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的科学奥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20:12:59

点击下载

作者:李慕南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健康中的科学奥秘

健康中的科学奥秘试读:

前言

精彩的海洋世界,科学史上的失误与失败,军事装备的发展历程,日常生活中部分治病、防病、保健、养生的奥秘,最容易弄错的科学知识……本书透视生活现象,让青少年感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知识,引发科学兴趣,引导科学思维。《科学博士站》系列丛书包括:《海底世界的奥秘》、《科学的后遗症》、《战火硝烟中的科学》、《健康中的科学奥秘》和《与科学的那点误会》。《海底世界的奥秘》精选关于海洋的多个话题,带领你走进精彩的海洋世界。海洋占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孕育了无数生命和自然资源,是人类最大、最神秘、也最珍贵的宝藏之一。但是你知道吗?有一种虾样子像螳螂!还有的鱼长着长长的胡子!海兔真的长了一对“兔子耳朵”!海马宝宝是海马爸爸生出来的!鱼在睡觉的时候也把眼睛睁得溜圆!凶猛的鲨鱼其实是很温顺的!……让我们到神秘的大海里遨游一番,一起去探索其中的奥秘!《科学的后遗症》一书编入科学历史上几十个各领域有关失误以及违背科学研究初衷从而贻害人类的故事。在科学史上,失误与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历史使人聪明”,我们应该能从前人的失败和失误中得到启迪而有所收获,在逆境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本书编入科技史上几十个各领域有关失误的故事,意在引起人们的警觉,从而减少失误;这些故事内容翔实、史料丰富,展现出科技发明发现曲折、崎岖的道路,真善美与假恶丑径渭分明、引人深思、给人启迪,能让人在顺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逆境中百折不挠,从而受益终生。《战火硝烟中的科学》以翔实的资料、大量的信息及生动形象的文字,阐述了军事装备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们所理解的信息装备、网络武器、非致死武器、太空大战、无人战车、隐形兵器等,并展望预测未来战争,是一套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为广大青年读者喜闻乐见的现代军事科普读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该书详尽地介绍了各种武器从诞生到完善的艰辛过程。全书配有大量精美、翔实、准确的图片,讲述感人至深的武器背后的故事。希望少年儿童们以此为契机,热爱国防,研究武器,长大后成为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中的一员。《健康中的科学奥秘》本书精选了日常生活中部分治病、防病、保健、养生的奥秘和知识,十分有益,读了它,能帮助你珍惜人生,珍惜身体,科学生活。健康至关重要,其中有无尽的科学奥秘,多数不被人知晓。在古老话题中,寻找我们期盼的良方。全面保健不仅是对我们作为理性的人知识和悟性的一个检验,也是给我们科学而充分享受美味佳肴和丰富生活的机会。这本书讨论的是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健康问题:环境变迁、身体与营养、疾病与营养、衰老和营养。该书是一本包括最新营养、健康、人体和疾病日常护理的书,也是一本具有开拓性健康概念和观点的与众不同的科普教育书籍。《与科学的那点误会》从少年儿童身边的科学领域出发,从“天文地理”、“数理化”、“健康卫生”、“动物植物”和“生活常识”等五个方面,筛选出少儿读者最关心的问题,找出最容易弄错的科学知识。在人们的生活、学习、生产中,一旦不注重知识的更新,新科技的学习,便极容易步入一个个误区,走到科学的对立面去,轻则造成一个又一个的常识错误,重则闹出种种伪科学来,扰人视听,祸害科学,更害自己!本书通过讲述这一个个发生在生活中的科学错误小故事,从而激发少年儿童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热情。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可以帮助小读者纠正错误的认识,给读者正确的科学知识。

本套丛书由李慕南任主编,李桂香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有杨静、张强、杜天峰等同志。

本书编纂出版,得到许多领导同志和前辈的关怀支持。同时,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还程度不同地参阅吸收了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在此,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出版的领导、同志一并表示谢意。

由于时间短、经验不足,本书在编写等方面,可能有不足和错误,衷心希望各界及读者批评指正。本书编委会

组成人体的小不点儿

从外表看来,人体不外乎由耳朵、眼睛、嘴巴、鼻子、脑袋、脖颈、躯干、手脚等部分组成。可是,这些部分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由细胞组成。我们身体的任何部分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之所以能听、能看、能吃、能闻、能思索、能写字、能走路……一句话,人体的任何活动,靠的都是细胞。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做一个国家,那么细胞就是这个国家的公民。它的种族之多、数量之大,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比拟的。让我们来数数全身这一大群细胞,有多少种呢?100多种;有多少个呢?更不得了,竟有100多万亿个!

别看细胞的种族、数量多得惊人,可它们都是同胞兄弟,来自一个祖宗,都是从你妈妈体内一个受精卵细胞分化出来的。

人刚出生,细胞的数目还不算太多,大概只有1万亿个。后来一年一年增长,长到成年,细胞的数目竟增加了100倍以上。

在显微镜下看看细胞的长相,真是花样繁多:有的像皮球一样圆滚滚,有的似布梭一般两头尖尖,有的如同树丫,有的却如圆柱。细胞长相虽然不一样,但与人都长有眼睛鼻子一样,凡是细胞,都会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是细胞表面上的一层半透明薄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类脂物质构成。它像人的外衣,保持着细胞的形态和完整性。它还能有选择地让钾、钠等离子自由进出,从而保证细胞的物质交换和新陈代谢。

细胞质是一种胶状物质,呆在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糖、类脂物质、无机盐和水。它对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度的调节起重要作用。

细胞核是细胞的核心。核的表面有核膜,核通过核膜与细胞质交换物质。核内的染色质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和碱性蛋白质组成,其中DNA对遗传有着密切关系。核内的核仁含有核糖核酸(RNA),与细胞质内蛋白质和酶的合成有很大关系。

细胞都非常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是名副其实的小不点儿,可这绝不等于说它们彼此的大小很相近。有一位学者为了说明人体细胞的大小不一,悬殊很大,作了个让人一听便明白的比喻:如果把最大的人体细胞比做鸵鸟蛋的话,那么较小的人体细胞甚至在一个针尖上就可以安安稳稳地住下100多万个!

这样的小不点儿,如同大自然的一切生物一样,也有它的新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有的细胞,如上皮细胞寿命很短,实际上每过27天,成年人就要换一层新表皮;也有的细胞,如肌细胞和神经细胞,可以和人的年龄一样长寿,保持终生。细胞的死亡速度和繁殖速度同样惊人,人体每天大约有10亿个细胞死亡,又有10亿个细胞诞生。人之所以能够生长发育,全靠细胞的繁殖,如果细胞停止繁殖,人不但不会生长,而且生命也就随之中止了。

细胞的繁殖不像一般动物那样,先要配偶,然后才生儿育女。细胞的繁殖靠分裂来实现,分裂方式有直接分裂(无丝分裂)和间接分裂(有丝分裂)两种。它们像孙悟空那样有着“分身术”,能把自己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于是,它们的数目成倍成倍地增加,产生无穷的子孙后代。

不过,人在不同的年龄,细胞繁殖的速度并不一样。成年人的速度较慢,可十几岁时细胞的“分身”却十分积极,这阶段的人会长得特别快。这时候,大人们往往就会说:“这孩子开始发育了。”

细胞是人体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因此人体健康与否,首先会在细胞上反映出来。比如人患了肺炎、疖肿等症,血内嗜中性白细胞会增多;要是患了寄生虫病,嗜酸性白细胞就增加。若骨髓等造血部件有毛病时,血中常会出现不正常细胞。总之人生病时,细胞就会发生变异,有的变得对抗病有利,有的变得使疾病恶化,往往从血液或分泌物中就能表现出来。所以人们去医院看病时,医生常常先检查一下血、尿、痰、大便等,其实那就是观察细胞的情况,推断人体疾病的性质。

人体内的细胞按照一定的方式组成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成一定的器官,如心、肺、肝、胃等;几个器官联合起来,又组成一个系统,如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各个系统彼此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一个完整的机体。机体在与疾病作斗争中,会组织调遣各个系统的“兵马”,乃至发动每个“战士”——细胞,齐心协力抵抗病魔,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在健康的人体内,细胞会按照规律有条不紊地结合,有规则地组织起来。可是,有时人体中某些部位的细胞也会失控,疯狂地繁殖,大量地消耗人体营养,释放出毒素。而且新增殖的细胞毫无秩序地堆积在一起,阻碍了其他细胞组织的正常代谢,危及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最后使机体消耗殆尽,衰竭死亡。这种恶性生长的疯狂的细胞,被人叫做癌细胞。

癌细胞是细胞中的“无纪律分子”,是“叛徒”,如果癌细胞在人体内发作起来,生命也就危险了。

人体的最高司令部

人类不同于动物的主要标志,除了人会使用工具外,还有思维和意识。但是人为什么会有思维和意识,这个问题在很长的时间里却没有搞清楚。古时候,人们往往认为意识的器官是心,所以汉字中有不少与意识有关的字都与“心”字有关,如心字底的想、恐、志、思,竖心旁的恨、慌、愤、怕等。我们现在常说的“心领神会”、“心旷神怡”、“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余而力不足”等,其实也出于同样的认识。

后来,人们搞清楚了,思维和意识的产生不是在于心,而是人脑的产物。脑子,可真了不起。成人的脑子一般仅重1300克~1500克,只占人体总重量的2.5%左右,但它却有100多亿个神经细胞,而每一个神经细胞又与1万多个细胞相联系,形成一个神经网络的世界。神经细胞的直径很小,只有十万分之一厘米,然而其神经脉冲的传递速度,最快时竟达到每秒钟1万厘米左右。正是这个原因,脑子才成了思维和意识的源泉。为此,人们把脑子称为指挥人体的“最高司令部”。

这个司令部的组成非常复杂,各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有人在一个生理实验室里,用狗做了3个实验,因为狗脑在结构和功能上和人脑很相似。这3个实验,将会帮助你认识这个“最高司令部”。

第一个实验:

一条麻醉了的大狗,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生理学家在两位助手的帮助下,迅速切开狗头的表皮,凿开头骨,再揭掉一层硬膜。呈现在无影灯光下的,是白花花、皱褶不平、像核桃仁似的大脑皮层。然后,生理学家手起刀落,利索地切除了狗脑子里的最高神经中枢——大脑。

手术很成功。手术结束之后,这条狗虽然心脏还在跳动,呼吸仍在继续,胃肠依然能消化,可是躺在那里完全没有了知觉,成了一条“活死狗”。

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大脑占了整个脑子重量的85%,大脑皮层是我们进行记忆、思考、想象等心理活动的中心。没有大脑,人就没有知觉,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认识,永远处在昏迷的状态。

第二个实验:

仍然是那位生理学家给狗动手术,当然,得另换一条狗。他把这条狗脑子里的第2个重要部分——小脑切除了,可是大脑还继续保留。小脑藏在整个脑子的后面,比大脑小得多。

手术以后,狗倒是醒了,什么都懂得,能吃东西,能汪汪地叫,也能摇尾巴。可就是站不稳,走不了路。原来,小脑是管四肢活动的,负责保持身体的平衡,协调肌肉的运动。人的小脑如果有了病变,动作就失去协调,身体老是摇摆不定,走起路来腿抬得老高,东倒西歪活像个醉汉。

第三个实验:

生理学家切去了第3条狗的脑干。这回狗既没有知觉,也不能活——一命呜呼了。

脑干在整个脑子的基底,是脑子的第3个重要部分。人脑中的12对脑神经,就有10对来自脑干,人的内脏活动,几乎全由它来指挥。比如心脏的跳动、肺的呼吸、胃肠的消化食物、肾分泌出废物——尿,这些活动全是脑干在那里统一指挥。把它切除了,生命当然也就终止了。

正因为脑子承担了如此重要的任务,所以需要的氧气和血液供应也非常之大。据实验得知,脑子消耗的氧气竟占全身的五分之一,人脑只要缺氧6秒钟就会死亡;从心脏输出的血液,有六分之一要供给脑子,正常成人一分钟流经脑子的血液要有800毫升之多呢。

大脑这个司令部一旦出了故障,人的活动可就要全部乱套。1985年圣诞节,安娜一个人正孤苦地守在纽约州的寓所里,门铃响了,她开门一看,“哇”地惊叫了起来——门外站着的是她的丈夫,已失踪了15年的詹姆士。

詹姆士原是当地邮局的投递员。1971年3月的一天突然失踪,人们只在公路边的山坡上发现了翻倒的邮车,不见詹姆士,既不见活人,也不见尸体。后来知道,他在那次交通事故中受伤而失去记忆力,一直到15年后跌了一跤才恢复记忆,他想起了纽约州温馨的家,想起了妻子安娜,只是想不出为什么自己会在离家数千千米的加利福尼亚,更想不到此时已是1985年了……

专家推断,很可能是那次交通事故使詹姆士的头部受伤,大脑的神经“断路”了,故失去了记忆,而后来的一跤又使神经重新“搭上”,从而恢复了记忆。这是极罕见的偶然事例,专家也无法对此作出更合理更科学的判断。毕竟,大脑中有着100多亿个十分娇嫩的神经细胞,所以,目前人们还根本不可能找到“断路”的场所。

认识世界之窗

人的大脑不过1500克左右,却是海阔天空,能容下茫茫宇宙,所以博得了“脑海”之称。“脑海”之所以有海一般的容量,靠的是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的帮助。感觉器官不断把大自然中丰富多彩的现象提供给大脑,经过大脑的综合分析后,人才能有思维和认识。这些感觉器官中最重要的是眼睛。

眼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器官,它能同时处理150万个信息。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要认识客观事物,常常需要“亲眼看一看”,怪不得有人把眼睛称为“认识世界之窗”。科学家估计,我们获得的信息中,有80%是从眼睛得来的。人们常把保护心爱的东西说成“像爱护眼睛一样”,可见眼睛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

尽管动物基本上都有眼睛,可人的眼睛是最出色的。

人眼既能极目千里,用肉眼既可看到1500光年外的猎户座大星云,又能近视咫尺之内,明察秋毫之末。人眼看东西有立体感,能比较准确地判断物体的大小、远近、形状、厚度等。动物大多没有立体感,且大多是色盲,如狗、牛、兔虽是高等动物,却看不到世界的斑斓色彩,在它们眼里,世界只有深浅不同的灰色,而人眼能分辨17000种不同的色调。

人的眼睛有如一架照相机。让我们来看一下这架“照相机”的结构和功能。

眼睛大体是球状,所以又称眼球。眼球的正前方是一层透明组织——角膜,外界物像透过它进入眼球内。透过角膜,就是“黑眼珠”了。黑眼珠中央的圆孔叫瞳孔,它可随光线的强弱扩大或缩小,其作用很像照相机的光圈。

眼球的里面是晶状体。它透明而有弹性,中间厚两边薄,好似一块凸透镜。晶状体可屈折光线,使物体的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面。

如果说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镜头的话,那视网膜就相当于底片了。视网膜具有两种感光细胞,各司其职。视网膜中央是700万个圆锥细胞,主要感受强光刺激和颜色刺激,对暗光则不敏感,所以它在白天大显身手。视网膜的周边部分有着1.2亿个圆柱细胞,它分辨形象的能力虽然较差,可到了黄昏和夜间,就有它的用武之地了,因为它对暗光较敏感。这些感光细胞感受光线的刺激后,引起视神经冲动,传入大脑,才能使人“看”到东西的模样。

视网膜远比照相底片复杂。据研究,各人视网膜上的纹路与指纹一样,也是各不相同的。科学家据此发明了一种“视网膜纹识别仪”,用它代替锁来看守大门。人要进门时,只需将“钥匙”——眼睛正对识别仪就可以了,如果识别仪储存的视网膜纹档案中找不到来者的,门就不会打开。

有一点不少人不知道:眼球总在不停地运动,即使你竭力想让眼球静止也不行,它始终有着某些微小的运动。就是说,只有静止的景物,没有不动的眼球。为什么眼球老是在动呢?科学家尚未掌握其机理。有人认为,这可能是视觉神经对静止刺激不发生反应的缘故,只有眼球那不断跳跃、颤动的刺激,才能引起脑子的“注意”。

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事:二三岁的孩子倒拿着画册在津津有味地看,大人常认为这是孩子看不懂画片内容,在乱翻着玩而已。其实,这种“倒视”是眼睛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专家说,我们在照相机镜头上看到的景物是倒着的,眼睛视网膜上的图像实际上也是倒着的。可我们的大脑有将这倒像“纠正”过来的功能,这才使我们感觉不到图像是颠倒的。二三岁的幼儿由于大脑功能尚未完善,还没有很好地形成纠正倒像的功能,暂时出现倒视并不奇怪。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会逐渐改变倒视现象的。

科学家们有这样的认识:眼睛对人的进化意义重大。直立的人不必像四脚动物那样成天“两眼朝地”,因为有了一双高瞻远瞩的眼睛,人类才能看得远、见得多。大量的信息不断通过眼睛反映到大脑里,大脑不断受到刺激和锻炼,也就促进了脑的发育,使脑子在重量上逐渐增加,在质量上不断提高。眼睛对人脑的发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眼睛这架安装在人体上的有生命的“照相机”与大脑的关系如此密切,以至有些生理学家把眼睛看做是大脑的一部分,并认为眼睛只是为了更好地看清事物才逐渐移到外面来了。

一架照相机拍几十张照片就要更换胶卷,而眼睛这架“照相机”却可伴随你一生,连续拍摄无数的影像而无需更换胶卷。照相机用久了会磨损,用得不当会损坏,这一点眼睛倒是和照相机一样。愿你不要忘了劳苦功高的眼睛,不要忘了它也需要小心呵护。

鼻子的功能

在灵长类向人类的演变过程中,脸部逐渐变得平坦,而留下的一个大鼻子,就像潮水退下后屹立的礁石。鼻子在我们脸上,也像礁石突出于海面上一样,十分醒目。这醒目的鼻子对于人的容貌来说,自然十分重要。我国古时有割鼻子的“劓刑”,古代欧洲也有类似的刑罚,割掉鼻子的脸就非常难看,所以这是很重的刑罚。

人类很重视这个醒目的鼻子。我们常把事物的创始人称为“鼻祖”,用手指指鼻子就可以代表“我”,可见鼻子的地位之高。印第安人用手抚摸对方鼻子表示欢迎,非洲人相互亲鼻表示友爱,中国人用“嗤之以鼻”表示轻蔑,这些习俗也体现了人们对鼻子的重视。

人们为何这样重视鼻子?

首先,它能保护我们的肺。娇嫩的肺对吸入空气的要求是温度35℃,湿度90%,这是人类祖先在热带丛林中长期适应的环境。而人类自从直立行走后,在地球上走南闯北,各地环境相差很大,因此需要鼻子对一昼夜吸进的14立方米的空气进行“加工”,升温增湿。

由于鼻粘膜,特别是呼吸区粘膜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有大量血流通过,因此可以温化和湿润吸入的空气。有人做过测定,冬天吸入-7℃的冷空气经鼻腔后,温度可升高到28.8℃。鼻腔粘膜每24小时约可分泌1000毫升液体,干燥空气经过鼻腔时就可得到湿润加工。我国北方寒冷干燥地区的人,鼻子往往长一点;而南方温暖湿润地区的人,鼻子就要短一点。这就是鼻子对栖息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鼻腔还会以打喷嚏来对抗有害气体、灰尘和病菌的入侵。古今中外,迷信的人会将喷嚏与吉凶联系起来,在中国,小孩打喷嚏时,人们会习惯地说“长命百岁”;德国人喷嚏一出,在场人即说“愿你健康”;17世纪的法国王室礼仪规定,国王打喷嚏时,臣民都得脱帽并齐颂“上帝保佑你”。虽然是迷信,可也说明人们知道打喷嚏是因为有坏东西要来侵犯人体;而喷嚏打了出来,则说明你的鼻子已经动员起来开始抵抗了。所以,即使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喷嚏中也是“凶”、“吉”皆有的。

据测定,一个喷嚏中可以有近200万点极细的飞沫,带走数以千万计的细菌,这也是人体的自卫本能之一。打喷嚏时的震动还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所以有些人在身心疲惫时,特意用“鼻烟”之类来刺激鼻腔粘膜打喷嚏。在中医学里,刺激打喷嚏还是一种治疗方法,被认为以此能达到“驱邪出外”的作用。

不过,鼻腔里聚居着各种各样的细菌,打喷嚏时它们会被高速喷射出来,“喷速”近于每小时170千米,“射程”可达三四米,所以,打喷嚏可说是在身体周围爆炸了一颗“细菌炸弹”。据记载,1918年流行性感冒之所以能在全球大流行,主要的渠道就是病人的喷嚏。

打喷嚏是一种有益的生理现象,我们不必强行抑制,但打喷嚏不要面对他人,而且要用纸巾或手帕掩住口鼻,这不仅仅是为了礼貌,更是为了卫生。

说了半天,鼻子最重要的功能还是嗅觉功能。在人的生活中离不开嗅觉的帮助,比如:鼻子闻到了焦味,就可引起对火灾的警惕;要弄清食物是否变质,有时可凭气味来判断;步入百花园中,芬芳的气息使人心旷神怡。据估计,世界上约有1%的人嗅觉失灵,他们不但少了许多乐趣,也少了一条自我警戒的渠道。

通常对鼻子嗅觉本领的解释是,在我们每个鼻腔的顶部大约有1000万个嗅觉细胞,每个嗅觉细胞上又能伸出6根~8根“天线”——嗅毛。嗅毛表面是湿润的,时时在“捕捉”气味,然后由嗅觉神经向大脑报告。

人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嗅觉差异,通常认为女人比男人嗅觉灵敏,但孕妇的嗅觉不如男子。嗅觉特别好的人很受香水行业的器重,据说,目前全世界的香水行业中只有15个“特级鼻子”和100多个“一级鼻子”,其中绝大多数在法国,而且大多是男人。他们“奇鼻可居”,香水行业常要为他们的鼻子到保险公司进行高额投保。

但就是在同一个人身上,嗅觉本领也不是始终如一的。

据测定,在人的一生中,10岁~50岁是嗅觉最灵敏的时期。因为10岁以前,嗅粘膜还没有完全发育好;而50岁以后呢,嗅粘膜又开始萎缩,嗅细胞逐渐减少,脑的嗅区感受的灵敏度也降低了。所以,在煤气泄漏中毒的事故中,涉事者大多是孩子或老人。

研究者还发现,刚刚睡醒的人嗅觉较迟钝,起床1小时后鼻子才开始灵敏起来,4小时后最为敏感。要是饱肚时与饥饿时相比,饥饿时的嗅觉较灵敏,那时人的鼻子可以捕捉到由很远地方传过来的隐隐的食物香味。

鼻子的种种功能基本上都是通过鼻粘膜来实施的。鼻粘膜是一层很薄的皮,底下的血管很多,好像纵横交错的河网一样,而且埋藏得并不深,很容易碰破流血。用手指去挖鼻孔是个很危险的动作,不但要损伤鼻粘膜,影响鼻子的功能,更要命的是鼻粘膜损伤发炎后,细菌还会顺着血管窜到离鼻子非常近的脑子里去,那麻烦可就大了。

精巧的人体“收音机”

把耳朵比做人体的“收音机”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耳朵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犹如收音机的天线,中耳相当于收音机的传声装置,内耳则是收音机感受声音的地方。三者构成了人体内这台精巧的“收音机”。

外耳就是暴露在头部外面的部分,叫做耳廓。它起收音作用,能把声音集中起来送入中耳和内耳。有时猛然传来一股声音,一下子分不出是从哪儿传过来的,我们便会习惯地转转头,或者把手搭在耳边细细地听,这就是我们在增强外耳的收音效果。不仅人这样,许多动物也是这样。拿兔子来说吧,它的两只耳朵非常灵活,一有响声,就会马上抬起头来,转动耳朵听听,寻找声音的来路。

耳廓往里是外耳道,声音通过外耳道进入中耳。中耳的主要部分称鼓室,相当于收音机里的传声装置,负责把外界声音传入内耳。鼓,大家都很熟悉,敲几下,它就咚咚地响,鼓室的情况就跟鼓很相似。鼓室靠近外耳道的“墙壁”是一张薄膜——鼓膜,它是耳朵听声音的第一道关口,传送声音的声波进到耳朵,首先要碰到它。声波和它相碰,就像水波碰到堤岸一样,一阵一阵地冲击它,使它发生震动。

传来的声波强,鼓膜震动就大;声波弱,鼓膜震动就小。声音尖,鼓膜震动快;声音低,鼓膜震动慢。鼓膜按照传来的声波的强弱、快慢发生震动,声音就被送进耳朵里面。如果声波传不进耳朵,鼓膜不发生震动,人就听不见声音。平时我们用棉花塞住耳朵,或用手捂住耳朵后,就听不清声音,也是这个道理。

鼓室像一间小房子,里面悬着人身上最小的3块骨头,叫听小骨。它们一块接着一块,活像一条大蚂蚱腿,大腿连在鼓膜上,中间是小腿,下面是脚,蹬在一个像蜗牛样的耳蜗上。这3块听小骨不仅有传声作用,还有放大声音的作用。它们之间由韧带和关节相连,当鼓膜受声音振动后,就通过这巧妙的“听骨链”将声音传到内耳。

内耳是人胚胎最先发育的听觉部分,大约在胎儿20天以后就开始出现了。内耳的功能独特,结构非常复杂,其中的主要部件是形如蜗牛壳的耳蜗。耳蜗负责接受声音,它里面有听觉感受器和耳蜗神经,还有1万个左右的毛发形的听觉毛细胞。当中耳的镫骨将声音传送到内耳时,耳蜗里的毛发状听觉毛细胞就会在淋巴液中摆动起来,就像水草在水中摆动那样。声音不同,摆动的姿势也不同,淋巴液振动的情况也不同。这种振动引起听觉感受器兴奋,经耳蜗神经传至大脑听觉中枢,于是人就听到了各种音响。

形象一点来说吧,耳朵听声音好像接力跑传递东西一样,是一节一节往里传的。声音通过耳廓、外耳道进入中耳,经过鼓膜、昕小骨传到耳蜗,耳蜗再打“电话”报告给大脑,这才算是到了头。

说句扫兴的话,虽然我们的耳朵如此精巧,人的听力却远远比不上许多哺乳动物。如我们通常只能在相距大约200米的情况下才能听到对方说的话,可大象能听到相距13千米处的同类发出的信息,鲸能听到海洋里遥远的同类的声音。学者说,这也许是动物遇到的危险比人多得多,它们需要有更好的听觉来躲避危险;它们之间的交往联系也远不如人类便利,因此需要借助听觉来联络同类或求偶。所以在进化过程中,动物的听力在不断进步,而日渐发达的人的听力却在走下坡路。不过,学者说人耳也有优于动物的地方,它能区分高速变化的音流,就是说能听懂各种高低不同的复杂音调。这是同为人是情感丰富的高等生物,需要有复杂多彩的语言和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还有扫兴的是,专家说我们的听觉几乎从出生起就开始走下坡路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耳蜗中的毛发状细胞有所退化,组织的弹性也有所降低,听觉也就一年不如一年了。例如,婴儿能听到振动频率为每秒16周~30000周范围内的声音;到十几岁时,能听到声音频率的上限已降至20000周;到80岁时,大约从能听到4000周左右的声音了。

耳朵一旦出了问题,带给人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1982年,澳大利亚曾爆出了一条耳朵新闻:有位失聪60年的男子去请医生为他安装助听器。医生一检查,发现他耳内有块药棉,上面聚满了尘埃、皮屑、耳垢和毛发。医生取出药棉之后,这位男子马上就有了良好的听力。事后查明,这位男子5岁时由于耳朵发炎而被医生塞进了药棉,医生嘱咐一周后再来复查。可是炎症痊愈得又快又好,他的母亲竟疏忽了再带儿子去找医生。这一疏忽,就使他受了60年的罪。

有的儿童出于好奇,有时会往耳朵里乱塞东西,由于塞进耳朵里的东西是极难取出来的,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法国巴黎一位耳聋了30余年的妇女去看医生,医生发现她耳朵里竟有一粒小牙齿,这位妇女立即回想起8岁时的一件往事:她将脱落的一颗乳齿放到耳朵里拿不出来了,后来就忘了这件事。

有人喜欢用火柴梗等物品挖耳朵,也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1986年3月5日,医生从江苏连云港市的一位退休女工右耳里取出了长短不一、腐烂变质的火柴梗共11根,在场的人都看得目瞪口呆。

请你千万要保护好自己体内的“收音机”——耳朵。

皮肤的奥秘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人能直立行走;二是人有一双灵巧的手;三是人脑比任何动物的脑都复杂而发达。因为这些区别,人才成了主宰世界的万物之灵。

然而,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还要加上第四种区别:皮肤。人类早先全身都有毛,可在毛脱光之后皮肤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感受器。人全身的皮肤不断地从外界接受到冷、热、痒、痛、触、压等大量信息,并且不断向大脑报告,使大脑对这些信息作出反应,这也是促进大脑充分发展的一个因素。这些学者强调:皮肤脱毛是人成为具有创造能力的社会人的最后一个生物学条件。

让我们来看看皮肤。

皮肤可说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覆盖全身的表面,头发、指甲是变硬了的皮肤。一个成年男子全身皮肤约有1.8平方米,女子约有1.6平方米。看起来只是薄薄一层的皮肤,全身加起来也颇有分量,成年的东方人皮肤约占全身重量的8%,而西方人可占体重的10%以上。

皮肤的平均厚度约1.6毫米,但人体各部位皮肤的厚度并不一样,最薄的眼皮仅0.254毫米,最厚的脚底皮肤可达5毫米。一般说,经常受到摩擦的手掌、足底等地方,皮肤较厚。但这并不完全是由于摩擦的缘故,因为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手心和足底的皮肤就比其他地方厚了,因为它们需要厚厚的皮肤加以保护,这是人在进化过程中长期选择的结果。

别看皮肤只是薄薄的一层,它可是身体上最复杂的器官之一。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皮肤应分为3层,我们通常看到的只是薄薄的表皮,表皮下面是真皮,真皮的下面还有皮下组织。你一搔头发,往往会掉下一些头皮屑,搓一搓皮肤,有时也会搓出“泥卷”,这些都是脱落下来的表皮。平时,它不断地在死亡,也不断地从表皮的内层新生出来,我们的皮肤所以能始终保持柔嫩,与表皮这种不间断的新陈代谢是分不开的。

表皮的生长和脱落是一个不为人所注意的、缓慢的然而是持续不断的过程。人每天都有一两百万个表皮细胞繁生出来,同样也有一两百万个表皮细胞被衣服磨掉或在洗脸、洗手、洗澡时脱落下来。大约每过27天,全身的表皮会全部更新一次。有人统计,一个人一生中,总共约有48千克的皮肤要以碎屑的形式脱落。

皮肤上密布有各种灵敏的“传感器”。拿手臂上的皮肤来说吧,每平方厘米就包含有25厘米长的神经、1800个神经末梢、120个痛点、2个冷点、9个热点、15个压点,还有60厘米长的毛细血管、8个毛孔、60个汗腺、1个皮脂腺。皮肤上有如此丰富的组织分布,从而使这薄薄一层皮肤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皮肤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人体要接触各种各样的外界环境,就会遇到无数外敌的侵犯。有人检验过,皮肤表面上每平方厘米就有4万个微生物,我们洗一个澡就可以洗下多达上亿个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中有不少是对人体有害的病菌,它们时刻窥视着人体,千方百计想钻入人体内兴风作浪。皮肤不但挡住了它们,而且还能通过分泌的酸性物质,抑制和杀灭球菌、霉菌等坏东西。要是没有皮肤的护卫,人的机体就会被病菌闹得不得安宁了。

皮肤还是可以调节人体冷暖的“空调器”。环境寒冷时,皮下血管收缩,皮肤上出现“鸡皮疙瘩”,人的毛发竖立,形成一个微保温层,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天气温暖时,皮下血管扩张,血液流经皮肤把热量辐射散发,以保持体温的恒定。而剧烈运动时,肌肉的活动使释放的热量相当于安静时的10倍~15倍,要是不及时散发出去,足以使人全身的血液沸腾!这时,全身皮肤上的250万个汗腺就紧急动员起来,结果我们大汗淋漓,靠汗水的蒸发带走了热量。

也许你不知道,皮肤还是人体上重要的一种呼吸器官呢。有过这样一件事,国外有位演员为了形象地拍摄“金人”照,便从头到脚涂满了用胶水调制的金粉,只留下鼻孔呼吸,谁知2小时后,这位浑身金光闪闪的男演员就窒息而死了。

专家说,人全身的皮肤都能呼吸,连长满头发的头皮和脚后跟的厚皮也是这样。呼吸活动最旺盛的部位,是胸部、背部和腹部。在这些部位,皮肤的呼吸作用甚至不亚于肺。如果拿同样大小的肺和皮肤做比较,皮肤吸进的氧气要比肺多56%。但是,在肺里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在肺泡,肺泡的总面积很大,是人体皮肤总面积的45倍,因而皮肤的呼吸作用只能退居次要地位了。可是,如将全身涂满油脂、胶水、金粉等阻碍呼吸的物质,严重影响皮肤的呼吸,再加上其他因素,人还是有可能要发生窒息的。

人有光滑的皮肤是优于其他动物的地方,但也可能是不利之处。人是皮肤裸露在空气中的惟一的哺乳类生物,因此易遭受外界射线、微生物、化学物质和物理性的侵袭;人体内部的疾病也往往殃及皮肤,内外夹攻,皮肤会受到上千种疾病的折磨,最为凶险的是各类皮肤癌。所以我们务必留心皮肤的变化,注意保护皮肤。

对皮肤最好的保健方式是沐浴,而绝不是搽抹各种化妆品。皮肤学专家认为,尽管化妆品对滋润皮肤有一定作用,但还没有充分证据说明皮肤能吸收那些搽在它上面的形形色色的营养品。如频繁使用化妆品,结果可能适得其反。要记住,皮肤的健美,90%是靠阳光、空气和水。

构筑人体的支架

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有骨头。在动物的进化史上,骨头是较晚才出现的,然而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有了骨头,才能进化出更大型、更成功的物种,吃起食物来不必光靠吮吸而可以咬嚼了。另外,动物由海洋登向陆地后,也需要有更强壮的骨头来支撑躯体,迈出新步。

骨头与骨头连接起来,构成动物的支架,叫做骨骼。不同的动物,构成骨骼的数量也不同。构成我们人体骨骼的骨头有206块,分为头颅骨、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四大部分。有意思的是,儿童的骨头要比成人多,因为儿童的骶骨有5块,长大成人后合为1块;儿童的尾骨有4块~5块,长大后也合成了1块;儿童有2块髂骨、2块坐骨和2块耻骨,到成人后就合为2块髋骨了。也就是说,儿童的骨头要比大人多11块~12块。事实上,初生婴儿的骨头还要多一些,可达300块~305块。

不过,成人有206块骨头也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人群中存在着差异。据1985年的抽样调查表明,中国人和日本人大多数只有204块骨头;而在欧美,绝大多数人是206块骨头,仅少数人为204块。少掉的2块骨头是在第五趾骨上,中日两国人大多为2块,而欧美人大多为3块。每只脚少1块骨头,两只脚总共少2块。

人体上最大的骨头是大腿上的股骨,它一般占人体高度的27%左右。考古的事实说明,股骨是在人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变长的。人的腿比长臂猿、猩猩都要长,腿长就能跑得快。股骨还是人体中最坚固的骨头,它每平方厘米所承受的压力高达281千克。

人体上最小的骨头是耳朵里的锤骨、砧骨和镫骨。这3块骨头总重不到50毫克,但这些小东西却是接受声音传递的关键所在。一旦其中有一块小骨头受到损坏,就会影响声音传送,轻则听力下降,重则耳聋。

骨头之间的连接十分巧妙,就拿脊梁骨来说吧,它并不是长长大大的一整块骨头,而是由24块椎骨像积木一样叠成一束,下面再接上骶骨和尾骨,四周有韧带拉扯着,外面还裹着层层肌肉。不管你是弯腰、挺胸,还是左旋右转,都是那么灵活方便,决不会耷拉下来或是散了架子。又如脑壳是由23块扁骨拼成的一个骨缝严密的圆球,有人曾试图把一个死人脑壳顺着骨缝拆散,可怎么也办不到。

骨头对人体的意义是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的。骨头支撑起了人体,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就成了一摊软肉,只能趴在地上,成了软体动物。骨头保护了人体,我们全身的重要器官都在骨头的护卫之下,如颅骨可以保护脑组织,胸骨可以保护心肺,骨盆可以保护膀胱、直肠和其他器官等。骨头保证了人能运动,骨头与关节、肌肉的协同,保证了我们可以完成千姿百态的动作。

完成这些重要任务的骨头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专家给我们的答复为:25%是水,40%是矿物质(主要是钙),其余35%是活的组织,如血管、细胞等。如果把一根骨头浸在6%的盐酸溶液里,经过一段时间,骨头中的矿物质就会溶解掉,剩下的骨头就变得很软,甚至可以将它挽成一个结。如果将骨头加热,除掉其中的水分和血细胞等,它就会变得很脆,像玻璃似的经受不住打击。

人的一生中,骨头里所含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数量是变化着的。成人含有机物较少而无机物较多,两者比例约为3∶7;儿童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数量差不多,约各占一半。所以,成人,特别是老人的骨头就硬而脆些,容易发生骨折;少年儿童的骨头则韧而嫩些,容易发生变形。所以少年儿童要特别注意有良好的坐、卧、立、走的姿势,在10岁以前不宜负重太多,以免影响骨头生长。

胎儿全身的骨头最初都是软骨,到出生时仍有许多骨头是软的,当软骨逐渐变硬后,才能立稳、站直。由软骨变成硬骨的过程叫骨化,骨头完成骨化的时间并不一致,大多需13年~18年。髌骨只要6年~7年,时间最长的椎骨却需要25年。一个人到25岁,身体一般就定型而不再长高了。但是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的人,有些骨头还是可以再增粗的。

使骨头变长的组织是骺软骨,它位于骨头的两端,不断增生,又不断索取钙盐使之沉淀骨化,骨头的长度就不断增加了。使骨头增粗的是骨膜里的造骨细胞,它会不断地把钙盐“拉到”自己身边,沉淀在骨质外层,好像树木的年轮那样一层层堆积在表面,使骨头增粗。

如果设法将骨头剖开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它是由4层组织构成的。最里面是骨髓,外面是海绵状组织,再外面是坚硬的钙质层,最外面是一层骨膜。骨头中也有血管,血液流经骨头时,一边给骨头提供养料,一边带走新造的血细胞。骨髓是人体的“造血工厂”,胎儿时全身所有的骨头都能制造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成年以后主要的“造血工厂”位于头盖骨、肋骨、脊椎和骨盆。

如果人的骨髓组织发生了病变,不能再制造正常的血细胞,那就是患了俗称血癌的白血病。骨髓移植是迄今为止治疗这种疾病的较有效的方法,但非亲缘关系的两个人要能“配上型”,即白细胞血型相同的可能性是极小的,在我国只有二万分之一。为及时救助白血病患者,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各自的非亲缘骨髓移植无偿捐献者信息网,在我国即为“中华骨髓库”。截止1997年2月,我国已有3000多人(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这人数实在太少太少)将自己的骨髓档案存入了信息网中。他们的爱心将挽救那些渴望生命的白血病患者,让他们也有可能欢快地享受生活。

10万千米长的血管

滔滔黄河日夜奔腾,滚滚长江川流不息;黄河长5400多千米,长江长达6300多千米。可要是我说,人的身体里也有日夜奔流的“江河”,而且比黄河、长江更长。你信不信?

你若不当心弄破了皮肤,就有鲜红的血流出来,这便显示了那“江河”的存在。这“江河”,就是我们的血管。

人体的血管可分为3类: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动脉是从心脏发出的,把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全身的血管。它多数分布在体内较深的部位,管壁厚、弹性大,管内的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运回心脏的血管。静脉血管分布得有深有浅,有的在体表就可看到,如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就是皮下静脉。它的管壁薄、弹性小,管内的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遍布在人体各组织器官里,沟通小动脉和小静脉。这种比毛发还细的小血管数量极多,有人估计,成人全身的毛细血管总数有300亿条左右。

血液自心脏喷射进动脉血管,需要经过许多分支才能遍布全身。例如从心脏开口的主动脉,在上肢可分成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往下可分成腹主动脉、股动脉、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等。动脉分支由粗到细,由大到小,渐渐变成了肉眼看不清的毛细血管。

有一位科学家计算了一下,把人体全身的血管、毛细血管统统加起来,可远远超过黄河、长江的长度,足有10万千米长,可以绕地球赤道两圈半!这10万千米可是人的生命线。因为人体这个王国里有着100多万亿小公民——细胞,这些小公民既要吃喝,又要排泄,如果没有四通八达的运输线及时供应饮食,又及时清除它们排泄的废物,那就像一个断了水电交通的大城市,其后果自然可想而知了。正是这奔流在10万千米长的运输线上的血液,承担起了输送养料、清除废物的重任。

黄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幽深高峻的山岭间,奔流数千米汇入汪洋大海之中。血液和它们不一样,血液自心脏经动脉流出后,逐渐进入毛细血管,但毛细血管又开始形成静脉,由细变粗,由小变大,最后汇合成上、下腔静脉回流心脏。也就是说,人体中的“江河”可是在体内循环不息地流淌的。“水往低处流”,黄河、长江能奔泻数千米,靠的是青藏高原与海平面的数千米落差。那么血液呢?科学家告诉我们,血液从心脏排出后到达毛细血管,要靠两个动力,一是靠心脏的收缩,二是靠动脉的弹力。

心脏收缩时的力量很强,就像消防龙头一样把血液喷射到大动脉。大动脉管壁内含有弹力纤维,具有弹性,当心脏喷射血液时就把它撑大;心脏舒张时,它又像松紧带一样恢复原形。这样一松一紧,就能使血液继续向前流动。这种由心脏收缩和血管弹性所产生的压力就叫做血压。心脏收缩时的血压较高,称为收缩压,一般为13.3千帕~16.0千帕(100毫米汞柱~120毫米汞柱);心脏舒张时的血压较低,称为舒张压,一般为8.0千帕~10.6千帕(60毫米汞柱~80毫米汞柱)。

血液继续前进到达小动脉后,由于小动脉富有平滑肌,而平滑肌又有收缩和松弛的特性,当平滑肌松弛时,血液就乘机钻进蜘蛛网一样的毛细血管里去了。

动脉血液携带着氧气、养料,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供给细胞利用;同时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和废物也通过组织液进入毛细血管静脉端,再汇集于静脉,回流心脏,然后被分别送到肺、肾等器官排出体外。血液除了在毛细血管处进行这种养料和废物的交换活动外,还要在肺里再交换气体,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新鲜氧气。我们的身体就是这样,不断补充氧气和养料,同时又不断把废物排出体外,从而保证机体的正常活动。

血管这条运输线,虽然长达10万千米,但由于它有特殊的动力设备,血流速度很快。有人实验,血液从某一点起再回到原来这点止,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只需要20秒~25秒即可。因此,尽管血管和江河比起来大小悬殊,其运输能力倒也不小。

当你吃饭、走动、看书、写字时,可不要忘了血管的功劳,是在这条10万千米长的运输线上奔流不息的血液,支持了你的活动。

任劳任怨的生命之泵

血液是生命的泉流,血液停止流动,生命就再也维持不下去了。那么,是什么推动了血液在人体中循环不息地流动呢?

是心脏。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它像水泵一样,推动血液流遍全身,好让我们身上的亿万细胞吃饱喝足,让有害的废物能及时运走。作为人体的生命之泵,心脏任劳任怨地跳动着,伴人终生,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方才罢休。

让我们来看看这伴随我们终生的生命之泵。

心脏位于胸腔之内,横膈膜之上,在两肺和胸膜腔之间,它比自身的拳头稍大一点。心脏就像一座由又厚又结实的肌肉构筑而成的两层“楼”,里面分4个“房间”,2个在上,2个在下,每个“房间”都有血管连通。这两层“楼”分左右两边,上层的两间,左边的叫左心房,右边的叫右心房;下层的两间,左边的叫左心室,右边的叫右心室。心房和心室之间设有能开能闭的“活门”——瓣膜,心室和大血管连通的地方也设有“活门”。这些“活门”起着控制血流方向的作用——只准血液朝一个方向流,不许倒流。

心脏的活动很有节律:心房一收缩,心房里的血立刻推开通向心室的“活门”流进心室,接着就关闭“活门”,开始舒张。几乎在心房开始舒张的同时,心室便开始收缩,把血液挤进和它连通的大血管。左边的大血管通向全身大大小小的动脉,右边的大血管通向肺脏。心室把血液挤走以后,也立刻舒张。这时,通向心房的大血管的血,又把心房灌满了,心房重新收缩,把刚才的过程又重复一次。每重复一次,医学上叫做一个心跳周期。

心脏收缩的力量是很惊人的。一个正常成年人的心脏每次收缩可将50毫升~80毫升的血液排到血管里,如果按每分钟跳动75次,每次排出70毫升计算,那么每分钟就可排出血液5250毫升,大约有5千克。一昼夜总共就能排出血液7500多千克!不过,心脏每次搏动排出的血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譬如运动时,或当你遇到敌人准备应战时,心脏便突突地加快跳动,使得排出的血量增加,你身上的力量就随着加大了。

有一个很奇特的医案可帮助我们理解心脏收缩的力量。

一位58岁的老农来到医院,向大夫诉说:发烧一月,全身发冷,不思饮食,十分疲乏。大夫检查发现老汉精神萎靡,皮肤上有零散的淤点,心脏右侧三尖瓣区有收缩期杂音,脾脏明显增大,初步诊断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三尖瓣闭锁不全”。

老汉后来病情突变,抢救无效死去。对老汉的死,医生很纳闷:为什么病发生在通常不常有病变的三尖瓣?病人没有拔牙、手术等情况,细菌是通过什么途径到达瓣膜的?医院向病人家属表达了希望通过尸体解剖来澄清这些问题的愿望,获得了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解剖发现,一丝黑色的细线蜷缩在瓣膜一侧,瓣膜上紧粘着一枚扎入时间较久且已经生锈的2.5厘米长的细缝衣针,针孔仍穿挂着那根黑线!

上述发现肯定了医生的诊断,但疑问也随之而来:缝衣针是怎么进入人体的?有没有谋杀的可能?病理大夫配合法医,在当地警方协助下,对老汉生前环境进行实地探查。

他们一踏进老汉生前的居室,几乎都注意到了,在老式木床上的方帐帐门处别着几枚缝衣针,有旧的或半新旧的,穿线的或不穿线的。一问,原来这是当地用以压邪的一种迷信做法。

原因找到了。掉在床上的缝衣针刺进皮肤后,就随肌肉的收缩进入体内,进入血管,然后在那只强有力的生命之泵的原动力的驱使下,进到心脏,来到三尖瓣膜处扎了下来,缝衣针和缝线上的细菌可以引起病变。当然,针刺进皮肤时理应会产生疼痛的,但年龄大、熟睡等因素可能会疏忽短时的扎痛。

你看,多残忍,正是这日夜跳动的心脏将“凶手”送到自己身上,就像是自杀。

心脏跳动的次数视人的大小而定。初生的婴儿每分钟心跳120多次,成人每分钟只跳七八十次。因为年龄小时,心脏推动血流的力量不够,心脏只好加快跳动;长大以后,心脏的力量增强了,就可以跳得慢些。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要是心脏平时的“工作量”太小,对其发育成长是不利的。曾有生理学家对一些动物的心脏做了比较,发现在相同的体重条件下,野兔心脏重量是家兔的3.2倍;猎狗心脏重量是看门狗的2.2倍。为什么野兔、猎狗的心脏能够增强呢?没有别的奥秘,就是由于它们长期奔跑锻炼的结果。因此,如果青少年经常跑跑跳跳、打球、游泳,心脏的发育也会好一些。

肺与呼吸

婴儿呱呱坠地,一声哭喊,宣告了新生命的诞生。这哭声表明婴儿已经能够呼吸了。从此,他就要呼吸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如果说某人停止了呼吸,那就意味着这个人离开了充满生气的世界。呼吸,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一个活着的人好比是一台正在开动的内燃机车,机车要开动,就得有柴油做燃料。人也是这样,人的活动也需要“燃料”,不过,人需要的“燃料”不是柴油,而是我们每天吃到肚子里去的食物。食物经过胃肠的消化,变成了养料。养料在人体里经过氧化,或变成了构成人体的物质,或变成了维持人体温度的热量,或变成了人的力气。

正像柴油在燃烧时不能缺少氧气一样,养料在人体中发生氧化的时候,也非要有氧气帮忙不可。实验证明,人很少能忍受停止一分钟以上的呼吸。脑子只要停止供氧几分钟,就会昏迷不醒,因为人体血液内储存的氧气很少,通常只够使用1分~5分钟。另外,养料在人体中发生氧化的时候,还会产生二氧化碳,这也需要靠呼吸随时排出去。

人体呼吸的重任主要是由肺来完成的。肺位于胸腔里面,纵膈的两侧,上称肺尖,下称肺底。肺有5叶,左肺2叶,右肺3叶,左右两肺各自包着胸膜,互不相通。刚出生的婴儿肺并不大,一口气吸进的空气只有20多毫升;可是,长到十七八岁,一口气差不多就有400多毫升。所以,新生儿每分钟呼吸可以多达60次~70次,而成人只需12次~20次。

肺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气管,很像不断分权、越分越细的树枝。和密密麻麻的细小的支气管相连的,是一串串空心的小泡泡——肺泡。每个肺泡上面覆盖着蛛网般的毛细血管,它们相互紧贴在一起。当心脏把血液泵入肺部的毛细血管一端时,血液里的红细胞就排成单行通过这根毛细血管,历时约1秒钟。通过时,红细胞将自己携带的二氧化碳从薄纱般的毛细血管移置在肺泡内,同时又带上氧气从另一端出去,这就完成了气体交换。

一个成年人的肺泡有7亿个左右,当空气一进来,肺泡就灌得满满的,像一串串小葡萄;肺一呼气,肺泡就瘪了下来。接着再吸气,再呼气,肺泡一鼓一瘪,使肺叶扩展缩小,胸膛一起一伏。通常情况下,并不是每一个肺泡都要同时开展工作的,例如,安静状态下只要十几分之一的肺泡参加就可以完成呼吸任务了。假若一旦需要,如在劳动或进行剧烈运动时,其他肺泡就能随时被动员起来。所以,当人的肺得了重病时,即使把肺切去一段,甚至把一侧肺整个切除,人还能继续生活。

不过,我们呼吸的时候,吸进的不都是氧,呼出的不都是二氧化碳。在吸入的新鲜空气里,氧气只有21%,氮气占78%,还有少量其他气体,如还有约0.04%的二氧化碳。而从肺里呼出来的气体中,氧的含量就减少到16%左右,二氧化碳却增高到4.4%左右。其他气体含量在肺里进出时并不起变化。

和做任何事一样,呼吸也要付出能量。人的肺每昼夜大约要呼吸2万多次,通气总量可达1万升,消耗掉的能量足以把1吨水汲运到两层楼上去。

呼吸也要讲究卫生。如有的人在冬天喜欢蒙头睡觉,这要比不蒙头的人少得到许多氧气,吸入二氧化碳也多,这不仅容易发生头痛、头晕,也不易消除疲劳。深呼吸可以把新鲜空气送到深部的肺泡里去。每天在空气清新处多做几次深呼吸,则可以呼出深部的二氧化碳,好似在做室内大扫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长吁短叹”对身体是有点好处的。

为加强肺的呼吸功能,应多参加运动。成年男子的肺活量约为2500毫升~4000毫升,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可增大到5000毫升~6000毫升。有人曾经系统地观察了68个幼儿园的男孩,发现经过4个月有规律体育锻炼的18个孩子,肺活量平均增加130毫升,而其他条件相同但不参加锻炼的50名孩子,4个月的肺活量只增加20毫升。肺活量大的人可以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胸肌和腹肌也比一般人强大有力。

肺娇嫩脆弱,如不注意保护就会加速老化。请看,幼儿的肺是粉红色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变成灰红色,到了成年和老年就变成灰黑色。这颜色的改变,就是灰尘、粉末给染成的。因此,你应该尽量避免到灰尘多的地方去。

胃和胃酸

在人的上腹部,肚脐的上面,斜挂着一只“肉口袋”,它就是胃。胃是人消化系统中的一个器官。食物进入嘴巴后通过食管进入胃;胃只是食物的临时仓库,是消化系统的第二站;食物从胃缓慢地出来后,就到了消化系统的第三站——小肠。

胃的形状有点像一个大茄子,或者说是只茄子状的大口袋。不过,它的形状并不完全固定,会随食物的多少而变化。它扩张时可容纳3000毫升食物,它的“大弯”部位能够坠到肚脐眼以下;极度收缩时胃壁会互相靠在一起,几乎变成一条管子。也就是说,这只口袋像是用橡皮做的,有弹性。

胃这只口袋并不是死板板的,它靠组成这只口袋的平滑肌进行蠕动。你见过蚯蚓的蠕动吗?胃的活动就像那样。胃动来动去,把嘴巴送进来的食物掺和上胃液后又搅拌得很均匀,使它变成像稠粥一样的东西——食糜,然后再一点点地往小肠里输送。

胃这座仓库从装满到完全出清,前后得费4个小时。所以人一天吃3顿饭,正好合适。胃里的食物出清后,它仍然会使劲蠕动,假若不及时给它加料,就会发出咕噜咕噜的信号,这就是胃在提醒它的主人:我饿了,快吃饭吧!

食物在胃里被消化的时间有长有短。一般的食品像米饭、面条、蔬菜等,需要三四个小时;而难以消化的肉类,就需5个小时以上。这就难怪你吃了大肉以后,好长时间也不会感到饿。

在医学还不发达的时候,人们曾认为胃是个“磨子”。因为古人杀死猎物的时候,往往发现猎物的胃里,吃进的肉块、骨头或者粮食、草料,都变成了一堆糊状物,于是便认为是胃将食物磨成食糜的。一直到18世纪,才有人对这种认识产生了怀疑。

1752年,意大利科学家列莫整天在做着他的实验。这位年已古稀的学者全神关注着鹞的食谱,鹞这种能吞吃小鸟的猛禽有个古怪的习惯:会将吃进去后不消化的东西吐出来。列莫将一块干燥的海绵装进钻有许多小孔的金属容器里,强迫鹞吞进去。当然,过不了多久,鹞就会将金属容器吐了出来。

列莫打开容器,发现海绵潮湿了,比原来重了5倍。他将海绵里的汁水挤到杯子里,用舌头舔和用化学试剂测试,都证明这汁水是酸性的。把肉或骨头放进去,能被溶解掉一些。“嗯,看来食物在胃中的消化,与这种酸性汁水有关。”列莫啧啧嘴说。

又过了100年,化学家才弄清列莫发现的胃中的酸性汁水就是腐蚀性很强的盐酸。胃在蠕动的同时,会分泌出大量的胃液来,胃液的主要成分就是盐酸,尽管胃液中盐酸的浓度只有标准盐酸的千分之五,它仍可算是人体中最酸的液体。胃酸除了能溶解食物外,还能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和促进铁的吸收,它到了小肠后又可促进肠液、胰液的分泌,促进营养吸收。此外,胃酸还能促进酶的生成,胃能消化食物,主要靠的就是酶。

胃酸溶解物质的能力绝不容小看。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胃肠学专家达维德发现,一位青年精神病患者在几天前吞下的剃须刀片,已经被胃酸腐蚀,一触即碎。他又进行了实验:将普通刀片和不锈钢刀片浸入胃酸中,24小时后,刀片分别失去了12%和8%的重量。

那么,这既能腐蚀钢铁,又能消化生肉的胃酸,为什么不会把胃也消化掉呢?

原来,这是胃粘膜屏障在起保护作用。胃粘膜上经常附着一层弱碱性粘液,它可以中和胃酸,挡住胃酸和胃壁接触。可如果粘液分泌过少,或胃酸分泌过多,或胃壁受到损伤,这时胃本身也会被“消化”,这就是胃溃疡了。

请你注意,胃喜欢比较热的食物。如果吃进去的食物是热的,它蠕动得就起劲;如果是冰冷的,它就懒洋洋地不怎么动了。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验:把一只活蹦乱跳的青蛙放进狗的胃里,6个小时过去了,青蛙化为乌有;又把一只同样活蹦乱跳的青蛙放进狗的胃里,然后用凉水灌洗狗胃,将狗胃的温度降低到10℃左右,过6个小时把青蛙取出来,它竟蹦跳着逃之夭夭了。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胃的收缩、胃液的分泌均与温度大有关系。胃受冷后不但蠕动慢了,胃液的分泌也会大为减少。所以我们应注意不要让胃部着凉,也不要吃过多冷的食物,更不要大量吃冷饮,那样对胃不利,对消化不利。

肝脏的功劳

如果我们把胃肠比作原料加工厂,那么肝脏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化工车间了。胃如果生了病,被医生开刀切去大部分甚至全部,还可以用肠子代替它的功能,人也还能活下来。可是,要是把肝脏切除,就要呜呼哀哉了。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重约1300克~1500克。它分为左右两大叶,位于腹腔上方稍偏右处,其上缘高到右侧第四、第五肋间,下缘伸展到肋缘,几乎占了人右上腹部的全部和左上腹部的一部分。正常情况下的成人肝脏,从肋条弓里面摸不到它,如果肝比平常大并且稍加压力会感到痛,那就是肝脏可能有毛病了,赶快找医生看看吧。

肝脏这个巨大的化工车间究竟生产什么产品,许多年来人们并不十分清楚。直到科学家们经过一个世纪的反复实验后,才逐渐揭开了它的秘密。

首先,肝脏能分泌胆汁。人们常以为胆汁是由胆产生的,其实不然。胆囊只能贮存胆汁,而胆汁却是由肝细胞分泌的。人的肝脏大约有25亿个肝细胞,每天可分泌胆汁800毫升~1200毫升。要知道,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可装满两个啤酒瓶呐。胆汁能加强对脂肪的分解作用,所以如果肝脏生了病,人就吃不下油腻的东西。胆汁还能促进对脂溶性维生素A、D、K等的吸收。脂肪和维生素都是人体需要的东西,胆汁的功劳当然不小。

此外,肝脏还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我们知道,食物中含有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除了水和无机盐可以直接被胃肠吸收外,其余都必须先经过肝脏,而后加工成各种代谢所需的物质被人体吸收。肝脏就像是一个筛子,从人体消化道吸收进来的物质,包括有害有毒物质,都要由它筛选一番,该分解的分解,该合成的合成,该排除的排除。它为人体的健康努力工作,认真把关,丝毫也不马虎。

如果把某些有毒物质,如尼古丁、咖啡因或其他麻醉品直接流入通向心脏的血管,人很快就会死亡。但是若让同样数量的有毒物质先经过肝脏,那么不出10秒钟,这些有毒物质就被分解了。

喝酒的人要感谢肝脏。因为肝脏能把有害的酒精变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只要不是酗酒,平时少饮一些酒,肝脏都能应付得了。但是过量饮酒肝脏就不堪应付了,过量饮酒会对肝脏造成伤害。

喜欢吃糖的人要感谢肝脏。在正常的情况下,每百毫升血液中含葡萄糖0.1克,若血糖浓度超过这个数值时,肝脏就自动把它转化为肝糖元储藏起来,当血糖浓度不到这个数值时,肝脏又把肝糖元转化成葡萄糖送回到血液里去。多亏了肝脏,人的血糖浓度总是保持一定水平。

就连爱好运动的人也要感谢肝脏。运动时,肌肉会产生乳酸,肝脏会努力把乳酸变为无害而有用的物质。

肝脏,可称得上是一个设备及功能齐全的化工车间,你瞧它:能合成、能分解、能储藏、能调节。既能把体内生成的有害物质变成无毒物质,又能解除外来有毒物质的武装。如有些药品既有治疗作用,又稍含有毒性,可是到了肝脏,毒性大多能被它解除掉。假如肝脏有了病,失去了解毒能力,可就不能过多使用化学药品治病了,否则难免中毒。

肝脏在人的胎儿时期,曾有过另一个重要功能——造血。大约在胚胎发育的第6周,肝脏就“萌芽长叶”,逐渐显现出它现有的面目。这时,它就开始担负起为胎儿造血的任务,即使后来肝脏把造血任务移交给了骨髓,它仍积极向骨髓提供造血原料。例如,它能提供合成血红蛋白所需要的铁、铜等物质。要是肝脏因病无法提供足够的原料,人就会发生贫血。

肝脏不仅关心造血,还竭力阻止身体出血。它能够合成凝血酶元和纤维蛋白元这两种重要的凝血物质。这些凝血物质会在出血处凝结成块,成为堵住出血的“闸门”,阻止血液外流。

肝脏还是贮存血液的重要血库。血液始终不停地在体内奔流,它的流动量却是时多时少的。在许多情况下,它要暂时呆在血库里,待需要时才输送出来。人体血库有3个:毛细血管系统、脾脏、肝脏。相比之下,肝脏的血库功能最重要。肝脏是由约50万个肝小叶组成的,每个肝小叶中间有一根静脉血管,周围有许多毛细血管,当肝脏内的毛细血管全部开放时,竟可以装下全身血液总量的55%。

我国古代医学家早就知道“肝藏血”了,古籍《内经》还说“人卧,血归于肝”,认为安静卧床可使肝脏血量增加。令人感叹的是,古人的这一观点完全符合现代医学研究的结果:人在立位时的肝血流量要比卧位时减少30%,运动时则减少50%~80%。因此,肝脏病人要少运动,多卧床休息。

肝脏的功劳几乎说不完。生理学家说,它能产生近千种的酶,能做500项以上的工作,人体的种种活动几乎都离不开它。人们早就认为肝是人体中与心一样重要的器官,为此就有了“心肝宝贝”这一说法。

愿你珍爱这“心肝宝贝”。

尿液何处来

凡是一个城市,除了有交通、电信和照明设施之外,总还得有一套密如蛛网的下水道设施。如果没有污水池,没有下水道,那岂不成了污水四溢的臭池塘,这样的地方还能住人吗?

我们人体如同城市一样,也有一套专供排泄的“下水道设施”,叫做泌尿系统。我们知道,人一天吃了那么多东西,喝了那么多水,除了少量养分被身体吸收利用外,绝大部分都变成废物排泄出体外。人体排泄废物的途径有这样几条:一是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二是消化系统排泄大便等,三是皮肤汗腺排出一些水分等。剩下的大部分水分和溶解在水里的废物,也就是尿液,要靠泌尿系统来排出。

尿液的制造是在一个叫肾脏的器官中完成的。肾,俗称腰子,形状像蚕豆,大小如拳头,人体腰后部脊柱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成年人每个肾脏约重130克。这不过是肾的大体轮廓,里面的构造可就复杂多了。肾的制尿部分是由许多肾单位组成的,一个肾大约有100多万肾单位,每个肾单位又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要是把所有肾单位的管道拉成一条线,它可长达80千米。

肾脏每时每刻都有大量携带有代谢废物的血液流过。肾小体负责过滤的工作,污物和杂质由它过滤出来,形成一种叫“原尿”的物质,滤清的血液则重新流回体内去。原尿的成分除分子较大的如蛋白质和脂类物质外,其余和血浆差不多。正常人一昼夜滤出的原尿可达150升~180升之多。请你别为这么大的数值吃惊,因为原尿产生量虽大,可约有99%要重新回到血液里去,这就是肾小管的再吸收。

肾小管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排泄,经过一系列变化以后,原尿变成尿,排出体外;二是再吸收,正常人每天排出的尿液大约为1升~2升,占原尿99%的葡萄糖、盐类和绝大部分水都由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了。有些人因为肾脏闹病,肾小管的再吸收作用不完全,所以他们的尿液就比常人多,甚至可达3升~4升。

人体内的血液每小时大约要流经肾脏两遍。血液中有大量的水,新陈代谢后,有一些水由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如果肾脏因病不能很好地生成尿液,水留在体内就会发生浮肿。严重时还会造成尿闭,形成酸中毒,最后人会因尿毒症而死亡。

尿由肾脏制成后,便随着输尿管徐徐流入“污水池”——膀胱里暂存起来。输尿管粗不足1厘米,长约20厘米~30厘米,它大约每隔15秒钟就自动收缩蠕动一次,推动尿液缓缓向下流动,直至膀胱。膀胱位于盆腔内耻骨联合的后方,它的肌层很厚,像一只有很大伸展性的橡皮袋。成年人的膀胱装满后,可容纳350毫升~500毫升尿液,当它把尿排尽后就瘪缩成皱巴巴的样子。

排尿,就是小便,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当膀胱里的尿液慢慢积蓄到快要装满时,膀胱内的压力便增高,刺激了膀胱壁上的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告诉大脑:我快装满了,你得考虑去找厕所啦。如果一时找不到厕所,大脑就会命令尿道的闸门——括约肌进一步收缩,把闸门关严,坚持一下,暂不排尿。待到进了厕所,大脑才命令括约肌松弛,闸门开放,于是尿液就在膀胱肌肉的紧缩下,奔泄而出了。每次小便完毕,膀胱里的尿实际上已被挤尽。至于一天要“挤”多少次,要视情况而定。例如人恐惧时血压升高,肾脏活动量增加,尿液也就会增多,所以民间说“吓得尿裤子”是有科学依据的。

婴儿由于大脑发育不健全,控制排尿的能力较差,所以只要膀胱装满尿,就会随时和到处乱撒。人在睡觉时,只要膀胱充满尿液,仍会有刺激传到大脑,大脑就会命令人醒来去排尿。少年儿童有时白天玩得很累,过度兴奋,晚上睡觉时,虽然膀胱已充满尿液并把信息传达给了大脑,可大脑管肢体活动的中枢仍然在迷迷糊糊地睡觉,醒不过来,于是就尿床了。

有趣的是,撒尿的本领并不是出世以后才“学会”的。事实上,在娘肚子里的胎儿,三四个月大时已有排尿功能。7个月的胎儿每小时约排尿10毫升,到临生养时每小时可增加到27毫升。这些尿液同胎儿的其他新陈代谢产物一样,都是通过母体胎盘排出体外的。

力量来自肌肉

如果你看过健美表演的话,运动员身上那轮廓鲜明的块块肌肉,一定会使你非常眼红。其实,一身好肌肉不仅给人以美感,更给人以有力的感觉,因为人的力量就是来自肌肉的。你看举重运动员,在他迅速举起几百斤重的铁杠铃的时候,浑身的肌肉一块块尽往外鼓,就像一个个铁蛋蛋。这表明,肌肉的猛烈收缩产生了巨大的力量。

人身上的肌肉,大大小小,算下来共有600多块,大约要占体重的40%。这些长长短短的肌肉,能伸能缩,能弯能转,步调一致,在神经系统的指挥下各自执行一定的功能。没有这些肌肉的努力工作,我们人体什么也干不成,甚至连生命都无法维持。

肌肉由无数的肌细胞组成。肌细胞细而长,就像棉花的纤维,因此叫肌纤维。根据肌肉组织的分布及机能的差异,我们大体上可以把它们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3种。

骨骼肌因大多附着在躯干骨和四肢骨上而得名。它通过肌腱固定在骨骼上,它带动骨和关节,使我们做出各式各样的姿势和动作。当我们想把一块糖放进嘴里时,就得让手臂上的肱二头肌和其他肌肉协调才能完成。骨骼肌的肌纤维像个长圆柱子,听由人的意志支配,大脑说收缩它就收缩,大脑让它放松它赶快放松。一个人力气有多大,主要就是看附在骨头上的这些肌肉伸缩的能耐有多大。虽然骨骼肌的收缩迅速而有力量,但不持久,耐力差,也容易疲劳。

人体有639块骨骼肌,有的大小差别很悬殊,如成年人大腿上的股四头肌常有2千克重,而耳朵里的镫骨肌长不足0.2厘米,又轻得可怜。骨骼肌的总重量随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新生儿还不到体重的25%,成年人占40%。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肌肉比较发达,约占体重的50%。到了老年肌肉萎缩,水分减少,肌肉重量就可能减少到体重的25%。肌肉重量的增减,并不是数量上有了变化,而是肌肉纤维粗细有所改变的缘故。

人面部的一些肌肉也属于骨骼肌,虽然它们并不附着在骨头上,而是附在皮肤的上面。这些肌肉可以用来表达喜怒哀乐各种情感,故而又叫表情肌。

平滑肌分布在血管、胃肠、子宫、膀胱、支气管、瞳孔周围及毛发根部等地方,它的肌纤维可随生理的需要而变化。像子宫怀了娃娃时,就要比没怀娃娃时增大10倍~20倍。平滑肌数量不如骨骼肌,也不像骨骼肌那样引人注目,可它的重要性不容小看,比如胃和肠,要是没有平滑肌衬在里面,它们就一动也不能动,根本不可能消化运送食物。平滑肌有较大的伸展性,它的收缩和舒张,有点像江水的波涛,后浪推前浪,具有一定的节律性,缓慢而持久。

平滑肌的运动不受人的意志支配,所以我们可以命令双脚走路,但无法叫胃肠不运动。我们把能随着人的意志而随意运动的骨骼肌叫做随意肌,把不受自我意志控制的平滑肌叫做不随意肌。

心脏的肌肉叫心肌,虽然它也是不随意肌,但它的活动很有节律,非常自觉,永不停息,从不玩忽职守。正是它从不间断地收缩与舒张,才保证了心脏的不断跳动。

肌肉的生长,有它自己的规律。

初生的婴儿都是胖乎乎的,像个肉团团,这时,他全身的肌肉约占体重的1/4。

此后,从半岁开始到3岁,肌肉的生长速度特别快,比骨头还快两倍。

到发育期的时候,随体内激素产量的增加,肌肉也跟着发达起来,人的力气也随着增长。大一点的孩子,力气也大一些,这主要是因为肌肉细胞成熟了。

肌肉所能产生的巨大力量,是我们不大能想象得到的。据计算,如果6平方厘米的肌肉同时收缩,就能举起20千克~60千克的东西。人类咀嚼的肌肉竟能拉起中等体重的人。有人估计,如果人体中3亿根肌纤维朝一个方向一起收缩的话,力量可以达到25吨,抵得上一部起重机。练过气功的人一脚踢去,冲力会达到半吨,竟可以把碗口粗的石柱踢断!

经常锻炼的人肌肉健壮发达,肌纤维变粗,力气也大。据计算,一个健康的年轻人通过半年的力量训练,肌力就能增大50%。肌肉的运动是受大脑控制的,在救人、抢险或自己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精神高度紧张,神经细胞兴奋到极点,这时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肌肉储存的力量,做出平时不能做的事来。汉代名将李广出巡,见草中石,以为是蹲伏着的猛虎,大惊,倾全力引弓而射,竟然使箭镞入石三分。以后再射却怎么也射不进石头中了,其道理也就在这里。

想长高多运动

人类身高一代高于一代的情况,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

我国考古学家对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朝各个时期出土的208例尸体测量结果表明,我国古代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为165厘米~167厘米,成年女子为154厘米~156厘米。现代统计资料表明,上海市1956年18岁男女青年均身高分别为167.41厘米和156.17厘米;到1991年上升到173.19厘米和162.04厘米。全国18岁~25岁的城市男女青年在1955年~1979年间,平均每10年分别增高2.3厘米和2.15厘米。

外国的情况也基本如此。俄罗斯的一份资料说,该国1915年~1920年间出生的女人,平均身高是156.3厘米,同样是平均身高,她们的女儿已有159.7厘米,她们的外孙女则达161.6厘米了。在三代人中,平均总增高5.3厘米。美国在200多年前立国时,男子的平均身高是170厘米,现在则是177.5厘米。183厘米以上的青年男子,由过去的4%增至25%。

有趣的是男女之间的身高之差古今未变。目前男女青年的身高约相差11厘米,古代也是这个数值。这说明,男女是同步增高的,其中没有性别的因素。

那么,人体为什么会越长越高呢?

早在20年代初,原苏联人类学家布诺克曾提出现代人体增高与“异地婚姻”有关。他认为父母出生地之间的距离越远,其子女长得就越高。现代人的交游比较广,通婚范围大为拓宽,这对后代显然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