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四年,青春模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10:26:11

点击下载

作者:徐梦媞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那四年,青春模样

那四年,青春模样试读:

出国留学准备篇 将自己“打包”寄走

为什么出国?

要倒退个十来年的话,出国上大学甚至留在当地工作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都还算是个“新鲜事儿”,对某些人来说也可能是一个一生奋斗追寻的梦想。仅仅过去十年,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当下,出国留学已经从一个“生僻词”变成了“流行用语”。这就好像一些原来只能从《辞海》里才能找到注解的汉字—比如我名字里的“”字—现在已经能轻松地从很多输入法里找到了。对于这个时代的许多年轻人来说,出国留学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是一条人生的必经之路。而且社会大环境也为这些年轻人铺好了路,等着他们去按部就班地走。我几年前认识的一个从北京某知名高中“国际班”毕业的女孩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国际班”,听着是不是很靠谱?出国留学在这些孩子的眼里已经成为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就只是人生迈出去的“一小步”而已。

但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对于那些努力想要从中有所收获的孩子来说,走好这条路仍然是一件相当艰辛的事。感谢正在读这本书的你,感谢你的耐心,希望我的经历能对你有所启迪。

说起来,出国旅游还得做个攻略呢,更别说是离家求学了。你要在那边独立生活,要离开父母和熟悉的环境,独自面对陌生的国土,面对不同的生活习俗,以及不同的做事风格,如果一点儿异常感都没有,绝对是不可能的。在新环境中有排斥感的、厌恶感的、自卑感的或者是以上皆有的,在这个时候就能彻头彻尾地明白“土生土长”的优势了。因为我们不是,所以才容易迸发出各种负面情感,也因此才要有磨合期,不过这个磨合期的长短倒是因人而异。

要说这方面,我确实算得上是一个幸运儿。这就要说说我十几年前的经历了。让我们先倒回去追溯一下。2005年,我通过考试,成为了一名代表自己中学出国交流的交换生。当时懵懵懂懂的我对出国上学这个概念还很是陌生,而且在那个年代,初中一毕业就出国的孩子很少,应该说“交换生”这个概念在当时也只能算是刚兴起吧,我也算当了把“先锋”。经历了“胆战心惊”的面签,看着好多被拒签的人伤心地离去,我“误打误撞”地迈出了国门,在美国的土地上体验到了现在都还记忆犹新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情感的背后,我也悄悄地为之后出国留学打下了稳健的心理基础。在交流期间,我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都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下来,而这些随笔也十分幸运地在我回国后与大家见面了,当时还做了很多交流分享。想想自己写完高中交流生活现在又来写大学留学生活,还真是没什么新意。好吧,话题扯远了。

出国交流一年后归来,周围的亲人和朋友们都乐此不疲地问我:美国是不是特别好?美国的教育是不是比中国先进多了?在那个时代,很多人持有的想法是:“留在美国发展一定比回国发展好”,或者说“花了这么多钱,可不得在那里积累点儿经验再回来嘛”,等等。不过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我眼里,这样的心理认知都是盲目的,也是落伍的。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家里经济条件允许就应该送孩子出国留学,有些家长甚至盲目地认为越早送出去对孩子越好,没想明白就扔钱出国上学的例子数不胜数。但是真正学有所成又学成而归,还坚守所学专业,脚踏实地努力打拼或是创业的有多少?我没有这个信心。说真的,出国留学不应该只是到外面溜达一趟,过个三四年就结束了的事。事实上,对于那些不想只是拿到个文凭就完了的人来说,国外的大学校园绝对是一个严苛而又充满竞争的修罗场。若想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就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战的准备。

决定出去之前先问问自己:为什么出国?自己适不适合出国?自己有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出国后要不要在国外发展?出国回来后怎么接地气?虽然这些问题要在出国前就想得清清楚楚是不可能的,很多想法会根据经历的不断积累而改变,但是这并不代表你在出国之前就不用好好思考这些问题,并把它们装在心里。在我看来,出国前必须做好的心理准备之一,就是要给自己制定一个阶段性“还说得过去”的计划,要知道自己出国的目的是什么。

真心希望每一个选择出国留学的小伙伴都对得起自己的这次“选择”,也让它成为自己人生当中难忘且有价值的一段经历。

我为什么出国?

好吧,说了那么多别人的事,也来说说我过往的心路历程。事实上,2006年从美国回来以后,我就开始筹划三年以后再次出国的事了。初中毕业之后出国交流的一年,让我长了不少见识,也让我“提前”体会了什么叫孤独、迷茫和没有归属感。这个坎儿迈过去了,好像很多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我觉得自己还是十分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再加上从小学舞蹈,不怵上舞台,所以性格也比较外向,善于表达。听妈妈说,我未曾谋面的姥姥就是干媒体的,可能我也得到了一点儿她老人家的遗传基因,所以上高中那会儿就萌生了想要做电视行业的念头。现在想想,那时可能有点儿理想化,有一种好像也没怎么仔细琢磨就选择了这个行业的感觉。不过现在看来,我觉得这个行业的确还是挺适合我的。尽管不好干,竞争压力也大,但总归我还是努力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坚持着一点点自我,努力保有着一点点情怀。

我出国学的是广播电视新闻(Radio-Television Journalism),是我们学校新闻系下面的一个专业方向,涵盖面广,且播音主持的内容也会涉及到。我之所以选择去美国也是因为这个专业的缘故。在我所能了解的范围内,美国并没有专门的播音主持专业,在他们看来,这项技能并不需要特意去学,一个好的记者自然而然会就上升到这个阶段。所以大部分学广播电视专业的人都是先从记者做起,再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是否要争取主播的位子,没有很多积累就能直接做主播的例子并不多。但在国内,播音主持是一个被单独划分出来的、需要通过艺考的专业,在这样的体制下,主持人的概念被极大强化。如果真要去比较的话,我觉得我所学的广播电视专业方向更像是一个各项技能与各类知识储备并重的超级综合体。入学时,不会有专门的艺考部分,就是看正常的美国高考成绩。入学后,专业的学习包罗万象,有深度也有广度,就连基本的理科知识以及理科实验课都有。头两年,所有新闻学院的学生一起上各种普课,每个学期只学“一点儿”和新闻相关的东西。

大学最后两年进入具体专业方向后—比如我的方向就是广播电视—每个人就开始深入学习自己方向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了。像我,侧重于电视,就是视频编辑、写英文稿件、采访、拍摄、各种报道技巧和深度实践等,一样一样去学去做。特别赞的是我们学校是真正在用“采、拍、写、配、编、播甚至到连线”一体化来要求和训练学生的,这样的训练对于日后的工作极有价值。当然,说到我们学校的新闻学院,也就是密苏里大学的新闻学院,那可是大有来头,稍后我再娓娓道来。

我在这所学校里收获了作为一个新闻人最需要的综合素质,明白了文化积淀的重要性,并且找到了作为新闻人最应该拥有的热情和使命感,而这些就是我看中这里,来这里上学的主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我们学校的新闻系在兴趣方向上划分得比我上学时更为细致。在我留学的时候,学院就是划分为六大专业方向,分别是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杂志新闻(Magazine Journalism)、摄影新闻(Photojournalism)、纸媒和数字新闻(Print and Digital News)、广播电视新闻(Radio-Television Journalism)以及战略传播(Strategic Communication),每个方向下面没有更具体的小方向。而现在,在这六个主要方向下,又延伸出来了三十七个兴趣领域可供学生们尽情选择。但即使是在这么多兴趣领域中,广播电视中的报道及播音主持也是放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在国外,你学会当好一个记者,你也就同时具备了当一名主持人或评论员的基本素质。而一名好的主持人也基本上等于你曾经当过一名好记者。现在我很喜欢看美国一些老牌主持人或者名记者的节目,在他们身上,岁月留下的是沉淀,留下的是给观众带来的无穷回味。那些冠了这些人名字的节目是一个无法替代的标记,是那股范儿,看着带劲过瘾。

其实回国以后我也迷惘过。在国外待久了,回来之后难免会有些“水土不服”。在中国“混”这个圈子,很多现实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左右很多事情,这些“现实”在国外也不是没有,但是国内这个“阶梯”混杂了太多“别的”因素,爬起来更加费力,也更加令人无可奈何。有时候我也会想,自己费劲巴拉地出趟国到底意义有多大?我会经常回想自己走过的这条路,会等不及,也会焦躁不安。我会想: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路?学到的那些东西到底用不用得上?自己的抱负又会不会有人赏识?

这种悲观情绪有的时候很强烈,我是个比较感性的人,也是个比较执着的人。金牛座嘛,爱钻牛角尖儿。有时候钻进去了,就容易否定自己曾经做出的一些判断。在美国的求学经历让我看到了一个很不一样的世界,我本来就是个充满好奇心,又喜欢冒险的人,所以梦想就在我的心底扎了根。而悲观情绪蔓延的时候,我就会开始不自觉地去质疑自己的梦想。记得那会儿,我总喜欢问不同的人:“你说我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吗?我能行吗?”尽管长辈们总是笑着对我说:“当然能啊!一定能!”可对我来说,这些“鼓励和肯定”似乎还是不够。当我又用同样的话去问一位老师时,他说:“也许现在看,你不是跑得最快的那个,但是这并不代表你是最后失败的那个。电视行业最后竞争的是什么?短期来看,或许有些结果会不尽如人意,现实这个东西的确残酷。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最后真正拼的就是两个字—‘文化’!谁更有底蕴,谁更有开阔的视野,谁更能推陈出新,谁就能前行。有心人终会等来时机,虽然这个时机可能很短暂也可能看起来很渺茫,但却足以让他们脱颖而出。你在国外这么多年所学到的不正是这两个字的可贵吗?踏踏实实地去做,别因为周围的环境影响了自己,谁能笑到最后只有跨过终点线的人才能看到。”

现在想来,老师的这番话其实也并不是那么“惊天地泣鬼神”,但在那个时候却起到了一颗定心丸的作用。其实我知道老师的初衷是想安慰我,是看我太着急了,很想让我静下心来。是啊,我所拥有的“可能性”就是这些年出国所带给我的宝贵财富。这个可能性也许最终并不能实现,但是拥有它却比什么都珍贵,因为这种可能性让你成为了一个可以去做选择的人。选择自己想要当一个什么样的电视人,又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电视人。我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想告诉别人我自己的价值观;我想影响更多的人,想带给他们正能量和有价值的东西。所以究竟我为什么出国?答案很简单:因为我想迈出在我看来正确且有力量的第一步,然后一直走下去,留下一些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消磨殆尽的东西。

题外话:现在走在大街上,看着穿着校服,结伴同行的学生们,看着身边比自己小的后辈们,我特别愿意就这样看着他们,有时候还会突然迸出一些断断续续的感叹词。我终于明白了大人嘴里那句“年轻真好”的意思。我现在时常会很“羡慕”这些比我年轻的孩子,因为他们身上有着很多我已经不再拥有的“可能性”,那大把的“可能性”。如今的我已经选择了一条路,在这条路上,“可能性”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小,一旦出现了失败,有可能是不可逆的,因为这次失败过后已经没有多少重新来过的时间和机会留给我了。我在这条路上已经能够看到一个淡淡的影子。走得好是什么样子,走得不好又是什么样子,所以我的“可能性”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了。然而在那些孩子的面前,却还有很多很多个“可能性”供他们选择,他们的世界还可以重新塑造,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一件事。所以我想对那些还没长大的孩子说,如果你读到了这里,希望你能够思考一个问题:你想要怎样的“可能性”?一定不要错过最美好的年华,你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完全掌控在你自己的手中,这是我们以及比我们更年长的人已经“望尘莫及”也无法想象的事了。如果你已经到了我这样的年纪,尽管我们互相并不熟知,但也可以一起努力,为自己还能抓住的“可能性”而努力,不要让自己一下子看到自己那条路的尽头,还有很多很多值得你挖掘的事情在这条路上等着你。创造是我们能够利用的,去挖掘新的“可能性”的,最好的武器。

DIY申请学校,你需要做什么?

下定决心去做某件事的心路历程是最煎熬的。不过,自从得知有“国际班”,我觉得有些人是找到福音了。这就好像跟着熟悉路的人去某个地方,有人带着往前走,你跟在后面自己别瞎跑就行。再加上现在留学中介做得这么成熟,大部分学生稍一“求助”,一条龙服务就来了。不过,我自己可是个反中介派,这可能跟当时的环境和自己的经历有关。如果在这个中介基本都能包办的时代,你还想从头到尾自己搞定,那接下来我要讲的事情可能对你就有些帮助了。

我申请学校那会儿,是2008至2009年(当然这没算上之前准备考试的时间),可没有我刚刚提到的“国际班”。至少在我的家乡天津、在我所知道的范围内没有。因为已经决定要走出国上大学这条路,所以当时我在国内只要通过会考、拿到高中毕业证就可以了。那个时候,在我们学校,考SAT出国上本科还算是一件稀罕事,大家普遍了解的是托福考试。我当时为什么选择考SAT呢?仔细回忆,可能是我想考的密苏里大学新闻系竞争本来就比较激烈,有SAT成绩的国际学生会好争取一点儿吧。而且我们学校(其实很多学校都是这样)在给予荣誉学生(honor student)资格的时候是要看SAT或ACT成绩的。什么是荣誉学生呢?荣誉学生会比普通学生多一些个性化、相对专属、挑战更大的课程,就跟上小课似的。当然,毕业的时候如果你还保有荣誉学生资格,那么你也会有专门的荣誉学生毕业证书。其实那个证书拿回国也没什么用,就是个荣誉吧。不过事实证明,当初我想要成为荣誉学生这个想法真的很好,因为在上那些“小课”的过程中,我收获颇多,认识了很多影响我人生的老师,还突破了自我,发现了自己的无数可能。

最后,我想说,从你选择自己申请学校的那一刻开始,你已经走上了让自己更加独立、向成熟蜕变的康庄大道。作为出国留学的起点,我觉得是极好的。备考SAT+申请:时间规划很重要

有些人觉得高中三年有足够的时间,不用那么着急做准备。其实不然。如果想准备得充分,游刃有余,那么上了高一就应该开始筹划了。

我考SAT的时候很幸运,第一次考试的分数就达到了我们学校新闻系的分数线。那个时候,SAT分为阅读、数学和写作,各八百分,总分两千四百分。不过很多学校写作只是参考,我们学校也是如此(请注意,这些年SAT考试经历过新的调整和改革,有关考试内容以及录取资格相关信息请以最新版本为准)。我申请的那一年,数学和阅读加起来考了1400分,就我们学校的门槛来说是完全达标的。再加上我的个人经历、申请材料似乎都比较对我们系的胃口,所以我很快便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还有插曲,待我稍后细说)。也有一批学生虽然拿到了我们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但由于没有满足新闻系直录的某些要求,而被分在新闻系预科里。如果是以新闻系预科生进入我们学校的,那么通常等到上过两年的课程后,才可根据新闻系里的要求和规定进行“转正”,达到要求的,便能正式成为我们系的学生,完成剩下的学业。

说到这里,我可以细说我申请过程中的这个插曲了。我给我们学校寄送成绩的时候是把我考过的SAT成绩和托福成绩(我当时准备主要依赖SAT成绩)一起寄出的,当时我觉得自己直接被新闻系录取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但不久后我接到邮件说,我是“有条件”被录取的,还需要达到学校的一些要求才可以拿到正式录取通知书。另外,根据当时邮件上所写,我就是达到了学校的“条件”,学校也准备只是让我以新闻系预科生的身份进入学校!但我明明看到学校新闻系的官网上有一行小字,上面写道:SAT阅读和数学成绩总和足够高的学生可以被系里考虑直接录取。我们学校当时对于这“足够高”的要求是在1280分左右(当时这两项的满分是1600分),而我考了1400分,算是“足够高”了吧,不给我直录,这录取的含金量一下子就下来了,这我可不干!于是我赶紧给我申请的负责老师发了邮件,询问自己为什么不能被新闻系直接录取。等老师回复以后我才发现问题所在,原来我们学校压根就没有看到我的SAT成绩。大概是申请的学生太多,学校接收的时候出了差错。于是我又“不厌其烦”地把寄送日期、寄送凭证一并复制在邮件中,给老师发了过去,以便她查阅寻找。经历了多轮回合后,我终于等到了胜利的消息。经核对,系方认定我SAT成绩符合要求,其他个人条件也没有问题,于是学校又让我成为了新闻学院新闻系的直录生。虽然这个过程并没有花费太长时间,但就像做了一次过山车一样。

真没想到最后事情能进行得如此顺利,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直接改变了我接下来的人生,意义之重大,现在想来真是为当时的自己捏了一把汗。不过,这也让我明白:美好的结果不是光靠“坐以待毙”、被动接受就能拥有的。当你对结果不太满意时,就应该主动出击,在没有最后拍板儿之前,看看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有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不够理想的结果都是有转圜余地的。取经小贴士一: 关于时间分配和SAT考试

1

我把高中三年的时间做了如下规划。高一就开始准备,高二争取把考试全部拿下,高三专心申请学校。时间分配得好,递交申请的时间够早,学校又“配合”的话,你在高三上半学期结束的时候,就有可能完成接收录取通知书、选定学校的工作了。我是在2008年的12月份拿到了密苏里大学新闻系的录取通知书,之后一直到出国,我度过了一段既轻松又愉快的“大假期”。

2

题海战术虽然不是精明的做法,但是比较适用于SAT考试,毕竟考试长达好几个小时。最大限度地适应各种题目,学会抗压,合理调配时间,对考生迅速进入状态都是有好处的。

好,插曲说完了,让我们继续回到主要内容上来。大家应该都认可SAT的内容要比托福难很多,所以用一年时间进行充分准备还是很有必要的。很多学生选择考多次SAT,如果你也是这样,就更要把握好时间,趁早别趁晚!成绩下来以后还要选学校、准备各种材料、寄送、写PS、填写申请表、预约签证,等等。这些事情还是很耗时的,所以一定要安排好高中的时间,做好合理规划。当然若是选择把这事儿交给中介来办,那自然是要轻松很多。

顺便提一下,我除了SAT I还考了SAT II,就是科目考试,比如物理、化学、历史什么的。这个考试要根据不同学校和你报考专业的要求来定,一般来说非常好的学校或者专业性很强的系都比较注重SAT II的考试成绩,所以一定要充分重视它。早点儿选好目标学校

别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很适用于申请学校这件事上。如果能成为自己目标学校的第一批申请学生,做个早起的小鸟,结果可能很不一样,你也许就能比别人更早地拿到录取通知书。况且很多美国学校并不是等到集齐所有申请学生的资料之后才开始筛选的,所以早点儿报上去,就能早点儿给人家留下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竞争者也会相对少一些,录取名额也会相对充裕一些,被录取的概率也许就会大一些,何乐而不为呢。我当时就是在申请周期刚开始没多久,就把所有材料都报上去了。不过也有很多学校,录取通知书会给得比较晚。在这种情况下,早早交上申请材料,给“最后做决定”留出更加充足的时间就显得更为重要。越早开始申请,越早拿到通知书,心里越有底,到最后关头越有做决定的余地,无非就是选哪所学校的问题,而不是没得选。

除了时间因素,很多人还会为到底申请几所学校而发愁。我那会儿申请学校的时候,不少人都选择以量取胜,以为越多越好,越多越保险,其实不然。这又不是数量越多中奖几率就越大的事情。我当时申请了七所(其实已经够多的了),其中五所给了录取通知书,我觉得中签率还算挺高,对这个结果也挺满意。我那个时候听到过一些失败的申请案例,差不多就是一个人申请了十几所学校,却全被拒了,申请者很不理解地问:“究竟这是为什么?”其实原因显而易见。你申请那么多学校,可你真的对它们都很了解吗?你有那么多时间做深入研究吗?最后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总有个学校会录取我,我总能选到一所学校吧。但对于那些学校来讲,你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变成了一个可录可不录的学生,人家也就没必要选择你了。当然,我觉得这样的例子可能越来越少了,毕竟现在中介、“国际班”逐渐成了“标配”,很难想象在这些助力的保驾护航下还会出现一个学校都申请不到的情况。

在选择申请哪些学校之前,你心里肯定已经装着一两所特别想去的学校了。如果连这个都没想好,那你就真的很危险了。能够进入自己最向往的学校固然是最好的结局,但是众所周知,美国大学录取学生的标准可谓毫无规律可循。不一定成绩更好的学生就有更大的优势,有时候一个PS的细节,一个课外活动的亮点,一封意想不到的推荐信都能成为你打开美国知名大学校门的钥匙,所以每个环节你都马虎不得。

我觉得本科学校的选择,氛围是很重要的,基础打好非常关键。在我眼里,专业的排名要比这所学校整体排名更重要。如果这个学校整体排名很靠前,但是你要进入的专业口碑却很一般,那么你还是应该再考虑考虑,不要追求“华而不实”。尤其在现在这个年代,名校毕业早已不是什么值得拿出来大说特说的事儿了,这样的海归一抓一大把。取经小贴士二: 关于选学校那点事儿

1选学校不要重数量而要在乎质量,要专攻,不要杂乱,详细调查、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决定。选择一两所自己最中意的,一两所自己还算满意的以及一两所保底也能接受的就已经很完美了。不要在一大堆学校里左顾右盼,也不要过分要求学校整体排名的高低。

2

有问题一定多和校方的负责老师联系沟通,发邮件打电话都可以,尽管你们相隔甚远,但在这个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什么距离都不叫距离,什么事情都好商量。不要嫌麻烦!根据我的经验,外国人检查自己邮件的频率会远超乎你的想象,动动手指,有用信息随时可得。

在PS上做足文章

我必须特别强调,你的PS非常重要。无论你成绩好坏,PS永远是你申请美国大学躲不开的一道坎儿。我在密苏里大学上学期间,当了两年多的写作家教(writing tutor),定时定点在我们学校的指定公共区域“接待”各类学生。虽然我不知道别的学校是怎么操作的,但是我确实很喜欢我们学校设立的这套课外辅导体系。这样做不但活用了本校的学生资源,也给那些成绩不错的在校生提供了一份很踏实的兼职,同时还能帮助学习稍差的学生提高课业成绩,是个绝对双赢的事。每个“辅导老师”都会有一张时间表,有需要的学生只需提前预约即可进行一对一辅导。学生也可以选择walk-in(没有经过预约而来)的形式,找有空闲的老师辅导课业,简单又方便。和其他的科目不太一样,写作是个随兴而又没有固定标准的事儿。只要有“新入行”的写作家教,负责老师都会在他们上岗之前进行专门培训,让新人们能够为有诉求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因为很少有亚洲学生当写作家教,所以在我任职的那段时间里,有诉求的亚洲学生好像一下子多了起来,而且基本上都是来找我,我猜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终于有一个人能够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了吧。在找我辅导的学生中,很多都是拿着PS来求助的。说实话,亚洲学生写的PS真的没有欧美学生写得好。没什么特色就是这些PS的共同特色。

我在接受上岗培训的时候,培训老师曾明确地告诉我们:一份好的PS,最重要的就是tell people how you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s(告诉大家你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无论你的造句用词是否完美,只要你能清楚地表达出这一点,你的PS就是好的。在写PS之前,一定要先思考一下,你想写些什么,想突出自己的哪方面优势,想用什么故事来打动人,结构如何有新意。这和我们上学时写作文没什么区别,得先构思,再下笔。在写的过程中,时刻问自己一句话,我用的这些词儿,这些故事是不是只属于我自己,是不是搬到别人身上也成立?如果成立,那它就不是一个好故事。

想要做到和别人的PS不一样,最快捷简单的方法就是回忆自己人生中最难忘、最特别的故事,并形成叙述性的文字讲给别人听。故事永远是最能打动人的。有了好的素材,再找一个最佳的包装形式,小说体、日记体或用小标题,如果能写出诗歌更厉害。我最不喜欢的PS形式就是一个段落接着一个段落,长篇大论一直写到结束。这太考验读者的耐心了,除了真的好长,感觉不出来别的。

讲故事对于很多亚洲学生来说不太容易。我总能看到他们写:我善于表达、沟通能力较强;我在学习中善于总结,自律能力较强,等等,夸得很直接,但套谁身上都能用。其实外国人最“看不懂”这种表达了,而这些句子也毫无说服力。他们更喜欢听你讲讲,你参加过的一场最惊心动魄的比赛,你做过的一件最疯狂、最了不起的事情,又或者只是你在看过某场电影后天马行空的观后感、你目睹了某件事情后内心激荡出的一番人生感悟,很多故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不一样,能让人留下印象的就是好的。

当然有个很重要的提醒,那就是你写的PS一定得和你要申请的专业有所关联,可别写着写着真成小说了。再者,根据你申请的专业,你的PS一定要展现出你和你所选专业的契合点到底在哪里。一定要让对方觉得你选择这个专业真是选对了。

最后,根据申请学校的不同,你的PS一定要有所不同。我就有一个朋友,申请了很多个学校都用一篇PS,结果等来的全是眼泪。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风格以及侧重的领域。上上人家官网,看看人家最近有什么大新闻,有什么你能拿来说的。如果这个学校明明注重的是“写作实力”,你却偏要讲自己“阅读能力”有多厉害,那人家一定也会在称赞你的同时觉得你选错了学校。取经小贴士三: 关于PS

1

PS就是告诉大家你有什么与众不同。用真实生动的故事打动“评审团”,告诉他们你的人生亮点。

2

在内容上有干货是最重要的,相对的,允许自己在用词造句上存在“瑕疵”。记住,老外知道你是个外国人,他们在这些瑕疵上是很宽容的。不用在用词和造句上过于追求完美,除非你能随手写出诗歌来。

3

在形式和文章框架上下点儿功夫。申请人众多,说不定评审团老师刚读了个开头就把你的PS随手丢一边了,就和高考批作文似的。

4

写好以后大声读几遍,多做几遍修改,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有些低级错误不要等递交之后才发现。在修改的过程中,问问自己,这样的文章,这些装在里面的故事能否打动自己?连自己都看不下去的文章谁还会想看呢?

5

最后,你的PS一定要在篇幅上做好配比。什么地方是突出的,什么地方是一笔带过的,要设计好。如果某一个故事很精彩,那么即使满满一张纸写的全是它也不要紧,只要它和你申请的专业有关联,只要它足够抓人眼球。在推荐信上花心思

千万不可小瞧推荐信的作用。如果能找到并且说动一两位“名人”帮你撰写,说不定会成为一块不错的敲门砖。这个“名人”在我看来可以简单分为两类,一类是真正的名人,甚至是明星。他们的知名度足够高,影响力足够大,他们能够提笔为你写这封推荐信就已经为你加分了。另一类就是有足够说服力的人。这样的人一定和你的成长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是有分量的人,是能够用文字说服别人去相信你的人。这样的人虽然在知名度上不一定有前者那么高,但他一定是你成长轨迹中某个阶段最好的见证者。我申请的时候,联系了过去我在美国当交换生时所就读的当地高中校长,拜托他亲笔为我写了一封推荐信。应该说他的那封推荐信是非常有意义的。记得那会儿我即将结束在美国的交流生活,学年的期末考试已经基本结束,在就要告别这段特别的人生经历之前,我“计划”了一次与校长的“会面”。我想要给这份记忆留下点儿什么。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手绘了一本天津文化图册,里面的照片都是我在出国前拍摄的家乡风貌。为了能够装订成册,我还在每页纸边上打好孔,笨拙地用红色毛线把它们串在一起,虽然整体看起来有些粗糙,但却十分有风格。除了文化图册外,我还为了这次交流提前准备了一份独具家乡特色的礼物,那就是出自泥人张世家的泥塑作品。我带着这两份用心的礼物预约了与校长的会面。很显然,校长对我带去的礼物很是感兴趣。泥塑作品的主人公是关公,于是我给他解释了一下关公是谁,天津的泥塑文化又有什么样的特别之处。我能感觉得出来,校长听得很是入神,还对我说:一定会给关公找一个“好”地方,让大家都能观赏到这个作品。我想,现在这个泥塑还摆在学校的某个“角落”,证明着我曾经的存在吧。

在写这个段落的时候,我登陆了自己的邮箱,试图找到很多年前我与校长在探讨写推荐信这件事情上的往来邮件。没想到真的都还保存在记录里!看着我与校长那时候的对话内容,我发现就我申请学校这件事上,我们聊得还真是不亦乐乎。校长在写好推荐信之后还特意发给了我,从信上看,是在2008年9月19日完成的。时隔十年再去仔细读,我对于校长的用心仍然心存感激。

他提到,为了给我写这封推荐信,在一场足球比赛上(应该是和学校友人一起的足球赛),他跑去问我的语言课程老师,我之前在学校的表现究竟怎么样。那位老师说我应该算得上她学生中排名前5%的孩子,这给了校长很大的信心(看到这里,我真是谢谢那位老师啊,虽然已经不记得是谁了,但是谢谢她的夸奖)。

我看到最后的时候真是笑出声来了。校长提到录取我真的是很正确的选择,因为与中国加深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是那么显而易见!而我也很适合做这样的“大使”!这封信是2008年写的,如今全世界人民都把中美关系看得如此之重要,认为它能够影响全球发展,而我的这位校长在这么多年前就有着这样的“觉悟”了,真是厉害了,我的校长!

说了那么多,真的很感谢校长的这封不失趣味,又很有内容的推荐信。直到现在我都相信,校长用心为我写的这封推荐信一定为我打开美国大学校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最后,我还要特别提醒一点,那就是千万不要找人代写,或者干脆自己写一封,让对方签个字完事儿。这种做法不但是对别人的不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这样的推荐信在别人眼中一文不值。推荐信原稿拥有一颗永不气馁的心

最后,一定要有一颗坚定且永不气馁的心。PS、申请表可能需要改好几遍才行,推荐信可能也要和写信的人协调很多次才能成就一封“佳作”。除了以上所说的工作,开高中学业成绩单,精心计算各种花费,做一个时间表为自己的每一步留出合理充裕的时间,不辞辛苦、乐此不疲地和自己所申请学校的负责老师来来回回地沟通,等等。你得成为十项全能选手才行。所以我也很理解为什么中介要在留学申请的打包服务上收取高额的费用,因为人力、脑力的消耗真的很大,而且还是个拉锯战。不过我却很庆幸自己“包办”了一切,我从中得到了很多不同的体验,细细品味下来,在我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真的获得了一种成就感。虽然过程有些“痛苦”,但是现在看来,当时的磨练真是非常宝贵的。即使我不是完美的,却向别人展现了最真诚的自己。我想我申请的那些学校一定感受到了这点。

请相信自己能够做好,并且真的花费精力和时间去做这件事。为自己上心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会给你带来最好的结果。

初进校园篇 体验很多“第一次”

第一次走进我的大学校园,六根残骸石柱惊呆了我

2009年8月14日,我再次站在了美国的土地上。相比起三年前, 自己带着一份懵懂和无知,孤独和迷茫,以一名交流生身份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摸爬滚打”,这次的“归来”显然多了一份很强的自信。好像回到了一个久违的老地方,回到了一个熟悉的环境,然后去开启一段新的生活。

在扣题之前,我先讲讲别的。我所上的这所大学第一年都是要住宿舍的,所以我也搬进了其中并不大的一间。我的室友是个可爱的美国妹子,很爱运动,人也很善良。其实我要特别感谢她,因为在与她同住的日子里,每当我需要写作的时候,她总是会在我交作业之前,从头到尾给我顺一遍,检查里面是否有大的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的地方,逻辑是否顺畅,举例引用是否合理。在大学的四年当中,我绝大部分的英语写作都取得了比较高的分数,而这要归功于我这位室友在入学初期时对我的耐心指导和体贴帮助。她每次帮我检查的时候都很细致,很认真。直到现在我都还清楚地记得,很多个夜晚,我坐在自己的书桌旁,她从她的书桌顶上将放在那里的橡皮糖罐子抱下来,打开盖子,一边吃一边站在我旁边,就那样一行行看着我的文章。她总是和我分享她的糖果,一根根扭在一起的红色橡皮糖是她的最爱。那个糖果吃起来也不是有多么特别的味道,但是我却总觉得很美味,即使现在去超市也会偶尔找一找类似的糖果,买回家慢慢吃。有时候在时间很紧张的情况下,我的作业完成得很晚,而室友已经躺在床上休息了。但令我吃惊的是,她总是会在最后爬起来,睡眼蒙地走到我身边,有时还会拿起她的糖果罐子,好像那个时刻吃两根糖果就能有喝咖啡的效果似的,然后认真地给我检查作文,时不时地还会把罐子递给我说道:“要不要来一根?”“帮助我”好像已经成为了她的一项“使命”,因为她知道我第二天要交作业,所以她会设置闹钟或者当我轻轻呼唤她的时候,她一下子就醒了。对于这一点,我一直深怀感激。那开着灯的寝室、红色的橡皮糖、硕大的糖罐子和站在我身边、爱穿运动短裤和夹脚拖鞋的美国女孩,已经变成了一个定格的场景,深刻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一般来讲,在大学第一年第一学期开学之前都会有针对新生开展的入学指导活动(Orientation)。如果是国际学生的话,内容主要包括注射疫苗的检查、分组对学校进行整体参观、英语水平测试及数学考试、与你的大学指导老师(Advisor)第一次见面、熟悉学校的选课制度和毕业学分要求等。除了以上这些,当然还会有各种迎接新生的活动以及关于住宿及生活起居的简单介绍。

入学指导活动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学生尽快地适应校园生活,并且结交新朋友。这其中令我记忆比较深的有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在入校第一天认识了至今都是我好闺密的韦佳同学。她是我入学指导活动小组里的成员,马来西亚华人,算是我第一个在大学里正经搭上话的人。其实我们不是一个系的,住得也不近。但是在参观校园的短短时间里,也不知怎的我们就变得很聊得来。参观结束后,我们非但没有就此断了联系,反而通过彼此留下的联系方式建立起了一段可能我们自己都未曾想过的深厚友谊。在我接下来的校园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韦佳的身影—一起逛街、一起度日,一起并排趴在公寓的床上聊天,一起分享彼此的秘密。即使毕业后我们一个在中国,一个在马来西亚,我们的感情也从未因距离而疏远。在我们彼此失意的时候,我们仍然用各种方式支持着对方。我想这种友情就是那种一辈子都不会变也不要变的感情吧。学校吉祥物(2018 密苏里大学董事会 版权所有)

说完了好闺密,我终于要回归标题了。在初进校园时,令我印象深刻的另一件事情就是我们学校特有的迎接新生的活动Tiger Walk。我们大学的吉祥物为“杜鲁门虎”,得名于密苏里州出身的美国前总统哈里·S·杜鲁门。而我们也因此被亲切地称为学校的老虎们。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吉祥物曾多次被评为全美最佳吉祥物,最近一次获得此称号好像是在2014年。

我们学校主行政楼前面有一片很大的绿色草坪,名叫佛郎西斯广场。广场上有六根残骸石柱,是我们学校最具特色的一个地标性区域,看起来非常气派。每年的Tiger Walk就是在这个区域里举行的。第一次看到那六根石柱时,我的内心竟有种莫名的澎湃,仿佛那六根“高耸入云”的柱子一下子就将我带回了过去的校园里,给我讲述了一段不可思议的学校往事,何其壮观,何其震撼。

1892年1月9日,当时的学校主行政楼发生大火灾,而那六根残骸柱子就是当时烧剩下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也最终成为了见证学校发展的一双眼睛。大火后,一些密苏里州的居民曾想将密苏里大学迁往别处,但是学校所在地,哥伦比亚城市的居民却坚决反对,这才让学校得以继续保留在这座城市中。如今,大火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这段历史也不再经常被人提及或是议论了。但是无庸置疑的是,这里始终都是学校最吸引人的一个地方。不再问历史,不回首过去。现在,学生们只是喜欢在白天爬到这六根柱子上面拍照、打闹、小憩一下、坐着聊天,而到了晚上,则会有不少情侣在这个地方约会谈心,好不快活。“扒”了不少这所学校的历史,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而已。要说起更有趣的故事,那还得提我就读的新闻学院。这所学院不但充满着各种名人轶事,而且还与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不过我暂且在这里卖个关子,到后面再讲给大家听。让我们先回到Tiger Walk上来吧。开学前,所有大一新生都要在特定的一天在佛郎西斯广场一侧集合,从接近行政楼的一端开始,一起穿过六根石柱,走向或是跑向另一侧的尽头。其实,学校想要借由这种方式表达什么是很显而易见的。穿过石柱,每一位新生将在那一刻真正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Mizzou人 。跨过历史,每一位新生都将把这所学校当成自己新的起点,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努力迈向人生中的另一个重要阶段。我们的校色是黑色和金色,所以在举行仪式时,大家都身穿这两个颜色的衣服聚集在广场上,而那浩浩荡荡“游行”般穿过六根石柱的场景,无论看多少次,都仍然十分震撼。仪式结束后,呈现在学生们面前的还会有学校著名的特色冰淇淋,那由校色组成的冰淇淋,既好看又好吃,直到现在都让我难以忘怀,希望下次回到母校的时候可以再品尝一次。密苏里大学特色冰淇淋(由罗布·希尔于2016年拍摄)六根石柱下的Tiger Walk盛况(2018 密苏里大学董事会 版权所有)六根石柱下的Tiger Walk盛况(由尼克·班纳、罗布·希尔、坦齐·普罗普斯特于2015年拍摄)

第一次提前“结课”,历史课上豪取的五个A+

我其实是一个挺“有野心”的孩子,做什么事情总是想不落人后。这种性格当然有好的一面,但也容易把自己“逼上绝路”,我大一第一学期在美国历史课上的经历就是一个例子。

美国的教育和中国的教育模式可以说是正好颠倒的。中国是小学到高中管得较严较死,那些高中生从高考这个一局定生死的残酷游戏中成功“活下来”后,不少人会不假思索地选择进入一个及格就万岁、不挂科就是辉煌的大学时代。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高中时期,特别是高三那一年过得实在是太“地狱”,太辛苦,也太痛苦了。我问过不少高考后进入大学的学生,他们在经历过高考的试练后,身心俱疲,而大学就成为了他们喘气回血的“天堂”。而美国的教育方式则是反着来的。那里的小学到高中奉行“自由烂漫式”教育,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以及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为前提,注重学生们的动脑能力、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高考也是可以多次参加,且分数的录取评估标准也十分多样化,避免了一次定乾坤的局面。然而到了大学之后,真正的“苦日子”就来了,当然前提是你想以优异成绩毕业。你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老师挂科的评判标准完全是“具体科目具体分析”。同时,几乎每堂课的作业都挺多,小组课题一箩筐,文章永远写不完。每到考试阶段,点灯熬油至深夜的学生大有人在,而毕业压力伴随着打工实习以及其他各种社会活动密度、强度的不断增加,让你应接不暇。一个学期如果学分修得多,你就得做好过苦难日子的准备。还有不少人为了更快地完成学分,提早毕业就选择上暑期课程,整个暑假都得泡在学校里。当然,并不是说在中国上大学的学生就轻松得不得了。我知道很多中国大学生也为了能得到优异的成绩,打造一份金光闪闪的履历而在大学生涯中废寝忘食。同样,如果你想在国外的大学混日子也不是很难。只是综合比较后,我觉得美国的大学对学生的磨练确实是更多的。

要知道,想在美国大学本科以全A成绩,也就是平均学分绩点4.0,即GPA4.0(还有其他计算方法)毕业是件相当不容易的事,甚至可以说是一项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我读的新闻系中的广播电视这个专业方向又是出了名地“难对付”,可能在整个学院历史上全A毕业的学生都没几个。我刚入学时还不太了解具体情况,曾做着获得全A毕业的白日梦。而有这个梦与大一上过的一堂美国历史课有关。正是因为这堂课,让我有了与其他人竞争,成为佼佼者的想法。

一进学校我就被选上成为了学校的荣誉学生。而让我对这种头衔有了切身体会的就是这堂美国历史课。本来大部分国际学生都不会在第一学期选择这门课,因为它对于美国本土学生来说都很难,词汇量大,写的东西多,学得也广,对于英语还不是非常好,对当地文化也不是很了解的外国学生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成绩很容易很差。可由于我参加了荣誉学生小组,第一学期被硬性规定了要上这门课,所以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授课老师是历史系著名的教授约翰.布林(John Bullion)。他是个很可爱的老先生,1966年就从斯坦福大学本科毕业了,且家庭背景十分了得。他曾经撰写过一本书,专门讲述了他家与美国前总统林登.约翰逊(Lyndon B.Johnson)的交情。

因为是荣誉学生的特别课程,除了平时的大课,每周我们还有专属的小课,而且每堂小课都是由教授亲自上的。我们的作业也和普通班的学生完全不同,没有考试,没有测验,就是六篇七八页的小论文。除了平时上课用的历史教材,教授还为每一篇论文准备了一本对应的读物。我们在写论文时,要把教材和读物里的内容相结合,围绕不同的论题展开陈述和议论。教授在第一节小课上就用调侃的语气向我们发下了“战书”:“如果谁能连续五篇文章都拿到A+,必须是A+(他强调了一下),我就让谁提前完成课时,免写第六篇文章,拿着A+提早回家!”

我从没想过自己能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的壮举,因为我觉得这也太难了。不是A而是A+,虽然在GPA上得到的分数是一样的,但A+很明显就是一个更难戴上的高帽子,连续拿下五个实在有点儿遥不可及。一开始我琢磨着:我就老老实实、乖乖地写吧,别痴心妄想了。

写每一篇文章的时候我都很累。不仅要多看一本书,还要找论点、找例子、整理思路和逻辑,把重点全部重组,组合成适合自己文章的框架和结构。这需要反复地阅读、划重点、总结和提炼。那段日子我每天都在为写历史作文而点灯熬油、绞尽脑汁,睡眠严重不足。每次截稿日子临近的时候,我都会心跳加速、心情紧张,好像本来没有的心脏病都要突发了似的。

第一篇文章的论题倒是并不难,是讨论西班牙、法国、英国在美国的殖民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和给美国带来的影响。说不难是因为相比后面的一座座“高墙”,这个题目至少我一上来能理解,搭配的读物我也能一遍就读得差不多明白。在构思上,我没有花费太多时间。我可能写得比较有层次,有理有据的,所以从教授那里拿到了A+。每次作文成绩下来之后都会得到一次单独点评的机会。我记得当时教授在点评我的作文的时候说,他很期待读我的第二篇文章,他想看看一个非美国本土学生是如何从另外一个视角去看待美国历史的。听完这话,我瞬间“亚历山大”。心想:别对我太期待啊,越是有期待,评分的时候往往就会要求越高,我这不是给自己挖坑嘛......好吧,还是那句话,硬着头皮上吧。

第二个论题是被称为美国大觉醒(The Great Awakening)的宗教复兴运动是如何改变了美国的宗教世界以及宗教领袖、宗教徒和上帝之间的关系的。说起这个题目,真的是我刚刚拿到一个好成绩,就立刻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我们的论文是每两周交一次,印象中写这篇论文的时候,我几乎到了想要啃墙的地步,看书的时候恨不得把书撕了。写完文章后我唯一坚定的就是:这辈子我都不想和这复杂的东西扯上一点儿关系!(当然在看了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以及《但丁密码》后,我重新又对西方宗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也只停留在兴趣上罢了)但也正是因为这次的论题过于折磨我这个外国人—虽然我认为他们本土学生在写这个题目的时候,日子也不好过吧—我也被“全面开发”出了一项“新技能”,那就是“阅读拆分重组”的能力,这是我最要感谢这门课的地方。

我来解释一下这个能力,或许对于很多头疼写作的学生来说能够有所启发。我上初高中的时候就比较喜欢总结,政治和历史课成绩总是很高。当初文科老师不知道我要出国的时候,看我选了理科班还特意跑来问我:什么情况?当我告诉他们我是因为出国方便才选理科的时候,他们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原谅”了我。那个时候我的政治书就是一本标准的“宝典”,记得还有同学在考试前借去看一看,抄一抄。因为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政治考试是开卷进行的,所以在书上做不同程度的总结是每个学生都会提前准备的。在考试的短暂时间里,想要通过翻一本大书来找到考题的答案,其实没有那么简单。这需要把书上的内容进行拆分总结和提炼,与考试有可能出的题目方向进行配对,才能在考试时发挥好的作用,且不会在翻书寻找上浪费过多时间。可以说在初高中阶段,我已经在这方面打了个很好的基础,所以在第二篇历史小论文的写作中,我算是百分之百修炼完成了这项本领。

在看搭配读物的初期,我是真的搞不明白里面讲的东西是什么,整本书看下来简直是要了我的命。为了能够理出框架并找出我想要使用的论点和论据,我不得不把书拆得非常碎进行阅读。先有选择地看,只看读得懂的部分,并对觉得之后可能会用上的部分进行标注和记录,然后把所有记录下来的类似于概要的东西整合在一起,形成目录一样的东西,对整本书到底讲了什么,作者的态度是什么样的,重点方向是什么进行判断,以此来给自己的论文定一个基调,我到底想在文章中聊些什么?确定了这个方向后,我从自己整理的目录概况中将自己认为对理解这个方向有帮助的章节抽出来,按照自己认为应该阅读的顺序把章节重新排序,再根据这个排序进行重新阅读,并在第二次阅读的过程中有选择地去读第一次阅读时不太懂的部分,而那些我认为对我的写作没有帮助的章节,里面我没读懂的部分,我就不会再看第二遍了。这么做一是为我筛下去很多阅读的工作量,二是避免不必要的观点和内容混淆我的判读,在提高我的写作效率上起到了很大作用,让我的论点也变得更有针对性。

第二次阅读后,我对一些起初不太理解的部分有了新的认识,这本读物从某种程度上说变成了一本全新的书籍,是一本由我命名的书籍,只适合我自己去看。我将这本书的逻辑、框架整理成了我最能理解的方式,便于自己记忆和从中挑选出我可用的内容反映在我的论文中。我把这整个过程叫做“读书重塑”。简单来说就是用自己的方法把一本别人写的书变成自己“写”的书,然后进行理解、概括和提炼。虽然这个方法有些辛苦,也很耗时。记得那两周我紧赶慢赶—每天都弄到很晚,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去写—才勉强赶上了交稿规定的时间。交出去后,我简直是瘫坐在宿舍的椅子上,几乎到了四肢出汗、心跳过速、“口吐白沫”的状态。但这之后的充实感和成就感还是非常强烈的,而且觉得自己真的学到了东西。我怀着一颗极为忐忑的心等待着教授的单独点评。可能是有了足够的付出,我甚至有点期待自己的单独点评能够快点儿到来,我不知从哪里获得了一种自信,觉得这次的评价一定不会低。现在想想当时的状态有一种“把毕生心血”都用在了写这篇文章上的感觉,用拼命来形容一点儿都不过分。

从一开始的无助、崩溃到后来的“集大成之作”—其实没那么夸张啦,但这个词确实表现了我当时写完之后“傲娇”的心境—写这篇文章的经历可以说是一次犹如获得珍宝般的经历。自从练就了这一套“阅读拆分重组”之技能后,我在后面的阅读和文章写作上都更加有了章法,而且总能写出很有自己视角的东西。老师很喜欢看这样的作文,即使用词、语法仍有一些错误,但是仍能给我带来高分,因为有着自己理解和判断的文章总是会受到老师的青睐。第二次单独点评到来的时候,我很兴奋地去找教授了。我很想印证自己的方法到底有没有效果,也很想快点儿听到“我想听到”的评价。果然,我等来的是教授相比于第一次更为惊讶的表情和更加激动的评语。记得教授说道:看你的这篇文章真的很有趣。因为教授是个保守虔诚的白人宗教徒,所以他对美国宗教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多固有的概念,好像有些东西是生下来就是那样的感觉,从来没有想过要挑战那些固有想法。而我的这篇文章可能更是一个外来人看门内事的感觉,很多想法是读了书之后才产生的判断,反而让他觉得新鲜而又不同。最后,我又一次漂亮地拿到了A+。不同于第一次拿到的感觉,这次,我对这个A+有着极大的渴望,所以真正拿到后可谓是幸福感满满。而这个A+的取得也彻底改变了我在这堂课上的目标——我要成为那个拿到五个A+、率先结课的学生。面对教授的鼓励,我已经不知不觉开始对每一篇文章都异常认真起来。我变得斗志满满,毫不惧怕,通过自己的方法实践每一篇文章,视每一篇文章为一个全新的挑战。

后面的故事就没有那么“跌宕起伏”了,一切都比较平稳顺利。我在这堂课上的第三个论题是关于美国黑人与奴隶制的;第四个论题是关于民主和种族平等的;第五个论题是关于“性”相关话题开始在美国成为“公开”的、“大范围流行”的谈话内容后,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带来的影响。

就这样,我“神奇”地拿到了五个A+!现在回想起来我仍觉得这是个“奇迹”,但又好像是自己已经笃定的结果,不管怎样都是兴奋至极,而班上只有我这个外籍生做到了。直到今天,教授曾经对我说过的话还在我的耳边回响:你是我最得意的学生之一,我从没想过,一个国际学生,还是一位女性,会有这样的成绩,真是让人欣喜若狂。相信你一定会走得更远。也许这里面的部分措辞在有些人听起来会觉得有点儿刺耳,好像是在“贬低”外国学生或是女性,但我要重申一下,老爷子毕竟是个保守虔诚的白人宗教徒,有些固有的观念还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当看着他那慈祥的面容时,我觉得自己读到了很多无言的思想活动,我感受到的只有骄傲和幸福。后来他送给了我那本他写的书,并且在每次我们见面时都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和我打招呼:哦,我亲爱的朋友(oh my dear friend)。然后伸出有些颤抖的手来与我握手,并把我引进他那间看起来很复古别致的办公室中。这种问候的方式,这种景象让我觉得有些古老但又很亲切,仿佛回到了好几个世纪以前,在一个安静的小房子里,见到了一个交情极深的老朋友。

在我心里,这些大学生涯最初的鼓励和褒奖一直激励着之后的我用最高的要求鞭策自己不断前行,并且相信自己:我一定可以做得很好。经验之谈

1.大学第一学期最好不要选择历史课,尤其是美国历史(学霸除外,而我并不是,所以想要被“逼疯”倒是可以学我),不然写作很多,阅读量很大,而且耗时,得不偿失。第一学期的主要任务还是适应生活,选择一些相对容易的课程,比如理科基础课程,带实验的那种,或是心理学之类的,你会过得轻松一点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