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体中成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06:30:48

点击下载

作者:杜汇良,过勇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在集体中成长

在集体中成长试读:

序言

青年学生追求全面的发展和健康的成长,注重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完美结合。集体生活能够自然地引导青年学生思考国家、社会和人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成为对社会、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因此,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尤为重要。

班团集体制度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高等教育实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育人方式和工作载体。实践证明,班团集体建设对于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同学成长成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清华大学一直重视班团集体建设工作,早在1954年,学校就开展了“先进集体”评选活动,当时评选出的第一个先进集体是土木系测专四二班。随后,学校根据不同时期的集体建设重点,适时进行了“四好”集体、“甲级团支部”、“优良学风班”等优秀集体评选活动。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清华园里涌现出一批批思想先进、风气优良、科研突出、身心健康、情感融洽的先进集体典型,他们不仅是学校集体建设的标杆楷模,而且其优秀经验还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引领了时代风气。譬如化工系1977级化72班喊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铿锵口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那个时代青年学生的人生选择。土木系1993级结33班“以中华富强为己任,为民族经济做贡献”,全班同学在校期间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成绩优秀、全面发展,毕业后投身祖国建设事业一线。进入新世纪以来,优秀集体仍然层出不穷,科研突出、成绩优异的环境系环研05班;倡导“党员是永不换届的班委”的汽车系国防班兵六班等优秀集体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实际上,优秀的集体都有其共性,比如他们都具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得力的骨干队伍、有效的活动载体、合理的资源整合以及良好的集体氛围;与此同时,优秀的集体也各具特色,他们在清华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与专业特色,勾勒出一条条青春舞动的轴线。学校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地抓集体建设工作不仅创造了这些优秀的典型集体,更可贵的是,众多同学从这些集体中得到了鼓励和滋养,并在这些充满友爱、健康向上的集体中不断成长。

今年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和总结集体建设中所蕴含的清华特色教育理念,让我们感受到清华教育工作的累累硕果,也让我们备受鼓舞,充满信心。这本《在集体中成长》集结了很多优秀清华班团集体的故事,汇聚了历届学校领导和从事一线学生工作的老师对于集体建设的思考和经验,呈现了学校集体建设的发展历程和育人成果。同学们可以从中读出同龄人的成长快乐,老师们可以从中借鉴育人工作的优秀经验,广大社会公众可以从中读出清华大学作为一所百年学府所沉淀的责任和精神。

我希望本书总结的有关集体建设的理论和经验,不仅能够为新时期高校开展集体建设工作提供有益借鉴,更能激发清华广大“90后”同学的创意与激情,让他们在新的时期,去建设具有清华新百年特色的优秀集体。因为,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清华都要继承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只有不断改进创新集体建设的思路和方法,才能让集体成为每一位同学心灵的港湾、成长的土壤,指引同学们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 史宗恺2010年10月

第一部分 理论与思考

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1]史宗恺

中国高校班集体制度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高等教育实践,是经过实践检验、符合教育规律的基本教育管理制度,是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保证。中央16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而集体正是实现自我教育的最好载体,集体建设正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清华大学有着集体主义教育的光荣传统,从五十年代就开始通过评优的方式推进班集体建设。1954年,蒋南翔校长曾对评选先进集体这一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正确建设与评选先进集体的重要原则进行了阐述;1963年,学校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班集体的建设,重点是加强班级团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努力建设“思想好、学习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四好”集体;1988年9月,校团委颁布了《关于对基层团支部的工作进行等级评估的决定》,通过建立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来加强基层班团集体建设。

优秀集体的魅力在于她对同学的滋养和孕育,无数的清华学生因为在这些优秀的班团集体中接受了良好的集体主义教育而获得了个人的成长。在他们离开清华,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在工作10年、20年、30年、50年之后,他们仍然会回忆起当年他们在清华,在他们那个班集体所获得的成长,所付出的努力。大学时代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成长的经历对一个人性格的塑造、潜力的挖掘、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同学们的个人发展与班团集体的建设紧密相连,班团集体对一个人的影响也将是持续一生的。总结我校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的经验,我们有如下三点体会:

第一,集体主义教育是我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集体主义教育是帮助学生形成和确立价值观的过程,它使同学们意识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借助集体的力量,个体人生目标的确立需要同集体的目标结合起来,只有在集体目标达成的情况下,个人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实现。清华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已经深深镌刻在清华学子的心灵深处。同学们通过热爱小集体,学会热爱大集体,进而热爱祖国和人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清华学子选择到西部、东北等条件艰苦的基层单位和重点部门工作,自觉把个人发展同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2008年上半年,面对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地震灾害,清华学子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奉献精神和时代责任感,谱写了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青春乐章;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志愿服务中,三千多名清华学子为了举办一次“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盛会,服从安排、不辞辛苦、坚守岗位、微笑服务,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在国庆六十周年之际,清华师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牺牲小我,服从大局,由清华师生组成的科技发展方阵和毛泽东思想标语方阵成为国庆六十周年群众游行队伍中的闪亮之星,特别是毛泽东思想标语方阵,清华大学2009级新生临危受命,担当重任,经过八天七夜的集训,最终不负众望,出色完成任务。这些正是我校集体主义教育成果的生动体现。可以说,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百年清华文化的重要特征,并已内化为一代又一代清华人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

第二,班团集体建设是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的主要载体。虽然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离开集体建设来谈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是没有意义的。集体是同学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环境,集体建设可以使置身其中的每个成员相互影响与激励,进而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与成长。同学们将自己的思想行为与集体的发展和进步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服务与支持集体发展中获得成长,在关心、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在团结上进、友爱和谐的集体氛围中锤炼精神品格,体验人生价值,升华理想信念。集体建设可以使同学们意识到集体的重要性,意识到建设和维护一个优秀集体的必要性,更加深刻地理解集体主义精神的内涵。正如电机系电74班叶聪琪同学所说,“良好的环境对于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通过大一一年在电74这个集体中成长,我不仅完全适应了大学生活,还从一个内向胆小的中学生,变成了一个敢于组织班级活动的大学生;从一个课余时间无所事事的人,变成了把学习、工作、娱乐安排得井井有条的时间主人。这些积极的转变,与我所在的集体、与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密不可分,因为在这个集体中每一个成员都是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可以说,是电74这个集体培养了我,帮助我融入了大学生活,完善了自我。”应当说,集体主义教育需要班团集体建设这一重要载体来实现。

第三,包括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在内的各类集体评优制度是推进基层班团集体建设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我校于1988年设立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是当时清华共青团在全团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制度创新。二十多年来,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已经深深扎根于我校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并被实践证明是一项具有我校共青团工作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团支部工作激励制度,极大地促进了班团集体建设,有效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在每学年初,基层团支部根据校团委和院系分团委下发的等级评估细则制订工作计划,明确支部重点工作,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及时地进行调整;在每学年末,支部全体成员一起梳理总结支部和自身的成长,并通过集中的评比环节进行工作展示;而获得甲级团支部的荣誉,既是对集体的充分肯定,又激励着集体中的每一个人更好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正是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确保了集体建设与集体主义教育水到渠成。我们之所以要评优,是因为优秀的班团集体能够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最好的环境,并使每一个同学的个性在这样一个优秀集体所创造的氛围中得到充分的施展。评优最根本的作用还在于,它能够让我们发现一些典型,通过典型总结规律,形成适当的引导,最终通过评优、示范和总结,形成一种文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化已经超出了校园文化的层面,成为大学文化的一部分,并能够成为引导社会的一种引力。

在过去的每个历史时期,清华都涌现出了众多优秀集体的典型。最著名的例如化工系1977级化72班,在八十年代初喊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时代最强音,得到了全国青年热烈响应,成为了时代精神的代表。在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和优良学风班评比制度等评优工作的带动下,我校班团集体建设更是硕果累累,先后涌现出机械系1989级机93班、土木系1993级结33班、热能系1997级空7班、计算机系计研4班、环境系2002级环23班,环境系环研5班和水利系水研2班等全国先进班集体。这些优秀集体为全校班集体树立了榜样,同学们从这些集体中得到了鼓励和滋养,在这些充满友爱、健康向上的集体中不断成长。

近年来,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我校的集体主义教育面临很多新的课题,班团集体建设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流行的实用主义价值观,使同学们容易滋生功利、浮躁的心态,加入集体和参加集体活动更多地是考虑能否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当代青年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高,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过于关注个人成功和价值的实现,容易产生忽视他人和集体的倾向;各类兴趣团体和网络虚拟集体迅速发展,相比于传统的集体活动,很多青年对网络的依赖性反而更强;分散选课带来的“同班不同学”现象日益明显等诸多因素都挑战了集体主义教育的传统载体和模式。

面对不断变化的新环境和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学校只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努力探索新规律,总结新方法,才能不断丰富集体主义教育的内涵,才能进一步增强新时期集体主义教育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新时期,学校在推进集体主义教育,加强班团集体建设的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高度重视集体主义教育在新时期学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总结多年来学校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的经验,我们深切地认识到,集体主义精神仍然是当今社会对人才重要的品质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伟大历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已经光荣地落在新一代青年肩上。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发展战略目标,迫切需要一批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但更加需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能担当团队骨干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提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拔尖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能只会单打独斗,而是要能团结凝聚一批人;不能仅仅满足于做好自己的事情,而是要能带领大家共同前进。越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就越要强调集体主义价值取向;越是在市场经济规则渗入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时候,拔尖创新人才越要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一致,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建立在集体目标达成的基础上。每一个清华人都应该充分认识到,个人的价值一定要建立在对集体的服务和奉献之上,个人的成功一定要建立在集体成功的基础之上。集体主义应该继续成为并将永远成为每一个清华人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素质要求。

第二,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的集体主义教育工作。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需要明确集体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应以人为本,将青年的成长成才作为最终目标。因此,在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时,需通过踏实有效的工作,使同学们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必要的时候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将个人的发展与集体的发展结合起来,最终实现个体的成长成才。当集体中每个人都成长为优秀的个体时,这个集体也必定是一个优秀的集体。正如自动化系自36班一位同学所说,“一个优秀的集体就如同一片美丽的花丛,一朵朵绽放的鲜花就是同学努力的身姿。集体能够帮助同学更快更好地发展,就如花丛在风雨中呵护着每一朵鲜花,而同学的发展也使得一个集体更加优秀,也只有朵朵鲜花簇放在一起,才会让花丛愈发夺目。”也只有基于科学发展观下的集体主义教育,才能把握好集体主义的内涵实质,才能达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在同学中得到共识,在实践中形成强有力的凝聚作用。

第三,要努力探索新时期班团集体建设的新方法,积极鼓励基层的创新。班团集体建设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校集体主义教育最为重要的载体。在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实施二十周年的契机下,学校团委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深入的调研工作,并通过召开年度班长团支书大会、“集体建设与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研讨会”等活动,对新时期班团集体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讨,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共识。清华一向有“基层出经验”的传统,因此基层要在集体建设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和创新,在充分了解同学需求和特点的情况下,寻找到进行集体建设,实施集体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与有效形式,为班集体减少匹配各类教育资源,在新形势下创造性地推动集体建设的开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总书记的这些要求,对我校深入创新集体教育的理念,加强集体建设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今后,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注意把德育融入全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深入到每一个班级、支部,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要紧跟时代脉搏,抓住学生成长的规律,在集体教育中融入新媒体、新话语、新形式、新材料,让集体更生动,更鲜活,让集体教育更贴心,更温暖。

2011年,我校即将迎来百年校庆,值此关键历史时刻,全面梳理总结我校集体主义教育的工作经验,对于在新的战略发展阶段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清华的教育史深刻地启示我们,集体主义教育对人才培养是何等重要。新百年,新清华,需要我们以创新性的眼光、方法和手段来为集体主义教育注入新的内涵,让集体主义教育之花盛开在古老而又年轻的清华园![1]史宗恺,男,1962年生,研究员,现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

集体建设的生机

[1]张再兴

我校共青团的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已经坚持了十年。在一年一度的评估活动中,总有二三百个本科生班级竞相申报甲级团支部的评选。班干部代表精神抖擞地走上校系评审会的答辩讲台,向老师和同学们历数本班集体建设的成绩,回答评委的各种提问,台下有热情的班友掌声呼应,场外有多彩的板报渲染争辉。这种传统的活动可算是清华学生工作的一大景观。应该注意到,“甲团”的评选只是一项代表性的活动,在学生集体的评优“季节”里,研究生班级,各种社团协会等都有类似的场景。这种评估活动多年坚持,不断完善,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确实能够综合折射出我校学生基层集体建设的特色,显示了这种集体建设工作的生机。一、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制

在学生中评选先进集体,这是清华大学学生工作的一个创造,它始于50年代,延续发展至今。它源于新清华的教学改革,尔后在兄弟院校中推开。老校长蒋南翔在1954年9月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深刻阐述了评选先进集体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培养学生,类似工厂生产成品,但也不同于工厂生产成品。工厂生产的成品没有个性,它们没有主观能动作用;相反,学校培养的学生,则是有理想,能劳动,能发展的人。因此,学校培养学生也就要运用一种不同于生产成品的、特殊的规律。培养学生,除掉先生讲授以外,还必须要学生本身主动地积极地参与相应的学习活动,双方积极合作,才能收到生产‘成品’的效果。”他指出:“现在学生学习紧张,人数众多,各班的情况、日常活动和工作要求很不一致,情况很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要有效地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同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工作除了自上而下的领导外,还必须充分地发动同学自下而上地进行配合。”为此,他充分肯定了评选先进集体是一个很好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而且还阐述了正确评选和建设先进集体的许多重要原则。

在这里,老校长深入浅出地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的双方必须相互推动,学生工作的方式必须上下配合。几十年来,正是基于这种思想,我校集体建设才形成了一种优良的传统。我们常常欣慰地感到学生工作在下面有基础,德育工作能落实到基层,这首先要归结为这种传统。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学校的学生规模已几倍于当时的清华,新时代的大学生也愈发富有开创精神和自主意识,坚持一贯的学生集体建设并没有显得过时或者不必要。而且,我们在实践中还总结出发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许多经验。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工作和其他类似的学生先进集体评估工作就是这些经验的一种体现,成为发展“三自”活动的一种机制。实际上,“三自”的提法与前述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对于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能称之为优良的传统,在于它符合一定的规律,它可以重复、坚持,可以按新的面貌去适应时代的变化,因而具有不断发展的生机。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工作载体

在分析目前学生集体建设中出现的难处或者工作方法的缺点时,往往存在着一种困惑: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还要不要强调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对此,我们切不可忘记,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正是当今中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集体主义之所以被立为德育的原则,就因为它是一种价值观念的基石,青年学生可以由此出发,登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三个台阶,全社会可以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我校经过一年多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明确了“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这一培养目标,集体主义精神应当是这种高规格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特征。即使在许多西方一流大学里,都在大声疾呼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更何况我们是具有集体主义教育传统优势的社会主义大学。

那么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应当从何做起?途径是多方面的,基本的一点是:没有集体的集体主义教育、离开集体建设来谈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是空洞的说教。因此,建设各种集体,评选集体,就必须成为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的工作载体。依靠这种载体,可以使同学把自己的思想行为与集体的发展和进步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同学增加自己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并且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我们的青年学生就是要从身边的集体生活开始,适应社会公德的规范,体验人生的价值,升华自己的理想信念。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矛盾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二者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另一方面,集体要维护个人利益,个人对集体的贡献应当得到承认。我们主张的集体主义原则是全面的,如果能在具体工作中准确地把握住集体主义的内涵实质,那么开展集体建设及以此为载体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就会在同学中得到共识,在实践中形成强有力的凝聚作用。三、促进优秀人才成长的环境

学生集体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帮助集体中每一个成员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促进优秀人才的成长。一位辅导员同志对此有一个很好的概括:“集体坚强,个人成长;集体温暖,个人舒畅;集体光荣,个人向上。”先进集体就是这样一种好的育人环境。

我校土木工程系结33班是开展先进班集体建设的一个突出代表。全班团结进取,追求理想,奋发成才,全面发展。连续3年获清华大学甲级团支部、优良学风班、先进班集体;1996年获北京市红旗团支部、北京市先进班集体、北京市团支部综合素质擂台赛第一名;1997年荣获“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的称号”。结33班坚持党课小组、团支部、班委会三位一体的核心作用,开展理论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志愿者活动,深入工地社会实践,狠抓学风建设,全班同学的综合素质随着集体的进步而不断提高;班上的各届干部之间传、帮、带,向校系输送了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大一时6名同学体育不及格,而后来竟4年蝉联系运会团体冠军;全班32人,5年中都选修了不下10门的全校性选修课,学校50多个社团协会的干部半数多来自结33班;班上的同学参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完成的南京长江大桥东道加宽方案设计得到了中国桥梁学会专家们的称赞;毕业时24名同学免试读研,3名同学公派国外深造……这种可喜的人才“丰收”是对先进班集体建设工作意义的最好说明。

结33班的典型事例尤其对共性与个性关系的认识提供了生动的启示:正确的集体建设和集体主义教育要求形成良好的共性,但绝不是抹煞因人而异的个性,而是为个性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激励氛围,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结33班的一位同学在毕业总结中写道:“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我可以感受到一种力量,当我远离时,她把我拉拢;当我偏离时,她帮我纠正,使集体的每一个人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又具有鲜明的个性,从每个人身上,我都能学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结33班的辅导员同志在翻阅全班的毕业总结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学生呼唤集体。”这,就是我们开展集体建设工作的动力源泉。四、新形势下的新课题

我校学生集体建设和集体主义教育的群众性活动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经久不息,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校园文化现象:几乎所有的学生课外活动都是以各种集体为单位进行的。有许多班毕业前要制作精美的同学纪念册,甚至班志光盘;校庆时会有海外同学寄款祝贺班友的聚会,已经走进中南海的校友也及时赶来看望老师,与老同学相聚;30多年前的学生艺术团队员能返回母校,原班人马重演当时的歌舞节目……同学之情、集体之情,就是这样浓、这样真、这样深。清华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将潜移默化地对今后的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长期的集体建设活动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工作经验,持续10年的团支部等级评估制度又推进了这项工作,明确了许多重要的思路和方法,例如: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基本原则;宣传先进典型扶持后进集体的指导思想;在班级建立党课学习小组、团支委、班委分工合作的骨干核心的组织机制;统一布置的主流工作与有创意的特色工作相结合的活动内容;按年级分阶段制订工作计划的方法;通过文体活动增强情感氛围和凝聚力的工作方法;开设社会工作概论课培训学生干部的规范化措施;对团支部定期访谈、举办支部活动节、对申报先进集体进行公开答辩等抓点带面的措施;等等。这些来自于基层集体和广大学生干部的创造,并不囿于行政班级的范围,而对于任何学生群体的建设都具有共性的意义;也并不终止于对以往工作的认识,而对于今后的集体建设定能引导出更新鲜的经验。

近年来,校园外部的世界发生了深刻、新颖、剧烈的变革,同学身边的校园生活环境充满了发展和进步的新气象。在学生集体建设方面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新的课题、新的工作生长点。对此,我们要认真地思考,热情地实践。例如:青年学生过于强烈的成才愿望可能导致自我奋斗的误区,独生子女的心理弱点会影响同学集体的融合,向个人本位倾斜的价值观念会使同学失去对集体建设作用的信心,这些倾向首先要依靠工作成效的事实来加以克服。再如,学分制、培养模式的变革将形成一定程度的“同班不同学”现象,这样,集体建设的关键工作要在思想交流方面花工夫,而不是强求统一的活动数量,党团组织,尤其是党支部要大力发挥思想核心优势,团结同学。又如,要鼓励、提倡不同兴趣的同学参加跨班、跨系的社团协会或其他集体。在加强第二集体建设的同时,原有的班、团集体可以探索具体的办法来关心那些集体归属“多下标”的同学。另外,研究生科研群体的建设是值得试验的工作,很有希望形成新的工作经验。还有,宿舍电话、电视,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将大大减轻信息传递的工作量,全新地拓宽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一种信息网络群体的效应将叠加在通常集体组织之上,我们要科学地认识它、运用它,探索因势利导的新方法。总之,学生集体建设原本就是群众性活动在实践中的创造,我们应该相信新情况带来的一定是工作的新发展。

在今年暑期的全校学生工作研讨会上针对近年来学生工作的实际,也为了配合我校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实施10周年的总结活动,我们进行了“学生集体建设和集体主义教育”的专题研讨,会议收集了校系辅导员同志195篇论文,其中,自动化系团委的7名干部递交了题为“基层班组织建设十日谈”的5万多字论文,这充分反映了我校广大学生工作干部“干事业”的政治热情和“做学问”的聪明才智。会议的基本共识是:我校学生集体建设和集体主义教育是有继承有发展的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我们开展集体建设和集体主义教育的目标没有变,仍然是为了帮助同学全面素质的提高,只要我们加强工作、改进方法、探索新思路,这项符合青年学生根本利益的工作一定能永葆青春。[1]张再兴,男,1947年生,教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本文是1998年张再兴同志担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时在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实施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编入本书时有修改。

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和集体建设 努力为同学全面素质提高服务

[1]杨岳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以纪念在我校共青团工作历程中有着重要意义的“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实施十周年,这项制度从1988年9月开始实施至今,对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班团集体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社会处于深刻变革,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我校共青团工作的好传统、好经验,进一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方法是摆在全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同学面前的重要课题。以今天这个大会为重点的纪念“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实施十周年”系列活动,其主题就是“新形势下高校集体主义教育和集体建设”,它要求我们每名代表都要站在变革的时代的前列思考学校育人的新情况、新特点,探索基层班团组织建设的新经验,努力把我校共青团工作推上新台阶。

清华大学具有重视班集体建设的优良传统。早在1954年学校就已开展先进集体评选活动,明确提出优秀班集体的要求,优秀集体必须能够使集体中的绝大多数同学在政治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贯彻党的政策方针,努力完成党的中心工作,刻苦学习唯物论和辩证法,在学习、生产、科研、政治、文体等多方面表现出色;1963年学校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班集体的建设,重点是加强班级团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努力建设“四好”即“思想好、学习好、劳动好、身体好”集体;1985年学校团委广泛开展优秀团支部评选工作,要求先进团支部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工作开展必须有良好的风尚,必须组织生动活泼的组织生活;1988年9月我校团委颁布了《关于对基层团支部的工作进行等级评估的决定》,通过建立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充分激发起基层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创造热情,促进更多的优秀团支部脱颖而出。

在过去的每一个历史时期,学校都曾涌现出许多优秀集体的典型,如我校首批表彰的先进集体之一——测专42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国家建设需要,刻苦学习,不畏艰苦,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测量工作中;又如化72团支部,在八十年代初喊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时代最强音,全国青年热烈响应,成为时代精神的代表。从1988年9月学校实施等级评估制度至今十年间,每年五六月份有学校几百个团支部参加的等级评估答辩会一直成为学校共青团工作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答辩会上所展现的各班争创先进的热情,全班同学的共同参与和支持,班团干部的精彩汇报以及回答评委问题所体现的睿智,无一不体现着“争创甲团”的号召力和生命力,无一不体现着清华人重视亲如一家的班级集体,珍视小家更爱大家的可贵品格。

十年来,班团集体建设硕果累累。共涌现出环82等493个班次获得“甲级团支部”称号,它们中的优秀代表100余个团支部荣获“北京市红旗团支部”及标兵、“首都高校先锋杯团支部”及标兵、“北京市先进集体”等称号。自74班、机93班成为“全国先进班集体”,机93、结33班荣获“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称号。这些优秀集体的典型为全校班集体树立了榜样,众多的同学在这些集体中得到了鼓励和滋养,在这些充满友爱,健康向上的集体不断成长。

总结多年来学校开展集体建设和集体主义教育的经验我们深切认识到,集体主义精神是当今社会对人才重要的素质要求,集体主义教育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经济高度发达、人类社会即将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当然需要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具备独当一面的本领,但更加需要团结协作的精神。今年学校提出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国家社会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是只会单打一,要能团结大多数,不能仅满足于做好自己的事情,而要能带领大家共同前进。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原则,是清华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它更应该成为每名清华学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素质要求。

回顾十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班团集体是促进同学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环境,是落实学校育人目标最基本的工作载体。一名同学在学校中受影响最大的是老师,是朋友,可能更多的还是朝夕相处的同学。一个班集体气氛如何,风气怎样对每一名同学成长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许多在先进集体中生活学习的同学都有同样的感慨:“集体发展我发展,集体进步我进步”。众多先进集体的成长历程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些集体中每名同学都愿默默为集体、为他人做着贡献,促进了集体的成长,同时良好的集体氛围,和谐友爱的空气使得每名同学受益,只有在这样的集体,个性才能与共性真正统一,用1993级土木系结33班同学的话说:“才能奏出和谐的交响。”

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基层班团工作最为关键最为重要,它是学校工作的神经末梢。学校的工作目标要依靠班级生动活泼的有效形式来落实,同学的呼声要靠班集体来传递放大。清华有着重视基层建设的优良传统,始终强调“基层出经验,基层出政策”,努力服务基层,建设基层一直作为学校团工作重要指导思想和原则,我们的工作始终注重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依靠基层开展工作,始终强调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基层活跃学校整体才会生动活泼,只有班集体和同学们的热情提高了,愿意参与了,我们的一切工作才能真正具有实效,同学们才能在我们的活动中受益。

这十年间,虽然国家、社会以及学校形势有很多变化,虽然我们育人工作、班集体建设遇到许多新的问题,但全校各级团组织始终坚持继承中发展,积极探索班集体建设的新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们的评估制度,使得等级评估工作不断有新的创造涌现。1997年学校团委着手制定新一轮等级评估办法,通过广泛征求各级组织和广大同学的意见,初步形成了新的实施方案并在部分系进行试点,1998年9月校团委颁发《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改进方案》(分为四步),引进了“等级申报”、“动态检查”等新思路,以期充分发挥这项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其激励引导作用。将以往由“自上而下”转换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大力支持鼓励基层开展特色工作,以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基层。新的方案弥补了以前做法的一些不足,得到了基层组织和同学们的欢迎,比较好地实现“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要求。

各位同学,21世纪已向我们走来,新世纪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努力提高全面素质成为时代的需要,也成为同学们成才报国的内在动力,因此要把积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同学全面素质提高服务作为学校育人工作、共青团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要适应时代的需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落实好《清华大学学生素质拓展规划》,努力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要进一步开展好先进集体评选和甲级团支部争创活动,树立优秀集体的典型,努力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班风学风,能够促进同学健康成长的先进班集体。

同学们,21世纪是中华民族展示辉煌的世纪,我们重任在肩;21世纪也是清华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世纪,我们责无旁贷。让我们坚持清华的优良传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用我们无悔的青春去拥抱新的世纪![1]杨岳,男,1968年生,副教授,现任福建省委常委、秘书长。本文是1998年杨岳同志担任清华大学团委书记时在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实施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对高校班集体建设的教育思考

[1]杜汇良一、高校班集体建设:历史、特征与启示

1.历史的简要回顾

在高校中按照年级和专业设立班级,并按照班级为基本单元开展教学、行政管理和思想教育,是我国高校区别于西方高校办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的重要依托,我国高校普遍重视和加强了班集体建设。1954年,作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的一种积极探索,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创立“先进集体”评选制度,土木工程系测专四二班被校务委员会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全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先进集体”。蒋南翔校长在1954年9月初召开的清华大学青年团第二届代表大会上指出,评奖“先进集体”是学生自己创造的“目前团结教育同学的一个很好的组织和工作方式”。它能使学生工作更加深入,能充分发挥并正确运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解决政治和业务、工作和学习、“干部”和群众等矛盾;可以更好地发挥同学们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蒋南翔校长的讲话,对“先进集体”制度予以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从此评选“先进集体”、加强班集体建设便成为清华大学一项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而且在许多高校得到推广。除了评选先进班集体外,1988年9月,清华大学团委颁布了《关于对基层团支部的工作进行等级评估的决定》,通过建立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1990年,学校设立“优良学风班”评选制度,加强班级的学风建设。“先进班集体”、“优良学风班”、“甲级团支部”、“优秀党支部”等一系列先进集体评比制度的设立,对学校基层班集体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新时期,社团协会等学生组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网络虚拟集体也成为了一种新的集体形式,但班集体制度仍然是最主要的、最基本的集体制度,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

2.特征分析

我国高校的班集体建设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典型特征:

一是党团组织在班集体建设中发挥重要影响。党团组织与班集体的密切结合,使得班集体既是学校教学、行政管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开展思想教育的基本载体。在清华,团支部和班集体一一对应,低年级党支部设在年级,高年级党支部设在班级,同时每一个班级都有党课学习小组,丰富多彩的党团活动,为班集体发挥思想功能打下坚实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大力倡导党支部在集体建设中的思想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成为班级永不换届的班委”。

二是班集体建设与教师指导密切联系。教师在班集体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密切的师生互动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特征。清华长期重视班主任队伍和辅导员队伍两支队伍的建设,注重发挥他们各自优势,共同促进班集体建设。新时期,确立了每个班一名班主任、每两个班一名辅导员(国防定向班每班一名辅导员)的配备原则。班主任通常由年富力强的青年骨干教师担任,他们人生阅历相对丰富,专业背景强,对学生的学业发展、人生规划能给予有效指导;辅导员通常由业务突出、政治过硬的博士生、硕士生担任,他们坚持和学生吃住在一起,亦师亦友,易于发挥表率作用,可以对学生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

三是班集体具有自组织、自运转、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特性。完善的机构设置,使得班集体具备了一个组织自我运转的能力,并且通过这种自组织、自运转,再加适当配合以教师的指导、校系资源的匹配,就很容易实现集体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在自组织、自运转过程中,也会形成班级建设的主线和鲜明的特色,这也会成为这个班集体永远铭记的记忆。

3.班集体制度的启示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得到以下三点重要的启示:

一是高校班集体制度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高等教育实践,先进集体评选制度是有清华特征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班集体是中国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行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单位,班集体建设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而言,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高校班集体制度是经过实践检验、符合教育规律的基本教育管理制度。进入新时期后,高校学生集体形式有了新的发展(如校园里丰富多彩的社团协会,号称学生培养的“第二集体”),这些新的集体形式对于培养学生“通识”能力也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集体不可能取代“班集体”作用,尤其是班集体在对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功能。

三是在新时期新阶段,需要与时俱进地深化推进高校班集体制度。通过开展总结、调研和分析等工作,进一步深化对班集体建设的教育原理、教育内容的认识,把握规律,完善制度、匹配资源,坚持不懈地加强班集体建设。二、班集体建设的教育原理:目标、本质与功能

1.班集体建设的教育目标是实现学生的人格内化和责任外化

班集体是高校中影响学生个体思想和行为的最主要的组织形式,也是将学校教育工作有效覆盖全体学生的关键保障。班集体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通过建立起良好的班风、学风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既引导学生形成共同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鼓励学生个性的充分张扬,进而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班集体建设将集体主义精神和养成教育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品质。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所奉行的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班集体建设能够充分凝聚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集体的深厚感情,使集体主义精神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班集体建设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通过养成教育使学生在优秀的集体中浸润、熏陶,更好地学习、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班集体建设将服务、奉献外化为学生的责任意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密切相关,班集体建设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格,更促进着学生的实践行为。每一个成员都是班集体的主人,优秀班集体的建设过程需要每一个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奉献,正是在这种过程中,培养起学生热爱集体、投身集体建设的责任感。

2.班集体建设的教育本质是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结合与统一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的两个主体,在班集体这一环境中进行互动,发生作用。班集体建设的教育本质是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良性互动,促进二者的结合与统一。

班集体建设能够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结合。班集体建设通过集体的教育活动,构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亲密接触的环境,为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可能。每一个班集体特色的班级环境氛围无形地影响着每位同学的思想和行为,使学生树立共同的理想追求,进而影响着他们未来成长的轨迹。集体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相互促进,能够营造团结上进的良好氛围,把个体的力量汇聚到集体中,又将集体的温暖带给每个个体。

班集体建设能够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统一。学生群体的自我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教育方式。青年学生具有见贤思齐的品质,优秀的朋辈能在身边的学生中发挥榜样模范作用。班集体建设本身能够激发一批优秀典型,将优秀学生的目标具体化、人格化。班集体建设又能够用优秀典型对学生产生朋辈影响,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统一,在优秀的集体中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班集体每一个成员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

3.班集体建设的教育功能是实现学生个体素质的社会化和社会要求的个体化进程的有机统一

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重要阶段,班集体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土壤。班集体建设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提升个体素质满足社会需要,另一方面将社会的要求个体化,具体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这既是个体成长对社会的要求,又是社会发展对个体的要求,二者之间既辩证、又统一。

班集体建设能够促进个体素质的社会化进程。学生在班集体这一成长环境中,能够实现自身与集体的双向互动,适应集体、融入集体,吸收集体的文化,成为集体的一部分。“在集体中成长”、“青春在集体中绽放”,学生通过班集体了解社会要求,加强通识教育,主动提升素质,适应社会变化。班集体建设能够促进学生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促进个体素质的社会化进程。

班集体建设能够促进社会要求的个体化进程。班集体建设使社会要求成为集体的行为规范,为个体所接受。班集体建设帮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与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协作完成集体任务;帮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对集体中的其他成员承担责任;帮助学生学会公益意识,对集体外的群体或者个体给予关心与爱护,等等。同时,当今社会强调的是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强调集体建设,也从不忽略集体中每一个个人的个性发挥,一个优秀的集体,往往也是不同个性、不同特长、不同人生发展目标的个体的有机汇合,强调的是“各按步伐、共同前进”。总之,通过班集体建设,社会要求能够具体到每个学生的身上,促进社会要求的个体化进程。三、班集体建设的教育内涵:任务、途径与方法

1.班集体建设的中心任务: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在集体中成长

言传与身教:利用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学生的朋辈影响。教育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指出,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都会在对理想角色进行学习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领悟角色,并在此指导下生活实践,最终形成被他者所观察到的实践角色。在班集体建设中,优秀的班主任、辅导员和优秀同学作为“理想角色”、“榜样”,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他同学对于优秀学生的理解。

引导与疏通: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大学四年是一个个体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班集体开展生动活泼的党团生活可以有效解决同学思想上的困惑,帮助同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优秀班集体中往往具有一种相似的价值认同,形成共同的荣辱感和成才愿望,从而形成班级强大的“思想力”。

鼓励与激励:契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和个性特点。班集体提供了一个稳定而持续的动力系统,能够围绕学生的成长需求,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组织一系列的活动。通过班集体建设,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育与管理: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级集体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组织载体,体现的是对主体认知能力,感知能力和道德领悟能力的尊重,在班集体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学生自觉学习、自我教育的主体潜能,激发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处世。

2.班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遵循学生成长需求规律,促进思想建设、学习建设、情感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四位一体”建设

思想建设为魂,集体彰显“感召力”。加强班集体的思想建设,以先进的思想吸引和凝聚青年学生,集体建设才能有魂。在班集体中以党建为龙头进行思想建设,并逐步形成“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工作格局,更容易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环境氛围,形成一种集体成员认可的特色精神内核。

学风建设为根,集体富有“生命力”。学风建设是集体建设的“根”,能够满足广大同学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的根本需求。要努力在集体里形成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学习风气,促进每一个成员个体的发展与成长;要将学习建设当作集体建设的生命力工程,夯实集体的基础。

感情建设为情,集体增强“凝聚力”。班集体作为由青年学生组成的群体组织,能够通过一系列班级活动为其成员提供一个广阔的、丰富的交流合作平台,满足青年学生渴望与他人交流、得到他人尊重的愿望。每个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他人在生活上的关怀和学习上的帮助,班集体的凝聚力自然形成。

队伍建设为核,集体强化“影响力”。班集体建设工作要注重对于骨干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不断扩大其规模与影响力,让核心骨干在班集体中的“先锋”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带领班集体不断发展和进步;同时,将更多的同学纳入骨干核心队伍中来,使班集体真正成为“优秀”的摇篮。

3.班集体建设的关键方法:遵循优秀班集体成长规律,把握形成期、巩固期、凝聚期三个关键阶段,有重点、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实施建设

形成期——解决好个体对集体的依赖性和集体氛围尚未形成的矛盾。同学们刚进入大学,在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迷茫,包括对未来紧张学习生活和激烈竞争环境过高或过低的预期,过去奋斗目标的实现和新目标尚未形成的矛盾,专业学习的困惑,对于陌生的环境和同学的认识需求,等等。这一阶段应通过感情建设促进集体内部成员的相互交流,满足同学们的交往需求;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以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此外,在集体中开展专业教育,促进同学对于专业的认知和了解,规划未来的发展。

同化期——解决好小集体的独立发展和大集体融合的矛盾。这一阶段(一般为大二至大三),同学们以各种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小集体,班集体被一个个紧密团结的小集体相隔开,但是班集体内部可能并未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和强烈的荣誉感。这一时期的特征集中地体现为大集体的氛围还没有形成,而小集体内部存在着较外部更强的向心力。这一时期将从促进交流融合着手。可以通过班级活动中打破小集体的团小组分工合作等方式,促进同学们与自发形成的小集体之外的班级同学的交流,在班级整体范围内有引导性的展开交流。

凝聚期——解决好个人独立发展和大集体需要再建设的矛盾。进入凝聚期后(一般为大三至大四),集体凝聚力基本形成,集体荣誉感普通加强,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核心群体,担当建设集体的重任。这一阶段,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日显突出,支部活动应该与同学的未来规划相关联,如关注同学们对专业的疑惑,对未来的思考,对职业的规划等。这一时期将从专业职业教育方面着手,将专业职业教育与思想建设相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职业教育、主题思想教育相结合,使支部的发展需求、发展方向能够和同学们的个人需求、个人发展紧密结合。四、加强班集体建设的措施:机制、环境和资源

1.建立加强班集体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立调研和总结机制,及时了解新时期的学生特点和集体状况。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学生和集体的特点也在快速的变化。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班级的状况,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和亲身的感受形成对学生思想准确的把握,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集体建设。又要时常注意总结工作中有典型意义的实例和做法,从中提取新的概念和理念。

建立宣传和示范机制,为班集体建设提供良好的学习经验。要特别注意树立典型,将一些优秀的班集体的事例广为传播,激发其他班级和同学见贤思齐的想法,带动整体提高。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先进班集体评比的契机,通过“以评促建”深入挖掘先进典型的事迹,帮助全校班集体改进工作,提高水平。

完善骨干培训机制,为班集体建设培养有力的干部队伍。既要倡导人人都是骨干,鼓励更多同学投身班级社会工作,又要从一开始就注意培养班级的核心力量。要通过培训与交流提升班级骨干的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面向基层开设更多的社会工作培训课程,组织更多的专项交流沙龙,在促进班集体建设的同时也逐步塑造出一支有思想、有战斗力的基层组织力量。

2.营造班集体建设良好的工作环境

强化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性和针对性。从本科入学后的新生教育,到大四时的毕业教育,班集体建设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从主题团日、集体自习,到班级节日联欢,班集体建设覆盖大学生活的全方位。无论从全过程维度,还是从全方位维度上看,班集体建设内容都极为丰富,必须抓住其中的关键环节,才能很好地带动班级全面工作。

强化党团建设带动。班集体建设要从基层党团组织的建设入手。在大学班级中,团支部几乎全员覆盖,有先天的组织优势,要指导和鼓励团支部利用主题团日、志愿活动等机会促进集体形成主流思想意识。党员则要在班集体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对党员提出要求,能够在集体建设中形成示范,团结更多同学一起形成班级的核心。

引导形成以学为主的共识。抓住班集体建设的关键,还必须紧密围绕业务学习开展工作。学生以学为主,班级中需要强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真正做到不要任何一位同学掉队。在学校相关部门的层面,也要加强统筹,切实引导各基层班集体向前述两个关键方面投入。

加强统筹协调,给基层减负,为班集体工作创造空间环境。作为学校和院系,也要科学设计基层班集体活动,既要有必须的规定要求,也要给班集体结合班级实际的自我运转提供空间和支持,鼓励“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

3.为班集体建设匹配各类教育资源

加大班集体建设中教师的投入。教师的第一责任就是育人,要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同学,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同学,而不能把教师的空间限制在课堂上。学校应积极倡导全体教师投入直接的育人工作,尤其是学生班集体建设工作,同时选派骨干教师直接参与指导班集体建设。要通过调研了解教师参与集体建设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安排年富力强、有责任心的班主任和辅导员到每个班里做工作,另一方面也要了解教师参与此项工作的动力与困难,从而更好的落实政策,加强激励,彰显荣誉。

重心下移,助力基层班集体发展。除增加教师的投入外,学校也应当从财力、物力等各方面强化基层班集体建设工作,尤其要注重把经费、场地等实实在在的资源落实到每个班。落实资源匹配,也要在大学的各级管理部门和各院系所里建立强烈的班集体意识,在制定各项政策时都把班集体当作一个基本单元,经常考虑班级的需求和困难,最大限度地为班集体解决问题,疏通发展道路。[1]杜汇良,男,1974年生,研究员,现任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主任,全国学联副秘书长,曾任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部长。

对清华大学研究生集体建设的思考

[1]武晓峰

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有着重视班集体建设的优良传统。1954年,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创立了“先进集体”评选制度,明确提出先进班集体建设的要求,从此加强班集体建设便成为清华大学在育人工作中一项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1963年,学校提出建设“思想好、学习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四好班”,将班集体[1]建设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的研究生班集体建设工作也日益推进,涌现出一批北京市和全国的先进班集体,在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研究生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作用

研究生班集体是研究生同学生活、学习和科研的基本单位,也是落实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载体,对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班集体建设为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好的班集体就像是一个和谐的家庭,同学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共同分享喜悦、分担压力,加深彼此的了解,增进相互间的友谊,形成良好的生活环境。优秀的班集体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化解个人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困惑,构成同学健康成长的“防火墙”。

第二,班集体建设有利于促进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朋辈教育是促进研究生科研创新的重要途径。生活在同一班集体的同学研究方向不尽相同,研究阶段也不尽一致,通过开展各种有形的科研群体建设、学术活动以及日常无形的学术讨论,可以彼此完善知识结构、启发研究灵感、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对科研创新大有裨益。[2]

第三,班集体建设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研究生同学的年龄层次较高,思想和生活状态的差异性较大,很多工作不适合采取一刀切的教育管理方式。这些特点决定了研究生的教育管理要充分考虑研究生的实际,调动其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推进同学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第四,班集体建设有利于形成研究生终生的精神家园。优秀的班集体不会随着同学毕业而消失,相反可以基于在学期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更好地凝聚和持续下去,成为同学进入社会之后相互交流、相互支持的重要团队。同时,在校研究生对班集体的认同将有效地转化为研究生校友对母校的认同,并将依托班集体成员的密切联系来加强学校与研究生校友之间的联系。二、我校研究生班集体建设的现状、特点和思路

1.研究生班集体建设的现状

班集体的名称、规模和构成是其最基本的特征。清晰简洁的名称,更易于形成内部认同,也更易于为外界所了解;规模往往影响着班集体建设的组织性和有效性,适中的班集体规模能够让班集体建设的协调成本较低,班集体活动易于组织,有利于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班集体的积极发展;班集体构成则决定着班集体建设工作的开展方式。

自2008年秋季学期以来,学校组织对研究生班集体建设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调研、访谈和专题研讨工作,发现研究生班集体建设存在着名称不规范、班级规模大小差异很大和班集体构成多样的问题,于2009年5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基层集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我校研究生班集体的名称、规模和构成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研究生班集体建制启动了新一轮的改革。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班集体命名进一步规范化;班集体人数规模发生显著变化,要求对60人以上的大型班集体进行拆分,研究生班集体平均人数从44.8下降到37.6;党团班的对应比例从80.5%上升至92.7%;在班集体构成上,各院系普遍在新生中和硕士生中推广横向班建制。调整前后全校研究生班集体的基本构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基于研究生群体特征的班集体建设思路

班集体建设方式的选择需要基于研究生群体的基本特征。研究生群体的特征总体上可以用“高、散、实”来概括:“高”是研究生的思想、知识特征。研究生的年龄层次较高,思想认识水平相对成熟,我校研究生中党员比例已经超过53%;知识水平较高,阅历相对丰富。这使得班集体工作的开展有了较好的思想和组织基础,也使得党支部与团支部、班级需加强工作协调和整合。知识水平高的特征也对班集体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散”是研究生在价值观念、时间分配和空间分布上的特征。他们来源广泛,经历差异大,社会化程度高,年龄跨度大,在以科研为主业的同时,在家庭、爱情、毕业、就业以及社会关系等方面有着多样化的目标和多重的责任,这些特征都给研究生班集体建设带来了挑战。“实”是研究生的行为选择特征。他们学习、生活、就业压力较大,在行为选择中目标更加明确且具体。这一特点决定了研究生班集体必须牢牢把握成员的需求,精细化地做好工作规划和落实。

研究生群体“高、散、实”的基本特征,决定了研究生班集体建设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思路。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基于科研、但不局限于科研。科研工作是研究生阶段的第一需要,研究生不同于其他类别的学生就在于他们与科学研究有紧密

[3]联系,因此,班集体建设可以依托科研群体或科研活动开展;另一方面,班集体建设要为学术科研营造良好的环境。此外,班集体建设还承担着提升研究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功能,与其他阶段的班集体建设相比,研究生阶段的班集体建设在凸显学术科研工作的同时,同样要全面开展思想、文体、生活等方面的工作。

二是要更加凸显研究生自身的力量。研究生阶段是大学生活向社会生活过渡的阶段。一个和谐的研究生班集体包括如下基本特征:管[4]理民主化、制度规范化、知识共享化、沟通平等化。因此,研究生班集体建设要突破“管”的思维限制,更多地发挥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加强引导、提供资源、搭建平台,让研究生同学根据所在班集体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工作。

三是要协调统一党团班的力量,开展党团班共建。党团班共建的思路主要基于两个背景:一是我校研究生党员比例已经超过半数;二是党团班活动在一定范围内有所重叠。发挥党支部的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可以起到“党建带团、班建,团、班建促党建”的效果,党团班形成合力,共同承担建设“又红又专”的研究生班集体的光荣职责。

四是要注重分类指导,采取相对灵活的班集体建设方式。研究生文、理、工等学科不同,同一学科的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科研活动在时间自主性、实验或调研等具体科研方法、个人研究和团队合作等科研参与模式、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就决定了研究生班集体建设难以推行整齐划一的工作模式,必须结合各院系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五是要注重良好传统的传承和不断创新的结合。研究生班集体建设有较强的工作传承。在同一个院系特别是同一个专业内部,每一级研究生选修课程、开题、中期、答辩的时间都比较固定,培养环节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因而在一个班集体内部甚至前后届的班集体之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传统。一个班集体如果做得好,后续班集体也容易做好;反之,如果之前的班集体没能留下好的传统,就需要花费较大力气才能扭转工作局面。三、研究生班集体建设的主要经验

研究生班集体建设,本质是一个组织的建设过程,符合相关的组[5]织建设理论。根据组织的钻石模型,组织由目标、结构、参与者、技术、环境五大要素构成。目标是组织建立的目的,往往是复杂而多元的,需要良好的定位与协调;结构是指参与者关系的模式化和规范化,在组织的规范结构和行为习惯中,骨干成员及其行为、职责和作用均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参与者即参与组织的人,要形成良好的组织,形成对参与者的激励和吸引至关重要;技术是组织利用资源输入完成目标输出的方式和过程;环境是指组织发展的文化和氛围。

结合我校研究生班集体建设的实践,我们对研究生先进班集体建设的主要经验总结如下:

第一,目标定位好。目标是研究生班集体开展工作的方向。优秀的研究生班集体最大的共同特点都是将学校的育人目标和班集体成员的个体发展目标相结合,树立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在共同的目标下引领班集体成员形成合力。例如材料系材硕09班自建立伊始,即确定了“打造一个有凝聚力、有归属感的班集体,依靠班集体的力量培养人,凭借人的力量提升班集体的整体实力”的工作目标,一年来在班集体凝聚、同学成长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第二,骨干队伍好。班集体骨干作为班集体结构的组成部分,是整个班集体的“凝结核”。选拔合适的带班助理、党团班负责人等骨干是班集体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在班集体形成的初期,骨干的有效工作将奠定整个班集体后续工作的基调,为班集体注入“灵魂”。他们既系统全面地开展工作,又细致入微地关怀个别同学的特殊情况。例如,软件学院软研092班的团支书能够及时掌握同学动态,从一位同学QQ签名档的变化发现了他在心理和身体状态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协调研工组老师和导师帮助这位同学,使他得以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材料系材博06班紧密围绕学术科研工作,在各专业方向上均设立一名联系人动态了解同学思想状况,并通过实验室交流与宿舍交流相结合、平时谈心与集中倾诉相结合的方式,为遇到障碍情绪低落的同学排忧解难,“让班集体帮你赶走郁闷”。

第三,活动载体好。研究生班集体的参与者目标是多样化的,优秀的班集体往往注重打造切实满足同学需求的活动载体,根据研究生学习生活的阶段特点,在感情交流、科研学术、就业引导等方面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活动。例如生物系生博09班在新生入学前后多次开展茶话会、篮球赛等思想、文体交流活动,有效地消除了新入校同学的心理隔阂,为班集体的快速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电机系电博08班组织同学开展就业意向调研,参与职业测评和职业生涯教练计划,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准确把握自己的人生。

第四,资源整合好。研究生班集体建设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将资源汇聚到班集体建设的目标上来。因此要积极整合利用学校、院系及社会提供的各种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导向的作用。例如航天航空学院航博05班组织同学踊跃参加校系的就业引导活动,增强了同学对专业的了解,明确了个人发展方向;土木系土研一班通过研究所的老师联系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多次开展短期实践活动,使很多同学对设计单位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第五,氛围传统好。形成良好的氛围和优秀的传统对研究生班集体建设有很大帮助,因此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形成良好的开端、注重好的工作方式方法的总结传承,建立长效机制,结合院系实际形成良好的氛围和文化,促使班集体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对常年优秀的班集体而言,“优秀是一种习惯”是对它们的最好概括。例如材料系材博05班从第一届党团班负责人开始就为整个班集体的运行建立了系统的工作框架,摸索出一套全面规范、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流程,为班集体在后来几年中连续多年荣获“清华大学先进班集体”奠定了坚实基础。四、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班集体建设的思考

1.落实和强化带班助理职责

加强带班助理(研究生辅导员)的选拔和培训。进一步落实助理带班或联系基层班集体的工作机制。系统总结带班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深入挖掘富有院系和专业特色的班集体建设规律,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带班方式方法。对负责联系基层的助理开展专项上岗培训。增强对带班助理的有效激励。在助理基本职责和助理考核中明确带班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助理评优中适当优先考虑先进班集体的带班助理。

2.班集体骨干的选拔和培养重心前移

要从校系各层面进一步加强班集体骨干的选拔和培养,重点做好首批骨干的及早选育,坚持办好新生党员骨干培训,在班集体初步形成的黄金时期,尽快促成责任感强、有热情、有能力的新生班集体骨干脱颖而出。合理调整班集体骨干的换届时间,在秋季学期开始之前面向新一任的班集体骨干开展党、团、班相关工作的系统培训。可通过党团班骨干交叉任职、转岗继任等方式,形成合理的梯队培养机制,保障班集体发展的后劲。

3.提高班集体工作的“精细化”程度

根据班集体的构成特点,由班集体的骨干负责人牵头,或借助党群“一加一”的载体,或设立不同专业方向的联系人,通过一对一深谈、日常交流、关注网络空间等方式,关心每位同学的思想生活。紧密围绕研究生科研学术和择业就业的实际需求,根据同学在完成课程、开题、中期、答辩、择业就业、毕业等不同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此外,还可以组建学术、文化、体育相关的兴趣小组,促进同学的相互交流。

4.切实加强研究生新生班集体建设

着力加强新生班集体建设,为后续的班集体建设打好基础。抓住新生入学阶段班集体形成初期的有利时机,通过各类活动尽快破除研究生不同身份认同所带来的隔阂,加强认同感和凝聚力。建立有序的组织架构和制度安排,为班集体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党群比例、骨干队伍情况,合理安排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的分工合作模式;探索研究生班集体建设可以遵循的一般规范,作为模板提供给新生班集体,供其参考开展工作。

5.创造更多生活、学习、科研的共同空间;营造良好的院系和班集体建设氛围和传统

作为特定社会文化的产物,班级的基本特性是由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管理者、参与班级活动的师生成员,以及教育学者们共同建[6]构出来的。为了有利于研究生班集体的建设,在研究生的住宿分配、实验室安排等方面尽可能遵循“相对集中”的原则,实现研究生工作和生活空间的相对集中,为同学日常的深入交流创造基本条件。此外,还要探索其他类型的班集体建设载体和模式,重点建设以体育俱乐部、学生社团、学术团体等为代表的各类兴趣团队,作为班集体、实验室、课题组等传统集体的有益补充,扩大班集体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在班集体建设中要有意识地形成传统、继承传统和发扬传统,并通过班集体之间的影响和带动,在整个院系内营造良好的集体建设氛围。深入挖掘和总结适合于本院系实际的研究生班集体建设规律,并通过定期的工作交流和工作研讨,在班集体骨干培养、活动载体、资源整合、工作节奏等多个方面形成好的工作传承,树立“在集体中成长”的人才培养理念。参考文献

[1]刘惠莉.清华大学“先进班集体”评选制度的创立——20世纪50、60年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探索[J].北京社会科学.2009(6).

[2]白立芬等.研究生基层集体建设及其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z(1):65.

[3]吕淼华等.规模化培养条件下的研究生班级建设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9):30.

[4]陈迅,马亮.高校研究生和谐班集体创建的思考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4):60.

[5]Leavitt Harold J.,“Applied Organizational Changein Industry”in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s.

[6]苏尚锋.班级特性的建构与成形群体观[J].教育研究.2008(8):67.[1]武晓峰,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

我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特点分析

[1]熊卓一、团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团章》第五章第二十四条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团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建立团的基层组织。团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团员人数,经上级团的委员会批准,分别设立团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团的基层组织是团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全团工作的基础,是团的全部活力的根本标志。在2008年6月10日召开的共青团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同志强调:“基层组织建设决定着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全团要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下大力气抓好基层组织建设”。随后,在8月5日举行的全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陆昊同志再次强调“全团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以最大的决心支持和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在新时期,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共青团应对新挑战、克服薄弱环节的迫切需要。团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转变;二是青年的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三是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对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聚集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上述挑战在基层团组织和基层工作中表现得最为集中和直接,而且共青团建设和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也往往表现在基层,因此,团的各项功能的发挥最重要的是靠全团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

从总体上看,团的功能体现在组织动员青年、教育引导青年、关心服务青年、代表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等各个方面。陆昊同志强调:“对于基层团组织来讲,首先担负着团结动员青年的功能。什么是团结动员?就是要对青年实现各种形式的聚集和对我们内心里的认同,就是要更好地吸引和凝聚青年。”可见,“吸引和凝聚青年”是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重要目标。团组织吸引和凝聚青年可以由多种渠道实现。“一是靠先进思想,二是靠对青年合理利益诉求的尊重和服务,三是靠对青年特有兴趣的满足,四是靠第一线团干部的人格魅力和对青年的感情。”

高校共青团工作是青年工作的重要阵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年受教育年限延长,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将接受高等教育,高校学生中的团员青年比例迅速上升,青年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大学生身上凸显出来,因此切实推进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在共青团工作中处于基础性战略地位。

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能够促进社会要求的个体化进程。基层组织使社会要求成为集体的行为规范,为个体所接受。基层组织帮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与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协作完成集体任务;帮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对集体中的其他成员承担责任;帮助学生学会公益意识,对集体外的群体或者个体给予关心与爱护,等等。同时,当今社会强调的是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强调基层集体建设,也从不忽略集体中每一个个体的个性发挥,一个优秀的集体,往往也是不同个性、不同特长、不同人生发展目标的个体的有机汇合,强调的是“各按步伐、共同前进”。二、我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与基层工作的现状与特点

我校共青团的基层组织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作为团的基层细胞直接吸引、凝聚、服务青年的团支部;其二,是各分团委和团工委。总结我校共青团工作的经验,笔者认为,加强我校基层组织建设与基层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我校基层团组织是动员广大团员同学的主阵地,基层团组织建制是否完善、机制是否健全、作风是否优良,直接决定了我校共青团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第二,我校基层团组织是具体落实校团委及其他相关部门工作的基层单元,处于共青团与同学的边界上,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开展各项工作的效果也直接影响我校共青团工作的质量以及对广大团员同学的吸引力。

第三,我校基层团组织肩负着培养团干部的重要职能,共青团干部队伍的先进性、稳定性、延续性会直接影响我校共青团乃至学生工作体系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008年暑期,清华大学团委对于全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与基层工作的现状开展了一次大规模调研。下面,根据调研的结果,分别从基层组织情况、干部队伍情况和活动开展情况三个方面来分析我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与基层工作的现状与特点。(一)我校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1.我校基层团组织有效覆盖全体团员青年,组织优势明显

目前,全校共有院系分团委28个(涵盖我校含本科生培养的全部28个院系),研究生团委、教工团委、后勤团委、附属中学团委、华信医院团委、玉泉医院团委、学生艺术团团工委、体育代表队团工委各1个。本科生支部473个,研究生支部231个。总体来看,我校的基层团组织基本覆盖了我校(含附属单位)28周岁以下本科生、研究生及教职员工,团的组织优势明显。

2.分团委在院系学生组织中的支柱性位置和作用显著

院系分团委是校团委面向同学开展各项工作的主要基层组织,承担着组织开展本院系团的各项工作、领导本院系各团支部、指导本院系各学生组织的重要任务,是校团委在院系层面推进团工作的坚实堡垒。目前,我校绝大部分院系分团委能够密切联系团支部,积极有效地指导并统筹院系学生会、科协及相关社团协会的工作,在院系学生组织中的支柱性位置和作用显著。

3.团支部能有效推进重点工作,对同学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团支部的支委由同学们选举产生,作为班团工作的“三驾马车”之一,九成以上的团支部、班委会和党课学习小组保持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素质培养、建设优良学风、增进集体感情这四项重点工作各占团支部工作总量的约四分之一,67%的支部同学能够经常积极参加团支部的活动(长期不参加支部活动的同学仅为10%,即一个班2~3名),而90%以上的支部工作被认为“非常有必要”或“比较有必要”,团支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普遍较强。(二)我校团的基层干部队伍情况

1.“社会工作岗位锻炼计划”富有成效,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工作锻炼

2008届本科毕业生已经实现“90%以上的同学大学四年期间至少参与一项社会工作”这一目标,“以行求知,奉献成长”的理念深入人心。

2.学生干部培训体系不断完善,覆盖面广、重点突出

目前,我校形成了由“新生团队训练营——社工课基础班——社工课提高班——暑期团校”构成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覆盖所有新生、主要的基层学生干部和校系学生骨干。近年来,校团委不断加强吸引校内外优质资源的投入,对重点学生干部进行精心培养,如目前已经初步开展的“社会工作导师团计划”和“思源优秀学生培训计划”等。此外,在传统培训项目的基础上谋求创新,如“新生团队训练营”通过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丰富且选择性强的教学内容,极大地满足了新生同学们适应大学生活,融入集体的需求,获得了工作队伍和工作对象的一致好评。

3.学生干部总体负担适度,部分干部感到工作压力较大

调查显示,约60%的学生干部每周平均工作量在5小时以内(即每个工作日小于1小时),部分学生骨干周平均工作量为11.3小时,67%的学生干部认为自己的社会工作量适当。但也有部分学生干部兼职承担工作,工作压力较重。

4.主要学生干部学业优良

调查显示,主要学生干部的平均学业成绩在年级排名的33%处,近90%的学生干部排名在前55.7%,主要学生干部的学业优良。少数学生干部学业成绩靠后,不能较好地协调学习与社会工作的关系,也对学生干部队伍的形象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三)我校团的基层活动开展情况

1.基层团组织深入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服务同学全面素质提高

2007-2008学年,围绕学校和团的重点工作,各院系分团委主动开展并协助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按内容划分,主要可分为思想教育、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文艺体育、科技创新五大类。其中,思想教育类活动占41.18%。学生人均参与13项,活动参与率为36.19%。

2.同学们对院系分团委组织的活动参与意愿较强,评价较高

调查显示,85%的同学对院系分团委组织的各类活动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有约四分之三的同学认为参与活动的“收获较大”。值得关注的是,同学们对思想教育类活动的参与意愿最强,平均参与率达到41.66%,超过所有活动的平均参与率(36.19%),而且认为该类活动“收获较大”的比例也超过3/4,这说明尽管新时期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增强,但只要找准切入点,提高思想教育活动的质量,青年同学愿意通过活动深入思考,从中获得成长。

3.同学们参与活动存在分布不均衡现象,参与活动数量随年级升高而减少,不同群体的参与程度也差别较大

调查显示,2007-2008学年,大一人均参与院系分团委组织的活动15项;大二为15项;大三为11项;大四为9项,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数量随年级升高而减少,尤其大三以后,活动参与率显著降低。此外,一部分参与活动较多的群体与参与活动较少的群体参与的活动数量差别较大,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三、结语

我校共青团工作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通过扎实的组织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丰富的课外活动,较好地实现了基层团组织“吸引和凝聚青年”的功能,在我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团的十六大对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已有成果基础上,我们应进一步关注尚存的工作难点。例如,团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形式主义和创新不足等问题;在基层团支部中,存在团支部书记工作负担较重,压力较大,支委工作定位不明,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现象;大一新生的负担比较重,而大四毕业生工作缺乏有力的组织和抓手。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工作水平,更好地“吸引和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同学的成长成才。[1]熊卓,男,1977年生,副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团委书记。本文是2008年熊卓同志担任清华大学团委书记期间在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实施二十周年纪念文集中的约稿,编入本书时有修改。

团支部,青年成长的沃土

[1]过勇

灯光聚在舞台上,几位“1977级的化72学生”正在激烈地争辩着:1978年,当一段历史过去,满目疮痍,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我们应该怎么办?另一边,几位2007级化72的学生正在热烈地讨论着:2008年,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今天,面对正在崛起的祖国,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又应该如何担当起历史的责任?

这正是化工系2007级化72团支部的主题团日“跨越三十年的对话”,动情的表演、丰富的创意、激烈的讨论、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青年学生在团支部这一集体中成长成才的风貌。一年又一年,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团支部,回顾清华团支部的成长历程,结合当今青年的特点,我深深地感受到,团支部是团员青年成长的一片沃土。一、历史的积淀

清华的基层团支部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我校团委就一直将团支部建在行政班上,并紧跟时代的脚步,开展团支部集体的建设活动,逐渐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团支部。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便有以测专四二为代表的优秀团支部,他们在当时的条件下,注重抓住契机,结合时代精神教育同学,开展了生动而丰富的思想教育活动,告诉同学要有理想、有抱负、眼光远大,要能够能把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祖国的建设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以后,清华共青团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引导团支部根据时代青年的特点,适时开展各种活动引导教育青年,当年1977级化工系化72团支部便是典型的代表。在经历了“文革”十年之后,面对思想的空白,化72团支部开展了一次针对思想状况讨论的组织生活上,也正是在那次组织生活上,化72团支部喊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成为时代最强音。

为更好地推广优秀集体建设经验,引导团支部建设,1988年9月,清华大学团委颁布了《关于对基层团支部的工作进行等级评估的决定》,建立了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通过在思想建设、学风建设等方面指标化的评价体系,引导全校基层团支部的建设。在此之后,校团委和各院系分团委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修改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的指标,从1988年9月开始实施至今,已历经22个春秋。实践证明,这项制度对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班团集体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项制度也促使一大批优秀的团支部脱颖而出:有作为高校代表参加“北京市团支部综合素质擂台赛”并取得第一名成绩的1993级土木系结33团支部,也有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的2003级精仪系制35团支部;有积极倡导并认真实践“党员是永不换届的班委”的2006级国防班兵六团支部,也有提出“不孤单,不落单,不简单”的2006级自动化系自64团支部;有才华横溢、志向坚定的2000级美术学院01史论团支部,也有科研突出、成绩优异的环境系环研五团支部。

优秀的集体造就优秀的个人。这其中,有接续父辈理想,许下为国防科研事业献身宏愿的“全国三好学生标兵”、“2006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谷振丰(航天航空学院2002级本科),也有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周倍良(法学院2002级本科),有受命承担起培养清华第一届文科国防班重任,而后携笔从戎的“军中绿花”、“北京市十佳辅导员”袁丽萍(新闻学院2004级本科),也有支援西部、投身志愿的“中国百名志愿者”候选人许昊(法学院2010级硕士生),有投身科研、成果丰硕、在全国“挑战杯”上斩获佳绩的科研新锐李超(数学系2006级本科),也有秉承清华精神、追求卓越品质,实现体学双馨、全面发展的体育健将吴添(汽车系2007级本科生)。这些新时期的清华青年榜样,无一例外都是在优秀的集体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推动了集体的发展,集体也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回首历史,我清楚看到,团支部这一集体带给青年学生的成长,也深深被同学为集体的无私奉献而打动。今后,团支部一直培养集体主义教育的载体,将一直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沃土。二、看今朝青年

青年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最富想象力、最具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群。时代在变化,青年学生则始终是变革时代的先锋,要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必须鲜明地把握他们的时代特点。

当代青年学生的追求更加多元。当代青年学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特别是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中方向正确、立场坚定,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发出了理性而振奋人心的呼声。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代青年学生具有更加独立的价值判断、更加开放的思想观念、更加多样的人生追求和更加个性的生活方式。如何改进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方式方法,同时引导当代青年正确看待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当代青年学生的眼光更加务实。当代青年学生胸怀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勇于追求事业的成功,以更加务实的眼光看待个人的成长,以更加实际的角度进行大学生活的规划,希望通过做一些立即有所成效的事情来实现理想,希望能从参与的每一个组织和活动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帮助。如何使共青团的工作更加贴近同学的实际需要,同时引导同学们把“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结合起来,把现实主义的理性与理想主义的激情结合起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当代青年学生的意识更加自主。当代青年学生关心他人、热爱集体,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愿意发挥自己的才干,为他人、集体和社会服务,在奉献中成长成才。同时,当代青年学生更加重视自我,希望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充分的舞台发挥自己的才干。如何在团组织中更好地发挥青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引导当代青年学生更加全面地看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奉献与成就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当代青年学生的观念更加平等。当代青年学生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维权意识和参与意识,希望平等地参与到各项事务中,喜欢待人坦诚、作风民主、温和亲切的老师和学生干部,喜欢温馨、活泼、时尚和充满乐趣的活动,不喜欢空洞、严肃或刻板的说教,不能接受高高在上、好说空话、不顾他们个人感受的沟通方式。如何用青年喜欢的动员方式和工作方法开展团的工作,同时引导青年更加辩证地看待共青团传统的组织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当代青年鲜明的时代特征,给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特别是基层团支部的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创新、适变、发展,永远是基层团支部工作不变的主题。三、团支部:新时代青年成长的沃土

树苗的成长需要肥沃的土地。清华大学将团支部建立行政班级上所形成的班团集体,便是新时代青年成长的沃土。对于团支部如何服务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可以用这样四个比喻概括:思想引领的先遣队,团队意识的大熔炉,学习科研的助推器,全面发展的试金石。(一)思想引领的先遣队

团支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覆盖面广,创新性强,对广大青年学生有较强吸引力,主题团日将深刻的理论与多样的形式相结合,使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潜移默化的思想认同。在思想教育开展上,团支部总是站在第一线,当同学出现困惑迷茫时,团支部总是第一时间发现。所以,团支部是思想引领的先遣队。

这支先遣队以先进的思想吸引和凝聚青年。以2006级机械工程系机62团支部为例,他们坚持思想引领为先,积极倡导并实践“关注社会热点,聚焦国内外时事,培养国家主人翁意识”。采取周负责制,每周由党课小组成员轮流制作《一周国内外新闻集萃》,发给班级每个同学。一位同学在后来谈道:“我在这一活动中了解了社会动态,间接参政议政,感受到共和国的脉搏;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逐渐明白作为当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那就是以中华富强为己任。”

这支先遣队中,党员发挥着核心作用。党员群体一方面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以言行带动普通同学向党靠拢,也带头开展的党团活动,成为集体建设的思想核心和战斗堡垒。譬如2007级计70团支部与计72团支部的党员,带动党课学习小组,以理论学习、热点讨论、组内辩论、支教实践为载体,号召两个支部的同学做一个有理想、有责任的青年。又如2006级国防班兵六团支部党员,他们在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特意请来人大代表青海大学副校长格日力教授与全校同学进行面对面交流。大家从格日力教授的成长经历中,被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打动。

这支先遣队为同学解除迷茫,排解郁闷。青年时代是人生成长的不稳定期,学习科研的压力、对未来选择的迷茫都会给同学造成郁闷的情绪。在不良情绪出现的第一时间,集体中的成员便通过互相倾诉,或寻求班主任、带班辅导员的帮助来解除迷茫,排解郁闷。材料系材博08就不定期举办的“说出你的郁闷”活动,让同学们诉说烦恼,大家一起分担,帮助他们甩掉思想包袱,回归自我。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只要我们怀着真诚的心,依靠有效的组织,运用得当的工作方法,就能够帮助集体中的每一个人战胜困难、摆脱彷徨。(二)团队意识的大熔炉

在团支部中,青年学生进行着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完成对自己的重新认识与定位,获得自身的锻炼和成长。团支部中,由同学共同努力形成的集体文化能够带给同学集体归属感和自豪感,同学在其中感受集体对于个人的关怀和帮助,形成集体主义精神和大局观念,形成团队意识,并锻炼培养自身团队合作能力。

这只大熔炉给予同学家的温馨。对于大部分青年大学生,大学是他们第一次离开家的怀抱,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学习生活,困惑、失落、孤独总是不可避免的。团支部能够成为他们交流、依靠的“家”,给予身在其中的每一个同学温馨与真情。2006级工61团支部的班级日记就非常具有代表性,在班级日志中,有同学的病情报告,也有同学的学习心得,有同学在班级出游后的欢乐,也有同学在男女生节中的感动,有同学受挫时的难过,也有同学成功答辩后的喜悦,一本小小的日志,却显现出工61团支部家的温馨。

这只大熔炉培养同学的团队意识,锻炼同学的合作能力,培养同学的集体主义精神。班级活动需要大家的共同组织和参与,集体的构建需要大家的共同付出,正是在这种共同组织、共同参与、共同付出当中,支部成员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三)学习科研的助推器

学生以学习为本,有强烈的学习知识需求。团支部中,成员间的互相激励、互相影响,支部采取的学风建设措施,以及优秀同学的带动作用、对落后的同学帮助等,对青年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这个助推器能够自发形成优良学风的约束。以环境系环82团支部为例,他们成立学习小组,每周定期组织集体自习,进行组内讨论,总结当周所学内容,并由学委汇总;制定个人自习时间表,每周统计个人自习时间并在班内公布;建立了一套学风预警机制,当同学出现学习状态欠佳时,及时与之沟通,共同为其分析原因,时刻保持每一个同学良好的学习状态,不让任何一个同学掉队。

这个助推器为专业学习匹配各类学习资源。团支部能够帮助成员更好地共享学习资料,实现学习资源的高效配置。例如2008级精81团支部定期开展学习交流会上,班委邀请老师、助教、学长一起来分享经验、答疑解惑、探讨专业问题,及时地帮助同学们解决出现的问题;课代表牵头收集参考资料,发放全班同学。

这个助推器还体现为成员间的互相激励、互相帮助、先进带后进。例如自64团支部,每一个成绩较差的同学都有一个成绩较好的同学做帮手,在《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的期中考试中,有些同学没能及格,成绩较好的同学马上为他们进行补习,给他们专门讲解编程中最难的Debug操作,帮他们检查作业。期末考试时,这些同学的成绩提高了很多。有一名女生由于空间想象能力不强,《工程图学基础》学得不太好,同寝室的其他几名女生就将火腿肠切成一个个的模型,帮助她理解空间结构。(四)全面发展的试金石

当代青年学生注重自身全面素质的培养。以团支部为载体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实践教育、志愿服务、社工锻炼为同学全面素质的培养提供丰富的资源,服务同学的成长成才。很多同学在团支部里第一次参与课外活动,很多同学在团支部里最早发现了自己的特长。

这块试金石带给同学兴趣的发现。班团活动是清华学生接触最多的活动,而丰富多彩的班团活动带给同学发现自身兴趣的机会。有一名校辩论队的同学这样告诉我:“我在高中的时候很内向,我的第一次辩论就是在大学参加团支部的一次团日,还是被动员了很久才上的,没想到那次我发现了自己原来很喜欢在辩论中获取思想的碰撞,后来一步一步,成为了校辩论队的选手。”

这块试金石带给同学能力的培养。兵六团支部汪博炜同学在入校时很腼腆,不善于言谈。但在大三时,他担任班长,承担起了不少奖项的答辩活动。于是,同学们会经常看见博炜在宿舍客厅一遍遍排练PPT,掐时间、控语速、并配合音乐调整自己的语调,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地提高,到后来,每次答辩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同学也见证了一个“沉默男孩”向一个“答辩高手”的转变,甚至送给了他“答辩小王子”的绰号。四、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是三十年前的化72喊出的时代最强音,“未来有我,请祖国放心”,这是现在的化72喊出的真实心声。我的思绪又回到了舞台上,这是一个团支部为我们展示着他们的风采,更是现在清华整个团支部、整个青年学生的风采。清华同学热爱他们的班团集体,奉献他们的集体,他们在集体中成长成才。

回首昨天的辉煌,我们依然激情澎湃;展望明天的荣光,我们更加信心满怀。思想引领的先遣队、团队意识的大熔炉、学习科研的助推器、全面发展的试金石。团支部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青年学生成长的沃土。我坚定地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校的团支部建设一定能够再上新的台阶,更多的青年学生能够在这个集体中成长成才。[1]过勇,男,1977年生,副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部长,团委书记。

创建优良学风集体,深入持久地营造优良学风——优良学风班建设20年回顾

[1]顾佩 李向荣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细胞”,只有培养好这个基本细胞,整个学校才会有健康的机体。以班级为单位,通过集体的作用营造优良学风,并在校园里开展创建“优良学风班”活动,从而将学风建设的工作落实到了班级。这一活动调动了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学风建设以班集体建设为主

创建“优良学风班”是清华大学于1990年在全国率先提出的。

1985年前后,由于“读书无用”论、“60分万岁”、“厌学”等一些不良风气和思想的冲击,学风滑坡问题严重困扰着高等学校。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适时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教学管理,稳定教学秩序,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被动防范的局面没有彻底改变,找到一种调动学生自身积极性促进优良学风的好办法的需求迫在眉睫。

1990年起,全国上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风气日益好转。全国大气候的改善给学校的学风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学校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地推动学风建设,于1990年在全校范围内表彰了20个学风比较好的班级。

作为学校的四项基本建设之一,学风建设的关键是要落实到每个班级。在创建“优良学风班”活动中,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全校学风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第一,要重视学风建设。培养优良学风是一门没有列入教学计划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不及格就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知识、能力、学风”对学生今后事业的成功和健康成长具有不可分割的重要意义,因此培养优良学风应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学校的教学工作要一手抓“教”,一手抓“学”,通过课程建设抓“教”,通过学风建设抓“学”。

第二,学风建设要落实到班级。学风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群体行为。一个班集体的风气,对世界观正处于形成过程中的青年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只有一个集体有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集体中的每个个人才能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和严谨、勤奋的学习风气。

第三,学风要重在建设,特别是重在思想建设。学风建设的思路要从以“管”为主转变为以“建”为主,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内在积极性。

1990年1月,在化学工程系、电机工程系试点的基础上,学校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正式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建设和评选“优良学风班”活动,强调学风建设要落实到班,以评促建、重在建设,要调动学生自身积极性,自下而上,人人争相为学风建设作贡献,班班为争取优良学风班而努力,构建强大的舆论和抵制不良风气的自我约束机制。二、班级建设骨干带头,人人争先、共同进步

学风建设要着眼于班级的整体建设。班级学风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优势,依托班集体的影响力,使全体同学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大家相互关心、相互督促、相互帮助。有的班级提出“集体带个人,团队磨精品”,通过“一帮一”的方式更好地关心和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有的班级针对个别同学存在上课迟到、抄袭作业的不良现象,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如新闻学院新闻61班成立了由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等班级骨干组成的学风监督小组,并制定了《清华大学新闻61班学风建设公约》,《公约》包括课堂、自习、电脑、宿舍、信息披露等内容,详细规定了杜绝迟到早退、合理作息、理性面对网络、自习最佳时间等具体细则,班级每个同学都在《公约》上签名。对违反公约的同学,采取口头指出等方式督促其及时改正;对屡犯者重点说服,帮助其解决困难。

班级建设也离不开班级骨干的带头作用。有的班级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作为班级学风建设的“桨”,班级同学在学习委员等干部的组织带动下,形成了对学业不懈追求、携手并肩、共同进步的班级学习风貌。“依靠集体力量不让一个人掉队”,不少班级在班级学风建设中喊出了这样的誓言。学习的路上,任何人都需要伙伴。当你为某个难题疑惑时,会有人主动与你讨论探索;当你暂时迷恋于网络时,会有人站出来提醒督促;当你为成绩的不如意而唉声叹气时,会有人给你支持鼓励。“在求学的道路上,不会让任何一个班级成员掉队”电子系国防班无61班就是这样的班级。他们在班主任——学校优秀班主任奖获得者王侠老师的带领下,通过班级每个同学的不懈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不怕吃苦的学习心态,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班里同学的平均学习成绩也从全年级十个班的最后一位上升到了前三名,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级优良学风班。

学分制的推行使同学们“同班不同堂”,班级学风建设需要新的推进器。为了做好学分制下的学风建设,学校大幅减少课程学分数的要求,给同学更多选课、选专业和自主安排学业的空间。同学自主学习空间的增加使学校的各种科技赛事更加丰富多彩。很多班级抓住了这个契机,将科技创新作为班级“凝结核”,通过多样化的科技创新活动,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组成各具特色的小组,大家一起求同存异,充分地交流分享,在共同进步的同时,每个人又得到了个性化的发展。实践证明,这种在集体建设时使每个人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的做法,非但没有使集体受到削弱,反而进一步促进了整个班级的发展。三、评建结合,以评促建,重在建设

学校建设和评选优良学风班的决定在全校学生中引起了广泛的响应,广大同学认为“学校开展建设和评选优良学风班的活动与我们的愿望相符”。如计算机系在1990年年底提出“创建优良学风年级”,并向全校发出倡议,希望全体同学将“创优”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以优异的成绩和优良的学风向建校80周年献礼。

学校的优良学风班建设已形成了“申请——建设——评选”的规范化制度。虽然评选过程也是促进优良学风的一项有力措施,但关键是班集体的建设。在班级学风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处理好评选与建设的关系,把评选作为建设中的一环,通过评选这个手段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建设。一些班级以抓思想建设为主,通过解决思想问题,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如不少班干部说:正确的学习目的是培养人的根本,没有端正的学习目的,学风建设不能持久,学习动力就会不足。各院系也通过制定本院系学风建设规划、建立系主任和党委书记联系班级制度、开展班级年级竞赛、班班制定优良学风班建设计划、花大力气抓差班的工作等举措扎扎实实推进班级学风建设。

2000年11月,学校召开第21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确立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提出构筑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本科阶段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本科总学分调整为170学分,在院一级设立基础平台课程……学分制的进一步完善使学生选课自由度继续增大,一人一张课表,这在客观上要求班级学风建设需要工作重心下移。“离课不离班”,将班级学风培养贯穿在各项活动中,加强低年级的班级建设成为工作重点。在评选上,更加注重班级学风整体水平和对班级学生参与程度及效果的考察,提出更加明确的评选指标——“一学年内无一人违纪受处分、无抄袭作业情况、基本没有掉队同学、学习效果显著,不及格人数不超过班级人数的7%”。2002年4月,顾秉林副校长作了《促“优良学风班”的建设让“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学风发扬光大》的报告。2002年8月校务会议讨论通过的《清华大学2001-2005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把校风和学风建设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将学校的学风建设推向了新的高度。

经过20年坚持不懈的班级学风建设,截至2010年,全校共涌现出校级优良学风班1107个,学风进步显著班69个。这些班级为弘扬清华大学的优良学风、校风做出了突出贡献。校“优良学风班”精仪系光6班对班级学风建设的总结道出了优良学风班成长的共同特点:由于学习目的抓了一个“明”字,学习态度抓了一个“正”字,学习纪律抓了一个“严”字,学习效果才体现了一个“好”字。[1]顾佩,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李向荣,清华大学教务处教师。

清华大学“先进集体”评选制度的历史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探索

[1]刘惠莉“先进集体”评选制度是清华大学于1954年首创的一项学生班集体奖励制度。实践证明,它对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培育良好的学风、校风,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评选、表彰“先进集体”是高校加强学生管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已经成为各高校的一项常规奖励制度。本文拟通过对50多年前清华大学创建“先进集体”评选制度以及这一制度发展历程的考察,揭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清华大学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以期为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启示。一、“先进集体”评选制度的创立与推广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以后,清华大学由一所综合性大学调整为多科性工业大学。为了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实现为国家培养“才德兼备、体魄强健”的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清华大学贯彻党中央关于学习苏联教育先进经验的方针,根据“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教学改革作为全校各项工作的重心,在教学制度、内容、方法和组织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先进集体”评选制度,就是清华大学团委和学校行政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的一种积极探索。1954年1月,清华校团委对于半年来在围绕争取“三好”、各方面表现突出的测专四二班、建五班等四个支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经验典型,宜于在全校推广。2月,在二三年级团支部干部学习会上予以介绍。与此同,学校行政公布了1954年度下学期《学生政治工作计划》。该计划提出:要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加广泛和深入,并应注意积累经验,培养骨干,使各班工作发展渐趋平衡”,并确定了本学期应着重在爱国主义、热爱劳动、集体主义方面进行教育,同时还提出研究建立奖惩等制度,进一步“巩固与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此后,评选“先进集体”成为清华大学组织、动员学生的重要措施,并逐渐形成了一项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而且在许多高校得到推广。这一制度从最初的倡议到大规模的推广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个“先进集体”的产生

据当时的材料介绍,由于测专四二班在半年多来,“按照毛主席‘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指示”,“在学习、体育文化活动、政治工作方面都获得了优秀的成绩,使全班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先进的集体”,1954年3月8日,在校团委的建议下,清华校务委员会通过了表扬测专四二班的决议,决定授予该班“先进集体”称号。这是清华大学学生中评选出来的第一个“先进集体”,在全校学生中引起极大反响。3月9日,校报《新清华》发表社评《学习测专同学争取成为先进的集体》,并专版介绍测专四二班的事迹和成长过程。在随后召开的清华大学第十届学代会上,对测专四二班予以专门表彰。自3月23日起,《新清华》开辟“争取成为先进的集体”专栏,开始“经常报道各班学习测专四二争取成为先进集体的情况,集体生活中的新事物,或存在的问题与缺点等”。

在学校行政的肯定与支持下,在校团委的大力提倡与推动下,清华大学掀起学习测专四二班、争取成为“先进集体”的热潮,动员、带领全班同学争取成为“先进集体”成为许多班级团支部深入开展工作的一个突破口。

2.表彰“先进集体”制度化

1954年5月4日,《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奖励办法》在《新清华》正式公布。该办法把奖励分为个人与集体两项,并提出了各项奖励的具体标准。其中个人奖励有:学习优良奖状、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及体育锻炼单项奖励。这些奖项对个人学习成绩、体育锻炼达标都定出了明确指标;集体奖励有:授予“先进集体”称号,对全班同学学习成绩、劳卫制测验达标、各项群众性活动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但未设立具体指标。新出台的《奖励办法》要求严格,标准灵活,兼顾个人优秀与集体先进,应该说,是一项考虑比较全面的奖励制度。对此,《新清华》社论指出:“《优秀学生奖励办法》具体地贯彻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干部的方针,体现了毛主席‘三好’指示的原则精神。”

同年8月22日,清华大学第一次在毕业典礼上对优秀毕业生和“先进集体”进行奖励,有8个毕业班获得“先进集体”称号(包括第一个“先进集体”测专四二班)。在隆重的毕业典礼和颁奖仪式上,校领导号召全校同学向这些优秀班集体和个人学习,并争取自己班级成为先进的集体。8月25日,《新清华》社论发出《大家都争取成为先进集体》的倡议,希望“青年团的每个支部,应当把争取本班成为先进的集体视为青年团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明确认识先进的集体是一种有力的组织形式:通过它来充分发挥广大同学的主动积极热情,加强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更好地贯彻毛主席‘三好’的指示,培养全班同学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干部”。9月27日,在新学年第一次校务委员会上通过优秀学生奖励名单,其中又有8个班获得“先进集体”称号。

1954年9月初召开的清华大学青年团第二届代表大会,把“全校青年动员起来保证教学任务争取成为先进集体”醒目的标语悬挂在会场。在会上,校长蒋南翔作了长篇讲话,对“先进集体”制度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对这次会议的决议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今后青年团工作的决议中写道:“创造和推广了‘争取成为先进集体’这一经验,这是全面推动团的工作前进的重要环节,应在今后抓紧进一步地推广。”

1955年3月8日,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授予41个班“先进集体”的称号,并且决定在图书馆入门处设立光荣台,将41个先进集体班的名称发表在光荣台上,并在随后召开的第11届学生代表大会上进行了表彰。

1956年2月16日,青年团清华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恰逢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不久,因此它确定了今后“团的工作”的努力方向是:“应该把教育和帮助同学向科学进军,提高学习质量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把先进集体水平提高一步作为今后工作的中心,并把二者密切结合起来。”4月3日,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修正通过了《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及班级奖励办法》。除了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外,对于班集体奖励分为“一级先进集体、二级先进集体、优秀毕业班”等称号。修改后的《奖励办法》,对政治、业务和体育锻炼等标准都比两年前《奖励办法》有了显著的提高。虽然没有具体的指标,但在学习方面,不但要求成绩较好,而且更加强调全班“形成良好的风气”;在体育锻炼方面,更加强调“注意提高运动水平”;在社会活动方面,强调在积极参加重要社会活动的同时,要“能帮助同学做到全面发展和培养个性特长”。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自1954年3月校务委员会表扬第一个“先进集体”到正式颁布《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奖励办法》,再到1956年重新修订颁布《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及班级奖励办法》,评选、奖励“先进集体”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清华大学党委、行政、团委,都把动员、号召全校同学争取成为“先进集体”作为进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和组织形式。“先进集体”奖励制度在鼓励同学积极向上、争取先进、努力做到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作为经验走出校门

清华大学评选“先进集体”的做法,很快引起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反响与重视。1954年11月,为了进一步了解清华大学的具体情况,总结和交流工作经验,帮助改进工作,高等教育部组成检查工作组,以教学工作及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为重点,对清华大学的行政、科研、教学、师资培养、政治教育及学生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其中对于清华大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尤为重视,重点研究了“先进集体”奖励办法的经验。从后来反馈回来的《高教部关于检查清华大学工作的报告》中可以看出,高教部对于清华大学在学生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认为清华大学“注意了贯彻‘三好’和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科学水平及共产主义觉悟的工程师的方针”;能够“着重总结典型经验,用种种个人和集体奖励与表扬的办法,鼓励大家积极向上。特别是表扬‘先进集体’的方法在学生中起了较好的作用”,“目前除发现个别落后同学感到有些压力,个别班有形式主义的毛病外,一般效果是好的”。

与此同时,青年团北京市委对清华大学评选“先进集体”的做法表示了浓厚的兴趣,积极支持和推广这一新颖的工作方式。1954年12月,团市委常委会决定派专人协助清华大学团委进一步总结“先进集体”的工作经验。1955年1月29日,青年团北京市委以清华大学建立“先进集体”制度为范例,向中共北京市委和团中央提出《青年团北京市委关于在高等学校学生中建立“先进集体”的请示报告》。在请示报告中,团市委介绍了清华大学建立“先进集体”制度的经过和效果,指出:“经验证明,‘建立先进集体’是团组织在学生工作中的一项很好的工作方法和组织形式,是以先进带动落后、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清华大学的这个经验我们认为是成功的。”鉴于北京大学在1954年5月已表扬过两个模范班,起了很好的作用;还有一些高校正在准备表扬一些先进的班级,并且由校行政颁布了奖励先进班条例,因此,该报告提出“建立‘先进集体’的经验是可以逐步在全市各高等学校中推广”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推广清华大学的经验,在1955年4月高教部召开的高等工业院校、综合大学院校长座谈会上,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作了《清华大学怎样执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发言,其中专门介绍了清华大学在学生工作中,“‘先进集体’的产生以及这一组织形式对于同学们所产生的巨大的自我教育作用”。

正是在清华大学的示范作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倡导下,1954年上半年,随着清华、北大相继表彰“先进集体”班级以后,北京市和全国其他一些高校也开始实行奖励“先进集体”的制度,专门制订了相关的奖励条例,奖励的班级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55年8月,全国共有四十多所高校实行了这种奖励制度。二、对“先进集体”评选制度的讨论与完善

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高等教育界来说,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体系,如何更快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一切都在探索之中。不断探索、修正、再探索,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在建立过程中的普遍特点。同样,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在当时,各高校还没有设立专门从事学生工作的机构,学生工作是在学校党委和政治辅导处领导下,主要由青年团承担。随着学校规模的日益扩大,团组织的规模也在日益扩大。面对全校一两百个班级和团支部,他们要在正常的政治课堂教育以外,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承担起思想政治工作,其工作量之大、难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开展评选“先进集体”活动,是广泛调动学生自觉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进步、争取先进的组织活动形式,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找到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方法。像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先进集体”评选制度在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缺点和问题。这些缺点和问题,由于和当时教学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纠结在一起而被放大,以致引发了1956年在教育界,主要是高教领域,对于在高校中是否应该实行“先进集体”奖励制度的大讨论。

事实上,在清华大学和一些高校实行“先进集体”奖励制度不久,这种争论就已出现。由于当时尚在开始推广的初期,其中利弊得失还有待观察,反对和争论的意见只在局部范围有所反映。从1955年下半年起,这种争论和反对的意见日趋激烈,终于在1956年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讨论,“先进集体”制度是否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否违背了教育规律,在高校中是否该继续推行“先进集体”制度,成为争论的焦点。一些重要报刊,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参与、组织了这场讨论。中宣部学校教育处、团中央、高教部、青年团北京市委等相关上级主管部门对此问题的争论也很激烈。

应当说,各大报刊围绕“先进集体”制度问题展开的热烈讨论,也是当时教育主管部门不同意见的反映。几乎与报刊媒体讨论的同时,高教部、中宣部、团中央、青年团北京市委等一些上级主管部门,针对这一问题,组织高等院校领导、青年团负责人开会讨论,研究对策。而在讨论中,各部门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激烈的争论。

对于推广“先进集体”制度,上级主管部门的基本态度是:高教部政治教育司、中宣部学校教育处等持否定和反对的态度;北京市委、北京团市委则一直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

北京团市委早在1955年1月,在向北京市委、团中央提出的《请示报告》中建议“逐步在全市高等学校中推广先进集体”的评选;而在推广过程中,面对反对和质疑的声音,它又于1955年12月再次向北京市委和团中央提交了《青年团北京市委关于北京市高等学校表扬“先进班”工作的报告》,认为“表扬‘先进班’的工作是学校行政贯彻执行毛主席‘三好’指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对“改进班级团支部工作方面起了显著的作用”,并在报告中对进一步完善此项制度提出许多具体的、建设性意见。

1956年,随着在全国范围高教领域内开展对评选“先进集体”制度的讨论,反对“先进集体”制度的意见也日益增多,为此,1956年7月初高教部、团中央作出了《关于高等学校评奖“先进集体”制度问题的调查报告》(修正稿);7月4日,团中央书记处召开扩大会议,专门讨论此项报告,高教部政教司、北京团市委列席参加了此次讨论。该报告指出:“从评选‘先进集体’的根本性质来看,它实质上是一种包括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活动、身体锻炼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的和集体的竞争制度。它本身违反了在学习上和思想政治教育上不能开展集体竞赛的客观规律;违反了教育学原理,平均主义地要求学生先进。”因此,弊端很多,“建议予以停止实行”。同时,鉴于评选“先进集体”制度在群众中已有广泛的影响,为了不引起思想上的混乱、打击群众的积极性,建议“一方面在步骤上要采取逐步收缩的方针;另一方面,还应该通过各种方式继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用其他多种分工作奖励的办法,来逐步取代‘先进集体’制度”。

对此意见,列席参加讨论的北京团市委并不赞同,提出了如下意见:第一,目前学校中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先进班的问题。某些教学制度不合理、教育思想不明确等,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二,表扬先进班是一种工作方法,并不是方针原则问题,也不能在先进班和“全面竞赛制度”、“学习竞赛”之间画一个等号。第三,对先进班的作用和缺点要有客观、公正的分析,要有历史观点,而“把一切缺点都归罪先进班,把本来不是先进班的罪过也硬加在它的身上是不公平的,对工作也是不利的”。第四,提出解决办法:对错误的要批判,对缺点要改正,对积极的保留和发扬。希望能够积极正面引导,允许各校按实际情况来决定;但不宜简单地宣布一律“予以停止实行”。

同年8月3日,在中共北京市第二次党代会上,蒋南翔、杨述、宋硕在会上作了《关于高等教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的发言,在谈到加强学生工作时,专门谈到“先进集体”制度的问题,再次重申了上述观点,并提出:既有不同的认识,不必忙于作出结论,可以留待以后再行研究解决,并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高标准”,对“先进集体”制度也应如此。

从上面所引材料即可看出,身为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并不赞同否定和停止“先进集体”评选制度。他的这种态度,一定程度上主导和决定了当时清华大学对评选“先进集体”制度所采取的积极措施与政策。

当时,媒体关于“先进集体”制度问题展开的热烈讨论,也引起了清华大学师生的极大关注。为了全面认识“先进集体”的利弊得失,评判其有无存在的必要,校报《新清华》自7月10日开始,连续刊登讨论文章,希望通过师生们的自由讨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学校的学生工作。据统计,在七八月间(中间放暑假),《新清华》集中刊登了18篇讨论文章。参与讨论的有校、系级团干部,有曾当选过“先进集体”班级的成员,也有普通学生,还有参加工作不久的助教。从观点来看,基本上分为赞成、坚决反对、希望随着形势的发展进一步改进三种情况。这些不同意见,都是作者从亲身感受和实际经历中得出的结论。综合起来看,除少数观点偏激者外,不论是赞成者,还是反对者、希望改进者,大家都承认“先进集体”制度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增强组织性、纪律性、激发学习热情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认为集体主义精神仍应该继续发扬,好的集体仍可以奖励;也都承认在执行的过程中,它也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如固定的、制度化的评选标准、一些班级在课外活动上过分强调集体、工作方法不够细致、形式主义倾向等。

作为首创和最先实行“先进集体”制度的学校,面对全国高教领域开展的激烈争论,以及一些上级部门的反对和全盘否定意见,清华大学行政部门和党委对“先进集体”制度始终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即它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一些缺点,属于方法性问题,而非原则性错误,这些缺点在实践中是能够纠正和克服的。9月14日,校党委召开学生干部座谈会,校长蒋南翔在会上提到了如何看待“先进集体”制度以及围绕它展开的争论。他认为,这个制度有缺点,要修改;但可以先不作结论,还是由实践来考察。对于这场讨论,他希望清华大学的团干部一方面能冷静分析是非,另一方面也要有虚心接受的态度,以利于继续发扬“先进集体”制度的优点,克服缺点,改进学生工作。他提出清华大学仍然可以独立实践,有错误可以不断改正。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清华大学没有停止评选“先进集体”的做法,而是继续坚持和保留了这一制度。据考察,除1957年因受反右运动影响未评选外,从1958年开始,清华大学每学年仍然定期评选“先进集体”,奖励各项优秀学生。同时,在后来的历年评选中,注意吸取了1956年讨论中提出的一些批评与改进的意见,逐渐淡化或避免了制订硬性指标、追求运动式的轰轰烈烈效果等缺点,在实践中逐渐完善了“先进集体”评选制度。

1963年4月举行的共青团清华大学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清华大学团委又提出了全校同学争创新的“先进集体”——四好班“思想好、学习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号召。校团委副书记方惠坚、谭浩强作了《总结经验,学习先进,为创造更多的“四好班”而努力》的讲话。他们强调在争创“四好班”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创造‘四好’班是一个长期的、经常的、点点滴滴的、艰苦细致的工作过程。必须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团支部的核心作用,团结好全班同学,脚踏实地地、循序渐进地做好工作。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不要形式模仿,搞形式主义的活动;不要搞评比、竞赛、挑战、应战;不要搞学习成绩竞赛及搞分数指标评比;不要评比党、团员比例和申请入党入团人数;不要在课外文体、民兵等活动中比指标和事事集体、强求一律;不要乱提新口号;不要以创造‘四好’班为名,给同学扣帽子;不要歧视班上思想、学习、身体较差的同学;不要浮夸吹牛,隐瞒缺点,假报成绩;不要简单化硬性规定人人争取,班班争取。”在闭幕会上,校长蒋南翔也强调指出:“搞‘四好班’,不能采取突击方式,而是持续不断、长期努力的过程”,“我们应该承认同学的兴趣和爱好是有差异的,要允许他们在各方面充分得到发展。”不难看出,对于在1956年讨论中大家曾经指出和批评的一些缺点,在这次团代会主题报告中一一列为必须注意避免的基本原则。可见,在实践和不断探中,“先进集体”评选制度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这一制度在不同形势下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今天,在清华大学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先进集体”评选制度的历史作用和意义“先进集体”评选制度从创立、推广、质疑到坚持下来的过程,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清华大学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对“才德兼备、体魄强健”人才的急切需求以及毛泽东对青年提出的“三好”指示,是这一制度产生的内在动因。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确立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学习的正确态度,是清华大学青年团思想政治工作所面对的全新课题。为此,清华大学通过广泛发动全校学生争取成为“先进集体”作为思想工作的突破口,并取得了积极显明的效果。“先进集体”评选制度,已成为清华大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组织形式,并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在全国一些高校得以推广。但是,如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先进集体”评选制度在推广过程中,各校由于缺乏经验,或急于求成,或采取简单化、形式主义的方法,或过高地估计了其意义,因而出现了一些偏差,产生了一些副作用。这些偏差和副作用与当时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其他问题纠结在一起,成为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矛盾和冲突的焦点,从而引发了人们对这一制度本身的质疑和反思,并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清华大学面对批评和反对意见,从自身实践出发,认为评选“先进集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属于方法问题而非原则性问题,坚持不断探索与改进,通过不断反思存在的问题,总结其实施以来的经验与教训,从评选内容、评选形式和评选标准等多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并把“先进集体”评选制度长期坚持了下来。这一制度对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培育良好的学风、校风,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对清华大学后来形成其独特的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新的清华传统,具有深远的意义。

今天,在新的条件下,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学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明确要求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应“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应该说,党中央的这些指示是对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高校和有关组织机构长期以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探索的肯定和支持。清华大学长期以来坚持的办学思想和长期探索的这些宝贵经验,对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仍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迪。[1]刘惠莉,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教师。

班集体对个体影响的心理机制探讨

[1]李焰

清华大学有着悠久的集体建设历史。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老师曾说,“集体主义教育是我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形成和确立价值观的过程,是让同学们意识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借助集体的力量,个体人生目标的确立需要同集体的目标结合起来,只有在集体目标达成的情况下,个人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史宗恺老师的观点充分表明了集体中的个体目标与集体目标之间的关系。可见,集体对个体有教化的作用。集体由人组成,但并非由人组成的都称为集体。集体是由有着相互影响的人组成,而一旦被称为集体,则意味着这个群体有领袖,有成员,有共同价值,有共同目标,有共同活动,有相互影响。那么集体的共同价值、共同目标是如何形成的,集体又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或方式达到了对个体教化的目标的呢?一、班集体的心理特征[1]

关于班集体心理特征有诸多研究。张明明认为,优秀班集体有五大特征,分别是:领导核心;长远建设规划;政治热情;集体荣誉[2]感;规章制度。陈志沛谈道,班集体有四大心理功能,分别为:心理感染功能;行为导向功能;内聚和激励功能;调整自身目标或行为[3]的功能。李亦明认为班集体的建设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集体主义精神凝聚人;以正确的集体舆论引导人;以和谐的人际关系陶冶人;以科学的班级管理规范人;以干部的核心作用团结人;以班主任的自身形象感召人。

我们抽离出上述研究的共同要素后发现,班集体的心理特征包括:凝聚力:班级对人的吸引;归属感:人对班级的认同;共同目标:全体成员共同认同的努力方向;人际学习:集体中的成员有相似性、差异性,他们有自发的相互学习和相互影响的倾向。对四个要素解读如下:

集体的凝聚力:是指集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凝聚力是优秀集体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了凝聚力,集体就会四分五裂,成员无法感受到充分的安全,就会有很强的防御心理,使集体工作流于表面。一个高凝聚力的团体,成员的认同感强,有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而且集体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和谐,有密切的情感联系,内部成员也能遵循集体的规范与目标。集体凝聚力产生于个体坦诚相待并敢于冒险,能真诚表露深藏的个人体验和苦[4]恼,成员们经由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并认同别人而连结在一起。

个体的归属感:是指个体对集体的认同,个体愿意承认自己是某个集体的成员,愿意看到集体的优点,愿意看到集体的进步,有集体的自豪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愿意为集体的目标达成贡献自己的力量。个体的归属感是在集体的凝聚力产生之后出现的。

共同目标:是指集体中个体有共同认同的努力方向。当集体有了凝聚力和归属感后,个体之间会彼此开放、自由分享、互相关照,个体之间就有了一种成员之间的爱,有了一种紧密的个人关系,有了一种个体对集体的忠诚。个体之间愿意和能够达成一致,共同认定组织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人际学习:是指在集体中个体之间相互学习的能力。人有天然的学习能力,能够使自己迅速融入一个环境。我们都听说过“入乡随俗”,由此看出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和制约。在一个有较强凝聚力的集体中,人们更愿意接受和认同来自其他个体的影响,人际之间的学习更容易发生,结果使个体的行为趋同。二、影响集体形成的因素分析

人们都渴望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凝聚力的集体中,但并不是每个集体建设都如人们预期的一样有凝聚力、有归属感,个体愿意为一个共同目标奋斗。是什么因素使集体建设呈现了差异呢?

集体中的领袖人物的影响。集体中的领袖人物是指集体中地位较高、影响较大的人,如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他们的人格特质、思想境界、沟通能力会对集体建设发生重大影响。领袖人物的优秀人格特质包括有勇气,善于关爱他人,开放胸怀,对人宽厚,充满活力,[5]有较好的自我觉察,幽默,有创造力等。

集体中个体的价值观与人格特点。如果个体的价值感与领袖人物趋同或彼此之间趋同,有较高的合作意愿,喜欢、信任与尊敬集体中的领袖人物,这个集体就更容易形成。如果有个体比较沉默、不合作、攻击性比较强,或者对集体不投入,或者过多地喜欢引人注意等,集体形成相对困难。

集体的规模。集体要有个体之间的互动,所以人数众多的集体难以形成个体之间有效的连接。规模越小越容易形成高凝聚力的集体。

共同参与的重大活动。一方面,重大活动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外部压力,外部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集体凝聚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重大活动可以成为集体的定向,成为共同目标。每个个体分别承担一定的任务,这也会促进个体之间的交流,形成集体的责任感、荣誉感、成就感。三、集体对个体影响的心理机制分析

跨文化的研究表明,不同文化对民众的个体道德、宗教信仰、人格发展、心理健康都有影响。企业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形成,认为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心理状态有熏陶的作用。可见,环境对个体的心理影响是自然的。

华生、斯金纳、班杜拉是心理学研究中行为主义的代表,他们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取决于客观环境的影响。华生认为人的行为和情绪是后来学习的结果,主要通过条件反射完成,教育与环境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形成与塑造是积极强化的结果;班[6]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是社会学习的结果。他们理论共同的特点是否认人的意识的存在,只承认人的行为是与外界环境互动的结果。尽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阶段论、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等心理学理论有不同于行为主义的对人类行为形成与发展的阐述,但是行为主义环境影响个体、个体从观察中学习的观点仍然被广泛认同。这是我们理解集体对个体心理影响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集体不同于一般的团体或者人群环境。应该说,集体对个体的影响会更大。目前,尚没有集体对个体心理影响的直接研究。不过心理学中团体辅导的研究结果可以被借鉴到对集体的研究中。团体辅导的心理学研究相当于用实验的方式创造了一个集体。在这样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集体如何被形成、被发展,以及个体的行为如何改变。因此关于团体辅导的研究就可以成为我们理解集体对个体影响的重要线索。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辅导的特点在于形成团体动力,培养成员的信任感与归属感,这与建立集体有异曲同工之妙。

多个研究表明,团体辅导(人本主义、认知行为、催眠治疗、积极心理治疗、叙事治疗等取向)能改善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如降低焦虑、抑郁水平、提高自我接纳等、增加人际关系能力[7~10]。

亚龙(Irvin D.Yalom)在《团体治疗理论与实务》中,认为团体[11]中存在11种治疗因素:即找到生活动的希望、将问题普遍化、传递有用的信息、帮助别人、修正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社交技巧、体验人与人的亲密关系、人际学习、团体的凝聚、情绪宣泄、为自己的存在负责。[12]

樊富珉的研究发现,团体互动的影响机制有四种。鉴于团体咨询与集体建设的共同与差异性。笔者认为如下机制可以解释集体对个体产生的影响。

成员在团体中获得感情支持。首先,情绪得到抒泄。团体辅导创造了一种被保护的环境、被理解的场所,团体成员可以将内心隐抑的消极情绪发泄出来,不但不会受到批评嘲笑,反而会得到关心与安慰。其次,成员在团体中被接纳。团队对成员表现出一种支持,使参与者感到自己是团体的一分子而感到安心、踏实、温暖、归属。

成员在团体中尝试积极的体验。首先,成员享受到亲密感。团体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使成员之间会形成很亲密的关系,可以体会到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互相帮助的友好情谊,体验到亲密感。其次,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成员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团体的一员,要保持与团体一致的认识和评价,以团体为荣,爱护和保护团体的荣誉与形象。

在团体中发展适应性行为。首先,相互学习或交换经验。在团体中,成员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其他成员的行为经验,彼此传递有关资料,交换各自成功的经验,提出直接的忠告与劝导。其次,尝试模仿积极行为。团体有巨大感染力,使成员的心理朝向积极方向认同。积极行为容易成为模仿的对象。最后,学习社会交往技巧。团体为成员提供了机会,让他们试验和发现自己与别人交往的能力,评价个人的人际关系情况,学习对别人的信任和对别人关爱。四、团体辅导的心理学研究对集体建设的启示

笔者认为,能够发挥团体对个体影响的最重要的要素是团体主持人与成员一起建立了真诚、开放、多元、聆听、接纳、安全、温暖、开放、关怀的气氛。这是团体具有凝聚力和使团员有归属感的根本要素,也是集体对个体施加影响最根本的原因。这是团体辅导的心理学实验研究所给予集体建设的重要启发之一。而能够达到这样团体氛围,团体主持人需要有珍惜的、多元的、倾听的、支持的、好奇的、不价值评判的态度。这是团体辅导的心理学实验研究所给予集体建设的重要启发之二。参考文献

[1]张明明.高校的细胞——班集体建设ABC,学校思想教育,1994,(6):22-23.

[2]陈志沛.优秀班集体建设的心理学思考;现代教育科学,2007,(4):82-85.

[3]李亦明.关于建设优秀班集体的实践与思考,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4,19(4):34-36.

[4]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王惠萍,孙宏伟.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7]郑凯,何元庆.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实验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8):985-986.

[8]胡义秋,谢光荣.综合性团体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6):662-663.

[9]尚云等.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5):369-371.

[10]陆东伟等.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班级状况的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2):1459-1460.

[11]林孟平.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12-161.

[12]樊富珉.团体咨询.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39-43.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