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中华自然疗法图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16:44:06

点击下载

作者:罗惠平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拔罐疗法(中华自然疗法图解)

拔罐疗法(中华自然疗法图解)试读:

前言

中国传统医学,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学这个伟大的宝库,是由无数精妙绝伦,疗效神奇的独特疗法所组成,我们称之为“中华自然疗法”,它饱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哲学和智慧。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生物、物理、化学等诸多领域的成果,被运用到医学临床当中。但现代医学也无时无刻不被一种现象所困扰,那就是,在各种疗法治病的同时,也对人体产生了巨大的伤害和副作用,甚至于这种伤害和副作用,有时还大于治疗作用。每当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就常常感叹中华传统医学之奇妙,赞叹我们的祖先所创立的中华自然疗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因此,我们有责任将更多的中华自然疗法介绍给读者,以满足广大中华自然疗法的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需求,故特编写了《中华自然疗法图解》系列。

本系列丛书,共四册,包括《拔罐疗法》、《艾灸疗法》、《拍打疗法》和《小针刀疗法》,是继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华自然疗法图解》之《刮痧疗法》、《按摩疗法》、《针灸疗法》、《天然药食物疗法》系列之后,又一套独立的丛书。本丛书每册的编写体例相同,都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各种疗法的含义、起源、发展、原理、作用、种类、手法、操作、工具、步骤、部位、体位、注意事项、适应症和禁忌症等等;第二部分介绍了各种疗法治疗各种病证的具体内容,以及各病证治疗的实施图谱。

这套丛书,得益于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由湖北省中医院赵焰主持编写。特别邀请各专业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周仲瑜、罗惠平、韦丹、刘建忠等,共同编写完成。

由于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恳望广大同仁予以指正。编者2003年6月第一部分拔罐疗法简介第一章拔罐疗法概述第一节 拔罐疗法的含义

拔罐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中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是利用各种罐具,如竹罐,陶罐,玻璃罐等等(图1),用一定的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具牢固地吸附在人体施治部位或穴位上,造成充血或瘀血现象,以此来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图1第二节 拔罐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拔罐疗法是在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中形成的,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早期的拔罐法称之为“角法”或“角吸法”。有关拔罐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在论及痔疾的治疗中,有以“小角角之”的记载。公元281~361年间,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中有角法治疗的论述。角法是用兽角为工具(如牛角、羊角等),将兽角磨成有孔的筒状而得名,书中有用制成罐状的兽角拔脓血以治疗疮疡脓肿的记载。公元755年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中,记载了用竹筒煮罐治疗方和刺血拔罐等疗法治疗痈疮。其次宋代的苏轼和沈括所著《苏沈良方》,描述了火筒法治疗久咳的方法。明代陈实力著《外科正宗》,有煮拔筒方,刘渊然著《济急仙方》有竹筒吸毒法。清代,拔罐疗法在各个方面均有进一步的发展,吴谦等在《医宗金鉴》中,记载了针刺,中药煮罐之后吸拔的针药、罐综合疗法。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用拔罐治疗风寒、头痛、破伤风、黄疸、眩晕等病证。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文明的发展,拔罐疗法在罐具、吸拔方面,都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其适应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新中国成立以后,拔罐疗法与祖国医学出现了崭新的面貌,从罐具、罐法到治疗机理,临床应用都有了蓬勃发展。比如罐具从原始的兽角开始,发展成竹罐、陶罐,玻璃、塑料,橡胶等制品,罐具除了负压刺激的煮药罐、药水罐、抽气罐到依靠现代医疗技术手段制成的磁疗罐、激光罐、电罐、真空罐、红外线拔罐器具等。在拔罐方式上,也从火力、水气等法发展到了挤压排气,抽气筒排气和电动抽气等。其操作方法上,从单罐法、多罐法、留罐法发展到闪罐法,温罐法、血罐法、针罐法、走罐法等。同时,拔罐疗法临床治疗范围从吸拔脓血发展到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皮肤等科,120多种疾病。

拔罐疗法在我国民间深受百姓喜爱,享有很高的威信,而且在世界其他国家也得到广泛运用。前苏联称为“郁血疗法”,日本称为“真空净血法”,法国则称拔罐疗法为“杯术”,非洲大陆还有许多民间医生在沿用角法。

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拔罐疗法治病广泛,疗效迅速,方法简便,安全经济,深受人们的喜爱,它是值得推广运用的。第三节 拔罐疗法的治病原理

祖国医学认为,疾病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致使机体阴阳偏盛偏衰,气机升降失常,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紊乱所致。拔罐后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力,其作用于经络穴位上,能够开泄腠理,使病邪、邪气、毒气、恶物从皮毛吸出体外,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恢复机体“阴平阳秘”状态,促进脏腑经络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长期的临床实践证实拔罐疗法具有以下作用:

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疏通经络,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泄热解毒,行气活血,舒筋和脉,消肿止痛,拔毒排脓,强身健体和调整脏腑。

现代研究认为,其治疗原理有三:其一为机械刺激作用,拔罐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其二是负压效应。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瘀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可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其三是温热作用,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不仅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且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拔罐可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及时清除代谢产物,直接改善局部的内环境,减少或消除致痛物质的刺激作用,从而使痉挛缓解,疼痛减轻。

因此,拔罐疗法一则能开泄皮肤毛孔,引导各种外邪排出并清除病理产物和毒素,使经络疏通。二则当气机逆乱,瘀血内阻时可疏调气血,当经络空虚时,可引导营卫之气来复,鼓动气血运行以濡养脏腑器官。第四节 拔罐器具的种类一、牛角罐

牛角罐是截下牛角,取其中角质,将中间制成空筒,截断面为罐口,其罐口打磨光滑即可用,此为最早的罐具,其特点为吸附力强,易操作,但由于不透明,不易观察,故不宜做刺络拔罐用。二、陶罐

陶罐是以陶土为材料制成不同规格的罐体。上底光滑圆整,肚大如瓷鼓,口和底较小,此种罐子吸力较大,消毒也方便,但易打碎。三、竹罐

竹罐系选用坚实成熟的老竹子制作。按竹节截断,一端留节作底,一端去节作口,中间略粗,两端略细形,形如腰鼓的圆形竹筒。口底要平,四周要光。可制成不同大小规格的竹筒。日久不用可致竹罐过于干燥,甚至破裂,容易漏气。在使用前,先用温水浸泡几分钟,可使竹罐质地紧密,不易漏气。竹罐的特点是轻便价廉,不易破碎,且取材方便,可用中药煎煮后制成药罐用。缺点是干燥后容易裂口漏气,吸附力不强,不透明,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四、玻璃罐

玻璃罐由玻璃制成,一般分大、中、小三个型号,其外形如球状,口平底圆,口小肚大,优点是罐口光滑,适合走罐,质地透明,使用时可以窥测罐内皮肤的瘀血程度及出血情况,便于掌握时间和刺激量,缺点是容易打碎。五、铜罐和铁罐

此类罐由铜和铁等金属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外形同竹罐,口径的大小不一,其优点是不易破碎,吸附力强,传热效果好。缺点是传热太快,容易烫伤患者的皮肤,笨重,不易施用各种手法,目前应用已很少。六、抽气罐

抽气罐是一种特别的罐具,其用不同规格的安瓿或有机玻璃式透明工程塑料制成。如用安瓿,则将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须光滑,瓶口的橡皮塞须保留完整,治疗时用注射器将罐内空气抽出,形成负压,吸拔于所选择的病变部位,如用有机玻璃式透明工程塑料做成负压罐,在罐尾式罐旁有一个特别的活塞,它可将罐内的空气抽出,使罐内产生负压,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优点是使用方便,不用点火,不会烫伤,使用安全,方便简单,缺点是无温热感、不能行走罐。七、电罐

电罐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集温热磁疗电针等综合治疗方法为一体的新型罐具,其特点是使用安全,不易烫伤,可调控温度和负压,缺点是成本较高,携带不便,不能施行其他手法。八、橡胶罐

橡胶罐是以橡胶为原料制作成罐具的,有各种不同形态和规格,其优点是不易破碎,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容易推广,病人自己便可操作治疗。缺点是负压吸引力不够强,无温热感觉,只能固定部位治疗,不能施其他手法,不能高温消毒。九、代用罐

代用罐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手可用的一些代用品,如茶杯,酒杯,罐头瓶,花瓶,碗等等。这些代用品罐口平整,平滑宽厚,耐热,取材方便,极为实用。第五节 拔罐操作需备的辅助材料

1.燃料

采用95%的酒精,作为点火的燃料,可使用酒精灯或用小口瓶装酒精,以便点火时蘸酒精方便,酒精燃烧迅速,无油烟,形成的负压大,吸力强。

2.点火工具

可用止血钳夹住棉球作为点火工具,也可以用葡萄糖注射液瓶子装酒精,用一根较粗的铁丝穿过瓶子的橡皮塞,铁丝的一端扎牢一团纱布,棉球或海绵等作为点火端,另一端作为柄用。蘸酒精时以不滴为度,过多则易滴到病人身上而烫伤病人。

3.火源

以打火机、酒精灯、蜡烛、火柴作为火源。

4.介质

在施走罐手法时,需要用介质润滑,以免拉伤皮肤,常用介质有液体石蜡、按摩乳、甘油、松节油、凡士林、植物油等。

5.药物

药物浸泡罐具(主要是竹罐),或涂于患处,以加强拔罐的疗效,药物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温经散寒,清热解毒药物为主,如桃仁,红花,元胡,香附,黄连,生姜等。

6.其他工具

备好梅花针,皮肤针,或三棱针,可先在需要刺络拔罐处,用梅花针,皮肤针叩刺,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后,再用火罐、竹罐拔出血。第六节 常用的拔罐方法

拔罐治疗要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病情变化,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罐具,要做到吸拔有力,又防止吸力过大造成不适。

1.火罐法

指用火力排气的拔罐方法,它是利用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出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着在皮肤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闪火法

用镊子或血管钳夹住酒精棉球,或在铁丝一端缠上棉球做成点火棒,或用长纸条点燃后,伸进罐内,在底部或中部旋转一圈迅速退出,再速将罐扣在需拔罐处,即可吸住,操作动作要快,罐口与应拔部位距离不宜太远,火焰在罐内不宜停留过久,以免罐子太热,操作时酒精不宜沾得太多,以免燃烧时火焰随酒精流溢烫伤皮肤,此法较安全,不受体位限制,适合于各种体位和部位拔罐,是临床使用的主要拔罐疗法之一(图2)。(2)投火法

投火法是将纸片或酒精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此法适用于侧面横拔,即使罐体横置,以免纸片、棉球掉在皮肤上造成烫伤,投火法简便安全,但不能施复杂方法,如走罐、转罐等(图3)。(3)贴棉法3

贴棉法是将1cm的棉花一块,不宜过厚,略浸酒精(不可过多,以免火随酒精流动,扣罐时灼伤病人)贴于罐内上中段,点燃棉片后立即将罐扣于要拔部位(图4)。(4)架火法

用一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如胶木瓶盖,小薄面饼等物为中介,直径约2~3cm,应小于罐口,再将酒精棉球置于摆好的中介物上,点燃酒精棉球后,迅速将火罐扣在其上即可,可产生较强吸力,此法取材方便,安全性强,不易烫伤,适用于初学者和家庭保健使用。图2图3图4(5)滴酒法

滴酒法是将酒精或白酒滴入罐内底部,根据罐体大小而滴入适量酒精,勿滴过多或滴到罐口,以免烫伤皮肤。使用时应罐口朝上,酒精滴在罐底部,然后转动罐体,使酒精均匀沾湿罐底内壁,用火柴点燃酒精后迅速将罐扣于病变部位。此法操作应熟练,否则易烫伤皮肤,现已少用。

2.水罐法

水罐法一般应用竹罐操作。先将罐置于锅内加水或中药煮沸3~5分钟,然后用镊子将罐夹出,甩去水液并迅速用干净的干毛巾捂住罐口,乘热按拔在皮肤上,手拔罐稍加按压约30秒,使之吸牢即可,此法有温热作用,并起到药与罐的双重作用,缺点是操作技巧不易掌握,出水后拔罐过早易烫伤皮肤,过慢则吸力不足,而且不易施其他手法,如走罐等。

3.抽气法

本法是将青、链霉素等药瓶磨去瓶底作罐口,并将罐口磨光圆润,瓶口用胶皮盖塞紧,制成简易抽气罐。操作时,先把罐紧扣在需要拔罐的部位上,然后用注射器经橡皮塞刺入罐中,抽出罐内空气,使之产生负压,即能吸住。新型的抽气罐,操作时将抽拉其配套的真空抽气枪排气即可,罐即可吸附在穴位或治疗部位上,抽气罐罐内负压的大小容易控制,不会烫伤,但不便施用走罐等法。

4.电罐法

电罐法是以电动形成负压,使罐拔于皮肤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有些电罐还将负压法与温热、磁疗法、电针法等相结合,提高了拔罐的临床疗效,其操作简单,易掌握,不会烫伤,但价格偏贵,携带不便。第七节 常用的治疗罐法

1.单罐法

单罐法即单罐独用,适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局限的疾病,可按病变或压痛范围大小选用适当口径的火罐。

2.多罐法

多罐法即多罐并用,适用于治疗病变范围较广泛,病变处肌肉较丰满的疾病,或敏感反应点较多者,可根据经络走向或解剖形态等情况,酌情吸拔数个或数十个罐,如某一肌肉劳损时可按肌肉的走向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个火罐,称之为“排罐法”。若身体强壮,症状明显的患者,拔罐数目多而排列紧密(罐距小于3cm);若体质弱或症状不甚明显的患者,拔罐排列较稀疏(罐距大于7cm)。

3.留罐法

留罐法是拔罐中最常用的一种罐法,又称坐罐法,指罐吸拔在皮肤上后留置一段时间的拔罐法,留罐时间一般为5~20分钟,根据个体情况及季节不同,留罐时间也不相同,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及肌肤薄处留罐时间不宜过长。如需刺络拔瘀血罐,时间可稍延长,但不要拔起水泡和拔破皮肤。

4.走罐法

走罐法又称滑罐、推罐和运罐法等。操作前,先选用罐口较大、罐口壁较厚且光滑无破损的玻璃罐或有机玻璃罐。然后在罐口或吸拔部位涂上一层薄薄的润滑剂,如液体石蜡、凡士林,或根据病情选用风油精,红花油,风湿油,药酒等,便于罐滑动。罐吸拔于皮肤上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罐体或平推,作前、后、左、右方向移动,或环形旋转运动。反复数次,至皮肤出现潮红、深红或起丹痧点为止,本法操作时应根据病人体质及病情,调整火罐的速度,手法的轻重,火罐内负压不可太大,负压大吸力强,走罐时易引起病人疼痛,本法适用于病变部位较大,肌肉丰厚之处,如胸背部、腰部、腹部和大腿等(图5)。

5.闪罐法图5

闪罐法是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送入罐底,立即抽出,将罐拔于病人患处,随即将罐立刻取下,反复如此操作,直至皮肤潮红发热为止,这种反复的牵拉—松弛,反复地充血,使皮肤血液灌注—输布—再灌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对神经和血管有一定兴奋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肌肉痿软,皮肤麻木,机能减退的虚弱病症及中风后遗症等,由于此法不会在皮肤上留下瘀斑,故较适合于面部使用。如面瘫,闪火罐操作时,应注意闪火入罐时,动作要快,快速送入罐底。火切不可在罐口停留太久,以免罐口太热而烫伤皮肤。如果反复闪罐,罐体温度过热,应换另一个罐继续操作(图6)。

6.针罐法

针罐法是毫针针刺配合拔罐的一种方法。即针刺穴位“得气”后,将针留在穴位上,再以针刺处为中心拔罐,使针体罩于罐内,又称留针拔罐或带针坐罐。常规留罐10~20分钟,一般以玻璃罐为宜,因为玻璃可随时观察罐内的情况,在操作中应注意,针柄不宜过长,以免触及罐底陷入体内。如在胸背部施针罐法应特别注意,因为罐内的负压可使针刺的深度改变,从而引起气胸。还可针刺穴位“得气”后出针,不按压针孔,立即在出针的穴位上拔罐,并吸出少许血液或组织液,此法有针刺与拔罐的双重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多用于单独拔罐疗效欠佳的顽固性痛痹,各种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等症(图7)。

7.温罐法图6图7

温罐法指在留罐的同时,在治疗的部位上加用红外线仪、神灯、周林频谱仪等照射,或用艾条温灸患部及罐体四周,既可提高疗效,又可防止患者着凉。本法兼有拔罐和热疗的双重作用。多用于寒凉潮湿的季节,或有虚寒,寒湿的病证。

8.指罐法

指罐法就是在需要拔罐治疗的穴位或患处,先用手指代替针点按穴位或点揉患部后进行拔罐治疗的方法。此法同时兼有拔罐,针刺和按摩的共同作用,可提高拔罐治疗效果,扩大治疗范围。临床多用于治疗病情较急,疼痛剧烈的病症,特别对软组织挫扭伤和劳损等症效果显著。

9.血罐法

血罐法又称刺络拔罐,刺血拔罐。它是刺血与拔罐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上先用三棱针,梅花针(皮肤针),注射针或缝衣针等按病变部位的大小和出血量的要求,针刺穴位,或治疗部位。刺激量根据病情所需决定,轻刺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中度以微出血为度,重度以点状出血为度,然后再拔罐并留罐,留罐时间随病情而定,出血量一般在数滴或数毫升左右,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高热,神经痛,神经性皮炎,丹毒等。

10.刮痧罐法

刮痧罐法是指在施术部位先涂上润滑油,然后再用水牛角刮板或汤勺、瓦块等器具在皮肤上反复刮,刮至皮肤发红,甚出现紫斑后,再行拔罐。此法在民间较为流行,操作方便,灵活,可用于病变范围较小的地方。

11.摇罐法

摇罐法指先将罐吸拔于皮肤上,然后手握罐体,有节奏,均匀地摇动或来回转动。施术时动作要平稳,用力柔和,以增加对穴位或皮肤的刺激量,加强血液循环,增强治疗效果。注意施术时手法过重会损伤皮肤,病人不能耐受,太小又达不到刺激量,起不到作用。

12.提罐法

提罐法是先将罐吸拔于皮肤上,然后将罐上提牵拉皮肤,再恢复原样,反复轻柔均匀提拉火罐,直至皮肤出现瘀血为止。操作时用力要适中,力量过大则罐易拔掉,过小则达不到刺激量。此法常用于拔腹部的穴位。

13.药罐法

药罐法是以竹罐或木罐为工具,经药液蒸煮后,利用高热排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拔于皮肤上,这是拔罐法与中药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法既有拔罐时的温热刺激和机械刺激的作用,又可发挥中药的作用,提高拔罐的疗效。根据病人病情辨证选择中草药,操作时用纱布将中药包好,放入沙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煎沸后将竹罐或木罐放入煎好的中药汁中,煮10分钟左右,再将罐夹出,迅速用干净的干毛巾捂住罐口,以使吸取药液,降低罐口温度,保持罐内的温度,趁热迅速将罐扣在患处或穴位上,手持罐稍加压按约半分钟,使之吸牢即可。本法将拔罐与中药疗法结合在一起,发挥罐与药的双重作用,又有温热作用。多用于风寒湿痹证。但操作时要熟练,否则可致吸力不足。第八节 拔罐的适应范围

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临床各科均可应用,如内、外、妇、儿、皮肤及五官科均可选用本法。

内科 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头痛,高血压,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胃肠炎,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脑血管意外,胆囊炎。

外科 胃肠痉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肥大,肌纤炎,肩周炎,泌尿系结石,落枕,神经损伤。

儿科 咳嗽,百日咳,哮喘,消化不良,遗尿,疳积。

妇科 月经不调,盆腔炎,带下病,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

五官科 结膜炎,鼻炎,牙痛,咽炎,下颌关节炎,口腔溃疡,目赤肿痛。

皮肤科 带状疱疹,皮肤搔痒,荨麻疹,痤疮。第九节 拔罐的禁忌症

1.皮肤局部破溃,或高度过敏,皮肤传染病的患者不宜拔罐。

2.形体消瘦,皮肤失去了弹性而松弛者,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拔罐。

3.有重度水肿,病情严重,心衰,呼衰,肾衰者不宜拔罐。

4.妊娠期妇女的下腹部,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昆仑等穴不宜拔罐。

5.急性软组织损伤,局部忌用拔罐。

6.有出血倾向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紫癜,白血病等患者,不宜拔罐。

7.在体表大血管处,静脉曲张,癌肿,外伤者不宜拔罐。

8.抽搐,痉挛,醉酒等不宜拔罐。第十节 拔罐的注意事项

1.选择清净卫生的环境,避风寒,保温暖,防止患者受凉。

2.施术前,患者要取舒适的体位,充分暴露局部的体位,选择适合的罐具,一般应在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和骨骼凹凸的部位进行拔罐,以防吸拔时漏气和脱落。

3.火罐操作时,不能烫伤皮肤,棉球蘸酒精不可太多,过多容易滴落到皮肤上发生烫伤。

4.在拔罐过程中,动作要稳,快,轻,准,掌握好火候,罐具适中,使罐拔得紧而又不过,当罐数目较多,罐具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罐具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罐具互相挤压而脱落。

5.留罐期间,应经常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罐内的变化情况。若拔罐后病人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肢凉,周身冷汗。脉细弱无力,应立即取罐让病人平卧,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年老体弱,儿童,精神紧张,饥饿,初诊的病人,更应注意防止出现不适。

6.取罐时应一手握罐体,使其倾斜,另一手食指按压罐口边上的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罐体即可脱落,切忌生拉硬拽,以免损伤皮肤。

7.若出现烫伤,小水泡可自行吸收,不必处理;若水泡较大或皮肤有破损,应先用消毒细针挑破水泡,放出水液,再涂上龙胆紫即可。

8.拔罐后,根据病人的病情,皮肤情况,结合季节的不同,选取不同的留罐时间,病情轻,皮肤较嫩,夏季炎热之时,留罐时间应稍短;若病情较重,皮肤粗糙,冬季寒冷之时,留罐时间相对应稍长。

9.如施针罐法时,拔罐可使皮肤突起,肌肉收缩,若针体较长,针柄易与罐底部撞压,使针体弯曲或进针的深度增加,故胸背部慎用针罐法,以防气胸。

10.刺络拔罐法,应根据不同情况而施术,急性病,青壮年,体质强壮者出血量宜多,而慢性病,老人,幼儿及体质虚弱者,出血宜少,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刺血后,应注意消毒。

11.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红晕紫绀色(瘀血),为正常反应。阳证、热证多为鲜红色瘀斑反应,阴证、寒证、血瘀证呈紫绀色、暗红色瘀斑反应。若病情轻,拔罐后局部多呈轻度潮红反应,且在很短时间内即恢复皮肤的正常颜色。一般来说,局部皮肤颜色越深,恢复其正常颜色就越慢。第二章经络腧穴第一节 经络概述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犹径也,指经脉如路径一样,为纵行干线,贯穿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体部分。“络”犹网也,它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无处不至,网络全身。在分布上,经直络横。经脉除分布在肢体一定部位外,在内连属五脏六腑。络脉多散布在体表,联系“经筋”和“皮部”。经络虽然不同,但两者关系极为密切,不可分割。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的通道,具有联络脏腑肢节,联系周身上下,调节阴阳气血的作用。

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有十五络、浮络、孙络。

经络系统组成如下:

1.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之为“正经”。

十二正经对称地分布于身两侧,凡属六脏的经脉称为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的经脉为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每一经脉都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如:手太阴肺经,是指循行于上肢内侧的一条阴经,它属于肺经。其他诸经名的含义可以依此类推。

十二经脉循行规律: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胸。

十二正经的流注从肺经开始,逐经相传,到肝经为止,再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地传注下去。

2.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奇经八脉没有所属的脏腑对应,也无阴阳表里配属关系。除了督脉、任脉外,都无本经的腧穴。它们纵横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统摄经脉气血,又对十二经的气血有积蓄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经脉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

3.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十五条,称为十五络脉。具有网络周身,沟通表里的作用。

4.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深入体腔的支脉,源于十二经脉的同名经,具有沟通脏腑表里的作用。

5.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其循行起于四肢末端,行于关节部分,上至颈项头面,但不入脏。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

6.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第二节 腧穴的定位取穴法

腧穴(即穴位)的定位方法,是以体表的一些标志作为基础,以此为据点规定出各点之间的距离度数,称“骨度分寸”;或以手指比量这种“分寸”,称“指寸”。其方法常结合使用。

1.体表标志

有根据固定的体表标志定穴的:如阳陵泉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印堂在两眉中间等。也有根据活动标志定位的:如屈肘时,在肘横纹外侧端取曲池穴。

2.骨度分寸法折量

这是一种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将全身不同的部位规定为一定的长度和宽度折量方法,依此法折量,由于是按比例折算,故不论人体高矮、胖瘦、大小均可使用。

全身主要骨度折量寸如下页表:“骨度”折量寸表

3.指寸定位法

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以量取腧穴的方法。

中指同身寸:以患者的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横指同身寸(一夫法):患者四指并拢,以其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此法主要用于下肢部。在具体取穴时,应当在骨度折量定位法的基础上,参照被取穴对象自身的手指进行比量,并结合一些简便的活动标志取穴方法,以确定经穴的标准部位。图8 骨度分寸法(1)图9 骨度分寸法(2)图10 骨度分寸法(3)第三节 十四经脉的循行一、手太阴肺经

1.经脉循行

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

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处分出,一直达到食指内侧端(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2.主要病候

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痛。

本经腧穴,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左右各11个穴位。二、手阳明大肠经

1.经脉循行

起于食指末端(商阳),沿着食指内(桡)侧向上,通过第1、2掌骨之间(合谷),向上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沿前臂前方,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端(肩),沿肩峰前缘,向上出于颈椎(大椎),再向下进入缺盆,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缺盆部支脉:上走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龈,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在鼻孔两侧(迎香),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2.主要病候

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及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症。

本经腧穴,起于商阳,止于迎香,左右各20个穴位。图11 手太阴肺经脉循行与病候关系示意图1.起于中焦 下络大肠 2.还循胃口 3.上膈 4.属肺 5.从肺系横出腋下 6.下循内,行少阴、心主之前 7.下肘中 8.循臂内上骨下廉 9.入寸口 10.上鱼 11.循鱼际 12.出大指之端 13.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图例 ——本经有穴通路 ----本经无穴通路 〇本经腧穴 △他经腧穴图12 手阳明大肠经脉循行与病候关系示意图1.起于大指次指之端 2.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间,上入两筋之中 3.循臂上廉 4.入肘外廉 5.上外前廉 6.上肩 7.出骨之前廉 8.上出于柱骨之会上 9.下入缺盆 10.络肺 11.下膈 12.属大肠 13.其支者,从缺盆上颈 14.贯颊 15.入下齿中 16.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三、足阳明胃经

1.经脉循行

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旁侧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着鼻的外侧(承泣),进入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任脉)处,再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过上关,沿着发际,到达前额(神庭)。

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通过横膈,属于胃,联络脾脏。

缺盆部直行的脉:经乳头,向下挟脐旁,进入少腹两侧气冲。

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到气冲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着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跗,进入第2足趾外侧(厉兑)。

胫部支脉:从膝下三寸(足三里)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端。

足跗部支脉:从跗上(冲阳)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2.主要病候

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证。

本经腧穴,起于承泣,止于厉兑,左右各45个穴位。四、足太阴脾经

1.经脉循行

起于足大趾末端(隐白),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过大趾本节后的第1跖趾关节后面,上行至内踝前面,再上小腿,沿着胫骨后面,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于脾脏,联络胃,通过横膈上行,挟咽部两旁,连系舌根,分散于舌下。

胃部支脉:向上通过横膈,流注于中心,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2.主要病候

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等症。

本经腧穴,起于隐白,止于大包,左右各21个穴位。图13 足阳明胃经脉循行与病候关系示意图1.起于鼻之交中 2.旁纳太阳之脉 3.下循鼻外 4.入上齿中 5.还出挟口环唇 6.下交承浆 7.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 8.循颊车 9.上耳前,过客主人 10.循发际 11.至额颅 12.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 13.入缺盆 14.下膈 15.属胃络脾 16.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 17.下挟脐入气街中 18.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 19.以下髀关 20.抵伏兔 21.下膝膑中 22.下循胫外廉 23.下足跗 24.入中指(按:指应作趾,以下足经均同)内间(按:应作次指外间) 25.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 26.下入中指外间 27.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图14 足太阴脾经脉循行与病候关系示意图1.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 2.过核骨后 3.上内踝前廉 4.上踹内 5.循胫骨后 6.交出厥阴之前 7.上膝股内前廉 8.入腹 9.属脾络胃 10.上膈 11.挟咽 12.连舌本散舌下 13.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 14.注心中五、手少阴心经

1.经脉循行

起于心中,出属“心系”通过横膈,联络小肠。“心系”向上的脉:挟着咽喉上行,连系于“目系”。“心系”直行的脉: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极泉),沿着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后面,到达肘窝,沿前臂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2.主要病症

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症。

本经腧穴起于极泉,止于少冲,左右各9个穴位。六、手太阳小肠经

1.经脉循行

起于手小指外侧端(少泽),沿着手背外侧至腕部,出于尺骨茎突,直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大椎(督脉)向下进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着食管,通过横膈,到达胃部,属于小肠。

缺盆部支脉:沿着颈部,上达面颊至目眦,转入耳中(听宫)。

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而又斜行络于颧骨部。

2.主要病证

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肩臂外侧后缘痛等症。

本经腧穴起于少泽,止于听宫,左右各19个穴位。七、足太阳膀胱经

1.经脉循行

起于目内眦(睛明)上额,交于巅顶(百会)。

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颥部。

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络于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沿着肩胛部内侧,挟着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

腰部的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窝中。

后项的支脉:通过肩胛内缘直下经过臀部(环跳)下行沿着大腿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窝中,从此向下,通过腓肠肌出于外踝的后面沿第5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至阴),与足少阴肾经相接。(二)主要病证

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迎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以及项、背、股、臀部和下肢后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症。

本经腧穴,起于睛明,止于至阴,左右各67个穴位。图15 手少阴心经脉循行与病候关系示意图1.起于心中,出属心系 2.下膈,络小肠 3.其支者,从心系 4.上挟咽 5.系目系 6.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 7.下循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 8.下肘内,循臂内后廉 9.抵掌后锐骨之端 10.入掌内后廉 11.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也,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图16 手太阳小肠经脉合于足阳明经循行与病候关系示意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