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一生的60位古代伟人(红宝石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1 19:39:16

点击下载

作者:李香慧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影响孩子一生的60位古代伟人(红宝石版)

影响孩子一生的60位古代伟人(红宝石版)试读:

前言

自古以来,那些刻苦学习、自强不息的仁人志士留下了许多千古佳话,名垂史册。这些故事感动、启迪、激励和鞭策着一批又一批青少年,有如一盏盏明灯,照亮他们人生中漫长的求学之路,指引他们到达成功的彼岸。

我们把这些生动有趣、真实感人、催人奋进的小故事,编著成这本《影响孩子一生的60位古代伟人》。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生动有趣又意味深长。以古为鉴,在快乐的阅读中,遥想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故事,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和成功智慧,因他们而感动,被他们所感染,为孩子指引前行之路,这也正是编写这本书的初衷。书中许多故事都讲到主人公在贫穷恶劣的环境中仍然能够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这些励志成才的故事会让今天生活在幸福和安逸中的孩子们领悟到一些做人和学习的道理。

这本书集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我们将深刻的历史内涵和催人奋进的教育意义融入好看的故事当中,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阅读故事,同时也学到知识,增长见识,受到教育。

也许我们还在咿呀学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听这些故事了;也许在成长的岁月中,我们还是会一次又一次地接触到它们;即使我们到了迟迟暮年,它们仍然是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轮明月,照亮我们的心路。我们折服于那些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感动于他们超凡的气魄、聪明的才智和令人景仰的举动以及成功路上跋涉的艰辛,也正是在这些感动中,让孩子们了解历史,认识一些伟大的历史人物,也让他们懂得这些历史人物因何能成就其不凡的一生,同时给孩子以激励和鞭策,帮助他们从小树立高远的志向,激发其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毅力。

这些故事既给我们愉悦的精神享受,也给我们深刻的启迪、警示,或者让我们抚卷思考,或者让我们恍然大悟,或者让我们记忆犹新。故事中蕴含着中国古代璀璨的文化和不朽的精神,让我们在品读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受到感染与震撼。

掩卷而思,我们撷取的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几朵浪花,无论这些故事是否真实,是否确有其事,他们都已经成为我们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闪耀着不灭的光辉,照亮后来人前行的道路,历久不衰。

老子

老子01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老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鼻祖,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的哲学家之一。

公元前571年,老子出生于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他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从小就立志发奋读书。老子生活的时代正是春秋末期,天下几百个诸侯国相互征伐,民不聊生。老子为找到一种能解除百姓疾苦的学问而苦苦思索。三十多岁了,他还在家乡苦心作学,无心婚娶。偶然的机缘,使他结识了邻村的一个姑娘蹇氏。巧的是他和蹇氏早就由父辈指腹为婚,只是后来因双方家长都病故了,此事就不了了之。蹇氏的叔叔把她许给了村里一个大户的白痴儿子,蹇氏坚决拒婚,至死抵抗。在友人的撮合下,蹇氏和老子喜结连理,非常恩爱。一年后,老子的儿子李宗出生了。但没过多久,大户派人把蹇氏抢了过去,蹇氏拼命反抗,半路上投井而死。老子悲痛欲绝,心如死灰,站在家乡的山冈上,凝望着蹇氏死去的方向,暗暗发誓,将终身不娶,立志作学,给亡妻一个安慰。此后老子隐居修学,熟读经学、礼制,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逐渐成为了一个大智者。

约公元前521年,老子做了东周王室守藏书的史官。他的名声当时已传遍了天下。有一天,年轻的

孔子

登门拜访。孔子毕恭毕敬向老子求教:“请问先生对‘礼’有什么看法?”老子缓缓地说:“你所说的那讲‘礼’的人们早已死去,连骨头都腐烂了,留下的不过是他们活着时讲的空话而已,况且讲礼的君子遇到贤明的君主还可以得到重视,如果生不逢时,那就会像飘飞的柳絮一样,身不由己,流离失所。”老子的目光转向了窗外,望着远山,悠悠道:“我听说,高明的商人,深藏珍宝而不外露;德高望重的智者,容貌也别无他奇,和普通人一样。你应该去掉身上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不要故作姿态和踌躇满志,这些对人都没有好处。”孔子听后深有感慨地说:“我知道鸟儿善于飞翔,鱼儿善于游泳,野兽善于奔跑,但是我却不知道龙是怎样乘长风而直上青天的。我所见到的老子,就像龙一样啊!”

在老子的哲学中,他最推崇的是以柔克刚,认为柔弱的事物比刚强的事物更具生命力。《庄子》一书中记载了这样的一则轶闻:

老子高寿,许多人都非常羡慕。一天有个人去拜见老子,向他请教长寿的秘方。老子张开嘴,指着自己没有牙齿的口腔,问道:“你看我的牙还在吗?”那个人答道:“不在了。”老子又指着自己的舌头问:“你再看我的舌头在吗?”那人迷惑地说:“在呀。”老子于是笑道:“牙齿比舌头坚硬的多,可是坚硬的牙齿没有了,柔软的舌头却依然存在。你明白了吗?”那人恍然而悟。

大约在公元前499年,老子预感到周王室将乱,无心呆在洛阳,便辞官归乡。面对纷争的世界,老子决心写一部大书,阐述自然天道之学,为人处世之道,让统治者看了能够警醒,世人看了能够解脱。于是他就隐居在曲仁里村西的隐阳山中,不顾老病,发奋著书。不料在公元前478年,马上就要完成编著时,因楚陈交兵,苦县成了战场,老子的手稿被一群窜入山中的匪兵给焚烧了。老子欲哭无泪,大病一场,高歌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骑着毛驴,决心西出函谷关,入秦传道。在那里他遇到了关令尹喜,写下了《老子》一书。

老子是我国思想史上影响甚为深远的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的开山著作,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他所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充满着辩证唯物思想,是人们经常引用的经典语言。在物质上,老子强调“知足”与“寡欲”,在政治上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出人无私心时处理事情就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从而使人与人之间各尽其力而不争名利、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这对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带来了影响。他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保护自然的思想,这和当今重视环境保护的观点相当吻合;或者反过来说,早在两三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先知先觉地提出过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老子》一书中已经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和唯物主义色彩,它以“道”为思想体系的核心,反对天道有知,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枕边箴言

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反对“天道有知”,主张建立自然、平和的太平世界。这种“和谐”的观念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孔子孔子01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子,是古代人对有学问之人的尊称。孔子出生于鲁国(今山东曲阜)一个武官家庭。他出生时长得非常难看,鼻孔朝天,凹陷的头顶就像一座山丘。他的父亲便给他取名为丘,字仲尼。

孔子七岁时父亲便去世了,他由母亲养大。孔子的母亲知书达理,经常教他识字、读书,孔子聪明好学,母亲教他的东西,他只学一两遍就记住了。

孔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对礼仪知识特别感兴趣,总喜欢问个不停。在他三岁时,有一天乌云压得很低,闷雷轰轰作响,见此情景,孔子的母亲赶忙收衣服,只见孔子一个人拿着俎豆走出家门。过了好一会儿也不见他回来,母亲出门一看,只见孔子在门口把土堆和草摆好,在做祭祀,口中还念念有词,全神贯注,有模有样的。母亲招呼孔子说:“就要下雨了,快别玩了,赶紧回家吧。”小孔子一本正经地回答道:“我不是在玩,我是在学习如何祭天。”孔子的母亲愣住了,她仔细看着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的孔子,觉得他确实很认真,心里不由暗暗思量:既然孩子对这个有兴趣,就应该加以引导。于是母亲就把孔子送到外祖父家里,孔子的外祖父是个很懂礼法的人,在他的教导下,孔子进步得很快。

孔子十分懂事,因为家境贫寒,他稍大一点就知道体贴母亲,帮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减轻她的负担。孔子七岁就能上山去砍柴。有一天,他砍完了一大捆柴,正在休息,忽然被远处传来的美妙琴声所吸引。孔子经常听别人弹琴,也听过外祖父弹琴,但是他觉得今天的琴声比起自己以前听到过的所有琴声都更浑厚有力、更动听,犹如行云流水般的天籁。他入神地听着,仿佛入了迷一般,情不自禁地顺着琴声找了过去。穿过幽深的树林,他看到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坐在树下弹琴。他怕打扰了老人,就坐在一旁悄悄地欣赏。孔子闭着眼睛听着,沉醉其中。等到他从恍若仙境般的感觉中清醒过来环顾四周的时候,老人已经不见了,孔子觉得就像做了一个美妙的梦。

第二天,他在砍柴的时候又听到了琴声,尽管他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要打搅老人,但实在忍不住又去了那里。像上次一样,孔子被美妙的琴声迷醉了心,等他回过神来,老人又不见了。孔子心里很内疚,觉得自己很可能打扰了老人家,但是琴声太美了,又忍不住想来听。第三天,孔子没敢出来,而是悄悄藏到树后屏住呼吸听。这次老人弹完琴并没有走,他把孔子从树后叫了出来。孔子不安地对老人说:“这几天我在您弹琴的时候偷听,打搅了您,但您弹得实在是太好了,请您原谅我的莽撞,如果您不希望我出现,我以后就不来了。”说完红着脸低下头。

老人看到面前的这个孩子十分诚恳敦厚,就笑着问他叫什么名字,孔子答道:“我姓孔名丘,字仲尼。”

老人想考考孔子,就问了一些史书上的典故,结果孔子对答如流。老人很满意,就问他:“你很喜欢琴吗?”

孔子答道:“母亲说过,‘六艺’是立身之根本,琴为乐,是六艺之一。”

老人笑着问孔子:“那你愿意学琴吗?”

聪明的孔子马上拜倒在地,声音洪亮地说:“孔丘愿意拜您为师,认真学琴。”

就这样,孔子跟随老人学琴,他十分刻苦地练习。因为白天要砍柴,所以他晚上练琴,练到很晚才休息。工夫不负有心人,两年之后他的琴技突飞猛进。人们形容他的琴声:“似行云流水,百鸟齐鸣,风听了不吹,鸟听了不飞,绕梁三日不退。”

十六岁时,孔子的母亲去世了。孔子不得不学习各种手艺来维持生计。贫穷的生活不仅没有使孔子气馁,反而激励他更加发愤努力地学习。他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而且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别人请教。有一次,他跟着大人们到太庙里去。一进门,他就东张西望,逢人就问:“这是什么?”“那是怎么回事?”有的人见他问个没完,就嘲笑道:“孔家的儿子真不懂礼节,总是问这问那!”孔子听后,笑了笑说:“遇事不懂就问,这才符合礼节呢!我们对事,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正有礼节。不懂装懂,才是没知识、没礼节的表现呢。”

孔子向名人学习,也向平民百姓学习,孜孜不倦地在求学道路上探索,他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孔子的一生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孔子称自己“三十而立”,他三十岁时已经确立了一套立身处世、认识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思想,他博学多识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于是他在三十岁时办起了私学,招收学生,前后大约有3000多人。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招收学生不分贵贱,有贵族子弟,也有平民孩子,还有鲁国以外的青年。他培养学生方法独特,成效显著,主张教者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者不耻下问。

孔子在教育上是成功的,但在仕途上却屡屡碰壁。他曾出任过鲁国的司寇,但终因直言不讳得罪国君而丢了官。公元前498年,不甘落魄的孔丘为能寻到一块实现自己抱负的乐土,长途跋涉周游列国。但是没人对他的满腔学问和治国主张感兴趣,他到处受逐。他寻找了14年,历经磨难,仍无结果,只得返回鲁国,这时他已六十八岁了。公元前479年初春,孔子病倒了。一天清晨,他拄着拐杖,站在门口低声唱道:“泰山要倒,梁柱要断,哲人也像草木一样,要枯,要烂啊!”他的学生见后赶快扶他上了床。从这一天起孔子不发一言,不进水米,七天后这位中国古代的最伟大哲人离开了人世。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使孔子的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给后代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中国人文化自觉的年代,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种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开启了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主流学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学术以礼仪为规范,以仁爱为根本,他想培养出品学兼优的道德君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希望国家政权掌握在高素质、有文化的人手中。他将教育普及于平民,培养出许多出身于下层平民的人才,被天下人尊为“圣人”,被后世称为万世师表。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而且对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枕边箴言

中国是儒学之国,孔子是儒学之圣。孔子创立儒学,以仁释礼,有教无类,对后世影响极大,根据他生前所言著成的《论语》,精辟深刻,对炎黄子孙的影响不可限量。

项橐

项橐01

春秋战国是中国人才辈出的时代,出现了许多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也不乏神童人物。

项橐就是春秋时代的一个神童,项橐生卒年不详,史载他聪明过人,才思敏捷,三岁开始读书,七岁就学到了不少兵法方面的知识。平时,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日,项橐和邻居小孩垒土城玩攻城的游戏,玩了一会,他们开始争论太阳究竟是中午离我们近还是早晨离我们近。两人各抒己见,互不认输,正争得面红耳赤时,大教育家孔子乘车周游列国从此经过。

争论中的项橐和他的伙伴挡了孔子的路,孔子的弟子子路上前喝道:“小孩,不要在路上玩,你们堵住路了,让我们的车过去。”

项橐说:“城池在此,车马怎么能随便过去?”

孔子问:“城在哪里?”

项橐答道:“城就筑于足下。”

孔子见这孩童不亢不卑,气质非凡,便屈尊下车观看,只见这个小孩立于沙石摆成的“城”中。孔子笑道:“这个城有什么用啊?”

项橐说:“用来抵御车马军兵。”

孔子不屑一顾:“这个小孩真是说笑话,我的车马就要从此过,你又能怎么样?”“城池坚固,大门紧关,你怎么能过得去呢?”项橐紧声道。

这时子路大声问道:“那又怎么样呢?”

项橐往地上一坐,忽闪着明亮的大眼睛,抬起头看看身材高大的子路,悠然地回答道:“你们是车,我们是城,自古只有车让城哪有城让车的道理呢?”

孔子看这个天真的小孩出语不凡,好奇地问:“你们刚才在争论什么呢?”

项橐抢先说:“我们在争论太阳到底是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我说是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另一个小孩也急忙说:“我说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项橐争着说理由:“早晨日出时,大得像车盖,到了正午,才不过盘子一般大。正是因为远的看起来小,近的看起来大,所以我说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另一个小孩也不示弱:“不对!太阳初出时,不觉得很热,可是一到中午,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正是应了近的热,远的凉的道理。”

两个小孩都想得到孔子的支持,他们都仰着小脸,期待孔子的评判。可是孔子虽然是一个大学问家,对这个问题却没有仔细地研究过,而且这两个小孩说的似乎都有道理,孔子一下子被两个小孩将了军。他撸着胡须,只觉得他们都能自圆其说,无法评判,接着又用目光询问身旁的几位弟子,他们也都茫然地摇摇头无法回答。这时项橐突然嗔怪孔子说:“人们都说您是个大学问家,说您什么都知道,我看可不是那么回事。”

孔子无可奈何地说:“看你年龄不大,倒挺聪明懂事理的呢。”项橐听了,反而不乐意了:“我听说,鱼出生三日,就会在江海里游泳;兔子出生三日,就能熟悉方圆三亩的地盘;马出生三日,就能跑过父母;人出生三日,也就可以辨认谁是自己的父母亲了。这都只不过是自然天性而已,说不上懂事不懂事。”

孔子又接着问道:“那么你知道何山无石,何水无鱼,何门无关,何车无轮,何牛无犊,何马无驹,何日无环,何火无烟,何人无妇,何女无夫,何日不足,何日有余,何雄无雌,何树无枝,何书无字,”孔子一口气问了这么一大串问题出来,本来是想难为一下这个毛头小子的,可项橐并不示弱,没等孔子喘过气来,就像放连珠炮似的脱口而出:“土山无石,井水无鱼,空门无关,轿子无轮,泥牛无犊,木马无驹,斫刀无环,萤火无烟,仙人无妇,玉人无夫,冬日不足,夏日有余,孤雄无雌,枯树无枝,小人书无字。”

听了项橐干净利落的回答,孔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他想:“这小孩这么小的年纪,怎么会有这样机敏的反应和如此渊博的知识呢?”正在孔子纳闷的时候,不想项橐却反过来问孔子道:“您知道鹅鸭为什么能浮在水上?鸿鹤为什么能发出叫声?松柏为什么能四季常青?”

孔子连忙回答说:“鹅鸭能浮在水上是因为它们的脚很方,鸿鹤能发也叫声是因为它们的脖颈很长,松柏能四季常青是因为它们的质地很强。”“不是的,”项橐马上说,“蛤蟆也会叫,难道也是因为它们的脖颈很长?鱼鳖也能浮水,难道也是因为它们的脚很方?胡竹也能四季常青,难道也是因为它的质地很强?”孔子一怔,无语。

孔子一行人看到路边一农夫锄地,子路便蓄意戏谑:“农夫你在干什么?”

农夫答道:“锄地。”“看你忙忙碌碌,你知道你手中的锄头每天能抬多少下吗?”见农夫答不出,师徒正欲窃喜,项橐从后赶来替农夫答道:“农夫年年锄地,自知手中之物每天抬多少下,先生出行必乘车马,想必知道马蹄每天抬举多少下吧?”子路哑然。

孔子见小儿聪颖机敏,列国少见,非神童莫属,就有心再考他一孝:“你真是才智过人,今天你我各出一题,互为应对,胜者为师,你说怎么样?”

项橐道:“这可不是说笑,就这么说定了。”“童叟无欺。”孔子接着说,“天生日月星辰,日月星辰皆有光,地生五谷,养育众多生灵,我要问你,天上有多少星辰,地上有多少五谷?”

项橐答道:“天高不可丈量,地广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

孔子见项橐答得这么巧妙,频频点头。

稍一顿,项橐问:“人的两条眉毛长在眼睛上面,天天可见,先生可知道两条眉毛有多少根呢?”

孔子想了想,无言以对。

根据刚才的君子之约,孔子惭愧得正要问该如何拜师,项橐已纵身跳入旁边水塘,孔子不知何故,项橐浮出水面笑眯眯地说:“沐浴后方可行礼,先生也来沐浴。”孔子道:“我没有学过游泳,我怕沉下去。”项橐眨着闪动灵光的眼睛开玩笑道:“不会的,鸭子也没有学过游泳啊,可是它就漂浮水上,不会沉底啊。”

孔子说:“鸭有离水之毛所以不沉。”

项橐反驳道:“葫芦无离水之毛,也能浮而不沉。”

孔子辩解:“葫芦圆而且内空,故而不沉。”

项橐反问:“钟圆且内空,何又沉而不浮?”

孔子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来。项橐沐浴毕,孔子设案行礼,拜项橐为师。这就是“项橐七岁为孔子师”的故事。《三字经》记述:“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后世尊项橐为圣公,这个故事也广为流传,千古传颂。

枕边箴言

小小年纪的项橐竟然让一代宗师孔子甘拜下风,后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智慧和胆识。而他勤学善问、善于思辨、敢于发表独特见解的品质更值得我们推崇和学习。

晏子

晏子01

晏子(?—公元前1500年),姓晏名婴,春秋时期齐国人。他博学多才,聪明过人,是齐国著名的政治家。

他机智聪颖,经常用巧妙的方法劝说齐国的国君齐景公宽待百姓,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当时,景公用刑既滥且严,不少人因为一点儿小错便遭受刖刑,即被砍掉双足。晏子早想对此提出批评,这一天机会终于来了。景公问晏子:“你住的地方离市场很近,一定知道现在什么东西最贵,什么东西最贱吧?”晏子说:“知道。受刑后的人用的假肢最贵,而正常人穿的鞋子最便宜。”景公听毕,马上醒悟到这是晏子在提醒自己用刑太滥了,便下令减刑。

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景公得到了一只很漂亮的鸟,极其喜欢,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喂养这只鸟。一天,烛邹在给鸟喂食的时候不小心让那只鸟飞跑了,齐景公气坏了,拔出剑来要亲手杀死烛邹。

晏子当然不能支持这种残暴的行径,可要改变君王如此昏庸的决定谈何容易,弄不好连自己都得搭进去。于是,才思敏捷的晏子思索片刻,请求景公说:“请您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他,也好让他死得心服口服。”齐景公想想也是,便同意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竟然让鸟飞了,尽管是你不小心但也罪不可恕,这是第一条。因为鸟飞了,害得吾王生气,为了一只小鸟的缘故让大王开了杀戒,此罪当死,这是第二条。杀了你倒还罢了,可是传在诸侯间,都以为吾王重鸟轻人,从而看不起我们的君王,造成极坏影响,罪更该死,这是第三条。三罪并罚,所以你非死不可。”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您请动手吧。”

齐景公倒是还没有糊涂到底,听了晏子的一番话,脸上白一阵红一阵的,他明白了晏子的用意,干咳了一声道:“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他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这个故事让我们不能不佩服晏子的机智、干练和正直,以及对国家人民的忠心赤胆。该讲话的时候,应该敢于直陈己见,不过,晏子更懂得讲话的技巧,更能够把握讲话的时机,了解讲话的对象。

晏子能言善辩,机智果敢,所以齐景公经常派他出使各国。一次,晏子要出使到楚国去,楚灵王知道了,就召集众大臣说:“听说晏子是齐国能言善辩的大臣,名气虽然很大,但他身高却不足五尺(春秋时期尺子小,一尺合现在的七市寸左右)我想当面羞辱他一番灭灭他的威风,叫他知道知道咱们楚国的厉害,你们谁有什么好办法?”

这时,一个大臣在楚灵王耳边嘀咕了半天,楚灵王一边笑一边连说:“好,好,这个办法好。”

于是,那个大臣马上叫人在城门旁边挖了一个五尺高的小洞,等晏子到来时,他们故意把城门关了,想让晏子从那个小洞爬进城。

晏子来到楚国都城,走到小洞前边,看了看,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今天,我是出使楚国,不是出使狗国。请问我是来到了狗国呀,还是来到了楚国?”这一问闹得楚国的大臣们谁都说不出话来,只好打开城门,迎接晏子进城。

晏子见到楚王,楚王笑嘻嘻地说:“怎么,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知道楚王是在讽刺他个子矮,但他却不动声色地回答说:“您这是什么话!单是我们齐国首都临淄,就有七八千户人家。街上的行人挤得肩膀挨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您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要派你这样的人出使到我们堂堂的楚国来呢?”

晏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噢!这您就不知道了。我们齐国派遣使臣有个规矩,对方要是个上等国家,就派一个有本事的人去;对方要是个下等国家,就派一个无能的人去。我是个无能的人,所以才派我到你们楚国来。”几句话说得楚王目瞪口呆,嘴张着半天也不出话来。

之后不久,晏子又要出使到楚国去,楚王又和左右的大臣们商量:“上次就让那个小个子占了上风,这次我们一定想办法当众取笑他一下,你们谁有什么好主意吗?”一个大臣又在楚王跟前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楚王听了连声道:“好,好!到时候咱们试他一下。”

没几天晏子到了,楚王安排了酒席招待他。大家正喝得高兴的时候,只见两个吏卒绑着一个犯人来到楚王面前。楚王故意问:“这个犯人是哪国人?犯了什么罪?”吏卒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楚王看了看晏子,笑嘻嘻地问晏子:“齐国人都善于偷盗吗?”

晏子轻轻地站了起来,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听人家说,桔子生在江南一带的叫做桔,又大又甜;假如把它移到江北一带,就变成枳了,又小又酸。它们的叶子很相似,果实的味道可完全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因为两个地方的水土不同啊!现在这个人,生活在齐国的时候并不偷盗,到了楚国就偷盗,是不是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盗啊?”

楚王听了,脸羞得通红,心想:“晏子真了不起啊!我想取笑他,没想到反叫他给取笑了。”

晏子凭自己的智慧,在谈笑之间,挫败了一些国家有辱齐国国格和晏子人格的阴谋,他的声名也越来越大,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

枕边箴言

身材矮小的晏子却有着过人的智慧和广阔的胸襟,他勇敢机智,胸怀家国天下,不用一兵一卒,仅用辩才便使得敌人的阴谋挫败于谈笑间,他用自己的方式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鲁班

鲁班01

鲁班(约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姓公输,名般。因是鲁国人(今滕州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鲁班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他在建筑史上有许多创造发明:攻城的云梯和磨粉的磨是他发明的,一些木工工具,如锯、钻、刨也是他创造的。人们因此称他是建筑工匠的“祖师”。有一个成语叫做“班门弄斧”,是说人不自量力的意思,这成语中的“班”,指的就是鲁班。

鲁班,复姓公输,单名一个“般”字,因为他是鲁国人,而且“般”又和“班”同音,所以大家习称他为鲁班,而很少称他的本名。

鲁班出生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的施工,有一定的实践体会。相传鲁班年幼时调皮贪玩,这本属儿童的天性,但他的玩,不是无目的的“撒野”,而是每天花很多时间玩建筑工艺。如用树枝搭个房子,拆了又搭,搭了又拆;用砖石垒座小桥;找些树根雕个什么玩意儿……有时一玩就是一整天,连吃饭都忘记了。左邻右舍的人见鲁班整天摆弄这些东西,认为他没有出息,说有出息的孩子应该用功读书写字。

小鲁班不被人认可,只能说明这些人眼光短浅。而鲁班的母亲却不然,她认为鲁班玩得很有意义。她知道摆弄这些建筑是很费脑筋的,所以,她觉得小鲁班很有心计,将来能成大器。于是,母亲鼓励儿子去做他喜欢做的事,发展他的才干,开拓他的智慧。最后,鲁班终于从贪玩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千古传颂的建筑工匠。

有一次鲁班在做土木的时候,用到墨斗放线,他的母亲就帮忙扶着墨斗线头的另外一端,他觉得每次用到墨斗的时候都需要母亲的帮忙,实在太麻烦了,于是他想如果能发明一个小钩,绑在墨线的另一端,这样放线的时候,钩子钩住木料,就可以一个人操作了。有了这个构想后,他就反复进行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发明了这种小钩。后世的土木工程人员为了体恤鲁班母亲的辛劳,也为了纪念鲁班的发明,就把这个小钩取名为“班母”。

鲁班发明创造的东西,一直到今天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像土木工匠使用的许多工具,例如:刨子、铲子、赞子等。这些工具的问世,使得当时许多土木工匠们脱离原来器具使用的范围,减轻了来自工作上的压力,使土木的生产力出现了空前的壮大,为土木技术的改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鲁班年少时,十分孝敬父母。那一年父亲死于吴国,鲁班母子俩要赶去奔丧,可路途太遥远了。小鲁班担忧母亲走不动那么多路,于是,他连夜进行设计制造了一辆车子。这车子用木材制成,车内安装有木制摇把。只要摇把一转,就能驱动车子向前行进。不断摇动,可让车子不断向前运动。车子造好后,小鲁班让母亲坐在上面,又快又省劲地到达了吴国。

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皇帝的命令,要去建造一座大宫殿,工程时限也被安排得很紧。当时建造宫殿需要很多木头作为材料。于是鲁班叫徒弟们上山去砍伐木材。那时砍树是用斧子劈砍,速度非常慢,每天累得不得了,效率依旧很低,工程进度也因此落后不少。这下鲁班可着急了,三步并做两步,跑到山上去看伐木的情况。由于鲁班心里很焦急,在赶路上山的时候,被一种植物钩住了衣裳,鲁班用力扯衣服,结果被野草割破了手指头。血不断地从手指头涌出,但是鲁班却不在意,他在琢磨,一根小草为什么这么锋利,一下子就能把我的手指头割破?鲁班小心翼翼地把那株草摘下来仔细观察,他发现这株小草的两旁都长着细细的“牙齿”,他的手指就是被这些细齿割破的。这件事使鲁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想如果能利用这些“利齿”来锯树,那么加快木材的供应就不是一件难事了。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用铁做成了一把带有许多细齿的工具。鲁班把这种利器拿到山上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现在我们把鲁班发明的这种利器叫做“锯子”,至今人们还沿用这种工具,是做木工活儿中一样必不可少的工具。

鲁班还根据磨碎的原理,创造发明了“石磨”。他用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头,磨成浅槽,使它们能够吻合,然后使用人力或畜力让石头转动,这样就可以把杂物磨成粉了。鲁班发明的石磨减轻了农事的繁忙和人力的耗费,提高了生产效率,真可谓是生产工具上的一大突破。

鲁班不仅在土木工具,农业器具上有许多发明,在机械方面的见解也很高明。《墨子》这本书的“鲁问篇”就曾记载:鲁班用竹木做成一个木鸢,“成为飞之,三日不下”,这就是说鲁班制作的木鸟能乘风力飞向空中,三天不降落。韩非子在另一本书里也说他能制造木马车,这种车子装有机关,由木人驾驭,能够在路上行驶。这些都显示出鲁班在机械制造上的天赋和他个人的巧思。但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说竹木做的鸟可以飞上三天三夜,木头做的马车能够自动在路上行驶,这未免太夸张了一些,似乎带有一点神话色彩,是不是因鲁班的功夫巧夺天工,后人才会有这般的穿凿附会,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此外,在兵器方面,鲁班也有独到之处,根据《墨子》“公输篇”的描述,鲁班曾经为了楚国制造过攻城用的“云梯”和水战用的“钩强”,尤其是在对越国的水战中,更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后来鲁班受了墨子“兼受非攻”思想的影响,不再制造战争杀人的武器,专门从事生产及生活上的创造发明,他的发明为人类生活的福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枕边箴言

发明了诸多建筑工具的建筑业鼻祖鲁班,他小的时候也是从“玩”开始的,但这个“玩”,玩得有兴趣,玩得有研究,玩得有创新,使他终于成为发明制造家。所以有针对性的让孩子培养兴趣,再坚持不懈的勤学苦练,就能够一步一步地接近目标。

扁鹊

扁鹊01

传说,在远古的轩辕时代,曾出现过一位神医。他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深得百姓爱戴。人们用中华民族的喜庆吉祥鸟——“鹊”来称呼他;又因他的足迹遍及四方,走到哪里,就把福音带到哪里,所以便唤他作“扁鹊”。

不过,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扁鹊”不是轩辕时代的这位神医,而是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的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医生秦越人。由于秦越人一年四季栉风沐雨、含辛茹苦,奔走在华夏大地上,为数不清的病人解除了病痛疾苦,老百姓自然而然地把他和传说中的“扁鹊”联系在一起,干脆就叫他“扁鹊”,他的真实姓名反倒渐渐地被人们忘却了。

中医为人治病,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四诊。望,就是观察病人的气色;闻,就是听声音;问,就是询问病情;切,就是用手指去按切病人的脉搏,根据脉象来分析病症。扁鹊首次提出了“四诊”的概念,并身体力行,运用自如。这在当时中医理论尚未形成体系的历史条件下,是十分了不起的。直到今天“四诊”仍为中外医学界所广泛采用。

一次,扁鹊行医来到齐国。齐桓侯闻讯,马上命人邀请扁鹊进宫,待以贵宾之礼。扁鹊拜见齐桓侯后,抬眼望去,心中不觉一惊,脱口而道:“大王,您可是有病在身。不过,现在只是病在体表,还不打紧,千万得抓紧治疗,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桓侯一听,心中大不悦,暗想:“哼,这小子被人们捧来捧去,简直不知天高地厚了。在别人面前卖弄去吧,我不吃你那一套。什么有病?我好好的,哪来的病?”心里这么想着,口中就不冷不热地给了对方一句:“寡人无疾。”等扁鹊离开之后,桓侯对左右的人说:“这种医生,就是喜欢追名逐利,竟然想在我这个没病的人身上做文章,好捞取功名呢。”

过了五天,扁鹊又见到齐桓侯,发现他的面色愈加不好,就诚恳地劝告说:“大王的病已经深入血脉,如若再不治疗,恐怕还要恶化。”桓侯更加不高兴,说话口气更是硬邦邦的:“寡人无疾!”说罢便爱搭不搭理的,扁鹊只好怏怏退下。

又过了五天,尽管扁鹊再三对自己说:“人家既然不信任你,就别再多管闲事了。”可还是不忍心看着一个正当壮年的好端端的人被疾病所毁,便主动上殿求见,言辞恳切地对桓侯说:“大王,您可不要把我的话当耳旁风,千真万确,您是生病了呀。眼下,病已深入肠胃,要是继续延误下去,怕是有生命危险了!”桓侯一听,怒形于色,把脖子一梗,索性置之不理。扁鹊叹了口气,再也没说什么。

不久,扁鹊遇见齐桓侯,只瞥了他一眼,便匆匆转身离去。桓侯觉得十分诧异,心想:“他今天怎么不来啰嗦了?看他的神色,见了我分明就像见了鬼一般,其中必有缘故。”急命左右追上扁鹊,问他为什么见了大王掉头便走?扁鹊连叹数声道:“起初病在体表,服汤药或热敷就能治好;病在血脉,针刺也可以治愈;到肠胃染疾,仍然能用药剂治疗;可现在病已入骨髓,即便是掌管生死簿的神灵也无可奈何,我一个小小的凡医,又能有什么办法,不赶紧跑开还等什么?”说罢,连连顿足,感慨不已。结果,五日后齐桓侯果然病得爬不起来。他急忙派人去请扁鹊。哪知扁鹊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事先就悄悄地逃离了齐国。直到此时,齐桓侯才明白了扁鹊的良苦用心,不觉悔恨交加,却也为时已晚,终于撒手西去了。

有一天,扁鹊同他的弟子子阳、子豹西行来到虢国。但见街市冷冷清清,哀乐如咽,悲悼声四起。三人心中纳闷,驻足打听,方知是虢太子刚刚暴病身亡。一听说是“暴病”,扁鹊心头一动,忙按人们指点的路线赶到王宫门前。可巧,赶上一位喜好医术的官员正在那儿向人们卖弄他的见闻。三人听了一会儿,无非是“血气不时”、“精神不能止邪气”那一套,让人不得要领。扁鹊插口问道:“请问太子是什么时候过世的?”官员回答说:“今儿早上鸡刚刚叫鸣,太子就咽了气,到现在还不到半天的工夫。”扁鹊又问:“收殓了吗?”官员鼻子里哼了一声,答道:“死了不到半日就收殓,不太草率了吗?自然还没呢。”扁鹊略一沉吟,对官员说:“麻烦您进去通报一声,就说齐国秦越人求见,能够使太子死而复生。”那官员一闻此言,惊讶得张大嘴巴半天合不拢,盯着扁鹊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会儿,才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句话:“你,你,先生该不是在开玩笑吧?”扁鹊正色道:“这是什么时候,谁还顾得上开玩笑?如若不信我的话,你可去仔细看看太子的鼻翼是否还在微微颤动,听听他耳中有无声响,再摸摸他大腿根是不是还有一点温气?”

那官员立马跑进宫中,按扁鹊所言忙乱了一阵子,果然句句言中,不差分毫!他这才相信是真的碰见了“神医”,又忙不迭地回报虢君。虢君正为爱子夭折痛不欲生呢,忽听有神医相救,真是大喜过望,跌跌撞撞赶出来迎接扁鹊,呜咽着说道:“寡人久闻先生盛名,只是无缘会见。如今先生来到我们这偏远小国,真令寡人三生有幸。先生就是寡人的救命恩人呀……”说着,堂堂一国之君已哭成了泪人儿。扁鹊忙劝慰道:“大王不必忧虑。太子的病,实际上就是医学上所谓的‘尸阙’症,其实并没有死,待我给他治来。”

虢君一听说太子“没有死”,什么也顾不得了,一把拉住扁鹊直奔太子宫室。扁鹊又细细地观察了一会儿,命子阳用银针先在太子的头顶、前胸扎了几针,又在手上和脚上扎了几针。不多时,太子长长地叹了口气,双目微睁,似大梦初醒,望着众人发愣。虢君见状,猛地抱住爱子,又哭了个不亦乐乎——自然,这回是喜极所致。扁鹊让人把虢君扶起,又叫子豹如此这般地配了药,拿去煎好,轮换着热敷太子的左右两胁。刚刚敷罢,太子已经支撑着坐将起来。虢君大喜,拉着扁鹊师徒千恩万谢。扁鹊道:“别忙,别忙,还没有完全治好哩,等太子痊愈后再谢不迟。”接下来的二十天中,扁鹊师徒每日悉心诊治,再以汤药调理阴阳,太子终于康复如初。从此,扁鹊能使死人复生的奇迹传遍了天下。后来人们赞颂医道高明的大夫所用“起死回生”、“扁鹊再世”等成语,就出自这个典故。

扁鹊还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六不治”:专横跋扈,骄奢淫逸为一不治;重财轻身,爱财如命为二不治;不注意寒暑,暴饮暴食为三不治;思想不开通,容易动怒生气为四不治;生病了不积极治疗为五不治;迷信巫术不相信医学为六不治。从中可以看出扁鹊朴素的思想,而且他把人的生理和心理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在今天看来也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扁鹊一生行千里路,医万人病,不愧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历代百姓为他建陵墓、立碑石、筑庙宇、朝香火,络绎不绝。在伏道村扁鹊庙的墙上,有这样一首诗,概括了他的一生,同时寄托了人民对他的哀思:“昔为舍长时,方伎未可录。一遇长桑君,古今皆叹服。

天地为至仁,既死不能复。先生妙药石,起虢效何速!

日月为至明,覆盆不能烛。先生具正眼,毫厘窥肺腑。

谁知造物者,祸福相倚伏。平生活人手,反受庸医辱。

千年庙前水,犹学上池绿。再拜乞一杯,洗我胸中俗。”

扁鹊对医学事业的伟大贡献,他为开创传统医学所做的巨大努力,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都为后世树立了杰出的榜样。

枕边箴言

扁鹊以卓越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流芳百世,受到历代人民的敬仰。他提出的“四诊”直到今天仍在沿用,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孟子

孟子01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公元前372年,孟子出生于邹国(今山东邹城),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

孟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对孟子的教育就落在他母亲一个人的肩上。

孟子的母亲知书达理,十分懂得如何教育子女,“孟母三迁”的故事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据说早年孟子一家居住在墓园附近。墓园里每天都有忙碌的送葬人在挖坟掘土。孟子觉得特别有意思,也常学着他们的样子拿着小铁锹挖坑玩。孟子的母亲一心想培养儿子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她深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觉得这个环境实在不利于孩子成长,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集市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行商坐贾高声叫卖自己的商品。孟子每天在集市上玩耍,对商人的叫卖声很感兴趣,老是学着他们的样子,模仿他们做买卖的游戏。集市喧闹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更没有好的影响,于是孟母又把家搬到学宫附近。学宫是当时国家兴办的教育机构,聚集着很多有学问、懂礼仪的读书人。学宫里书声琅琅,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一下子把孟子吸引住了。他时常跑到学宫门前张望,有时还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演习周礼。周礼,是周朝的一套祭祀、朝拜、来往的礼节仪式。在这种气氛的熏陶下,孟子也和邻居的孩子们做着演习周礼的游戏。孟母看到后很欣慰,觉得这才是选对了地方,便安心在这里定居。

孟子小的时候,读书并不用功,孟母看到后十分着急。有一天正在织布的孟母看到孟子从学堂回来,就问道:“你近来学习怎么样啊?”孟子满不在乎地说:“还跟以前一样不好不坏。”孟母一听非常生气,举起一把剪刀把刚刚织好的布剪断了。孟子看到母亲把辛辛苦苦织成的布剪断了,心里很害怕,但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连忙向母亲询问,母亲语重心长地说:“学习就像织布一样,布断了再接不起来了,学问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学习不用功就不能取得进步,永远也学不到真正的本领。”孟子从此牢记母亲的话,起早贪黑地学习,十分刻苦。

公元前358年,孟子拜孔子的孙子子思为师,学习诗书礼仪。

公元前343年,孟子在家乡开始讲学,他的一系列思想也形成于这个时期。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政”、“王道”,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便是这种不忍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孟子所说的“王道”,最主要的就是给予人民产业,轻徭役、薄赋税,减刑罚。

孟子对梁惠王说,不耽误做农活儿的时节,粮食就不会吃完;不用细密的渔网到湖里捕鱼,水产就会吃不完;伐木者按适当的时令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水产都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能使百姓生活下去,死后再有钱去埋葬,百姓就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生、养、死、葬都没有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了。统治者要想得到天下,办法在于得民,而得民的关键在于得人心。他认为国家统一才能安定,他不主张用战争来实现统一,提出了“以德服人”、“仁者无敌于天下”的理论。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的主张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提出人性本善。他认为之所以有好人坏人之分,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影响。他把人比作树木,山上的树木本来是茂盛的,但因为它接近城市,不断地被人们砍伐,还被牛羊践踏,于是就长得不好了。但是能说这些树木原来就是不美的吗?人也是一样,都拥有善良的本性。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孟子所说的君子是指能够实行“仁政”和“王道”的人,是能够“居仁由义”,并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民众的事情最重要,君王的事情不应该占重要位置。而且提出民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君王在用人时,应该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的观点。这种民贵君轻的思想难能可贵。

从公元前330年起,孟子开始周游列国,希望能推行自己的“仁政”理想,造福于天下百姓。孟子游说列国,发现天下没有肯施行仁政的国君,相比之下倒是齐王还有接受他政治主张的可能性。他离开齐国并没有立即回家,而是逗留在齐国边界。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苦笑道:“我希望齐王能够觉醒而派人来找我回去。”等到希望破灭后,他才遗憾地走了。

公元前310年,孟子在邹国讲学,同时写下论述自己思想的著作。公元前289年,孟子逝世,享年84岁。

孟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学说和思想,在中国古代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最有影响的儒家宗师,后人尊称他为儒家“亚圣”。

枕边箴言

在教育孩子方面,孟子的母亲是非常好的典范:三迁择邻,给孟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断织明理,教育孟子积少成多,切不可半途而废。在这样的教育引导下,孟子成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被世人称为“亚圣”。

屈原

屈原01

屈原(约公元前339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代楚国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者。其传世之作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他的作品富有独创性和浪漫主义色彩,对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

少年时代,屈原的家在山上,每天读书必须跨过湍急的溪水,穿过苍苍林莽到山下乐平里的书房去。他早去晚归,家里人很不放心,妈妈常让姐姐屈须到书房去接他。

一天,浓重的夜色笼罩着山头,屈原还是没有回来。屈须到山下书房问塾师,知道弟弟背完晚书,第一个离开书房回家了。屈须返回家里,屈原还没回来。妈妈着急了,连忙求邻居帮忙到溪涧和后山上去找。结果,到处不见屈原的影儿。妈妈失望地回到家,一进门,却看见屈原正吃饭呢。问他刚才到哪儿去了,他只是笑笑,就是不说话。这件事引起了姐姐的好奇。第二天下午,屈须早早赶到书房,等弟弟背完晚书回家,她便悄悄地跟在后边。屈原穿过树林,越过溪流,她一直跟着,只见屈原在溪旁一闪,不见了。屈须以为弟弟回家了,可是到了家里,才知道弟弟并没有回来。屈须更加奇怪,就又返回去找弟弟。

原来,小溪旁边有一个天然岩洞,每天放学以后,屈原总要钻进这个岩洞里刻苦读书。这个岩洞虽然不大,但景物别致:洞壁如浮雕图案,花鸟虫草,情态各异;洞顶悬挂着石钟乳,千姿百态,水顺着钟乳石尖一滴一滴地滴下来,叮咚叮咚,犹如玉落银盘,更显得洞里幽静深邃。这天,屈原照例走进洞里,来到他早已支好的石桌石凳旁边,把小藤包放在桌上,掏出书本,端坐在凳子上,低声背诵起来。他哼着哼着,不禁声音渐渐激昂起来,音韵深沉,宛如惊涛拍岸……原来小屈原在这里读书啊。

天色不早了,屈须拉着他向洞外走。一出洞,姐弟俩便听见山上传来铮铮的伐木声和悠扬的山歌。屈原央求着:“姐姐,咱们听一会好吗?”姐弟俩坐在溪边,听见歌里在唱:“河水清清哟,波纹像连环,栽秧割稻你不管哟,凭什么千捆万捆往家搬……”

屈原听到这哀怨的歌声,深深地感叹道:“好诗在民间啊。”他边听边记,记好了就读给姐姐听,直到很晚了姐弟俩才回到家中。后来屈原常找樵夫、猎人、渔翁、蚕女、巫师等采集民间歌谣,并在小溪旁这个岩洞里加以整理、吟咏。这为他后来创造出文学的一种形式——骚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就想重新和齐国联合。秦昭襄王即位以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

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心下十分犹豫,不去呢,怕得罪秦国;去呢,又怕出危险。他就跟大臣们商量。大夫屈原对楚怀王说:“秦国强暴得像豺狼一样,咱们受秦国的欺负不止一次了。大王一去,准上他们的圈套。”可是怀王的儿子公子子兰却一个劲儿劝楚怀王去,说:“咱们为了把秦国当作敌人,结果死了好多人,又丢了土地。如今秦国愿意跟咱们和好,怎么能推辞人家呢。”楚怀王听信了公子子兰的话,就上秦国去了。

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刚踏进秦国的武关,立刻就被秦国预先埋伏下的人马截断了后路。在会见秦王时,秦昭襄王逼迫楚怀王把黔中的土地割让给秦国,楚怀王没答应,秦昭襄王就把楚怀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要楚国大臣拿土地来交换才放他。

楚国的大臣们听到国君被押,拒绝割让土地。把太子立为新的国君,这个国君就是楚顷襄王。公子子兰当了楚国的令尹。楚怀王在秦国被押了一年多,吃尽了苦头。他冒险逃出咸阳,又被秦国派兵追捕了回去,他连气带病,没有多久就死在了秦国。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欺负,死在外头,心里很不平。特别是大夫屈原更是气愤。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可是他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大臣靳尚等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他们对楚顷襄王说:“大王没听说屈原数落您吗?他老跟人家说,大王忘了秦国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就是不忠。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儿能不亡国呢?大王,你想想这叫什么话!”楚顷襄王听信小人谗言,大怒之下,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去。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以后,经常徘徊在汨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但是他心里仍然希望能返回故里,写下了“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诗句。

附近的庄稼人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挺同情他。有一个经常在汨罗江上打鱼的渔父很佩服屈原的为人,但就是不赞成他那愁闷的样子。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渔父。渔父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呢?”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个干净人;很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我被赶到这儿来了。”渔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命清高;既然别人喝醉了,那么您何必独自清醒呢!”

屈原反对说:“我听人说过,刚洗头的人总要把帽子弹弹,刚洗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上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心,埋在鱼肚子里去,也不能拿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一身脏。”

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地活着,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终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附近的庄稼人得到这个信儿,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儿。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渔父很难受,他对着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的祭礼。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当地的百姓想起这是屈原投江一周年的日子,又划了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用竹叶包裹糯米做成的粽子,将划小船的形式改为赛龙船。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俗。人们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据说就是这样来的。

屈原不但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还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有史以来到战国时代南方文化的优良传统,创立了新诗体——楚辞。这种诗体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用绮丽的文辞,蕴涵复杂的思想,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洋溢着浓厚的神话色彩和浪漫主义色彩。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其中最有名的是《离骚》。他在诗歌里痛斥卖国的小人,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他对楚国的一草一木都寄托了无限的深情。

屈原开创了楚辞,与《诗经》共同构成了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无穷的影响。

枕边箴言

爱国之心是人类最高尚的情感之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的爱国誓言,他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为着国家而跳动,都在惦念着国家和百姓。

苏秦

苏秦01

苏秦,生卒年不详,长于论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楼缓、乐毅为代表的论辩的时代,而苏秦是这个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外交家。

两千多年前,当时的天子是东周周显王,都城是洛阳。一个夜晚,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洛阳城郊一家农户里,一个年轻人正在挑灯夜读。读着读着,他困得不行了,便把头发卷起来系在房梁上,只要瞌睡了,头一低,绳子拉紧头发,拽得头皮生疼,疼醒了,就再接着读书。可是他太困了,这个办法渐渐不管用了,他便顺手拿起一把锥子,刺向大腿,血一直流到脚面,这样又清醒了就再读下去。这便是典故“头悬梁锥刺股”的出处,而这个用这种自残方式苦学的年轻人就是苏秦。

当时周天子已经不能控制天下的局面,各国诸侯都在富国强兵,都在积蓄人才,招揽人才,都在依靠论辩家说服他国,中原大地逐渐进入了一个论辩家吃香的时代。

苏秦少年有志,不想做凡庸之辈,便跟随当时最有名的论辩家鬼谷子学习。据说鬼谷子是楚国人,隐居在现在的河南登封嵩山脚下一个叫做鬼谷的地方,所以人们尊称他为鬼谷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苏秦的学问大大长进。

话说苏秦跟着老师鬼谷子学习,自己觉着学有所成了,便开始了游说活动。

苏秦当年游说的第一站选的是秦国,他要“推销”的主张是“连横”,想说服秦国与东方的国家联合起来,攻击其他国家,但秦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苏秦的第一次游说失败了。

苏秦在秦国待得久了,身上的钱也花光了,不得已只好徒步东归。当他衣襟褴褛、面容枯槁、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时,家里的人见他这副模样,知道他一事无成,因此都冷眼相对。他的妻子忙着织布,根本不搭理他;嫂子也不给他做饭吃,父母更是连一句话也不愿和他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