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河中学史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23:55:14

点击下载

作者:徐华,张洪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潞河中学史话

潞河中学史话试读:

总序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救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如果丢弃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任凭外来文化随意浸染,很难设想13亿中国人到哪里去寻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来自各方的新挑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需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在编写出版《中华文明史话》与《百年中国史话》的基础上,组织院内外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融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编辑出版大型历史知识系列丛书——《中国史话》,其目的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在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愈来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与特色,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首批计200种,每种10万字左右,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对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2011年4月

出版说明

自古至今,始终坚持不懈地从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中汲取有益营养,从而培植广阔的历史视野,并具有浓厚的历史意识,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独有的鲜明特征,中华民族亦因此而以悠久的“重史”传统著称于世。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系统完备的“二十四史”即证明了这一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史知识普及工作被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主持编写的《中国历史小丛书》,9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组织编写的《中华文明史话》和《百年中国史话》,成为“大家小书”的典范,而后两套历史知识普及丛书正是《中国史话》之缘起。

2010年年初,为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做好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指示精神,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对《中华文明史话》和《百年中国史话》两套丛书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增补,重新设计框架,以“中国史话”为丛书名出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亲任《中国史话》一期编委会主任,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任编委会副主任。正是有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诸多学术名家的积极参与,《中国史话》一期200种图书得以顺利出版,并广受好评。《中国史话》丛书的诞生,为历史知识普及传播途径的发展成熟,提供了一种卓具新意的形式。这种形式具有以通俗表述、适中篇幅和专题形式展现可靠历史知识的特征。通俗、可靠、适中、专题,是史话作品缺一不可的要素,也是区别于其他所有研究专著、稗官野史、小说演义类历史读物的独有特征。

囿于当时条件,《中国史话》一期的出版形式不尽如人意,其内容更有可以拓展的广阔空间,为此2013年4月我们启动了《中国史话》二期出版工作。《中国史话》二期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系列,拟对中国各区域、各行业、各民族等的发展历史予以全方位介绍。我们并将在适当时机,启动《世界史话》的出版工作。史话总规模将达数千种。

我们愿携手海内外专家学者,将《中国史话》《世界史话》打造成以现代意识展现全部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万有文库”;并将承载如此丰厚内容的史话体写作与出版努力锻造成新时期独具特色的出版形态。

希望史话丛书能在形塑民族历史记忆、汲取人类文明精华、培育现代国民方面有所贡献,并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史话编辑部2014年6月

源远流长潞河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校园古朴清新,先辈在这里曾付出心血,培育出桃李天下芳芬。啊潞河,光荣的潞河,啊潞河,骄傲的潞河,你有着久远自豪的历史,为民族进步立下功勋!……

多么熟悉的旋律!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潞河中学的校歌。在激越昂扬的校歌声中,一批又一批潞河学子将圆满完成学业,走出潞园。

33年前,我也是一名普通的潞河学子,也是从老师手中接过毕业证书,昂首走出了潞河中学的大门。今天,我站在潞友体育馆,以潞河中学校长的身份,把一张张鲜红的毕业证书,亲手发到每个学子的手中。一张张稚气未脱又充满自信的脸,洋溢在我的眼前。握手、拥抱、激励、叮咛……不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我对孩子们的不舍与祝福。他们毕业了,要走出潞园,离开师长的扶助,独自应对未来的挑战。孩子们准备好了吗?

我高中三年所获得的,绝不仅仅是一个高考的分数,或是一纸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忘不掉的是这三年的光阴,是潞园给予了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那些帮助过我的老师们,是陪我朝夕相处一同成长的同学们。

我知道我要走了,就像是树上那只将要离巢的小鸟,看着那个孵育我三年的巢,那个将我育成雄鹰的城堡,扇着我的双翅,扇着你赋予我的最坚强的羽毛……母亲,我走了,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以你为豪。

学生的毕业留言令我欣慰,让我释怀。三年抑或六年潞河生活的铸炼,健全人格教育的涵养,已使一个个雏鸟羽翼渐丰。飞往更广阔的天空,搏击人生的风雨,是他们成长必须走过的路径。孩子们,我祝福你们!

当年的老校长,也是这样祝福我们的。潞河的历任校长和代代教师,都是这样祝福即将走出潞园的学子的。

当……当……当……红楼悠远而绵长的钟声,带着无与伦比的震撼与穿透力,穿过岁月的沧桑,从潞河的源头滚涌而来——波澜壮阔,汩汩滔滔,雄浑蕴藉,明丽深沉。这岂是单纯的音色?何止平直的旋律?这古韵新声昭示着人格教育的荦荦大端,蕴含着百年潞河的景象万千。

循着红楼钟声的余韵,我听到了更为悠远的回音——“百年潞园,你是一代代潞河学子的骄傲,更是学子们情感的依恋。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因为有了潞园这一段经历,我们的人生履历变得更加绚烂。潞园,我为你骄傲,也为你自豪!祝愿你永远美好!”这是30多年前一位毕业学生的心声,也是我们一代又一代潞河学子的心声。“潞河中学,潞河中学,恩实如慈母,赞美至极,循循善诱,三育全备,称颂潞河我潞河。”这是百年前的潞河校歌,它饱含着学子对母校的一片深情与由衷赞美!

1928年《潞河中学年刊·发刊词》中写道:

我们在这云天叠翠,崇楼高耸,湖光山色,风景绝佳的母校,浮沉着游泳了数载,已经陶醉在慈母大爱的怀里,终朝沐浴着和风爱雨……我们出这本小册子,一来做我们赠与母校的礼物,使我们和母校织成不断的丝;二来可以把我们感谢母校数载抚育的恩,和将来遵行母校使命的志,热烈地诚恳地把点点滴滴的心血结晶,深刻地留在这里。

冲出喉咙的歌,留在纸上的字,凝结的都是莘莘学子对母校深深的眷恋与感念,还有由衷的赞美与祝福。是什么样的魅力与情感的凝聚,使百年老校的代代学子对母校有如此真挚感情呢?

翻开泛黄的书页,走近深远的历史,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亲切、鲜活的文字:

我们都承认普通无缺陷的人,不是万能的,可是,更承认人不是一无所能的,不过你我各有所能罢了。若就各人所能,个人所长而施教,是没有不成功的。

这是无声的表达,但更可以让人感受到力透纸背的气度。这是潞河中学首任华人校长陈昌祐先生在1928年上任时所写的一段话。正是这位前辈教育家,把人的需要放在首位,把“人格教育”的理念坚定地落实在教育实践之中,创造了潞河中学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辉煌。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一百多年来,一代代潞河人深怀着对先辈的敬意与感激,继承着先辈的思想和精神,开创着潞河教育的新时代。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潞河人,成为潞河中学永远的育人目标。个性得到尊重、人格得到涵育的潞河学子,对母校的生活充满着眷恋和感激。“教化从来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河。”潞河中学从1867年教会初小至今,在其悠久的办学传统中,蕴涵着无尽的教育宝藏,也创造过无数辉煌。潞河教育也如蜿蜒的长河,在147年滔滔奔流的过程中,不断汇聚活水清流,广纳天光云影,才有了浩浩荡荡的气势、灵灵秀秀的神韵和悠悠远远的长河。

阳光照耀,雨露滋润,我们的校园焕发青春,优良传统在发扬光大,造就着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啊潞河,奋发的潞河,啊潞河,崛起的潞河,你有着圣洁崇高的事业,为祖国腾飞担起重任!

这激昂洪亮的校歌不只是回荡在潞园的天空,也将深深地印刻在每一个潞河学子的心头。2014年8月一早期办学潞河是古水名,康熙帝早有诗云:“潋滟春波散碧漪,白苹初叶麦初歧。潞河三月桃花水,正是乘舟荐鲋时。”虽说潞河也像许多北方河流一样,在漫长的岁月中逝去了舳舻千里、银帆争渡的盛况,但那潋滟春波的灵光、桃花流水的神韵却深深地融进她曾经流淌过的土地。潞河中学便坐落于那集灵光与神韵于一体的一片沃土之上。潞河中学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南路135号,门楣上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题写的校名直扑眼帘,字体古朴而苍劲。走进校园,路的左侧是一方开阔的田径场,古称唐氏大操场。右侧是颇为壮观的潞友体育馆,那是20世纪90年代由1933届校友衣复恩先生率先集资兴建的。这条横贯东西的甬路则被命名为文彬路,是以1928届校友周文彬烈士的名字命名的,路边的草坪上还矗立着他的塑像,以供学子们时时追思与缅怀。沿着文彬路继续往前,就进入了错落有致、风格独特的老建筑与古槐绿茵交相呼应的老校区——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这里也被历届校友公认为是潞河魂之所在。在潞河校园里,几乎所有的建筑、道路和草坪都是以捐助者或是著名校友的名字命名的。与校园外市井的喧闹不同,这里显得开阔、宁静而安逸,很容易让人感受到这所学校历史的久远与文化的厚重。的确,潞河中学至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是北京市为数不多的,依然保持原址原貌的百年老校,也是北京市重点中学,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如果你进入百度百科,搜索潞河的名字,除细致介绍潞河作为水系的相关内容外,最后还特别强调:“如今,潞河基本上是指北京潞河中学。”1潞河溯源水润通州

翻开记载北京风物的古籍,关于漕河(运河)、通州、潞河的记载比比皆是,而潞河作为学校的记载却在早期史料中难以寻觅。比如,明万历年间蒋一葵所著的《长安客话》记载:“潞水自塞外丹花岭合九泉之水,一南经安乐故城(顺义古称),与螺水(白河)合,为东潞河。一南经狐奴故城(亦顺义古称),与鲍丘水(温榆河)合,为西潞河。”按今天的解释,流淌于通州的运河、白河、温榆河等诸河通称为潞河。而通州则是因水得名,《长安客话》记:“通州自秦而上地隶幽燕,未有建置。汉始置潞县,唐更置玄州,寻复为潞县。至今乃为通州,取通运之意。国家奠鼎燕京,而以漕挽仰给东南,长河蜿蜒,势如游龙,而通州实咽喉之地,我明之有通,如唐之有灞陵,宋之有卫源……”对于通州的形胜,清康熙年间编修的《畿辅通志》里有更为明确的描述:“通州上拱京阙,下控天津。潞、浑(永定河)二水夹汇东南,幽燕诸山雄峙于西北。舟车辐辏,冠盖交驰,实畿辅之襟喉,水陆之要会也。”由此足见“潞河”名字之重了。通州正是凭借着京城襟喉、水陆通达的地理位置,而成为京城物资特别是粮食转运供给的重镇。据史籍记载,通州设置于汉,发轫于元,到明清终于达到了鼎盛时期。由于漕运发展,商贾云集,潞河(运河)也就成为通州最具标志性的地理名词。应该说,漕运带来南方诸省的米粮、物资,是京城重要的补给线,也是维持作为都城的北京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关键。明清两代政府不惜财力,用于河道清淤、疏浚,并千方百计寻找补给水源,以维持漕运。现如今,在通州仍有许多以“潞”为名的地方或单位,原因概出于此。书院兴起

通州商业贸易的发展也必然带来文化教育的繁荣,书院正是文化昌明之地的重要标志。在通州,有历史记载的书院颇为繁盛,如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设立的通惠书院。而最早以潞河命名的书院——潞河书院,设立于清乾隆二年(1737),后几经周折,一直延续到清末。但无论怎么演变,始终还是沿用着潞河书院的古名。

无独有偶,早期来通州传教的美国人姜戴德(L. D. Chaplin)牧师——潞河中学的创办人,最初创办的一所男童寄宿学校也沿袭了潞河的旧名,即潞河男塾。1869年,美国人谢卫楼(Devello Z.Sheffield)来通州掌校,学校得到快速发展,至1889年,已从最初的男塾寄宿学校发展成为集小学、中学、大学和一所神学院(八境神学院)为一体的学府,亦更名为潞河书院。如今,潞河中学校史馆收藏的潞河书院匾额就是清光绪十七年(1891)由无锡商人杨宗廉为潞河书院1889年重建捐立的。名定潞河

1900年,潞河书院原校址被焚毁,后在现址重建。为体现公理、伦敦、长老等几家教会的协作,学校遂更名为协和。那之后,潞河中学又经历了协和书院、华北协和大学等发展阶段。1918年,协和大学、汇文大学与协和女子大学合并组建了著名的燕京大学。原协和大学的全部资产概由其中斋部继承,并留在通州原址,正式定名为私立潞河中学校。和京城其他教会学校如汇文、贝满、崇德、育英等不同的是,在通州设立的教会学校是以地名(潞河)命名的,也可能是不夺古人之美的缘故,当然,对通州深厚文化的敬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运河水源日渐枯竭且疏浚任务繁重,先前设于京城的码头退至通州张家湾一带,至20世纪初已近荒废。特别是1908年津浦铁路修通后,便捷的铁路交通逐步取代了大运河山东以北河段的漕运。潞河作为古水名亦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出,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留下来的只有潞河中学,并且至今依然清晰地刻印在社会的记忆里。

正所谓,大运河成就了通州城,通州孕育了教育的繁盛,而教育恰以潞河作为标牌,使人们颠倒了原本的地理次序,潞河便作为一个文化的符号传承下来,穿越至今。2文化冲击教会的身世

潞河中学早期的学校章程里都简要记载着学校的沿革:

本校自一千八百六十七年由美人姜戴德牧师所创立。始而在通县城内为初小学校,后渐进步高小,由高小而为中学。惜因庚子之乱全校焚毁。后二年始重建校舍学务,即以发达,经营需谋扩展。于是,谢子荣(谢卫楼另译)牧师十数年勤苦始组成公理、伦敦、长老三公会所合成之协和书院,学者日多,声名益著。自民国成立后又改为协和大学校。今华北各公会联合建立统一大学(即燕京大学),于一千九百十八年又迁移北京。而潞河中学校始完全成立矣。本中学享有前大学所有之遗产与承袭当年之美好惯例学风,推思及此,诚毕业生三百余人,热诚培植之功。

显然,追溯起来,潞河中学的创建是因教会传教而起的。首任校长谢卫楼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教会在中国内地传教的大门洞开,各教会纷至沓来,教会的侵略势力更加深入和猖獗。美国公理会尤其重视京畿所在的华北地区。通州距离北京城内仅20公里,城市虽小,但交通位置重要,自然为传教士所重视。1867年华北公理会正式在通州设立传教站,并派姜戴德夫妇负责。他们在城里购置了房子,开始传教,并开办了一所男童寄宿学校,取名潞河男塾。这是我们可以追溯到的潞河中学最早的办学记录。和京城汇文、贝满等教会学校的发轫一样,当时潞河男塾的开办只是传教活动的一种辅助方式。随着美国教会对华传教策略的调整,时任校长的谢卫楼对学校工作越来越感兴趣,学校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潞河男塾几乎成了美国教会在通州开办的八境神学院(后改名为戈登纪念神学院,迁至北京城内)的预备学校。1889年,华北公理会决定把通州的学校提升为大学。同年,美部会年会做出决议,支持创办潞河书院的计划,并拨款以购买土地,建设校舍。

不管是早期的潞河男塾,还是之后发展起来的潞河书院,办学的目的都是为教会服务,重点是培养本土教会服务人员。谢卫楼在解释潞河书院的教育宗旨时也谈到,基本目标是满足教会对本地基督教工作者不断增长的需求。他要求学生是职业基督徒,毕业后要从事教会工作。所以,学校非常重视宗教类课程的教学。为了防止学生毕业后脱离教会工作,潞河书院一律用中文授课,不教授英语。后来,这个狭窄的目标定位严重影响到潞河书院的生源,直到1906年,华北协和大学时期,学校才迫于社会对学习西学和英语的强烈需求而有所改观,开始提供英文课程供学生选修。

至1918年私立潞河中学校完全成立之后,宗教课程仍然占有一定比重。如潞河中学1922年学校章程中就规定《圣经》为必修课,初中占总学分的9%,高中占10%。初一年级开设:《旧约》名人传;初二年级开设:基督传;初三年级开设:基督教之扩展;高一年级开设:《旧约》历史;高二年级开设:基督要训与近世社会之诸问题;高三年级开设:近世教会之发展。同时,学校还倡导“宗教上之精神”,校章规定:

宗教之于各人不止有信仰,而尤其要者在乎实行。故本校除每日上午教学员早祷会及星期日赴会堂礼拜以外,设有学生青年会及查经班完全由学员办理且于课余之暇时或出外布道,服务社会。藉以增进人群之幸福。

鉴于教会学校的身世,学生服务精神的养成是当时教育的重点。在文氏楼礼堂的舞台背景上刻有这样一段话:“人子来不是要受人服侍,而是要服侍人。”陈远所著《燕京大学(1919~1952)》谈到了司徒雷登、郭查理(C.H.Corbett)和博晨光(Lucius Chapin Porter)三人一起讨论制定燕大校训的情景。当时,他们就参考了写在潞河文氏楼的这句话,另外还引用了托马斯·杰弗逊刻在弗吉尼亚大学正门上方的一句希腊文:“我们必须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然后,据陈远叙述,冥冥中“灵感使我们把他(耶稣)的这两句伟大格言结合起来,于是把耶稣的教导总结为因自由、得真理、以服务”。从此“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不仅成为燕京大学的校训而且成为燕大文化的精髓。

当然,早期潞河中学除规定《圣经》为必修课程之外,还设有汉文(国学课程)和西方近代科学课程(物理、化学、地理等)、历史、心理学、社会学、体育、音乐等,并且通过必修、选修的规定,给学生学习以充分的自由。新学的诱惑

潞河中学1934届校友、校友会首任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高沂先生在为1988年校史展作序时,谈到母校的教会身世,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评价:“潞河是教会学校,但是她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开办的……”

所谓“现代中学的概念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是指三段式学校制度系统的中间阶段……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早在古代就有大学和小学的概念,这种划分虽然也顾及年龄和文化程度等因素,但界限并不严格,也没有中学的说法”。和古代私塾、书院体制相比较,完整的学校建制,特别是中学的设立是从西方引进的。尽管谢卫楼当年固执地把潞河书院的目标确定为为教会服务,但客观上也做了大量课程引进的工作。在潞河中学完全独立之后,这一特点尤为突出,特别是坚持国学等课程与西方引进课程并举并重的做法,实际上是在校园里营造了中西两大文化体系碰撞与交融的教育环境,同时,使学生既具有了丰厚的国学功底,也为他们开启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子。早期的潞河中学有每年出版一本中英文对照的学校章程的传统,使我们能够借助这些资料更深入地了解学校办学理念、管理机构、课程设置、招生毕业等方面的细节。如在1922年校章的课程类叙中就规定:

国文类:中国人不可不注重中国文,以保国粹而固种族。故本校所授国文课程务求实用,如选讲古文、国文读本,公文等作文之练习,如书札、论说、记事公文等。且所授国文尤重熟读,故有默写实验,以期学有心得。如国文程度不及格者不能得本校证书。

英文类:我国自海禁大开后于学问竞争日渐进步。故习外国言语文字者颇不乏人,而尤以学英文者为最夥。然英文贵乎能谈话,能读书,故本校各英文主任教员于校内备有公事房,每日得与学生随时晤谈英语,并备各种英文杂志、书籍、报纸等类,以供学生阅读而增进英文之程度。

显然,那时期潞河中学对国文类和英文类课程自有其独到的认识和教授方式。同时,物理、化学、经济学等均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以供学生选读。

此外,在体育与卫生方面作了特殊说明:

欲得高尚之知识,操世界之胜利,增人群之幸福,挽社会之道德,享具足之生活,必先有健全聪明之脑筋,欲有健全之脑筋必先有康强之身体,欲有康强之身体非善养及操练不可。故本校对体育特别注重,凡投入本校之诸生,必经两种考试:①为医生之考试,即查心、肺、肾、五官等有无疾病,如有,应医者(如目疾类)则当从医生之命每日至医院疗治,否则不准入学;②体育教员之考试,即查诸生身体之轻重,躯干之大小,臂力之强弱等等。此种考试每学期举行两次,一在开学之始,一在每季之终。其意乃视学生对于身体之发育上有无进境也,此外又依各人身材之大小、轻重分为四队,每队复分组互相游戏,以图身体之健康且造成团体之精神。诸队中之最优者得派为本校选手,定期与他校比赛,以提倡体育之发达。

其实,早在潞河书院时期,谢卫楼本人就曾主持并参与学校教材的编写工作,并有多本教材问世,既有英文的也有中文的,其中最有影响并被广泛使用的是《万国通鉴》。这本书是他在近十年的世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编写成的,共分六卷,讲述西方各国历史,也包括亚非古代国家的历史,该教材于1882年由上海美华书馆首次印刷发行。《万国通鉴》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历史著作之一,一直是“学校教科书委员会”和“中国教育会”的重点书目,曾数次再版印刷。进步思想启蒙

应该承认,当时的教会学校代表着西方新教育、新知识、新思想的大量涌入,的确对中国有志青年形成了巨大诱惑。加之20世纪初教会大学的学生人数已占到中国大学在校生总数的80%以上,所以上教会的小学、中学,然后到教会大学深造成了许多青年人的选择。可以说,近代西方传教士在华的教育活动,实际上成为特定历史条件下中西文化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蒋梦麟在其自传《西潮》中也写道: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基督教与以兵舰做靠山的商业行为结了伙,因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这个宣扬爱人如己的宗教也就成为侵略者的工具了……但是,西方列强的兵舰政策不但带来了货品和鸦片,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科学文化的种子。这在当时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后来这些种子终于发芽滋长,使中国厚蒙其利——这也是历史上的一大讽刺。

辛亥革命前期,美国方面对清朝覆亡的前途已有所预感,并欲与中国未来的统治者合作,所以校方对学生中宣传民主自由、反对清王朝的活动采取了不提倡也不制止的态度。这对同盟会等革命组织的活动十分有利。他们利用了清朝官吏害怕洋人,对广学会书局寄来的刊物免检的机会,在协和书院广为散发《革命军》《民报》等传播进步思想的刊物,客观上使广大教师、学生中反帝制、拥共和的思想得以滋生和传播,为革命势力在通州乃至北京地区扎根做了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蔡德辰

1908年,蔡德辰(1892~1912,湖北蕲春蕲州镇人)受同盟会派遣来协和大学,借读书以组织通州的革命斗争。1910年,他多方联络、组织革命志士组建共和会北京分会通州支部,不久北方各省共和会加入同盟会,设京、津、保、滦、通、石总指挥处,蔡德辰任通州司令。1912年,北方同盟会发动滦州起义,指令蔡德辰等策动京、通、保等地驻军兵变以与滦州起义呼应。后不幸被叛徒出卖,兵变未成,蔡德辰等7人被捕,于1912年1月17日就义于通州东关。临刑前,蔡德辰向围观群众慷慨陈词:“我为同胞自由幸福而死,复何憾!诸君如以为我死得其所,请为我叫一声诺。”众人“诺”声雷动,蔡从容就义,时年刚满19岁。这是在潞河中学建校历史上能够查到的最早一位为国捐躯的烈士。3革命摇篮辛亥英烈励后学

蔡德辰烈士为共和建立英勇献身的事迹始终在潞河校园传扬,也时时鼓舞着潞河师生。据潞河中学1937班刊记载:蔡德辰烈士为国捐躯后“浮厝于县西南护城河北岸。光复后,华北革命领袖齐集通县,大祭于协和山(今德辰山),旋即运柩还籍,并立石山岭。镌曰‘蔡烈士墓’以昭烈迹而励来者……”蔡德辰烈士的画像也一直悬挂在学校图书馆的墙壁上,学生们概括提炼的“潞河八景”的最后一景即为蔡烈士墓,虽有些出律,却也表达出潞河师生对烈士的敬仰。在今天潞河中学校园正中矗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也醒目地印刻着蔡德辰烈士的名字,校园东南一隅的小山至今仍被称为德辰山,以时时激励后学,当努力以报效祖国。中共通州第一个党支部塑像第一支部燃通州

在通州大运河畔矗立着一座巨大的花岗岩雕塑,上面雕刻着庄严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和周文彬等潞河中学校友的群像,并记录着1927年中共通州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过程及革命活动的光辉业绩,从而成为通州人民回顾通州革命历史、缅怀前辈业绩的一处盛景,中共通州第一个党支部也成了通州人民永远的骄傲。

革命风潮随波起 1919年5月4日,在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北京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学生运动,史称“五四运动”。这场运动的冲击波迅速传到全国各地,与北京近在咫尺的通州首先响应。当时,北京的大学生来通县和潞河中学演讲,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痛斥巴黎和会欺压中国人民的阴谋,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大学生们的激情点燃了潞河中学爱国学子们的反帝怒火,他们很快组织起来,集会演讲,走出校园到街上张贴标语,反对卖国贼,使广大市民了解巴黎和会的真相。爱国学生们还把5月7日定为国耻纪念日,每年召开国耻讨论会,高举着“当为国耻流血”的横幅标语提灯游行。大家唱着:“五月七日,五月七日,勿忘吾国耻!二十一条,二十一条,是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高喊着“不忘国耻恨,勿忘民族仇”的口号携手前行。学生们群情激昂、掷地有声的演讲,唤醒了通州人民的爱国意识。国耻讨论会合影

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北京成为北方大革命的中心。由于潞河中学较早地接受了辛亥革命的洗礼,此时,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师生们争相传阅李大钊等编辑的《新青年》《每周评论》《工人周刊》等革命刊物。北京一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团体和共产党组织也与通州的工人、农民建立了联系,并多次派人来通州传播马列主义等革命思想。其中一次比较大的宣传活动是1925年6月中旬,他们发动学校师生、农民上街集会游行,声援上海的五卅运动。潞河中学、通州男师、京兆师范(女师)、富育女中等推选代表在集会上演讲,声讨日、英帝国主义屠杀工人的罪行,号召全县人民抵制洋货。会后学生们查封了商店里的日货、英货。这些活动宣传了共产党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主张,并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一支部应运生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正是潞河中学人格教育发轫时期。学校主张学生通过自治管理,培养和锻炼自律、互助及社会责任意识,以养成共和之精神。学生自治会之下有众多的学生社团,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和发展。在国运维艰、多种思潮并存的时代,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图强的决心,像他们的才华一样不可遏制地迸发了出来。

潞河中学1928年年刊上,记录着对这届毕业生的个性评价,其中包括了这样几名学生:

金成镐:成镐君来也,孔丘,马克思,斯宾塞,基塞司诸先生退位,其思想贯彻古今,力评诸家“打狗吹音”真有出人头地处。惟望不偏不倚,以资深造。

张树棣:在于含蕴的微力里,捏干一切怆凄的泪痕;利用着勤谨的苦志,去求平民的创作;高突出超人的品格,奔走血汗的荒途。百病缠身的强健者呵,我们正等着你哩。

张学渊:张君学渊年十八岁,为余至友,亦为潞河之高才生也。秉性活泼,勇于服务,在校中凡服务团体历任要职。今秋拟升大学以宏深造,前途未可量也。

康景新:康君余同级友也,君喜运动,好服务,处事先忧后乐,接物屈己从人,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此其人欤?志数语,质之来日,以为何如?康君其勉乎哉!

金祥镐:祥镐美君子也,性柔有胜处女,品貌可愧金少梅,然虽有桃李之姿,而冷甚于冰激凌。有好事者称之曰美君子。

这是年刊中几名学生形象的刻画,旁边都配有本人的一张照片。其中金成镐本是朝鲜人,从小跟随家人来到中国,并定居通州。他1916年在潞河小学读书,1921年升入潞河中学。在同学眼里,他有与古今中外思想家相媲美的卓越才华,其行动力、影响力和号召力也非同寻常,是同学寄予“不偏不倚,以资深造”前途远大之厚望的人。张树棣,又名张克义,1923~1928年在潞河中学读书。在同学的眼中,他勤奋进取,品格高尚,身体单薄但意志坚强。在学校的社团活动中他担任青年会游艺室主任、平民夜校教员,有一颗甘为大众奉献的热心。张学渊,又名张珍,河北人,在潞河中学求学期间担任青年会副会长,也是学生会评议部成员。在同学眼中,他是一位高才生,学业好,能力强,前途不可限量。康景新,又名康健生,河北省唐县人。在同学眼中,他颇有为国为民的忧患意识和奉献精神,被称为“燕赵慷慨悲歌之士”,曾任潞河中学学生会评议部成员、春季文学会四组会长。金祥镐,金成镐的四弟,是同学眼中文弱俊美的书生,品貌俊美却冷峻深沉。从同学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这几位最长不过20岁的少年才俊,莫不胸怀远大,才高品优,是潞河学子中的佼佼者。正是这些优秀的青年,自觉地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国难当头之际,他们置个人幸福甚至青春、生命于不顾,勇敢地站在斗争的前沿,与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做毫不妥协的斗争。

1926年,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爆发,直奉联军控制了北京政权,一时黑云压城,白色恐怖笼罩了北方。反革命的逆流也冲击了潞河中学,新驻通州的奉军到处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学校的反动势力开始猖獗起来。那些动摇不定的中间派,不少人倒向了反动势力。有些平时颇为激进的学生,这时也有些消沉。面对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金成镐一时也免不了有点茫然和迷惑,但是他没有退却,而是在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在求索革命的新径。这时,他读到李大钊的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他在笔记本上写道:“革命有退潮必有来潮,进路经逼狭定到平坦。我要在退潮时去闯险滩,在逼狭的险路上去领略奇绝壮美的景致。”他更加迫切地要找到党,要加入党组织。

有一天,他从二哥金永镐的褥子底下发现了一本《共产党宣言》,就向二哥表示想参加共产党。已是共产党员的金永镐把金成镐要求入党的决心向北京的党组织领导作了汇报。几天后,党组织批准了金成镐的入党申请,指定金永镐做他的入党介绍人。1926年7月的一天,金成镐在金永镐的主持下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

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金成镐决定先发展党的组织,扩大党的队伍。在学校社团众多的背景下,他在班级组织起“社会主义科学”学习小组,对外叫“社会学学习小组”,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由于学习内容新鲜而丰富,饱尝帝国主义压迫和军阀混战之苦的广大同学如久旱逢甘雨,纷纷参加,学习热情很高,小组成员最多时曾达到30人左右。其中不少人认识到:只有走“俄国人的道路”,才能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为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新中国。一大批同学团结在他的周围,建立了潞河中学最早的青年团支部。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中国共产党的许多优秀干部,群众运动的领袖,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革命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党外革命人士倒在血泊中,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

在革命的紧要关头,金成镐不但没有任何动摇和退缩,反而坚定地站在党和人民的一边,进一步加强革命活动。1927年夏,经过慎重筛选和组织批准,金成镐在学校里相继发展了共青团员洪庆隆(又名冯文堂)、张树棣(又名张克义)、康景新(又名康健生)、金祥镐、张学渊(又名张珍)等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后来,金成镐与北京大学地下党取得联系,经中共北京地委批准,成立中共潞河中学支部,金成镐任书记,洪庆隆、康景新、张树棣、张学渊、金祥镐任委员。这是通州建立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

革命火种传四方 党支部成立后,金成镐积极组织党员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的罪行,他们首先组织了“科学社会主义”学习小组和“春草读书会”,学习革命理论,宣传革命形势,宣传党的革命主张,打击校内暗藏的国民党反动分子,并联合通州男师和女师革命学生共同开展革命斗争。为发展革命力量,他还在校内开办了夜校,组织校内工人学习文化,宣传革命思想。在他的努力下,支部工作由潞河中学扩展到通州男师、京兆师范、通州东站及附近农村,并发展了潞河中学教工张文奎、女师的马国英、男师的王继瑞、农民李福祥等十多人加入了共产党。

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经中共北京市委批准,1928年2月,建立了中共通州潞河中学中心支部,支部书记仍由金成镐担任,张学渊等分别担任组织、宣传委员,后由康景新继任支部书记(1928年7月至1929年2月)。

1928年暑假,上级党组织决定从潞河中学党支部抽调一名精明强干的人,专门做党的地下工作。这就意味着这个人要马上中断学业,立即转入地下。面对党的需要,支部召开会议,洪庆隆、康景新、张学渊等纷纷要求放弃高考,承担任务。金成镐非常清楚,这些同学都是潞河学子中的佼佼者,品学兼优,更加之寒窗苦读十余年,谁不想到高等学府深造呢?于是,金成镐这位潞河中学的高才生,首先决定自己放弃高考。他没有像同学希望的那样,继续深造,大展宏图,而是为了革命事业,听从组织安排,抛家舍业,化名周文彬,长期负责冀东党的领导工作。

不久,张学渊和金祥镐考入了燕京大学,洪庆隆和张树棣考入了辅仁大学。在他们入学之前,金成镐主持召开了最后一次支部会。他告诉同志们:“咱们很快都要进入北平,仍然是一个党支部,你们只与我发生单线联系,彼此之间不得发生横的联系,不经组织同意,更不得和其他组织及个人发生联系,这是党的纪律。从今以后,我的名字改为周文彬,你们不要找我,有什么事,我会找你们的。”从此,金成镐便化名“周文彬”,开始了充满危险的地下工作。他经常秘密深入大学区,把党的指示和文件带给张学渊,再由张等人分头向学生传播,革命的热流更加有力地在大学生中涌动起来。

1927年那个炎热的夏天,通州第一个党支部建立起来。它像夜幕笼罩的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给在黑暗中摸索的革命志士指明了方向,使他们团结在党的旗帜之下,联合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向帝国主义及一切反动派开展艰苦卓绝、坚忍顽强、毫不妥协的斗争。正是这星星之火,引来革命烈焰的燎原之势。正如鲁迅先生在《白莽作〈孩儿塔〉序》中所说:“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翻开厚重的历史,我们看到了中共通州第一党支部的创立者和参加者们闪光的人生足迹。

金成镐,在1935年全家人都回到了朝鲜之后,化名周文彬,独自留在中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忘我斗争。1936年他调任唐山市委书记;1938年领导开滦煤矿罢工运动,当时他是冀东地委领导人之一;1943年成立冀热边区特委,周文彬任组织部部长。1944年10月,边区特委在丰润召开会议,突遭敌人包围,周文彬为掩护同志们突围,壮烈牺牲,在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照耀全中国的前夕,以36岁的英年血洒冀东大地。

张树棣,1928年潞河中学毕业后,考入辅仁大学。1930年,他从事学运和工运工作,1931年到日本铁路学校学习,1933年到苏联伯力学习,回国后被派到哈尔滨,在日寇占领区做地下工作。1937年,日寇大规模破坏东北地下党组织,被捕牺牲,他以30岁的青春热血,书写了对祖国的满腔赤诚。

张学渊,1928年潞河中学高中毕业考入燕京大学,后转入辅仁大学,主要从事地下工作——研制炸药、出版《科学生活》杂志等。1937年5月他到冀中根据地投身抗战,曾在晋察冀军区工业部工作,负责军工生产,解放后曾任重工业部化工局局长、兵器工业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2004年去世。他是通州第一党支部成员中唯一一位看到了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人。

康景新,同学们称他为“燕赵慷慨悲歌之士”,真可谓一语中的。入党以后,他长期在白区从事地下工作,1930~1931年任北平互济会党团书记,1932年在北平特委负责联络工作。1938年他到延安,任抗大东干队支部委员,后任晋察冀军区敌工部副部长、晋察冀军区军政部部长、华北军区联络部部长、华北军区后勤卫生部政治委员等职,1953年6月在北京病故。他虽看到了新中国的曙光,但是长期地下活动的忧劳严重损害了他的身体,新中国成立之初,便过早去世了。

金祥镐,也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哥哥的影响下,他小小年纪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给当时刚刚诞生的通州第一支部增添了一份重要的力量。1935年,他带着妹妹回朝鲜与父母团聚。

……二人格教育人格教育是德国等欧洲国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的一种教育理论,主张以教育者的人格作为教育的主要手段,从而达到养成学生人格的目的,并强调培养学生人格应是教育过程的中心。对中国而言,20世纪初,正当封建王朝灭亡、共和制度发轫时期,亟须普及公民教育,所以人格教育一经引入就立即受到教育界有识之士的追捧。人格教育也就成了当时公民教育中一个应用十分普遍的概念。1919年教育部组织的教育调查会提出,新教育宗旨应为,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健全人格主要包括:①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役社会国家之本;②人生所必须之知识、技能;③强健活泼之体格;④优美和乐之感情。共和精神包括:①发挥平民主义、俾人人知民治为立国之本;②养成公民自治习惯,俾人人能负国家社会之责任。蔡元培先生认为,普通教育的目的,应该“养成健全人格”,“所谓健全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受完普通教育,就要使四育平均发展”。1早期实践者——陈昌祐饱学中西潞河中学第一位华人校长陈昌祐

陈昌祐(1892~1982),字仲良,祖籍浙江绍兴,自幼迁居通州,1915年毕业于华北协和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在北京育英中学和潞河中学任教。1923~1926年陈昌祐赴美留学,就读于哈德福特大学。潞河中学首任校长田和瑞(Harry S. Martin)在1928年校史中写道:

1918年,由李清贤、陈昌祐、樊恩荣三位先生相继为副校长,至1926年田和瑞先生返美休息,遂辞却校长职任,校中组织校务委员会,公推靳铁山先生为委员长。次年春,陈昌祐先生由美毕业归国,遂被推为本校校长。

当然,陈昌祐先生也成为潞河中学自创办以来的第一位华人校长。

陈校长早年毕业于华北协和大学,先后在两所教会学校任教,并在潞河中学副校长任上工作了5年,后又留学美国,可谓饱读经书、深谙西学、通晓校务,且赴美留学更使其深受西方科学、民主思想的影响。在潞河中学掌校时期,他一直担任英文和伦理课教学工作,同时参与多个学生社团、运动队活动并担任指导。以学校的体育活动为例,早在潞河书院时期,学校就成立了基督教青年会,这是寓宗教活动于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的组织,在当时中国学校体育缺位且娱乐健身场所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为学校师生开展活动、发展能力提供了客观条件。受此影响,潞河书院及后来的协和书院、协和大学在体育方面始终居于引领京城的位置。学校的足、篮、排、垒、网等诸球及田径等运动都很活跃,尤以足球、网球著称于华北。当时,作为学生和教师的陈校长也是各项活动的热心参与者。1914年,在第二届华北运动会上华北协和大学获总分第二名,陈昌祐获十项全能第二名,并作为优秀全能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远东运动会。所有这些经历都使他在师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并为其全力推进人格教育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重人格

据1936年校章记载:陈昌祐校长“自接事以来于校务、教务两方面积极整顿,不遗余力。十八年三月(民国)北伐告成,复尊部章在河北省教育厅立案,以符国家实施教育之旨,而谋学生前途裨益。近来,学生人数已自二百五十人增至六百余人,前途发展可见一斑……”

那么,陈昌祐先生出任潞河中学校长之后,除为学校在政府备案外还不遗余力地做了哪些“积极整顿”呢?

推进学校改革 陈校长顺应了当时的新教育思潮,把著名教育家杜威、蔡元培、陶行知等人的先进教育思想引入潞河中学的办学实践,积极推进基督教本色化运动。他上任伊始就取消了《圣经》等宗教必修课程及周祷制度,积极推进校内改革,力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这实际上是结束了潞河中学作为纯粹的教会学校的历史,对已有60余年教会身世的学校而言,无疑是一件堪称载入史册的壮举。

力倡人格教育 陈校长十分推崇蔡元培先生对教育的概括:“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所以,他不仅言必谈人格,而且明确地把“人格教育”作为校训,并将之镌刻在文氏楼礼堂的讲台上,还将“造就健全人格,培植升学和职业知能,并养成农村领袖”作为潞河中学的办学宗旨。例如,他在1928年毕业班训词中告诫学生:“若问现在国家根本的大问题是什么?不是别的,还是个人格问题;此事已渐为国内一般人所公认。因为人格不修,道德不讲,礼教不求,无论社会的组织怎样好,人才怎样多,经济怎样富,国事还是办不好。”这在当时,北伐尚未成功,中国北方仍处于军阀的统治之下,国家战事频仍,国事纷乱繁杂,能够一针见血地讲出这番话来,倡导教育立国,可谓难能可贵。

也是在这篇训词中他对毕业班学生提出忠告:

在你们择业的时候,万不可为陋俗成见所拘,以为读书为宦是上等职业,而农工商次之。岂不知“劳工神圣”是现代的潮流。不管哪种职业,只要它与人我都有益处,只要它和我的个性相合,就可以选为终身职业。不过既选之后,就当有坚固不拔的自信力,无论经过如何的困难,仍当努力前进,然后才有成就伟大事业的期望。

这在今天看来,也不失为师长对学子的朴素的至理真言。显然,陈校长在治校中突出“人本”思想、注重学生的德行养成和知能平均发展,以及关注学生的人生态度,应是他所倡导的人格教育的核心内容。

概念化为行动 陈校长正是在对当时中国社会实际和人格教育理论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才在办学实践中推行自己的主张的。他在上任之初制订的《本校今后之计划书》中,在谈到学生的辍学原因和学校今后打算时亮明了自己的观点:“我们都承认普通无缺陷的人,不是万能的,可是,同时更承认人不是一无所能的,不过你我各有所能罢了。若就各人所长,各人所能而施教是没有不成功的。”其核心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主张因材施教。他把学生因智力不足而辍学归因于学校所提供的教育是否适合。为补助这一层,学校要在办好普通升学教育外,还要举办一些职业科,以供学生选择。同时,倡导建立“工学”制度,以补助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学生。潞河中学当时的科类设置或相当于今天的综合高中模式,除为升学之用的普通高中文理科外,还设有教育、农业、体育等职科课程。

学校在制度设计上也很有特色,如在1928年学校详章《学生修养之标准》中规定:“①养成正直公民及家庭健全分子;②养成善用余暇之良好习惯;③培植公诚温敏之品格;④增进师生合作,相见以诚,相接以礼,彼此互助之精神。”学生学业标准用考试成绩评价是各校的一贯做法,但规定“学生修养标准”则更凸显了人格教育的特色。学生修养标准在每年详章中都有规定,核心内容不变,但可以根据各年的实际适当增减,一般不会超过5款,简单而明确,有导向,易操作。

在《聘请教师之主要标准》中规定:“①以教授为终身职业者;②对于教育本身发生兴趣者;③对于所授课程有志继续研究者;④有教学之经验或曾经特别训练者;⑤喜与学生共同生活不欲旷课者;⑥对于学生课业负传授解惑之责者;⑦有人格势力而为真理之舌人者。”在“教职员之聘请与待遇”方面还有些很有意思的规定,如普通教员每六年为一任,任满后有一年的假期,假期内照常发薪,并由学校介绍国内外有名的学院做更深的研究。再如,授课时校长或教务主任得至各班视察,以负协同教员管理之责。教员的晋级与增薪以其教育职业的进步为规定。在教师聘任标准与待遇中,我们可以看到,指向明确,要求宽泛,也体现出学校对教师工作与个人发展的尊重。

潞河中学的学生操行考核,是针对“学生修养标准”的一项考核。如1935年学生操行考核表中就规定了15个方面的要求:(1)体格:身体强健、姿势端正;(2)精神:精神健全、活泼可爱;(3)服装:整齐、清洁;(4)用费:节俭、正当、有概算;(5)态度:诚恕、安详、大方;(6)公德:发达、当有义务心肠;(7)言语:温和、诚实、慎重;(8)卫生:清洁、注意个人及公共卫生;(9)行为:A对己:守时刻、有反省、有纪律;B对人:有礼貌、有宽恕、有节度;C对物:有秩序、知爱护、不苟取;(10)思想:正确、有秩序;(11)性情:和平、安详、不乖戾;(12)感情:热烈、理智化;(13)课程:有兴趣、喜自动、好创作;(14)服务:富有责任心、有领袖才能;(15)反应:劝诫,复能自新、能持己。

操行考核表规定每月一考评,季为总评。考核者包括自己、同学和教师。显然,这些来自于日常生活的考核项目细而全,体现出生活即教育的养成意识,极具可操作性,且有明确的导向,对倡导学生高尚性情大有裨益。“工学”是潞河中学拥有历史传统的助学措施。“工学”亦称“工读”,由学校的专门机构——学生自助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由4人组成并由校长提名选任,职责包括:“①管理学生工读事宜,考核学生工作成绩;②分配各校之助生费;③自助生有下列二种:A以课余时间担任校中誊写、油印或其它工作者;B按本校规定时间担任工作(如帮助理化实验等)而以空余时间受课者;④本会办事细则另定之。”

至此,陈校长所倡导的“人格教育”意思已非常明了。内容虽宽泛,包括因材施教,培植健全人格,“三育全备,智、德、体全面、平均发展”,校长“倡勤劳、尚简朴”的思想和实行“工学”助学的措施,以及推广学生“自治”等,但在这里都不再是空泛的口号和概念,而是化为对学校具体行为的指导,并用校章等形式固定下来,为学生成长和学校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身体力行

1999年清明,一大批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读于潞河中学的老校友来到母校,其中不乏学术大家、文化名人和曾经赫赫有名的部长、将军,当这些耄耋老人拜谒德辰山老校长陈昌祐墓地时,情景令人感动。这偶然的一幕被永久地定格在校史馆的显著位置。大幅照片上有这样一段说明:

当我们看到这些年已耄耋的老人,这些共和国的院士、教授、部长、将军,如此虔诚地拜谒70年前的校长陈昌祐先生墓地时,我们怎能不为潞河精神所感动!怎能不为教育的力量所感动!

所以,说到陈校长,还是用当年学生们的感受最能说明问题。

朝会教育润心田 朝会是潞河的传统之一。校章规定:“本校所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