或作汁光纪。汁,古漆字。漆,黑也。

109.见林云铭《楚辞灯》。闻一多亦有类似看法。

110.《楚辞概论》。

111.林庚考屈原年代似不可信。此姑从之。

112.释文参看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第324页。

113.陈全方《周原与周文化》图版第68页。

114.盖山林《阴山岩画》第208、210页,文物出版社。

115.盖山林《阴山岩画》第208、210页,文物出版社。

116.参阅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117.闻一多《尔雅新义》:“尔雅释鸟:狂,梦鸟。郭注:狂鸟,五色有冠,见《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五彩之鸟,有冠,名曰梦鸟。注:尔雅云‘狂,梦鸟’,即此也。按狂即下文‘皇,黄鸟’。而皇又即上文‘凤,其雌黄’。故曰五彩有冠也。狂、黄音同。以其黄质而五彩皆备成章,故又谓之黄鸟。黄与皇、狂音亦同也。又谓之梦鸟者,《大荒西经》:五彩之鸟,仰天鸣曰鸣鸟。《尚书》:我则鸣鸟不闻。马融、郑玄并以鸣鸟为凤凰。梦鸟盖即鸣鸟,一曰孟鸟。《海内西经》:孟鸟在貊国东北,其鸟文赤、黄、青。鸣、孟、梦一声之转。”按梦鸟即美鸟,即明鸟,又作阳鸟、阳乌,皆为凤凰之异名。狂、黄、皇音同,又皆为“王鸟”之转语也。

118.《三辅黄图》:“飞廉,神禽,能致风气者,身似鹿,头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飞廉即凤(古音凡)之切语。

119.此据《庄子释文》引古文。今通行本作“豹尾”,字讹。

120.恶残原作五残。恶古音与五同,我以为当释为恶。

121.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二字旧注多错。实际也是蝉联之义。

122.陈梦家先生论此甚详,见1933年《燕京学报》。

123.郝懿行笺《山海经》:“章钟声转,钟山即章委山。”

124.“北方黑色,颛顼水德,位在北方。”(《尔雅·释天》郭注)

125.《海外北经》:“务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阳。”务通委,羽、隅通。务隅山即委羽山,亦即羽山,又作苍梧山。梧古音羽。苍,黑也。

126.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北部地区,以幽黑命名之山颇多。如,燕山(即泑山)、阴山、蒙山、黑山、大小青山。

127.见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3册第8章。

128.R.H.Bomnycastle,《美国科学杂志》1937年第1卷32期,第393-394页。

129.参看吕思勉《先秦史》第一章。

130.丁山著《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第364页。

131.黑齿国,疑即凿齿国,地在东夷之地,即今山东半岛。考古发掘表明,大汶口新石器居民俗有拔门齿之俗,则黑齿国可能确为实有也。

132.《吕氏春秋·古乐》说黄帝之乐名“咸池”。咸池是太阳升起处。这是“黄帝是太阳神”的又一证据。

133.《尚书大传》。

134.《五帝德》。

135.《吕氏春秋·古乐》。

136.《庄子·秋水》。

137.《淮南子·墬形训》。

138.《山海经·大荒北经》。

139.空桑、穷桑,空、穷皆读作孔、况,而训做大。空桑、扶桑之社即大桑之社也。

140.见《周礼·保章氏》及郑注。

141.见《后汉书·祭祀中》。

142.或作温(《文选》本《鲁灵光殿赋》《思玄赋》),是“云”字的拆读。

143.见《说文解字注》。

144.见《吕氏春秋·明理》。

145.见《易纬通卦验》。

146.《论衡·订鬼》引《山海经》:“于是黄帝法而象之,除殴毕,因立桃梗于门户上,画郁垒、苇索,以御凶鬼……”

147.史籍中也有以“扶桑”地名称朝鲜者。如:“扶桑之俗,其婚姻则婿住女家门外作屋。相说乃成婚。”(《南史·东夷传》)“高丽其俗,作婚姻,女家作小屋于大屋,屋名婿屋。”(《三国志》)两相比照。可知前一扶桑,即指后之高丽也。

148.朝鲜、日本均以白色为礼色。均拜日。此俗与中国殷商人正同(《史记》“殷尚白”)。

149.《楚辞·招魂》:“虎豹九关。”注:“天门凡有九重。”

150.见《论衡·说日》及《后汉书·马援传》。

151.崦嵫即掩之。崦通掩,亦即弇。嵫通兹,在先秦书中,兹与之可通用。

152.原文作日月山。《大荒西经》:“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处于西极。”显然,这里所说的日月山也就是明山。

153.《博物志》引《河图括地象》:“地部之位起形高大者有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出五色云气,五色流水,其泉南流入中国,名曰河也。其山高应于天,最居中。”

154.《古代社会》第552页。

155.《古代社会》,第62页。

156.此前,族内为争夺姐妹做性伴的相互仇杀,即男人的嫉妒引起的自相残杀,很可能是导致族内兄妹性禁忌制度产生的原因。

157.《山海经·海内西经》。

158.张华《博物志》。 

159.《庄子·天地》。

160.《庄子·至乐》。

161.《穆天子传》。

162.《山海经·大荒西经》。

163.《山海经·海内北经》。

164.《神异经·中荒经》。

165.《山海经·大荒西经》。

166.昆仑山所在的都广之野,王念孙引古本均作“广都”,见《后汉书·张衡传》《艺文类聚》卷八五、卷九十等。则古本实作广都。

167.建木,古籍中甚多见。张华注《神异经》:“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亦指建木。建木当作键木,即天盖运转之管键,即天枢也,又为天门之栓,后世华表(方表),实即本此而作。

168.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二七:“人脐居腹之中央,故谓之齐。脐者,齐也。”

169.《后汉书·郡国志》:“临羌有昆仑山。”《后汉书·括地志》:“昆仑山在肃州酒泉县南八十里。”《汉书·地理志》:“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晋书·张轨传》:“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体也。”今按,此山地望属今之祁连山也。山界于甘、青两省之间。此山名乃匈奴人命名:“匈奴名天山曰祁连,亦曰白山。”(《史记·匈奴列传》)白山即玉山,祁连即昆仑也。《汉书·霍去病传》师古注:“祁连山即天山也,匈奴呼天为祁连。”昆仑古音近祁连也。

170.《尔雅》郝懿行疏:“和阗之西南曰宝尔岱者,其山绵亘不知其终,其山产玉。是曰玉山,恒雪。”就是今日之昆仑山也。

171.《历史研究》1985年第2期。又《汉书·大宛传》:“汉使穷河原,河原出于阗。其山多玉石。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山。”—此即于阗南山。

172.按《山海经·海内西经》所述昆仑虚周围,除河水、赤水外,尚有青水、黑水、洋水、弱水。疑《淮南子·墬形训》青泉、黑泉即指青水、黑水之源。又增益一白泉,以迎合附会中五行观念也。

173.徐本坚著《东岳泰山》,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1页。

174.《山海经·海内西经》。

175.《山海经·大荒西经》。

176.《淮南子·墬形训》。

177.参看何幼琦《海经新探》。

178.《山海经·海内西经》。

179.可注意的是,《诗经·鲁颂·宫》:“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荒大东,疑即《山海经·大荒东经》所说“大荒东”。

180.徐本坚著《东岳泰山》,第2—3页。

181.《山海经·海内西经》。

182.徐本坚著《东岳泰山》,第58—59页。

183.穷石,即穷故地。《水经注·河水》:“经平原鬲县故城西……故有穷石羿国也。”羿国属东夷,或谓在今山东德州北。或谓在安徽寿县,见《路史·后纪十二》,罗莘注。或谓在河南,见《晋太康地遁记》。

184.岳(嶽)字古与垣通。垣,垣墙也。古人称大山为垣(《尔雅·释山》)。《周礼·序官·司圜》郑众注:“今狱城曰环。”《淮南子·本经训》:“垣室,殷官名,一曰狱也。”环、垣(圆)古通用。由此可见,古代所说四岳,也就是指包围中国的四面环山。

185.四渎,也有一个演变过程。早期四渎是以泰山为中心的沂、淮、河、济四水(沂水古亦称江)。这反映了当时以邹、鲁、泗上(今山东中南)为中心,古山东居民对这一带水道的地理知识。长江后来成为四渎之一,反映了晚周长江流域的开发及天下中心的南移。

186.《淮南子·墬形训》:“中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尔雅·释地》:“中有岱岳。”关于泰山在五岳中的位置,《尔雅》中有两种说法,另一说为东岳(“泰山为东岳”,引自“释山”)。《尔雅》是汉人搜集经传故训而成。这两种说法,恰恰表明了古人心目中泰山人文地理的变化。后一说法反映了秦汉时代华夏地理空间的扩大。

187.《庄子·大宗师》:“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释文》释“大”:“音泰,又如字。”《列子·天瑞》:“孔子游于太山。”《释文》:“太作大,大音泰。”

188.陆吾,守天门者,是传说中的白虎神,又名“开明”“启明”。“开明兽身大类虎,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山海经·海内西经》)启明又是天空中的金星,因此又名金神—蓐收。在神话中此神变形甚多,如“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西方之地名巴。孟涂即神荼。孟荼当为盂荼之讹。盂、于古音通。盂荼即于菟。陆吾、开明、蓐收都是虎神,后演化为二十八宿中的“白虎”星座。

189.引自《山海经·西次三经》。

190.《博物志》。

191.“厉主杀罚。”(《礼记·祭法》郑玄注)

192.见1982年5月7日《人民日报》:《我国古人类考古又一大发现》,及《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第10卷,第1期。

193.“黄帝生于寿丘,在鲁东门之北……后徙曲阜。”(《帝王世纪》)

194.《岱宗志》:“梁父、长白二山,为泰山辅岳。”长白山亦即玉山。

195.《山东志》:“蒿里山在泰安州西南三里……今山上有蒿里祠、森罗殿。”《汉书·武帝本纪》,蒿里作高里,颜师古注:“死人之里,谓之高里,或呼下里。”

196.《礼记·礼器》:“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

197.“黄帝名轩辕,居轩辕之丘。”(《大戴礼》《史记》)“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山海经·海外西经》)《淮南子》记:“禹治水时,自化为熊,以通辕之道。”、轩古音同,亦即轩辕山也。

198.据李宗侗拟音,见《史语所集刊》第39册。

199.“伶伦自大夏之西乃至阮隃()之阴。”《汉书·地理志》记此事,阮山作昆仑山(引文从俞樾校文)。

200.古史中“昆夷”常记作“犬夷”“串夷”,是昆、犬、串古音同的证据。

201.《尚书·秦誓》“若弗云来。”疏:“员即云也。古本云作员。”《诗经·出其东门》:“聊乐我员。”《经典释文》:“员一本作云。”《诗经·玄鸟》:“景云维河。”注:“员,古文作云。”《经典释文》“员音云,平声。”(《左传》伍员释文)这些文例均可证明,员、云二字古可通用。

202.见《周礼·大司乐》及蔡邕《独断》。

203.《后汉书·祭祀志》注引《风俗通》。

204.《山海经·西次山经》记西王母所居昆仑山别名玉山。郭璞注:“玉山,《穆天子传》谓之群玉之山。”

205.《山海经·西次山经》。

206.详见《历史地理》第三辑,1983年,史念海《由地理因素试探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文化发达的原因》。

上古诸神

太阳神与远古华夏民族

我们首先来研究太阳神在中国神话和古史传说中的诸种变相。

在古书中,有一奇特之女名“握登”,据传她是尧、舜之母氏。此名来历,旧皆不解。按,《诗经·秦风·终南》“颜如渥丹”,注谓“渥丹即太阳”。“渥丹”音转即握登。这可以看作古代华夏族以太阳为图腾的一个确切证据。

中国神话中的太阳神,为学者所熟知的名字叫“羲和”。羲和的演化故事,可以说是中国古神话中一个最复杂,但也最重要的故事。让我们先从“伏羲”谈起。

在中国历史上,伏羲既是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又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汉书·古今人表》称伏羲为“上上圣人”,列居古今一切人物之首,可见其在古人心目中地位之高。而在传说中,伏羲又具有一种人首蛇身的异相。关于伏羲,其名号至多。但基本可划分为如下两个类型:

一、伏羲型。又写作伏牺、伏戏、赫胥、包羲、庖羲、宓羲、虙牺、羲皇等。

二、大昊型。又写作太昊、泰昊、大(太)皞、大皓等。

伏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皇甫谧《帝王世纪》中有这样一段话:

大昊帝包牺氏……继天而生,首德于木,为百王先。帝出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称太昊。

张舜徽《郑学丛书·演释名》曾指出,《易经》中的“帝出乎震”一句,帝指太阳。震,当训作晨。所以“帝出乎震”,就是日出于晨。张舜徽详说如下:“帝”字的本义,在西汉学者们尚能认识清楚;到了东汉,便很含糊,从许慎、郑玄一班人的书里,可以看出。至于汉以后解说《易经》的人,乃至王弼,尚能言不离宗,那恐怕都是沿用西汉经师的旧义了。所以“帝”之字源为“日”,在故训上也是讲得通的。再拿声韵来说,“娘”“日”二字,古读都归并到“泥”母,早已成为定论。“日”字古读当为舌头音,和“帝”音本近。今日南人小孩儿学语,尚时时读日为舌头音,和“帝”音相似,便是一个实证。“帝”为“日”的别名,在古书里可以找到很多的证明。《易经》上说:“帝出乎震。”注家都道:“震,东方也。”这不很明显地指出了它的本意吗?“益卦六二”:“王用享于帝。”王弼注云:“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那么,更非日不能有这威力。大约古人对这点都已明确,因此引申起来,便用为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尊称。这显然揭示了奴隶制社会的思想意识:平日拿统治者比之如日,便有“天无二日,民无二王”的话;怨恨到统治阶级的严重剥削,而希望其早死,便有“时日曷丧”的诅咒。其实在当时如用本义,即写作帝字也无不可,徒以日字写来简单,便习用而不改。犹之今人每喜用“天”“日”二字连称,古人便拿“天”“帝”二字对举。《诗经》“君子偕老”篇:“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旧注都不甚明了。《毛传》说:“尊之如天,审谛如帝。”后来许慎作《说文解字》,便根据这个定义解释“帝”字说“谛也”,而没有说明其所以然。我们详细玩味《毛传》的意思,实精简而明确。天地间只有太阳是最显明审谛的东西,毛公作传时,实在已经以“日”训“帝”。到了郑玄作笺的时候,硬说:“帝,五帝也。”便附会到后起之义了。(张舜徽《释帝字受义的根源答友问》)

张先生的说法认为,帝、日二字是同源字。其说甚确。上古称“帝”者与日神崇拜有关,这一点是无疑问的。“太昊”,导言中已经说过,是太阳神之名。所以在《帝王世纪》的这段话里,正透露了伏羲—太昊与太阳神的关系。但是,汉儒对伏羲一名的解释却颇不同。他们说:

取牺牲以供庖厨,食天下,故号曰庖牺氏。

伏,服也;戏,化也。

下伏而化之。

也就是说:

一、庖牺就是庖厨肉食。

二、伏戏就是驯化走兽。

实际上,这两种说法都不合伏羲名号的真义,而是出自后人望文生义的杜撰。

治上古音者知道,上古音中fú、báo二音本来相通,但后来却分化为两音。这是伏羲的名号分化为伏与包两大系统的原因所在。伏羲名号中的“伏”与“包”,之所以可写成许多形体,就是因为它们均无实义,而纯是表音之字。而以音求之,我认为伏与包都是“溥”字的同音通假字(此字可读fú,亦可读báo)。《说文》:“溥,大也”“丕,大也”。丕、溥音通。溥、博、薄、礴诸从“尃”之字,皆有“广大”之义。溥就是伟大。而所谓伏羲或包羲,其实就是“伟大的羲”。

那么,“羲”的意义又是什么?昔人解释此字之所以多入谬说,是因为不知道“羲”之古音与今音也大不相同。凡今音xī者,先秦古音均读作双音节的xi-e。若连读即成为“xiē”,亦即“羲俄”或“些”。王念孙《广雅疏证》:“牺,古读如娑(suō)。”牺抑或读为xiān(古音歌寒通转,《周礼·春官》司尊彝注:献读为牺。又洗音从先,此先—洗古音通转入今例)。

弄清了这一关键问题,我们立刻可以知道这位伟大的羲—这位曾与

女娲

相并列,而被古人尊奉为人类始祖的神秘人物,其真实面目究竟是什么了。

原来,这位伟大的羲,或者更确切地按古音应读作“伟大的羲俄”的人物,不是别人,正是在先秦典籍中那位赫赫有名的太阳神—羲和。由此可知他与《尚书·尧典》中那位名曰“析”的春天之神以及甲骨文中那位东方之神“析”,也正是同一个人。

伏羲的第二型名号即大昊。昊,汉代《纬书》释作天帝之名(昊天上帝),《说文》及《尔雅》释作春神或夏神之名。春神名“析”,即羲。所以大羲(即伏羲)当然也可以称大昊(大、太二字古通用)。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指出:太昊之昊无定字,可写作皓、皞、颢、浩,而凡此诸字皆有光明盛大之义。“大昊者,大明也。”

丁惟汾《俚语证古》卷一说:“太阳,大明也。”太昊又可写成“帝喾”。帝喾,又名“帝夋”。帝夋,正是中国神话中太阳神的另一系名称(说见后文)。凡此皆可确证,上古时代人们所崇拜的神明伏羲—大昊,其实是太阳神。

1942年,长沙战国楚墓中出土一件缯帛书。书中记载,有一位古帝颛顼,命帝夋运行日月。据《大戴礼·五帝德》,颛顼是

黄帝

的后裔,又是夏禹的祖父、大鲧的父亲,因此是夏族的祖先。颛顼之名旧无释,许多人认为不可解。今按,“颛”通“耑”,具有元首的意义。而顼以音求之,通于须、需。须、需古可通用。而需就是儒的本名,在古代乃是主持礼乐的大祭师。《国语·楚语》记颛顼曾“绝地天通”,发动了上古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宗教改革:

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由此可见,释颛顼作耑需,亦即首席大祭师,是典有明证的(至今楚地称巫师为“端公”)。

由此可见,颛顼实际上是一位祭师,主管对太阳神的祭祀,并观测日月的运行,正因为如此,颛顼又有号称作“高阳氏”。

在这里有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据《左传》及《帝王世纪》等许多古代典籍的记载,都说伏羲与龙有密切关系:“太昊氏以龙纪。”(《左传》)“庖牺氏蛇身人首。”(《帝王世纪》)“蛇身之神,即羲皇也。”(《拾遗记》)

这里特别应当指出:“蛇”在上古汉语中,并不专指今日人们所言之蛇。事实上,蜥蜴、鳄鱼等爬行动物,在古代均可称蛇。先秦古谚:

为虺弗摧,为蛇奈何?

汉儒注:“虺,虺蜴。蛇,巨蛇。”按,“虺蜴”即蜥蜴,“巨蛇”即鳄鱼。这个谚语的意思是:当它只是小小蜥蜴时不予消灭,等它长成巨大的鳄鱼时就将无可奈何!蜥蜴亦名龙子,与鳄鱼幼仔极为相像,故古人有此说。

实际上,古书中关于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的说法,本义都是指蜥蜴、鳄鱼这两种“四脚蛇”。我们看汉代墓中出土的多种伏羲、女娲图(见示图1),就完全可以明了这一点(只是在晚期汉画及隋唐画中,才出现无脚蛇尾的二神形象)。在汉代的砖画中(见示图2、示图3),伏羲的形象是人首龙身,而《山海经》记颛顼的父亲韩流之相:“人面豕喙,麟身曲股,豚止(趾)。”这又是一种猪首龙的形象。1971年发现于内蒙古三里他拉村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玉龙,其形也是猪首曲股。内蒙古地区是中国旧石器和新石器文化的主要分布地之一,而据典籍记载,颛顼一族原是分布于中国北方的一个部族。因此,这两者的契合恐怕不是偶然的。

问题还不止于此。

前面,我们谈过太皓别体作帝喾。帝喾别名“帝夋”。而帝夋,则是上古太阳神名号的又一个系统。

夋是什么人?据长沙出土楚帛书上说:

日月夋生。

帝乃为日月之行。

也就是说,夋创造了太阳和月亮,并且安排了太阳和月亮的周行。

在《山海经》的神话系统中,也记载着有一位大神名叫“俊”,是女性的日神羲和与月神常仪的丈夫,是太阳和月亮的生身父亲:

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大荒南经》)

帝俊妻常仪生月,十有二。(《大荒西经》)

夋、俊同音相假,是同一个名字的别写。在这里,夋—俊不仅是太阳神,而且是月亮神;不仅是太阳和月亮之神,实际上也是周天之神—上帝。太阳神转变成了上帝。但另一方面,在古史传说中,夋又似乎是人,是商族的祖先。王国维认为如示图4中的几个甲骨文字,均是“夋”字。以之对比楚帛书中的“夋”字,可以看到后者确为前者的简化。王国维指出,卜辞中常称夋为高祖,他是殷商高祖中地位最显赫者。太阳古名浑敦,《楚辞·九歌》中又作“暾”。暾、夋叠韵相通。《淮南子》高诱注说:“日子有踆(蹲)鸟。”踆鸟即暾鸟也。

甲骨文中的史料表明,殷商是一个崇拜太阳神的部族(他们每天早和晚都要以歌舞和祭祀迎送日出和日落),所以以太阳神夋为始祖神是毫不奇怪的。

又据晋朝人郭璞说,舜就是俊。而虞舜却似乎是夏朝之前的一位古帝。《史记·五帝本纪》中说:“虞舜者,名曰重华。”重、申二字古可通用。而申即神之本字,故重华可训作“申华”,即“神华”。华有光义,则“神华”可认为还是太阳的别名(可能就是《山海经》中所说的“神红光”)。如果帝舜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的话,那么他就是一位以太阳神为自己命名的人。而他的妻子名娥,又恰恰是用了月神的名字。

综合以上的考证,可以使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上古时代的中国曾广为流行对太阳神的崇拜。这些崇拜太阳神的部落也许来源于同一个祖系,也许并非来源于同一个祖系,但他们都把太阳神看作自身的始祖神,并且其酋长常有以太阳神为自己命名的风俗。这些部落后来可能主要分化为两大系统。在北方的一系(颛顼族)称太阳神为羲(伏羲),以龙为太阳神的象征。这一系可能就是夏人的先祖。在东方的一族(帝喾族),称太阳神为“夋”,以凤鸟为太阳神的象征。这一系是商人的先祖(其后裔中可能有一支南下,进入江汉平原,又成为楚王族的先祖)。

颛顼号高阳氏,属于太昊族,而帝喾号高辛氏,属于少昊族。少昊与太昊的称谓,表明两族既有亲缘关系,同时又暗示了某种等级性的差别(详见后论)。

如果上论不误,那么我们也就可以解释作为中华民族母族之一的远古华族,其族名之所以称“华”的原因了。我推测华字是“晔”字的省文。《说文》:“晔,日光也。“晔”与“晃”虽然今音不同(与作火光讲的“烨”音相乱),但以形与义论之,古时可能为同源字。所谓“华族”,就是崇拜太阳和光明的民族。而日华之华,可能就是华夏民族得名的由来。黄帝

在中国古史系统中,黄帝的地位可与伏羲相侔。他是创造宇宙天人之神。在《史记》中,他被太史公作为中国成文史中的第一位帝王。古代许多典籍中,亦记载了关于黄帝及其名臣观象制器的传说。中国文化的许多发明都被归之于黄帝。但这里最可注意者,是黄帝的事迹往往与伏羲的事迹相重合。

在上引被古人归于黄帝的各种创造发明中,可以看到与伏羲事迹的明显重合。另外,黄帝在传说中也有双重身份:既是天神,又是人王。作为上帝的黄帝,亦就是秦汉典籍中多次出现的“黄神”“黄宗”“黄灵”:“黄帝,古天神也。始造人之时,化生阴阳。”(《淮南子·说林训》高诱注)“昔者黄帝会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蚩尤居前,风师边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复上,乃合鬼神,作为清角。”(《韩非子·十过》)

帛书《十六经·主命》:“昔者黄宗质始好信,作自为象。方四面,傅一心。四达自中,前参后参。左参右参。践位履参,是以能为天下宗。君受命于天,定位于地,成名于人。唯余一人乃配天,乃立王、三公,立国置君、三卿。数日历月计岁,以当日月之行。吾类天大明。”《尸子》:“子贡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吕氏春秋》:“故皇帝立(位)四面。”《淮南子·览冥训》:“黄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辅之。以治日月之行,律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此所描绘黄帝,均为日神。“力牧”即嫘母,“太山稽”即泰山姬(碧霞元君)。

黄帝在《尚书》《吕氏春秋》及《庄子》书中又记作“皇帝”。黄、皇二字古代通用。而所谓黄帝或皇帝,其本义正是太阳神。

黄,《说文》指出其字从古文“光”字,也读作光声。实际上黄、光不仅古音相同,而且都有光的语义。《风俗通》说:“黄,光也。”《释名》说:“黄,晃(日光)也。犹晃晃像日光色也。”日光本色即黄色。所以古天文学中,日行之道,称作“黄道”。皇帝之袍,不用红,而用黄。封建时代,以黄和杏黄作为五色中最尊贵的颜色,其俗应皆本于此也。《易传》说:“日煌煌似黄。”凡此皆可证,黄、晃、皇、煌、光在古代音同义通,可以互用。所以,黄帝可释作“光帝”。所谓黄帝、皇帝,其本义就是光明之神。《风俗通义·皇霸五帝》:“黄者,光也,厚也。中和之色。施得四季,与天同功。”黄帝名轩辕。《淮南子·本经训》:“玄元至砀而运照。”“玄元”即轩辕,亦即元神。“砀”通“阳”。楚帛书:“王正乃明,元神是享。”元神,又作圆神、浑沦神—都是指太阳。帝为神之最古称谓,而神却是后起之字。甲骨文中只有帝而无神字。神字篆体作“”,见《集韵》。神字从旦。而《礼记·郊特牲》:“所以交于旦明。”郑注:“旦当为神。”由此可见,神名的由来也与太阳有关。黄帝是太阳神,所以黄帝别号“云阳真人”(《道藏》)。《汉书·郊祀志》注:“云阳,黄帝。”黄帝是太阳神,伏羲也是太阳神,所以黄帝和伏羲(即曦皇)实际上是同一人。由此也就可以解释他们二人的事迹为什么有那样多的重合。另外,马王堆帛书《十六经》中黄帝别名高阳,此也可证明,黄帝实际就是太阳神。在传说中,黄帝具有人面蛇身的形象,以龙为象征。而前面已指出,人面蛇身和龙形也正是伏羲的形象。《帝王世纪》中说:“大昊帝包牺氏……一号皇雄氏。”“一号黄熊氏。”

而黄帝的称号却是“有熊氏”。很明显,这是黄帝、伏羲乃同一人的又一证据(“黄熊氏”与“皇熊氏”实际正是黄帝“有熊氏”的异称)。另外,昊、黄乃双声音转。太昊又称太皇(泰皇)或泰帝,而黄帝别称皇天上帝。这也表明太昊—伏羲与黄帝是同一神。

问题还不止于此。由《山海经》中可以看出,黄帝世系与同书所记的帝俊世系又互相重合。由此又可推知,太阳神黄帝与太阳神帝俊也应是同一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