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大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14:34:40

点击下载

作者:(美)拉尔夫·佩里特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挫折大学

挫折大学试读:

前言

在美国的不同地方,超过100万的听众听过这个叫做“挫折大学”的演讲。这个讲座先后举办过2500余次,听众五花八门,举办场所也不一而足,有会场、夏令营、教师协会、俱乐部集会、大会堂等。

拉尔夫·佩里特之所以能够年复一年地乐此不彼,是因为他的演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的共同经验。“我能得到这个演讲的书稿吗?”听众们持续不断的讨要声促生了本书的最后付梓,书中收录的便是上面所提及的演讲内容。“这里所写下的并不是我的一贯写作方式,如果要我写书的话。”拉尔夫·佩里特说道,“这里所写的是我演说的方式。整个演讲以某种无意识的口语化形式呈现在听众面前。造就演讲的是听众,失去他们,演讲便无从说起。我希望我能够与坐在面前的每一位听众握手;我还想告诉美国演讲委员会,我对他们非常感激,这是因为,为了将美国的听众召集在一起,他们曾经付出过许多艰辛的劳动。因而,我可以这么说,来听演讲的听众不是被吸引来的,而是被召集起来的。”《挫折大学》一版再版。公众对《挫折大学》的认可鼓励书商们将拉尔夫·佩里特的更多演讲结集出版,其中有《大买卖》、《口袋与天堂》等。

序:飞吧,我的小鸟

4+2+乖乖鸟

我一直以为,温馨的生活应该具备下面几个硬件:大小适中的房子、稳定的工作、不菲的收入、漂亮贤惠的妻子、健康达观的老人和可爱听话的孩子。

这一切,我的一位好友似乎都有了。

在这位朋友的所有温馨里,最惹我嫉妒的是那个名叫洋洋的小男孩。洋洋很乖,待人接物非常礼貌,说话的声音很小,看着你时一脸腼腆,尤其是小脸蛋上的红晕,真是让人又爱又怜。

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去看,洋洋都应该是一个幸福的孩子。他有一个对他关怀备至的漂亮妈妈,一个慈爱但要求严格地能干爸爸。这且不说,他还有天天围在身边转悠的爷爷和奶奶,一天不见他就觉得心里发堵的外公和外婆。

在家里,洋洋几乎什么都不用做。他已经十岁了,但不用自己穿衣,不用自己洗脸,不用自己铺床,不用自己洗脚,甚至连刷牙都是有人帮着的。他也没有什么可以牵挂的,上课用的书本早被妈妈按照课程表放在书包里,一大盒铅笔也早就削好,点心与饮料奶奶早备下了,作业也在爷爷的耐心辅导下尽数完成,连课堂上可能遇到的提问爷爷也想到了,还与他就如何回答进行了精心的演练。

然而,洋洋并不感到开心。

我的朋友是工程师,但打心眼里喜欢的是金融业。从洋洋出生的那一天起,他就决心使儿子考进北大的金融专业,希望有朝一日洋洋能成为纵横于上海滩的金融家。朋友的妻子的护士,而在她的少女时代,连做梦都想成为一个舞蹈家。经过认真的比较研究,她认为洋洋的未来应该成为一个钢琴家,因为他的手指既细又长。

爷爷与奶奶却目标一致,认为孙子应该成为画家。只是他们的想法遭到外公的强烈反对,因为外公早已打算将洋洋培养成一个作家。四个老人中只有外婆的想法十分幼稚,因而不敢明讲出来,只在一次没人的时候对洋洋说:“要是你能当上像姚明那样的超级球星,外婆梦里都会笑醒!”

在这个温馨的家庭中,唯独小洋洋不知道自己长大之后究竟应该成为什么家。他甚至不知道自己都在做些什么,只知道每天都要应对数不尽的作业与补课。他没有玩伴,也没有时间玩耍,因为放学之后的每一刻都不属于他。妈妈聘请的钢琴老师每周来三个晚上(各一小时),外加一个周六下午(两个小时)。爷爷和奶奶每天都要看着她完成一幅素描,而外公不但要求他每两天完成一篇作文,还为他列出一长串必读的文学名著。

我很想知道洋洋自己究竟喜欢干什么。彼此成为朋友之后,他终于向我吐露了心底:“叔叔,千万别告诉他们,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就想玩!”书房里的海棠花

看到洋洋的可怜相,我联想到另外一个故事。

我有一个很大的书房,还有一个爱花的嗜好。友人送来一盆海棠,长得枝壮叶茂,还开着一朵又一朵的浅色小花。我视若掌上明珠,一有空闲,就把它端过来放在书桌上,看着它如何伸展叶子,再看着它如何结蕾开花。

我对它关怀备至,呵护有加。我不曾让它渴过,更不曾让它饿过。然而,两个月之后,它却逐渐消瘦起来,叶子开始变黄,花儿也开始脱落。

我心疼极了,简直有点不知所措。我对着它左看右看,始终弄不明白它为什么枯黄。我想,可能是长时间没有见到阳光的缘故吧。是的,肯定是这样!我一直将它放在隔绝阳光的书房里,它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自然也就枯黄了。

于是,在一个晴朗的夏日里,我将它搬到外面的阳台上,让它正对着午后的阳光。

然而,让我始料不及的是,我的关爱加速了它的死亡。一个下午过后,我的这盆曾经茁壮的海棠完全枯萎了。它那可怜兮兮的绝望表情至今仍烙在我脑海中。

我现在知道,害死这盆海棠的罪魁是我。在我的过分溺爱下,它喝下了太多的水分,吃下了太多的肥料。又在我的无知关怀下,遭受了远超出它所能承受范围之内的烈日之曝晒。

我现在知道,孩子需要关爱,就像海棠需要水分、肥料与阳光一样。水分、肥料与阳光不能没有,但绝不能太多。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把握施予的时机,且得弄清我们的海棠究竟需要什么、在何时需要、需要多少?飞吧我的小鸟

回过头来,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乖孩子洋洋。

可爱的洋洋究竟需要什么呢?需要理解,需要我们这样的成人将他作一个真正的儿童看待。他应该有一个属于他的童年,有一片属于他的天地,有一群属于他的伙伴。

但现在的他,就像一只被囚在笼中的乖乖鸟儿,只能在亲人们的百般呵护下过着自己那失落的如金丝雀生活。

亲人们纷纷围在笼子的旁边,指着蓝天对他说:“飞吧,我的小鸟,你是未来的雄鹰,你是家族的骄傲!”

与此同时,他们却将鸟笼的大门关得牢牢的,不让他们的小鹰收到哪怕是一丁点儿的伤害。外面的世界太险恶、太复杂了。他们知道,一旦放飞,他们那年轻的小鹰将会多么困惑与无助啊!万一道遇坎坷,他们的心肝宝贝将何以应之?

话到此处,我愿意再为大家讲一个故事,是我刚刚从新浪网的社会新闻栏里读到的,听来令人匪夷所思。

说是天津有以为姓韩的大学生,毕业后在父亲的陪同下前往一家公司应聘。应聘结束之后,粗心的父亲在大街上竟将儿子弄丢了。

这位已年过二十、在天津土生土长的大学毕业生(如果是鹰,早该搏击长空了)满头大汗地找到民警,说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二十多岁(已非小孩)的大学生(更非智障)在自己从小生活到大的城市里找不到回家的路,你们见过这样的奇事吗?

民警耐心地告诉他如何坐车,还告诉他如何走到他家所在的小区,甚至从口袋里摸出走完这段路所需要的车钱送给他,但这位韩同学仍是一脸懵逼。民警无可奈何,只好打电话请他的父亲前来领人。

真是个荒谬的故事啊!韩某的父亲千恩万谢之后告诉民警,他的宝贝儿子从没有独子出过远门,就连上大学的这几年,也是他这个做父亲的亲自接来送往,因为家里人是在担心他找不到回家的路。

无独有偶。

几乎是在同时,我在网上又读到一则消息,说是一个品学兼优且电脑、书法、英语、舞蹈、声乐洋洋精通的戴姓女孩(十岁,又一个洋洋),被郊区农民养的一头小猪吓出一场怪病,回到家后又是打针又是吃药,还差一点进精神病院。

呜呼哀哉!

我大声疾呼,为了孩子而身心俱疲的亲人们,快快打开你们的大门吧,快快放飞你们的小鹰,让他们飞出鸟笼,飞到院子里,飞到大街上,飞到田野里,飞进蓝天里,飞到他所心向往处吧!

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长出搏击长空的翅翼!飞进《挫折大学》

亲爱的朋友,亲爱的围在小鹰身边打转转的家长们,为了像洋洋那样的孩子们,为了你们的健康与梦想,我隆重地向你们推荐一个地方,一个可供你们的洋洋跌打滚爬的地方,一个能将你们的洋洋培养成真正的苍鹰的地方。

那儿就是“挫折大学”,一所虽不需入学考试但却难以毕业的大学,一所虽不收学费但却代价高昂的大学。

在这所大学里,你们的洋洋可能会遍体鳞伤;他的柔嫩肌肤可能变糙;他那未经风霜的翅膀可能受伤;他的头可能一次又一次地碰在墙壁上;他的心可能会伤一万次,甚至一度破碎;他的面前似乎总有着过不完的沟坎,翻不尽的高山……

然而,亲爱的家长们,我敢与你们打赌:没有你们在身边,你们的洋洋绝不会像你们想象中的那样笨,那样无助,那样无所适从!

我相信,在这所大学里,你们的洋洋将迅速学会如何在跌倒中爬起来,如何抚平自己的创伤,避开不请自来的硬壁,如何自慰受伤的心灵……

他还将学会什么叫自信。他相信:只要跨过脚下的这道坎儿,他就会更加接近自己的目标;只要登上眼前的这座高山,他就会看到更辉煌的未来。

这是一篇充满魔法的天地。

创作这片天地的是一位名叫拉尔夫•佩里特(1870-1930)的美国牧师。在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约有一百万的听众听过他所做出的这个名叫“挫折大学”的系列演讲。在美国的不同地方,他的讲座先后举办过2500余次,他的足迹踏遍了美国的各种会场、教堂、夏令营和俱乐部,他的听众包罗万象,上有80岁的老翁,下有未换牙的儿童。

他之所以能够年复一年地乐此不疲,是因为他的演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的共同经验:通往成功的唯一捷径:挫折。

说到这里,我再也等不下去了。我只想高喊一声:亲爱的家长们,快快放飞你们的小鹰吧!亲爱的小鹰们,快快振翅翱翔,随我飞进《挫折大学》里去吧,因为阅历丰富的拉尔夫•佩里特老先生正候在那儿,导引你们飞向蓝天呢!王月瑞2004年3月5日草于上海康桥

开场白

女士们、先生们:我不希望大家坐在这里看我如何表演,我希望大家能够坐下来倾听。我只是一辆送货的车子。在货车到达你们的家中时,你们感兴趣的一定不是货车的外表,而是货车里所拥有的商品。

你们知道,有时,一辆破车往往送来一些相当不错的商品。因此,在这次演讲中,请大家不要过多地关注这辆货车,不要过分在意它的破烂不堪,也不要过分在意它的吱嘎作响,更不要过分在意商品的包装与捆扎的绳索。

走进车里看看商品吧!真的,我相信商品是好的。我相信,我要背诵给你们的是生活的乘法口诀——这个生活不是我的,也不是你们的,而是每一个人的。我只能拔掉木塞

每一个听众都有自己的温度,各自的温度使他们对同一个演讲的感触各不相同。听众的类型在重要性上丝毫不逊色于演讲的类型,冷漠的听众可使一场精彩的演讲狼狈不堪,热情的听众则能使一场糟糕的演讲精彩纷呈。

我向大家描述一个场景:在我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们家的柴棚里陈放着一大桶高粱糖浆。无论何时,只要妈妈想做姜味面包或甜饼,就要差我到柴棚里,从那个大桶里取一小桶。

在温暖的九月的日子里,我只要拔开木桶上的一个塞子,高粱糖浆就会喷涌而出,流进我的小桶里。

在深秋时节,我拔掉木塞后,随着气候的变冷,高粱糖浆不再喷涌而出,而是缓缓地、极不情愿地流淌出来,我不得不为可怜的一点点儿糖浆耐心地守候很久很久。

在寒冷的冬日里,即使我拔掉木塞,也绝不会有一丁点儿糖浆流淌出来。它们只是凝在那儿,又愣又呆地面对着我。

我知道,这是温度变化的结果。我已为听众们带来一大桶糖浆,它的名字叫《挫折大学》。我所能做的只是拔掉木塞,我无法让糖浆自己喷涌出来。糖浆是否喷涌而出,主要依靠听众们的温度。你们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但要使糖浆自由自在地流出,你们必须提升自己的温度。你带小木桶了吗

糖浆喷涌而出之后,你必须用一个小木桶盛装。同理,人们从演讲中收获多少,完全取决于他们所带的木桶的大小。一条不起眼的溪流可以装满一只巨大的木桶,然而,即使大江大河,小木桶也只能盛装一丁点儿。

如果没有携带任何木桶,你们甚至无法从尼亚加拉大瀑布里带走哪怕是一滴水儿。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常常听到这样的言论,有人说,演讲真是棒极了;有人却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一无所获嘛。讲的都是什么

这么一大堆词汇、句子和图片所表达的不过是生活中几个微不足道的概念:

l  教育是我们从有限成长到无限的过程;

l  这个过程的完成与否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开拓;l  我们永远无法将其完成。

你们是否注意到,没有哪个句子,也没有哪怕100万个句子,能够涵盖生活的意义。

你们是否注意到,没有哪一种叙述可以解释什么叫生活;没有哪一种叙述,也没有哪一个图书馆,可以穷尽生活中的一切;更没有哪一条规则,成功得可以单独地面对生活中的所有难题。

你们只有将它们等闲视之,才能尝试更高的视野。

我们知道,我们的肠胃需要大量的杂物和营养。如果我们只将那些必需的营养成分浓缩后灌输进去,我们的胃口就无法得到满足。

因此,在最低程度上得到诠释的抽象真理总是无法促成精神上的领悟。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奏效的莫过于用图片、讨论拼凑起来的一大堆杂烩。在这儿,既有杂物,又有营养。

如果你们感到第一人称用得过滥,我愿意提醒你们一句,这是一场忏悔,而不是一次演讲。如果不谈忏悔者,我们何以忏悔?

致每一位听众

我喜欢你们,因为我像你们一样。我信任你们,因为我信任我自己。我们都是一家人。不论你们是谁,无论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们身处何地,我信任的永远是你们的内心,而不是你们的外在。

我相信,在每一个大理石般完美的人类躯壳里,都潜藏着一个善良的天使。

我相信,这样的天使必定是在挫折大学里雕刻出来的。

我相信,人性中的所有傲慢、虚荣、自私、自负、伪善和脆弱,都是一些必须进行清除的外在现象。我相信,挫折不会伤害天使,只会使其展现出来。我希望你们正在遭遇挫折。

我并不关注你们辉煌或耻辱的过去,也不关注你们的现在。我关注的是你们的未来。这是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看到你们内心里的天使。  第一章 课本是碰壁躲不过的挫折大学

最伟大的大学是挫折大学,它的课本是碰壁。

每碰一次,我们就会得到一个教训。如果能从碰壁中吸取教训,我们就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再次碰壁。我们不需要碰它,因为我们已经超越它了。我们也绝不会白碰,因为我们已在碰撞中练足了功力,我们已为下一次碰撞做好了准备。

然而,如果我们“天性聪明”,如果我们拥有诸如此类的其他品性,那么,我们就无法从碰壁中吸取教训,我们碰过的墙壁就会再次横在前面,再将我们碰个鼻青脸肿。

我们中只有一少部分能够在碰撞中一直向前,因为我们中的大多数总是“天性聪明”,即使碰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挫折大学并非不收学费。经验是世界上最昂贵的老师。我们中的大多数忙碌一生,直到临终仍然在上幼儿园,仍然处在起步阶段。

自被放进摇篮的这一天起,挫折大学已经将我们录取。

我们再也没有毕业。一旦停止学习,我们就会碰上新的硬壁。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智者,另一种是傻瓜。傻瓜总是认为自己已学有所成。

挫折大学的操场是上帝的整个宇宙。

挫折大学的颜色是青紫相间。

挫折大学的校园里充满着不绝于耳的“哎哟”声。必要碰壁

在13岁时,我所知道的要比现在多。语法课本里有一句话让我非常反感,是一个我未曾谋面的外国佬写的。这个家伙叫莎士比亚,他这样写道:“甜蜜莫过于历经挫折;挫折像一只癞蛤蟆,虽丑陋恶毒,头顶却戴着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我们的生活亦是如此,一旦摆脱世俗的纠缠,我们就会在树木里找到语言,在潺潺的溪流里找到书本,在石头里找到布道,在万物里找到良善。”“在树木里找到语言,”我想,“树木不会说话呀!这家伙真是疯了。他还说,要在潺潺的溪流里找到书本!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将书本放进潺潺的溪流里呢?书会湿的呀!还有,在石头里找到布道!布道的只能是牧师,石头只能用来建造房子。”

我为莎士比亚感到难过,在我十三岁时。

然而今天,我欣慰地看到自己进步了;我欣慰地看到,自己已开始从碰撞中吸取教训;我欣慰地看到,自己正在学会品尝挫折大学的那些苦涩课程里所包含的甜蜜;我欣慰地看到,我正在开始倾听。

我听见每一棵树木都在说话,每一块石头都在布道,每一条潺潺的溪流都在展开一本书卷。

孩子们,你们恐怕对我下面的演讲不感兴趣,因为你们也许“天性聪明”,正在为莎士比亚惋惜。

当初,父母讲述这些时我也不感兴趣。我知道他们是好意,但世界已不是他们年少时的样子,因为它前进了呀;现在二加二等于七,因为生活的节奏已加快了许多。

那些年轻人呀,无论我们如何向他们解释,他们都拒绝接受,因为他们知道得永远比我们知道的多。因此,他们必定会在我们碰过壁的地方再次碰壁,并在碰得头破血流后终于明白,二加二永远等于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没有商量余地的硬道理。

然而,如果能够记住《挫折大学》里所发生的这些事件,哪怕只记住其中的一小部分,那么,在你们碰壁时,它们也会成为疗伤的良药。两所学院

在人生的道路上摸爬滚打时,我们往往发现,碰壁共有两种,一种是我们所需要的,另一种是我们所不需要的。

一种是我们碰壁,另一种是壁碰我们。

换句话说,我们发现,这所挫折大学共有两所学院,一所叫“非必要挫折学院”,另一所叫“必要挫折学院”。

两所学院我们都得上,因为我们无法躲过任何一所。  第二章 非必要挫折学院 ——我们自寻壁碰咖啡壶

我们碰到的所有墙壁几乎都是非必要的。

说到这里,我清楚地记起小时所经历的一次非必要碰壁。当时,我企图使全家人服从我的意志。我坐在一把最高的椅子上,家人围坐在周围。那阵子我已三岁,正准备一展拳脚。

那天,全家人把他们的小心肝、小太阳放在那把最高的宝座上。椅子刚好高出旁边的餐桌,桌上的咖啡壶伸手可及。

我对咖啡壶着迷了。我伸手拿壶,却发现身边坐着一个女人——我的母亲。她是我所知道的最爱管闲事的女人。三年来,我所做过的所有事情她都要插手。

那一天,我非常希望得到那个咖啡壶——真的希望得到。没有人知道我当时的渴望。我对自己说:“这个世界上你最缺乏的只有一件东西,就是这把咖啡壶!”

我正要伸手去拿,那个女人却说:“别碰!”

我越思越想越生气。这个女人有什么权力总是干涉我的事务?这种女人掌权的暴政我已经忍受三年,该让它收场了!

我的确让它收场了。我拿到了那个咖啡壶。我知道我拿到了那把壶。我拿到了它,而且没有人发表意见。

我不仅知道我是何时拿到的,而且知道是从何处拿到的。惟一的结果是,我将足足一加仑的咖啡全部浇在自己身上。我想,绝没有哪个淘气鬼弄翻过那样浓、那样烫的咖啡。

哎哟,我的妈呀!到现在我还能感受到它的滚烫!

此后的几周里,我被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他们在我的身上涂满苹果酱,还有煤油、蛋青、淀粉等那些热心的邻居们所能想象得到的物什,然后将它们一古脑儿涂在这个暂时黯然失色的小心肝、小太阳身上。给任性的孩子上课

你们已经明白了我妈妈的方式。她预先警告我,然后让我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她警告我不要去碰那只咖啡壶,然后,尽管知道我有可能被烫伤,她还是让我去碰。她只是随便地警告一句“别碰”,然后就顾自继续编织她的毛衣,任我为所欲为。

现在的妈妈们为什么不织毛衣呢?

妈妈常对我说“别向坑里跳。”结果往往是,她的话音刚落,我的整个人就在坑里面了,而她呢,往往看也不看一眼。

我不是硬在这里推销这种抚养孩子的办法,但我坚持认为,这是我所知道的教育倔强孩子的最有效方法。邻居和妇女援助协会的成员们经常抱怨我的妈妈,说她如何不近人情地对待自己的宝贝天使,但他们有所不知的是妈妈所养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小东西。

这一点只有妈妈知道。她知道我多么倔强,多么任性。她还知道这种倔劲儿出自爸爸的家族血统。

妈妈知道,跟我争等于在鼓励我。与其这样,还不如发出预警,然后任由我去碰翻那只咖啡壶。这是教育我的最快捷、最有效方法。

于是,我很快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不听妈妈的话,如果粗心大意,壶里烫烫的咖啡就会浇在我的身上。

我终生不会忘记的是,有一次我没有听从妈妈的话,结果被一壶热咖啡什么的烫了个结结实实,直烫得我全身起泡。

不能说这些水泡是妈妈故意整我的,妈妈不是那种爱整人的人。整个事件的善后处理(指敷药与包扎,译者注)当然都是爸爸的事,是他在牧师寓所后面的实验室里完成的。诚实的手掌

经过多次碰撞之后,我们就会领悟非必要挫折学院的授课计划。智慧的声音在召唤我们每一个人:“人类的孩子们啊,做正事,走正道吧。你们会越来越明智,越来越幸福。”

树木的语言、流动小溪中的书本和石头的布道也同时发出回应。

然而,我们永远不愿被胁迫着走上正道,因为我们总是希望做自由自在、不受道德约束的人。

于是,我们总是偏离正道,总是沿着禁止通行的小道一直向下走去,因为这些小道走起来更加轻松愉快,也更有吸引力。任何时候,向下走总是轻松的,我们只需滑下去就行;向上攀登却不同了,我们要花费力气。

这是因为,任何事物,如果是向下,就会自动进行;如果向上,则必须借助外力的推动。

然而,如果沿着错误的道路一直走下去,碰壁的程度只会越来越重,直到我们能够从中汲取到足够的教训。

只有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才能成为幸运者。如果在同一个地方连碰两次鼻子,我们只能自认倒霉,因为这个事实说明我们没有进步。

关键是碰壁之后。此时的我们应该“停下来,看一看,听一听”。

安全第一嘛!

有一次,我付给一个看相的女人两个美元,让她看看我的诚实的手掌。

她说:“这不是你的过错,是你出生时辰的过错。你出生时,头顶正悬着一颗黑煞星。”

天哪,你们不知道这一句话给过我多大的安慰!想想看,这不是我的错——我遭受的所有打击和那只倒霉的咖啡壶都不关我的事!我的不幸是命中注定的,我没有办法改变它们。

我是碰过多少次壁才成熟起来的呀!现在,每碰一次壁,我就能吸取一次教训,找到正确的路线。遇到同样的困难时,我总是说道:“等一等,这个问题我好像在哪儿碰到过。”

于是,我知道此路不通,我选择绕道而行。

然而,对于一个心理欠缺的人来说,那个算命的女人会像糖浆一样让你舒心,让你受用。盲人的好视力

几天前,我遇到了一位盲人,他正在走下火车,走过车厢里的一截廊道。

你们知道盲人是如何走路的吗?他向前走着,走得小心翼翼,称得上谨小慎微。他的一只手在碰到座椅之后马上就抬得高高的,于是,他再也没有碰到其他的座椅。

所有的盲人都是如此。

我低下头来,扪心自问:拉尔夫·佩里特呀,你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像那位盲人一样的好视力呢?他吃一堑就能长一智,你却总是在同一个地方碰壁,总是埋怨自己的时运不济。上行与下滑

我再说一次,任何事物,只要是向下,就会自动滑去;而要向上,则必须借助外力的推动。

向上意味着征服。看看那些教堂、学校、演讲大厅、夏令营、社会改良及一切向上的活动吧,它们从来都不是自觉的,都必须借助外力的推动。

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真正的生活要靠自觉的努力向上攀登,追求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

如果在生活中不努力,如果一味沿着阻力最小的道路走下去,你只会一路向下。

当心碰壁哟!

看看你们的周围,看看那些勇敢、真诚、无私的人们,他们的人数虽然不多,却肩负着集体的重担,引领着众人努力向前。再看看另外一些人,他们要么疏于努力,要么放弃努力,甚至沦为挡道的垃圾。

大多数人不会去领导别人,也从来没有领导过别人。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有思想、肯牺牲的勇士,才能决定整个群体的前进方向。

大多数人甚至根本没有产生过领导别人的意愿,他们只满足于随波逐流,消磨时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们必将接受少数人的领导,被少数人驱使。

人群好比绵羊。牧羊人可以引领他们升入天堂,也可引导他们坠入地狱。过失大王

人生是一部浪子的记录。越过上天设下的篱笆,我们眺望远方那个伟大而又神秘的未知世界。在我们的想象中,我们欣然认为,那个未知的王国就是幸福的所在。

在这条乳白色的通往未知世界的宽阔马路上,正步行着成千上万个浪子。他们正在一个永远没有幸福的地方寻找幸福。他们的日子充斥着失望,他们的眼光正变得愚钝。他们只能以果壳充饥,他们的精神萎靡不振。

他们只想拿到那只滚烫的咖啡壶!

要碰多少次壁才能使人们有所反省呢?每做一次错事,我们就会经历一次非必要碰撞。

每次都是呵!我们的身体也许不会受伤,但我们的内心却伤痕累累。比起躯体的创伤来,心灵的创伤在愈合时不知要困难多少倍啊!

有人会说:“我可以做下错事,但绝不会碰壁,因而对这个问题我没有感觉。”

这可能吗?可怜的过失大王,你的心已给碰撞得毫无知觉,所以才会对这一问题不疼不痒。你已将自己的灵魂撞成一团烂浆,却不知道自己伤得多重!

过失这个怪物没日没夜地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捣乱着。它可以使人们虚度光阴,麻木不仁,从而无暇反省自身;它可以使灯红酒绿的世界转个不停;它还可以使人们对自己正在遭受的挫折视而不见。

真是太可恶了!

因而,走进监狱的人应该感到庆幸,如果他真的犯罪的话。逍遥法外的人才是可怜的,因为他必将遭遇更多的劫难。粘蝇纸

你们见过正在粘蝇纸上遭遇非必要碰撞的苍蝇吗?

小苍蝇约翰第一次进城时,蝇妈妈对他千叮咛,万嘱托:“记住,孩子,千万别靠近粘蝇纸,你可怜的爸爸就是在那儿丧命的”。

小约翰将这一句话背诵了几分钟。然而,看到同伴中所有聪明的小苍蝇一个跟着一个地飞向粘蝇纸,他也相跟着飞了过去。

粘蝇纸上的黏液映照着他的小脸。他定睛一看:“啊!我真美呀!家中没有哪样东西能像这张粘蝇纸一样照出我的所有美来。这儿也真是个滑冰的好地方。对了,我一定要试一试,看我究竟能靠多近而不被粘到。妈妈真蠢,总是啰嗦个没完没了。她当然是好意,可也太老套了。只有我们这些年轻、摩登的苍蝇才是真正的天才。老一代显然过于陈腐了,永远也无法赶上我们。以前在家里,他们对我管得也真是太严了。”

你们看,小苍蝇约翰飞来飞去,尽情享受着他的年轻生命所带来的天才。不一会儿,他的一只脚碰到黏液,点落下来。“哎呀呀,脚上的感觉真好,那么柔软,那么舒服!”他惊叹道。

于是,他放下一只脚,又把它拔出来。真好玩!这说明他不会被粘牢的。他是一只意志坚定的苍蝇,可以随心所欲地在上面玩耍,也可以毫不费力地挣脱出来。

又过一会儿,他试着将两只脚放进黏液里。将它们全拔出来真还花了他不少力气,但他毕竟拔出来了。然后,他试着放进三只脚,再后是更多的脚。

他决定将它们全部拔出来。“果真如此,”小苍蝇约翰叹服地向粘在周围的同伴鞠个躬说,“果真如此!伙伴们,请原谅,我不在这儿陪你们玩了。再见吧!”

但他已无法挣脱。他感到累了,就一屁股坐在粘蝇纸上。粘在这里真好,所有的年轻伙伴都在这儿。他确实喜欢跟他们在一起。他们有着同样的感觉:在粘蝇纸上,他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因为他们都是意志坚强的苍蝇。

他们再一次张开口来,高声唱道:“我们明早就回家。”

小约翰可以回家,但他必须留下一只翅膀或一条腿。他们中的大部分什么都留下了。他们被困在黏液里,永远沉睡在这儿。

非必要挫折学院的学费就这么昂贵!  第三章 必要挫折学院 ——壁自碰来

然而,有时我们并没有主动碰壁,而是壁自碰来。

这样的碰壁是导引我们走向更高层次的路标。

昨天或几年前你碰过壁,伤口或许至今仍未愈合,你有可能认为它永远不会愈合了。你不明白自己为什么碰壁。你们中可能有人现在仍在思考其中的缘由。

你做得没错。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你做得应该是最好的了。然而,还是有壁向你碰来,使你苦不堪言。

这样的壁将你的心都碰碎了,可以说,你伤心欲绝,五内俱焚。你的家庭可能阴云笼罩,你的计划可能毁于一旦,你可能觉得自己一无所有,这个世界似乎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

我跟你一样。对于我来说,这样的伤心已经不计其数,我已经习惯它们了。

我经历的痛苦比谁都多。我觉得任何人的痛苦都要比其他人的多。

但我发现,我们在死过几次之后,生活就会朝美好的方向转化。每一次死亡意味着每一次新生。

如果我们还不知道碰壁是必要挫折学院的主要课程,那么,大家现在必须清楚这一点。只有这些课程才能引导我们走向更高的层次。

换句话说,我们是原材料。原材料是什么?原材料是必须碰过许多个非碰不可的硬壁之后才会更有用、更具价值的材料。

我们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食物、所住的房子都是历经碰撞之后才变得更加有用的。

人性也是如此,也需要历经碰撞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想认识这本书的每一个读者,但我更想认识那些对碰壁了如指掌的人。他们曾经直面生活的巨大考验,曾经受到苦难的洗礼。

我知道,他们的生命是大火之中炼出的真金。钢琴的故事

看见台上那架钢琴了吗?

晚上好,钢琴先生。很高兴见到你。只要精心对待,你总是那么闪亮,那么美丽,那么贵重,那么富有音乐。

你知道你是怎样来到这个舞台上的吗,钢琴先生?你可是经历过无数次的磕磕碰碰才来到这里的。我在这里不是指责看管人,而是说,你是经历过许多次必要的碰撞之后才成为一架钢琴的。

我可以看到你的过去。刚开始你还很稚嫩,不过是一棵树苗,一棵小小的、绿色的树苗。你曾经是绿色的呀!只有绿色的东西才能生长,你们懂吗,孩子们?我希望你们现在也是绿色的。

你矗立在森林之中,成长为一棵完美得不能再完美的绿色大树。你迎风斗雨,你历经碰撞,你梳理枝叶,你潜心苦修,你终于成长为一棵你所能成就的最好的树木。

于是,你遭到了砍伐,因为你实在优秀极了!一天,树林里走来一个带着斧头的人,他正在寻找一棵最优秀的树木。

他选中的是你。他扬起斧头,一下接一下地砍下来!砍得多疼啊!多么不公啊!可他还是一直砍下去。整个手术惨不忍睹。

你终于垮下来。你倒在地上,鲜血流淌。

真是个悲伤的故事。他们将伤痕累累、鲜血流淌的你拉进锯木厂。在那里,他们继续砍你,撕裂你。他们将你截成几段,日复一日地在你的身上千锤百凿。

他们没有去砍伐那些矮小、弯曲、懒散、遭到烟熏的树木,因为他们不值得一砍。

然而那些打击呀,钢琴先生!这就是你为什么能够来到这个舞台上的原因。你历经碰撞才来到这里。所有的美丽、和谐、价值都是朝你碰来的厚壁啊!红泥的磨难

一天,我走在明尼苏达州杜鲁司城北大约100英里外米萨伯镇的小路上,看到地上有一个洞穴,一个非常巨大的洞穴,约半英里那么长。许多蒸汽式挖土机正在从洞里将我认为是红泥的东西挖掘出来。“你好,先生,他们为什么将红泥从那个洞里挖出来呢?”我问一个当地人。“不是红泥,是铁砂,这里是世界上最好的铁矿。”“铁砂有什么用呢?”“在这儿它一无用处,因而人们要把它运走。”

哪里都有这样的红泥。然而,只有将它换个地方,只有将它送入挫折大学里进行教育,它才能发挥作用。

此后不久,在宾西法尼亚州的匹兹堡附近,我看到了这样的红泥。它跨过大湖区,沿着铁轨被运送至一个叫鼓风炉的地方,这是红泥必须去上的必要挫折学院的学术名称。

我看见红泥“考入”一个巨大的碾磨机的供料漏斗,里面混有石灰、木炭和其他课本。然后,他们将它密封起来,开始上课。

他们烘烤它。被烘烤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直到烤熟了,他们才停下来。你们注意到了吗,人们总是把东西烤熟之后才肯停下来。如果我们仍在接受烘烤,就可能是我们还没有被烤熟!

然后,他们将“学院”底部的插销拔掉,举行晋级仪式。红泥喷涌而出,流进沙子里。现在,它已不再是红泥,因为它已经被烘烤过了。此时,它已成为学院里的一年级新生——生铁。

它远比红泥值钱,因为它经过烘烤了。

部分生铁进入另外一个“系”,一只巨大的冶炼炉。在那里,它再次接受烘烤,结业后变成二年级学生——钢。

钢可比生铁值钱多了。

部分二年级学生继续升级,再次遭到烘烤,并被轧成薄片,成为三年级学生。之后,其中的一部分再次升级。每升一级,就要遭受更多的锻打、烘烤和磨难。

我好像听见红泥在哭喊:“噢,他们为什么要带我离开地上的那个洞穴,我幸福的家乡?他们为什么要打我,为什么要伤我的心?我一直是安分守己的呀。噢,他们为什么还要烘烤我?噢,这一切真让我无法接受!”

然而,他们却给它颁发一张文凭,一张可以说明它的烘烤程度的价值标记。然后,他们给它贴上“美国制造”的标签,带着它骄傲地周游世界。他们把它挂在展示橱窗里,放在玻璃柜里。

许多人过来欣赏它,称赞它:“真是好东西呀!”他们掏出大价钱购买它。被烘烤的次数越多,他们的出价也越高。

如果一吨红泥给做成手表上的发条或剃须刀片,其价格高达上万美元!

朋友们,你们和我都是原材料,都是绿树与红泥。要想成为有用之材,就得接受必要的碰撞。

每一次碰撞都意味着我们的价值的提升。每一次碰撞都在向我们展示一条通往更广阔天地的通道。化学家说,钻石和炭块来自同样的材料。所不同的是,钻石读过必要挫折学院,他的炭块妹妹却没有经受过任何磨炼。

任何一颗钻石都要在磨难的坩锅里结晶,任何一块真金都要在烈火中得到提炼。跛子姑娘与她的母亲

一天晚上,我正在伊利诺斯州的一个夏令营里演讲,一位坐着轮椅的残疾姑娘被推进帐篷,一直被推到讲台跟前。

我讲的主题是挫折大学。不一会儿,这位残疾姑娘的脸上开始放出光芒,看起来比脚灯还要灿烂。

她知道什么叫挫折!

最后,我走到她的跟前,对她说道:“小姐,谢谢您来到这儿。我的感觉是,我只是高谈阔论,真正的演讲人是您。”

她的脸上洋溢着何等灿烂的微笑呵!“是的,我知道什么叫挫折,”她说,“我一直生活在苦难之中。然而,在这把轮椅上,我学到了我所知道的一切。我学会了什么叫忍耐,什么叫善良,什么叫友爱,什么叫勇敢。”

人们告诉我,这位残疾姑娘是这个小镇上心地最善良、最受人爱戴的人。

然而,她的母亲却毫无理由地插了进来。是她将这位姑娘推进帐篷的。她的个子很高,表情庄重,衣着体面。她住的是这座城市里最好的房屋之一。只要是钱能买到的东西,她的家里应有尽有。

可钱似乎无法买走她脸上的愁容。“演说家先生”,她问,“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我的女儿,很少有人喜欢我?为什么我的女儿非常开心,我却无法开心?我的女儿总是非常开心,可她没有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我应该开心,可这些年来我从未开心过。我为什么总是不开心呢?”

能向她解释什么呢?我忍了又忍,还是说道:“夫人,我不想冒犯您,但我确实认为,您不开心的原因只有一个,您碰的壁不够多。”

我发现,无论何时,只要我不开心、自私或人们没有善待我,我就知道自己又该碰壁了。

那位跛脚姑娘显然超越了她的充满嫉妒的母亲,这是因为,比起残疾的身体来,自私的心理更使我们残疾。病榻上的磨炼

只要看到医院里或疗养院里的一排排病床,我就想祝贺那些躺在病床上的人们。这是因为,他们正在接受人性教育,正在学习人生中的宝贵经验,正在培育诸如耐心、同情心、爱心、信念、勇气之类人生中珍贵无比的精神财富。

比起对数表来,世界更需要人本主义精神。只有那些经历过苦难的人们才能更富同情心,才能成为大众中弥足珍贵的一小部分。比起图书馆和基础学科来说,磨难对我们的作用似乎更加重要。银色光环

生活中没有退步。只要我们肯学,无论什么经验都是我们需要领悟的章节。

我们总是将降临到我们身上的好事看作是真实的,总是拒不接受不期而至的不幸。

然而,荒年往往比丰收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丰收时节,我们用钱包去包装一切;荒年来临时,包装一切的是我们的真心。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非总是等价的。物质生活富裕时,人们会说:“这不是我所建造的巴比伦吗?”

可能就在此时,这座所谓的巴比伦的墙上却会出现某些预示着它的覆灭的神秘字迹,从而使我们狠狠地碰一次硬壁。

想一想吧,可能就在今天,某种不幸正在降临到你的头上。你的家园可能失火;我们并不希望你的家园失火,但可能有一家现在正在燃烧;一场大火可能席卷你的城镇;你的生意可能破产;你有可能倾家荡产;你有可能声败名裂;上帝也有可能夺去你的至爱的生命。

此时,你会明白自己到底有多少真正的朋友。千万当心,你的一些朋友会说:“我真为你感到遗憾,你完了。”

别相信他们的话,因为这是不对的。你的“朋友”或对手就是希望你认为自己已经完了。他们希望你自己可怜自己。

但你没有完!你也永远不会有完的时候!

事实是,你的真正的人生正在揭开全新的篇章。

你愿意学习必要碰撞这一课吗?

不管是碰到大火、龙卷风、交通事故、瘟疫,还是遇到可能的其他任何灾变,同情、勇敢、情谊、友爱之心总会伴随着你。

每一次逆境的阴云背后,总是笼罩着一圈银色的光环。  第四章 晃动木桶 ——我们如何决定自己的命运

在学习过非必要碰撞和必要碰撞的课程之后,我们便可以拥有智慧、理解、幸福、力量、成功和伟大。我们的生活跃上了一个全新的层次,因为我们已接受了教育。

我为你们具体描述一下这幅画面。

一天,火车在一个小站上停下来补水。轨道的一边有一家杂货店,杂货店前摆放着一排盛满苹果的木桶。其中一只木桶里装满了又大又红、个头饱满的苹果。我跑过去,买了满满一袋。

火车开动以后,我向袋里望去,发现又大又红、个头饱满的苹果突然间一只也不见了。

我所能想到的是,又大又红、个头饱满的苹果只是在木桶的顶部摆放一层。杂货店老板不想破坏这一层招揽生意的牌子,只好将手伸到这层苹果的下面。

他肯定是从木桶的底部为我取出苹果的,因为他装进袋里的是一堆要么干瘪、要么被风吹落的苹果,也是我所见过的最糟糕的苹果。

后来,我开始冷静下来。杂货店老板有意这么做吗?杂货店老板总是把大苹果放在上面,把小苹果放在下面吗?

你们这样做吗?听众中有谁是杂货店老板吗?

如果有的话,悲哀的人啊,你可是真正被冤枉了呀。那天在火车上,我终于领悟了这一点。杂货店老板并非有意把大苹果放在上面,把小苹果放在下面。

他没有必要这么做。

这是自然形成的。随着木桶的晃动,大的苹果自然要被顶到上面,小的则沉到下面。木桶的晃动

你们笑什么?不信吗?或许你们一帆风顺,毋须颠簸就能到达目的地。但在俄亥俄州的黑色沼泽里,我们遇到了用木排铺成的道路。

你们见过用木排铺成的道路吗?就是在软泥上铺上一层圆木,马车走在上面,简直像是在谱写一首运动的乐章篇!车轮总是“碰撞高处”。

我拉着一车苹果,通过木排之路来到生产苹果汁的作坊。由于颠簸,苹果被自动分类。大的力图挤向顶部,又小又干瘪的只能在底部挤挤攘攘。

这样的事情我已见识了30多年,现在终于明白过来了。你们注意过自己究竟花费多长时间才能真正明白事物的所以然吗?

其实,早在玩石子的年代我就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大石子总是在我身体的颠簸下上升到口袋的顶部,小石子往往在一片哗啦声中下沉到口袋的底部。

孩子们,明天就试一试吧,千万别学我,要等30年之后才弄明白,大的东西在摇动中会浮上来,小的则自动地沉下去。

如果将质地相当的大小物件儿放进一个盒子或其他什么容器里摇晃,你们就会看到这个现象:最大的物件总是上升到最上面,最小的则下沉到最下面。

你们还可能明白一个道理:无论什么东西,其自身的大小往往决定着它的去向。大一点的爬得高一些,小一点的沉得低一些。

如果将它们混和起来重新摇过,你们就会发现,它们仍然处在过去的位置上,最大的在最上面,最小的在最下面。罐子里的学问(演讲者在讲坛上摆出一个玻璃罐子,里面装着大半罐乳白色的豆子和几只胡桃)

我们就在讲台上做个实验吧。这是一只玻璃罐子,你们完全可以看清楚里面的东西。它们有两种,大小不同。一种是白色的豆子,数量多一些,大一点的东西是胡桃。

我拿出这么一个不起眼的粗糙仪器摆在你们面前,希望大家不必介意。

我想请大家再耐心一些。我发现,我们在倾听时,眼睛往往比耳朵灵敏。我想给你们生动地展示一下,希望你们能够永远记住。我不希望你们这些年轻人像我一样,要在30年之后才能明白这些道理。

如果石头能够布道,罐子里就一定存在着学问。下面就是罐子里的学问,请罐子先生讲给你们吧。

请注意,在我晃动罐子时,体积较小的豆子迅速下沉,体积较大的胡桃则向上浮升。

没有一个豆子问:“我这是在向哪儿走呢?”

也没有一个胡桃问:“我这是在向哪儿走呢?”

它们只是自动地向着该去的地方走去。小的向下,大的朝上。

现在,我把它们混合起来,重新晃动。请注意,它们仍像前面一次一样各就各位。

想象一下,如果这些东西会说话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听见底部的小豆子在喊:“救救我吧!救救我吧!真是倒霉死了,我一直在向下沉去,一直沉到最下面了。我没有机会像那些大块头一样往上走,帮我一把,让我也上去吧。”

我说:“好的,小豆子,我来帮你一把。”

于是,我把它拿到顶端。看!它在顶端了。是我把它提升上来的。

请注意,罐子又在晃动,结果,小豆子又被摇落到底部。我听见他说:“老天呀!我又滑下来了。你再把我提升上去吧,我多么希望待在上面。”

我再一次将它提升上来。

然而,罐子仍在晃动。小豆子再一次被晃到底部,因为它的体积实在太小,根本无法守在上面。

它无法享受高高在上的生活。

后来,我听见小豆子说:“好吧,既然我不能呆在上面,你就让那些大块头也下来吧。大家一律平等嘛。”

我说:“好吧,小豆子先生。听着,你们那些在上面的大个子,请下来吧。你们那些大胡桃全都下来与小豆子平起平坐!”

你看,我把他们全都拿到下面。

罐子又晃动了。结果,大的仍然上去,小的仍在下面。

罐子里的东西只能这样改变它们的位置。人为地将它们提升上来或沉放下去均于事无补,除非我们可以改变它们的大小!

地位的平等要求大小相称。小的变大了自然上去,大的变小了自然下来。生活的晃动

噢,苹果兄弟们,你们并不是孤单的。其实,我们都是生活在木桶中的苹果,都走在通往未来市场的道路上。

这是一条铺着木排的道路,木桶滚动在上面,总是摇啊,摇啊。

木桶里有大苹果、小苹果、青苹果、红苹果、斑点苹果、干瘪苹果和烂苹果!

换句话说,世界上的所有人都生活在人生这个巨大的木桶里。这个木桶随时都在晃动。每个群体都在晃动,每个地方都在晃动。办公室、商场、店铺、学校、讲台和家庭,我们居住或工作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在晃动。

生活总是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

在罐子里,体积大的被摇上来,体积小的则被晃下去;在人生的这个大木桶里,这样的原则同样适用,同样能将每个人物摆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大人物被摆放在社会的上层,小人物被摆放在社会的下层。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被人为地提升到大人物的位置,或幻想将那些大人物摆放在小人物的位置上,难道不觉得自己是在犯傻吗?因为我们正在愚蠢地尝试去颠倒生活的永恒法则。

只要生活这个木桶不断地摇动,我们就只能处在自己的大小所决定的位置上。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准备好接受这一位置,再努力守住它。

对于人们来说,最糟糕的是被人为地捧到某个位置,然后再哗啦一声掉落下来。

我听到许多有关命运的说法。有人似乎认为,命运如同一列火车,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到站,命运之车便会自行开走,远离我们。我们也就坐失命运了。

我们不会失去的。我们的命运不是那列火车,而是那只罐子。

如果我们是小人物,我们的命运就会非常平凡;如果我们是大人物,我们的命运就会非常伟大。

我们无法逃脱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命运

罐子里的物件无法改变自己的大小。然而,谢天谢地,你我都不会成为命运无常无可救药的牺牲品。我们不是机缘的傀儡。不管我们想长大还是不想长大,我们都能牢牢地把握机缘,决定自己的命运。

如果变小,我们就会滑向社会的底层;如果变大,我们就可上升到社会的顶层。如果到达适合自己的位置,我们就会一直守在那里,除非我们的大小能够有所改变。

因而,如果试图改变自己的位置,我们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大小。若要滑落下去,我们只需变小就是,生活会将我们摇晃下去;若要攀登上来,我们就得设法增大自己的体积,然后,生活的木桶就会将我们摇晃上来。

我们中的每一个都在有意无意地做着三件事情:

l  守住自己的位置;

l  向下滑落;

l  向上攀登。

如果希望守住自己的位置,我们就得设法保持自己的大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住自己的地盘。如果缩小,我们就会哗啦一声沉落下去。

没有人能够长久地守在自己哗啦一声下滑的地方。大自然并不喜欢下滑的人。他必定下滑到更小的地方,甚至一直下滑到社会的底层。

若要守住自己的地盘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如果希望自己的大小保持不变,我们就得每天成长一点点,以补充蒸发带来的损耗。

生活中的蒸发与液体中的蒸发没有不同。如果一点也不增长,我们的体积就会因为蒸发而变小,我们就会由于体积的变化而离开自己原来的位置,向下沉落。迫使自己上升

因此,年轻人呀,你们应该牢记,生活的木桶肯定能将你们晃动到适合你们的位置。无论是在店铺、商场、办公室,还是在其他什么地方,如果希望保持自己的地位,你们就得不断地成长。只有这样,你们才能牢牢地守住属于你们自己的地盘。

然而,如果希望得到一个更高的位置,你别无他法,只有使自己的体积变大。只要你的体积增加了,就没有人将你硬挤下去。

千万别要求提升,你需要的是迫使自己提升。如果你不停地增加自己的伟大,充实自己的体积,开发自己的能力,同时拼命地工作,那么,你自然会超越原来的地位,晋升至一个更高的位置。

有一天,如果我有幸或不幸地成为一个老板,我将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摆上一只罐子,里面装进大小不同的物体。

如果哪位员工来到我的办公室里,对我说:“该给我升职了吧?”

我会说:“摇摇这个罐子吧,查理。这是你获得升职的惟一办法。如果你的体积增大了,你大可不必要求升职,因为你自己会升上去的。”好运气与坏运气

这个罐子给我们讲了许多有关运气的道理。

我注意过,运气好的人总是被摇上来,运气不好的人总是被晃下去。也就是说,运气好的人总是在进步,运气不好的人总是在退缩,然后被彻底淘汰出局。

请注意,在我摇晃罐子时,只能发生两件事情:对于质量相同的东西来说,体积小的总是沉下去,体积大的总是浮上来。

这种摇晃,对于小的东西来说总是坏运气,对于大的东西来说,总是好运气。同样的摇晃既可以产生好运气,也可以产生坏运气。

决定运气的不是被摇动者的运动方向,而是被摇动者的体积大小。乡下来的姑娘

所以,无论在哪里,你们都可以看到人生的木桶将人们按体积的大小分类。任何一件与这个原理相关的事情都包含着许多故事,就像下面我所讲的这个故事一样。

故事发生在芝加哥的一所办公室里,里面工作着许多年轻漂亮的姑娘。她们中的几个已在那里工作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了。

这时,从乡下来了一位荷兰籍女孩。她没有工作经验,可以说完全是个新手。这是她的第一次办公经历,因而得到的工作是最低下的。

其他姑娘们开始戏弄她,取笑她,因为她总是表现得又笨又拙,显得非常稚嫩。

你们还记得稚嫩的绿色小树是怎样生长起来的吗?“她真让人受不了!”她们这样评价她。

的确这样,她总是犯下许多过错。然而,如果细心回忆的话,她们就会发现,同样的过错她绝不重犯。每吃一堑,她就增长一智。

她总是忙个不停。每当完成手头的工作之后,她总能找到其他一些可做的事情,继续做下去,从来不理睬集体的规则!

注意,没有一个人要求她这样做。她有一个全世界人都在梦寐以求的特性——主动!

其他女孩子呢,忙完就算忙完了。一旦完成手头的工作,她们就会百无聊赖地守候在那儿——噢,耐心地守候着——等候别人分配给她们下面要做的工作。

3个月之后,其他的姑娘们只好放下架子,不耻下问,回头向这个荷兰小姑娘求教,因为在过去的3个月中,她学到的东西比她们自进这个办公室以来所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她什么都学到了,没有拉下任何东西。于是,她成为这个办公室里最能干的女孩子。

接下来的便是人生的木桶原理。她开始给其他女孩布置任务,因为她已被晋升为这个办公室的主管。

这件事可能使其他的女孩子大受伤害。她们可能会理直气壮地告诉你,这是彻头彻尾的袒护。“太不公平了!应该让杰妮来当主管,她在这儿干了整整4年!”一问三不知的老实人

另一天,在一家造纸厂里,我站在一台生产高级日历彩印纸的机器旁边,就该机器向那里的一个工人讨教。

他回答得很好。然后,我向他询问隔壁房间里的另一台机器。他说:“老板,我不知道,我没有在那里工作过。”

我问他另一个流程的事,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因为我没有在那里工作过。”

我问的最后问题是生产纸浆,他的回答依然是:“我不知道,我从未在那里工作过。”

他一点儿也没有了解这一切的欲望。“你在这里工作多久了?”“大约12年吧。”

走出大楼之后,我指着那个一问三不知的人对工头说:“看见那个站在高级日历纸机旁边的工人了吗?他还是个人吗?”

工头长叹一声。“我不想跟您谈论他。他是这个车间里心地最善良的工人,但我们不得不解雇他,因为我们马上要更新设备了。他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去学习,也不想学习。”

因此,他的地位只能下滑。没有人能够一成不变地守在正在晃动的位置上。

选择只有两个:要么进步,要么下滑。你的尺寸够吗

书籍里记载着许多人生浮沉的故事。你们可能听说过,两兄弟在创业时机会均等,一段时间之后,一个在向上走,一个在向下滑。

当然,我们中的某些人在生活中起点较高。他们甚至一出生就会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名字就被载入蓝皮书里。而我们中的另一些人只能在社会的最底层起步,甚至连受到邀请的机会也没有。看到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我们总是感到沮丧。

我们会说:“噢,我要是有这个机会就好了!我要是起点高一些的话,可能也是个什么人物。可惜的是,我的起点太低了。”

我们能够成为这样的人物的。每一个人都能。

这是因为,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在人生的大木桶里被摇来晃去,磕来碰往。

在那里,没有人问我们:“你是长在哪棵大树的哪一根枝条上的?”

他们只会问:“坐这个位置,你的尺寸够吗?”守住自己的位置

生活总的来说是老一套子。你也好,我也好,我们中的所有人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相同的故事。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重复着几乎相同的事务。

然而,如果让生活就这样千篇一律,我们就会下滑。在生活的道路上,每天都必须闪现一些新鲜的东西。

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全新的东西,发掘全新的乐趣,否则,我们就会闷闷不乐。如果日复一日地用同样的方式做同样的事情,思考同样的问题,我们的眼界就不会脱离先前的惯例,我们就会原地打转,止步不前;我们就会很快地沦落为机器;我们就会渐渐变小;甜蜜和欢乐就会远离我们的生活。

于是,我们就会畏缩,就会向下滑落。

生活的成功、欢乐和光荣存在于学习、成长、前进和向上之中。这是保持我们现有位置的惟一方法。

在这个每天都在进步的年代里,农场主必须学习新的畜牧业知识才能保住其作为一个农场主的地位;商人必须成长为一个拥有更大产业与更高智慧的人,才能保持其在同行中的竞争力;行政部长若要继续留在这个属于他的政坛上,就必须拥有更为广阔的行政眼光;在同一个教室里,老师必须看到有可能出现的新的可能性;甚至家庭主妇在操持家务时,也必须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

只要活着,我们就得不停地成长与学习。不管是谁,如果能够年复一年地呆在原来的地方,而且也非常适合呆在那里,他就不会下滑。

除非那个地方是个坟墓!活人的时代与死人的时代

我看到报刊上登载许多学校的招生广告,上面往往写着“完善学校”或“完善您孩子的地方”。

我战栗了。我知道学校是好意。我耽心的是,学生可能认为他们可以在这里得到完善,而这一点足以让他们完蛋。

只要活着,我们永远不会得到完善。从学校里毕业出来,只是我们走向完善的开端,绝对不是完善的结束。

有人会说:“我无所不知,用不着你来教导。”

我为他惋惜。一般来讲,这个人正在向下滑落。越是伟大、越是富有智慧的人,越想听取别人的教导。

有人会趾高气扬地说:“这份工作是我的,他们离开我绝对玩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