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00:22:11

点击下载

作者:蒲丽娟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试读:

内容摘要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建设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它一方面反映了城市圈经济发展的水平,一方面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探讨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内涵、意义、机制,可以更好地指导区域经济实践,并提升城市圈的竞争力。

本书选择城市圈经济一体化为研究主题,是基于以下背景:首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存的态势;其次,随着经济增长的需要,以大城市为核心构成的城市圈是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在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一“两型”社会概念的提出对带动中部地区的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上述背景下,本书以武汉城市圈——武汉以及在其100公里半径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城市构成的“1+8”城市圈为研究区域,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展开。首先,提出问题。依据现实背景与研究意义,提出研究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问题。其次,分析问题。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梳理,提出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并构建了促进其发展的三大运行机制;再结合武汉城市圈的发展现状,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其一体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五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出武汉城市圈一体化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机制不到位、民间组织机制不完善。最后,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机制优化措施和保障体系建设思路。

本书对于在理论上深入认识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和机制,在现实中继续促进改革开放、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培育生态文明、促进中部崛起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书的研究难点在于:一是从理论上阐明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及特点;二是构建一体化运行机制,并提出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三是结合武汉城市圈发展现实判断其城市圈一体化演进水平,提出如何促进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建设。

本书共分为9章:

第1章,导论。①说明本书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②对国内外有关“城市圈”和“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回顾和梳理,为本书的研究做好理论准备。③阐述了本书的具体研究区域和研究内容。④总结了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⑤概括本书可能的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①明确了“城市”“城市圈”和“城市圈经济一体化”三个基本概念。②阐述了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古典区位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区域分工协作理论,其中核心理论是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区域分工协作理论,并对各项理论的运用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和简要评述。通过上述分析,形成本书的基础理论部分。

第3章,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基本要求与评价体系构建。①阐述了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几个基本要求,明确了其基本要点、发展内容和发展目标。②对城市圈经济一体化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通过分析构建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导向性、重要性、独立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的原则,选取5大类15小类的评价指标,对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五个方面进行一体化判断和评述,再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上述五个方面对各城市的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第4章,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机制构建。①提出了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机制架构,即要从市场、政府、民间组织三个方面进行机制建设,三者联合作用于城市圈的发展,缺一不可,互相补充。②分三个部分逐一阐述三者的作用和固有的缺陷,解释为何三者共同作用才能更好地推动城市圈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5章,国内外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启示。①对国外的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四大都市圈的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其发展经验和启示。②对国内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圈的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各自的发展经验。③总结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共同启示,为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第6章,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与机制分析。①介绍“武汉城市圈”这一概念的提出过程,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还对“武汉经济圈”曾经多种提法混用的情况进行了解释。②对武汉城市圈建设一体化的良好条件进行了阐述。③对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按照前述评价体系构建的五个方面对应地选取量化指标来进行评价分析。④依据前文所述,比照三大机制所发挥的作用,指出武汉城市圈在机制建设方面的不足之处,即“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机制不到位、民间组织机制不完善”。

第7章,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机制的优化设计。本章在分析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机制建设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指出城市圈只有实现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政府、市场、民间组织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一体化。

第8章,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原则和措施。①针对目前武汉城市圈的发展现状及障碍,提出协调圈内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②依据前文分析的城市圈一体化的五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相应的发展措施及政策建议。

第9章,结语与研究展望。本章是对全书的总结,并归纳了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理论见解,同时提出未来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进行了探索和尝试:(1)在研究背景方面,本书以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以及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构建为背景,结合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对武汉城市圈的形成演变过程及特征进行了总结,进而提出了推进其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目标。(2)在理论研究方面,本书清楚地界定了“城市圈”的概念,并将其与“大城市带”“城市群”“大都市连绵区”“都市圈”等相关概念加以区分和辨析。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并阐述了“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含义,并深入研究了其运行机制,即政府、市场、民间组织相互作用的三位一体机制,具体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3)在实证研究方面,本书建立了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通过对区域内各城市经济数据的比较分析,运用区位熵(LQ)、经济联系强度(R)、经济联系隶ijij属度(F)、中心城市首位度(S)、产业结构比例等统计指标,较为ij直观地阐述了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征,并根据五个城市圈一体化评价内容选取了15项指标建立了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重要的因子进行SAS分析,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数,得出城市圈内各城市经济一体化的综合评价指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判断提供了操作性强的计量方法,从而较好地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结合起来。(4)在推动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建议方面,本书从一体化建设的五个方面具体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产业集聚功能、优化政府协调职能、促使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资源保护立法等具体措施。

关键词: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 经济一体化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y,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s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e social economic activities,one hand,it reflects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megalopolis;the other hand,it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xplore the meaning of economic integration,significance,mechanisms and methods to better guide regional economic practice,and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egalopolis.

This article selects“megalopolis economic integration”as the research topic i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First,since the 1990s,the world economy is showing a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coexist;Second,as the economy growing needs of the city as the core components of the megalopolis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organization of urban space,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Finally,on December 7,2007,the State Council officially approved Wuhan Megalopolis“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building comprehensive reform experimental zone”,the proposal of the concept of the“two-oriented society”l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region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With the above context,the Wuhan Megalopolis - Wuhan as well as within a 100 km radius Huangshi,Ezhou,Xiaogan,Huanggang,Xianning,Xiantao,Qianjiang,Tianmen 8 cities constitute“1+8”megalopolis as the study area,This article use the method of“expand the questions -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 solve the problem”to research. First of all,expand the questions. Based on the real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refers to“the Wuhan Megalopolis economic integration”. Second,analysis of the problem. Exploration of relevant theories of megalopolis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major mechanisms;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Wuhan Megalopolis,econometric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of the Wuhan Megalopolis,including five aspects empirical analysis of“the infrastructure,the industrial layout,the regional market,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summed up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uhan Megalopolis integration mechanisms -“The market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the government mechanisms in place,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mechanisms are inadequate.”Finally,solve the problem.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ptimization measures and security system.

Papers in theory-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and mechanism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continue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reality,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explore new urbanization pattern of land development,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two-oriented society”to cultivate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uch areas have a certain significance. The difficulty of this research are:Firstly,to clarify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galopolis economic integration;Secondly,to build an integrated operating mechanism,and propose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method of the megalopolis economic integration;Thirdly,to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Wuhan Megalopolis the level of integra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promote megalopolis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nine parts.

Chapter 1,Introduction. Firstly,an explanation of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Secondly,a brief review of research progress at home and abroad about the“Megalopolis”and“Economic Integration”and sort out the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for the study. Thirdly,on the specific research area and research content. Fourthly,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Finally,summed up the main innovation of this article may be insufficient.

Chapter 2,the basic concepts and basic theory. Firstly,clear the three basic concepts of the“City”,“Megalopolis”and“Megalopolis economic integration”. Secondly,explains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megalopolis economic integration,including:classical location theory,spatial interaction theory,the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theory.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forms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part of this article.

Chapter 3,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megalopolis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Firstly,elaborate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megalopolis economic integration,clear its basic elements,content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goals. Secondly,the megalopolis economic integration evaluation system. Select five categories,15 subcategories evaluation by analyzing the build systematic evaluation system,oriented,the importance of independence,operability and dynamic principle,refers to five areas of“infrastructure,industrial layout,regional markets,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integration of judgments and comments,furthe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leve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each city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the five aspects.

Chapter 4,Build Megalopolis economic integration mechanism. Firstly,the proposed institu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megalopolis economic integration,that is,from the market,the government,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three aspects of institution-building. Secondly,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one by one elaborate the role of the three and inherent defects.

Chapter 5,The Development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egalopolis economic integration. Firstly,the four metropolitan development megalopolis of New York,London,Tokyo,Paris,summed up the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of their experience. Secondly,the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Pearl River Delta and Beijing-Tianjin-Hebei three megalopolis,summed up their own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Finally,summed up the megalopolis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the common revelation,provide useful experienc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uhan Megalopolis.

Chapter 6,Analysis of Wuhan Megalopolis economic integration. Firstly,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roposed process of Wuhan Megalopolis. Secondly,described the situations of Wuhan Megalopolis. Thirdly,followed by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Wuhan Megalopolis economic integration. Finally,compare the inadequacies of Wuhan Megalopolis mechanism construction.

Chapter 7,The mechanism optimal design of Wuhan Megalopolis economic integration. This chapter gives a solution for each of three mechanisms proposed in Chapter 6. It pointed out that the megalopolis needs mechanism innovation. and it need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government,market,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Chapter 8,The Wuhan Megalopolis integrated security system. First,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obstacles of Wuhan Megalopolis,the general idea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megalopolis. second,give the appropriate 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guidance.

Chapter 9,Conclusion and Outlook. This chapter is the full text of research to draw conclusions summarized,and summarized some of the major revelation in the paper.

In this paper,the study adhere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focus on innovation to explore and try in the following areas:(1)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udy,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regional integration,and Wuhan Megalopolis“two-oriented society”,combined with the country“Rise of Central China”strategy .(2)I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the paper clearly defines the concept of“Megalopolis”,and the author elaborate the meanings of“Megalopolis Economic Integration”,and its development objectives and basic content analysis,and give her own opinions and views.(3)In the empirical research,the paper established a new explora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megalopolis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its evaluation methods.(4)In terms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Wuhan Megalopolis,the paper elaborated this from five aspects of the integration. Including:improvement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industrial centralization,optimization of th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coordination,promot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use specific measures to strengthen resource protection legislation,and so on.

Key Words:Megalopolis;The Wuhan Megalopolis;Economic Integration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1.1.1.1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各区域谋求自身经济发展并存的态势。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性主题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和高强度流动,经济全球化趋势成为最重要的时代特征,导致了经济活动在区域尺度范围分离和在全球尺度范围一体化的二重性特征。同样,一个地区要加快发展,既需要立足于本地的资源禀赋,又需要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拓展其发展空间。早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包括经济发达的欧洲共同体、欧洲自由联盟、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东南亚国家联盟、中非关税同盟等。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也明显加快,世界各地已建立了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区域性或次区域性的经贸集团,参与的国家也遍布全球。在此过程中,以发达城市为核心构成的经济联盟,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力量。这些城市以其强大的集聚与辐射功能,不断地扩散和输出资本、技术、信息、产业和服务,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推动着这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欧洲是世界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快的地区,1993年由“欧共体”发展而来的“欧盟”正式诞生,随着欧元的启用,其一体化程度和规模更为突出。1994年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开始实施,目前北美自由贸易区已发展成熟,彼此间无关税壁垒,贸易投资全面自由化,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带动了整个北美地区经济和贸易的发展。1.1.1.2 城市集群化和经济协作化

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以大城市为核心构成的城市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城市的集群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任何区域要想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思考区域协调整合发展的思路和机制。这种城市集群构成了城市圈(都市圈)经济,圈内各城市也主动呈现出协作发展的态势,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平衡各地政府利益,促进城市圈内的产业分工,提升城市圈的产业竞争力。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这些被称为“世界城市(World City)”的国际大都市对世界经济的控制能力不仅来自于自身的强大,更在于它们都有一个支撑其发挥控制职能的高度发达的城市圈(都市圈),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在全球知名城市抱团发展成功的背景下,研究城市圈经济的一体化协调发展,既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参与全球区域竞争合作的必然选择。城市圈的产生和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与影响力,使其能在更大范围以及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都在积极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圈。

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三大城市圈已跨入快速发展期,经济发展水平和一体化进程均位居全国前列。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圈被公认为是我国城市体系最完善、经济条件最成熟的地区。中部地区城市圈一体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除武汉城市圈外,由河南、晋东南、鲁西南、冀南、皖北的部分区域组成的中原经济区已进入规划阶段;长株潭城市群已实施“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共享、环境共治”等一体化策略。西部地区也正在强力打造环北部湾经济圈和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另外,东南沿海以厦门、漳洲、福州、汕头为中心的闽东南城市圈,东北以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为中心的松嫩平原城市圈,以及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台湾海峡西岸,包括浙南、粤北和江西部分地区的海西城市圈也日益被人们所关注。1.1.1.3 中部崛起和“两型”社会的构建

中部地区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改革开放前,在封闭的发展条件下,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充分显现,其在地区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不断加强,以武汉等大城市为代表的中部地区曾经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逐步由“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地区发展战略实行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在全球化分工体系中,沿海地区面向国际市场的区位优势超越了中部地区面向国内市场的区位优势。在提出“武汉城市圈”这一概念以前,中部地区受经济全球化加深和国内市场化改革双重因素的影响,呈现明显的边缘化特征,表现为经济地位下降、市场覆盖面缩小、城市影响力减弱、制造业衰退、就业萎缩、劳动力外流、生产要素外流,在宏观政策中的地位被“边缘化”。从各种因素看,呈现明显的“中部塌陷”特征。

目前,造成“中部塌陷”的主要原因在于中部地区缺少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城市圈的带动。“十一五”期间,中部崛起政策效果明显,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和东部发达地区比较,仍有较大的差距。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部崛起成为新时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中西部的接合处,它既位于长江流域的中部,也位于中部地带五省(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的中心位置。这种“中部之中”的综合区位优势使得其成为东连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西依大三峡、北承大中原的桥梁和纽带,并起着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独特作用。武汉城市圈是武汉及周边八个城市组成的一个经济联合体,不仅是长江流域中部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区域,也是中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就要求武汉城市圈在注重经济发展物质成果的同时,更要注重降低发展成本和减少发展代价,特别是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生态环境污染。“两型”社会的提出将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使其成为推动湖北地区、华中地区和长江流域迅速发展的一支重要主力军,能够成为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增长极和辐射源。1.1.2 研究意义1.1.2.1 理论意义

本书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现有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还运用产业经济学、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指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为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研究提供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构建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评价体系,这对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研究体系的完善有一定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首先,根据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较为清楚地界定了城市圈的概念,并将其与都市圈、城市场、都市连绵区、行政区等相互混用的概念加以区分和辨析,为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其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中所存在的理论支撑不足、分析方法偏重定性描述以及视角偏窄等问题。目前,跨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同政治体制下)研究体系比较完善,如“关税同盟”“大市场理论”等;而一国内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同一政治体制下)的研究体系还不健全,如“分工协作”“空间结构”等理论的运用还相对欠缺。本书旨在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分析研究,解决武汉城市圈一体化的建设问题。

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目前国内外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研究的理论。除了对城市圈发展现状的问题分析,还提出了城市圈一体化的发展机制,即市场、政府、民间组织“三位一体”的机制;在一体化评估的计量分析方面,运用五大类一体化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合分析,操作性较强。1.1.2.2 现实意义

首先,对促进改革开放,落实科学发展观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落实在城市化问题上,就应该顺应城市发展的群体化趋势,这是社会生产力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城市圈中的相关城市各扬其长,相互独立且相互联系地组成一个有机综合体,既可避免大城市过于膨胀的弊病,又可较好地促进大区域内的平衡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因此,城市圈的构造及其发挥的作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城市圈的发展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是城市圈发展要生态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强调城市发展应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要求城市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城市。城市圈要依据空间结构功能的一体化来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这样既有利于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集约使用,也有利于建立集约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二是城市圈发展要可持续,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国总人口已达13亿,“人多地少、基础差、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集约型的城市化道路,依托城市圈来集约组织区域经济发展和完成城市化的艰巨任务,通过城市圈内部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逐步建立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高度开放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分工的产业体系,最终实现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并以此推动整个国家快速迈入现代化。

其次,对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沿海开放战略、沿江开放战略(主要是浦东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战略。在这一过程中,中部地区曾一步步被边缘化,面对这种可能还将持续的趋势,中部地区不应该怨天尤人,而应该善于运用空间集聚经济规律,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中部地区资源有限,应该走集约型城市化道路,通过有限资源在优势地区的空间集聚作“据点式”发展,以此推动区域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对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做出全面部署,使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内涵更为丰富、实践要求更加明确,完全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符合我国现阶段区域发展实际。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对武汉城市圈进行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划分,实行集约开发、梯度布局,实现国土空间的有序发展。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对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密集、开发强度较高、资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的区域,进行工业化城镇化的“优化”开发;对具备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进行“重点”开发;对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高强度、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条件的区域进行“限制”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和其他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

再次,对探索“两型”社会建设,培育生态文明有重要意义。从十七大到十八大,我党一直强调要培育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社会主义文明观的重大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此前,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十七大报告,还从内涵、外延等方面对生态文明观做了全新的阐释:“建设生态文明,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从过分强调物质成果的增加特别是GDP总量的增加,转向更加注重全面降低发展成本、减少发展代价,特别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成本。武汉城市圈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正具备这样的优势和条件,并在全国最早提出要建设“生态城市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表明武汉城市圈走在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前列。因此,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对于构建“两型”社会、培育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1.2.1.1 城市圈研究

在城市圈理论研究方面,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勒施(August Losch,1940)在《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城市经济圈模式,开辟了现代城市圈经济研究的新天地。他揭示了城市经济圈的形成过程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以大城市为中心,先形成单一的城市市场区域,然后又逐渐发展为市场网络,进一步再发展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圈经济。

随后,在城市问题研究中又引入了系统论,城市经济研究形成了学科交叉的格局,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获得了突破与丰富,产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城市研究理论,如佩鲁(F. Perroux,1950)的增长极理论、戈德曼(Gottmann J,1957)的大都市带理论、约翰·弗里德曼(J. R. Friedman,1966)的中心-外围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总是首先在少数区位条件优越的点上不断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中心(极化城市),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相互作用,推动整体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丰富了都市圈理论,也为世界范围内都市圈经济发展找到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法国地理学家戈德曼通过对美国东北海岸地区的考察后发现:在这一巨大的城市化区域内,支配空间经济形式的已不再是单一的大城市或都市圈,而是聚集了若干个都市圈,并在人口和经济活动等方面有密切联系的巨大整体。他把这一新的城市空间形态用Megalopolis(巨大城市)的概念来概括,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他认为,这些巨大城市的功能是汇集人口、物资、资金、信息等各种要素,主宰国家经济、文化、金融、通信、贸易等方面的主要活动和发展政策的制定,甚至影响全球的经济活动。

美国学者约翰·弗里德曼在《区域发展政策:委内瑞拉案例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Core Periphery Model)较具代表性。他认为,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而使得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核心”,其他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边缘”。核心与边缘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核心与边缘的这种关系还会因为推行有利于中心的政策措施,使外围的资金、人口和劳动力向中心流动的趋势得以强化。

西方学者从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角度对城市圈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之后,还结合西方国家城市圈的发展和实践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圈出现在美国东北部,到了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形成了以波士顿、纽约、华盛顿等发达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圈;日本也形成了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纽约都市圈、东京都市圈和伦敦都市圈。

近年来,一些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在西方国家不断出现。如以卡斯特里斯(M.Castelles,1989)为代表的部分学者,从以信息为核心的新技术角度去研究技术对城镇空间的影响,认为新技术是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促进了城市的蔓延与都市区的形成与演化。

弗里德曼(Friedman,1997)也在《世界城市假说》一文中指出,在全球化时代,评价一个城市的地位与作用,不在于人口规模的大小,而在于参加国际经济社会活动的程度和调控与支配资本的能力,城市的等级系统取决于各城市参与全球经济社会活动的地位与程度以及占有、处理和支配资本与信息的能力,城市职能结构应以各城市在经济活动组织中的地位分工为依据。

霍尔(P. Hall,1997)认为,技术变化影响并决定了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影响并决定了城市发展。经济及技术,尤其是通信技术的发展的确为城市的蔓延扩展及大都市区的连绵创造了条件,以信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发展可能给城市空间演变带来分散化的动力,也可能会增加集聚的要求。

杜兰顿(Gilles Duranton,2003)在《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四卷中,运用数理模型对城市集聚经济进行研究,提出了城市集群经济的微观基础,并据此认为城市集聚经济是在共享机制、匹配机制和学习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

总体而言,增长极理论强调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或地区,使增长点的实力增强,同周围区域经济形成一个“势差”,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力量引导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外围理论主要研究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关系。核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存在发展梯度,主要是由核心向外围的扩散辐射,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围城市的发展。这一理论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即政府与市场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缺一不可,既要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不足方面的作用,大力改善交通条件,加快城市化进程,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也会增大城市集聚的可能性。西方经济学家分别从理论和模型上进行了论述和证明。国外对都市圈的研究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逐步深化的,都市圈理论既反映了都市圈经济实践的成果,也有效地指导了都市圈的进一步发展。1.2.1.2 经济一体化研究

国外对经济一体化的早期研究集中在国家层面,领域较为宽泛,大部分是针对国际经济的一体化研究,主要侧重于分析经济一体化对一体化集团、成员方和世界经济所产生的影响。从研究对象来看,国外学者对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研究是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现象的出现而逐渐发展的,研究所针对的地区也从欧洲、北美、大洋洲等经济发达地区逐渐转向拉美、亚太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经济一体化最早是1954年由荷兰经济学家简·丁伯根(J. Tin bergen,1954)在《经济政策的集中和分散》中提出的,他认为“经济一体化是将阻碍经济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通过相互协调与统一加以消除,创造出最优的国际经济结构”。同时,他还把一体化分为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他认为,引入交易的自由化、消除歧视和管理制度是消极一体化;而运用强制力量改造现状,建立新的政策和制度是积极一体化。

经济学家林德特(Lindert,1961)给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定义是:通过共同的商品市场、共同的生产要素市场,或两者的结合达到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英国经济学家彼得·罗布森(Peter Robson,1984)更进一步提出,经济一体化的本意在于以区域为基础,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实现此目标的必要条件是:在一体化区域内,消除货物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一切障碍,以及集团成员间一切以国际为依据的歧视。

世界银行在界定经济一体化时认为:“经济一体化是在制定和实施税收、健康和安全法规、环境、标准等国内政策时政府间的合作。”它能够通过减少交易费用和允许新企业进入市场来加大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度,国内政策的合作还有助于克服市场失灵,而且能确保不会通过不正当途径再次增加贸易限制。

在诸多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中,罗布森(2001)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的研究得到了最为广泛的认可,他认为“经济一体化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并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其一,成员国之间没有歧视;其二,对非成员国维持歧视;其三,成员国在共同利益最大化和限制经济政策工具的使用上有一致的结论”。

在经济一体化的研究领域上,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以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理论为中心的研究,有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817)、雅各布·瓦伊纳(Jacob Viner,1950)等学者。他们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取消关税,对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将有利于扩大贸易规模,减少贸易开支。维纳(J. Viner,1950)在他的《关税同盟问题》中,开创性地提出了“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和“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这两个新概念,用来衡量关税同盟所产生的实际效果。随后,兰凯斯特(K. J. Lancaster,1957)、库伯(C. A. Cooper,1965)、马塞尔(B. F. Mussel,1965)和瓦尼克(J. Vanek,1965)等人分别对关税同盟理论进行了完善。

第二,以共同市场理论为核心的研究,有西托夫斯基(T. Scitovsky,1954)、德纽(J. F. Deniau,1954)、伍顿(Wootton,1954)、米德(Mead,1955)等学者。他们提出通过扩大市场将获得规模经济,从而能够实现经济利益。科登(Cordon,1972)在此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认为即使两个地区不存在任何比较优势的差异,也可以通过专业化而达到一体化并获得收益。有规模经济效应存在的区域经济,除了会产生常见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以外,还会出现成本下降和贸易抑制效应。

第三,以经济同盟理论为核心的研究,最为著名的有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a,1985)。他认为,不同类型联盟内部和外部资源配置的变化是自由贸易和要素移动的结果。

第四,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这是经济一体化最理想的状态。但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研究经济一体化,布利斯(Bliss,1994)的理论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经济一体化在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会影响市场结构,同时会减少寡头垄断,带来激烈的竞争、降低市场细分,带来非传统的一体化收益,这种收益主要是通过贸易壁垒的降低和价格歧视的消失来实现的。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节奏的加快,对经济一体化的研究逐渐转向对国家内部某个区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圈和都市连绵区的研究上。相关的理论研究有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区域分工合作理论、点-轴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再次发生变化,苏联解体、东德和西德统一、美国经济雄霸天下,也有不少国外学者把研究视角转向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矛盾上。

总体而言,传统的经济一体化理论认为,一体化经济体系中成员国的主要收益来源于它们按照比较成本进行的专业化分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共同市场理论的出现使得经济一体化理论得到了重大发展。共同市场理论允许成员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同时,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条件的新贸易理论观点也出现在对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中。笔者认为,国外的经济一体化理论相对完整和成熟,而且是从经济一体化的运行机理入手展开分析的,揭示了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特征。但是,我国的相关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加之城市发展相对落后,所以更需要因地制宜地运用国外的相关理论。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1.2.2.1 城市圈研究

1988年,城市圈概念被引入我国。但由于国内外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加上学者的研究背景不同,产生了若干个相同或相近的称呼,如都市圈、都市带、都市群等,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得人们对城市圈的理解出现了分歧。我国学者对都市圈经济模式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都市圈概念的引入到成为一种可能的国家区域经济战略,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探索。现在认为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圈”,是城市能发挥其机能的时候与周边地域所形成的种种紧密联系所波及的空间范围,通常以人流、物流、信息流和经济流等指标作为研究衡量标准,城市本身的对外控制能力和经济辐射能力也是其重要的衡量标准,因此它是一个超越城市景观地域、行政地域功能的地域概念。

中国最早提出城市经济圈概念的是周起业、刘再兴(1989)等人。他们在《区域经济学》一书中指出:“按经济中心来组织管理地区经济,即以大城市为依托,有计划地发展中小城镇,在各大城市周围形成若干以中小城市为主的中小型经济中心。通过它们使大城市与相邻的中小城镇和农村相联系,大中小城市及其分别联系着的农村相交织,组成全国的经济网络。”

随后,罗明义(1998)、高汝熹(1998)、姚士谋(2001)等学者也分别对城市圈进行了定义。虽然各学者对城市圈的定义不完全相同,但都是在研究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例如高汝熹等(1998)提出,城市经济圈是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通过经济辐射和经济吸引,带动周围城市和农村,以形成统一的生产和流通经济网络。即城市经济圈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与邻近的一批卫星城市及城镇,连同这些城市覆盖的范围,构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城市群体,参与经济竞争。

对于城市圈的形成,高汝熹(2006)、张伟(2003)、李璐(2007)、季建华(2007)等人从城市圈的界定标准、空间范围、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董晓峰(2005)提出都市圈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雏形、成长、发育、提升。彭际作(2006)根据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进程,总结出空间结构的四个阶段性表现:极核型(中心指向型)、点轴型(中心-周边双向指向型)、多核多中心型(水平网络化)、一体化的社会经济实体(社会经济联系)。袁家冬、孙振杰(2005)等人在空间结构上把都市圈分成核心圈、外围圈、机会圈三个圈层,并分别对这三圈层进行了分析。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5)》中认为,组团式城市群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空间镶嵌体系,体现出“以城乡互动、区域一体”为特征的城市发展的高级演替形态。课题组提出,今后中国必须首先坚持发展三大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组团式大城市集群,打造中国城市化建设的主力与经济增长能力的“航母”。国家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必然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城市体系,以寻求资源利用的空间最大“整合交集”为根本出发点,让发展红利得到充分体现。

近年来,随着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城市圈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圈的研究成为热点。我国学者对城市圈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主要集中在城市圈的概念、范围、地域划分、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发展战略、实证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部门的关注。总之,尽管我国城市圈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对城市圈研究的价值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城市集聚发展是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1.2.2.2 经济一体化研究

在经济一体化研究方面,早期的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对世界经济和欧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上。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国际关系学界,代表学者有伍贻康(1994)、张幼文(1999)等,他们分别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机理及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随后,白英瑞、康增奎(2002)和刘文华(2004)等人对欧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过程、性质特点以及对我国经济一体化的借鉴意义进行了研究。

近年来,更多的学者把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圈的发展结合起来研究,不过更多的还是关注本地城市圈的经济一体化问题,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如南京大学、南京地理科学研究所、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的谷人旭、顾朝林、沈玉芳、宁越敏、朱荣林、徐长乐等学者,更多地研究长三角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现状、问题以及发展路径等;港澳以及中山大学的学者,如阎小培和许学强教授等主要对珠三角城市圈经济一体化进行了比较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中科院北京地理所的专家学者和北京大学的吴良铺、李国平和胡序威等人主要对京津冀城市圈的经济一体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湖北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的陈文科、秦尊文、刘盛佳等学者则对武汉城市圈进行了研究。

其一,对长三角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由于目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学者们对此研究的成果也比较多。如张兆安(2006)、高汝熹、吴晓隽(2007)等学者对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现状、问题、产业结构优化、实现途径以及对策等方面展开了研究。

其二,对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林先扬、陈忠暖(2004),张军(2011)对珠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发展系统形成与整合机制进行了探讨;李国平(2004),李曼(2008),张亚明、张心怡、唐朝生(2012)等对京津冀城市圈的劳动分工与战略实施进行了详细研究。

其三,对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武汉大学的吴传清(2005)、武汉城市圈研究会的秦尊文(2010)、华中农业大学的罗峰(2011)等学者,主要从武汉城市圈发展实际出发研究了该区域的发展战略与发展趋势。

在我国,学者们对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已初见成效,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城市圈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观点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张兆安(2006)、王春业(2009)、金太军(2011)在其研究成果中均对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和重点进行了论述。他们都认为,推行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重点在于改变政府管理的评估标准,加强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立法建设,成立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合作联盟,开展城市圈内部贸易政策审议,分离政府的经济职能与行政职能。同时,在建设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时必须要防止过分强调行政手段、过分强调产业分工和经济指标,要把城市圈的发展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建设富有长久生命力的城市圈。

第二,在要素流动和配置方面,荣跃明(2005)、张震龙(2006)、陈建军(2009)等学者认为,城市圈的经济一体化要逐步取消阻止圈内各城市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建立一个包括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内的统一市场,充分发挥各城市的生产要素优势,实行城市圈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城市圈的繁荣与发展。他们还通过借鉴欧洲、美国等世界城市圈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城市圈发展需要重点培育主导产业,以经济利益为纽带整合圈内资源,充分发挥各城市的优势。

第三,在发展战略和机制方面,胡军、刘少波、冯邦彦(2005),肖林、王方华(2010),王圣军(2010)等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城市圈的经济合作不是简单地依靠行政壁垒、计划和政府间的调控手段,而是站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将政府的作用集中在撤除城市圈内行政壁垒,提供无差异的公共产品上。同时,在更多方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将企业推上促进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前台,实现区域发展、地域发展和经济一体化的多赢目标。

第四,目前很多学者把视角集中到城市圈产业集群方面,通过产业集群来研究城市圈的产业一体化。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是在引进国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发展起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学者有王缉慈,朱华晨,卫龙宝、阮建青、傅昌銮等。

王缉慈(2001)在《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一书中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产业集群理论,并结合中关村的产业集群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营造创新区域环境发展产业集群的思想。

朱华晨(2003)在《浙江产业群:产业网络、成长轨迹与发展动力》一书中通过对浙江部分服饰产业集群的调查,探讨了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机制,认为影响浙江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有社会网络、地方企业家和地方政府三个重要因素。卫龙宝、阮建青、傅昌銮在《产业集群升级,区域经济转型与中小企业成长:基于浙江特色产业集群案例的研究》一书中通过对温州鞋业、濮院羊毛衫、嵊州领带、永康五金、台州医药化工、大唐袜业和分水制笔七个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理论、区域经济转型视角的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课题组也将城市圈理论与区域产业集群相结合,对武汉城市圈的产业集群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产业集群理论揭示了产业集群对城市圈发展的作用,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也必须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合作模式,重视产业之间的关联。

上述几个方面是国内经济一体化研究较多的内容,随着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和经济区域化的日益明显,我国学者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国内关于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与系统的理论体系,没有像国外一样有可以使用和借鉴的理论,更多的是对目前现状的分析与阐述,所以我们还需要像国外学者一样深入研究经济一体化的运行机理、完善研究思路、揭示城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方能“有的放矢”。1.2.3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论

总结国外学者对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他们的研究内容包含城市圈的形成原因、发展机制、发展方式、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城市圈一体化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方法多样,注重实证研究与理论概括相结合,研究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研究成果丰富。

总结国内学者对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因起步较晚,其总体水平落后于西方,许多方面还处于对西方相关学说和理论的介绍与运用阶段;国内的城市圈研究更多偏重实证研究,本土化较强,系统性的理论建树不多见;分区域的单项研究较多,综合性的理论研究不多见;大多数研究沿袭传统的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方法,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现状分析,对全球化和区域特色的研究很少。

具体来说,国内外对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已有研究体系尚不完善,还存在以下不足:(1)城市圈一体化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发现城市之间经济的相互联系和促进作用,城市的集群发展也会带来更强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城市圈一体化应该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概念。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现有研究主要是对已形成的城市圈进行静态研究,较少关注在时间序列上从城市到城市圈的转变过程,所以在展现城市圈的动态发展方面尚显不足。(2)城市圈一体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逐步产生的,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双向过程中的一个连接点,除了大的社会背景以外,城市圈自身的经济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的研究很少能找到一个恰当的分析视角和城市圈应占据的特定定位,有的分析外部因素,有的研究内部结构,没有清楚说明城市圈的形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3)国内从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系统研究武汉城市圈的比较少,且对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现状做定量分析,并从机制构建的角度对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

所以,本书试图以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构建为研究背景,通过梳理武汉城市圈发展的进程,结合实际展开对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分析,为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

1.3 研究区域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区域

本书以武汉城市圈——武汉以及在其100公里半径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八个城市构成的“1+8”城市圈为研究区域(见图1.1)。图1.1 武汉城市圈范围示意图1.3.2 研究内容

本书通过对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理论的阐述和武汉城市圈发展的特征分析,剖析了该城市圈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的相关机制和对策建议。全书共分为9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1章,导论。首先说明本书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外有关城市圈和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情况进行简要回顾和梳理,为本书的研究做好理论准备。接着,阐述了本书的具体研究区域和研究内容,总结了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最后概括出本书的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首先明确了城市、城市圈以及城市圈经济一体化三个基本概念的含义。然后阐述了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古典区位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区域分工协作理论,其中核心理论是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区域分工协作理论。还对各项理论的运用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和简要评述,通过分析,形成本书的基础理论部分。

第3章,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基本要求与评价体系构建。首先阐述了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几个基本要求,明确了其基本要点、发展内容和发展目标。接着,构建了城市圈经济一体化评价体系。通过分析构建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导向性、重要性、独立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的原则,选取5大类15小类的评价指标,对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五个方面进行一体化判断和评述,再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上述五个方面对各城市的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第4章,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机制构建。首先提出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机制架构,即要从市场、政府、民间组织三个方面进行机制建设,三者联合作用于城市圈的发展,缺一不可,互相补充。然后分三个部分逐一阐述三者的作用和固有的缺陷,解释为何三者共同作用才能更好地推动城市圈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5章,国内外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启示。首先对国外的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四大都市圈的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其发展经验和启示。然后对国内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圈的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各自的发展经验和启示。最后总结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共同启示,为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第6章,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与机制分析。首先介绍“武汉城市圈”这一概念的提出过程,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还对“武汉经济圈”曾经多种提法混用的情况进行了解释。然后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经济一体化的良好条件进行了阐述。紧接着对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实证研究,按照前述评价体系构建的五个方面对应地选取量化指标来进行评价分析。最后依据前文所述,比照三大机制所发挥的作用,指出武汉城市圈在机制建设方面的不足之处,即“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机制不到位、民间组织机制不完善”。

第7章,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机制的优化设计。本章在分析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机制建设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指出城市圈只有实现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政府、市场、民间组织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一体化。

第8章,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原则和措施。针对目前武汉城市圈的发展现状及障碍,提出协调圈内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然后依据前文分析的城市圈一体化的五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相应的发展措施及政策建议。

第9章,结语与研究展望。本章是对全书的总结,并归纳了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理论见解,同时提出未来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1.4.1 研究方法

本书根据研究主题,采用了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跨学科综合研究分析方法,力图从多个层面对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演进过程中的诸多关系进行较为深入的系统分析。在研究中具体采用了以下方法:(1)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本书将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与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系统地分析了其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发展目标、发展内容、发展机制以及发展措施等内容。(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本书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特征、进程和发展趋势。同时,利用统计资料和数据,提出和构建了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分析指标和评价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综合评价指数,通过该指数对一体化水平进行综合分析,提高了研究的准确性和直观性。(3)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本书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结合国内外城市圈的发展实践,对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此外,还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城市圈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索,并总结了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可为武汉城市圈的经济一体化建设提供借鉴。1.4.2 分析框架

本书依据一体化的基本理论,立足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寻求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路径。本书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思路展开研究的。第一,提出问题。依据现实背景与研究意义,提出研究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问题,并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分析问题。根据基本理论在城市圈经济一体化中的运用以及国内外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经验,结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评判体系,进一步设立了市场、政府、民间组织三者联合的机制架构,再把这个评判体系和机制架构运用到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研究中,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评价其一体化水平,最终落脚于评判“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五个方面,并通过分析从上述五个方面对武汉城市圈一体化进程进行了评述。随后结合市场、政府、民间组织三项机制,找出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三大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机制不到位、民间组织机制不完善”。第三,解决问题。主要从机制优化和发展措施两方面进行阐述。依据机制现状问题,围绕市场、政府、民间组织三项机制展开机制优化设计;然后针对五项一体化的内容,阐述推动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具体措施。全书的分析框架如图1.2所示:图1.2 分析框架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1.5.1 主要创新

笔者在研究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进行了探索和尝试:(1)在研究背景方面,以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以及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构建为背景,结合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推进,对武汉城市圈形成演变过程及特征进行了探索,进而提出了推进其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目标。(2)在理论研究方面,清楚地界定了城市圈的概念,并将其与大城市带、城市群、大都市连绵区、都市圈等相关概念加以区分和辨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含义,并深入地研究了其运行机制,即政府、市场、民间组织相互作用的三位一体机制,具体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3)在实证研究方面,建立了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通过对区域内各城市经济数据的比较分析,运用区位熵(LQ)、经济联系强度(R)、经济联系隶属度ijij(F)、中心城市首位度(S)、产业结构比例等统计指标,较为直观ij地阐述了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征,并根据五个城市圈一体化评价内容选取了15项指标建立了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重要的因子进行SAS分析,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数,得出城市圈内各城市经济一体化的综合评价指数得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判断提供了操作性强的计量方法,从而较好地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结合起来。(4)在推动武汉城市圈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建议方面,分别从一体化建设的五个方面具体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产业集聚功能、优化政府协调职能、促使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资源保护立法等具体措施。1.5.2 不足之处

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是伴随改革开放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动态过程,需要理论紧密结合实际进行研究。城市圈是多个城市的集群,城市圈一体化的研究就必然是一项具有难度的研究工作,涉及多个城市的发展协调问题。笔者虽孜孜以求,但仍深感选题有难度,再加上本人的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还有待提高,使得本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本书虽建立了一个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但由于指标获得途径受限,定量分析仍显不够。特别是在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上,由于受数据资料搜集的限制,一些相关指标未能纳入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分析的严密性和准确性。(2)本书对城市圈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动态分析略显不足。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把握未来趋势。

对上述不足之处有待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加以改进,这将鼓励笔者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完善,不断深入研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