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逻辑论证:有理有据地说服他人(套装3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23:22:38

点击下载

作者:安东尼·韦斯顿,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约翰·杜威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批判性思维、逻辑论证:有理有据地说服他人(套装3册)

批判性思维、逻辑论证:有理有据地说服他人(套装3册)试读:

前言

本书简要地介绍了论证之道,只专注于基本要点。我发现,学生和作家常常需要这样一本列有实用提示和具体规则的册子,而不是冗长的介绍和说明。因此,本书围绕具体规则进行编写,举例与注解力图精当,尤重简洁。这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本规则手册。

我还发现,教师往往也希望能给学生这样一本手册,以便学生查阅和自行理解,节约课堂时间。这再次说明了篇幅简短的重要性——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切实提高论证能力。但规则必须辅之以具体明确的指示,使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去查看规则6或规则16,而不是每次都需要从头到尾解释一遍。简洁明快,但自成一体——这正是我编写此书所遵循的路线。

这本规则手册同样适用于批判性思维课程。这种课程当然需要大量例子和习题,而市面上也有很多满篇都是例子和习题的教科书了。然而,它们仍然不无缺陷——需要补进去的正是这本规则手册所提供的,将有效的论证结合在一起的简单规则。我们不希望学生在学习了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后,仅仅知道如何驳倒(或者只能做到“驳斥”)某种谬误。批判性思维完全可以具有更大的建设性意义。本书尝试为此提出建议。第五版 按语

时至今日,《论证是一门学问》依然应用广泛,下至高中,上至法学院。校外使用者也不少。世界也依然在变化。为此,本书第五版做出了若干相应调整。最大的变化是新增了最后一章《公共辩论》,少部分是原有规则挪过来的,但大部分是新增的规则。当今的公共辩论实在堪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是普及公共辩论中的礼仪和道德应该会有所帮助。规则只有六条,但可能会带来重大改变!

此外,我还与时俱进,打开思路,更新了若干例子。爱因斯坦——再见,碧昂丝请进。第五版比之前要更加鲜活、紧凑、幽默。部分规则起了更上口的名字。我们需要更好的论证内容,也需要更好的论证方式,刻不容缓。因此,读者可能还会觉得第五版显得有些急迫。

本书还有一本配套读物,即我与大卫·摩洛合著的《<论证是一门学问>实操版》(A Work Book for Arguments)。《<论证是一门学问>实操版》不仅包含本书的全部内容,还加入了详细的解读、丰富的示例和练习题(部分题目自带答案),欢迎广大师生选购。在此,我要对摩洛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因为他,我才意识到《<论证是一门学问>实操版》的需求和价值;之后他也承担了大量与本书相关的工作,如今已有两版(分别出版于2013和2016年,均由哈克特出版公司发行)。本书新版也蕴含着大卫的洞见和具体建议。

本书前版中的若干示例和主题已经转移到《<论证是一门学问>实操版》中,以便更充分地加以阐释;最显著的一条就是大卫·休谟对常见上帝存在证明的疑难。从很多方面来看,《<论证是一门学问>实操版》是本书的自然延伸,即便你或许并不需要它,我们还是希望各位能了解一下。

到目前为止,为本书各版贡献了想法、建议、疑难的同事、学生、家人、朋友可谓数不胜数。现在,我要特别感谢哈克特出版公司总裁黛博拉·威尔克斯及其优秀的同事。正是因为他们的大力支持和温柔鼓励,《论证是一门学问》及《<论证是一门学问>实操版》才得以顺利付梓出版。在此感谢你们!安东尼·韦斯顿2017年7月导论

论证的意义何在

很多人认为,论证不过是花样翻新地陈述自己的偏见罢了。这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论证让人生厌,毫无意义。在一部词典中,“论证”(argument)的一条释义是“争论”(disputation)。于是,我们有时说两人“have an argument”,意思其实是“这两个人争论了一番”。这种用法太常见了。但真正的论证不是这样的。

在本书中,“进行论证”意味着拿出一组理由或证据来支持一个结论。论证不仅仅是表达观点,也不仅仅是争论。论证是用理由去支持某些观点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论证绝非毫无意义;事实上,它意义非常。

论证意义非常,首先因为它是确定哪些观点较为优越的一种方式。并非所有观点都有相同的说服力。有些结论有很好的理由来支撑,有些结论的理由就差得多。但我们往往分不清楚。我们需要对不同的结论给出论证,然后评估论证,看看它们的说服力究竟有多强。

在此处,论证是探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一些哲学家和激进主义者认为,工厂化养殖肉畜给动物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因此是不合理、不道德的。他们说得对吗?如果只是看现有的观点,我们未必能作出判断。这涉及很多问题——我们需要对论证进行探究。例如,我们是否需要对其他物种承担道德义务,抑或是说,只有人类的痛苦才是真正的痛苦?人类如果不食肉,生活会变得怎样?有些素食主义者寿登耄耋。这是否表明素食更健康?或者,当你想到很多非素食主义者也非常长寿时,这种论证是否就不再有效了?(你还可以追问,是否素食主义者中长寿者的比例更高)或许,实际情况是,健康的人更有可能成为素食主义者,而不是素食主义者更容易身体健康?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仔细考虑,事先谁也不清楚答案是什么。

论证意义非常还有另一个原因。一旦得出有充分合理依据的结论,我们会用论证来阐明、辩护。成功的论证不只是重复结论。它会提出理由和证据,使其他人接受这个结论。例如,如果你确信,我们的确应该改变当下饲养、利用动物的方式,那么你必须通过论证来阐明结论的得出过程。你说服其他人的办法就是:把说服你自己的理由和证据拿出来。持有与众不同的观点并不是错误。错误在于,除此之外你什么都没有。

论证是练出来的

通常而言,我们是通过下结论学会“论证”的。也就是说,我们一般会先提出结论——愿望或观点——而不是提出一整套说法予以支撑。有时这是行得通的,至少在我们非常年幼的时候。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

与之相反,真正的论证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积累。列举理由,得出与实际证据相符的结论,考察反对意见,等等——这些都是后天习得的技能。我们不得不长大成人,必须把愿望和观点暂且放下,开始真正去思考。

学校可能有帮助,也可能没有。课程要灌输的事实和技能越来越多,很少鼓励学生提出需要自己论证才能解答的问题。的确,美国宪法规定实行选举人团制度——这是事实——但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一个好主意吗?(就此而论,它过去是个好主意吗?无论如何,它存在的理由究竟是什么?)的确,很多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其他地方有生命存在,但是为什么?论据何在?各种答案都能找到理由。最理想的结果是,你不仅了解到了其中的一些理由,还学会了如何衡量其优劣——以及如何独立寻找更多的理由。

大多数时候,这同样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积累。本书会帮你实现!此外,论证自有其吸引人之处。我们的头脑会变得更加灵活机敏,跳出条条框框。我们会逐渐意识到,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带来多么大的改变。从日常家庭生活到政治、科学、哲学,甚至宗教,各种论证不断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供我们思考,我们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论证。论证能够让你进入这些当下的、新鲜的对话当中。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本书框架

本书从最简单的论证出发,继而讨论较详细的论证,最后论述其在议论文与口头陈述中的应用。

第一章至第六章讨论如何构建和评估简论(short arguments)。简论只是简单地提出理由和证据,通常只有几句话或一个段落。从简论开始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它们很常见,已经融入日常对话。第二,较长的论证通常是对简论的详细说明,或者是将一系列简论连在一起。如果你先学会了做出和评估简论,之后就可以加以扩展,用于文字或口头形式的详论。

从简论开始的第三个原因是,它们不仅是常见论证形式的极佳例证,也显明了论证中的典型谬误。在较长的论证中,挑出论证的要点可能更加困难,发现主要谬误亦然。因此,尽管有些规则在首次提出时似乎显而易见,不值得专门谈,但要记住,这些简单例子会让你受益匪浅。还有另外一些规则,即便在简论中也很难理解。

第七章会教你做详论,先写提纲,然后逐步充实;详论同时,你需要考虑反对意见和其他可能性。第八章深入议论文写作。然后,第九章补充了针对口头陈述的规则,第十章讨论公共辩论的问题。再强调一遍,以上三章都以前六章为基础,因为详论本质上是对前六章讨论的简论进行组合与丰富。但即便你使用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自己写议论文或做口头陈述,也不要直接跳到后面几章。这本书非常短,一口气从头读到尾也不费力;如果你这样做的话,读到后面几章时就已经熟练掌握了必要的工具。教师可以在学期初让学生阅读前六章,到了写议论文或做口头陈述的时候,再指导他们阅读后面四章。

本书结尾有两个附录。附录一列举了各种谬误:这些使人产生误解的论证是如此迷惑人、如此常见,它们甚至有自己的名字。附录二提供了构建和评估定义的三个规则。在需要使用它们的时候就请使用吧!第一章 简论:若干基本原则Short Arguments:Some General Rules

论证首先要做的是列举理由,并将它们清晰、合理地组织起来。第一章给出了构建简论的通则,第二章至第六章讨论简论的若干具体类别。规则1 明确前提和结论

论证的第一步是问你自己,你想证明什么,你的结论是什么?记住,结论是需要你为之给出理由的陈述;而给出这些理由的陈述,就是前提。

比如,你想要说服朋友(也可以是子女或父母)多吃豆子。乍看上去,这个主张颇为琐屑,意义不大。但是,先拿它举例子是很合适的——而且,吃饭毕竟很重要啊!现在,你要怎么论证自己的观点呢?

结论已经有了:我们应该多吃豆子。这是你的信念。但为什么呢?你的理由是什么?为清楚起见,你可能要先自己说一遍,然后看它们是不是好的理由。如果你希望别人赞同你的观点,或者改变他们的食谱,拿出好理由自然是必要的。

好了,你的理由是什么呢?一个主要前提很可能是“豆子有益健康”:与大部分人现在吃的东西相比,豆子含有更高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则更低。因此,适量增加豆子在膳食中的比例有利于延长寿命、保持活力。你不能假定家人、朋友之前已经听过这个理由,或者已经赞同这个理由——最起码,提醒一下总没坏处。

为了提起大家的兴趣,再加一个主要前提也是有益的。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豆子往往代表着单调乏味。于是,你不妨提出,豆子能做出很多美味佳肴。比如,你最喜欢的豆子菜肴可能是辣味黑豆馅玉米饼和鹰嘴豆泥。现在,你有了一个结论清晰、理由充分的论证。

笑话也可以是论证,虽然理由可能看上去很可笑。

在地球上生活可能很艰难,但是你每年都能免费绕太阳一圈呢。

提到苦中作乐的理由,你一般想出“免费绕太阳一圈”这一条。这则笑话的笑点正在于此。但是,它也确实是一条理由:试图证明生活并不总是像看上去那样糟糕。它很搞笑,它也是论证。

规则1叫作“明确前提和结论”。这里的“明确”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含义。一个是“明”。理由和结论是不同的,必须要明白地分开。免费绕太阳一圈,忍受生活的苦难,两者是截然有异的。前者逻辑上是在先的,它是前提;而后者或许是从前者推出来的东西,它是结论。

弄清楚谁是前提,谁是结论之后,你还要保证一个“确”字。换句话说,你要确定自己认可前提和结论。确定了才能继续,否则赶快换掉!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

本书为你提供了多种可供套用的论证格式。你可以用它们来构建前提。例如,证明某个概括性结论的合理性时,可查阅第二章。这一章会告诉你,你需要给出一系列例子作为前提;还会论述需要寻找什么样的例子。第六章解释了演绎论证,如果你的结论需要进行这种论证,那么在第六章中列出的规则将告诉你需要什么样的前提。你或许要多试几次,然后才找到恰切的论证。规则2 理顺思路

论证是从理由、证据导向结论的一种运动过程。但是,与任何运动过程一样,论证既可能干净利落,也可能拖泥带水。你的目标是使论证清晰高效——甚至优雅,如果你能做到的话。

还是拿豆子为例。你现在要把论证写下来,该如何着手呢?我举一个范例:

我们应该多吃豆子。一个理由是豆子有益健康,与大部分人现在吃的东西相比,豆子含有更高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则更低。同时,豆子可以做出很多美味佳肴,比如辣味黑豆馅玉米饼和鹰嘴豆泥。

这段话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的。第一句是声明结论,然后依次阐述两个前提。先是提出一条主要前提,并给出简要理由说明为何豆子有益健康。接着是另一条主要前提和相应的例子。论证有多种展开方式。比如,两条前提可以调换顺序,结论可以放到最后才说。但不管怎么排列,都要一丝不乱。

理顺思路并不容易,尤其是更细节、更复杂的论证。做到一丝不乱是很难的,颠三倒四倒是常事,下面就是一个例子:

想一想辣味黑豆馅玉米饼和鹰嘴豆泥。与大部分人现在吃的东西相比,豆子含有更高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则更低。豆子可以做出很多美味佳肴。我们应该多吃豆子。豆子有益健康。

前提和结论都一样,但顺序变了,而且也省去了能帮助读者搞清谁是前提、谁是结论的标志语和转折词(比如“一个理由是……”)。于是,整个论证就乱成了一团。用来支持主要前提的例子——比如美味的豆子菜肴——散布于多处,而不是紧贴着它要支持的前提。你得读两遍才能知道结论是什么。不要指望读者们对你会很有耐心。

你应该对论证多做几次调整,直至找到最自然的排列顺序。本书讨论的规则应该会有所帮助。你不仅可以利用这些规则弄明白你需要哪种前提,还可以用它们找到这些前提的最佳排列顺序。规则3 从可靠的前提出发

无论你从前提到结论的论证过程多么精彩,如果前提站不住脚,结论也同样站不住脚。

今天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幸福。因此,似乎人类并非为幸福而存在。我们为何要期盼不可寻得之物呢?

这个论证的前提是,“今天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幸福”。有时候,在某个下雨的午后,或者在某种情绪之下,这几乎是正确的。但问问你自己,这个前提是否真的合理。今天世界上没有人真正感到幸福吗?从来没有?至少,这个前提需要认真论证一番,而且它很可能是错误的。因此,这个论证无法证明人类并非为幸福而存在,也不能证明你我不应该期盼幸福。

有时从可靠的前提出发并不难。你可能有现成的、人人皆知的例子,或者显然为大家所认同的、可靠的信息来源。其他时候就困难一些。如果你不确定一个前提是否可靠,你或许需要做一些调查,并且/或者对这个前提本身进行论证(更多可参考规则31)。如果你发现,前提得到的论证并不充分,那么你显然就需要试试其他的前提!规则4 具体简明

避免抽象、模糊、笼统的措辞。“我们顶着太阳走了几个小时”比“那是一段长时间的体力消耗”要好一百倍。一定要简明。空话连篇只能让读者感到一头雾水,失去耐心。

错误:

有规律地比大部分同胞更早就寝,并更早起床,有利于强健体魄,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获得易于得到他人尊重的思维判断能力。

正确:

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和聪明。“错误”版本或许有点夸大其词(是吗?),不过也不是看不懂。本杰明·富兰克林的韵脚和节奏当然很好,但最重要的还是简明扼要。规则5 立足实据,避免诱导性言论

给出实际的理由,不能只有诱导性言论。

错误:

美国把曾经引以为豪的旅客列车湮没在历史的暗角,这是多么不光彩!为了荣誉,必须恢复旅客列车!

这段论证的意图是恢复(更多的)旅客铁路服务。但它没有为这个结论提供丝毫的证据,只是一些感情色彩强烈的辞藻——陈词滥调,就像开启了复读机模式的政客。旅客列车是因为“美国”做了或没有做某些事而被历史“湮没”的吗?这有何“不光彩”之处?毕竟很多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事物已经过时了——我们没有责任将它们全部恢复。说美国“为了荣誉,必须”这么做是什么意思?是否有人做了什么承诺,然后又违背了这些承诺?是谁做的承诺?

关于恢复旅客铁路服务的问题,可说的有很多,尤其是现在这样的时代,公路建设的环境和经济成本正变得越来越高。问题是,这段论证没有说这些。它试图用辞藻的感召力解决一切问题,结果却是什么问题也没解决。原地踏步。当然,有时候诱导性的言辞也能打动读者,甚至在不应该打动的时候——但请记住,在这里,我们需要的是实际的、具体的证据。

同样,不要为了让自己的论证显得更好一些,而去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形容对立的观点。通常,人们支持某种观点都是认真的、发自内心的。试着分析他们的观点——尝试理解他们的理据——即便你完全不同意。例如,对一项新技术持怀疑态度的人很可能并不赞同“回到山洞里生活”。(那么他们赞同什么?或许你需要问一下)同样,一个信奉进化论的人也并没有宣称她的祖父母是猴子。(同理:她相信什么?)一般说来,如果你无法想象为何有人会坚信你所驳斥的那种观点,那么你很可能还没有理解它。规则6 用语前后一致

简论通常只有一个主题或一条线索,各步论述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因此,要清楚地表达这个观点,用词要精挑细选,各步之间应该保持一致。《英文写作指南》是一本经典写作教材,作者是E.B.怀特和小威廉·斯特伦克。书中以耶稣著名的“三种有福之人”为例说明了排比这种修辞。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这三句话的格式是“X的人有福了,因为Y”。每一句的结构和用词都是完全相同的,而没有哪一句改写成“另外,因为Y的原因,X将获得福报”之类的样式。

你的论证也应该如此。

错误:

学习照料宠物的过程,就是学习照料一个依附于你的生物的过程。当小猫小狗需要你的时候,认真观察和回应,发现需求并相应调整行为的技能对照料子女也有好处。因此,学会认真饲养家畜也能够提高你的家庭抚养技能。

看不懂?每句话都挺清楚的,但句与句之间缺乏联系,让人感觉陷入了丛林——丛林固然不错,但太密的话,可就不好走路了。(别忘了,论证是一种运动过程!)

正确:

学习照料宠物的过程,就是学习照料一个依附于你的生物的过程;而学习照料一个依附于你的生物的过程,就是学习如何成为好父母的过程。因此,学习照料宠物的过程,就是学习如何成为好父母的过程。“正确”版本或许文采稍逊,但却清楚明白地将思想表达出来,这是值得的。诀窍其实很简单:“错误”版本中的关键术语不统一,比如前提里面还在讲“学习照料宠物”,到了结论里就是“认真饲养家畜”了;而“正确”版本在关键术语上严格保持了统一。

如果你想要有文采——当然,文采有时是必要的——那也不要追求花哨,而要尽量紧凑。

简洁版:

学习照料宠物的过程,就是学习照料一个依附于你的生物的过程,因此也是学习如何成为好父母的过程。第二章 举例论证Arguments by Example

有些论证通过一个或多个例子进行概括。

古时,女性结婚非常早。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甚至还不满十四岁。在中世纪,十三岁是犹太女性通常的结婚年龄。在罗马帝国时期,很多罗马女性在十三岁或者更早就结婚了。

这个论证用三个例子——朱丽叶、中世纪的犹太女性、罗马帝国时期的罗马女性——概括“很多”,或者大多数古代女性。为了清晰展示该论证的形式,我们可以把这些前提分别列出来,把结论放在“底行”: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朱丽叶甚至还不满十四岁。

中世纪的犹太女性通常在十三岁结婚。

罗马帝国时期,很多罗马女性在十三岁或者更早就结婚了。

因此,古代女性结婚非常早。

当我们需要考察简论的实际效力时,将其改写为这种形式是很有用的。

在何种情况下,这种前提才能充分支持概括性结论呢?

当然,一个要求是准确。别忘了规则3:从可靠的前提出发!如果朱丽叶不是十四岁左右,或者,如果大多数罗马或犹太女性不是在十三岁或更早结婚,那么该论证的说服力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所有这些前提都得不到证明,那它就根本算不上一个论证了。为了验证论证中的例子,或者寻找好的例子,你可能需要做些调查。

假设这些例子是准确的,即便如此,做概括时也需要谨慎。在评估举例论证时,你可以凭借本章列出的规则逐一检验。规则7 孤例不立

我们有时会出于说明的目的,而只举一个例子。朱丽叶的例子或许能为早婚做一说明。但要想做概括性的论断,孤例几乎毫无帮助。朱丽叶也许只是个例外。一位亿万富翁不幸福,并不能证明有钱人普遍不幸福。我们需要不止一个例子。

错误:

太阳能应用广泛。

因此,可再生能源应用广泛。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但也只是一种而已。其他的种类呢?

正确:

太阳能应用广泛。

水力发电应用广泛。

风力发电曾经应用广泛,目前应用正越来越广泛。

因此,可再生能源应用广泛。

这个“正确”的版本可能依然不完善(规则11会回到这个例子),但它显然远比“错误”版本说得通。

在对少数事物进行概括时,最有说服力的论证应该考虑到所有,或者至少大多数个体。例如,在对你的兄弟姐妹进行概括时,应该把他们一个一个地全部考虑进去;对太阳系所有行星也应如此。

对大量事物进行概括时则需要提取样本。我们当然无法列举出历史上所有早婚的女性。然而,我们在论证时必须用某些女性作为其余女性的样本。需要的样本量部分取决于样本的代表性,下一条规则将谈到这个问题。此外,它还取决于被概括事物的规模大小。通常,规模越大,需要的例子就越多。证明与你同一座城市的人都很了不起,要比证明你的朋友都很了不起需要更多的证据。有的时候,两三个例子就足以证明你的朋友都很了不起;当然,这要看你有多少个朋友。但是,除非你所在的城市小得可怜,否则,你需要拿出很多例子才能证明跟你同一座城市的人都很了不起。规则8 例子要有代表性

即便有大量的例子,可能还是无法恰当地代表被概括的事物。比如,虫子都咬人吗?当然,我们能想到很多咬人的虫子,比如蚊子和黑蝇。我们一上来就会想到它们。毕竟我们都被它们叮过!要想记起有多少种不咬人的虫子,我们可能要去看生物教材或者优质的网上资料才行。其实,大部分虫子——蛾子、螳螂、瓢虫(大部分甲虫)等——都是不咬人的。

同理,大量列举古罗马女性对证明所有女性有何种特征就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古罗马女性不一定能代表其他女性。这个论证还需要考虑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女性。

我们很容易忽视一点:我们通过个人经验获得的“样本”往往是缺乏代表性,甚至完全没有代表性的。实际上,真正掌握代表性人群样本的人可谓凤毛麟角。然而,我们总是在概括其他人的整体特征,大谈所谓“人性”,甚至对本市的下一届选举结果也是一样。

错误:

我的邻居们都支持办学债券。因此,办学债券一定会通过的。

这个论证说服力不强,因为一个居民区很难代表全体选民。某个富人区支持的候选人可能受其他区所有人厌恶;在大学城学生选区赢得多数票的候选人通常在其他地方表现不佳。此外,即便是街坊邻居,我们也很少能找到有关其整体偏好的最佳证据。那些急于把自身政治偏好公之于众的人很可能无法代表整个居民区的意见。

对“办学债券一定会通过的”的好论证需要能够代表全体选民的样本。创建这样一个样本并不容易。实际上,我们往往需要专家帮助,而且专家对选举结果也往往预测错误。过去,电话民意调查通常是通过固定电话,因为当时手机号还没有对公众开放。但是,现在只有个别人群还使用固定电话,而且他们的代表性正在降低。

一般说来,你在概括某一群体时应寻找一个最准确的截面数据。如果你想知道学生对大学课程设置的看法,你在概括时就不能仅靠熟人,或者自己课上学生的意见。除非你认识各种各样的人,上各种各样的课程,否则,你的个人“样本”就不大可能准确地反映整个学生群体。同样,如果你想知道其他国家的人怎样看待美国,你就不能只问外国游客——因为他们是主动选择来这里的。仔细研究各类境外媒体会使你的调查结果更具代表性。

当取样对象是人类时,我们还要注意一点,这一点更基本:取样对象不能自行选择是否接受调查。于是,大部分网站调查和邮件调查就被排除了,因为人们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回复。另外,愿意或急于表达观点的人群并不能很好地代表总体,而只能代表有强烈立场或大把时间的那一部分人。这一部分人的想法当然也值得了解,但他们可能只能代表自己,未必能代表别人。规则9 背景率可能很关键

为了让你相信我是一流的射手,只让你看到我射中了一次靶心是不够的。你应该(当然,要礼貌些)问:“不错,但你有多少次没射中呢?”一箭命中靶心,与射一千支箭才命中一次有天壤之别,尽管两种情况下,我都亲手射中了一次靶心。你需要更多的数据。

里昂的星运走势告诉他,他将遇见一位活泼的新朋友。你瞧!他真的遇见了!所以说,星运走势是可信的。

这个例子可能有点夸张,但问题在于,我们看到的只是星运走势某一次应验的例子。为了对这个证据进行恰当的评估,我们还需要知道其他信息:有多少星运走势没有应验。当我在课堂上进行调查时,二三十个学生中一般能有一两个“里昂”,剩下的19个或29个人的星运走势一点都不准。不过,二三十次才对了一次,这很难称得上是可信的预测——只是偶尔运气好罢了。尽管这种预测有时非常成功,像我的箭术一样,但成功的概率或许还是微乎其微。

因此,要评估使用生动例子的论证是否可信,我们需要知道,比如,“命中”数与“射击”数的比例,这又是代表性的问题。除了所举的例子没有其他的例子吗?这种概率是高还是低?

这条规则的应用范围很广。今天有许多人害怕犯罪,或者经常看鲨鱼吃人、恐怖分子等暴力事件的故事。当然了,这些事情都很可怕,但是它们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的概率——比如被鲨鱼吃掉的概率——都是非常低的。

毫无疑问,我们总是会关注例外情况,因为电视新闻里面总是报道这类事件。这并不意味着例外情况就有代表性。对了,你希望发生的情况也未必有代表性,比如中彩票大奖。每个人中彩票大奖的机会——也就是中奖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我们往往对几十万没中奖的人视而不见,却只看那一个或几个中了大奖的人。于是,我们大大高估了背景概率,想象着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幸运儿。省点钱吧,朋友们。背景概率才是最重要的!规则10 慎重对待统计数字

数字本身什么也证明不了!有些人看到论证中使用了数字——任何数字——然后便断定它是一个好的论证。统计数字似乎能给人一种权威、确切的感觉(你知道吗?88%的医生表示赞同)。然而实际上,像其他任何类型的证据一样,数字也需要批判性地看待。别把你的大脑“关机”!

曾经有一段时期,人们指责个别盛产体育人才的大学剥削学生运动员,说这些学生一旦失去参赛资格就被迫退学。如今,大学生运动员的毕业率提高了。目前,在很多学校中,50%以上的学生运动员都能毕业。

50%是吗?好高啊!但这个乍看很有说服力的数字,实际上并没有那么有用。

首先,尽管很多学校有50%以上的学生运动员顺利毕业,但还有一些学校做不到——因此,当初引起人们关注,剥削学生运动员的学校未必包含在其中。

这个论证确实给出了毕业率。但我们有必要知道,“50%以上”的毕业率与同一批学校的整体毕业率相比是高还是低。如果前者过低,那么学生运动员可能仍然受到了剥削。

最重要的是,这个论证并未给出理由来说明,大学生运动员毕业率的确在上升,因为它根本没有与之前毕业率进行比较!结论认为,目前的毕业率“提高了”,但在不知道之前毕业率的情况下,不可能证明这一点。

在其他情况下,数字证据也可能是不全面的。例如,规则9告诉我们,了解概率可能很关键。相应地,当论证中出现概率或百分比时,相关背景信息通常必须包括例子的数目。校园内汽车被盗事件数量可能翻了一番,但如果原来有一辆车被盗,如今有两辆,那也没必要过于担心。

另一个使用统计数字时容易犯的错误是过于精确:

这所学校每年要浪费412067个纸杯和塑料杯。是时候改用非一次性水杯了!

我完全赞成杜绝浪费,我也确信校园浪费现象非常严重。但没有人知道具体浪费了多少只水杯,也不可能每年数字都一样。这里,精确的表象夸大了证据的权威性。

另外,还要当心容易受人为操纵的数字。民意测验机构非常清楚,提问方式能够影响答案。比如说,时至今日,我们甚至还能看到一些“民意测验”提出诱导性问题(如果你发现她是个骗子,你会不会改变选择?),试图使人们改变对一名政治候选人的看法。同样,很多看起来“确凿”的统计数字实际上是以猜测或推测为基础,例如半合法或非法活动的统计数字。由于人们都极不情愿透露或报告吸毒、暗中交易、雇用非法移民等活动,对任何关于此类活动如何泛滥的大胆概括都要谨慎对待。

再举个例子:

如果儿童看电视的时间按照现在的速度增长下去,到2025年,他们就没时间睡觉了!

是的,到2040年,他们每天要看36个小时呢。这些案例中的推测在数学上完全成立,但过了某个界限之后,它就没有任何道理可言了。规则11 考虑反例

反例是与你的概括相矛盾的例证。蛮刺耳的——或许吧。但事实上,如果你在概括的时候能及时、有效地利用反例,它们就能成为你最好的帮手。例外不能“证明规律”——恰恰相反,它们有可能证明规律是错的——但是,例外可以激发,也应该激发我们去完善规律。要有目的、有系统地寻找反例。这是帮助你严谨概括、深入研究的最佳方式。

再次思考下面这个论证:

太阳能应用广泛。

水力发电应用广泛。

风力发电曾经应用广泛,目前应用正越来越广泛。

因此,可再生能源应用广泛。

当然,这里举出的例子能表明许多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应用广泛。但是,如果你不只是找正面例子,而是开始寻找反例,那或许就会发现这个论证有点以偏概全。

所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都很广泛吗?查一查“可再生能源”的定义,你会发现潮汐能、地热能等其他种类。不论如何,这些种类的可再生能源应用并不广泛。比如,它们不是处处都有,而且即使有,开发难度可能也很大。

当你想到了反例时,概括性结论就可能要做调整。比如,假如上面关于可再生能源的论证是你做出的,你或许就可以将结论改为“许多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应用广泛”。你的论证仍然基本有效,同时承认某些部分存在局限和改进的空间。

反例有助于思考的深入,发现你真正想说的内容。比如,你做出上述论证可能是为了说明:常用的非可再生能源有现成可用的替代品。如果这就是你的目标,那么你并不一定要主张所有可再生能源都应用广泛,而只要说明有些可再生能源应用广泛就够了。你甚至可以主张,我们应当发展现在应用尚不广泛的可再生能源。

另一种可能性是,你真正想说的不是每一种可再生能源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或者有潜力得到广泛应用,而是每一个(或者绝大部分?)地方都至少有某些可再生能源,虽然各地的能源种类会有差异。它与先前的主张差别很大,而且更巧妙,为进一步思考提供了空间。(这个论证会不会也有反例呢?请读者自行思考)

除了评估自己的论证,当你评估他人的论证时,你也要思考反例。问一问,他们的结论是否需要修改和限定,或者是否需要更加细密地反思一番。规则既适用于别人的论证,也适用于你自己的论证。唯一的区别在于,你有机会亲自纠正自己以偏概全的地方。第三章 类比论证Arguments by Analogy

规则7(“孤例不立”)有一种情况例外。与通过堆砌例证来支持概论不同,类比论证可以从一个具体例子推导出另一个,理由是两者在很多方面相似,所以两者在另一个方面同样相似。

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是苏联宇航员,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她有一句著名的妙语:

既然俄国女人能在铁路上干活,她们怎么就不能上太空呢?

捷列什科娃通过女铁路工人的例子想要说明,俄国的女人在体力技术、爱岗爱国方面都不输于男性。因此,女人同样可以成为优秀的宇航员。这个论证展开以后是这样的:

俄国女人已经证明自己是优秀的铁路工人。

当铁路工人与当宇航员是类似的(因为两者对体力和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女人也能成为优秀的宇航员。

请注意第二个前提里的“类似”。当一个论证强调两种情况相似时,它很可能就是类比论证。规则12 类比需要相关且相似

怎么看类比论证好不好呢?

第一个前提是用来打比方的。请牢记规则3:从真实前提出发。比如,如果俄国女人没有证明自己是优秀的铁路工人,那么捷列什科娃的论证就不成立了。

第二个前提要说明的是,第一个论证中的例子与结论中要得出的例子是相似的。这个前提的好坏要看两个例子的相似程度。

两者不需要处处相似。毕竟,宇航员和铁路工人有着很大的差别。比如,火车不会飞,如果火车真的飞起来,情况可就不太妙了。而宇航员也最好不要挥舞大锤。但是,类比论证只需要在相关的方面相似即可。捷列什科娃这里主要谈的似乎是技术能力和耐力、体力。宇航员和铁路工人确实在这两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

那么,捷列什科娃的类比到底在相关的方面是否相似呢?你或许觉得,对现代宇航员而言,对体力的要求,不如对进行科学实验和观测能力的要求那么高,而铁路工人并不需要掌握后一种技能。然而,在捷列什科娃的时代,体力和耐力的重要性要大得多,还有体形也是:早期的太空舱容积狭小,实际上更适合女性的体形。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早期的宇航员在任务结束时需要从太空舱里弹射出来,然后打开降落伞回到地面,而捷列什科娃恰恰是跳伞冠军。这可能才是关键,而且与耐力、体力有关,当然未必与铁路工作相关。

所以,捷列什科娃的类比是部分成立的,尤其是在她那个年代;虽然放到现在的话,说服力要打些折扣。但是,现在也有许多成功的女性宇航员,所以这个类比未必就过时了。

还有一个惊人的例子。

昨天,美国奥吉布瓦人首领亚当·诺德韦尔在罗马打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比喻。他是从加利福尼亚出发的,当他身着部落服装走下飞机的时候,他代表美国印第安人宣布,像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美洲一样,他凭借“发现权”占领意大利。他说:“我宣布,今天是意大利发现日。哥伦布有什么权利发现美洲?当地居民已经在那里生活了几千年。既然如此,我现在也有同样的权利来到意大利,并宣布,我[1]发现了你们的国家。”

诺德韦尔的意思是,至少在一个重要的方面,他自己“发现”意大利与哥伦布“发现”美洲是类似的:两人都宣布对一个当地人已经生活了很多个世纪的国家拥有主权。因此,诺德韦尔坚持认为,哥伦布有什么样的“权利”宣称对美洲拥有主权,他就有同样的“权利”宣称对意大利拥有主权。不过,诺德韦尔当然没有任何权利宣称对意大利拥有主权。因此,哥伦布也没有任何权利宣称对美洲拥有主权。

诺德韦尔没有任何权利代表另一个民族宣称对意大利拥有主权,更别提什么“发现权”了(因为当地人已经在意大利生活了很多个世纪)。

哥伦布凭借“发现权”宣称对美洲拥有主权,与诺德韦尔宣称对意大利拥有主权类似(美洲土著也在当地生活了很多个世纪)。

因此,哥伦布没有任何权利代表另一个民族宣称对美洲拥有主权,更别提什么“发现权”了。

诺德韦尔的类比是否成立呢?显然,20世纪的意大利与15世纪的美洲并非完全相似。在20世纪,每个小学生都听说过意大利;而在15世纪,世界上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美洲。诺德韦尔不是探险家,商业飞机航班也不是“圣马利亚”号。但这些不同之处与诺德韦尔的类比无关。诺德韦尔只是想提醒我们,当一个国家已经有人居住时,宣称对它拥有主权是毫无道理的。不管是否全世界的小学生都知道这片土地,也无论“发现者”是如何抵达的,这些都不重要。更恰当的反应或许应该是尝试建立外交关系。就像如果我们今天刚刚发现意大利这片土地和意大利人民的话,我们所要做的那样。这才是诺德韦尔表达的重点,从这个角度看,他的类比论证十分出色(也让人不安)。第四章 诉诸权威的论证Arguments from Authority

没有人能通过亲身体验一切有待了解的事情来成为专家。我们自己不曾在古代生活过,因此无法亲自了解当时的女性一般在多大年纪结婚。很少有人具备足够经验来判断什么样的汽车在事故中是最安全的。对于斯里兰卡,或者州议会,甚至是本国普普通通的教室或者街角,我们都无法亲自了解那里真正发生了什么。因此,我们必须依靠其他人——比我们条件更优越的人或者组织、调查结果,或者参考资料——来告知与这个世界有关的、我们需要了解的大量信息。我们会给出这样的论证:

X(相关信息来源)说,Y。

因此,Y是真的。

例如:

奥伯雷·德格雷博士说,人类最多能活1000年。

因此,人类最多能活1000年。

然而,这种论证是有风险的。提供信息的专家可能过于自信,受了误导,或者根本就不可靠。毕竟每个人都有偏见,即便并非出于恶意。为了检验真正权威的信息来源需要达到哪些标准,我们依然必须提出若干规则。规则13 列出信息来源

当然,有些事实性论断显而易见,或者尽人皆知,以至于它们根本不需要专门去证明。一般来说,我们没有必要去证明美国有五十个州,或者朱丽叶爱罗密欧。然而,美国目前的精确人口数字确实需要征引统计资料。同理,为了阐发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主张将女性送上太空的论证,我们需要找到相关权威资料来表明,俄国确实有能干的女铁路工人。

错误:

我从书中得知,在有些文化里,梳妆打扮基本上是男人的事,与女人无关。

如果你讨论的是我们所熟悉的这种性别角色是否适用于全世界的男女,那么这就是一个相关的例证——显然例子中的男女角色与我们的不同。但是,我们当中很少有人对这种异常情况有亲身了解。为了夯实这一论证,你需要完整地引用资料。

正确:

卡萝尔·贝克威斯在《尼日尔的沃达贝人》(《国家地理杂志》,1983年10月刊)中报告说,在沃达贝部落等西非富拉尼族内部,梳妆打扮基本上是男人的事。

引用的方式不一而足——你或许需要一本引用指南,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那一种——但所有方式都包含着同样的基本信息:应足以让其他人很容易自行找到该信息来源。规则14 寻找可靠的消息人士

消息人士必须具备发表相关言论的资格。本田汽车的机修工有资格讨论各个型号本田车的优点,接生员和产科医师有资格讨论怀孕和分娩,教师有资格讨论学校的状况,等等。这些消息人士具备资格,因为他们具备相关的背景和知识。要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可靠相关信息,你应该去找气候学家,而不是政客。

当消息人士的资质并非显而易见的时候,论证者必须做简短的介绍。奥伯雷·德格雷博士说,人类最多可以活1000年。那好,这个奥伯雷·德格雷博士是谁?我们为什么应该相信他?答案是,他是一名老年病医学专家,提出了多种详尽的衰老成因理论(他认为,衰老并非不可避免)和若干预防衰老的措施,在《线粒体自由基衰老理论》(The Mitochondrial Free Radical Theory of Agi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等专著中进行了长篇阐述。2000年,他凭借《线粒体自由基衰老理论》一书获得了剑桥大学颁发的生物学博士学位。这样一个人物说人类最多能活1000年——乍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那就不是外行随便说说而已了。我们应该认真考虑他的看法。

当你解释你的消息人士的资质时,你还可以给论证加入更多的证据。

卡萝尔·贝克威斯在《尼日尔的沃达贝人》(《国家地理杂志》,1983年10月刊)中报告说,在沃达贝部落等西非富拉尼族内部,梳妆打扮基本上是男人的事。贝克威斯和另一位人类学家与沃达贝人一同生活了两年,通过观察发现,男子为参加舞蹈要长时间精心打扮,在脸上作画,还要洁牙。(她的文章里有很多照片)沃达贝妇女一边观看舞蹈,一边评头论足,并根据男子相貌选择配偶——在沃达贝男子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一名男子说:“是我们的美貌吸引了女人。”

注意,可靠的消息人士并不一定要符合“权威人士”的传统定义;反过来,传统意义上的“权威人士”也未必可靠。例如,如果你想调查大学,最具权威性的就是学生,而不是校方管理人员或招生办的人,因为只有学生了解真实的校园生活。(你只要确保找到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就行了)

还要注意,某一领域的权威人士并不一定在他们发表过意见的任何领域都是权威。

碧昂丝是素食主义者。因此,素食是最好的饮食方式。

碧昂丝或许是一名优秀的演艺界人士,但并非饮食专家。(另外,我们也不清楚她是不是素食主义者)同理,“博士”只不过是在某个专门领域获得了博士学位而已,并不意味着在任何主题上都有专业资质。

有时我们必须依靠的这些消息人士,他们比我们知道得多,但也有各种各样的局限。例如,战场上或者政治审判中发生了什么,一家企业或者部委内部发生了什么,我们所能获得的最佳信息也是残缺不全的,是经过了记者、国际人权组织、公司监督部门等过滤的。如果你必须依靠这种有潜在缺陷的消息人士,你就应该承认这一点。让你的读者或听众决定,这种不完美的权威是否胜于没有任何权威。

真正可靠的消息人士很少会期望别人马上接受。大多数优秀的信息来源至少会提供一些理由或证据——例证、事实、类比等种类的论证——来帮助解释和支持其结论。例如,贝克威斯提供了她在与沃达贝人一同生活的那些年里拍摄的照片和经历的故事;萨根笔耕不辍地解释什么是太空探索,我们在地球之外可能发现什么。因此对于某些言论,我们接受其的唯一原因可能是,它们是权威的(例如,当贝克威斯谈起她的某些经历时,我们必须相信她);但即使是最优秀的消息来源,我们依然会期望不要只有结论,还要有论证过程。我们此时要找出这些论证过程,并批判地审视它们。规则15 寻找公正的信息来源

在争端中,牵涉利益最大的一方往往不是最佳的消息人士。有时,他们甚至可能会说谎。在刑事审判中,被指控方在被证明有罪之前是做无罪推定的,但即便他们自称无罪,我们在没有第三方证人证实之前也很少完全相信。

然而,愿意说出自己所看到的真相有时也是不够的。人们亲眼所见的真相仍可能有失公平。我们倾向于看到自己期待看到的东西。我们会注意、牢记、传递那些支持自身观点的信息,但当我们发现证据于己不利的时候,可能就没这么兴奋了。

因此,我们要寻找公正的消息人士:当前问题不牵涉自身利益,并且把准确性视为首要或重要标准的个人或组织,例如大学里的(某些)科学家或者统计资料数据库。要想获得某个重大公共议题的最准确信息,就不能只听信政客和利益集团的一面之词;要想获得某种产品的可靠信息,就不能只听信生产商的广告。

错误:

汽车经销商建议我花300美元给汽车涂防锈材料。他应该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我觉得最好照办。

他很可能确实知道怎样做是对的,但他也可能并非完全可靠。消费品和服务的最佳信息来源是独立的消费检测机构,这些机构不隶属于任何生产商或供应商,只会对想得到最准确信息的消费者做出答复。做些调查吧!

正确:《消费者报告》里引用专家的说法,由于制造技术的改进,当代汽车几乎不存在生锈问题。他的建议是,我们不需要购买经销商提供的防锈涂料(《消费者报告》,《留心汽车经销商的伎俩》,2017年2月2日;另见萨米·哈吉-阿萨德的《新车应该上防锈涂料吗?》,2013年3月21日)。

在政治问题上,尤其是分歧主要在于统计数字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去看独立的政府部门(如人口普查局)、高校报告或其他独立信息来源。无国界医生(Doctors Without Borders)等组织在人权问题上是相对公正的,因为该组织的主业是行医,而不是搞政治,无意支持或反对任何一国政府。

当然,独立公正与否并不总是容易判断。你应该确定自己的信息来源是真正独立的,而不是用听起来独立的名称伪装起来的利益集团。查一查他们的资金来源、其他出版物、历史记录;观察他们发表声明的语气。有些消息来源言论极端化、简单化,或者主要精力用于攻击和贬低其他人,他们的可信度就要打折扣。我们要寻找的消息来源应该是这样的:他提出的论证是建设性的,他会负责任地承认其他各方的论证和证据,并一一回应。最起码,你在引用可能有偏见的信息来源时,要核实涉及的事实性论述。好的论证会列出信息来源(规则13);你要查出来。确保你对证据的引用是正确的,而不是断章取义,并进一步查找可能有用的信息。规则16 多方核实信息来源

查阅比对各消息来源,看一看是否有其他同样权威的人士也这样认为。这些专家的观点是截然对立,还是口径一致?如果观点一致,那么采信就比较稳妥;而与其对立的观点最起码是不明智的,不管它对我们有多么强的吸引力。当然,权威观点有时是错误的。但是,非权威观点往往是错误的。

另一方面,多方核实有时会表明:专家内部在某个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在这种情况下,你最好保留自己的判断。如果权威尚且如履薄冰,你就更不要往冰面上跳了。看一看你能否从其他角度进行论证——或者重新考虑结论的合理性。

那么,奥伯雷·德格雷呢?还有长寿千年的希望?好吧,多方核实后发现,人们普遍认为德格雷的书写得不错,他的研究也值得深入,但很少有人被他说服。很多人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他不代表主流意见。长生不老或许很有吸引力,但你也不要抱太大希望。

在重大议题上,只要你做足功课,很可能会发现一定的异议。更有甚者,有的议题虽然在权威专家中间基本是有共识的,乍看上去却好像有争议。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虽然专家们一度存在不同意见,但现在科学界几乎一致认为气候正在变化,而且人类活动与之相关。诚然,个别媒体和政治选举中还有人嚷嚷,但客观考察过数据资料的气候学家里却几乎没有人持反对观点。另外,虽然有少数针对气候变化共识的合理批评,但几乎所有领域内专家都认为,这些批评并没有改变整体上的判断。虽然有一些批评甚至推动了科学家的认识,然而,这些批评者即使是专家,也是非主流人士(当然,他们很显眼)。

争议背后的推手似乎是意识形态,而非真凭实据或专业判断。你[2]不妨先了解一下表面存在的争议,然后再决定是否要认真对待。规则17 善用网络

在互联网上,最卑劣可恶的观点也能打扮出一副合情合理甚至权威专业的样子。最起码,学术出版机构和大部分公立图书馆会查验出版收录书籍等资料的可靠性和语言风格。互联网至今却仍然是“狂野西部”,根本无人查验。你只能靠自己了。

就其本身而言,“互联网”并不是权威来源,而只是传播其他资料罢了。善用者知道如何评估网上信息的质量——他们会运用本书中介绍的各种规则。比如规则13:信息来源是哪里?很多网站在这一条上都说不清楚——红灯亮了。消息人士可靠吗?(规则14)公正吗?(规则15)这些网站是不是在推销某种观点,或者操纵你对某个议题的看法?他们的伎俩包括夹带私货(规则5)、采用缺乏代表性的数据(规则8)、非主流或虚假“专家”意见(规则14和16)等。你最起码要多方查验,看看其他与之没有关联的网站怎么说(规则16)。

善用者还会深度挖掘信息,而非停留在一般搜索的层次上。搜索引擎是搜不到“一切信息”的——差得远呢。实际上,不管是哪一个主题,最可靠、最详尽的资料往往存放在数据库或其他学术资源中,普通搜索引擎根本触及不到。你可能需要密码才能看,去问问老师或图书管理员吧。

善用者可能也会去查——要小心!——维基百科。反对它的人经常说,“维基百科谁都能上去写”。这是真的。因此,有时维基里面会包含虚假的、诽谤性的信息。此外还有一些更微妙的偏见。尽管如此,维基百科的开放性也是一种优势。每一个词条都会不断得到其他用户的审查修订。许多用户也愿意补充或改进词条。随着时间推移,不少词条都会越来越全面中立。维基的编辑有时会在发生激烈冲突的情况下加以干涉,部分热门词条也会部分禁止编辑功能。但是,从结果来看,维基百科的错误率(别忘了规则9!)是很低的,甚至比[3]《大英百科全书》还要低!

善用者当然也明白,直接引用维基百科(其他百科一般也不行)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是不行的。维基百科的宗旨是整理归纳某一主题的相关知识,然后指引读者去查阅真正的信息来源。善用者还会警惕夹带私货、抹黑反对意见等现象的蛛丝马迹——对任何来源都要这样。

每个引用源都是一群有局限、有偏见的人写出来的,有的坦承存在不足,有的则没有。能够快速修正至少与避免偏见、错误同等重要,而维基百科在这方面无可匹敌。随意增删几分钟内就能改回来。每一处改动都有记录并附带说明(参见各页面的“查看历史”标签),有时还会引发热烈讨论(参见各页面的“讨论”标签)。还有哪一个引用源有如此强的透明度和自我修正能力?善用互联网的用户们不妨加入改进维基百科的行列!第五章 因果论证Arguments about Causes

你知道吗,坐在教室前排的学生往往成绩更好?已婚的人一般要比未婚的人更幸福?与此相对,财富似乎与幸福没有任何联系——因此,人生“最美好的事物是自由”这种说法可能终究是正确的。如果你无论如何还是想拥有财富的话,你或许会对这个结论感兴趣,即抱有“我能行”态度的人往往更富有。所以,调整自己的态度吧,对不对?

现在我们要讨论因果论证,也就是何种原因导致何种结果。这种论证常常至关重要。有利的结果我们想要增加,不利的结果我们要预防,而更通常的情况是,我们想要分清利弊。关于原因的论证自然同样要小心严谨。规则18 因果论证始于关联

因果论证的证据通常是两起事件或两类事件之间的一种关联——有规律的联系:课程分数高低与坐在教室前后;已婚与否与是否幸福;失业率与犯罪率;等等。因此,这种论证的一般形式:

事件或条件E与事件或条件E之间存在有规律的联系。12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