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挑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18:06:40

点击下载

作者:憨氏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绝对挑战

绝对挑战试读:

内容简介

一个贺圆满的人生应包括个人成就,财富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就处处充满了竞争,竞争产生了优胜劣汰。也就是说在竞争中有人会输,有人会赢。那么如何在竞争立于不败之地,使人生更加辉煌更加有意呢?那就必须勇敢的面对挑战。任何一个人都由他自己引导着走向成功,任何一个人都是有一种超越自身的力量,这就是“你自己”。本书语言通俗易懂,从六个方面介绍了人的一生中面临的种种挑战。首先,锻炼坚韧的品格,让你在竞争中越挫越勇,立于不败之地;其次,提高个人的修养是做人做事的基础;再次,掌所握交际的诀窍,让你在人情淡漠的竞争社会扎稳根、立好足;第四,正视成功与失败,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第五,处理好办公室中的人际关系,会使你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最后,挑战生命的极限,释放出尽可能多的生命能量,以成就自己的伟大事业。

第一篇 锻炼坚韧的品格

坚持的力量是最难能可贵的一种品性。“坚韧”是解除一切困难的钥匙,它可以使人们成就一切事情。一个人在做事时,能否不达目的不罢休,是测验一个人品格的一种标准。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得上或是替代“坚韧的品格”。

一、不要浪费生命的能量

失去的金钱可以再挣,但浪费掉的能量和活力却不能复得,不但不能复得,而且还生出种种重大的恶劣影响:它会损害一个人的品格,埋没一个人生命中一切最高贵的素质。

一个人在刚步入社会时,年富力强,精神与肉体都充满了活力。他觉得在他的生命中简直蕴藏着无限的生命能量。他相信可以运用这生命的能量做出神奇而伟大的事业来。他相信,他可以将他的生命能量全部化作光明——事业。

他为自己拥有的青春活力而骄傲,似乎以为他自己的能力与活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就在各种地方不加爱惜地浪费他的生命能量——抽烟喝酒,饮食无度,不良的生活,懒散与奢侈的习惯,不认真工作,这些都不时地摧残、毁损他的生命能量,直至最后他会大吃一惊地自问:“我的能量所产生的电和光在哪里呢?难道我所发出的只是这种昏暗的烛光吗?”

他会很惊讶地发现,虽然自己原来拥有丰富的能量和活力,但所发出的光辉还不足以照亮自己的道路,更不用说照亮世界!以前他为自己的能量而自负,自信能大放光明,照亮世界,现在连他自己的周围都已缺乏光明,因而不免感到颓丧了。他生命的能量本来可以化作种种做大事业的力量之源,但已被他在中途浪费掉了。

一个青年在一夜之间,将他父母辛勤储蓄的数千元轻松地浪费了,这在我们看来,是一件何等可怕的事!然而青年人往往不知自爱地浪费自己原来可以化作事业的宝贵活力,浪费自己宝贵的能量,我们对此将作何感想?金钱的损失,哪能比得上生命能量的损失?千元之数,对于我们一小部分宝贵的生命力来讲,又算得了什么?

失去的金钱可以再挣,但浪费掉的能量和活力却不能复得,不但不能复得,而且还生出种种重大的恶劣影响:它会损害一个人的品格,埋没一个人生命中一切最高贵的素质。

请你每天自己检讨一下,你的能量和活力都用到哪里去了?检查一下你有多大能量与活力,是否都浪费到那些无谓的地方去了。恐怕你常在愤怒、怨恨和郁闷中耗掉了自己不少的活力吧!那足以摧残你的神经,使你失去你和他人间的欢乐,而对你没有丝毫的益处。如果你一度“发脾气”,对神经系统的损伤程度恐怕要超过做一天苦工所受的损害。所以常常发脾气,无异于开放生命的水闸,让你生命的能量和活力大量流去!

如果你是一位雇主,请检讨一下,每天对雇员发脾气、斥责、吹毛求疵,对于自己的事业又有什么益处?当然不会有!这只能丧失你自己的自制、自尊与精力,丧失你的雇员对你的好感与尊敬而已。

有一部分人在无谓的忧虑、烦恼、不安宁上浪费大量的能量和活力。他们在未做某事之前,心中先在反复预计那事,考虑那事,希望做成那事。可是到了真要做那事时,已没有精力了。他们好像是一架救火机,在中途先把动能浪费,最后反而不能喷射出水去扑灭火焰。

凡是那些摧残你的生命能量和活力的事,你都应当予以排除。假使你遭遇一件不幸的事,或做了一件大错事,你当然应该尽力设法挽回与补救。但在你已经尽了全部心力之后,你应当将那事永远抛在脑后。不要让它的死骸仍拖住你的脚!永远不要容忍一切已经死掉,应该埋葬掉的东西再来扰乱你的心境,而在无谓的追悔与悲哀上浪费你的“生命资本”!

凡是足以减低你生命能量与活力的事,你都不应该接近,不应该做。常常这样质问自己:“这件事情能不能增加我的能力,有益于我的事业?而且可以使我更加强有力地去从事我的工作?”

假使你要在世界上做些事业,留下自己生命的足迹,那你要在文化的推进中尽些力量,你必须摒弃一切足以浪费你的生命能量与活力的东西!

二、塑造健康的身心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幸福美满才能长驻身边。一个人心理不健康,纵有山珍海味、金钱权势,内心仍可能痛苦悲凉;心理健康,可使你积极地面对一切,排忧解难,驱除消极的情绪,获得一个美满与幸福的人生。

一个圆满的人生,应该包括个人成就、财富与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迈向成功之路时,你面临的是无数次的选择,愿不愿意过着一种积极的生活,这是你个人的一种选择。一旦你作出了这种选择,成功的机会就变得俯拾皆是。而每一次机会、每一次经验都是一种全新的开始,你都可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与人生体味。面对生活源源不断的挑战,你应该首先让自己取得一种有利的地位,然后镇定自若地调兵遣将,去应对人生的大敌。你就是指挥官,没有人能命令你,甚至以其意志驾驭你,一切主动权皆操之于你的掌中。

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自由开启的“改变之门”,除了自己,没有人能为你打开,只要你愿意敞开心扉,抛却旧的观念,将良好准则化为习惯,成功圆满就尽在你的掌握之中。从现在开始,重新探索自我,由里而外地全面造就一个新的自我吧!

对于健康的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理解也不断发展变化。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健康应该包括肉体、精神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内容。美国出版的一本《保健题解词典》对“健康”的定义是:“一种完整的肉体、心理和社会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伤残。”

然而,专家们认为,健康是多方面的,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精神病学等方面,健康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的制约。各种伤残的相对重要性将不同程度地取决于文化环境以及伤残的个人在那种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对于生存于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来讲,应该改变以往对健康的狭隘理解,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来看待健康问题,并以此作为自己生活的标准,使自己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以充分享受一个美满幸福的人生。在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十分迅速,许多颇有影响的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也提出了自己的标准。如美国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心理健康应包括以下6个标准:

1.力争自我的成长;

2.能客观地看待自己;

3.人生观的统一;

4.有与他人建立亲睦关系的能力;

5.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6.具有同情心,对生命充满爱。

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A.Maslow)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评价;

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能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及控制;

9.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发达的四肢、健壮的肌体,还并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在一个发育良好的肌体内,必须同时具有一种正常而良好的心理,这才是我们获得幸福、取得成功的前提。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受情场失意、官场失位、商场失利等方面的打击;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受幸福时的欢快、胜利时的激动、委屈时的苦闷、挫折时的悲观、选择时的彷徨,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碗酸、甜、苦、辣的汤,你都可能品尝得到。

人生的幸福美满其实是人的一种感觉,一种心情。我们的内心是不同于外部因素的另一种境界。一个人是欢欣鼓舞、兴高采烈,还是孤独苦闷、垂头丧气,这主要由我们的心理、个体的态度来决定。事物本身只是影响我们的态度,并不能直接影响我们的心情。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幸福美满才能长驻身边。一个人心理不健康,纵有山珍海味、金钱权势,内心仍可能痛苦悲凉;心理健康,可使你积极地面对一切,排忧解难,驱除消极的情绪,获得一个美满与幸福的人生。

三、为自己的目标不懈奋斗

正确的人生目标,又是人的精神支柱。当困难挫折来临时,因为有了正确的人生目标,人们才能够激发起奋斗的勇气和巨大的力量,坚忍不拔,越挫越勇,去战胜困难和征服挫折。《山海经》中记载了“夸父逐日”的悲壮传说。夸父为了追赶太阳而长年日夜奔跑。在他就要追上太阳的时候,因口渴而喝干了黄、渭二河之水,却仍感不足,结果经不住干渴炎热的煎熬死在了晒谷。很多人读完这则“荒诞”的故事后觉得十分不解:“是什么驱使夸父用生命去追逐太阳?”其实很简单。只因他心中有一个目标,有一个太阳。为了这个目标,他甘心用毕生精力去奋斗,去追逐。世界万物都在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一个人要是没有目标,就无法成长。你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并不重要,将来想要获得什么、成就什么才最重要。如果你对未来缺乏理想,你就很难做出什么大事来。目标比幻想更贴近现实,因为它似乎易于实现。没有目标,就不可能发生任何事情,也不可能采取任何步骤。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不能到达目的地。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目标对于成功也有绝对的必要。如果没有空气,一个人就无法生存;如果没有目标,没有任何人能成功,所以对你想去的地方先要有个清楚的认识。

一个力求奋进的企业或组织都应有10至15年的长期目标。经理人员时常反问自己:“我们希望公司在10年后是什么样呢?”然后根据这个目标来规划应有的各项努力。新的工厂并不是为了适合今天的需求,而是满足5年、10年以后的需求。各研究部门也是针对10年或10年以后的产品进行研究。

人人都可从企业经营中学到一课,那就是:我们也应该计划10年以后的事。如果你希望10年以后变成怎样,现在就必须变成怎样,这是一种重要的想法。就像没有计划的生意将会变质(如果还能存在的话),没有生活目标的人也会变成另一个人。因为没有了目标,我们根本无法成长。

你想想这种情况吧!你想想那些人终生无目的地漂泊,心怀不满,但是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你是否现在就能说说你想在生活中得到什么?确定你的目标可能是不容易的,它甚至会包含一些痛苦的自我考验。但无论要花费什么样的努力,它都是值得的。

第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你的潜意识开始遵循一条普遍的规律进行工作。这条普遍的规律就是:“一个人能设想和相信什么,他就能用积极的心态去完成什么。”如果你预想出你的目的地,你的潜意识就会受到这种自我暗示的影响。它就会进行工作,帮助你到达那儿。如果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你就会有一种倾向:试图走上正确的轨道,奔向正确的方向。于是你就开始行动了。

现在,你的工作变得有乐趣了;你因受到激励而愿意付出代价;你能够预算好时间和金钱了;你愿意研究、思考和设计你的目标。你对你的目标思考得愈多,你就更加热情,你的愿望就越发变成热烈的愿望。你就会对一些机会变得很敏锐了。这些机会将帮助你实现目标。由于你有了明确的目标,你知道你想要什么,你就很容易察觉到这些机会。

正确的人生目标,又是人的精神支柱。当困难挫折来临时,因为有了正确的人生目标,人们才能够激发起奋斗的勇气和巨大的力量,坚韧不拔,越挫越勇,去战胜困难和征服挫折。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著《春秋》,子长刑而谱《史记》,都是因为他们树立了远大、正确的人生目标。

相反,一个人若没有正确、远大的人生目标,那他便失去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也失去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因而在漫漫人生中无法战胜挫折,克服困难,而碌碌无为。正因如此,古往今来,人们赞美目标,追求目标,期盼理想和目标成为现实,就是因为目标永远是激励人们前进的动力。

远大的目标不是空想,还需要你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让我们以安娜为例来说吧。

安娜是一位家庭主妇,需要侍候丈夫,照顾两个初学走路的孩子,她家务很重。她的目标是“我想在经济上自立”。安娜想自立后给她自己买一辆车,让她的丈夫在假期里玩个痛快,让自己能到高级的时装店里购置衣服。的确对于如何花钱,她已经早有打算,但她却不大清楚如何去挣钱。她一会儿打算在家里开设私人打字服务,一会儿又改变了主意,说要去一家大百货商场做缝纫活。两个主意都是可行的,都可以得到一笔固定的收入。尽管安娜的打字和缝纫技术都不好,她也承认需要重新学习,但她最大的问题在于,在她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她却没有条件使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因为家务、丈夫、孩子占去了她太多的时间,要实现她的目标,她必须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家庭的这种状况。

安娜的妹妹露丝在市政府当秘书。每天晚上,她一边吃着饼干,一边为自己进行时髦的打扮。露丝梦寐以求的是去当一名舞蹈演员,而且她已具备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客观条件:她已经攒下了一笔钱,她的姨妈邀请她去与其住在一起。但糟糕的是露丝的身高只有5.1英尺,体重却有150磅,而舞蹈演员起码的高度为5.7英尺。露丝矮小和肥胖的身材注定了她的失败。你瞧,露丝缺乏必要的素质去实现她的目标。

杰克是一位演员,他是露丝的表哥,他的目标是成为一位电影明星。他是一个长得很帅的小伙子,毕业于一所著名大学的戏剧表演系,并且完全具备当明星的素质,他完全有条件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但这时他却半途而废,没有实现当明星的愿望。的确,他已经做出了需要做的一切事情,他寄出了自己的照片,断断续续地去找过一些导演和代理人,偶尔也与他们见见面,但他多半时间是在一个业余剧团扮演角色,四处演出,而与此同时,又总是盼望着奇迹出现。或许他会成为一个明星,但他的目标是不明确的。

看到这些例子,你不觉得这些目标的提出是多么偶然吗?你不认为这些目标是毫无计划的空想吗?请相信,除非你有计划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否则将会一无所获。有一句德国谚语:“想要喝牛奶的人,不应坐在草原上梦想牛会自然走来”。

你应播下许多目标的种子,一个目标的种子有时会发芽开花,有时却不会有什么结果。你应根据情况灵活地改变自己的选择。如果你不能实现你的目标,不要过于丧气,放弃它,种上另一颗目标的种子,不要急躁,不要期望立见成效。

四、勇于向前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是有固定见解的人,到处有出路,到处都需要他。但那些模仿者,步人后尘者,循规蹈矩者,却不受人欢迎。世界需要一种有创造能力的人,那种能够脱离旧轨道、闯入新境地的人。

谁在夺取了胜利之后又征服了自己,谁就赢得两次征战。“勇于向前”,是罗斯查尔德的座右铭,其实也可以说它是这个世界上遗留过一些痕迹的人的共同格言。史蒂芬森、福尔顿、菲尔特、贝尔、摩尔斯、爱迪生、马可尼,他们都是自己所处时代及所在地方的常规破坏者。正是这些人,开辟了新的领域,并将人类文明推动向前。

无畏的气概,富于创造的精神,是所有勇往直前的伟人的特征,一切古旧与落后的东西,他们从不放在眼里。能够成就伟业的,永远是那些信任自己见解的人;那些敢于想人所不敢想、为人所不敢为的人;那些不怕孤立的人;那些勇敢而有创造力、往前人所未曾往的人。伟大的人物,从来不步人后尘。那些为世界文明开辟新路的人,总是常例的破坏者。习故蹈常,墨守成规,伟人们是从来不干的。

格兰特将军在作战时,不按照军事学书本上的战争先例行事,然而正是他结束了美国南北战争。拿破仑在横扫欧洲时,更是置一切先前的战法于不顾,敢于破坏一切战事的先例。有毅力、有创造精神的人,总是先例的破坏者;只有懦弱、胆小、无用的人,才什么都不敢破坏。在罗斯福总统眼里,白宫的先例,政治的习惯,全都失去了效力。无论在什么位置上——警监、州长、副总统、总统,他都能坚持“做我自己”,坚持行其所是。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那种无畏的力量大半来自于此。

世界上没有一个因模仿他人而成功的人,无论被模仿的人如何成功,多么伟大。因袭他人是很难成功的。成功是创造出来的,它是一种自我表现。一个人一旦远离他“自己”,他就失败了。皮切尔·勃洛克在大名鼎盛时,数百名年轻牧师甚至竞相模仿着他的风度、姿态、语气。但在这些模仿者中间,在他们停止模仿、反求诸己以前,没有人成就过什么。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是有固定见解的人,到处有出路,到处都需要他。但那些模仿者,步人后尘者,循规蹈矩者,却不受人欢迎。世界需要一种有创造能力的人,那种能够脱离旧轨道、闯入新境地的人。能够带着你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的力量,就蕴蓄在你的体内;蕴蓄在你的才干、你的胆识、你的意志、你的恒心、你的创造精神及你的品性中!

成功的人,总是朝着光明前进的,他的心胸是开放的。对于任何一件事,他从不管以前是否有人做过,也不会顾及别人是怎么去做的,他只管做他自己的事。现代人类社会所取得的进步,就是从古到今的创造者们不断摧毁和淘汰不适用的机器、陈腐的观念、愚笨的偏见与迷信,及过时的制度与方法的结果。

今天还在被炫耀的最新机器,在五年之内,恐怕就要被那些勇于革新的厂家运到废铁站去了吧!那些成为先例的奴隶的人,就是那些把困难的事当作不可能的人。“这个我会做,那个不可能”,永远是先例崇拜者的口头禅。

世界上的一切,有哪一件新事物的产生不归功于古往今来那些对先例的破坏者呢?如果将他们从世界历史中摒除,那还有谁愿意去读这部历史呢?我们现代人如今所享受的种种舒适、便利、奢华与幸福,无一不是这些先例破坏者的脑海中的产物。虽然面对困难、反对与笑骂,他们仍然坚持要破坏先例与习惯,为着创造更美好的事物,为着推动整个世界,他们总是永无止境地一往无前!

五、选择精神愉快

一个人要想主宰自己,仅凭一种好奇心理去接触新的思想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必须下决心保持精神愉快,对使你产生惰性的思想提出质疑并彻底加以摒弃。

保持精神愉快,这并不是一件非常难做的事情,难的是如何摒弃过去所接受的“应该”、“必须”等框框。要想主宰自己,你首先要有一种自我意识。尽量不要说“他伤了我的感情”一类的话。你在做每一件事时,都要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对于人的思维来讲,“温故知新”这一原则也是同样适用的,当然,你可能已经习惯于自己原有的思维方法,总是认为你的各种情感是外界因素作用的结果。要知道一点,你原来的思维方式是经过了成千上万个小时才得以形成和巩固的,因而你也需要花费成千上万个小时来掌握并运用新的思维方法——对自己情感负责的思维方式。掌握新的思维方法并不容易,因为你已习惯于一定的思想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消极观点,而摒弃迄今为止所养成的旧的思维习惯,非得花大气力不可。下功夫保持精神愉快是很容易的,但要学会摆脱精神不愉快却并不容易,甚至很难,但难又有什么关系呢?毫无疑问,我们不能因为难就不去掌握和运用这种新的思维方法。

例如,有人告诉你,找牙科大夫看病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这一定很痛苦。因此,在你心里,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件很不愉快的事,你甚至会说:“我恨透了那个牙钻。”然而,这些都是你逐步学会的一些反应。只要你想使让牙医看牙成为一种令人愉快的趣事,整个过程便成为趣味盎然的经历。如果你愿意,每当听到牙钻转动的声音,你可以想象这种声音是一种美好的、能引起快感的信息,从而促使自己去想象生活中令人兴奋的时刻。你可以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所谓的痛苦,并努力体验一种崭新的愉快情感。如果一个人能够主宰并调节自己在看牙过程中的感受,而不是消极忍受痛苦,那将是多么有趣而令人兴奋啊!

一个人要想主宰自己,仅凭一种好奇心理去接触新的思想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必须下决心保持精神愉快,对使你产生惰性的思想提出质疑并彻底加以摒弃。

也许你一再坚持认为:我也不愿意让自己精神不快,但是……那你不妨设想这样一种情况:每当你精神不愉快时,就要受到某种令人厌烦甚至是可怕或者难以忍受的处罚——单独关在一间屋子里达数月之久;在拥挤不堪的电梯里站上三天三夜;没有吃的,或被迫吃一些你极不喜欢的饭菜;受到折磨——这些都不是你对自己的精神折磨,而是别人对你的肉体折磨。试着想一想,假如不摆脱上述不愉快心情,你就要忍受这些惩罚,那么,你能否让自己保持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也许在很短的时间内,你就得学会支配自己。所以,问题并不在于你能否控制自己的情感,而在于你是否愿意这样做。你要受到何种折磨之后才会做出这一选择呢?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宁愿发疯也不愿控制自己的情感,还有些人则干脆放弃努力苟且偷安,因为在他们看来,别人施舍的怜悯要比自己精神愉快更有价值。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你是否在生活的任何时刻都能选择精神愉快,或至少不选择不愉快。这个观点或许令人难以置信,但在你对此做出否定之前,首先应该认真加以考虑,因为摒弃这一观点就等于背弃自己。如果你否认这一观点,那就说明你认为主宰你的不是你自己,而是其他什么人,尽管如此,选择精神愉快可能要比处理令人烦恼的日常琐事还要容易一些。

你可以选择精神愉快,摒弃精神不愉快。同样道理,在日常生活中,你也可以选择自我充实行为,摒弃自我挫败行为。如果开汽车,你会遇到交通堵塞。在这种情况下,你会生气吗?你会咒骂其他司机、迁怒于他人他物吗?你如何为自己这种行为辩解?说你一碰到交通堵塞便感到焦躁不安、完全无法控制自己吗?如果是这样,那就说明你已经对自己在交通堵塞时的行为产生了固定的看法。不过,假如你决定思考一下别的事情呢?假如你以积极的方式利用自己的大脑呢?虽然这并非轻而易举之事,但你可以学着改变思考方式,逐步适应各种新的行为,譬如吹口哨、哼哼歌、打开录音机口述几封信,你甚至可以推迟三十秒钟再发脾气。这样,你并没有学会喜欢交通堵塞,但你已开始逐步进行新的思考。你已经决定摆脱不自在的感觉,选择用健康的新情感和新习惯逐步取代昔日的自我挫败的情感。

显而易见,做任何事情时,你都可以尽力获得乐趣或启发。无聊的宴会和事务性会议都是你培养新情感的好场所。当你感到厌烦时,你可以积极地利用大脑,或者用几句关键的话扭转整个谈话的主题,或者思考你那部小说的第一章,或者制定出避免今后再面临同样厌烦情况的计划。积极地使用大脑意味着:对你感到最为头痛的人和事做出估价,然后通过新的精神努力使其为你服务。比如在宾馆里,你如果常常因为服务质量差而恼怒,那么首先你不妨考虑一下:为什么仅仅因为某人或某事不合你的意就大为恼怒?而为你生活中如此微不足道的一个人而恼怒,实在太不值得。然后,你可以设想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离开这家宾馆,或者采取其他办法,但绝对不要自寻烦恼。利用你的大脑,你最终一定会养成随遇而安的好习惯。

六、改变自我意象

理解自我意象心理学就能区别成功与失败、爱与恨、痛苦与欢乐。发现真正的自我,能挽救濒临破裂的婚姻,能重振一蹶不振的事业,能改造“个性失败”的牺牲者。另一方面,发现真正的自我,可以决定你保持自由还是屈就顺从。

许多年来,心理学、精神医学和医学界正在悄悄地进行一场革命。在临床心理学家、实用精神医学家、美容师和所谓“整形外科医生”的成果和发现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有关“自我”的新理论和新概念——自我意象。如今,自我意象的重要性已得到了普遍承认。“自我意象”——一个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观念,或其自我“图像”——是左右人的个性和行为的真正关键,它是人类个性和行为的关键。改变自我意象就能改变自己的个性和行为,“自我意象”还决定一个人成就的界限。它决定你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如果你扩展了自我意象,就能扩展自己的“潜在领域”。发展适当的自我意象能使你富有新的能量和才华,并最终将失败转化为成功。

自我意象心理学不仅因它本身的优点而得到人们的赞同,而且还对过去人们所了解但尚未正确认识的现象作出了解释。例如,现在在个性心理学、精神病医学等领域中,无可辩驳的临床例证表明,人的个性存在着“成功型个性”与“失败型个性”;“快乐倾向型个性”与“不快乐倾向型个性”;“健康倾向型个性”与“疾病倾向型个性”。自我意象对上述事实和生活中发现的其他事实作出了新的解释。它使人们对“积极心态”有了新的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说明了这种力量为什么在某些人身上起作用,而在另一些人身上不起作用。因为只有当“积极心态”与个人的自我意象一致时就会产生作用,如果悖逆自我意象,“积极心态”就完全不起作用——除非自我意象得到改变。

这些发现提供的新方法,使人的个性、健康甚至基本能力和才能发生巨大的变化:往日的失败变为成功,“不及格”的学生几天之内未经辅导就一下子变成“最优秀”的学生,羞怯、畏缩、内向的个性突然变得快乐和开朗。

T.F.詹姆斯曾将许多心理学家与医学博士的研究成果概括如下:

理解自我意象心理学就能区别成功与失败、爱与恨、痛苦与欢乐。发现真正的自我,能挽救濒临破裂的婚姻,能重振一蹶不振的事业,能改造“个性失败”的牺牲者。另一方面,发现真正的自我,可以决定你保持自由还是屈就顺从。

不管我们认识与否,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幅心理蓝图,或者说是一种自我图像。相对于意识的专注程度来讲,它也许是模糊不清,或者是混乱的。事实上,也许它根本无法有意识地进行认识。但它却是存在的,既完整又详细。这一自我意象就是我们经常对自己持有的一种自我观念——“我属于哪种人”,它建立在我们的自我信念之上。但是,绝大部分自我信念都是根据我们过去的经验、我们的成功与失败、我们的屈辱与胜利,以及他人对我们的反应,特别是根据童年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根据这一切,我们在心里造成了一个“自我(一幅自我图像)”。就我们自己来说,一旦某种与自己有关的思想或信念进入这幅肖像,它就变成“真实的”。我们不会去怀疑它的可靠性,只会根据它去活动,就像它的确是真实的一样。

自我意象之所以能成为开启美好生活的一把金钥匙,是因为以下两个重大的发现:

1.人的所有行为、感情、举止,甚至才干,永远与自我意象相一致

简单的说,你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你就会按照那种人行事;而且,即使你做了一切有意识的努力,即使你具有很强的意志力,你也根本不能有别的行为。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失败型的人”,你就会想尽办法去失败,尽管你有良好的愿望、顽强的意志力,甚至机遇也完全对你有利。把自己想象为不公正的牺牲品,认为“注定要受苦”的人,就会不断地寻找各种环境来证实自己的观点。

自我意象是一个前提,一个根据或一个基础,人的全部个性、行为甚至环境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举例来说,一个孩子要把自己看成“不及格型”的学生或者“算术不开窍”的学生,他就总会在自己的成绩单上找到证据;一个自以为没人喜欢的女孩子会发现自己在舞会上总是没人理睬,别人的排斥完全是她自己造成的——她那愁眉苦脸、低三下四的态度,急于取悦于别人的焦虑,或者对周围人的下意识的敌意,都会把她本来能迷住的人拒于千里之外;一个推销员或者商人抱有同样的态度,他也会发现自己的实际经验能够“证明”他的自我意象是正确的。

由于有这种客观的“证据”,很少有人会发现问题出在他的自我意象或者自我评价上。可是我们后面将会看到:一旦说服他们改变自我意象,学生的成绩和推销员的收入就会发生奇迹般的变化,而他人只不过还是原来的自己。

2.自我意象是可以改变的

无数病历说明,一个人不论年纪大小,都来得及改变他的自我意象,并从此开始新的生活。

一个人难以改变他的习惯、个性或生活方式,似乎有这样一个原因:几乎所有试图改变的努力都集中在所谓自我的圆周上而不是圆心上。很多患者认为:“积极心态”我已经尝试过了,但它对我不起作用。但如果进一步追问他们就不难发觉,这些人是在运用或者试图运用“积极心态”,他们首先改变的是自己特定的外在环境、特定的习惯,或性格缺陷,却从来没有想到要改变造成这些状况的自我认识。

已故的普莱斯科特·雷奇是自我意象心理学的先驱之一,他对这个问题做过最早和最有说服力的实验。雷奇认为,个性是“一套思想体系”,思想与思想之间必须一致。同这个体系不一致的思想受到排斥,“不被相信”,也不能引导人的行为;与这个体系一致的思想则被采纳。这套思想的中心——它的基石——就是个人的“自我理想”,即自我意象(自我观念)。雷奇是一个教师,他有机会利用几千个学生来验证他的理论。

雷奇认为:如果某学生学习某一科目有困难,可能是因为(从学生的眼光看)他不适于学习这门学科。然而雷奇相信,如果改变学生的这种自我观念,那么他对这门学科的态度也就相应改变。如果引导学生改变他的自我定义,他的学习能力也会改变,这种理论得到了验证:有一个学生在100个单词中拼错了55个,而且很多课程都不及格,所以丧失了一年的学分;但第二年各科成绩平均91分,成为全校拼写最优秀的学生。另一个男孩因为成绩太差被迫退学,而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后却成为全优生。一个女生俄语考试四次不及格,学校的辅导员与她谈过三次话后,最后以84分的成绩通过了。一位男生被一个考核机构断定为“英语能力欠缺”,却在第二年荣获学校文学奖的提名。

这些学生的问题不在于他们头脑迟钝或缺乏基本能力,而在于他们的自我想象不恰当。他们“确认”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不是说“我考试失败”了,而是认为“我是个失败者”;不是说“我这门不及格”,而是说“我是个不及格的学生”。

此外还有一些别的临床案例,如有的人特别怕见生人,过去很少出门,现在却以公开演讲为生;有一位推销员曾认为自己“不是干推销的材料”而写了辞职信,六个月之后却成为100位推销员中的佼佼者;一位牧师因为“神经紧张”受不了每周一次布道的压力而考虑退休,现在他除了每周布道一次外,平均还有三次“外出约谈”,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紧张”。

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不同结局的例子举不胜举,因为他们都做到了一点:改变自我意象。

七、拥有坚定不移的决心

世上绝没有一个遇事犹豫不决而能成功的人。一个成功者绝不因受到任何阻挠而颓丧,他只知道盯住目标,勇往直前。

如果你仔细地反省过自己,认识了自己的体格、学问、特长、才干和爱好;同时你也已经找到与自己能力和个性相符合的职业,那你就不要再彷徨了,更不要再花心思去找比这“更好”的工作,而应该立即打定主意,倾力于工作之上。除非你即时发觉现在的工作确实是找错了,并且确信如果换别的工作,一定会比现在更好,那就当机立断,立刻更换工作。

你要战胜所有障碍,就得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个人有了决心,谁都会对他赋予完全的信任;有了决心的人到处都会获得别人的帮助,但对于那些做事三心二意、无精打采的人,谁都不愿信任或帮助他,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做事靠不住,随时都有失败的可能。

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没有诚心、没有希望,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坚强的决心,这种人做起事来往往虎头蛇尾,东拼西凑。他们怀疑自己是否能够成功,永远决定不了自己究竟要做哪一件事,有时他们看好了一种工作,以为绝对有成功的把握,但中途又觉得还是另一件事比较妥当顺利。他们有时对目前的地位心满意足,但不久又产生种种不满的情绪。这种人到头来总是以失败告终,对他们所做的事不仅别人不敢担保,而且连他们自己也毫无把握。

假如你不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和本能,那你永远不会有成功的一天。一个下定决心就不再动摇的人,无形之中能给人一种最可靠的保证,他做起事来一定肯于负责,一定有成功的希望。举个例子来说:一位建筑师打好图样之后,若完全依照图样,按部就班地去动工,一所理想的大厦不久就会成为实物;倘若这位建筑师一面建造,一面又把那张图样东改一下,西动一番,试问这所大厦还有成功之日吗?因此,我们做任何事,事先应固定一个尽善尽美的主意,一旦主意确定之后,就千万不能再犹豫了,应该遵照已经定好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去做,达不到目的绝不罢休。

世上绝没有一个遇事犹豫不决而能成功的人。一个成功者绝不因受到任何阻挠而颓丧,他只知道盯住目标,勇往直前。

成功有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坚决,二是忍耐。人们最相信的就是意志坚决的人,当然意志坚决的人有时也许会遇到艰难,碰到困苦、挫折,但他绝不会惨败得一蹶不振。我们常常听到别人问:“他还在干吗?”这就是说:“那个人对自己的前途还没有绝望呢?”只要有坚强的意志,一个庸俗平凡的人也会有成功的一天,否则即使是一个才识卓越的人,也只能遭遇失败的命运。

有一家全球闻名的大保险公司的总经理说,他所遇到的问题中,没有比选择可靠的工作人员更困难的了。他告诉我,每次经过严格的考试后,难得遇到一两位合格的新员工。原来他的考试是要测试应考者是不是一个遇事肯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人。当他口试时,就用各种颓丧的话语来攻击应试者的意志,告诉他们保险事业所充满的种种危机,以此来试探他们。许多人听了他的话之后,就仿佛看见前途是多么暗淡无光,因而打消了自己的念头。只有极少数人在倾听总经理的许多“忠告”后,仍然不为所动,决心已定,同时他的言谈举止,处处谨慎大方,并显示忠诚勇敢的样子,这样的人才是公司所需要的人。坚定、勇毅、忍耐,这是一切应试者应具备的条件,如果失去了这些条件,即使你才识渊博,技能熟练,终也无法成功。

那位总经理还说:“我们所亟需的,是一个意志坚定,准备竭尽全力奋斗进取的人。现在我的员工中,大都很有成就,他们的能力现在都还在一般人之上。但我发现其中最能干的人,多半是天资平凡,并没有受过高深的教育,他们所拥有的只是肯‘全力行事’和‘积极进取’罢了。一个肯于全力行事的人,他获得胜利的希望应该占90%,剩下的10%才是天资聪颖。”

如今求职者最须具备的除了“忠诚”之外,还应加上“勇气”。有勇气的人,做起事来不怕挫折,所以最易获得信任和欢迎。“决心”固然可贵,但它有时难免因力量不足而受阻,唯有“勇气”才可以让我们长驱直入,没有人能够加以阻挡。

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精神,是获得胜利的基础。卡勒先生说:“许多青年的失败,都应归咎于他们没有恒心。”的确如此,大多数青年,虽然有一些才干,也都具备成就事业的能力,但他们缺少恒心、缺少耐力,只能做一些平庸安稳的工作,一旦遭遇一些小的困难、阻力,就立刻退缩下来,裹足不前。

如果你要获得成功,就必须为自己塑造一个好的名声,让四周的人知道:一件事交到你手里,你就一定能出色地完成。

一旦你的坚定、忍耐、机智、灵敏等良好名声传开之后,不论在任何地方,你就不难找到一个适当的职位了。反之,如果你看不起自己,只知道糊里糊涂地依靠别人,迟早会被人踢到一旁的。

世上再也没有比决心更值得夸耀的——只要凭着它,就能把一个人的力量全部发挥出来。

八、拖延和懒散是一种恶习

“现在就去做”可以影响你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它可以帮助你去做该做而不喜欢做的事;在遭遇令人厌烦的职责时,它可以教你不推拖延迟。请你记牢这句话:“现在就去做!”

做事的秘诀是什么?是行动。而督促你去运用这个秘诀的座右铭是:现在就去做。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说:“种下行动就能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他的意思是——习惯造就一个人,你可以选择自己的习惯,在使用自动自发的座右铭时,你可以养成自己希望的任何习惯。只要一息尚存,在说过“现在就去做”以后,就必须身体力行。无论何时必须行动,“现在就去做”的象征从你的潜意识闪到意识里时,你就要马上行动。

1.不要拖延:先做了再说

威尔士先生就因为学到了做事的窍门,而成为一个多产的作家。他绝不让灵感白白溜走,想到一个新意念时,他立刻记下。这种事有时候会在半夜里发生,过那没关系,威尔士会立刻开灯,拿起放在床边的纸笔飞快地记下来,然后继续睡觉。许多人都有拖延的习惯。因为拖拖拉拉耽误了火车,上班迟到,甚至更严重——错过可以改变自己一生、使自己失去更好的良机。

所以,要记住:“现在”就是行动的时候。

行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使他由消极转为积极,使原先可能糟糕透顶的一天变成愉快的一天。汤姆是剑桥大学的学生,有一年暑假他去当导游。因为他总是高高兴兴地做了许多额外的服务,因此几个华盛顿来的游客就邀请他去美国观光。旅行路线包括在前往芝加哥的途中,到华盛顿特区做一天的游览。汤姆抵达华盛顿以后就住进“威乐饭店”,他在那里的账单已经预付过了。他这时真是乐不可支,外套口袋里放着飞往芝加哥的机票,裤袋里则装着护照和钱。后来这个青年突然遇到晴天霹雳,当他准备就寝时,才发现皮夹不翼而飞。他立刻打电话到柜台那里。“我们会尽量想办法。”经理说。第二天早上仍然找不到,汤姆的零用钱连两块钱都不到。自己孤零零一个人在异国,应该怎么办呢?打电报给芝加哥的朋友向他们求援?还是到英国大使馆去报告遗失护照?还是坐在警察局里干等?他突然对自己说:“不行,这些事我一件也不能做。我要好好看看华盛顿。说不定我以后没有机会再来,但是现在仍有宝贵的一天待在这个国都里。好在今天晚上还有机票到芝加哥去,一定有时间解决护照和钱的问题。”“我跟丢掉皮夹子以前的我还是同一个人。那时我很快乐,现在也应该快乐呀。我不能白白浪费时间,现在正是享受的好时候。”于是他立刻动身,徒步参观了白宫和国会山,并且参观了几座大博物馆,还爬到华盛顿纪念馆的顶端。他去不成原先想去的阿灵顿和许多别的地方,但他看过的,他都看得更仔细。他买了花生和糖果,一点一点地吃以免挨饿。等他回到丹麦以后,这趟美国之旅最使他怀念的却是在华盛顿漫步的那一天——如果他没有运用做事的秘诀就会白白溜走那一天。“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他知道在“现在”还没有变成“昨天我本来可以……”之前就把它抓住。这里顺便把他的故事说完吧,就在出事的那一天过了五天之后,华盛顿警方找到他的皮夹和护照,并且送还给他。“现在就去做”可以影响你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它可以帮助你去做该做而不喜欢做的事;在遭遇令人厌烦的职责时,它可以教你不推拖延迟。请你记牢这句话:“现在就去做!”

2.劳动是治疗懒惰的良药

法国著名画家格勒兹指出,劳动——从事各种有益的职业——乃是打开幸福大门的钥匙。无数著名人物的亲身经历早已证明了这一真理。

劳动是一种能力的训练、是一种严格的纪律训练,劳动是人类的老师。即使劳动有时看来并没有产生什么结果,但它能活跃人的思维,增强人们的组织纪律性,人们在劳动中能养成互相合作的习惯。因此,无论怎样说,劳动比什么事情都不干要强得多。由于人们在劳动中增强了技能,养成了合作的习惯,增强了纪律观念,这就为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在日常劳动中,人们能逐渐掌握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劳动会迫使人们去注意节约时间、讲求效率,它迫使人们反复思考,凡事都要有预见,它迫使人们办事要思路清晰、注意条理性,等等。总之,人们只有在劳动中才能锻炼、提高自己。由于平常有了锻炼,一到了关键时刻,自己就能应付自如,平常训练出来的各种能力都能派上用场,由于平常总在习惯性地坚持劳动,空闲时间来了,就可以以更高的热情去享受这份清闲,享受这份快乐。

不论你的工作是什么——是老板或小职员,是工厂经理或小工,是医生或护士,是律师或秘书,是老师或学生,是家庭主妇或女仆——只要你热爱劳动,就一定会在劳动中获得满足。你一定可以办得到。满足是一种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自己所有而且完全接受自己控制的。你可以决心在自己的工作上获得满足,并找到获得满足的方法。

假使你做的是“天生顺手”的事——那种你天生就有这种倾向或喜欢的事,就更容易在工作中获得满足。反之,你就可能遭遇心理上和情绪上的矛盾和挫折。如果你具备积极上进的心态,你就会去寻找出各种方式来制造快乐,就可以化解及克服这种矛盾和挫折。可见,劳动不仅可以治疗懒惰,而且还是快乐之源。

九、控制自己的情感

其实,情感并不仅仅是出现在你身上的情绪,而是你自己对外界事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如果你主宰着自己的情感,就不会做出自我挫败性的反应。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旦自己情绪特别好的时候,不仅神清气爽,而且工作起劲,对人对事充满了光彩与希望,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美好;而有些时候,人又情绪特别低落,不但心情沮丧,而且意志消沉,你身边的世界仿佛布满了灰暗与失望。对一般的人来讲,完全处于这两种极端的欢乐与悲哀的生活体验是很短暂的,平常的情绪状态多处于两者之间,随生活情境的变化而略有起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一旦情绪状态发生,虽然个体能够自我体验,但对其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反应不易为个体所控制,因此对个体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一旦情绪产生,有些人往往一度沉沦于悲哀、痛苦、抑郁、孤独的心境之中而不能自拔。这种认为情绪无法控制,只能听之任之的观点会给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其实,情感并不仅仅是出现在你身上的情绪,而是你自己对外界事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如果你主宰着自己的情感,就不会做出自我挫败性的反应。一旦你学会依照自己的选择控制个人的情感,你就踏上了一条走向“智慧”的路。在这条道路上,绝无导致精神崩溃的歧途,因为你将把情绪视为一种可以选择的因素,而不是生活中的必然因素。这正是人的个性自由的关键所在。

下面,我们可以借助于一个简单的三段论通过逻辑推理,让你摒弃那种认为情感是无法控制的观点,并开始控制自己的思维和情感:(1)逻辑三段论

大前提:史密斯是一个人。

小前提:所有的人脸上都有斑。

结论:史密斯脸上有斑。(2)不合逻辑三段论

大前提:史密斯脸上有斑。

小前提:所有的人脸上都有斑。

结论:史密斯是一个人。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讲,大前提必须与小前提一致。在上面第(2)个三段论中,其结论是错误的,因为史密斯可能是人,也可以是一只金钱豹或者其他脸上有斑的动物。下面让我们看看第(3)个逻辑推理,这一例子将有助于让你彻底摆脱那种认为情感是无法自我控制的观点。(3)逻辑三段论

大前提: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

小前提:我的各种情感都来源于我的思想。

结论: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

在上面这个三段论中,大前提是十分明确的,一个正常的人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所以你有能力对自己头脑所接收的信息进行思考。如果某一信息闪入你的大脑,你仍有能力对其进行思维的取舍,甚至予以排除、不接受这种信息,以控制自己的精神世界。例如,如果有人要求你想象一只绿色的狼,你可以将它想象成红色,也可以将它想成一只小狗,或者干脆随意想象成别的东西。只有你自己才能控制着进入你头脑中的各种想法,只有你才能对大脑的思想库作出选择,并组织成一定的逻辑程序。如果你不相信这一点,那请你试想一下:“如果不是你在控制着自己的思想,那是谁在控制?是你爱人?上级?还是你的妈妈?”假如真的是他们在控制着你的思想,那建议你立即送他们去医院治疗,这样你马上就会好起来。但客观的现实很清楚:是你——而且只有你——控制着自己思维的机器,你的大脑完全属于你自己,你可以完全控制住自己的思想,并完全由你决定是否加以保留、改变、审视或交流。除了你,谁都无法钻进你的大脑,也不能像你那样体验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其次,(3)中的小前提也是无可非议的,无论是从科学原理,还是根据常识判断都可以证实:一个人如果没有思想,那就没有情感。丧失了大脑功能,“感觉”能力也就不复存在了。人的每一种感情是一种思想的生理反应。只有从思维中心得到某一信息之后,人才会出现哭泣、害羞、心跳加速以及其他各种可能的情绪反应。如果思维中心受到损坏或发生故障,你就不会做出任何感情反应。在大脑受到损伤的情况下,人甚至会感觉不到肉体的痛苦——即使将手放在炉子上烤焦了,也不会感到疼痛。因此,你的小前提是千真万确的。任何一种情感都必然产生于思想之后,因而没有思维,就没有情感。

由于大小前提一致而且正确,那最后的结论当然也是必然的。如果你能控制自己的思想,而你的情感又来源于你的思想,那么你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情感,即通过支配那些引发情感的思想来控制情感。你可能认为,是外界事物或其他人使得你精神不愉快。然而,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使你精神不愉快的,正是你自己,因为你对生活中的人或事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看法。因此,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心情舒畅、精神健康的人,你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思维方法。一旦做到这点,你将体验到一种新的情感,你在通往个性自由的道路上就迈出了新的第一步。

为了更为生动地认识上面这个三段论,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分析一下。

约翰是一位年轻的公司职员,而且公司老板认为他做事太笨拙,对他的评价也不是很好。为此,约翰常常感到十分痛苦。如果我们试想一下:要是约翰并不知道自己的老板认为他很笨,他还会因此而不快吗?当然不会,一个人怎么会为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而痛苦呢?由此看来,造成约翰精神不快的原因并不在于上司对他的看法,而在于他自己的感觉。此外,约翰不快的原因还在于,他确信别人的看法比自己的看法更为重要,如果他认为自己并不太笨,而是极力通过自己的表现向老板来证明这一点,他也就不会因此而痛苦了。

这一推理同样适用于对各种事物及其他人的看法:某个人的死亡并不会使你感到悲伤;在得知其去世前,你是不会悲伤的。使你悲伤的原因并不在于其死亡这一事实,而在于你听到死讯后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阴雨天气本身不会使人抑郁,抑郁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绪。如果你由于天气下雨或阴天而抑郁,那是因为你自己对天气的反应使你感到抑郁。当然,这并不是说你应该欺骗自己而非得喜欢阴雨天气,而是说你可以想一想:“我为什么非要感到抑郁呢?”“这样能使我更积极有效地解决问题吗?”

尽管上述逻辑推理证明:人总是在支配着自己的情感。但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传统文化一直表明:一个人对他的情感是无能为力的。虽然我们实际上控制着自己的情感,但我们所学到的大量日常用语却往往否认这一点。

我们每个人应该对自己的情感负责。你的情感是随着自己的思想而产生的,那么,你只要愿意,便可以改变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首先,你应该想一想:精神不快、情绪低落或悲观失望到底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然后,你就可以认真地分析一下导致这些消极情感的各种思想。

十、认清自己的真像

你只有将自己的渴望和梦想形象化、具体化,你只有坚信你能够成功,你才会获得成功。一个人的思想能够决定自身的命运和事情的结局,这是一个普遍的真理。

自我意象心理学的目的并不是要创造一个虚构的自我,一个无所不能、自高自大、以自我为中心、目空一切的自我。这种自我与渺小的自我一样不切实际。我们的目的是发现“真正的自我”,使我们的心理意象更接近“它们所表现的客体”。不过,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我们绝大部分人都低估了自己,很少改变自己,也就贬低了我们自己。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自我优越情绪”存在。自以为有“自我优越情绪”的人,实际上受着自卑感的煎熬——他们的“优越的自我”是一种虚构,一种掩饰,把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和不安对别人和对自己隐瞒起来。

L.D.威瑟尔海德博士说过:

如果我们在心里把自己想象成被恐惧包围、没有斗志的末等角色,我们必须立即抛弃这幅图像,坚定地抬起头来。这是一幅错误的图像,必须加以根除。上帝把我们看成能够完成伟大业绩的儿女,相信我们沉着、自信和开朗。上帝不把我们看作生活中可怜的牺牲品,而是生活的艺术大师。我们不需要怜悯,相反,我们能给别人以帮助。所以,我们越来越少地考虑自己,充满内心的不是关注自我,而是爱和欢乐,是为别人做贡献的欲望……让我们正视真正的自我,它在我们相信它存在的那一刻就真正存在了。我们必须认识改变的可能性,相信处在改变过程中的自我。旧的失败感必须清除,它是错误的,而我们不应该相信错误。

你只有将自己的渴望和梦想形象化、具体化,你只有坚信你能够成功,你才会获得成功。一个人的思想能够决定自身的命运和事情的结局,这是一个普遍的真理。许多成功的人物之所以能够实现他们的梦想,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按照成功目标来思考问题的习惯。他们能够根据特定条件来设计自己的目标,使自己的思维与目标协调一致。

对于目标进行积极、明确的思考,将使你的梦想接近于真实,而消极无为的思维则会使梦想归于破灭。由于自己主观上的恐惧和忧虑大于现实中存在的危险,许多人甚至放弃了实现自己目标的企图。所有积极、有效幻想的敌人就是恐惧。我们害怕失败、害怕嘲笑、害怕贫困,尤其是害怕失去自尊。这些蜷缩在我们头脑中阴暗角落里的怪物,都是我们自己生造出来的非现实的幻影。我们让这些怪物控制自己的命运,使自己认识不到思想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思想能够带来失败和悲哀,但也能带来许多我们向往的美妙事物。

但是不要误解这一观点。虽然在任何成功法则中实现目标的愿望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然而,你对自己的愿望不采取实际行动,梦想仍然不能转化为现实。没有谁能够仅仅依靠思考和幻想就登上成功的阶梯,除非你为了成功而积极工作。你还应该认识到,成功不会突然降临,它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努力工作的结果,你必须一步一步地前进。好莱坞的一句俗话说得好:“是的,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之后,会在一夜间获得成功。”

你的幻想和你对于成功的思维方式会把你引入正确的方向,时机成熟时,你就能制定正确决策并迈出坚实有力的一步,这一点,仍然是千真万确的。如果你对某件事物极为渴望,如果你对它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并竭尽全力去干了,那么你最终会得到它。

思想具有改善各种关系和形势的力量。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你对目标的思维想象(幻想)。记住,思想是你自己的,它是你愿望的仆人,只有你才能驾驭自己的思想。还要记住,只有清醒的头脑才能有效地驾驭自己的思想。

十一、坚毅敏捷的决断力

练习敏捷、坚毅的决断,而至成为一种习惯,到了这一步,你将受益无穷。那时,你不但对你自己自信,而且也能得到他人的信任。

世间最可怜的,就是那些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经常在歧路上彷徨,不知所措的人。这些人自己没有主意,不能抉择,总是依赖别人。他们主意不定,自信不坚,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有些人简直无可救药,他们总是优柔寡断,他们不敢对各种事情下决断,因为他们不知道所下决定的结果究竟是好是坏,是吉是凶。他们担心,要是今天作出一个决定,或许到了明天会发现这个决定是错误的,而至追悔莫及。这些习惯于犹豫的人,对于自己也完全失去了自信。所以他们在面对比较重要的事情时,总不能下决断。有些人本来有高强的本领,人格致善,但是因为有了优柔寡断的恶习,他们的一生也就被糟蹋了。

决断敏捷的人,即使有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不管他有多少次错误,他们在事业上总比那些胆小狐疑不敢冒险者要成功得多。站在河边呆立不动的人,是永远不会渡过河去的!

假如一旦你有寡断的倾向或习惯,就应该立即奋起去扑倒这个恶魔,因为它足以将你生命中的各种机会吞没。一旦问题当前,需要你作出决定,那你应当就在今天决定,不要等待明天。你要经常练习敏捷而坚毅的决断的本领;事无大小,不管是帽子颜色的选择,或衣服式样的决定,你都不应该犹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