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辽宁文化遗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15:00:42

点击下载

作者:豆广利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画说辽宁文化遗产

画说辽宁文化遗产试读:

前言

中国地大物博,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们的先辈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的财富。这些宝贵的古文化遗产历经风霜岁月而保留了下来。

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而被列入文化遗产名录者,都是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能给所在国家、地区和民族带来强烈的自豪感。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每一项遗产均历经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传承演变,是同类遗产中的卓越代表。

辽宁作为多民族地域,在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里经历了数个民族朝代,留下的遗产遍布全省。

这些鼎鼎大名的文化遗产,有的是我们祖先生活的痕迹,比如新乐遗址、小孤山遗址;有的是古代皇家贵族的宫殿和墓穴,如沈阳故宫、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还有一些近现代名人建筑,如张氏帅府、东北大学旧址等。此外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来自于民间,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如长海号子、医巫闾山民间文学、朝阳民间秧歌等,这些也都成为辽宁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

这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部部卷帙浩繁的无字天书,在默默无言中传授给我们很多道理。

本书收录了辽宁省全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遗产现状的介绍之外,还插入了大量色彩丰富的图片,以图带文,以文载图,使此书更具特色。

当然,相对于我国洋洋大观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而言,本书所介绍的,实为冰山一角。不过,古人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编者衷心希望能通过本书,为读者献上这一片立意深远的秋叶!上篇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专指“有形”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截至目前,中国已有43处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30项(文化景观3项)、自然遗产9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辽宁省境内,共有世界文化遗产6项:沈阳故宫、清福陵、清昭陵、清永陵、本溪桓仁五女山山城和九门口长城。沈阳故宫

沈阳老城呈“井”字形分布的大街的中心,坐落着一个著名的建筑群。它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明天启五年,1625),初成于清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1636)。清顺治元年(1644),清朝移都北京后,这里便成为“陪都宫殿”。康熙皇帝到道光皇帝时期,皇帝们曾先后11次东巡祭祖谒陵,驻跸于此,并对其多次扩建。它与北京故宫遥相呼应,却又有着与北京故宫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格局样式。它不仅体现了清朝先祖的气魄胸襟,也是清朝治国安天下的精神所托。这个辉煌的古建筑群便是沈阳故宫,现称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东门

沈阳故宫占地约6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一百多座,房屋五百多间,是中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群。其建筑艺术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以汉族传统建筑风格和布局为主,兼备了蒙、满等民族风格和布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沈阳故宫以崇政殿为核心,从大清门到清宁宫为中轴线。按照建筑布局及建造时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还有乾隆时期扩建的部分建筑宫殿;西路则是为乾隆皇帝东巡和存放《四库全书》而增建的文溯阁、仰熙斋等。整座皇宫楼阁林立,殿宇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东路的主体建筑为大政殿。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筑,俗称八角殿。始建于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是举行清代大典的地方,也是盛京皇宫内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最初称为大衙门,后清崇德元年(1636)定名为笃功殿,到康熙时才改叫大政殿。

大政殿整体为八角重檐攒尖顶木结构。在须弥座的台基上,绕以青石栏杆,殿宇八面全由木隔扇门组成。正门前两明柱有金龙蟠柱,殿顶满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相轮火焰珠顶,宝顶周围有八条铁链各与力士相连。殿内彩绘梵文天花,降龙藻井。殿内设有宝座、屏风及熏炉、香亭、鹤式烛台等。诸如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均在大政殿举行。1644年,皇帝福临便是在此登基继位的。沈阳故宫大政殿

大政殿前两侧有十座亭子,呈八字形依次排列。左侧依次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和正蓝旗亭,右侧依次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和镶蓝旗亭,统称为十王亭,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议政的地方。此建筑充分反映了满族八旗制度的体制等级规格,在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史中是独一无二的。沈阳故宫大政殿和十王亭

努尔哈赤建造的宫殿还比较简单,到皇太极时,宫殿的规模大幅增加。沈阳故宫中路部分为整个建筑群的中心建筑体,它分为前后三个院落。前院有大清门、崇政殿、飞龙阁、翔凤阁等,中院有师善斋、协中斋、凤凰楼等,后院则是以清宁宫为主的后宫建筑群。中院和后院两侧各有一跨院,称东宫、西宫。东宫有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西宫有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崇谟阁。

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俗称“午门”。门前东西各有一座牌坊。东边为文德坊,西边为武功坊,俗称为“东华门”和“西华门”。古时候大臣上朝之时从东华门入朝,先在东西朝房候朝。大清门始建于天聪六年(1632)之前,为盛京皇宫中皇太极续修的早期建筑之一。原称大门、正门,1636年正式命名为大清门。大清门是一座面阔五间的硬山式建筑,房顶满铺琉璃瓦,饰以绿剪边,尤其是大清门山墙的最上端,南北突出的四个墀头,三面皆用五彩琉璃镶嵌而成,纹饰为凸出的海水云龙及象征吉祥的各种动物,做工精巧,栩栩如生。此门巍峨高耸,庄严富丽,与整个宫殿建筑浑成一体,显得十分协调。

进入大清门,便是崇政殿。崇政殿是沈阳故宫的正殿,又称“金銮殿”“正殿”,是皇太极处理政务、接见使臣的场所,清代历朝皇帝东巡祭祖时都在此听朝理政。崇政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建于后金天聪年间。整座大殿全是木结构,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脊饰五彩琉璃龙纹及火焰珠;殿前月台两角,东立日晷,西设嘉量;殿内“彻上明造”绘凤凰楼以彩饰,宝座后有贴金龙扇屏风,旁为贴金蟠龙柱;两侧有熏炉、香亭、烛台一堂;殿柱呈圆形,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崇政殿前的东西两侧分别为飞龙阁和翔凤阁,均是皇帝藏珍纳宝的地方。飞龙阁和翔凤阁后面分别是用于存瓷器的东七间楼和存放书籍墨刻的西七间楼。沈阳故宫大清门

崇政殿再往北便是中院建筑群。中院建筑群以凤凰楼为主体建筑,东为日华楼、施善斋,西为霞绮楼、协中斋。

凤凰楼建于后金天聪年间(1627—1636),是皇室大臣休息和举行宴会的地方。清朝入关之后,这里曾存放玉玺、帝王像及行乐图。凤凰楼建造在四米高的青砖台基上,为三层歇山式建筑,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此楼为盛京最高建筑,故有“盛京八景”之“凤楼晓日”“凤楼观塔”之称。楼上藏有乾隆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两侧的日华楼、施善斋、霞绮楼、协中斋是用于教育皇子的地方。

穿过中院建筑群,便是后院五宫建筑群。五宫以清宁宫为首,两侧有东西配宫。东配宫为关雎宫和衍庆宫,西配宫为麟趾宫和永福宫。沈阳故宫崇政殿内景

清宁宫,又称“正宫”,1625年前后修建,是皇太极登基之前的王府所在地,也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居住的中宫。清宁宫建于3.8米的高台之上,四周为高墙,构成独立的城堡式建筑。宫殿为五间十一檩硬山式建筑,黄琉璃瓦,绿剪边。宫门开在靠东的一侧,东边一间为皇后的寝宫,西边四间为神堂,是萨满教祭祀的地方。正对宫门竖立祭天的“索伦杆”,源自满族民间的传统风格。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前后皆有方形檐柱,柱头饰兽面,檀枋施彩绘等,则是吸收了汉、藏民族建筑艺术。

清宁宫再往后便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房3间、磨房3间、仓房28间、凉亭1座等。28间仓房建于康熙年间,归盛京内务府管辖,用于存放当地皇庄交纳的粮食,以备供给其所属人丁口粮和做牲畜饲料。碾房、磨房是为皇帝及其后宫制作食物之用。

清朝入关后,定都北京,沈阳故宫便失去了作为皇宫的地位,成为陪都行宫,即皇帝东巡祭祖期间居住的行宫。到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又命人在中路修建了东宫、西宫和盛京太庙,并增建了西路建筑群,包括戏台嘉荫堂和用于储藏《四库全书》的文溯阁等。沈阳故宫清宁宫内景

东宫西宫位于中院和后院东西两侧,始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东宫包括颐和殿、介祉宫、阿哥所(已毁)、敬典阁等建筑,是东巡时太后及未成年皇子居住的地方。颐和殿用于皇帝东巡时皇太后接受皇帝及文武大臣朝拜。敬典阁用于存放玉牒。西宫包括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崇谟阁等建筑。迪光殿是皇帝东巡时的临时办公场所。迪光殿为三间,样式与颐和殿相同,皇帝驻跸期间在此处理朝政、批阅奏章。保极宫是皇帝的起居室。样式与东宫介祉宫相同,但其左右有抄手廊与迪光殿后廊相接,使院内显得更为精致典雅。继思斋应为皇帝东巡期间随驾后妃居住的地方。崇谟阁用于存放历代实录、圣训和《满文老档》。

太庙位于大清门东侧,始建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原为道教建筑景佑宫(三官庙),乾隆四十三年将城外的盛京太庙迁于此处,供奉清室先祖肇祖、兴祖、景祖、显祖的神位。

西路建筑群为乾隆四十七年至四十八年(1782—1783)增建。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仰熙斋、轿马场。

文溯阁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是清代收藏《四库全书》的七阁之一。文溯阁为前后出廊式建筑,黑琉璃瓦绿剪边。梁枋间彩绘“白马献书”图案。东侧有一碑亭,内立乾隆亲撰的《御制文溯阁记》(正面)和《宋孝宗论》(背面)。碑文详细记录了建阁的经过和《四库全书》的收藏情况。沈阳故宫迪光殿

文溯阁后面,有抄手殿廊连接着仰熙斋。斋后为九间房,其中有芍药圃、梧桐院等。文溯阁前有一处休闲娱乐的场所,由嘉荫堂、东西廊、戏台、扮戏房等构成。嘉荫堂坐落在其北侧正中,五间硬山卷棚顶前后廊式建筑。嘉荫堂的正前方,即是一座背南向北的戏台。下为高二尺余的台基,台面约30平方米左右,上为青瓦卷棚式顶。走出戏台便是轿马场。

道光朝以后,清廷局面急转直下。列强瓜分,使大清王朝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之中。沈阳故宫亦饱受涂炭,先后多次惨遭强抢。宣统三年,东三省总督锡良据金梁之议,“奏请于盛京大内,文溯阁前隙地建设博物馆”,因辛亥举义,此事不了了之。辛亥革命以后,北洋主政,将盛京库藏之宝运往京师大内。冯玉祥“北京政变”后,盛京皇宫亦由奉天省政府接管。沈阳故宫文溯阁沈阳故宫凤凰楼

1926年,奉天省议会在故宫内设立东三省博物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博物馆被改为奉天故宫博物院。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复成立国立沈阳博物院。1949年改为沈阳故宫陈列所,隶属于东北政府文化部。1954年,国家决定在沈阳故宫设立清代历史艺术性质的博物馆,后改为沈阳故宫博物院。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4A级旅游单位。1986年,沈阳故宫博物馆改名为沈阳故宫博物院。2004年,沈阳故宫作为北京故宫的扩展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沈阳故宫博物院不仅是古代宫殿建筑群,还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宫廷文物。北京、沈阳两座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产。清福陵

福陵又称东陵,坐落在沈阳市东北11公里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寝。福陵与沈阳市的昭陵、新宾县永陵合称“关外三陵”“盛京三陵”。清人绘《福陵图》

福陵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竣工于清顺治八年(1651),经康熙、乾隆两帝增建,形成了目前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总占地面积达19.48万平方米。崇德元年(1636)大清建国,定陵号为“福陵”。1929年,福陵被当时奉天当局辟为东陵公园,1963年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中国的沈阳福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福陵建筑格局因山势形成前低后高之势。南北狭长,从南向北可划分为三部分:大红门外区、神道区、方城和宝城区。陵寝建筑规制完备,礼制设施齐全,主要建筑规模宏伟,陵寝建筑群保存较为完整。

大红门外区有牌坊、石狮、华表和下马碑,均排列东西两侧各一。福陵大门为正红门,门东西两侧墙上镶嵌有蟠龙五彩琉璃壁。进入正红门即入神道区,一条参道垂直北上。参道两侧,排列着石象生,有石狮、石马、石骆驼、石虎等。据说石马是仿当年努尔哈赤乘坐的蒙古马形象雕成。穿过神道过桥便是著名的108磴石阶。顾名思义,共108级台阶,由下而上,由低向高。108象征着天罡36星和地煞72星数之和,表示天地宇宙,象征帝王对社稷的主宰。108磴是福陵的重要标志。福陵大门正红门

登上108磴,是大碑楼,是康熙十八年(1689)增建的碑楼,内立有龟趺座的石碑,碑上刻有康熙皇帝亲撰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碑重达50多吨。大碑楼东西有茶果房、涤器房、省牲亭和斋房等,均为准备祭祀之物用。

大碑楼后面的城堡式建筑为方城。方城区是福陵的主体建筑部分。方城围墙上有四座角楼,每座角楼有两层。北面是大明楼,内有一座石碑。门外石案上设五供。方城正中是隆恩门,方城内正中台基上坐落着隆恩殿。隆恩殿两侧有东西配殿、焚帛楼等建筑。方城最北面是宝城,也称月牙城,正中突起的土堆即是宝顶,其下的地宫埋葬着努尔哈赤和叶赫那拉氏的棺木及骨灰。

福陵建筑群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将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与满族建筑形式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福陵气势宏伟,古朴典雅,清幽肃穆,十分壮观。

福陵的修建以及后来的重建、改建都是在古代堪舆家的指导下进行的,从选址到规划设计,考虑了陵寝建筑与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自然环境与陵寝建筑的完美交融,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福陵大碑楼

在清朝建立的二百多年间,福陵是皇室从事礼制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无论是建筑遗存,还是其所包涵的历史史实,都是研究清朝陵寝制度、丧葬礼仪乃至清初的殉葬制度、祭祀制度、职官体制,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资料,记录着明末、清朝及民国年间的历史。清福陵不仅是中国帝陵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最好见证。福陵隆恩门

明清陵寝地表建筑,基本上与紫禁城建筑是如出一辙的,而紫禁城建筑的前身就是沈阳的故宫和昭陵、福陵。其建筑思想旨在宣传皇权至上,其等级、使用材料均与紫禁城宫殿一样,不同的是陵寝是皇帝死后居住之所,不仅要威严,还要适应陵寝这一特殊要求,因此明楼宝顶成为其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清代陵寝地表建筑十分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红墙、黄瓦、高耸的明楼与蜿蜒的青山、流淌的河水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颜色搭配极其协调的画卷,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相映生辉。高耸的明楼显示了明楼的主体地位,既显示了墓主的身份,也显示了清廷的威严。

明清两代建造了许多规模宏大的宫苑、陵寝,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很出色,在装饰风格的表现上沉雄深远,充分显现了明清全盛时期皇权的声威。到了清代中叶以后,政治上保守腐朽,在建筑和艺术上也表现出一种追求繁琐绮丽的风气,工艺品上堆砌玉石珍宝、金银珐琅,连建筑装修上也镶嵌上珐琅玉石,艺术之高低仿佛与金银财宝的多少成了简单的正比。

关于墓里葬有何人,一直争论不休。人们一直以为,福陵里埋葬的是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但事实上,陵寝中的主人除太祖努尔哈赤、皇后叶赫那拉氏外,还有大妃乌喇纳拉氏。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于辽东苏子河流域的建州左卫。父塔克世,是明朝建州左卫指挥使;祖父觉昌安,是建州左卫都指挥。努尔哈赤10岁时,母亲病故,继母纳喇氏对其百般虐待。福陵隆恩殿及其配殿

后来,努尔哈赤投身明朝总兵李成梁帐下,作战勇猛,屡立战功。经过艰苦奋战,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在新宾赫图阿拉城建立大金国,年号“天命”。天命三年(1618),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口实起兵反明,先后占领抚顺、清河等城堡。继著名的萨尔浒大战后,努尔哈赤先后占领开原、铁岭、沈阳、辽阳、北宁等地。天命十三年(1628)3月,努尔哈赤率军攻打宁远,结果不成功。同年8月11日,努尔哈赤死去,终年68岁。初只葬于沈阳城内西北角,直到天聪三年,正式安葬于福陵。努尔哈赤一生有后妃14人、16子、8女。其八子皇太极继位。

皇后叶赫那拉氏,即有名的孟古姐姐,生于明朝万历三年(1575),卒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仅29岁。叶赫纳拉氏的父亲杨吉努为海西叶赫部首领。叶赫部位于现今吉林省梨树县境内叶赫乡。叶赫部与建州关系较好,多有来往,杨吉努见努尔哈赤英姿勃勃,相貌非凡,又出身建州贵族,便将女儿孟古姐姐许给努尔哈赤,待长成后亲自送往,与努尔哈赤缔姻。于是,努尔哈赤与孟古姐姐成婚,孟古姐姐时年14岁。孟古姐姐不仅美貌过人,而且聪颖和顺,深得努尔哈赤喜爱。明万历二十年(1592),孟古姐姐生皇八子,取名皇太极。努尔哈赤叶赫那拉氏

从此,努尔哈赤与孟古姐姐的感情更加深厚。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孟古姐姐病故。努尔哈赤举行盛大祭礼,然后将孟古姐姐葬在自家院内三年,第四年才迁葬于尼亚满山岗,在那里为她建陵,派觉尔察氏一户看守。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孟古姐姐因此成为皇太后。天聪三年,皇太极在沈阳城东石咀头山建造福陵,将太祖努尔哈赤与孟古姐姐合葬。福陵金刚墙

大妃乌喇纳拉氏,名阿巴亥,生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出身于乌喇部贵族之家。其父满泰,为海西乌喇部酋长。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为侧福晋,时年12岁。

天命五年(1620),阿巴亥升为大妃,主持家政。阿巴亥生有三子:长子阿济格、次子多尔衮、三子多铎。努尔哈赤晚年,十分喜爱阿巴亥的次子多尔衮。努尔哈赤去世后,诸王强迫阿巴亥殉葬。阿巴亥无奈,只好服从,于努尔哈赤去世后第二天早晨自尽。阿巴亥死后便与努尔哈赤同椁而殓,葬于沈阳城内西北角。后皇太极营造福陵后,将皇后孟古姐姐、大妃阿巴亥一道与努尔哈赤合葬。

福陵的周围河流环绕,山岗拱卫,远远望去气势宏伟,景色宜人,风景优美。清人高士奇曾有诗云:“回瞻苍霭合,俯瞰曲流通。地是排云上,天因列柱崇。”正是福陵风光的具体写照。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经百年沧桑的东陵公园,在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怀和支持下,得到了精心维护。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保护管理的同时,还利用福陵四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在陵区附近修建多处景区、景点,如“天柱排青”“杏林春晓”“龙滩垂钓”“龙尾观溪”“森林浴场”“芳草云天”“御泉”“妃子松”“神龟”“义犬救主”等,其中“天柱排青”为沈阳八景之一。今天的东陵公园已成为一座具有历史文物、园林风光、旅游度假等多种功能的观光游览中心,以其令人惊叹的建筑艺术、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秀美的园林山色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清昭陵

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位于沈阳(盛京)古城北约五公里,因此也称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一的游览胜地。昭陵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园内古松参天,草木葱茏,湖水荡漾,楼殿威严,金瓦夺目,充分显示出皇家陵园的雄伟壮丽和现代园林的清雅秀美。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关雎宫宸妃、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1927年,以昭陵古建筑群为中心的皇陵被辟为公园对公众开放。1982年,国务院公布清昭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清昭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昭陵正红门

清昭陵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顺治八年(1651)初建完成。此后,康熙、乾隆及嘉庆各朝又曾多次改建和扩建并形成最后面貌。陵寝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兼有明朝皇陵和满族陵寝的双重特点。

昭陵建筑结构与福陵相似,全陵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为:前部,从下马碑到正红门,包括华表、石狮、石牌坊、更衣厅、宰牲厅;中部,从正红门到方城,包括华表、石象生、碑楼和祭祀用房;后部,是方城、月牙城和宝城。

昭陵前部在缭墙外,参道两侧有华表、石狮、更衣亭等。正中是牌楼,牌楼是前部主体建筑,系青石建成,四柱三层,雕刻得玲珑剔透,精美无双,为罕见的艺术珍品。昭陵大碑亭

从正红门开始,便进入昭陵的中部。正红门为缭墙的正南门,层楼高耸,十分庄严,两侧装饰有五色琉璃蟠龙壁。正红门一条参道直通而上,两侧有华表、石兽和大望柱,两两相对,十分整齐。石兽中最著名的是两匹石马,称为“大白”和“小白”。这两匹石马形象逼真,栩栩若生,据说是以墓主生前最爱骑的两匹骏马为原型雕琢而成。再往北可至碑亭。碑亭与正红门相对,为颂扬墓主人而建,里面竖有“昭陵神功圣德碑”。昭陵隆恩门及其前面的华表

出碑亭即至隆恩门。隆恩门是方城的正南门,与碑亭相对。这里是方城的后部,其建造犹如城池一般,是一座城中之城。隆恩殿位于方城的中心,前有隆恩门,后有明楼,东西有配殿、晾果房和焚帛亭。四角有角楼,围绕着方城,格外庄严肃穆。隆恩殿建在雕刻精美的花岗岩石阶上,黄琉璃瓦铺顶,画栋雕梁,金匾红墙,异常华丽。穿过明楼便是宝城。宝城是方城的最北部分,呈月牙形。宝城也称宝顶,高高耸起,下面便是地宫。地宫里埋葬着清太宗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棺木及陪葬品。宝顶后面是隆业山,登上宝顶,四下望去,可观陵园整体风貌。绿树环合,景色清幽,极为恬静。昭陵隆恩殿

昭陵的另一特色是漫延数里的古松群。有古松两千余棵,松龄达三百多年,棵棵郁郁葱葱,参天蔽日。这些古松各具形态,有“神树”“凤凰树”“夫妻树”,还有“姐妹树”“龟树”等,各具特色。这些古松与金瓦红墙交融在一起,更显得静穆和谐。

昭陵陵寝西侧,与宝顶遥遥相对的还有一组独特的建筑群,叫作“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园寝”,是安葬皇太极众妃的茔地。除此之外,在陵寝的东西两侧三里左右有功臣之墓。左侧是武勋王杨古里墓,右侧是贞臣敦达里及安达里殉葬墓。这种功臣陪葬的制度充分体现了封建君王“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也体现了忠君思想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是研究清代宫廷习俗文化的重要史料。昭陵皇太极雕像

昭陵的建筑布局严格遵守“中轴线”和“前朝后寝”的陵寝规则。陵寝主体建筑全部建在南北中轴线上,其他附属建筑则排在主体的东西两侧。这同样是体现封建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同时在建筑学上也达到建筑群稳重平衡及统一的美学效果。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与孟古姐姐所生,排行第八。皇太极出生时,努尔哈赤正从事统一女真的事业,以满洲部为核心,已将其周围各部统一。当时努尔哈赤及几个哥哥一直忙于战事,皇太极年仅7岁时就开始主持家政了。他把家里的日常事务、钱财收支等管理得井井有条。

皇太极跟随父兄迅速成长,能文能武,献计献策。后来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与明朝对抗。萨尔浒之战后,后金夺取了政权。1628年8月,努尔哈赤去世,同年9月,皇太极继位后金可汗,改年号为天聪,史称“天聪汗”。1636年,皇太极于盛京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崇德六年以后,皇太极身体日益欠佳,曾发布过大赦令,也减少了处理日常事务的负担,甚至做过祈祷。到崇德八年,劳累一生的皇太极终于因病在沈阳清宁宫与世长辞,享年52岁。皇太极用其波澜壮阔的一生奋斗,为后来清军入关,定鼎燕京,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他死后定庙号太宗,谥为文皇帝,葬于昭陵。

昭陵女主人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是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她是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后和皇太极宠妃海兰珠的姑姑。她16岁嫁给皇太极时,并不是皇太极第一个妻子。天聪元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因为满蒙联盟的关系,便把并不是第一位妻子的哲哲封为“大福晋”,管理家政事务。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建国大清,改“汗”号称皇帝,大福晋哲哲又被封为中宫皇后,居中宫清宁宫,成为清代历史上第一位行大礼、正式册封的皇后。孝端文皇后

崇德八年,皇太极驾崩,其子福临继承皇位,即顺治皇帝。哲哲便被尊为母后皇太后。顺治元年,大清国迁都北京,哲哲一起入关定居北京紫禁城。顺治六年(1649),皇太后哲哲病逝,年51岁,谥为孝端文皇后。顺治皇帝为她举行了隆重的丧礼,恭奉她的梓棺在宫中正殿,命文武百官及其夫人们都穿上丧服,男摘冠缨,女去首饰,以示哀悼,并且按照皇太极去世时的规格进行了一系列祭奠礼仪。次年,孝端文皇后的梓棺被运回沈阳,与皇太极一起长眠,合葬在昭陵。哲哲与皇太极共同生活多年,没有生下过男孩,先后为皇太极生下三个女儿。

清昭陵作为皇室祖陵在清代受到严格的保护,朝廷在这里设有专门的机构管理和保护皇陵,每年都要举行大小不等的祭祀活动。清朝入关后,更有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朝四帝先后十次亲祭昭陵。昭陵由两个衙门管理。一个叫总管衙门,一个叫关防衙门。前者主要负责陵区的防卫,后者则主要负责祭祀和陵寝建筑的一般修缮。清朝破败以后,连年战乱,国库入不敷出,昭陵的维护便放松下来,以至陵园建筑残破凋零。但昭陵修建时达到很高的建筑水平,因此主体建筑保存至今,地宫相对保存完好,整体布局也依然完整。

民国十六年(1927),以陵寝为中心辟为北陵公园,如今占地面积达330万平方米。北陵公园以陵寝为中心,分为陵寝、陵前和陵后三个部分。园林管理部门为了充分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拓造人工湖,增建亭台阁榭,种植各种花草树林,设置各种游艺及体育、文化娱乐等场所,这些举措给这座古老的陵园注入了现代气息,使它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和游览胜地。昭陵宝顶

园内自然景观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其中最有名的是芳秀园,是北陵公园的园中之园,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种植近二百种植物,四季呈现出不同的景致,十分有特色。初春时樱花盛开,满园飘香;盛夏时荷花竞放,柳绿莺啼;深秋时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寒冬时银装素裹,苍松挺拔。整个园林奇花异石,小桥流水,颇有江南之秀。园内建筑与景观巧妙结合,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将自然美和人工美合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天然画卷。北陵公园还有一个30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夏天碧波千里,柳色成荫,十分美丽。清永陵

永陵,满语称为“恩特和莫蒙安”,是大清皇帝爱新觉罗氏族的祖陵,也是最早的清代陵寝。

永陵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的西北1公里处,前临苏子河,后倚启运山,占地1万平方米。这里埋葬着努尔哈赤的六世远祖猛特木(追封肇祖原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肇祖原皇后)、曾祖福满(追封兴祖直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兴祖直皇后)、祖父觉昌安(追封景祖翼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景祖翼皇后)、父亲塔克世(追封显祖宣皇帝)与母亲喜塔拉氏厄默气(追封显祖宣皇后)以及伯父礼敦、五叔塔察篇古等人。永陵在清初三陵中规模最小,但其始建年代最早,经过全面修缮,面貌已焕然一新。金顶红墙在绿树掩映之下,显得更加金碧辉煌。永陵集我国古代建筑的优秀传统和满族艺术风格于一体,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清永陵远景

新宾清永陵可以说是爱新觉罗氏的家族墓地,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努尔哈赤选定了桥山之阳、草仓河迤西的一片平阔之地,动工为其祖辈修建陵寝。

天聪十年(1636),清太宗皇太极敕封先祖墓地为兴京陵,追封四祖为王。顺治五年(1648),清世祖福临又为四王追尊帝号。顺治八年(1651),改称兴京陵山为启运山,设管理该陵的陵寝官员和兵丁。顺治十年(1653),清世祖福临首次对清永陵进行改扩建,建造了启运殿和各门、院墙及悬山式升龙袖壁。顺治十二年(1655),建肇、兴二祖神功圣德碑。顺治十六年(1659),尊称兴京陵为永陵,并加派守护官员。顺治十八年(1661),建景、显二祖神功圣德碑,同年建成四座碑亭。康熙九年(1670),设永陵总管衙门及永陵八旗旗署。康熙十一年(1672),设永陵掌关防衙门、掌关防官、副关防官兼内管领、副官防官兼尚膳正、尚茶副、尚膳副和笔贴式等,具体掌理陵区各项有关事宜。康熙十五年(1676),启运殿、配殿、四碑亭、启运门、正红门更换青瓦为黄琉璃瓦。至此,清永陵的建筑格局和建筑规模基本定型。

清永陵的改建工程同清福陵、清昭陵的改扩建工程几乎同步进行,但清朝独对清永陵的改扩建工程做了严格区分,不设石牌坊、石象生、陵园城墙、月牙城、明楼、石五供、二柱门、大宝顶及地宫。这是因为清永陵中所葬人物生前都没有真正做过皇帝,他们的帝号及皇家陵寝的地位是后世皇帝追尊的,因此基于礼制和尊重历史的原因,形成了清永陵既具有皇家陵寝的格局又不同于其他皇家陵寝的特殊规制。这种特殊规制历经清朝近三百年的数十次维修工程没有变化,始终如一。永陵四祖神功圣德碑亭

顺治十三年(1656),清朝在清永陵红墙外15公里设红桩,红桩外7公里设白桩,白桩外5公里设青桩,规定:“红桩之内,寸草为重。白桩之内,禁止樵采。青桩之内,禁止烧造。”将陵寝方圆30公里内划为皇陵禁区。

清朝对清永陵的管理体制十分完善严谨,设永陵总管衙门,管理陵区的山川、道路、林木及安全值守;又设掌官防衙门,管理永陵祭祀和维修工程。后来清朝末期,由于战乱,年久失修,清永陵的建筑一度处于危险的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陵寝所有建筑不断进行维修。修启运殿时,由于新宾地处高寒山区,冬冻春化,琉璃瓦经常冻裂破碎,每隔几年就要进行一次串瓦维修和栋梁彩画。这项工程非常艰难,工匠们对尚可使用的木构件及瓦件,妥善保存并复回原位,对已腐朽、破碎不可用者按原样、原工艺、原材料更换,还要对院墙及个别建筑施行固基工程,在陵寝正红门之外的神路两侧开挖排水沟,治理神路的泥泞状态。清永陵面貌因而得以获得较好的保存。永陵正红门

陵园内部由前宫院、方城、宝城组成,形制与沈阳福陵、昭陵相同,四周绕以缭墙。陵前参拜道南北长达840米,均以黄沙铺垫。参拜道南北两端左右各立有下马石碑一座。碑阳竖书阳刻汉、满、蒙、回、藏五体文字“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凡谒陵祭祖之王、大臣到此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步行入陵,以表示对皇陵之尊崇,否则当视为大不敬罪予以严惩。

陵门是正红门,共三间,每间上有对开朱红木栅栏门扇,充分展示了满族先民树栅木为城寨的古朴习俗。进入陵门便是神道,神道两侧有四座碑亭。亭内立“肇祖原皇帝”“兴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显祖宣皇帝”石碑四座。在每座碑楼前后门左右各有一条坐龙,这16条坐龙意指清王朝稳坐江山。两侧有茶膳房、涤器房、齐班房、祝班房等建筑。

碑亭之北便是方城。方城的南门称为启运门。启运门中门为神门,为墓主神灵出入之门。东门为皇帝及大臣出入之门。西门为皇太后、太后、妃嫔及平常司事人出入之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