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替公司想一想(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1 19:53:52

点击下载

作者:张戴金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多替公司想一想

多替公司想一想试读:

序言一

认识我的所有人都会问我一个共同的问题:为什么你要放弃医学,而转行做教育培训呢?如果真的要讲原因,可能要讲九天九夜都讲不完。

六年前,我还是一个外科医生,正在医院实习,那时候我们每一个月换一个科室。第三个月的时候我去了肿瘤科实习,我看过很多种类的癌症病人,有肝癌、脑癌、肾癌、胃癌等。过去我认为癌症是绝症,但事实上,很多癌症病患者如果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以康复的。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又去了另一家医院实习。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是一家精神病医院。在里面,我看到两位男士在疯狂地打对方的耳光;在花园里有一个男病人在疯狂地奔跑,边跑边大声呼喊自已女友的名字,很显然这个人是因为失恋而患病的,直到我们离开他还在一直跑。

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癌症都有治愈的机会,而精神方面的疾病却久治不愈呢?

我思考良久终于顿悟:在这个世界有些病是可以通过打针、吃药治好,而有些病打针吃药是治不好的,这些病需要通过心灵的辅导才可以治好。因为这一次特殊的经历让我下定决心要弃医从“文”,通过我的演讲,给这些人以心灵的抚慰,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快乐!

为了达成愿望,我先后向梁凯恩、许伯恺、安东尼·罗宾、罗杰·道森、约翰·葛蕾、约翰·麦斯威尔、汤姆·彼得斯等28位世界大师学习,并获得13张国际授权证书。

此外,我曾先后在陈安之、聚成集团、南昌慧才企管、湖南东力企管等机构从事教育培训工作。

让我人生改变最大的是在2008年5月1日,我加入了著名的教育培训机构——亚洲超越极限集团。在梁凯恩老师的教导下,彻底地激发了我的潜能,并让我找到了自已的天赋。非常感谢超越极限集团,更要感谢梁凯恩老师让我的生命再次重生。

在加入超越极限集团之前,我曾是一家培训公司总经理。当我加入超越极限集团时,我愿意放下身段从基层做起。公司以往业务员升为公司总监平均需要二年的时间,而我只花了短短三个月,就从业务员升为业务总监,创造了该公司升任总监最快的纪录。在这期间,我累计为公司创造超过6000万元的营业额!我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改变完全是因为一句话:多替公司想一想。在这两年中,我一直把自己当成是公司的主人,每天都替公司想一想,两年中为公司提供了100多条好的建议,并为公司引进了20位优秀的人才。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

最后,愿所有的朋友多替公司想一想,您的未来将会有非凡的成就!杨光2010年6月30日

序言二

换位思考,站在公司的角度想问题

1+1=?

数学家说:1+1=2;作家说:1+1=3;哲学家说:1+1=0;

不同的人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计算方式得出的结论、答案也有所不同。

数学家是实事求是,为了证明1+1=2而穷尽了半生的精力,因为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作家喜欢在原来的故事上进行加工,夸大事实、笔下生辉,所以1+1=3;而哲学家是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弊和利同在,所以抵消归零。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是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的。

而我时常在演讲中,让学员们用手比划一个“人”字动作给我看,很多的学员在比划的时候,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自己看时是个“人”字,而从我的角度看上去却是一个“入”字,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站在我的视角看,没有站在我的角度想,正确的应该是他自己比一个“入”字的动作,我看上去才会是一个“人”字。其实,做人做事也是一样,我们一定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一定要“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有人认为,我是为公司、为老板打工的,没必要那么卖力。为公司获得利益,只会让老板更风光、潇洒。但是,我们有没有反过来想想,如果公司不能够获得更大的效益,我们的工资哪里会有保障。老板赚大钱,很多人都非常羡慕当老板的人,但殊不知,“一个人的光辉有多高,背后的阴影就有多长”,老板也有不为人知的心酸和痛苦。其实,多替公司想一想,也要为老板多想一想。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青年要到一个村庄去办事,途中要经过一座大山。临行前,家人嘱咐他:遇到野兽也不必惊慌,爬到树上,野兽便奈何不了你了。

年轻人牢记在心,一个人上路了。

他小心翼翼地走了很长时间,并没有发现有野兽出现,看来家人的担心是多余的了。他放下心来,脚步也轻松了几分。正在这时,他突然看到一只猛虎飞驰而来,于是连忙爬到树上。

老虎围着树干咆哮不已,拼命往上跳。年轻人惊慌过度,一不小心从树上跌了下来,刚好跌在猛虎背上。他只得抱住虎身不放,而老虎也受了惊吓,立即拔脚狂奔。

另外一个路人不知事情的缘由,看到这一场景,十分羡慕,赞叹不已:“这个人真厉害,敢骑老虎,我这么多年都没有看到过,好威风啊!”

骑在虎背上的年轻人真是苦不堪言:“你看我威风快活,却不知我是骑虎难下,心里惶恐万分,怕得要死啊!”

这用在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类比中,最形象不过了。很多时候员工们看到老板们“骑在老虎背上”好威风啊!可是老板们遇到的问题谁看到了?老板遇到的麻烦谁看到了?老板遇到的痛苦谁看到了?老板往往是“骑虎难下”啊!

所以,我们要站公司的角度、老板的角度换位思考,理解公司、理解老板,而不要说“我仅仅是一个打工的”。

学会站在公司的角度想问题,你会完全改变你的工作态度,你会以老板的心态投入到日常工作当中,更大地提高自己的业绩,你的价值会得到充分体现,企业会因为有你的努力而变得不一样,你也可以带动身边的人共同进步。

本书以客观的态度、朴实的道理和现实的案例,从实际出发,向广大读者说出了无数老板和在职员工的心声。如果你是一位老板,读完本书,你一定会对本书中的文字感同身受;如果你是一名员工,读完本书,你一定会认识到,为公司着想也是为自己着想,你会认识到老板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恩人。

在我多年的员工培训生涯中,我十分了解企业员工的工作心态,以什么样的工作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就会相应会取得什么样的工作绩效。我由衷希望每个人都能以老板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个人同企业一起发展,最终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和谐与共赢。

所以,借以此书强烈呼吁在现代企业中,不管是员工还是管理者,都要“多替公司想一想”。

真诚地祝愿每个人都能从书中获益。张戴金

第一章 你是公司的“主人”

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主人

什么样的员工才称得上是公司的主人?那就是无论老板或领导有没有在场,无论公司面临或大或小的难题,你都自觉、主动、不遗余力地付出努力,克服困难;你都会全心全意地想尽办法为公司谋求更大更多的合理利润,这就是做公司主人的积极心态和具体表现。那“仆人”是什么样的呢?仆人就是把自己看成被公司雇用的打工者,是在为老板或公司而工作,不是为自己而工作,把自己看成纯粹的出卖劳动力者,信奉“一分工资一分劳作”。

老板从来都是为自己而工作,他把企业的事务当成自己的事务,不用扬鞭自奋蹄,一心要为企业做出成效和赢得利润,而且对自己的行为完全负责任,主动承担责任和迎接挑战,完成既定任务。只要你有为自己工作的良好心态,也就拥有了当老板的第一素质。

只要你的心态是在为别人工作,一定要靠别人的督促与指派才肯采取行动,那你今生今世只好做一个安分守己的打工者了。倘若你一生要扮演主人的角色,就一定要先在心里暗暗地强烈要求自己具备主人的心态:无论做什么,都一定要竭尽全力,争取巅峰绩效。

作为企业的主人,你应该如何考虑问题和采取行动呢?

第一,凡事讲究品质。着手做正确的事情,并严格遵循标准和程序工作,一丝不苟地从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到位。

第二,凡事讲究成本。做事之前要先进行成本估算——怎样做才能更省钱?怎样做才有更大的赢利空间?怎样才能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效?

第三,讲究效率。快速反应,雷厉风行,并且拒绝拖延。

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主人,像老板那样行动。一旦你拥有了这种心态,你就会自觉地去考虑公司的成长和发展,考虑公司的费用支出,你会逐渐感觉到公司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你将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相反,如果你敷衍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逃避责任,你将永远是无足轻重的打工者,公司的命运始终与你毫不相干。自然,你也得不到老板的赏识,得不到提拔,不被委以重任;从事打杂跑腿类的简单工作将是你命中注定的终生职业。

学会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问题

有一次,和一位企业的老板聊天沟通,他讲了一句话:站在公司的角度想问题,就是老板;站在员工的角度想问题,就永远是员工。他的意思是说:站在公司的角度想问题,就算目前还不是老板,但有管理者的潜质,将来终究会成为老板;而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永远没有机会成为老板。

也许他说的话有些绝对。但我们要理解那位老板说话时的心境,因为,在很多的企业中,有太多的人往往只能停留在员工的思考层面,而从不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知道,人的思想决定了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导致了行为的结果。结果不够好,是因为思想不够好。所以,没有把自己的思考层面和思想层面提升到一个高度,那么注定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

在企业里,老板考虑问题时往往思考的是全局,算的是大账,看问题直达核心,而一般员工往往被表面现象迷惑,或被自己的职位限制,找不到准确的定位。所以,我们主张员工像老板那样思考,学会站在公司的角度想问题,这样员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才会和老板保持在同一高度、同一层面。员工站在公司的立场看问题,是一个企业进步的象征。

当然,这并不是让员工不顾现实情况、一心只想着当老板,对当下的工作不予重视,而是强调要树立一种主人翁意识,以老板的态度来对待公司。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至关重要,它能够使员工之间形成凝聚力并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使员工与企业经营者齐心协力、生死与共,并肩朝着企业目标前进。一个由主人翁意识很强的群体形成的企业,员工会视企业为自己终身的依赖,视企业的荣辱为自己的荣辱。当企业面临困难时,员工能够和企业患难与共,共思良策,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企业一旦达到这样一种精神境界,便获得了一种精神支撑,它将成为企业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源泉。

英特尔集团总裁安迪·葛洛夫曾应邀到加州大学作演讲,他对毕业生演讲时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只当成员工,而是应该把公司看做是自己开的一样。”当然,这番话的真正用意并非建议你对公司的事务指手画脚,横加干涉,而是希望你提高自己工作的主动性,换一种积极的思路考虑问题。

有的人认为,公司是老板的,我只是替别人打工。工作做得再多、再好,得利的还是老板,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有的员工甚至趁老板不在时没完没了地打私人电话或无所事事地遐想。这种想法和做法其实无异于自毁前程。一位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经理人说:“除了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翁第二代,绝大多数老板都是从打工做起的,而一个人打工时的心态是决定这个人日后是否会成为老板的一个关键。”

如果你认为老板整天只是打打电话、赶赶饭局而已,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他们头脑中时时在思考着公司的行动方向和远景规划。有时,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也就是要员工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具有一种老板心态。经常问一问自己:“假如我是老板,我会怎么想,怎么做?”

老板和员工最大的区别就是:老板把公司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员工则喜欢把公司的事情当做老板的事情。在这两种不同心态的驱使下,他们工作的热情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无法一一列举出老板应该思考的所有问题,但毫无疑问的是,当你以老板的角度想问题时,你就能逐渐地像老板那样积极主动地工作,忠于自己的事业,并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结果负起责任。

举一个职场的例子。

李刚从经济管理系本科毕业时,有4个工作机会可以选择,他却决定当一家化妆品公司的董事长助理。交接那天,前任助理告诉他:“在这里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因为助理的任务就是收发公文、做会议记录、安排董事长的行程,简单地说就是打杂。同样的工作,在不同人的眼中,却有天壤之别。李刚认为,每天接触公司的决策文件,可以看出董事长批公文的思路。一场场会议记录让他见识到企业如何经营、决策如何产生。他说:“再没意思的工作,如果用老板的眼光来看待,就能看出价值所在。”当年那个“逃走”的助理现在不知际遇如何,但李刚已经成为一家年赢利超过1000万元的公司的老总。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就是因为站在公司的角度看问题,奠定了他日后成功的基础。

站在谁的角度想问题体现了一个人的觉悟问题。如果一个员工站在公司的角度想问题,那么俨然是把自己当做老板了,想法自然就和老板接近了,行为也会具有全局观,会最大限度地使集体目标通过个人最大程度的努力得到实现。这样的好员工,受提拔是必然的,将来也极有可能成为老板的。

为企业工作更是为自己工作

为企业工作,按时拿属于自己的工资,很多人都在简单地进行着这样的“公平交易”。事实上,这是一种愚蠢的做法,聪明的人会在不断重复的工作中,不断地提升自己,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很多成功人士都是从基层做起的,他们在为企业效力的同时,也借助企业这个载体,获得了自己进步所需要的东西。他们不但是在为企业工作,更是为自己工作,并最终和企业一起取得了“双赢”。

李涛进入公司没多久,就被从财务室调到了总经理办公室,做总经理助理。其中有一项工作,就是帮总经理报销票据。如果是其他人,就会是简单地把票据贴好,然后完成财务上的流程。

但是,李涛并没有把它当做一项简单的事情来做,而是把票据看做一种数据记录,让看起来没有意义的一堆数据与公司各方面的经营和运作联系起来。他把每次要报销的票据列了一个表格,把总经理在他那里报销票据的时间、数额、消费场所、联系人、电话等信息全部记录下来。

后来,通过这样的一份数据统计,他发现了总经理在商务活动中的规律,哪些商务活动,经常在什么样的场合,费用预算大概是多少,他都了如指掌。

这样,总经理布置给他的工作,他都会处理得非常妥帖。即使有一些信息总经理根本没有告诉他,他也能及时、准确地处理。渐渐地,总经理把重要的事项也交给了他,他也在工作中提升了工作能力,后来从总经理助理,直接升为了企业的部门经理。

的确,你是在为你的企业、老板工作,但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工作。你工作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在工作中不断提升工作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局限于付出努力然后换取报酬上。如果这样,你永远也不会在企业中得到进步,更不会提起你的工作热情,久而久之还会让你产生一种烦躁感,严重影响你的工作效率。

小张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上学时他不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工作时他也不是业绩突出的员工,甚至在家里他也觉得父母对其他兄弟姐妹比对他更加疼爱。他觉得所有的人都不重视他,也不需要他。所有的事情,即使没有他,别人也一样能完成,所以他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没有义务。他认为“除了自己的衣食住行之外,我不用为任何事承担责任”。就这样,小张倍感轻松地度过了他的学生时代和过去的一段职业生涯。不过,最近小张觉得自己不再像以前那么轻松了,他渐渐地感觉到某种压力。原来,问题出在小张的工作上。

小张所在的公司发展很快,很多和小张一起进公司的人都凭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公司的重用。最近,公司与另外一家公司合并,正在对内部人事进行整合调整,又有一批同事得到了提升,就连比小张晚到公司一年的梁楠也被公司派到分公司担任了项目负责人。小张逐渐感到不平衡了,他问自己:“为什么公司在发展之后提升了那么多同事,而唯独我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呢?”

公司合并成功后,新任总裁在员工大会上发表了讲话,其中有一句话令小张印象深刻,总裁说:“公司有了今天的进步离不开每一位优秀员工的付出,希望大家今后仍旧能视公司成长为己任,再接再厉,和公司共同成长,并且希望大家协助我的工作。”“和公司共同成长?为什么公司成长了,而我仍旧像以前一样呢?”小张在员工席上自言自语。这时,他的前排正好坐着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总监王先生,王先生在无意中听到了小张的话,但他没说什么。他只是回头看了看小张,然后继续听总裁讲话。

总裁的话讲完了,轮到王先生上台发言了。王先生说:“作为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总监,我要说的就是有关公司人力资源调整的一些事情。大家都知道,公司发展很快,这就需要有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挖掘他们的潜能,而公司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在这些人才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的。因此,公司对人力资源的调整也是依照每位员工对待公司的态度和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做出的。”

王先生看了看台下继续说道:“台下的诸位,有的人随着公司的成长,已经实现了自身价值的不断提高,我在此对你们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同时,也为你们对公司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在公司成长的每一步中,你们都主动承担了必要的责任,你们在追求自身进步的同时也推动了公司的成长,这正是你们得到提拔的重要原因,也是你们以后能够取得更好成绩的有力保证。”“还有另外一些人,你们可能在公司默默无闻地工作了很多年,而你们直到今天还是默默无闻,你们也许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不过,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从大家走进公司的第一天起,公司就希望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在公司中得到成长,因为公司的成长靠的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如果直到今天,你们才发现公司成长了,自己却仍然停留在原地,那么我想一定是你们过去的工作出现了问题。”“我的意思是,实现自身的成长是每一位员工必须承担的责任,如果你们过去从来没有承担过实现自身成长的责任,也没有把公司的成长当成自己的责任,那么今天在公司中获得成长的人理所当然不是你们。我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你们能够全心全意地为公司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路在你们自己的脚下,要如何走就全看你们自己的选择了。”

听了王先生的话,小张羞愧地低下了头。他过去看到别人取得进步时,总以为那都是机会使然,而这种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他从来都没有想到成长是一种责任,促进公司的成长也就是促进自己成长,这是一份相当重大的责任。现在他才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现在他才知道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为企业工作也是在为自己工作”,这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它值得每位员工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它。把所有的工作当成是为了自己,你也将会拥有一股强大的工作动力,督促着自己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其实,你就是自己的老板

“你就是自己的老板”——这是每个人应该持有的人生态度。

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身处何方,都不要认为自己是在为老板工作。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你不是在为别人活着,也不是在为老板工作,你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你自己。你的命运不是掌握在老板的手里,而是在自己手里。

刚开始大家在一家企业工作时,基本上是在同一起跑线,而若干年后,每个人的情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的人得到提升,有的人薪水翻番,有的人自己创业做了老板,而有的人基本上没有获得任何的晋升,甚至有的人被企业开除而又找不到工作。这是为什么?

其实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自己的未来只能由自己把握。

我们努力工作都是为了成就自己的梦想,都是在为自己的未来而工作。有谁真的是在为企业、为老板而工作呢?如果现在的老板不支付你薪水,你会继续工作下去吗?

现实中,我们总是会听到这样的抱怨:企业给我的待遇太低了,薪水这么一点点,我才不会好好干;老板不重视我,不欣赏我,我没心情好好干……看来有必要弄清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在为谁而工作?表面上,你是在为公司工作,为老板工作。事实是什么呢?在工作中,你不仅学到了经验,还积累了资源,增长了阅历和见识。如果你一直抱着为老板工作的受害心理,最终吃亏最大的不会是老板,而是你自己。

不管你现在的薪水高还是低,或者你的老板是否器重你,只要你能够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毫不吝惜地将自己的精力与热忱融入到工作中,你会享受到工作给你带来的人生乐趣,同时你会因自己的努力工作而赢得他人的尊重,进而产生一种自豪感。

相反,如果你在工作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你将会发现,每天有一大堆的工作等着你去做,总有做不完的事。这时你会感觉工作十分艰辛、烦闷。情绪不佳,工作自然很难做好。不能做好本职工作的人将会错过个人成长的机会。

在一次演讲中,一位年轻的听众说:“取得博士学位后,我与一位能力相当的同学一起来到一家跨国公司,那时我的月薪是10000元,但我的那位同学的薪水却比我多了5000元。这很不公平,于是工作的时候,我总是漫不经心,小错误常常发生,工作效率低,要不然自己就像吃了大亏。”

现在看来这人是多么的愚蠢。这位年轻人只为薪水工作,认为少5000元就要少干5000元的事。但他却让学习机会与晋升空间远离自己而去,各种各样的坏习惯成为了他成长的障碍。

在美国,有一个年轻人取得博士学位后,总是因工作岗位与自己的学历不相符,每天都奔波在求职的路上。最后,为了生计,他不得不称自己是大专学历,在一家制造燃油机的企业担任质检员,薪水比普通工人还低。工作半个月后,他发现该公司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于是他便不遗余力地说服公司老板推行技术改革以提高产品质量,并且降低生产成本。身边的同事对他说:“看看你的薪水,你为什么要这么卖力?”他笑道:“我这样是为我自己工作,我很快乐。”几个月后,这个年轻人晋升为副总经理,薪水翻了几倍,尤为重要的是这几个月他推动的技术改革,让企业的利润增加了几千万美元。

曾经从报纸上看到过大学生去当清洁工的新闻,我认为对于大学生而言,这是一份有价值的工作,它可以培养不怕吃苦和敬业的精神。

不在乎周围人的看法,虚心学习,向好的工作迈进,不要和别人一样抱着“我是在为老板打工”的思想,从工作中获取快乐与尊严。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更辉煌,生命才会更有价值。

所以,你应该在任何时候都把自己当做老板来看待,像老板一样为自己工作,不管薪水是谁发的。其实你的老板就是自己。

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作为一名员工,首先要有一种“企业属于自己”的心态。要把企业看成是自己的一样,不管老板在不在,不管主管在不在,不管企业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要全力以赴,积极主动地去工作。

多为企业着想,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你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记住,处处为企业着想的员工,老板也会为你着想。

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故事:

托马斯和哥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托马斯很能干,做的活儿也精细,当他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会随手拾起来,留做备用,好像这个企业是他自己的一样。

一天夜里,暴风雨骤起,托马斯从床上爬起来,拿起手电筒就冲到大雨中。哥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笨蛋。

在露天仓库里,托马斯察看了一个又一个货堆,加固被掀起的篷布。这时候老板正好开车过来,只见托马斯已经被雨淋得透湿。

当老板看到货物完好无损时,当场表示要给他加薪。可是,托马斯说:“不用了,我只是看看我缝补的篷布结不结实。而且,我就住在仓库旁,顺便看看货物只不过是举手之劳。”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如此有责任心,就让他到自己的另一家企业当经理。

企业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文化程度较高的大学毕业生当业务员。托马斯的哥哥跑来说:“给我弄个肥差干干。”托马斯深知哥哥的个性,只能拒绝道:“你不行。”哥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托马斯说:“不行,因为你不会把活儿当成自己家的事干。”哥哥说:“你真傻,这又不是你自己的企业。”临走时,哥哥大骂托马斯没良心,不料托马斯却说:“只有把企业当成是自己的企业,才能把事情干好,才算有良心。”

几年后,托马斯成了一家企业的总裁,他哥哥却还在码头上替人缝补篷布。

一个员工,要有一种把自己当做企业主人的心态,而不是把自己当成老板的仆人。你不是在为别人工作,而是在为你自己工作,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多为企业想一想。当你时刻为企业着想时,你就会把企业的事当做自己的事。这样一来,你就会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价值,成为老板所倚重的员工。

对工作有着雄心和热情的员工,绝不会将自己局限在固有的工作范围之内。要想在工作上有一番成就,就必须不断寻找学习的机会,扩大自己对企业的贡献。

作为一名员工,每天都应该这样提醒自己:你必须独立思考并且积极主动。假如某位员工失职,其他人所应做的,不是眼睁睁地看着情况继续恶化下去,而是应该想办法补救。

在现实中,很多老板最看重的就是把企业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的人,这样的职员任何时候都敢做敢当,勇于承担责任。责任感在任何时候都是很重要的,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家庭和社交圈都是如此。

同样,不管是不是你的责任,只要关系到企业的利益,那么你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积极地寻找并抓住每一个可以促进发展的机会,因为企业的事情就是你的事情。

像关心家业一样关心公司

有这样一个故事:“如果每个职工都能像关心自己的家业一样关心企业,企业就有希望搞好!”下岗后自己闯出一番事业的卓长丽谈到企业改革时这样说。

卓长丽原是济南染织厂的纺织女工,1993年下半年下岗,在厂里的劳动服务企业做过锅炉工、洗衣工、餐厅采购员。1994年她承包了厂里的天午宾馆,并且全部招用下岗职工,还把宾馆的业务越做越大。

如今已是天午宾馆总经理的卓长丽,深深体会到了员工的积极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过去当纺织女工的时候,卓长丽只有一个念头:少出废布、织好布,至于进货、销售、织出的布赚不赚钱等问题从不考虑,企业搞得好不好是厂长的事。下了岗自己办宾馆以后,卓长丽和她的员工才首次体会到:为了企业的生存,就是为了自己的饭碗。

1994年刚承包宾馆的时候,卓长丽每年要上缴26万元的纯利润,这对于她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卓长丽发挥宾馆地处长途汽车站附近的优势,带领20名下岗职工,变“坐等顾客上门”为“主动走出去迎客人进店”。员工们每天在马路上等客人,直到宾馆的100多个床位都住满了客人,才会满意而归。

卓长丽认为如果职工不转变观念,像过去那样被动地工作,而不是主动为企业着想,再好的企业也会被吃垮、喝垮、混垮。“关键是每个人都要以厂为家。”

很多企业的宣传栏上,经常挂着这样的标语——“把企业当家业”。可是,企业里的情况却是这样一幅景象,“家”里的东西,能拿就拿,能占便宜就占便宜。“把企业当家业”,绝不是让你把企业的东西往家里搬,而是要像对待自己的事情一样对待企业的工作,像关心自己的利益一样关心企业的利益,把我们的个人价值追求、理想的实现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价值追求统一起来,形成“共振”,把职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去经营,把为之服务的企业当做家业来珍惜,形成为企业全情投入也就是为自己的事业、家业奋斗的思想,从而极大地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然而现在有些员工,通常对于自己的工作没有那么大的热忱,只是以一个职员的立场,接受企业的委任,完成分内的工作而已。

但是如果员工能进一步体会到自己是企业中的一分子,能够把企业的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像对待自己的生意一样对待企业的生意,那又会是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呢?如果每一个员工都能认识到“我是企业的职员兼主人,企业的事业也是我个人的事业,所以我也是企业经营者之一”,这样必能结合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企业的发展,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我们要把工作当成终身的事业,不可以为了薪水而工作,应该将工作与生命结合为一体,本着身为企业经营者的心态,服务企业,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松下幸之助一有机会就对他的员工说:“你们要打消‘我们是为了领薪水而工作的员工’这种观念,而用‘我们是经营这个行业的主人’来代替。譬如说,一个人负责财务工作,就要有‘我是企业里财务会计的经营者’的想法,来从事工作。”

第二章 像老板那样为公司工作

像老板一样为公司着想

在职场中,很多人通常都会有这样的错误认识,老板永远要比员工更积极地工作,因为这是他自己的事业,员工只不过是打工者而已。这样的错误想法在严重地影响着员工,他们因此不能够像老板那样积极地为公司着想。

的确,老板和员工的想法很难完全达成一致,因为角色、地位和对公司的所有权不同,所以导致了心态的不同。在很多员工看来,像“员工是公司的主人”这类的话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他们通常认为自己只不过是在为老板打工,假如自己是老板,将会把公司经营得更好。但事实却是,不能为自己的老板尽力的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定式思维。当他们自己开公司的时候,会认为自己的员工也会有同样的消极心态。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他们就会自己把一切的任务都承担下来,很难放手将工作交给下属去完成。这样的公司永远也不会获得实质上的进步。

或许,有的人会说,我没有当老板的想法,只想成为一名普通的员工,就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他们的工作哲学是:我付出了多少就应当得到多少回报;只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其他多余的工作一概不管。他们在工作中,会循规蹈矩地做事,按时上下班,但自己职责之外的事情一概不予理会。所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也就成为很多人奉行的工作准则。但是,纵观持有这种心态的人,他们没有一个事业有成。

每个员工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以便适应激烈的竞争。而“像老板一样为公司着想”,这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提高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优秀的员工关注的是可能性而不是局限性,在工作中他们会把目光紧紧地放在可能发生的机会上,时刻做好准备,努力让自己抓住机会。

所以,当你以老板的眼光考虑问题的时候,就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成果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只要深入思考,积极行动,你获得的评价也一定会不断提高。

当然,并不是说“像老板一样为公司着想”,就是要所有的人都成为老板,而只是给员工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标准。我们既为自己的生存工作,也在为自己的将来工作。我们工作的目的不是当老板,而是要给自己创造终生的利益。

作为员工,你也要像老板一样,认真、积极地对待公司中的每件事情,要热爱自己的公司。假如,你只是一味恪守公司的相关规定,单纯地去做自己的分内工作,按时上下班,想要做个出色的员工几乎是不可能的,也不会在公司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像老板一样替公司着想的人,工作潜力一定会比普通的员工发挥得更淋漓尽致。因为他们时刻都在主动思考,愿意付出更多。老板或者上级交代的工作,他们总会多想创意、多动脑筋,并且出色地完成。这样,他们也就更容易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会获得更多的乐趣,自然也就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去工作,也更能发挥工作效能。

同时,那些能够像老板一样,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人,才是公司最需要的人。只有他们才能够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为他们会用自己的知识和行动去为公司和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不管在什么样的状态下,他们都不会消极对待自己的工作。这些人必将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公司的成败和这些人将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在IBM公司中,每位员工都持有这样一种心态:我就是公司的主人。在公司中,员工会主动地去找高层沟通,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更是积极、认真地去做到位,他们时刻具有一种热情洋溢的工作态度。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西点军校就是这样培养他们的每位学员的,使学员的心中都有一个当长官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一个梦想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军事人才。企业也一样,也需要一批这样的优秀员工。

假如,你把自己看做公司的老板,像老板那样,站在公司的角度想问题,你将会发现你的潜力原来是如此的巨大。你的积极态度还可以带动你周围的同事奋发图强,你们的团队便会得到飞速的进步。

像老板一样积极主动

主动地去做好一切吧!千万不要等到你的老板来催促你。不要做一个墨守成规的员工,不要害怕出错,勇敢一点!

如果我们像老板一样来对待工作,那么,我们的老板就会轻松很多,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来思考公司更重要的问题,公司才有可能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因此,在公司里,你要永远保持主动,不等老板交代,便去主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一位机械公司的老板的体会是这样的:“我们这一行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想办法增加‘能想又能做的人’。我们的生产与行销体系中,没有一件事是不能改进的,也就是说都可以做得更好。我可没有说目前大家做得不好,我们确实很努力。然而像所有先进的大公司一样,我们也很需要新产品、新市场以及新的办事程序,这要靠积极主动又能干的人来推动。”

主动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行动,一种美德。那些积极主动去做好本职工作的人,不管在哪一行都很受欢迎。而那些什么事情都要等着老板来吩咐的人,却难以成为一个工作出色的人。

主动是什么?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可以出色地完成工作。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是一个主动工作的人,而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则更应该努力培养员工的主动性。

如果只在别人注意你的时候才有好的表现,你将永远也达不到成功的巅峰。你应该为自己设定最严格的标准,而不是让他人来要求你。

如果你足够细心,只要研究一下你们公司那些晋升得比较快的人就会发现,这些人总是主动地去工作,而且愿意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承担责任。

齐瓦勃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时间的学校教育。15岁那年,家中一贫如洗的他就到一个山村做了马夫。然而雄心勃勃的齐瓦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发展的机遇。三年后,齐瓦勃终于来到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齐瓦勃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的决心。当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工的时候,齐瓦勃却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一天晚上,同伴们在闲聊,唯独齐瓦勃躲在角落里看书。那天正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齐瓦勃手中的书,又翻开了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经理把齐瓦勃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齐瓦勃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对吗?”经理点了点头。不久,齐瓦勃就被升任为技师。打工者中,有些人讽刺挖苦齐瓦勃,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我们只能在业绩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获得机遇。”抱着这样的信念,齐瓦勃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25岁那年,齐瓦勃又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卡内基的钢铁公司有一个天才工程师兼合伙人琼斯,在建筑公司最大的布拉德钢铁厂,他发现了齐瓦勃超人的工作热情和管理才能。当时身为总经理的齐瓦勃,每天都是最早来到建筑工地。琼斯问齐瓦勃为什么总来这么早,他回答说:“只有这样,当有什么急事的时候,才不至于被耽搁。”工厂建好后,琼斯推荐齐瓦勃做了自己的副手,主管全厂事务。两年后,琼斯在一次事故中丧生,齐瓦勃便接任了厂长一职。得益于齐瓦勃的天才管理艺术及工作态度,布拉德钢铁厂成了卡内基钢铁公司的灵魂。因为有了这个工厂,卡内基才敢说“什么时候我想占领市场,市场就是我的,因为我能造出又便宜又好的钢材”。几年后,齐瓦勃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

齐瓦勃担任董事长的第七年,当时控制着美国铁路命脉的大财阀摩根提出与卡内基联合经营钢铁产业。开始时,卡内基没理会。于是摩根放出风声,说如果卡内基拒绝,他就找当时居美国钢铁业第二位的贝斯列赫母钢铁公司联合。这下卡内基慌了,他知道贝斯列赫母与摩根联合,就会对自己的发展构成威胁。一天,卡内基递给齐瓦勃一份清单说:“按上面的条件,你去与摩根谈联合的事宜。”齐瓦勃接过来看了看,对摩根和贝斯列赫母公司的情况了如指掌的他微笑着对卡内基说:“你有最后的决定权,但我想告诉你,按这些条件去谈,摩根肯定乐于接受,但你将损失一大笔钱。看来你对这件事没有我调查得详细。”经过分析,卡内基承认自己过高地估计了摩根。卡内基全权委托齐瓦勃与摩根谈判,取得了对卡内基有绝对优势的联合条件。摩根感到自己吃了亏,就对齐瓦勃说:“既然这样,那就请卡内基明天到我的办公室。”齐瓦勃第二天一早就来到了摩根的办公室,向他转达了卡内基的话:“从第51号街到华尔街的距离,与从华尔街到第51号街的距离是一样的。”摩根沉吟了半晌说:“那我过去好了!”摩根从未屈就去过别人的办公室,但这次他遇到的是全身心投入的齐瓦勃,所以只好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后来,齐瓦勃终于自己建立了大型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并创下了非凡业绩,真正完成了从一个打工者到创业者的飞跃。

看了齐瓦勃的故事,不知道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你和他一样梦想着有一天自己当老板,但是,如果你是连一个员工也当不好的人,又怎么可能当好老板呢?

像老板一样负起责任

不要问企业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企业做什么;不要指望企业帮助你成长,而要指望自己帮助企业成长;企业帮助你成长是恩惠,你帮助企业成长是天职;不要看企业给你的薪水是多少,而要看你给企业创造的价值是多少。

有位培训师曾经在一家公司做过一次体验培训。在培训中,他安排了这样一个训练。

他把所有的学员分成两个队,双方各选出一个队长。比赛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两个队按次序报数,时间最短又没有出错的为胜利的一方,失败的一方的队长要被罚做20个俯卧撑,连续输两次则做40个俯卧撑,三次则做60个俯卧撑,以此类推……

如果团队一旦失败,承担责任的就是队长,只要一个人不认真,队长就要受罚。作为队员,无论你多么自责,都无济于事,因为,你不是队长,你无法去替他承担责任,对你来说,做好你自己的事就是最大的负责任。

在一个公司里不也是这样吗?我们的老板,就如同那位队长,队员的每一个失误,都需要他来承担责任。每一个员工,一旦做错事情,给公司造成损失,员工最多是扣除一些工资,但是,给公司和老板带来的损失却不是员工一个人可以承担的。

因此,当我们工作的时候,应该多替老板和公司想一想,自己这么做会给公司和老板带来什么样的伤害?有人将公司比喻成一艘航船,这实在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比喻了。松下电器就将自己的企业比作一艘冰海里的航船。在这个公司,无论是办公室、会议室,还是生产车间的墙壁上,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招贴画,画中就是一艘即将撞上冰山的轮船,在画面下面写着一行十分醒目的字:“只有你,才能挽救这艘轮船。”这个公司多年来都经营得特别好,员工待遇也相当高。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这个公司所有的员工一直以来都与公司共命运。他们知道,掌握公司命运的不仅仅是董事长,不仅仅是董事会成员,也包括他们自己。

一个公司,只有每个人都能做到“公司兴亡,我的责任”,这样才能真正取得成功,并且能够永远领先于别人。因为,如果公司的每个员工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公司?哪有不团结的组织?所以说每个职员都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而不是推出去。

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树立“公司兴亡,我的责任”的观念。任何一个公司,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只由规定的人员来做,一旦发生意外变故,应该每个人都能够负起责任来。

你到一个公司上班,这是你的主动选择,而不是企业强迫你来上班。既然你做了选择,就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你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公司不仅仅是为你提供薪水,给你带来成就感,同时会给你带来辛苦、压力、挫折等。因为好和坏都是工作的一部分。

在其位,谋其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位置,也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工作就意味着责任,责任意识会让我们表现得更加卓越。负责,敢于承担个人的责任,犯错就是犯错,不要讲“我以为……,我认为……”为自己不停地辩解,而要说“我错了”。

像老板一样负起责任,只要我们真正负起责任来,就能提升自己的业绩,使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如此,我们更能得到公司重用,获得更多更好的机遇!

像老板一样投入工作

美国前教育部部长、著名教育家威廉·贝内特说: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

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是他兴趣与志向的表现。所以,了解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就是了解那个人对生命的态度。

你为什么工作?你如何对待工作?从根本上说,这不是一个做什么事和得多少报酬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工作中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的问题。

然而职场中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是在茫然中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领回自己的薪水,高兴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后,仍然茫然地去上班、下班……他们从不思索关于工作的问题:什么是工作?工作是为了什么?可以想象,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只是被动地应付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他们不可能在工作中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智慧。他们只是在机械地完成任务,而不是创造性地、自动自发地工作。

有些人可能经常会说,“如果我是老板,我会更加努力”。在这里,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有一个年轻人叫沃特·华伦,曾经供职于美国美孚石油公司。他很有才华,但工作时总是懒懒散散,朋友们多次提醒他要注意这个问题。他回答朋友们说:“在公司里,不过是为别人打工。如果我自己开公司,一定会更加努力,做得比现在的老板还要好。”

一年以后,他辞去了原来的工作,自己创办了一家事务所。他写信告诉他的朋友说:“我会努力把它做好,因为现在我是老板了,是为自己工作了。”而一年过后,他就关闭了公司,原因是“太麻烦和复杂,一点也不适合自己”。现在,他又回到了谋职的老路上。

很多的年轻人在开始创业时,常常会满腔热情地投入。可一旦遭遇困难,就缺乏足够的恒心和毅力坚持下去。创业固然需要激情,但只有长久的、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保证取得成功。

那些能够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的员工,能够像老板一样工作的员工,不管老板是否在办公室,不管有没有监督他的工作,他都能够积极主动、尽责尽职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向老板及时提出自己的工作设想,主动帮助老板破解工作难题。这样的员工,在任何地方都会做得非常出色,永远不会被解雇。“只有投入才会有产出”,相信每一个人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工作需要投入而且是全身心的投入,才会给我们产出成功的果实。一旦选择了工作,就要像老板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而不是一副打工的、满不在乎的、无所谓的样子在工作当中“混日子”。作为员工的你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并且全身心地投入才会得到回报,才会得到领导的认可。相反,任何一个对工作不尽心、不尽力、不尽职的人,都没有任何资格和能力获得成功。

对工作要全身心地投入,不仅是工作的基本原则,更是工作的需要,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如此。因为你只有对工作尽心了、努力了,才可能从工作中获得你想要的成功。

你的工作,就是你生命的投影。爱上你的工作吧,工作不单是为了挣一口饭吃,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像老板一样工作,怀抱忠诚、服从、敬业、热忱的工作态度,运用科学有效的工作方式去工作,把工作看成是一项神圣的天职,并怀着深切的感情投入工作,你将会收获到人生非凡的成就。

关心公司动态,关注行业发展

做一个与公司共命运的员工,必须要像老板一样关注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关心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能满足市场及消费者的需要;同时,也须注意同行的经营模式与市场变化的情况,了解赢利或亏损的原因,对于企业有关的信息应及时向企业高层提出建议或自己的看法,以获得更多的经验。

企业不只是老板的企业,更是员工的企业,它就像一个大家庭,把不同地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习惯的人召集在一起。

因此,要积极围绕企业的经营方针及发展目标,配合团队运作。除熟悉本职工作外,遇事不可独断专行,应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和智慧,这样可避免犯下错误,给企业带来损失。

时刻关注本行业的发展动态是一个优秀员工必备的素质,具备了这一点,就具备了为企业出谋划策的眼光和驾驭市场的能力。

比尔·盖茨非常欣赏那些随时注意整个行业、整个市场动态的员工。因为这样的员工,在面对整个行业市场的白热化竞争时,能一直保持绝对冷静的心态,能以非常理性的态度来分析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以足够的信心去迎接同行的挑战。

成功的人都非常了解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他们清楚自己所从事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本行业的地位与发展趋势,以及面对的市场状况等。

作为一名员工,要尽可能收集本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行业生存条件等方面的内容,密切注意新技术在本行业的运用,同时也要关注与本行业相关的行业动向。

唯有这样,才能具有超前意识,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和兴旺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企业在竞争中提高竞争力打下牢不可破的基础。

要想成为好员工,对行业进行深刻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通常,对行业了解比较深刻的专业人士,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往往更容易理清思路,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更容易快速地解决问题。而如果你对行业的了解程度较浅,那么无论是解决问题,还是做出决策,甚至完成本职工作,都是有难度的。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缔造了松下电器王国,这主要得益于其对于电器行业的深刻了解;比尔·盖茨之所以缔造了微软帝国,也得益于其拥有其他对手无法超越的行业技术。对行业的深刻了解是从事某一行业的基础。不管是谁,要想在某一行业中创造出卓越的业绩,必须对这个行业有深刻的了解。试想如果让松下幸之助去从事保险行业,或者让比尔·盖茨去从事服装行业,其结果会怎样呢?显而易见,即使有成果也不可能像他们现在所取得的成绩那样辉煌。

对行业的深刻了解是一个人无可比拟的资本。良好的从业经验可以帮助一个人在该行业中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好员工,就必须提高自己对行业发展趋势的认识。具体来说就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对行业的了解:

1.本行业的基本情况,包括行业规范和主要特点

不管你要进入的是怎样一个企业,深入了解其所在的行业是必不可少的。一位跨国公司的招聘负责人说:“我们之所以决定录用一名员工,正是因为他对行业有着深刻的了解,这一点使我觉得,他就是我们需要的人才。”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行业规范和运作方式都不知道,那么他是很难在这个行业做出好的成绩来的。正如另一位负责招聘的人员所说:“事实上,有许多应聘者的素质都非常好,但遗憾的是,他们对我们的行业缺乏了解,甚至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这让我无法相信他能够在这个行业中获得长足的发展。”

2.本行业的主要企业及其产品

本行业有哪些知名的企业,它们的情况怎样?它们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反映如何?消费者如何评价这些企业及其产品?上述这些情况也是需要掌握的。对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无疑有利于你日后的工作,而且还可以在面试官提出相关问题时给出更好的回答,提升你的形象。

3.本行业最新动态

你能描述一下本行业的最新动态吗?这是主考官在考察应聘者对本行业的了解程度时经常提及的问题。一位真正深刻了解本行业的人,会对本行业动态和走向保持高度的敏感,只要有一点最新的消息,他都能本能地知晓。如果你在这方面比较欠缺,那么就很难在未来为企业创造可观的效益。

4.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很多被辞退的员工之所以被辞退,80%不是因为他们现在或者过去的工作没有达到企业所要求的标准,而是因为他们不能对本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

第三章 态度决定一切

工作结果要高于公司的期望

如果公司要求你做到的标准是50%,你就要主动争取做到100%。你要加倍超越公司的期望。

只要自觉做一个超越公司期望的员工,你就有可能赢得机会迅速进入公司领导的视野,成为公司不可替代的员工。

不少企业都会在生产?车间打出这样的标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原因是,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无法达到完美无缺的标准,关键是我们能否精益求精,唯有一次比一次完成得更好,才能显现出我们正在取得持续的进步。任何一个力求上进的公司,必须要营造这样的进步文化,只有时刻怀着“做得更好”理念的员工,才能激发出自己满腔的工作热情。

但是,在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尽管不少员工都懂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含义,可要切实把它和自己的行动融合起来,并非轻易就能做到。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不是“他人要你好好做”,而是我们“自己想要做得更好”。

日本著名的管理专家土光敏夫在总结自己多年的工作体会时,深刻地写道:“人与人之间能力的高低强弱差异确实存在,不过这并不是一个人工作业绩好坏的最重要因素,工作业绩好坏的关键在于他是否具有做好工作的强烈期待。”他还说,虽然不少人能力很强,很容易就可以把工作做好,可就是因为对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和期望,常常无法把工作完成得很好。也就是说,假如两个人的能力完全相同,而这两个人的工作态度却有极大的差异,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的工作业绩会产生极大的不同。“硅谷神话”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人们耳熟能详、家喻户晓,可给人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财富和创新,而是那些痴迷事业、疯狂工作的硅谷人。

在硅谷,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观念就是“活着为了工作”,工作对他们自身来说就是乐趣,就是享受,创业本身就是目标。当然,事业的成功以及一旦成功后的巨大金钱和物质财富也是硅谷人巨大的工作动力。所以,硅谷人把紧张和劳累当成了家常便饭,已经习惯成自然,他们时时记着提醒自己一定要做得更好、再更好。唯有做得更好,才会引来创造“硅谷神话”的机缘。由此可见,就算是在人才和资本资源十分充足的硅谷,一样需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态度和精神。硅谷人从来不满足于现有的“神话”,他们总是说下一个“神话”才是更好的,最好的“神话”永远不会到来。如果说创业精神是硅谷的灵魂,那么对工作不断追求完美的态度则是硅谷灵魂所赖以存活的一种积极的行为指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应该成为我们时刻牢记的座右铭,让它不断激励我们奋发进取、精益求精、永不知足。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保持充沛饱满的工作热情,才能把工作完成得更好,不断进步。

跳出狭隘的工资观

付出就要有报酬,这是人们惯常有的一种思维。所以,很多员工都会认为,既然给公司干活,那公司就理应付给自己相应的报酬,这也是自己价值的一种体现。他们往往会非常关注自己的薪水,薪水以外的东西他们倒很少关注。

当然,金钱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生存所必需的东西,任何职场人都不得不去考虑它。可以说,如果没有金钱,不要说享受不到现代化生活,就连最基本的生存都维持不了。但是,面包和黄油并不能够作为我们唯一的追求,每个人都应该具有更高的追求和内在动力,要真正做一些能够体现自身价值的工作,也就是比薪水更重要的人生追求。维持生计当然是工作的一部分,但是,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这比薪水重要得多。我们应该让自己的思维跳出狭隘的工资观。

日本松下公司的小田董事长同下属谈到如何看待工作的问题时,这样说道:

当我在你们这般年龄时,由于年轻气盛,一进入公司就天不怕地不怕,唯我独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刚开始上班,我的待遇是月薪一万元。这在那时来说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我仍然觉得不满足。当初的幼稚使我容易陷入冲动,一冲动便去找董事长。

我对董事长说:“我在读大学时花了不少的钱,好不容易才毕了业,指望着能多赚些钱。但我在公司的收入才每月一万元,实在是太少了。这种工作没有意思,一万元一个月的收入,如果是在家里坐着不动,那倒还好。但是现在为了得到一万元,我要在公司辛辛苦苦地出卖劳力……这实在令人伤悲。”

董事长听了我的这番话后,稍一沉思便对我说:“刚才你说如果待在家里,不用工作,但是有一万元的收入,你将对此很满意,是吗?”

我说:“是呀,怎么?你能对我这么好吗?”“我就让你每天都待在家里,每个月给你一万元。但是,让一个人在家里白拿钱,这是对一个人的羞辱。如果你觉得这样不行,我可以让你做一件事,那就是你每天在家里画一万个圆圈,大小不限,无论你是用钢笔、铅笔,或者是圆珠笔都可以,你只要将圆圈画出来就可以了。”

这件事显得那么简单,再也找不出比这更轻而易举的了。

于是,我就在家里开始画圆圈。刚开始的几天,我感觉到轻松而宁静。但从第六天开始,我就感到烦闷,这种简单的、毫无意义的,却又在重复的事情让我觉得无法忍受。好不容易画了半个月,我就想去找董事长拒绝这份工作,但一想到我们的口头约定,我又不服气。于是,我又画了半个月,然后才去找董事长。我一见到董事长就对他说:“董事长,我不想再干这件事了,我已无法忍受!”“我每月再给你加一万元,你就这么干下去,可以吗?”“一百万元我也不干了!”“为什么?你不是觉得这事很轻松吗?”“但我觉得它毫无意义,单调、枯燥,一个大活人干这事比死还难受!”“这就是说,让你做无意义的事,给你再多的钱也没用。相反,如果是有用的事情呢,给你很少的钱,你能不能乐此不疲呢?”

我恍然大悟:“你是说,只要工作有意义,是不应在乎钱的多少的,所以,我应该工作,而不是去抱怨钱的多少。”“对了!”董事长微笑着说,“更何况,一万元的月薪也不算少,至少不危及你的生存。在这个基础上,你应该追求更有意义的事情”。

多年以后,小田董事长似乎还保存着一种对老董事长的衷心感谢之意。这种正确看待工作的心态,使他愉快、安心地工作至今。

一个人如果仅仅为了获得物质上的报酬而去工作,那么这个人永远是工作的奴隶。工作对于他来说,始终是一个负担,他享受不到工作的乐趣,工作也吝于给他精神支撑。

不要仅仅只为薪水而工作,它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虽然最直接,但也最短视。如果只是为薪水而工作,除此之外再无更高的工作目标,这样的人生可以说是失败的,受害最深的不是别人,恰恰是你自己。

不要刻意计较工资的多少,而应珍惜工作本身给你所创造的价值。要知道,只有你自己才能让你在工作中找到终生受益无穷的“黄金”。工作不只是我们“谋生”的手段,它更是打开我们人生眼界的一扇百叶窗,提供给我们接触百味人生的机会。你通过工作见识了各种场面、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你的生命也将随着人际资源的丰富而多姿多彩。世界上没有一份工作是永恒的,但在工作中与他人结成的友情、爱情、亲情却是永存于自己生命中的瑰宝。因此,工作对我们的人生有着巨大的意义,我们应该尽快跳出狭隘的工资观。

做公司最有效率的员工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过去,只有适者能够生存;今天,只有最快处理完事务的人能够生存。”

只有效率高的人才能挤出时间完成更多的事,这也是帕金森定律所揭示的重要内容之一。帕金森定律认为,低效的工作会占满所有的时间。一位闲来无事的老太太为了给远方的外甥女寄上一张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上一整天的工夫。找明信片要一个钟头,查地址需半个钟头,写信要一个钟头,然后,送往临街的邮筒去,出门时一直犹豫要不要带把雨伞,这一考虑又花了20分钟。一个效率高的人在3分钟内可以办完的事,另一个人却要操劳整整一天,最后还免不了被折磨得疲惫不堪。

有一家知名的大企业,市场营销部主管被提升后,就空出了这一主管的职位。老板就让原来的主管从市场部的营销人员中,推荐出一名适合人选担任这一职务。于是,这名老主管就推荐了两名候选员工,他对老板说他们两个都很优秀,都很合适当主管,至于哪个更合适,希望总经理考察后再做决定。

于是老板就对这两名优秀的营销人员做了明察暗访,发现他们的能力极其相近,难分伯仲。究竟哪个更适合当主管,老板一时拿不定主意。一天,正坐在办公室里休息的老板突发灵感,他同时通知这两名营销人员到他的办公室来。老板放下手中的电话后对表计算时间,结果他发现,那两名营销人员从同一个办公室里走到他的办公室,一位用了70秒钟,另一位则用了100秒钟。因此,老板立刻决定,让前者担任主管。

仅仅30秒的差异就决定人选,很可能不少人会说,这个老板这样选拔人才一点儿都不科学,太武断了。然而,有一位著名学者经过在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对人们走路的速度调查后发现,人们走路速度最快的前10个国家分别是:爱尔兰、荷兰、瑞士、英国、德国、美国、日本、法国、肯尼亚、意大利。这其中除非洲的肯尼亚是出田径运动健将的国家之外,其他的9个国家都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

调查者最后得出结论:人们的走路速度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成正比,走路速度越快,经济发展越快。

确实,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了,工作的效率也越来越高了,就连我们每个人匆匆行走的脚步,也不知不觉和奔向成功的快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很可能,你会说由于脚步匆忙,以至于没有时间去品味路边的令人赏心悦目的花草树木;然而,仅就成功而言,它残酷得不给你多一点回旋的空余时间。很多时候,在你奔向成功的道路上,仅仅由于你比别人慢了30秒就决定了胜负!

我们再来看一个实际工作中的例子:

小飞是一家国产手机企业的市场销售信息员。小飞每天工作非常努力,始终积极主动地定期与各家经销商进行沟通交流,并及时准确地了解经销商目前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卖场产品、装饰布置是否规范,零售柜台直销员对手机产品知识、相关技术、营销礼仪等掌握得是否到位,返利折扣兑现是否到位,有没有还未解决的遗留问题以及其他要求等。因此各家经销商对他的工作十分满意,双方的合作也很融洽。

不用说,国产手机企业受到太多国外品牌手机厂家的极大冲击。要想在残酷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夺得一些优势并不简单。有一次,国庆节来临前夕,其他品牌的手机商家都摩拳擦掌,做好了很多促销活动的前期准备,小飞由于和经销商的关系良好,在第一时间就获知其他品牌手机商家具体确定的促销活动的安排情况。此时,离国庆节到来仅有一天时间,小飞意识到要在这次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加大促销力度,于是他立即联络公司增加促销人员,并采取了限量促销的办法。结果在国庆节的7天假期内,该品牌仅一款双彩屏加拍照功能的手机每天就能顺利地卖出几十部,总销售额在这个销售网点所有手机品牌中名列第一。同时,小飞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该公司近100名销售信息员中业绩最高的一位。

有速度才有效率,这是落实一切决策的基础。不要由于领导不在现场监督和督促,就放慢了速度,降低了效率。

任何人都应该有意识地形成这样的价值观念——唯有及时高效地做好本职工作,才会得到公司认同,事实原本就是如此。我们要确实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以及自己所追求的目的和结果是什么。这是对自己的鞭策和激励,也只有这样时刻提醒自己,才可能提高自己遇事的反应速度,从而使自己处在领先的位置。

只有具备了超常的快速反应能力,才可能做出超常的惊人成就。所有员工都具备了飞快的反应能力,整个公司才有全面快速的反应能力,只有员工的效率首先提高了,公司的整体效率才能获得提高。

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乐趣

不管你的处境有多么糟糕,也千万不能因此而厌恶你的工作。假如,因为环境所迫,你不得不做乏味的工作,你也要设法让工作变得充满乐趣。你要从公司的角度去想想,你所做的这些工作对公司都是非常有用的。以这样一种积极的态度工作,你将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如果一个人能以精益求精的态度、火热般的激情,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工作,那么他做什么都不会觉得辛苦。真挚、乐观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才是引导人们走向成功的磁石。无论你做的是什么样的工作,都要用百分之百的热忱去努力。这样,你就可以从平庸卑微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劳碌辛苦将离你而去,你也不会再有厌恶的感觉。

有一些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常常抱怨自己所学的专业,但是,抱怨其实只是你借口逃避责任的理由,这不仅说明你对自己不负责,更说明你是一个对社会也不负责的人。

亨利·卡萨,一个伟大的成功者。他的成功不在于他有一个10亿美元资产的大公司,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慷慨和仁慈,并快乐工作的人。他让许多哑巴学会了说话,让许多腿脚残疾的人可以走路,让许多穷人有了医疗保障……而这正是他的母亲在他心里播下的种子。

每一天,亨利·卡萨的母亲玛丽在结束工作之后,总会花一段时间去做义工,给那些生活在不幸中的人们以帮助。她留给儿子这样一条忠告:“不工作你将一事无成,我除了告诉你要学会寻找工作的快乐之外,什么东西也不能留给你。”

卡萨说:“母亲让我明白了热爱他人和为他人服务的重要性,这是我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事情。”

假如你也这么做,把你的兴趣和工作结合在一块,就会发现你的工作不再辛苦和单调了,兴趣将让你的身体充满活力,哪怕做再多的工作,你也不会感到疲劳。

满足生存的需要不应该成为工作的唯一目的,工作更应该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无所事事的人生将是悲哀的人生,把你的兴趣放在工作上,你将乐在其中,你的人生也将因为你从事热爱的工作而得到升华。

一个成功的人,他总是把工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并且,他还乐此不疲地把这份愉悦传递给别人,使人们愿意与他交往和共事。

把工作当成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吧!把与同事共处看成是一种缘分,把与顾客、合作伙伴见面当成乐趣吧:“工作能让你精神健康,在工作中不断思考,工作将变得无比快乐!”

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

工作中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值得我们做好,而且是用百分之百的精力。

画家莫奈曾画过这样一幅画,画面上描绘的是女修道院里的情景,几位正在工作的天使,其中一位正在架水壶烧水,另一位正提起水桶,还有一位穿厨衣的天使,正在伸手去拿盘子——哪怕是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小事,天使们都在全神贯注地去做。

做任何一件事对我们的人生来说都是极具意义的。做一位砖瓦匠,你也许会从砖块和泥浆中发现诗意;做一名图书管理员,你也许可以在工作之余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做一名教师,你也许会为教学工作感到厌烦,但是,只要你见到学生,你一定会变得快乐起来。

不要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你的工作,也不要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你的工作,如果这样做的话,只会让你觉得工作单调、无聊、毫无价值。这如同我们在外面观察一个大教堂的窗户,上面也许布满了灰尘,十分灰暗,没有光华,但是,如果我们推门走进教堂,将会看到另外一幅景象——色彩绚丽、线条清晰,在阳光之下教堂里会形成一幅幅美丽的图卷。这向我们提供了一条真理:从外部看待问题是有局限的,只有从内部观察才能看透事物的本质。有的工作表面上看起来十分无味,只有当你身临其境,努力去做时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与意义。

任何事情都值得我们努力去做,别轻视你做的每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你也要竭尽全力、尽职尽责地把它做好。

工作可以让你从中获得经验、知识和信心。你的工作热情越高,决心越大,你的工作效率也就越高。当你充满热情地工作时,工作就会充满乐趣,你再也不会把上班当成一件苦差事了,而公司也愿意聘用你来做喜欢的事情。

做一名思考型员工

卢瑟福是著名的现代原子物理学奠基人,他对思考极其推崇。一天深夜,偶然看到一名学生正在灯下埋头做实验,卢瑟福就好奇地问他:“你上午都做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在做实验。”“那晚上在忙什么呢?”“还是在做实验。”“那么,你从实验中得到了什么?”卢瑟福皱着眉头问。

学生红着脸,局促不安地回答:“目前还没有新的进展,但我相信惊喜终究会出现。”“你所说的惊喜到底什么时候出现?”卢瑟福提高了声音。

学生低下头说:“我没有想过这么多,我只是一直在坚持。”

这位勤奋刻苦的学生本以为可以得到导师的一番赞扬,让他想不到的是卢瑟福居然怒火迸发,大声责问:“你从早到晚都在做实验,还有什么时间用来思考?你想到过吗?如果你所做的实验,缺乏一个正确的目标,这样的努力与勤奋无异于浪费时间与精力。你必须善于思考,用正确的思维来支配你的行动。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快地获得成功。”

勤奋用功的学生遭到如此严厉的批评,乍一看很不可思议,可事实上导师是在传授秘诀啊!不少时候我们无端让时间浪费在似乎很有效用的繁忙中,始终极不情愿地抽出时间来进行深入思考与总结,导致思维一直在低层次上徘徊,没有突破,到头来所获无几,甚至两手空空。假如说创造的源泉是智慧,那么智慧的起点便是思考。思考是创造业绩的法宝!

任何一个员工都应该明白,勤奋并不代表优秀和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能力,会思考才是鉴定一个员工好坏的标准。

我们知道,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有一句千古名言:“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我们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也要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作为一名员工,在着手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不但要懂得默默地辛苦工作,更要学会培养面临问题时理性思考的良好习惯。唯有如此,才会成为一个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效益的骨干。

人的大脑活动过程有兴奋和抑制两种不同的基本情形,这是一个极富规律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在不同的精神状态下,人们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效果差异迥然。人们常说:宁静以致远。就是说心情安静地思索,可使我们找到更多更不寻常的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在多种方案中权衡,做出明智的选择。这样你就能超越常人肤浅平庸的工作方法,不会在盘根错节的各种问题面前,不知所措,如坠烟海,乱了阵脚或举棋不定,甚至陷于被动境地,导致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养成在工作中冷静思考的习惯,将帮助你:

1.弄清事理,理清思路

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们多开动脑筋,多冷静思考,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弄清事情的本质,才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最佳的工作方法,才能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性。

2.避免失误,少走弯路

冷静思考问题,有比较、有选择地处理和解决问题,把工作做到点子上,能以较小的付出和代价,换来最大的收益和效果,从而减少工作失误,少走弯路。

3.把握重点,抓住机遇

分清主次、把握重点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指头按跳蚤”的工作方法,只有认真思考、分析,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才能避免贻误战机,从而抓住机遇。

4.统筹兼顾,事半功倍

针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合理安排应对方案和措施,注意分寸,认真思考研究,做到统筹兼顾,这样可避免“过犹不及”现象出现,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第四章 对公司要忠诚

忠诚重于能力

有的人认为,在企业里面,能力是第一位的。实际上,他们并不知道,仅仅有能力还远远不够。忠诚,才是决定你在组织中地位的关键因素。

在任何企业里,都存在一个无形的同心圆,圆心是老板,圆心周围是忠诚于企业、忠诚于老板、忠诚于职业的人。离老板越近的人,是忠诚度越高的人,而不一定是职位越高的人。很多高层管理者天天和老板打交道,却未必得到老板的信任,这就和忠诚度不够有关。很显然,越靠近圆心的人,越可能获得稳定的职业和稳定的回报。

缺乏忠诚,其他的能力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因此,单纯强调能力而忽视忠诚是危险的。当然,忠诚胜于能力,并不是对能力的否定。一个只有忠诚而无能力的人是无用之人。忠诚是要用业绩来证明的,而不是口头上的效忠。

每一个优秀的企业,都需要忠诚的人才。如果员工既有超一流的个人技能,又有超一流的忠诚,企业怎能不强大呢?

几乎每一个优秀的企业,都非常强调忠诚。在这些企业里,忠诚是胜于能力的。即使你有专家级别的技能,但如果缺乏忠诚,你就不可能进入这些企业。

忠诚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凌驾于其他所有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