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04:06:23

点击下载

作者:陶红亮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

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试读:

前言

婴儿的出生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这个小家伙的到来给一个家庭增添了欢乐,给全家人带来了喜悦和幸福。爸爸妈妈将无私的爱都奉献给了孩子,给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给他最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孩子成为了父母的“小王子”或“小公主”。

然而,做孩子的衣食父母简单,做孩子的心理老师却并不容易。有多少父母能真正看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呢?孩子的一个眼神、一声啼哭、一个动作,作为父母的你都清楚这其中的含义吗?不要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其实,“人小鬼大”的孩子也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孩子就像一本书,等着父母去读懂他。从本书中你会知道,孩子是敏感的,孩子也是有自尊的,孩子是需要你和他沟通的……读完本书,或许你就能读懂孩子这本书了。

如果问任何一位妈妈或者爸爸: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给出的回答也许都是肯定的。但是当真正遇到麻烦时,他们又会感到束手无策了。相信不少父母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我的孩子怎么就是不听我的话呢?为什么宝宝在家很活泼,到了外面却变得很内向呢?怎么才能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呢?该如何向孩子解释性方面的知识呢?……在遇到这些问题时,你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吗?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千万别小看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0~3岁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打好关键期的地基,那么便无法建造好结实壮丽的大楼,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是很不利的。现在的父母之所以感到培养孩子十分操心,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孩子的发育情况和内心状态。本书针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些常见问题以及父母迫切寻求教育方法的心理,详细地向各位父母介绍如何对付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小家伙的一些有效方法。

孩子和大人不一样,大人有了想法和需求,会直接表达出来,让人一目了然。但孩子受语言表达、行为动作的限制,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说出心中真正的想法。另一方面,孩子心智发展不成熟,想法和做法都很单纯,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父母不要大惊小怪或操之过急。当然,针对孩子怎么也改不掉的坏习惯,父母也不能听之任之,视而不见。孩子出现不吃饭、经常尿床、做事磨蹭等等情况时,别嘲笑他的行为,也别侮辱孩子的自尊,也许在哪些方面你误会了他,真正走进他的心里去,帮助他改掉这些坏毛病才是真正的目的。

当孩子想展示自己时,希望在父母面前表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所以他变得“争强好胜”,还学会了嫉妒别人;当你对他不理解,不耐烦,“看不起”他时,他又突然失去了信心,变得很自卑,很敏感;当孩子向你撒谎不和你说心里话时,也许是因为做父母的你曾对他大呼小叫过;当孩子好奇地向你提问令人尴尬的性问题时,别躲躲闪闪,大方巧妙地向孩子解释这些问题。

俗话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孩子的父母。”每个孩子从出生开始都是一张白纸,但却不可以任意涂抹。父母的作用很重要,他们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发展和以后的人生道路。不管对孩子是娇惯纵容、置之不理,还是不胜其烦、乱发脾气都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要想让你的孩子拥有良好的人格,首先从孩子的“心理”开始吧!

本书透过孩子的内心世界,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小例子,不仅方便各位爸爸妈妈阅读,也向爸爸妈妈们诠释了教育孩子的真谛。你会从书中了解自己教育孩子的症结所在,从而在孩子的心理问题上豁然开朗。其实,“读懂”孩子并不难,读懂孩子的同时,你也会清楚自己该如何做才是一个合格的好妈妈或好爸爸,并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爱比“爱孩子”更深刻和让人感动。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是每对父母都希望的。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本书,让爸爸妈妈们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关系更加亲密,也衷心祝愿每个孩子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美丽的人格。

第一章 爱孩子,所以要读懂孩子

如果现在问各位父母,你们了解自己的孩子吗?相信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回答:“当然了解,孩子穿多大的衣服、几号的鞋,喜欢吃什么菜、什么零食我都知道。”如果再问:“你知道孩子心里经常想些什么吗?”答案可能是:“那不太清楚,这么小的孩子能想什么呀!”其实,孩子的内心是一本五彩的书,书中写着他的喜怒哀乐、情感尊严,等着爸爸妈妈去读懂它。父母施与孩子真正的爱,会缩短彼此心灵间的距离。所以,爱孩子,首先要读懂孩子。

走进孩子的内心是为了进行更好的沟通

天下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爱的方式各有不同。如果不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那么多深刻的爱也无法传达。很多父母把“爱孩子”“都是为孩子好”挂在嘴边,可是,如果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这些所谓的爱也只是徒有虚名。

沟通是人与人接触时语言和行动的交流,想要与孩子进行更好的沟通,首先就要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有自己独特的心理,他们渴望被父母了解,如果父母没有和孩子形成良好的交流与沟通,那么孩子的内心世界便很有可能向父母和周围的人关闭。平等是理解的前提

在绝大部分父母的眼中,孩子就是“还没有变成大人”的人,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所以必须要服从大人。父母们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看待和了解孩子,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不平等的地位,因此也就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甚至和孩子形成很大的隔阂。他们限制孩子的一切“不合理”行为:不准玩水,不许玩沙子,不许爬树……认为玩耍是浪费时间,优秀的孩子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于是父母们强行安排和支配孩子的时间,练书法、弹琴、跳舞……

父母从一开始就没有用平等的态度看待孩子,自然也就不会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的心理。父母总认为自己是成熟的,并且用“成熟”的眼光看孩子,觉得孩子太天真幼稚。这样世故的眼光除了发现孩子的缺点之外,根本看不到孩子的童心之美、人性之美。所以,父母一定要用平等的、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这是理解孩子的前提,也是重要原则之一。只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少一些对孩子的训斥,多一些对孩子的欣赏,这样才能理解孩子,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怀着一颗童心去读懂孩子

孩子是一本书,从婴儿到幼儿、少年到青年,父母都在一页页地向后翻,但是要读懂每一页却是很不容易的。很多父母往往会感慨:“孩子越大就越不懂事了!”“不知道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和孩子真的有代沟了,怎么老是和我对着干?!”……是啊,当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往往充当一个指挥者的角色,支配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并没有真正去体会孩子的想法,而孩子因为年龄小也不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随着孩子一点点长大,他们学会了说话、走路,意识开始独立,他们不再是言听计从的“小绵羊”,开始学会了反抗。父母这时候会觉得孩子和自己越来越远,不能再把握和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动,甚至觉得非常迷茫,不知道怎么去教育孩子。其实,只要你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尊重孩子,时刻保持着一颗童心,随着孩子一起成长,你会发现在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同时,你也走进了孩子的内心,读懂了孩子这本书。

童心表现出来就是人的真性情,如果你仍然拥有一颗童心,那我为你高兴,如果你已经失去了孩子的眼光,那么请努力把它找回来。童心的失而复得是人生的一种新境界,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你才能成功地走进孩子的内心,和孩子进行成功的沟通,成为孩子的心灵导师。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沟通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才爱听,这是困扰父母们的一个大难题。你对孩子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谆谆教导,他似懂非懂,只是当故事听;你对孩子怒目相对,大发雷霆,他或者泪如雨下,或者也怒目相对,一副不服气的倔强模样。那么,究竟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接受呢?

首先,应该仔细观察孩子的动作行为,其中的一些细节隐含的感受有时候会胜于言语的表达,比如孩子说话、做游戏时的动作等。其次,要学会倾听孩子说话,眼睛望着孩子,与他面对面进行真诚的交谈,多用一些有效的、肯定的词语回应,如“是的”“我知道”“我明白”,以及微笑、眼神、手势和肌肤的接触来表示亲切,注意倾听孩子的说话内容,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再次,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语调,平和的语气才是孩子最能接受的。当你有问题问他的时候,不要像审问一样,减少训话和说教的方式,不要打断孩子说话,要让孩子知道,你问他问题是为了了解他,与他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尊重孩子的父母才能得到孩子的尊重,只有努力去理解孩子的父母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另外,不要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力。也许孩子的许多言行举止在大人们的眼中是荒唐可笑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是新奇的、充满乐趣的。他们通过游戏来观察世界,接触世界,无论是玩沙子还是过家家,孩子的双手和心理都得到了锻炼,大脑也得到了开发。如果认为孩子玩耍是浪费时间而横加阻拦,对其束缚,那么必定会对孩子的内心造成很大的伤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孩子玩耍的时候,教育他们要注意卫生和安全,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引导他们将这种兴趣转移到更高雅、更益智的游戏上来,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对孩子进行干涉。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父母们切勿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当孩子还徜徉在童年的世界时,应该让他们多享受一下童年的美好时光。

小贴士孩子都需要被尊重,被欣赏,被理解,如果父母做不到这几点,那么孩子就会本能地在心中建立起“保护网”,如果父母的爱不能穿透这重重防卫,那么孩子的生命就无法尽情地绽放。所以,父母要看到孩子内心的警戒、防卫与期待、渴望,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进行推心置腹的沟通,这样孩子才会把强大的真实生命展现出来,才能在绚烂的阳光下自由绽放。

孩子的关注与成人不同

孩子的一些行为常常会令父母感到困惑:有时候,孩子能自己待在房间里自言自语;有时候,孩子可以盯着地面或者天花板看半天;有时候,孩子会把自己想象成超人,在家里“折腾一气”……

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成人看到的是不同的,他们只是依照自己的想法来判断所“看到”的东西,而不是实际上观察到的精确的事物,他们关注的“点”也和大人们有着很大差异。那么孩子到底是有一双怎么样的“慧眼”呢?孩子是这样看世界的

1.无成见地“看”

儿童在观察每一件事物的时候,采用了超脱名利之外的审美观念,他们的眼睛和内心单纯、干净,没有被尘世的迷雾所蒙蔽,他们没有世俗观念、名利思想,他们能够把物品就作为物品本身来认识,而不去考虑物品的实用性、价值性,这对他们来说还都是陌生的。就像法国画家柯罗说的:“我每天都要请求造物者把我变成一个孩童,就是说,要让我不带成见地去观察和表现大自然,像小孩一样。”而成人则完全不一样,他们会对事物做全面的评价,以事物的大小、用途、轻重、价值等去衡量它们。这些主观上的有用和无用、厌恶和喜欢的评价,并不是对事物客观的感知,所以,同一个事物在成人和孩子的眼中是有很大差别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

2.创造性地“看”

当我们看孩子画画时,经常会发出感叹:“儿童是天然的‘变形’大师。”孩子们想象力丰富,经常会对万物进行改变或者移位,将万物的性质彻底颠覆,把本没有什么联系的东西搅在一起,比如他们会随意将物品分布和组合:鱼在云彩上游泳、小狗长上了翅膀、大树长在太阳上……孩子用和现实不符的方法来描绘心中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图画中不合比例的造型、随意安排的构图、不合逻辑的组合都是他们大胆想象和神奇创造力的表现。孩子之所以能这么富有创造性,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看”的时候把现实和幻想交织在了一起,将看到的、记忆中的、想象的东西全都混在一起,并展现在一幅图画上;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没有专业的知识,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所以绘画便无章可循,自由发挥。

3.灵动地“看”

父母们有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孩子经常会把生命物和无生命物相互混淆,给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灵性。对孩子来说,太阳公公是一张脸,月亮是星星们的保护神,玩具娃娃、小熊也是会吃饭、会睡觉的,孩子和它们能够相互说话,一起玩耍,成为亲密的朋友……孩子把对外界事物的审美特征融入到自己的心中,使他们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在他们的眼里,处处透露着“世间万物可结合”的思想,散发着童话般的美好气息。

4.有感情地“看”

儿童早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凭借色彩与符号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的动作、行为,所有的一切从本质上来看都是有感情的。他们会通过对物体形状、大小的改变来传达个性化的意义,表现自己的主观意图和情感性的评价。比如,孩子画画的时候把妈妈的右手画得很大,因为“不听话的时候,妈妈会非常生气,就用右手打我。”所以,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孩子便把妈妈的右手夸张地扩大了。认真对待孩子的“为什么”“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小兔子的尾巴为什么那么短?”“为什么有的时候晴天有的时候下雨?”相信父母们都有同感,每天要回答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连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解释才好。把下雨的科学道理讲给孩子听又怕他听不懂,不说吧,孩子又会问个不停,究竟怎么办才好呢?

孩子的世界是灵动的、纯净的,他们能对着小花说话,能和玩具熊成为好朋友。针对这样的心理特征,父母在解答孩子这样那样的疑问时可以用拟人的方式,但是问题的答案必须是客观的、正确的。对于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父母不妨通过一些小实验让孩子自己寻找答案,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同时还能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如孩子知道天上有空气,却不能理解瓶子里面也有空气,这时候就能通过一些小实验,让孩子直观地去感受,并寻找答案。通过亲身体验,孩子的记忆会比直接说教深刻得多,还能培养孩子在以后的探索过程中,学会用一些科学的方式来进行判断。

小贴士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非常耐读但又不易读懂的书,需要父母用智慧和理性去理解。只有以孩子的眼光关注他所关注的东西,深入到他独特的精神世界中去探索,才可能找到帮助他、教育他的方法。父母不仅要做孩子物质生活的提供者,还要做孩子心灵的知音,理解孩子每一个行为背后的意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非常在乎成人的暗示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人在冷冻室被困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被冻死了。而事实上,这个冷冻室在他进入的那个晚上根本就没有开冷气,这个人一晚上都待在一个常温的地方。但是,他认为这里是冷冻室,里面的超低温是常人无法忍受的,出不去就一定会冻死在这。就这样,一个可怕的自我暗示将他“冻死”了。可见心理暗示是多么厉害。

什么是暗示?心理学认为,暗示是通过语言、手势、暗号、表情等对某人施加影响的过程。它往往会使人的心理或者行为发生改变,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信念或者意见。暗示对孩子来说是健康成长的关键。从婴幼儿到儿童这个期间,暗示就像点燃他们智慧和生命的火把,让他们看到未来的曙光。暗示,是一种与爱和本能联系起来的早期教育的一部分,父母要充分利用暗示,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暗示是把双刃剑

孩子是非常容易受到他人暗示影响的。比如孩子看到大人碰什么东西,自己也要去碰,“碰”这个动作就是给孩子的一种暗示,他要模仿成人的这种行动。这种接受外界刺激的心理,就是因为受到暗示的影响。孩子对外界刺激越敏感,他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

暗示可以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两种,所以也会对人产生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比如,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走着走着一不小心跌倒了,其实他并没有感觉到疼,也没有哭。如果大人装作没有看到,孩子也许就会自己爬起来,继续玩耍,这其实就是大人的一种暗示:没什么事,要勇敢。这是一种积极的暗示。如果大人看到孩子跌倒了,马上过去扶,嘴里还念叨着:“宝贝,摔疼了吧?”那么几乎所有的孩子这个时候都会哇哇大哭起来,因为家人紧张的神情就是在暗示孩子在承受着痛苦,因而加深了孩子的疼痛感,这就是一种消极的暗示。积极暗示改变孩子的认知吃午饭的时间到了,幼儿园的孩子们都愉快地吃着喷香的饭菜。但是悠悠却撅着小嘴,仔细地挑着蔬菜吃,一点也没碰那诱人的红烧肉圆。老师看到了,就走上前去让悠悠吃肉圆,悠悠却摇着小脑袋,还是不肯碰,尽管老师想尽了各种方法,悠悠就是不肯吃。悠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肯吃肉呢?老师及时与悠悠的爸爸妈妈沟通后才知道,原来悠悠的家人都长得比较胖,全家人对肉制品就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平时在家里很少吃肉。大人们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悠悠,久而久之,悠悠也渐渐养成了不吃肉的饮食习惯。悠悠和同龄孩子比起来显得瘦小而单薄,这就是片面的饮食结构导致的营养不良,这让家人很着急,但却没有办法。最后,老师想出了一个好方法,在一次吃午饭的时候,老师把番茄牛肉端到了悠悠面前,笑着对她说:“酸酸的小牛牛来啦!你想知道是什么味道吗?”悠悠好奇地尝了一口,而且吃得津津有味。后来老师一连试了几天这种方法:鸡肉饭,告诉悠悠是“小鸡吃米”;百叶包肉,告诉她是“小枕头菜”……悠悠每次都吃得很开心。悠悠从此以后发生了可喜的转变。

心理暗示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它让个体在别人或者环境中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发出信息并出现相应的反应。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都忽视了心理暗示对幼儿个性发展的积极作用。现在很多孩子都像悠悠一样,存在吃饭困难、挑食厌食的毛病。有的孩子不吃肉,有的孩子不吃菜,有的孩子只吃零食不吃饭……其实,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都是一样的,没有谁注定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之所以在成长的阶段会出现吃什么、不吃什么的现象,很大程度上都和家长的暗示有关。比如有一些家长会当着孩子的面说:“我不爱吃韭菜,有味道。”“我不吃肉,太腻了。”还有一些家长会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这孩子就是不爱吃菜。”“我这孩子不喜欢吃水果”等等。这些说法就相当于在暗示孩子:韭菜有味道,肉不好吃,我不爱吃菜,我不吃水果。这就等于在“教”孩子挑食,所以大人不喜欢吃没关系,千万别说出来影响了孩子。消极暗示易让孩子逆反自卑小涛是个可爱的孩子,3岁时,妈妈把他送到幼儿园,每天都是奶奶负责接送他。每天放学的时候,奶奶一接到小涛,就把准备好的零食塞给孙子,领着孙子的手问:“幼儿园好不好啊?今天吃饱了吗?老师有没有批评你?有没有哪个小朋友欺负你?……”时间一长,还没等奶奶问,小涛一放学就会拉着奶奶的手抱怨:“今天有个小朋友打我了,中午的菜太难吃了,老师今天没有表扬我……”小涛话一出口,就让奶奶顿时担心起来:原来孩子在幼儿园过得一点也不开心。于是奶奶回家以后就和小涛的爸爸妈妈说了这些情况,爸爸妈妈听了以后又开始埋怨小涛:“你怎么这么老实呀,你不会打别人呀!怎么什么都学不会?”小涛委屈地哭了。从这以后,小涛慢慢地也不爱和小朋友一起玩了,变得很孤僻。

小涛的这种表现,就是奶奶和爸爸妈妈消极暗示的结果。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的这段时间,是家长与孩子有效沟通的黄金时间,既能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又能增进亲子关系。家长一定不要用消极的方式去误导孩子,而是要用积极的暗示引导孩子,以正面问题向孩子进行询问,比如“今天在幼儿园高兴吗?和哪个小朋友一起玩了?今天有没有发生什么好玩的事?和妈妈说说。”这样,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也会特别留意开心的事,而不是去在意不高兴的事情。

还有一些孩子不愿意和别人接触、打招呼,家长就总对别人说:“孩子一直就胆小,不爱说话。”这样的回答不是在为孩子“解围”,反而是在暗示孩子“我胆小,我不爱说话”,使孩子也认可了这个评价,渐渐地,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这种消极的暗示,是万万要不得的。

小贴士从3岁开始,儿童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便进入了关键时期,他们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和可塑性。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还不成熟,自我调节能力低,很容易受到他人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幼儿教育中,一定要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心灵,轻松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孩子也会努力维护自己的尊严

2岁半的佳佳最近爱上了涂鸦。这天,她用一块烤熟了的红薯在皮沙发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正当她准备在里面再画一个小圆时,被妈妈看到了,妈妈一把夺走佳佳手里的红薯,生气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讨厌,沙发是能随便画的吗?你就不能让我省点心啊!”原本高高兴兴的佳佳顿时“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奶奶哄了好一阵子才止住,但整个下午,妈妈几次主动和佳佳玩儿,她都沉默不语,好像没听见似的。

当孩子用倔强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面子”时,很多家长感到既吃惊又好笑,他们难以相信:这么小的孩子难道就有了“自尊心”?不管你信不信,两三岁的小孩子的确就是有自尊心的,而且在“面子”上一点也不比大人们含糊。一旦父母做了让他们“没面子”的事,他们会感到耻辱、难堪、生气,然后用哭闹、倔强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反抗。孩子需要自尊时的表现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有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强烈需要和渴望。这一需要的满足与否对幼儿积极自我的确立与和谐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所处的心智阶段还不成熟,幼儿内心中被尊重的渴望无法像饥饿、口渴、睡觉等生理需求那样简单明了地表达给父母,而是要通过一些具体的行为展示出来。因而,对于幼儿父母来说,透过孩子的行为表现识别他的真实意图,是很重要的事。在此提供以下几点幼儿需要自尊时的表现,供父母们参考。

1.要求得到成人的关注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与外界环境的互动,成人的关注是他们的生理需要、心理安全得以满足的首要条件。同时,幼儿也通过成人的关注来确认自己的存在。在1岁之前,孩子借助哭闹、微笑等手段吸引成人的注意力。学会走路以后则通过自我行动来达到目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大多会用积极的办法引起成人对自己的关注,如主动招呼父母来看自己搭的积木、画的画、做的某个动作等,他们迫切地希望父母或者其他人看到自己,从成人的关注中获得自信和自尊。有时,孩子也会用一些消极的办法引起注意,如把雪白的墙壁画得乱七八糟,把某件物品打碎,在有客人来访时大吵大闹。还有的时候,幼儿还会借助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如反复强调自己的不舒服,“我被虫子咬了”“我肚子疼”等。其实这些情况并非实情,只不过是孩子的又一种引起成人关注的信号,孩子是想通过父母对他们的关心表示自己的重要。

2.要求被赞扬和被认可“孩子都爱听好话”“哄小孩”等日常言语反映出了幼儿的一种普遍倾向,即喜欢得到大人的赞赏和认可。一句“你真棒”往往让他们喜滋滋的神情保持很久,并激励他们充满信心地去做别的事情。相反,如果父母给他们的信息是“你真差劲”“我对你很失望”,那么他们也会兴趣大减,不敢去做其他的事情。父母的认可与赞扬直接作用于幼儿的尊重需要,正向的鼓励与肯定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负向的否定与批评则导致幼儿消极情绪的产生及尊重需要的匮乏。

3.要求自主,对抗成人的意志

接受成人的意旨,听从成人的指挥,构成了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但是,一味地顺从必然不是孩子心中真正的意思,因此在尊重需要的支持下,孩子就表现出了一些自主性的行为——自主做出判断与意见。比如他会告诉妈妈自己要穿哪件衣服,会自作主张看哪个频道,玩哪个玩具。当父母的要求和自己的意志相违背的时候,他往往把父母的要求当成耳旁风,在最大范围内坚持自己的主张,一旦如愿,他们便像打了胜仗的战士一样自豪。幼儿的这种自主性便是他们“捍卫”自己尊严的标志。

4.要求有自己的空间

幼儿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虽然还很差,但他们仍渴望拥有一块自己的领地。这块领地既是空间上的,也是心理上的,它是幼儿精神发展的庇护所,也是他们作为人之尊严的重要堡垒,就和成人的隐私一样,不让外人随便窥探。在那里,他们可以随意摆放自己的物品、玩具,给玩具分配角色,安排任务,可以讲述自己的故事,诉说情感,收藏自己的小秘密。在成人眼里,也许这块领地里的一切,连同小孩子的内心所想均可以一目了然,但绝不可以点破。因为,一旦让幼儿发觉自己的秘密全在成人的掌握之中,他们的尊重需要就会遭受挫折,滋生出自卑、无能之感,从而丧失基本的自尊与自信。如此维护孩子的尊严

与成人一样,孩子也有自己的隐私,成人一定要有意识地帮助他们保护这份隐私,保守他们的小秘密。比如孩子有尿床的习惯,父母千万不要埋怨或批评他,更不要嘲笑他,甚至把尿床的事到处宣扬。父母可以悄悄地对孩子说:“怎么了孩子?又出汗了?我们先换条裤子,然后晾干被子就好了。以后如果想尿尿最好能叫妈妈,或者自己上厕所,你这么聪明,一定可以的。”或者说:“嗯,正好床单该换了,快帮妈妈撤下来,我们换一个干净的。”总之,态度越轻描淡写,孩子的心情就越放松。自尊心得到了维护,孩子的心理负担也会减轻,渐渐地就能控制自己,改正尿床的坏习惯。同时,在其他的事情上,孩子也能乐观、轻松地去面对了。

还有一些自尊心强的孩子是不愿意被别人干涉的,他们要自己决定玩什么和怎么玩,并且怕被人看到自己的失败,因为他们要维护自己在别人面前最完美的形象,保留“最棒”的地位。所以,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不妨适当地减少对孩子的关注,当然了,在孩子玩耍的时候,可以在隐蔽的地方观察孩子,不过一定不能被发现。这样既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又能了解孩子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小贴士父母们不要“看不起”自己的孩子,走路还会摔倒的孩子内心其实是“强大”的。随着独立意识的增强,他们开始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希望得到夸奖。为了被别人说“好”,他们会很努力地去做,这正是孩子的自尊心在萌芽的表现。自尊心是孩子成长的动力,成人一定要细心呵护。

孩子不是敌人,要学会宽容

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摔倒了,爸爸妈妈不是责备孩子,而是用鼓励的语气对孩子说:“加油,你最棒了!”孩子听到后勇敢地爬起来,走出第二步、第三步……当孩子渐渐长大,很多父母仿佛失去了当初鼓励孩子走路时的耐心,对孩子的一些错误严厉指责,经常让孩子无所适从。

幼儿时期的孩子就像一个摸黑走路的盲人,对前方的道路一无所知,作为孩子的领路人,学会对孩子宽容,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有的时候,父母多一份宽容,多给孩子一些机会,让孩子体会到被人尊重的愉悦和成功的快感,让他们的生命多一份温暖,生活多一份空间。用一颗宽容的心看待孩子这周末,丫丫乖巧地凑到妈妈身边,问:“妈妈,你可以帮我一个忙吗?”妈妈笑着说:“当然可以呀,要妈妈帮什么忙呢?”丫丫有些吞吞吐吐地说:“我想……请你再给我买一盒彩笔。”妈妈听了感到很奇怪,前两天才刚刚买的啊,这么快又要买?丫丫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她幼儿园的好朋友雯雯把彩笔弄丢了,又不敢和妈妈说,只好向丫丫借,结果丫丫一时“豪气”,将整盒彩笔都送给了雯雯。妈妈问:“为什么雯雯丢了彩笔不告诉她妈妈呢?让她妈妈再给买一盒就行了呀。”丫丫一副很同情的样子,说:“雯雯妈妈可凶了,知道雯雯丢了彩笔,肯定会骂她,所以她不敢跟妈妈说。”丫丫的话让妈妈陷入了沉思:孩子丢了东西,怕挨骂而瞒着自己的亲妈,这不是一件悲哀的事吗?也许是雯雯妈妈太严厉了,不允许她出任何差错,所以孩子丢了东西,才会想方设法去掩盖。晚上,妈妈检查丫丫的拼写作业,发现丫丫粗心大意,写错了好几个。妈妈有些没耐心了,正要呵斥她,忽然想起了雯雯,于是强压火气,和颜悦色地对丫丫说:“宝贝,你作业里有两个错误哦,来,妈妈陪你将错误挑出来好吗?”丫丫正乐意妈妈陪着她呢。在妈妈的指点下,她改正了作业里的错误。妈妈长长地打了个呵欠,对她说:“你看你一马虎,就把妈妈累得够呛。”丫丫听了,搂着妈妈的脖子,满眼的疼惜。从那天起,丫丫开始变得越来越细心,作业也做得越来越漂亮了。

过分严厉地要求孩子事事做到尽善尽美,会使孩子在错误面前,成为惶恐的惊弓之鸟。作为父母,我们不妨宽容孩子的错误,给孩子犯错误的权力和改错的机会,有哪个孩子的成长不是磕磕碰碰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己会从错误中获得经验和教训,父母实在不必为此大动干戈。聪明妈妈这样做

若你的孩子犯了错,请宽容地对他,因为孩子犯错误的过程,也是其成长的过程,若不让孩子犯错,就等于让其停止前进了。对孩子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宽容,采用顺其自然的教育方法,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这才是聪明妈妈的明智做法。“尊重孩子,宽容孩子的错误”不是一句空口号,从以下几方面耐心对孩子进行教育,才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1.学会赏识孩子

每个妈妈都渴望有一个优秀的孩子,但是人无完人,大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孩子?然而有一些妈妈,在孩子的缺点或者弱点面前,表现出厌恶的情绪,比如孩子胆小,妈妈就一直讽刺说“胆小鬼”“废物”;孩子接受能力慢,妈妈就说孩子“笨”“蠢”……孩子的心理本身就很脆弱,再加上妈妈的否定和侮辱,对孩子的心灵产生很大的打击。妈妈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多赏识孩子的优点,接纳孩子的缺点和弱点,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走向成熟。

2.不要拿着“放大镜”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可是很多妈妈不但不能理解孩子的这些错误和缺点,还拿着“放大镜”,喜欢放大孩子的缺点和别的孩子的优点,并且来作比较,这样很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自尊,让孩子产生“妈妈不喜欢我”的想法,也容易使孩子产生叛逆、自卑、暴躁等消极的情绪。所以,妈妈要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用宽容的心接受孩子的缺点,相信自己的孩子也是很棒的,慎用“比较”,不要去苛求孩子,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

3.听听孩子的想法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妈妈首先要耐心地问明原因,相信自己的孩子,然后再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比如孩子抢了小朋友的东西,不要一下子就严厉呵斥,对孩子大呼小叫,甚至说孩子是“小偷”“强盗”“坏孩子”,要耐心地问孩子为什么要抢人家的东西。孩子讲了原因后,妈妈就要根据情况分析,是孩子真的喜欢还是只是满足自己抢了东西的“胜利感”,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孩子自然会明白并且改正。

4.教育孩子要就事论事

教育孩子不可上纲上线,要就事论事,不要让孩子产生一种犯了错误就是坏孩子的想法。比如一个男孩弄丢了自己心爱的玩具,正在沮丧的时候,妈妈知道了这件事,指着孩子就说:“怎么就这么粗心,总是丢三落四,以后什么东西都不给你买!”听了妈妈的话,孩子头也不回地走了。孩子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反应,错在妈妈没有问清事情经过,一点都不理解孩子失去自己心爱玩具的悲伤,而是给孩子贴上了“粗心”的标签。我们一定要记住,虽然孩子的错误行为应该受到惩罚,但孩子的人格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受到攻击。如果父母经常无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不断产生自己无能和失败的感觉,孩子性格中矛盾、愤怒和敌对的情绪就会增大,不利于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

小贴士每个人都会犯错,正确的东西都是在错误的积累中形成的。父母要允许孩子犯错,不苛求孩子十全十美,要以宽容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错误,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引导孩子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孩子是如此地深爱着父母

爱是什么?爱是一种感受。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一个孩子在被大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伟大,才能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时产生的是满足感,而往外掏时产生的是成就感。

可怜天下父母心,人们都认为大人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对孩子来说,给予别人爱,让别人能理解、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比接受成人的爱更加快乐,这是被很多成年人所忽略的。孩子们爱的机会被垄断了,爱的权力被剥夺了,急功近利的父母们,常常无意中就淡漠了孩子的爱心。有的孩子心灵世界由爱变成恨,由草原变成沙漠,而父母们却全然不知,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孩子是如此地深爱着父母要开饭了,妈妈在厨房里忙活,3岁的孩子蹦蹦跳跳地跑来,说:“妈妈,我拿筷子和碗。”妈妈说:“去去去,不用你,别再把碗摔碎了。”晚上,爸爸下班回来,下午在幼儿园刚刚接受了“爱的教育”的孩子马上去倒了一杯水端给爸爸:“爸爸,喝水。”“今天怎么给我倒水喝了,是不是在幼儿园又闯祸了?我不想喝。”孩子委屈极了,之后再也没有心情给爸爸倒水了。

人感情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把自己的爱给予别人是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人常说“助人为乐”,乐在何处?乐在精神上的满足,自尊心的体现。孩子也一样,他稚嫩的情感表现在给大人搬张板凳、摆双碗筷、擦擦汗、扫扫地,让大人玩他的玩具、吃一颗他的糖果等。如果大人欣然接受并表示赞许,说一声“好孩子”,他会很高兴,觉得他做了一件好事,这一顿精神食粮使他小小的爱的心灵得到满足,积极性被调动,以后还会继续这么做。这种大人和孩子之间朴素的互爱是奠定家庭成员之间良好关系的基础之一。时间长了,孩子不仅学会劳动,而且还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遇事会替别人着想,关心理解他人,孝敬老人等。

然而遗憾的是,有些父母只知道为孩子奉献爱,不重视孩子琐碎的、不起眼的爱,甚至认为孩子是“越帮越忙”或者怕孩子累着,或者是怕孩子少吃一口而不接受孩子的爱,结果打击了孩子的情绪,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漠不关心他人的习惯,继而产生“唯我独尊”的高傲或“别人看不起我”的自卑,这种孩子长大后一般都比较自私。不要拒绝接受孩子的爱小松最近的表现让奶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怎么就这么不懂事,真是自私!”原来,小松在家里是个“小皇帝”。在饭桌上,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饭菜,别人就一口不能吃;只要是自己想要的玩具,就必须给买;平时家里来了客人,也不知道把东西让给别人吃,更不用说照顾表弟表妹了……

其实,小松之所以这么自私,和家长的教育方法是脱不了关系的。从小松出生开始,家人就给了他无私的爱,什么好吃的都给他,什么好玩的都给买。小松喜欢吃草莓,有一次,奶奶给小松买了一些,小松高兴极了:“我最喜欢草莓了,奶奶真好!”奶奶听到孙子喜欢吃,就不舍得吃了,所以当小松端着盘子让奶奶吃的时候,奶奶就说:“奶奶不吃,你喜欢吃就快吃吧。”结果小松把整盘草莓都吃光了。

也许就是这一次次爱的“拒绝”,才让小松慢慢变成了一个自私、不知道关心别人的孩子。所以,在家长埋怨“孩子真不懂事,太自私”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是否给孩子表达爱的机会,曾经有没有拒绝过孩子的爱。

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家长总是爱孩子,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却不给孩子表达爱的机会,这样孩子并不能得到快乐,长此以往还容易导致孩子养成自私、任性、以个人为中心等不良个性。所以,家长们,请不要拒绝孩子的爱。请给孩子表达爱的机会

家长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不要盲目地爱孩子,还要适当向孩子索取爱,给孩子表达爱的机会,让孩子学会关心、理解人,为他人着想,这对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也是有好处的。

1.给孩子表达爱的机会

家长爱孩子,也要给孩子表达爱的机会。孩子还小,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虽然不像拿冠军得奖牌那么轰轰烈烈,但是他们表现在细微之处的爱,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丰碑,更是令家长欣慰的收获。家长一定要改变“只奉献爱”的传统思想,要给孩子一个表达爱的机会。对家长而言,接受孩子的爱是幸福的;同理,对孩子而言,家长能够接受他们的爱也是幸福的。既然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2.学会向孩子索取爱

在传统观念中,父母在孩子面前一直是强者的形象,就像一把大伞,用无私的爱包围孩子,也剥夺了孩子爱父母的机会和权力。事实证明,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不利于孩子成长。所以,在孩子面前不用一直坚强,也可以表现出柔弱的一面,适当向孩子索取爱。比如上班太累,或者生病的时候,让孩子帮自己倒水或者拿药;身体哪里不舒服,让孩子帮忙按摩,捶几下……当孩子在被一个大人需要的时候,他一定觉得自己是“伟大”的。作为父母,要多给孩子这样的机会,让他充分表达自己的关心与爱。

小贴士当孩子稚气地将手中的食物拿来与你分享的时候,那正是孩子报答你的爱的一种方式;当孩子要为你分担家务的时候,那是因为他深深地爱着你,感激你。学会接受和珍惜孩子的爱吧,保护孩子那稚嫩的情感萌芽,让孩子在爱的付出中收获成就感和幸福感。这同时也让孩子拥有了责任心、自信心和一颗感恩的心。

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

请父母们想一想,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孩子兴冲冲地把手中的糖果递给你时,你看都不看,说:“你吃吧,我不想吃。”当孩子想帮忙拿碗筷的时候,你却说:“上一边玩去,看你的动画片吧,别在这捣乱。”

父母对孩子的爱,从来都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有谁想过,孩子对我们爱的回报正在我们一次次的拒绝中悄悄泯灭。每个人都有和他人分享喜怒哀乐的需求,孩子的这种需求更加强烈。妈妈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无论多忙,都应抽空与孩子交流,分享他的喜怒哀乐,与孩子一起笑,一起分担忧伤,成为孩子的知己,这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孩子也有分享的需要

当人们遇到开心的事时,希望可以和人分享自己的喜悦;遇到不开心的事时,渴望能找个人倾诉一番。孩子也是一样,也有分享的需要,父母要学会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这样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加深孩子对自己的感情,也会得到孩子的信任。

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孩子会觉得在家庭中生活得很快乐,可以增进家人之间的理解和默契。父母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当父母发现孩子正处于痛苦中时,要及时分担他的烦恼、痛苦,并且要温柔亲切地开导孩子,使孩子更快地从痛苦中走出来;如果孩子处于快乐的状态,父母也要及时发现,以便延续孩子的快乐情绪。

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可以使孩子感觉到和父母处于平等的地位,有利于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安慰和鼓励,从而对父母更加尊敬,也会把父母当成朋友,主动向父母说出自己的心事。这不仅增进了父母对孩子的了解,还能使家庭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重视孩子的情感,学会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从生活中重视孩子一点一滴的感情开始,培养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不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人后在情感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做到和孩子分享喜怒哀乐并不难

有些父母也想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但是却往往找不到合适的方法。那么,如果你还在困惑,不妨按照下面的方法来试试看,你会发现,做到和孩子分享喜怒哀乐其实并不难。

1.多和孩子在一起进行情感交流

父母要尽可能多地增加和孩子相处的时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其他任何一种形式的关爱都无法取代的,即便最慈祥的祖父母和最称职的老师也不行。日常的交谈与爱抚是亲子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父母一定要重视。除了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还要满足孩子心灵上的需求,除了问孩子“饱了吗?”“衣服暖和吗?”还要学会用“今天开心吗?”“感觉怎么样?”“你在想什么?”这些话来提问,倾听孩子内心情感的变化,及时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

2.父母就是孩子的朋友

爸爸妈妈应该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放下家长的架子,与孩子平等地沟通。在和孩子交谈的时候,可以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们的尊重。这样,孩子就会主动把心里话告诉父母,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了。

3.让孩子融入到伙伴当中

父母要建议和鼓励孩子多与同龄的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和同龄人的接触是让孩子感受手足之爱的好机会。和小伙伴的友好交往可以帮助孩子克服与父母、亲人暂时分别的焦虑和孤独感,学习和别人分享喜怒哀乐的技巧,为孩子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4.珍视孩子的情感表达

孩子有强烈的自尊心,渴望从爸爸妈妈那里得到尊重,在分享自己情感的过程中,孩子是快乐的,虽然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但是也希望得到认同。父母要珍视孩子的情感表达,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问题,使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体验到亲情的温暖和可贵。

5.主动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父母如果有开心或不开心的事,也要主动告诉孩子。不要以为孩子小,无法理解大人的世界,就不和孩子交流,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情感游离于家庭之外,从而产生孤独感,也就不会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告诉父母了。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这个问题,将十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快乐与人分享,会变成两份快乐;悲伤与人分担,将只剩下半份悲伤。父母要学会与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让孩子觉得和父母处在一个水平线上。在分享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会越来越亲密,心与心贴得更近。只有这样,父母才能和孩子一起成长。

小贴士父母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对自己的重视,他会在心里十分珍惜父母对自己的爱,对父母的教育也就不会产生厌烦和抵触,能够和父母更好地相处。对父母来说,和孩子分享一切,能更多地了解孩子,认识孩子,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排解孩子心中的困扰,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亲子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融洽。

孩子对秩序具有敏感性

雯雯妈妈每天下午4点左右都会带着1岁多的雯雯去小区的花园里散步。过了一段时间,只要到了差不多要出门的时间,雯雯就会要求出去,或者干脆自己往外面走,如果妈妈有事临时不能去,雯雯就会又哭又闹。妈妈觉得孩子非常任性,不听话,故意和她唱反调,就索性不理她。

其实,雯雯的例子说明了孩子已经对秩序有了敏感性。平时“有规律的行为和生活”带给了孩子秩序感,一旦平时的习惯或者环境被破坏,孩子就会无所适从,因为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变得骚动不安,甚至乱发脾气。什么是孩子的秩序感

秩序感是孩子对于生活起居习惯或物品摆放空间等的适应性。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一种天生的敏感。这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自然本能,他希望一切的一切都按照自己原来所熟悉的样子有规律地进行,不喜欢原有的秩序被突然打乱。

研究发现,孩子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就已经对秩序有了一定的敏感性,比如当孩子看到一些东西放在恰当的位置时,他们就会感到高兴。对处在敏感期的孩子来说,世界的秩序是不变的,他们所看到的样子只要进入了内心,就是最初的逻辑,是不允许其改变的。例如有些父母反映,孩子每天早上都会观察妈妈叠被子,如果哪天有些不一样,他就会发脾气;或者穿衣服的时候,如果一直是先穿上衣后穿裤子,一旦哪天先穿裤子后穿上衣,孩子也会抗议。

令人遗憾的是,当孩子出现这种秩序敏感性的时候,很多父母不是没有察觉到,就是觉而不察,认为这是孩子淘气、任性的表现,甚至对孩子的这种“错误”行为进行批评指责,因而错失了对敏感期孩子的正确引导,无法让孩子充分体会到成长的美好。正确应对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在面对孩子秩序敏感行为的时候,多半父母认为这是孩子在无理取闹,干脆不理他,或者认为这是孩子处在反抗期的表现,所以对孩子尽量满足和包容。其实,这两种方法都不太正确,前者是对孩子的无视,后者又太消极地姑息,没有理解孩子真正的目的。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是科学、有效的呢?

1.理解孩子的发展

孩子出生几个月后,秩序感会越来越强,他甚至会因为坚持秩序达到执拗的地步。但是,等孩子构建起良好的秩序感并学会维护的时候,他就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等再大一些的时候他还会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地方可以做些什么事情。这就意味着因为遵守了内在的秩序,他的生活才有了目标,孩子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成长、探索未知世界上。所以,父母要认识到维护孩子秩序感的重要性,从长远来看这是件大好事,不应该采用逃避、敷衍的手段,要真心去理解孩子的意图,尊重他的想法。

2.让孩子自己建立合理的秩序

对于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例如穿衣服的流程、洗澡时的步骤、玩具摆放的顺序等,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不妨让孩子自己来建立一个他认为合理的秩序,并且让大家遵守。这对成人而言是件非常小的事情,可是对孩子却有极大的荣誉感,并且觉得自己已经作为一个家庭的正式成员而被尊重,有助于其对自身个体的认识。父母不要觉得宝贝“碍事”或“笨手笨脚”,只要他自己愿意做,就让他做,哪怕事后你还得重新收拾整理。

3.维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不但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好处,而且还有利于秩序感的培养。例如每天早上按时起床,让孩子自己洗漱后吃早餐,再按时上幼儿园;下午放学后回家,可以先在小区与同伴玩一会儿,然后上楼洗澡,吃点心,看电视等。这样有规律的生活会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井井有条的生活习惯。现在有的父母一到假期就睡懒觉,还抱怨孩子这么早起床打扰了自己,殊不知,这种五天早起、两天晚睡的生活,孩子本来就很难适应。

4.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

秩序的破坏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如果孩子突然固执地要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做事情,不允许先后次序发生变化,对物品摆放的位置有特别的要求,不许改变等,这说明他进入秩序敏感期了。秩序敏感期到来时,如果父母未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缺少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然孩子的智能也无从构建。所以,我们应保护、理解、协助和尊重孩子,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家里的日常用品最好摆放有序,每次使用后一定注意及时归位。孩子的东西更要注重摆放有序,父母不要随便去变换它们的位置。尽量不要对孩子居住的环境进行太大的改变,比如频繁地为孩子更换床铺、窗帘,改变居室、生活环境等等。即使不得已,也要给孩子一个适应期和过渡期,并且要为孩子可能的不适应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小贴士家人是家庭环境的“延伸”,爸爸妈妈是孩子秩序感发展的“引领人”。爸爸妈妈对孩子秩序感的态度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参与家居布置、挑选装饰物等都是激发孩子主动发展秩序感的途径。同时,在孩子秩序感的发展过程中,鼓励孩子的创造力与养成孩子有序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爸爸妈妈在把握“秩序感”上要区分“秩序的美感”与“刻板的规则”,例如,孩子自己安排好将方形的沙发靠垫整齐地摆放在沙发上,爸爸妈妈一方面赞许孩子的行动,同时,和孩子一起试一试方形与圆形的靠垫都放在沙发上是否也美观。

孩子喜欢重复做同一件事情

有的父母发现孩子总是喜欢重复地做同一件事,比如,一本书反复地看,一首歌听了十几遍还乐在其中,如果要求他做一下别的事,他就很不开心。孩子为什么总喜欢重复做一件事?其实,孩子是好奇的、充满想象力的、喜欢探索的,他们重复做一些事就是学习和理解事物的过程。孩子为什么这样做

孩子喜欢重复一件事主要跟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行为有关。

一方面,幼小的孩子由于理解能力和记忆力还不完善,一个新奇的词句、一段新奇的旋律或一件新奇的事物往往需要重复多次才能在他们的脑中形成记忆,成为可以随时提取的语言、材料。

另一方面,在“无所不能”的父母面前,幼小的孩子常常会因为自己不能控制自己或外界其他事物而感到自卑,而“重复”能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独立和能力。倘若孩子能够“重复”进行一种活动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他有控制那件事的能力,比如熟练地抓取玩具,还有能够主动支配别人做某件事,比如让妈妈给自己讲故事。在这些过程中,孩子通过控制某些事情而得到心理上的一种满足,会让他感到很安全,很踏实。孩子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爱而喜欢“重复”

孩子为了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爱而喜欢“重复”,这应该说是一个发生在每个孩子身上的情况。有的孩子一天到晚缠着父母给他讲故事,其实他们已经不在乎书里讲的是什么内容,他们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爸爸妈妈,请你们时刻关注我,爱我!还有,孩子想在重复中学习得更快。平时对孩子观察较仔细的父母会发现,婴幼儿在一段重复行为过去以后,某些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也许他突然会翻身了,会唱几句儿歌了,会骑他的小自行车了……在亲子关系的培养中,这种在学习上的突破,也会在他不断地要求成人重复为他做某件事后表现出来。可以说,在大人“重复”的环境里,大人所提供的素材就好像盖房子所使用的框架,婴幼儿可以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不断地以自己的速度和能力添砖加瓦,他的能力会在发展成熟之际展现出来。所以,孩子一定会在“重复”中,以语言和行动来表示他已经学会的某些东西。重复是孩子重要的学习方式

重复是孩子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实,这从他们刚出生就开始了。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他们常常喜欢盯着一个东西看,这就是一种重复的表现。吸吮手指也是爸爸妈妈都熟悉的一个动作,当婴儿感到高兴、不安或饿了时,他都会把手指放进嘴里吸吮。当孩子三四个月的时候,他学会抓东西了,他就会抓住东西然后放开,再抓住再放开,以此来感受这个物品。6个月时,孩子又发现了更多事物,也许球会吸引他的注意,他觉得球很特别,可能会反复扔球。当孩子在一两岁刚会走路的时候,他喜欢爬楼梯,因为这与他平时走路的方式不一样,他也想尝试一上一下是什么感觉。再大一些,他的话多了,问题也多了,会不断让你给他解释,给他讲故事,有时一个故事讲了十几遍,他还是不厌其烦地让你给他讲,这是孩子理解事物和学习的方法。

有时孩子要求父母反复讲多遍,父母就会觉得孩子很烦人,甚至怀疑孩子的理解能力。其实父母首先要看看是不是自己的表达能力有问题,是不是没让孩子听明白。如果他没有理解,当然会不断地问了。利用孩子的特点反过来提问他

几乎所有孩子都有一个心理特点:对于喜欢和力所能及的事,都非常喜欢重复。听故事就是他们非常喜欢的一件事。如果孩子有这样的要求,父母就应该满足,耐心地一遍一遍地讲给他听。父母也可以当孩子的听众,让孩子给你讲故事,无论是多么熟悉的陈年故事,你都要像是第一次听那样投入和认真,你可以一边听一边向孩子提问题,例如孩子在给你讲《小马过河》时,听到小松鼠要过河时,你故意高声喊道:“不能过河,太危险了!”在听到老牛很容易过河时,你也可以“装傻”地提问:“为什么小松鼠淹死了,而老牛却没事呢?”这时,孩子动不仅引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还能让孩子在阅读中有种成就感。父母在听故事时,如果能经常这样提问,不久你就会发现,你的孩子爱上阅读了。

幼儿期的孩子最喜欢一遍又一遍地听一个故事或者看同一本书。这表明孩子对书籍有很大的兴趣,爸爸妈妈们可要认真对待这个现象哦!父母要耐心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父母可能认为重复学习进步很慢,没有新鲜感,其实不然。只要大人稍有变化,都有可能引起孩子新的兴趣。父母在解答孩子的问题时,不要随意应对,也不要哄骗他,否则导致的结果可能是不断地追问,或者在孩子心里留下更多的疑惑。

对待孩子的“重复”,父母也要帮助孩子把握好一个度。比如孩子总是扔皮球玩,你可以换成别的东西给他扔,比如乒乓球、毛绒玩具等等,借这个机会让他认识更多的东西。如果孩子扔一两次,父母就把东西拿走,不给他玩了,孩子就知道父母不让他玩了,他就会以哭闹作为反抗。面对爱吃手指的孩子,不要强迫他把手拿开,应给予他更多的安抚,在他不注意时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

面对孩子的重复,父母要耐心对待,既然孩子问了好几遍,说明他还没明白或者很想知道答案,这说明孩子求知欲很强,你一定要鼓励孩子,并应该为孩子的好学感到欣慰。

小贴士既然“重复”是孩子学习和获得满足的方式,父母不妨多一份耐心,陪孩子一起“重复”,在“重复”的过程中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这既是对他们学习方式的肯定,也是对他们自主选择的鼓励。如果他的“重复”被不耐烦、不理睬、不在乎所打断,他可能会被迫接受大人的想法和做事方式,这样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第二章 感知孩子,宝宝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需求

宝宝从温暖的子宫来到这个新奇的世界,世间万物对他来说都充满了未知与恐惧。在这个时候,妈妈就是孩子的整个世界与依靠,他们迫切需要妈妈的关爱与理解,渴望得到妈妈悉心的照料,逐渐对这个陌生的世界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各位妈妈,当宝宝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内心的需求时,你感知得到吗?

固定的声音和气味对孩子很重要

1~3个月大的宝宝不是通过眼睛来观察这个世界的,也不是通过大脑思考这个世界的,而是通过感觉来认识世界的。1个月左右的宝宝就已经能判断声音的来源,辨别妈妈的声音和气味,并且可以根据声音和气味将父母与其他陌生人区别开。

孩子智商的高低除了与遗传、营养和早期智力开发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后天的成长环境有关。当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声音环境、气味环境、人际环境等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和智力的形成。各位准妈妈应该从声音、气味等各个方面都做好准备,让胎儿处在一个有益于成长的环境中,养育一个聪明健康的小宝宝!声音和气味要固定

在胎儿时期,孩子的听力就已经发育完善了,所以新生儿已经能够判断声音的来源,当听到不同方向传来的声音的时候,孩子的头就会向那个方向转动。尤其是听到妈妈的声音的时候,孩子会特别敏感,即使妈妈不在眼前,只要听到妈妈的声音,孩子就会表现出兴奋的样子,如果孩子正因寂寞无聊而啼哭,听到妈妈的声音,孩子也会很快安静下来。等孩子再长大一点,当他看见妈妈或爸爸时,脸上会立刻绽露出笑容,而且还会高兴地挥动手脚,显出很兴奋的样子,嘴里还会像要说话一样发出“哦哦”“啊啊”的声音。所以妈妈要多与孩子进行温柔的“交谈”,多逗孩子玩,让孩子继续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生活,给孩子以安全感。另外,还有试验显示,噪声在55分贝时,孩子的理解错误率为4.3%,而噪声在60分贝以上时,理解错误率则上升到15%。因此,应让孩子尽量避免各种噪声的干扰,以利于智力的发育。

妈妈的气味对孩子也很重要,嗅觉与负责情绪发育的脑组织有直接关系,如果每天都能闻到同一种气味,有助于孩子将来的情绪发育。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家里经常来客人并且在孩子身边说话、停留,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另外,如果孩子身边的抚养人经常变化,今天奶奶带,明天姥姥带,后天保姆带,周围声音和气味经常变化,同样对孩子不利。

芳香的气味环境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有研究发现,与一般环境比较,生活在芳香环境中的孩子,无论是在视觉、知觉方面,还是在接受与模仿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其奥妙在于芳香能给人以良好的刺激,使人心情松弛,情绪高涨,增强听觉与嗅觉及思维的灵敏度,进一步提高智商。小游戏让孩子心情愉快

新生婴儿就对气味和声音如此敏感,因此,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此时的成长特点,让孩子的听觉和嗅觉得到良好的发展。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就可以让孩子心情愉快。

1.随时准备为孩子制造些声音

当婴儿听到悦耳或者愉快的声音时,他会高兴得手舞足蹈。若帮助婴儿配合音乐舞动双手双脚,可让他学会用身体表现快乐的情绪。因为在这段时间,婴儿已开始知道每种东西都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所以母亲可以准备一些能发出美妙声音的玩具和好听的音乐,与他一起玩声音游戏,或者让他自己动手敲出声音。

比如听音乐盒的声音。让婴儿听音乐盒的美妙声音,可以使他心情舒畅。当着婴儿的面转动音乐盒的开关,经过几次之后,婴儿便会知道一转动那个小东西就会发出好听的声音来。每当音乐停止时,他就会自己用手指去触摸开关,让妈妈转动它,这也是帮助孩子开发智力的一个过程。

2.敲打游戏

孩子虽然还没有很强烈的节奏感,但他还是会喜欢听叮叮咚咚的声音。为孩子准备一些可以发出声音的玩具或者物品,让孩子自己去敲打。一开始,孩子只是喜欢乱敲,不过不久他就能分辨出音色的好坏,变得只喜欢敲打能发出悦耳声音的东西了。

3.呼喊孩子的名字

婴儿长到4个月时就可以分辨不同的声音了,他会听得出身旁人的声音,如爸爸、妈妈或录音机中自己的声音,尤其在听见自己的名字时要比听见其他字句敏感得多,被叫到名字时会马上有反应。这个时候,可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发出声音,呼喊他的名字,跟他玩寻找声音来源的游戏,利用这种方法训练他的听力。

4.给孩子喜欢的视听享受

婴儿到6个月大时,对歌声、电视的声音相当敏感并且显现出兴趣。这时候他会有自己喜欢的音乐,听到时会注意盯着电视看。此时,可以开始让他看儿童节目。注意,绝对不能让电视代替妈妈的工作。看电视时,妈妈应和婴儿一起看,记住他喜欢什么歌曲并唱给他听,将他喜欢的电视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妈妈在和他游戏时,将他喜欢的歌或音乐带到游戏中,孩子一定会玩得很高兴。

小贴士在孩子刚出生的几个月直到1岁,都应该让他听到熟悉的声音,闻到固定的气味,让孩子有规律地吃饭、睡觉,形成有安全感的生活。这对孩子情绪的培养、性格的形成以及智商的提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婴儿发出的哭声要及时回应

孩子天生爱哭,他们就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有的人认为,哭就让他哭呗,孩子哭是一种本能,一种锻炼,哭累了自然就安静了。父母不能太宠,以免这种“爱哭”的行为受到鼓励,使孩子变得娇气,任性。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的确,哪怕对襁褓中的婴儿也不能过分宠溺,因为孩子的性格自此时已经开始一点点形成,但对孩子的哭闹不做出回应绝对是错误的。父母要知道,哭是孩子表达自己需要、向周围传递信息的唯一方式。一定要对孩子的哭做出及时回应,这是父母与孩子语言、情感交流的开始,是对孩子成长正常心理影响的基础。孩子为什么会哭呢

我们都知道,婴儿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需要的时候,哭是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是自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与看护人沟通的唯一方式,同时,哭也是一种负面情绪的宣泄。其中最多的是在向父母表达他内心的恐惧,希望父母给予安抚以得到安全的感觉。

那么,孩子为什么恐惧呢?我们可以想想,当孩子在妈妈子宫里的时候,饿了,随时可以从脐带里吸取营养,也可以随时排泄。妈妈的子宫是那样地温暖,被羊水包围着,身体有依托的感觉,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个完整的生命,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中。但是,当孩子的生活环境突然从妈妈的子宫变成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切都变了,孩子从产道中挣扎着出来的时候,产道的挤压使孩子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张力。呱呱坠地的那一刹那,身体突然暴露在无依无靠的空间中,一种破碎崩塌的感觉强烈地袭击了孩子脆弱的心灵,这是一种生存的恐惧,是人一生中所受的第一次创伤。

我们可以想象,孩子饿了又吃不着的时候,他会感到不安全;当没有人拥抱的时候,他会觉得不安全;当想做的事不能做的时候,孩子失去了控制的感觉,同样会觉得不安全,这都足以让孩子产生恐惧感,并通过哭这种方式表达出来。孩子得不到回应很“恐惧”

对婴儿来说,哭的时间超过三秒没有得到回应,是件非常恐惧的事情。孩子会因为没有出现自己期待的效果而感到紧张、不安,会对孩子智力的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孩子会因为失望而失去对人的信任,而这种对人的不信任感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对追求新的事物也容易抱有消极的态度。所以,当孩子哭的时候,妈妈一定要及时回应孩子,即使人不能到,也要让声音到。让孩子知道妈妈是在的,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可以影响别人的:我是被重视的,我是可爱的,我是有价值的。

当妈妈可以深切体会到孩子哭的背后是一种恐惧的时候,相信妈妈一定会及时地用合适的方式回应孩子,帮助孩子调节情绪。“对症下药”应对孩子哭声

从婴儿的哭声中可以读出许多内容,声音、动作、表情都是父母判断的标准。父母们要细心观察,根据不同的哭声,做出有针对性的回应。

状况一:“我饿了,我要吃”

表现:哭声一般是由弱变强,再由强变弱,响亮,节奏欢快,有时还伴有撅嘴歪头向周围探索的动作,而一碰到奶头、奶嘴后哭声会立马停止,转而欢快地吸吮。

应对:马上抱起孩子,第一时间用语言安慰孩子,“哦,宝宝饿了,好的,我们马上开饭”。同时,建议父母边喂边说“宝宝真不错,吃得很好”之类赞许的语言,眼睛不时望着孩子,投去赞许的眼神,轻抚孩子的脸颊,这样让孩子吃得安心,愉快,也有助于消化。如果孩子边哭边吃要予以制止,否则孩子可能会呛奶。哭得厉害时将奶头或者奶嘴拔出,稍有缓和的时候再喂,这样孩子会明白并很快停止哭泣。

状况二:“我尿尿了”

表现:哭起来大多不会很大声,节奏也比急需喝奶时发出的哭嚎缓慢很多,常伴有躯体转动不安,哭过几声后如无人应答会慢慢停止哭闹。

应对:婴儿尿湿是正常的事,大人发现孩子是尿湿了一定要及时更换尿片,这时不仅不要指责孩子的哭闹行为,反而要予以表扬。“宝宝真聪明,会告诉妈妈尿尿了,好了,马上换上就行了。”诸如此类语言是对孩子哭泣的安抚,而无端的指责则会让孩子委屈,如忽略孩子的哭声、老是不及时换尿片则会使孩子产生冷漠的心理。

状况三:“我被吓着了”

表现:哭声短促,急迫,声音尖锐,发生在明显的刺激之后,孩子可能缩成一团,表现出十分害怕的样子。

应对:环抱紧搂孩子,不时用面颊贴着孩子的小脸,同时用语言安慰、鼓励孩子不要怕,要大胆。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孩子受到较严重的惊吓,很可能会有延续几天的哭闹,而且大多发生在每天的同一时段,细心的父母可以在这一时候之前就对孩子进行安慰和保护,避免发生反复的哭闹。要避免用慌张、急促、重复的语言来安慰孩子,不要大力晃动、摇摆孩子,不要用不停走动来抚慰孩子,这样让孩子觉得是天大的事,日后更难承受惊吓。

状况四:“我有需要”

表现:哭声大,音调高,拖音长,让人感觉孩子有耗不完的体力。

应对:孩子的这类哭声目的性很强,找出哭的原因最重要。比如,刚睡醒,“哇”的一声哭了,是因为看不到父母,没亲人保护,这时候妈妈应该马上出现在孩子眼前,用笑脸、玩具或即将要穿的衣服等良性刺激,让孩子快快收起哭声。

状况五:“我不舒服”

表现:声音比较低沉,常常伴有呻吟声,较短促;有时,小手会去揉搓不舒服的部位。

应对: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很可能身体上有不舒服的地方,家长需要马上带孩子去看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

小贴士妈妈的情绪和孩子是可以相互感染的,如果妈妈觉得紧张或者不耐烦,孩子也会感受到而大哭。所以,妈妈要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及时判断并且做出正确的回应,这是对哭泣的孩子最好的安慰。

抱着孩子睡到底好不好

你家的孩子是一定要抱着才能睡着吗?一般情况下,0~1岁的孩子习惯被抱着睡的现象比较普遍。抱睡是依恋的表现,躺在父母的怀中会感到温暖、安定,喜欢被父母抱在怀里是孩子的天性,这也是培养亲子关系的良好方式。但是,抱睡却并不是个好现象。

父母若是一味地迁就孩子,一哭就抱或者抱在手上哄着睡,等孩子睡熟后才把他放在床上,有的甚至睡着了也不放下。慢慢地,孩子就产生了过分依恋即依赖的心理,长期下来,就养成了只有抱着才肯睡觉的习惯。抱着孩子睡弊大于利

新生儿也需要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果经常抱着孩子睡觉,孩子睡得不深,醒后常常没有精神,睡眠质量不高,如果孩子独自躺在舒适的床上睡觉,能睡得更香甜。抱着孩子睡觉,他的身体舒张不开,身体各个部位,尤其是四肢的活动要受到限制,不灵活、不自由,全身肌肉得不到休息和放松,不利于脊柱的正常发育;抱着睡觉也不利于孩子吸进新鲜空气和呼出二氧化碳,影响新陈代谢;同时,还不利于孩子独立个性的培养。如果是边抱边晃孩子,还可能使孩子的脑部受损。总之,经常抱着孩子睡觉对孩子而言是弊大于利。所以,在新生儿的时候就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尤其当孩子一哭,父母就抱在怀里哄,时间长了,很容易使孩子养成不抱不睡的坏习惯。孩子为什么非要抱着睡

主观因素是孩子的本能需求。孩子初到人间,渴望得到爸爸妈妈的保护,躺在父母的怀中会让孩子感到温暖、安全,这是孩子的正常心理需求,爸爸妈妈应尽量满足。但是,父母如果总是“爱不释手”,只要孩子一哭,就抱在怀里哄,尤其在晚上,常常抱到孩子睡熟后才把他放在床上。时间长了,孩子就有了过分依赖的心理,最后变成了只有抱着才肯睡觉的坏习惯。

客观因素是父母错误的做法。在某些情况下,孩子的正常依恋会变成一种依赖,会越来越不肯单独睡觉。看一看,以下这些易造成抱睡习惯的错误做法,你是不是曾经无意中做过。要改正孩子的坏习惯,父母首先要避免这些错误的发生。

1.睡前准备没做好

大人们都喜欢在安静舒适的环境里睡觉,孩子也是一样。在孩子睡觉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如床上要铺些柔软的绒毯、毛巾被之类的,不要让孩子接触硬而冷的床面。

2.未给予充分的安全感

孩子要人抱着睡是他渴望得到关爱的表现,孩子缺乏安全感,或者不能感受到爸爸妈妈充分的爱,就会怕一个人睡。平时要经常抚摸孩子,拥抱孩子,不要让他感到孤单。

3.过于宠溺

有些大人特别疼爱孩子,对孩子爱不释手,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整天抱着,孩子醒着的时候抱,睡觉的时候也抱,渐渐地,孩子就养成了要抱着睡的习惯。

4.生病时过于迁就

孩子生病的时候会特别黏人,抱着睡的坏习惯很多都是这个时候养成的。特别是感冒鼻塞的孩子,大人抱着时呼吸会通畅一些。等病好了,他就再也不愿独自睡到小床上去了。从小就让孩子自己睡觉

孩子一旦养成抱着睡的习惯,再去纠正就很困难了,会需要个长期的过程。所以,父母们要培养孩子从小就自己睡觉的习惯。

首先通过与孩子的接触让孩子自然放松。例如睡眠之前放一些摇篮曲,然后把灯光调暗,制造睡眠气氛,然后轻轻拍孩子,给孩子一种安全感。如果孩子哭泣或拒绝睡觉,不要马上抱他,妈妈要微笑面对他,轻轻地抚摸并和他进行平静的交谈,直到他睡着,每天坚持这样做,逐渐减少和孩子的谈话时间,大约7~10天后,只是坐在孩子的床边,不说话,直至孩子睡着。

其次要硬气心肠,不断重复。有一位妈妈说,她不抱孩子时,孩子哭了2个小时,第二天哭了1小时,第三天就好了,关键是要硬得起心肠。如果孩子放在床上醒了就再哄他睡,睡了再放床上,这样反复,一般4~5次后,他实在困了就会睡了。不过一开始可能睡眠质量不太好,老是会醒过来。反正醒了就哄,睡了就继续放下,这样不断重复,让孩子慢慢习惯。

小贴士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不仅仅是多抱抱就可以了,还需要多与孩子交流,既让他感受到爱,也让他接受到语言刺激,开发大脑。否则,妈妈们就是一天24小时抱着孩子不放下,也不见得有多好的效果。白天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抚触、婴儿体操、游泳也都有助于睡眠。孩子醒着时可以多抱抱他,以免他因为这种亲子依恋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在睡觉时想让父母抱。

给孩子强大的爱——抚触

抚触是母婴之间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孩子出生后,与母亲的身体接触会让孩子有很大的安全感,可以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帮助刺激婴儿的淋巴系统,改善孩子的血液循环,尤其对出生时体重较轻的早产儿有益,可达到增加体重、缓解婴儿胀气、结实肌肉的目的。

婴儿抚触是有科学指导、有技巧的抚触,是通过抚触者双手对被抚触者的皮肤和身体部位进行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抚摩,但是抚触不是一种机械的操作,也不仅仅是按摩,而是源于心灵的安抚和交流。抚触的益处

1.抚触能促进发育

从出生起经常接受抚触的婴儿身体发育得更好。同其他恒温动物一样,人类从一出生就有被抚触的需求,如果这类需求得不到满足,小孩就会出现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等问题。爸爸妈妈如果能经常和婴儿“肌肤相亲”,不仅能刺激婴儿的皮肤组织下的神经细胞发育,而且触觉所产生的刺激信息能传达到大脑,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因为人脑细胞增殖期是从妊娠3个月到1岁之间,这期间脑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可塑性,年龄越小,脑细胞的增殖和网络化发育越快,但必须有脑发育关键期内良好、适度的外环境刺激,而抚触通过皮肤这一最大的感觉器官给婴儿的发育以正向的刺激来促进脑部的发育。

2.抚触可改善婴儿睡眠

抚触对于有入睡困难、易惊醒、睡眠方式多变等睡眠障碍的孩子有良好帮助。爸爸妈妈对婴儿轻柔的抚摸,不仅是对孩子爱的体现,对孩子来讲,这也是他们感受爸爸妈妈关爱的时刻。爸爸妈妈的抚触很容易培养孩子对爸爸妈妈的依赖,所以婴儿总是在妈妈的怀里或者抚摸下能睡得特别安稳,通过抚触可以让孩子很快安静下来,减少焦虑,促进婴儿建立正常的睡眠规律。

3.抚触增加亲子情感交流

增加亲人和孩子的情感交流是抚触更重要的一个作用。通过抚触使孩子最初认识了自己的父母,促进母婴间的交流,它带给孩子的不仅是身体和智力上的发育,也满足了婴儿肌肤渴望亲人爱抚、心理渴望亲人安慰的需求。在国外的家庭中,爸爸妈妈与子女间身体接触比较多,出门和睡觉前都有亲吻,而且在有需要时随时拥抱,这样的氛围能减少爸爸妈妈与子女间的隔阂,加深他们的感情,也能让家庭成员像朋友一样相处。

4.抚触能促进孩子性格的发展

从小就与爸爸妈妈身体接触比较频繁的小孩,在家庭中能感觉到幸福感、安全感,也更容易建立起对他人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是儿童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这类孩子长大后往往积极向上,性格开朗,自信心强,富有爱心,并且社会适应性较强。抚触其实并不难

婴儿抚触并不是一项要求非常精确的技术,每一个新爸爸新妈妈都可以在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亲自在家里给孩子做抚触。0~3岁是婴儿抚触的关键期,一般越早开始对婴儿进行抚触,效果越明显,新爸爸新妈妈可以根据以下的抚触细节来进行练习。

1.抚触前的准备

婴儿对外界的环境还不是非常适应,免疫力还很低,皮肤也较为细嫩,因此在给婴儿做抚触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第一,必须保证房间温暖舒适,一般在25度左右,这样在为孩子脱掉衣服进行全身抚触的时候,可以避免孩子着凉。第二,可以在房间当中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既可以避免外界噪声的干扰,同时也可以让母婴双方逐渐放松。第三,注意室内灯光强度,避免孩子受到光源刺激,对眼睛造成伤害。第四,在抚触之前应该准备好毛巾、尿片、换洗的衣物以及润肤油。第五,保证指甲修剪整洁,摘掉戒指等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的饰品,在抚触之前让双手处于温暖状态下。

2.抚触的时机

抚触的时间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着抚触的效果。绝对不能在孩子太饿或者太饱的时候进行抚触,也不能选择在孩子过于疲倦的时候进行抚触,以保证孩子对抚触有一个良好的反馈。当孩子在抚触当中情绪不佳的时候,应该马上停止抚触。建议选择在沐浴前后或者午睡、晚睡之前进行。抚触的时间不用过长,对于新生儿来说,每天进行三次,每次15分钟即可,也要根据婴儿的需要,感觉到婴儿已经满足了即可停止。

3.抚触的方法

抚触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可以按照头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臀部的顺序来做。脸部按摩可从前额中心处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用拇指在孩子上唇和下唇分别画出一个笑容,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快乐。眉头、眼窝、人中、下巴等处,同样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划出一个微笑状。腹部按摩应按顺时针方向,注意在脐痂未脱落前不要按摩该区域。对手臂的按摩,可以用一只手捏住其胳膊,从上臂手腕部轻轻挤捏,然后用手指按摩手指。按摩婴儿的大腿、膝部、小腿有助于增强其运动协调能力,方法是从大腿至踝部轻轻挤捏,然后再按摩脚踝及足部。按摩背部的时候应双手平放,从颈部向下按摩,然后用指尖轻轻按摩脊柱两边的肌肉,右手向上滑向婴儿右肩,再逐渐回到原处,左手以同样方式进行。抚触可以适当用力,因为过于轻柔的抚摸会把婴儿弄痒,反而容易引起婴儿的反感。不要强迫婴儿一直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如果哭了,先设法让他安静,然后再继续,如果孩子哭得很厉害应马上停止抚触。

小贴士早期抚触就是在婴儿脑发育的关键期给脑细胞和神经系统以适宜的刺激,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从而促进生长及智力发育。对孩子轻柔的爱抚,不仅仅是皮肤间的接触,更是一种爱的传递。爸爸妈妈们,你们学会了吗?

妈妈的照看方式与孩子的气质差异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知、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孩子刚一出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有的孩子天生好动,有的孩子性情急躁,有的孩子平和安静。

人的气质和性格的形成和人的成长一样,都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的初始状态。儿童的气质和性格虽然与先天的因素有一定关系,但特征明显的、稳定的气质和性格绝不是人一出生就形成了的,而是经过后天的长期生活实践逐渐形成的,所以,妈妈照看孩子的方式与孩子气质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气质的分类有很多种,其中最受重视的是托马斯和切斯的类型学说。根据气质的理论和适应性、节律性、趋避性、注意广度和持久性等气质维度,孩子的气质类型大致分为三类:平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1.平易型(随和型、容易抚育型)

平易型的孩子很招人喜爱,他们的生活特点为活动有规律,对新鲜的刺激(如陌生的人、物、景)的反应抱有积极态度,能很快适应不同的环境,情绪反应温和,活泼可爱,情绪良好,不用大人指导,看见陌生人就会微笑,睡觉前及睡醒后不哭吵,即使哭吵也很容易安慰,喜欢积极地到处去探索、接受新事物,反应敏捷。

2.困难型(麻烦型、不易养育型)

这是经常让家长头疼的一类孩子,这种气质类型的孩子生活不规律,饮食、大小便、睡眠都没有规律,对新的刺激退缩、回避,反应消极,甚至拿新玩具逗他,他都很难兴奋,表现出冷淡的态度。很难适应新的环境或者适应较慢,情绪反应强烈,稍有不顺心就大发脾气。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反应更为强烈,不易接受安慰,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顽固,不容易与他人相处。

3.迟缓型(缓慢型、慢热型)

如果说平易型和困难型是孩子气质的两个极端,那么迟缓型可以被看成是这两个极端的中和。这个类型的孩子不活泼,不好动,有一些胆小,对环境的适应不像平易型孩子那么快,但是经过反复的接触后,可以慢慢适应,属于“慢热”孩子。这样的孩子不会经常兴奋、积极,但是也不会很冷漠,一直处在一个平平静静的状态。对新鲜事物缺乏强烈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对一些新奇事物要慢慢地才会感兴趣,然后变得活跃起来。孩子气质的发展具有可塑性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与生俱来的气质是确定了的,要想改变是很困难的事。但是,气质发展的方向是取决于后天培养的,孩子成长的环境和自我的锻炼都对气质的发展有着影响,所以儿童的气质是具有可塑性的。

儿童期是一个人气质和性格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极重要的阶段,对孩子形成良好气质和性格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孩子年龄还小,气质特点往往不明显,不典型,家长要仔细观察,在孩子幼儿时期就开始注意对孩子气质的培养,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发展孩子性格中的优势因素,克服不良因素,把孩子向积极的方向引导,帮助孩子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使孩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气质和性格日渐完美。根据气质特点照看孩子

孩子的气质虽然是与生俱来,但是,父母的照看方式却可以左右孩子是“扬长避短”还是“扬短避长”。所以,为了使孩子的气质得到良好的发展,身心健康成长,父母应了解自己孩子的气质类型,并根据孩子的气质特点因材施教。

平易型的孩子教养方式比较容易,父母要鼓励孩子勇于探索、乐于创新的精神,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使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是要注意培养孩子谦虚、谨慎的人生态度,不要让孩子变得自负,马虎。

对待困难型的孩子,妈妈们要拿出特别的耐心和热情,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要克制自己的脾气,多带孩子出去与他人交往,让孩子适应不同的环境,尝试新事物,采取适合其特点、有针对性的方法,让孩子慢慢适应社会,学会与他人相处。

教育迟缓型儿童的关键就是“掌握好火候”,对孩子的要求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让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去适应这个社会,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否则孩子会产生压抑感,要循序渐进,让孩子慢慢提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小贴士培养孩子良好的气质,首先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一些父母喜欢在心中塑造一个理想孩子的“模型”,当孩子出生后,就迫不及待地想教育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可是渐渐地,父母就会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如果孩子和你所期待的正好相反,那就要求父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果一味地忽略孩子天生的气质特点,强硬地把孩子往“理想模型”培养,不仅不会成功,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暴躁、焦虑、无助等负面情绪,还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变得冷漠,疏离,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在活动中与孩子进行交流

孩子长大后,尤其是在学会走路、说话以后,就不像小时候那么“老实”了,他们的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无论是日新月异的大环境,还是各自生活的周围的小环境,在孩子眼里,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的、新奇的事情令他们感到兴奋。

孩子以他们特有的敏感的眼睛和天真的心灵收集着世间万物的信息,享受他们的乐趣。如果妈妈在这时候增加与孩子的接触,陪他们一起活动,做游戏,在活动中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将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孩子的眼中有着和成人所看到的不一样的世界,尤其是当孩子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日常生活中琐碎的事情就会从他们的小嘴里源源不断地流出来。而妈妈作为一个倾听者,要做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从孩子嘴里发现有“价值”的东西,以便和孩子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比如一群孩子一边玩耍,一边谈论自己的早餐情况。一个孩子说:“我今天早上吃了一个大粽子。”另一个孩子说:“我早上也吃了粽子,因为妈妈说要过端午节了。”边上的小孩一边摆弄着小汽车,一边说:“我的爸爸妈妈说端午节的时候要带我去奶奶家,那里会有龙舟比赛。”所有的小朋友一下子都兴奋了,龙舟是什么样子的?是大船吗?“粽子”—“端午”—“龙舟”,这些东西对孩子们来说既熟悉,但是又很陌生。为什么会有端午节?为什么端午节就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如果妈妈们有心,这时候就可以和孩子交流一下“端午”这个节日的来历和习俗,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这一传统文化,丰富孩子的知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用笑声和音乐与孩子交流

孩子在几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幽默感。当看到别人对他笑的时候,他也会用笑容回应。因此,父母在这个时候不要吝啬自己的笑容,要多对孩子笑,用笑声来对孩子进行赞许。孩子两三个月的时候,就开始用他们最初的“语言”和大人交流,当孩子对着你“依依呀呀”的时候,父母尽量去模仿这个声音,孩子听到了会很兴奋,为了继续得到回应,他会更积极地去学习发声。父母也可以主动发出声音等着孩子来回应,让他知道声音是具有交流和沟通的作用的。

音乐是陶冶性情的乐园,幼儿都非常喜欢,当有音乐声响起的时候,多数孩子会觉得兴奋。妈妈在平时就可以为孩子播放一些动听的音乐,握着孩子的小手和他一起翩翩起舞,在孩子睡觉的时候,也可以放一些舒缓的歌曲,轻轻拍打孩子入睡。这也是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的方式之一。多与孩子进行肌肤接触

肌肤的接触,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从妈妈这里传递过来的爱。其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抱抱孩子,轻轻地抚摸孩子的脸和身体,让孩子感觉到舒适。还可以给孩子做“健身操”,按摩孩子的四肢、胸部、腹部。按摩过程中,要面带微笑地看着孩子。看到父母熟悉的脸庞,闻着父母身上特有的味道,孩子会感到满足、安全、踏实,父母和孩子就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了情感上的交流。在户外活动中与孩子交流

外界事物对孩子们来说,一切都是那么地新奇,他们什么都想知道,有问不完的问题。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在活动中与孩子交流,对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交往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好奇,他们总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简单的就是:“这是什么啊?”作为父母,要对孩子的问题及时做出积极回应,详细解答孩子的疑问,激发孩子进一步的观察兴趣,而不能草率应付或者报以不耐烦的态度。父母应多带孩子出去接触大自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观察,主动向孩子提问,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与孩子做一些小游戏。如与孩子比赛谁先找到红色的花或者数一数湖边有几棵树。经常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世界,孩子的观察力就会越来越强,求知欲也会越来越强烈。

通过户外活动,还能增强孩子的交往能力。父母可以利用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的机会,让他主动和陌生的小伙伴进行交往,也要鼓励孩子接受其他小伙伴的要求,在孩子们玩耍的时候,父母也不要过多干涉,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来沟通。

通过户外活动,孩子不仅开阔了眼界,认识了许多外界事物,同时还能发展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回家后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再回顾一下这一天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想,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规则意识,提高孩子组织语言的能力。不要忽视户外活动,这是父母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的好机会,能让父母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是发展孩子各种能力的好时机,让孩子进一步认识这个多彩的世界。

小贴士孩子感受到的世界与大人不同,孩子接受知识和观点的方式也与大人不同。选择在活动中与孩子进行交流,是聪明妈妈的做法。轻松、愉快的气氛有助于和孩子进行更好的交流,让孩子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既促进了孩子智力的发展,又能增进孩子与父母间的感情,达到让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

为孩子选购合适的玩具

经过玩具店时,孩子总是缠着大人给买玩具。妈妈们就开始左挑右选,想给孩子买可以开发智力、提高智商的玩具。但是,挑来挑去却眼花缭乱了,玩具种类各种各样,再加上广告、售货员的宣传与推荐,让妈妈犯了难,到底应该买什么样的玩具呢?

玩,就是孩子最主要的工作,而玩具就成了孩子“人生的第一部教科书”,因此,给孩子选择合适的玩具是十分必要的。玩具是多多益善,还是贵的就好?是应该让孩子自己挑选,还是父母说了算呢?选玩具要“量体裁衣”

玩具自身的功能不一样,孩子的性格也各有不同,不同年龄的孩子理解能力、动手能力更是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选择适合孩子性格特点和年龄特征的玩具。

对于年龄小的婴幼儿来说,其实买什么玩具并没有重要意义,这个时候的孩子还没有形成物品的概念,对他们来说,所有的东西都差不多,玩具也不过是一件普通的东西,和家里的电视、电话以及锅碗瓢盆一样。为这个年龄的孩子选玩具的时候,应选择色彩鲜艳、容易抓握、质感轻柔、不容易掉落小零件的玩具,以免对孩子造成伤害或者被孩子吞食。

等孩子到了3岁左右,就要根据孩子的性别、性格等特点来选购合适的玩具。男孩和女孩的个性、爱好不同,实际上,家长们在给孩子选玩具的时候,一般都注意到了这一点,比如给女孩买布娃娃、毛绒玩具,给男孩买电动汽车、遥控飞机等。

根据孩子的性格挑选玩具也是一个不错的判断方法。比如孩子如果过于活泼好动,可以为孩子买拼图、积木或者娃娃等玩具,让孩子安静下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孩子本来就内向,不爱运动,就应该避免购买这些玩具,而是给孩子买一些球类等运动性强的玩具,和孩子一起玩或者鼓励孩子和其他同伴一起玩,让孩子逐渐活泼起来;如果孩子不爱说话,可以为孩子买一些音乐盒、小钢琴或者玩具电话等能引导孩子主动出声的玩具,选择能发出声音的娃娃,也是一个好方法。玩具要符合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玩具多么有教育意义,设计多么精致,功能多么先进,如果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好奇心,那么再好的玩具也无济于事。让孩子感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孩子对玩具产生了兴趣,才能使玩具的作用发挥出来。有的家长已经在心中为孩子“设计”好了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在选择玩具时带有主观性和倾向性,忽视了孩子自己的兴趣。结果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煞费苦心挑选了玩具,回家后却被孩子弃置一旁,变成了毫无用处的东西。当然,照顾孩子的兴趣,并不等于什么都听孩子的,而是在考虑孩子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引导。在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很容易被玩具的外形、颜色、声音吸引,而要求家长购买,但买回家后玩不了几天,很快就弃之不顾了。实际上这并不是真正兴趣的表现,只是孩子一时的好奇心,家长应注意区分。二是有的玩具,特别是电子游戏类的玩具,由于它们本身的互动性、新奇性等特点,容易使孩子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不利于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对这种“兴趣”当然也不能放纵。只选对的,别选贵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我买的高档玩具呢?”浩浩爸爸疑惑地问。自从儿子出生后,爸爸隔三差五就给孩子买玩具,遥控小汽车、电动机器人,每个玩具都要花几百块钱。家里的都要被玩具堆满了,可是浩浩每个就玩两三次就不感兴趣了,还不如对皮球、小水枪有兴趣。

像浩浩爸爸这样的家长现在有很多,为了让孩子开心地成长,开发孩子的智力,总是热衷于买各种各样的玩具,而且经常“只选贵的”,他们认为“贵的就一定是对的”,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那就尽快打消吧,这是一种误区。

孩子的思维方式和成人明显不同,他们不会去在意哪个玩具贵,哪个玩具便宜,对孩子来说,玩具的价值和价格是不成正比的。遥控汽车、电动机器人固然高档,而且设计精致,但是操作方法单调简单,按一下按钮就可以了,汽车自己跑,机器人自己走,孩子就这样看着,当然很快就觉得厌倦了。但是十几块钱的皮球,能锻炼孩子动作的协调能力,而且玩的自主性强,花样也很多,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孩子因而乐此不疲。孩子最好的智力玩具是什么爸爸妈妈给孩子买了很多益智的玩具,魔方、积木、七巧板……据说智力玩具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协调能力、动手能力。事实的确如此,玩一些智力游戏,可是使孩子的大脑能得到开发,但是,最好的智力玩具是什么,你知道吗?

其实,孩子最好的智力玩具就是——人。

内向的孩子喜欢自己玩,外向的孩子喜欢和别人玩,有研究表示,外向的孩子学习成绩、人际关系方面要比内向的孩子强。对孩子来说,同伴就是最好的玩具,远超过遥控飞机或者变形金刚。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玩具功能都是有限的,而人则是变化无穷的。无穷的变化会让孩子的神经得到刺激,增加神经之间的联结,神经之间联结越紧密,孩子越聪明。

所以,让孩子多与小伙伴们玩耍比玩任何玩具都“益智”,将玩具作为孩子们之间玩耍的“道具”就可以了。如果暂时找不到玩伴,家长就可以成为孩子的玩伴,难道你认为你还不如那些遥控飞机更能锻炼孩子的思维吗?

小贴士家长在选购玩具时,一定要注意玩具的安全性,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辨别:首先,看适用年龄,如果不在规定的年龄段的儿童使用可能会存在危险;其次看安全警示语,如远离火源、只能在浅水中使用等;再次,看有没有详细的使用方法,有没有表明厂名、厂址及合格证,不要购买“三无”产品。

第三章 特殊情绪,孩子的自我与反抗意识

1~3岁是孩子心理的飞速发展时期,孩子的人格在这一阶段基本形成。这个时期的孩子有点让妈妈头疼,他们不再是“小乖乖”,而是产生了“反抗”“耍赖”“造反”等特殊情绪,让妈妈们不知所措。其实,这是这个阶段孩子的正常表现,只要掌握方法,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孩子就会形成健康的人格。

反抗是成长前的能量爆发

瑶瑶2岁多了,一直温顺可爱的小姑娘最近却有点反常,变得好奇心强,固执,甚至自以为是,动不动就说:“不!”告诉她睡觉前不能吃糖,她偏偏吵着吃巧克力;告诉她不许乱扔东西,“啪”一声,就把玩具扔到了地上;告诉她不许踩水坑,她偏要朝水洼走……

许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那个嗷嗷待哺、完全依赖你的小婴儿,一下子变成另外一个人,经常和父母顶嘴,发脾气,说反话。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就会引发亲子间的冲突,处理不好你往往感觉到沮丧、失败,甚至对自己的教育能力表示怀疑。其实,这是3岁左右的孩子都会出现的“反抗期”,持续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反抗期”。解析孩子的“第一反抗期”

孩子在1岁以前会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直到1岁之后才慢慢发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和别人不一样的。这个发现,会让孩子产生两种混合的反应:一个就焦虑,和妈妈分开的焦虑,这个时候的孩子会离不开妈妈,让人觉得很“黏人”;另一个就是渴望独立,尤其是学会了走路以后,孩子能靠自己的双脚去想去的地方,活动的空间一下子变得广阔了,他想探索周围一切新的环境,如果遇到父母的阻挠,他便会产生反抗的心理,惹得大人又惊又怕,又气又恼。其实,孩子是在用自己对抗的行为告诉大人:我是独立的,我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