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财务指数:大数据时代的会计新能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1 21:31:05

点击下载

作者:王保平,陈满娜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综合财务指数:大数据时代的会计新能量

综合财务指数:大数据时代的会计新能量试读:

导论

企业财务分析经常是从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等单个主体或局部范围进行的。从财务比率的静态分析到动态研究,从绩效评价的单一指标到综合指标体系,从偏重事后数据分析到风险预警体系创建,纵横交错的分析体系看起来都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这些研究视点仍然被禁锢在传统的、封闭的微观经济个体范围内,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些缺陷,始终没有能够站在更高层面、更长历史、更多受众的诉求来分析企业运行整体的财务态势。记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会计学教授约翰J.怀尔德(John j.Wild)在其《财务会计——为决策提供的信息》一书中明确提出:“我们要避免狭隘地理解会计”。是啊!俗话说:“一朵鲜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放眼一批又一批的企业群体所构成的永不消失的市场运行彩虹线,对企业的关注才能更加艳而不俗。记得时任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同志曾经指出:“应该利用企业财会数据,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模型和方法,吸收相关指数的编制经验,研究出一个或者一套权威的会计指数,以综合反映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景气程度,使之成为指导微观经济的‘指南针’和反映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提升会计工作在宏观经济决策中的地位与影响。”因此,跳出单一企业的封闭圈子、展示企业群体的整体态势、绘制多年变化的系列墨迹,将复杂化的财会数据集中再造为具有宏观、历史和公众价值的综合性指数系列,看来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了。

将关注点从原来单一的“点”转变为“线”、提升到“面”,由当期或近期的“时点”向长期发展的“时期”转移,由“个体研究”向“系统研究”转移,将微观经济的财务比率分析扩展到宏观经济研究领域,将若干财务指标综合为一个指数,以微观财会数据反映我国宏观和各行业经济运行态势。这就是本书的使命。如果想直观、形象、简单地理解本书的使命,则可以结合图1来阐释,水平方向的实线表示企业自身的财务分析体系,这个层面的知识我们已经相当成熟了,本书旨在将众多企业作为一个企业群体来研究,建立起统一、集中的中国企业的综合财务指数(Comprehensive Financial Index,简写为CFI),即体现纵向的企业群体财务指数,并在每一个规定会计期间结束后编制发布综合财务指数,从而形成不同由财务期间所组成的连续的指数系列。这就是“点”、“线”、“面”的飞跃和财会数据的时空发展。图1 财务分析的时空对比图

温斯顿·丘吉尔曾经说过:“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对“过去”的“看”,其实就是总结过去,即对一个人、一个企业在过去岁月里所经历的成与败、欢与泪、爱与恨的重新审视与总结。“多远”则表明你对过去审视的程度,程度越深,那么你所面对未来作出的决策就越有影响力。只有当我们的视野扎根于许许多多的企业个体而升华于企业群体、来自于企业个体而滋润于企业群体时,只有当我们胸怀大局而更加由点到面地深刻剖析和判断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的企业群体趋势时,我们的思路才会更加开放、我们的策略也才会更加适应。因此,从繁冗复杂的个体指标中解放出来,集成于统一、简约的指数体系,必将得到更加广阔的企业市场。

总之,通过长期、连续的企业财务指标系列,从专注于单个企业的多指标分析,到关注企业群体的综合性指数化分析,可以提升财务分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展应用价值。当然,必须看到从微观个体到宏观整体的尝试,是对现存财务理念和会计理念的一次重大冲击,也是应用相关学科知识的一次借鉴与应用。“万丈高楼平地起”。在浓厚的传统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海洋里搭建一个通向中国企业综合财务指数的通途,我们需要薪火传承的精神,继承和演绎既有的相关知识、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领地。比如,如何尊重和利用现有的企业个体财务运行指标,面对指数编制的需求与可能,科学地设置和优化能够体现企业整体运行态势的相关数据;如何面向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的整体构架,激发出相关使用者对财务指数的内在兴趣,生成质量更趋综合、使用更加简便,适合于进行相关决策的数据信息,定期提供给投资者、监管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等等。

从现有的企业个体化财务指标,走向企业群体化、集成化、指针化、简约化的中国企业综合财务指数,是一个渐进式演变过程,数据的处理也需要相应的技术方法。这里,群体化是指多个拥有共同目标的企业主体所构成的一批批群体,彼此之间产生着相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集成化就是将多种功能集合于一体,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反映;指针化则是通过赋值使得沿标尺刻度方向相对运动从而直接显示动态进程;简约化是在系统思想指导下,利用科学方法,扬弃主要特征以外的枝节因素,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使简单问题条理化,使条理问题线性化。因此,在作者的眼里,综合财务指数就是一把拥有规范刻度的用于丈量企业生存与发展态势的直接标尺。

还必须明确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综合财务指数具有什么现实的功能呢?

从管理导向与政策设计的角度看,我们分析认为,综合财务指数指标大致可以发挥以下三种政策功能:

首先是监测诊断功能。与GDP指标不同,综合财务指数发挥更多的是对一定范围内的企业群体在一定会计期间运行情况的诊断功能。综合财务指数的着眼点不在于指示特定企业已经达到了多么健康的水平,而是要诊断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进程中,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偏离企业的正常运行,削弱企业健康运行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综合财务指数对企业运行目标实现的程度进行有效监测,诊断在推进企业健康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风险以及潜伏着的危机,并为相应的宏观政策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

其次是考核评价功能。对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整个行业企业群体的运行态势进行必要的测评,是管理与决策工作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我国经济领域,GDP成为众多方面共同关注的一个综合性考核标杆。尽管近年来GDP作为政绩考评工具遭到了普遍的质疑,但综合财务指数也根本不可能取代GDP等指标,而应当将其与GDP等指标相互补充使用。在用作政绩考评工具时,必须对GDP与综合财务指数的功能与作用加以区分。一般而言,综合财务指数可以辅助性地体现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企业运行的态势。特别是某些适应性指标更适宜用作约束性指标,而且不能简单地进行“一票否决”。在经济管理与经济政策应对方面,应当警惕各种成长中的“烦恼”与高速发展所潜伏的“陷阱”之类的风险,从而更加理性地完成考核与评价工作。

第三是目标导向功能。作为一种宏观分析工具,综合财务指数可以体现企业生存与发展终极目标的实现程度,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特别是指标设计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目的性,为更高水平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目标导向。在发挥目标导向功能作用时,应当特别注意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可能存在相背离的情况,找到改善企业生存发展条件和提升相关利益者幸福感的最佳结合点。

需要说明的是,综合财务指数是面向实际工作中应用方法的探索主题,但是,也首先要经得起理论的推敲,这就要求能够从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学、财务管理学、公司理财学、应用统计学等学科领域引申出相应的知识支撑和理论要点,本书也必须在相关理论支撑方面进行相对系统的阐述,出发点便是在现有企业财务分析基础上构建中国企业的综合财务指数的专著。

在构建整部专著的结构上,我们力图始终沿着由现已相当普及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转型升级为综合财务指数的主线,并借助于必要的管理与统计知识储备,通过八个相对独立的篇章来共同完成本书。其中,导论部分主要是聚焦主题并简要阐述构筑综合财务指数体系的潜在功能与本书的内容结构,其余七章的具体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定量评价的概念嬗变,着重从现代管理科学与经济分析哲学出发,阐述对企业运行态势定量评价的价值定位,并重点引出在系统化定量评价中的技术关键与常用方法。第二章是指数编制的理论演化,从财务指数视角来解读指数形成的相关基础理论,在既有常规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基础上,重点阐述如何由指标构建指数的基础和相关指数知识,以便于后文在财务指数化的创新与运用上展开。第三章是财务指数的学理阐释,即统计指数与财务分析的初步融合。第四章是财务指数的基本框架结构,包括财务指数的总体方案设计、计算的技术原则、代表企业目录及其代表性、指数分组等。第五章,是财务指数中的权数设置。重点阐述财务指数内容结构的权重配置。第六章是财务指数编制的实战推动,即如何开启和实施中国企业的综合财务指数编制这一系统工程。第七章,是基于前述理论探索的指数编制实例。在前述中国企业综合财务指数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指标选择与框架设置、权数计算与确定、指数转化与编制的全面流程,基本实践了本书关于财务指数编制理论的现实应用。第一章定量评价:测度经济态势的“试金石”

我们知道,定性分析常常是通过选择相应的经济术语并明确术语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明确事物的内在理解与外在认知之间的对应框架,从而确定他们之间的目的与方向;而定量分析则是通过设计、收集和处理相关的信息数据,达成与关键术语的匹配,并且强化和丰富定性分析的逻辑关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彼此之间相得益彰,没有定量,定性就是空中楼阁,而没有定性,定量分析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现代评价、判断与掌控的技术工具,势必应该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化测度。第一节观察视角的转型升级一、信息改变世界,我们如何应对

不论是会计实务工作者,还是会计理论工作者,总是在经济学与管理学两个领域里奔跑着、探索着。尽管在学科源流的追溯者眼里,管理学的诞生比经济学要晚一个多世纪,但管理学在发展过程中显示出年轻学科的生机和活力。目前,经济学、管理学都已成为经邦济世的显学。从可观察的现象看,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越来越大,显示出融合趋势,这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有理想的企业财务管理者的深刻思考与现实选择。经济学理论的先哲们从来都没有停止在经济领域里对宏观、中观与微观信息的分析与挖掘。在会计学术界,一个经常被人们提及的关于信息的信条就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的名言:资源的任何配置都是特定决策的结果,而人们作出任何决策都是基于给定的信息。因此,经济生活中所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资源的最佳配置问题,而是如何最好地利用分散在整个社会中的不同信息,因为资源配置的优劣取决于决策者所掌握信息的完全性与准确性。哈耶克关于信息、资源配置与决策效率的论述显然也成为企业财会数据在企业决策层、投资群体等诸多主体对企业财会数据定位的权威论调。而就在我们的身边,一个最为大众熟悉也最有感染力的事实,就是已经成为全球市值最大、赢利最多的全球金融业第一品牌——中国工商银行在过去这些年间的信息化提升所引起的发展变化。作为中国企业的翘楚,中国工商银行的发展举世瞩目,在过去20年间,中国工商银行实现了信息大集中、运营集约化、管理现代化和服务电子化。而在20多年前,银行业还处于手工时代。很多人都还记得,过去储蓄所里放着很多纸张,那就是数据库,里面记载着客户的存款数额。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样的管理肯定是不适应的,因此就出现了大量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也包括道德风险。那时候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所有银行都在发放贷款,但都是自我决策。一个银行就是无数小银行的集合体,而不是一个大银行。近20年来,银行业不断地从局部一个个机构、一项项业务发展到一整条业务线,最后变成一个高度信息化的商业银行。信息大集中是工商银行的历史性进步,过去是几万个手工银行,后来慢慢变成几千个微机,再后来变成几百台小型机,再变成与各个省份相对应的三十多台大型机,十多年前把它归并为一个计算机(器),真正变成一个银行。这样,把一个无数小银行的集合体变成了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银行,促使它的不良贷款出现了剧变,信息集中是管理思想的一个重大改变。伴随着数据大集中的进步,也出现了运营集约化、管理现代化。随着人们对财会数据化管理价值的深刻认知,通过整个企业群体范畴内财会数据的集中、整合、共享、挖掘,我们势必会转变为规模化、标准化的作业模式,实现业务集中处理,最终达到经营管理的全面集中、集约,使银行在业务量快速增长、业务复杂性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依然保证业务运营的高质量、高效率,有效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控制经营风险;我们势必会按照统一的信息技术架构,将银行内部各管理系统全部整合到一个系统管理平台上,实现各系统的互联互通,我们势必将得到信息共享的利益,从而带来了大量的业务机会和收益,凭借财会数据对客户的行为特点进行挖掘,从而开发针对性强的产品和服务,制定更加切合实际的价格体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做足信息大文章,从风光走向辉煌

如何面对市场化的开放环境的洗礼或熏陶,听腻了“一企一策”之类的话,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逐渐意识到,曾经在封闭环境下的辉煌不再。企业,乃至整个区域的产业需要一个新的里程碑,需要再上路,曾经的那些创造过无数财富的、耳熟能详的品牌都不是企业止步不前的理由和借口,反而是企业再铸辉煌的动力,“中国制造”不是低价的代名词,更不是低质的代名词,“中国企业”也不是不注重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怪物。当人们意识到路在前方、在脚下的时候,这条路该如何走?如何让纷繁的国内企业在聚焦发展、关注风险、寻找商机的同时也关注危机,是每个财务与会计人孜孜不倦为之努力的目标。

曾经的成功、同行者的辉煌,足以能够给我们相当的启示,从国内会计学术界的关注点来看,既有的指数研究成果分为两类,即相近主题类和同一主题类。

对于相近主题的研究,内部控制指数等研究开发已经引起关注,如:由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李维安教授领衔的项目组,凭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而研究开发的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指数(南开治理指数CCGINK),从股东权益、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等六个纬度,来全面评价上市公司治理状况,其等级设置为CCGINKⅠ(治理指数>90%)、CCGINKⅡ(治理指数80%~90%)、CCGINKⅢ(治理指数70%~80%)、CCGINKⅣ(治理指数60%~70%)、CCGINKⅤ(治理指数50%~60%)、CCGINKⅥ(治理指数<50%)。通过治理指数,在反映中国上市公司总体治理状况的基础上,又描述出不同股权结构性质的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由王宏、蒋占华、胡为民等国内会计学者凭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成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课题组,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框架体系为制度基础,基于内部控制战略、经营、报告、合规和资产安全五大目标的实现程度设计内部控制基本指数,并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作为修正指标,对内部控制基本指数进行补充与修正。他们研发推出的内部控制指数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为内部控制五大目标指数;第二层为各目标指数下的分类变量。除了内部控制指数之外,另一个比较受到关注的指数研究项目则是北京师范大学高明华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这一薪酬指数为体现薪酬与绩效匹配理念,采用薪酬与营业收入额的比值,在基准法框架下,首先分行业找出基准值,然后将各行业基准值平均得出上市公司整体基准值,然后将各公司薪酬指标与基准值相比就得到各上市公司薪酬指数。在获得薪酬指数后,按照数值大小进行排名,便得到基于经营效绩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排行榜,从而对号入座激励过度、激励不足和激励适度的不同效率区间。

对于相同主题的研究,更加成为近年来会计学者们的努力方向,一些辛劳而睿智的探索者已经走在前列。中国人民大学王化成教授联合中石油集团组成的课题研究组,经过数年的探讨,已经对来自于单个企业的财会数据有了长足的专业转化。他们研究认为:会计报表数字是对单个企业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客观反映,基于报表数字编制的企业效能会计指数,不仅能对企业本身的经营效率及各项财务能力作出客观评价,而且还能对相应期间内整个国家(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作出合理判断,进而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支持。王化成(2012)会计指数的基本体系包括三个层面的分类会计指数:价值创造会计指数、行业评价会计指数、企业投资价值指数,分别服务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三级指数分析。而国内有关专家一致认为,王化成教授的指数编制体系可以很好地体现我国企业的效能状况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分配格局,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财会数据的宏观决策价值。与此同时,西南财经大学赵德武教授领衔主持的项目组,从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群体出发,针对性地研究开发了上市公司财务指数编制,这是一个更加现实、更加可行的指数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同样的基础数据,不一样的感召效果。这就是专业分析的价值所在。这也就是苹果量与装苹果的桶之间的关系。是苹果烂了,还是装苹果的桶烂了?某些企业的财务管理失当也许只是几个烂苹果的问题,而装苹果的桶,即被很多企业顶礼膜拜的财务管理与决策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转升级机制并没有出现根本性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到:建设财务指数的课题归根结底是建设一个可信的财务分析转型升级的问题,这不仅仅是着眼于几个苹果,而是一个关于整个苹果桶的机制问题。这应该在学术界、商界及政界都引起震动,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也可能就是我们所期待的利用财会数据作一篇大文章,使财务分析能够从风光走向辉煌的美好愿望。

指数是一个标尺,能够直观地观察一个锁定目标的动态变化,它是一种特定的指向性数据,是能够体现人们主观所设定的对其所关注的特定事物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发展变化之动态过程的一种定量化描述。企业会计核算系统由来已久,在核算系统所生成的财会数据基础上,基于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等相关利益者视角而进行管理与控制视角的评价,也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不过,从总体上看,对企业个体运行态势的评价、对经营层绩效考核的评价,虽然揭开了定量评价的序幕,但是,这种评价的思维与模型仍然需要持续探求进步与优化。第二节财务评价的进化趋势

我们经常讲“今天”比“昨天”如何如何,或者基本稳定,或者日新月异,此类话题常常能使听众或读者等受众群体产生一种内心的激动与反应,或满意,或失望;或增添动力,或产生压力。不过,深究下去,一个简单的道理是,相同的情况,由于对比基础不同、分析角度不同,经常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也就是说,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不好”与“好”、“基本可以”、“合格”、“优秀”等形容词所构成的定性分析了,“差不多”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进一步看,从专业的视角讲,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动态的分析与研究中,人们常常会面临着多种研究视野与研究方法的选择问题。简单地看,研究视野的选择,主要考虑你是站在宏观角度?还是站在微观角度?或者站在中观角度?因为着眼点不同,感触效果也别样精彩;而研究方法的考虑,则是定性与定量的区别,定性是方向性的判断,是与非?上升与下降?进步与倒退?而定量则是标杆性的评判,是一模一样?还是千变万化?这需要一种更加精准的刻度表达。可见,分析、评价是一门科学,对企业态势的分析评价也同样需要转型升级。一个更加科学、更加精准的评价机制必然要求我们更加从全局的高度、广度和宽度来审视我们的企业财务评价模式。在此,我们不得不从一般评价的发展趋势来探讨新时代企业群体财务评价的得与失。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权衡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关系,其实质上就是质量与数量的关系。质量是指一定数量的事物所含有的特征、特性和效用,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具有一定质的规定性,而数量则是指具有一定质的事物有多少、大小等等。同样,任何事物或现象也都有量的规定性。数量与性质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互动关系,并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粗糙判断,很显然,随着我们对分析研究工作日益精细化的要求,我们的理性选择应该是定性分析基础上的定量评价主导模式。(一)基本概念的厘定

定量评价,自然是与数字打交道,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通过对评价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测定出“量”的比较来测定、评判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以便从对象的数量特征上分析其变化的态势。我们都知道“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定量评价是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一种基本研究范式,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和方法之一,侧重于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以便获取其意义和价值的研究方法和过程。以最简单的资产负债率指标为例,如何利用其标杆效应是值得权衡的问题,“过高”可能会导致经营风险趋于高度集中,在对企业产生高额息后利润的同时,也可能将企业引向偿债能力严重低下的危机地带,“过低”可能会在降低经营风险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获取风险性收益的概率,从而导致企业在商业机会面前裹足不前,丧失了发展与壮大机会。因此,核心的关键点在于掌握好这个“度”的取舍。这便是定量分析的商业价值与要害所在。

而定性评价则明显区别于定量评价,它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主体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如果说定量评价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那么定性评价解决的就是“为什么”的问题。简单地看,定性评价通过分析无序信息探寻某个主题的“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与定量评价不同,它并不仅仅依靠统计数据或财务数字来得出结论。定性评价是针对一群小规模、精心挑选的样本所作的分析,该研究不要求具有推而广之的统计样本意义,通常可以凭借经验、敏感以及有关技术,能有效地洞察对象的情况。(二)两者差异的表现

定量与定性,虽然都是评估分析所需要的方法,但是,本质差异也相当明显。A公司与B公司同属于一个行业,其资产质量、经营规模相差无几,如何评价两个企业的发展势头与两个团队的经营业绩呢?显然需要通过基本判断与量化分析才能作出让人信服的评判。所以,掌握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之间的关系相当重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虽然达不到“井水不犯河水”的境域之差,但是,客观上也存在着明确的各自疆界之异。简单地看,两者观察的侧重点是有差异的,其所遵循的技术分析方法也是不一样的:1.研究方法不同

定量评价主要用观察、实验、调查、统计等方法研究客观对象,对评价的严密性、客观性、价值中立性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求得到客观的事实与结论。让“数据”说话成为定量评价的“不二法宝”。通过演绎方法来预见理论,然后通过收集资料和证据来评价或验证在研究之前预想的模型、假设或理论。这是定量评价的精髓所在。会计研究中的实证研究就是一种大样本群体特征的定量研究,直接揭示相关会计领域的运动特征。

而定性评价大多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而获得第一手资料。其中,现场观察是经常应用到的方法,其优势在于能观察到对象变化与行为的原因、态度、努力程度、行动决策依据。这种研究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所获得的资料,采用归纳法,使其逐步由具体向抽象转化以至形成理论。2.研究目的不同

定量评价是通过对经济和社会事实的测度,从中发现对象变化规律,旨在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解释变化的原因,以指导经济社会的实践活动。定性评价偏爱于参与者的观点,旨在理解经济和社会现象,关注不同人群如何理解各自的价值行为,以揭示各种经济情境的内部动力。定量评价中,搜集资料必须是合法的,可以重复得到,还要以观察、实验方法为手段去搜集数据,并依据数据分析、总结、概括,建立假设,让假设接受严格检验,最后得出的结论要能合理地解释当初提出的问题。而定性评价对于研究对象的关注比较偏向于人的主观性所引发出的意义,强调获取那些从被研究者自己眼光去看世界所展现的内容。对研究成果的获得,强调以自然的观察为手段,注重对研究对象的过程和整体进行具有丰富性、生动性的描述。

可以这么说,定性与定量不仅仅是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的不同,它们在思想渊源和基本原则上也存在着区别。定量的思维起源于实证主义,整体遵循着客观性驱动,即从资料来源、数据搜集、筛选整理、检验方法等都要显现出明显的客观性。而定性评价则相反,其主导思维是主观主义,强调人们赋予某种价值判断给对象。总之,定性与定量之间并不应该被夸大为不可逾越的鸿沟,也不能存在简单的孰优孰劣,两者各有长处,互相补充,两者之间是统一的,不可分割。一般认定,定性评价是定量评价的基本前提,定量评价是定性评价的进一步深化。尽管这两种研究方法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不能把两者截然分开,但是,其说服力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定量评价因为采用规范甚至专业的数学知识,所以显得比较科学,而定性评价因其建立于主观对客观的感性判断基础上的分析,通常较为粗糙,但是这种方法应用面比较广,适合于一般投资者和经济工作者,因为它在数据资料不充分或者研究者数学知识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进一步对比分析,对于我们企业管理领域而言,定性评价经常用来考察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相关关系,回答“是”、“否”、“趋势”、“方向”和“可能”等类似问题;定量分析对问题和对象的认识更加准确、更能得到规律、把握问题本质、厘清各种相关关系,从而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着重回答“大小”、“多少”、“速度”和“程度”等需要用数据来回答的类似问题。面对定性与定量,我们应该偏爱谁?又偏离谁呢?可以说,对社会和经济运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尽管需要放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背景中,即它不是单纯描述性的量化研究可独立完成的,但定量评价依然是主要手段。因为,经济运行既不是“亦此亦彼”的模糊现象、亦不是“非此即彼”的泾渭分明,应该依靠具体而精确的数量关系来表达其程度,以进一步明确其外延范围,才是一种科学而合理的选择。对于同属于一个行业,其资产质量、经营规模相差无几的A公司与B公司来说,一种情况是A公司盈利1000万元而B公司亏损8万元,另一种情况是A公司盈利10万元而B公司亏损8万元,你自然不会就两种情况都是A公司盈利而B公司亏损作出相同的定性评价意见,你肯定会依据盈亏量的具体变化而觉得两种情形的差异其实是明显的,换句话说,仅仅只有定性判断是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分析结论的。因此,结合经济运行评价,可以这么说,定量评价应该处于基础与主体的地位,而定性评价是在对定量评价的反思与批判中成长起来的,定性评价既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经济态势,也利于对经济现象作比较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二、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的取舍

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是眼界与胸怀的抉择关系。如果你在思考如何构建大气、和谐、精致、开放的企业群体财务指标体系,那么,就不得不考虑如何突破微观、走向宏观。(一)基本概念的厘定

人们常常这样比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其实,生物学的细胞概念是具有完整生命力的细微物质,是构成生命体的最基本单位。一滴水可以映及太阳,一个细胞可以透视鲜活的生命体。我们可以这样说,城市就如同一个复杂的生命体,具备生命的结构和灵魂,它就是由千万个形态不一、作用不一的家庭细胞组成的。而经济活动更加如此,整体经济因为有不同的投资主体、生产主体和消费主体的存在而充满活力,而不同投资、生产和消费群体所组成的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态构成一幅或向上迸发、或平稳进行或向下紧缩的图画。也就是说,在经济活动中,由相互独立、相互竞争的千百万单个企业构成的微观经济是一个层面,而由这些千百万单个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所形成的各种总量则构成了一个宏观经济层面。

微观经济研究各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活动,以单个经济单位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个人、家庭和企业的经济活动在资源稀缺条件下如何实现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通常,微观经济主要是指企业经济,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研发等各种提高企业竞争力、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问题。而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相对应,以整个社会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国民经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总量、结构、运行及其变化。

表面上看,微观经济学跟“小”打交道,宏观经济学跟“大”打交道,其实,“大”与“小”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具体来说,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及企业个体应该如何作决定,宏观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整个经济体。在阅读那些卷帙浩繁的企业案卷时,一份又一份有关企业个体的档案浮出水面,企业这个微观世界的秘密在我们的脑海里一幕一幕地展开,经历着高潮与低谷的转变、创新与淘汰的变迁之时。当然,研究微观经济的意义在于为理解经济运行中的普遍规律提供了“个案”,深化了我们对经济现象的认识。不过,我们需要把对企业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更广义的层次,以增强对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事件的考察,微观企业中那些津津乐道的看起来可能微不足道的细节或“小历史”,立意深远一点看,便能够据此揭示我们面对的大千世界了。这也是财务分析由小及大的所谓“高视阔步”,高远的立意,可以产生高足阔步之态、英特超迈之姿,不再囿于自我的狭小天地,从而提升到大气和谐的整体视野。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微观经济就无所谓宏观经济,没有宏观经济也谈不上微观经济;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宏观经济是微观经济的背景。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并非是微观经济的简单加总,对微观经济有利的东西,对宏观经济未必有利,它们之间时不时存在着对立的一面。因此,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关系。发展宏观经济必须搞活微观经济,而要使微观经济充满活力和保持正确的方向,必须对宏观经济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控。(二)两者差异的表现

简单地看,宏观分析是以国民经济总体发展为对象,从社会再生产全过程来分析研究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各部门之间的结构以及国民经济中的一些重大比例关系,其所关注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最终必然在微观经济得以落地与扎根。微观经济分析则是以微观经济运行的全过程为标的进行分析研究,其目的是提示微观经济的运行规律,为微观经济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还需要注意,有的时候,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可以进行某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的总体分析,对该地区或该行业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或以国民经济各部门为分析总体,探寻部门经济的发展规律。这就是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中观分析。

在学术界,宏观经济分析一般是以总量研究方法来分析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当然,随着宏观经济分析研究的进一步延伸,在宏观经济分析中适当应用微观化分析方法也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专业趋势,比如,一些经济学家以博弈论为主要分析工具,研究微观经济中的个体行为方式及其约束条件,并用个体行为直接去解释宏观经济和宏观经济政策问题。所以,二者的差异并不意味着彼此之间风牛马不相及。三、基于宏观视角下的财会数据

可以说,以前,财务管理所承载的职能是一个微观经济世界,它参与对经济的管理也基本上囿于微观经济范围,宏观层面是通过统计渠道来转化和移植产生于微观经济领域的财务活动的某些信息。不过,进入20世纪后,财务环境的巨变促使它走向宏观经济控制领域,在宏观财务建设方面开创了新的视野。如果站在超越单个众多企业的角度看,企业群体的信息总汇能够反映出一种新的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讲,宏观经济管理是为微观经济服务的,又是以微观经济为基础的。宏观通过中观而施加影响给微观主体。(一)研究视角的必要转换

通常,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具有差异化的具体职责,不过也拥有相近或相同的基本使命,一个着眼于行业、全局的政府和社会管理者,应该在构建一个科学、严谨的财务管理与控制体系,适时地将面对的视角进行相应的延伸和拓宽,必须考虑如何推向宏观经济控制领域。如果能够将微观主体的传统财务指标体系与宏观范畴的财务指数构造体系实现完整的对接,那无疑将是一个革命性的成功。

综观企业层面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领域,各种财务指标分析体系已经繁花似锦,尤其是近年来的绩效评价理论和财务预警理论,使得财务分析体系更上一层楼。其中,分析方法已经让人耳目一新,企业个体所开展的财务比率分析与评价,已经完全突破了原有的简单分析,经历了从单变量分析到多变量分析、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从深度和广度来看都已非常成熟。毫无疑问,财务评价体系不但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了有效的分析评价,并且表明了用单一指标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财会数据的可行性;财务预警理论表明了财务指标对企业财务状况具有监测和预警功能。但是,所有这些分析,包括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都可以被用于对相关指标进行多个企业的依次排队。

美国杜邦公司创造的杜邦分析法,将净资产收益率这一核心指标依据其内在逻辑关系,逐层分解为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等模块性外层指标,分别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资本结构和偿债实力。

美国斯特斯图公司首创的经济增加值(EVA)分析方法,将资本成本概念引入财务分析体系。诸如此类的国际先进分析方法都先后赋予了国内财务分析不少的专业启示。

我国财政部1992年首次提出,1995年、1997、1999年数次修正与完善,后与多个部门联合发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等三个层次的32项指标,从企业财务效益、资产运营、偿债实力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完善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考核与监管制度。

国内学术界也陆续应用主成分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对企业财务指标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评价,构建了上市公司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得到复合财务系数和动态复合财务系数,客观综合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投资者提供了客观、合理的决策依据。所有这些分析技术的更新换代,都很好地发展和完善了财务分析理论。

但是,置身于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之初,我们也感受到既有的分析方法都局限于针对企业个体的分析,距离采用集成化数据有效反映众多企业群体的多侧面财会数据的指数化时代目标还有一定的差异。总之,以前的研究视点仍然禁锢在传统的微观经济个体范围内,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缺陷:从纵向分析,都是基于“时点”思路展开的,着眼于对某一会计年度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和危机预警,始终未能将多个时点联系起来,建立起长期、动态的观测和分析视野,显然,放眼几期、几十期甚至更长时期的数据相比,才更加富有趋势性的判断价值;从横向分析,都属于微观经济层面的分析框架,虽然有将经济景气、经济周期波动等宏观经济预警理论引入微观经济世界,从而形成企业景气理论,运用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系统,但仍只是将景气分析控制在微观经济个体内部,经验数据和样本规模的使用也只是为了确定各指标权重,进而分析微观个体是否存在财务危机,没有进一步在整体经济或宏观经济中予以运用。

因此,未来的财务评估价值,需要将基于一期、数期直到多期的研究分析系列化,组成数列化的“时期研究”。同时,对微观经济个体的“个体研究”进行综合化和系统化,力争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形成综合财务指数。为应对这种需求,从“点”到“线”再到“面”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因此,如果能够创立一个既能从全国层面的高度对众多企业个体所组成的宏观经济整体运营态势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又不忽视微观经济单位的财务分析评价的监测和预警系统,也许应该是一场富有价值的创新。为此,建立中国企业的综合财务指数,通过一系列微观财务经济指标,根据一定的数理统计方法,将若干财务比率综合反映在某一数据中,并运用于宏观经济领域,分析我国企业整体或分类的综合财务动态,监测企业财务运行态势并进行财务态势预警,力图成为微观经济单位进行自身财务评价的参照系,以便为企业财务评价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务依据。(二)研究视角的理念创新

建立和实施中国企业综合财务指数,首先是一种评价理念的创新,这种突破,起码实现了对现存会计与财务理念的升级换代。1.实现对现存会计理念的转型

中国企业综合财务指数是在微观财务分析的基础上编制的,也应属于财会数据分析利用范畴,其建立必然对“重信息生成,轻信息利用”的现存财务与会计理念提出挑战。长期以来,我们将会计系统狭义地理解为记账、算账、对账、报账,停留于财会数据的生成系统,把本来属于财务管理与控制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财会数据利用系统排斥在外,其结果,会计理论研究注重研究财会数据的生成系统,忽视财会数据综合价值利用的研究;会计实务注重单纯地提供财会数据,忽视财会数据的再加工及其分析利用。事实上,财会数据利用系统是财会数据生成系统的逻辑扩展,财会数据生成系统所生成的财会数据客观上要求作进一步的再加工和分析利用,以便进一步增强这些财会数据在公司理财、财务管理与控制、相关决策领域的有用性。因此,从现代会计发展的战略高度看,有必要重新审视会计系统的本质,确立“会计系统是财会数据生成系统和财会数据利用系统有机统一”的观点,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加强财会数据分析利用的理论研究,包括财会数据分析利用的视角选择,财会数据再加工的主体、目的、对象、原则和方法,以及财会数据再加工及其分析利用的行为规范,从而保障会计系统对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所需要的信息供给。2.实现对现存财务理念的升级

财务指数是微观分析方法与宏观分析对象和宏观分析环境的有机结合,是微观财务理论冲破微观经济框架、进入宏观分析领域的第一次尝试,是对现存财务理念和会计理念的一次重大冲击,也是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传统认识下,财务被看成是一个纯粹的微观范畴,现有财务理论研究仅注重研究微观财务问题,而忽视了宏观财务问题的存在。事实上,财务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微观财务和宏观财务是财务层次性在范围上的一种体现。虽然我们对宏观财务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的将其理解为国家对财务的宏观调控与管理,有的将其理解为宏观财务主体的财务问题,但无论如何,宏观财务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客观存在着的。因此,从财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有必要重新审视财务的范围问题,确立“财务不仅具有微观属性,而且具有宏观属性”的观点,冲破传统财务微观范畴,拓展财务学研究领域,促进财务理论和实务的宏观发展。因此,财务指数的基础——企业理财信息对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是微观财务向宏观财务拓展的具体体现,是对现存财务理念的第一次挑战。四、从指标走向指数的思维提升

厘清指标与指数之间的关系,自然是十分重要的先导工作,有助于逐渐理解和掌握指数的基本规定,并对比传统指标进一步掌握好其应用技术。(一)指标与指数的关系分析

从“指标”到“指数”,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其内涵差异相当悬殊。对比而言,指标是衡量目标的单位或方法,它能够直接说明总体数量某一特征的概念。例如,企业总数、职工总数、工资总额、平均工资、固定资产总值、利润总额等就是指标,它们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指标一般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组成,它体现了事物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两个方面的特点。比如,根据企业财务报告之资产负债表某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为91000万元人民币,这就是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它包括指标名称即固定资产原值、指标数值即91000万元人民币两个方面。而指数则是在对一系列相关的基本指标进行加工所形成的相对指标,供进一步的比较和分析研究使用。指数一般是将总体中各个不能直接相加的同类现象(指标),采取一定方法综合为一个集成化、一体化的数值,用来更加集中、更加简单、更加形象地反映事物动态变化或对水平差异进行比较,以及通过总体内部组成部分的变化分析结构的变化及揭示该事物总体布局变化的原因。

指标与指数,尽管都是人们从主观考量经济发展与企业运行中某种态势的测度体系。但是,会计界过去经常使用指标,统计界则对指标与指数都兼收并蓄。当然,随着会计管理科学的日益普及化,一个能够熟稔财务指标的人,同样也不应该对“统计”熟视无睹。统计与财会早期并不陌生,但是随着学科的细化,财务渐渐地远离了统计。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统计”两个字往往意味着诸如最近一次人口普查结果、制造业工人平均收入等一堆枯燥乏味的数字、一个个复杂的数学符号和公式,令人望而生畏。其实,统计所提供的方法也让我们更加透彻地分析和把握着宏观经济与企业群体的运行态势。比如,统计学对企业发展速度的解释就更加精准科学。例如,统计学认为,如果直接使用不同时期的产值增长或销售金额对比计算发展速度,则该速度中既有生产与销售数量的变化,也有商品出厂价和原料进货价格的变化,这个发展速度就不是实际的工业发展速度,而称之为名义发展速度。类似的例子,是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是工人付出劳动力时所得到的以货币表现出来的工资,也就是未经过价格修正的货币工资。名义工资不能确切反映出工资的实际水平,因为名义工资不变,实际工资可以因为物价的涨跌而降低或上升。而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买到的各类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有密切的联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者变动是一致的,即名义工资越高,实际工资也就越高,反之亦然。但两者的变动也经常不一致,即名义工资不变甚至提高,而实际工资却可能降低,这是因为,实际工资的水平不仅取决于货币工资的高低,还取决于物价的高低。如果名义工资不变,物价上涨,或者名义工资的提高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实际工资就会下降。在我们置身的这个通货膨胀时代,稍为增长的工资与持续飞涨的物价之间的明显反差已经让我们深刻领略了分析工作的实质要件了。建设综合财务指数体系,就必须有这样一个信念,即关注可比标杆下(如可比价格)某种指标的态势,这才是问题的实质,而不能停留在表面层次,否则,分析便不能说明和解释真正的经济问题。

进一步地,我们可以放开思路来看看指数的五味。指数作为统计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意义上看,迄今为止,指数尚无一个统一的科学概念,国内外统计著作对指数概念的定义各有不同,归纳起来的观点主要包括这么几种:指数主要反映商品、工资或其他经济变量在不同时期的价格变动;指数是一种动态相对数;指数是一种相对数,可用于经济现象在时间、空间上的对比;指数是一种反映不能直接相加、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综合变动的相对数;指数的最简单形式仅仅是若干组相互关联数据的加权平均数;指数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数就是各种相对数,而狭义指数则是指总指数,即以相对数形式综合反映多种事物在数量上变动的统计方法。

基于上述基本概念的剖析,我们对综合财务指数是这样界定的:首先选择若干代表性企业,依据其报告期和基期的财务指标分别计算每种财务指标的个体指数(每种指标的发展速度),然后,基于各种指标在企业运转中的机理所决定的指标内涵权重进行有机集成,同时,由于各种指标在行业或整体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须使用外延权数作出界定,用相对数的大小区别该指标在指数中重要性和作用的不同。依据各种代表性企业财务指标的发展速度使用合适的权数加权平均计算中国企业的综合财务指数。

与此相关,面对相当复杂的信息海洋,如何更加科学、准确地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