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意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19:54:38

点击下载

作者:陈春花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的意义

大学的意义试读:

有一个你温暖学生的心

细细想来,自己从教30年了,在学校工作时间长了,经历的学生多了,慢慢觉得,温暖学生的心,其实是不容易的。

很多人都会认为,学生入读学校,是为了掌握知识,为了长大成人,为了获得学位,为了打发时光,为了体味年轻经历。我不去探究这些说法对错与否,只是知道,入读了学校,学生就会有一种学校的味道,这味道可以让学生有着完全不同的特质。

跨入大学校门,学校的气质就会融入学生秉性中,虽然只有短短四年的时光,却可以为你烙上独有的气息,哪怕几十年后,时光逝去,但你和学校之间已是恒久的盟约,亦如几世的情缘,丝丝缕缕,缠缠绵绵。对此,我也深信不疑。

这是当我站在一所学院周年庆的时间点,所想到的一份情愫。因为这所学校从设立那一天,就注定了一份温暖的特质与气息。

写此文是为了陈发树先生捐赠创立的新华都商学院五周年庆典,发树董事长用他一贯的秉性,把温暖倾注在这所学校里,让一个一个普通的孩子,可以站上、走上巅峰的舞台;让一个一个单纯的生命,如稚嫩的小苗,蕴含了根系的强劲,总会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让一个一个懵懂的青春,如春雨后的笋,悉数苏醒。

每所大学的教授,都用独特的意志,把温暖倾注在学校里和教学中,陪着学生走过知识的殿堂,知性的天空;让学生学会欣赏丰饶的大地,丰满的人生;使学生拥有梦想的翅膀,坚实的步伐,善良的秉性以及顽强的意志。

有一个你,温暖着学生的心,这就是我对学校的感受和期待。在静籁的夜晚,窥见明亮的星;在明朗的早晨,迎接绚丽的朝阳;在宽敞的教室,汲取丰厚的知识;在宽广的校园,锤炼健壮的体魄。画一般流过的岁月,雕刻属于学生的情节,也让温暖就这样恒久地温存着。

学校就是这样的温度,暖暖地直入人心。每天如花开般抹平平淡,让善渗透在每节课里,望着你们,便有光散向四方;每学年如光阴般加重悠远,让爱沉浸在每次交流中,望着你们,便有暖流过四方。

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柏拉图为友,更与真理为友。——哈佛大学

存在

做一名大学教师,总会遇到这样的挑战:你到底对学生成长有多大的贡献?你所研究的东西究竟有什么用处?你是否在工作中得到快乐并心满意足?你是否觉得自己比一个读书很少的人,对人类本质的认识更深刻?你是否觉得能够平实地对待变化以及困惑?你是否可以帮助净化社会的道德环境,或者你可以明示行为及价值的判断?你是否从学科研究领域发现了规律,能够用来预示社会或者人类未来或者人们的命运,或者你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自己想成为的个体,安静而满意地走在学生中间?一口气问了这么多问题,答案如何?每个教师的回答会有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得不面对的挑战,而且需要得出自己的答案。

相对于学生一生而言,大学存在的时间是极为短暂的,其间只能去探索其人生的一小部分,甚至是有关知识、能力以及习惯养成的一小部分。但是这一小部分却是极为特别的,因其决定着一个人人生的高度和广度。学生来到大学校园,带着好奇、惊讶并可能获得答案;大学也因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可以在这有限的空间里,拥有无限可能的呼吸、丰盛饱满的自由以及宽阔无比的视野。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学生活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教师,无疑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是大学在影响学生,还是老师在影响学生?这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悖论,因为没有教师的大学不称其为大学,但是必须承认,大学可以独立发挥影响作用。那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事实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大学自身,都在影响着学生,当学生毕业走出校门的时候,秉性上沉淀的是大学的痕迹,倘若教师发挥了影响力,学生们在价值观上也被刻下了教师的判断和选择,我把两者称为“存在”,因大学与教师的存在,学生拥有了内在的品性。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的演讲文深深地打动了我,谈及大学与大学生时他说:“……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学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大学是求学之道,需要全力以赴,单纯而明确,这样才可真正算得上是入读大学。因此他要求学生砥砺德行,“诸君为大学学生,以身作则,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诲,更何足以感人。”这是蔡元培对大学生的期待和要求,也一样是北京大学赋予学生的品性标准和期待。

这段话也是我对大学的认知,在大学工作中,很喜欢两个时刻,开学典礼与毕业典礼。2015年9月是我在华南理工大学开学的节奏,第一天上午和3000多位入学研究生做报告交流,下午和工商管理学院EDP课程近800人的交流,晚上与自己的在读研究生举行开学座谈会;第二天上午工商管理学院MBA招生说明会,晚上与工商管理学院粤商先锋班交流。开学密集的交流,不为谈论自己的心得,只为获得彼此的成长。在一个巨变的时代,知识与技术所具有的价值,是驱动进步的

力量

,而心性的完善与成长则是另一个永恒的驱动力,回到校园,我们可以同时获得知识的价值与心性的成长。

听过一些人认为商学院没有价值,也听过一些人评价教授没有用。我不去品论这些观点,但始终坚持大学的意义和价值,如果没有感知到,只能说明他们没有与大学真正去互动,没有感知到知识之美,以及心性成长之美,也只能说明大学在他们的生命中没有“存在”过。欢喜开学时校园中到处洋溢的昂扬气息,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互动所带来的张力,更欢喜因为开学,我们一起踏上知识的新征程!

每年毕业季的到来是让我欢喜异常的另一个时刻,此时总是可以感受到:洋溢着幸福的家长,荡漾着激情的学生,露着羡慕神态的学弟学妹,带着期许和骄傲的师长,让校园弥漫着浓郁的快乐。夹着毕业味道的校园,充盈着昂扬,沉淀着厚重;抛向天空的学位帽,承载着梦想,张扬着力量。与毕业生在一起,一样被激发,因为这一刻,生命已然开启创造之旅!

不要辜负时代带给年轻学子的命运,不要辜负技术带来的全新世界,不要辜负知识与你融合一体所带来的无限可能,更不要辜负学校和老师对你的期许与帮助。

毕业意味着什么?毕业最大的意义在于,你由一个学习者转变为价值创造者,一个能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与实际成效的创造者。这一刻把梦想的种子撒在心灵上,来日一定会开出芳馨的花,因为拥着知识的你已经能够去栽培、施肥和浇灌。

英鹏在毕业谢师宴上说,我曾经有三句话对他影响至深,在他刚上研一时,发现自己有差距觉得苦恼,我说“人是会改变的”;当他无法理解研究,无法推进论文研究时,我说“做不好还做不坏吗?去做就好了”;当他不知如何选择未来方向和工作时,我说“记住对你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什么即可,不要想太多”。他记得这三句话,的确因行动与改变,拥有了可以选择的能力,每位毕业的同学也都如此,因改变而美好。

衡量我们是否创造了价值,一个重要的尺度就是看我们在生活中能不能继续生长,能不能促成新东西的产生,这是你和我都需要记住的。

决定你未来的是对变化把握的能力,决定你价值的是做好你自己。好好珍惜这个时代,珍惜你拥有的一切,特别是大学的这段时光。

每次想到学校,我都会写出这段文字。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所倡导的那样,大学能给予大家的正是“追求卓越、诚实正直、持续创新、团队

精神

、关爱他人”这些美好的价值取向。祝愿这些价值追求沉淀在内心成为你我的秉性,让时光作证,愈久愈深,愈久愈醇厚。

2015年6月,我到美国参加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先去参观她的学校和学院,感兴趣她五年学习的地方。这是一个被称为特洛伊的小镇,是山姆大叔的故乡,学校就坐落在小镇的高处,站在校园可以俯瞰整个镇子漂亮的风光。

走进建筑学院的大楼里,看到女儿学习和设计的工作台,模型摆在四周;看到女儿引以为傲的电脑室,发现每个人需要两个屏幕,这和我的工作状态不一样,我只是用一个屏幕;看到女儿这一届学生大五作品展览室,妈妈和女儿高兴地在女儿获展的作品前照相,知道这五年女儿很刻苦地完成着自己的梦想。

走到校园中,这是美国第一个设立的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这是发明了@的学校,看到教堂改造成的计算机中心,经历了百年的建筑,感到每处都散发着创造的气息。

这是一个有着创新与创造基因的学校,也是一个持续努力保持创新基因的地方,山姆大叔就是从这里走到世界前端。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后天努力可以胜过基因,这让走在这所校园里的我深深感受到它的特质。很高兴女儿在这里度过了五年的时间,“才智来自环境”的结论,无论它是对还是错,我还是愿意相信,因为只要给予人们鼓励学习和上进的信息,就可促进其更高效的表现,这所学校正是这样做的。

阅读文献时看到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近期研究发现,个性对学业成功所起的作用比智力更重要。该校应用心理学院的阿瑟·波罗帕特(Arthur Poropat)博士完成了一项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针对个性与学业成绩的考察。这项考察基于认真性、开放性、亲切性、情绪稳定性和外向性这几种基本个性因素,结果发现,认真性和开放性对学业成功的影响最大。还有一个好消息是,与学业成功关联性最强的几种个性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学校就该为每个学生的个性成长创造条件,这样学生就可真正地成长起来,而不是受限于先天的因素。6月天出奇的晴朗,看着快80岁的妈妈快乐地坐在毕业典礼的人群里,非常幸福。感恩学校赋予了妈妈这样的幸福与快乐。

参加完毕业典礼,陪女儿搬家到波士顿,她会入读哈佛大学的设计研究院,她租的小房子就在哈佛广场,让我得以安闲地在这著名之地漫步。

波士顿一直在雨里,让一切多少朦胧起来,显得不太真实。一直很向往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身在其中,比我想象的还要多些神圣的气息,无论是哈佛的古朴,还是麻省理工的简洁,内在崇尚创造和价值自信的力量,从各个角度扑面而来,即使走在其中,也会让人不由得端严起来。《大戴礼记·保傅》云:“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蓺焉,履大节焉。”《汉书·礼乐志》云:“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痒序以化于邑。”大学独有的教化之功,可以渗透在任何一处。

参加商学院戈10挑战赛让我重新去体认玄奘法师西行取经之旅,玄奘法师渴望去到的那烂陀寺,就是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大学,建于公元5世纪。那烂陀寺在梵文中意为莲花给予者,而莲花在古尼泊尔象征知识。

一直喜欢古希腊哲学,今天的“University”这个词追溯到拉丁语,大约在1300年,而更早则是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附近的Academos建立的“Academy”,教授哲学、数学、体育,这被认为是欧洲大学的先驱。

1810年,威廉·冯·洪堡建立柏林大学,将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被称为“现代大学之母”。根据洪堡的理念,现代的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总和”,教学与研究同时在大学内进行,而且学术自由,大学完全以知识及学术为最终的目的,而非实务的人才培育。

洪堡认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他说的科学指纯科学,即哲学,而修养是人作为社会人应具有的素质,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结果,它与专门的能力和技艺无关。根据纯科学的要求,大学的基本组织原则有二:寂寞和自由。寂寞意味着不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所左右,与之保持距离。在洪堡看来,大学全部的外在组织即以这两点为依据。此刻走在哈佛的校园,漫步在麻省理工绵长的走廊里,洪堡对大学的定义完整地展示出来,这感觉真好。

我已经在大学校园里生活和工作了34年,对大学独特之秉性有着深切的感受,大学之所以可以影响到人类的长久的能力,正是这样一种存在:莲花给予者。

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在那里对任何一切既不侵犯也不屈服。——约翰·纽曼力量

想到大学,总是会让我想到文化以及文化的力量。文化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是独立的,又是可以被理解、被接受和被转化的行为,大学同样具有这样的力量。

之所以坚持大学功能要以“培养人”作为核心功能,是因为如果从知识传播的角度来看,不读大学一样是有办法获取知识的。但是学校除了知识传播之外,还有一个不可替代的功能,就是给予学生大学所特有的精神特质,这种特质会让学生走入社会时,具有一种内在的韧性,以及独特的优势,这种韧性或者独特性就是大学精神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特质,这就是大学的力量。

当你进入一所大学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因为共处于一种环境中,大学文化体现出自身的优势,人与校园便共存相融并迸发出异样的光彩。大学因为学生永葆青春和时代的活力,学生因为大学沉淀永恒价值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在学生与大学互动的过程中,自我演绎和深入创造的理由朴素而充分。因此,无论是风格各异的教师与课程,还是各色纷呈的校园活动,或是学生自己所经历的孤独、调适与团队融合,都会让学生有机会经历成长。大学生活价值追求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去体味其中的差异,让人在心仪已久之际又可以进行选择,这是大学的魅力,无可替代并不能低估。

我反对家长简单地把大学理解为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认为只要保证孩子能够学好知识就是完成了大学教育。其实,大学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对学生心性成长的帮助,这可以从两个视角去诠释。

从文化的角度看,大学教会学生怎样思想。大学造就了许多文明的知识先驱,缔造了许多让人景仰的思想丰碑。我还深深地记得198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习时,倾听罗国杰教授讲授伦理学带给我的震撼,那一瞬间似乎打开了一扇窗,窥见哲学之美,接近30年的时间里,哲学在我内心中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让我可以理解伦理学以及哲学之美。在北京师范大学的两年间,穿梭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之间,有时也去北京电影学院,去听尽可能多的讲座,这一段人文学科的熏陶,让我受益无穷。

的确,大学中最令人陶醉的地方,就是能够接受各种出色思想的熏陶,经常聆听名家教授的直面教诲,这无疑是一段不可复制的重要人生过程。一方面,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可以掌握专业知识与工具方法,可以拥有技能与探索未知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与学者和成功人士的交流,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可以应对纷繁的社会现象,处理复杂的现实关系。拥有这种思考能力,使学生独立处世,并且可以避免人生失败,从而获得成功的利器。因此,大学之力量,是让学生获得一种自我认知的价值情思和独立思考的文化境界。

从学习的角度看,大学教会学生怎样读书。这一点我自己是最大的获益者。因为在偏僻的小镇长大,来到大学之前,没有机会看到很多书,幸运的是中学时,却让我遇到影响我一生的书之一——《居里夫人》。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帮助,让我知道,不管条件如何不尽如人意,只要努力一定会成功。我第一次走进华南理工图书馆时,可以用震惊来形容自己站在书架前的感受,在那之后,便把自己泡在图书馆里,阅读成为我大学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以至于日后有学生问我,最喜欢校园什么地方,我会说灯火通明的图书馆。

大学催生了我对书籍忠贞不渝的情感,使我甘愿与书籍结为伴侣从而摆脱漫漫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事实上,对我影响至深的人与事很多,但是我会很笃定地认为最大影响的还是书。200年前的英国物理学家赫胥黎曾经预言,未来文化的消亡并非由于文化专制主义而是因为娱乐化时代的到来。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因为拥有多元的求知选择,或者能够以娱乐替代求知而会放弃读书,没人读书也就没有人写书,倘若真是这样,文化自然就会走向消亡。因此,把读书视为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这应该被视作是一个社会、一座城市极为珍贵的兴旺向上的文化形态。当我来到埃及的亚历山大,站在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图书馆门前时,我知道人类开始具有了一种独特的生存能力。今天我们感恩于大学,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大学赐予我们独一无二的对知识的热爱和阅读鉴赏的能力。

阅读使我们得以快速地了解世界,使我们能够快速地融入世界并努力与世界同步。正如我所研究的中国企业成长历程所感受到的那样,对于所有成功的企业而言,设定标杆企业并全力学习,是其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人们可以举出无数的例子:美国GE公司的观念革命,要求GE全员“全力以倾”向日本的丰田公司学习;中国台湾的宏碁可以说是在惠普的带动下走出坚实的步伐;当韩国的三星以日本的索尼为神,仰视10年之后,索尼说三星是神,需要仰视。中国的华为更是把学习、追赶和超越爱立信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取得了惊人的成长并于2013年超越爱立信,一跃成为行业的全球第一。

透过成功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每件事,我们都会发现,这些企业运用了很多大家熟悉的管理概念,并将它们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管理方法,今天很多很流行的管理术语,诸如全面质量管理(TQM)、共同的价值观、持续改善、共同远景、学习型组织、管理创新、知识管理等,在成功企业中被转换成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做法和解决之道,它们正是这样最终获得成功。这些成功企业同样经历了金融危机、市场巨变、全球化浪潮、技术革命等一系列市场急剧变化的考验,它们还能够持续保持增长,是因为它们把所有其他企业成功的要素转化为自己学习实践的行动。

所以我非常喜欢经典著作、前沿理论、优秀企业案例,以及成功的企业领导者的传记和思想,正是这些知识和成功案例的分享,帮助中国企业和企业的领导者拥有强有力的知识基础,从而持续在变革之中获得成长。我们承认中国的企业由于特殊的背景,企业家往往会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心血在技术之外,但是不能依此认为中国企业处在复杂的发展环境中,就无法成为像IBM一样的企业。柯林斯曾经说过: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担任建立杰出企业组织的主角。虽然中国企业离优秀和卓越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只要愿意学习,了解这些成功的经验并非只有“别人”可用,你也可以学习这些成功的经验,像郭士纳、杰克·韦尔奇一样:倾注自己的财产、名誉和生命,全力以赴地学习和超越,竭尽全力将企业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在学校与管理硕士班的同学谈论今天做管理的困境,班里同学不断地告诉我,他们的困难在于环境的多变,政府政策的多变,人员素质低,中国文化根深蒂固,我很能够感受他们的困难。但是要知道管理者总是可以超越环境、顺应政策、超越人员素质、超越中国文化的糟粕,这里需要一个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心定”,需要像那些执着于远大目标和理想的企业领袖一样,单纯地做事,单纯地对待变化,沿着自己对规律的理解,找到成功的轨迹。

书籍的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超越环境从而获得“心定”。环境固然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东西,正如佛祖的智慧,非幡动、非风动,而是心动;环境的确会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认知能否超越环境的变化。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讲授如何应对变化,我把自己的理解分享给学生,变化最成功的方式是,改变自己而非改变环境。此时,学生才清楚变化只是源于自己的心态,如果自己的心态是接受变化的,那么环境的变化只是一个因素而已,因为自己的心态可以使环境的每次变化,都可以转化为自己的每个成功因素。

人的根本就是要静静地观察和了解自己内在的思想和意识,反观内心来感受世事,正如南怀瑾所言,我们所感受到东西,一部分是由于感觉所生的思想和观念,如痛苦、快感、饱暖、饥饿等,都是属于感觉的范围,由它而引发知觉的联想和幻想等活动。一部分是由于知觉所产生的意识思想,如莫名其妙的情绪、郁闷、苦恼、对自己和别人之间所产生的各种事情的不同思维等,当然包括知识学问的思维,以及自己能够观察自己这种心理作用的功能。

人应该知道,自己是有着感觉和知觉两部分的思想意识在作怪的。所以痛苦、快乐也好,莫名其妙、郁闷也好,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感觉和知觉的范畴,如果我们愿意放弃这些对思想意识的刻意追逐,就会有一种雁过长空,风来水面的体验,所谓踏雪飞鸿,了无踪迹可得,才知平生所思所为的,都只是一片浮尘光影而已,根本是无根可依的。因此,我们会知道,心中的一切一切,都是庸人自扰,由此再进一步,我们就会明白六祖所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心得境界了,我们也就能够体会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身不是身,心不是心,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你的想象沉浮在世间而已。

品格所需要的正是一种“无”的境界,正是物质之外的精神之气,事实上,心灵的丰饶或贫瘠,不在于富贵荣华,亦不在于有权有势,而在于人的品格的高尚或者卑鄙。如果用现实的流行看法,显然拥有豪宅、大车的富豪要比那些一无所有的流浪汉更受人尊敬,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者更受人敬畏,但是我还是坚持应该有一种贵重的价值存在,这种价值与物质财富、权力势力都没有关系,就如佛教最先提出的这种形而上的思想体系:若知足,虽贫亦可名为富;有财而多欲,则名之为贫。

仅是短短的一句话,相对于今天的人们的财富观来说,不能不是一种警醒。知足来源于什么?一定不是物质上的获得,而是精神上的收获。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能够与一本好书相遇,能够安静下来通过阅读倾听心灵,人们所收获的,会是比物质利益大得多的满足。对于人生来说,能够在物欲之外求得心灵的丰富是最为重要的,很多人总是被现实世界的诱惑所困惑,并不知道,在这些诱惑之外还有一个心灵的

归属

,还有一个倾听心灵的要求。

记得自己在大学时,读到哲学家康德的“天上有星光闪耀,地上有心灵跳动”时,感动不已,对于上天的敬畏和严以律己地守护心灵,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其实是相同的。只是很多人忘记了这个敬畏的感受,更加丧失了自律守护心灵的能力。日本的中野孝次曾说:“如果说是由于对神佛存在的敬畏之心赋予他们人性的品位的话,那么失去这些支撑的现代人仅只是一群肉体存在而已。”我们是否也仅是后者而已。

自己常常会建议企业以远景来做激励,拥有更高远的理想和追求。当物质的极限一再被打破的时候,如果人的心灵不能够放开,超越物质独立存在,再多的物质激励都不会有效。因此常常会看到,一个员工,仅仅因为简单的原因就会离开为之付出努力的工作,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物质诱惑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但是这样的转换还是会因为另外的诱惑不停地调整。

为什么人们乐此不疲地追求利益和物质财富,究其根本的原因是:内心不够富足而安定。现实已经证明,依靠物质的追求无法真正实现富足,唯有知足才会真正富足,阅读正是达成这种心态的最佳途径之一。

大学期间可以说是最单纯的一段人生时间,在这里利益之争并不明显,物质之间的差异也不是核心所在,学习作为核心任务帮助学生,隔离了与物质世界的相对距离。学生和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用知识作为纽带让一切显现得非常简单。在这种环境下,如果学生愿意的话,其实可以安心阅读,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氛围中,完全可以和智者交流。这只需要学生自己愿意,就可以做得到。我极为感谢大学期间养成的阅读习惯,它让我终身受益,这是大学传递给我的永不枯竭之力量。

大学不在训练人力,而在培育“人之独立性”。大学教育在知识以外,更应重视德性的问题。——赫钦斯精神

对大学独有的情结,让我受益无穷。喜欢在大学校园里漫步,喜欢看夜晚通明的图书馆灯光,喜欢告示板上色彩斑斓的广告,喜欢冲劲十足的操场,也喜欢清晨树下喃喃的阅读声……1854年,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这样描述大学:一所大学就是一个群英会集的殿堂,天下各处各地的学子到这里来,以寻求天下各种各样的知识。大学定义本身就足以让我欢喜与流连,以至于我有很多机会去做一些新尝试,但是每次我都选择维持在校园工作的习惯。

每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我都会想办法去看大学,世界上的大学究竟有多少?没人统计过。中国有2000多所,美国有6000多所。各国的大学形形色色,各具千秋。尽管大学之间是如此的不同,可是总有一些东西是一样的,而正是这个特质深深地打动着我。

自从1530年以来,西方世界只有85个机构存活至今,其中就有70所大学。为什么大学会具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为什么大学总是一种象征?为什么大学可以承载历史和时光?这是因为大学有着精神的特质。

唯其包容,才有其大。大学从创立起就体现着她独有的包容特质。大学创立于中世纪,大学(University)来自拉丁文名词“universitas”,意思是“整体”“社会”“世界”“宇宙”。因此,大学从词源上就已经蕴含了包容万象的特性。这种包容性在大学数百年历史中不断发展丰富,使大学成了一块包容不同学派、观点、人才,能够自由开展各种学术研究和探讨的领地。这种包容性已经成为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大学在创办之初就秉承了这种精神特质。20世纪初,马相伯先生在创办复旦公学的时候,提出12个字,叫“囊括大典,网罗众学,兼容并收”。此时的马相伯已经67岁,但是老人一点也不守旧。在复旦创办之初,就吸纳了十几位留洋的学有专长的教师,开设的课程令人耳目一新。

蔡元培先生提出“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奠定了北京大学兼容并蓄、思想自由的精神,也确立了中国大学的基本准则和文化精神。蔡元培先生曾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研究大学教育,深受现代教育之父洪堡的思想影响。他认为,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但不是道德楷模,不是宗教之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北京大学不仅包容了旧学代表和拖长辫、着异服的前清遗老,更包容了接受和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进步青年教授。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教员所发表之思想,不但不受任何宗教或政党之拘束,亦不受任何著名学者之牵掣。苟其确有所见,而言之成理,则虽在一校中,两相反对之学说,不妨并行,而一任学生之比较而选择,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从马相伯的“兼容并收”到蔡元培的“兼容并包”,这不是偶然的,它反映出这些教育先贤对大学办学思想的共同理解。正是这份包容,可以给学子宽松的环境,思想的冲撞,见解的交融,心胸和视野的开阔。

唯其常新,才有活力。大学之所以具有活力,是因为她在本质上是创新的。鲁迅先生曾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我们也可以说:“大学是常为新的”。大学具有不断创新的内在动力,这是由大学对知识无止境的探索所决定的,也是由大学需要不断培养青年学生所决定的。大学的这种创新性,对社会文化有引领的作用,使大学成为社会的思想高原和文化的辐射源。大家都知道,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动“五四”运动,促进中国共产党诞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大学的创新不仅在社会思潮方面,在科学研究方面也始终走在社会的前列。创新需要积累,创新需要勇气,甚至牺牲。20世纪50年代,生物学界照搬苏联的米丘林学说,错误地把遗传学批判为资产阶级的科学,各大学停止基因遗传方面的课程,停止遗传课题研究,甚至要有关科学家检讨。复旦的谈家桢教授是摩尔根的弟子,他顶住这些批判,继续广泛介绍遗传学说,带领师生进行多方面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是第一个将分子生物学介绍到中国的科学家,他所领导的遗传研究所成为中国基因遗传研究的重要基地。倘若没有当年谈家桢教授的坚定、执着,就不会有今天生命学界的多样化和繁荣,中国人就不可能参与人类基因图谱的测试工作。大学里就应该拥有求异思维,或者是逆向思维;大学里欣赏的就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不欣赏从众行为,赞赏批判精神。正是在这样的氛围里,创新才有可能。“不强调认同他人而否定自己,不努力否定他人而标新立异,只是把握好自己,认同自己。”非常认同曾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的秦绍德先生在一次讲话中说了上面这段话。大学就应该是保持个性,张扬创新,尊重独立的地方;大学就应该是保持创新,接受挑战,引领文化的圣地。

唯其承担,才有魂魄。马寅初校长是北京大学历史上一个硬骨气的校长。他说: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在他看来,为了追求真理应该舍得牺牲一切。当“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从北京城传到清华园后,闻一多先生只将岳飞的《满江红》书于墙壁,清华学生的队伍就集合起来了,浩浩荡荡向城中进发;当日寇铁蹄进逼华北,清华学生发出了“华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书桌”的呐喊,这成了“一二·九”爱国运动的动员令。

民族危亡则大学艰难,国运昌盛则大学兴旺,从中国大学的发展史来看,大学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大学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国的大学不仅根植于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文明之中,而且北大、复旦、清华都分别诞生在中国近代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北大创建于1898年,这一年,“戊戌变法”失败,意味着中国封建王朝的自我改革运动不可行,要寻找新学之路。复旦创建于1905年,这一年,延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被宣告废除,中国教育乃至中国文化,从此开始了新旧分野。清华诞生于1911年,这一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由此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这些承担,彰显了大学的责任,也使得大学拥有了振兴民族的使命,这样的使命感给大学以灵魂,给青年以动力。

包容、常新和承担让大学具有了久远的根基,有了可以熔炼学生骨骼和精髓的元素,很多人问我,大学最重要的价值在哪里?在我理解,大学教育最本质的过程是人文的过程,是崇高品性形成的过程。同样的年轻人,考入大学和没有进入校园,一年下来两个人就完全不一样了。是什么使他们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是大学的人文熏陶、大学的精神修炼。大学的重要性,是其他方式都不能替代的,不是知识,不是设备,也不是大楼,而是大学所具有的精神特质让学生受益终生。如果仅仅从知识的角度来看,技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技术不能解决的正是校园所形成的人文氛围。没有在大学里浸泡四年,年轻人就不会真正具有知识的魅力和完整的人格。

大学的功能不限于洪堡的“知识传播之地与知识产生之地”,大学的教育是“人格教育、通识教育、终身教育的基础”。大学的重任在于知识和精神的传承与创造,大学是精神的象征。1929年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纪念碑撰写的铭文:“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在清华学校建校之初,梁启超先生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激励清华学生,铸就了清华人一种博大的胸怀,而这也是所有大学人应该拥有的情怀。

大学对学术和真理的追求是永恒的,这种追求表现在始终坚定地前行,始终不懈地努力,表现在不盲从、不轻弃、不屈服、不张扬。这种追求就像深深的水,静静地流。虽然默默无语,但静默之中却蕴含着巨大的决心、执着和勇毅。这种追求是大学里最令人钦佩的特质,而这些特质是由我们每位教师的特质折射出来。竺可桢先生说:“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作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1931年出任清华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教师的水平决定了大学的高度,教师的生命力赋予了大学的生命力,而教师的价值判断也决定了大学的价值和年轻人的价值。每次想到这里,我都会诚惶诚恐,觉得身上的担子重之又重,教师真的是“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是否具备了高尚而鲜活的灵魂呢?姚国华先生说得好:“对于内心充实的思想者和学问家来说,教师是生命可以延伸的职业,是人生的理想选择,不仅有‘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骄傲,而且有自我表达的乐趣。生活在年轻人中,与他们对话,教学相长,可以保持自己心态的青春活力。”我们做得又如何呢?

大学的精神特质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是独立的,又是可以被理解和被传承的。当你身处大学校园的环境里,思考和想象体现出自身的优势,求知和理想相容在一起,自我实现和深入创造的准备充分而明确。因此,无论是什么时代的大学,无论是什么文化背景下的大学,共同的价值追求并不妨碍我们去体味其中的差异,让学子在纯粹的知识追求中又保有完整的人格,这是大学的魅力!

正如人们说的那样,大学是一种特立独行的思想,一种深远巨大的影响,一种兼容并收的氛围,一种穿行时空的光芒,一种刻骨铭心的境界,一种运行人生的能力……

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解释意义,而在于去敲那心的门。——泰戈尔归属

很多时候我需要走入企业中、市场里,这是自己的本职工作,管理研究就是需要深入实践的一线。有时坐在人群中,融入纷繁的街市、多变的市场和纷扰的现实,会让人多少染上焦躁和不安。自己比较幸运,可以回到那满是碧绿装点的校园里,满是激扬文字与激情澎湃的课堂上,满是理性与

思辨

的书卷中,只要回到这里,瞬间就会安定、平静与从容,学校总会给我这样的帮助。

人有时候很有意思,在每个学段中,学生和老师都觉得疲惫不堪,但是当毕业典礼漫天飞舞的学位帽落下时,对学校的思念却慢慢地爬了上来。

真是应了那句话“距离是一种美”,因为距离可以产生浪漫,浪漫可以有绚丽的光环;走在大学的校园里时,也许没有太多的在意,但当回归到日常的生活中,被琐碎所羁绊的时候,校园留给你的种种,就会爬上心头,滋润着美美的心田。34年来,我主要在两所大学学习、工作和生活,一所是华南理工大学,一所是新加坡国立大学。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与教学的时间也有14年了。记忆中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天总是很热,阳光很亮,似乎大部分时间都走在燥热之中;巨大的雨树好像也遮挡不了骄阳的穿透力。还记得每次从宿舍走到教室,湿透了衬衣,晒红了肌肤,但是肯特岗依然让我欢喜与留恋。雨色明净,纤尘不染,与夜空相对,衬着水一般的心情。一腔情思,蓦然翩飞,心总是轻易潜进留不住的往事:

浓绿依旧,

寂寞依旧,

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

掌中握住的是有限,

瞬间握住的是永恒。

也许在以后很多年里,

总是会长久凝望着无影无踪的夜空,

一条航道在两岸夹杂的水间

伸向或许永不会再来地面的

那颗星星。

2015年11月,习主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时说道:“新加坡国立大学拥有110年悠久历史,是亚洲乃至世界知名高校。李光耀先生、陈庆炎总统、纳丹先生、吴作栋先生等新加坡领导人都是国大校友。可以说,这里桃李芬芳、人才辈出。贵校倡导‘人才不设墙’‘观念不设墙’‘思维不设墙’‘知识不设墙’的‘无墙文化’,体现了新加坡创新进取和开放包容精神。这是贵校乃至贵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的确如此,新国大精神植根于西学精神和儒学精髓,更融汇了现代文化的元素,那就是:对真理热切追求的理念,对科学不断求证的习惯,对于结果认真求实的态度。

走在茂盛而葱绿的新国大校园,叩问大学是什么?答案显而易见,大学是青年人向往的理想园,是社区经济的典范,是神殿;大学是荣耀,是快乐,是永恒;大学是110年来依然年轻,依然出众,依然灿烂。而我所在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则是50年来依然执着,依然深植,依然创造。

新国大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语向世界展示崭新的面容,促使春的萌动回到了这个110年之后仍然年轻的学校,并带来了重新创造新国大的远见和勇气。每一代新国大人,都必须为作为一个新国大人意味着什么下定义。我们面临着惊人的挑战,但同样具有惊人的力量。新国大人历来是不安于现状,不断追求和充满希望的。我们曾经做得很好,但是还必须做得更好;只要是新国大人,就必须在这个为需要每个机会而竞争的世界上做到这一切。

在新国大学习和生活的14年间,已经有了深远的情感可怀念,已经有了不需要张扬而充满内心的记忆可追溯,新国大已经给了我这些,我还能要求什么呢?

1999年,我如此关注这个日子,知道自己喜欢生命的投入,这份投入也许是缘分,让我与新国大结成了莫逆,也许很多东西可以逃避,可是心灵的感受是躲也躲不掉的,新国大所给予的学识与学术,价值与精神,在过去的14年来已是我的爱。

这儿有自己深爱的碧绿,有饭堂,有学生,痴迷就在肯特岗,爱恋就在半山;书架上满满的书籍,灯影下淡淡的墨香,蜿蜒小路上的玉兰香,婆娑树影旁的斑驳。不管身在何处,新国大仍然是我的情之所归。

台湾的周文宗同学写了一首《传灯》,我们正是传灯的伙伴,就像一个又一个同学所带领的企业遍布全球那样,新国大以它独特的胸怀,接纳并培育了兼具中西文化的管理精英,使得灯火照遍。

我在华南理工大学生活和工作的时间整整34年了。在华南工学院(今为华南理工大学)完成了4年本科课程后留校做老师,到现在刚好从教30年。34年前的我从东北一个小小的地方来到广州,甚至为第一次看到的“自来水”所震撼,惊讶于水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来到面前。那个时候的我,完全是懵懂而怯懦的,几乎每样东西都让我觉得惊奇,很像《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在华南理工的4年时间里,可以用蜕变来形容自己的成长,这所学校给予我一个全新的生命,让我懂得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认识自己,以至于大学毕业时,为了留在学校里,由无线电技术专业转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专业教学,也毫不犹豫,不仅仅是为了父母,更是因为我实在是喜欢在这所大学里当教师。

爱华南理工,不仅仅是自己在这个地方生活了34年,更因为华南理工的理性与平静。我曾在一本书中这样描述它,如果说中山大学是雍容端庄,具有王者气派,那么华南理工大学则是幽雅出尘,宛若诗人风骨。

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园安详、古朴自然、深邃从容。大片的绿树和湖泊掩映和点缀着这座古雅的学校建筑。蔚蓝的天空、碧绿的大树,衬托着红墙绿瓦,还有新颖的教学大楼和学生宿舍。

当春的细雨沥沥时,西湖的安宁衬托出华南理工犹如淡淡的水墨画呈现在我们的眼前,金银岛上的南阳杉对望湖畔,婆娑的垂柳把细叶撒向湖面,挺直的棕榈用双手迎接细雨,这一切都笼罩在雨中,一切色泽都淡淡化开来。

当夏的阳光灿灿时,高大的凤凰树撑开巨伞把湖滨路和2号楼遮掩得斑斑驳驳,东湖粼粼的波光,平添了一份高贵,相夹杂着玉兰的幽香,篮球架下的身影,知道韵味与健美的结合应该是在夏的湖滨路上。

当秋的凉风曳曳时,建筑红楼的厚重渐渐浓重起来,倚楼而出的是大师的笔,几千年的脉络,今人的展示,历史与现代的桥梁该由这支笔来构建。

冬到百步梯时,已是12号楼的新貌;当日光第一道投射时,一万年太久。晨起的步履与时光同步;晚修的灯火与星星对流,你可以听到的正是华南理工的脉搏。

当漫步在1号楼广场,会看到中山先生的铜像,金色的光线投撒在先生身上,犹如增添一束灵光,在先生静静的俯视中,心会震动。这就是华南理工大学了——严谨、从容、细致、投入、朴实。

的确,平静是最美的,特别是心灵的平静。心的平静来自于长期、耐心的自我控制,心灵的安宁意味着一种成熟的经历,以及对事物规律的不同寻常的了解。当这个浮躁的社会侵蚀校园的时候,华南理工仍能超然于世,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大学应该保留“象牙塔”的风骨,但同时又能够与时俱进。也许华南理工曾经的四位学子更能代表华南理工的这种风格。

TCL的李东生颇具儒家的风范,创维的黄宏生很有点法家的力度,格力的朱江洪更具道家的味道,康佳的陈伟荣则更具现代职业经理人的特性。成功的路也非常的不同,李东生带领一个国有企业进行渐进式改制,并且成功地发展了多元化的功效,成为多个领域的重要力量。黄宏生在艰苦创业中,带领民营企业走出一个又一个陷阱。朱江洪引领地方国有上市企业稳步成长,至今竞争力依然强劲。陈伟荣带领一个合资企业走上国有上市公司,成功之后毅然选择重新创业。不同的境遇,不同的路径,不同的个性,却拥有一样的成功,这就是华南理工学子的风范。

今天我有幸在华南理工的创业群中,这里集聚的是新一代的华工创业人。陈让,连续创业者,Snsplus Inc.联合创始人,公司于台湾上市。快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唐陈龙,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成就客户的理念,使其赢得了“互联网+批发”的行业领导地位。林彦廷创立的北京微吼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在线视频直播的开创者和领军者。邱彪创立的深圳市百米生活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商业Wi-Fi运营商。陈军的北京优特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从事IT运维日志、用户及业务日志搜索分析系统研发的大数据公司。雷阿敏、何东青、罗佳威三位大学同班同学创立了葱课(CongAcademy),并于2014年10月24日发布,全球首创按需定制学习模式,是国内第一家做众筹教育的互联网公司。陈第、李展铿、叶文胜、蔡锐涛四位联合创始人创立的有米科技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移动互联网企业,2015年11月10日,有米科技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成为进入资本市场最年轻、最有潜力的团队。

虽然这是几代不同的创业者,但是当我走近他们的时候,仍然深深被他们独特的气质感染,也同样感受到自己身上一样流淌的理念,学习的欲望,求实的习惯,认真投入做事的态度。这就是华南理工独有的特质,学校用“大学精神”烙印在每个华南理工学子的内心。

华南理工不算是古老的大学,但确实是一所闻名海内外的理工科一流大学,其毕业生中拥有一大批顶级人才,60多年的历史上近30万毕业生中有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著名的科学家、工程师、著名的企业家,还有许许多多被公认优秀的政府管理人才。他们在各自领域独领风骚,开创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在中国没有一家大学如华南理工般诞生出这么多杰出的企业家,所以被公认为“企业家的摇篮”,也可称之为“华南理工现象”。

我深受这所大学的影响,虽然是无线电技术专业毕业,但是可以胜任哲学课程以及管理学课程,都是因为安静的钻研,认真的投入,坚守价值贡献,这些华南理工赋予我的品性。成长的力量来于学习,而学习的本质是一种意愿,是一种自我扩充;成长过程本身,就是将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真正懂得学习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以此促进自我的心智成熟;成长,就是学习。

也许这份学校的情结太重,以至于不管我去做什么,总是把学校作为情感依托之地,有了这份依托,让心能安;也因为这两所学校融合在自己的生活中,使得自己能够不断尝试新东西,甚至敢于超越自己的极限,这感觉真好,感恩我所学习、生活以及工作过的所有大学。

学习是对自己的教育

2014年应邀为新学年的学生写寄语,我写了下面这段文字:

大学对学术和真理的追求是永恒的,这种追求表现在始终坚定地前行,始终不懈地努力,表现在不盲从、不轻弃、不屈服、不张扬。这种追求就像深深的水,静静地流。虽然默默无语,但静默之中却蕴含着巨大的决心、执着和勇毅。这是我所理解的大学,这份理解让我豁然,让我知道在开学之初与大家说些什么,那就是:学习是对自己的教育。

浸染在大学校园里,透过学习,你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才能,发现自己的内在品质,发现自己独特的魅力。因为你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你发现了自己,这让你可以从容地走上社会,并有能力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浸染在大学校园里,透过学习,你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天赋、才智和精神,让你可以有厚实的基础,去解决未来人生路上所遇到的种种挑战和困难。

浸染在大学校园里,透过学习,你不断挖掘和发现自己的潜能、追求和内在驱动力,让你可以有坚实的基础,去赢取未来人生路上所遇到的种种机会和可能。

学习,正是对自己的教育。所以期待在新的学年里,你为发现自己,培养自己增添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你为提升自己、开拓自己沉淀更大的勇毅和胸怀。你的未来,也许取决于很多要素,但是最核心的、最根本的要素,还是你自己。你的命运由你自己书写,你的未来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上,请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每一天,因为正是这些平常的日子,一个又一个学年,让你教育自己。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新学年开学季,请好好去享受又一个让自己成长的学年吧!

没有

信仰

,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惠特曼信仰

人们总是会去界定大学的功能,一般认为,大学功能沿革主要有三个划分标志:一是18世纪60年代,以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二是19世纪80年代,由化学、力学、电磁学等发展引起的科学革命;三是20世纪40年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之对应的大学功能发展也分为三个阶段:1760年以前,大学的功能主要是人才培养,在这个阶段,大学中的知识传承主要是人文知识的传承,特别是宗教文化知识的传承,而知识传承的目的是人才培养。1880年以后,德国洪堡大学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创了大学功能的新境界,不仅有知识传承,还加入了科学研究的元素。1920~1940年,美国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得以极大发挥,大学功能进一步发展出社会服务。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大学功能已经由人才培养拓展到知识传承、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四个功能。20世纪40~60年代,尤其在美国的大学,出现了第五种功能,被称为文化引领作用。所以大学发展到今天,其功能为五个:人才培养、知识传承、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

这五个功能在今天看来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大学所要发挥作用的五个部分。尤其是技术主导了社会发展之后,很多大学都会把科学研究作为核心功能,最近十年来中国大学争先把“打造世界一流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而其中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科学研究,甚至很多大学把研究看得比教学重,很多老师也是把研究放在第一位,因为评估导向起决定作用,而考核又是以研究为导向的。

不过从我的角度看,无论如何界定大学的功能,我还是坚持培养人是大学最根本的功能,也是核心功能,其他的四个功能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对培养人这个核心功能的支撑或者完善。我坚持这一点,是从教育本身的功能上理解的。教育功能(Educational Functions)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大学正是个体转向社会化的最后一个受教育阶段,如何让学生在大学阶段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应该是大学的首要功能。《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汉代教育家董仲舒在其《对贤良策》中,总结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向汉武帝提出建议:“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虽然我不想这样功利地理解教育,但是我也清楚,教育本身的确就是可以完成个体向社会转化的过程。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个体的社会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学习生存技能、内化社会文化、完善自我观念、学会承担社会角色。我认为,在这四个方面中,大学前教育关注了技能与认知社会的部分,大学教育则更需要注重自我提升与承担社会角色。

自我提升与社会角色担当,需要一个人能够明确做出判断,并界定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大学教育应该首先是信仰的培养,让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真正培养确信的能力,让人具有内心的稳定性和内在的定力,让每个学生真正懂得如何树立明确的价值判断,而这也是大学教育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部分。

我曾经有机会在不丹向一位上师学习,他在讲授如何理解确信这件事时,用阳光与人做了比喻。太阳把阳光洒在大地,它并没有决定在哪里撒得多一些,在哪里撒得少一些。每个人能够得到的多少阳光,取决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坐在屋檐下,能够得到的阳光照射的机会就会少,如果我们站在阳光下,阳光就会照耀在我们的身上,所以不是太阳有偏爱和不公平,而是人自己的选择决定了获得阳光的多寡。

得到什么并不取决于别人,也不取决于你的上师、你的父母、你的朋友,甚至不取决于你所在的环境,而是取决于你自己。在任何情况下,确信给予你帮助的人、与你相关联的人,确信你拥有的一切和所处的环境,会给人带来极大的福报。人与人之间并没有什么差别,我们总是认为有差别,因此就会有人羡慕别人所拥有的东西,而悲伤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其实这个世界是公平的,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就如太阳洒下的阳光,可以收获多少,却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和我们确信的习惯有关。

佛教确信的最直接体现就是“转世”的观点,在不丹静修之前,我还不能够理解“转世”的真谛。同去的占祥问了一个问题,让我恍然大悟。占祥问的问题是:如何衡量仁波切的水平高低?乌金堪布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奇特,在他的认知里似乎从未想到过这个问题,从来不存在评价上师的观念。我在惊讶乌金堪布如此回应的同时,忽然明白了其中深刻的奥妙。在不丹,人们相信佛法、相信上师、相信轮回,这种确信的心态,可以使人具有敬畏之心、敬仰之心,从而获得安静和圆满。

人需要确立自己内心的信仰。从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来看,一切都可以质疑和怀疑,正是这种怀疑一切的科学之心,推动着人类借助于技术和科学,了解自然的规律,也满足了人类日益强大的欲望和追求。所以,质疑、不崇拜权威、打破规则,创新及超越已经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我们相信科学是认识世界最为有效的方法,也推崇挑战权威的行为,对于怀疑与质疑的精神持有认同和赞赏之心。科学的确是认识世界的有效方法,但是如何认识心、认识人的本性?如何认知人与世界的关系?如何让心安静且祥和?科学似乎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换句话说,如果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心,就需要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这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中的一种就是“确信”,就是信仰与敬畏。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建立转世和轮回的主要论点,是以深刻了解心的连续为基础,是因缘和报应。佛教相信普遍性的因缘法则,认为一切事物都会改变,都有其因缘,因此不相信有一个神圣的造物主,也不相信有生命可以自我创造。相反,一切事物的生起,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所以,转世和轮回是那样的确定和明确,每位上师都有转世,每个人都有轮回,源于这样的确信,恭敬之心油然而生,由此而产生自然而然的信心,因为前世已经做出了体验。诚如顶果法王所说的:“恭敬心是修行的核心,如果我们心中只存有上师,只感觉热诚的恭敬心,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可以看作是他的加持。如果我们能够以这种永远的恭敬心来修行,它本身就是祈祷。”

经常有学生给我写邮件,这些怀着梦想、兴奋和激昂走入大学校园的同学,面对的竟然是无助、困惑、迷茫,甚至是颓废。他们内心煎熬、感受孤独;他们获得好的成绩却无法融入现实;他们背负着家庭的负债和对姐妹的负疚,为了让他可以读书,家中姐妹必须放弃读书;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奔波于不同的招聘会场,甚至有些人找不到工作……这些困惑动摇了学生读书的信心。虽然这仅仅是一部分学生的生活写照,但是即使没有这些困境,大部分学生还是无法确定大学生活与未来之间的必然联系,无法界定知识和命运之间的必然联系,更加不能确认的是自己到底为什么活着?

在一次给学生的讲座中,一个学生问我“什么是信仰”。这个疑问就是上述学生困惑的根源。学生连什么是“信仰”这个概念都感觉模糊和不确定了,由此可以想象得出他们生活中的困顿与焦躁。我在试着回答学生这个问题,也在澄清自己的认识。信仰就是一个人所认定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一个人具有信仰的时候,他可以很好地接受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情,他可以很明确地以自己的信仰做出判断而不至于迷茫和混乱。信仰至少包括三种类型:人生信仰、政治信仰、宗教信仰。在三种信仰中,所历练的都是如何让自己确信并超越困顿。

近30多年来经济的发展,无论在物质领域还是技术领域,中国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在人的精神领域却呈现出一丝丝混沌和焦躁。这是否和大学教育未能完成自己的功能有关系呢?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人活在世上,可以创造无数奇迹,也会遇到很多痛苦与挑战,如何让自己的创造有益于世界,如何让自己遭遇到痛苦和挑战时能够安然处之,这就需要信仰的力量。在幼小的时候,我们不曾迷失和困顿,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信仰父母,确信父母可以给予我们正确的指引;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我们也不曾迷失和困顿,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信仰老师,信仰知识,确信老师可以依赖,知识可以依赖,并给予我们正确的理解。上了大学,进入到社会,我们遇到的挑战和痛苦加大,独立承担责任的压力开始让我们困惑,同时因为能力的增强,而在大学里并未拥有确信的能力,我们开始质疑老师、质疑社会,甚至质疑所学到的知识,找不到可以依赖的对象。压力与质疑导致更大的困顿,加之内心没有建立信仰的力量,迷惑和困顿带来了更大的痛苦,因为信仰缺失所产生的恶果又加重了这些痛苦和挑战。我们自身的困顿大部分源于内心信仰的缺失。

曾经有机会轮次在中国几所商学院任教于MBA/EMBA,学生非常热爱学习,但是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生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中国商学院读书的学生更愿意评价老师,更关注同学关系网络,他们不是确信回到学校一定要在学习上获得大的突破,相反他们更看重学校是否出名,校友是否有影响力,能否在同学中建立深厚而有价值的关系。所以中国商学院在推介课程时,会以更大的篇幅来推介校友;商学院动用很大资源和精力建校友会、设计各种学生活动。为学生服务并没有什么错误,让我所担心的是其目的。在很多学生的内心中,并不相信管理可以在课堂上学习,也不相信老师有能力提供更多的指引,因为在学生看来,他们自己的管理经验完全超越了老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