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自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07:24:26

点击下载

作者:张玳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们要自学

我们要自学试读:

致谢

先谢郭嘉。

感谢我母亲对我的宽容和理解,以及永远对我保持信心。感谢我的妻子和两个女儿,如果没有她们,这本书可能前年就完成了。

感谢我初中的英语启蒙老师黄老师和万老师,你们用你们的美丽在一个少年心中种下了英语的种子,改变了他的一生。感谢我初中的班主任赵老师,用特别的方式来对待特别的孩子。感谢其他曾经帮助过或者阻挡过我的老师,每次帮助我都铭记于心,每次阻挡都会进一步激起我的斗志。

感谢我可爱的同事们,是你们让我明白了工作的意义,开拓了我的眼界,让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加深刻。感谢熊节、文琪,给这本书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素材。

诚挚地感谢图灵教育的朋友们和本书相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本书的编辑朱巍,让我知道了一本书背后出版人需要付出多大的心血。感谢图灵教育的总经理武卫东,专程和我讨论书的内容,耐心听我讲解。

致读者:谢谢你选择这本书。致付钱买书的读者:谢谢你的支持,我又能多买一罐啤酒。序自学人生

欢迎来到自学的世界!

这是一本系统讲述自学方法的书。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来帮助所有想自学,但又苦于没有门路的朋友来进行自学。我会从为什么要自学,讲到自学是否可能,再讲到老师和自学的关系,并提出一套自学的方法以及相关案例,供所有希望自学的朋友参考。虽然主旨是自学,但我相信这本书中的很多道理和方法也对普通的学习者适用。

这本书的主要目标读者是少年、青年以及年轻的家长们。之所以是少年和青年,是因为少年和青年应该更容易接受本书的叙述手法,而且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年纪较小的孩子如要实践本书中的一些思想,则需要家长的辅导支持。作为一名家长,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从小就能更轻松、更快乐地学习,所以我也会提出一些专门针对小孩的引导思路。当然,如果你思维不太固化,能尝试接受一些不同的观点,那我相信无论年龄几何,你都能从这本书中得到一些东西。

好了,这本书的基本要点谈完了,再来谈谈它的亮点。请允许我大言不惭地说一句,这也许是市面上最为特别、最为不同、最为详实的一本中文版通用学习方法类书籍。

说它特别,是因为很少有学习方法的书去像它一样重视学习的动机和目的。说它不同,在于里面有很多“反直觉”的道理和观点。说它详实,是因为既有理论,也有实践,二者相结合,组成了一套真正可以操作的系统方法。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这就要从我的成长经历说起了。一段不太一样的人生

我的人生轨迹和绝大部分人不同。

从小我就非常叛逆,这一点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变。不过,绝大部分时候,我反抗并不是因为基因中有叛逆因子,而是我很明确地知道我想要什么。

记得小学的时候,每年暑假和寒假,学校总要发一本厚厚的作业,名曰《暑假生活》或者《寒假生活》。除此之外,还要写很多篇作文。这些作业相当无聊,而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作业,所以我几乎每年都做不完作业。我妈带我去报到的时候总是和我一起挨骂。那时候,家里人总是单纯地觉得我懒,不过由于我成绩总是在中间稍微偏上的位置,大家也就没太在意。

上初中之后,我的自我意识渐渐觉醒,开始变得十分反叛。我非常不喜欢刻板、没有实用价值的死知识,恰巧学校里面教的多是这类东西。所有死记硬背的东西,我都特别不喜欢,而且也绝对不屈服、不背诵。当然,这就导致我的历史、政治、地理等都很差,而不太需要背诵的语文、英语等就很好。这时候,我也单纯地以为我是不喜欢历史、政治这类学科,老师兴许也是这么认为。

后来上了高中,我的反叛到了极致,而且我从原来的讨厌某个学科,变成了对整个教育制度的怀疑。不过,那时候我和家里的关系磨合得非常融洽,所以,我硬着头皮强迫家里给我办了休学手续。

我去学校收拾书的那天,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那时候正值上课时间,有不少老师没有课,留在办公室。

然后,我开始“舌战群儒”。老师们轮番上阵,想劝我不要休学,而我则跟他们阐述我对这个教育制度如何失望透顶。中间很多具体对话我记不太清了,但我和当时一位年轻的女历史老师的对话我记得相当清楚,恍犹昨日。那时候,她正滔滔不绝地讲述不上学的孩子会如何没有前途,然后,我打断她,问了一句:“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

▲ 这也许是一个高中生能问出的最有深度的问题……

她正说在兴头上,冷不丁被我打断,而且问的是这么个尖锐的问题,所以她愣住了。愣了几秒,她回答道:“至少在茶余饭后还有点儿谈资吧。”

至少在茶余饭后还有点儿谈资。如果说在那之前我对我的决定还有那么一丝犹豫的话,听到这句话,我对这教育制度是彻底死了心。为了茶余饭后有点谈资而去向学生教授历史的老师,能教出怎样的学生?学生的历史观是如何?会觉得学历史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聊天时找找话题吗?更让人失望的是,这是我们当地一所著名的高中。这种条件稍好的学校尚是如此,更何况其他更普通的学校。

我不想跟这样的老师学习,所以,虽然家里百般不愿,我仍然坚持要休学。刚开始休学时还是挺兴奋的,还记得当时我住的地方离另一所学校不远,每天课间操的时候,都能听到学生在操场上喧闹的声音,而我却在自己家里,享受着无限的自由。

那时候,我开始学习一些电脑知识,也确定了以后我想要走的大概方向,那就是IT相关的工作。(也许你想不到,我的家族里最先买电脑的竟然是我最年迈的爷爷。记得那时候他买的是联想的天蝎座,所以我在小时候经常有机会接触电脑,对电脑十分感兴趣。)在上网找资料的时候,我发现如果有一个认证,也许会对以后找工作比较有利,所以我就开始寻找认证培训的信息。后来,我发现在省城有一家认证培训机构,培训微软的MCP认证(Microsoft Certified Professional)。然后,我请求父母把我送到那儿。

父母本来打算让我消停一阵就回学校,不过看我那么坚持,也就把我送到了那个培训机构,进行一个月的培训。那时候我还很小,一个人就住在培训机构下面的招待所,所有生活都靠自己。白天上楼培训,晚上则在房间玩电脑,躺在床上看电视。周末偶尔还和同学(都是年龄比我大很多的成年人)一起去电脑城逛逛。虽然是一个人,但是却感到了无与伦比的自由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一个月之后,我顺利地拿到了MCP认证。虽然现在看来,这就是一个很基础的认证,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意义重大。它意味着我可以不走学校这套体系,仍然能闯出一条道路。对我父母来说,本来觉得我拿不到这个认证,想让我死心然后回学校,结果我拿到了,所以他们终于放弃了要让我返回体制的想法,开始另寻别路。

▲ 一纸证书,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意义

回家之后,我开始学习制作网页,因为那时候对各种网站特别感兴趣。为了制作动态的网页,我又开始学PHP等编程语言。那时候,我常常会很兴奋地做图、写程序,弄到两三点才睡觉—现在想想,也许小时候不喜欢做作业并不是懒,而是不喜欢,如果真的遇到喜欢的事情,就会很狂热。

后来,父母给我找到了一家留学机构,可以读一年的预科,学习基本科目,进行密集语言培训,通过考试之后,就能进入澳洲的大学留学。出于对西方自由教育体制的向往,我进入了预科,后来又到澳洲留学了四年,拿到了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

在澳洲留学的过程中,我听了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的《品三国》,又连续听了很多历史讲座,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等有了不少了解。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小时候不是不喜欢历史、政治,是老师讲得不好而已。此外,由于出国时年纪较小,我不太适应独自在异乡的生活,所以常常缺课,大学课程很大一部分也是靠自己在学。

回国之后,我和两个好友一起创业,并且失败了。(这个故事写在了《精益创业实战》一书的译者序里,见附录。)不过,在创业过程中,我自学了一些绘画、设计和业务分析的技巧。后来又机缘巧合地开始和图灵公司合作,翻译了很多书。一本不太一样的书

现在,我在ThoughtWorks做体验设计师,做体验和服务设计。偶尔画画,偶尔翻译,并且在自学古典钢琴。

总的来说,我自学或者半自学的东西包括:

● 网页制作

● 编程

● 中国历史、政治

● 大学课程

● 体验设计

● 绘画(进行中,本书中所有插图均为我习作)

● 钢琴(进行中)

可以说,我的绝大部分能力都是通过自学而来,而且似乎只有我自己学,我才能学得进去。所以,这本书是一个真正自学者的自白,一个离经叛道者的出奇制胜之道。这也是我相信它与众不同的原因。

书中囊括了我实践过的各种流派的学习方法,也有很多我对学习的思考和分析。我相信,这些方法能带给读者完全不同的学习感受。此外,从小对权威的反抗精神也让我专门对老师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了部分质疑,这部分的细节就不在这里铺开了,敬请读者自己阅读过后再评判。

写书和设计一样,最难的就是同理心。对于我来说,很多东西已经习惯成自然,我在做的时候想也不会去想,而现在,我必须保持一颗初心,把这些东西都记录下来,并分析其来由。当然,人非圣贤,难免疏忽,如有谬误之处,还请各位海涵。

至于写作风格,我很喜欢开门见山,尤其喜欢Kimon Nicolaides在The Natural Way to Draw一书开篇时讲的那段话:“……我不管你是谁,现在水平如何,你曾经师从何处,甚至有没有学过,这些都无所谓。我关心的只是如何把我所相信的绘画方法教给你,帮助你学画。我关心的是实践而不是理论,因为我教画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画家。”

这本书也是为了培养和帮助更多的自学者。我衷心希望能顺利达成这个目的。

祝大家学习愉快。第1章为什么要自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我算是一个批判思维较重的人,所以每当看到一种方法的时候,总会先问一句:“为什么?”这次轮到自己写书,我就先分析下为什么要自学。不过,要分析自学,我们必须先对自学进行明确的定义。1.1什么是自学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为了把后面的内容讲顺畅,我们先来谈谈什么是自学。

我认为自学就是完全自发、自主地进行学习。

与自学相对的,是教学。有学校的规矩,有课程表的安排,或者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指导等,就不能算是自学。自学和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有没有终极目标。自学者大多有着明确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又很容易和自己的人生目标相对应。被动的接受教学则很容易使学生丢失掉终极目标,所以只能把学习(或者考试)本身作为目标。

我相信最初的学习和教学都是有目标的,有时候是很实际的目标,比如为了解决问题,有时候则是更加高尚的目标,比如说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而这也是希腊语哲学一词的词源——philosophy,就是“爱智慧”。不过,教学很快就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课题,而且感觉研究重点很快就转移到了具体的教学方法论上,使得教学和终极目标越来越远,出现了序里面提到的那种情况: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而学,掌握着大量所谓教育学理论知识的老师也不知道为什么而教。所以说,我认为自学其实是返璞归真,重新回到学习的原点,找回自己的目标。

那么,为什么要自学呢?

说实话,对我来说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在我看来,自学和独立思考是相当自然、愉快的事情,它就像我本性的一部分。就好像热恋中的女孩问男朋友:“你究竟爱我哪里?”那答案很可能是:“说不清楚,就是爱,没有原因,很简单。”学习之于我,确实是“因为爱,所以爱”。

如果你需要理由来自学,那么我就来尝试分析一二。我认为自学能带来两种与众不同的感觉:自由和快乐。1.2自学让人自由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这样一个洞穴,里面用锁链捆了多人。这些人从生下来开始就被捆在这里,头和身体都被捆住,固定,无法动弹,只能盯着面前的墙壁。在这些人的脑后,稍高的地方,有一个平台,平台上燃着一堆火。

平台和被捆绑的人之间稍低的地方,横着一条小道,小道挨近被捆者的一边有一堵矮墙。小道上,有一群人举着木头做的各种人、鸟、兽的道具依次走过。这些人手上的木头道具会投影在洞穴人面前的墙壁上,但他们自身的影子被矮墙挡住,不会投到墙壁上。

被捆绑的人们就看着墙上的影子,从影子来认识事物。他们不能动,也没有看到过别的东西,所以,他们认为影子就是现实,现实就是影子那样。

后来,有个人挣脱了锁链,翻上平台,走出了洞穴。他看到蓝色的天空,太阳,河流,树木,大地真实的样子。由于长时间的洞穴生活,他的眼睛一开始并不适应外面的世界。

好了,这个洞穴寓言的故事讲到这里,我们来想想,这个洞穴人他会怎么做?

第一,拒绝承认现实。阳光如此刺眼,真实的色彩过于绚丽,空气过于清新,这些都是洞穴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他感到头晕,受不了,自己走回洞穴,重新戴上锁链,回到过去的生活。

第二,享受真实世界。纵然不适应外面的世界,刚开始的时候眼睛都睁不开,看什么都是泪眼模糊,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开始能感觉到清风拂面的气息,阳光洒在大地的壮丽风景,万物生生不息的真实模样。他再也不想回到洞穴里,只想在真实的世界继续生活下去。

除此之外,他还可能会觉得洞穴里面的人真可怜,希望能帮助他们一把。也许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也许会碰壁,被笑话。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拒绝真实的世界,还是享受它?

我会选择享受它。对于我来说,学习就是挣脱锁链,通往洞穴外真实世界的方法。它让我心灵解放,看到更加宽广而真实的世界。换句话说,就是学习让人感到自由。追逐这样的自由是我本性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它是我毕生的追求。所以,我会觉得,学习是相当自然的事情。

有时候,有人能帮助我们挣脱锁链,但更多时候,你必须靠自己。不仅要靠自己,还得抵制住周围人的闲言碎语。为什么要出去啊,这里多好啊,大家都在这里,生活了多久了,好好的为什么要出去。

我发现很多所谓的“老师”是希望你留在洞穴里的。他们教育的内容是洞穴里的内容,教育的目的也是希望你能适应并留在洞穴里。所以,一旦你想要离开,他们就会变得非常紧张。

不仅老师会紧张,连周围的洞穴人都会觉得紧张。他们一面说着风凉话,一面又暗暗羡慕你走出去之后能看到不同的风景。

我想,这也是我要选择自学的重要原因。先走出去的人,有些会回来,有些则不会。如果运气不好,没有遇到这样能拉你一把的人,那么就只能靠自己了。

对于自由的向往和追寻,一直推动着我的学习。

除了知识带给人冲破蒙昧的自由感之外,还有自主学习带来的一切自己掌握的自由感。

我其实不太确定这样的感觉是不是人人都能适应,不过我个人特别喜欢。

从我选择辍学开始,我就已经知道,以后我的道路都得由我自己来选择了。成功,我也许不必感谢领导,感谢老师(当然,有少部分优秀的老师必须诚恳地感谢),感谢学校;但是,若是选择错误了,我也怪不得任何人。

自学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此。它有点儿刺激,有点儿艰难,但是又很有意思。坂本龙一在《音乐使人自由》一书中这样写道:“……我心里的某个部分深信,只要跨越过某些难关,就能达到不同的境界。一直以来,似乎在关键的时刻,我大概都是选择困难的道路。”

我深以为然。我也总是在选择少有人走的路,而且我也相信,一旦跨越难关,就能达到不同的境界。

总的来说,自学带给我的这两层自由感,是我选择它的原始动力。1.3自学让人快乐

自学不仅让人自由,也让人心情愉悦。这种快乐是物质生活不可比拟的。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得者、荷兰动物行为学家尼古拉斯廷贝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做过一个研究。他的研究对象是荷兰常见的淡水鱼——棘背鱼。

雄性棘背鱼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肚子下端是红色的。此外,它的领地意识很强,一旦有其他雄鱼游进它的地盘,就会受到攻击。

廷贝亨发现,雄性棘背鱼保护领地的行为似乎是由肚子下端的颜色触发的。这些雄鱼就像是公牛一样,看见红色,就会怒起攻之。为了试验,廷贝亨做了一只假鱼,把肚子涂成红色,放入鱼缸,雄性棘背鱼就会攻击假鱼。后来,廷贝亨又试了各种各样的物体,发现,只要下部被涂成红色,就会触发雄鱼的攻击反应。鱼缸中雄鱼甚至会对远处开过的红色邮政车产生攻击反应。

这种无法抑制的本能性过度反应,被廷贝亨称之为“超正常刺激”。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如果做一个像幼鸟张着嘴的模型放到鸟巢里,这个模型看上去就不像真的,但是和幼鸟张嘴姿态类似,而且身形更大。成年鸟回家时,发现张着嘴的模型,比其他幼鸟都大,它就会只喂幼鸟模型。

蚂蚁吃糖,金鱼抢食,飞蛾扑火,都是这样。这些动物都受到了超正常刺激。这种本能存在于所有的动物身上,是进化了千万年形成的结果。人也不能幸免。

最近几十年,我们的经济和生活水平都有了长足的提升,可是人的幸福感却并没有同比例增长。我们可以在自己周围做一做调查,也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生活。也许,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奋斗,涨了工资,买了车,买了房,但是这些东西真的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快乐吗?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产品,选择一天比一天多,面对这些,我们感觉生活得更舒服了吗?

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有了车就会想要更好的车,有了房就会想要更好的房。刚买了最新的产品,一年之后就会有更新的推出。这些东西不断撩拨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永远无法满足。

公司为了赚取更多利润而不断利用和刺激人类的原始本能,而人类又很容易屈服于自己的动物性,所以,虽然物质生活在提升,人的欲望却在随着增长。

也就是说,在满足温饱的情况下,人并不会随着物质生活的提升而更加快乐,却很容易因为消费主义的泛滥而导致更加空虚、不满、迷失。

那么,要怎样才能过得幸福和快乐呢?德国乌尔姆大学精神科学院的主任教授曼弗雷德斯皮策写了一篇名为“学习让人快乐”的文章,提出了一个看法,那就是:

要想长时间保持快乐,主要依靠的是对人生目标和意义的追求,而不是消费或者一时的满足。我们都知道,人生目标和意义,这是只有人才会思考的东西,也是人类形成自我意识之后提出的最有深度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跳出物质的吸引,追求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并用人的心智来平衡、控制本能,那我们就可以战胜超正常刺激,从而感到真正的满足和快乐。

▲ 能否认识并战胜本能是人和动物的一大差别

而自学正是寻求人生目标和意义的最佳渠道。

有首歌是这样唱的:“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确实,年少时,我们很少有真正的烦恼,上学,生活,一切都有安排。长大了之后,学校的框架逐渐被淡化,直至被撤走,我们走入社会,开始走入另一个框架。在这之后,大部分的教育,都只能靠自己了。

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新的爱好,绝大部分都需要我们自学。这时候人已经成为社会中的自由人,有自主决定的权利。如果不是被强迫学习,那么可以认为,在学校之外的自学,就是在追求人生的目标和意义。

比如说,学习英语打开了通向世界最广阔知识文化的一扇门;学习古典音乐让耳朵更敏感,让人能分辨和品位乐曲中不同层次的和音和感情,以及隐藏在音乐中的数学规律;学习绘画让人的观察力大大加强,能更好地欣赏生活中的美。

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人生目标和意义的有益探索。这样的探索让人们不再臣服于自己的原始本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相信每个主动为了自己爱好而付出心血和辛勤劳动的人,都能感觉到那种满足感。那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物质享受的满足,是很纯粹的快乐。

我一直享受着这种快乐,并且不断地学习,攻城略地,让快乐不减。第2章自学是否可能

告诉我的,我会忘记;教给我的,我只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本杰明·富兰克林

上一章我们谈了为什么要自学,这一章,我们谈一谈自学是否可能。

这是一本讲述自学方法的书,所以,我的看法当然是:不管你想学什么,都可以无师自通。虽然不是按照字面理解的“无师”(随后专门有一章来谈这个问题),但只要依靠现代的技术以及系统的方法,自学不仅完全可能,而且还能学得非常好。

接下来我将从两个层面来分析自学为什么可能。2.1没有普适

首先,学习方法没有普适,而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只有自学。

北宋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欧阳修写过一个寓言故事。翰林学士陈尧咨有百步穿杨之技,举世无双。一日,他在广场练习射箭,引得人们啧啧称奇。卖油翁看了只是淡淡说,手熟而已。陈尧咨不服,卖油翁就取铜钱盖在葫芦口上,往里倒清油,结果铜钱上一滴清油都没沾上。陈尧咨一看,笑着把卖油翁打发走了。

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熟能生巧的故事。学习任何东西都是如此,靠着不断地练习,变得熟练。即便是天才,也是靠熟能生巧。米开朗基罗曾说过:“如果人们知道我做了多少练习才能达到今天的水平,他们就不会觉得我有多么天才了。”也就是说,高效的学习者依靠的不是某种“天才基因”,而是不断地练习。

那么,世界上的人一代换一代,为什么天才却很少?同样做了那么多练习,为什么有的人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的人却半途停步,无法再提升?

在我看来,所谓天才,乃是有意或者无意中发现了某种学习的“窍门”或者方法。有了这种窍门,他们或者事半功倍,或者突破了常人无法突破的学习极限。这就是孰能生巧的“巧”。

接下来,我们想想,这种窍门是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呢?明显不是。如果有一种学习方法,它是如此有用,而且对所有人都有用,那——这像不像《九阴真经》《九阳神功》一类的武林绝学?一旦拿到,练成,就成高手,则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成为天才。可事实是否如此呢?虽然我们有这么多大师、天才,他们也写了不少的书,留下不少的理论,但是世间的高效学习者仍然是极少数。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我看来,这是因为根本就没有普遍适用的学习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必须要对自己有深刻的了解。父母不是最了解你的人,朋友也不是最了解你的人,最了解你的人是你自己。只有你自己可以找出(或者说发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的“开窍时刻”往往存在于无数次的重复、练习之中,或者出现于练习之后进行的思考之中。

换句话说就是:要想真正形成方法,还得靠自己领悟。2.2知识守恒

学习方法是学习中的一环,那么学得好不好是不是主要取决于老师呢?非也。在我看来,老师的作用也并不是决定性的。在学习中,老师仅仅起辅助作用,而不是主导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能量是不会消失的,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能在不同状态之间转换,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管怎么变,它的总量都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假设有一位老师,他愿意把自己毕生所学都教给学生,这些知识和经验对学生来说完全适用,而且学生全盘吸收,那学生最多也只能达到和老师同样的水准。能量守恒,知识和经验也是如此,不会凭空增加(逻辑推理除外)。也就是说,如果单纯靠传授,老师不可能教出比自己更优秀的学生。

如果学生最多只能达到或者接近老师的程度,那么人类就会变得越来越愚钝。可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学生都超越了老师的成就。这些高效学习者自己领悟了一些东西,从别处吸收了“能量”,从而超越了教育自己的人。这就是所谓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 像倒水一样灌输知识,也会有损耗

话说回来,我绝无对老师不敬的意思。我想说的是,老师在学习这个过程中有其特定的辅助和推动作用。迷信老师,或者完全拒绝老师,都不是理性的学习态度。鉴于此,随后我会专门用一章来详细分析老师的作用,如何判断老师的好坏,以及如何在没有老师(或者老师缺乏部分能力)时寻找有效的替代手段。

总而言之,老师虽然在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人要真正学到东西,仍需要自己领悟。2.3著名的自学者

前面我们从逻辑上讨论了自学的可能性。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古今中外的著名自学者。值得注意的是,近两百年以来,人类接受教育的时间有长足的增加,所以,我们很难严格界定自学者——因为每个人都是一定程度上的自学者。这里列出的著名自学者,指的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通过自己的学习而掌握了专业的技能,或者在所属专业形成了重要的突破。

史上最著名的自学者莫过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了。他曾经给维罗基奥做过学徒,接受过绘画相关的训练,但是绘画之外的东西,几乎都是他自己学习的。达·芬奇在工程学、数学上的观察和探索非常超前,他的很多发明和研究远远超过了当时的科学水平,也没有人可以教他。所以,他的成就主要依靠于自己的学习和探索。

美国著名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十岁就被迫辍学。后来,仅靠自己学习和研究,他发现了电荷的正负性,发明了避雷针。此外,他对气象学(绘制出了第一幅洋流图)、人口学(提出了人口增长理论)、物理学(蒸发制冷理论)等也有研究。也许正是因为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他才取得了如此多元的成就,让自己的好奇心得到释放。

我们熟知的发明家(当然也有人认为他只是个商人)托马斯·爱迪生也是自学成才。他小时候上课常常走神,被老师称为“蠢蛋”,上课仅仅三个月就辍学,后来留在家,由母亲进行教育。尽管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但是爱迪生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用各种各样天马行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走寻常路。他做各种发明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这里不再赘述。

现代以来,最著名的自学者也许要数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了。他十六岁开始做职业拳击手,甚至还开过卡车。后来,利用做拳击手的奖金游历日、欧、美多年。他上过夜校,学习画画,又通过函授学习了一些室内设计,并开始了室内设计实战。此外,他还临摹勒·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图,而且每次在看到一个建筑或者空地的时候,都会在脑海中思考,应该怎么来设计。有时候,他甚至会直接找到建筑的主人,告知他的设计想法,被人觉得是神经病。有了这样不懈的努力和激情,他从室内设计开始,到小的住宅项目,慢慢再到比较大的项目,以及海外的项目,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清水混凝土自然风的建筑,成为了建筑界极为少见的自学成才典范。要说起来,建筑学这样跨学科,而且混杂了技术和美术、感官和功能的学科,都能自学,还有什么是不能自学的呢?

流行音乐界也有相当多的人没有经历过正规的音乐教育。比如台湾地区的情歌教父李宗盛,他就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也不懂什么音乐理论,甚至连五线谱都不懂。仅仅跟邻居学了几个吉他和弦,就自己慢慢摸索出了一条音乐道路。其实那一代的创作歌手很多都是如此,比如罗大佑学的是医学,陈升学的更是汽车修护,几乎都是靠自己的学习和领悟来创作音乐。

除了上面提到的自学者之外,还有不少作家也是自己学习的写作,比如韩寒、东野圭吾等。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似乎也是很早就辍学了,但是据说郑渊洁找了很多专家级的家教,全套量身定做课程,所以在这里就不算成自学者了。

我相信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自学者之外,还有很多人也是自学。不信你可以看看那些大学毕业生,有多少是选择了对口的专业,直接运用了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又有多少是选择了不对口的专业,或者在毕业之后又通过各种形式自己学习了新的知识?后者其实也是自学,只不过也许没那么明显罢了。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但是学校生活总会结束。在脱离学校,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上面这些自学者都领悟和掌握了专业的知识,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问题来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研究一下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及传统教育模式的核心——老师。接下来,我们就详细分析一下老师的作用,并讨论一下如何来判断老师的好坏。第3章自学与老师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一说到“学”,人们想到的自然是和其相对应的“教”,二者相结合,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或者“教育”。教学就像是一个人抛球,一个人接球。

自学和教学的最大不同,在于其自主性,也就是自己做自己的老师。日语里面把自学称为“独学”——以一己之力,自己教自己——就是这个道理。自学就像是磁铁一样,自行吸引知识,不依靠别人的灌输。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世上没有普遍适用的学习方法,得靠自己发掘,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辅助作用。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科技手段来帮助我们学习,弥补老师的缺失,或者取代老师的部分职能,让我们更容易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在互联网时代之前的人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也是现在自学越来越容易的原因。

▲ 学什么由自己选择和决定

接下来,我们就来系统地分析一下老师到底在教学这个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如何利用好现有的各种资源来替代这些作用,并结合我的心得体会来谈谈如何判断老师的好坏。3.1教学的本质

要分析老师的作用,我们必须先看清教学的本质。在我看来,虽然教学看上去像是在传输知识和经验,但究其本质,乃是人为地引导和辅助自学。

比如说你要学习钢琴。老师会让你先入门,学认谱。她会告诉你,什么是线,什么是间。高音部在哪里,什么符号;低音部在哪里,什么符号。高音部下加一线是中央C,低音部上加一线是中央C,等等。

音名是C、D、E一直到G然后返回A。唱作Do、Re、Mi再到提高八度的Do。如此循环。

然后,你开始练习看谱:这条线上的音符是C、D、E,哦,是E;那条线上的是A、B,哦,是C。一个个看。老师看不下去了,就说,告诉你个秘诀,高音部四个间分别是F、A、C、E,组成了FACE这个单词,知道这四个间的音符,就可以快速类推。他还会告诉你一些基本的拍号,并告诉你怎么数拍子。

接下来,她会跟你示范放松的弹琴姿势,手的姿势。然后你坐下弹,她看,指出你的错误,告诉你怎么弹更好。

再比如说,你要学习素描。老师会让你先坐下,告诉你,先学画线条。然后给你一些石膏几何体,让你照着画。他会看着你画,然后告诉你,这里透视错了,这里线条错了,应该怎么切。然后,他会给你示范一下,让你继续画。画完了,他会点评一番,然后修改一番。如此反复。

有时候,老师也会给你展示一些大师的作品,让你临摹,学习大师的笔法和风格。逐渐地,他会告诉你光影,笔法,并且给你提供很多相应的练习。

虽然上面说的是技艺类的教育,但其实所有教育都是共通的。只不过学习语文时练习的东西变成了文章和修辞,学习设计时练习的东西变成了思维模型和视觉引导,学习思考时练习的东西变成了批判式思维和逻辑能力。

仔细一看我们会发现——老师其实并没有“教”这个单独的动作,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辅助学生自行学习。单纯的知识传递或者示范并不是“教”,因为书本和其他多媒体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所以说,教学并不是像武侠小说那样,师傅把毕生的功力“输送”给徒弟,而更像是师傅给徒弟指出一些方向,让徒弟自行领悟。

那么,老师是怎么辅助学生进行自学的呢?接下来,我们就逐条分析一下老师的作用。3.2老师的作用

通过对老师和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归纳,我发现,老师的作用包括以下几点:

● 制订计划,即告诉学生从哪里开始,目标是什么,多久达到;

● 进度监测,即告诉学生现在水平如何,达到什么程度,提升得怎样,还需多久可以进行下一步;

● 持续反馈,即告诉学生,你现在的问题在哪里,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哪里做得好要保持;

● 心得技巧,即告诉学生一些经验之谈或者技巧,帮助学生快速解决棘手和常见的问题;

● 示之以范,即亲身示范,让学生跟着做,或者让学生临摹、临习大师的作品;

● 理念传输,即告诉学生自己对学习的追求和哲学,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学习。

接下来我们就来逐条谈谈这些实践的目的,以及它们具体包括哪些东西。3.2.1 制订计划

一般说来,计划包括三个元素:起点,路线图和目标。老师制订的计划对于不知所措的初学者来说很重要。起点是一个入门的方法,让初学者度过“牛吃南瓜下不了口”的时期;路线图则让初学者知道大概的步骤是什么;而目标则像是老师给初学者的一个承诺,你要是这样学,经过多少多少时间和历练,就能达到如此这般的效果。

不合理的学校制度

说到计划,其实每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就一直处于一个庞大的学习计划里。从大约三岁开始,我们就要进入幼儿园,然后六岁到七岁进入小学,接着是初中、高中、大学。这个计划就是我们的学校制度。

把学生组合在一起教学的教育方式,其实从远古时代就已经有了。古希腊有柏拉图学院,亚里士多德等著名哲学家,都曾在柏拉图学院学习。中国古代有叫作“序”的地方学校,孔子也曾创办私学。各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学校形式,通过长久的发展,形成了我们今天类似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样的学校制度。

不过,现在的学校制度却相当不合理。它人为地把学科区别开来,虽然看似系统,但是其实是把学科抽象化了。学科一旦抽象化,就容易脱离上下文,形成大量的理论知识灌输,但却不重实践。由于学科的意义大部分在于抽象的知识灌输,所以人们很“聪明”地把它给标准化了。学科虽然标准化了,但是学生却是形形色色、全无标准,所以难免有不少学生无法适应。

此外,学科这样的东西,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人为地把知识分门别类,方便记录、查询,从而形成的。分类的方法自然不止一种,只不过我们都习惯了比较常见的分法而已。怎么分倒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果只跟随一种分法,就会导致知识的隔离。

在各式各样的题目中,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学科的抽象和相互隔离所带来的问题。比如说,我们都很熟悉的数学题:有这样一个水池,水池上有进出两个水管,一个水管5小时可以把它放空,一个水管3小时把它装满,两个水管同时打开,需要几小时可以把水池装满?

▲ 抽象和具象

先不说这样的题合不合理,它本身就是非常抽象的。看上去似乎是一个水池装水和放水的问题,实际上它就是一个方程式而已。为了把这个方程式强行“包装”成似乎很贴合现实的样子,而想出了这样一个奇怪的场景。类似的题目还有很多。

我并不反对抽象思维,它有其独特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是,抽象思维有两个问题:第一,在感官最敏锐的孩提时代,单纯灌输这样的抽象思维不利于他们锻炼自己所有的感官,也会扼杀他们的感触力;第二,抽象就意味着所有的东西都是高度理想化的,这样理想化的世界做思维实验自然很好,但是现实却远不可能那么简单。

我们假设水池的事情确实发生了,那么,现实中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这水池可能是一个温泉,不停地在快速蒸发;这水池的两个水管可能相互面对,导致同时开时相互的流量都会受到影响。这些都是现实的问题,可能涉及地理、气象等多个学科,而一旦抽象了,它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只能用理想中的数学方程式来解答。

除此之外,抽象还会导致上下文的缺失,使教育脱离实际使用场景,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

比如说,当学校还在教写信怎么结尾,怎么写“此致敬礼”的时候,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这些东西早已经充斥我们的生活。再比如说,英语教育常常教的问候方式,会让母语是英语的人很奇怪,因为他们早就已经不那样打招呼了。学校的“象牙塔”式机制让它和社会之间总会有一段距离,它不断地在“追赶”社会的脚步,但是却像阿基里斯和龟的悖论一样,老追不上,导致很多东西都已经脱离了社会。

如果说知识的隔绝和抽象还算可以接受,那么教育的标准化就真的是大问题了。为了公平起见,各个国家或者地区都会对学校的教学内容、目标、主题等进行标准化。可是,人本身并不像机器人那么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和偏好。这种标准化的内容虽然可以保证教育系统的高效(每年可以按批接收和输出固定数量的学生),却难以保证教育质量的高效(很多学生难以发挥自身优势)。

在《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一书中,作者戴夫格雷写道:越是预防傻瓜犯错的系统,里面的人就越像傻瓜。我们的学校就是这样一个预防傻瓜犯错的系统,它给知识设定标准,制订流程,达成统一。对不愿思考的傻瓜来说,这是很有用的,因为只需要照单接受就行了。对于想保留自由意志,主动思考,按照自己方式来学习的人来说,则是巨大的打击。

虽然有时候自由人觉得学校教的东西和自己的思考相违背,但也没办法,制度摆在那里,标准答案摆在那里。经过长期的折磨,相信会有不少本来有自由意志和自主思维的人,最后也变成了顺应标准的傻瓜。

说白了,这个庞大的教育系统其实是教育工业化的一种尝试,和农耕工业化并无区别。看过《食品工厂》这部纪录片的朋友也许知道,拜消费主义和快餐文化所赐,美国的农耕已经高度工业化了。肉鸡被挤在黑屋里用饲料迅速催肥;牛关在狭窄的饲养栏里,站在齐小腿深的粪便中;大量种植转基因玉米并用玉米来做糖浆和饲料,导致牛的消化出现了问题……

我们现在的教育系统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学校就像是一个巨大而刻板的工厂,一切都是为了流程的高效。为什么要有语文和数学的区别?为什么每篇文章都有设定好的中心思想?为什么几何问题我不能用尺子直接量?学生不会提这样的问题,因为标准就是如此。

标准化带来的结果就是思考的习惯被压制,导致一旦走出学校,面对标准之外的东西,就不知如何下手,如何开始。很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真正开始工作之后,才发现自己实际动手能力很差,这样的案例,相信每个人周围都有很多。打印机坏了不知道怎么办,去政府办事不知道怎么办,水龙头坏了不知道怎么办——因为这些都没有标准化的流程。

这又进一步导致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而学,变成了为学习而学习,把“成绩好”当作目标。这是何等可笑?就像是把“每顿吃三碗饭”当人生目标一样。教育最开始的时候,就应该点明教育的终极目标,但很多学生要等到成人之后才领会,有些则一辈子都不能领会,实在是现今教育的失败。

现在,学校的最大作用是什么呢?也许有人觉得,标准化的教育结果,用一张文凭或者几个数字来快速确定一个人的“教育水平”,是学校的作用。也许有人觉得,传递理论知识,为日后“加入社会”或者“参加工作”做准备,是学校的作用。

不过,我觉得学校的真正作用并不在此。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人类发展到现在,预期寿命大大延长,如易中天所说,古时候二十几岁就已经自称“老夫”了,而现在二十几岁都还没长大。城市里的生活多姿多彩,食物也充足,父母们忙着工作赚钱,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孩子们则大多在保护之下过着悠哉的生活(所谓“再苦不能苦孩子”)。父母言传身教的时间少了,孩子的基本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何而来?此外,孩子要吃的有吃的,要用的有用的,很多人从小到大没有见过长在地里的庄稼,也没见过各种产品是怎么从原材料一步步生产出来的——总而言之,他们接触实际生产生活的机会少了。

思想不成熟,又没怎么接触过实际生产生活。面对这样涉世不深的小孩,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学校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它把一群被精细食物和各种声色刺激搞得荷尔蒙分泌过盛而思想又不够成熟的年轻人聚集在一处,推迟他们进入社会的时间。

单纯把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自然不可行,年轻人是停不住的,不可能乖乖待在学校。还必须要有一个理由,一个主题思想,以证明十几年的社会隔离是合理的,再画一个饼,而这就是我们的教学大纲。它告诉你,只要你按照我的套路来,我保你能学到如此这般,各种知识和技能,然后通过考试,我会给你一纸证明,证明你达到了某一水准。

有了这样一个饼,还得再加上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班级常常分成优等班和普通班,学生也被划分成了优等生、普通生和差生。不仅如此,班上还有各种各样的课代表和委员。学校整个就像是一个军队,年轻人自然只能服服帖帖。

学校不仅有着军队一样的等级制度,而且给人的感觉越来越像是宗教,不容人质疑。一旦有人质疑其合理性,可能马上就会有各种恐吓。比如说,不上学以后就没有好的未来,成绩不好以后前途就不好之类。

等级和宗教,二者并用,成功地把年轻人绑在了学校里,但同时也绑住了他们本应自由的思想。

你也可以制订计划

在学校里面,计划是教学大纲,是标准化的课程,是在象牙塔里面设计好的。学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跟随它的脚步。也许有的学生会学得快一点,跳一级;有的学得慢一点,留一级,但是路线是相同的。

这种把学习标准化,并以某一种方法和目标为最佳的做法,不仅体现在学校里,也体现在了学校之外。很多时候,校外的老师(比如兴趣班)在教学的时候,也遵循着同一套方法,为所有学生设定同样的目标和计划,而不考虑每个人的不同特质。

那么,我们能不能为自己制订计划呢?当然可以,而且这样做出来的计划更好。在我看来,制订计划就像是带兵打仗。

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展开决战。曹操屯军白马,和袁军对峙。战争开始,袁绍派军攻击白马。曹操没有直接解围,而是先把袁绍朝白马反方向引开,然后回头偷袭白马,打得袁军落花流水,大将颜良被斩。随后曹操迁移白马的群众,被袁军追上。他并不准备和袁军正面冲突,而是叫骑兵下马,丢掉辎重,引袁军争夺,结果曹操带骑兵冲回,再次击溃了袁军。

这就是官渡之战的前奏。曹操有目标(抵挡住袁绍),但是没有刻板的规划,而是随时都在根据战局的变化、对手的反应、实际的场景而不断调整。战争没有最佳策略,制订学习计划也是如此,不可能用一个策略、一个计划就适应所有的人,适应所有的目标,必须不断改进。

当然,要想制订最佳计划,很重要一条就是要知己知彼。首先要知己,既然没有最佳策略,就必须知道什么策略最适合自己。

要找到适合一个人的计划,需要对这个人有一定的了解,或者多做尝试。谁最了解你?当然是你自己。谁有能力多尝试不同的计划?当然还是你。所以,在制订计划这个事情上,其实没人比你自己更合适。

也许你会问,虽然我最了解我自己,但是老师更了解我要学的东西,既然知己知彼才能取胜,制订计划不是也需要了解学习的对象吗?

确实,完全不了解一个事情的时候,就很难做学习计划。这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目标。这和打仗一样,战略目的可以很明确,具体战术却可能要到交战之前才知道,而且在交战过程中还会不断变化。

如果你是自主学习,其实很自然就会有目标,有目标就能形成计划。比如学习画画,你的目标也许就是一幅画,你想能达到那个水平。比如学习钢琴,你的目标也许就是一首曲子,你希望能弹会。再比如学习历史,你的目标也许就是了解汉朝的政治制度变化。

不用担心目标过于幼稚或者不够细致。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和调整的过程。目标,步骤,都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演进的。自学和修建大桥不一样——要修一座桥的话,蓝图必须预先全部画好,材料安排准备好,丝毫不差,错一厘米也许就对接不上了。自学更像是在探险,你知道你要找什么,手上也有一些资料,但你对目标地点并不熟悉,所以必须一面探索,一面不断修改自己手上的资料,以确保其符合真实的情况。

有了目标之后,就可以开始制订简单的计划了。我们会在下一章详细谈谈制订计划的方法。3.2.2 进度监测

优秀的老师会通过持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帮助学生监测学习进度。监测学习进度不仅对老师做安排和规划有用,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对进度的把握是进入超高效的心流状态的重要条件。

超高效的心流状态

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创造性地提出了“心流”(flow)的理念。心流指的是人们全情投入一件事情,注意力极度集中,并产生持续愉悦感的心理状态。处在心流状态中的人往往感觉自己全身心都“沉浸”在了活动之中,很容易就会忘记周遭的环境,忘记时间的流逝,整体的思维、学习和领悟能力大增,呈现出极高的效率。

在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一书中,作者Owen Schaffer提出,要进入心流状态,人就必须满足以下七个条件:

1.知道要做什么事

2.知道怎么来做

3.知道自己的进度

4.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5.认为事情的挑战很大

6.相信自己的能力足够

7.不被干扰的自由

对于自学者来说,第一条是目标,第二条是方法,第三条是监控进度,第四条是制订和跟随计划,五、六条是自己的心理,第七条则是学习的环境。目标和计划我们上一节已经讲了,方法等我们随后会详细讨论。在这一节里,我们主要讲述监控进度。

绘画无疑是较容易进入心流状态的,因为你的每一次落笔,都能直接体现在纸上,而且画到什么程度也很直观。不过,只要足够熟练,挑战足够大,在做其他活动时也可以进入心流状态。这里头的关键点就是一定要能看到进度和整个的进展情况,闷头苦练的话很难达到效果。

接下来,我就跟大家分享几个我经历过的印象非常深刻的心流体验。

在我很小的时候,流行一种一次性纹身。就是塑料纸上有颜料,盖在手臂上,印一下,撕掉保护纸,然后用海绵压十分钟,就会在身上印下图案,不刻意清洗的话,可以保持很久。由于买的经常是小学和初中的学生,所以上面会有很多卡通图案。

我当时买了一个马里奥的图案,印在左手臂上。有一天,家里在看电视,灯也没开,十分昏暗,只有电视的光线。我趴在电视面前的地方,拿着本子画画。就照着手臂上的马里奥画。在那样昏暗的灯光下,我也不知道画了多久,因为完全沉浸在画画的过程中了。后来,画出来的马里奥和手臂上的十分相像,我感觉也很愉快。这件事情给我印象很深,以至于过了快差不多20年了,我仍然记得。

还有一次,是小学三四年级,在上美术课的时候,老师让临摹课本上的画。那时候的美术老师很年轻,又是女生,控制不了局面,班上调皮的孩子甚至把她掀倒在地,所以她说完要做什么之后也就无奈地看着全班都在吵嚷打闹。那时候,我也进入了一次心流状态。不知道为什么,在那样嘈杂的环境中,我就一个人照着课本上的一幅天牛国画画了起来。

画完之后,我走过吵闹的人群,来到讲台,把画的东西交给已经气到不行的美术老师。我本来很高兴,以为要得到表扬。结果老师拿到画之后,马上扔到了地上,说:“我说的是临摹,没叫你蒙着画!”可我并没有蒙着画,我试着解释,但她也不听。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我开始憎恨这个教育制度并最后和它决裂的前兆。不过,总归心流状态让我可以画出以假乱真的画,这也说明这种状态是非常高效的。

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一次心流状态发生在我大学最后一年最后一项考试上。那一科的名字叫作电子商务。那时候的情况极度凶险,由于种种原因,我第一次作业没有提交成功,没有得分,只有第二次作业的得分。期末考试,100分的试卷我必须拿到93分以上,才能达成及格的标准,这一科必须及格才能毕业。这有多困难呢?期末考试的试卷是由50道选择题和3道论述题组成的,也就是说,选择题必须全对,论述题必须超常发挥,才有可能达到93分的标准。困难可想而知。

试卷上的50道选择题是从1000道题的题库中抽取,答案全部在教科书上。题库放在学校系统中,可以自己去做,但每次只会随机抽取50道题给你做。为了准备这次考试,我没日没夜地做题,把所有的答案都在教科书上勾下来,直到我觉得1000道题基本上都被做过一次了,才开始详细看论述题可能的点。

正式开始的那天,我怀着忐忑的心进入考场。考试开始,我马上迅速解决选择题,速度之快,我估计很多人会觉得我根本不知道答案在乱答。很快,我就进入了心流状态——感觉周边全部变黑了,时间变成了达利的画里面那种扭曲的时钟,在空中飘来飘去,仿佛有一个射光灯照着我的桌子,然后一杆巨大的铅笔在黑暗中不断书写。当我写完答案,从这个状态中出来的时候,突然才发现周围怎么那么安静。仔细一看,才发现只剩下两三个人了,其他人都走了。我赶紧检查,然后才发现原来已经过了两个多小时,考试快结束了。

出来的时候,我确认了唯一一道有点疑惑的选择题,确认没错。整个人的那种愉悦感是无法言喻的。更重要的是,最后结果出来,我计算了一下,至少是达到了96分。在我看来,这完全是心流状态的帮助。

你也可以监测进度

分析一下的话,绘画自然不用说,可以直接看到进度,考试也是一样,做一道题就是一道题。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是你很熟悉的事情,但是你没有规划,不知道进度如何,就很难进入心流状态。比如说你喜欢写作,也有写作能力(熟悉任务),想写一本小说(确定目标),但是你却没有任何的安排,每天随兴而写,也没有框架,不知道自己写了多少,也不知道自己写的能不能用到小说里,那你就很难进入心流状态。

所以,为了进入心流状态。随时监测自己的进度是关键。每次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比如临摹这幅画,弹会这三个小节,或者看完书的第一章,等等。有了目标,你就能随时把现在的状况和目标进行对比,从而知道自己的进度如何。

好的进度指标应该是量化的。比如说,跑步三圈,游泳400米,弹琴一小时,素描两张,这些都是量化指标。量化的东西最直观,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检测进度。除此之外,由于心流状态要求挑战的等级足够高,但又要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所以,进度检测的另一目的则是确保自己在以适合的速度来学习,保持一定的挑战,但又不至于太难而让人无法集中精神。

除了单次练习的心流状态,你还需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达到一个大的心流状态,让你能更高效而快乐地进行学习。要达到这样的状态,你就应该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可视化,展示出来,让自己能随时看到自己的整体进度和完成情况。3.2.3 持续反馈

小孩很小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开水或者炉子。她不知道“烫”是一个什么概念,所以她就会去摸开水或者炉子。突然一股剧痛传来,她条件反射式地缩回手,发现手上起了一个水泡。就这样,她知道了什么是“烫”,并且会把这个信息储存下来,避免以后再受伤。

这就是通过反馈来学习。不仅人类,很多其他动物也是这样一步步修正自己的行为,充实自己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以此来学习生存的本领。

老师给学生的反馈一般是通过作业来的。学生做一次作业,然后交给老师,老师批改,然后写一些评语。如果做得特别不好,还可能被找去谈话。除了作业之外,考试也有类似的效果。

如果是家庭教师或者兴趣班的老师的话,通常老师和学生会有一对一的教学。这样,老师就可以实时地对学生的进展进行反馈,并指出学生做得不正确的地方。比如说,弹琴的时候坐的姿势,手指的位置,音的长短,等等,这些都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而老师则可以很快地指出这些问题。

这样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它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如何,并针对学得不够好的地方进行有侧重的练习。在这一点上,老师由于是和学生处于同一空间,所以有极大的优势,可以更直观更迅速地进行点评,并和学生互动。此外,如果老师本身对于学习领域有深入了解,对常见问题有一些个人体会,则很容易发现一些不那么显眼的问题。不得不承认,单靠自己很难做到。

不过,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持续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积累经验。

你也可以持续反馈

要做好反馈,有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你得能客观地判断和看待学习的情况。如果你自己抱着非常主观的心情去看待自己的学习状况,就很容易产生心理盲点,无法看到里面的问题。

如果仅仅是自我审视,恐怕很难获得良好的反馈,所以,我们要尽量把学习的情况记录下来,然后客观地来看。比如说,弹钢琴的时候,把弹的过程录音或者录像,然后再回放,这样,你就会发现很多在自己弹的时候感觉不到的小动作或者问题。再比如说,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可以大声阅读文章,把音录下来,然后再回放来听听,很多小的问题就会变得很明显。

这是因为人在主观从事一项事务和客观看待时是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虽然仍然是你自己在做,但是当从旁观者的角度(录音和录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